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物流系统

2024-09-04

军事物流系统(共9篇)

军事物流系统 篇1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不断爆发,部队投入抗震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越来越频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简洁快捷的方式给部队及灾区供应各种应急物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物流领域的深入应用,信息科技含量极高的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法,它是整个军事物流过程的中枢神经系统,能为军事物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是高效顺畅完成应急军事物流的有效手段,是有效应对突发灾害及事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

一、应急军事物流的特点

应急军事物流是指为满足突发性军事物流需求,超常规组织军事物资从供应地到部队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物品采购、运输、包装、储存、供应等环节以及信息处理等活动。应急军事物流具有普通军事物流的特点又有所不同,应急军事物流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突发不确定性。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很难在事先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应急军事物流发生的时间地点必然是不确定性的,使得应急军事物流具体内容也很难事先确定。在突发性军事物流需求产生后,如何以极短时间内完成适时、适地、有效的供给,对应急军事物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应急军事物流往往关系到抢险救灾任务大局,关系到无数生命财产的安全,其时效性要求极高,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捷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组织应急军事物流保障,不能有丝毫延误。应急军事物流的时间、地点、需求等信息变化极快,一旦错过时效出现滞后保障,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是具有复杂特殊性。应急军事物流除了要完成普通的物流活动,还要综合考虑极为复杂的灾情信息和地方救灾行动,要克服险情保障自身安全,统一组织指挥多种力量,以确保应急军事物流活动的协调一致和准确及时。

四是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应急军事物流的突发性决定了应急军事物流流量、流向的剧烈变动,随着时间空间的不断演化和灾情的不断变化,应急物资的流量和流向也在实时发生变化,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到实时适量供给,防止发生供给断档或库存积压是一个难题。

二、当前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并非单纯的信息系统,而是指将军队指挥员、技术人员、软件系统、信息化设备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系统的总称,通过指挥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中,保障各种应急物资合理、高效、顺畅的调拨和配送,以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后勤传感装置等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完成应急军事物流要求相比,目前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1.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完善。目前,应急军事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军事物流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无法准确掌握应急军事物流信息,经常出现保障信息掌握不全不准不及时现象,对所需物资的生产、分布、运力等状况掌握不清楚,分析判断不准确,影响了应急军事物流决策。

2.指挥体系建设不够完备。由于多种原因,应急军事物流指挥体系和需求不符,缺乏一个统一的组织指挥机构,指挥控制能力较弱,无法精准掌控应急军事物流的各个环节,没有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指挥程序相对复杂,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处置的时效性差,容易出现指挥不畅的问题。

3.相互联系协同能力弱。应急军事物流往往同时涉及到多支部队和地方力量,指挥责权不统一、信息系统接口不统一、信息共享差等因素造成了应急军事物流的联系渠道不畅、相互协同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多头指挥、各自为战、打乱仗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应急军事物流的效能和成本。

三、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设计

完成应急军事物流任务,迫切需要建立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能互联互通,具有很高安全性能和扩展能力的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军事物流的保障效能,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将各种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出于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机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考虑,应使用技术成熟的自行式军用方舱作为载体,加装显示、音响、供配电等相关辅助设备,安装“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数字化短波电台、视频会议系统、无线网桥、单兵手持终端、光端机等设备,构建全方位的无线和有线通信链路,确保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至少有一种通信方式能和上下级保持联系;安装高性能服务器,开发一体化指挥控制平台软件系统,可以和其它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下图为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功能示意图:

系统主要包括综合态势显示、业务管理、物流监控、指挥控制、辅助决策五大功能模块。

1.综合态势显示功能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设备,提供保障军事物流正常进行的各种态势信息,如保障地域地形、地理要素、交通线、气象、水文等信息,形象直观地展示战场环境;使用管理军用地图,进行地图的放大、缩小、移动、漫游等操作,能够对各要素进行查询并进行地形分析、量算;利用军标实时标绘保障实体群、保障区、力量分布、部队编组等信息,使指挥员能够实时掌握保障地域综合态势,为物流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业务管理功能

建立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应急军事物流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储存管理军事物流实体各个环节的业务和实力信息以及能够动员的地方供应商、企业、运输机构等信息;对军事物流的需求、采购、仓储、运输、调拨、配送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业务工作效率,使指挥人员避免“淹没”在大量数据中,摆脱事务性工作的束缚,从而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造性的物流指挥调度上。

3.物流监控功能

物流监控是实现应急军事物流可视化的必要手段,能够为指挥人员提供详细、实时、动态的军事物流信息,包括军事物资信息和运输载体信息,从而使指挥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军事物资信息和物流环境的变化,为军事物流的调整和重新部署提供依据。物流监控主要包括物资的准确定位查找、物资运输载体的动态可视、应急军事物资的精确配送功能。通过安装RFID无线射频卡和手持机,可以将正在收发储存的各类物资数量、批次以及抽组过程和结果,实时、准确、直观地传输到指挥中心,实现对物资的准确定位查找;在运输载体上加装“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短波数字化电台,指挥人员可以远程掌握物资运输载体的动态位置信息和车上物资的信息和位置,通过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风险最小的运输方式以及最优的运输路线,实现应急军事物资的精确配送。

4.指挥控制功能

在指挥中心配置“北斗一号”指挥型用户机,各节点地域配置基本型用户机,运输载体上配置车载型用户机,利用卫星通信来完成指挥控制指令的下达和情况反馈;各点配置短波数字化电台、无线视频会议系统、单兵手持终端,可以实现语音、视频交流,达到现场指挥的效果;开发功能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有线、无线通信链路连接各个地域节点和移动载体,实现军用文书的快速拟制和按席位、权限的准确传递,从而使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高效准确;按照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要求开发信息系统,预留接口,可以和其它部队以及地方支援力量实现信息共享,在技术上为统一指挥创造可能。

5.辅助决策功能

结合实际,编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军事物流管理处置预案,当突发事件出现后,能快速形成方案,准确、快速、高效地配置和利用各种物流资源,形成保障力;对需求预计、采购策略、仓储、调拨、配送决策等各环节进行自动优化,运用预测模型对应急军事物流进行宏观和微观预测,从而有助于应急军事物资的预先准备,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

四、结束语

建设完善的应急军事物流体系,增强应急军事物资保障能力是能否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而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是“大脑”,控制着应急军事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是能否高效顺畅完成应急军事物流的关键。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建设的紧迫性,认真汲取成功经验,尽快找出并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搞好应急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建设,确保应急军事物流活动顺利进行,以便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将人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军事物流外包研究 篇2

关键词:军事物流;外包;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E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074-0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military logistics, puts forward requirement for outsourcing of military logistics. And combining military conditions, it researches the practice of military logistics outsourcing, and it also intends to provide meaningful reference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military logistics.

Key words: military logistics; outsourcing; economical

0引言

现代化战争中,军事装备与作战人员的后勤保障都依赖于军事物流,军事物资消耗量激增,对物流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军事物流在战争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军事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战战略的谋划、具体战术的实施与作战任务的遂行[1]。一方面,我军受物流设施、物流资源、物流技术和物流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军事物流效益较低,物流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差,制约着我军物流保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民用物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军民技术相互转化、促进,为军事物流外包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2]。因此,加大军事物流外包力度,提高军事物流经济性成为我军提升物流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

1军事物流外包原则

1.1军事效益至上

军事物流外包后,虽然物流的具体执行机构由地方完成,但是其经济性的评价应以军事效能为第一准则,物流成本的节约不能以降低物流保障能力为代价。在军事物流外包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军事效益至上的原则,从方案决策、民间物流方选择、合同签订、合同监管等步骤都必须设定符合军事需求的物流保障目标。在满足军事目标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军事效益至上原则不仅可以提高物流保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物流风险,由于军事物流目标的要求远远高于民间通行的物流评价指标,因此可以以军事需求为杠杆淘汰保障能力弱、效率低下的民间物流服务商。

1.2适度依赖

军事物流外包,本质是为了共享地方物流资源,提高军队物流保障能力。但是外包不意味着军事物流完全依赖于地方,平时的军事物流外包可以节约经费,优化配置,是提高物流保障效益的有效渠道。战时的军事物流,物资消耗量大,对物流的精确性、及时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包难以胜任。因此在军事物流外包的同时,军队更应集中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建设自身的物流体系,以模块化对物流分队进行编组,以适应战时灵活、快速、通用的物流要求。

