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共8篇)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国内的汽车消费迅速增长, 带动了汽车行业的整体崛起。但与此同时, 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特别是汽车生产制造市场上的用户需求多变性、品种类型多样化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 更是加剧了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市场环境下, 汽车制造企业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 就必须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 适应汽车市场全球化配置资源的优势, 以对自身物流资源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作为基准, 科学合理的进行物流规划以及操作管理, 更大程度系统的整合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物流, 确保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运转的高效。
一、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现状概述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就是按照汽车制造企业的客户需要, 在尽可能低的支出与成本费用基础上, 将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各种零部件、汽车配件以及整车等, 从产品的供应地向产品需求地的转移。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环节具体包括了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配送、存储以及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环节。将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细分, 则具体可以分为物资采购物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产物流、产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汽车市场需求极大促进了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汽车物流运输也随之发展, 逐步从过去的内部采购物流、生产物流以及产品库存管理等方面向信息化方向转变,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也逐步的从内部向外部扩展, 寻求第三方的物流合作、一体化物流以及精益物流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 汽车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目前汽车市场早已经转入了微利时代, 实现汽车制造企业的利润收益的提升要求企业必须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而物流成本支出在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 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与库存成本, 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之一。
(3) 第三方物流逐步参与到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体系之中。现阶段,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极大地促进了汽车制造企业产品的流通效率, 也更利于实现汽车产品的物流统一管理, 汽车制造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也更加简洁。
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方面问题分析。在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方面, 由于零部件供应相对较为分散, 包含了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通用件、原材料、电子电气设备、内饰附件以及维修保养工具、液油剂等等, 供应产品种类非常多, 所以整体出现供应分散的局面;同时由于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往往采取的是自营物流的模式, 配送管理以及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较多, 造成了各种零部件配送效率与及时性较差。此外,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供应商的物流管理上运用不多, 经常容易出现信息交流不及时的问题。
(2)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在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方面, 具有明显的连环效应, 特别是由于汽车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零部件, 而且零部件彼此之间的独立性较强, 因而受到连环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其次, 在生产装配过程中, 由于受到流水作业生产工序节拍的影响, 因此很容易出现库存过多以及物流流动不畅的问题。此外, 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由于对于生产过程中采购计划制定、物料配送以及库存管理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 因此存在着管理分散的局面, 容易影响生产效率。
(3)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资金规模、人员力量以及信息技术的影响, 因此物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物流服务的质量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有效的机制。
三、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管理优化研究
(1) 汽车制造供应物流的优化。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 首先应该对企业现有的零配件供应商体系进行改造完善, 这也是优化供应物流管理的基础, 其基本的要求就是供应商应该确保零配件供应的稳定与连续, 而且具备企业所需零部件的制造与发展能力, 成本价格合理, 距离合适, 便于物流运输。其次, 应该进一步的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资采购与库存策略, 重点是准确的对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进行预测, 对于各种所需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等进行精确地确定, 合理的制定物资消耗与储备定额, 合理的控制好汽车制造企业的库存。第三, 应该搭建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平台, 将汽车制造企业的零配件供应中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
(2)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优化。对于生产物流的优化, 首先要明确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管理的要点, 既要充分明确各类零部件在汽车制造企业仓库的具体位置、数量, 同时还明确汽车制造企业的不同生产线上流程的紧急程度。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 按照不同生产线的不同特点, 选择同步供给、顺序供给、台车直接供给、台车置换供给、转换包装供给、线边裸供给、叉车供给等不同的供给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
(3) 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物流的优化。对于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物流的优化, 首先应该对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物流网点布局等进行合理的优化, 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仓储、加工、包装、装卸以及发送等各个环节的组合情况, 对销售环节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 尽可能的确保配送的批量化。其次, 应该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可以由企业与物流公司共同组建综合性的物流集团、建立物流战略联盟或者是直接将物流业务外包等模式,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结语
当前我国汽车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也是不断提高, 物流业务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优化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 企业物流部门必须不断优化物流系统, 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提高物流信息的共享水平, 确保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的顺畅流转。
参考文献
[1]俞仲秋.当代物流外包中有效沟通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 2011, (2) :83-84.
[2]杨涛, 孙军伟.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价值工程, 2011, (13) :31.
[3]虞上尚, 刘丹.基于承包商视角的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 2011, (4) :19-21.
