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2024-09-01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通用12篇)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1

不同类型的企业从事钢铁物流服务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 大型钢铁集团发展物流产业在我国钢铁产业链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目前, 我国从事钢铁物流服务的运营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由有实力的钢铁贸易商共同投资;二是由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投资建设;三是钢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不同类型的企业从事钢铁物流服务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 本文是在钢铁生产企业投资物流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大型钢铁集团发展物流产业在我国钢铁产业链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因此, 本文研究构建的钢铁物流经营模式, 其假设条件是生产制造型的钢铁集团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 并从事钢铁物流服务。

钢铁集团企业经营钢铁物流的管理形态

以母公司为依托的钢铁物流子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业形态开始出现。大型钢铁企业利用自身资金、品牌优势, 通过剥离原有的储运部门和物流资源, 组建专业化大型综合钢铁物流子公司, 以满足规模化、多元化、高端化钢铁物流需求。大型钢铁集团以物流子公司的形式涉足钢铁物流业, 物流子公司成为钢铁物流业的重要形态。物流子公司形式比较好地解决了为钢铁集团企业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关系, 成为集团企业钢铁物流服务面向社会、自营物流与社会化物流有表1钢铁物流经营模式的层次分析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根据钢铁产业链中对物流的服务需求, 可以从经营业务范围、节点布局和发展战略三个层面来对钢铁物流经营模式加以阐述。该模式的层次分析如表1所示。

A钢铁集团钢铁物流经营实例分析

目前, A钢铁集团钢铁物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集团现有三家加工配送中心, 物流资源基础较好, 形成较为完备的设施基础和物流运营能力, 并且物流能力充足, 仍有较大发挥空间。但同时, 集团物流产业刚刚起步, 尚缺乏社会物流运作经验, 对市场还缺乏全面了解, 内部整合尚不充分, 集团各公司生产供销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体化, 运输、仓储、回收和加工等职能分属不同部门运管, 面向社会物流业务经营网络尚未建立, 尤其是跨区域物流经营网络尚未建立起来。

基于上述背景情况的分析, 建议A钢铁集团在物流产业上采取积极的发展战略, 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的现代钢铁物流发展战略。A钢铁集团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和市场机遇,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迅速占领高端市场。为此要投资建设港口设施、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加工配送中心等物流服务体系网络, 依托A钢铁集团的声誉, 树立起品牌形象。

在传统钢材市场布局已经基本形成且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 集团物流产业介入钢铁分销市场需要紧紧把握钢材市场的发展趋势, 避免低水平重复竞争, 找好立足点。根据对钢材市场状况的把握并结合集团自身特点, 提出如下定位:依托集团现有的钢铁资源, 改进钢铁产品销售体系, 借助信息化手段, 开展以“钢材电子交易+加工配送”为主要特征的销售业务。作为此项业务的支撑, 在客户集中的重点区域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以及钢材储配中心。

港口码头运营服务:建设港区散货专用码头, 依托码头提供大宗原料和商品的到港接卸服务和出口货物的装船服务;建设港口物流中心 (含货场、集装箱堆场、仓库等设施) , 从事矿粉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货物的储存运输配送等服务。

钢铁物流园区运营服务:投资建设钢铁物流园区, 向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和配套服务。铁路货场和专用线运营服务:利用企业的铁路货场和位于港口和内陆的专用线, 从事大宗货物接卸、转运等业务。

国际货运代理和通关服务:以国际货代的身份为货主代理海运、通关以及保管和运输配送等业务。远洋运输服务:利用自己的船只或租用他人船只开展大宗物资国际运输业务。联运服务:以联运代理的身份开展公铁、水铁或公水铁等联运业务。

依托环渤海地区原燃料港口群, 以及铁路站场等设施, 在集团内外开展大宗原燃料的物流贸易经营活动。一是整合集团内部采购物流需求, 利用通畅的原燃料物流通道以及合理的物流节点网络, 向集团各企业提供包括大宗原燃料运输、货代、仓储、装卸搬运、加工、信息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物流服务。二是利用集团物流品牌和服务资源优势, 通过与采购总公司、国贸公司和物流子公司的相互合作, 在加强对上游资源掌控和获取以及扩大资源供给渠道的基础上, 面向集团外部钢铁企业提供原燃料采购供应物流服务。

备品备件采购供应物流服务首先满足于集团内部各分公司的需要, 同时面向社会其他钢铁企业提供服务。运用“物资超市”的采购供应模式, 变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 以集中库存方式降低库存规模, 以直接配送的方式提高供应的保障程度, 实行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和集中结算。便捷、高效率、低成本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是该项业务的显著特点, 也是得以聚集需求形成市场的根本所在。

物流子公司作为集团的物流管理部门, 同时肩负着面向集团的物流管理服务职能。物流管理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对集团内部的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协调物流业务, 承担物流整体规划、物流统计、物流绩效评价等方面工作。由物流子公司担当物流管理职能不仅仅停留在管理上, 而且与物流服务的有效提供是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集团物流的运作效率, 节约物流费用, 提高物流服务保障程度。

A钢铁集团将物流产业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板块, 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举措, 也是在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钢铁主业的支撑下, 以集团内外两个市场为基础, 围绕钢铁产业链开展现代钢铁物流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A钢铁集团整体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提出了钢铁集团建立物流子公司这种物流管理形态, 整合集团企业内外部物流, 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 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 构建了适合于大型钢铁集团企业的供应链一体化钢铁物流经营模式, 为钢铁集团企业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可能;并以A钢铁集团物流子公司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为案例, 证明本文构建的钢铁物流经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远见性。本文对钢铁制造企业的物流经营模式研究主要针对于大型钢铁集团, 对于中小型钢铁制造企业钢铁物流经营范畴的确定还需进一步探讨。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2

杨文俊 黄安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突出,物流企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企业对于物流领域中的第三方利润源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物流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单的探讨。

一、物流企业服务理念有待开发

物流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业,物流活动其实就是为客户提供一种量身定制的服务。同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也即意味着物流服务应紧密配合客户的生产、营销或消费需求,根据客户的特定要求,及时、准确地满足他。坚持“客户需要怎样的物流服务,就提供怎样的物流服务”的服务理念,这样一方面,物流服务不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服务的过程还能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高水平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能带来产品的高附加值和产品的竞争优势使物流企业和客户双方受益。但是我国部分物流企业对于服务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多把物流服务看成简单的满足客户需求,把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看成是各自独立的物流活动,几乎没有形成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使得大部分本土物流企业无法进入高层次物流服务领域。

二、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截至2009年6月底,全市工商注册的物流业及相关行业个体工商户总量为156381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2750户,物流企业3612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物流企业仅占总量的1.6%。而全市第三方物流尚属起步阶段,在2011年对宁波市物流企业的抽样调查中,物流业务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占到样本总量的33.3%,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对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需求,同时,物流业市场结构不理想,“小、少、散、弱”的服务主体制约着经营服务集约化,服务同质化明显,物流企业增值服务能力弱。2008年,我市全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4%,而上海市的比率则达到13%左右。

三、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传统模式影响下,我国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导致系统功能不强。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

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而且仓储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水平较差,宁波仓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是整个物流行业中最高的。

四、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发挥好“信息流”主导“物品流”的作用。在企业层面,物流整体规划能力较低,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只有少量的企业拥有信息系统也仅限于针对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内部网以及企业的网站和网页等方面,大部分企业只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操作工具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单证和表格的处理。在物流公共平台层面,开放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尚不完善,信息共享、一体化服务有待提升。

五、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横向上,对物流业的管理涉及到市发改委、经委、交通局、贸易局、外经贸局、农业局、粮食局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现象较严重,也存在真空;纵向上,省、市、县三级管理部门尚未完全统一。这使得各个部门难以形成物流合力,更不可能做出统一协调、能够得到贯彻实施的物流发展战略。调研表明,物流企业希望政府亟待加强的职能中,协调与指导是众多物流企业的共识。

六、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的制约

由于物流活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贸易、运输、金融、商检、海关等部门和行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高,因而迫切需要懂信息、会管理、知法律、通金融、晓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调查表明,在78%的物流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职工人数比重不到50%,物流专业人才比重不到2%,物流分公司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普遍没有受过现代物流方面的教育培训,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储运管理的水平上。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查显示,物流企业目前最急需的物流人才中,所有被调查企业均选择了“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宁波作为发展中的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与物流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形成明显反差,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宁波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

虽然目前我市物流企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我相信 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紧跟时代脚步, 在政府的支持和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础上, 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我们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3

摘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和依赖越来越大,二者也产生了日益密切的互动关系。物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是促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工具。本文将从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一些基本特征入手,对比中外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并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探讨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国内本土物流企业如何发展,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现代物流;物流企业

一、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及发展概述

1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是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较小范围内的活动。

而对于现代物流来说,物流的定义很难再如此简单和笼统。现代物流不比仅仅是单纯的考虑物体的流动问题、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仓储和信息流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2现代物流的特点

(1)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

(2)现代物流除了物品流动外还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结合。

(3)电子商务密切影响着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

(4)仓储,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等等也在现代物流的范围之内。

3现代物流企业运营中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和需求

(1)服务提供方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的利用互联网进行供应方电子商务已经为运输与物流企业所广泛接受,比如世界物流界前十强的企业,像UPS、德国邮政、EXPEDITORS等等。他们利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和销售服务,如让客户登录其公司的网站预订服务和跟踪货物。由于企业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参入工提供服务,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消除了客户/员工交流中可能产生不当的误解和纠纷。这种风险在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时更为突出,因为客户可能随时随地的需要此类服务。有的企业通过建立优秀的网站来创造竞争优势,他们为每一位客户建立个性化的门户,提供全面的支持能力,包括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如FedEx、UPS这些国际物流行业的巨头,当客户登录其网站要查询货运信息,只要按要求真进跟踪号码,便可得到非常详实的信息。如果没有电子商务的支持,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在时效上也无法保证。