1.3互惠互利

军事物流外包,不是军队单独受益的战略,必须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一体化物流的合作,增强双方的保障能力和效益。在保证军事效益的前提下,军队应考虑给与地方合理的经济利益,地方通过对军事物流的保障获得的利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物流保障能力,坚定合作信心,激励其更好地为军队服务。同时,互惠互利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物流外包要签订规范的合同,以合同来约束地方,保证军队的物流效益。尤其是战时物流设施的征用、紧急输送等活动,都需要地方做出一定的牺牲以优先保障军事需求。

1.4相对独立

军事物流外包,必须限定一定的范围,军事物流在根本上有地方物流所不具有的特殊性。从理论上,地方物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军事物流追求军事效能最大化。两者评判的基本标准完全不同。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我军实际情况的军事物流理论,以指导和牵引我军军事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军事物流实际操作中,有大量涉密内容必须依靠军队独立完成。同时战时军事物流的终端将是战场一线,外包不可能参与作战任务的直接供应,军队必须建立独立的供应链以保证战时物流保障体系的畅通。

2军事物流外包要求

2.1统一认识

任何改革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经费、体制与机制的制约,而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束缚[3]。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体系常年分割,独立运营,相互之间了解与信任不够。

军队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军事物流,不仅效益低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而且保障能力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进行军事物流外包有助于军队专注于提高军事物流核心竞争力,将地方资源为我所用,有效提高保障能力,弥补缺陷与薄弱环节。军队要自上而下树立物流外包的观念,转变传统的闭门搞建设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协调工作,配合地方完成物流任务,减少军地双方的矛盾与冲突,提高保障的效益与效率。同时,地方也要加深对军事物流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思想,从长远着想,优先保障好军事物流的各项需求。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加快军民物流一体化建设步伐和军民物流技术转化的速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2.2平战结合

军事物流外包必须坚持平战结合的发展策略。平时的军事物流主要目的在于节约物流经费,利用地方物流优势提高军事物流效益。而战时军事物流主要为战场提供充足、准确、及时地物资供应,需要充分动员物流资源,发挥物流潜力。军事物流外包应立足平时,着眼战时,以外包的方式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

平战结合要求军队建立灵活高效的物流队伍,在战时能迅速与地方物流供应体系对接,完成对战场一线的直接保障,同时也要独立建设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与地方物流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战时保障任务。地方要在合理配备资源的基础上,为战时物流预留充足的后备运力和仓储设施,战时实行军民合用,由单一运输储备快速转变为多元化运输储备,根据战时需求,进行快速的物流供应。同时,军地双方应联合制定战时物流预案,进行充分的想定和推演,模拟战时环境,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2.3依据现实

我军在长期的军事物流保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物流经验,建成了部分成体系的物流仓储设施与运输力量。军事物流外包一定要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不能搞“一刀切”,应注重军民兼容的物流模式探索,在充分挖掘军队内部物流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外包。同时,军事物流的管理要结合我国地方物流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渐进式的发展策略,先试点再推广,确保物流外包的安全与增效。

我军的军事物流要结合未来作战特点,不断强化地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锻炼地方综合保障能力,以多种模式进行物流输送,提升地方物流保障能力[4]。军事物流外包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协作,由政府发挥在地方物流业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外包物流企业的支持帮助力度,以更好地为军事物流服务。

3军事物流外包的实施

3.1建立健全军队物流管理体系

目前,我军物流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体系,这也是造成军事物流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我军的物流多由各个部队自行组织完成,而专用物资如弹药、油料等的物流则由后勤部门的业务部门协调解决,没有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缺乏宏观调控能力。我军应尽快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物流指挥和管理体系,对各级物流的具体实施进行协调和控制,加快军事物流专业化的步伐。同时,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起积极推动作用。

只有建立统一的物流体系,才能推行军事物流外包的顺利实施,实行逐级监管与负责,有效协调当前军队内部各自办物流产生的矛盾,充分调动现有的物流资源,合理规划物流建设。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可以对军事物流外包进行专项管理,加快军事物流外包的推进速度,使军事物流外包向正规化、制度化发展。

3.2军民物流标准化建设

当前,由于我军常年独立进行军事物流而且缺乏统一的指挥调配,军事物流的技术、手段相互不兼容,军队内部之间、军地之间无法进行物流链对接,不仅使军事物流效率低下,而且严重阻碍了军事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军民物流标准化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方面指物流体系、物流手段和物流决策的标准化,宏观的军民物流需要吸收国外军事物流的先进经验,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形成配置合理、人员精简、相应快速的物流体系,物流手段应成立体化,大力发展新型保障模式,物流决策要建立科学的定量评估标准,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开发出专家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微观方面指具体物流技术的实现,要结合地方已有标准化的通用设施设备,建设标准化的军民物流基础设施,与地方物流设施设备形成配套体系,为军民一体化物流的实现奠定技术储备。

3.3军民物流信息化建设

军事物流外包,将大量军事物流任务转包后,军地双方的保障信息需要及时沟通,保障任务的响应、传递、反馈都需要高效的信息化网络作支撑。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弥补保障手段和保障技术的缺陷,可以加快信息响应和传递速度,提高保障效率和效益[6]。只有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上,军地物流资源才能不断优化。

军地物流信息化建设应以军地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为重点,实现军事物流网络和地方物流网络的对接,使地方物流信息能与军事需求形成信息交换,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路径规划军事物流。另一方面,军事物流网络必须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确保军事涉密信息的绝对安全。军地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必另起炉灶,应结合目前地方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实际,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成果以节约有限的资源。

3.4军事物流外包合同管理

军事物流外包实施的关键在于外包合同的制定与管理。外包合同是军事物流外包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物流双方,促使军事物流外包规范化、制度化。军事物流外包合同需要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由于我军军事物流经验较少,尤其是传统的计划物流与地方的市场物流理念相矛盾,在合同制定与管理方面缺乏积累。因此专门的合同制定与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主导作用,制订全面、完善、准确的条款,建立跟踪长效监督机制,使合同的规范约束作用贯穿整个军事物流外包全程。

军事物流外包的合同管理是防范外包风险的主要手段,但是合同并不可能解决外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合同管理应该是军地双方积极互动的一个过程,对于外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双方应依据合同进行信息交流,增进沟通与信任,妥善解决外包中的各种问题。

3.5军地一体化提高战时物流保障能力

军事物流外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军事物流保障能力,军事物流的重点也在于战时军事物流。美军在历次局部战争中依靠军地一体化物流,展示了强大的物流能力。我军也应积极吸取美军的先进经验,在战时充分借助地方力量,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

军事物流外包应建立应急动员体系,明确战时动员的步骤、方法,制定军事物流外包应急预案。当前军事物流动员体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演练少,许多应急预案建立后从未经过实战检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无从判断,成为军事物流应急动员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对于军事物流外包而言,更要注意加强军事物流战时动员的演练,加强军地双方的磨合,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应建立健全战时军事物流外包的相关法律,对于征用民用设施等涉及地方利益的应急手段建立补偿标准,使民间物流企业能在战时无后顾之忧地全力支持军事物流。

4结论

军事物流外包是军事后勤建设的一个改革方向,它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由于我军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长期分割,军地双方在物流理念、物流手段和物流技术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军事物流外包作为对军事后勤建设的重大变革,应该谨慎对待,慎重实施。我军的军事物流外包不能完全照搬外军的成熟模式,应该结合国情军情,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选择适合的外包方式,不断增强军事物流能力,提高军事物流的经济性,促进以战斗力为核心的军队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靖宇. 现代战争中的军事物流保障[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3):34-35.

[2] 罗朝晖,董鹏,李建民. 美军物流社会化保障实践及对我军的启示[J]. 物流技术,2005(9):190-193.

[3] 贺桂春,贾润峰. 军民物流一体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5):74-75.

[4] 果青,赵伟,王奇超. 军地物流一体化——现代后勤发展的新视角[J]. 军事经济研究,2003(12):53-54.

[5] 刘克胜,王铁宁,纪红任. 军事物流外包分析研究[J]. 物流科技,2004,27(12):39-41.