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成本优化管理 篇2
关键词:汽车企业;采购成本;成本控制;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25-02
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企业物流采购成本在汽车企业成本中占据极大的比例。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所有的企业都在加紧改革,在降低自己成本的同时寻求其他的可节省费用的渠道。物流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过程,也受到了汽车公
司的重视。
1 汽车企业物流采购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现存的这种汽车物流采购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加大对物流的管理力度,显得越来越必要。
1.1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供应链流程长,物流采购路线长
受我国制造业水平与技术的限制,我国目前的汽车生产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一些关键的汽车零件还要依赖外国的技术。现阶段,由于距离较远,我国汽车零件的采购往往是准备时间长,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运输上,这样非常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此外,有时候因为部件要求的时间较紧,还会利用空运进行运输。毫无疑问,汽车行业降低成本首先要加大对物流的管理力度。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公司的位置设置合理性还有待商榷,各个物流公司之间的距离过于零散,这给汽车的运输又带来了新的挑战。长距离的运输也使得汽车运输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就要提供充足的必需品供应,这种马拉松式的汽车运输模式对于汽车的生产成本的降低非常不利,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
1.2 我国汽车企业采购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今,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还存在一个通病: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信息的阻塞就会直接导致对市场把握失误,对原料的信息把握不及时,就会造成生产受阻或原料浪费,这都使得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地提升。此外,关于汽车生产的信息以及流动情况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还是依靠人工登记,这就难免会出现误差以及效率低,严重阻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的信息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建立健全物流管理系统,对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这对于增强我国汽车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1.3 采购物流标准化落后
虽然条码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但是我国条码技术在物流的管理上还没有显示出其优越性。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应用的环境。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各项技术还尚不成熟,虽然汽车生产企业曾尝试了诸多的办法去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收获甚微。不仅如此,所有的改革几乎都是小范围的,并没有在汽车生产的整个环节进行推行。第二,物流条码标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为了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加快对汽车的种类以及部件的识别速度,可以在内部统一一种条形码。为了统一这种标准,我国已经颁发了一部统一的条形码标识,但是由于企业的信息堵塞,在
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制定,造成了秩序的混乱。
1.4 物流人才缺乏
现阶段,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的普遍,物流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就要加大对物流的管理。我国的物流业业务范围都是大同小异,特色性不强。在汽车运输物流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我国要加大对汽车物流专业的管理力度以及人才的培养。
2 汽车企业物流采购优化管理策略
2.1 运输方式的选择
生产汽车需要多种原材料,受我国技术的限制,有的还需要进口,这就直接导致汽车物流的多样性。现阶段,物流负责的货物运输主要有三种:其一,将货物直接送达指定的地方。其二,将所有的货物放在一起,由一个物流公司集中送到另一个物流公司。这种适应同类的大量产品。其三,配载运输。根据货物的不同进行集中分类运输。由于物资的种类以及性能区别,这就导致依靠任何的单一物流运输方式都是不能适应运输的需要的。
物流公司运输的费用主要是因为跑路造成的成本,因此,选取合适的运输路线,将会大大地降低物流的运输成本。此外,还要根据物资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运
输方式,避免因为货物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2 选择最佳运输手段
拼裝整车运输,实质上就是将零散的物资集中起来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运输的费用,被广泛地运用在商业物资的送达过程。物资集中的方式就是各个物流的分点将一条线路的物资交给一个物流公司负责运输,只要线路具有共同性就可以使用这种拼装整车的运输方式。
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顾名思义就是将运输的物资单元化,这种运输的方式主要针对易损坏或者高昂的产品。依靠这种运输方式可以对物资起到很好的
保护作用,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
实施集装箱运输。集装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闭即安全,这种运输的方式价格非常的低廉。此外,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资的装卸也越来越机械化、智能化、这就大大降低了费用,也就是成本。这种运输的方式在物资的长途运输环节应用广泛。
2.3 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第三方物流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和利润增长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现今为止,第三方物流也越来越正规化、标准化。使得物流运输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的规范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输的费用大大降低。由于物流管理的规范性使得无论是在运输的范围还是相关的服务都是非常完善的,此外,各个配送点的分布也是经过严格计算的,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第二,低库存成本,高库存周转率。物流公司的办事效率相当的高,几乎不存在货物的堆积现象,这就节省了建造储藏室的资金,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第三,降低了企业对于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依靠其专业的人才与设施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消耗,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去进行改革创新,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3 结语
因此,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成本优化管理还存在诸多的空间与技术手段,同时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成本优化管理在汽车企业的发展中也将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敏.浅谈企业采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点工作[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2] 刘伟.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实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7).
