汽车物流企业(共12篇)
汽车物流企业 篇1
1. 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成本现状
90年代, 中国汽车产业刚开始发展, 就显露出蓬勃生机, 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数据显示2009年,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十一五”以来, 中国在全球汽车产量中的比例快速增长。2002年以后, 中国汽车销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到2007年突破700万辆, 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在政策的刺激下, 中国汽车市场更是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 2009年中国销量达到1364.5万辆, 较2008年增长46%, “十一五”期间, 汽车销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4%。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总体上, 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处于汽车产业链的最底端。零部件制造商不断谋求新的出路, 试图通过传统手段来获取利润的方法已遭遇瓶颈, 无法取得显著效果。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发现, 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了汽车产业研究的重点。如何控制物流成本, 也成了物流领域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
已有数据表明,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普遍在15%以上, 然而欧美汽车制造企业在这一数字上的比例是8%左右, 日本汽车厂商只有5%, 目前没有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有相关统计数据, 但是从上述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数据间接表明,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明显偏高, 达到30%以上。如不能有效控制压缩物流成本, 将对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影响巨大。
2. 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不仅是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同时还是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目前, 汽车制造企业较多采用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模式, 即从原材料等的采购开始, 一直到销售至客户的物流活动都由该制造企业独立承担完成。这种情况不仅在整车制造商中普遍存在, 而且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也大量采用这种模式。近年来, 汽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降价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汽车行业目前采用的物流模式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 同时也凸现出一些问题。
(1) 汽车制造过程中物流供应链过长。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合资企业比例较大, 为确保满足主机厂质量要求, 在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上倾向于使用进口零件, 由此造成进口零件的采购比重过大, 为降低成本, 多数采用海运运输的方式, 直接导致供应链流程长, 原材料和零部件库存无法降低, 物流费用增加。对于国内供应商, 地理位置分布较散, 即使相对集中的, 也分布在周围省市内。由于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模式及原材料的特性限制, 无法采用拉动的方式, 各制造企业常常会设立较高的安全库存以保证生产线的供应, 因此如果库存管理不善, 经常会出现零件的积压和报废。
(2) 汽车物流信息技术匮乏。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缺乏完善的或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 大部分的信息管理仍依靠人工采集和管理方式使得物流管理成本高居不下。这不仅意味着较高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同时由于信息的实时性差、缺乏有效控制, 差错率高, 信息传递慢, 管理效率低。与欧美国家汽车制造业相比,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落后。国外许多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都在致力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 国内部分主机厂已经明确要求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必须使用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力求提高物流效率, 缩短交货时间, 提高交货质量, 降低物流成本。我国汽车制造业要与国际接轨, 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上也要加大力度, 迎头追赶方能实现。
(3) 汽车零部件行业物流标准有待统一。
为优化汽车物流管理, 实现包装、运输、仓储和生产线供应的一体化, 欧美国家的汽车物流行业已经开始采用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物料容器具, 这不仅有助实现搬运技术和仓储的机械化以及运输装卸, 生产一体化的合理化布局, 同时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也至关重要。中国汽车行业在标准化物料容器具的使用方面才刚刚起步。目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的方式还是根据不同零部件设定不同的包装, 为节约包装成本, 仍以纸箱包装为主。国内整车厂已开始意识到使用环保可循环的包装材料, 加上由于生产模式的有利性, 要求生产线上使用统一的或标准的物料容器具, 因此各零部件企业需要设立中间库对纸箱运输的零部件、配件等进行换包装的操作。这一过程由于经过二次包装, 造成的人工成本增高, 同时也容易产生零件质量不稳定的情况。目前, 虽然有部分整车生产厂已经开始推广从生产源头开始物料容器具的使用, 但由于汽车制造中零部件的品种繁多, 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差异大, 各厂家的标准不统一也使得推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4) 汽车物流企业运作封闭化、市场分割严重。
区域保护政策导致市场的公开度和竞争度还不强, 例如各地为扶持当地汽车企业采取的一些区域政策保护, 更是让实力较小的物流企业, 在为客户提供一些跨区域服务时倍感头疼。很多汽车企业没有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物流服务, 许多业务都依靠体制和区域壁垒。很多大物流企业也各自为政, 信息保密, 未能进行有效合作。与此相反, 德国汽车物流行业实行的完全是市场公开竞争, 打破行业局限, 以求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5) 物流模式转变过程缓慢。
由于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 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发现定制化生产模式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更加高, 需要可是实现多批次、小批量配送。然而由于固有生产设备及模式的限制, 很大程度限制了企业建立新的物流模式, 大多数企业只是希望通过在原有的物流系统基础上降低成本, 因此无法适应拉动配送和适时配送, 仍然需要建立大量的库存, 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降低了整体利润水平。
(6) 缺乏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 在与国际先进的汽车行业接轨的同时, 在对物流服务要求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显现, 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 但是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还无法达到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专业、高效、完善的服务要求, 迫使汽车制造企业将整个物流供应链拆分, 采用第三方物流和自营物流相结合的模式, 这样, 整个供应链长且复杂, 物流成本难以计算和控制。
(7)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物流人才缺乏。
近年来, 我国物流迅速发展, 汽车制造企业虽然已经加大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重视, 但是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主要原因是关注点单一, 仅从局部对物流进行控制, 未从供应链整体对物流活动进行控制和研究, 其中大多人才是面向社会方面的物流。如今,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物流人才严重短缺, 行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 要既懂得企业物流管理、生产方面的知识, 又具备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人才。
3. 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新方向
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环节控制和全方位控制, 是商品使用价值和成本结合的控制, 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在现代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物流成本管理的范围, 打破了把物流成本局限在“唯成本而成本”的研究领域, 更是将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 物流成本控制思想革新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是采用手工操作算账报账, 没有考虑到先进的控制手段, 也没有注意并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只是单纯的依靠企业财务部门进行计算和监控。这就需要在物流成本控制的观念上进行革新, 要树立参与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 物流成本控制组织合理化。
物流成本控制组织合理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从组织上得到保证, 企业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使其目标一致性, 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物流成本控制组织合理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全局统领、分级控制的原则, 要建立并完善物流成本控制责任制度, 确保物流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3)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科学化。
目前, 我国对国外的现代化成本控制方法学习已经进行较深入的开展, 可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感觉难以运用, 这就需要在学习和引进国际现代化成本控制方法的同时, 还是要根据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特点, 归纳总结目前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 勇于摒除不利模式, 扬长避短, 使其融合, 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
(4)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电子化。
在物流成本控制中逐步加大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运用的力度, 可以有效取代繁重的重复性操作, 减少人工操作的差错率, 更是可以加速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有利于建立物流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决策。同时, 还应大力推广对先进的显示监控装置和检测手段的使用, 加强对原材料和成品流向和消耗的控制, 为物流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 物流成本控制人才专业化。
要加强培养能够适应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需要的专业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物流成本控制工作不断前进, 保证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北京汽车经济管理研究所.大突围——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兰丕武, 曹翠珍.现代物流管理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薄建军.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06.
