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2024-07-26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精选12篇)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1

社会实践是学生投身社会, 改造客观世界, 发展主观认识, 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习的一种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形式, 因此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社会实践活动有何优势?我们又该如何加强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

一、初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符合新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 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亲身经历, 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二)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容易束缚学生思维, 使学生放不开, 尤其是政治课堂, 大多是一些道德的说教, 对学生而言十分无趣。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更注重实践性,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 也会激起参与欲望, 产生学习兴趣。

(三) 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

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那么是不容易掌握的, 也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 才能达到预设目标。课堂教学就是理论, 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实践,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走出课堂,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升华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目标。

二、如何加强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

(一) 合理安排实践活动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什么事都是一样的, 都要事先做准备, 只有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才有成功的可能, 而反之不去准备、计划, 就会把事情搞砸。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提前不做计划, 盲目地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就会使活动十分低效, 学生也不能从实践中学到什么。而提前做好计划, 如何组织, 活动的目的, 活动的地点, 活动的步骤……都胸有成竹, 有计划、有组织,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高效地完成实践活动。

(二) 注重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就是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选择正确, 可以使学生感兴趣, 使活动更有效, 选择失误, 会使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同时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我们在设计活动内容的时候, 可以加入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有趣的、热门的事件。比如, 3.15之前, 我们组织了关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去超市、商场进行调查、采访, 并且与当地的文化、司法部门挂勾, 建立固定的活动课基地, 共同开展好活动课。根据当地的环境、文化传统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使活动课与国情、区情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从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三)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实践

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一点: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组织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时, 开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批评建议权”教学探究活动。对于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 有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 学生已经理解, 但是让他们对国家事务进行批评与建议, 对农村学生来说有些力不从心。我为他们设计的活动内容是“给校长的一封信”, 让他们以网名给校长信箱投信, 谈谈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看法, 提出批评与建议。学生有感而发, 针对学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状况、作息时间、课程设置和老师评价纷纷发表意见, 畅所欲言, 尽管意见不是很成熟, 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都体会到了“主人翁意识”——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合法的途径有序参与政治文明建设。

(四) 灵活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 很多老师会说, “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 哪有时间组织实践活动啊!”并以此为借口不去开展实践活动。其实, 实践活动不一定非要在课上腾出时间进行, 也可以在周末的时候, 或者在寒暑假的时候, 或者选择刚开学学生没有进入正轨的时候, 这样灵活组织安排, 就会使时间比较充裕, 也会使学生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

比如, 学习完《珍爱生命》以后, 了解长假, 我就要求学生在假期时学校的安全教育,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 并根据自己长假期间的经历来制作手抄报, 题材可以是防火、防触电、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 制作完成之后, 等到开学拿到课堂上来, 进行评比。这次活动, 既让大家互相学习安全知识, 又寓教于乐, 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体现了学生独特的视觉和个性。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改变了其原来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灌输道理的错误认知。

三、结语

以上, 笔者从“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三方面分析了初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 并从“合理安排实践活动”“注重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实践”“灵活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加强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其实,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政治教师应该努力去促成的, 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 一定要抓住重点, 理清思路, 提高认识, 结合理论, 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不断创新, 不断升华政治教育效果, 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关火.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3 (12) .

[2]王毕珍.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评价初探[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4 (2) .

[3]李德萍.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实效性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 (8) .

[4]雷媛.高中思想政治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王宝云.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6]陈建红.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教学导向[J].新课程:教师版, 2006 (3) .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2

【实践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了解如何写社会调查报告。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实践教学重难点】

1、社会主义的经济

2、社会主义的政治

3、社会主义的文化

【相关教学内容】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实践教学过程】

一、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城乡某一方面的改革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3、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4、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专访;

5、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调查要进行实地考查,实事采集,经过分析研究,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采取个人单独完成和小组集体完成两种方式。

二、分组讨论

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当前实际选择1-2个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讨论前都要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好讨论提纲。交流讨论以小组进行,讨论后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交流讨论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辩论和反驳。

三、教学生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除了给学生讲解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并讲述写作要求。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以上三点是不可或缺的。

(二)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须真实可靠。在调查报告中,要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调查报告须提供调查数据来源的相关资料。

(三)调查报告交稿的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收齐后交授课教师手中。交稿时行政班级的课代表须清点报告份数,列出班级报告的目录清单,并签字。每人在作业中写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附录: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1、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本地区的区情。

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10条基本经验,调查总结本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3、调查总结本地区是如何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4、本地区 “三步走”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5、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6、地区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如何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

8、本地区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

9、本地区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10、本地区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

11、本地区如何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12、本地区发挥党内民主调查研究。

13、本地区党管人才问题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

14、本地区共产党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调查研究。

15、本地区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

16、本地区如何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方法的调查研究。

17、现阶段党群关系问题调查研究。

18、本地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查研究。

19、本地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股份制调查研究。20、本地区“三农问题” 调查研究。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本地区发展进程调查研究。

22、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调查研究。

23、科学发展观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思路调整。

24、本地区城镇化战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研究。

25、本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26、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调查研究。

