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共12篇)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1
随着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 在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物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新型服务系统。在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因此,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 探析物流企业发展的策略。
1 更新物流观念, 增强服务意识
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物流业应该属于服务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改变过去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思想, 改变过去只重视市场促销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 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模式, 重视供应链管理, 从服务角度出发, 坚持客户至上的经营原则, 开展适合于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新的服务模式, 甚至实现客户定制物流服务。
中小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企业一般会首先寻求实现物流服务的一致性, 然后再提高交付速度。物流的作业表现一般通过能否适应通常和异常的顾客需求中是否灵活以及故障的恢复来考察。服务可靠性涉及到物流的可获得性和作业效率的精确衡量。只有全面的衡量才有可能确定总的物流作业是否达到所期望的服务目标。
综合运用各种运作驱动的方法, 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 加速物流运作的方法, 达到准确预测、尽量减小库存, 甚至实现零库存, 大大减小资金的成本,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从而达到减小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2 树立全面人才观, 注重人才培养
我国物流人才相对匮乏, 相关的教育、培训、理论都处于落后状态。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经过正规物流职业培训的都不足5人, 企业员工的学历普遍偏低, 主要是初高中毕业, 其次有较少的职高、大专学历, 即使是在效益相对较好的中小物流企业中, 高层治理职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也非常少, 这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中小物流企业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迅速提升品牌形象, 赢取更多市场份额, 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必须在物流供应链思想指导下, 加强与科研院校、咨询机构、社团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加快培育具有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认识物流政策法规、把握现代物运营理技术的物流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 加强技术骨干的培养, , 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在经验和技巧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积极参加物流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3 提升管理水平, 降低管理成本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对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流管理成本的核算一般是根据行业以及历史情况确定一个固定比例, 乘以保管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计算得出。企业需要对物流成本的构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具有对需要展开的功能成本进行分析和动态成本计算的能力。要掌握使自己的物流能力与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的艺术, 对顾客的承诺是形成物流战略的核心。
企业物流成本是仅次于原材料成本的最大的成本项目, 而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30%~40%, 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物流成本, 并且大大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因此, 中小企业必须站在战略高度, 去考虑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物流活动的有机结合, 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在节省产品成本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从而有效地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 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 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 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到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成本:
(1) 建章立制。建立完善企业核算制度和方法, 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 建立与之相吻合的成本考核制度, 加强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监督。
(2) 加强供应链管理。整合优化供应链的过程管理, 提高供应链活动的效率, 以降低物流成本。
(3) 责权结合。建立物流责任管理制度, 不同部门的物流负责人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把领导责任和物流成本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4) 物流合理化。推行综合性的专业配送, 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和改进, 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4 加快物流现代化, 提高服务质量
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成果, 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 从流程控制、信息处理到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发展现代化产品制造技术和市场分销系统, 不断导入和融合现代物流的新思想、新技术, 实现产品制造分销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功能统一和高效互动, 最终达到适应并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
物流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运输手段, 为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实现“零库存”。因此, 信息掌握得越充分、越准确, 就越可能减少库存。中小物流企业必须寻求一个既节约资金又方便快捷的途径实现信息化。当前, 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和信息, 实现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及功能的共享,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以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不失为一个良策。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物流MIS, 实现业务的及时监控反馈, 确保最好的服务效果, 也能真正让客户更放心和满意。
物流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要以专业化为条件, 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整合, 提供一整套物流的增值服务。要在各中心城市之间建成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建立高效能的机场和港口, 发展集装箱运输, 建立立体仓库等等, 发展代理、配送连锁经营等新的物流方式和经营方式, 发展集约型的配送制, 推进连锁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
5 创新管理模式, 降低经营风险
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物流企业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只重视市场促销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 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优化配置方式, 实现物流功能一体化和物流配送市场化, 不断提高物流效益, 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科学系统, 有效的物流采购管理操作平台。强化管理, 明确职责, 规范业务, 降低成本, 高效运作, 增加收益, 形成企业独有的物流采购优势, 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持久发展提供动力。
与其他物流企业结盟, 优化运作体系, 协作经营。在已有的物流资源难以满足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时, 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 通过资源互补、合理运作、共享利益, 不断优化物流运作流程, 实现物流经营的顺利进行。
中小物流企业要引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建立动态物流安全管控检测与分析, 建立物流风险评价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异常报警系统, 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在财务收支管理方面, 要防范经营风险, 增加财务收入, 节约财务支出, 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要对新型物流风险发生有充分的准备, 增强物流安全与弹性, 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 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 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总之,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要运用战略眼光, 增强服务意识, 狠抓创新管理, 加快物流现代化, 确保企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摘要: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势介入, 使物流业显示出强劲的动力, 但随着竞争日益加剧, 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旨在分析加快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策略, 为其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策略,更新观念,创新管理,物流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之泰,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探讨新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J], China Ocean Shipping Monthly, 2001, (3) .
[2]杨伟文, 赵新林.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3]孙光圻, 倪玮, 姜梅, 张维国.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J].商品储运及养护, 2002, (1) .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2
摘 要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之间面临的挑战逐步加大,急需提高物流管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文章对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从采取建立健全相关的物流管理制度,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引进和培养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以及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等方面改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
关键词:中小企业 物流管理 现状 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ME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challenge between SMEs an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logistics management to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The article mainly SME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establish and improve rel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aking, relying on third-party logistics organization,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specialized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MEs improve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KEY WORDS:SME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countermeasures
目录
摘 要....................................................................................................................................1 ABSTRACT.............................................................................................................................2 第一章、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5 1.1研究背景........................................................................................................................5 1.2选题意义........................................................................................................................5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6 2.1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6 2.1.1国外物流发展概况.................................................................................................6 2.1.2国内物流发展概况.................................................................................................6 2.2国内外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7 2.2.1国外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7 2.2.2国内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8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8 3.1中小企业的界定............................................................................................................9 3.2中小企业经营特点........................................................................................................9 3.2.1企业规模小.............................................................................................................9 3.2.2企业灵活性高.........................................................................................................9 3.2.3企业的经营的小批量、多样化.............................................................................9 3.2.4中小企业的社会发展作用...................................................................................10 第四章、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11 4.1中小企业的物流划分..................................................................................................11 4.1.1.业务外包...............................................................................................................11
4.1.2.SCM自营物流.......................................................................................................11 4.1.3TPL自营物流.........................................................................................................11 4.2物流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意义..................................................................................11 第五章、当前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的问题....................................................................13 5.1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落后......................................................................................13 5.2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13 5.3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缺乏......................................................................................13 5.4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及其效率较低..........................................................14 第六章、中小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对策........................................................................15 6.1 健全物流管理制度,创新管理观念.........................................................................15 6.2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创新物流管理方式方法......................................................15 6.3积极引进和培养物流管理人才..................................................................................15 6.4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16 参考文献............................................................................................................................17
第一章、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增大。无论是在减少失业人员,增加就业岗位等解决就业的方面,或者是在增加市场经济贸易发展的方面,以及减少人员流动性方面都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增强,面对着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对于在我国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中小企业而言,物流也将会是中小企业的竞争热点。在国外,物流已经不仅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竞争要素,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随着物流在我国的日益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物流,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正在借鉴国外物流先进管理经验,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物流管理模式,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大多数虽然也接受物流,甚至有的企业也将物流列入企业管理和活动范围,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不了解物流的真正含义,没有真正意识到物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企业如何开展物流则知之甚少。
因此,本文将结合现代社会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之后对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2选题意义
在当今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例如企业的技术、企业的人才等,同时竞争也体现在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能力。目前,物流无论在中小企业还是在大型企业,都己经成为了企业的新的利润来源。而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物流管理方面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那么将会大大的提高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此外,对于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都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来说,物流占着企业成本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的物流贯穿着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过程,如果一个企业的物流得到改善,将能够给这个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效益。因此,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对于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竞争力较弱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就会显得非常的重要。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物流通过对资源的优化整合,更能集约地衔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循环过程。从中企业的角度来讲,适应新闪的网络环境,发展现代物流,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从而极大地降低运营成本,这是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可挖
掘的重要潜力所在。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
2.1.1国外物流发展概况
物流的存在在世界上已经有了大概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物流这一概念的产生以及出现,至今也就是仅仅经历了一个世纪。在一个社会的长期发展中,经过了非常多的学者们长期的理论酝酿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个在每天的生产活动中,一直都被人们看成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的组成领域中,仔细的分析起来还是有一种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制造过程的,而是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有关但却是另有特性的,而那就是物流。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为实物分拨或实物分销),可缩写为PD。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战争物资供应“后勤”(Logistics)理论被应用于战争活动中。“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送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二战以后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勤一词在企业管理中广泛使用,使得物流的含义扩大,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大的市场,不但为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而且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不仅有成熟的理论,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中尤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以保证整体利益、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世界上各行业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浪潮和网上贸易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货物流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欧美等国的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跨国展开连横和纵向并购,大力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1.2国内物流发展概况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物流这一概念随着市场营销的理论传入我国。而在当时,我国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的生产总值仅仅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5%。然而随着我国改革放政策渐渐的实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进行深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的增加,在物流这一概念传入中国的二十多年后,在2002年物流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了 6%,上升了 1.5%。
而且在2002年,我国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占第三产业的比例也从原来1995年的17.0%上升到了 2002年的17.8%。并且由于物流这一理念在我国的不断推广,无论是国家的政府机构,还是国内的国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都对发展现代物流有了 一个新的认识。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都没有独立的物流部门,而是在传统体制下的企业物资流通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这一部门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仍然是停留在企业的进销存、核算、仓储、运输以及搬运上,没有几个企业的物流部门是能够做到为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物流管理,现代的物流功能并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对于物流方面的研究从流通领域逐渐的向生产领域进行渗透,物流产业在最近的几年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在与西方的物流产业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较而言,却是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无论是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硬件还是软件,与现今国际上的物流产业相比较都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以及运用方面的能力,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物流过程中的各种统筹策划以及精细化的组织及管理能力都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
当今时代的物流管理,所要求的是要对整个的物流路径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物流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是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各不相同的理解。各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都是不尽相同的。根据我国目前国内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可以将企业的物流管理分为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被动处理型,第二种是系统化物流管理型,第三种是现代物流管理型,最后是供应链物流管理四个类型。
2.2国内外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
2.2.1国外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
美国强调企业“物流管理”:美国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其物流研究、设计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现代物流,特别是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现代物流能力的开发。从二十世纪50年代物流发展初期的“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到80年代的“物流”(Logistics)阶段,再到当今的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一直将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商务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因此物流理念在企业广为普及。物流管理作为支持企业商务战略而对材料、在制品和库存成品的流通加以控制的系统设计和行政管理,成为企业物流行政主管的核心责任。可以说美国的物流发展史是一部以企业物流管理发展为核心的历史,一直是在企业不断追求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以完善物流战略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美国物流的发展。整个物流的发展始终是围绕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升级和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向前发展。
