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共8篇)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Endostar,恩度)促进与肺癌细胞A549共培养体系中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评价恩度对HUVECs增殖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测定细胞凋亡率;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恩度对抑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的影响;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恩度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恩度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A549/HUVEC共培养体系中HUVEC的增殖;促进HUVECs凋亡;Annexin V-FITC测定显示10、20、40、80、100μg/mL浓度的恩度的凋亡率分别为(5.29±1.21)%、(8.33±0.62)%、(14.81±0.77)%、(21.87±0.96)%、(26.15±1.06)%;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恩度显著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结论 结果表明恩度能通过调控Bcl-2家族蛋白促进肺癌细胞与HUVEC共培养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关键词:恩度,血管内皮细胞,凋亡,Bcl-2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Endostar,恩度)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的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能有效的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临床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1]。研究显示,恩度能特异性的作用于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迁移。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如PM2.5、PM10.0)、吸烟等因素的影响[2]。肺癌已占据肿瘤患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首位。在临床治疗中,恩度常用于肺癌的治疗。目前文献报道多集中对恩度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1、2(Ang1、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表达的影响[3]。但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较少。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建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共培养体系,探讨恩度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超净工作台(ESCO公司,新加坡);二氧化碳培养箱(长沙长锦科技有限公司,湖南);RPMI1640和DMEM培养基(GIBCO)、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批号:11021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美国,Sigma公司);Transwll迁移小室(直径6mm,孔径5μm,Corning);Bax,Bcl-2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TNP-470,日本Osaka Takeda公司产品)。AnnexinV2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公司)。链霉亲和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得。酶联分析仪为SPECTRAmax190(Moleculor Devices,USA);荧光显微镜(Olympus IX71倒置荧光显微镜奥林巴斯BX51,日本)。其余试剂为商业来源的分析纯试剂。
1.2 方法
1.2.1 A549细胞和HUVECs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和HUVECs细胞,分别以0.2 5%胰酶-0.01%EDTA消化,加入RPMI-1640培养基分别制备成2×104细胞/mL的A549单细胞悬液和1×105细胞/mL的HUVECs单细胞悬液,将6孔板Transwell小室的下室接种上HUVECs,上室接种上A549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100 U/mL青霉素和100 U/mL链霉素培养),以保证上室的细胞培养在培养基中。将Transwell板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1.2.2 恩度共培养体系中对HUVECs生长抑制作用
待下室HUVECs长至75%~85%融合度时,将细胞以含药培养基处理。恩度的浓度分别为10、20、40、80、100μg/mL,空白对照组加100μL培养基代替,阳性对照组以TNP-470(终浓度25μg/mL),另设本底对照孔(等体积含相应浓度药物的无细胞培养液),每组设3个平行孔。待孵育48h后,弃去每孔的含药血清,重新加入1mL不含血清的培养基,另加入MTT液(5 mg/mL)20μL,培养箱中孵育4h,弃去液体,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00μL,于震荡器中振荡10min,酶联免疫检测仪580nm波长测定OD值。生长抑制率按以下公式计算。实验重复3次。
细胞生长抑制率=(对照组OD值—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1.2.3 流式细胞术测定HUVECs凋亡
按1.2.2项下接种细胞,并给予药物。药物处理并培养48h后,根据下述步骤采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将下室HUVECs细胞以胰酶-EDTA消化,收集细胞,以培养基终止消化。每个样本至少计数1×104细胞。将收集的细胞以冷的PBS润洗2遍,以500μL结合缓冲液悬浮细胞,加入5μLAnnexin V-FITC,轻微混匀;测定前加入5μLPI并置于暗处避光反应15min。上机测定。每组平行2个样本。
1.2.4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恩度对HUVECs中Bcl-2和Bax凋亡蛋白的影响
以链霉亲和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方法评价恩度对共培养体系中HUVECs的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HUVECs接种在玻片上。恩度的浓度为10、20和40μg/mL。其他细胞接种和给药同1.2.2项下操作。待培养48 h后,细胞用PBS洗3次,每次1min;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90min,PBS清洗标本3次,每次2 min;0.5%Triton X-100孵育20min,PBS洗涤3次,每次2min;以H2O2处理30min;PBS洗涤3次,每次2min;然后以10%封闭血清孵育37℃20min。加入Bcl-2(1∶200)和Bax(1∶200)抗体37℃下孵育;120min后,加入二抗,孵育20min;PBS洗涤,以SABC溶液处理样本。最后,以3,3'-二氨基联苯胺(DAB,0.3mg/mL)处理,镜下控制反应时间,苏木素轻度复染,PBS洗涤,中性树胶封片。镜下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拍片。阴性对照组以PBS替代一抗。
1.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ax蛋白
细胞接种和给药同1.2.4项下操作。以胰酶-EDTA消化并收集细胞,加入冰冷PBS润洗3次,然后加入400μL裂解液,置于冰上裂解细胞30min。于4℃离心机中14000rpm离心5min,提取上清液,测定蛋白质浓度后,进行SDS-PAGE转膜。以含5%牛血清白蛋白(BSA)的TBST室温下封闭1h,加入Bcl-2与Bax抗体,4℃摇床过夜。加入HRP-IgG二抗(1∶1000)杂交,洗膜后显色。置于凝胶成像系统中分析Bax和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2.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以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组间差异比较。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恩度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恩度对HUVECs生长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10μg/mL恩度的生长抑制率为(8.19±2.04)%,100μg/mL恩度的生长抑制率为(65.13±3.78)%。阳性对照25μg/mLTNP-470对HUVECs的生长抑制率为37.56±7.22%(表1)。结果表明,恩度具有较强的抑制HUVECs细胞增殖活性。
2.2 恩度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恩度处理48h后,10、20、40、80、100μg/mL浓度的恩度的凋亡率分别为(5.29±1.21)%、(8.33±0.62)%、(14.81±0.77)%、(21.87±0.96)%、(26.15±1.06)%(表2)。研究结果表明,在A549与HUVECs共培养体系中,恩度对HUVECs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
(n=3)
*P<0.05,**P<0.01,恩度vs.正常组;##P<0.01,TNP-470 vs.正常组
2.3 免疫细胞化学测定恩度调节凋亡蛋白表达
在给予10、20、40μg/mL恩度48h后,促凋亡蛋白Bad蛋白表达分别为(5.57±1.74)%、(6.26±2.34)%和(8.16±1.58)%;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12.33±2.18)%、(8.67±1.55)%和(6.39±2.14)%(表3)。结果表明,在共培养体系中,恩度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而降低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n=3)
*P<0.05,**P<0.01,恩度vs.空白组;#P<0.05,##P<0.01,TNP-470vs.空白组
2.4 凋亡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测定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10、20、40μg/mL恩度对抑凋亡蛋白Bcl-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6±0.06)%、(0.34±0.07)%、(0.27±0.05)%;对促凋亡蛋白Bax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0.09)%、(0.36±0.12)%、(0.48±0.11)%(表4)。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5,恩度vs.空白组;#P<0.05,TNP-470 vs空白组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环境污染的逐渐严重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已经占据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在临床中,肺癌常发生转移引发其他肿瘤。而在肺癌的发展与转移等生物学行为都依赖新血管的生成。研究显示,当瘤块及其转移灶生长至1~2mm以上时,需要进一步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毛细血管提供氧和营养[4]。因此,通过抑制肺癌的血管生成成为抑制肺癌转移、抑制癌组织生长的有效措施。
近些年来,被称为“肿瘤饥饿疗法”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成为抑制肺癌瘤块生长、转移的有效途径。恩度是国内首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如VEGF等的表达以及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众多研究表明,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也是抑制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机制[5,6]。在本研究中,建立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体系,探讨恩度诱导HUVECs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共培养体系中,恩度能显著抑制HUVECs的增殖,并促进HUVECs的凋亡。
Bcl-2家族蛋白在血管内皮的凋亡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Bcl-2家族包括抑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Bad等。在正常细胞内,抑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体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当在处于因素的刺激下,这种平衡被打破,抑凋亡处于下调状态,而促凋亡蛋白处于上升状态[6]。本研究显示,当给予血管内皮抑制剂恩度48h后,抑凋亡蛋白Bcl-2被显著下调,而促凋亡蛋白Bax被显著上调。结果表明,在共培养体系中,恩度能通过调节凋亡因子促进血管内皮凋亡而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
总之,我们的研究探讨了恩度抑制血管内皮生长的凋亡机制。这为恩度在临床上的进一步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忠义,刘江秋,徐璐,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抑制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3,10(4):274-276.
