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2024-10-16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精选12篇)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1

1 中小企业的地位、作用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普遍存在的现象, 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无论在企业数量上、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经济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 与此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

2 物流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 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方利润源”, 是企业降低成本, 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的灵活的反应者, 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 也对物流的战略积极的反应, 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与此同时,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国内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中小企业只有从“第三利润源”入手, 才能更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力。其具体表现如下:

(1) 物流是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

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 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 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的和提供保证的。

(2) 物流是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

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 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 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缺的。

(3) 物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企业的发展, 靠质量、产品和效益, 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 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 更重要的是, 根据“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 物流通过降低成本, 间接增加企业利润, 通过改进物流直接取得效益, 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4) 物流对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有优化效应。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这两项竞争优势的确立都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持。物流作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业务流程重组, 将企业原有的资源围绕核心竞争力拓展的需要重新配置组合, 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效用,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 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问题

目前, 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 一般都是自营采购、自行运输、自营仓储保管、自营包装、自行处理物流信息。由于中小企业在辅助业务上的劣势和条件限制, 不可能把各项物流功能一体化, 使物流管理整体质量差、成本高、效率低。具体而言, 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 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自营物流仍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物流管理观念薄弱, 不了解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知识, 在具体经营中重生产, 轻物流, 对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 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 被动地为生产、销售服务。忽视了物流管理制度的建立, 物流管理人员多凭个人经验开展工作, 缺乏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运营水平的专业性和创造性。

很多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自营物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据调查和测算, 目前我国企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有18%。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 因此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这种自营物流方式, 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 而且设施落后, 达不到客户需求的特定要求。

(2) 中小企业物流环节严重分割, 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

在中小企业内部, 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 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管理。相互脱节的供、产、销基本活动协调性差, 无法形成相互协作的价值链, 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静态、单级的库存管理是以高库存保持生产的连续性, 库存决策缺乏与供应商的联系, 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相关物流资源, 致使库存成本太高。在客户服务方面, 中小企业往往不重视客户服务, 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难以保证, 从而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另外, 在企业物流资源整合问题上, 中小企业也常常是重内不重外, 导致企业外部环境不能互相作用而缺乏动态适应性。

(3) 物流技术相对落后, 信息技术应用尚未普及, 整体水平低下。

企业物流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 人工作业多、效率低、浪费损耗大;企业物流计划评价技术、预测控制技术、物流作业方法等多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 虽然应用了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但效果不佳。

同时, 中小企业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 应用不普及, 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据统计, 我国中小企业的实现信息化的仅10%, 大多数中小企业仍采取手工处理方式, 即使已采用信息管理,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是极不完善, 数据处理技术落后, 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 无法及时、准确处理相关物流信息。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 严重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4 目标及对策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的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合理设定企业物流管理目标, 以真正发挥物流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及顾客价值创造方面的支撑作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应表现在货畅其流、财尽其利、物尽其用, 具体反映为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从而使企业通过物流的改善取得如下实质性的收益:降低物流费用, 减少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以物流合理化为基础, 促进企业的供应链整合。

为实现以上目标, 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应当结合自身实际, 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 树立正确的物流管理观念及实施有效的物流管理策略:

(1) 不设定固定的物流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 但并不是转变成为统一模式。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只有发展和不断优化的趋势, 没有既定的现行模式。适合自身企业实际的就是有效的物流模式, 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物流模式, 必须根据企业、行业的具体特色制定出适合企业、量体裁衣式的物流解决方案, 才有利于中小企业物流平稳、健康地发展。

(2) 学习和创新物流管理观念, 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及运作。

中小企业强化物流运作管理必须在思想上深刻革命, 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创新, 导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其一, 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 彻底改变过去只重生产与销售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其二, 形成供应链管理思想, 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采购网络, 依靠先进的预测方法进行准确预测, 尽量减少库存, 甚至实现零库存。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 使得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最短, 从而带动资金运作的加速,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达到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其三, 建立绿色物流观念, 顺应绿色潮流, 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推动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3) 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为企业物流合理化运作及管理提供基础。

信息化是企业实施高效物流管理的基础, 缺乏信息化或低信息化的企业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中小企业必须借助各种有效而可行的渠道如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依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或购买相关软件等构筑起自己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以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 实施、控制物流业务, 支持物流决策, 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为企业高效、一体化物流的合理化运作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4) 专注于核心业务, 合理选择物流运营模式, 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 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 如果不能正确界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并重点突破而试图全面开花, 结局就是在竞争中被剔除出局。因此要求中小企业在识别与强调核心业务的基础上, 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 在自营、外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上进行权衡, 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服务性、快捷性、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规模适当化及合理的库存控制, 并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5) 缔结战略联盟, 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作为经济、技术、管理及人才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 应走出“小而全”的误区, 联合其他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 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联盟伙伴关系, 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中小企业物流合作, 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物流效率。由于通过物流战略联盟使众多中小企业实现集约化运作, 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而且在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过程中, 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娜.中小企业提升物流管理竞争力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36) :124-125.

[2]章劲松.浅论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及策略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7, (1) :176-177.

[3]刘华.中小企业的物流推进策略[J].中国市场.2005, (5) :64-65.

[4]徐剑.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J].电子商务世界.2005, (1) :40-41.

[5]李湘.企业的物流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3, (10) :30-32.

[6]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7]陈家旺.信息化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J].经济师, 2005, (2) .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2

摘要:本文通过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的薪酬管理问题进行了实际的探讨,道出妨碍现今社会环境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问题关键在于薪酬理念没有与时俱进,薪酬机制的不完善,薪酬架构的单面性还有没有主见盲目跟随,选用不适于自身企业现状的薪酬方式这几个方面。本文全面地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与论证,并且针对解决民营企业薪酬问题作出了专业的意见。本文章我觉得中小型民营企业只有对薪酬管理理念惊醒转变量身打造薪酬战略的也设立全面、高效与可实行的薪酬制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设立和完善薪酬架构,确定与实行合适现状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薪酬方式这样就可以指标又治本的解决薪酬管理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资本、薪酬和薪酬管理

1.前言

1.1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管理的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之一是在于企业的有效薪酬管理,它的表现在与企业的经济规划和盈利、股东的收入水平上,更和各位员工的自身利益密不可分,变成激励员工工作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有力手段。合理高效的薪酬制度不但可以令员工全力达到企业的发展预期目的,也能在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状,引入还有留住一帮高素质和有能力的雇员的队伍。不过不可否认当今大部分刚开始崭露头角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除了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外,薪酬管理的不完善是最迫切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本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致力于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2.薪酬与薪酬管理概述

2.1薪酬与薪酬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薪酬的意思是指用人单位以金钱或等同金钱或等值的任何方式支付员工的酬劳,包括员工从事工作所得到的工资、绩效、提成、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项福利回报的总金额。(注1)薪酬管理其实可以说是企业工资的微观管理,是企业在国家的宏观调制的工资政策许可范围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定制各种激励方法与规矩章程,在员工仲实施安老分配的原则的过程。(注2)薪酬管理的关键在于现代化、合理依据“劳”来制定员工的工资差距,就是定制公平、公开、公正的薪酬制度。薪酬管理和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薪酬管理的作用是在保障员工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时候,也要充分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和激励员工动力,让企业发展保有竞争力;还有,推进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为此必须有完善的薪酬管理。这些年,我国在法律和政策都给民营企业提供很多帮助,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成长趋势正有力增长,中小型民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可以在弱肉强吃的竞争中站稳脚步和向前发展。它们从未对人力资源的重视是史无前例,可是因为发展历史的因素和自身发展所限制,在完善薪酬管理的方面,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多加功夫。

2.2薪酬决定于调整制度

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大多都会根据先人力资源的市场的薪资标准来制定自己员工的工资水平,企业本身对薪酬的制定不完善也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员工对定薪和加工资方面往往没据可依,正正是这样也就不可以反应出员工的收入是去到什么等级。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随意定制薪酬,调整或不调整薪资,所以说企业更不会说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而进行评估和分析此岗位在市场或同业里工资的分配是否有公平。对于打工一族来说,他们最在意的工资的差别有多少而不是工资的等级,那么企业就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工资的分配。现在的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薪资是有差别,这能理解的,但有时候就算是同一部门每个人的薪资也还是有差别的,恰恰反应出职责的不同和个人能力。若是薪资没有公平化的话,后果可想而知,都是做一样的工作甚至比你的更辛苦更劳累,得到的工资却不如你,着可会造成员工的心理不平衡、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氛围,企业是没有可能稳步发展的。还有一方面如果企业对薪资没有一个标准、加薪没有一个标准的话,员工也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按什么制定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员工要努力到一个什么程度才符合加薪的标准,打工一族就会在这些疑惑中工作,这样只会感到越不安也充满疑问,这样员工没有安全感更可能造成不满,从而造成凝聚力降低,对企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信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对定制薪酬机制的时候并没有做过相关调查,这样就很难保证企业员工的薪资和现市场的工资水平达到一致或相接近,很多时候就会造成工资比一般比市场低,这样员工的流动性肯定很大。所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制定薪酬的时候,必须对现市场的薪资做调查,再来就是细化到该企业的部门与市场的薪资,从而解决工资对外竞争的问题。据统计,造成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有工资、发展前景和存在感等等,所以一份具有竞争力的工资是员工决定去留的关键所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员工工资若是合乎情理,与市场或者同业的标准相等话,这样更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成为引进优秀员工的先决条件。但若是企业的薪酬比市场或同业低的话,不到会造成员工跳槽,人力资源部要不断需要招新员工,而且因为薪资不高,引进的人才素质也不高,流失率大,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同时工作也在增加,但原本留在企业的高素质员工也会因为积累了人脉和工作经验就跳槽到薪资更高的企业,这样人才就流失了,而因为这些原因又招不到优秀的人才,这样恶性不断循环,曹成人力资源部门的极大工作量,也没有成效。站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角度,借鉴现市场和同业的薪资时需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成本问题和工资水平2 要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