日本强调社会“物流系统”:作为现代物流发展后起之秀的日本,自从1963年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后,即开始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70年分别成立了日本物流管理协会(Japan Logistics Management Association,即JLA)日本物流管理委员会(Japanes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即JCLM),1992年6月10日两个组织合并设立日本物流系统协会(Japan Institute of Logistics Systems,即JILS)。日本主要突出了“物流系统”的观念,强调从社会角度构筑人性化物流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延伸内容至与物流相关的交通系统等领域,突出物流作为社会功能系统对循环型社会发展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企业的行为空间,因此政府在整个物流发展方面 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规划引导力度较大,从而繁荣整个物流市场。
2.2.2国内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
1981年,在物资部专业刊物《物资经济研究通讯》上刊登了由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撰写的“物流浅谈”一文。该文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管理、物流的结构以及物流信息等。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将物流概念介绍进我国。从那以后在我国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此时的物流表述为“Logistics”。
我国最早比较全面的有系统介绍的是,王之泰1995编著的《现代物流学》。介绍物流管理的,清华大学出版的系列丛书《企业物流技术培训教材系列》成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定教材,其中包括菊池康也著,丁立言译的《物流管理》、丁立言的《物流配送》、吴清一的《物流基础》、绎明宇的《物流企业管理》、张铎的《国际物流学》、胡双生的《物流系统工程》等主要针对物流方面。这套丛书基本将物流管理的起源、理论基础、各国的管理风格、物流的发展前沿、物流的系统管理、物流运输以及仓储等等全方面的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
3.1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以企业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水平来划分中小企业一般基本依据企业的从业人数、实收资本数量、一定时期销售额。为充分反映不同行业的特点,体现行业内部的竞争,有的以企业的某些客观指标为标准,主要包括:销售额、就业人数、利润、总资产、新增资本投资额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就业人数;有的为了便于行业内的分类治理,保护行业内的竞争就以行业中的相对份额指标为你准,即只确定一个企业数目的百分比例,凡在该百分比例以内的较小企业均为中小企业。例如美国常用两种相对份额指标:一种是将每个行业占90%的较小规模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另一种是将每个行业总销售额中占75%的较小规模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
3.2中小企业经营特点
3.2.1企业规模小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特别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3.2.2企业灵活性高
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3.2.3企业的经营的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
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
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3.2.4中小企业的社会发展作用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在企业数量上、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经济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
第四章、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
4.1中小企业的物流划分
4.1.1.业务外包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纷纷将自己的业务外包出去,弥补自己企业在物流活动中的不足,物流活动业务外包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选择业务外包存在许多优势,如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缩短企业产品到达顾客的时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精于核心业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利于企业的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树立等。企业在选择业务外包后,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迅速增强,在可以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的同时,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商的网络优势拓展产品市场,实施运用柔性化战略,以达到节省企业物流投入。中国仓储协会曾对中国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具有代表性的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过物流调查,调查生产企业分销物流的外包程度,这次调查的结果64%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表明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
4.1.2.SCM自营物流
SCM自营物流是指企业利用自身的SCM渠道与供应商、销售商达成的“双赢模式”。即:凭借企业先进的物流设备和科学的物流管理方法通过整合供应商、销售商的物流业务,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的物流资源,为企业带来利润,同时在签订销售或采购合同时给予供应商、销售商一定的优惠,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大型企业凭借自身规模和实力上优势购买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招聘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不仅为自己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同时也有能力为有其他要求的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4.1.3TPL自营物流
TPL自营物流是企业或和其他合伙人出资创建,独立于其他部门或事业部成立的物流公司,并最终致力发展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此时,物流活动不是作为花钱机器而是当作赚钱机器,物流活动不是按照各部门“吩咐”,而是把原有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而非自己的上级,有主动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同时,物流公司将物流服务作为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作为企业利润源之一。企业在选择这种模式时,最好采用多种形式参股,这样可以避免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此项业务中。另外企业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可以作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突破口,成为企业新利润增长点。
4.2物流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方利润源”,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的灵活的反应者,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
对物流的战略积极的反应,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国内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中小企业只有从“第三利润源”入手,才能更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物流是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的和提供保证的。物流是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缺的。物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加企业利润,通过改进物流直接取得效益,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物流对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有优化效应。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这两项竞争优势的确立都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持。物流作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企业原有的资源围绕核心竞争力拓展的需要重新配置组合,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效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第五章、当前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的问题
5.1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影响,经营者和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积累更多资本上,比较重视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事务,对物流管理相对不是非常重视。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所谓的物流活动就是生产资料以及产品的运输,只要生产资料和产品不会耽误生产、不会耽误市场需要就可以了。中小企业重视生产经营管理、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这种观念将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从根本上讲,要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企业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在物流管理上的念问题,全面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只有树立了科学的管理理,才能帮助企业使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配备适当的人员,才能达到物流管理的目的和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资本积累和赚取利润,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去,尤其重视企业的资金筹集、生产原料购买、财务的收取和支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产品的销售、原料和产品的库存、市场的开拓、客户对产品的反馈等等,对物流管理不甚重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者简单的把生产原料的运输和产品的输送等同于物流活动,只是认为只要生产原料及时到达不耽误企业生产,产品及时交到客户手中,不耽误客户需求就可以了。这种理念上的误差致使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和漏洞,从而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致使许多企业的物流不仅不能成为企业的利润源反而成为企业的亏损源,从而对企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5.2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上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依然采取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手段,过分重视生产原料和生产产品的及时运输方面,对于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对于运输费用所占利润比例方面没有予以高度重视;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单纯的将物流等同于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对物流管理中的数据分析和企业库存状况等因素排除在外,对企业库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地位和作用不能客观的予以衡量。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在管理手段和方式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企业原料成本和产品的储存成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许多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物流方式,即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生产原料的及时购入即产品的及时输送上,而对于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及运输费用则不甚重视,还有的企业经营者把物流等同于运输,把数据分析及库存管理等物流因素排除在外,殊不知物流的数据分析是物流信息工作的重要一环,精确的科学的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而库存管理也是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一环,合理化、科学化的库存管理不仅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企业场地资源,还能够节省原料或产品的储存成本,从而减少企业的运作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5.3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重要,人才是中小企业长远发展,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为企业赢得足够的利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之所以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人才缺乏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些中小企业尽管表现出对物流管理较高程度的重视,认识到物流管理在提高企业利润中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专门人才,企业物流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专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之所以中小企业比较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除了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本身不重视物流管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薪金水平、发展空间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一些中小企业引不进、留不住,造成相应的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受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利于小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长远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9]。因此,中小企业加快人才引进、想办法留住人才,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5.4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及其效率较低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生存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仍然很现实的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分依赖于人工,不能高效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信息化应用水平极低,甚至有的企业依旧停留在纸笔时代,根本见不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或者是一些企业配备了相应的信息设施,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和应用人才,严重影响到物流管理的高效化和专业化。
第六章、中小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对策
6.1 健全物流管理制度,创新管理观念
受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只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对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观念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步增强物流管理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认知水平,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制度。创新物流管理观念,需要中小企业牢固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在企业利润增长中的重要性;要善于创新物流管理的思维,不能单纯的将物流与企业货物运输等同起来,要从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诸多环节综合考量,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的运输、储存、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对企业不同生产经营环节予以科学安排;同时,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控制物流成本,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以更好的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6.2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创新物流管理方式方法
当前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方式和手段依然存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上,热衷于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去自办物流,往往出现因为设备设施利用效率不高、管理不善出现的管成本增加的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创新物流管理的方式方法。创新物流管理的方式方法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形式予以实施。所谓的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在物流渠道中通过中间商专门的物流服务满足需求方的物流需求。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具有诸多的优势,能够为企业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有效发挥自身效能,节约企业运作成本,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第三方物流,尽管要支付一定的托管费用,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能够节约在采购、仓储、运输、包装、装卸、人力等方面的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6.3积极引进和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所以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要加快对专门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从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出发,尽可能提供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条件和环境;要加快对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工作,委派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系统的培训,提高物流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加强与物流管理智能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聘请相应的物流咨询专家等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物流管理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小企业尤其乡镇中小企业管理主要是家族式管理,在对待人才方面没有显示出迫切需求的诚意,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粗放化甚至造成无序化,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也是如此。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而应该是人才的竞争。
反映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的经营者或所有者应该在物流管理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现代物流管理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物流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为此企业应该做到:一是招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进行专门的管理;二是加强学习,派企业负责物流管理的人员积极参加高水准物流培训班,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三是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企业管理部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的循环机制,把优秀人才置于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四是加强联系,尤其是与高校加强联系,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依托当地高校聘请物流管理顾问,为企业物流确立物流优化系统或建立物流优化模型,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6.4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作为中小企业来讲,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配备专门的信息管理设备,引进和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现代化信息设备的人才;当配备相应的信息设备和操作人员之后,中小企业要从生产计划、采购生产、成品运输与仓储管理等环节充分、高效的利用信息体系平台,以更好的去处理激烈市场竞争中变得日益复杂的物流管理。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物流管理使得人工管理的难度逐步增加,一旦在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等环节出现差错,不但会浪费一定的时间,而且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于中小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信息管理手段,应当从企业自身出发,按照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物流管理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但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观念依然比较落后、管理手段和方式亟待提高、缺乏相应的人才、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中小企业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坚持以科学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为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中小企业;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国物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货主的全部环节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库存货代理、运输代理、通关代理等业务。第三方物流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并增加灵活性。因此,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有迹象表明,公司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利用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将越来越广。
一、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转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动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第三方物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使企业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减少了运营物流的成本;还可以减少直接从事物流的人员,从而削减工资支出;可以降低存货水平,削减存储成本;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渠道,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费用等。因此,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2、第三方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服务水平和质量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能加快对顾客订货的反应能力,加快定单处理,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以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3、第三方物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如果企业自营物流,要面临投资的风险和存货的风险。如果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那么企业就将投资风险转嫁给了物流公司,从而可以规避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及时对顾客订货做出反应,防止缺货和快速交货,企业必须提高库存量。存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还有贬值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配送加快了存货的流动速度,减少了企业的库存量,从而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
二、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物流企业规模小。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规模在500人以下,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拥有的车辆不多。企业规模过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
3.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由于物流教育的落后,虽然中国物流从业人员也已初具规模,但大多数是从管理专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等转行过来,真正懂得物流科学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
4.设备陈旧落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基础设施大都简易、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智能化、自动化仓库比较少,信息化建设滞后,由此造成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保证时时的对物流服务过程及时的了解,很难对物流市场需求的达到全面的掌握。
5.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三、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策
要想使得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订促进、推动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2.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在有关这一行业的相应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大投入和指导,同时积极筹备和开展这方面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和实施工作;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现代物流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
3.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物流基础设施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硬件基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 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因此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尽快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水平。从政府方面来看,一方面应担负起交通系统、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标准、其他基础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从企业来说,在促进规模经济和网络化经营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较大的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作业所需基本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增值服务设施,积极推广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专用运输设施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
4.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正处于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更突显出其重要性。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已被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在我国大力发展流通经济的举措之下,就必须要从供应链一体化的角度,针对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营运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我国不同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营运现状,建立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模式,其研究意义必然深远。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审计处
参考文献:
[1]贾玉萍.试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山西冶金 , 2006,1:45-47.
[2]李贞华. 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 2006, 1:69-71.
[3]俞佳.探讨第三方物流[J]. 商场现代化 , 2006, 10:56-58.
[4]李春燕,杜劭平.浅议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意义[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4:23-25.