军事物流系统 篇3

一、“快速反应”简介

“快速反应”, 又称QR (Quickly Response) , 最初是在外国服装业的行业流通中得以运用, 并取得成功, 后经进一步发展, 在互联网融入社会活动以后, 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较为全面的物流管理思想。QR管理是信息系统和准时采购 (just in time, JIT) 物流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将特定的产品交予客户”目的的产物, 它的实现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 EDI) 、条形码和带有激光扫描仪的电子销售点系统等工具的使用。在物流的实际动作过程中, QR的最直观表现就是通过系统处理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大量的前置时间, 这可使库存量减少并可进一步减少反应次数。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 就是要借鉴地方物流企业针对市场快速反应, 来提高我军后勤单位在军事物流方面的反应速度。

二、构建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必要性

1. 及时、准确供应军事物资, 确保部队战时打赢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将是持续时间短、物资消耗量大、各个兵种综合运用合力制胜的战争, 战场在短时间内将汇集大量的信息流、物资流。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 可以保证后勤单位在第一时间将前线部队所需物资送达, 将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

2. 平战结合, 抢险救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 上世纪全球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 有8个发生在中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致使24万多人死亡, 20万人受伤, 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80亿人民币。今年初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 最初普降大雪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是瑞雪兆丰年, 没有意识到是一场大灾难来临。这次超过唐山地震震级的汶川地震, 也是突如其来。我们能不能做出快速的有效反应, 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对一个危机来说, 最宝贵的能力是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 可以使救援部队在生命的“黄金时间”到达, 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 节约经费, 提高效益

现代战争将不再是也不可能是“不计战争成本”。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 采用科学决策机制, 运用现代决策方法, 实行预算项目库管理, 将会有效的克服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堵住浪费源头, 发挥系统在经费节约中的服务保证作用。

三、构建我军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原则

1. 动态管理原则

QR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品流通连接着多个不同的经济主体, 即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市场, 因而QR管理是一种作用于物流全过程的整体管理。在军队物资流通全过程中进行综合管理, 把着眼点放在动态的物资流通上, 通过物流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实现对跨领域、跨职能部门的物流活动的统一规划。

2. 单位管理原则

QR管理不仅创造价值, 甚至决定了整个商品价值的实现。同时, 由于商品生产过程以及市场营销过程都是从物流过程开始的, 它也间接的决定了物质产品生产及营销活动的效率。特别是伴随着物流信息化、系统化的发展, 其有效的顾客信息管理机制, 对生产和流通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 要实现QR方式, 就需要我们切实以“面向部队, 服务部队”为目标, 建立起以信息化为基础, 以“保障有力”为根本要求的军事物流服务体系。

3. 关系管理原则

建立QR系统需要在流通过程各部门之间进行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接触、沟通与协调, 深入了解各部门的机制和理念。在军队物资流通过程中, 要实现QR管理, 就必须对各方所能做出贡献、环境条件以及各种促进方式和合作可产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控制, 避免由于资金、权利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平等的物流关系, 造成物资流通的“不畅通”。

4. 信息管理原则

QR背后隐含的意义是需求信息的获取, 尽量实时并贴近用户。对于军队物资部门而言, 物流的反应速度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意味着能否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能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资筹供的快速、准确、及时的要求, 直接关系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部队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是当前高速运作的经济条件下, 军队物资供给部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四、构建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1. 信息共享

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要求所有实体都必须步调一致, 即同步作业。在共同协作这个大环境下, 网络中的不同实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共享有关真实需求、库存和生产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实现军事物流快速反应这一特定的前提下, 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是不现实的, 但在经过合理的评估后, 相对广泛的信息共享将提升我军的后勤物流系统的补给能力。

2. 系统优化

通过对那些组成系统的流程的详细审查, 得出这样一个事实:从“快速反应”系统一段到另一端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无效”时间。通过精简运作过程减少那些不增值的作业来实现这个目标, 整个军事物流系统的反应就会更加迅速。

3. 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

缩短前置时间是快速反应的基本要求, 其主要方式是与重要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其中一种有力的方法就是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的模式, 通过这种合作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随着国防产品复杂性的增加, 要求军事用户与供应商的共享程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通过VMI模式与重要的供应商加强合作, 有助于建立反应快速的系统。

4. 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物流系统的复杂性不但产生了成本, 也是实现快速反应的一个障碍。复杂性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系统中, 同一产品的多种变化, 或是同系列中的每种产品需要不同的原材料, 或是频繁的产品变幻, 以及那些涉及许多不同阶段和不同操作环节的繁琐流程都可能产生复杂性。可以通过探求这些复杂性的根源,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快速反应”的目标, 提出应从系统的模式选择, 物流渠道管理, 同步机制, 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军事物流管理进行系统的规划。

1. 采用“敏捷”的”快速反应”系统管理模式

现代战争的进程加快, 战争的时效性空前提升, 势必要求军事物流也必须随之而发生变化。对于”快速反应”系统而言, 如果对部队的需求反应迟缓, 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 将部队所需的物资装配送达目的地, 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提出申请的部队会因此失去应有的战斗力, 甚至整场战争也会因此而失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 军事物流管理必须做到快速反应。

2. 物流渠道管理

在当今军事物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军事需求变幻莫测和军事竞争压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下, 快速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物流系统大都依靠预测来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但是现在, 缩短前置时间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成功控制物流前置时间的关键是实施物流渠道管理。渠道管理要求把生产与采购的前置时间同军事需求联系起来渠道管理的目标包括: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高强的灵活性;更快的反应速度。

3. 同步机制

系统的反应速度关键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同步化水平。同步的系统是指实体通过网络实现紧密的互联并参与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系统伙伴之间所共享的信息包括需求数据及预测信息、生产计划、新产品开发细节和随时变化的物料清单。在背后支撑系统的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系统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变得不但便利而且经济。它的主要好处是, 各实体内部的运作由于高度透明的信息流而变得更具效率, 有效的军事物流系统都有其共同点——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同步化。

4. 风险管理

现代战争中, 打击对方的后勤力量是一种必要的手段。这使得”快速反应”系统更加容易中断。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风险都来自外部破坏, 重大风险可能因系统的设计与战略上所采取的管理决策而产生。军队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快速反应”系统风险。风险状况必须明确而且要进行持续的监控, 要对贯穿系统的关键路径进行评估, 而且有必要设立防护措施。

六、构建要点

1. 各军事物流单位明确自身优势, 合理定位

对所在物流单位进行调整和取舍, 不断培养自身优势。例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快速反应救灾过程中, 陆航的优势就得到了显示, 最适合应用于公路交通被大面积阻断的救援。其他军事物流单位也可发挥自身优势, 合理定位本单位、兵种在快速反应系统中的作用。

2. 平战结合, 军事物流单位、地方物流企业之间经常配合

应当按照有利于部队建设发展, 有利于战斗力保障力提高, 有利于解决官兵实际问题的原则, 对部队、地方的现有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利用,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快速反应保障能力。在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 救灾指挥部先后调集近百架直升机, 其中包括许多企业的直升机, 为军事单位、地方企业的配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3. 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网络

现代物流向横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军事物流系统也不例外。现实使军方认识到, 任何一个物资部门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精通, 只有优势互补, 才能增强竞争的实力。通过运用先进的军事供应链管理方法, 将在纵向一体化时代相对独立的军队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 加强了军事物流系统内各个实体之间横向的信息交流, 形成一个以军事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的, 密切联系的、反应快速的和可靠的军事物流网络。

4. 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我军目前的后勤保障手段基本上处于半机械化水平, 信息技术含量低, 制约着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认清严峻的现实, 坚持以科技密集和质量效能为原则, 按照整体筹划、突出重点、系统配套、重在实用的思路, 采用多种物流信息技术手段 (例如VMI、MRP、ERP系统等) , 不断提高军事物流装备的科技含量和保障功能。

七、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

1. 查找潜在漏洞

导致军事物流活动中断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给风险。供应商供给中断的难易程度?风险还可能主要来自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以及低水平的供给管理。 (2) 需求风险。需求的波动性有多大?供应商是否存在并行的交易活动, 其产品需求会影响到产品的供给吗? (3) 过程风险。过程的弹性有多大?我们是否了解这些过程变化的来源。 (4) 控制风险。内部控制系统导致混乱和变化的可能性有多大? (5) 环境风险。在整个系统中, 哪个部位容易受到敌对力量的打击?

