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4-08-01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共12篇)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1

1 引言

物流业作为新型综合型的服务业,近几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中2012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和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77万亿和9. 4万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近几年国家将发展物流产业提升至战略层面,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更大更高的需求催生新一批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因此,高校物流专业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2001年高等院校恢复“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到2013年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有473个,其中物流管理专业学校有393,物流工程专业有80个。

基于短期快速发展的背景,物流专业在专业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实验实践教学等环节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而国外物流专业经过了很长的时期,物流专业建设已比较成熟。于2000年,欧洲物流高等教育中,有54所大学设有本科专业,美国在50所大学开设物流专业。鉴于国外物流专业教育的大量经验,本文对我国物流专业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2 物流专业现状分析

2. 1 专业课程建设

根据教育部专业划分,物流专业分为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以及物流教指委提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四年制) 指导性培养方案》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四年制) 指导性培养方案》,其中课程开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目前高校大多数都以这一培养方案为指导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然而,在具体的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实践类课程,或实践类课程比重不高。课程设置内容重复,交叉内容多,没有面向具体产业或地方区域设置专业课程,教学案例不能很好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反映物流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教指委在2013年《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报告》中调研数据可知,截止2012年已设置物流专业高校中,缺乏本土化的教学案例数量21所,占14% ; 没有面向区域、行业设置物流专业课程的高校数量30所,占20% ; 缺乏实践类课程的高校数量36所,占24% ; 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同质化的高校有48所,占32% ; 课程设置重复,交叉多得高校有57所,占38% ; 课程设置不能反映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有63所,占42% 。

2. 2 专业人才培养

物流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很多是建立在一些传统机械类、交通类和管理类等老专业之上,根据教指委2013年报告中,可知现有物流专业57% 设置在管理类院系,11% 设置在交通类院系,工程类及其他占到7% 左右。所以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与传统专业区别不明显等问题。同时专业教师多为老专业教师,在物流专业的教学中会存在专业教学拓展不够、照本宣科、与实践脱离等问题。以此造成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进一步出现企业招不到人,学生不好就业问题。

2. 3 师资建设

根据教指委报告,2013年物流专业师资结构分布为硕士学位教师占比例43% ,博士学位教师学位占的比例超过一半, 其中职称比例中副教授和讲师占主力,比例分别为37% 和43% 。从调研结果看,师资结构相对合理。但由于专业较新, 物流方向的专业硕士和博士比例较少,2008年后才陆续有物流方向的博士毕业,所以物流专业博士教师多为新进教师,专业教学经验较少。同时高校教师不仅有教学职责,还有科研任务,一些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机制,使得一些高校教师在个人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出现教学和科研分配不合理问题。

2. 4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统计,截止2013年,将近18% 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而已有实验室的高校其相应的实验占地面积大多都在500平米以下。实训基地方面,将近20% 的院校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大部分有多个实训基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设备设施落后,与教学要求不符,不能和课堂教学有效衔接,与企业实际相脱离,起不到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甚至很多实习基地存在挂牌模式,并没有承担实际的教学活动,影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3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

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专业发展对策如下:

3.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教指委的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高校建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指导,在此基础上各高校需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背景,建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物流服务的特色,其二是高校自身的专业背景。其中物流服务根据物流服务主体层次有微观的企业物流,宏观的政府相关物流,根据物流服务业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物流、系统物流、供应链物流等,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不同的物流服务层次。

结合高校专业背景培养人才,比如大连海事大学物流专业可以体现航海物流特色,制定相关理论和实践实验课程。武汉科技大学物流专业可以体现钢铁物流特色,增设相关特色课程等等。

3. 2 加强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建设,其主要是加强专业课程设置,避免出现内容重复,交叉多的情况;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加强与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关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另外,教材建设方面,为了与专业课程设置相一致,避免课程间内容交叉太多,最好自主编写教材。没有自编教材的课程在课程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符合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达到教学设置合理要求。

3.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内部采用老教师带新教师,物流专业教师( 比如物流专业毕业并从事多年物流教学老师) 带非物流学科教师( 比如老专业或转专业过来的教师) ,并多采用定期教学听课评论会等,以此促进物流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对外鼓励专业教师进修,比如硕士学位老师进修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老师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学习,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项目; 同时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到企业锻炼,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 4 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物流专业教学需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实践教学效果。通常可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多种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软件仿真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 5 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针对现在高校实验实习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需大力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础。其中实验设施设备主要有物流系列仿真模拟软件,物流管理软件及计算机硬件配备; 以及托盘、叉车、堆垛机、货架、输送分拣、计量检验等类设施设备。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以物流教指委的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指导为基础进行,包含各种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在此之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专业相关的设计大赛,比如物流设计大赛、交通科技大赛等,并组织专业相关讲座让学生参与,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2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必须从政府政策的角度管理现有物流体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框架;物流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必须由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建立广泛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作 者:金勇 谭欣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刊 名:新疆社科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年,卷(期):“”(5)分类号:F7关键词:绿色物流 逆向物流 绿色物流管理

会展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会展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模式,物流人才,信息交流

一、 会展物流发展现状

1、供需矛盾突出

任何会展项目都具有展览时间特定、展览地点固定、参展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分布广、展品量小但样多等特点,这给会展物流公司为参展企业实现展品的合理运输,以达到在指定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将展品安全运达展览地带来了许多困难。对于国内企业参加国外的展览会议,或者是国内举办的国际化程度高的展会,都牵涉到参展商参展产品的跨国运输问题,这涉及到出口报关、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展品的再处理等环节,这些环节只有实力强的专业物流公司才能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低的成本完成。而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几家专业的从事会展业务的物流供应商,那些小有名气的物流企业也只是将会展业务作为自己服务的内容之一。另一个方面,会展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分支,比一般的运输、配送物流更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另一方面需要会展物流企业具有更强的实力。而且,由于会展物流包括众多环节,从而使得会展物流经营极不稳定,加上会展业务需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奔波,不同业务之间时间上也缺乏连贯,将其作为主营业务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国内物流企业在有诸多顾虑之下,出现了考虑的多、投入的少,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供应商较少,会展物流业务开展不够红火的局面。

2、服务质量低

由于前面提到的会展物流供需矛盾的原因,会展物流服务水平低,各参展商的展品物流各自为政,参展商各自寻找自己的物流服务商,完成展品从参展商处至展览场馆的运输、储存、保管、装卸等作业,以及展览结束后的回运等最基本活动;再加上国内大多数的物流企业还未完成向现代服务型的物流供应商转变,为客户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运输、仓储服务,很难根据参展商的需要,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因此,会展物流服务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服务质量问题,物流服务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参展商再次参加展会的信心,阻碍会展品牌的建设和物流行业的发展。

3、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会展物流是随着会展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物流业的一个分支。众所周知,物流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才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中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专业物流人才的缺乏是目前物流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再加上会展物流人才除了掌握一般物流专门知识,具有一般物流技术与管理技能外,还必须对会展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为,一个完整的会展物流方案是运输、保管、保险、商贸、展览、展示以及广告的集合,会展物流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会展物流人才特别是符合参展商要求的会展物流经理人才的缺乏是存在于当前会展业和物流业的一个普遍问题。

4、信息交流不畅

在任何物流活动中,信息都至关重要。在会展物流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物流信息管理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会展主办方同参展商必须不断对各种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物流过程中的具体行动措施;各物流公司与参展商必须与会展组织者必须不断进行沟通,告知何种展品何时到达展览场馆,展览组织者、物流公司和参展商必须就展品进馆时间和方式与场馆所有者进行沟通。总之,场馆所有者、会展组织者、参展商和物流供应商必须就参展产品的各种信息进行沟通,因此信息交流的顺畅与否关系到会展活动的举办成功和会展物流活动顺利与否。然而,由于会展物流存在的许多问题,导致会展物流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会展物流发展对策