中小企业逆向物流发展研究 篇4
一、逆向物流的涵义
国内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逆向物流” (Reverse Logeistics) 这个名词最早是由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The Cou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的, 在研究报告中Stock指出了逆向物流对商业和社会的重要性。CLM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 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 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其目标是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恢复一部分价值。而在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6) 中的逆向物流 (Reverse Logistics) 定义为: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也称为回收物流 (如图1) 。其侧重是的物品的流向方向, 涉及到企业的采购、配送、仓储、生产、营销及财务等各个部门, 在此逆向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属于其逆向物流活动范畴。逆向物流包括废旧物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旧和废弃物处理物流等。
二、中小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
(一) 从产品管理角度看
良好的逆向物流不仅可以积累产品数据, 为预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也是使产品质量得以改善, 提高质量情况, 消除产品不良隐患。一方面, 企业可以分析产品退货率分布情况, 为产品的生产、库存提供依据, 为产品的设计、改进提供市场反馈信息, 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 企业在退货中暴露出来的品质问题, 将不断透过逆向物流信息传递到管理层, 提高产品潜在事故的透明度, 使管理者能够在事前不断提高品质管理。
(二)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
良好的逆向物流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物流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是“第三利润源”。发展逆向物流,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废旧产品价格低, 来源充足, 对其进行回购加工, 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如电子产品企业可以对回收的产品进行拆解零件或维修, 对可用的零部件直接再利用, 不可再利用的产品包装及报废产品, 如金属、玻璃、橡胶制品和塑料、海绵等有机材料, 通过回收、熔炼使之成为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 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
(三)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良好的逆向物流可减少环境污染。中小企业发展逆向物流, 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于资源的稀缺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人们对环境的高度期望和各级政府的环保法规对企业行为的严格管理, 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中小企业开展逆向物流也是为了改善其环境行为, 提升公众形象, 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浪费,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循环使用资源, 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见表1) 。
三、中小企业开展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 中小企业逆向物流意识不强, 重视度不高
我国物流作为一门新兴行业, 发展时间比较短。中小企业往往只是关注正向物流的合理配置、有效运作, 而对逆向物流的发展关注不够。中小企业往往认为一经产品售出, 其所承担的责任就此结束, 逆向物流不但不能为其带来经济效益, 还会对其产品和时间造成浪费, 此外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制定逆向物流管理制度, 造成企业的逆向物流与正常的正向物流业务发生冲突;有的中小企业则认为只要投入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处理好产品的逆向物流, 以至于拖延了产品的退货处理速度, 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 环保意识弱, 资源循环再利用率低
从我国目前的国民素质来看, 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包装箱、旧家电、旧家具等可回收利用和与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随意乱丢, 污染了环境。有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 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00亿元~350亿元, 每年约有500万吨的废钢铁、20多万吨的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以及大量的废塑料和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同时, 目前我国垃圾累计堆放量达60亿吨, 占用土地5亿平方米, 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 缺乏技术和专门人才的支持
对于实施逆向物流,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说实施逆向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 但是任何的利润增加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的。这一笔的投入资金对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都是比较难以实现的。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使得逆向物流的处理方式变得复杂多样, 不同处理方式对企业的技术要求不同, 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要掌握各种不同的处理技术, 难度是比较大的。
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 在中小企业中, 从事物流的人员多是临时招聘的外行, 真正从事物流管理的内行很少。据统计, 在全国从事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中, 真正系统地学习过物流管理知识的人员占18%, 大专院校及以上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只占5.8%, 其余的人员中, 大都是按管理人员的指示, 机械性地从事搬运、装卸工作, 或者在了解基本的办事流程后就进行体力劳动。这样素质的人员构成, 很难会对物流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能够针对逆向物流管理进行有关政策、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更是屈指可数。
(四) 逆向物流管理不规范
一些中小企业没有严格规定其下游企业的退化原则, 对下游企业退货没有限制, 导致企业不能确定退化原因和商品来源, 使之不能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而且, 企业对各个经销商的退换货物缺乏规范要求, 导致有的经销商甚至将不同类别的商品进行混装, 给企业的分拣带来负担, 使得企业需要对这些退货进行人工的检测、判断, 延长处理周期, 由于无法及时处理而导致损失。同时, 由于未能及时处理的退货占用了库存空间, 影响到正常商品的存放, 仓储成本上升。
四、中小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措施
(一) 增强逆向物流认识, 树立逆向物流理念
我国中小企业对逆向物流的认识不够, 没有意识到逆向物流在企业经营和战略上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小企业对逆向物流的认识,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逆向物流中所含有的潜在价值和利润空间, 采用全新的理念来经营企业, 从逆向物流中实现企业的价值,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的作用, 将逆向物流发展纳入到经济发展规划中, 制订适当的优惠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把逆向物流纳入企业的战略计划中, 重视逆向物流管理, 使之成为企业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 逆向物流外包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以及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 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 第三方逆向物流 (即逆向物流外包) 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由于专门从事物流业务, 具有专业的物流网络, 先进的物流经验和管理体系, 可以针对特定的企业确定进行哪些逆向物流以及如何进行物流活动, 集中进行退回产品的收集、分类和处理, 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逆向物流系统建设的投资, 缺少专业的从事逆向物流管理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而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具有信息网络丰富、成本低廉和管理水平高等优点, 能够提供相对比较完整的逆向物流管理。所以, 由第三物流企业进行逆向物流运作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比如UPS、Fedex等就已经进入逆向物流服务领域。第三方逆向物流必是将来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 借助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 可使中小企业在保证退货通畅、废弃物处理再利用进行的同时, 集中主业, 发展核心竞争力。
(三) 培养逆向物流管理人才
近年来, 我国物流业虽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物流专业人才还十分缺乏, 尤其是缺乏从事逆向物流管理的人才。随着物流业的兴起, 物流管理专业在全国大中专院校的开设如雨后春笋。根据前程无忧工作网 (51job.com) 的统计, 目前我国有378所大学、824所高职和2000多所中职开设了物流专业, 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万人。可是我国目前大中专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大部分属于操作型人才, 真正属于管理型的人才还是比较少的。加强企业、政府与高校的联合, 制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长期规划, 高度重视逆向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逆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 学校要及时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结合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企业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场地和就业机会, 政校企三方合作, 培养出企业、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充实到逆向物流管理的行业中去。
(四)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要使逆向物流在中小企业更好运行,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必不可少。因为逆向物流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涉及的活动范围广, 物品多, 这些回流物品的来源、品种、数量、规格、处理方式等都需要系统管理。企业可以通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自动采集回流物品的信息, 并加以分类, 对回流物品进行初步处理, 再通过最佳处理方式的选择, 实现从回流物品获取利润的最大化, 并且直接跟踪回流过程及处理成本, 对每次回流物品的原因及最后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以便管理者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 为生产销售决策提供依据和改善产品品质。
参考文献
[1]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维国.现代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3) :109-110.
[3]宁斌, 孙慧, 韩以伦.逆向物流——低碳时代物流产业新革命[J].物流科技, 2011 (5) :64-66.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5
关键词:共享物流;
物流企业;
共享模式;
协同仓配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就当前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共享经济也在全球发展起来。发展共享经济对我国物流业而言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共享经济正从初步诞生到逐步发展的方向转化。在共享网络汽车预约、共享自行车、共享餐饮、共享房屋、共享物流、共享金融等众多的行业中,共享产品和服务都已融入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国家目前非中国莫属,电子商务物流已逐渐发展成多种形式,并发展方向趋于多元化、国际化、智能化、开放化。众包物流、货运O2 O和快递物流在共享经济的潮流之下逐渐向成熟化方向发展。
对于我国物流业而言,发展相比国外起步较晚,可是由于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然走向成熟。按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同调查研究显示,对于上半年而言,我国依旧保持平稳飞速增长的物流运营模式,对于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物流需要承担的成本也因此提高,物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再次上升(见图1-1、图1-2)一方面在十大振兴国民经济规划中,现代物流业是唯一的服务业,另一方面是对于应用信息和物联网而言,是一个及其关键的行业。
图1-1 2010-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图2010-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 共享经济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为绿色物流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绿色物流变为物流行业中全新的发展方向,所以怎么样贯彻实现绿色发展就成为了发展共享物流的一个关键条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并且必须始终树立并落实发展的关念。从此以后共享经济正式被提高到促进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中国推动共享物流繁荣发展的作为势在必行。物流公司在共享经济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都进行了“共享”模式的新实验,看似高效率的背后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未发觉问题。本文对于尚未发现的问题实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共享物流 共享物流含义就是通过共享物流的资源来使物流资源能够优化配置,从而起到提升物流行业效率,使物流成本下降,起到促进物流行业转型的物流模式。物流资源大部分是技术和产品资源、物流讯息资源,、运送设备资源、仓储设备资源、运输货物资源、末端策略性物流运输货源、物流人力资源和跨行业的相关资源等。
2.协同理论 首先来说,协同思想从词源上剖析来说,“协同”是起源于古希腊,最开始的意义是“协调合作”。以构词方式角度来看,Synergy 中第一部分的“Syn”可理解为“together”,想要表达的意义是同期、共同协调和合作。第二部分“ergy”理解为“working”,也就是其后哈肯所界说的机构组织、组织用途。整个词连在一起就能够进一步推广为,当系统产生相变时,也就是从不平衡状态转化为平衡状态,或者从平衡状态转化为其他平衡状态时,系统中会有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从而导致宏观结构的质变,也就会导致另一种的结构与性能的产生。
各个独立的部分,经过简易的组合,形成了公司的整体状态和业务能力的表现,这就是协同。协同能够构建价值,这些价值分为资源讯息的共享、销售与建立的累加效用、公司共同性以及企业形象等部分。
共享模式下物流的协同性主要表现在:
(1)多维性。多维性是共享模式下的当代物流协同的主要特点。
(2)共存性。也就是不同维度协同一起存在,一个维度的协同形态的生存并不拒绝其他维度的协同生存,很多时候大量维度的协同存在往往互相促进。
(3)合作性。当代物流产生多维度协同的特点是因为公司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公司内外供应链的比赛协作、相同企业的联盟协作、企业上下游的经营合作组成了当物流行业多种维度协同合作的特点。
(4)信息共享性。当代物流和制造性物流的明显特点的不同就是信息的共享性,当代物流企业的根本是新式信息技能、信息网络,可以实现很大程度信息共享以及即时信息互动,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信息闭塞而引起的管理部门交流有碍、工作自动化不能实现、牛鞭效应以及可避免因素妨碍等造成的公司运行低效率问题。
图1-3 共享物流协同模式(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H·Haken(2015)认为共享数据可以降低牛鞭效应,比如共享出售商品数据、调换库存信息等;
Robert Buzzell(2010)认为单一供需状态下,用需求展望和提前期两个要素作为分析的对象,获得共享用户信息能够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但是不可以完全清除。
Andrew Campbell(2016)觉得企业完成协同效益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利用企业间的来往业务、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等方法兑现。但这不代表上面这些方法可以全部搞定协同问题,它的根本在于共享是一定的,只有企业拥有研发能力才能真正达到协同效应。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使用是H I-gor Ansoff(2016)提出的,西方国家把信息化、智慧化、自动化以及集成化培养为当代物流的发展潮流。注重信息技能为关键,把运送、配送、仓库储存、包装等物流技巧作为支柱,强调开展高新科技在物流输送业中的运用和繁荣发展。丁媛媛(2019)提出由于“互联网 +”时代的兴起,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导致物流的局面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仓储主要核心创新传统仓,发展电商仓;
配送聚集发展相同城市配送以及末尾一公里物流;
在讯息管理方面,大数据和智能化驱使着整个行业的进步。如果从物流发展的进程来看,仓运配一体化协同可以实现的话,就可以整体营造扁平化的供应链,将会很大程度的提高物流效率。杨涛,胡跃平(2019)认为在“互联网 + ”发展局势之下,“新零售时代”也会逐渐露出新芽,物流行业维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用来尝试进行共享物流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二、“共享”物流的现有模式(一)共享仓储资源 共享仓储资源就是指聚集上游供货商的商品,通过现有的线下仓库,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整合分析为基础,统筹计划和负责仓储资源,能够提升资源配置和系统化经营共享的管理方式。
1.云仓共享模式 云仓共享模式是利用云仓系统可以让仓库设备网络相互联通,并且在此基础上向使用者开放云仓资源,让仓储资源实现共享。例如京东云仓、顺丰云仓、菜鸟云仓等,利用大数据作为能源,用云计算当作引擎,以及利用仓储为节点,从而让仓储系统可以实现共享。
2.物流中心共享运营模式 物流中心共享运营模式简单来说是物流系统汇聚商按照市面上大部分客户的共同需要,利用固有财产投资,或者利用联合社会投资组织一起投资,创建为共享仓储的物流核心,并且通过自己技术特长与优势,监督仓储物流中心的管理经营,以货物周转量和实际运营费用作为标准收取运营管理花销。从现在来看,大部分电商公司、快递公司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随着业务扩展对发达的物流中心有急切的需要,然而自建物流中心有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但是共享物流中心在能够满足它的需要的同时又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能将中心心力投入到核心工作中去。所以物流中心共享模 式也就因此发展起来。
(二)共享运输资源 自从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以来,大部分城市都开始实施交通管制限号出行政策。为了能够紧跟国家政策理念,确保物流运输工作顺利实施,不仅要推出绿色物流车之外,还应该大举合并物流运输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高效率解决“找车难”以及“找货难”的难题,为共享输送资源向深层次共享和智慧共享方面发展。
1.公路货运O2O模式 这种模式和“滴滴打车”相似,都是通过一些信息平台在整合车货双方的一些需求上,一些车主与货主通过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车货的匹配服务交易。企业代表有云鸟、货拉拉、速派得、福佑卡车、等。
2.“互联网+”跨界运力模式 通过互联网技术,把物流运输和门店资源、客户资源等不是物流的资源连接在一起,共同推动资源运输共享。如果通过客运汽车拥有的行李箱中的闲散资源,把物流包裹快递坐上客车,到达目的地后通过专门的人进行收取,并且在农村物流里,部分商店和快递公司进行线下合作,而且配送和代收货物通过农村商品门店进行。
(三)共享配送资源 1.共享配送收货点模式 共享收货点可避免配送网点重复搭建、减少快递员多次送货、提升客户满意度、加速物流系统变革。集结多家快递企业配送货物集中至固定的收发点,同意进行物品的二次分发,如菜鸟驿站、熊猫快收。随着智慧社区的展开,智能快递柜也纷纷入驻社区,快递员通过智能共享快递柜将货物放置快递柜后,无需等候客户取货,也无需二次送货,客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收件码自行取货,方便高效。