[4]罗勇, 黄水灵.论我国汽车工业整车与零部件协作及战略选择[J].北京汽车, 2003 (6) .
[5]姚常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09.
汽车物流企业 篇2
通过对某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研之后,课题组发现该集团的供应链物流运作存在如下一些差距和问题: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物流运作;各个环节分割;物流资源的浪费较大;没有有效控制库存的机制;信息平台建立不完善,同时缺乏有效的衔接;局部利益与集团利益没能实现有效的统一;运输环节还存在一系列运作问题的隐患;储运等物流设备落后,实施现代化程度较低;集团企业外部的物流市场开拓较慢;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物流运作的要求。根据集成供应链物流体系的要求,应用管理、集成、信息、物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针对该汽车集团供应链和其供应链中物流和信息流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提出了建立集成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该汽车集团实施集成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运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该模式的逐步应用正初步形成该汽车集团所独有的集成化供应链物流整体运作管理模式,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资产的分剥与重组,该集团的物流业务正在发展成为具有其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全国性)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
>
汽车物流企业 篇3
关键词:汽车企业;物流外包;外包风险;防范对策;第三方物流企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7-015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7.075
外包是一个新兴起的行业,它把自己做得不够好的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给其他的专业公司去完成,其实质就是在于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在企业的强势领域,以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1 物流外包概念
物流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主要形式,企业业务一般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企业应该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核心业务运作,在战略上将企业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
2 物流汽车企业外包存在的风险
尽管物流外包能在很大程度上给双方企业带来效益,但由于企业运作体制等问题,造成物流服务企业及承包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物流业务在外包实施过程中显得较为困难,物流外包服务也存在着很多风险。接下来将分析浙江永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外包模式及其物流外包主要风险:
2.1 环境风险
2.1.1 外部环境风险。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涉及到了汽车的进出口,它的选址也是浙江沿海城市,那么运输工具选择方面就要选择船舶运输。船舶运输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海水也难免会与铁质的汽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汽车质量不过关。
2.1.2 企业内部环境风险。企业内部环境风险是企业内部人员对物流外包的认识相对落后,缺乏物流人才,对物流活动的计划也不全面,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对物流外包业务的控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将导致各种企业内部风险。汽车业缺乏专业物流人才,这也为物流外包的实施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2.2 物流合作伙伴的风险
物流伙伴的选择是汽车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汽车实行的是“物流业务完全外包”策略,近到杭州、上海等地,远到云南甚至海外,它都将物流外包给了第三方服务商。虽然这大大减轻了浙江永源的物流压力,但是过多的物流服务商会增加管理成本,各企业在价值观、企业文化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不便于永源汽车进行统一管理。另外,企业都以各自利益为中心,在合作中会保护自身核心能力,这就势必会引发企业间的不信任和不合作风险。
2.3 客户关系风险
若永源汽车自身参与物流过程,那可以与客户直接打交道,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来安排物流活动,并与客户及时交流沟通。而物流完全外包后,订单集成、产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大部分由当地物流企业完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永源汽车,减少了永源汽车与客户直接接触,失去了倾听顾客意见和密切联系顾客的机会,这对于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是非常不利的。
2.4 信息传递风险
物流外包企业规模及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时,物流上下游供应链之间会发生信息机会缺少等情况,特别是那些小型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及货物的储备能力下降,在承担一定物流服务风险时,还会寻找一流或二流服务商企业。此时,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会因为信息不畅而加大信息的延迟。
物流信息的不对称会给物流外包企业带来强大的威胁,为了达成一致的意向,物流服务企业应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物流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能力有所提高。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发包商为了便于业务开展,企业会将公司的库存、销售情况、客户资料等重要信息透露给承包商。这些保密信息泄露,将会给汽车带来巨大风险。
3 汽车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对策
3.1 完善企业部门职能
汽车物流部人员对物流外包的认识相对落后,缺乏物流人才,应加大对物流岗位的设置及分析,从长远角度考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招聘专业物流人才对汽车企业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3.2 与物流服务商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
首先,建立长期合作双赢机制,做到信息、技术、模式等共享机制;其次,建立互相信任合作关系,即物流企业应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等合作关系;再次,加强沟通及反馈信息机制,使供应商、物流外包服务商、客户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建立高效的客户沟通渠道信息,使客户之间的信息有效不断的传送。汽车企业应该放弃其“物流业务完全外包”的模式,逐步向“物流战略联盟”模式转变,参与物流服务商的物流过程,有效预见风险。
3.3 企业要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构建和谐的信息服务平台
物流企业除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之外,还应加大本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如企业详细情况介绍、核心竞争力培养、企业现有经营情况、物流外包业务利弊处理,为有利企业发展做出合理的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在风险防范中颇为重要,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应加大管理并重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建立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的直接联系和沟通,与客户进行个性化交流,并给客户完美的体验。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起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赢得客户的信赖,也能有效地避免客户流失。
3.4 利用第四方物流整合外包管理
由于第三方物流商缺乏当前所需的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化扩展力,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而第四方物流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层次、更大增值的服务,是供应链的集成商。它通过将整个企业的供应链集成在一起,实现整体资源的节省,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等问题,为其客户实现更大的价值。
4 结语
物流外包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模式正在迅速发展,但是物流外包就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减少资金投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获得更专业的物流服务,所以汽车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全面识别和分析物流业务外包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便于在专注整车制造等程序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应加大物流企业外包风险对策分析,树立风险意识,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企业的业务外包发展提供优势。
参考文献
[1] 高彬彬,张雯蕊.我国汽车制造业物流外包模式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4,(8).
[2] 项丽.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和控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3,(4).
[3] 郭晓阳.基于关系风险的物流外包风险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6).
[4] 龚朝银.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
[5] 吴庆.浅谈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6).