2.3薪酬补充机制

相较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和持有特定技术的员工来说,企业应该给于高于市场甚至是同业的员工更高的薪资和更完善的福利待遇,因为他们的去留可是决定着企业是否具有立足的能力和是否能蓬勃发展的因素。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大型的民营企业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很多时候就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阻碍,最显而易见、最为明显的就是企业生产的核心专业技术往往只有少数人拥有,因而这些关键的员工一旦离槽,影响甚远,严重的话可以决定企业的去留。比如:在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老板负责如何把产品如何成功打入市场,而技术类的工作则会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操作。那么留住这些具有特殊技术的人才就是企业能否大力发展的关键,一般最常见的就是大多数企业都会采取的模式,高额度的年薪制这个模式,但只有高额度的年薪制这种模式往往不够,企业应该把个人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的结合让员工意识到在企业更在乎的是日后长远的利益。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必须明白与员工分享利润的关键性,不能赚到钱对员工没有回馈,要为企业的大局发展考虑,这样企业才能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从而稳步发展。

3.薪酬结构的问题

3.1 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也就是工资结构这一问题也是对绝大部分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困扰的其中一个问题。工资结构是指员工的工资的构成项目和各自所占比例。通常来说工资结构的构成分为两方面:一是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外在薪酬可细化分成:资本工资、补贴、提成、奖金等直接薪资和福利开支,有薪假期等间接薪资,还有良好办公环境,和优良的建设设施等等非薪资报酬。(注4)从现在的大环境看买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薪酬、福利和奖金等方面的发放形式和比例的不合情理,企业发的薪资就算很多,可是员工的对工作的积极性还是不高。也有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工资的构造上往往没有什么突破,都是基本薪酬+当月绩效这样的固定模式,没有好好的运用薪酬这一方面。企业必须好好利用薪酬这一模式,对员工进行激励。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更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越来越关注员工的工资,这一现象很好,正如之前所论述,薪酬不仅就是“钱”,其实还有很多原因造成员工的工作积极和态度的不可抗力因素。一般的民营企业老板对薪酬工资的理解就是货币薪酬,却大大忽视了其他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的其他表现模式。在这种没有见地的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也很常见民营企业的老板对员工不尊重,严格对待,很多条条框框限制,有些过分的企业甚至连员工的基本的保险都不缴纳,最直接的就是国家规定企业要对员工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企业这样做,其实就可以提现员工在内在薪酬是负增长,员工对企业也没有信任可言,劳资关系日趋紧张,这样员工的流失率就大了,企业的发展就会遇到瓶颈影响收益。企业想要有发展,老板就得好好制定薪酬的形式和激励的形式,只有明确的定制这些形式并且操作才能解决问题所在。

3.2 不合理运用和运用先进、新型的薪酬模式

据了解,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是很老式的,但发现新潮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跃跃欲试,当然在薪酬管理这块也是。然而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基楚都不稳健,又怎么能往更好的发展呢?!可想而知一定是失败收场。人力资源这门也很与现代挂钩,很多新型和先进的模式层出不断,想战略平衡的薪酬的管理形式与方法就给HR工作者的思维带来很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往往令HR工作者产生对旧式的管理造成怀疑并对新鲜的有探寻的欲望,跟随决定结果的不同就演变成企业的发展现状,有一些不适用于企业发展管理模式套用在这之上,在错误时间在错误的环境用错误的方法往往导致结果都是错误的。其实不难想象连一个企业自身的战略都不确定的,又怎么适应战略平衡式管理薪酬呢,给你用上吧,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或者中小型民营 3 企业会很迷惘,但相信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员工也同样是迷惘啊。不恩呢该说这些管理的模式不科学、不先进,只是说当你决定用这些模式时必须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考虑,这样才是对企业的发展有切实上的帮助。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需要改变旧式的薪酬管理理念,定制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和合理的薪酬结构、制度、机制,这样才能让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问题解决,员工也会更有积极性的工作,这样也可以调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4.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的解决方法

4.1改变薪酬理念,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策略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们要改变薪酬的理念,才能关注人力资源资本的薪酬策略的发展。只有确定了企业的策略,才能确定适合的人力资源展露甚至是薪酬策略。薪酬策略的原则是要企业的工资体系和企业发展的策略有效的凑合,让企业的工资体系或者工资策划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标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要为企业的大局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企业的工资制度可以有力看出企业的战略方向,不要看沉默的企业成本关联,更应把目光投向投资理念方面。中小型民营企业也意识到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可以达到标杆的目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应该重新制造一种关怀人力资本增长的企业人文,形成适合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竞争力。详细来讲,要有这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将薪酬管理提升到策略的等级思考,要让薪酬策略和企业的策略紧紧相连,为企业策略的最大化服务。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定制薪酬策略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到什么阶段、企业自身法阵的特点和企业经营策略的方向等等方面,坚定企业的发展宏伟目标,看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与此同时,管理者应依据企业的发展程度和特点等,制定企业应采取的相关薪酬激励模式,风险和回报率这些都有考虑。再是制定此策略需要的人数和用哪些类型的专业人才达到组织目标,这才又定制出有科学又符合企业发展的薪酬策略。再者是把旧式的方法只关注员工使用从而转变到关注员工创造力提高上来,让员工的培训机会、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的文化结合放到首要的位置,坐到关注员工存在价值、强调员工有参与和管理、乐于奉献、追求更高的企业文化熏陶。到最后形成中小型民营企业服务、经验客户,以客户摆在第一位中心的企业服务观。抛弃旧式以产品为主的观念,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文化,让企业员工清楚意识到客户是他们的米板班主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若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改变旧式思维,讲企业的管理理念从旧式的“以物为主和以市场为主”改变成“以人为本”,实施这一薪酬策略的管理就可以从源头上改善现阶段薪酬不合情理的情况。

5.设立完善、有效和可实施的薪酬制度

5.1设立完善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薪酬制度

中小型民营企业设立完善的薪酬制度需要岗位的分析、评估,薪酬工资的等级设定搞到薪酬准则的制定也要建设与完善,要看出企业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要让工资的薪酬标准与同行行情吻合,也要与本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因为专业的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挽留对象,因此企业要在这方面舍得花钱,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空间,让他们资源留下来为企业的发展做努力。中小型民营企业因为薪点不高,原来的薪酬管理工作并无计划,所以必须要求企业本身要做分析,分析企业的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性质、方法和特点,作业是否需要工具辅助,工作岗位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经了解后在对每个工作岗位的性质进行初步的评估,岗位工作的难易等级,责任是否中大,需要具有什么技能的人来驾驭这个岗位,通过岗位的评估就可以知道企业每个职能部门的重要性在哪里,知道职能岗位的等级排序后,为薪酬设立制定一个统一的职位评估的准则。有了完善的岗位等级,中小型民营企业就可以制定与之相对的工资薪酬级别,让工资薪酬和职能等级有个统一,令工资薪酬更有公平和公正性。再来就是确定工资薪酬的标准,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使用“拍脑袋”这一做法,根本没有可靠的依据来支持。4 针对这一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可先对市场做个调查,分析人力市场和同业的工资情况,在定制薪酬的准则就能有效讲竞争者与有吸引性的工资待遇相结合。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得看企业的规模和资金力量,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不会去聘请专业的调查机构来做这件事,却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说中介、行业协会、装爷网站等媒介取得自己所需的资讯。在掌握了相关薪酬资讯后中小型民营企业就可以公正、公平的原则分析公司每个职能部门岗位定制一个合情理的工资薪酬等级,也能有效降低决定工资的随意和盲目性。最后中小型民营企业需要依据员工为公司贡献的多少发放公司,所谓多劳多得,可以适当缩短差距,避免有不平等的现象发生。同样的,对企业的核心和重点的员工,老板一顶要舍得投资,高级的人才就应该有高级的汇报,让他么安觉得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工资相符合,不仅提供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有多余的钱做其他利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晋升空间,用企业的人文留住人才。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还可以使用很多国企甚至外资公司都用的股票、股份、股票增值权等长期激励的做法,把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收益联合起来,让员工也能分享努力后公司的盈利利润。这个小法可以看出是一种管理的文化,强调“员工是公司的一份子”外,也能营造出加强绩效和分享权的氛围。就那著名的微软公司来说,19745年伊利后,一向以不正常的步伐发展,那是因为他拥有像比尔盖茨一样的高级管理人才经痛最先进的技术又乐于经营管理。(注5)中小型民营企业一定要理解和认同知识性人才的存在价值和他们可以对企业的蓬勃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中小型民营企业留住高素质人才决定到企业生存和日后发展的方向。只有留住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即是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企业就不会被淘汰。