2.物流众包模式 借助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有偿地外包给自愿承担快递员任务的非特定群体,他们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和一辆交通工具,在空闲时间可以进行抢单取货、送货,并获取一定报酬。目前有京东众包、人人快递、蜂鸟配送、新达达等。其中京东众包将目光投向广场舞大妈,使其加入众包队伍。
3.共同配送模式 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委托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提供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通过共享配送资源实现配送作业规模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目前,共同配送向智慧共配方向发展,利用大数据计算可快速集结订单需求,智慧生成最优共配路径,全面共享城市物流配送资源。
(四)共享物流设施设备 1.标准单元器具循环模式 在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之间在物流作业中,使用标准单元器具实现包装或承载货物,上下游企业循环共用单元器具,实现共享,减少在装卸、搬运等环节中重复作业以及避免磕碰、挤压,降低物流作业中的 货损,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如共享快递盒,2017年天猫双十一使用共享快递盒,采用环保材质,买家收到货物拆箱后将快递盒进行逆向回收。
2.设备共享模式 物流设备主要涉及装卸搬运设备、输送分拣设备、货运车辆等,企业通过分享物流设备资源与其他企业共用实现共享。企业共享物流设备的方式有借用、租赁、共用和交换等。如叉车共享,物流企业集结起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共同搭建物流设施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四、案例:协同仓配下的云仓配创新与价值探讨(一)云仓配概述 云仓配的概念源自一种全新的物流仓配运作管理模式,本文将其称为云仓配模式。云仓配概念中的“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而言的,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仓配运作过程中各种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将各站点仓配运营能力整合于一体的物流网络体系。传统模式下由各供应商自营物流负责的仓配业务,在云仓配模式中,全部都由云仓配体系统一调配执行,利用规模效益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二)产品与服务分析 云仓配模式主要为产业供应链链条各环节企业提供仓储和配送等基础物流服务,并辅以交易结算、供应链金融、集中采购等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
1.仓储服务 云仓配模式为客户提供集厂内仓库、总仓、区域分拨仓库、城市配送仓库等多级串联的仓储服务。具体服务包含:(1)仓库硬件: 匹配快消属性及客户需求的仓储基地筛选、改造、验收、启用,仓储设备投入等。
(2)信息管控: 采用仓配一体化的 WMS 仓储管理系统,对出入库、在库监控、园区管理等各环节实行全程信息化管控。
(3)仓储: 针对快消行业不同产品的属性及淡旺季差异,整合需求互补的客户群,实现库容共享,按使用流量计费模式。同时借助信息化系统智能化统筹出入库分配及标签唯一性绑定,统一规划作业区,优化不同周转率分区。
(4)标准运作: 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的仓储运作管控体系,同时融合客户的区域个性化管理需求,实现全程统一规范运作的流转,承担库内 100% 货损货差。
(5)增值服务: 配套提供退换货管理、二次包装、贴标、库龄分析、临期及过期产品处理等增值服务。
2.配送服务 云仓配模式主要为客户提供集省际干线、省内调拨、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全网配送服务。具体服务包含:(1)车型匹配: 合理搭配配送车辆,提供侧帘车、飞翼车、箱车、面包车、电动车等多种不同型号及尺寸车型供客户选择,针对不同客户的配送需求,提供托盘化、散码等多种运输方式。
(2)全程管控: 采用仓配一体化的 TMS 运输管理系统,同时搭载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的 TTS 车辆管理系统,实现配送车辆的调度计划、预约、签到装货、在途轨迹、交卸货、电子签单、节点进度时效预警等全流程的即时性管控。
(3)配载: 针对中小客户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需求,借助系统智能化实现不同货主的货物统筹配载及配送线路优化,可实现单品类整车配送、单品类多点配送、多品类整车配送、多品类多点配送等不同配送业务形态,提升配送响应时效及车辆利用率。
(4)标准时效: 综合考虑区域差异等客观因素,实行区域统一的配送运输时效标准,并可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增设“加急配送”等个性化服务,同时实行运输配送过程的标准化作业。
(5)增值服务: 配套提供理货上架、代收代付货款、退换货处理等增值服务。
3.其它服务 云仓配模式在提供传统物流模式中常见的仓储和配送服务以外,还为客户提供交易结算、供应链金融、集中采购等增值服务。交易结算方面,云仓配为快消产业客户提供基于仓储及物流运输基础服务的库容交易、在库货物货权交割、代收代付等交易结算服务。供应链金融方面,云仓配为快消产业客户及平台成员企业提供基于物流基础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供应链资金诊断与咨询、应收 /应付账款融资、仓储设施设备/运输车辆采购融资、仓单/现货质押融资等服务。集中采购方面,云仓配通过整合规模效应,为快消产业客户及平台成员企业提供更优惠、更便捷的集中采购,包括叉车、货架、仓储辅助耗材、车辆等物流设施设备。
(三)创新点分析 云仓配模式采取的“协同仓配”,具有网络经济的成本优势,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将商品的存储信息有权限地向相关节点反馈,可有效改善各环节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是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将企业控制范围扩大到供应链上所有节点,让企业及时获得供应链中自己所需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它让企业知道产品的状态,如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以及能否按时到达等。这种以仓储物流信息共享为基础的物流服务,使生产企业、零售企业、运输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解决企业内外物流问题成为可能。
在仓储方面,传统物流模式下,商品在离开工厂成品仓库之后,商品的存储条件往往无法保证,而存储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商品品质的变化,一旦问题商品流入市场会带来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云仓配模式,可以协同上下游环节仓储环境,执行统一的商品存储标准以保证商品质量安全在配送方面,传统物流模式中,零售终端不同的客户为了维护自身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商的配送时效、商品属性都有许多的限制条件,对于不满足执行限制条件的供应商,还有很多的处罚措施。这主要是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云仓配模式的共享信息平台可以与零售终端做到信息共享,一方面让客户及时掌控商品配送信息,另一方面共享库存信息,使得供需双方的库存周转率共同提高。“协同仓配”有效地优化了各方的供应链,带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真正实现绿色仓配。
云仓配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各种仓配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将共享的理念引入物流行业,通过对共享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将实现社会运输、仓储、人员等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价值点分析 目前,各行各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传统物流模式仍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传统物流模式单次配送量少、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高,且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无法准确进行库存控制,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但物流效果却不好,无法达到快速响应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物流模式下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设备及人员都相对固定,面对需求波动大的产品,自营会导致旺季时物流资源不够用,物流服务水平跟不上,淡季时物流资源均出现闲置,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
针对传统物流模式中的上述弊端,云仓配模式下开展的共仓共配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解决之道。以快消品行业为例,该模式可为客户创造如下价值:(1)经销商、代理商只需集中精力拓展客户;(2)减少货物搬运次数;(3)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专业物流服务;(4)高效率的资本运作;(5)降低经营风险;(6)提高顾客满意度。
其中在物流服务方面,云仓配模式具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两点: 一是高频率、小批量、多品种配送。云仓配模式集中了多个货主的货,利用规模效益实施货物配载,在保证成本降低的前提下使得高频率、小批次、多品种配送成为可能,提高快消品供应链快速性与响应性,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对于快消品供应链零售终端,高频率、小批量、多品种配送模式使其需要的货架陈列空间更小,缺货率更低,预测准确度要求也降低,还能及时处理退货。
二是灵活的物流安排。对业务量呈季节性变化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传统物流模式难以应对,而云仓配模式可以抚平经销商之间的季节性波动,以更低的物流成本获得稳定的物流服务,比自营物流具备更强的柔性。目前云仓配模式多按行业区分聚集目标客户,尤以快消品行业为主,这与快消品品类众多、周期较短等特点不无关系。云仓配模式实施的共仓共配能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专业物流服务,降低缺货率,提高满意度,为快消品供应链创造了巨大价值,将是快消行业供应链管理运作的趋势所在。就其它行业而言,云仓配模式的聚集趋势应从广泛覆盖城市各零售终端的品种着手,这样更能利用其优势降低市内配送成本。
四、共享物流模式发展短板分析(一)共享物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标准化是共享物流建设的基础。当前在我国共享物流发展的道路上,最大的市场难点便是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共享物流的发展模式与滴滴和 Uber 是类似的,从理论上来分析,两者的模式都是依靠大数据共享进行点对点的有效匹配。在理想状态下,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实际上物流体系中包含着很多方面如基本的支付结算、货物的运输配送、双方的信誉保障等,都会由于货物可能存在的特殊性而受到一定的限制。物流标准化是实现共享物流的根本要求,企业间若缺少标准化的物流设备和物流包装则无法为客户实现统一的服务和体验;
若缺少标准化的物流服务流程则无法将各个企业的物流服务控制在统一标准。不仅是这几个方面还有物流服务中各个设备的技术指标、各项业务中的工作标准等,都是在物流标准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企业间缺少了物流标准化,会出现物流市场中结构混乱的局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化就难以实现资源的协同共享,即便是实现了共享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潜在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尚未形成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在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物流服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共享标准化需要从工作标准、需求标准等进行综合评价制定,否则会影响物流可持续发展。
(二)共享资源的安全防控系统不完善 安全性是共享物流建设的保障。在企业间实现共享物流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个是信息交流的安全性,另一个则是支付结算的安全性。首先物流企业间信息的交互贯通是企业之间共享物流能够贯彻实施的根本条件,共享物流市场需要深度了解货源、车辆、人员情况的真实性,对其进行全面把控。但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恶性竞争的情况,不是合作企业而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会利用共享物流信息的开放性特点,来盗取含有商业机密的信息。这种情况多有发生,由此可见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拥有物流资源者的信息是迫在眉睫的。其次是支付结算的安全性问题。尽管互联网时代已经蓬勃发展,但不可否认通过“互联网 + 支付”这种方式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的。大多企业间进行物流资源共享都是通过一个网上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但是现在业内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官方的交易平台,导致交易结算的时候,不同的企业采用的是不同的网上支付交易平台,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交易与结算的风险会更大。
与此同时,物流共享平台还存在着不能完全保障需求者在交易确定的情况下完成基础的支付的情况,以致不能为物流资源的供给者提供最基础的收入保障。除了这两大安全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影响共享资源根本的问题是货物交易时本身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企业间进行资源共享时会有没有拟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的状况,并且在进行供需的合理匹配后两方的义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时,各企业自行确定便会出现,在货物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没有办法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或者义务分配不合理引起纷争的情况。
目前共享物流在安全性建设方面不健全,不能清晰界定供方、需方以及平台的责任业务,针对货源信息的保密性工作不能保证,在支付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信息资源共享存在不足 共享物流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来降低物流成本的。在物流资源共享的流程中信息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间的共享物流是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对大量杂乱数据进行归类并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需求进行合理匹配,来实现物流资源的数据共享,其数据时效性与连通性也决定了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
若无法保证物流信息的高度互联互通,那么共享模式为各个企业带来的便利程度也会大大降低同时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减少。系统可以说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信息的共享程度也是共享物流系统效率是否快速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物流企业的内部信息共享程度远远高于外部,由于各企业经济利益的竞争驱使和各公司之间信息中存在商业秘密的限制,各个企业间很难做到深度的物流信息的共享。然而共享物流实现的协同条件便是物流信息的深度共享,这便要求企业需要打破当前信息共享程度受限的僵局。
目前我国共享物流信息平台搭建滞后,投入不足,不能有效集结共享企业的信息,缺乏物流信息整合的能力,造成物流成本大量流失。若信息平台不能发挥及时共享作用,物流系统运营将会面临瘫痪等危机局面。
四、共享经济下物流企业发展路径(一)推进共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借鉴国外共享物流先进经验,凭借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企业也应该积极投入进来,逐渐推进物流共享标准化体系建设。且标准化的推动不可光靠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来解决,因为当前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的标准化。
(1)在收费标准上,可仿效其他共享机制收费标准,如可按共享滴滴按里程数定价等;
(2)在设备标准上,需要物流行业协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为制定统一标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从而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对各样的物流设备进行一个合理的标准尺寸的制定。可通过物流行业协会制定标准尺寸,进行市场推广;
(4)在服务标准上,物流服务包含着物流的操作流程、范围及要求等,物流服务的标准化则需要对服务中这些细小的分支进行一个准确的操作定位,让从事服务的人能够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物流服务,给物流企业的不同客户们带来相同的高质量标准化服务体验。故而在对操作范围、操作流程、操作要求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
(5)在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上,有效的措施是政府须建立统一标准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同时制定企业需要遵守的信息共享的要求,为进一步消除企业物流共享信息的不对称性与杂乱性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完善信用体系提高共享安全性 在企业间进行共享物流运行过程中,各企业的信用情况参差不齐成为了激发安全性问题的潜在因素。共享经济中各物流企业的需求各异,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信用体系和制度来对各个企业进行衡量,各企业进行物流资源共享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所以企业间的物流共享平台企业应根据国内企业的具体信用数值设定一个固定的标准,进一步促进物流企业的信用体系的建立。针对企业在“共享”模式下进行的物流活动,物流共享平台企业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信用等级来为需求企业进行最佳匹配,通过信用制度的约束来为行业设定门槛和降低风险,从而达到提高各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共享物流平台应对申请企业的资质进行严 格地考察和认证,在共享实施过程中接收并记录历史用户的客观评价,支付平台可委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运营,政府积极参与,对信息不对称或触及社会诚信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打击,做到信息公开。
(三)加深共享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协同 系统的高效是共享物流高效的核心,信息的高效则是系统高效的基础。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程度已经非常成熟,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深度还是相对较浅。加快信息的互联互通光靠企业一方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需要政府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能够促进信息深度交流的软硬件环境,为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政府还需搭建一个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并为信息的交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对所拥有的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分类整合,建立属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平台与政府建立的官方物流信息平台进行无缝连接,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进行最大限度的共享资源。物流信息实现互联共通是共享物流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要大力发展共享信息平台的搭建。共享平台需要全方位、系统化、统筹规划,涉及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信息、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信息、物流服务信息等。政府需要引导和支持企业自建物流信息平台,进行软硬件环境的搭建,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
五、结论及展望 从物流行业的本质特点来看,由于其本身就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将其看成是包含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一起综合作用的产物。所谓的“共享物流”,从其内涵上看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之间所拥有物流资源的共享,即为完成物流服务所提供的各个方面的资源都是在共享范围内的。准确来说共享物流的本质还是社会资源的共享,社会资源中不仅包含个人资源也包含着企业资源。共享物流领域的关键点是与共享经济类似的,即如何盘活现有的闲置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大数据共享模式也呈现着不断 创新的局面,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则需要明确物流企业经济收益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便是:在企业所掌握的物流资源中,将物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牢牢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企业能力范围内实现真正的物流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今后共享物流的发展,必须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撑下,稳步推进共享物流的发展。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共享物流会攻坚克难,向更加智慧化、创新化全面发展,推进物流的全新变革。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6