针对会展物流的现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1、改变传统会展物流模式,建立现代会展物流模式

会展物流存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会展物流模式的存在,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立现代会展物流模式。首先,要改变各展商的展品物流各自为政的情况,由会展主办方指定本次展览惟一的物流供应商,并将此物流供应商的信息告知各参展商,唯一物流供应商的指定要打破地区封锁,在全国范围内依据物流供应商实力的大小和从事会展物流经验的高低来决定;其次,各参展商与物流供应商双向沟通,参展商了解物流供应商情况,物流供应商了解参展商需要,并确定参展商展品的种类、数量、起运时间、需要办理的报关、商检等其他手续、展位布置时间等信息,并根据各参展商的不同要求,以安全、快捷、经济为原则,与各参展商共同制定最佳的物流方案;再次,物流供应商与场馆方协作,将参展商的展品和参展设施运输至展览场馆,并根据参展商的需要协助参展商组织展位布置;最后,展览结束后,物流供应商根据各参展商的要求回运部分展品,并将前来参观的购买者所购买的展品按要求运送到购买者指定的地点。

2、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高会展物流服务水平

要提高会展物流服务水平,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会展物流服务质量管理:(1)会展物品质量管理,会展物品有着明确的特性:等级、尺寸、规格、性质、成份、外观在发送之前就已固定了的。在对会展物品进行时空间转移的过程中,要保证这些物理特性不发生变化,以实现会展物品的质量保证。特别是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和易破、易损的参展物品的质量保证优为重要。(2)会展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会展物流是为会展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的,可以说,会展物流的所有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服务质量目标。(3)会展物流作业质量管理,高质量会展物流作业是会展物流质量的主要保证,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如运输环节的正点运输率、满载率、运力利用率;仓储环节的商品收发正确率、商品完好率、库存商品缺损率、仓储吨日成本等控制,从而保证整个会展物流作业过程高质量完成。(4)会展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会展物流的质量不仅需要物流作业各环节的高效运作,还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组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会展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和提升[4]。

3、加快教育建设,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会展物流人才

会展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各项组织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突出会展项目个性、保证展会质量,尤其在会展物流方面,对会展物流人员的专业化素质的要求更高。为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育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会展物流人才。虽然,我国的物流教育已经全面展开,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但是有关会展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几乎还是空白。现阶段,加快开展对会展物流人才的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物流业人员职工素质,积极吸收和引进懂现代经营管理、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物流人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加强对会展物流人才的高等教育建设,要培养出一大批既懂物流又对会展业有深入理解和扎实知识的专业人员。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特别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并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4、加强整体规划、统一物流标准,建立会展物流的信息平台

加强会展物流整体规划,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修订、协调和组织工作,对国家已经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对已经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尽快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搬运和装卸设施、物流中心、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完善,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应建立以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科技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建立物流电子信息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会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应灵活运用国际物流领域中较先进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技术,研究开发包装技术和条形码技术等互相支持的物流集装化、自动化技术。提高物流产业中货物和相关信息流转效率,尽快建立会展物流信息大平台,各地互通有无,扶持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向会展物流业进军,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振兴中国的会展物流。

作者单位: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

[2] 万静舒.会展物流四大“瓶颈”.http://www.cndss.net/

[3] 张凌辉.诊断会展物流.http://www.boraid.com/

[4] 马勇,王勇.会展物流战略途径选择.[J].中国会展.2005,(4).

[5] 李云成.论2008 年北京奥运物流及其发展策略.[J].安徽体育科技.2005(6):4-6.

[6]彭鸿广.现代会展物流体系的模式构建.http://www.js56.com/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4

关键词:物流专业人员,英语水平,国际化需求,对策研究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外向型经济的纵深化发展, 客户企业的国际化运作, 促使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成为必然 (姜超峰、申崇志, 2012) 。物流产业国际化意味着“物流观念国际化, 物流需求社会化, 物流竞争国际化, 物流技术现代化, 这又对物流人才的资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刘卫华, 2010) 。因此, 我国物流业要赶超世界水平, 其关键要培养出符合国际物流服务需求的人才, 即“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物流人才”。研究者普遍认为“国际化物流人才”除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 还要求其精通一门以上的外语。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除其专业技能外, 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人才 (龚顺清, 2004) 。

英语作为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技术手段的信息载体, 是物流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研究者认可英语作为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具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物流专业人才的英语应达到何种水平才能进行国际化的交流、才能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能不能胜任实际工作环境的语言要求?国际化物流背景下的英语水平需求是什么?目前此方面的实证调查研究和对策少之又少。

因此本研究将从发现行业需求和调查专业人员实际英语水平的角度出发, 对某些国际化程度较高、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和专业人员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 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了解目前物流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同时通过专家咨询和访问调查, 了解物流从业人员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 从而找出现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今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英语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也为目前从事物流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持续提高提供解决方案, 把培养英语水平符合国际化需求的物流人才目标落到实处, 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前期研究

1.1 确定调查对象

本文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了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涵盖了外资企业、国内龙头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以及部分一线操作人员等物流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工作主要分为调查问卷和面对面采访两种。例如实地走访物流公司, 对在职的物流人才进行调查, 对专家进行咨询等。

1.2 问卷设计

在调查过程中, 调查问卷的设计十分重要, 因此在设计问卷前事先与一部分物流行业专业人员和物流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交流, 大致地了解到他们的现状及需求,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了针对物流行业在职人员的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均建立在访谈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 保证了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 除了对专业人员的实地访问, 笔者还阅读了大量文献。如:郭冬芬女士于2008年3月发表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上的《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一文。就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郭冬芬女士提出:“ (1) 多数学生感到专业英语枯燥乏味; (2) 学生普遍感到专业英语生词多, 句子结构复杂, 产生畏难情绪; (3) 学生虽然学习过专业英语, 但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时, 仍不能使用恰当的英语词汇表达专业思想。”高芳女士于2008年6月在《中国市场》期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物流人才英语能力供需差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的调查报告。高芳女士以“对物流人才专业英语能力的社会需求及其教学现状的调查为基础, 提出造成物流人才英语水平不能满足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工学脱节, 应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不同层次物流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 展开分层教学、实现课程大纲编写的主题化、教材内容和练习形式的实用化等”意见。赵亚玲女士于2008年发表在《中国市场》这一期刊上的《物流英语应用能力市场需求初探》一文, 对我们的调查问卷也有很大帮助。通过详细阅读全文, 就职场人员关注的升职加薪问题, 提出了“在您的企业中, 英语水平对升职加薪等问题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赵亚玲女士经过调查研究, 认为“市场需求掌握物流英语应用能力的技能人才”。由此可知, 在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需要有高标准严要求。

借鉴大量的文献以及笔者的实地访问情况, 本文设计了关于“在职物流人才英语水平现状调查问卷”。问卷构思阶段, 以在职物流人员所在物流企业类型以及所在物流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为基础, 提出了“所在行业领域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和“求职时企业普遍对物流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的问题, 并以此来与“个人英语水平”形成对比。为了方便统计,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可以定量统计的, 都是以数据来衡量的, 如:大学英语四级成绩, 大学英语六级成绩, 商务英语资格证书等等指标。为了确保得到精确的调查数据, 又在此之上添加了“您属于哪个岗位层次”这一调查问题。从而, 可以了解到被访人员工作过程中所接触的工作伙伴。故此, 引出“就您的工作经验, 英语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而, 在职人员是否关注这些, 尚不敢定论。于是本研究又提出了“听说读写四个应用英语能力, 在工作过程中哪个更为重要”以及“所在企业是否有涉及英语的培训项目;采用何种方式”。面对市场需求量大的现状, “就个人情况, 是否有必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更倾向于何种学习方式”。