5.1.2多方面、多层次设立和完整薪酬的架构

中小型民营企业要订做符合现发展社会的工资薪酬架构善于利用个方面构成工资薪酬的因素,从而更有力地激励员工。就湾仔工资薪酬来说,企业得依据岗位的重要性和岗位工作性质划分工资薪酬与各个部门部分的区别合理结合。中小型民营企业要依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所在发展阶段平衡好工资薪酬的架构中稳定工资薪酬和可变工资薪酬的比例,寻找各个阶段的平衡点,令工资薪酬更强有力地与企业共同成长。中小型民营企业可参考工资薪酬的组成部分所体现的差异和刚性,各自采取高稳定、高弹性和折中这三个方式。高弹性方式其实就是补贴和奖金的比重相对比较大,保险和福利所占比重比较小。绩效薪酬是工资薪酬实行的基本形式。此形式其实是可以有很强的激励功用,但就没有那么稳定了。高稳定方式就是基本的工资薪酬占重要部分,福利等级相对高。这个方式对于员工来讲更有安全和存在感,确定是缺乏激励作用,这样的话公司的人力成本相应也会比较多,老板负担重。折中方式就是介于阿门之间,必须根据公司的特质来进行相结合。几时中小型民营企业强调外在工资薪酬,却也得留意不可将它完全和内在工资薪酬分割。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未打工一族提供公司旅游、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带薪假期等福利,这样会是员工的满意度和存在感大增,提升员工与公司的凝聚力。管理者应向投票选举一样,多邀请员工在工作中参与决策,尽可能提高工作的自由度,关注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此类员工心理的需要内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中高档次的需求,体现在与员工参加社会活动时体现自我价值。就有关的资料显示可以具有一定程度可以显示这点。前程无忧招聘网中国大学生心中最佳企业雇主的评选结构,择业时最心仪“培训和发展机会”超过了一半的票数。百分之十七的人选择福利和工资薪酬,百分之十一的人选择良好的工作环境。此次调查一共收回19万份调查问卷,涉及到500多家高等学校,很具有代表(注6)。令人惋惜的事从大环境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工资薪酬管理的着力点最主要还是物质类的报酬,员工的关怀还是没有考虑到。若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可在内在工资薪酬与外在工资薪酬充分运用这些结合的有效手段,通过和其他不同的组合对员工的心理造成不用的成效,就可以最大程度做到工资薪酬激励效果,这样员工也能积极、主动、全力、自觉地完成工作内容,最终为企业的制定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若可以这么做,相信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辉煌。

6.合适企业的工资薪酬方式那就是最好的方式

6.1合适的工资薪酬方式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稳步成长,坚信、守护企业的发展需求是最好的理念,组织盲目运用创新、新型的工资薪酬方式。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切记不可以好高骛远,必须像建房子的地基,一定更要把地基打好打稳了,才可以最后到达最高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人力资源是且也仲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而不是唯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高度不但决定于人力部,而是和整个管理水平相关联,密不可分。人力资源的管理层次的提高就要节考企业总体管理睡了,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多方面结合考虑企业的实际管理层级和员工的素质状况,合理、科学的运用人力资源的战略和方法来稳步向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我们对于每一件事都有两个方面的看法就是对于不对,企业的变化快不快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身企业发展而已,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就是最好的。人力资源要不断思考工资薪酬的策略,根据企业的变数、成长设立恰当的工资薪酬机制,那么工资薪酬才是一个好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业不断茁壮成长。我们也要看到,中小型民营企业也不可以困在现阶段的管理层次,要以实际行动求突破。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成长,很多时候需要承受不间断的阵痛,但总会迎来企业高速成长的艳阳天,对于先阶段在发育中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讲,可以非常重要的过程。

虽然,中小型民营企业现在还有许多工资薪酬管理的问题还需要改进,而且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遇到卡位,完全阻碍企业的快速成长,这需要我们上下同心协力,站在发展战略的位置,坚持“一人为本”的新年,不断在工资薪酬的机制、制度和结构等方面尽最大限度去完善,信用更多相关技术管理人才,不断探索适合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工资薪酬的方案,中小型民营企业一定可以冲破发展的困难,茁壮的成长。

7.结论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了可以更稳步的向前发展,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也正在积极不断完善企业工资薪酬制度,本文通过人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并结合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合理的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工资薪酬制度提出有实质的意见,提高员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稳步发展。

文献参考

1、课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八章,培训与开发

2、员工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页,2012年3月版次

3、对全员培训问题的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 第22 期,9;

4、员工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7-8页,2012年3月版次;

5、来源豆丁网,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必要性,2011-11;

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流通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医药物流也紧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得越来越快,但我国生物药业公司的物流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物流系统无法跟上公司迅速发展规模扩大的步伐,逐渐成为生物药业公司发展的瓶颈。随着生物药业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物流配送系统这一短板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其相应的物流战略将会促进生物药业公司整体发展实现公司的高效运作,增强生物药业公司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生物药业;公司;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5-21 M生物药业公司现状

我国的M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集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现代化综合企业,是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双证企业。在公司团队的精心经营下,依靠自身的创新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已经跻身为甘肃省50强企业。

为了在行业内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公司本着“改变数十年不变的传统注射剂包装形式和给药方式”的宗旨,为了中国所有的注射类用药更安全;为了各种状态下的急救更方便;为了生态、生活更环保;彻底消灭用药的二、三次污染,打造国内制药行业中最具特色、最具综合实力、最具活力的现代化、人性化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

2 M生物药业公司物流管理现存问题

我国的物流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兴事物的产生适应期很长,在适应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2.1 管理者缺乏对物流管理的重视

M生物药业公司注重医药器械的质量忽略了其物流服务的质量,对物流的管理比较松散,没有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只是尽力追求利润。社会中现存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一部分是来自药品及医疗器械物流服务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物流职能包括:实现物资和商品空间的移动的运送;时间移动的管理;作业活动(见图1),生物药业公司的关注大多停留在了销售配送阶段,忽略了物流整体化的管理。社会经济分工的细化和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生物药业公司应该更加关注物流管理的全面职能的整合。然而,公司管理者在节约成本的主导思想支配下大多不愿意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不重视物流管理。

2.2 公司内部缺乏专业型人才

我国物流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 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见表1,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16)。员工素质偏低,服务意识淡薄,经营观念与市场的要求差距大, 缺乏市场开拓的积极性、创新性。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公司内部设置了物流管理部门,但是多数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能认识不到位,不知道自身应该在物流管理负什么责任,履行什么义务,只是简单的处理一些日常工作。

2.3 公司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管理信息技术落后,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来对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国内大部分的生物药业公司中物流的各个环节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这种记录方式由于信息冗长在各部门间传递的速度慢,无法协调各部门对物流信息的综合运用,不能及时的更新消息,这将会滞后物流消息,增加物流管理中的时间成本,而且会因人为的因素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方式造成物流管理效率低、管理信息失真,制约物流管理的发展。以浙江省为例,33万家有物流的企业中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仅3000多家。

2.4 未能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

第三方物流凭借着信息化的运作方式、先进的运输设备、专业管理人才,将物流活动的各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能够协调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物流活动,从而迅速实现物流过程。以小米科技公司和顺丰速运公司的合作为例,2014年4月某日小米官网接受订单数为226万单,当天的发货订单20万单。顺丰的优势结合小米的仓储管理实现了实时对接,简化了交接手续和减少了中转次数,做到实时提货。

我国物流管理理念落后, 自营物流现象繁多。很多制造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 又怕额外利润被外包企业获得, 于是他们都采用物流自营的模式。以M生物药业公司为例,公司自身的能力有限,在自营物流出现问题时由于没有物流管理专业化的处理经验及缺少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不能对自身物流合理有效的处理。第三方物流处于初级阶段,由此带给公司的成本增加、竞争力缺失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

3 解决策略

3.1 加强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创新管理理念

改变传统的物流观念,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M生物药业公司物流管理水平要想提高,首先需要提高对物流的认识。只有在认识上准确把握,才能确保公司在物流管理决策上的正确性。首先,需要转变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观念,深刻理解物流管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效增加公司物流管理的利润;其次,根据公司发展现状,构建起适宜公司稳定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对物流管理理念的认识;最后,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树立起强化物流成本控制的理念,全面做好公司物流管理工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公司效益。

3.2 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脱离现代物流就无法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这些都需要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来完成。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人才队伍,能够有效保证公司物流管理高效率和高质量。公司应该充分认识到专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并在公司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上大花力气。同时,在M生物药业公司中要制定统一的目标管理,完善公司的管理系统,使各个部门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各部门之间要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发挥得更好。

3.3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必须实现公司物流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信息化的程度,才能保证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其中仓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很有必要。仓库的数据是公司物流管理的一个最原始的来源,也是公司和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出发点,仓库系统信息管理简单、易操作,能够给公司带来显著的效益。通过信息化管理,仓库产品的出入库系统、仓储保管系统的消息更加准确及时的反映公司下一步应该进行的环节。对于生物药业公司而言建立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到社会上对何种药品医疗企业的需求量,这样公司就不会盲目的生产,造成产品滞销。

3.4 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优势,提高公司专业化水平

对M生物药业公司来说,物流配送企业拥有丰富的物流配送经验和途径,这将降低药品流通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流通效率,继而优化整个医药企业物流市场。M生物药业公司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就是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于专业化程度高的专门物流企业来管理,这样就是提高了生物药业公司内部各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并且节省时间使其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4

1. 自办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 自办车队、自办仓库和自主拥有机械化装卸设施现象非常普遍, 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将产品销售物流全部委托第三方进行代理。由于中小企业受人员、资金和管理资源的限制, 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使物流管理整体质量差、成本高、效率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 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要求。

2. 中小企业自办物流设施已满足不了要求

从供应管理来看, 长期以来, 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关系仍维系在简单的买卖关系, 对“价格”等短期利益的注重比较多, 而对服务质量的一致性、业务合作的长期性等考虑不够, 损害合作伙伴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十分有限, 一方面供应商数量多, 另一方面原材料质量和供货期却无法保证。从生产物流管理来看, 中小企业管理不畅, 时间、空间浪费大, 物料管理混乱, 重复搬运, 产品移动路径不合理, 供货周期长, 企业内卸货、搬运、暂存、拼装等方面失控, 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低下、柔性低, 难以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也不能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从库存管理来看,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品、原材料、备品备件等库存管理方面, 主要依靠手工进行, 或由专人将单据输入电脑, 重复性劳动多, 库存管理效率低。没有采用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 仓储条件差、库存大、积压严重。