2.“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1) 理解“快速反应”系统风险。军队内部物流系统的管理层存在着对更宽广的供给/需求网络缺乏认识的情况。他们对通向军事用户的下游路径有着较好的了解, 而缺乏关于上游供应商生产活动的信息。初级供应商们, 为了保持其生产连贯性, 往往要依赖第二甚至第三层的供应商, 信息链却没有延至这一层面。如果要降低和管理风险, 对“快速反应”系统细致入微的理解是必需的。

(2) 改善“快速反应”系统。“改善”系统即简化系统、提高过程的可靠性、降低多变性。然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军事物流系统, 他们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成本控制。在改善系统方面, 本文推荐六西格玛方法。六西格玛是一种数据驱动和进行持续改善的方法, 寻求对过程的控制和提升过程的性能。符号“?”在统计学上用来测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六西格玛的目标是消除过程的多变性直至每100万次生产活动或“灾难”中只有3.4次会失败。这样不仅减少了消耗, 而且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获得了收益。虽然六西格玛的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无法达到, 但是整个系统却可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3) 确定关键路径。供应网络是一张由点和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点代表企业、实体或者设施设备;线是指结点间的连接方式, 包括物流、信息流或资金流等。供应网络的薄弱程度正是由这些点和线决定的。由于可能存在数以千计的点和线, 系统风险管理的挑战就在于确定这其中哪些是关键的环节, 一旦失败对系统的影响将有多严重?军事物流管理层必须有能力去明确需要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关键路径, 以确保系统的连贯性。

(4) 管理关键路径。关键的点和线被确定后, 下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降低或消除风险?我们认为, 首先应该制定应对突发灾难的计划。其次, 为了消除或避免成因, 可以利用“因果”分析法是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如果问题的成因是瓶颈问题, 那么决策时就必须进行慎重抉择。很多情况下, 瓶颈可能是一个反应能力有限的主要供应商, 最好的情况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其他选择, 那么就有必要通过采取措施来应对瓶颈问题, 以使整个系统活动得以继续。

(5) 提高网络的可见性。“快速反应”系统的网络可见性是有限的, 网络中的某个实体往往并不了解上下游的营业水平和存货流动情况。这样的话问题往往要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才能被发现, 此时可能因为已经太迟而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快速反应”系统的管理应具有更好地辨识发生意外灾难 (或者计划灾难的不发生) 的能力。

(6) 建立系统连贯性小组。“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的前述几个方面, 都需要建立一个长久的系统连贯性小组去执行的。从理论上来讲, 这些小组应是多功能的, 它们应该具备一切必要的技能, 以保证它们能够成功完成那些错综复杂的分析, 以及顺利执行系统风险管理过程。例如, 小组应该编制一本“风险花名册”, 记录可能的薄弱点, 以及为了减少风险而准备采取的措施。”快速反应”系统的主管应是小组组长, 小组直接向军事物流系统的决策层汇报工作, 确保”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可以得到最大的优先权。

(7) 军事客户与供应商协同工作。军事客户与供应商协同工作来共同处理系统的风险, 在许多特定的行业中存在一些很好的例子。例如BAe系统首创的“行为关系维护”, 它们同大约200家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重要战略供应商管理程序。BAe组织小组进入到这些主要供应商中, 并与之高层保持频繁接触, 寻求优化物流过程和提高可见性的方法。把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引进到”快速反应”系统的风险管理中。另外, 各实体应明确建立关于供应商统一的行为标准, 要求供应商以此监管自身存在的系统风险。如果每个企业都能负责地同最临近的供应商和军事客户合作, 共同执行这里所提倡的风险管理程序, 整个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风险就会小得多。

参考文献

[1]谢平:军地物流一体化军事后勤系统管理研究.第四军医大学, 2007.5

[2]张尧辰:快速反应的物流系统.中国物资流通, 2000.9

[3]李中京:建立快速反应的系统.大理学院学报, 2004.7

高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军事物流 篇4

物流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物流与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物流的概念也诞生于军事领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引入了实物配送理论,对军事物资的供应实行物流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此基础逐步发展了完整的物流理论。

根据所处的状态不同,军事物流可分为日常军事物流和战时军事物流。日常军事物流是指和平时期,与军事有关的物资管理、运输调度、维修保养、分级管理、后勤支持等方面的物流管理内容。而战时军事物流,则指在战争状态或战争演习状态下,所开展的军事物流管理。由于战时军事物流具有物流规模大、时间要求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而被视为物流管理的最高水平,对物流管理技术和手段有极高的要求。

高技术战争是典型的高消耗战争。以海湾战争为例,在42天的战争期间,多国部队耗资达600亿美元,平均每天耗资约14.3亿美元。整个战争,美军武器装备、弹药、油料和各种物资的消耗,单兵平均每日200余公斤,是二战时的10倍,越战时的4倍。如此庞大的物资消耗,以及品种繁多的物资种类,对军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军队物流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全球军事装备技术最为领先的美军为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美军提出了全球资产可视系统的概念。该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在一起,使得部队指挥官可以不间断、可视化地掌握全部后勤资源的动态情况,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正是依托该系统,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后勤信息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只有1500人,但却使数万部队的输送、数亿元的开支,以及几十万种不同型号、规格的装备物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

军事物流现代化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军事物流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军事物流信息化离不开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这些高新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信技术等。

其中,条码技术是最基本的物流管理技术手段,应用条码技术可准确标识物流单元,包括人员、物品、设备、资产等,并通过条码识读设备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从而将物流转变为信息流,实现对物流的跟踪和管理。因此,条码技术在各国军事物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维条码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一维条码在常规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信息容量较小、依赖数据库网络的特点。在军事物流领域的特殊环境下,数据通信网络容易遭到战争的破坏。因此,对军事物流单元的标识、识别和应用,必须能有效适应网络中断的环境。对于这一特殊要求,一维条码是难以满足的。而二维条码则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全面地对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具体可包括数字、文字(包括汉字)、图形等信息,从而可在数据库网络中断的情况下,获得物品的基本信息,实现物流的基本管理功能。当数据库网络恢复后,又可进一步获得物品的更多相关信息,实现更多的物流管理功能。此外,二维条码还具有译码可靠性高、错误纠正能力强、条码占用面积小、容易制作且成本很低的特点。同时,也可通过密码设置,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保密。

二维条码的这些特点,使得它非常适应军事物流应用的要求。因此,它在各个军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美国军方要求,所有军品供应商必须使用基于PDF417的二维条码运输标签,并于1999年颁布标签标准MILSTD197,在全美24个后勤军需仓库中使用PDF417二维条码。同时,二维条码还被美国军方应用到军械仓库、军械维修、军官证件、弹药标识、物资运输等各个领域。

在法国军队,二维条码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运输后勤管理,并在耐高温的金属牌上采用激光蚀刻PDF417二维条码来实现军事人员的身份标识。在军事抢救时,带有二维条码的军事人员的基础医疗信息,包括身份、血型、用药禁忌等信息,可在脱离网络的环境下,从二维条码中迅速获得,从而加速了医疗救护的过程。英国军队也在其所有的武器装备和设施上使用PDF417二维条码,条码中包含了部件名、序列号、部队番号等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对武器准备的精确管理。

目前,我国军事物流领域应用二维条码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国家质量监督局已于1997年,正式颁布PDF417条码的国家标准《四一七条码》。并且,一批国内厂商已经成功地掌握了二维条码的关键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指利用美国发射的27颗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从而为地面或空中的活动目标提供定位和导航。GPS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整套系统于1994年得到完善,是当今最先进的信息设施之一。GPS最初是美国国防部门为其基于全球范围的军事需要而建立的,30多年来已经为美国军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在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就大量使用了GPS,为多国部队的海上舰船、空中战斗机、陆地军队、地面车辆等活动目标提供精确的位置数据,从而实现了对关键军事物资的动态和实时管理,实现了军事物流的实时和动态管理。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军队都用上了GPS。我国军事部门也在运用GPS技术。

射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射频系统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可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RF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RF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