(2)服务需求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需求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自己需要服务的详实信息公布在平台上,来吸引服务方的注意,可以用这种方式找到确保拥有充足的、有效的承运人的运输能力的企业。

(3)第三方物流的兴起。随着企业运行的全球化,外包越来越普遍。据统计2007年12月份,全球500强企业中,有60%使用第三方物流(3PL)服务,许多企业还利用招标的形式,让多家企业竞争,从而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和优质的服务。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技术使3PL能够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许多客户认为3PL比一般承运人具有系统优势,包括客户服务能力。近来又兴起了领先物流提供商(LLP)或第四方物流提供商(4PL),作为客户的战略伙伴而不是像3PL那样的战术伙伴。4PL是供应链集成商,他整合自身及其他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在经营方面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间的比较

1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列举及简析

(1)UPS(联合包裹)公司。UPS是全球最大的速递业务企业,全球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

公司已经建立规模庞大、可信度高的全球运输基础设施,开发出全面、富有竞争力并且有担保的服务组合。UPS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支持这些服务,并且在物流服务中执行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2)FedEx(联邦快递)公司。FedEx是一家集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供应商。FEDEX最早进入中国,只能以与国有公司中外运合作的形式在中国运作。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物流业不断开放,FeclEx现在已经开始在中国独立经营,较早抢占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出口物流市场。美国业务占FedEx公司总收入的76%,国际业务占24%。从运输方式来看,空运业务占总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

(3)Expeditors公司。Expeditors是一家提供全球物流服务的公司,全球物流十强企业。在北京注册为康捷空货运。承诺向客户提供了一个无缝的国际性网络。

公司的服务内容包括空运、海运(拼箱服务)及货代业务,几乎在所有的分公司都能提供相关服务。另外还提供包括配送、货物保险、订单管理以及客户为中心的物流信息服务。

2本土中小物流企业与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的差距

(1)综合性物流服务不够。发达国家物流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物流系统提供的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不能很好发挥物流的服务功能。

(2)物流人才紧缺。国外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使用人才。而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

(3)服务标准不统一。在物流服务上处于发展期,各种不同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市场,由于各个企业的不同背景以及对物流的不同认识,因而导致服务呈现不同的特点,尚未形成基本统一的服务标准。

(4)电子商务利用不充分。目前,高效信息手段的利用仍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尚未普及且存在着不平衡,在现阶段,信息显得非常重要。各种物资到达的时间和数量、离开每个地点的时间和数量、在途时间和数量、生产量和需求量等各种信息都影响着物流作业的效率或功能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强将成为影响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我国本土物流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1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必然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可观。按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6.7%,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按中国仓储协会典型调查,中国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总支出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按照我国加入WTO的协定,2005年年底,我国取消对外商在中国投资物流企业在所有权上的限制。这就意味着,中国本土物流企业也在接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

压力,和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唯一的生存之道是,让自己快速发展,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建立全球性的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来迎接外来势力的挑战。

2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向国际化迈进

(1)重视物流网络的发展。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电子商务物流的立足之本,这主要体现在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上。例如,为了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方便、快捷、门到门直达运输需要,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处理的手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以全天候、连续地为无限多用户提供任何覆盖区域内目标的高精度的三维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

(2)提高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认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是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而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是物流领域的一次革命。要改变过去那种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把物流提升到竞争战略的地位。国家除了加快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各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正确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建设,包括物流仓库、配送中心、通信网络基础等,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

3物流企业国际化发展相关策略的探讨

(1)建立全球性的物流信息网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物流业已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使商品与生产要素可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国外许多大型物流企业都建立了全球物流信息网络,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与国际互联网的运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产品的流通更加容易和迅速。

(2)与跨国公司形成战略联盟。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关于限制外商投资的种种壁垒正在逐渐被打破,这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敞开了大门,跨国公司的进入将对国内传统物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跨国公司会把物料采购、物流配送外包给合作伙伴,特别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将给中国物流与分销服务业提供一个崭新的市场。对国内物流企业而言,其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但同时也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熟悉传统文化、熟悉市场的优势。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4

目前, 我国物流业虽然已经获得迅速发展, 但仍处于开始发展阶段, 满足不了社会的巨大需求, 规模小、功能少、技术弱、管理差、信息慢, 这就是我国物流企业的形象概括, 对物流服务影响甚大。再就是我国物流企业不能对物流进行深入的策划研究, 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所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物流企业处于一个微妙阶段, 国有大企业、国外物流大佬纷纷插手, 逐鹿中原, 硝烟弥漫, 中小型物流企业则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因此, 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而虚拟企业联盟体就非常可行, 值得发展、实行。

二、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1、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定义。

物流企业资源整合通俗的说, 就是物流企业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 把企业的物流资源和社会资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而适应竞争和市场的一种运作模式, 对提升物流企业利润, 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 物流企业经营风险显著提升, 市场的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营销方式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促使物流企业不断从各方面进行提升, 以适应各个方面的变化。

3、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困难重重。

目前, 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存在一些不利于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因素, 归纳起来, 无外乎以下几点企业小, 效益差;企业整体协调不够, 效果无法达到最好;企业之间合作少, 适应性差, 信息技术低下, 制度滞后, 因此, 物流资源整合是物流企业的发展发展方向。

4、企业虚拟化经营好处多多。

物流企业虚拟化经营后能更好的适应市场, 参与竞争, 降低风险, 使竞争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避免企业臃肿, 还能盘活企业资产, 能帮助物流企业迅速走上专业化道路, 使其经营更加灵活, 有效降低成本, 最终企业效益增加。

三、两大阶段物流比较

1、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能按合同提供全面物流服务, 按客户业务流程定制, 使企业能一心一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有外包型、联合型、集成型、虚拟经营型四种运作模式, 而虚拟经营型和战略联盟型都具备组织宽松、友好合作、管理复杂、风险变小的相同点, 但也存在目的、稳定性、内容方式等的差异。而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这两大物流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做核心重要业务, 把物流规划功能交给第四方物流去做, 第三物流是第四物流之基础和执行者。

2、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主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组成, 具有集约型、增值型、整合性、创新性等特点, 有综合运作型、协同运作型两种方式, 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 能够实现资源组合。第四方物流能把一批最好的服务提供商组织起来, 形成优秀的物流方案, 使客户享受到非常理想的物流服务。

四、虚拟企业与虚拟企业联盟体

1、虚拟企业定义。虚拟企业, 就是那些功能精简化和专业化, 组织离散化, 组织运行方式合作的企业。

2、虚拟企业联盟体定义。

虚拟企业联盟体随虚拟企业的产生而产生, 由盟主企业和盟员企业组成, 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产品或实物产品, 虚拟企业联盟体和虚拟企业二者之见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3、生产性虚拟企业联盟体。

什么是生产性虚拟企业联盟体呢?就是那些生产商或销售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虚拟企业联盟体。具有明显特点, 即能为社会提供产品, 却非物流产品, 生产性企业为盟主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盟员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同时参与多个生产型虚拟企业联盟体。

4、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体。

所谓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体, 就是指由物流企业参与的联盟体, 成员之间以虚拟经营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最终为社会提供物流服务。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体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传统型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体、综合型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体、协同型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体。

五、虚拟企业联盟体之构建

虚拟企业联盟体要构建必须要对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 要选择好的盟员企业。

其中, 以物流服务相关的运行功能为交换对象的功能交换市场, 就叫做物流功能交换市场, 具有非常新的概念, 属于生产资料市场性质、产权交易市场, 并兼有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双重功能, 交易过程复杂, 买卖双方角色能互换等特点。

在盟员的选择上, 首先要选择有较强意向的合作伙伴, 再就是要实施合作伙伴竞争策略, 最后就是确定盟员企业。

根据市场的变化, 要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内的资源进行协调, 并动态配置, 达到物流资源整合的目的, 还要建立一个标注的信息平台, 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及时性、广泛性、全面性等特点。

在虚拟经营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 会带来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 或者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泄密带来的风险, 还有业务流程时空也可以带来风险。

物流业的资源整合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运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因此要不断强化企业对物流资源能整合虚拟经营的认识, 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强化对企业的宣传, 加大政策力度, 强化诚信意识的方式, 为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提供支持。

六、结论

总之, 只有建立虚拟企业联盟体后, 盟主和盟员企业才能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 适应市场变化, 实现企业发展, 当然, 构建虚拟企业联盟时, 要综合考虑许多重要问题, 才能卓有成效的使联盟体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再者, 政府要提出相关政策导向, 为促进虚拟物流企业的发展做出支持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剑, 冯蔚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陈剑, 冯蔚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傅, 李杰.从风险角度看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12) [2]朱傅, 李杰.从风险角度看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12)

[3]赵春明.虚拟企业[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赵春明.虚拟企业[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4]戴勇.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与结构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3, (3) .[4]戴勇.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与结构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3, (3) .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5