[2]王玉彬,李迪诺,岳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VEGF表达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13):1504-1506.
[3]殷宗宝,王洪武,邓超,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IL-6,eNOS,VEGF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8):3311-3313.
[4]Folkman J.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NEngl J Med,1971,285(21):1182-1186.
[5]许成云,倪庆桂,樊馨,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其周期分布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5):410-413.
[6]Feng L,Xu YH,Wang SS,Au-Yeung W,et al.Preventative Effects of4,4'-Diphenylmethane-bis(methyl)Carbamate Isolated from Cortex Morio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 Induced by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J].Phytother Res,2012,26(3):412-419.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2
【摘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机体内促进血管生长最主要的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和血管生成。因此,以VEGF为基础的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备受关注。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移植
【中图分类号】R31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32-02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1BMSC的生物学特性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为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器官间质中,其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不同的微环境中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特别是能够横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其具有取材方便、扩增迅速、可自体移植等特点。BMSC没有特异性的表面标志,在其表面存在一些与造血干细胞不同的表面抗原,目前一致认为BMSC对于CD29,CD44,CD90,CD105,CD71,SH-2,SH-3等呈阳性反应,同时对于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11b、CD45、CD34等呈阴性反应[1,2]。形态上多呈扁平梭形或星形细胞,因此BMSC可通过细胞的表面标志和细胞形态进行初步鉴定。目前常用的BMSC分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流式细胞仪分离法。
1.2BMSC作为种子细胞治疗疾病的优越性BMSC具有很多其他干细胞没有的特性,使其成为很多治疗疾病的种子细胞:①可来源于自体,取材方便,分离获取容易,没有伦理学争议。②在体外培养能快速扩增,且能永久分化,可诱导分化为各种细胞。免疫原性弱,安全性好。④能在组织中成活、迁移和分化。⑤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多种黏附分子等 ,在组织发育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其有以上优越性,表明BMSC是疾病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之一。
1.3BMSC作为外源性基因细胞载体的优越性①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可以保持其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②外源性基因的产物可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至缺血损伤区,充分发挥其作用,改善组织修复的微环境。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转染外源性营养因子促进自身和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同时亦可转染凋亡基因如 bcl-2等抑制脑细胞凋亡,减轻神经组织的进一步缺血损伤。因此,通过导入目的基因,将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对脑梗死的治疗将具有更广泛的前景。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2.1VEGF的生物学特性VEGF特异性促使血管内皮增殖的有丝分裂原,是机体内促使血管生成的最主要生长因子,其功能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启动血管形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并能与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强烈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生成,在胚胎发育、创伤修复、侧枝循环建立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165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含量最丰富,而且它是一种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地在多种组织细胞中表达,不仅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活性,而且其表达产物是可溶性的。从细胞中分泌出来,扩散性强,易到达靶细胞,能很好的发挥生物学活性。
2.2VEGF基因转染BMSC移植治疗疾病的优势对于移植的BMSC进行VEGF基因修饰后,就会从几个方面加强疾病的治疗作用。㈠大量的血管新生可以改善梗死边缘区休眠细胞的血供,改善和恢复其功能;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血管新生的同时,还可以直接刺激血管扩张,血供的改善可以提高移植细胞的成活率并为其以后的长期增殖分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㈢移植细胞存活数量可能增多,因为通过对移植细胞的基因修饰可提高其移植后的存活率。因此,将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结合起来将是一种新的较好的方法。
3VEGF基因转染入BMSC的方法
3.1重组载体导入真核细胞的方法将重组载体导入真核细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磷酸钙共沉淀法,电穿孔法,DEAE-葡聚糖法,脂质体介导法,原生质融合法;病毒载体转染法,细胞核直接注射法。其中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是近年来外源性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常用方法之一。
脂质体是由生物可降解成分组成,以其靶细胞范围宽、转化效率高、应用简便、毒性小、对包裹的基因没有限制,又没有病毒做载体引发生物变异和癌变的可能性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在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基因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脂质体转染基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脂质体与细胞膜相结合,由于其与细胞膜有相似的结构产生了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或者通过内吞的形式使得外源基因进入胞内,但是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主要是通过内吞的形式进入胞内,在胞内释放外源基因或者进一步与核摸结合使得外源基因直接进入细胞核,减少了外源基因被溶酶体降解,同时由于阳离子脂质体带有正电荷而核酸分子及细胞膜的电荷都是负电荷,所以阳离子脂质体与核酸和细胞膜的结合力都大大增加,从而增强了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效率。
3.2影响脂质体介导VEGF基因转染入BMSC的因素①阳离子脂质体的组成;②脂质体与DNA的比率;③脂质体的总量;④细胞密度以及脂质体/DNA复合物与细胞作用的时间;⑤转染时所用的培养液是否含有血清等。由于脂质体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是影响基因转染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适时终止其胞毒作用是很关键的。
4BMSC修复组织损伤的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BMSC能有效修复组织损伤, 使其功能和结构缺损得到恢复, BMSC的组织修复机制有以下几方面:①BMSC能直接分化为相应的组织细胞;②分泌营养因子促进修复;③促进内源性干细胞迁移与分化;④促进新生血管形成;⑤BMSC对损伤部位靶点的归巢;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5影响BMSC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
5.1移植BMSC的时机移植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在缺血的早期,毒性物质、促炎递质和氧自由基的释放等微环境的改变对移植细胞的影响。同时,组织损伤亦释放趋化因子等使干细胞迁移至损伤部位参与修复,即缺血后组织的自身修复过程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分化。二是在缺血的慢性期,纤维组织的形成阻碍了移植细胞的迁移、生长、整合。
5.2移植BMSC的途径脑局部立体定向注射细胞移植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有可能会损伤正常脑组织,不易为患者接受,而经静脉或动脉注射较脑局部注射优越,因移植细胞分布更广,每次可移植的细胞数更多,操作更为方便,不需特殊装置,将来临床应用中患者更容易接受。
5.3移植BMSC的浓度BMSC的浓度影响着移植治疗的效果,研究表明,MAPCs浓度为3~6×106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均有恢复,而MAPCs浓度为1×106时,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MAPCs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浓度太高又易致静脉栓塞。
6VEGF基因转染BMSC的治疗应用
6.1缺血性心肌病周文武等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中,移植后4周用Buxco系统于Wistar大鼠心尖置测压管进行有创动态心功能测定。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结扎后各组的大鼠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受损,导致了心功能不全;在治疗后,联合组、细胞组及基因组动物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善,以联合组最明显,且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细胞组、基因组,同时,细胞组、基因组动物又明显小于对照组。这说明联合治疗在抑制心室扩张、限制心室重构及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缓解心功能进行性下降等方面要优于单纯的细胞治疗或基因治疗;即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BMSC移植于心肌缺血区,其疗效可能优于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的单独应用。因此采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将VEGF导入 MSC中就有可能使BMSC在发挥心肌修复作用的同时表达分泌 VEGF,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有利于血管化心肌组织的新生,提高组织工程心肌组织修复缺血心肌的效果。