二、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经营者的物流管理观念较为薄弱, 不了解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知识, 在具体经营中也是重生产, 轻物流, 对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 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 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 被动地为生产、销售服务。在一些企业推行物流信息化, 也只是认为开发应用一个软件、几台计算机联网成立一个信息中心就可以了, 尚未真正从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优化内部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来考虑。在企业中也往往忽视了物流管理制度的建立, 物流管理人员多凭个人经验开展工作, 同时也缺乏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运营水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中小企业物流环节严重分割, 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

在企业内部, 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 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管理。企业内部物流相关职能部各自为政, 相互脱节, 供、产、销基本活动无法形成相互协作的价值链, 物流系统协调性差, 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 也就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 库存管理是静态的、单级的, 以高库存保持生产的连续性, 库存决策缺乏与供应商的联系, 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相关物流资源, 致使库存成本太高。从企业间关系来看, 中小企业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关系松散, 往往从各自的短期利益目标出发, 挑起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 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基础。另外, 也不重视客户服务, 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难以保证, 交货时间一拖再拖, 退货现象频频发生, 从而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在企业物流资源整合问题上, 中小企业也是重内不重外, 导致企业外部环境不能互相作用而缺乏动态适应性。

3. 信息技术应用尚未普及, 整体水平比较落后

从目前来看, 中小企业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 应用不普及, 中小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据统计, 我国中小企业的实现信息化的仅占10%, 大多数中小企业仍采取手工处理方式, 即使已经采用信息管理,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是极不完善, 数据处理技术落后, 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 无法及时、准确处理相关物流信息。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 严重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三、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措施

1.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中小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被划分为独立的职能, 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由不同的部门来承担, 各部门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 缺乏信息沟通和统筹规划, 为追求部门内费用的最优, 而使总费用达不到最佳。销售形势的变化不能及时的被反映到生产计划中, 采购也往往不是为了满足近期生产需要, 直接后果是在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环节囤积了大量的安全库存, 提高了产品成本, 降低了市场反应速度。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降低企业总的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调整, 同时成立一个能综合协调、调动各部门资源的物流管理部门, 由该部门来全面管理企业的物流活动, 但由于中小型企业以家族性质经营的比较多, 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在企业各个部门占据了核心位置, 所以需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强有力支持, 要有足够权力决策者出任该部门领导, 协调各部门利益。

2. 采用第三方物流, 提高核心竞争力

高度重视第三方物流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如前所述, 目前我国市场状况已进入买方市场, 企业利润己进入微利时代, 通过在生产领域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己经非常狭小, 而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生产成本外的最大的成本项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被“大而全, 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束缚,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封闭, 自办物流现象普遍, 习惯于传统的企业储运方式, 重生产、轻储运, 难以形成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对第三方物流存在认识上观念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洪水呻, 陈梅君.《物流运作案例》.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年

[2]宋迎春, 梁军.企业物流何以Q营,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 (6)

[3]李玉华.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 2004 (10)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重要研究 篇5

摘 要:许多中小企业在量的积累上达到一定程度后,却扩展无门,究其原因,是没有在经营思想、管理方法、员工素质等各个方面实现一种质的飞跃。其中,很重要的是缺乏战略管理的思想。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提出了目前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实施调整

一、管理者的战略思想

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企业战略,而中小企业不需要战略管理,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常言道:“商场如战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当前企业的经营环境动荡多变的情况,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企业战略正是把握整个企业命运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者是筹划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角色,因此企业战略就成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在负责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综合考虑三个基本战略问题,即:

1.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它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它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2.我们的企业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即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预期效果。

3.怎么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即寻找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对企业的一切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中小企业战略制定

对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说,企业战略的制定尤为重要,因为无论一个企业条件多么优越,运行如何有效,一旦它选错了方向和目标,就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企业战略的正确制定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工作中的头等重要大事。WWW.11665.cOm战略的制定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对外部环境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哪些外部因素随企业的未来发展而产生影响。认清这些影响的性质,积极的影响是机会,消极的影响是威胁。如何对待不同性质的外部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哪些因素会对企业未来活动产生影响。认清这些影响的性质,支持性的影响是企业的优势,妨碍性的影响是企业的劣势,如何对不同性质的内部环境因素采取对策。

2.规定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使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哲学和企业宗旨。所谓企业哲学是指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企业宗旨是指规定企业去执行的或打算执行的经营活动,以及现在的或期望的企业类型。简而言之,确立企业的行为和企业的经营观念。

3.制定企业方针。方针政策是指企业行为的总则,它概述了建立目标,选择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框架结构。在制定方针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方针应有助于企业目标的成功实现和战略的实施。

4.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规定企业执行其使命所预期的成果,它的时限通常超出企业的一个会计年度。短期目标是执行性目标,时限在一年以内,是管理者用来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

5.选择企业的目标战略。选择企业的目标战略是指在实施企业目标的若干可行性方案中,选定企业打算采用的特定的战略组合。就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长期目标可能是未来三年的利润总增长率,或者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或者是跻身本地区工业先进行业等等。实现不同的目标,企业所采用的战略或战略组合也不同,中小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三、中小企业战略选择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中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市场经营战略。中小企业选择的战略一般有以下几种:

1.集中优势、以专取胜战略。它是根据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等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势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优势,通过选择能够有效发挥企业长处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把有效的资源集中在目标市场,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做好产品更新改造工作,形成企业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2.寻找空白、快速取胜战略。这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应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快”的原则,通过寻找市场的各种空隙,凭自身快速灵活的优势,一举进入空白市场,进则扩大空隙,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退则迅速撤离,寻找新的空白。这就是中小企业的“小而灵,小而快”的战略。这种战略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上要保持战略决策在实施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性,以便决策尽快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3.与众不同、特色取胜战略。它是根据中小企业比较容易拉近顾客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中小企业规模小,一般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来取得竞争中的主动地位。中小企业经营的范围窄,比较容易接近顾客,能通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处于有力竞争地位。这就是中小企业的特色经营的战略。这种战略必须处理好经营特色与成本方面的关系。

4.横向合作取胜战略。这种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资金薄弱,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难以利用规模效益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策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关系,相互补缺,通过业务集中,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减少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内耗,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中小企业联合竞争的战略。该战略视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程度可分为松散型联合和紧密型联合。

5.纵向协作、承包取胜战略。它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有限,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依附于大企业的生产系统,接受一个或数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成为主要的一个加工承包单位。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监督和指导下,为其生产某种零件或某种服务,最终在大中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而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中小企业的专业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为它们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可大大减少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今后中小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作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而存在和发展。这种战略必须处理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承包条件以及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6.大小联姻、特许取胜战略。所谓特许是得到一个总公司承认的中小企业或独立经营者,以总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相结合为核心的所有结构或经营结构。特许经营对中小企业或中小独立经营者的最大优势是破产率低。据有关调查资料反映,美国普通中小企业第每一年破产率为35%,五年后是92%;而特许体系第一年破产率为5%,五年后为12%,大大低于前者。中小企业采取这种战略选择总公司时,应考虑总公司是否充分尊重中小企业的自主权,避免单方面的控制和系列支配;总公司能否提供有特点的商品服务来增加销售额;总公司能否提供周到的经营指导;总公司能否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和土地、建筑、设备等;总公司能否积极谋求思想上的沟通,在同一地区不搞恶性竞争。

7.科技创新、新技术取胜战略。这是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通过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或发明,取得某一产品或某市场的核心技术,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处于领先地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种战略需要注意技术的保密,保持技术创新和完善技术,一旦发现有其他替代产品或技术出现,必须快速反应,争取产品或技术的优越性、超前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品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着力点。

四、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调整

企业的战略管理实施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它包括建立一个高效的企业组织系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组织文化环境,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修订工作进程,调整工作计划,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中小企业物流仓储成本研究 篇6

关键词:仓储成本信息化库存资金作业标准

仓储活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各个企业,仓储活动管理对象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等,可以说仓储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这也同样意味着仓储活动所积压的资金所占比例较高,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更是如此,因此仓储成本是各个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所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企业要是想更加有效地加快物资流动速度促进生产顺利进行,控制营运成本,加大对仓储成本的研究控制成为其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

1仓储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仓储活动的飞速发展,诸多方面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一是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如今的仓储已经不同往日,其要求的人才相对素质更高,知识面更全,操作能力更强。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的人才缺口高达60万,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迫在眉睫[1]。二是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的仓库作业活动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很低,造成劳动效率低下,出错率较高,形成比较高的仓储管理成本。三是仓储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企业内部,企业对仓储管理制度重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多是人为管理,造成管理活动混乱,仓管作业管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一致性。四是仓库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单个仓库规模偏小,另外布局不够合理,未形成仓库网络,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单个仓库业务量不足,无法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提升仓储技术。比较典型的现象是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多数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导致大量仓库都集中在经济集中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而这些仓库未能统一规划,这样就会出现仓储能力过剩和部分区域不足的窘况[2]。

2仓储成本概述

仓储成本的定义是企业仓储作业过程中而发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和的货币表现,随着仓储作业的实际进行,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其中,一部分是用于仓储相关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费及商品的自然损耗;一部分是对仓储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3]。一部分是用于仓储作业所产生的的动力费及人工费;另一部分是物资储存量增加而产生的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

仓储成本控制就是根据成本特性以及有关信息资料,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作出科学的测算和逻辑的推断与预计,与实际操作中的成本发生额做比对,从而总结出仓储作业的最终效能,与此同时辅以例外原则,对差异进行适度调整,从而实现仓储总成本的最小化[4]。

3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3.1物资进出库信息反馈不及时

物资进出库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仓库利用率处于很低的水平,形成不必要的仓储成本。比较典型的是物资进出库信息主要包括进库和出库信息的不及时。出库信息反馈迟缓主要体现在企业没有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库存的控制还是停留在人员的手工登记,难免会出现仓储人员不自知的误差,查验手工的登记数据肯定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要想维持较低的仓库空闲率,企业里的各部门和仓储部门必须要达到信息同步的状态,只有这样,准确的库存信息才会为企业未来的生产计划提供高效的基础依据。入库信息的反馈滞缓其后果相对来说就会严重的多。例如原料A已经采购进所需量,但是生产部门查到的数据却是缺料状态,继续对采购部门下采购单,这样一来不只是可能产生库存不足问题,更严重的是资金的不合理积压可能对整个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造成不利影响。