为努力营造物流货运市场开放、规范、有序、诚信的良好经营环境,全力配合烟草、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打击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等禁运、限运物品的行为,大力维护本企业的良好信誉、我自愿遵守本公约,郑重承诺: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实施条例和《河南省烟草专卖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诚信经营。

二、主动配合公安、交通、烟草等管理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坚决拒绝托运或运输任何无合法运输手续的疑似烟草专卖品等禁运、限运物品的业务,杜绝此类行为在本企业发生。

三、认真履行企业的法定查验义务,发现托运或运输无法定手续的烟草专卖品等禁运、限运物品时及时向烟草、公安等主管部门反映。

四、服务价格公开透明,坚决抵制不正当竞价行为。

五、牢固树立诚信意识,科学承运货物,不超限超载,重合同、守信誉、不欺诈,不发布虚假信息。

六、语言文明、仪表端庄、环境整洁、讲究卫生。

七、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定,防患于未然。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6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经营风险风险防范

一、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征

“第三方物流”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其英文是Third Party Log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最早源自于企业业务外包(Out sourcing)。企业将业务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形态,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特征:

1.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传统的物流业务外包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第三方物流虽然也包括单项服务,但更多的是提供系列化、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注重的是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而且第三方物流是完全根据双方共同指定的承包合同条款的要求来提供规定的物流服务,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也不严格限于物流方面,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包括一些商流、信息流方面的服务。

2.是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是站在货主的立场上,以货主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为目标来设计物流系统的运营。因此,它必须熟悉货主企业以及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物流活动的发展规律。由于各个行业与各个企业物流需求服务方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而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从而体现出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

3.与客户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方物流是企业致力于发展核心竞争能力、避免非核心业务分散精力和资源而寻求战略合作伙伴而产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了这种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第三方物流企业公共物流服务,客户是不固定的、临时的,而是通过签订较长时间的物流服务合同建立起的稳定联盟。双方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经营风险

与自营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在给使用企业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经营风险,这些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的风险

物流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属于非核心业务。但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介入客户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顾客服务的各个环节,成为客户企业的物流管理者,这必然会使客户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而这将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与客户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客户企业的物流业务上介入程度的加深,这种能力也会继续加强,从而对客户企业形成潜在的威胁。同时,采用第三方物流也使原来由企业内部沟通来解决的问题,变成两个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相互推委的局面,影响物流的效率。

2.顾客关系管理效率降低的风险

在顾客关系管理上,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面临的风险有两种:

一是削弱企业同顾客关系的风险。采用第三方物流后,订单集成、产品的递送甚至售后服务一般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最直接接触顾客的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顾客打交道,从而大大减少了客户企业同顾客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了企业密切顾客关系的机会,这对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无疑是非常不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割裂企业与最终顾客联系的现象,可能会导致企业的顾客快速反应体系失灵,甚至对企业形象造成伤害。

二是顾客资料被泄密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就是上帝,顾客资料对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中,由于物流与信息流的密不可分,如果顾客资料被第三方物流企业泄露,其后果对企业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3.企业战略被泄密的风险

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由于双方合作的紧密性以及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通常要求双方的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有关信息共享,其中不乏企业的大量机密的战略信息,如销售策略、产品更新等。这样,从渠道调整到市场策略,从经营现状到未来预期,从产品转型到顾客服务策略,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能得到客户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客户企业的企业战略有较深的认识。对于那些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通过数据加工和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的信息甚至还会超过客户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保障,而采用第三方物流势必会大大增加企业战略被泄密的风险。最令企业担心的是,在某一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会拥有该行业诸多企业的客户,而它们正是企业的竞争对手,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情况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泄露给竞争对手。

4.连带经营风险

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一般是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一旦合作成功,要解除合作关系对来说成本都很高。但如果因第三方物流自身经营不善导致服务暂停或合同终止,将可能直接影响客户企业的经营,尤其会影响那些交货期紧迫、责任重大的业务项目,会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当期和潜在损失。特别是在合约解除过程中,企业要选择新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并重新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往往需要很长的磨合期,有的甚至超过半年。在磨合期内,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新物流服务商因产品不熟悉、信息系统衔接不好等造成的服务失败。这种连带经营风险,其实也是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风险。

5.机会主义风险

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其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双方的力量对比由此发生变化。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他们对双方合作关系的依赖性不如客户企业强烈,因为这笔交易充其量是其众多交易中的一单。但就客户企业而言,他们对双方合作关系的依赖性要比第三方物流企业强烈,因为他们通常选择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其物流运作,即使选择几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其物流业务,也是使他们各自负责不同部分的物流功能,相互之间替代性不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双方对合作关系依赖性的不同,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出现合作纠纷时往往处于有利地位,有时甚至欺诈客户企业而提高价格或提出其他苛刻的要求,或转向那些能够满足他们利益的客户,产生种种机会主义行为。虽然双方建立的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消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第三方物流企业给客户企业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

三、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企业在采用第三方物流时面临的合作经营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1.加强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管理

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要针对企业物流管理业务的需求,可以考虑分区域选择不同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避免因选择独家物流供应商而导致的物流服务风险。为确保物流供应稳定,企业应发展多个物流服务供应渠道,不能只依靠某一个物流供应商(特别在当前我国宏、微观物流服务环境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否则一旦该物流供应商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正常运行。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成本,可以考虑分服务区选择不同的物流服务商,要求所选择的物流服务商在该区域内具有区域优势,尽量避免区域物流服务风险。同时,还要严格物流供应商服务标准和甄选程序。如果可能,企业还可以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业绩、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用户满意度、企业文化和理念等方面作充分的调查,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企业的物流管理战略。

2.建立合作信用机制,加强物流服务合作双方中的信用管理,不断增进合作信用

首先,合作双方要重视共识的达成。必须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一是把第三方物流合作看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交易关系。通常交易关系注重短期利益,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则追求长远发展。二是把物流合作看作价值中心,而非成本中心。对物流服务购买方而言,第三方物流合作不仅能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物流服务管理成本等企业物流综合成本,还能使企业获取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灵活性等诸多利益。三是合作双方要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共同制定合作计划。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中,要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细节和要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协商并达成共识。

其次,要树立共赢(Win—Win)的目标。合作中共赢目标的树立和实践可以避免或克服一些物流合作陷阱。合作双方的共赢,意味着合作中双方共享信息、共御风险,从而双方都获得更多利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当合作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或其他因素引起某一方的合理利益受损,合作双方应秉着公平与灵活的原则进行适当变更,确保合作共赢目标的实现。

再次,要不断增进合作信用。信任是合作开始的基石,也是合作成功的关键。它不仅要求合作双方保持相互信任态度,更重要的是合作者要从自身做起,用行动来获得对方的信任。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从公司高层管理者到基层操作人员,必须努力实践对物流服务购买方的各项承诺,用实际行动获得合作对方的信任。对于物流服务购买企业而言,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认可本企业为维护合作关系所做的努力,从而获得对方的信任。

3.明确分工责任,加强绩效评价管理

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因而要求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磋商合作协议时,必须对合作中各自的责任进行明确分工。从总的责任分工来说,企业在程序和系统的设计方面起领导作用,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在执行这些活动时起领导作用。具体执行物流合作方案时,必须在明确合作各方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目标制定完成各项任务的规则和要求,并按照相应标准对工作绩效进行适时评估,当合作中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进行协商改进,避免事态的恶化和造成严重损失。从而防范合作风险。

4.建立开放式交流机制

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双方陷入合作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及时进行交流沟通,或这种交流的程度不够。因此,建立开放式交流机制,使合作双方在一种制度化而又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坦诚交流,对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第三方物流合作陷阱非常重要。开放式交流的方式可因人、因地而异,例如:作业层每天的电话交谈、双方客户服务代表每月的电话会、双方项目管理人员一年数次的相互拜访、定期的绩效评估交流等等。

5.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第三方物流管理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的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以预先制定应变措施,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成立突变事件的处理小组(合作双方或单方)。

6.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

合作协议对合作关系的稳定、合作责任及义务的明确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第三方物流合作的终止和变更是常见的现实,在欧洲,第三方物流合作关系的更新速度很快,几乎一半的合作关系通过重新协商后终止,75%终止合作关系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购买方会与其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重新合作。因此,在第三方物流协议中应明确合作终止条款,一方面,当终止条款中规定的某些情况出现预兆时,双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理性的协商,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合作,避免当合作双方利益受到很大损失之后,以终止协议来结束合作;另一方面,协议终止条款将有效约束双方合作行为,使合作双方为了获得长远利益,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避免损失的出现。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7

1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简介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金2500万元, 主营面包、西点烘焙业生产及连锁销售。其已在A城市开设28家门店, B城市9家, C城市4家, D城市7家。截至2011年底, 连锁门店已达到48家。公司拥有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中央工厂31400平米 (其中A城市中央工厂10600平米) , 公司员工560人, 技术研发团队18人 (其中来自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烘焙大师5人) 。

2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B城市物流配送现状

2.1 配送商品的品种及其保管方法

M食品B城市生产配送的面包品种主要分为甜软类面包、丹麦类面包、吐司类、蛋糕类和慕斯等, 它们的储存保管要求各不相同。甜软类面包的保存时间相对于其他几类来说比较短, 特别是奶油类面包, 像毛毛虫以及泡芙, 还有里面有蔬菜、肉类的面包, 像三明治、大阪烧和寿司, 其保质期更加短, 这类面包如果在当天晚上七点半之前还未销售, 即必须半价处理。丹麦类面包保质期相对于甜软类面包稍长, 其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存放两至三天, 所以这类面包安排在第二天下午半价销售。吐司类的保质期可以达到三至五天, 而且只需常温保存, 所以吐司类的前两天正常销售, 于第二天晚上或第三天早上即开始半价销售。可见面包类的保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只要掌握它的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 注意不要销售过期商品即可。