6.2骨缺损对骨发生,骨修复的研究证实,血管入侵是骨形成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其中的关键生长因子,不仅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募集,迁移,增殖,协调着血管生成,并且介导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的分化及功能。骨内血管生成是骨形成早期的关键环节,骨生发中心即位于血管化的环境中,无论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都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禹志宏等在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点的研究中证实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病毒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验证了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疾病的可行性。 Zelzar等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通过增加格根包尔氏细胞在骨膜内和软骨内的活性来促使骨的形成。J.Wang 等表明Ad-VEGF165组诱导骨形成的时间比阳性对照组早2周,这说明Ad-VEGF165能缩短骨形成的时间。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它能缩短治疗周期和降低细胞污染的危险性。
7小结与展望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机体内促进血管生长最主要的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和血管生成。因此,以VEGF为基础的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备受关注。VEGF在很多正常及病理的人或动物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无法形成有效浓度,并且VEGF蛋白的生物半衰期非常短,仅为6分钟,即使直接将VEGF应用于损伤处也会被周围组织中的酶类很快降解,不能持续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采取了基因治疗的手段通过许多实验也都证实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VEGF蛋白在机体局部持续、高效表达,为治疗各种缺血性疾病、骨折、骨缺损、骨坏死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取材方便安全、来源丰富、损伤小,易于体外培养扩增,在体外可长时间保持未分化状态,体外基因转染率高,并能稳定高效表达多种治疗性外源基因,而且自体获取的BMSC回植后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BMSC已经成为重要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因此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兴起,若与其多向分化潜能相结合,通过导入目的基因,将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结合在一起,这在临床应用中将会有广阔的前景。如将二者结合起来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这将为神经临床科医生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
虽然对BMSC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但是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目前BMSC的鉴定、分离纯化等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BMSC在体外诱导和体内移植的生物学机制还未阐明,以及通过病毒载体如腺病毒将VEGF转染到BMSC中,虽然效率高,但存在着免疫反应的危险,何适时调控VEGF表达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血管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因素 篇3
1 EPCs的生物学特性
1.1 来源及表型
通常认为EPCs来源于骨髓, 脐带血以及外周血中的EPC也来自骨髓, 在大多数相关的体外实验中, EPC由外周血或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提取而来。人们通过其细胞膜上所表达抗原标记 (VEGFR2, AC133, CD34) 来识别。EPCs在培养过程中分出现两种表型:早期长出的EPCs和晚期长出的EPCs。前者呈纺锤形, 在接种培养后3 d~7 d长出, 2周~3周出现生长高峰, 第4周开始凋亡, 体外实验中形成血管不良, 通过分泌各种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白介素 (IL) -8、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促进血管生成;后者表现为鹅卵石样细胞, 接种后2周~3周才长出, 4周~8周生长高峰, 12周仍能存活, 体外实验可形成血管。两者都具备摄取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和凝集素的特征[2,3,4]。
1.2 EPCs与血管修复
血管损伤、组织缺血缺氧后释放诸如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CP-1) 等因子进入外周血液循环, 这些因子作用于造血组织 (骨髓) , 削弱EPC与基质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 从而使EPCs动员入外周血。接着, 由缺血组织产生的这类因子能与各自受体相互作用, 破坏细胞间的相互连接, 增加血管通透性, EPCs在内皮上贴壁。之后, 随着EPCs分泌金属蛋白酶 (MMPs) 和金属胰肽酶E (MMEs) 降解内皮基底膜, EPCs向外出芽样形成毛细血管样的结构, 并且EPCs通过分泌相关信号因子[IL-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SDF-1、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 ]形成了一个有利于血管新生的微环境, 招募更多的EPCs, 并且使得临近内皮迁移并覆盖上述毛细血管样结构的管壁。最后, 随着EPCs分化成为成熟的内皮细胞, 之前出芽样长出的毛细血管样小管形成了具备完整功能的血管。从上述新血管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 组织的缺血、缺氧可以促进EPCs的骨髓动员, 从而促进受损血管的修复[5]。
2 EPCs功能的影响因素
2.1 生理因素对EPCs的影响
2.1.1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 EPC数量减少, 功能衰退, 凋亡增加, 这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 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有关[6], 也有人发现是因为年龄的增加降低了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的稳定性, 使得组织对缺氧的反应性下降, 以及表达的SDF-1、VEGF减少而间接导致EPCs的活性减退[7]。
2.1.2 性别
雌激素能增加骨髓中EPCs的动员, 这与雌激素受体 (Ers) 介导的MMPs表达增多有关, 加之在女性排卵期, 诸多动员祖细胞的细胞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cKIT) 、GSF、IL-1、IL-6]也显著增多[8], 雌激素能增强体外培养的EPCs的增殖及集落形成[9], 并能延缓其衰老, 这与其提高端粒酶活性有关[10];而雄激素无论体内还是体外实验中均显示与EPCs无直接相关性, 甚至在男性中雌激素水平与EPCs的数目也有相关性[11]。
2.2 病理状态下EPCs数目及功能的改变
2.2.1 高血压病
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 EPCs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这可能与端粒酶的失活相关[12]。
2.2.2 高胆固醇血症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EPCs数目明显下降 (P<0.05) , 并与总胆固醇 (r=-0.659, P<0.001) 及低密度脂蛋白数值 (r=-0.611, P<0.001) 呈负相关, EPCs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及存活率均下降[13]。
2.2.3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EPCs数目、增殖和黏附能力都低于正常人, 且血管并发症组EPCs的数目和功能又比无血管并发症组差, 此种差异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呈负相关, 可能与CXCR4 (SDF-1的特异性受体) 表达下调有关[14]。
2.2.4 高半胱氨酸血症
Chen等[15]证实高半胱氨酸血症不仅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同时影响EPC的数目及功能, 并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这种变化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 在200 μmol/L (相当于严重的高半胱氨酸血症) 浓度下作用24 h外周血中EPC数目减半。
2.3 生活方式对EPCs的影响
虽然年纪的增长是血管老化的一个不可逆因素, 但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完全有可能拥有一个较为年轻的血管, 甚至就算已经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通过积极的适宜的运动也可显著纠正内皮损伤。高热量饮食之后的血脂、血糖一过性升高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这一变化甚至在健康人之中也存在。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体育锻炼、健康饮食 (低糖、低脂、高蛋白饮食, 红酒, 蔬菜, 红茶, 绿茶) 、戒烟、控制体重、自我减压等都能促进EPCs的迁移、增殖等功能活动, 从而维持血管内皮系统的稳定, 坚持健康生活可以从预防的角度保持血管年轻[16]。
2.4 药物对EPCs的影响
2.4.1 他汀类药物
能增加外周循环中EPCs的数量、迁移、增殖以及骨髓动员, 并在体外实验中能促进血管的新生及再生, PI3K/Akt信号旁路在他汀类药物介导的新血管形成及EPCs功能的增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7], 但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又能减少外周血中EPCs的数目[18]。
2.4.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除了降压作用外, 替米沙坦通过其增加EPC的数目及功能来保护心血管[19], 并且体外实验证实替米沙坦呈浓度依赖地增加EPC的数量, PI3K/Akt信号旁路亦是其关键途径[20]。
2.4.3 促红细胞生成素
通抗细胞老化、促进血管新生及发生, 增加EPC的骨髓动员等途径发挥抗组织缺血缺氧, Yip等[21]将其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 (5 000 U皮下) 后发现,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增加其外周血中EPCs浓度, 并能改善患者90 d后的预后 (减低了严重的神经系统事件, 包括再发中风、NIHSS≥8分、死亡的发生率) 。
2.4.4 生长激素
Thoma等[6]发现人体或动物应用生长激素 (GH) 后随着IGF-1的显著增多, EPC的数目、集落形成、迁移能力、NO合酶表达显著提高。
2.4.5 阿司匹林
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促进EPC的功能, 阿司匹林在0.1 μmol/L~100 μmol/L浓度时能促进EPC的迁移、贴壁。在50 μmol/L~100 μmol/L能明显防止其衰老, 但不能影响其增殖、凋亡及eNOS的表达, 而高浓度 (1 mmol/L) 时阿司匹林却有碍EPC的迁移、贴壁、增殖, 减少eNOS的表达, 甚至能诱导该细胞凋亡[22]。
2.4.6 中药及中药提取物