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波斯尼亚的“联合作战行动”中,便在军事物流系统中采用了射频技术,以识别和跟踪军用物资。这是充分吸取了“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大量物资无法跟踪造成重复运输的教训,无论军用物资处于采购、运输、仓储、使用、维修的任何环节,各级指挥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其状态和信息。具体的应用是依靠贴在集装箱和装备上的射频识别标签实现的。RF接收转发装置通常安装在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上(如门柱上、桥墩旁等),以及仓库、车站、码头、机场等关键地点。

军事物流系统 篇5

关键词:军事物流管理,J2EE,Struts2框架

0 引言

军事物流的信息化, 是指决策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 以实现对保障资源流动过程中的控制,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目的是通过建设军事物流信息系统, 提高信息流转效率, 降低军事物流运作成本。

1 系统分析

1.1 需求分析

通过对地方物流相关行业信息的调查, 再结合军队实际, 军事物流配货网站具有以下功能:

(1) 通过系统流程图, 介绍该物流中心保障资源类型

(2) 实现对车辆来源的管理

(3) 实现对部队需求的管理

(4) 通过发货单编号, 查询到物流配货的详细信息

(5) 具备易操作的界面

(6) 当受到外界 (停电、网络病毒) 干扰时, 系统可以自动保护原始数据的安全

(7) 系统退出

1.2 必要性分析

军事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不但能使军事物流走上科学化、网络化管理的道路, 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

经济性:科学的管理方式, 便捷的操作环境, 必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技术性:网络化的军事物流管理方式,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快捷的查找出车源信息、部队需求订单以及部队信息, 能够对货物进行全程跟踪, 了解资源的运输情况, 从而能使决策人员根据实际情况,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并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能够保证需求部队对保障资源进行及时的处理。

2 总体设计

2.1 项目规划

军事物流配货网络是一个典型的JSP数据库应用程序, 该网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车源管理:该部分主要包括车源的添加、修改、删除及分页查询车源信息的功能。

(2) 部队需求管理:该部分包括对部队信息的添加、删除及分页查询客户信息的功能。

(3) 管理员管理:该部分主要包括管理员登陆和修改密码的功能。

(4) 车源信息查询:该部分包括对车源的车牌号码、路线及车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

(5) 填写发货单:实现对普通的发货单以及固定车源生成的发货单进行填写的功能。

(6) 回执发货单确认:根据发货单的号码, 查询发货单的信息, 并实现回执发货单确认功能。

(7) 发货单查询:实现对发货单的全部查询功能, 如果该发货单已经被确认, 则具有删除这个发货单的功能。

2.2 系统功能结构图

军事物流配货网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设计

3.1 设计目标

参考地方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方案, 结合部队实际需求, 本项目在设计时应该满足以下目标:

(1) 界面操作简单, 功能完善, 结构清晰;

(2) 能够快速查询车源信息;

(3) 能够准确填写发货单, 实现发货单查询, 实现回单处理;

(4) 能够对车辆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5) 能够对部队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

(6) 能够及时准确的对网站进行维护和更新;

(7) 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支持系统;

(8) 系统运行稳定, 具有良好的安全措施。

3.2 逻辑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My SQL5.0数据库, 系统数据库名称为db_wlgl。数据库db_wlgl中包含5张表。

主要数据表的结构:

(1) 管理员信息表tb_admin:管理员信息表用来存储物流配货决策人员信息。

(2) 车源信息表tb_car:车源信息表用来存储车源信息。

(3) 车源日志表tb_carlog:车源日志表用来存储车源日志信息。

(4) 部队用户信息表tb_customer:部队用户信息表用来存储部队用户信息。

(5) 发货单信息表tb_operationgoods:发货单信息表用来存储发货单信息。

3.3 Struts2技术简介

本系统主要使用的Java Web框架是Struts2。Struts的第一个版本是2001年发布的, 它的设计思想是结合JSP和Servlet实现MVC模型。作为一个成功的Web框架, Struts具有使用MVC模型, 拥有功能齐全的标签库及开放源代码等优点。但是Struts也存在需要编写的代码过多, 单元测试困难等缺点。这些缺点随着Web开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 于是Struts2应运而生。Struts2最初基于Web Work, 经过多年的独立运行之后, Web Work和Struts两个技术相互结合共同创建了Struts2。所以说Struts2统一了Web Work和Struts两个框架的优点。

3.4 系统总体架构

配货网的文件架构如图3所示。

4 模块设计

4.1 管理员功能模块设计

管理员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登陆系统以及修改自己的密码。文件架构如图4。

管理员登陆是配送系统中最先使用的功能, 是系统的入口。在登陆页面, 管理员可以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到系统, 当用户没有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 系统会通过服务器端进行判断, 并给予系统提示。管理员成功登陆后, 直接进入配送系统的主界面, 如果管理员想要修改自己的密码, 可以通过系统中的修改密码实现。由于本系统是通过Struts2的框架实现的, 所涉及的文件比较复杂, 这里通过图例的形式说明整个业务的操作。

管理员登陆操作的业务流程如图5所示。

管理员修改密码操作的业务流程如图6所示。

4.2 车源管理模块设计

车源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车源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在部队资源保障过程中, 不但要充分利用部队的车辆资源, 也要积极的与第三方民用车辆使用单位合作, 使物资的配送不但及时准确, 而且节约了资源, 有很好的经济性。在利用民用车辆资源的过程中, 必须将其纳入到配送系统中去, 做到车辆到人信息的准确, 方便以后进行查阅以及决策人员进行检查。车源管理模块的文件架构如图7所示。

4.3 发货单管理流程模块

发货单管理流程模块的主要功能:

(1) 填写发货单:根据部队的需求, 填写发货单。

(2) 回执单确认:根据发货单的号码, 对指定发货记录进行回执。

(3) 发货单查询:实现对发货单的全部查询, 并对指定发货单进行删除操作。

发货单管理流程模块文件架构如图8所示。

发货单管理模块流程图如图9所示。

5 结束语

军事物流发展的趋势是信息化, 准确及时的对部队进行保障, 不仅在管理中要寻求突破, 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 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控制。本文结合民用物流系统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 采用Strut2开发框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用了最基本的JDBC技术操作数据库, 使部队资源的配送更加系统化, 使决策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掌握物资的调运情况。

参考文献

[1]秦学礼, 孙伟.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2]马宏伟, 李庆全.论军事物流之特色[J].物流技术, 2001, 24 (3) :8-10.

[3]池雅庆, 岳元媛.JSP项目开发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

军事物流应重视逆向物流 篇6

关键词:军事,重视,逆向物流

军事逆向物流的有效运行,可以使军队在有限的军费条件下,充分回收利用军用废弃物和退回物,对于提高军用物资的保障效益,减轻后勤保障压力,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军事逆向物流的内涵

1.1 军事逆向物流的定义

军事逆向物流就是在平时和战时,从军事力量手中回收不合格或者失去原有军事使用价值的军用物资,直至最终处理完成的整个过程,是对军事物资完整、有效和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逆向物流主要包括回收产品的提供者、产品回收者、产品再制造部门和部队用户4个部分。

1.2 军事逆向物流的四条通路

军事逆向物流的出现,使得原来的直线型军事物流延伸成一个循环不停的环路,使原来的整个军事物流更加完善。一般地,军事逆向物流主要包括四条通路。第一种方式是由部队用户沿原路返回到军队物资部门,或直接返回到供应商。比如由军队物资部门提供给部队用户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用品由于质量问题或其它原因造成货物暂时无法使用的,由部队用户直接返回给军队物资部门。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二级市场或其他渠道重新加入地方的流通,以达到提高军费利用效益的目的。比如部队用户用过的大宗废旧原料如旧钢铁、旧木材、旧水泥等可以以这个方式处理。第三种方式是将部队用户用过的货物或其包装材料经过收集、分类和深加工,使其全部或部分重新进入流通的环节。在收集、分类或加工的过程中,可以由军队物资部门具体负责。第四种方式是部队用户和军队物资部门将垃圾填埋。比如弹药的彻底处理。

1.3 军事逆向物流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物资回收的不确定性。一是回收物资种类的不确定性。军事逆向物流回收物资主要由部队向军事逆向物流系统提供,这些物资包括武器装备、器材、机械、电子产品、包装容器等,呈现不确定性。二是部队提供的时机和数量也不确定。一般只有当军事物资失去原有使用价值时,部队才会提供出来。根据各种物资的寿命周期和使用情况,有可能一次只产生一件或几件,也有可能产生一批废弃物资。