2 采访调查及专家咨询

2.1 接受采访的物流企业

在调查过程中, 研究者本着求同存异, 实事求是的办事准则, 首先对北京及周边不同规模的物流公司进行了详尽的了解, 并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这些物流公司并询问是否可以对其员工进行此调查。最后选定了北京中驰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神州畅通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万通国际物流公司, 北京京都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环宇物流公司, 对其员工进行相关调查。以北京中驰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京都物流有限公司为例:北京中驰物流有限公司是经工商部, 交通部等主管部门批准的一家专业致力于公路运输行业的大型物流企业, 是集多式联运、仓储、包装、分拣加工、信息处理为一体的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北京京都物流有限公司, 是一家从事公路运输在京注册的专业货物运输公司, 是以北京为中心, 辐射全国的专业公路运输企业, 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业务运作网络和信息网络, 能实现异地发单, 异地结算, 异地转运。

在走访两家物流公司的过程中, 研究者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所走访部门每一位员工手中, 以此来了解物流行业对这些物流人才英语方面的真实需求以及目前正在从业的物流人员的真实英语水平。此外, 研究者还分别挑选企业中处在不同职位的员工代表, 进行面对面采访, 分别提出问题并进行记录, 从而能更好地获取信息。

除此之外, 在得到另外几家公司的允许之后, 研究者对其员工发放了电子邮件形式的调查问卷, 从而从更大的范围上获得信息。

2.2 数据处理

以下列出两家物流企业的调查结果。

北京中驰物流有限公司, 接受调查人数共计100人, 共发放100份问卷, 回收87份, 回收率87%, 有效问卷数80份, 有效回收率92%。部分调查问卷问题结果汇总如下:

北京京都物流有限公司, 接受采访调查人数共计45人。共发放45份问卷, 回收36份, 回收率80%, 有效问卷数34份, 有效回收率94%。部分调查问卷问题结果汇总如下:

2.3 专家咨询与企业采访

对于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需求, 本研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方面是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另一方面是通过专家访谈咨询。

在研究实施阶段, 本文研究者联系到了中信出版社主要负责人左先生。左先生对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研究者提出的问题, 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左先生认为:“英语, 是肯定有要求的, 但并非所有物流岗位都有, 像普通的图书配送的人员, 也是属于物流行业的, 但对他们就没有什么英语上的要求。但对于一些对物流专业性知识要求高的岗位, 比如像中高层的物流管理人员, 英语水平的高低就会被重点考虑。就拿高级物流人才来说吧, 他们位于企业的高层, 负责企业整体目标的制定。在物流企业中, 出色的高级经理和总监都属于高级物流人才, 而这类人才的招聘数一般占招聘岗位的9%, 招聘单位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也相当高。在英语方面, 就要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那对于中级物流人才来说, 尤其是一些与国际贸易联系紧密的岗位, 对英语的要求就是要达到英语专业八级, 不仅仅是英语, 还会对日语、德语有些要求。”

除了对专家进行采访, 研究者还对物流企业员工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主要的问题是针对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的要求或者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要求。

3 结论

3.1 现状与差距

通过对物流从业人员英语实际水平的调查问卷分析, 物流行业人员的英语水平现状是: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英语都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 (达到70%到80%) , 但是具备物流专业英语知识的从业人员却少之又少, 甚至具备英语口头交流能力的从业人员也远远少于具备英语书写能力的人员。可见, 物流专业从业人员的英语书写能力还是比较扎实的, 而口头交流的能力和物流专业英语知识的储备欠缺。

通过对专家的咨询和物流企业人员的访问来看, 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次来看。从物流岗位层次角度来分, 有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四个层次。目前社会上紧缺的是中、高级物流人才, 即是本项目的主要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以上, 明确要求研究生的不多;但除了要求要有较长时间的管理经验外, 还明确要求要具有较高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而这些并不能仅仅凭证书来说明。这就要求具有远大抱负的物流从业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己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英语水平, 从而做一个国际化的物流人才。从这一点来讲就涉及到了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在调查中, 被访者中有七个人的岗位与国际物流有关, 其中包括国际物流筹划部经理、国际货运经理、报关员、单证员等。所有这些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要不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 还要具有草拟和设计英文合同的能力。以上这些要求, 也将会对物流专业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考, 要针对自身的情况, 合理对未来进行规划。

3.2 途径与措施

物流专业人员英语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途径, 即院校培养和继续教育, 包括社会培训。两种培养途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院校培养比较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社会培训则注重英语实际能力的训练与提升。院校培养的过程中, 在注重学生物流专业知识加强的同时, 应该加大力度对英语水平与技能的培养, 因此, 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专业知识储备比较丰富, 而且要大力提倡英语水平达到四级或六级, 更重要的是强调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重视继续教育, 包括社会培训或公司内部的培训, 首先公司领导层应该具有国际视野, 从现在做起, 逐步实现国际化或与国际接轨。虽然工作可能繁忙, 但应该做好计划定期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英语实际能力的培训, 也可以鼓励或要求专业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英语能力的培训, 当然, 最好给予一定或者全部学习经费的支持。同时, 定期对专业人员英语水平和能力进行测试, 把英语水平能力作为职务晋升或者加薪的主要条件, 从而激发他们的提升英语能力的积极性。

只要通过上述两个途径, 采取以上措施, 结合实际工作环境, 就能大幅提升物流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从而使我国物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芳.物流人才英语能力供需差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 2008 (6) .

[2]龚顺清.我国物流人才素质和结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4) .

[3]郭冬芬.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 .

[4]姜超峰, 申崇志.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趋势[J].中国储运, 2006 (5) .

[5]刘卫华, 欧国立.分工的演进与交通运输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0 (4) .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5

作为中职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好坏与否,将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产生尤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个中职院校都应该十分重视物流专业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努力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物流学科及其专业教学内容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管理学知识、工程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等,与法学、环保工程等也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而在物流专业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仓储管理课程又是主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基础课程之一。仓储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物流的标准,这也是物流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作为一名中职物流专业的教师,本人已经从事多年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工作,对“仓储技术实务”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笔者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班级中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掌握仓储物流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物流标准也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下面,笔者将对中职物流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物流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一定的建议。

1 要平衡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

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精力放置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方面,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操作应用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物流是当前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物流专业仓储管理的教学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仓储管理课程教师应该注重平衡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多穿插一些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仓储管理技巧和能力。

2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就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学习的兴趣也相对较弱。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各个仓储管理课程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仓储管理课程的重视。例如,在学习仓储管理课程中“堆码”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达到对堆码的要求及标准和五距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如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参加“寻找伙伴”的游戏,看哪个组是优胜者等。

3 要合理分配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仓储管理技能。

合理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通过寻找答案而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中。但是,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并不顾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及掌握程度的高低,盲目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传输得很快,但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十分不理想。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也大都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的,这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仓储管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却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仓储管理技巧。这些不合理的教学任务,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