摘 要 在國内外物流企业的夹击下,当前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供特色个性化物流服务,树立竞争开放的人才观,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加快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小物流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物流市场中寻求发展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 中小物流企业 特点 作用 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正散发蓬勃生机。中小物流企业以其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成为物流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2005年我国涉及物流的领域全面开放后,中小物流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竞争,更要迎接跨国物流巨头的挤压。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已是陷入困境,难以为继,开始退出物流市场。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物流市场中寻求发展,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中小物流企业的特点及作用
中小物流企业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比大型物流企业,中小物流企业有如下特点:一是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易于生存。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多数属民营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易于转型,这是区别于大型物流企业获得生存的显著优势。二是组织结构简单,制定决策速度快,信息沟通与反馈便利,经营活动具有柔性,能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有进行小规模定制化服务的能力等。三是在中低端市场比外资及大型物流企业更具成本优势。在中低端市场,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小规模都使其物流服务成本远远低于外资及大型物流企业的服务成本,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中小物流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据中国仓储协会最近一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行业仍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其数量占物流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显而易见,中小物流企业在我国物流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但承担着很多干线物流任务,而且依靠其深入到末端的触角,使物流服务更具普遍性和实用性,尤其在解决末端的、为客户服务的物流以及低层次物流需求方面发挥着大型物流企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目前面临的竞争环境异常复杂,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蓬勃发展,国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入并抢占中国市场,从而形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在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夹击下,当前中小物流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市场占有率均很不理想,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这也暴露了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为:一是中小物流企业市场定位不清。物流企业市场定位是指物流企业通过自身的物流服务创立鲜明个性,塑造出与众不同的市场形象,使之在顾客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抓住客户,赢得客户。我国很多中小物流企业从创建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市场上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被淘汰。二是中小物流企业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薪酬福利相对较差、发展空间有限,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其自我实现的价值需要更为强烈,中小物流企业如果不能充分满足,他们就会另寻出路,跳槽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专家透露,相较于外资、国有等传统大型物流企业的相对稳定,中小物流企业员工离职率有时达到30%。三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下。许多中小物流企业管理人员观念落后,信息化意识淡薄,对信息化的认识较肤浅,没有把物流信息化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因而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加以建设,导致信息化水平低下。信息化水平偏低直接制约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开展。
三、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1.准确进行市场定位。目前,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在低端物流服务上过度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较大,把精力过多地放在成本降低和价格竞争方面,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造成一种恶性竞争的局面。据有关机构市场调查表明:特色个性化物流服务是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物流企业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因此,对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来说,在物流服务定位方面要做到精细,即在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物流管理和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逐步掌握深度的专业化技能,使自己在某一项或几项服务方面具有专长,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此进行合理的特色、个性化物流服务定位。如此才能在客户群体中树立起自己的特色物流服务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通常认为,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就拥有了企业竞争的优势。中小物流企业能否立足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至为重要。一是要树立竞争开放的人才观,要有人才竞争的意识。优秀人才势必选择地区、企业和职位,企业必须具备全面的吸引力,才能真正得到人才心智和能力的贡献。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激励的形式应当多方面、多层次,以满足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关注人才的发展和职业生涯。应该充分尊重员工个体成长的需要,有序地为企业物流人才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要关注企业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人才创造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空间。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7
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缺乏认识。管理者主要精力放在保证按时交货和产品质量上,对物料消耗、占用等造成生产成本攀升等,缺乏有效的计划和控制,忽视了物流管理。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甚至不知道物流是什么,也就更不知道物流对企业的作用了。
1.2中小企业自营物流不能满足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首部中部蓝皮书———《2006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显示:中部6省对外开放程度总体上不高,平均开放度不及全国的20%,其中河南开放程度最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切靠自己的思想尤其突出,缺少经济发展进程中必要的协作。反映在物流上就是自办车队、自办仓库和自主拥有装卸设施现象比较普遍。但中小企业生产量小且不稳定,物流很难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增加了运输和仓储成本,物流设备的利用率低,物流成本较高,最终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自建物流还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往往事与愿违。
物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又是企业本身必须从事的重要活动。企业的物流活动可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宝库”、“第三个利润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活动。然而,中部地区由于受外部环境、经济和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过程中,中部各省应抢抓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发展物流,实现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物流现状
1.1 中小企业管理者物流理念落后
近几年,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现出下降趋势,GDP增长率远低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其中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其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也明显低于以上地区。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物流层面分析,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物流理念落后,意识不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重要根源。中小企业对生产过程的物流管理常表现出不重视,对搞好物流管理降低生产运作成
1.3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相对滞后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之间产业关联性、集中度不强,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不明显等,阻碍了中部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从连续近三年中国物流企业百强统计名单中发现:中部6省入围的物流企业只有15家,进入前20名的仅有芜湖安得物流有限公司1家;享有“九省通衢”美誉的湖北武汉,也仅有武汉中原发展汽车物流有限公司1家进入百强物流企业名单,所占份额相对偏低。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部6省(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起步晚、成长慢,从事物流服务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不能满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 物流在中部崛起进程中的作用
2.1 推动中部区域经济的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推动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取决于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要素流动与货物和服务活动产生的外部作用。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战略联盟,区域间的服务、货物、劳动、资本、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换更加频繁和快捷,对物流的需求加大,促进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的增加,进而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2 带动中部区域产业积聚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各产业整体价值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业的集聚已经离不开物流业的集聚。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专业化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形成产业集聚的重要前提条件。武汉“8+1”城市圈通过加快城市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带动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带,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聚集带,孝感产业带等三大产业带。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城际———省级———国际”三级运输网络合理布局以及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合理、多层次、多方式衔接的一体化现代物流综合运输网络体系的建成,将会极大地推动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和西部丘陵山区零次产业带的快速发展。
2.3 提升中部区域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受原来所在地市场封闭的制约和当地政策的保护,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等普遍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从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度统筹发展物流,形成跨区域联动的物流圈(群),能大力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的集聚,进而带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力,即产业集群之所以能产生、发展,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就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这种竞争力则来自于其竞争优势;另外,在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地理集中、灵活专业化、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从中部整体规划物流,实施物流流程再造,可以实现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和外部物流规模化,大大降低采购运输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3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物流的策略
3.1 从战略高度统筹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
自从2006年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各省纷纷斥巨资打造物流园区、建物流基地。如拥有中外物流企业700多家,形成10公里物流长廊,年交易额近百亿元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通过验收;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投入使用;江西到2011年在现有6条多式联运通道基础上,将新开赣州、抚州、鹰潭、新余———九江城西港水运口岸通道等5条多式联运通道,新建13个口岸多式联运转运设施,重点发展南昌、赣北等5大物流区域,着力把南昌建成全国区域性物流基地,把江西打造成中部地区现代物流的主要枢纽;深圳宝供物流在合肥签约投资2.5亿元,建设物流中心;多种运输方式“联姻”,河南建设中部立体物流,等等。可见,中部6省在发展物流产业,建设物流基地(中心)等方面积极性高,但均显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中部6省各大城市应该着眼全局,统筹规划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运输、仓储、包装、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方面立体的物流体系,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3.2 加大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由于物流信息不畅,资源不能共享,很难形成便捷和通畅的多式联运综合解决方案,我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8.6%,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最佳的方法之一。
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大力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对接联动,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基于网络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传统的运输企业购置许多各式各样的车辆,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而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化的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区、分属不同所有者的车辆通过网络系统汇合起来,使之成为“虚拟车场”。以此类推,将分散的物流资源利用公共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建成若干个物流资源及工具整合版块,那么物流服务半径、效率和货物集散空间就充分放大了。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战略整体,由各级政府牵头合作,搭建一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满足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对物流的需求,提高物流配送规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3 积极发展中部地区第三方物流
纵观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历史,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资金短缺。若中小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这些投入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中小企业选择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支付服务费用的形式获得服务,不仅可以享用到先进的物流技术,还减少自建物流设施的投资,也不需要自己内部维持运输设备、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和人员的费用,还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从而可以使得中小企业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同时,也降低了自建物流系统的投资风险。这样一来,中小企业就可以集中有限财力发展核心业务,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中部各省应从政策导向、资金等方面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支持,推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摘要: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能推动中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中部产业集聚,有利于提升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剖析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战略高度整合资源统筹发展中部地区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第三方物流等物流策略。
关键词: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物流,策略
参考文献
[1]甘筱青,等.我国中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2-27.