人参皂苷Rg-1能促进EPCs的贴壁、增殖、迁移以及体外血管的生成, 与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 还能增加VEGF的数量[23]。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体外实验是可明显促进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能力, 呈浓度依赖, 但高浓度时对其数目及功能反而呈现抑制作用[24]。黄芪和三七在EPCs向成熟内皮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有促进作用[25]。柴胡疏肝散 (陈皮6 g, 柴胡6 g, 川芎6 g, 香附6 g, 枳壳6 g, 芍药9 g, 炙甘草3 g) 合大黄虫丸能促进下肢缺血动物EPC的动员, 改善缺血肢体供血, 并且增加了血管新生[26]。通心络胶囊 (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 使外周血EPCs 的数量增加、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有明显改善, 在500 μg/mL时最为显著[27]。
3 展 望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 年8 月-2015 年11 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T2DM患者90 例,另选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 例为正常对照组。入选标准:①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所有入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急性病发症者;②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者;③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急、慢性感染者、恶性肿瘤者;⑤严重肝脏、心脑血管疾病者;⑥严重应激状态者,合并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者;⑦正常对照组人群经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视网膜眼底检查异常者。本研究已通过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病程。收集其临床检验结果,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BMI=体重(kg)/身高(m2)。
1.2.2 LXA4、VEGF水平测定
受试者禁食8~12 h抽取空腹静脉血20 ml,取12 ml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存于-70℃冰箱冷冻待测,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LXA4、VEGF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
1.2.3分组
按1984年我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分期标准,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眼底镜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simple diabetic retinopathy,SDR)、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每组30例。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25,Q75)]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方差分析条件的组间比较用H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用 χ2检验,单因素相关分析用Pearson Spearman检验,多因素相关分析用多元逐步回归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
各组病程、TG比较,经H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FPG、Hb A1c、LDL-C、HDL-C、hs-CRP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年龄、血压、BMI、TC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性别比较,经 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1.1病程
各组病程比较,经LSD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R和SDR组高于NDR组(P=0.001),PDR组高于SDR组(P=0.005)。
2.1.2 TG
各组TG水平比较,经LSD检验,PDR、SDR及NDR组均高于NC组(P=0.001),PDR、SDR及NDR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 FPG
各组FPG水平比较,经LSD检验,PDR、SDR及NDR组均高于NC组(P=0.001),PDR和SDR组高于NDR组(P=0.001),PDR组高于SDR组(P=0.004)。
2.1.4 Hb A1c
各组Hb A1c水平比较,经LSD检验,PDR、SDR及NDR组均高于NC组(P=0.001),PDR和SDR组高于NDR组(P=0.001),PDR组高于SDR组(P=0.008)。
2.1.5 LDL-C
各组LDL-C水平比较,经LSD检验,PDR、SDR及NDR组均高于NC组(P=0.001),PDR、SDR、NDR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6 HDL-C
各组HDL-C水平比较,经LSD检验,NC组高于PDR、SDR、NDR组(P=0.002、0.001和0.001),PDR、SDR、NDR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7 hs-CRP
各组hs-CRP水平比较,经LSD检验,PDR、SDR及NDR组均高于NC组(P=0.001),PDR、SDR、NDR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血清LXA4、VEGF水平比较
各组血清LXA4、VEGF水平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血清LXA4 水平比较,经LSD检验,NC组高于PDR、SDR、NDR组(P =0.001);NDR组高于PDR、SDR组(P =0.007 和0.001);SDR组高于PDR组(P =0.003)。各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经LSD检验,NDR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DR和SDR组均高于NC和NDR组(P =0.001);PDR组高于SDR组(P =0.024)。见表2。
2.3 DR患者血清LXA4 水平与其他自变量的相关性
经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LXA4 与Hb A1c、hs-CRP、病程呈负相关(r =-0.466、-0.562 和-0.665,P =0.009、0.001 和0.000);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校正性别、年龄、BMI、FPG、TC、TG、HDL-C、LDL-C的影响,LXA4 仍与Hb A1c、hs-CRP、病程呈负相关(P <0.05)。见表3。
2.4 DR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其他自变量的相关性
经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VEGF与hs-CRP、FPG、Hb A1c呈正相关(r =-0.915、-0.557 和-0.543,P =0.000、0.001 和0.002)。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校正性别、年龄、病程、BMI、TC、TG、HDL-C、LDL-C的影响,VEGF仍与hs-CRP、FPG、Hb A1c呈正相关(P <0.05)。见表4。
2.5 DR患者血清LXA4 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
经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LXA4 与VEGF呈负相关(r =-0.452,P =0.012)。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校正性别、年龄、病程、BMI、hs-CRP、FPG、Hb A1c、TC、TG、HDL-C、LDL-C的影响,LXA4 与VEGF呈负相关(B=-2.116,P =0.012)。
注:1)与NC组比较,P <0.05;2)与NDR组比较,P <0.05;3)与SDR组比较,P <0.05
(pg/ml,±s)
注:1)与NC组比较,P <0.05;2)与NDR组比较,P <0.05;3)与SDR组比较,P <0.05
3 讨论
DR作为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中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病程的发展而升高,5 年内DR发生率为44.4%,7 年后为56.0%[8]。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在D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9]。在高血糖等应激环境下,与糖尿病相关的一系列炎症因子上调,刺激前炎症因子释放,诱导白细胞- 内皮细胞发生异常反应,最终导致DR的发生[8,9]。DR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的及时消退对其防治具有重大意义,LXA4即是这样一类新型的内源性脂质的抗炎消退介质,其是二十烷类家族中一类花生四烯酸的脂加氧酶代谢产物,主要在炎症的病理过程中通过跨细胞途径来合成,能产生强有力的抗炎作用[10,11]。郝丽云等[12]通过Arrowsmith软件发现,LXs可通过调节体内多种物质的表达与释放,而影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研究显示,DR患者血清LXA4 水平下降[7],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VEGF是一种具有肝素结合活性的二聚体糖蛋白[13],最早在1983 年发现[14]。VEGF可由多种肿瘤细胞和一些正常细胞产生。DR最初的病理损伤源于亚临床的细胞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的一系列血管内皮损伤,如白细胞黏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变化、基底膜变薄等[15]。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缺氧,促新生血管因子产生增多,其中VEGF是最主要的细胞因子之一[16]。VEGF和其他新生血管因子会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致使DR发生、发展。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DR患者血清VEGF因子水平上升[17,1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证实,血清LXA4 抑制血管生成与VEGF诱发血管生成相关联的靶点为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19],LXA4 可以直接或间接的通过抑制NF-k B活化,引起VEGF及其他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的低表达,DR患者血清LXA4 与VEGF呈负相关[2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还得出LXA4 与Hb A1c[7]、hs-CRP[6]、病程[7]呈负相关,VEGF与Hb A1c[18]、hs-CRP[16]、FPG[18]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LXA4 水平降低,VEGF水平升高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相关。