作者简介:王力锋(1985-),江西瑞昌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创新理论与方法、物流工程;周万洋(1982-),广西百色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仓储。
汽车物流企业 篇4
一、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现状概述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就是按照汽车制造企业的客户需要, 在尽可能低的支出与成本费用基础上, 将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各种零部件、汽车配件以及整车等, 从产品的供应地向产品需求地的转移。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环节具体包括了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配送、存储以及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环节。将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细分, 则具体可以分为物资采购物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产物流、产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汽车市场需求极大促进了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汽车物流运输也随之发展, 逐步从过去的内部采购物流、生产物流以及产品库存管理等方面向信息化方向转变,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也逐步的从内部向外部扩展, 寻求第三方的物流合作、一体化物流以及精益物流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 汽车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目前汽车市场早已经转入了微利时代, 实现汽车制造企业的利润收益的提升要求企业必须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而物流成本支出在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 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与库存成本, 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之一。
(3) 第三方物流逐步参与到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体系之中。现阶段,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极大地促进了汽车制造企业产品的流通效率, 也更利于实现汽车产品的物流统一管理, 汽车制造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也更加简洁。
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方面问题分析。在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方面, 由于零部件供应相对较为分散, 包含了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通用件、原材料、电子电气设备、内饰附件以及维修保养工具、液油剂等等, 供应产品种类非常多, 所以整体出现供应分散的局面;同时由于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往往采取的是自营物流的模式, 配送管理以及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较多, 造成了各种零部件配送效率与及时性较差。此外,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供应商的物流管理上运用不多, 经常容易出现信息交流不及时的问题。
(2)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在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方面, 具有明显的连环效应, 特别是由于汽车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零部件, 而且零部件彼此之间的独立性较强, 因而受到连环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其次, 在生产装配过程中, 由于受到流水作业生产工序节拍的影响, 因此很容易出现库存过多以及物流流动不畅的问题。此外, 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由于对于生产过程中采购计划制定、物料配送以及库存管理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 因此存在着管理分散的局面, 容易影响生产效率。
(3)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资金规模、人员力量以及信息技术的影响, 因此物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物流服务的质量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有效的机制。
三、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管理优化研究
(1) 汽车制造供应物流的优化。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 首先应该对企业现有的零配件供应商体系进行改造完善, 这也是优化供应物流管理的基础, 其基本的要求就是供应商应该确保零配件供应的稳定与连续, 而且具备企业所需零部件的制造与发展能力, 成本价格合理, 距离合适, 便于物流运输。其次, 应该进一步的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资采购与库存策略, 重点是准确的对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进行预测, 对于各种所需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等进行精确地确定, 合理的制定物资消耗与储备定额, 合理的控制好汽车制造企业的库存。第三, 应该搭建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平台, 将汽车制造企业的零配件供应中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
(2)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优化。对于生产物流的优化, 首先要明确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管理的要点, 既要充分明确各类零部件在汽车制造企业仓库的具体位置、数量, 同时还明确汽车制造企业的不同生产线上流程的紧急程度。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 按照不同生产线的不同特点, 选择同步供给、顺序供给、台车直接供给、台车置换供给、转换包装供给、线边裸供给、叉车供给等不同的供给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
(3) 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物流的优化。对于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物流的优化, 首先应该对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物流网点布局等进行合理的优化, 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仓储、加工、包装、装卸以及发送等各个环节的组合情况, 对销售环节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 尽可能的确保配送的批量化。其次, 应该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可以由企业与物流公司共同组建综合性的物流集团、建立物流战略联盟或者是直接将物流业务外包等模式,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结语
当前我国汽车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也是不断提高, 物流业务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优化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 企业物流部门必须不断优化物流系统, 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提高物流信息的共享水平, 确保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的顺畅流转。
参考文献
[1]俞仲秋.当代物流外包中有效沟通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 2011, (2) :83-84.
[2]杨涛, 孙军伟.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价值工程, 2011, (13) :31.
汽车供应物流需求调研表 篇5
2、确认2012年度的车辆生产计划为10万辆?需要我们完成的供应商的年度供货量,每次供货量(次货量是否是固定的?还是波动的?波动是否有幅度范围?如2-3吨,或每次1吨?折合多少个方?),便于车辆计划安排;
3、供货(提货)周期(如三天一提?还是一周一提)?提货具体时间(下午还是上午?几点?是否提货时间是固定的?还是根据我们商讨的计划来要求供应商几点前必须把货物备完),如:供应商对工厂的相应要求标准;
4、贵司对对第三方的KPI(标准、要求),如:提货及时率、派送及时率、在途运输时间、货损率、信息反馈及时率等;
5、提货现场装货由供应商完成还是大田完成?是否需要准备叉车?地牛?货物的包装形式,是否需要大田进行二次加固;
6、现行73工厂的运行形式模式了解:专车发货?零担?循环取货发运?目前货物运输是否保险?
7、派送至生产线和入库房对送货方式有什么区别对待,或有哪些特殊要求(交接标准及交接标准是否存在差异)?
8、合同与结算关系:大田与谁签定运输合同?与谁进行业务结算?结算周期?