蛋糕与慕斯的保存条件差不多, 但相对于面包的保存, 蛋糕与慕斯的保存条件要求相对较高, 而且慕斯比蛋糕的保存条件要求更高。由于慕斯易融化, 所以必须在低温下保管, 而且在路途中的运输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保证慕斯的完好无损。在门店慕斯也只能保存两至三天, 时间稍长, 慕斯便会缺水边干, 影响口感, 从而影响销售。所以, 慕斯第二天晚上即开始半价促销。

2.2 门店送货流程

为了确保商品的新鲜度, B城市各门店每天的货源都是通过当天配送, 货源主要来源于本城市两个生产门店和A城市中央工厂, 配送路线见图1所示, 整个公司采取的是自营物流配送模式。配货送货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A城市中央工厂不配送货品。这种情况下, 分别将两个生产门店生产的吐司跟甜软类面包, 在十点之前分送至各门店, 确保各门店早上有充足的货源。下午再将剩下的甜软类面包跟丹麦类面包在两点之前分发至各门店。

(2) A城市中央工厂配送货品。A城市中央工厂配送货品亦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由A城市送货至B城市。B城市各门店早上的吐司跟甜软类面包还是由两个生产门店正常供货。A城市中央工厂生产完面包干点后, 于下午两点之前由A城市直接送达至B城市其中一个生产门店, 再由B城市配送车辆将货品以及两个生产门店所生产出来的待配送货品统一分送至各门店。

二是从B城市直接到A城市中央工厂取货。B城市各门店早上的吐司跟甜软类面包还是正常送货。下午, 从B城市安排配送车辆至A城市中央工厂取货, 同时安排车辆将两个生产门店下午生产出来的待配送货品分送至各门店。

2.3 仓库材料配送情况

B城市仓库设在四店书院巷店, 9家门店日常所需材料物品均是从该仓库中领取, 如奶精粉、可可粉、各种果酱、裱花用的淡奶油、布丁液以及咖啡杯奶茶杯等等。每周一各门店盘点店中货品, 统一向仓库叫货, 仓库根据各门店的叫货单发放所需材料, 于周二随同当天待配送货品, 统一配送至各门店, 并且每周只配送一次, 当周内如果某门店的某物品发生缺货, 只能通过门店间相互协调使用, 仓库不再补发。

3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活动存在的问题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主要是依靠人力和普通厢式货车开展的配送活动, 配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和技术落后, 操作机械化水平低, 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 完全实行的是手工分拣、人力搬运、人工配货与包装。因此, 经常会出现作业速度慢、效率低、破损率高和出错率提高的现象[1]。其配送活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3.1 货物配送不及时

由于大多门店的货品全都依赖配送, 因此, 经常出现缺货现象, 而一旦发生缺货, 势必影响商品销售, 影响门店利润。尤其对于不配有裱花间的门店, 蛋糕都是靠配送而来, 如果因为配送不及时, 耽误顾客取货, 导致顾客等待时间过长, 势必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从而影响顾客对门店的满意度。货物配送不及时的原因可能有:第一, 由于选择的运输路线处于上班高峰期, 导致无法控制到达时间;第二, 在运输过程中, 车辆发生故障或遇突发事件等耽误了送货时间;第三, 由于生产设备损坏或糕点师傅操作失误等造成不能按时生产出货。第四, 由于装车配载时作业效率低下, 从而影响了作业速度。

3.2 货物配送中易发生损耗

货物是以格斗装运的形式配送至各门店, 所以在配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损耗现象。比如格斗在搬运过程中, 由于员工素质较低, 缺乏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 经常性的粗鲁操作, 势必会对一些易散或易断裂的面包造成损伤;或在运输过程中, 由于时间紧迫, 频繁的急刹车和颠簸, 都有可能对格斗里的货物造成冲击, 导致货物变形甚至损坏。尤其对于蛋糕的配送, 易出现款式变形的情况, 而损耗变形后的商品, 势必影响销售。

3.3 门店众多, 货物易被混淆和错搬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在B城市已接近有9家门店, 大多门店每天的客流量较大, 所以从整体来说, 每天的叫货量亦相当大。由于配送系统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大多以人力来完成配送任务, 再加上每天的格斗数很多, 所以配送过程中易出现混淆现象, 造成C店的货送到D店, D店的送到F店, 从而可能造成需求量大的门店没货可卖, 而需求量小的门店囤货过多, 增加了报废量。如果发生错误的数量巨大, 还需重新返回送错门店调换货品, 这种情况不但增加了货损的几率, 还增加了多项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及人工成本, 无形中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4 门店人员不清点到店货品, 导致货品数量出现差错

由于门店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要求及流程操作, 经常在没有认真清点来店货品是否与发货单一致的情况下, 一到货就直接出货上架, 最终因为发货数和收货数不一致, 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从而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更有甚者, 有时根本无法追查出责任人是谁。

4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措施

食品配送不同于其他行业配送, 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性, 食品配送要求高度清洁卫生, 同时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食品具有特定的保鲜期和保质期, 食品物流对产品交货时间即前置期有严格标准;食品物流对外界环境亦有特殊要求, 比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而且鉴于M食品连锁企业批量小、种类多、快速性的配送特点, 针对其配送活动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B城市配送体系进行优化。

4.1 专设生产型配送中心, 缓解生产门店压力

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在B城市已有9家门店, 不久之后, 后续门店将会陆续开业, 如果B城市所有的生产压力都落在两家生产门店上, 势必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 何况这两家生产门店还要承担各自门店的销售任务。所以, 建议在B城市专设一个生产型配送中心, 由其承担B城市所有货物的生产和配送任务, 从而将生产与门店销售分开。同时, 将B城市分公司的办公室、仓库以及员工宿舍全部与此生产配送中心集中在一起, 这样既可以方便集中管理又可以合理利用既有资源, 节约总成本, 达到利益最大化。

4.2 科学选址并提升物流设施设备建设

现阶段B城市仓库在其中一家门店的二楼, 这给仓储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尤其对于一些相当重的物料的装卸搬运操作更是如此, 比如面粉、生产件以及裱花间需要的物料等。因此, 应在充分考虑各门店的分布状况、地价、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及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对拟建的生产配送中心进行科学选址。为了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建议在城乡结合部, 选择平坦且宽敞的地方, 采取租赁的方式来建设生产配送中心, 并且增加具有冷藏和保鲜功能的普通平房库, 应用电子标签技术、仓储管理系统等来提高整体自动化程度, 这是提升配送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4.3 合理组织和安排配送作业流程

在M连锁经营企业内部, 配送操作的主要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图2所示来进行,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 要做到手续简便、节约时间、保证质量, 因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能大大减少作业时间, 提高作业效率。要做到准确快速的发货出货, 必须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发货流程[2]。现阶段, 两家生产门店由于生产压力过大, 经常影响出货, 而发货的前提是必须有货可发。因此, 要解决送货流程的源头问题, 必须首先改进生产烘焙间的作息时间, 把烘焙的上班时间, 适当的向前调整三个小时, 也即是烘焙间可以凌晨四点开始上班生产货品, 待大堂上班和前场准备工作做好之后, 即可出货, 从而保证各门店一开店就有货品销售, 不至于出现空柜的尴尬。

4.4 不断创新配送模式

按照组织方式主要有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三种配送模式。对于选择何种配送模式, 连锁经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来进行选择。对于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来说, 现阶段还处于规模扩张初期, B城市还只拥有9家门店, 此阶段应集中优势资源, 配合企业的规模扩张战略。所以, M食品连锁企业可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共同配送, 如联合其他食品连锁企业开展,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一个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组织, 达到各取所长, 发挥联合优势, 节约总成本[3]。

当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 增强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时候, 可考虑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 其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 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当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已完成规模扩张阶段, 发展成为实力非常强大的连锁企业的时候, 可在已建的生产型配送中心的基础上, 添置配送资源, 开展自营配送, 此时可以充分发挥配送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5 合理安排和规划配送时间与路线

合理确定配送路线就是用最少的动力, 走最短的里程, 花最少的费用, 经最少的环节, 以最快的速度把货物运至用户手中。确定配送路线涉及的因素很多, 主要因素有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合理配送中的路线选择问题实质上往往是多目标的, 也就是说, 一条从产品供应源的路线要受到一个以上的目标影响。目标可以是运输费用最少、运输风险最小、运行时间最短或需求满足情况最好等。在一般情况下, 配送时间快、配送里程短、配送费用省是考虑合理配送的几个主要目标, 它集中地体现了货物配送的经济效益[4]。

目前, B城市的9家门店间相隔距离较远, 如果在人流量较大的上下班高峰期, 或者是在人口较密集的市区, 势必会影响送货车辆的行进速度。所以, 必须要制定一套更优化的配送方案, 重新规划配送路线。可充分考虑门店要求的送达时间、地理位置、卸货条件、交通路线和各时间段的交通状况等因素, 进行配送路径的重新选择和规划, 重新规划后的配送路线如图3所示。同时要求配送人员在遇特殊情况时, 能根据当时的路况, 灵活选择较优的配送线路,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货品送达各门店。可见, 合理安排和规划配送时间和路线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时间, 缩短运距, 减少迂回运输, 降低物流成本。