[3] 张文征.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
作者简介:毕文栋(1980-),男,辽宁营口人,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采购(供应商管理)。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 篇3
汽车行业供应链是最为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居于起始阶段的供应物流在汽车供应链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供应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制造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情况。因此,如何利用汽车制造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优化供应物流管理流程,高效地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及物资流通的需要,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的供应模式的特征
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有两种来源:一是自产,即从汽车制造企业相关的配套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采购。我国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是“大而全”的局面,都有自己完整的相关配套企业,国际汽车集团的零部件自制率只有30%左右,而我国汽车企业的自制率在70%的高位上徘徊。因此,整车厂的一部分零部件来源于自己集团的配套企业;二是外购,即直接从选定的零部件供应商处采购。由于零部件采购的来源不同,汽车制造企业供应模式形成了如下特征:
1. 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
汽车制造企业为了加强对零部件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有力控制,采用投资自建、行政划拨等形式组建辅助性企业,使它们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人为地形成了一种基于所有权关系的模式,使其成为自己的配套企业,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商为龙头,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约占80%左右。
在这种模式下,各汽车制造企业均自己建有仓库、配有车队,自己负责汽车产品原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等的供应物流、汽车产品的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等物流活动。但是,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大,供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对汽车产品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柔性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制造企业具有更加强大的物流实力,必须不断加大对物流的投入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2.“整车厂”中心型的供应物流
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运行模式的主流是精益生产,要求零部件供应商JIT供货。因此,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按整车厂的生产节奏和生产需求量,以“看板”或“同步”的方式向整车生产厂的生产线边或准备区供货,由供应商或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部门实施“直送工位”的JIT配送。
由于零部件供应商过于分散,分布在全国各地,从海南到东北,汽车物流供应链战线长达数千公里,这给汽车制造企业实施JIT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零部件供应商只好在汽车制造企业附近自建或者租用仓库,以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形成了“整车厂”中心型的采购供应物流。
三、引入第三方物流
1. 外包是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现行供应模式特征分析,总结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物流进行优化。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了降低整个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汽车制造企业正考虑把非核心的汽车物流业务外包给社会上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如上汽、一汽、东风、北汽等都将物流积极外包,外包将是今后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发展的主要模式。
2. 第三方物流在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引入第三方物流后,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物流资源整合的问题。也就是说整合原先存在的多种物流资源,可以采取配送中心模式和循环取货相结合的供应物流解决方案对供应物流运作方式进行重构:
(1)当零部件供应商具有区域集中的特性且某一群体零部件供应商离汽车制造企业厂区都较远时,可采用配送中心模式。
由于汽车零部件的种类达到了好几千种,运输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过多,这时就无法保证这些零部件供应商能准时地直接供货到装配线,因此配送中心必不可少。这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设计配送路线,然后到不同的供应商处取货存于配送中心,再将零部件从配送中心直接送到车间,确保汽车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汽车总装厂提货的连续性,进一步地减少仓储,也可以在配送中心进行简单的、必要的局部装配,将汽车的局部装配和总体装配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网络的优势,有效地降低成本。
(2)当零部件供应商距离汽车制造企业厂区较近时,在小范围的运输网络中可采用循环取货(Milk-Run)运输模式。
循环取货也称为牛奶取货,制造商用同一货运车辆从多个供应商处收取零部件的操作模式,这样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同时使物料能够及时供应,发运货物少的零部件供应商不必等到货物积满一卡车再发运,最大程度地实现JIT供应。
广州风神物流公司成功地结合了配送中心和循环取货模式,提高了所服务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广州风神物流公司主要服务于东风日产,东风日产拥有广州花都工厂和湖北襄樊工厂,其零部件供应商覆盖了以广州、上海、襄樊为支点的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客户,2005年广州风神物流公司在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推行非核心业务(物流作业)整体外包模式,通过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专业外包,重新优化汽车供应链的资源配置,以项目为导向建点布网,分别在广州、上海、襄樊建立了营业部,在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和湖北襄樊两个工厂附近建立了区域集配中心(即配送中心),负责到华东、华中、华南地区零部件供应商处取货于区域集配中心。
同时,广州风神物流公司还导入并试运行的零部件调达物流(即采用循环取货的形式),根据需要设置了线旁仓库,由广州风神物流公司统一管理,为东风日产提供JIT的服务,对整车厂物流效率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四、小结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及汽车物流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包是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方物流通过对供应物流运作方式的重构,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改善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引入第三方物流是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辉.浅析中国汽车物流[J].汽车工程,2006,(4):410-413.
[2]陈文若.第三方物流[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89-120.
[3]蓝青松,徐广卿.从传统运输迈向现代物流——入厂物流的“循环取货”管理模式[J].上海汽车,2003,(8):18-20.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 篇4
一、精益供应链的概述
1. 精益供应链的含义
精益供应链是英文Lean Supply Chains的中文翻译,具体来说就是指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包括最原始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成品,再到产品真正落到客户手中,这中间所有的环节和过程都要经过优化整合。精益供应链的理论依据就是精益管理理念,精益管理理念是把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过程最简化为最重要的目标,尤其是要杜绝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浪费或者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精益供应链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在减少浪费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最后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1]。
2. 精益供应链的好处
精益供应链能够将企业的生产运营形成一条最精简的供应链,从源头处的供货商到生产加工环节,再到最后的产品完成运输到每一位客户手中,在精益供应链下,不仅企业能够将整个生产运营流程透明化,更重要的是能够直接有效的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另外,精益供应链因为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因此在库存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浪费,最大程度的减少库存积压的数量,同时在整个供应链中人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构建出和谐温馨的企业团队文化,可谓是一举多得[2]。
二、健全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
1. 强化精益理念