(2)多样性及不可控性。多样性主要体现为军事逆向物流处理废弃物资的过程和方式,由于各种物资的寿命周期或使用情况及所需资源、设备条件不同而复杂多样。不可控性主要是由于目前许多回收处理技术水平低下,处理简单,在处理过程中需大量的人工操作,难以高效、经济地运作逆向物流系统,导致了逆向物流的不可控性。

(3)费用的高昂性。由于回收物资通常缺少规范的包装,又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再加上回收处理技术不高,许多物资需要人工检测、判断和处理,导致了人工费用的增加,提高了回收成本。

2 引入逆向物流的积极意义

2.1 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传统的军事物流模式只重视把军队物资提供给军队用户,至于军队用户用了多少,剩余多少,剩余物资如何处理等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大量的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果我们对废旧物资进行再处理,对仍有利用价值但不适合军事使用的物资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再次进入流通环节,既使不能把这些物资用于军事目的,也可以达到节约军费,提高军费利用效益的目的。

2.2 提高战时保障能力

战时或紧急状况下,军事物资需求骤增,但军事物流保障难度增加,军事物流保障任务加重。在此情况下,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逆向物流,将一些物资重复使用,则可以极大地减轻军事物流的保障强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军用物资保障到位,全面提高军事物流保障能力。

2.3 加强和改善社会环境

部队有加强和改善环境的重要义务。对一些废旧物资,如果不进行处理和填埋,任其腐乱变质,很可能影响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而影响部队的形象。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对一些废旧物资进行处理和填埋,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加强和改善军队和社会环境。

2.4 塑造物资部门良好形象

对军队物资部门而言,现阶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良好的服务,加强和部队用户的沟通,塑造军队物资部门良好的形象。由军队物资部门提供给部队用户各种物资无论由于质量问题或其它原因造成货物暂时无法使用的,在军队物资部门的帮助下由供应商维修或包换,则可以增加部队用户对物资部门的信任,有利于以后的服务。而物资部门帮助部队用户对已经无法利用的废旧物进行填埋,也可加强双方的联系。

3 加强军事逆向物流管理的探讨

3.1 高度重视逆向物流

思想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注重正向物流的改进和管理,而对军事逆向物流的研究和探索则相对较少,以至于军事逆向物流的发展较为缓慢。当前,我们必须在军队的牵头下,结合学术界、企业界的力量,进行军事逆向物流的研究和探索,并以军事逆向物流理论成果为基础,推进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研究,更好的指导军事逆向物流实践。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逆向物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向,确保逆向物流能够在部队健康发展。

3.2 完善逆向物流机制

机制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只有从机制上加强军事逆向物流的管理,才能使军事逆向物流更好地发展。一是要有政策引导。政府应当对涉及军事资源和军事物流的企业提出适当的社会责任和军事责任要求,明确军事逆向物流的操作方法和责任单位。此外,还应当在融资、税收和信息建设等方面,对从事军事逆向物流的企业或单位作适当的政策倾斜。二是要有制度规范。军事逆向物流必须以法制为支撑以实现自身稳定有序的发展。要建立与完善军事逆向物流管理方法的法规规章,用制度的约束作用推动军事逆向物流发展。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应当从财政补贴、投资、税收、奖惩和信贷制度方面,给予军事逆向物流系统的企业以优惠,增强其从事军事逆向物流的积极性。

3.3 加强逆向物流信息化管理

信息在逆向物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讲,信息都是为物流顺利、通畅的完成所服务的。目前,实行逆向物流面临的重要的问题还是军队物资数据信息的缺乏。因此建立为逆向物流服务的IT信息系统,为逆向物流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对反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是必要的。比如使用三维的条形码,可以储存更多的物资信息,这样有关物资的结构、生产时间、材料组成、处理建议等信息就可以通过条形码加注在物资上,也便于对进入逆向流通的物资进行有效及时的追踪。

3.4 建立逆向物流处理中心

建立逆向物流处理中心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与正向物流一样共同使用仓储、运输等硬件及人力资源设施,最终将军事物流中的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充分结合起来。二是在军队物资部门中用独立的军事逆向物流处理中心,或即与正向物流使用同一设施,保持独立的两套操作系统。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第一方式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军队物资部门原有的仓储、运输等硬件及人力资源设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很容易造成逆向物流与原有的物流混同在一块,最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种方式使得原来的物流与逆向物流操作分开,便于其发挥作用,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三是适当的借用第三方物流。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可能使军队物资部门在处理起逆向物流时并不得心应手,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借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处理军事逆向物流有积极意义。

3.5 加强军事逆向物流的监督

强有力的监督是推动军事逆向物流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的监督人员主要由军官、战士、职工以及供应商代表等群体组成。监督机构被赋予监督权、质疑权和询问权等,以便能更好的行驶监督权利。二是明确监督客体。监督机构的监督客体是指军事逆向物流中人员的行为和军事逆向物流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决策制定是否符合程序,决策方案和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决策执行过程的公开情况,军事逆向物流是否符合规章程序等等。三是加强信息公开管理。除保密要求外,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开军事逆向物流的运作情况,以便于更好地接受公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绿色军事物流发展探析 篇7

关键词:绿色军事物流,建设构想,对策措施

1 概述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等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已经悄然走进了绿色时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是这股绿色浪潮的弄潮儿, 势必要走上物流绿色化之路。发达国家在物流的广泛实践中最先催生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是指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 把“绿色”思想有机地融合进去, 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降低外部成本。所谓“绿色”, 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珍惜自然资源。

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时代背景下, 世界各国对于物流业这一新兴领域的绿色要求也在逐渐加强。美国、欧盟、日本等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开始致力于绿色物流的系统化构建, 专门的法规制度与专项的技术成果层出不穷, 它们正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转型特殊时期, 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初为我国企业接触。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指引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并接触绿色物流, 以绿色产品和服务开拓了巨大的市场。但是, 绿色物流发展的时间毕竟太短了, 人们对其认识尚不深入, 主动进行绿色化转变的企业也只占少数。另外, 条块分割、分段管理的体制, 薄弱的基础设施, 欠缺的绿色技术, 紧缺的绿色物流专业人才, 这些都多多少少制约着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迎头赶上, 打破出现得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 提高绿色物流发展水平。

绿色军事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目前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军事物流由于其目的带有强烈的军事性, 在军事物流系统的建设中, 人们过多地重视军事效益的提高而忽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增长。这突出表现在绿色物流观念落后、物流标准化比较薄弱、绿色军事物流人才缺乏、绿色物流技术落后四个方面。

2 绿色军事物流系统建设构想

军事物流的绿色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是降低社会隐性成本的有效途径, 是我国军事装备走出国门的通行证。军事物流作为军队建设、国防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下面从物流的运作流程各环节来探讨绿色军事物流系统的建设构想。

2.1 绿色军事采购物流

采购物流的绿色化就是原材料、半成品乃至成品获取过程的绿色化。推进军事采购物流的绿色化, 有以下方法可循:

(1) 把好原材料关。要尽量选择对环境损害小、可重复利用的原材料进行生产。这是绿色物流的龙头, 直接决定了之后物流的绿色走向。

(2) 制定绿色清单。应该根据目前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制度, 公布出“绿色清单”。绿色清单列出的应该是优中选优的企业, 它们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对这些企业进行定期的绿色资质评估, 不断调整、更新绿色名单。

(3) 采购过程的绿色化。从重视采购成本向重视采购品的环境质量转变, 在确定中标商时, 优先考虑绿色供应商, 不以价格为唯一指标;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采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方式。

(4) 完善监督机制。监督部门要对采购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及时准确地报告采购进程, 除监督部队用户、采购机构外, 也要监督供应商的经销情况、产品和信誉情况。

2.2 绿色军事生产物流

军事生产物流是军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物流活动。为实现军事生产物流的绿色化, 有以下途径可循:

(1) 发展清洁技术。绿色要发展, 技术是关键。要把清洁技术融入到物流活动之中, 用绿色物流的发展刺激清洁技术的升级, 用清洁技术的应用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2) 优化生产物流系统。对物流路径进行最优规划, 对物流设备进行最佳配置, 消除重复环节, 这样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生产物流活动的效率。