在未来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课本的教学内容,并将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而后从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另外,在分配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先易后难、层层深入”的原则,逐步增加任务的难度。还是以“堆码”为例,教师让学生进行堆码训练之前,要让学生温习之前学习过的堆码的要求及“五距”的相关内容,以便学生尽快融入学习过程。这时,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时,最好分为三步:第一,让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堆码方法对一些规格不同的山坡进行堆码训练,提高学生对堆码方法的掌握水平。第二,给学生提供一些堆码的案例,让学生对这些案例中商品的搬运及堆码方式应用得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认识。第三,让学生对一定的仓储空间进行合理的堆码。通过这三个任务,不难看出,任务的难度是在不断增加的,遵循了任务要求“由表及里、逐步推进”的原则。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习任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操作技巧等也有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仓储管理能力。对于那些难度较高的任务,教师可以进行演示或者给出相应的操作及解决步骤等。另外,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应该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4 加强小组或者团队合作,增加练习时间和机会。

合作与竞争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的两种“同学”关系。有竞争,学习过程才能充满活力。同样,合作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于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仓储管理课程的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孤军奋战”模式下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合作,遇到问题“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一方面,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不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以便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拥有一技之长。而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则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仓储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迅速适应未来的职业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仓储管理教师必须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练习机会。正所谓“百闻不如一练”,只有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对教师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

5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则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由此可见,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在中职物流专业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的涵义,积极地进行角色转变,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是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自行去探索和提高。这也有利于培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6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就目前来说,学生的学习紧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一堂 45 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能教授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用于实际练习的时间则是更少。因此,各位仓储管理教师要积极、充分地利用课后、课余时间,通过开展各种多样化的、具有吸引力的课外活动等,提高学生对仓储管理知识的认识水平,并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相关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讲座,提高学生的认识。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全面结合起来。积极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身心放松,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7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指导。

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引路人,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继续“前进”.但我们也应意识到,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素质。每个仓储管理教师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与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更加积极认真的姿态投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每个教师都要“深爱”仓储管理这门课程,这样才能充分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对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仓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将会对其实际工作过程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每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明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不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姜宗康。浅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4)。

[2] 李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以仓储管理实务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

[3] 刘全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

[4] 刘悦彬。试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5] 王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13(7)。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流专业设置;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问题

一、高校本科物流专业设置的意义分析

物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物流就是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贸易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物流的完善和发展。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因此,高校物流专业本科生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规划自身的人生发展目标,在本科阶段好好学习必要的物流知识,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高校多培养一些物流管理型人才,也有利于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逐渐拉近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就要好好学习物流专业课,那么如何设置专业课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外物流发展现状问题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较好。今后一段时间,除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等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也相当紧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三、国内物流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物流产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才开始的,此后,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国的人口资源丰富,潜在的消费群体数量众多,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物流专业从业人员数量激增,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运而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例如李建萍、谢家的在高职物流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就提到,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业发展需求的矛盾非常严重。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层次偏低,系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缺,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发展和产业升级进程。在罗彦芳的《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就业前景分析》中也指出,调查显示,环渤海地区招聘的物流岗位以采购运输仓储类居多,这类岗位对物流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看中,强调工作经验。对于中高层部门经理则还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的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物流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高校本科物流专业问题研究的基础

从国际物流专业发展的长远过程来看,我国的高校应该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不断调整设置本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学习科目安排,旨在培养管理人员。从大学本科物流专业的设置科目,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发展来讨论出国外物流的发展优势入手来研究现在社会最关心的物流行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重视物流专业技能和理论技能的培养。物流行业的发展和运作,与客户必要的交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运输与物流的理论和技能。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英语,因为这门课在哪个行业都是有用的,就拿物流行业来说,我们不可能只与本国人交流,只接本国订单,我们会经常与外国人交流,这就要求外贸物流人员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和交际,能与外国人交流,因此掌握一门熟练的外语是必须的。

(2)高度重视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一直发挥着重要的重要。物流作为服务行业,客户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因此作为专业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把握客户的心理,快准的说出客户的需求,以拿更多的需求订单。这就需要高校在物流人才培养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学习如何看穿客户的心理。当然这种本领是要经过自己亲身实践,在很多实践中掌握,因此需要系统的学习心理学。

(3)高度重视管理学专业技能的培养。现在大学本科注重培养物流管理型人才,因此学会经营管理也是必要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运作经营的重要内涵之所在。此外,与国外有物流往来时就必须懂得国际贸易术语,不然会掉进外国商人的陷阱。总结来说目前,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懂得国际运输语言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五、结语

物流产业是服务产业,要讲究信誉,因此要注重品行的培养。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实力。从大学本科物流专业的设置,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发展来讨论出国外物流的发展优势入手来研究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才培养长远规划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本科阶段注重物流人才培养,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物流专业知识,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建萍,谢家的.高职物流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J].物流科技,2010(05).

[2]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1(09).

作者简介:

张小飞(1995.0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3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大学本科物流专业设置及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Y13C072)研究成果。

湖北物流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篇7

1.1 宏观经济发展需求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从南到北,香港、广州、深圳、上海、宁波、武汉、重庆、成都、兰州、青岛、天津、北京、沈阳、大连、西安、台湾等地都是中国物流重镇。物流园区是适应我国经济、物流、环境等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1.2 湖北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总量、人均GDP水平与增长速度,湖北省经济总量位次稳步上升,进入到了一个较快增长和稳健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及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使得湖北成为重要战略支点;另外,境外和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以及传统的中部腹地枢纽优势与科技优势在新形势下不断强化等态势使得湖北成为重要的资本及产业承接地,这些都促进了湖北物流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1.3 物流产业发展竞争需求

一方面,物流园区形成的市场驱动表现在产业集聚与经济集中化的外在要求,这是在集聚效应下物流需求与供给方的高效低成本的运作的内在动力。市场驱动主要指产业集聚与经济集中化是物流园区形成的外在要求。物流园区的形成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物流节点系统的目前发展最完善和成熟的代表。另一方面,产业关联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了主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生产成本的较大优势,促使物流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

2 湖北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总体现状

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湖北省十六个行政区物流园区的总体现状调研统计分析如下:

(1)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格局趋于均衡。

经统计,湖北省各行政区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36家,如图1所示,反映出全省各地都开展了园区的建设。

(2)运营的园区占比合适,未实质开发的园区比例不高。

通过调研,把物流园区分成两类:已运营的和非运营的(即在建或已规划中的),见图2。表明运营的园区约占总体的一半,物流园区实质开发并运营的较多。

3 湖北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发展物流业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物流园区的建设,使大批物流企业落户物流园区,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发挥优势,易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各地都很重视物流园区的建设,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在一定时期内物流园区建设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湖北物流园区在建设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主体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物流业涉及到发改委、规划、商务、交通、土地、环保、税务、工商、海关、铁路等20多个部门,但是目前这些部门对物流业管理的职能不同,仅从本部门的职责参与到物流的某一个环节之中,全社会的物流过程被分割开来,呈分段管理状态,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

(2)制度和标准尚不完善,支持物流园区优惠政策比较缺乏。与一些物流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相比,湖北为物流园区开发及入驻物流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比较缺乏,各地市州物流园区的政策法规也不完善,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土地、税收、交通、融资等优惠政策比较缺乏,园区软环境建设滞后。

(3)空间布局与规模不尽合理,缺乏长远规划。各地对物流园区所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很认同,纷纷提出建设物流园区的构想,甚至有的乡镇也提出要建物流园区,但缺乏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和统一规划。很多物流园区大多是产业发展带动物流需求而自然建立起来的,缺乏长远规划,造成物流集散与城市交通的矛盾。