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精益理念,因此在汽车制造企业当中应该注意强化企业内部的精益理念,所谓的精益理念就是凡事追求精益求精、力求更加细致、更加精准,在供应链物流当中,就是要求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对整体的物流体系进行一个科学的统筹规划,建立一个总的思想体系,并且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库存的成本,精益供应链物流体系中要求汽车制造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并不是让企业实现绝对的零库存,因为随着顾客不断变化和更新的需求,在任何时候顾客都有可能追加需求量,因此需要汽车制造企业预留极小一部分库存作为未雨绸缪,但是企业在尽可能的降低库存量以及成本的同时也需要密切注意市场的动向,以便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3]。
2. 强化服务意识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是维持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在构建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当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比如说在将生产完毕的汽车运送到顾客手中时,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物流运输的时间,并且在顾客拿到汽车之后为其提供一些列的后续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削减一切影响企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环节和流程,将物流运输和物流管理做到最简化。
3. 利用企业资源
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将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充分彻底的利用,杜绝任何浪费现象的出现和发生,比如说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金属废料,需要由专人对其进行回收,通过二次加工进行处理,将可以利用的金属继续利用,直至将剩余的废料数量精简至最少。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企业应尽量缩减物流运输和物流管理中冗余的人员,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在人员方面进行精益化处理,为精益供应链物流体系提供最精简、最优质的物流团队[4]。
4. 加强合作关系
汽车制造业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维系和巩固完整的供应链。首先需要企业与上层的供货商建立坚实牢固的合作关系,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将物流信息进行同步,并且合理分配各自的工作;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企业还需要和下面的各级经销商维护好关系,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达成积极良好的合作意向,为汽车制造企业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建立起一个供货商、汽车制造企业、经销商自上而下的完善的供应链,为实现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提供最根本有力的保障。
三、结论
总而言之,汽车制造业想要得到发展,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洪流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尽可能的充分利用企业内容已有的资源,并且最大程度的压缩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物流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的综合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汽车制造企业需要运用精益理念,建立起一整套供应链物流系统,实现企业内容资源优化整合,为汽车制造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个壮大。
摘要: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已有的物流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于现阶段的汽车制造业,尤其是供货商和代理商的加入更使得供应链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因此为了能够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精益供应链物流体系。本文将结合供应链和精益物流的具体概述,简要研究关于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
关键词: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系统
参考文献
[1]刘红胜.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曹阳.绿色供应链模式下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汪玉春.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管理创新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 篇5
关键词:汽车并购,零部件物流,优化模式
汽车物流成本高企的事实也让不少制造商感到头疼。孟圆 (2011) 指出, 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物流费用约为457亿元, 生产一辆汽车所花费的物流费用约为3300元。物流成本费用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 2009年我国汽车企业可节约308亿元物流成本。因此, 如何缩短物流距离、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显得十分关键。
龚雷 (2009) 指出, 汽车物流主要可分为4个部分: (1) 供应过程中的零部件配送、运输物流; (2) 生产过程中的储存、搬运物流; (3) 整车与配件销售储存、运输物流; (4) 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
根据汽车系统的组织结构论,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基础。汽车工业正在演化成为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工业。提高零部件供应链的效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扩大利润空间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主要针对零部件物流提出优化方案。
1实现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及外包
将零部件生产业务从整车制造业之中剥离, 整车企业负责车型开发设计、积木式整车组装和品牌建设, 零部件制造企业 (即协作厂) 则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与制造, 二者通过合作创新获得双赢。
一方面整车厂将更多的零部件进行外包生产, 由优秀的、有实力的协作厂负责技术开发、设计和制造, 利用协作厂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 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降低在制品库存, 释放企业资源, 分担风险以增加柔性。另一方面协作厂获得更多自主权利, 对于整车厂不再是没有技术含量和话语权的“代工厂”, 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提升了盈利空间和业务范围, 对集团的品牌建设也能够具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因此, 通过加强外包业务和将零部件生产与整车制造独立开来, 使整车企业得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合作供应商, 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固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共享稀有资源, 进一步压低成本, 提高利润, 增强供应链的价值和稳定性, 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中, 实现双向共赢。
2实现零部件标准化与通用化
重组以前, 每家汽车厂商各自拥有的整车厂和各自的协作厂组成紧密结合的半封闭体系, 想要进行效果较好的整合的一个前提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如果集团旗下各品牌可以使用通用零部件, 就能让优品质、高效率的供应商与每个整车厂都有较好的匹配性, 车厂可以选择质量高、距离短、价格优惠的供应商, 享受规模效益以及由此带来的地理位置优势, 依靠低成本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以降低交易成本。
3建立共享式采购管理平台
重组之后, 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也更加细密复杂。为进一步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原材料质量, 长安集团应该建立共享式的采购管理平台。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将集采购信息收集、处理、分配、发布以及预测、决策为一体, 将各个整车厂的零部件需求信息综合考虑, 对各供应商的供货信息、地理位置、运输线路进行全面考量。根据需求和供应的型号和数量, 结合运输线路的长短、时间限制, 提出不同的采购点和运输线路的组合方案, 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评价, 选出最优方案后下发订单。
需要强调的是, 采购管理平台的预测和决策功能, 是提高整车厂效率同时降低协作厂库存成本, 合理分配产能, 有效利用有限资金的重要举措。于瑞峰等 (2001) 指出, 国内汽车生产外配网络的形态是一种双层式体系结构的分层发包体制, 存在中心厂一群、协作厂一群、协作厂重复交货给多家中心厂的情形。因此, 零部件供应商既需要为整车厂提供快速、灵活的响应, 又需要持续降低成本, 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在采购管理平台的基础上, 整车厂对各个协作厂下发的订单, 综合考虑了空间、时间、单位成本、质量、同期订单等因素, 准确合理地预测需求, 及早地进行订单处理, 可以帮助协作厂进行高效合理的生产安排, 减小供应链中“牛鞭效应”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产能浪费, 协调协作厂与不同的主机厂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帮助协作厂有效利用资金资源, 合理安排生产进程, 协调多方关系, 而且为主机厂在“0浪费”的前提下实现“0库存”提供了一种思路, 确保其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同时加深了系统内部成员的相互信任和依赖, 确保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
另外, 要完整地实现采购管理平台的功能, 必须与企业的销售管理平台密切合作, 通过市场分析、市场预测、需求管理、营销战略等一系列活动, 将最真实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作为零部件的采购依据。
参考文献
[1]孟圆.汽车成本物流较高[N].经济日报, 2011-6-17.