4.6 不断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必将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物流配送信息化, 就是运用现代信息系统与电子化手段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链管理, 形成连锁企业物流的支撑体系, 进而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与高效益[5]。因此, 物流信息化建设会对连锁企业配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现有物流配送业务, 将信息系统划分为采购入库系统、销售出库管理系统、物流运作管理系统和财务结算系统等四大主要子模块系统进行开发, 将连锁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等情况,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和反馈, 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只有通过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信息化, 才能使连锁经营企业配送系统高效有序运行, 才能促进连锁经营的高效和增值, 提高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经营能力。

4.7 开展对全体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公司内部人员学历层次差距较大, 部分员工不能正确操作信息系统和处理货品, 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出错率较高。公司应定期对在职人员进行工作技能、服务意识和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还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大专院校等理论研究机构进行相关内容培训, 增加他们的阅历, 提高其工作技能, 再通过这些优秀员工从正面去影响其他员工, 从而使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 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还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方法, 比如为员工创造一定的自学条件, 可以征订一些报刊杂志、购买书籍、定期组织员工交流心得, 甚至可以与物质利益挂钩;还可以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 如上夜大、函授等, 并可以考虑给予学费上的支持。唯有高素质的有学习力的人才, 方能造就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6]。

4.8 不断修正和完善配送体系

M连锁经营企业欲得到长足的发展, 必须不断修正和完善配送体系来支撑其不断庞大的“身躯”, 比如物流配送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都应进一步完善, 保证配送服务质量, 其具体要求即是拣选无误、装车无误、送货时间无误以及货物运输中无污损等。为了降低配送成本, 单靠某一部门、某一门店是不可行的, 这是一个协作的过程,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过程。一方面, 可以扩大生产配送过程中的作业面积, 为糕点的装卸、搬运, 提供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 为保障面包的配送安全, 定期对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各种设施设备、送货车辆的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 及时排除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规章制度。

配送体系要展现出标准化和专业化, 作为配送人员首先必须统一着装, 强化配送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装卸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做到“精、细、严”。“精”即精准的将糕点完整的送至每个门店, “细”即在送货过程中注意细节, 细于点滴, 细于服务, “严”即严格按照送货要求执行送货安全制度, 保质保量完成送货任务。同时, 在配送体系中, 适当增加必要的设备, 减少不必要的设施, 从而不但能提高配送工作效率, 还可大大降低工作出错几率。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 每一阶段的配送体系都应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修正, 从而得到不断完善。总之, 配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不断修正、循序渐进的过程。

5 结论

总的来说, 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连锁经营企业的绩效是密切相关的, 配送体系的发展是连锁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 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只有不断建设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才有助于连锁经营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M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来说, 从专设生产工厂, 缓解生产门店压力、科学选址并提升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合理组织和安排配送作业流程、不断创新配送模式、合理安排和规划配送时间与路线、不断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对全体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不断修正和完善配送体系等建议。其不断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势必成为其未来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毛小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54-56.

[2]徐双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8, (33) :83-84.

[3]高文华.江苏区域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17) :36-37.

[4]郭玉杰.农村连锁超市客户配送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 2012, (31) :95-97.

[5]孙淑生, 樊瑶.浅析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优化途径[J].商场现代化, 2010, (5) :2—3.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8

一、新疆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 特别是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 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 中国物流业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以来, 中国经济总体形势良好, 物流运行在2011年稳步发展的基础上, 持续良好增长势头。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中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 也是中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中国以来, 已经有了长足发展, 但尚处于初期阶段。新疆目前成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 不超过10家, 而且多存在各种问题, 这个目前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严重不符, 造成服务意识差, 服务效率低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疆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管理水平低下, 造成资源浪费。

新疆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是由以前的货运公司转型而来, 企业经营方式比较独特, 多以大车司机挂靠的形式运营。企业自身只需建立或者租赁仓库和货场后招聘几个工作人员即可营业, 行业准入门槛低, 且行业平均收益率较高。管理人员多为以前的货车司机, 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培训, 靠江湖义气管理企业, 造成企业管理效率低下, 且他们多满足于现状, 并不从长远角度为企业进行规划。

2. 公司社会信誉度较差, 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任务。

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公司由于实行严格的层级制, 下属员工工资水平比较低, 如乌鲁木齐现场主管的工资加绩效每月大约3 500元左右, 一般员工的工资在1 800元左右, 这与执业人员水平及现在的物价水平不符, 致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降再降, 工作态度消极。对于挂靠司机, 实行“一哄二骗三翻脸”的策略, 即承诺货物安全运达目的地后一周内结清运费, 等货物到达后, 不结运费, 一拖再拖, 有时甚至能拖1—2个月, 司机怨声载道, 甚至调车时不告诉司机真实吨位以及送货家数, 司机利益受损, 不愿和公司合作, 使公司有时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任务, 社会信誉度受到严重影响。

3. 公司人力资源匮乏, 甚至影响到作业无法按时保质完成。

公司领导没有真正实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很少切实关心员工生活, 现场员工下班时间不固定, 只要有车有货就无休止地延迟, 基本每天免费加班至少2~3个小时, 企业无职工餐厅, 由于公司地处城市边缘, 员工就餐很不方便, 企业提供的收费宿舍人员过多, 一套10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住大约5~6人。基本生活得不到合理的安排, 企业无法从人力资源市场上吸取新鲜的血液, 只能依靠各个大学的实习生, 而这些学生是最不稳定的群体, 实习一旦结束, 立刻离开该公司, 他们的社会影响面很广, 在体验了公司略带畸形的文化之后, 会向同学、朋友宣传散布公司的负面消息, 导致企业在招聘新人时遭遇尴尬, 甚至在2012年7月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无一人填表。由于人力资源的匮乏, 只能加大现有员工的工作强度, 超负荷工作使得作业无法保质完成。

4. 公司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吃黑钱”现象普遍存在。由于

3PL公司常年实行较低的薪资制度, 员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腐败现象, 借助职务之便, 谋取私利。所谓“吃黑钱”是指公司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上中介公司合作, 把公司的一部分业务交给中介来做, 给中介付高于市场报价的运费, 从中分成, 即公司给信息中介开一个价, 信息中介又会给司机开另外一个价, 公司给信息中介开的价司机根本不知道, 差价两家分成。比如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10月底发了一车去K市的B商品, 26吨10 600元运费, 这是信息中介的车, 11月初又发了一车, 还是去K市的B商品, 38吨9 600元运费, 这是A公司调的车, 其中的差价就是被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员工私吞。公司高层领导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是默许的, 因为公司社会信誉度太低, 接到大单仅凭自己的挂靠车辆是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任务的, 只能借助第三方完成。

三、新疆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 重新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

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应该具备如下素质:首先, 要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对该组织、以及组织目标和其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团队成员如果不具备关于组织的基本知识, 自然难以认识到一个决议对团队和整个公司会带来的潜在影响。团队成员接受的全局观点越强, 他们在作决策时对整个工作的考虑就会越多。要克服管理近视倾向。在执行一项会对另一团队或部门具有直接影响的决议之前, 该决议应当重新检查, 来自受影响部门的反馈应当得到考虑。其次, 要保证团队成员高度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 并在日常工作中能言传身教, 进而影响企业每一个员工, 帮助员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使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成长紧密相连,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再次, 能够很好地运用激励机制, 如果员工做出优秀的业绩, 应该给予肯定, 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激励, 同样, 如果出现公司员工“吃黑钱”现象, 应该给予严惩。只有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才能匡正企业的风气。最后, 高效率的团队应该能在短时间内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应该尽快调整管理团队人员构成, 构建真正高效的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团队, 带领基层员工迅速开拓并维护好新疆市场。

2. 推出新措施, 重构企业社会信誉度, 和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新的企业管理团队应该尽快出台新举措, 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一旦发现员工有不诚信行为、中饱私囊的, 应立即予以相应的处罚, 如果造成比较严重侵害企业声誉后果的, 甚至可以将员工诉至法院, 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构公司的社会信誉, 保证合作双方的利益不受侵犯, 保证挂靠司机所运输的吨位与承诺吨位一致, 且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清司机的运费, 不拖欠。相信借助这些手段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会很快重构的。服务应该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的宗旨, 必须首先站在生产经营企业的立场上以战略伙伴式的服务意识去开展对方需要的物流服务项目。要以主人翁般的责任感为委托方全面策划。如果缺乏伙伴般的服务意识, 很难取得委托方信任和好感, 合作也不会长久。提供物流服务的范围应该式全方位的、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即不单单把物流各环节整合一起, 协调运转, 还要尽量将物流系统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生产系统、产品营销及研制开发系统整合在一起。

3. 积极面向社会招聘新人, 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当今时代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而传统的雇主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已宣告结束, 大中型企业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建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注重“以人为本”, 注重企业雇主品牌建设, 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建设自己的雇主品牌, 以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这也是人力资源工作要面对的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新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大学招聘新人, 吸取新鲜血液, 为重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做好准备, 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 降低员工离职率, 让员工高度认同企业文化, 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 强化团队意识, 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企业步调一致, 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 “厂兴我荣, 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 “爱厂如家”就会变成员工的实际行动。

4. 投资兴建电子商务平台, 利用高科技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电子商务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是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 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 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所以企业应该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作决策, 应该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5.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客户满意度。

强化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意识, 确保客户满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质量是根本, 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新疆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保证不了服务质量就没有资格作物流业务, 称不上专业物流企业。要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必须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物流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把好质量关, 客户才会满意。客户满意了双方才能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薛威.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方虹.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江春雨, 盖守岭.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4]黄琳娜.论物流企业管理中激励制度的构建[J].物流技术, 2012, (9) .