还有些物流园区规模过小,城区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集聚物流资源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大型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缺少各种类型的专业化的或综合性的配送中心和物流功能区进行货物的集散、分拨、流通加工和配送。由于现有物流园区规模过小,功能单一,无法形成资源集聚效应,不利于物流产业链的形成和物流成本的降低。

(4)功能设置交叉,存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目前一些企业还习惯“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物流服务完成。这就导致了一些物流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物流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物流成本偏高。同时,物流园区主要功能定位不准确,园区功能交叉,导致园区之间出现恶性竞争。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有些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更为滞后,还缺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尽管建立了信息系统,但基本上是为自己服务,而且多数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有的还停留在用小黑板公布物流信息的原始阶段,无法实现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更不能形成完整、高效的信息供应链,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6)经营方式和服务水平落后,物流企业效益差。很多园区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主要为运输和仓储等基础性服务,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特别是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入驻企业,大多数只能提供简单的货运服务和信息服务。专业型物流园区的企业现代化程度比综合型物流园区企业高,但是这类企业大多数为特定的企业服务,为社会企业物流服务的较少。

(7)物流园区的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偏少。从入驻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规模看,大部分还是规模小的传统型物流企业,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龙头物流企业偏少,物流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管理能力较低。园区物流企业存在“一间房子一部电话,一对夫妻货通天下”的现象还较普遍,信誉度高、实力强的龙头物流企业还不多。

(8)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物流企业大多还是传统货运经营模式,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专业型物流人才尤其是第三方物流设计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4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湖北物流园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两圈一带”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高园区建设发展水平,具体对策包括:

(1)优化总体策略,做好物流园区。转变观念,强化舆论宣传策略;健全物流市场,确定园区目标与功能定位;重组和整合物流企业,为园区物流发展奠定基础;变革招商方式与招商策略,选择和引入高水平物流运作主体,降低园区物流运作成本,积极扩大物流增值服务的领域;健全物流研究、咨询和培养体系,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2)扩大功能,做大物流园区。货运型物流园区要依托腹地市场,将园区建设成为全省或全国商品的集散中心;综合型物流园区要与大型物流企业联手,将园区建设成为商品分拨中心和采购中心;保税物流园区要将园区建成加工贸易中心,开拓加工贸易企业的保税物流增值服务;商贸物流园区要强化园区的商品展示功能,建立展贸结合的市场体系,带动物流园区与国内市场之间的贸易交往及相关物流业务的增加。

(3)优化环境,做精物流园区。积极改善交通支持环境和物流服务辅助支持环境,优化园区政策、法律和人文环境。

(4)完善体制,做细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地区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在选定的发展模式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下,确立适应园区发展需要(下转第20页)(上接第26页)的建设及运营体制。物流园区采用“宏观集中、微观开放”的两级管理体制,组建现代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做细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和规划方案,监控土地的统一征用和使用管理以及其他资源的使用,监控园区环境保护,协调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园区配置辅助服务功能,协调园区内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的关系,细化社区管理。

(5)建设平台,做强物流园区。加强和提高园区物流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水平,建成一个具有支持通关服务、相关信息跟踪与查询服务,网上咨询服务等要求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优化园区内的物流产业业务流程,推动现有物流企业由传统运作方式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强保税物流、港口物流、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等的动态联动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以利于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园区内外物流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并通过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方式、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培育发展有较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快速的融入全国、全球的物流的分工与合作体系中去,构筑成一个服务全省、全国和全球的现代化集成物流园区体系。

摘要:宏观经济及产业发展的竞争需求促进了湖北物流园区形成与发展,虽然湖北物流园区的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湖北物流园区发展的总体情况,归纳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了湖北物流园区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湖北,物流园区,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R].2012.

[2]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R].2008.

[3]王之泰.物流园区发展与创新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09,(5):4-6.

[4]王福华.物流园区成长路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3,(4).

[5]龚志锋,范守文,李刚.现代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5).

十堰物流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篇8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物流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十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市政府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十堰已经具备了发展物流园的良好基础。

(一)地理优势

十堰位于秦岭巴山地区汉水谷地,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位于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结合部,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之一。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得十堰成为国家鄂、豫、陕、渝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交通优势

十堰除依靠209、316国道搭建与外界沟通渠道外,大力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汉十高速、福银高速十漫段、十房、谷竹、十白、郧十公路的开通,将十堰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公路枢纽城市之一。襄渝铁路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十宜铁路、运十铁路、郑十铁路的开通建设,使十堰逐渐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中心。铁路运输的提速,加快了十堰地区经济发展。武当山机场按照4C支线机场标准建设,预计将于2016年通航。十堰具备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为物流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产业优势

十堰素有“东方底特律”之称,“汽车城”是享誉国内外的三大名片之一。作为商务车之都,2012年商务车产量突破80万辆,全市汽车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其中东风公司十堰基地汽车工业产值达到272亿元,东风商用车公司完成产值151亿元。共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30多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身、车架的汽车总成,关键部件轮胎、液压系统、汽车电子器、同步器、减震器、铸件都有专门的厂家生产制造,有专业的经销商为之提供销售服务。2012年3月份,重卡已销售1.8万辆,领先于中国重汽、陕汽集团等竞争对手。同时专用车产量突破3万辆,对十堰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十堰立足于为汽车及零配件的产供销活动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建设集整车汽配生产、供应、运输、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四)资源优势

十堰有"华中药库"之称,药材资源较为丰富。药用生物达250科,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多种,国家规定的363个重点品种中,235种在十堰市,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魔芋、香菇、木耳、有机绿茶、野菜等绿色食品十分畅销。矿产资源丰富,已核实的矿藏有绿松石、铌稀土、石煤等达50多种,据1988年的评估约有超过4000亿元的价值。

(五)政府的宏观规划、政策指导优势

在认真调研当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环境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优化配置职能,从宏观上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依托税费、融资、用地等优惠政策,大力整合本地物流资源,积极引进有雄厚资金实力投资物流园区建设,促成具备现代物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进入园区。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为物流园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

二、目前十堰物流园区发展的状况

(一)提供的物流服务较为密集、单一

以汉江物流园区为例,园区内已进驻并开始营运的企业有堰中蔬菜批发市场、四海物流、海产品批发市场、禽畜交易市场、寿康永乐副食品仓储中心等。但仅能提供托运、货代和货物暂时保管、装卸、搬运等基础的物流服务,而诸如货物检验、货物的重新包装、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向客户提供货物查询等增值服务项目很少。

(二)物流企业竞争激烈,形成恶性循环效应

由于经营的业务较为零散,主要是以少数几条线路为载体承接汽配、整车的运输、配送,或者是为经营食品、建材、电子产品等工商企业提供仓库租赁服务,而对一些特种货物、特殊商品的物流服务却无人问津,无力承担。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相互杀价来应对已趋近饱和的市场需求,严重制约的十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三)物流企业设施设备落后

以零担专线为主的企业运输车辆老化,车型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货主的不同运输需要。有的物流企业虽然拥有仓库,但对温湿度缺乏有针对性的控制;叉车类型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货物装卸搬运的需要,有的甚至没有叉车;货架品种也较为单一等等,导致只能存放一般性的货物,仓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货主需求。

(四)物流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由于企业自身资源有限,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缺乏规范化的管理,缺乏服务意识,使得企业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下降。在没有把握准确的市场定位,没有对物流服务需求进行合理细分的情况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业务量大幅下滑。而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对政府相关政策也不甚了解,导致很多类似于“夫妻店”的企业纷纷倒闭。