3.2仓储作业管理随意性大

首先,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仓储成本的重要性,所以对仓储这一模块的管理也认真对待。其次,很多职员未受到规范持续的作业培训,更为重要的是仓储管理各岗位职责划分不明,仓储各模块作业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流程作业程序,仓储部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可遵循,导致员工工作随意化特别严重,员工之间协调配合性差,矛盾突出,造成不必要的作业效率浪费,这些都表现为企业仓储成本的增加。

3.3仓储技术水平较低

仓储管理是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活动,一是仓库在设计初期就应该系统考虑到仓库保存物品的特点、仓库出入库和仓库保存量的规模,进而确定仓库建设面积和容积大小,这也决定了仓库的空间和面积的利用技术,比如高空货架,盲目的建设一方面会造成仓储建设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会导致在日后的作业过程中因为设计不合理,作业活动进行不流畅,货物迂回搬运,货位空闲浪费等不必要成本。二是仓库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就参观的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企业现场来看,多数企业的仓储作业主要依赖于人工,这一方面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人工在工作过程中准确性较低,事故发生率也居高不下,这些都是仓储成本高昂的原因。

3.4库存资金积压严重

多数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原料辅料品种繁多,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为防止断料发生往往会对原材料保持比较高的库存量,这一方面造成仓储部门保管业务量增加,货位长时间被周期长的货位占用,仓储空间利用低,进而造成仓储空间紧张,只能进行重复建设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多数企业未意识到库存积压资金是本身是一项非常高的成本支出,但是未统计到仓储成本支出范围内,忽略了资金利用效率低这一关键问题。

4对策建议

4.1提高仓储信息化水平

企业仓储部门进出库货物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单纯靠人工操作,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准确率很难保证,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操作无法实现与企业其它部门数据的实时更新,企业管理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仓库库存情况,造成数据的时间延迟,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管理,因此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出入库信息化水平对于降低企业仓储成本意义明显。

4.2仓储作业标准化

仓储作业活动种类繁多,人员交叉作业多,无目的、无系统的作业活动只会导致现场混乱,事故频发,解决这一问题只能进行系统彻底的活动分析,一是针对仓储作业活动本身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活动是必要的,哪些活动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哪些活动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应该予以取消。二是进行作业活动流程化,规定各项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以此达到各活动的协调化。三是建立仓储活动作业标准化,如货物的搬运,叉车的使用的标准等,降低事故成本。

4.3提升仓储管理技术水平

仓储活动本身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其对管理水平、设计水平、设施设备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仓储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仓库在设计时考虑是否全面,是否具有相当预见性,其设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仓库建设水平,仓库空间和面积的利用效率,仓库布局更是涉及到未来作业活动是否流畅,是否会造成二次搬运等成本,因此应该注重仓库的早期设计,避免未来长时间的仓储成本发生。另一方面仓储管理相对比较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如目前在仓库广泛使用的叉车,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工使用成本,但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建立在企业实际情况基础上的,盲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只会增加企业购置成本,并且在实际使用中会造成企业更高的使用成本。

4.4库存资金积压严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成本更容易受到关注,如购买设备、雇佣员工等成本,这些成本可以称为显性成本,实际上企业更应该注意隐形成本的存在。在企业仓储管理中存在非常多的隐形成本,比较典型的是货物积压资金成本和货物缺货成本。货物积压资金成本主要是因为企业购置了更多的货物,这些货物长时间存放在仓库内,资金未进行有效的流转,造成资金的浪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系统考虑,如销售部门需要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采购需要提高对供应商的控制水平,仓储部门需要提供更精确的库存信息等。

参考文献:

[1]杜会敏.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

[2]刘咏梅.仓储成本管理与控制[J].企业导报,2011.

[3]孙连昌.现代企业薪酬机制与员工满意度关系透视[J].中国商贸,2011.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7

一、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环节

当中小企业决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就要加强物流外包合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环节[2]:

(1)合同的准备阶段。合同签订是关系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特别是物流外包合同,通常它时间跨度比较长,服务范围比较广,中小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避免操之过急。在签订合同之前,第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特别是原物流部门的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明确物流外包原因。第二就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资格和资信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选择合适的服务商。第三在确定准备合作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后,企业应与之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

(2)合同的订立阶段。在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同管理进入了实质阶段,即双方开始签订合同,包括合同的起草、谈判、修改和最终订立。在这期间,中小企业应就合同涉及的方方面面详细地与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谈判和协调,确保合同内容全面,措辞严密。

(3)合同的履行阶段。把物流外包后,中小企业不是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恰恰相反,企业必须随时了解合同履行的情况,监督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能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

(4)合同的归档阶段。合同履行完毕,要进行合同运行情况的全面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

二、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涉及的内容多、时间长、要求复杂,所以要避免出现问题。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合同不完善。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签订合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任何一方如在签约前考虑不周或者准备不足,都有可能在未来执行合同中出现问题。另外就是合同的执行标准及衡量标准,是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签约时首先应当协商解决的问题。

(2)措辞不明确。语意清晰明确、没有歧义是所有合同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歧义的语句会使签订合同的双方各自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从而引发争端。如果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外包商对某些语句的理解出现了分歧,事先又没有签订附加条款进行补充说明,统一双方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引起纠纷。

(3)条款不可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于物流需求专业性较强的中小企业,签约前应向有关专家咨询,甚至请他们参与谈判,分析企业生产、管理的特殊性、特殊要求以及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签订不可行的条款。而对于经过努力仍无法做到的内容,千万不要轻易承诺。

(4)监管不彻底。缺乏服务跟踪监管制度是造成物流外包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物流业务移交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后,中小企业无法对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控制,企业就面临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下降、对服务需求变化的灵活性降低等风险。

(5)沟通不及时。中小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后,与之就形成了一个合作关系,双方就提高物流效益,必须随时交流沟通物流运作信息,以便在发生合同外的情况时能及时协商解决,采取替代方案或补救措施,否则,中小企业的物流就会受阻甚至中断。

三、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许多中小企业对合同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合同管理极不完善,要想取得物流外包的成功,必须树立正确的合同管理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合同管理。

(1)建立健全物流外包合同管理制度。随着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律化,物流外包合同管理应从完善制度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成立专门的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机构,指定专业人员对合同进行持续性全过程管理。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评估和纠纷处理都处于可控状态。

(2)完善全面准确的合同条款。一份详细、准确的物流外包合同是进行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物流外包成功的必要条件。合同条款应在精确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

(3)建立信息交流沟通机制。物流外包合同从签订到履行直至结束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有效的合同管理应建立信息平台,保证及时地进行交流,从而增强相互的理解,以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

(4)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在签订合同后,中小企业应建立合同履行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密切跟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注意收集合同执行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信息处理,将合同实施情况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偏差,以便及时解决。

(5)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外包合同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其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合同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还应同时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并且要对企业的整体目标和物流需求有全面的理解。所以,中小企业要重视人才,选择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参与合同管理,同时要加强培养和再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有效管理。

四、结语

物流外包合同是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也是防范物流外包风险的主要措施。加强物流外包合同管理,规范并完善物流合同,实时监控物流外包合同的实施,能有效控制物流外包项目的质量。中小企业应认清自身对物流的需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不断自我完善,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双方以物流外包合同为基础,两者之间才有形成长期合作的可能。

摘要:在分析了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后,提出了改进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谈迎莹,李锦飞.工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的基础——物流合同[J].江苏商论,2005,(12):47-49.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对策

1 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观念依然比较落后。

中小企业受自身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影响, 经营者和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积累更多资本上, 比较重视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事务, 对物流管理相对不是非常重视。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所谓的物流活动就是生产资料以及产品的运输, 只要生产资料和产品不会耽误生产、不会耽误市场需要就可以了。中小企业重视生产经营管理、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这种观念将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 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甚至会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从根本上讲, 要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企业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在物流管理上的观念问题, 全面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只有树立了科学的管理理念, 才能帮助企业使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才能配备适当的人员, 才能达到物流管理的目的和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1.2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在手段和方式上亟待提高。

不可否认的是, 许多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上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 依然采取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手段, 过分重视生产原料和生产产品的及时运输方面, 对于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对于运输费用所占利润比例方面没有予以高度重视;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单纯的将物流等同于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 对物流管理中的数据分析和企业库存状况等因素排除在外, 对企业库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地位和作用不能客观的予以衡量。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在管理手段和方式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企业原料成本和产品的储存成本, 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1.3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缺乏相应的人才。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 人才的意义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是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为企业赢得足够的利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之所以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与人才缺乏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些中小企业尽管表现出对物流管理较高程度的重视, 认识到物流管理在提高企业利润中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专门人才, 企业物流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专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之所以中小企业比较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 除了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本身不重视物流管理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薪金水平、发展空间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一些中小企业引不进、留不住, 造成相应的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 受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不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从长远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 中小企业加快人才引进、想办法留住人才, 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4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影响了效率的提高。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生存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讲,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仍然很现实的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 过分依赖于人工, 不能高效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 信息化应用水平极低, 甚至有的企业依旧停留在纸笔时代, 根本见不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或者是一些企业配备了相应的信息设施,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和应用人才, 严重影响到物流管理的高效化和专业化。