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 篇9

物流模式发展趋势

物流模式的基本特征包含两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将经验推广应用于实践。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现在从发展趋势看, 物流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大的潮流, 因此物流模式也逐步显现为全球化。二是环保化。物流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包括车辆噪音、尾气排放、大量废弃物处理等, 与现代社会的环保主题相冲突, 因此追求环保也是新的发展趋势。三是技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渗透到物流企业的各个方面, 如存储保鲜技术、科学配送技术、包装技术等。四是第三方物流普遍化。第三方物流作为提供中间信息及其他技术的机构, 能够有效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 达到共同合作, 互利双赢, 因此, 这类机构的发展也很快。

物流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1.专业化经营模式

据调查, 物流企业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基础项目, 因此, 做好基础性物流服务, 是保证企业有一定客源, 或者吸纳更多的客户, 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基础条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物流业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专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 服务对象广泛化。物流企业不可能为单一对象服务, 要根据受众的行业特性、服务要求、行业需求、市场行情及周期性等, 进行全面调查, 准确的把握市场定位, 并制定出适合自身的服务计划方案, 或侧重于电子产品, 或侧重于药品物流, 或侧重于钢铁物流、服装贸易物流、家电物流、汽车产业物流、民生物品物流、石油物流、生活日用品物流、书籍文化用品物流等……物流服务对象的广泛化及针对性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共识。

(2) 服务功能多样化。一般来说, 物流企业功能较为丰富, 包括仓储选择、仓库管理、库存、订货、搬运、外包装、货物运输等, 根据客户需要, 在上述功能中选取服务项目, 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3) 专项服务。该服务的针对性较强, 一般不以某一个行业为标准, 而是针对某一个项目, 如展会物流, 包括展览会、博览会;建设项目物流, 如水电站、变电站项目、体育馆建设、公路桥梁工程等;公共活动物流, 有运动会、大型体育赛事等等。先对项目的规模、特点、性质、形式等进行全面了解, 再进行服务方案的制定。专项物流服务, 涉及到许多行业、各个领域及项目的各个环节, 对于物流企业的组织能力及经验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2.联盟经营模式

物流联盟的经营模式, 是指多个物流企业既独立又互补, 形成共同承担风险、收益共享、互惠互利共揽业务的一种经营组织模式, 按照其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横向物流联盟、纵向物流联盟及混合性物流联盟。

(1) 横向物流联盟。该类联盟一般是由主打服务方向不同的多个企业, 签订合作协议, 在互相合作中进行合理运作。其主要形式为三种:一是平行联盟。处于物流过程中不同环节, 但合作关系处于平等地位的企业联盟。按各自特色做好分工, 如某个物流企业的专项功能为仓储保管、库存管理或加工包装等, 另一物流企业的主要服务方向为货物装卸、运输、配送, 两者可以分工合作, 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服务, 最终形成利益的共享体。二是异类联盟。主要是指资产性物流企业和非资产型物流企业构成的联合组织。资产型物流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完善的设施及丰富的硬件资源, 如仓库、车辆、场地等, 其缺陷在于信息化程度不足及人员素质不高, 而非资产型物流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的物流信息丰富, 信息的收集及整理能力强, 但是缺少硬件设施作为后盾, 因此两者可进行优势互补联合, 形成一个功能全面的联合体。三是发散性联盟。这种组织形式较为特殊, 一般以一个大型物流企业作为核心, 吸纳其他小企业进行各项物流活动, 发挥大型企业的核心优势, 也带动各个小型物流企业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 合理分配客服资源, 因此不会在小企业中形成恶性竞争, 保证一定范围的行业良性发展。

(2) 纵向物流联盟。此种联盟是指联盟成员中生产、销售企业不直接参与物流活动, 而是通过成员中独立的物流企业提供的各项信息来了解各种物流情况, 并据此从整体上调节物流计划, 中间的实际环节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第三方物流负责完成各种实际运作, 如储存、货运、初级包装、装卸货物、搬运等, 最后把货物送至客户指定方位。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降低联盟中的物流企业成本, 也为第三方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货源和指导。物流企业与物流劳务企业在相互联合的同时, 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互惠互利, 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该模式在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 在中国尚未形成系统。我国物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货主企业结成该模式的联盟。货主企业负责进行物流系统及具体过程的设计, 物流企业则负责活动, 两者的责任和分工要明确。双方在这类活动中不断交流、相互合作, 为客户提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共同发展, 形成“双赢”的局面。

(3) 混合物流联盟。是指在物流过程中, 处于平等地位的企业与上下游的企业相联合, 组成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基础形式的组织联盟。该联盟中, 既有平行功能的企业, 一般是相同行业中有业务类似的物流需求的中小型物流企业, 又有纵向深度上下游阶段的企业, 结构较为混杂。该联盟通过某一个或者多个物流企业构成的第三方物流机构的协商, 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合理的调配, 形成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互相信赖、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稳定合作体。它能够有效的降低联盟成员中非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使之将战略方向放在经营商, 联盟的所有成员都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 大大的弱化了风险的威胁, 使联盟成员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完善

现代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为客户提供了许多便捷。但是高效便捷的实现需要有中间物流企业来“一担挑两家”。因此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也可以将物流的模式更加完善, 加强上下游的衍生服务, 向顾客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增加物流活动的附加值, 以适应不同层次客户的各种需求。

回收物流企业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篇10

1 回收物流概述

1.1 回收物流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的定义:回收物流业成为逆向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包括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在社会化商品流通过程中,从生产经过流通再到消费者是商品的正向流态。在这个流通体系中,在每个环节都会形成不同程度上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的副产物,这些实体副产物都要从商品的正向流态过程中分流出来进行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1.2 回收物流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资源的紧缺问题凸现的更加严重,有效的回收利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旧物料,提高物料利用率和价值的转换水平,相当于利用了社会的潜在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的紧缺矛盾。从企业角度分析,回收利用废旧物料比原始性开发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重新循环利用过程中再加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有效增加企业生产效益。同时,合理科学的物品回收过程,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生活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

1.3 回收物流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1.3.1 增强回收物流业务的稳定性

企业选择适合于自身行业特点和业务需要的回收物流模式,有利于及建立稳定的回收渠道,拓展业务范围,促进物流市场细分化、体系化,使回收物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1.3.2 能够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恰当的回收物流模式更能够使企业面对物品回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满足客户要求。特别是生产企业,面对顾客退货现象,设有宽松的退货政策或退货处理渠道,及时消除顾客后顾之忧或减少供应链商户的经营风险,都有利于赢得顾客的信任、改善供需关系,从而增加竞争优势。特别对于时效性强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1.3.3 有利于提高物品回收效率

根据企业自身组织特点和回收业务的开展情况,合理选择回收物流模式有利于回收体系建设,强化回收过程管理,提高物品回收效率。同时,也会刺激生产企业进一步控制退货回收物流的比例,保证商品流通的安全、稳定性。

1.3.4 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

在不同的回收物流经营模式下,对回收物品再加工循环利用的程度不同,其可利用价值和回收收益差别明显。根据企业的回收对象和回收物品处理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回收物流经营模式,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效益,避免了盲目回收、无效益回收。

2 回收物流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2.1 企业自营回收物流

根据执行物品回收的企业在供应链和市场中的角色不同,大致把企业自营回收物流分为渠道自营回收物流、企业部门回收和子公司协助回收。

2.1.1 渠道自营回收

渠道自营回收物流是指在商品的正向流通过程中,各渠道商家参与的物品回收过程。根据他们实际回收业务的开展和回收目的不同,又分为供应商回收物流、中间商回收物流、制造商回收物流。

中间商回收物流是代表制造商或上游企业把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商品、退货商品和可再利用废旧品进行回收。

供应商回收主要是因自身原材料供应不符合下游企业需要,或回收物品能够循环再利用制成原料而主动的回收过程,主要以满足原料供给、节约成本为目的。

制造商回收主要对象是退货成品、可再加工的废旧品,主要以生产加工、完善商品价值功能、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商品招回是生产企业特有的回收物流现象。

2.1.2 企业部门回收

随着回收业务的增长,企业成立专门的回收物流部门或业务小组,主要从事处理本企业自身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形成的物品回收业务。

2.1.3 子公司协助回收

企业成立专门从事回收物流业务的子公司,独立法人、独立经营和核算,协助集团公司从事生产加工所需的可再利用物品的回收。子公司可对外开展回收业务,但回收物品仅供本集团公司循环再利用。

2.2 第三方回收物流

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物品回收的企业,它是回收物流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的又根据业务的类型不同可分为:行业回收物流企业和综合回收物流企业。

行业回收物流企业主要是依托某个特殊行业或资源,从事物品的回收业务。行业回收物流企业又根据依托行业和对回收物料技术处理能力分为对口回收物流企业、专业回收物流企业。对口回收物流企业主要从事对某一类商品或系列产品进行回收,服务对象明确、稳定、单一。譬如,专门为造纸厂提供废旧回收品做原材料的回收物流企业,只从事纸质类产品或包装物料的回收。专业回收物流企业主要是在某一领域或产业进行专业化物品回收业务,具有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譬如,专门从事对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等物品回收的企业,主要采用电解技术从回收品中获取新的原材料。