汽车物流企业 篇6
一、汽车行业概况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在经历过从1960年到1980年摸索成长阶段后,中国汽车迎来了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有100多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形成了三大三小汽车工业集团,分别是一汽、上汽和东风三大,北汽、广汽和重庆长安三小。同时,还出现了奇瑞、吉利、哈飞、东南等后起之秀,使得中国汽车的产业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近1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每年都以超过1006的增长速度递增,特别是轿车市场发展速度惊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009年汽车市场的预测为:总销量在1020万辆左右,比上年增长8.7%,其中乘用车745万辆,同比增长10.2%(轿车增长7.9%,交叉型乘用车增长23%),商用车销量275万辆,同比增长5%。
汽车业的兴盛,也刺激了零部件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现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达5000多家,200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收入3000亿元,约占整个汽车行业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零部件销售额相对集中的有上海、江苏、浙江、湖北、重庆和辽宁,2003年6省市合计销售零部件48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汽车零部件销售额的50%—60%。
二、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发展
由于零部件分散,在零部件供应物流业务中,虽然有第三方物流开始介入,但大多数的零部件物流业务仍然由分散的社会物流承担,绝大多数的第三方汽车物流集中在整车销售物流。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汽车生产商不断努力改进生产模式以适应市场竞争的步伐,所以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也逐渐应用到日常的生产中,其中就包括JIT模式。整车生产厂为了实现零库存,要求零部件供应商按其生产节奏和生产需求量进行供货,由供货商或整车生产厂的供应部门实施“直送工位”的JIT配送,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整车生产企业的风险。由于汽车的零件繁多,所以会有很多不同零配件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往往分布在全国各地。
很多时候供应商一般或自行完成或委托运输公司完成干线运输,由于现阶段运输企业大多处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阶段,在运输管理手段上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无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管理水平落后,并且干线运输的不可控性会导致零配件库存的进一步增加。
汽车零部件现行供应物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间环节过多
在现有供应链物流模式下,零部件从供应商到达主机厂生产线边需要经过较多的中间环节。零部件需要经过供应商到外围中转库,再到主机厂仓库和生产车间。
(二)主机厂库存较高
汽车制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汽车制造企业往往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很多不同车型,这样生产线边就不得不储备与各个不同车型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零部件,致使生产线边经常出现饱和状态。这样库存量大,各家供应商运输包装各不相同,没有标准化,导致主机厂生产线边面积紧张。
(三)国内传统第三方物流能力有限
现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大部分局限在整车物流服务上。国内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公司虽然多,但大部分充其量只是一些传统的运输服务,还远远达不到现代化汽车物流服务的标准。从目前我国汽车物流所提供的服务功能看,运输、仓储等传统型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物流服务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这些基础性服务。而在零部件配送领域,汽车物流可以说还难以“流动”。
三、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
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即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等进行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一体化管理过程。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
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基本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从汽车零部件生产、运输、储存、加工、整车制造、整车运输直至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体化过程,是最复杂的供应链系统之一。系统庞大,协调困难——100家整车厂,超过3000家零部件供应商。如此庞大的零部件供应群体和相应的运输、配送环节,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供应物流体系。如图1—1所示:
随着新的管理方式的创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为了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需求,供应链管理中不断采用DRP技术、ERP技术、准时化模式、精益化生产等模式。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介入,大大解放了汽车零配件厂商、汽车制造商的压力,使企业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放弃拖累企业的其他非核心业务。
从国外汽车行业的发展来看。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是加强行业分工,汽车零部件生产功能和物流配送功能都将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把物流管理的部分功能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当前,国外的汽车厂商几乎都在使用3PL服务商,没有使用的厂商每年以80%增长速度将物流业务外包,如丰田与NYK,日产与日通,本田与日捆等的合作,在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业务是由供应商自己完成的,一部分合资企业外包给3PL企业,但其整体的物流运作水平不高。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改善物流环境,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具有显著效果,具体表现在:
A、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将物流业务外包给3PL,一方面可以减少汽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大量的人、财、物投入,另一方面,3PL可以依托其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强大的网络优势,实现汽车零部件运输资源的整合,大大提高运营车辆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节省车辆的在途时间。
B、汽车零部件企业减少投资,提高核心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将属于非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从而得到包括干线运输、接发货、储存、组配、流通加工、配送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和物流人员的占用,从而企业可以将有限资源集中在其核心业务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C、提高物流效率,实现零库存管理
汽车制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3PL拥有雄厚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平台,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和运作经验以及运营网络,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尤其在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环节中。通过3PL企业的协调功能可减少甚至取消供需双方的库存,实现库存水平的合理化,提高库存周转率。真正实现零库存管理。
D、实时跟踪、信息服务
依托高效的信息平台和先进的GPS等系统,3PL企业可以对在途汽车零部件运输进行实时跟踪;通过建立应急事件处理流程,可以较为高效地处理运输或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安全。
四、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面临的困境
虽然第三方物流对于汽车零部件配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物流行业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国汽车生产商仍然使用自营物流或者是供应商物流,严重影响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一)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从事物流的企业很多,但大部分规模偏小,营业额上亿元的企业很少,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公布的中国物流50强中,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有4家,超过50亿元的有8家,超过10亿元的有34家,第50位的为3.5亿元,大部分企业规模都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还有为数众多的“原生态”配货站。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设备落后
我国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物流装备、管理水平、技术力量上比较落后。
(三)政策法规限制了企业发展
目前,全世界建有收费公路的国家与地区共有20多个,建有收费公路14万公里。在这14万公里收费公路中约有10万公里在我国。而我国的10万公里收费公路是怎样构成的呢?据2000年统计,全国收费公路等级构成为:二级收费公路6.7629万公里,占总量的71%;高速、一级收费公路2.34万公里,占总量的25%,其他为少量的三、四级收费公路,占总量的4%。
众多的收费站严重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行业是微利行业,在中国又有很多不适合当今政策法规的约束,所以物流行业发展前途充满艰辛。
五、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建议