2 中小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现实对策

2.1 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物流管理制度, 不断创新管理观念。

受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很多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只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方面, 对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思想观念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 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逐步增强物流管理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认知水平, 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创新物流管理观念, 需要中小企业牢固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 充分认识到物流在企业利润增长中的重要性;要善于创新物流管理的思维, 不能单纯的将物流与企业货物运输等同起来, 要从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诸多环节综合考量, 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的运输、储存、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 对企业不同生产经营环节予以科学安排;同时, 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控制物流成本, 加强企业成本核算, 以更好的降低物流成本, 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2.2 中小企业要善于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 创新物流管理的方式方法。

当前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方式和手段依然存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上, 热衷于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去“自办物流”, 往往出现因为设备设施利用效率不高、管理不善出现的管理成本增加的现象。因此, 中小企业必须要创新物流管理的方式方法。创新物流管理的方式方法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形式予以实施。所谓的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在物流渠道中通过中间商专门的物流服务满足需求方的物流需求。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中小企业来讲, 具有诸多的优势, 能够为企业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有效发挥自身效能, 节约企业运作成本, 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第三方物流, 尽管要支付一定的托管费用, 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能够节约在采购、仓储、运输、包装、装卸、人力等方面的成本, 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节约了大量的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2.3 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

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所以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因此, 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要加快对专门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 从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出发, 尽可能提供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条件和环境;要加快对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工作, 委派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系统的培训, 提高物流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加强与物流管理智能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聘请相应的物流咨询专家等措施, 切实解决企业物流管理的现实问题。

2.4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作为中小企业来讲, 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配备专门的信息管理设备, 引进和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现代化信息设备的人才;当配备相应的信息设备和操作人员之后, 中小企业要从生产计划、采购生产、成品运输与仓储管理等环节充分、高效的利用信息体系平台, 以更好的去处理激烈市场竞争中变得日益复杂的物流管理。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物流管理使得人工管理的难度逐步增加, 一旦在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等环节出现差错, 不但会浪费一定的时间, 而且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于中小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信息管理手段, 应当从企业自身出发, 按照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3 结语

物流管理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但是, 当前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诸如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观念依然比较落后、管理手段和方式亟待提高、缺乏相应的人才、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 中小企业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 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坚持以科学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为基础,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凡生.试论网络环境对物流管理的影响[J].物流科技, 2004 (7) .

[2]孙庆峰.企业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J].交通企业管理, 2006 (10) .

[3]连陶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锁经营的启示[J].管理纵横, 2011 (1) .

[4]支现伟.试论物流成本控制[J].煤炭经济研究, 2005 (6) .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9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其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过程中的货币表现。具体指的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产品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中花费的费用总和, 由三个部分构成: (1) 伴随着物资的空间性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设施、设备的费用; (2) 物流信息流动和处理活动所花费的支出, 以及处理这些活动时所使用的设施和设备的费用; (3) 在物流活动过程中中进行综合管理的支出。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物流成本管理占有重要的位置,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大量地进行着物流投入, 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

2 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管理者对物流成本管理不够重视, 只把注意力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 并未建立和配备规范的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机构和人员, 对于物流成本管理仅仅是粗放式的管理, 没有更多地关注物流中潜在的利润。

(2) 企业对物流成本含义界定模糊, 认为物流成本仅仅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运输费用, 这种对物流成本含义的片面理解, 直接制约了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 导致难以发现物流运作中的非效率活动和物流成本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直接影响到了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 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 物流效率低, 各个物流环节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企业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过程, 只有将三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目的。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落后, 除了会造成经济上的直接损失, 还会造成人力、时间、效率等方面无法估算的损失。

(4) 企业不够重视物流人才的培训, 缺乏物流成本管理人才, 导致从事物流成本管理的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 无法进行规范合理的物流成本管理

2.2 成本管理中的技术问题

(1) 在实际操作中, 核算物流成本时, 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为物流成本专门制定会计科目, 这样, 企业只能将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 企业无法对物流费用按照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列记账, 由此导致了将物流成本在企业里作出相对全面和明确的计算、分析是相当困难的。

(2) 费用核算问题。物流费用的核算不全面, 企业物流费用的核算只局限于仓库保管费和支出的外部运输费等狭义的物流费用, 对于物流中心和外部企业内相关的税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人员经费等并没有纳入物流费用的核算范围, 这样, 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实际数字很难从整体上正确进行把握。

(3) 忽视“乘数效应”。许多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没有很好地运用“效益递反”规律。物流成本作为企业惟一的、基本的、共同的管理数据, 其各数据之间是互相关联的, 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些数据的减少, 有可能会导致其他一些数据的增加。除此之外, 物流成本削减有乘数效果, 有的企业没有深刻了解这种“乘数效应”, 因此, 无法充分运用该效应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来改进。例如, 假设某企业有2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200万元的物流成本, 试分析, 如果该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1万元的话就会直接产生收益1万元, 而且由于物流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 又会间接导致收益增加200万元,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乘数效应”。

3 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

3.1 合理建立和优化物流成本管理机制

第一, 建立和完善物资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形成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加强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根据采购物资的实际情况, 运用现代采购技术, 如:外包采购、网上采购、JIT采购、供应链采购等技术, 将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分散采购和集中采购、现货合同采购和远期采购等进行有机地结合, 从而将物资材料的各项采购费用不断降低。

第二,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兼顾责任权利, 将个人利益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 增强员工物流成本意识, 对成绩突出的人员予以政策倾斜, 比如在评职称时、晋升职务时、提高工资福利时、分配住房时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第三, 构建物流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大力宣传全面成本管理 (TCM) 战略, 形成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的综合性的成本管理氛围。领导层有较强的物流成本意识, 员工有极强的成本效益观, 全员上下都积极参与物流成本管理。

第四, 采用系统化的综合控制。依据现代物流的系统理念, 企业应立足总成本, 把物流成本最小化作为最终目标。分析研究物流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 对各项物流业务进行整合, 逐渐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企业可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经营计划和战略, 在一定程度上, 把部分的甚至全部的物流业务项目承包给具有专业性质的物流机构, 有效地利用TPL规模效应、专业优势与增值服务, 借以发挥节约物流成本与提高资金周转率的积极作用。

3.2 进一步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 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制度

物流成本核算是指企业运用专门的计算方法, 根据物流活动中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和设定的成本项目, 汇总和分配物流运营中的物流费用, 最终计算出每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位成本和实际总成本。在对物流费用进行核算时, 要区别于其他费用进行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 并对其核算的内容及其方法予以明确, 并且将财务会计与物流成本管理在系统上有效地联结起来。以成本会计为核算基础, 将物流成本分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三大项, 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可以按照支付形态、功能、适用对象、ABC成本法等核算方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同时, 企业实施成本核算制度时应当以活动为基础, 将相关的费用分解到需要消费耗用一定资源的活动中去, 而不是分解到某个部门, 这样的成本核算制度, 才能够使物流绩效得到正确而恰当的评价。

3.3 通过各种渠道降低物流成本

(1) 认真审视, 周密考虑, 设立成本最小化的物流活动方案。成本最小化的物流活动方案指的是, 在物流运营过程中, 合理安排物流设施和物流活动, 尽可能用最小的物流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物流活动。物流运营中各项成本时常会出现此消彼长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一旦不予以考虑的话势必会造成大量的物流费用浪费。成本最小化的物流活动方案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物流流程来设计和规划, 不能仅仅关注局部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 应该全面地、从企业整体的经营去全方位考虑。

(2)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高物流效率,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物流占用的资金, 而且可以使物流周期缩短, 降低存储的费用, 从而减少物流成本。比如, “零运营资本”就是海尔集团为了缩短物流周期,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提出来的, 要求在物流过程中加快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速度。在发达国家, 其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16~18次/年, 然而在我国, 生产企业物流速度平均每年还不及2次, 这说明同样生产一种产品, 在我国花费的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8~9倍。由此可见, 提高物流效率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优化物流全过程降低物流成本。对于某一个企业来说, 管理和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 因为它不只关系到本企业的利益, 而应该从整个供应链过程来考虑物流成本的效率化, 即从产品完工到送至最终用户的整个过程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总之,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目前已经成为很多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但是仍然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以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因此这些企业必须权衡物流成本, 逐渐降低物流各个环节如生产、库存、运输等方面的成本, 并且与最终给客户带来更大的效益进行密切配合,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巧娣.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2]郭兰静.加强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管理[J].前沿, 2007, (05) .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10

1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1.1 中小物流企业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没有一个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不同国家使用各自中小企业定义。我国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小企业的定义,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 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

物流企业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企业的三种类型,即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本文所说的中小物流企业是除国内一些超级大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海运、中铁快运、中邮、宝供储运等)以外的所有物流企业。

1.2 物流信息系统

1.2.1 物流信息系统及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指使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且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1]。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

1.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1.2.2. 1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从功能上讲,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代物流思想体系为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计划、管理和控制及作业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快速反馈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并辅助决策,提高物流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的信息系统。目的是在提高物流业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具体来说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掌握订单信息并进行存储的功能。

(2)正确掌握物的移动并进行传送的功能。

(3)为顾客提供实时查询物流信息的功能。

(4)科学管理控制各项计划和实施的功能。

(5)准确及时获得各种反馈信息的功能。

1.2.2. 2 基于管理活动层次的系统结构

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作业控制。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作业控制信息系统。主要目的是保证作业能有效的高效率的完成。

(2)管理控制信息系统。部门负责人所需要的信息系统。

(3)战略控制信息系统。辅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做出战略决策。

1.2.2. 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活动层次的物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物流信息系统的一级目标(主要目标):减少物流周期的不确定性,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可靠性、送达及时性、交付一致性的要求。二级目标(力求达到的目标):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物品管理子系统、存储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运输与调度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等。如图2所示。

2 物流信息系统在中小物流企业应用现状

2.1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现状

近几年,在现代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理念的冲击下,传统物流企业纷纷转型,很多中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成长,不少企业都发展成为本地的龙头企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利润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提升,相反由于竞争加剧、石油价格的上涨,物流业总费用增速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困扰着企业管理者。虽然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物流信息化对企业将来发展的重要性,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得到了各物流公司的高度关注,但“物流信息化”到底是什么,怎样实现等具体问题还不甚了解。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可以说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2]。