[2]魏然.我国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物流技术,2008(9):1-3.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8
(一)物流金融的概念。物流金融是一种新型物流服务产品,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面向物流活动的全程,通过发展和提供多种物流金融产品及服务,为金融机构、融资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使多方的合作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物流业务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竞争不断加剧,这就迫使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将服务范围从单一的物流服务向物流金融服务方面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研究意义。在国外,物流金融业务已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业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但在国内,物流金融业务仍处在发展期,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等都不完善,这极大地阻碍了物流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可以融合物流系统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一优势必将带领物流业取得迅猛发展,同时也会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二、中小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模式分析
(一)物流金融业务介绍。按照在生产经营周期中发生的阶段来分可以分为三种。
1.预付款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常发生在借款企业采购阶段,借款企业在进行采购业务过程中,物流企业根据对借款企业产品销售前景的预测,对订单数量的了解以及对采购合同的审核结果,替借款企业垫付给供应商货款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2.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常发生在借款企业生产制造、销售阶段,主要有仓单质押和存货质押融资两种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指,借款企业将货物储存于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凭借物流企业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货物价值向借款企业提供贷款,物流企业作为中间人和担保人代理监管货物的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则是银行、借款企业、物流企业三方签订合作协议,以借款企业持有的仓单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模式[1]。
3.基于应收账款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常发生在销售回款周期阶段,如果下游厂商或经销商拖欠货款,上游企业就会出现资金缺口,此时物流企业可与银行合作,以应收账款为担保物向借款企业提供贷款[4]。
三、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基本要求
(一)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监管水平。物流企业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中介,代替银行对融资企业实施贷前和贷后的质押货物管理。因此,无论从银行控制风险的角度,还是从融资企业保证货物安全的角度,物流金融业务对物流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2]。
(二)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技术。物流金融业务存在很大的操作风险,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流技术和完善的信息系统,才能对质押货物实施全程精准的监控和处理,并按照银行和融资企业的要求快速准确地处理货物。
(三)专业的物流和金融人才。物流金融业务是金融与物流结合而成的一项创新业务,有了专业的人才储备,物流企业就能帮助银行甄选出合格的融资企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物流金融服务的质量,也能大大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
(四)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与客户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物流企业作为重要参与方,其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关系是否稳定也可以从侧面来反映出物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服务的质量。
四、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建议
(一)正确选择合作银行,整合客户资源。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一般都要低于大型的物流企业,但是其本身已经具备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能力。因为无法完全取得银行信任,所以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中小物流企业将合作范围转移到中小银行上。
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一方面要求企业对客户的情况了解全面,与客户信息共享程度高;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只有很好地整合客户资源,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开展物流金融业务。
(二)与银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小物流企业想要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就必须与银行保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有利于与银行建立信任,提高信用度,中小物流企业还可以与银行合作一起研究开展新的物流金融业务;另外中小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双方进行更全面的信息共享,便于物流企业为融资企业量身打造方案。银行、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的长期合作也有利于提高物流金融业务开展的效率,提高业务质量,共同防范物流金融业务风险。
(三)提高自身实力,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因为中小物流企业要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以小物流企业必须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加强管理,保证企业的运力充足,在已有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提升,以便实时掌握车辆和货物信息;企业还应该大力引进物流金融方面的人才,物流金融方面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业务时少走弯路,也更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专业性。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快速反应的机制。市场在不断变化,质押物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中小物流企业在选择合适的质押物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的和快速反应机制,严密监控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物流金融业务方案;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预测市场动向。
五、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一)物流系统运行中的风险。在我国目前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中,常见的业务模式都是基于存货的质押贷款融资。与银行基于企业信用等级所开展的贷款业务模式不同,质押贷款的业务模式的核心在于对于质押的货物的控制和监管,物流金融业务中间环节繁多,物流企业在操作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5]。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一定要正确地规划行车路线,选择运输工具;加强员工的管理,规范操作,及时维护和更新设备;加强对仓库的监管,尽可能地降低货物损坏和灭失的风险。
(二)管理风险。中小物流企业因为规模以及发展时间的限制,企业内部都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管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内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所以业务操作不当、管理疏漏是普遍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会给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中小物流企业应该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达到最优,加强员工培训,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管机制,以规避这些管理方面的风险。
(三)法律制度以及政策方面的风险。物流金融业务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业务,物流行业中对该项业务极少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在法律方面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当质押货品在各个业务主体之间流转时很容易产生无法解决的质押货物所有权的纠纷。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在拟定物流金融业务服务合同时,必须严格参照已有的政府政策和适用的法律条款,与客户和银行做好协调,严格划分质押货品的物权,避免法律纠纷。另外,中小物流企业可以相互合作,制定一些基本的物流金融业务规范,与其他大型物流企业一起推动物流金融业务行业制度和规范的制定。
六、结语
目前,物流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开展逐渐步入正轨,物流金融业务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物流金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够帮助银行开展新的金融业务,降低融资门槛,帮助企业将货物转化为可用的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物流金融不仅是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一个很好的跳板,而且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更能帮助物流企业稳定其在供应链中的位置。虽然物流金融前景广阔,但是中小物流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发展物流金融相关的业务,合理规避风险。
摘要:现如今,国内许多企业都面临严峻的融资难题,物流金融业务正逐渐被银行和政府重视。我国金融机构众多、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中小物流企业众多,但对物流金融业务涉及较少。因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和研究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融资需求,探索中小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发展模式,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冬,王文岗.浅谈物流金融服务与物流企业未来竞争力[J].时代金融,2009,10:84~86
[2]赵圣.中小企业物流金融发展研究——基于杭州下沙地区中小物流企业的调研[D].浙江工商大学,2013
[3]师鹏霞.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
[4]张长森.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3,1:38~40
[5]汪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8
[6]李仕进.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5
[7]赵燕,王洁.物流金融服务中的风险与控制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1,1
[8]陈典,陈静稚.重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相关性实证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赖新锋.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10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9
一、湖北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湖北省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众多,在整个物流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整体表现为服务水平不高、 规模较小、技术设备落后、服务类型单一等等,再加上政府相关部门不够重视,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够,导致各个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威胁和资金紧张的局面。目前湖北省的大型物流企业往往都是以物流园或者物流中心分布的,规模较大,服务专业且分布集中,整个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拥有一体化和规范化的服务流程。而中小型的物流企业却分布比较分散,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弱等,由于中小物流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物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长期下去会导致物流业市场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物流成本逐渐增高、物流企业之间变相地打压价格、运输货物时超载、甚至偷税漏税等现象的发生。这不仅不利于中小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秩序。
二、湖北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1、湖北中小物流企业自身的优势
首先,中小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于本土化和柔性化,它能够满足一部分客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可以不断地适应当地物流市场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办事效率也比较高。
其次,中小物流企业在区域内拥有一定的服务经验。区域内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分布比较多,而且部分的中小物流企业区域运营时间比较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物流服务经验,也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户来源。
最后,中小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它解决了物流末端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满足不同的低层次的客户需求,能够深入低端的服务范围内,这是大型的物流企业所不能代替的。
2、湖北中小物流企业自身的劣势
首先,中小物流企业规模过小,物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高,一部分的小型物流企业模式陈旧,依旧使用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而且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服务模式比较单一,没有竞争优势。湖北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服务比较单一,除了在老客户的基础上维持运营之外,没有新颖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来开拓新的客户来源。
最后,企业内部服务水平较低。由于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只是靠着单纯的配送服务来完成工作流程,没有增值服务,也没有一个专业化完善的信息平台,只是靠电话和传真来维持联系和了解信息,很难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3、湖北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
钢铁、建造、汽车、原材料等产业经济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这些刺激了物流市场的发展,为湖北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此外,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政府不断加强中部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带来了希望。
4、湖北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威胁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物流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挑战,一些国外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也不断地进驻湖北省内,这更加剧了竞争趋势。如今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自身的工业发展之外,还成立了专门的物流部门,使企业内部达到生产运输一体化经营模式,这对物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此外,现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变化和增强,中小物流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三、湖北中小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不断创新和发展物流业务
首先,要打造专业化特色性的物流服务。目前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质量较差、 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等,要使中小物流企业从根本上得到进步和发展,就要从专业化和特色服务两方面入手。随着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化,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也日趋明显,中小物流企业应该着眼于客户的需求,根据物流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客户的特色服务,用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特色的服务来打造一个专业的物流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与客户长期合作的关系,促进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
其次,中小物流企业还要注重发展增值的物流服务。湖北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了企业长远的利益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发展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结合不同的客户特点为其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包括物流配送、代办进出口业务、 物流全程追踪、流通加工等有利于客户的增值性物流服务项目,还可以采用一些适用于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政策来降低各个环节的经营成本,坚持走具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是推动现代化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因此要建立起各个物流企业之间以及政府和物流企业之间信息有效共享的平台,使物流业从生产到配送整个环节中的物流资源和物流设施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要想满足各个企业、各个客户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对于那些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物流业务来说,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并快速地得到最新的物流消息,实现货物的快速集散。中小物流企业要充分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有效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的物流企业资源,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建设网上一体化的服务系统;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对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的管理,随时掌握车辆信息,进行管理和调度。总之,要完善中小物流企业系统化、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把各个物流工作环节有效的连接起来,实现对整个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大对物流业人才的培养
中小物流企业正处于发展壮大中,需要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物流人才作为强有利的后盾,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中小物流企业应强化人才招聘机制,做好人才的岗前和岗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物流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人才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为物流人才的培养创造充足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扩建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4、政府要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明确湖北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相关政策措施等,把物流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物流业的需求来投资建设新的物流设施,有效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打破以往中小型物流企业散乱小的局面。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政策、对于物流产业的扶持计划、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及相关税费的减免政策等,还要对现行的与物流企业相关的政策进行修改,保留合理的有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废除不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鼓励支持外商投资,完善与外商投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市场条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湖北发展物流业务。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湖北省中小物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湖北省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分布比较零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着力改变这种状况,在湖北省内制定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配合工作,还要加强与运输行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保障中小物流企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逐渐提高其在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5、以产业带和城市圈构筑配套的物流园