(五)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落后,缺乏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从事运输服务的企业基本依靠自己能力寻找货源,而从事仓储服务的企业只能被动地等待仓库的出租或是在58同城、十堰物流网等网站发布信息等待客户找上门咨询。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运用GPS系统、ESO条形码识别系统来加强物流信息服务,但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投入成本高,无法实现。

三、对十堰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完善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对市区内至所辖六县市之间及重要省际出口路已全部达到山区二级路标准,十堰已具备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然而对于物流园区的工商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需的效区域性的流通中转的货运通道还未建成,也没有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如物流中心中转站。因此,建立良好的道路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二)加强十堰市物流园区规划和统筹

根据地区的经济情况、人员配置、企业状况等实际情况,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立足点,做好物流规划,提前制定物流目标及方案,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围绕“白浪汽配物流园区、汉江工业物流园区”两个重点园区,“亨运公司”这一强大物流企业为中心,打造十堰物流精品品牌。不断扩大地区产业规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巩固汽车城的地位。努力把汽配城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全面系统地为东风公司“全球采购”和“零库存”提供交易平台,方便为东风公司直接供货的客户设立中转机构,让他们既能保证及时为东风公司供货又能在此面向社会销售,扩大厂商的销售量,建成国内外知名汽车配件交易配送中心。

(三)加快提高十堰市物流信息技术水平

十堰物流企业面临的情况是资源不足或是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升级,提高十堰市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十堰市物流交通发展局、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及各大相关网站联合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运用运用GPS系统、WMS系统、SIM系统、EDI系统、ESO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射频技术等加强对物流企业服务过程跟踪管理。

(四)加快培养物流人才

目前十堰市物流业的现状是物流企业自给自足、依靠自身的力量勉强支持运营,从业务发展到合约谈判都是依靠现有人力进行,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并非科班,对物流业并不熟悉,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十堰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既需要懂得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系统功能服务的操作管理人才,也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服务项目开发、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要把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充分发挥企业的物质资源优势,联合地区高校实行校企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订单培养,为企业培养专门的人才,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如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已与亨运物流公司、大道物流十堰分公司、新合作配送中心等当地知名的物流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参与的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写等,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

摘要: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对城市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经开始规划或者正在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物流园区。本文主要分析十堰物流园区的现状,指出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物流园区,建设现状,发展对策,物流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倩.江汉平原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人学,2004.

[2]徐振斌.加快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中国经济导刊,2006.

[3]钟营,王立海.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分析.森林工程,2004.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9

1 正确解读“高端物流”

高端物流是一个新概念,对其概念界定学者间有不同的理解。作者认为“高端物流”是相对于“普通物流”或“传统物流”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的“高端”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物流服务的对象是高端领域或高价值产品,对物流服务一般有特殊的或高标准要求,如国际快递、冷链物流和特种物流等。二是物流服务的手段是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突出“高端品质”的服务流程,技术性、操作性强。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成为高端物流服务的重要支持手段。三是物流服务的功能是价值增值、功能提升。高层次的服务功能是高端物流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的支持力量,高端物流专注于供应链,强调资源整合和构建战略联盟,专注于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四是高端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存在于消费者服务业也存在于生产者服务业,具有人力资本密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低、产品品质优良、投入产出效率高的特点,主要服务高端制造业并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总之,高端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一个更高的水平阶段和层次,是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功能系统集成。

2 高端物流产生并引起各界重视的原因分析

(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演变为物流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物流、第四方物流、电子化物流、绿色物流、智能化城市物流管理等是国外物流业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十大物流业巨头的发展动态主要体现为:(1)通过整合和并购,进军多种运输业务,提高利润;(2)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3)提供优质及个性化服务。可以说高端物流服务是世界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我国物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通过内部和外部资源整合已经积累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物质基础。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和第三大进出口贸易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必然伴随实体流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中货物交易规模仍占据绝大份额,也相应带来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发展高端制造业需要高端物流业;居民的高品位和个性化消费需求也需要相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来支撑。

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一体化服务将成为未来物流服务主要方式,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是物流企业占据高端物流市场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只有加入到国际供应链中,在参与全球竞争中才能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物流巨头通过兼并、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纷纷抢占中国市场,首先在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较大空港城市建立物流基地、构建市场网络渠道,业务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的高端物流服务上,如国际快递业务、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全球物流战略合作与网络服务、大型物流项目运作管理、物流服务咨询等,可以讲目前中国的“高端物流”市场已基本被外资物流企业所控制。“高端物流”将是中外物流企业激烈竞争的重头戏。

(4)信息化、集成化、规模化、技术化、实时化、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是高端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高端物流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 加快我国高端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3.1 正确认识高端物流,防止出现新一轮“物流热”

高端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一个更高的水平阶段和层次,不是一种新的物流形态。它是伴随着高端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国外已比较成熟。高端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较好的物流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成熟的高端物流服务商和市场需求等来支持。经济全球化、新的世界产业转移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端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市场舞台,我们要在对中国物流发展现状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高端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加强行业政策引导,不能再搞新的物流领域的“大跃进”,以避免产业发展的盲目性、自发性和重复性。

3.2 提升现有物流园区功能,合理规划高端物流产业园

高端物流产业是指能为市场提供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时效、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高开放度产业带动力、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低污染”特征和可承受物流服务费用空间较大的现代服务业。提供高端产品、高端服务(综合性服务),服务高端客户(领域),是高端物流产业园与一般物流园区的重要区别。

(1)产业集聚度、经济发达程度和开放度是高端物流发展的基础,因此高端物流园区应首先在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规划、建设。但如果只是在沿海城市发展,最终将会导致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大城市与一般城市物流水准的严重脱节,这不利于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高端物流园区要立足于现有物流园区功能的提升,不是一定要重新规划,防止新一轮园区建设“大潮”。

(3)充分发挥现有港口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在高端物流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园区已有良好的基础,且能大量吸引国际国内的采购商、贸易商、物流商,有利于为产业升级转型做物流配套。

(4)高端物流园区直接服务于高端企业,提供高端服务,在进行规划时可以与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贸易区、港口保税园区、会展中心等高端功能区统筹考虑。

3.3 积极培育高端物流提供商

发展高端物流服务的关键是有一批成熟的高端物流服务提供商。目前,国内高端物流提供商很少,而且规模影响不大,难以与国际高端物流企业抗衡。我国高端物流服务其核心业务更多地集中于物流配送业务,没有形成供应链和物流系统策划整合业务。随着世界科技不断进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中国高端物流发展将成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端物流,创新促进流通服务体系,将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4 构建高端物流服务体系

高端物流的核心是增值服务,因此对物流服务质量有更高要求,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显得特别重要。要求高端物流服务提供商应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物流策划、咨询与培训、物流整合与实施运作、客户关系管理和增值服务等能力,要建立强大的物流服务网络和高端物流人才队伍。

3.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高端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高端物流产业发展需要高新技术、先进的通信网络、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核心产业集群和高素质专业人才来支撑,是一项高技术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光靠企业来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应主要依靠国家的扶持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在组织推动、规划协调、政策导向与资金扶持(财政、税收、土地优惠等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吸引国外高端物流投资商;通过设立省级以上层面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基金,引导高端物流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高端物流先进技术,培养高端物流人才;积极借鉴国外高端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缩短我国高端物流发展过程中的探索时间,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芏巍,李峻磊.基于对高端物流的探索与研究[C].2007年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高端物流和高端物流产业园专题论坛,2007(11):7-15.