[2]是凯.关于“后政策时代”微车产能过剩的论证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4:95.
[3]龚雷.汽车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 .
物流出海通道优选研究 篇6
对外贸易涉及到货物的运输问题,要实现这些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就需要借助物流出海通道进行运输。物流出海通道主要是由物流通道和港口等节点构成的,它是物流通道向出海港口的延伸,依托不同的港口和线路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通道。由于港口群的腹地范围有一定的交叉,因此不同地区货主进行进出口贸易时,通常都由几条通道可供选择。如我国中原地区的货物进行出海运输,既可以通过环渤海的港口群来完成,又可以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甚至可以由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来完成。
如何对物流出海通道进行优选常常成为货主面临的一道难题,选择何种运输方式、何条线路、哪一个港口,将不仅仅影响货物到货的及时性和安全性,而且还涉及到到货的经济性和便利性问题。因此,出海通道选择合理与否对于货主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选择出海通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提高效率,减少物流成本,从而提高进出口利润,相反,如果通道选择不当,会延长货物在途时间,影响货物质量,增加经营成本,影响产品及时供应市场。货主的合理选择对于参与物流出海通道的经营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了货主选择通道时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各方参与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就可以有目的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货主对于该选择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为了提高速度,有的为了降低运费,有的为了减少中转装卸环节,有的为了保证质量。因此,物流出海通道的优选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其选择要综合考虑进出口货物的特点及选择的影响因素。
目前,大多数货主是利用自己现有的经验及习惯对通道进行选择的,没有经过正式计算进行优选,于是本文以物流出海通道的选择为研究对象,以物流运输最优化为目标,针对不同货物对时间、费用等的不同运输需求,对物流出海通道选择影响指标权重分别进行赋值,建立出海通道的优选模型。
本文所研究的通道的优选,即从货主的角度出发,综合选择已经存在的多条物流出海通道,选择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计分模型是解决多目标准则决策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型,可应用于货主对物流出海通道的多目标选择。
2 物流出海通道优选计分模型
2.1 列出所有可能的方案
根据物流出海通道的起讫点,综合考虑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设施、运输路线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出海通道1、出海通道2……出海通道n。
2.2 列出要考虑的指标
指标就是决策者在估量每个选项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即选择的影响因素,指标选取的基本流程可如图2所示。有些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在港停留时间和港口效率即存在着相关性,并且指标选取也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问题选取不同的指标,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如果考虑过多的因素,又难免使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货主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自身的策略选择适当的指标,可有针对性的选取适用指标进行组合,如货主在选择出海时,两条通道的陆运时间基本相同,选择何条通道对陆运时间影响不大,可只考虑海运时间进行选择,也可以用平均运输时间来反映物流时效性。本文通过对出海通道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一定的筛选确定优选的指标,得出的优选指标如表1所示。
2.3 给每一个指标设一个基准权重值
权重是对每一种选择影响因素在选择中影响程度大小的度量,表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设ωi=指标i的权重。本文采用5分制,赋值如表2所示。
2.4 列出各项指标排名基准表
排名表示每个决策选项对此标准的满意程度,现使用9分制对满意度进行排名,也可选用6分制、3分制等,制定的满意度层次分级越多越能体现出不同通道之间的差别,优选指标基准排名如表3所示。
2.5 将每个指标权重赋值
赋值表示的是指标在决策中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系数的确定是优选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综合选择的结果。13个选择指标的赋值如表4所示。赋值时要考虑该物流运输的要求什么,要达到成本最小,还是要求时间最省,这就需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同一起讫点货物不同优选指标赋值即不同。
2.6 对决策指标打分
打分如表5所示。在这些选择指标中,有定量指标,如:运输费用、在港费用、陆运时间、海运时间和安全性;还有通道通过能力和可靠性等定性指标。对于定量选择指标可以根据相关数字直接进行打分,以在港费用为例,由于港口提供了集装箱在港的各项口岸杂费,我们可以将这些费用相加直接算出每一港口的在港费用进行对比打分。而对于此类定性指标,则结合能够反映这些指标的一些分析介绍,对指标进行比较打分。(下转第62页)(上接第59页)
2.7 计算每个出海通道的分数
表4提供了每个指标的赋值,表5提供了每条通道13优选指标的得分,运用方程式计算每条通道的分数。
2.8 对分数排列
将可供选择的出海通道从最高分到最低分按顺序排列,据此,计分模型排出每条通道的名次,拥有最高分的即为最优出海通道。
3 结论
利用计分模型建立的出海通道优选模型简单,能够帮助货主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不仅仅只凭个人经验。但模型的科学性也是相对的,如对指标的筛选,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时,未建立科学的赋值体系,影响了优选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优化权重赋值的过程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海上货物运输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对外贸易中90%左右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进行运输的。同一起始地到同一目的地一般可由多条通道可供选择,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优选物流出海通道,使货物适时、适地、按质、按量、低成本、高效率地运送到目的地,便成为货主进行出海运输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流出海通道,优选,计分模型
参考文献
[1]王春芝,金俊武,李延忠.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在国际物流通道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公路交通科技,2002.