因此,对于DR患者,外源性补充适量的VEGF抑制剂或LXA4 激动剂可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状况,为DR临床治疗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脂氧素A4(LXA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0例糖尿病患者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S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LXA4和VEGF浓度,并研究LXA4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 1NDR、SDR和PDR组血清LXA4水平均低于NC组;SDR、PDR组血清LXA4水平低于NDR组;PDR组血清LXA4水平均低于S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DR组血清VEGF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R、PDR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NDR组、NC组;PDR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S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LXA4和VEG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LXA4水平下降、VEGF水平上升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或外伤性SAH患者192例, 男113例, 女79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54.6岁;动脉瘤破裂出血127例, 外伤性SAH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并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 同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实施前签定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杏达莫组 (99例) 和常规治疗组 (93例) 。对照组为同期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成年人20例, 其中男11例, 女9例, 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52.8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银杏达莫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均给予SAH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以及尼莫地平2 mg/h静脉输注, 10 d后逐渐改为60 mg/d口服。对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填塞术。银杏达莫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在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 q.d., 静脉输注, 共21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SAH患者入院后于1~3 d、4~7 d、14~21 d 3个时段判断SAH合并CVS患者数, SAH合并CVS分别从临床表现、经颅血管多普勒 (TCD)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3个方面诊断。临床表现为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新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意识状态变化;TCD平均血流速度>120 cm/s及Lindegaard率>3;DSA显示血管管腔狭窄率>10%。所有患者在清晨分别取血4 ml, 注入含7.5%EDTA-二钠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试管中混匀, 4℃3500 rpm离心15 min, 分离血浆-80℃保存备检。采用放免法测定CGRP、ET-1的含量, 试剂盒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 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分) 的减少、日常生活能力 (ADL) 、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1天TCD检测血流速度来评定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生活完全自理, TCD血流速度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 仍有轻度锥体系损害体征, 生活可自理, TCD血流速度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TCD血流速度降低<10%或不降。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 常规治疗组及银杏达莫组1~3 d时段CGRP明显下降, ET-1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CGRP逐渐升高, ET-1逐渐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银杏达莫组1~3 d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能与药物作用较缓慢有一定关系;4~7 d及14~21 d时间段, 两组CGRP及ET-1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发现随着银杏达莫使用时间的延长, CGRP逐渐升高, ET-1逐渐降低, 提示血管内皮功能逐渐向正常恢复。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cP<0.05, dP<0.01
2.2 两组治疗效果统计
银杏达莫组SAH合并CVS患者为23.2% (23/99) , 常规治疗组为36.6% (34/93)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银杏达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24.7±10.5) 分, 常规治疗组为 (25.4±9.3) 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1 d后, 银杏达莫组与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 两组比较[ (11.3±6.8) 分VS (17.2±9.7)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1 d后银杏达莫组有效率为87.3%、显效率为43.5%,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5.2%、3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导致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可能包括脑脊液中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免疫和炎症反应、机械性因素和血管内皮受损等[3]。血管不仅是血液循环的通道, 而且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它可以分泌多种血管舒张、收缩因子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舒张或收缩。其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是重要的舒张因子, CGRP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舒血管物质, 对各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 (ET) 是重要的血管收缩因子。人的ET有ET-1, ET-2, ET-3三种基因表达, 其中以ET-1活性最强。ET-1具有强烈的收缩冠状动脉, 肾小动脉, 刺激心钠素 (ANP) 的释放, 提高全身血压, 抑制肾素释放等作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血浆或组织中CGRP和ET相互作用, 保持平衡, 维持着血管张力的稳定[4]。银杏达莫注射液是国产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复合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银杏总黄酮及双嘧达莫。研究发现[5], 银杏达莫具有调节血流动力学, 扩张动脉血管, 降低血管壁通透性, 改善水肿的功能;同时其可降低缺血黏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高聚集性、稳定细胞膜、维持正常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功能。动物实验表明[6], 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但是作用机制不详。
本研究结果显示, 银杏达莫组SAH合并CVS患者数为23.2%, 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6.6%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患者血浆血管舒张因子CGRP含量显著下降, 血管收缩因子ET-1含量明显升高, 4~7 d达高峰, 14~21 d时分别有所升高或下降。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存在血管内皮收缩/舒张功能的紊乱, 导致迟发性血管痉挛血管收缩、管腔变窄, 导致血管切应力的增加, 妨碍血管舒张, 进一步加重了脑血管的痉挛。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银杏达莫组4~7 d及14~21 d时CGRP及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发现随着银杏达莫使用时间的延长, CGRP逐渐升高, ET-1逐渐降低, 说明银杏达莫有助于调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有稳定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同时治疗21 d结束后, 银杏达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且银杏达莫组有效率为87.3%、显效率43.5%。这些均提示银杏达莫有助于通过稳定血管内皮功能而调节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机制复杂, 具体的病理生理过程还未完全阐明。本研究结果显示, 内皮收缩/舒张功能的紊乱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 同时银杏达莫有助于调节血管内皮收缩/舒张功能, 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银杏达莫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不同时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内皮素-1 (ET-1) 水平及临床预后, 以探讨银杏达莫对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 的治疗作用。方法 192例SAH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93例) 及银杏达莫组 (99例) , 同时再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13 d、47 d、1421 d 3个时段判断SAH合并CVS患者数, 采用放免法测定三组不同时段 (13 d、47 d、1421 d) 血浆CGRP、ET-1水平。治疗结束后, 统计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率及显效率。结果 SAH合并CVS患者银杏达莫组为23.2% (23/99) , 常规治疗组为36.6% (34/93)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常规治疗及银杏达莫组13 d时段CGRP明显下降, ET-1显著升高,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CGRP逐渐升高, ET-1逐渐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银杏达莫组13 d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7 d及1421 d时两组CGRP及ET-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治疗结束后, 银杏达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 , 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CGRP、ET-1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管内皮收缩/舒张功能的紊乱与CVS的关系密切, 同时银杏达莫有助于调整SAH后CVS的血管内皮功能, 降低SAH后CVS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关键词:银杏达莫,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1
参考文献
[1]Stoodley M, Macdonald RL, Weir B, et al.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 a cause of an adaptive response in cerebral arteries.J Neurosurg, 2000, 93 (3) :463-470.