对于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的现状,发展刻不容缓。必须在政策、自身方面做出调整。
(一)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化、标准化,运用现代物流观念来发展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由于物流专业化和物流信息化的掣肘,我国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还很低,为了实现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多样性等,必须以最先进的物流观念来发展企业,实现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的标准化。
(二)国家应出台支持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对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物流行业、汽车行业同时作为十大国家振兴的行业,必须给予相应的支持,用法律法规对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和约束。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的状态。给物流和汽车行业创造发展空间。
(三)加快行业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针对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现状,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合资、战略联盟、信息伙伴关系等方式,打破地域、部门限制,联合相关企业,加快行业战略性重组,积极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集团。
(四)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超值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还需要汽车零部件企业顺应形势,转变观念。
汽车物流企业 篇7
汽车行业供应链是最为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居于起始阶段的供应物流在汽车供应链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供应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制造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情况。因此,如何利用汽车制造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优化供应物流管理流程,高效地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及物资流通的需要,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的供应模式的特征
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有两种来源:一是自产,即从汽车制造企业相关的配套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采购。我国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是“大而全”的局面,都有自己完整的相关配套企业,国际汽车集团的零部件自制率只有30%左右,而我国汽车企业的自制率在70%的高位上徘徊。因此,整车厂的一部分零部件来源于自己集团的配套企业;二是外购,即直接从选定的零部件供应商处采购。由于零部件采购的来源不同,汽车制造企业供应模式形成了如下特征:
1. 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
汽车制造企业为了加强对零部件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有力控制,采用投资自建、行政划拨等形式组建辅助性企业,使它们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人为地形成了一种基于所有权关系的模式,使其成为自己的配套企业,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商为龙头,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约占80%左右。
在这种模式下,各汽车制造企业均自己建有仓库、配有车队,自己负责汽车产品原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等的供应物流、汽车产品的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等物流活动。但是,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大,供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对汽车产品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柔性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制造企业具有更加强大的物流实力,必须不断加大对物流的投入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2.“整车厂”中心型的供应物流
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运行模式的主流是精益生产,要求零部件供应商JIT供货。因此,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按整车厂的生产节奏和生产需求量,以“看板”或“同步”的方式向整车生产厂的生产线边或准备区供货,由供应商或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部门实施“直送工位”的JIT配送。
由于零部件供应商过于分散,分布在全国各地,从海南到东北,汽车物流供应链战线长达数千公里,这给汽车制造企业实施JIT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零部件供应商只好在汽车制造企业附近自建或者租用仓库,以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形成了“整车厂”中心型的采购供应物流。
三、引入第三方物流
1. 外包是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现行供应模式特征分析,总结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物流进行优化。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了降低整个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汽车制造企业正考虑把非核心的汽车物流业务外包给社会上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如上汽、一汽、东风、北汽等都将物流积极外包,外包将是今后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发展的主要模式。
2. 第三方物流在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引入第三方物流后,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物流资源整合的问题。也就是说整合原先存在的多种物流资源,可以采取配送中心模式和循环取货相结合的供应物流解决方案对供应物流运作方式进行重构:
(1)当零部件供应商具有区域集中的特性且某一群体零部件供应商离汽车制造企业厂区都较远时,可采用配送中心模式。
由于汽车零部件的种类达到了好几千种,运输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过多,这时就无法保证这些零部件供应商能准时地直接供货到装配线,因此配送中心必不可少。这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设计配送路线,然后到不同的供应商处取货存于配送中心,再将零部件从配送中心直接送到车间,确保汽车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汽车总装厂提货的连续性,进一步地减少仓储,也可以在配送中心进行简单的、必要的局部装配,将汽车的局部装配和总体装配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网络的优势,有效地降低成本。
(2)当零部件供应商距离汽车制造企业厂区较近时,在小范围的运输网络中可采用循环取货(Milk-Run)运输模式。
循环取货也称为牛奶取货,制造商用同一货运车辆从多个供应商处收取零部件的操作模式,这样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同时使物料能够及时供应,发运货物少的零部件供应商不必等到货物积满一卡车再发运,最大程度地实现JIT供应。
广州风神物流公司成功地结合了配送中心和循环取货模式,提高了所服务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广州风神物流公司主要服务于东风日产,东风日产拥有广州花都工厂和湖北襄樊工厂,其零部件供应商覆盖了以广州、上海、襄樊为支点的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客户,2005年广州风神物流公司在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推行非核心业务(物流作业)整体外包模式,通过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专业外包,重新优化汽车供应链的资源配置,以项目为导向建点布网,分别在广州、上海、襄樊建立了营业部,在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和湖北襄樊两个工厂附近建立了区域集配中心(即配送中心),负责到华东、华中、华南地区零部件供应商处取货于区域集配中心。
同时,广州风神物流公司还导入并试运行的零部件调达物流(即采用循环取货的形式),根据需要设置了线旁仓库,由广州风神物流公司统一管理,为东风日产提供JIT的服务,对整车厂物流效率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四、小结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及汽车物流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包是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方物流通过对供应物流运作方式的重构,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改善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引入第三方物流是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辉.浅析中国汽车物流[J].汽车工程,2006,(4):410-413.
[2]陈文若.第三方物流[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89-120.
[3]蓝青松,徐广卿.从传统运输迈向现代物流——入厂物流的“循环取货”管理模式[J].上海汽车,2003,(8):18-20.
汽车企业服务备件物流管理研究 篇8
汽车模块化生产和装配, 使得企业有可能从外部采购部分或者全部零部件, 这样就要求制造企业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备件来修复售出的产品。产品模块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对服务备件物流管理的需要。
汽车企业通过维持一定数量的备件, 可以尽可能快的满足顾客对维修服务的要求。服务备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客户的忠诚度, 而且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提高, 有效地服务备件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还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服务备件物流管理还符合现代环保理念, 服务备件替换了有缺陷的部件, 被替换下来的部件不会被丢弃, 通过改造可以重新被使用。