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10

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是以实用性为原则,为物流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进而参与工作创造条件。但是实际教学情况却有点着急。

1.英语教学的重视度缺乏。英语口语交流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专业的学生功能能力的拓展程度。毫无疑问的是,一个英语交流水平超级棒的物流专业人才在开展工作和开拓市场的时候都具备一定的优势。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一般分为基础性教学和专业性教学两个方面,对于告知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行的英语教学是更为重要的,但恰恰相反的是,高职院校缺过分注重基础性的英语教学,而忽视了专业性的英语教学。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过于单一。由于英语专业性教学的专业性高的特点,使得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大部分都倾向于阅读和翻译的教学,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学课堂枯燥,缺乏创造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实用性为主的原则也使得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预先写好的教案和课本上,因此,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上就相对减少,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比教师预期的差很多,不利于物流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与技巧的掌握。

3.学生的兴趣淡薄。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并且良莠不齐,不只对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也会相对较难,自信心受挫,长时间下来,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甚至是放弃了英语的学习。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掌握,有些认为英语学习对于未来就业没有影响,即便意识到英语学习关系到未来的就业,但也因为其自身基础差,挫败感放弃了英语学习。

4.能力考查方式不够全面。很早以前,朝廷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很大一部分的英语教师沿用了这一传统,仅仅依靠一份考卷,几个数字就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水平下了定论。但实际上紧靠几个数字的大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英语学习不只是阅读和翻译,口语能力更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并且相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口语能力更为重要。但考试仅仅是测评了学生的阅读和翻译水平,对于英语口语的考查和训练还远远不够。

二、改革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1.结合市场就业标准,开展实用性的英语教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物流也也逐渐与世界接轨,这样一来,英语学习能力高的人才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就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提高物流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择业时的综合能力和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对应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2.创新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式教学,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等多种教学平台、开展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为教学课堂引入新的活力,使得学生将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实现实用性教学。通过在企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

3.提高学生学习的意愿和能力。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和想法,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那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性的开展课堂辅导和课后辅导,将学生普遍不理解的语法和句型重点讲解,从而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要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强化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专业性,为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做好充分必要的准备。

4.健全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物流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和实践的程度是英语考评制度存在的重要条件,他不仅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而且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自我调整的一个途径。高职院校应该以平时课堂表现力和考试成绩以及企业实习的情况三者结合起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掌握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这对培养实践性人才来说特别重要。

湖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湖南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107-03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hich is called“the mystery domain of economy”and“the third profit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lays a stimulating role in GDP's continuing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hich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central ris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na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such as logistics consciousness, informatory construction, human resources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so 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of Huna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0引言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商流、信息流集散地。“中部通,则全国通。中部活,则满盘皆活。”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地处中部腹地,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开拓大市场和发展大流通的优越条件。

1湖南现代物流业的现状

1.1湖南的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湖南的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航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有多个航班飞往国内外各大城市。另外,常德、张家界、永州、怀化芷江也有直达航班。铁路: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2 802公里,湖南有京广、焦柳、洛湛铁路纵贯南北,浙赣、湘黔、湘桂、石长铁路连接东西,全省各市(州)基本有铁路通达。公路:全省的公路通车里程达88 200公里。其中,京珠﹑上(海)瑞(丽)﹑衡昆﹑长(沙)渝(重庆)﹑二广(二连浩特至广州)等高速公路也途经湖南。水运: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全省建成千吨级泊位49个,千吨级航道达到607公里。湖南现有通航河流373条,通航总里程11 968公里,居全国第3位。管道:目前,湖南运输管道总长度超过300公里。其中,岳阳、长珠潭、益阳、常德、衡阳都已开通天然气管道运输。

1.2湖南物流园区建设日趋完善

湖南的物流园区已经涉及生物医药、钢材、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粮食、汽车配件等多个方面。金霞物流园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载优势于一体,由霞凝新港、新火车南北货站及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共同组成。以湖南钢材大市场为依托的一力物流园,储运年吞吐量将突破300万吨,有南方物流、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加盟。湘潭万博港以现代工业品流通全新模式打造了中国首家大型工业品超市。浏阳医药物流园拥有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大空间全钢GSP仓储中心,可同时展示1万种药品、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以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为主的步步高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已经完成。湖南金霞粮食物流园动工兴建,园区占地面积394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1.3湖南本土物流企业开始起步

湖南的本土物流企业起初是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改制而来,如长沙联运物流、长沙商业储运物流、湖南中邮物流等。另外,民营物流企业在湖南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如金荣集团、一力物流、京阳物流、实泰物流。这些民营物流企业2005年营业收入均过亿元,有4家已进入2005年全国物流企业100强。全洲医药物流采用多功能全自动立体仓储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在全国同行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湖南省以湘潭步步高、长沙一力物流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物流企业采用新的理念和体制,发展开始起步。湖南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正在逐步提升,物流服务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代表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的第三方物流实现了零的突破。

1.4知名物流企业纷纷抢滩湖南

本世纪初以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世界500强连锁商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纷纷抢滩湖南,给湖南零售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以来,国美、苏宁也不甘示弱,在湖南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家电连锁的浪潮。2005年,全球第二大物流公司荷兰TNT集团进入长沙市场。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德国森泰飞物流公司(DHL)也成功入驻湖南。同年,全球最大的物流配送开发商和服务商普洛斯公司投资3 000万美元与长沙高新开发区共同建立工业仓储物流项目。国内的招商局物流、大田国际货运、宅急送、广州南方物流等大举挺进湖南,投资发展现代物流业。

1.5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2001年3月,国家6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物流业的意见》,提出了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等意见。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9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05年,湖南省经委组织编制了《湖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为湖南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同时,还出台了简化连锁经营企业工商登记手续、物流行业用电等优惠政策。

2湖南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2.1物流观念意识不强

物流观念意识不强是目前制约湖南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湖南企业物流外包的程度还不够,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识不深,工商企业缺乏物流外包意识。“先生产,后流通”、“重生产,轻流通”观念还根深蒂固,一些企业和部门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业对降低企业和全社会流通成本、提高利润的作用。很多物流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制约了专业化、一体化物流的形成。

2.2条块分割,各自为政

物流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地方政府主管,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部门和地方政府保护。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暗箱操作、恶性竞争等问题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造成不公平竞争、重复建设和物流资源的浪费。湖南拥有各种铁路、公路、邮政、物流企业的货站、货场、装卸点,但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而物流的特点是不能单独依托于任何一种方式,必须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结,所以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往往受到区域性局部利益的影响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2.3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

湖南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不大,质量普遍不高。由于长期受“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思想的影响,企业物流技术落后,产、供、销系统之间相互脱节,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湖南现代物流业整体水平比较落后,物流库存、运输以及物流管理成本高,物流效率低下。湖南省经委资料显示:湖南省2005年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为18.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 223.51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3.55%。尽管湖南省物流需求快速上升、物流成本逐年下降,但与沿海城市相比湖南的物流成本仍处于高位,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仅占GDP总量的10%左右。

2.4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湖南物流信息化尚未完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企业对物流信息的认识滞后,企业物流服务需求单一,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物流信息技术落后,条形码技术、RFID、GPS

/GIS等信息技术应用十分有限,MRP和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普及率不高。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特别是与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缺少工商、税务、报关、商检等互联互通。物流信息平台存在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导致物流信息分散、供求信息紊乱。同时,缺乏物流信息平台投资运作机制也造成了湖南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2.5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短缺

目前物流业从业人员大多数素质较低,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短缺。尽管这几年不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上物流培训教育有一定的发展,物流人才短缺形势有所缓解,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与市场需求差距甚远。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而实际从事物流工作的基层人员,虽然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同时,物流学科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如医药物流需要既具有医药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又精通物流领域和相关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而,物流人才供求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