[2]Woszczyk A, Deinskerger W, Boker DK.Nitric oxide metabolites in cisternal CSF crrelate with cerebral vasospasm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cta Neurochir, 2003, 145 (2) :257-264.
[3]Li J, Wang DH.Development of angiotensin II-induced hypertension:role of CGRP and its recepter.J Hypertens, 2005, 23 (1) :113-118.
[4]Puddu P, Puddu GM, Zaca F, 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ypertention.Acta Cardiol, 2000, 55 (4) :221-232.
[5]丁卓玲, 王忠全.银杏达莫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医药导报, 2007, 26 (8) :917-918.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6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2岁,体检发现左肺占位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右侧颈肩部疼痛病史半年,近期加重,伴颈部活动受限。无咳嗽、咳痰、咯血等肺部症状肺部及颈部CT发现:C6椎体右侧及右侧附件区异常密度影;左肺上叶尖后段不规则形结节影。PET/CT示:左肺上叶周围型肺癌,C5、6水平右侧椎旁异常代谢影。临床诊断:①左肺上叶占位,肺癌?②C6椎体占位,转移瘤?患者于2015年1月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颈椎病灶未进一步治疗。电话随访至今患者健在,病情基本稳定。
方法与试剂:标本采用1 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采用SP法染色,即用型单克隆抗体CD34、Ⅷ因子、FLI-1、CK、Vimentin等试剂。
病理特点:大体观察:送检肺叶组织大小约9 cm×4.5 cm×3cm,切面灰红,切开见一肿物大小约2.5 cm×2cm×1.8 cm,切面灰白,散在坏死区域,质中偏硬,无包膜,界尚清。镜下观察:肿瘤为界限清楚的嗜酸性结节,中心可见均匀的类似淀粉样变组织,结节显示外周细胞增多,瘤细胞呈上皮样,可呈实性巢状,瘤细胞出现脂肪样空泡。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肿瘤侵犯细支气管,肿瘤呈乳头状充满肺泡腔,见图1~3。
免疫组化结果:Ki67:10%,CD34(+++),F8(-),Vimentin(+++),FLI-1 (+++),CKh(-),CKL(++),EGFR(-),CD68(++),TTF-1(+),CK20(-),SP-B(-)Villin(-),CK7(+),TOPOII(+),见图4和图5。
病理结果:左肺上叶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讨论
PEH首先由Dail等于1983年报道[2],当时由于对其组织来源不甚清楚,将本病称为“血管内支气管肺泡肿瘤(IVBT)”。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证实了其组织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随后1986年由Weiss等首次提出了PEH的命名[3]。PEH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某些或者全部的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CD34、Ⅷ因子、FLI-1因子在细胞质内呈弥漫性着色阳性,证明了IVBT实际上是一种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PEH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或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肺和肝脏是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常见的好发部位,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部位,如骨骼、软组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一种低到中级别的血管肿瘤,是由包埋于黏液透明性基质中的短索状和巢状的上皮样内皮细胞组织”[4]。
临床特点:PEH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根据目前的文献,世界范围内只有108例被公开报道。关于PEH最大宗的文献包含93个病例,平均年龄(40.1±17.3)岁,女性更多见,发病率73%。几乎半数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18.3%),胸痛(16%),咳血、体重减轻(6.5%)。骨转移常见于中轴骨,可引起受累部位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甚至引起感觉异常、肌无力、截瘫[5,6,7]。肺部影像学常表现为双肺部多发小结节,病灶沿血管及支气管分布,以双下肺为重。结节大小约0.1~3.0 cm,可有钙化,少数累及胸膜并出现胸腔积液。
病理特点:PEH大体表现是大小0.3~1.0 cm的多发散在的结节,在接近胸膜下的区域分布有增多趋势。在组织切开活检时常发现相对于X线检查更多的病灶,结节的颜色从浅灰白色至浅灰褐色,偶可见黄色斑点,切片时具有软骨样的质地,切面均匀一致,结节中心有时因钙化而变得质地坚硬。低倍镜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由淡粉色的无细胞核心和周围的富细胞区构成。偶尔结节的中心可能有坏死、钙化、骨化,结节外周的细胞构成一般变化不大,很多时候肿瘤的大部分是由呈软骨样透明变性,或呈黏液瘤样外观的肿瘤间质构成。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境界清楚,可呈实性巢状、条索样。胞质丰富,可呈玻璃样或颗粒状,可见胞质内空泡,可见红细胞。细胞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见,局部可见较多核分裂,呈轻到中度异型性。结节周边的瘤细胞可呈舌状、息肉状伸人周围的肺泡腔内或小气道,甚至胸膜。
尽管PEH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已经揭示了肿瘤的内皮细胞来源,淋巴转移途径罕见符合内皮细胞肿瘤的特点。肿瘤细胞强表达vimentin,表达CD31、CD34、Ⅷ因子抗原等血管内皮标记物中的1项或多项,20%~30%病例局灶性表达CK[8],不表达EMA、TTF-1、SMA、S-100等,Ki67一般为低表达。FLI-1基因是ETS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其编码蛋白是一种敏感、可靠的内皮分化标志物,对于PEH的诊断也是非常有意义的[9]。此外有文献报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 Recepto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呈阳性,提示VEGF可作为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10,12]。
鉴别诊断:①硬化性血管瘤:单发最常见,组织结构多样,由间质细胞和表面细胞这2种细胞构成,均表达TTF-1,而不表达CD31、CD34、Ⅷ因子等。②转移瘤:一般有原发性肿瘤病史,肺部病变有着相似于原发病灶的组织学形态,对血管源性标记物进行检测,可以鉴别。③间皮瘤:瘤细胞一般分布弥漫,分界清楚,不表达CD31、CD34、Ⅷ因子等。④上皮样血管瘤: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分叶状结构,界限模糊不清,血管分化较成熟,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型性。⑤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肉瘤细胞空泡非原始血管腔,表达EMA、34βE12,胞质表达CD31,不表达Ⅷ因子,从而与PEH进行鉴别。⑥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乳头核心为纤维脉管束,增生的内皮细胞扁平。
治疗及预后:由于本病罕见,目前尚未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法。对于无症状的患者,谨慎的观察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局灶单结节或多结节的患者首选外科手术切除。扩大切除术与楔形切除手术相比,并不能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13],化疗也仅显示了微弱的效果[14]。由于肿瘤细胞的放射生物学特性(生长缓慢),放射治疗被视为无效的。但也有研究表明外科手术联合放疗对于骨转移患者的病情控制是有效果的。合适的放射治疗剂量可以保持患者对放疗有较好耐受性的同时,达到缓解局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一些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如干扰素α对于一些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控制有效[15]。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A或VEGF) , 过去称为vasculotropin或血管渗透性因子 (vascular perme-abilityfactor, VPF) , 属多潜能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还包括VEGF-B、-C、-D、-E和胎盘生长因子。VEGF是由2条相同的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而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 由2个相同的分子质量为23×103的亚基通过二硫键结合成二聚体,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6p21.3, 全长28kb, 编码VEGF的基因长14kb, 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构成。目前已知6种VEGF的单体:121、145、165、189、206、183[1]。VEGF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包括: (1)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许多研究表明, 在肾小球中最重要的血管促成因子是VEGF[2], VEGF是内皮细胞增生和存活的因子, 它通过内皮细胞上的特殊受体在血管生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 增加血管通透性:VEGF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强的血管通透剂, 它在1mmol/L浓度下即有活性, 其活性是组胺的5000倍; (3) 血管生成及维持功能:不论是在生理还是病理情况下, VEGF对血管生成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VEGF对整个血管系统的内皮细胞均有促有丝分裂作用, 是目前所知最有选择性的血管内皮细胞促有丝分裂剂, 此外, VEGF可刺激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 起到血管维持的功能; (4) 细胞质的聚钙作用:VEGF选择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两种特异性受体FMS样的酪氨酸激酶1 (Flt1) 受体和含激酶插入区 (KDR) 受体后, 最先观察到的生物学效应即胞质钙离子的增加, VEGF在几秒内可使钙离子浓度升高4倍以上。
2 VEGF在正常肾脏的表达及作用