(1)观念问题。许多企业家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没有必要非赶信息化这个“时髦”,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应用物流信息系统。

(2)人才问题。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那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机会不断流失,同时,由于企业缺乏信息人才,也增大了物流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成本。

(3)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还有一些企业,病急乱投医,盲目地建设大而全的物流信息系统,以至于许多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

(4)管理问题[3]。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许多业务规则存在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许多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业务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有些中小企业缺乏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各部门对信息条块分割,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5)标准问题。信息化意味着标准化。目前,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缺失严重。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标准化会降低生产效率,多头管理导致物流行业标准化矛盾突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信息格式不统一、接口不统一,也阻碍了物流信息化市场的发展。

(6)信息化水平问题。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正面临着信息化盲区的困境。众多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不具备整体实施信息化的条件,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们在2006年底,实地调查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部地区等10个省区市30多家企业,形成《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到“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在北京市,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在硬件上,许多中小物流企业也就是配备了一台或两台电脑,大多用于财务处理或数据存储,其它应用很少,也没有必要配备服务器。还有很多中小物流企业依靠电话和手工方式完成业务处理,更不用说应用具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了。

(7)物流市场竞争问题。同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程度普遍落后的现实,是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市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中小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储运活动方面,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体现。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服务企业信赖,从而影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中小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

3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伴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步扩大,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对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而言,这种竞争固然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更多的却是挑战。为了突破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瓶颈,使中小物流企业得以顺利实现物流信息化,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健康充分地参与到物流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现提出以下对策。

3.1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观念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战略及发展较为滞后的管理观念。企业应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揽货、运输,装卸等非标准的运作方式的话,终将跟不上物流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信息系统意味着标准化,许多企业管理者总认为这种标准化降低了效率,所以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其后果就是将企业限制在低水平运作的层面上。因此,要推动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让管理者提升管理观念,让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加入到建设进程中,明确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认识到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信息化的成果和过程有个合理的预期。

3.2 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储备

虽然并不一定需要企业自己的信息人才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在之后的系统使用过程中还是由他们承担主要的管理和维护任务,因此中小物流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并且可以与开发系统的专业物流软件公司进行定期的咨询与培训,保证自身信息化队伍的先进性。同时,面对市场的竞争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趋势,这些信息化人才除了从事信息系统得管理和维护外,还需要具备物流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为以后应用更加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好准备。

3.3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局部解决方案或软件,合理有效地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与评估

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选择合适的软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物流软件供应商们过多关注高端市场,总是喜欢开发功能齐全的软件产品。较低价位、简单易用、适用于中小企业用的软件较少。有很多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投资的中小企业往往盲目建立一些大而全的信息系统,不能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现实问题,致使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不敢投入,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的选择时,首先应做企业的评估和调查,分析企业的需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局部解决方案而不是全面方案。建立一个可供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投资评估方式,以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概念化、随意性问题。同时,建立一个以财务指标、物流服务水平指标、功能指标和技术指标四大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得企业能够以业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系统的、量化的评估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过程。

3.4 调整优化管理组织,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今后的物流管理,不能依赖过去保守的管理方法,必须导入革新的理念,确立跨职能甚至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物流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在战略选择阶段,应用SWOT分析法[4],通过对内部优势和劣势的认识,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避免可能遇到的威胁。

3.5 积极开展信息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关系到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起始阶段就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产品编码标准,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标准,物流作业流程标准,管理规章制度标准等,都是必须得到管理者、信息化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高度重视的。既要遵循统一的国内国际标准,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尽管标准化工作较为繁复,耗时耗力,但对于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3.6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

中小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避开在人力、物力、规模等方面的劣势,而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提高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顺畅沟通信息,减少库存,节约运力,削减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赢取生存机会。不实现企业信息化,就不能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行动等具体目标,中小物流企业最终就只能被其他物流巨头或物流新锐兼并或整合。

3.7 作为服务性的中小物流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物流信息系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企业获得利润的途径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被客户所选用,满足客户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具体到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物流业是服务行业,其产品就是服务,其客户就是广大的生产和贸易企业。中小物流企业一定是以满足生产和贸易(含批发和零售)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为目标,通过企业的服务使客户或者降低占压资金成本,或者减少相关人力成本,或者能提高产成品的价格,从而达到使客户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因而获得利润为目的的。所以,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将眼光首先放在如何更快更好地向客户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上面,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尽可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4 结束语

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物流信息化不仅需要政府、物流企业、IT厂商等相关方面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立足长远,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坚定信息化之路,构建适合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总之,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未来物流发展的需要,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行业和现代物流需求的增加,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将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信息化竞争力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作为新兴物流行业中的绝对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落后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树山.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王佐.企业如何拓展第三方物流[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3):6.

[3]何发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中小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 中小物流企业;品牌建设

一、中小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品牌危机

品牌是以名称、术语、象征、记号及其组合和一系列市场活动为载体,由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和品质认知,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有的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是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的、需要企业主动追求和不断维护的关系。品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品牌观念淡薄、品牌理念欠缺、品牌定位不明确等都反映出其品牌建设的缺失。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物流巨头开始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竞争,它们依靠强大的品牌优势,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挤占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品牌劣势逐渐显现,事实上,它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品牌危机。

2.品牌建设有助于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我国尚处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成熟的国际大型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显得尤为不足,这使得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品牌是物流企业向客户展示实力的有力工具,也是客户认知物流企业的主要途径。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认知的提高,品牌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3.品牌建设有助于增强我国物流业整体竞争力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占据了市场经营主体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品牌观念淡薄,品牌建设缺失,导致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直接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制约了物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今,全球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各国都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业竞争。为了指导和加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国最近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中小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无疑将是我国物流产业稳定发展,不断提升整体竞争水平的重要保证。

二、中小物流企业建立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思想

1.树立品牌竞争意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以品牌为战略发展核心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对物流企业而言,品牌是其展现经营理念、企业文化,获得社会信任度、美誉度,输出服务品质和附加值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应充分理解品牌的涵义,重视品牌竞争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当前,市场竞争格局已经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等局部性的低层次竞争,上升为综合性、高层次的品牌竞争。能否拥有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中小物流企业亟需转变发展观念,强化品牌竞争意识,树立牢固的品牌竞争观念,将品牌竞争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

2.强化品牌管理意识

强化品牌管理,意味着要将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选择、品牌形象塑造和维护、品牌传播和发展等一系列环节以有效的计划、决策、组织和实施加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企业应拥有前瞻性眼光,将品牌管理尽快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制定和实施品牌戰略,用品牌战略管理来统领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品牌发展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品牌建立、维护、发展进行时刻的跟踪和反馈,并致力于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为达到企业品牌发展目标进行沟通和合作。

三、中小物流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策略

1.从战略高度进行品牌建设,赋予品牌内涵

品牌建设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企业行为,企业高层要在战略上认识到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战略高度对品牌建设进行指导和规划。品牌建设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它更需要企业员工的参与,需要企业每一个人的切实努力和维护。

(1)正确树立品牌理念

品牌理念是品牌的内在文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的品牌理念,在企业内部,它指出了企业发展的目标,指明了企业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在企业外部,它向社会,向客户做出了企业发展的承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物流企业要认识到树立品牌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企业发展环境,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理念。品牌理念缺失,品牌理念不明确,都将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确的品牌理念是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航标,它指引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2)准确进行品牌定位

中小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以消除企业形象的不确定性。一个良好的物流品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定位,而应该是基于对客户需求的准确认识。中小物流企业需要进行细致的市场分析,并结合自身发展规模、技术特点、实力水平等因素,明确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找到顺应市场发展,同时又符合自身特点的物流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竞争者情况以及企业实力的变化而改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品牌进行再定位是必要的。

(3)大力培养物流人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与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中小物流企业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物流人才是物流企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物流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中小物流企业要从战略上认识到人才在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现有人才的管理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品牌的建立,品牌形象的维护,品牌的发展依赖于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更离不开物流营销人才的通力合作。只有企业各个部门互相协调、相互配合,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推进品牌建设。

2.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增强品牌竞争力

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在企业品牌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有效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使服务和品牌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中小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提高服务质量,培养品牌忠诚度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经营方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造成其服务质量低下,客户满意度不高,难以维系客户对其品牌的忠诚度,品牌价值自然得不到体现。企业所提供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客户对品牌的印象,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应该以提升品牌价值为目的,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手段,以满足客户物流需求为宗旨,维护和发展品牌形象,培养和提高品牌忠诚度。

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在资金、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匮乏,其业务开展具有一定限制,为此,企业应该端正态度,在定位的细分市场稳扎稳打、做出深度、做出声誉,同时注意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远无止境,只有持之以恒地提供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客户对品牌的信任,才能在客户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不能因为规模小就忽视服务质量这一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脱离了服务质量,任何品牌管理都是一纸空谈。

(2)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提升品牌知名度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数目繁多,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创新精神。物流需求正在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利用灵活性高这一特点,在识别其他物流企业特色的同时,结合自身实力,发展个性化服务,形成其他竞争者无法复制的品牌优势,以达到巩固老客户、赢取更多新客户的目的。企业需要观测市场,时刻保持对客户需求的灵敏度,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推出新的服务标准,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打造专业、便捷、诚信、个性化的服务,利用服务特色构筑品牌特色,从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3.加强品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这就要求中小物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1)自身资源

车体、物流设施设备、员工服装、标签等各种中小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活动的载体都可以作为品牌宣传的媒介,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增强其对本品牌的视觉识别(VI),并可加深潜在客户对品牌的印象。