2汽车服务备件物流管理模式分析
2.1 基于物流信息集成中心的供应链运作模型
为了有效地避免牛鞭效应, 信息的流动单纯的沿物流的反方向传递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有效地信息传递机制。建立以中央备件仓库为中心的共享数据库系统, 这个系统从区域备件中心实时收集服务备件需求, 对各区域的备件进行调度, 当整个公司全部库存水平高于订单水平时, 信息集成中心安排库存存在冗余的区域备件中心向缺货的区域进行调拨。这样中央备件仓库向供应商下达的订单要求反应的不再是各个区域备件中心零散的需求, 而是整体的需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信息逐级传递产生扭曲的现象。
2.2 基于物流信息集成中心的供应链运作模型的优势
(1) 实现了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
企业集团内部物流一体化的实现, 使得物流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物流资源的整合带来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2) 信息共享程度高, 有效地避免了牛鞭效应。
由于企业集团的成员较多, 所以容易造成信息繁多, 信息冗余等现象, 不同层级信息的流动势必会导致信息的扭曲。本文中采取的物流运作模式, 汽车4S店可以直接将信息传递给物流信息集成中心, 跳过了中间环节, 缩短了信息的传输渠道, 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信息无法实现共享, 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 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的牛鞭效应。
(3) 提高了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的协作, 提升了集团的整体竞争实力。
成员企业将需求信息传递给信息集成中心, 然后总部根据需求预测进行订购, 在一定时间内, 将成员企业需要的备件送到区域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根据各成员企业的需求进行快速配送,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信息流和实物流相互依存的流畅的运作流程。集团成员之间无缝连接保证了整个流程有序、快速的运转, 企业内部运作的流畅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而且形成企业无形的软实力, 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汽车服务备件物流运作中的逆向物流
3.1 考虑逆向物流的服务备件供应链
从服务备件的流向来说, 备件是从备件供应商到达企业中央备件库, 然后运输到的各个区域备件中心, 最终送达各4S店。服务备件随着维修活动的进行, 实现向客户的流动。服务备件替换掉的有缺陷的部件往往不会被丢掉, 而是被返回到供应商进行修理。
对于一般的生产供应链来说, 产品和服务的正向供应是关注的重点, 对于逆向物流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是服务备件供应链不仅要保证备件的正向供应, 还要对客户的坏件进行维修和利用, 所以对其逆向过程必须进行监控和必要的计划。
3.2 服务备件供应链和其它产品供应链的区别
(1) 需求不确定。
由于产品的损坏率是难以确定的, 这就决定了服务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 在需求没有规律的情况下, 进行预测就比较困难。
(2) 对反应时间要求比较严格。
服务备件要求很快的反应速度。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应, 并且解决相应的问题, 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3) 逆向物流的存在。
对于逆向物流的考虑, 是服务备件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特点。服务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客户服务需求的特殊性;维修服务多备件的协同问题的存在使得售后备件的逆向物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不仅包括可维修部件的回流还包括废弃物的回收、产品的召回。
4结论
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服务备件物流的意义, 并且提出建立基于信息协调中心的服务备件管理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库存成本。论文还介绍了服务备件的逆向物流问题, 指出逆向物流在服务备件供应链中存在的必然和重要意义。企业应该重视服务备件逆向物流的运营和规划, 完善整个闭合供应链。
参考文献
[1]李晋.汽车服务备件的库存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汽车物流企业 篇9
一、精益供应链的概述
1. 精益供应链的含义
精益供应链是英文Lean Supply Chains的中文翻译,具体来说就是指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包括最原始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成品,再到产品真正落到客户手中,这中间所有的环节和过程都要经过优化整合。精益供应链的理论依据就是精益管理理念,精益管理理念是把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过程最简化为最重要的目标,尤其是要杜绝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浪费或者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精益供应链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在减少浪费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最后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1]。
2. 精益供应链的好处
精益供应链能够将企业的生产运营形成一条最精简的供应链,从源头处的供货商到生产加工环节,再到最后的产品完成运输到每一位客户手中,在精益供应链下,不仅企业能够将整个生产运营流程透明化,更重要的是能够直接有效的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另外,精益供应链因为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因此在库存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浪费,最大程度的减少库存积压的数量,同时在整个供应链中人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构建出和谐温馨的企业团队文化,可谓是一举多得[2]。
二、健全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
1. 强化精益理念
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精益理念,因此在汽车制造企业当中应该注意强化企业内部的精益理念,所谓的精益理念就是凡事追求精益求精、力求更加细致、更加精准,在供应链物流当中,就是要求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对整体的物流体系进行一个科学的统筹规划,建立一个总的思想体系,并且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库存的成本,精益供应链物流体系中要求汽车制造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并不是让企业实现绝对的零库存,因为随着顾客不断变化和更新的需求,在任何时候顾客都有可能追加需求量,因此需要汽车制造企业预留极小一部分库存作为未雨绸缪,但是企业在尽可能的降低库存量以及成本的同时也需要密切注意市场的动向,以便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3]。
2. 强化服务意识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是维持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在构建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当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比如说在将生产完毕的汽车运送到顾客手中时,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物流运输的时间,并且在顾客拿到汽车之后为其提供一些列的后续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削减一切影响企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环节和流程,将物流运输和物流管理做到最简化。
3. 利用企业资源
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将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充分彻底的利用,杜绝任何浪费现象的出现和发生,比如说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金属废料,需要由专人对其进行回收,通过二次加工进行处理,将可以利用的金属继续利用,直至将剩余的废料数量精简至最少。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企业应尽量缩减物流运输和物流管理中冗余的人员,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在人员方面进行精益化处理,为精益供应链物流体系提供最精简、最优质的物流团队[4]。
4. 加强合作关系
汽车制造业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维系和巩固完整的供应链。首先需要企业与上层的供货商建立坚实牢固的合作关系,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将物流信息进行同步,并且合理分配各自的工作;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企业还需要和下面的各级经销商维护好关系,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达成积极良好的合作意向,为汽车制造企业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建立起一个供货商、汽车制造企业、经销商自上而下的完善的供应链,为实现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提供最根本有力的保障。
三、结论
总而言之,汽车制造业想要得到发展,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洪流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尽可能的充分利用企业内容已有的资源,并且最大程度的压缩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物流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的综合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汽车制造企业需要运用精益理念,建立起一整套供应链物流系统,实现企业内容资源优化整合,为汽车制造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个壮大。