外周血及组织中的VEGF含量与病变的程度相关, 对肾脏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均起重要作用。生理状态下, 无论成人或成年小鼠和大鼠的肾组织, 均能检测到VEGF在足突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持续表达, 从而调节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VEGF由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及远端集合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 特别是近髓及髓放线处的肾小球足突细胞及小管上皮细胞。而其受体分布在肾小球内皮细胞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 足突细胞分泌VEGF量与内皮细胞VEGF受体的表达量一致。
VEGF在肾脏发育尤其肾小球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人肾发育过程中, 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形成的同时, 肾的血管化也开始发生, 起诱导分化作用的间质产生血管发生因子, 分化的肾小球上皮细胞产生VEGF, 集合管上皮细胞产生VEGF, 皮髓质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存在VEGF受体, 促使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发生。肾小球足突细胞参与合成肾小球基底膜 (GBM) [3], 推测足突细胞产生VEGF, 以旁分泌形式结合于表达VEGF受体的小球内皮, 参与局部调节, 两种细胞互相作用使GBM保持完整性和正常功能。集合管上皮分泌的VEGF与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的受体结合, 可能影响它们的通透性, 从而影响肾髓质的渗透压梯度。
3 影响肾VEGF表达的因素
缺氧是VEGF的最强刺激因子, 有研究显示急性血管闭塞 (急性缺氧) 能刺激肾脏VEGF表达。VEGF生成也受糖类、几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血小板源生生长因子 (PDGF) 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及活性氧簇等影响。此外, VEGF的生成还受组织、细胞类型及培养条件的影响。NO与VEGF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抑制NO的合成能明显的加速肾瘢痕化, 这与血管生成反应受损, 肾小球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减少、内皮组织及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4]。此时肾小管细胞 (髓袢升枝粗段) VEGF表达明显降低, 而血管平滑肌细胞VEGF表达增加;近来Ostendorf等[5]在Thy1肾小球肾炎的鼠模型中, 用选择性诱生的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O synthase, i NOS) 的抑制剂L-N6- (1-iminoethyl) -lysin (L-NIL) 后, 明显降低了VEGF的表达, 减少了内皮细胞的增殖。这些都提示了NO通过对VEGF的调整在维持肾微血管中起了重要作用。
4 VEGF在不同类型肾疾病中的表达
4.1 VEGF与肾小球肾炎
在肾小球肾炎时, 肾小球可高表达VEGF以维持肾小球结构。肾小球足突细胞分泌VEGF, 肾小球内皮细胞表面存在VEGF受体, VEGF能够减少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数目, 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小窗形成, 故VEGF可能通过同时影响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而调节肾小球通透性, VEGF分泌的异常增加可以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 从而导致蛋白尿的形成。在微小病变患者肾组织中VEGF m 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 并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6]。有不同的研究证实, 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上有VEGF受体。因此VEGF可能作为小球内旁分泌信号从其主要产生部位小球上皮细胞作用于靶细胞, 即内皮、系膜细胞, 而且VEGF可能通过对系膜细胞作用调节基质合成、降解。在血栓形成的微血管病变, 肾脏切除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几种肾脏疾病的实验模型中, VEGF能调控内皮细胞增殖[7]。
近年研究表明, VEGF与相应受体结合可能参与了急慢性肾衰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代谢疾病、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等所致的肾脏病变的发病过程。在鼠模型中注入VEGF能增加肾小管周围血管的密度, 从而减少了肾纤维化, 改善肾功能[8]。在新生的鼠中, VEGF在肾血管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Miyamoto等在有轻度肾小球损害的鼠模型中, 用VEGF/VPF121或VEGF/VPF161治疗后保护了肾小球内皮细胞, 促进了肾小球的修复。在进行性坏死和新月体形成的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的鼠模型中, 用VEGF治疗后, 控制了肾小球的炎症, 也促进了肾小球的修复[9]。不同肾脏疾病中VEGF的表达有所不同, 在进一步探讨VEGF的功能的基础上, 采用干预VEGF及其受体的方法, 可能对治疗多种肾脏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文献报道[10], 在鼠模型中, 抑制VEGF的表达后, 阻止了毛细血管的修复, 导致了进行性的肾损害。在肾切除的鼠模型中, 用VEGF治疗后保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数目, 减少了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严重性, 从而稳定了肾功能。
4.2 VEGF与糖尿病肾病
VEGF在糖尿病肾病 (DN) 、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微循环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1]。推测DN时, 肾小球足突上皮细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受体上调, 足突细胞VEGF的表达和分泌增加, 增加的VEGF可能主要经旁分泌形式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的VEGF受体结合而发挥其促血管通透性增强的作用, 从而调节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可能是通过同时影响肾小球基膜的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调节肾小球通透性) , 导致蛋白尿的形成。另一方面, VEGF导致肾小球内的单核巨噬细胞迁移/活性增加, 系膜活化TGF-β产生增加, 细胞外基质堆积, 促进肾小球硬化。
有研究表明, VEGF与糖尿病患者或动物的内皮功能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Bailey等[12]用非放射性同位素杂交的方法发现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相关的是24h尿蛋白及每个肾小球表达EGF m RNA的细胞数, 而VEGF m RNA几乎是由肾小球上皮细胞表达, 糖尿病肾病轻微病变与表达VEGFm RNA的细胞数异常明显相关, 故分析VEGF表达的量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尿VEGF的排泄随蛋白尿程度加重而显著增加, 并与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蛋白尿相关。高血糖、氧化应激、终末期糖基化产物 (AGE) 和缺氧均可增加VEGF的表达。关于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增生病变和黄斑水肿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接受, 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也与此相联系。Cha等[13]观察到VEGF m RNA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表达增加, 而这与尿VEGF排泄增加相关联。在糖尿病患者肾脏中产生过剩的VEGF可能参与了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4.3 VEGF与肾脏肿瘤
肾癌是一种较易发生转移的肿瘤, 临床上诊断时往往有30%的患者已发生了转移, 其转移方式主要是淋巴和血行转移。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 其中涉及许多肿瘤相关因子的参与和调控。V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实体瘤生长和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的血管形成调节因子, 以旁分泌的形式刺激肾癌血管形成, 间接促进肿瘤的发展。另外, 晚期肾癌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肾癌, 提示VEGF可以作为肾癌疾病活跃的一个指标, 可能对于肾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VEGF在VHL肾细胞癌及散发型肾细胞癌中含量上升, 它除了有促进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外还能诱导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从而导致血管外蛋白及纤维的沉积而支持并营养肿瘤细胞, 促进肿瘤的形成, VEGF在肾细胞癌 (RCC) 中的表达明显增高, 对RCC血管生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且p53与VEGF的表达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Kurodak等[14]报道, 肾素瘤的血管及小管成分是通过VEGF自分泌作用促使瘤的增生。
4.4 VEGF与肾脏微血管变化
在慢性肾脏疾病中, 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 肾小球VEGF表达是减少的, 慢性间质性瘢痕形成如慢性排斥反应中, 肾小管的VEGF表达也是减少的, 在人类慢性间质性肾炎中, 在肥大的肾小管处VEGF表达基本不变, 而在萎缩的小管处VEGF表达是减少的。在老年化相关的肾脏疾病中, 足突细胞及髓质外层的肾小管VEGF表达明显减少, 而且肾小管VEGF表达下降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程度密切相关。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中VEGF有急速的增高现象。用Con A刺激Ig 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可引起血浆VEGF水平升高。在体外实验中, IL-12和IL-15可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VEGF的分泌, 而IL-4、IL-10或IL-13能抑制VEGF的释放, 并呈剂量依赖性。Matsumoto等研究发现人系膜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 (i NOS) 活性增加可通过介导血清变体糖基化Ig A生成而抑制VEGF基因表达, 减少VEGF的合成和释放。NO的供体硝普钠, 对VEGF的合成有双向调变的作用:低浓度 (0.0001nmol/L) 可促进VEGF的生成, 而较高浓度 (1000nmol/L) 则可抑制VEGF表达。因此, VEGF合成减少可能引起或加重Ig A肾病肾小球硬化, 并损伤血管的修复机制[15]。
5 展望