[2]毕乐华.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的战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 篇7
关键词:精益物流成本控制,自主品牌,跨国经营战略
1. 精益思想的内涵
二战后, 日本的汽车工业以即时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的丰田生产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理论界开始对日本的这种新型生产模式展开研究, 于90年代中期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将日本的丰田生产模式由实践上升为理论, 美国的学者和企业家开始将这一理论在不同的行业推广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试用效果。“精益生产”方式显示出了它的普遍适用性。于是, “精益生产”方式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 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精益思想”的理论。其核心是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产出。精益思想的细分应用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 从最终消费者的角度准确的定义产品的价值;其次, 要能够正确地识别出产品的价值流并使产品的价值持续的流动;再次, 直接按客户要求生产以拉动价值;最后, 不断改进, 精益求精。
2. 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需要加强精益物流成本控制
2.1 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需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
2008年以来, 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自主品牌汽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再加上相关政策的支持, 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2010年, 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为627.3万辆, 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5.6%,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轿车销售949.43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09万辆, 占轿车市场的30.7%,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较排名第二的日系车高出8个百分点[1]。安徽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断增加, 截至2010年12月, 全省有5家汽车整车企业、38家专用汽车企业、1家汽车发动机企业以及5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全省自主品牌汽车行业已形成整车200万辆, 发动机200万台的生产能力。资产总额达1250亿元, 解决了15.61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 江淮、奇瑞汽车的年销量与销售收入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不断呈现出综合型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实力, 发展势头良好[2]。但是,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 随着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不断增多, 这些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安徽自主品牌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份额中, 一线城市已基本无太大的增长空间, 今后的汽车销售面临着新的市场的拓展。其次, 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对安徽省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影响。例如, 伴随着车辆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财政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的终止, 北京等大城市限购、限牌以及限行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 再加上汽车用油价格的不断上调, 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用车的成本, 进而会影响安徽省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销量。因此, 安徽省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对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 不能单纯依靠国内市场, 必须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 不断拓宽安徽自主品牌的市场, 以不断扩张的市场占有量来满足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2.2 精益物流成本控制促进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现
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需要跨国经营战略,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 安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尚处于不断成长的阶段, 特别是在产品的研发、生产方面, 技术水平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企业, 再加上销售、服务等领域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影响了安徽汽车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导致安徽汽车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比例较低。因此, 要开展跨国经营, 必须要提升安徽汽车自主品牌的国际形象。一方面, 要不断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另一方面, 继续加强成本控制。由于安徽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时大多是低价占领市场的策略, 所以, 目前安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在不断研发的新产品推广中都继续推行以性价比取胜的策略, 但是, 从2006年以来, 在我国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下, 汽车的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保证汽车的品质安全的前提下, 如何在低价的竞争中拓宽利润的空间, 在当前这样一个资源紧缺的节约型社会里, 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物流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3. 江汽集团基于精益思想的物流成本控制
3.1 江汽集团简介
江汽集团全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中品类齐全的一家综合性汽车企业, 该集团的前身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江汽集团一直积极从事新产品研发, 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集团生产的轻型载货车, 年出口量一直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 江淮集团以46万辆汽车 (包括20万辆乘用车和26万辆商用车) 的年销售量位居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排行榜的第10位, 比上年同期增长42.5%, 超过行业平均增幅10.09个百分点[3]。江汽集团以高品质的生产和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树立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良好形象, 2011年位于中国企业500强第232位。
3.2 通过物料单元化管理实现物流效能最大化