摘要: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已有的物流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于现阶段的汽车制造业,尤其是供货商和代理商的加入更使得供应链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因此为了能够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精益供应链物流体系。本文将结合供应链和精益物流的具体概述,简要研究关于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
关键词: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系统
参考文献
[1]刘红胜.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曹阳.绿色供应链模式下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汪玉春.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管理创新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汽车物流企业 篇10
机遇
汽车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 拉动了汽车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最终销量为938万辆, 比2007年全年新车销售量提升约6.7%。2009年上半年, 全国汽车销量实际已达609.88万辆, 于是业界将2009年汽车销量增长幅度调整为10~15%, 预计全年销量将达1120万辆左右, 从而我国可能超越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销量国。据有关专家预测, 2010年我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466万辆, 2020年达到7200万辆。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物流业的落后, 为汽车物流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高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物流技术落后, 物流服务范围有限、内涵单一,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物流供应商在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扩大服务范围, 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赢得客户的满意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汽车物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集中地。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生产, 然后通过物流渠道运送到美国和欧洲地区。有报告预计, 2012年之前, 从亚洲到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出口物流业务将以年均10.5%的速度增长, 而亚洲到美洲的汽车零部件出口物流的年均增长率为10.6%。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涌入了中国, 成为世界零部件生产基地的中国, 必将带动汽车零部件物流的蓬勃发展, 同时也向汽车物流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挑战
汽车物流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跨国巨头来势汹汹。近几年, 跨国物流巨头纷纷进入中国, 抢占汽车物流市场。同时, 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如中远、中海、中邮、中铁也纷纷将业务扩展到汽车物流领域。中国现代汽车物流的发展已进入以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零部件售后物流以及进出口物流方向延伸的竞争新格局。
总体来看, 成本过高是目前我国汽车物流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有数据显示, 欧美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是8%左右, 日本汽车厂商甚至可以达到5%, 而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在15%以上。而且, 我国汽车商品车运输空返率约为39%, 车辆运输成本是欧美国家的3倍;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在国外一般水平为8.8%, 而我国汽车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远远高于国外的一般水平。全国运输汽车空驶率约37%, 其中汽车物流企业车辆运输空驶率达37~40%, 存在着回程空驶资源浪费、运输成本高等问题。
物流企业各自为政, 缺乏合作。企业规模小, 技术装备落后。虽然目前汽车物流业出现了几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 但总体来看, 市场上还存在很多靠几辆车就参与汽车物流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安全系数、服务质量以及赔偿能力很难有所保障。
相当多的汽车物流企业主要靠自己组织, 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资源不能共享, 这是造成整个汽车物流总体运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已有较多的汽车物流公司开展了物流资源共享与合作, 但这种合作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 而非抱着持续改进, 降本增效的目的。
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据了解, 现在车辆运输车执行的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的、2004年制定的箱式半挂车国家标准, 即GB1589-2004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车辆轴荷、车辆质量的限值。但是, 作为特殊运输工具的车辆运输车却难以执行这项国家标准, 因为这项国家标准对半挂车的车长限制为16.5m。2004年6月20日中国治超开始后, 有80%以上的车辆运输车超出该标准, 整个物流企业的超限车辆无法正常运行, 到处罚款、扣车, 车辆运输业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物流服务形态需改进。如果单从中国汽车物流目前的业务总量来说, 物流规模已经相当可观, 汽车物流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如果从整个汽车物流行业运作的成熟程度来衡量的话,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汽车物流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即孩提时代。虽然, 近年来汽车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 但大部分公司充其量只是一些传统的运输服务, 还远远达不到现代化汽车物流服务的标准。
应对措施
发展第三方汽车物流, 增强市场竞争力, 应对跨国集团挑战。汽车物流业不只是仓储、配送整车, 而是对物流有需求的所有汽车零配件进行配送, 因其包含了对汽车1万多种零配件的供应链管理, 一辆汽车零配件的配送量相当于整车的1万倍。因此, 随着分工的日益细化, 汽车物流必将会由专业的汽车物流公司来承担。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 可以使汽车企业以无资产方式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 并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 快速进入国际市场。
重视水路铁路运输, 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汽车物流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水 (海) 路和铁路三种方式。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汽车制造和经销商选择公路运输, 约占90%, 少量选择水 (海) 路运输, 约占10%, 铁路运输很少采用, 不到1%。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成本控制以提升竞争力, 并将成本控制的注意力放在物流环节。由于水 (海) 路运输的成本比公路运输成本低20~30%, 水 (海) 路运输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的汽车水 (海) 运物流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的汽车生产基地中的长春、北京、上海、广州主要集中在沿海,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通过沿海港口及长江码头串连而成的江海互通的运输系统, 能够大大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汽车的进出口贸易更是主要依靠远洋运输。
铁路运输也是汽车物流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自1999年铁路介入汽车运输市场以来, 通过不断发展, 积累了较丰富的汽车运输经验。目前, 铁路已为全国十几家大型汽车生产商提供物流服务, 与一些大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002年, 全路汽车发送量为11.79万辆, 到2007年则增长到28.99万辆, 年均增长率达到35%。
构建汽车物流信息平台, 整合汽车物流资源。汽车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 将有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汽车物流资源有效整合, 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 增强汽车物流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汽车物流企业 篇11
汽车零配件产品稳定,一旦正式生产,几乎不再有修改及变化,但其包装解决方案及物流运输方案每年都需要进行改善及优化,以降低总体生产成本。大部分汽车零配件体积较大,如汽车门板、汽车保险杠等,而且对外观要求较高,尤其是镀铬、镀铝亮面装饰的零配件,因此要求物流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碰撞痕迹、划伤等,这就对汽车零配件物流包装器具的尺寸和保护功能提出了极高的设计要求。
目前,汽车零配件的主要运输出货方式有采用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和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两种。
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
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是指可多次反复使用,需要定期回收、清洗、维修、存储的包装器具。一般大量的进口汽车零配件供应到国内汽车整车工厂时采取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以陆运方式为主。下面,分别按材质和结构进行分类。
1.按材质分类
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按材质主要分为金属包装器具和塑料包装器具。金属包装器具主要用于同城运输或运输距离小于500公里的陆地运输。一般使用标准钢材(常见有角钢、方钢等),采用静电喷涂,主要有挂具类(如图1所示)及容器类(如图2所示)两种。此外,金属包装器具需要在包装器具底部安装“两定两动”静音防静电转运车轮,其中,定向轮2个,万向轮2个,其成本相同。