综合回收物流企业不依托任何行业,能够回收任何没有特殊要求的安全的废旧物品,具有技术应用能力低、回收品种类繁杂、量化规模明显等特点。综合回收物流企业业务面广,主要从事低价值物品的回收和初步的物品价值分类,是目前回收物流行业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一种业务经营模式,也是社会化回收物流产业化的重要表现。

目前,社会上第三方回收物流大多从事回收物品的分类、汇集、拆解、简加工、直接再利用等作业,把回收物品按照可利用价值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并分别向生产企业、原料加工企业等按照价值分类和需要进行输送,其自身一般不具备深加工或生产能力。

2.3 政府回收物流

政府回收物流主要指各级政府参与主导的社会化回收物流体系建设和运营,主要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再利用为终极目标。根据现实运营分析,政府回收物流主要分为全公益性回收物流、政府指导企业回收物流。全公益性回收物流是由政府建设的社会废旧物品回收体系,主要侧重在城市生活废品回收方面。政府指导企业回收物流是政府重点扶植部分回收物流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指导,建立起综合业务能力强、回收物流技术水平高的行业回收物流企业,开展回收业务。

2.4 联合回收物流

联合回收物流主要是指企业间相互联合,共同从事对某类物品的回收业务开展。建立联合回收物流业务的企业,大多是企业间生产产品相同、相近,或具有共享的回收经营渠道。

3 回收物流企业选择经营模式应考虑因素

3.1 回收对象

企业开展回收物流业务首先应明确回收对象,结合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根据计划回收物品的类别或归属选择适合业务发展需要的经营模式,使回收业务开展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企业回收体系的建立。

3.2 回收物品处理技术

回收物品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对回收物品循环再利用的程度和回收物流企业效益。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多为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回收处理。回收物流企业根据自身回收物品处理能力,选择恰当的回收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第三方回收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3 回收渠道

能否构建或依托完善的物品回收渠道,是回收物流企业选择合适经营模式或顺利开展回收业务的又一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企业自营回收物流渠道主要依托商品正向流通渠道,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的回收渠道主要依托社会化回收体系。

3.4 回收政策

随着国家对回收物流的不断重视,相关回收物流制度、循环经济发展政策陆续出台,不同的回收经营模式受到的约束和优惠程度差异明显。了解、熟悉国家相关回收物流政策更有利于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回收物流经营模式,遵循国家宏观调控,依托产业政策又好又快的开展回收物流业务。

总之,随着回收物流的快速发展,鉴于回收对象的复杂性,其经营模式也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回收物流业务也呈现出许多更新的业务经营模式,如网络废旧商品交换、租赁等业务,也逐渐形成特色,丰富着回收物流领域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亚明,顼玉卿.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0,08.

[2]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

[3]张永.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布局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

术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经营与管理

1高技术企业的特点

企业是经济的基础,哈佛大学教授米歇尔·波特更是直接指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高技术产业是由从事核心高技术的企业与相关的外围高技术的企业所构成,一国高技术产业竞争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是由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

高技术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既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而且企业的经营运作也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高技术占主导地位,以技术创新为发展的基础。②投资大。③企业经营风险大。④高变化。⑤高效益。⑥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素质。

根据上述特点,高技术企业要想快速、稳定地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领先的技术或独占性或技术超前性,高新技术企业在本行业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垄断性。②高额的投入,雄厚的资金实力。③具备技术、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④要保证原材料供应、营销渠道以及关联产品市场等的稳定性和成熟性。⑤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有计划性或战略性。⑥要有特殊的企业管理形式。

2高技术产品经营的市场特性分析

2.1高技术产品的需求特性

2.1.1引导性需求。高技术产品大多是由科技发明所导致,而非市场需求直接推动所引起,也不完全受市场需求的约束。高技术产品是创造新的市场,革命性地改变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故而市场接受程度低,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方法、技术和手段对社会消费加以引导。

2.1.2共进性需求。高技术产品在市场推进过程中对相关技术的依赖性远高于一般技术产品。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对相关技术支持的依赖性越强;相关技术发展越是成熟,产品市场推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若从更深的层次看,高技术产品的共进性涉及整个技术支撑系统的适应性。

2.1.3阶梯性需求。高技术产品的阶梯性需求表现为需求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地提升,具有不可逆的上升运动。新的技术产品一出现,原有技术产品就会很快失去市场。

2.1.4跨越性需求。高技术产品持续创新力强,更新换代快。出于对技术产品使用寿命的考虑,消费者经常会越过某级换代产品,直接购买最新一代的技术产品。

2.1.5全球性需求。高技术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高,受知识产权保护,垄断性强,市场进入障碍高,非一般实力企业能与之抗衡。因而,高技术产品能够以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占领国际市场。

2.1.6需求潜量难以预测。一是技术不确定性。高新技术衍生性强,应用前景广,涉及领域多其需求潜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衍生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市场不确定性。高技术产品市场属于引导性需求,推广应用难度大。三是信息不确定性。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营销者和消费者缺乏可靠的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对产品的潜在效用和利益无法确认。

2.2高技术产品经营的市场障碍

2.2.1市场时效障碍。高技术产品的市场时效障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开发滞后。技术开发周期过长或科研成果未能及时转化,在新技术产品尚未投放市场之前,就有其它同类技术产品抢先占领市场。二是市场投放失时。高技术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投放时间过早,市场尚未成熟,接受程度低,营销费用高,可能造成市场推广失利;投放时间过迟,则可能面临技术被淘汰或被竞争对手抢先占领市场的威胁。

2.2.2市场进入障碍。产品技术含量越高,消费者的认知程度就越低。无法凭借以往的消费知识和经验技术产品的潜在效用和利益,也难以产品的外在质量判断内在质量,从而形成市场进入障碍。高新技术是创新尖端技术,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因而,进入市场的首要问题,不是产品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消费者认知上的问题。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越高,市场进入障碍就越低。因此,营销推广上的重点不但是利益上的转让,而是知识上的普及。

2.2.3技术替代障碍。高技术产品过于频繁升级换代,使消费者的边际消费效益下降过快,承担了不必要的牺牲。技术产品替代速度慢,消费者承担的风险低,消费者利益保障就强,市场推进速度也就较快;技术产品替代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价格跌落幅度过大,消费者承担的风险就高,会更多地采取观望态度,市场推进速度也就较慢。

2.2.4连带消费障碍。高技术产品的消费需要较多的相关技术/产品的支持,才能有效使用。这一过度连带消费状况,造成用户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带来价格不菲的隐性成本,即“技术的无形价格”,构成了连带消费障碍。显然,过度连带消费,一方面,构成消费链,以一项高技术产品的消费,带动一系列其它技术产品的消费,拓展了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也会构成高技术产品发展的市场障碍。

2.2.5消费习惯障碍。高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往往需要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而消费习惯有很强的继承性、延续性。一般而言,技术衍生度越深、越广,社会普及率越高,人们对这一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强,形成的消费习惯就越不容易改变,其它新技术的进入障碍也就越高。高技术产品若无足够的技术、市场成熟度、应用前景、促销强度,很难在市场上推广。

3高技术产品的营销策略

高技术产业的收益是通过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来实现的,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垄断特征决定了其高收益,其垄断收益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来造就的。高技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产品创造了需求,而且由于技术机会不断涌现导致旧产品迅速被新产品所淘汰,从而与传统产品相比,高技术产品的营销观念和手段发生了变化,产权在厂商与顾客之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交割。高技术企业经营者应该与产业基础中的关键人物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通过他们去引导用户选用本公司的产品,进入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3.1形象营销策略高技术市场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或技术上是否领先的竞争,而是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竞争力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高技术企业的形象销售策略,其核心是确立市场销售地位,使公司及产品在市场同行业及同类产品中占据有利的位置。①确立产品地位。产品地位不是由企业自己确定的,在很大程度上由顾客的观念决定的。顾客心中的无形因素,是确立强有力产品地位的关键。②确立市场地位。确立市场地位的实质是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承认。③确立公司地位。公司地位的确立,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环境的作用,确立企业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网络的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树立企业的美好形象。

3.2网络营销策略网络营销是指高技术企业在国内外建立附属机构或寻找同盟者,建立网络关系,形成大军团作战能力,求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地区市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网络

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建立附属子公司;二是收购或兼并竞争者或其它企业;三是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战略联盟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竞争模式,是两个或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联合行动,具有比前两种方式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

4高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高技术具有技术变化快、快等特点。全新的高技术产品其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改进一旦被市场接受,需求会迅速增加,从而带来高效益。但由于高新技术的不完善性,研究开发及生产投资大等特点,高收益的同时又伴随着高风险。高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技术、市场、管理、资金等方面。此外,由于企业外部的社会、政治、法律、政策等条件变化也会给高技术创新带来风险。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建立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风险投资因其数额大、风险大,仅靠企业自身的实力,难以承担如此大的资金量,企业自身承担的风险也过大,这样就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实现风险分散,以减少每个投资者和经营者所承担的风险,从而在整体水平上增强风险承担能力。高技术产业一方面可以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风险投资。

4.2增强企业实力。企业实力越强,承担风险能力也就越强。企业要抵御风险,最根本的途径是增强自身的实力,实现产品规模化、经营多元化。通过产品的规模化,可以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经营的多元化可以拓展经营空间,充分发挥相关产业之间在技术、销售、原材料等方面的互补性,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4.3合作关系研究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市场对高技术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企业要有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能力。但是一个企业的科研能力总是有限的,在技术创新中的某些方面寻求协作和联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开发高新技术具有较大的风险,为了加强企业的薄弱环节和分散风险,与其他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研究开发可以减少投资风险。