近年来,湖北省的钢铁、汽车、能源和建材等各大产业迅速崛起,推动了湖北省产业带的形成,带动了湖北经济的迅速发展,并随之产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这就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物流业可以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一些满足各大产业物流需求的物流园,从而带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渐引进一些拥有较强实力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用周边产业的发展带动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促使中小物流企业不断向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靠拢。
四、结语
物流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湖北省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有效的策略,促使产业经济带动物流业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也要从人力和物力上大力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使整个物流行业走上一条具有特色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业——物流业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然而,湖北的中小物流企业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针对当前湖北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湖北中小物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10
由于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特性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 从人们的日常购物中和电子商务领域等, 到处都存在着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根据客户对物流需求的不同, 不同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模式的设施和模式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这些特性就决定了在市场中存在着多样性的物流服务, 也决定了物流行业存在着较低的准入门槛。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 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态主要有以下表现。
首先, 在物流市场上, 由于存在着诸多的物流服务供应者和物流服务需求者, 但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卖家和买家都无法独立决定物流市场的价格;其次, 由于物流行业有着较低的准入门槛, 因此容易造成物流市场的竞争者愈来愈多, 并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再次, 由于物流行业的信息十分透明, 因此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除了价格之外还是比较少的;最后, 在中国铁路和空运这些物流领域垄断性较强, 没有纳入竞争机制[1]。
综上所述, 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竞争, 若想让中小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就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当前物流企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 推进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模式的革新, 同时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市场需求, 以便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获得全胜。
2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还存在着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2.1 中小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 很难形成一种强硬的竞争实力
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从规模和实力上来看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发展潜力和空间都十分显著, 同时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管理以及相应的装备设施方面都比较落后, 网络信息化程度较为低下, 这就难以提升中小物流企业所提供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和高质量性。中小物流企业的整体运作依旧是物流供应链的最低端环节, 所经营的服务范畴和盈利空间等都比较狭窄, 难以形成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2.2 中小物流企业现代化程度较低
当前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缺乏一个现代化规范的内部管理模式和外部经营策略等, 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很难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规范化和优质化的物流服务。与此同时, 中小物流企业缺乏一批熟知现代化物流运作模式和物流经营管理模式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队伍, 当前中小物流企业的在职员工普遍素质较低, 没有充分的服务意识, 因此难以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最后, 大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 而在货物的流动加工、信息服务以及物流成本控制等附加值较高的物流环节的服务涉及较少, 没有根据现代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制定出现代化的中小物流企业物流流程设计方案[2]。
2.3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技术过于落后
由于当前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在运作方式上还处于传统的运作模式上, 这就严重影响到了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物流服务质量的优化提升, 无法满足日益高升的客户物流需求。据统计分析当前有2/3的中小物流企业并没有具备利用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来对物流信息进行整合操作的能力, 一些已经采纳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的中小物流企业由于技术标准的不统一, 也造成了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浪费和运作效率的低下。
2.4 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缺乏动态联盟的密切合作
大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均是单打独斗, 利用低价和低质量的模式来进行竞争, 而严格法律法规的缺乏不利于形成门槛较高、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因此导致了物流市场中中小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良莠不齐, 很容易出现恶性循环竞争。而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循环竞争很容易出现低价竞争以及相当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中小物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3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机会分析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消费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使得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对物流服务提出了个性化的需求, BTOC的物流电子商务服务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的发展空间有待挖掘。第二,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 许多企业将经营的中心放在核心业务上, 同时将自身的物流业务进行外部, 这就给中小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第三, 我国物流行业在全球化经济的潮流下逐步对外开放, 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着国际物流公司的竞争, 但是同时也给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物流资金、物流技术以及先进的物理经营管理方法;最后, 我国政府部门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无论在资金方面、政策方面, 还是在物流技术方面都给予了中小物流企业高度的支持[3]。
3.2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威胁分析
(1) 由于中小物流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必须融入到供应链的管理中, 而供应链中的各个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 若中小物流企业不能在供应链中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 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2) 在全球化经济日益开放的背景之下, 中国中小物流企业必将面临国际跨国物流企业的威胁和挑战, 若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停
Logistics物流商论
留在原地的发展模式, 将逐渐被国际物流企业冲垮。
(3)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电子物流技术等方面的高科技逐步进入到物流行业内, 更多的物流企业容易进入到物流领域中, 给当前基础薄弱的中小物流企业带来更多竞争压力。
(4) 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刚开始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开始复苏, 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必将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中小物流企业更广阔市场的开拓。
3.3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开始拥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人际关系以及物流网络等, 这为中小物流企业的进一步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优势;第二, 中小物流企业虽然从企业的规模上来看小且可利用的资金有限, 但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正是因为规模小才具备了更多灵活经营的优势, 且可以利用小成本和高技术手段实现物流产品服务的创新;第三, 当前在国家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给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 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对中小物流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4]。
3.4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中小型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效率较为低下, 中小物流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个体制完善、框架科学、流程优化的物流指导中心, 这就容易造成中小物流企业物流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的低下;第二, 中小物流企业在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方面能力不够,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主要集中在仓储以及运输等几个方面, 但是在货物的包装、配送、物流信息服务以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方面还有待开发提升;第三, 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比较落后且物流服务所覆盖的范围比较狭隘, 不能给客户提供最满意最优质的物流服务;第四, 中小物流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将自己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物流服务性企业等。
4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模式
从上述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并结合当前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和发展威胁等几个方面的分析, 可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为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优化管理模式, 以最大化中小物流企业的利润。
4.1 中小物流企业应构建一个低成本的一体化物流发展模式
中小物流企业长期将物流服务的重点集中在运输以及仓储等几个物流服务环节, 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在这些领域一般都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客户管理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等, 随着中小物流企业服务范围的日益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 中小物流企业可以趁此为客户提供一条龙式的物流服务网络, 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货物交货周期的相对延长和综合性物流服务的提供为物流服务活动制造更多的机会。
4.2 中小物流企业可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
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个标新立异的形象机会, 从而在物流行业领域形成一个特立独行的范例, 并在差异化战略实施的同时注重物流服务产品质量的提升, 逐步在物流领域和客户心中形成一个知名性物流品牌企业, 逐步在客户心中培养起对物流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中小物流企业需要根据物流客户的需求变化采取实时动态的差异化物流服务, 对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分, 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 以此来展现出中小物流企业的特色、高质量、迅速的物流服务。
4.3 中小物流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缝隙性物流服务
中小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物流管理的现状和水平, 将企业的客户群体定位于某个特殊的客户群体, 并将物流市场进行区域范围的细分, 以高效、迅速、主攻的形式为物流客户群体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这样可以实现中小物流企业通过低成本的手段实现特定对象的物流服务差异化, 同时避免中小物流企业受到资源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限制而难以为各种客户提供多样的物流产品服务。
4.4 通过动态联盟物流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
中小物流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的劣势对中小物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物流市场的竞争, 中小物流企业可以以动态联盟物流的形式增强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的互补性, 通过专攻于不同物流行业领域的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联盟。
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搜集各行各业的物流信息, 通过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盟对客户的物流需求信息进行整合, 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对物流市场中物流的供应信息、销售信息以及需求信息等进行实时的跟踪分析, 把握市场机遇将中小物流企业中原本分散的人力资源、物流技术资源等整合成一个高效运行的物流网络系统。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可以从价值链的优势环节出发, 通过企业之间价值链的重构选择附加值高的环节, 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动态物流企业联盟, 逐步改善中小物流企业的规模、资源以及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的劣势, 充分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形态和发展模式革新的迫切性, 然后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问题以及SWOT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最后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中小物流企业,动态物流联盟
参考文献
[1]张江华, 刘维娇.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物流产业分析[J].物流科技, 2010 (9) .
[2]刘会齐.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探析—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11 (5) .
[3]李跃.德州市中小企业物流发展模式探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 (3) .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中小城市 物流企业 仓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48-01
为了保证库存商品的完好,保证及时供应,仓储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仓库中的人、财、物等资源,建立一套科学的仓储管理系统、健全仓储管理制度、打造一支优秀的仓储管理团队,形成良好的仓储发展模式,才能使之成为物流企业的利润增长点。
1 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管理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保管、分拣和整理等仓储作业活动进行的管理,同时运用科学的规划和分析方法,提高仓储作业次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仓储功能。
对于中小城市的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仓库的选址与布局
仓库的选址,仓库建筑面积的确定,库内作业区域规划及布局,货位分配等。
(2)仓储设备及人员的配置
根据库内储存物的种类及其理化性质,合理选择机械设备,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并对这些机械合理利用、科学管理。
(3)库存物品的管理
组织货物入库,对在库物资进行储存、保管、养护及安全管理,货物发放出库等。
(4)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主要是针对仓储管理人员的装卸搬运方式,库存物保管、保养方法,票据的传递流程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2 存在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物流业的利好政策使得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但现阶段中小城市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1)仓库布局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中小城市物流企业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地带,一般占地规模比较小,仓库建筑面积偏小,多为平房简易仓库。物流企业通常把仓库看成是临时存放货物的地方,出于成本考虑物流企业仓储很少会使用货架系统、不进行分区和布局,这样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寻找、盘点以及倒库,工人交替等待现象严重,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2)仓库信息系统配置低
限于中小城市的仓库布局结构,目前都还采取人工操作管理,在进出库及盘点库存方面主要还是依靠管理员的经验进行,耗时很长,误差大。信息系统配置低,货物信息传递滞后,入库物品很难及时找到货位进行卸货,致使运输车辆长时间排队等候,占用公司资源;需要出库货物寻找缓慢,有时还需要进行倒库作业,不仅容易造成货物损坏,而且让顾客长时间等待,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3)人员及设备管理难度大
物流企业一般工作人员较少,专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0%左右,学历普遍较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员工忠诚度较低,流动性高。仓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少、劳动强度高、机械设备少、作业分工不合理、作业量不均衡,加之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工人作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野蛮装卸,设备利用率不高,货物保管不当,装卸、搬运、摆放延误工作时间,造成大量的成本损失。
(4)仓储管理流程无序化
中小城市的物流企业多为运输公司易名发展而来,在传统作业模式下,工作中很少有相关规章制度制约操作流程,导致仓储管理的各环节衔接不紧密,货物经常破损、丢失、被盗,工作人员操作随意化,管理者很难对工人进行约束,为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3 发展模式
3.1 合理进行仓储规划布局
在进行储存空间规划时,必须考虑到仓库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其中主要包括空间大小、柱子排列、梁下高度、走道、设备回转半径等基本因素,在配合其他相关因素分析,方可作出完善的设计。
(1)库区布置
仓库平面布置按照“布局整齐、紧凑适用、节省用地、方便操作、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规划。货物保管场所的规划方法主要是“分区分类规划法”,即按照库存物品的性质划分出类别,根据各类物品储存量的计划和任务,结合库房、货场、起重运输设备的条件,确定出的分类储存的方案。例如,在仓库靠近进出口的地方可存放吞吐量大、流转率高的货物;医疗药品、时令蔬菜水果应放置恒温冷藏库区。
(2)货位分配
货位配置及标示要简单、清楚,一目了然;货位上的货品要好放、好拿、好找;库内货位分类要简单、统一、实现标准化。货品在摆放时,应使用货品标签,标签一律向外,且不能倒置,在进货时就按操作规范统一摆放,目的是为了出货和清点库存时查询方便。
3.2 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
(1)为了方便库存商品的管理,仓储管理首先应该引入计算机系统。由于物流企业在库物品品种多、数量大、周转率高,仅靠人工处理十分困难。因此,中小城市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过程中急需引入现代化信息手段对整个仓储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如果我们能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仓储过全程进行管理,从货物到库接收入库的信息录入、货物的货位分配、在库清点,最后发放出库的全过程,能够做到信息流与实物流同步,不仅能够极大地减轻仓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出入库信息的准确性。
(2)条形码系统是中小城市物流企业应该普及使用的配套系统。条形码是一种简易自动识别的符号,它可以利用相关设备进行阅读,从而简化跟踪、监管、录入作业,可以辅助物品装卸、分类、拣货、库存,使作业程序简单而准确。
完全依赖人工作业,已经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因为人无法持续、长时间地进行识别和寻找作业,作业效率与正确性会递减;而条形码系统是最适合中小城市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高速化、正确化、效率化的需求。
3.3 仓储设备及人员有效配置
中小城市物流企业现有仓库一般规模比较小,为了方便仓储管理,作业人员可以实行统一调配,不细分作业工种,按团队进行绩效考核,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作业积极性;仓储设备按需购买,实行专人管理、专人维修,提高机械的有效利用率。
3.4 规范仓储作业流程
倉库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讲求的是省时、省力、高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仓储作业流程要合理化。仓库中应该设有行为规范流程指导书,细到怎样检查物流单据、怎样装卸货、怎样包装、怎样储存、每一步骤在系统上的页面是怎样的等等,在这本指导上都有流程图,有文字说明,任何受过基础教育的员工都可以从规范指导中查询和了解到每一个仓储环节的操作规范,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参考文献