在物流包装器具的日常使用中,需要定期更换车轮,确保生产线内防静电橡胶地面不受破坏;当物流包装容器因气候潮湿、日晒雨淋等出现生锈现象时,需定期对其进行二次喷涂,但由于基底面的限制,不能再使用静电喷涂,只能采用一般喷涂,因此物流包装器具漆面的附着力会有所下降,一般静电喷涂可以使用12~18个月,而一般喷涂可以使用6个月左右。此外,在日常装卸货物过程中,叉车对物流包装器具的损害也不可避免,每月都需要定期钣金和焊接,这样才能保证项目中使用的物流包装器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库存、运输(发货及回收)、生产线及客户的使用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金属包装器具的断裂和变形极易对生产线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伤害。因此,保证物流包装器具的完好,也是生产安全的一部分。
塑料物流包装器具种类较多,主要有中空板包装器具(如图3所示)、PC/PP/PE塑料包装器具(如图4所示)和EPP/EPE/EPS发泡塑料包装器具(如图5所示)。中空板塑料包装器具成本低、手工成型、无需模具,目前在汽车行业使用最广泛;PC/PP/PE塑料包装器具主要以小型塑料周转箱、围板配套上盖及标准托盘为主,其中上盖及托盘为配套物品,但由于装卸过程中叉车对托盘的损坏率较高,华晨宝马已经率先将塑料托盘更换为金属托盘,大大降低了托盘的损坏率;EPP/EPE/EPS发泡塑料包装器具主要针对形状较特殊且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汽车零配件。
2.按结构分类
可循环包装器具按结构主要分为可折叠包装器具和不可折叠包装器具。可折叠包装器具在货物运输完毕后可进行回收,采用陆运方式,以体积重量来结算物流费用。可折叠包装器具的折叠尺寸仅为成型尺寸的1/6~1/4,可有效节省空间,在降低运输回收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可折叠包装器具一般采用一次性内衬或折叠内衬,产品用塑料袋或者气泡袋直接包装,缓冲性能较差,不适用于本身脆值较低、价值较高的汽车零配件。此外,由于可折叠包装器具在长途运输中易出现形变,在反复折叠中较不可折叠包装器具损坏率高出30%~35%,所以需要在日常运营使用中增加维修成本。
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
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是指和产品一同发送到客户处,并不再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的包装器具,主要用于国外整车厂出口小批量汽车零配件,以小型尺寸的汽车零配件为主,如汽车车灯透镜、PCBA等电子元件。另外,对于部分以销售品的形式直接分发到4S店等配套修理厂的汽车零配件,也采用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由于长途运输需要投入大量的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且受回收及管理成本的限制,很多长途零配件在运输中都会先使用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到第三方仓库,在第三方仓库再进行翻包,将产品装入可循环物流包装器具中,再从第三方仓库直接发到客户处。这种汽车零配件供应方式主要应用于距离大于500公里的长途陆运及出口的海运空运等。
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主要有瓦楞纸箱和一次性塑料包装。瓦楞纸箱的尺寸一般采用标准箱的尺寸,以满足托盘最大容积率作为尺寸设计依据。若国家标准托盘尺寸为1200mm×1000mm×130mm,则标准箱外尺寸的长宽为标准托盘长(宽)的约数(瓦楞纸箱长(宽)上摆放个数)减去瓦楞纸箱间的缝隙尺寸,即托盘上不余留空位,可以使瓦楞纸箱满托盘摆放。例如,瓦楞纸箱外尺寸长宽为585mm×385mm,每层可以摆放5个瓦楞纸箱;瓦楞纸箱外尺寸长宽为585mm×485mm,每层可以摆放4个瓦楞纸箱,以此类推。一般针对尺寸较小但重量较重的汽车零配件,如螺丝钉、定位卡扣等,会选择更小尺寸的瓦楞纸箱,可增加瓦楞纸箱堆垛后的整体抗压强度,也可避免过重限制或影响工人搬运。
汽车零配件包装的测试目前一般只采用“路试”方式,将2~4个托盘的产品,叠放在卡车货厢内,进行300~2000公里距离不等的运输,完成后进行百检,确定包装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运输要求。但汽车零配件一次性物流包装器具中,针对备件销售包装需要有单独的设计,且要求所有的产品必须有“1in1”的包装形式,即每个包装箱中只能有一个产品,通常采用EPE加瓦楞纸折叠结构包装。此类包装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多次跌落测试,如某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工厂,要求所有备件销售包装必须以1m的高度进行“8角12楞12面”的32次跌落测试,且内装产品不能有任何损坏。
我国汽车零配件物流包装器具在多家汽车整车工厂的带领下逐渐走入规范化,将国外标准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统一物流包装器具,规范物流包装器具形式,进行整合及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将汽车零配件物流包装器具生产成本及物流成本做到更优,让我们拭目以待。
汽车物流企业 篇12
关键词:汽车并购,零部件物流,优化模式
汽车物流成本高企的事实也让不少制造商感到头疼。孟圆 (2011) 指出, 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物流费用约为457亿元, 生产一辆汽车所花费的物流费用约为3300元。物流成本费用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 2009年我国汽车企业可节约308亿元物流成本。因此, 如何缩短物流距离、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显得十分关键。
龚雷 (2009) 指出, 汽车物流主要可分为4个部分: (1) 供应过程中的零部件配送、运输物流; (2) 生产过程中的储存、搬运物流; (3) 整车与配件销售储存、运输物流; (4) 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
根据汽车系统的组织结构论,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基础。汽车工业正在演化成为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工业。提高零部件供应链的效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扩大利润空间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主要针对零部件物流提出优化方案。
1实现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及外包
将零部件生产业务从整车制造业之中剥离, 整车企业负责车型开发设计、积木式整车组装和品牌建设, 零部件制造企业 (即协作厂) 则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与制造, 二者通过合作创新获得双赢。
一方面整车厂将更多的零部件进行外包生产, 由优秀的、有实力的协作厂负责技术开发、设计和制造, 利用协作厂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 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降低在制品库存, 释放企业资源, 分担风险以增加柔性。另一方面协作厂获得更多自主权利, 对于整车厂不再是没有技术含量和话语权的“代工厂”, 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提升了盈利空间和业务范围, 对集团的品牌建设也能够具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因此, 通过加强外包业务和将零部件生产与整车制造独立开来, 使整车企业得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合作供应商, 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固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共享稀有资源, 进一步压低成本, 提高利润, 增强供应链的价值和稳定性, 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中, 实现双向共赢。
2实现零部件标准化与通用化
重组以前, 每家汽车厂商各自拥有的整车厂和各自的协作厂组成紧密结合的半封闭体系, 想要进行效果较好的整合的一个前提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如果集团旗下各品牌可以使用通用零部件, 就能让优品质、高效率的供应商与每个整车厂都有较好的匹配性, 车厂可以选择质量高、距离短、价格优惠的供应商, 享受规模效益以及由此带来的地理位置优势, 依靠低成本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以降低交易成本。
3建立共享式采购管理平台
重组之后, 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也更加细密复杂。为进一步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原材料质量, 长安集团应该建立共享式的采购管理平台。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将集采购信息收集、处理、分配、发布以及预测、决策为一体, 将各个整车厂的零部件需求信息综合考虑, 对各供应商的供货信息、地理位置、运输线路进行全面考量。根据需求和供应的型号和数量, 结合运输线路的长短、时间限制, 提出不同的采购点和运输线路的组合方案, 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评价, 选出最优方案后下发订单。
需要强调的是, 采购管理平台的预测和决策功能, 是提高整车厂效率同时降低协作厂库存成本, 合理分配产能, 有效利用有限资金的重要举措。于瑞峰等 (2001) 指出, 国内汽车生产外配网络的形态是一种双层式体系结构的分层发包体制, 存在中心厂一群、协作厂一群、协作厂重复交货给多家中心厂的情形。因此, 零部件供应商既需要为整车厂提供快速、灵活的响应, 又需要持续降低成本, 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在采购管理平台的基础上, 整车厂对各个协作厂下发的订单, 综合考虑了空间、时间、单位成本、质量、同期订单等因素, 准确合理地预测需求, 及早地进行订单处理, 可以帮助协作厂进行高效合理的生产安排, 减小供应链中“牛鞭效应”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产能浪费, 协调协作厂与不同的主机厂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帮助协作厂有效利用资金资源, 合理安排生产进程, 协调多方关系, 而且为主机厂在“0浪费”的前提下实现“0库存”提供了一种思路, 确保其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同时加深了系统内部成员的相互信任和依赖, 确保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
另外, 要完整地实现采购管理平台的功能, 必须与企业的销售管理平台密切合作, 通过市场分析、市场预测、需求管理、营销战略等一系列活动, 将最真实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作为零部件的采购依据。
参考文献
[1]孟圆.汽车成本物流较高[N].经济日报, 2011-6-17.
[2]是凯.关于“后政策时代”微车产能过剩的论证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4:95.
[3]龚雷.汽车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 .
【汽车物流企业】推荐阅读: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10-30
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11-02
汽车整车物流10-11
汽车物流现状发展08-27
汽车分析物流发展11-03
汽车产前物流发展11-15
第三方汽车物流08-03
汽车物流成本之痛08-12
绿色物流与汽车运输08-10
东风汽车柔性物流分析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