4.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①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的开发、生产、销售等业务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的效率。②提高决策的合理化、理智化。③增强企业领导者的管理素质。

4.5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西方一些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就高技术企业而言,加强内部管理,减少或防止人才流失,应当采取如下措施:①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防止人才流失引起的技术流失与市场损失。②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4.6高新技术企业间的联合、联盟,走集团化道路。高技术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高技术企业集团,推动资产战略性重组,是改造高技术产业的重复分散情况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产剥离,联合、联盟、走集团化的道路,进行资产战略性重组。可行性途径有:企业与企业组合、产学研三位一体、科工贸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春宝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肖元真.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战略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李建良风险投资操作指南.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物流企业经营研究 篇12

市场营销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十分广泛, 企业的营销活动是在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和欲望的同时, 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 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促进企业实现更好的市场效益。物流企业本质是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在满足客户物流需求过程中, 对相关物资及资源所提供的从事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的物流服务 (Berglund, 1998) [2]。物流企业与一般企业经营管理一样, 提供物流服务, 需要吸引更多的客户, 才能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因而营销活动必不可少。一、物流企业经营中的营销管理

作为服务型企业, 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满足市场及客户的物流需求获得其经营效益的增长。因而, 物流企业经营中的营销管理需要注重其物流服务产品的质量, 优化物流服务价格, 合理规划物流服务渠道, 开展物流服务促销等等营销战略活动, 以促进其经营效率的改进。

物流企业经营中的营销管理即是物流企业的经营要以客户为中心, 在物流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功能要素, 根据市场需求, 强化物流功能要素的水平, 加大宣传推广, 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订单 (宗刚, 2006) [3], 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物流企业的营销管理包括物流营销理念、物流营销模式、物流营销手段等方面。

物流企业与营销活动密不可分, 从一定程度上分析, 没有营销就没有物流, 以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的营销活动为目标的物流服务基本功能要素, 都与相应的营销策略有较大程度的关联。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要了解客户, 针对客户物流需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物流服务, 才能更好地承接客户的物流外包服务 (凯捷, 2009) [4]。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具备较高的市场分析能力, 切合市场发展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

二、物流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众多, 发展迅速, 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但就整体而言, 物流企业的规模不大, 主要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主, 营销战略在物流企业中运用水平不高, 制约了物流企业经营效率, 影响经营效益的提升。物流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物流营销观念淡薄。

物流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提供的是无形的物流服务, 与制造企业的产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物流企业尚未很好地树立起物流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较为淡薄, 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营销意识不强, 物流服务的宣传促销意识较为薄弱, 物流市场的竞争观念、服务观念不够明确。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意识不高, 营销观念淡薄, 营销知识缺乏, 造成物流企业的市场观念较为落后, 对物流市场及客户的需求研究分析不足, 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物流企业对客户的物流消费要求和消费心理缺乏相应的研究。物流营销观念淡薄导致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不能很好契合客户的需求, 物流服务的供给与客户的物流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或难以较好对接, 从而影响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 制约其业务量的增长。

2、营销资源条件不足。

物流企业的各种硬件、软件资源条件是其开展营销活动和制定营销战略的根本保证。目前, 许多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的投入较少、物流技术水平不高, 营销团队建设投入及力度明显不够, 资源条件的不足最终影响到物流企业的营销能力。只有良好的物流设施、设备、资源及物流技术, 才能为物流企业高质量物流服务提供重要保证。同时, 部分物流企业在注重硬件资源投入和建设的同时, 忽视了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尤其是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力度不足。物流企业的营销队伍力量薄弱, 营销人员流动性较大, 造成物流企业营销队伍不稳定, 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营销力。因此, 物流企业硬件、软件资源条件的不足, 影响到营销管理水平, 束缚了物流企业经营效率的改进, 难以获得较好的经营效益。

3、市场定位不明确。

物流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 市场定位不明确, 许多物流企业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物流服务, 力求在物流服务提供上面面俱到, 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经营少。许多物流企业只求短期业务量增长, 对物流运输、配送、仓储等业务大包大揽, 却又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从物流企业实际状况而言, 单靠个体力量很难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原因在于物流企业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 对物流市场的细分不够, 缺少物流服务功能的战略定位, 难以形成物流服务特色, 造成物流企业之间差异性小, 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因为以以价格作为竞争点, 导致恶性竞争, 严重影响到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

4、营销管理水平不高。

许多物流企业主要注重短期利益, 不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谋划经营管理, 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营销管理水平不高。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 众多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务规范和管理流程, 难以为客户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营销水平不高, 缺乏清晰明确的营销战略指导, 品牌知名度低, 营销活动的执行力差、效果低等问题层出不穷。营销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 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三、营销战略运用于物流企业经营的意义

营销战略普遍运用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 物流企业合理运用营销战略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进而提高其经营效益, 改进其经营效率。从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关系而言, 物流自身也是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市场营销战略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物流企业通过营销战略的运用, 不断创新物流营销理念和物流营销活动, 突出强调以市场及客户的物流需求为核心, 凸显市场及客户导向, 不断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实现其经营效率不断改进。

物流企业针对市场及客户的物流需求, 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及营销措施, 注重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产品的开发及提供, 优化物流流程, 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为市场及客户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且能与之建立良好、长期、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Murphy, 2000) [5]。因此, 营销战略的运用可使物流企业提高服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获得稳定的客户源, 提高经营效率, 增加经营收益, 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四、物流企业营销战略措施及其经营效率改进

物流企业营销战略的运用离不开产品 (Product) 、价格 (Price) 、渠道 (Place) 和促销 (Promotion) 组成的市场营销核心内容。作为服务型企业的物流企业, 向市场及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是物流服务, 因而, 物流企业在制定和运用营销战略时, 应当强化服务型企业的特征, 遵循市场营销规律, 开展富有成效的营销活动及方案, 以促进经营效率的改进, 实现物流企业的经营目标。

1、分析及发掘物流企业的市场机会。

物流企业经营效率的改进及经营的成功在于能否有效地分析物流市场, 发掘其中的市场机会 (Shane, 2000) [6]。现代物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尤其在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如Fedex、DHL、UPS等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 物流企业必须审慎分析物流市场。在不断高涨的物流需求的良好环境中寻找物流企业个体特征的市场机会, 并且要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变化, 不断发掘市场机会。

2、选择目标物流市场。

物流企业在分析和发掘市场机会的基础上, 要根据其自身情况, 选择目标物流市场。物流功能要素多, 物流企业必须紧密契合其自身硬件、软件等资源条件, 选择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要素中的某一方面, 重点强化,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进而更好地对接目标市场的需要。

3、优化物流服务产品及服务价格。

营销组合是营销战略制定的重点, 也是物流企业营销战略运用的核心。物流企业营销组合的主要从物流服务产品、物流价格上进行优化。物流企业提供的是无形的物流服务产品, 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物流服务产品的品质, 也是市场及客户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重要依据。因此, 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 从市场及客户需求角度出发, 为市场及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硬件及软件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功能要素, 力求提供高效率物流服务。物流企业要专业于其核心功能领域, 避免小而全, 着力于提供专业性强、优势明显的物流服务, 以此获得竞争优势, 满足市场及客户的物流需求, 进而促进其经营效率的改进。

物流价格取决于运营成本。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于更加注重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收益, 衡量其投入和产出。物流企业获得市场及客户认可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价格。在保证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物流企业运营成本的高低成为市场及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 物流企业要在不降低服务水准的情况下不断降低经营成本, 要在维持乃至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把降低成本转为优化物流成本, 从而实现物流服务“价格”的竞争力。借助于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物流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 突破个体资源力量不足的限制, 从而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 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达到改进经营效率的目标。

4、强化物流渠道及物流促销。

物流企业营销组合的另一方面是要强化物流运营渠道及物流促销。现代物流市场竞争激烈, 要求物流企业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 能够提供快捷的服务。在物流需求实际中, 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需求普遍存在, 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合理设计物流运营途径, 预先制定运营方案, 以便快速、迅捷地应对物流市场及散、小客户的物流需求。营销战略的运用需要物流企业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企业要通过现代网络信息平台的操作, 更清晰地掌控货物的库存情况、在途情况、接收情况等信息, 从而保证物流渠道的畅通。物流渠道优化是物流企业营销战略运用的重要内容, 也是其经营效率改进的基础。

物流企业要加强促销, 不断宣传推广物流服务, 建立良好的物流企业形象, 提高物流服务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此, 物流企业要在现代营销理念的指导下, 借助各种宣传媒体进行促销活动, 突出宣传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优势, 强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 在维持原有客户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老客户的资源优势开展口碑营销, 从而实现进一步开拓市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oyt, Huq.The Nature of Interfirm Partnering in Supply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Retailing, 2000, 26 (4) .

[2]Berglund, M.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Towards aConceptual Strategic Model[D].School of Management andEconomics, Linkoping University, 1998.

[3]宗刚, 程建润.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 2006 (8) .

[4]凯捷咨询, Oracle, DHL.2008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现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 (3) .

[5]Murpy, Poist.Managing Effective Third Party LogisticsPartnerships:What Does it Take[J].Journal of BusinessLogistics, 2000, 23, (1) .

上一篇:农科知识论文下一篇:畜产品监督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