2.3 绿色军事配送物流

军事配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运用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 由军事配送管理机构组织的军用物资位移活动。配送环节的物流过程最复杂, 要实现配送物流的绿色化, 有以下可行建议:

(1) 合理规划配送网络。绿色配送网络不仅要寻求路程最短, 也要能充分利用铁路、水陆等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要打破各军兵种、军内外运力所属区域的界限, 将全军隶属不同的配送部门看成是一个整体, 对其进行系统优化。

(2) 协调各配送主体的行为。军事配送系统是一个由多家管理部门、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工具组成的复杂系统, 其任务目标、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固有的不同。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 寻求系统整体的最优化。

(3) 规范物资包装。物资包装在保证物流安全性的前提下应该尽量简单化、标准化, 并尽量做到重复利用。

2.4绿色军事逆向物流

军事逆向物流, 是指在平时和战时, 从军事力量使用者处回收不合格的或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军用物资、装备, 由军事物流的最终用户返回供应商一端, 直至最终处理完成的过程。为了推进军事逆向物流的绿色化, 我们要:

(1) 提高对军事逆向物流绿色化的认识。目前仍有不少部门思想守旧, 只看到本部门一时一地的得失。对逆向物流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急需宣传普及。

(2) 健全军事逆向物流的组织。目前我军的逆向物流组织还处在各自为战的阶段, 规模小、效益低、成本高。只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体系, 才能发挥集团优势, 协调各个实体协力进行物流活动。

(3) 建立健全逆向军事物流信息系统。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 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逆向物流各个阶段产生的信息, 为下一步的物流活动提供指示。信息通畅会加快军用物资的回流速度。

3 推进发展军事绿色物流的对策措施

3.1 树立绿色军事物流观念

要转变人们的旧观念, 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地认识绿色军事物流。政府和军队应采取一切措施, 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 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 也利用军事综合信息网等媒介向军队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 让军队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

3.2 完善绿色军事物流制度与法律法规

军事物流的绿色化需要制度的支持, 制度得到落实需要有法律的保障。有关部门必须要颁布强制性的专门法律法规, 形成体系框架, 系统规范军事物流中的各个环节。

3.3 加强对军事物流资源的整合

全军要加强对军事物流系统的调控, 打破条块分割、分段管理的现状。例如, 可以利用整合配送的思路完成大宗货物配送, 利用信息网络获得车辆信息, 提高军交运输部门的运营效率, 降低物流的成本, 取得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4 改善绿色军事物流基础设施

一方面, 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另一方面, 应重视我军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 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 发挥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 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 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 完善军交运输网络, 使线路更为畅通。

3.5 引进和开发绿色物流先进技术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物流技术比较我国来说更为成熟, 因此我们应建立相应的绿色技术引进机制, 以现有先进绿色技术为跳板, 实现我军绿色物流系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关军队高校设立绿色物流专业课程, 讲授理论知识, 科研院所重视绿色清洁技术的研发与升级, 企业将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让不同的社会分工在绿色军事物流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打通技术创新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3.6 培养绿色军事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各大军事高等院校应在物流课程中引入绿色物流方面的理念, 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针对性教育。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军队物流相关从业人员, 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强化其物流专业知识, 使其成为军事物流绿色化进程中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昱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绿色物流管理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1, (22) .

[2]王微.浅谈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11, (23) .

[3]贾晓波.浅谈我国发展绿色物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1, (31) .

[4]李储东.浅谈对我国绿色物流的认识[J].中国市场, 2011, (41) .

[5]刘若江.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1, (05) .

[6]吴荣梅.浅析绿色物流对资源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 2011, (35) .

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探析 篇8

一、军事物流学科属性

1. 军事物流的概念

我军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军事物流”概念。后勤指挥学院王宗喜教授把军事物流定义为“军事物资经由采集、运输、包装、加工 (生产) 、仓储、供应等环节, 最终抵达部队 (用户) 而被消耗, 从而实现其空间 (或者与归属一并) 转移的全部过程”。后勤工程学院王丰教授等认为“军事物流是指为满足部队平时供应和战时保障而产生的物流活动”。另外, 国防大学孙宝龙教授把军事物流定义为“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空间流转, 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军事价值的军事经济活动”。伴随着实践的深化, 军事物流的概念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2. 军事物流学的研究对象、范畴、任务、方法

军事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物流系统。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物流学科属性、基础业务操作、管理技术、技术标准、设施设备、系统集成与管理、供应链整合及军事物流前沿理论等方面。其研究任务是建立并完善军事物流学科理论体系, 揭示军事物流活动规律, 指导军事物流实践, 研究以满足部队需求为目的的总成本优化方法。目前, 研究方法主要有系统研究法、计算机模拟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法、借鉴类比研究法等。

3. 军事物流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军事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是物流学的一个分支, 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 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军事物流学需要应用系统学、运筹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内容, 也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论, 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交叉。

军事物流学在长期的发展中, 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形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但军事物流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它存在于整个军事学的大系统之中, 它是狭义的军事后勤, 与军事学的其他学科如军事仓储学、军事交通学、军事经济学、油料勤务学、营房勤务学、军需勤务学和军械勤务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促进了整个军事科学体系不断发展进步。

二、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

1. 构建原则

一是汲取现有研究成果, 符合中国军队特色。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 不但要将当前军队学者在军事物流学科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吸收, 而且也要融合国内外地方物流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应结合军队实践情况反映出军事物流军事性、经济性、复杂性、服务性、不确定性、不均衡性等特点, 建立的体系应有别于地方物流学科体系。

二是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应尽可能覆盖军事物流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 包括军事物流要素、技术、组织、供应链等环节及其综合集成研究等内容。另外, 任何新的与军事物流相关的概念、理论、技术等内容都可以添加到知识体系中, 构建体系是应为未来的新知识预留一些接口。

三是逐步完善和取得广泛的认同。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要完成的是一个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对已形成共识的内容可以先写入;对少部分人有不同意见的内容可以先写入, 经过实践检验后有必要时再修改;对有较大争议的内容可先不写入, 待取得共识时再补充。该体系应反映在军事物流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是适用的, 以及能够被广泛认同的内容。

2. 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基于如下几点作者构建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见表1) , 一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模块化设计便于日后补充修正知识体系的内容;二是以军事物流功能环节和军事物流系统集成为主线进行知识体系的组织和划分;三是结合军队现状、突出军事特色;四是吸收系统论、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的相关知识;五是集成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及物流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

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由基础理论、初级应用理论、高级应用理论、实践领域知识四大模块组成。其中, 基础理论由军事物流发展史、军事物流概念、军事物流思想, 军事物流发展方向, 军事物流学科属性、军事物流前沿理论等内容组成, 侧重于揭示军事物流的客观规律, 构成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层。

初级应用理论和高级应用理论构成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层。初级应用理论由军事物资采购、军事物资运输、军事物资储存、军事物资包装、军事物资装卸搬运、军事物资流通加工、军事物资配送、军事物流信息管理等部分的理论、假设、技术、工具、方法、技术标准等内容组成, 其内容与技能要求主要是规范的科学与技术, 侧重于研究揭示军事物流活动的一般规律。

高级应用理论主要是指军事物流要素、技术、组织与军事物流链管理等的集成及集成关系研究, 包括军事物流系统的集成与管理和军事供应链一体化两部分。军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涉及军事物流系统设计理论、军事物流系统体制建设、军事物流法制建设等内容。而军事供应链一体化主要包括军事供应链各功能环节之间的衔接与集成, 军事供应链的协同等内容。

实践领域知识是指军事物流活动发生在供应、制造、流通和消费等所有环节, 如从军事物资计划经过物资筹措、储备直到物资保障的过程, 是军事物流在我军的实践现状。所以, 这些知识就构成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应用层。

见左页表1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三、结束语

论军事物流成本控制 篇9

1 军事物流成本概述

1.1 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即物流费用,是在物流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的总和。

物流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物流成本仅指由于物品的移动而产生的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等费用,如仓库租金、员工工资、运输费用、办公费用及设施费用等。广义物流成本指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如设备折旧成本、仓库闲置成本、占用资金利息等。