(2)感恩社会

企业还可以尽可能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回报社会的同时还起到品牌推广作用,有效提高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3)口碑传播

企业为客户提供高水平、定制化物流服务的过程就是进行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的过程,客户资源优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企业可进行有意识的“主动营销”,依靠老客户的宣传评价来传播企业品牌,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效应。

(4)传统宣传

各种传统媒介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传单等形式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将企业的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客户,以獲得其认知,扩大知名度。

4.建立客户反馈机制,维护品牌可持续发展

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不能缺少客户反馈环节,中小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也是如此。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不断缩短从客户到企业的信息通道,使客户的每一个意见都能顺畅快捷地到达企业的客户服务部门。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改进自身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也维护了物流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物流企业需要注意服务终端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并且利用这些信息为企业服务的生产和改进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主动对客户进行回访,收集客户对服务的反馈信息,企业可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客户对本企业品牌的信赖。

参考文献:

[1]李伟.浅析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的对策[J].商业经济.2008(7)

[2]周艳军.试论我国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J].商业研究.2007(9)

[3]王微.“十一五”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新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07(2)

[4]鲁涛,周晶.江苏物流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9)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篇12

1 物流管理理论述评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与物流活动相结合的一种经济行为。对其研究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起始于国外。当时经济理论界的学者差不多都是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来研究物流理论的,并且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是在界定和解释物流的相关概念,尚未更多地涉及到其他的理论问题。到了20世纪中期,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关切程度日趋深入,有关物流理论研究所涉及的问题明显增多,研究的视角也不断扩大。1954年,美国鲍尔·D·康柏斯发表了《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推动了物流管理的探讨和研究工作,此后出现了一系列研究物流管理的理论。

我国有关物流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物流问题,并相继引进和介绍国外物流概念和物流理论研究的动态,在此基础上一度形成了物流理论研究热潮。不少专家学者,如王之泰(1995)、郝聚民(2002)、马士华(2001)、骆温平(2002)、张卫星(2002)、余艳(2002)等在考察、研究国外物流经验的基础上,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阐述了物流运行的原理和模式等。

具体而言,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比较多,主要有商物分离论、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说、第三个利润源说、效益悖反说、后勤学说、供应链学说、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战略中心说、绿色物流说等。

商物分离论是早期的物流管理研究观点,认为物流活动和商品流通相分离。物流成本中心说和利润中心说分别从成本和利润方面揭示了物流的经济价值,说明了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它们和黑暗大陆、物流冰山学说共同揭示了现实物流经济活动有很多知识尚未被发掘。服务中心说则是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认为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增加。物流的战略中心说则强调站在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物流,物流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益悖反说揭示物流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表明物流管理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综合权衡各功能要素的效益,实现物流系统的总体效益的最优,而不是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供应链学说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物流的内在运动规律,一方面探寻外部物流管理,即谋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顾客的供应链体系的一体化,同时也探寻内部物流管理,即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整合模式及其运作规律。绿色物流说则是从可持续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循环物流系统,研究现代物流必须在综合考虑物流、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分析现代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发展战略和模式。

物流研究的各种理论,虽然研究视角与内容不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理论其实与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中心说互相联系,它们都认为物流管理在成本、利润获取、服务供应和战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未被认知的地方。成本、服务、利润、战略中心说及后勤说、供应链学说都是从不同侧面提出了物流管理的方式和重点内容。效益悖反说提出了物流管理要将物流成本、效益、提升服务、物流战略、供应链管理等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收到好的管理绩效。物流管理研究理论的发展意味着物流管理不仅要降低运输成本和仓库费用,而且更要遵循战略性、服务性、创新性、整合性等管理原则,树立多元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2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为了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策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就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势”(Strengths)、“弱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全面的剖析,以保证在物流管理中,发挥优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弥补弱势。

2.1 优势分析

2.1.1 易于接受新观念。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更容易接受新管理理念。关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绿色物流、服务物流、现有业务流程重组等新的物流管理理念,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接受和实施,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层次少,结构灵活,没有僵化性,一般只需得到企业领导人的支持即可实行新管理模式。

2.1.2 认识到物流管理的意义。

中小企业过去普遍认为市场需求、生产、销售是企业应关注的问题,物流管理是不重要的,忽视物流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物流管理的意义,开始注重物流管理。

2.1.3“聚核”观念得到认可。

中小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其中“聚核”观念被中小企业所认可。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聚焦于核心业务和擅长的活动、将非关键和非擅长的业务进行外包,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重要的,而物流外包是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2 劣势分析

2.2.1 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充分,对物流管理的态度较为冷漠,认为这是大企业的事情,与小企业没有多大关系,影响了中小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积极性。

2.2.2 信息化进程缓慢。

信息化对于企业物流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缓慢,或者几乎没有信息化建设,这无疑阻碍了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

2.2.3 缺乏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比较低。

中小企业在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没有能力实现物流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物流管理工作不少是由企业所有者自己兼任的。由于管理者缺乏专门的职业训练,中小企业缺乏专门人才,物流管理水平大多比较低,这使得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较单一,自营物流所占比重较大,第三方物流所占比例小。据测算,36%和46%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有18%。

2.2.4 组织设计不合理。

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输、成品仓储及库存控制、订单管理、物料计划、成本控制等物流业务是分属于生产制造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为地割裂了物流功能,部门间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效率低下。

2.2.5 物流运作较难规范。

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要求各个节点企业都要有规范统一的经营运作模式,在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商务运作程序上实行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各节点企业要对原企业流程、管理体制甚至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这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2.3 机会分析

2.3.1 中小企业集群不断发展。

集群化模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政府也高度关注和扶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从资金、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大力扶持。而集群为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一方面,集群内地理位置相邻,为企业进行第三方物流和结成物流联盟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政府对集群的物流园区的扶持,也为中小企业物流运作及其创新提供了便利。

2.3.2 现代物流技术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等。

2.3.3 政府对物流的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扶持。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是重要的。因此,我国及各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物流和配送进行大力扶持。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规定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开发区(园区)改善基础设施。这里所说园区包括集群内的物流园区。

2.3.4 有大量的第三方物流商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

随着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商开始大量涌现。企业在第三方物流商的选择方面拥有很大的主动权,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会越来越好,而费用会越来越低。

2.3.5 现代物流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发展。

随着国家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突飞猛进,为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

2.4 威胁分析

2.4.1 市场环境相对落后。

虽然我国非常重视并扶持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但是政策的支持力度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政策、法规,物流技术等软环境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物流持续发展。

2.4.2 企业间恶性竞争。

中小企业面临的威胁还主要有来自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恶性竞争,包括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能力、价格、供应链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竞争,恶性竞争使中小企业迫于生存问题而难以对物流管理加以关注。

2.4.3 制度环境不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诸如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物流经营的需要。因为企业在改善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配置就会受到阻碍。

2.4.4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邮政等行业转变而来,其运作方式很难一下子从原来的传统业务向现代物流业务转换,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运输、采购、装卸、搬运、包装、仓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据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只选择一家物流公司的比例为9%,大多数企业都选择2家以上的物流公司,所占比例为91%,其中选择4~10家物流公司的占50%,说明大多数物流公司还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2.4.5 诚信度低。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运行的管理模式,它既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环境的保障,还需要合作观念和良好的诚信表现。而我国专业化物流企业的社会经营诚信度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小企业与之进行物流合作的愿望。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低诚信使企业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内部物流合作机制。

3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对策

3.1 战略上高度重视

物流管理己经成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中小企业也要从战略高度正确认识物流的重要性。我国中小企业要把物流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管理。树立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理念,通过改善物流管理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3.2 建立横向一体化的物流系统

横向一体化物流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模式,相当于协作物流和物流外包。中小企业应将供应商和客户都纳入管理范围,与供应商、销售商等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加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同时,在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物流管理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系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

3.3 采取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物流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物管理水平,发挥物流管理的应有作用,必须正确分析选择企业物流模式。企业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物流外包和协作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综合考虑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物流系统总成本等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采取自营物流;反之,则采用业务外包。

3.4 采用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提高核心竞争力

采用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策略,减少物流自我服务的比重,是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物流联盟就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同一行业的中小企业签订契约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被“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束缚,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封闭,自办物流现象普遍。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有利于企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企业核心业务上,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发挥资源联合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5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是中小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必须改变封闭式的物流信息管理,通过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开展与物流伙伴的合作,将销售信息、库存信息、生产信息、成本信息等与合作伙伴交流分享,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具体而言:一是加快企业局域网的建设,使信息在企业内外部实现共享。二是各部门的信息必须规范化。三是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如商品条形码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POS)数据读取系统等。

3.6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中小企业物流部门应设计为面向流程管理的扁平化结构,即物流功能集中于一个部门来管理,实现产、供、销物流的协同运作,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由于中小型企业以家族性质经营的比较多,所以需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强有力支持,要有足够权力的决策者出任物流管理部门领导,协调各部门利益。

3.7 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中小企业为了培育与引进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并努力在物流方面建立人员竟争机制,优胜劣汰。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

3.8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政府要对中小企业物流服务进行合理规划,依托产业集群,建立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加大中小企业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引导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鼓励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

摘要: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即SWOT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强调我国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既有发展机会,也有发展威胁,既具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发展劣势。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对策以利用机会和优势,同时避免威胁和克服劣势,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唐纳德.鲍尔索克斯,戴维.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道格拉斯.兰伯特(Lambertt.D.),詹姆士.斯托克(Stock.J.),莉萨.埃拉姆(Ellram.L.).物流管理[M].张文杰,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李京文,等.物流学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4]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7]陈运娟,罗乐娟.企业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4(4):91-92.

[8]汤静.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物流管理[J].市场论坛,2007(12):34-35.

[9]刘源.对我国企业物流发展与创新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3(4):86-89.

上一篇:婚礼策划设计下一篇:新闻价值的最高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