一辆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 因此, 对汽车制造企业来说, 如何做好零部件的管理一直是物流管理中的难题。随着江汽集团新车型的不断出现, 公司物流现场零部件堆放混乱, 空间无法有效利用。为了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物流成本, 江淮汽车借鉴国内外汽车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 与苏州良才合作, 开展了一系列的物流改善工作。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 借助单元器具进行标准化物流管理, 从包装的尺寸、外形到内材的设计上都体现了标准化, 节约化, 多功能化的特点。通过标准化的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得到了显著改善, 零部件堆放整齐, 生产井然有序。物料单元化管理实现物流效能最大化, 在提高了物流的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4]。
3.3 大力推进MCU管理模式, 精益求精
2009年集团公司销售各类汽车32.5万辆, 同比增长55%, 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但是在汽车行业里看, 江汽集团公司的规模还偏小, 市场占有率不及3%, 获利能力更是相当脆弱。作为承担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汽车品牌, 公司受到外资品牌价格下探的强劲挤压, 既要保持高品质自主品牌的“价值定位”, 又要有足够的赢利能力支撑公司持续发展, 成本问题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5]。在研究了许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之后, 江汽集团推行MCU管理模式, 即微型经营 (成本) 单元管理模式。MCU管理是集团公司探索的一种以学习实验室来解决“系统性”经营绩效和成本问题的管理模式。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 在公司内依据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来设定“经营 (成本) 单元”将公司目标分解为“经营单元”的目标, 通过运用学习型组织方法和工具来达成目标的管理模式。2010年, 江汽集团大力推进MCU管理模式, 各类MCU项目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1.6亿元, 支撑了集团公司总体利润目标的超额完成。创造效益的MCU项目也获得3000多万元的专项奖励, 充分体现了价值导向, 广大员工分享了经营成果, 成本意识显著增强。同时, 通过推进MCU管理, 以MCU管理项目为载体, 江汽集团的基础管理, 专业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也获得明显提升[6]。
结语
精益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以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好的顾客服务, 以确保企业整体效益最大, 或在规定的顾客服务水平条件下, 使物流费用最少, 达到物流整体效益最大。江淮汽车用实践证明, 在当前汽车价格下降、利润空间降低的环境下, 基于精益思想的物流成本控制提升了以低价策略进入市场的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进而推进了安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卢欣等.中国汽车业回眸“入世”十年[J].中国经贸, 2011 (11) :8-9.
[2]王永.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D].安徽工程大学, 2011:10-11.
[3]庄文静.江淮奏响“集结号”[J].时代汽车, 2012 (5) :12-13.
[4]赵皎云.江淮汽车的标准化管理实践[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8 (12) :42-46.
[5]吴红雅.世界汽车工业革命的大合唱[J].大众科技报, 2011 (4) :24-25.
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篇8
90年代, 中国汽车产业刚开始发展, 就显露出蓬勃生机, 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数据显示2009年,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十一五”以来, 中国在全球汽车产量中的比例快速增长。2002年以后, 中国汽车销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到2007年突破700万辆, 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在政策的刺激下, 中国汽车市场更是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 2009年中国销量达到1364.5万辆, 较2008年增长46%, “十一五”期间, 汽车销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4%。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总体上, 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处于汽车产业链的最底端。零部件制造商不断谋求新的出路, 试图通过传统手段来获取利润的方法已遭遇瓶颈, 无法取得显著效果。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发现, 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了汽车产业研究的重点。如何控制物流成本, 也成了物流领域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
已有数据表明,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普遍在15%以上, 然而欧美汽车制造企业在这一数字上的比例是8%左右, 日本汽车厂商只有5%, 目前没有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有相关统计数据, 但是从上述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数据间接表明,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明显偏高, 达到30%以上。如不能有效控制压缩物流成本, 将对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影响巨大。
2. 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不仅是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同时还是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目前, 汽车制造企业较多采用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模式, 即从原材料等的采购开始, 一直到销售至客户的物流活动都由该制造企业独立承担完成。这种情况不仅在整车制造商中普遍存在, 而且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也大量采用这种模式。近年来, 汽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降价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汽车行业目前采用的物流模式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 同时也凸现出一些问题。
(1) 汽车制造过程中物流供应链过长。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合资企业比例较大, 为确保满足主机厂质量要求, 在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上倾向于使用进口零件, 由此造成进口零件的采购比重过大, 为降低成本, 多数采用海运运输的方式, 直接导致供应链流程长, 原材料和零部件库存无法降低, 物流费用增加。对于国内供应商, 地理位置分布较散, 即使相对集中的, 也分布在周围省市内。由于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模式及原材料的特性限制, 无法采用拉动的方式, 各制造企业常常会设立较高的安全库存以保证生产线的供应, 因此如果库存管理不善, 经常会出现零件的积压和报废。
(2) 汽车物流信息技术匮乏。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缺乏完善的或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 大部分的信息管理仍依靠人工采集和管理方式使得物流管理成本高居不下。这不仅意味着较高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同时由于信息的实时性差、缺乏有效控制, 差错率高, 信息传递慢, 管理效率低。与欧美国家汽车制造业相比,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落后。国外许多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都在致力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 国内部分主机厂已经明确要求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必须使用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力求提高物流效率, 缩短交货时间, 提高交货质量, 降低物流成本。我国汽车制造业要与国际接轨, 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上也要加大力度, 迎头追赶方能实现。