近年来的资料显示:在我国,物流成本占了货品总成本的30%,运输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3倍。另外,从供应链结构来看,90%的时间消耗在流通环节,生产环节只占用10%。显然,军事物流成本的控制对军事物流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对军事物流成本的控制可以掌握资源的消费值,实现军事物流产出和投入及功能实现的最优组合。

1.2 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的构成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就其功能形式而言,可分为生产费用、运输费用、装卸搬运费用、流通加工费用、仓储费用、信息交换费用、管理费用。其中运输费用占总成本的35%~50%。对军事物流而言,其成本组成与民用物流相似,但是由于军事物流物资品类特殊以及物流活动保密等特点,军事物流成本控制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

1.3 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物流概念及成本的分析,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方面:(1)时间因素:物流流通的速度越快,资金流动就越快,成本利用率越高。(2)空间因素:物流的运输既包括进货的运输,也包括送货的运输。进货方向、目标的位置对物流成本有着重要影响,运输距离越远,中转网点越多,消耗的成本自然越高。(3)技术因素:一方面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等“硬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诸如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布局、运输路线及方式的设计、物流作业技术等“软技术”的应用,同样能够降低物流的成本水平。(4)管理因素:良好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例如:对库存良好的管理,严格掌握库存物品的数量、品种、进出情况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成本;严格的保管制度,可以减少物品的损耗、丢失、霉变等,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减少废品、次品的回收和退货费用,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1.4 物流成本基本控制的三个阶段。

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计划、计算分析、反馈、决策等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

(1)事前控制是指进行物流活动之前,对影响物流成本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事前规划即通过成本预测和决策选择最佳的降低成本措施,实现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如规划物流路线,分配站点,合理科学地选择物流作业,提高物资收、发作业效率等。

(2)事中控制是对物流活动范围过程中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及其原因及时进行揭示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保证物流成本的实现。如控制物资装卸时间,实行标准化包装,合理处理回收与废弃物资,避免返程空驶作业等。

(3)事后控制是在物流成本形成以后,对实际物流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通过对各类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物流成本的节约和浪费,为日后的物流成本控制提出改善措施。

2 军事物流成本现状

2.1 基础设施陈旧,相互之间不配套,发展不协调导致成本损失。

军事物流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公路、铁路、航空、各级仓库等基础设施协助完成。目前,在有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效缩短了运输周期,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但是就整个军事物流系统而言,存在比较严重的“瓶颈”效应。从物流的硬件设施来看,如仓储设施、装卸机械、包装工具等都是军事后勤始建初期存留下来的陈旧设施,功能比较单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目前,我军物流运输和仓储现代化水平不高,装卸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库存成本高。货物库存清点、仓储物资的输入输出都由人工完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资的流通速度。物流设备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物流设备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也阻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成本重复消耗。

要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不能只重视优势方向的发展,还应兼顾薄弱环节,统筹兼顾才能解决瓶颈效应。我军装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发展不协调,影响资金的利用率,必将影响我军物流发展的整体进程。

2.2 管理人才缺乏造成成本浪费。

据统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时间较短;硕士、博士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部队内物流的教育以及物流专业培训相对缺乏,能够切实为整个军事物流提供行之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

由于军事院校教育的特殊性,跨学科专业的建设不足,军事物流作为单独学科发展相对缓慢,缺乏对综合性物流人才的培养,这直接影响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决策。运输线路布局不合理,仓库物资存储混乱,缺少物流形成之前的成本核算计划和事后的监督管理,网点维护管理落后,这些无形中影响了军事物流的成本控制。

2.3 信息技术相对落后,成本居高不下。

信息技术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从硬件条件来看,我军的通信设备及线路,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民用物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军事院校的研究功能弱化,在理论创新和新理论研究方面相对滞后,并且不能依赖引进军外信息设施,从根本上造成了硬件技术落后。从软件方面来看,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等环节效率较低,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进一步加剧了军事物流成本的浪费。

3 改善军事物流成本控制意见

对军事物流成本的控制可以从物流作业环节和影响物流成本的几个因素着手,逐项分析,再相互关联,系统运作,减低军事物流成本。图1为军事物流成本组成。控制军事物流成本的方法具体可从硬件、软件和人才几个方面考虑。

3.1 改善物流硬件条件,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来支持物流系统的发展。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基础建设发展的同时,要与仓库等物流其他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通过军事物流设备标准化,发展配套实用的运输设备、交通设施、装运机械及仓储设备。

第一、我们可以借鉴美军物流发展的经验,加大军事物流与民用物流的有机结合,如将非特殊物资的物流作业交由第三方承包,节省自身人力财力的支出,另外,对于民用物流设施的建设,在建设初期要考虑到军事物流的因素,必要时,民用物流设施可为军用。另外,仓库建设的同时,将功能性的布局转变为保障单元式布置,削减甚至消除无效的搬运作业,提高物资收、发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第二、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是提高军事物流效率、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加强军事院校物流科研工作的开展,实现军事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标准化。如在仓储作业环节,现代军事化仓库的建设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对于装卸作业环节利用装运机械自动化,如自装卸汽车、巷道堆垛机、自动分拣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加快物资流动速度,降低库存成本,尽量实现“零库存”成本;改善运输条件,现代汽车、铁路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了缩短物流周期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于物资包装,尽量避免过渡包装,物资集成化可以减少搬运作业量。

第三、利用现有的有利交通条件,合理建设军事物流站点,实现定范围配送,机动灵活,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缩短物资运转周期,减少成本浪费。例如,运用系统分析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全局规划,打破物资保障区域限制,先选择货物最佳的配比和配送路线实现货物配送优化,常用的如节约里程法,减少重复运输、过远运输和回程空载情况的发生,有效减少运输成本。

3.2 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高效军事物流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构建畅通的军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实现军事物流的一体化和信息化,而且为保障部门和部队用户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奠定基础。近些年,我军军事物流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效率,缩减了物流成本。

我军装备保障采取的是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统一保障与分别保障相结合的体制,根据保障预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民用物流网点建设布局合理的军事物流网,建立一体化军事物流保障体系,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可靠性。在信息化模式下,可以清楚的掌握库存数量,部队物资的供求状态,控制物流成本。如图2所示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化模式。各物资需要部门作为终端,拉动系统需要,各控制节点做出合理规划,从始端获得物资,在部队内部信息平台共享,通过各个物流网点流向物资需要部门。

在信息化过程中结合科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在物流的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控制。如运用存储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库存量,经济订购批量(EOQ)模型,实现存储最优化;建立综合性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可结合国际通行的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法减少无效作业,优化作业量。

3.3 加强对军事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物流管理能力。

人才建设是军事物流理论实践的主体,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自动化设施还是信息化网络建设,人起到主导作用。发展军事物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实现军事物流人才的现代化、知识化,培养复合型军事物流人才,就是既要懂军事又要懂后勤,即要懂军事物流又要懂信息技术,既要懂操作还要会管理。

对于军事物流人才的培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培养知识技能。如军事物流成本的核算能力,可以有效规划成本的组成、流向,并实现预先控制;硬件设施设计研究能力,可以对现有的硬件设备进行改善、维护、保养,提升硬件条件;信息技术能力,对建立现代化军事物流信息网络起到促进作用。第二、培养军事物流管理技能。现代化军事物流系统有效运转不可或缺的就是管理人才,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效率。管理者的决策能够定制高效的物流计划,选择科学的物流路线和方式,优化物流系统的成本方案。物流管理人才可以建立更加有效的物流控制模型,对成本进行科学核算,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人才培养是军事物流系统优化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

4 结论

降低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是降低军事物流系统成本的关键所在,物流成本的降低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起到推动作用。全面依靠科技振兴军事物流,依靠人才建设现代化军事物流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改善物流系统,有效控制成本,对促进军队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俐虹.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措施探讨[J].现代物流,2007(2):53-54.

[2]刘利军.物流成本分析模型及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12):136-137.

[3]任煜.对我军装备物流建设的几点思考[J].物流科技,2006(126):77-80.

[4]王兵.浅谈现代军事物流及其发展趋势[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2(3):86-89.

[5]王会云,卜淮源,甘文旭.论军事物流系统化[J].军事系统工程,1999(4):31-35.

[6]张国义.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讨[J].物流经济,2007(8):56-57.

上一篇:价值链会计的特征分析下一篇:激素类外用药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