近年研究表明, VEGF与相应受体结合可能参与了急慢性肾衰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代谢疾病、肿瘤、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等所致的肾脏病变的发病过程, 不同肾疾病中VEGF的表达有所不同。VEGF与肾疾病的相关研究起步不久, 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索。通过应用重组的内皮因子或抗内皮因子抗体甚至基因工程方法加强或减弱局部组织血管生成素和VEGF的表达将有可能成为今后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选择。值得一提的是, 通过测定血清、尿中的血管内皮因子的水平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疾病监测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不同肾疾病条件下, VEGF的表达及作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通过干预VEGF, 减轻肾脏损伤,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并为肾疾病的诊断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是一种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及渗透的因子, 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维持功能。VEGF与相应受体结合可能参与了急慢性肾衰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代谢疾病、肿瘤、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等所致的肾脏病变的发病过程, 不同肾疾病中VEGF的表达有所不同, 通过测定血清、尿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疾病监测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 对探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观察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型糖尿病组231例(男120例,女111例),均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至2007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以散瞳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为诊断DR的金标准,将并发DR的列为病例组(按DR国际临床标准分型,诊断符合《眼科临床指南》),未并发DR的列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无急慢性肾炎、下尿路感染,近期未用肾毒性药物,无全身感染、肿瘤、心力衰竭、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症,无严重屈光介质浑浊。两组均正规内科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均知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研究对象禁食10~12h次日清晨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测量坐位血压3次取均值。空腹静脉采血,AU-400生化检测仪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T-1测定采用RIA法(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内变异系数<5%,批间变异系数<10%),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sICAM-1测定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由美国Endogen公司提供,仪器采用奥地利SLT3型全自动酶标分析仪。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应用SYSS10.0软件处理。正态分布的资料以χ—±s表示,多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各指标间关系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
2 结果
2.1 ICAM-1和ET-1水平
轻、中、重度非增殖性DR(NPDR),增殖性DR(PDR)病例组ICAM-1和ET-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Pearson相关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分型与血浆ET呈正相关(r=0.613,P<0.01),病程正相关(r=0.429,P<0.01)。
2.3 各指标多元逐步分析结果
将s ICAM-1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ET-1、TC、TG、LDL-C、HDL-C、FBG、BMI、收缩压、NPDR、PDR作为自变量,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结果显示,s ICAM-1与ET-1、NPDR、PDR、TG、HDL-C显著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相关关系,表明其他对s ICAM-1无显著影响。校正这些因素的影响后,s ICAM-1与ET-1、NPDR、PDR仍然相关(r=0.521、r=0.625、r=0.591),见表1。
3 讨论
I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多种细胞能表达ICAM-1,以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最强。表达于细胞表面的ICAM-1脱落后进入血液成为sICAM-1。sICAM-1的量与细胞表面ICAM-1的分子数量呈正比,测定sICAM-1的浓度可间接反应内皮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量。ICAM-1在活性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是循环白细胞聚集、浸润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关键[4]。本研究显示,轻,中、重度非增殖性DR(NPDR),增殖性DR(PDR)病例组ICAM-1组间差异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CAM-1与NPDR、PDR显著相关,提示sICAM-1可能参与DR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病变的程度相关,因此可作为病情变化的检测指标。
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血管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5]。在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等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内皮素释放增加,定量测定血浆中ET-1含量,是反映体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ET-1可反映内皮功能失调,而内皮细胞受损被认为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机制[6]。国外研究证实,糖尿病状态下,眼组织中内皮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增加的内皮素不仅参与调节血管阻力、眼内组织细胞生长增殖及基质分泌,而且与D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7,8]。本研究显示,ET-1水平与DR病程及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与报道基本相符。
炎性反应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视网膜损伤,引起和促进DR。因此,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ICAM-1和ET-1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DR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提示检测ICAM-1和ET-1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DR的病变程度,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sICAM-1与ET-1水平,及早干预,以早期预防和延缓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但是由于本文观察例数较少及病例选择的局限性,尚需大样本、多角度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散瞳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作为分组金标准,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中测定93例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轻度非增殖性DR(NPDR),中重度NPDR和增殖性DR(PDR)组及138例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ET-1和ICAM-1水平。结果ET-1和ICAM-1水平在不同临床分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1与病程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ICAM-1与ET-1、NPDR、PDR相关。结论检测ICAM-1和ET-1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DR的病变程度。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
参考文献
[1]许樟荣,王玉珍,王先从,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治疗关系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19-122.
[2]Haidari M,Javadib E,Sadeghi B,et al.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a sensitive marker of inflammation,as a risk factor for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 Biochem,2001,34(4):309-315.
[3]朱鸿,施彩虹.血浆内皮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诊断技术展望[J].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016-1019.
[4]张平,陈亚红,王仕忠,等.血清粘附分子、一氧化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2007,22(4)397-401.
[5]林善.注意对内皮素研究的全面认识[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4.
[6]Ballestshofer BM,Rittig K,Enderle MD,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detectable in young normotensive first degree relatives of subjects with type2diabetes in associa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J].Circulati on,2000,101(15):1780-1784.
[7]Haefliger IO,Meyer P,Flammer J,et al.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as a regulator of the ocular circulation:a new concept in ophthalmology-[J].Surv Ophthalmol,1994,39(2):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