[1]刘俐.代仓储运作运作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 篇12
1 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状况
在国外,最早对产业集聚进行研究的是马歇尔(Marshall)。19世纪90年代他提出了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在马歇尔提出上述三个产业空间集聚原因之后,众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研究,产业集聚理论逐步发展完善。期间,产业集聚理论出现过三次研究高潮:20世纪30年代,Hoover(1937)首次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形成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70~80年代,应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当代生产的空间组织的变化,突出的是与“福特主义的危机”相联系。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灵活的“产业区”或新的“产业空间”(Scott,1983,1988),这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Lundvall,1992)。Krugman(1991,1995)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Porter(1990,1994)提出地区竞争力的著名的“钻石”模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聚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这标志着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的出现。
与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相比,国内有关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有关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唐杰等对城市工业集聚的效果绩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内部集聚经济、布局集聚经济、城市集聚经济理论。吕玉印(2000)在《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以集聚效应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城市经济和空间系统运行的角度,阐明城市经济运行以及城市发展内在规律性。北京大学地理经济学家王辑慈等人在《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中着重评价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产业区理论,对国内外著名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另外,还有魏后凯、梁琦、刘斌、朱英明等人分别从产业集中度理论的角度、空间经济学角度、产品竞争优势角度等方面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我国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上述研究都未能结合某个具体区域对在企业产业集聚条件下,如何发展以供应链管理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以及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企业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作出阐述。本文基于上述思路,以泉州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为对象,研究如何发挥海峡西岸产业集聚区(泉州)物流优势,构建符合泉州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优势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 构建适合泉州产业集聚地要求的现代物流的意义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企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中小企业集聚的形成演化的一般过程也如同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是在经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后,其演化方向会出现三种路径:一是企业集聚持续发展,实现升级;二是企业集聚走向衰亡、解体;三是平移,即由于成本、政府政策、集聚区相配套服务设施等原因导致企业集聚向其他地区转移。泉州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应该说还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其中小企业集聚演化可用以下模型(图1)来表示。
当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集聚的发展处于成熟期时,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这些外部环境中物流服务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孕育期,泉州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已初步形成了制鞋、服装、纺织、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诸如晋江的制鞋、安溪的茶叶、惠安的石雕、石狮服装、泉港石化等产业集群发展迅速。而以泉州目前情况来看,适应这些产业集聚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建立,物流发展小型分散、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信息化不足等问题突出。这将严重削弱泉州产业集聚的整体竞争力,并可能使这些产业集聚因受到外部环境制约未能实现进一步升级,从而走向衰退或外迁。因此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以及泉州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之优势,建立起适应泉州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
3 泉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物流市场分析
泉州作为我国古代著名通商口岸和现代著名侨乡在发展物流业方面有许多自己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其在物流方面起步晚于福州和厦门,所以同福州和厦门相比物流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泉州市现有物流企业近300家。其中多数为原来的运输公司以及交通、物资、商业、粮食等部门下属企业的简单变形。全市现有货运车辆约3万余辆,2吨以下车辆就占75%左右,运力严重失衡。物流设施相对落后,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成,物流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不高。多数物流企业主要从事简单汽车货运、仓储配送及货运中介服务,未能提供更多物流增值服务来满足企业需求。部分生产性企业只好选择自己构架物流网络,自己搞配送、加工、包装等,从而导致泉州整体物流网络利用率低、成本高。另外,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现从事物流行业人员大多未受过正规物流知识培训,其中物流专业高学历人员尤为短缺。
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泉州物流市场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迅速,已成为具有良好产业集聚优势的地区之一。其中,晋江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最快,已初步形成制鞋、服装、纺织、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进入21世纪,晋江已有制鞋企业三千余家,产值超过一百亿元,除已有的陈埭鞋材市场、“中国鞋都”两大专业市场外,晋江正在着力打造又一个制鞋基地——晋江(国际)制鞋基地将在内坑镇诞生,该基地总投资33亿元,占地3 500亩。晋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工业基地之一。纺织和服装产业集聚主要在英林、龙湖、金井、安海四个乡镇,仅英林镇就集中了柒牌服装和万时红纺织两个工业园(城)。以磁灶镇为中心的建筑陶瓷,发展态势喜人。安海镇云集各类塑料玩具生产企业,集产品开发设计、制模注塑、喷漆装配于一身,被誉为“中国东南玩具之都”。目前,安海镇拥有玩具企业100多家,年产值6亿多。此外,安溪的茶叶、惠安的石雕、石狮的服装等,也呈产业集聚方向发展。目前,全国十大产业集群,泉州的石狮和晋江就占了两席,其中年产值超10亿的有20多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有7个,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2 000多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85%。产业集聚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物流服务需求,泉州物流业发展面临广阔市场前景。从泉州整体经济实力来看,2005年泉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 626.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另外,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国家与省里重点发展的城市。今后,其经济发展将面临着更为有利的政策。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临福州、南临厦门、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为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这些都为泉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大力发展泉州物流业,使其能适应泉州未来经济发展需要,泉州市政府正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2005年,泉州市政府出台了一份《关于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专业物流中心,并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意见》提出:到2010年,要形成与泉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础框架;到2020年,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专业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业及其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应用,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结构基本形成。
泉州发展现代物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目前泉州市的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成本较高、服务内容单一,未能提供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且物流市场不够规范。导致部分企业对专业物流公司缺乏信任感,未能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制约专业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物流标准化程度不高。泉州已具备海、路、空立体物流运输能力,但各个行业以及行业内部标准缺乏统一规范,导致运输装备规格不一,阻碍了多式联运规模的拓展以及运输、储存、搬运等环节的运作机械化与自动化。
(3)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条件。泉州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但与其经济实力与产业集聚发展不相称的是,泉州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全市尚未建成公用的物流信息平台,多数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仅停留在简单的进、销、存软件的运用。这种低水平的信息化物流运作,必定制约着一套适应泉州产业集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立。
(4)缺乏适应现代物流需求的专业人才。建立适应泉州产业集聚发展需求的现代物流需要大量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泉州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大都未受过正式的、系统的物流知识教育。大多是物流从业人员是从其他行业转入物流行业的,绝大多数物流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泉州要发展适应产业集聚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就必须大力引进懂物流知识的专业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5)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泉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拥有海、路、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但与物流发达地区相比,泉州的物流交通运输网络仍显落后。另外,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冷冻仓库、分拣设备以及大型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泉州还处于空白。现代化物流设施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泉州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因素。
(6)缺乏对泉州物流微观——宏观协同运作的指导。从企业物流到供应链物流,以及新兴的协同商务,“协同”、“协调”已经成为体现物流合理化业务效率化的重要词汇。而目前泉州物流在实际运作中,未能体现出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运作所应体现出的协同效应。各个企业以及各专业物流公司在物流运作方面,基本上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信息共享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地区整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4 泉州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的模式及政策研究
泉州物流发展模式可以走一条以产业集聚带动物流发展,以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道路。具体思路是:
4.1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企业产业集聚优势发展泉州现代物流体系。
泉州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看,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福州、厦门临近地理优势明显。从经济区位来看,泉州北部有长三角经济区,南有株三角经济区,西有大京九经济腹地,东有台湾省经济,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带之中。从企业集聚角度来看,以晋江、石狮的制鞋、服装、纺织等产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迅猛,为泉州现代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需求市场。据测算到2010年,在泉州生成的货物运输量将达15 000万吨以上。这些都是泉州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依托的良好优势。
4.2 对现有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
物流基础设施大多投入高、占地多、回收期长,而且涉及城建、交通、生态、环保等许多方面。近几年泉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影响了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要发展泉州现代物流业,必须把资源整合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新认识,对泉州市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时要结合泉州中小企业集聚特点来进行。以新加坡的石化产业集聚地裕廊岛为例:裕廊岛通过集中投资,形成了“化工簇群”(Chemical Cluster),即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的关系,物料通过管道在园区内输送,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料和产品的物流成本和企业的投资成本。就泉州而言,其整合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如图2。
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交通局、计委、经贸委、海关、港务局等不同部门,只有在各个只能部门充分协调,相互合作,通力配合下才能很好地对全市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为此,各级政府在资源整合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建立部门快速协调机制,提升协调能力。
同时,政府应加快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强有力地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利用率的提高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使整合后的资源功能真正得以提升。
4.3 充分发挥民间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民间物流行业协会在协调物流业发展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协会可以发挥其组织和服务优势,办成众多单个企业难以办成的事。二是发挥协调和管理职能,开展行业自律,规范同业竞争,积极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行业利益。而目前泉州物流行业协会发展明显落后,只有泉州船东协会等少数几个行业协会。与此相对应的是泉州物流企业众多,其中大部分规模偏小,各物流公司之间不正当竞争和企业行为短期化问题较多。所以,发展泉州现代物流业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泉州在发展物流民间行业协会有两个比较有利的条件:一是泉州中小企业集聚所带来的众多物流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优势;二是可以充分借鉴中小企业集聚区其他行业协会建立的经验。在建立物流行业协会时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结合泉州中小企业集聚特点做好物流行业协会功能定位工作;(2)正确选择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可以保证其功能的有效发挥;(3)做好协会的制度建设。
4.4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可以降低物流的成本费用,提供更多物流增值服务。同时,把非核心能力范围内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可使企业更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目前,泉州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聚群的升级,泉州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时,政府可以针对目前全市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单一等特点,结合中小企业集聚区物流需求,重点选择几个发展潜力较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给予扶植,使其做强做大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和泉州同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厦门市在2004年10月就认定了第一批14家重点物流企业给予扶植,以此来鼓励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当然,政府还可以在分析集聚区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来吸引适合泉州需求要求的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此来带动适应泉州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
4.5 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在现代物流中,信息已成为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领域的神经网络,是支撑区域物流发展关键基础技术。它的建成将对提高制造业生产力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的实施,提高地区竞争力起到有力推动作用。泉州的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成,为了加快现代物流发展速度应重视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从已有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来看,主要有三种建设、运营管理模式:(1)政府主导模式;(2)政府参与的业界协作组织模式;(3)商业运营机构全资拥有模式。三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如表2。
泉州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模式。另外,根据信息平台建设所需投入大、回报期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也可在初创期、建设期、成熟期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
4.6 积极引入和培养物流高级管理及技术人员。
我国物流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地区物流发展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面对稀缺物流专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各地都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物流人才。这使泉州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时,面临其它地区的物流人才资源争夺更为激烈。泉州在吸引优秀物流人才方面有许多自身优势:(1)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占福建省四分之一强;(2)泉州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迅猛,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3)泉州为著名侨乡,海外信息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在吸引物流人才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出台相应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让优秀物流人才到了泉州后有施展才华和发展的空间。另外,积极与相关高校和物流组织合作,开展针对泉州实际情况的课题研究,合作培养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是解决泉州物流人才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摘要:现代物流是实现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外部条件。泉州现代物流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现行的物流运作体系已成为制约泉州产业积聚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原因。论文分析了泉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对泉州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的模式及政策进行了研究。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研究】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物流发展07-25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研究10-16
中小物流企业论文07-27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11-14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07-08
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08-28
中小企业的物流路线图10-06
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选谁做合作伙伴12-19
中小物流08-07
中小企业发展比较研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