(3) 汽车零部件行业物流标准有待统一。
为优化汽车物流管理, 实现包装、运输、仓储和生产线供应的一体化, 欧美国家的汽车物流行业已经开始采用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物料容器具, 这不仅有助实现搬运技术和仓储的机械化以及运输装卸, 生产一体化的合理化布局, 同时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也至关重要。中国汽车行业在标准化物料容器具的使用方面才刚刚起步。目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的方式还是根据不同零部件设定不同的包装, 为节约包装成本, 仍以纸箱包装为主。国内整车厂已开始意识到使用环保可循环的包装材料, 加上由于生产模式的有利性, 要求生产线上使用统一的或标准的物料容器具, 因此各零部件企业需要设立中间库对纸箱运输的零部件、配件等进行换包装的操作。这一过程由于经过二次包装, 造成的人工成本增高, 同时也容易产生零件质量不稳定的情况。目前, 虽然有部分整车生产厂已经开始推广从生产源头开始物料容器具的使用, 但由于汽车制造中零部件的品种繁多, 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差异大, 各厂家的标准不统一也使得推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4) 汽车物流企业运作封闭化、市场分割严重。
区域保护政策导致市场的公开度和竞争度还不强, 例如各地为扶持当地汽车企业采取的一些区域政策保护, 更是让实力较小的物流企业, 在为客户提供一些跨区域服务时倍感头疼。很多汽车企业没有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物流服务, 许多业务都依靠体制和区域壁垒。很多大物流企业也各自为政, 信息保密, 未能进行有效合作。与此相反, 德国汽车物流行业实行的完全是市场公开竞争, 打破行业局限, 以求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5) 物流模式转变过程缓慢。
由于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 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发现定制化生产模式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更加高, 需要可是实现多批次、小批量配送。然而由于固有生产设备及模式的限制, 很大程度限制了企业建立新的物流模式, 大多数企业只是希望通过在原有的物流系统基础上降低成本, 因此无法适应拉动配送和适时配送, 仍然需要建立大量的库存, 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降低了整体利润水平。
(6) 缺乏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 在与国际先进的汽车行业接轨的同时, 在对物流服务要求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显现, 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 但是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还无法达到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专业、高效、完善的服务要求, 迫使汽车制造企业将整个物流供应链拆分, 采用第三方物流和自营物流相结合的模式, 这样, 整个供应链长且复杂, 物流成本难以计算和控制。
(7)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物流人才缺乏。
近年来, 我国物流迅速发展, 汽车制造企业虽然已经加大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重视, 但是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主要原因是关注点单一, 仅从局部对物流进行控制, 未从供应链整体对物流活动进行控制和研究, 其中大多人才是面向社会方面的物流。如今,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物流人才严重短缺, 行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 要既懂得企业物流管理、生产方面的知识, 又具备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人才。
3. 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新方向
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环节控制和全方位控制, 是商品使用价值和成本结合的控制, 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在现代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物流成本管理的范围, 打破了把物流成本局限在“唯成本而成本”的研究领域, 更是将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 物流成本控制思想革新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是采用手工操作算账报账, 没有考虑到先进的控制手段, 也没有注意并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只是单纯的依靠企业财务部门进行计算和监控。这就需要在物流成本控制的观念上进行革新, 要树立参与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 物流成本控制组织合理化。
物流成本控制组织合理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从组织上得到保证, 企业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使其目标一致性, 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物流成本控制组织合理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全局统领、分级控制的原则, 要建立并完善物流成本控制责任制度, 确保物流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3)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科学化。
目前, 我国对国外的现代化成本控制方法学习已经进行较深入的开展, 可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感觉难以运用, 这就需要在学习和引进国际现代化成本控制方法的同时, 还是要根据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特点, 归纳总结目前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 勇于摒除不利模式, 扬长避短, 使其融合, 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
(4)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电子化。
在物流成本控制中逐步加大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运用的力度, 可以有效取代繁重的重复性操作, 减少人工操作的差错率, 更是可以加速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有利于建立物流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决策。同时, 还应大力推广对先进的显示监控装置和检测手段的使用, 加强对原材料和成品流向和消耗的控制, 为物流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 物流成本控制人才专业化。
要加强培养能够适应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需要的专业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物流成本控制工作不断前进, 保证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北京汽车经济管理研究所.大突围——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兰丕武, 曹翠珍.现代物流管理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薄建军.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06.
[4]罗勇, 黄水灵.论我国汽车工业整车与零部件协作及战略选择[J].北京汽车, 2003 (6) .
【汽车物流企业优选研究】推荐阅读:
汽车物流企业06-05
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11-02
汽车整车物流10-11
汽车物流现状发展08-27
汽车分析物流发展11-03
汽车产前物流发展11-15
第三方汽车物流08-03
汽车物流成本之痛08-12
绿色物流与汽车运输08-10
东风汽车柔性物流分析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