3湖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

3.1强化现代物流意识,确立物流产业地位

深化人们对物流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物流是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工商企业要树立物流意识,应认识到物流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新的利润源泉的重要手段。物流企业应该树立物流服务的理念,强化品牌战略的意识,提供多功能的物流服务。政府要作好物流产业的宣传工作,制订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物流产业相关政策支持,完善物流市场法律法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确立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2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整合分散在多个领域的物流资源,集成和延伸原有服务功能。实施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回收物流的系列化运作对企业物流进行流程再造。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扩大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物流线路的空间优化组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化,重点发展一批龙头骨干物流企业。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培育拥有多种运输手段的新型物流企业。

3.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加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长株潭、岳阳、衡阳、怀化四大区域物流中心,提高配送效率,以适应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的需求。坚持现代物流园区、综合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企业相结合,形成快捷有效的物流运作体系。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仓储配送设施等物流基础设施,构筑多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发展与航空、内陆口岸相关联的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提高湖南现代物流的周转能力,促进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建立健全物流中介机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化、专业性技术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职能,规范行业竞争,与国际接轨。

3.4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循序渐进地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标准的应用与普及,提高全省物流现代化服务水平。完善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规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鼓励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技术(SCM),有效地使用条形码、EDI、RFID、GIS/GPS等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重视企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逐步开发基础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提高物流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水平,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强调各类物流活动间的兼容性,打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标准瓶颈。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方式,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开拓物流服务市场,以提升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3.5开展物流教育与培训,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物流教育的投入力度,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使物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物流理论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物流技能培训和物流专业技能鉴定,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给予引进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关政策待遇。加强物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多层次、多样化物流教育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唐婷,覃林. 物流湘军才起步 内外强敌已来袭[N]. 三湘都市报,2006-08-21 A06版.

[2] 黄立君,陈立.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物流科技,2006(5):57-59.

[3] 何燕子. 湖南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初探[J]. 湖南社会科学,2003(1):85-86.

[4] 龙德发. 发展中的湖南物流业[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9):11-13.

[5] 黄福华.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物流战略与实现途径[J]. 民族论坛,2002(2):14-17.

[6] 崔介何. 物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云南现代物流协会. 云南省物流产业发展战略报告[R].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2006-06-25.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市场需求趋于个性化日益明显, 现代电子商务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取胜, 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 即强调“时效性”, 其核心在于服务的及时性、产品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 这些都必须以强有力的电子商务物流能力作为保证。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 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 其规模较小、水平较低, 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更暴露了我国物流体系的不足。因此构建高效、快速、合理的现代物流体系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电子商务物流

2.1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有三大流: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也就是这三大流的流动过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配送活动,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配送的新发展, 具有信息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特征的物流配送, 与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其更有优越性。首先它具有网络的虚拟性, 通过虚拟网络实体配送活动的各项职能和过程可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 通过信息技术虚拟配送, 寻求最优化配送方式, 使实体配送过程做到费用最少、效率最高、时间最少、距离最短;其次它能够通过把运送物品进行代码化信息化对运送过程进行实时管理, 使运送过程更加高效合理;最后它能够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单对单服务, 满足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和潮流。

2.2 电子商务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由于我国的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步晚、水平低, 故而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理论不够系统, 物流技术还很落后; (2)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 由于长期受“重生产, 轻流通”思想的影响,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3)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的管理水平较低, 物流信息化、集成化管理与技术水平不够高而且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应用较少; (4) 物流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物流专业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落后且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 而专业师资和物流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匮乏更是制约我国物流的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立与完善法规政策, 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合理布局;建立物流配送体系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提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3 评价指标的建立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HP) 是可以将定性问题定量化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决策及评价方法。其原理是将涉及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评价和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次的系统, 在这些层次上进行因素分析、比较、量化和单排序, 然后在此基础上逐级进行综合评判最终实现总排序, 以评价方案的优劣, 为决策提供依据, 或做出最终决策。

3.2 相关因素的分析

(1) 明确问题, 建立评价系统 (指标体系) 的层次结构。

(2) 构造判断矩阵:采用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每次取两个因子Xi, Xj, 以aij表示Xi和Xj对因素的影响大小之比, 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A= (aij) n×n表示, 简称判断矩阵。对aij的值, 用l~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

(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所得到的判断矩阵, 计算对于上一层次因素而言的本层次各因素之间相关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权值的大小反映了所有各元素对上一层次而言的优劣顺序或重要程度排序。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

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undefined

②计算M的m次方根undefined

③对W=[w1, w2, …, Wm]T归一化, 即, 则undefined, 即A=[a1, a2, …, am]T为所求特征向量。

④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undefined, 其中 (KA) i表示向量的第i个元素。

⑤一致性检验undefined, RI通过查表得到, CR=CI/RI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当对前面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将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衡量得出影响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反应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依次是:物流信息化水平、时间管理、成本控制能力、信息共享程度、匹配能力、配送能力、柔性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

3.3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即要有严谨的科学理论和数据作为依据进行指导, 能反映现实的客观情况;

(2) 系统性原则。

即要反应系统的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 使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达到最大效率;

(3) 独立性原则。

即各个指标之间不应该出现重复或者信息重叠, 避免不同层次出现过程重复, 累赘;

(4) 完整性原则。

即要把握住物流的整个流程, 找出其最主要、最实质的影响因素, 从而做出正确评价。

3.4 评价指标的建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反应的因素主要有物流信息化水平、时间管理、成本控制能力、信息共享程度、匹配能力、配送能力、柔性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因此需建立七个与此相对应的子系统, 力求从这些主要因素中找出电子商务物流的关键环节与关键因素, 以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 低成本, 高顾客满意度的管理目标。而在这七个一级指标 (图1) 下面则又分别需要数量不等的二级评价指标来进行更加详细的数据分析与控制, 如下:

物流信息化水平包含4个二级指标, 包括信息完整性与易得性、信息可视性、信息标准化以及物流系统的可扩展性。

时间管理包含5个二级指标, 包括订单处理速度、物流标准化程度、准时准确供货、运输时间、服务质量一致性。

成本控制能力包含4个二级指标, 包括物流活动成本、库存成本、信息处理成本以及物流管理成本。

信息共享程度包含3个二级指标, 包括核心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供应链外部信息共享、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共享。

匹配能力包含5个二级指标, 包括原材料获取能力、物料供应能力、供应链内部协调、物料流动路线以及运输系统的协调。

配送能力包含3个二级指标, 包括物流网络覆盖范围、快速确定配送点以及配送频率。

柔性能力包含4个二级指标, 包括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临时物流服务满足能力、物流风险应对能力。

4 结束语

为了使电子商务物流水平更好的跟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认真的找出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执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企业需加强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反应的各项指标能力, 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 起到支持和引导作用并积极大力培养相关人才, 提高技术创新和能力, 促使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由于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 物流配送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对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反应能力的构成、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制约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反应能力的主要相关因素, 依据一定的原则构建了电子商务物流快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白秀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快速反应实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2) .

[2]刘文芳.电子商务物流中的联盟配送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7) .

[3]王道平.网络经济[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4]刘小芬.浅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可选模式与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9) .

[5]邵晓峰, 季建华.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0, 5 (103) .

[6]Lan Yang, Siyuan Wu, Stud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Ecommerce[J].Chongq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 2010, (3) .

[7]王磊.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及对策[J].经贸论坛, 2010.

[8]郑娜, 张嘉, 马丽.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贸, 2011, (4) .

[9]陈任绯.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建议[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

上一篇:反应釜温度控制下一篇:导学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