27、本地区城镇收入分配问题与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28、本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29、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30、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31、本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32、21世纪本地区中小学发展战略调查研究。

33、本地区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调查研究。

34、加强和健全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

35、本地区乡镇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3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调查研究。

37、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38、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39、新世纪本地区宗教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调查研究。40、本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41、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的调查。

42、“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典型调查。

43、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44、私营企业主入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45、某基层党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党的情况调查。

46、本地区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47、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48、本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49、基层干部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的调查研究。50、对三资企业剥削现象的调查研究。

51、基层党团组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调查研究。

52、该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的典型案例及现状研究。

53、该地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调查。

综合实践活动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篇3

一、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

创新想像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形成某种独特的想像,其品质结构具有主动性、现实性、丰富性等特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

如《初一思想政治》“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一课,学生自编自演了 “孝”子“贤”孙和“笑”子“闲”孙的课本剧,情景生动感人。宋阳、张超宇、高晓峦、崔朋飞同学表演的“孝”子“贤”孙令人难忘。张超宇这个“奶奶”事儿真多:一会儿嫌电视声小,一会儿嫌不开电扇,嘴里还叨咕着“电扇放在那是摆着看的?想热死我不成……”可外屋忙着做家务的儿子、儿媳却不恼怒,劝她:“妈,你别生气,都怪我们心粗,对不起……”儿子还对媳妇说:“人老了,事多,别往心里去……”儿媳仍微笑着说:“没关系的,人都有老的时候……”通过课本剧把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展现在同学面前。

再看赵云雪、王永洁、潭文凯、朱镜宇同学表演的“笑”子“闲”孙,让人捧腹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爱憎更加分明。谭文凯脸上粘上了假胡子,并用水彩笔在脸上画上皱纹,抹上了红脸蛋、红嘴唇,腰间系个化纤绳,一个干枯瘦小的“爷爷”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儿子儿媳在那边喝茶边唱卡拉ok,遇到三步、四步舞曲,还跳上一阵,孙子吃着奶油雪糕,看着动画片,而爷爷在外边劈柴扫院子。学生对这家儿孙的表现十分生气,不知是谁说了一声,“有这样的儿孙,老人真倒霉。”小品表演得生动形象,使同学们在笑声中对“孝敬父母”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综合实践活动能激活教学内容,以生动吸引学生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口号,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为此,教师首先要联系时代进行教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脱离时代的政治课,就是一味说讲和一潭死水。中学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非常关注,教师要将这些重大事件与政治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其次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来教学。例如,讲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结合“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引发他们思考;讲述“共同富裕”问题时,组织学生展开“假如我有100万将怎样使用”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观念;讲“诚实守信”时,组织“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的课堂讨论,先自我介绍,再由周围同学评价。所有这些,都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的原理离我们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可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如此。如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1.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照本宣科不问对象,无的放矢的教学,不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而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器具,其后果是直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而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后,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扬弃,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教学的基本条件,提供学生人人动手——实践的条件,教师才能把学习过程由课内、室内、校内向课外、室外、校外延伸,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知识天地里去感知,去实践,用自己的双手获取新知。

2.培养人人质疑的习惯。思想政治学科介入综合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干”,实现新的发展和提高,为此,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展,自主争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做敢为的勇气,在质疑中一步一步接近真理。

3.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素质教育倡导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人无全才,在学习上允许落后,鼓励冒尖,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综合实践活动课使教师灌输的知识少了一些,学生动手多了一些,方法灵活了一些,给予学生获取成功的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令我们感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丰富多彩,使我们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初中政治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 篇4

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 淡化了学科体系, 降低了理论难度, 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 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因此, 重视活动课就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政治教师来说, 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特点

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 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 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 结合有关资料, 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 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 用掌握的事实, 说明理论、观点。如第二课的“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 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 提出行为要求。如第二课的“结合图文资料, 通过调查、访谈活动,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 形式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中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 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 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 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 全面提高素质, 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初三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实践的研究与策略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一门新型课程, 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就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

1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 此外, 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所以, 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 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 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 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 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 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 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 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在实践过程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 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 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或有先发育智力, 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 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 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 多总结, 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5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领导机构与组织管理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组长:孙中仪;副组长:郭剑峰、蔡传斌

2、指导老师:各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从2011级开始,每学期4学时实践教学,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各教研室主任负责联系和具体组织集中实践教学,负责确定分散实践教学题目(不少于20个)。

本学期集中实践教学单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省少管所和戒毒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省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安徽科力公司、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肥西小井庄。

4、分散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形式: 任课教师将每个班级学生分成四至六人一个小组,分别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本课程每学期最后4学时,进行课堂演讲,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社会实践调查结果。每个小组另派一名学生代表,参加当堂评分组。

四、成绩考核

1、每个小组提交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实践报告。

2、考核方式: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在上课班级进行汇报演讲。

3、成绩评定标准:总分为100分,任课教师分数占总评的50%,学生代表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平均得分占总评的50%。每个小组演讲人加5分。

五、社会实践内容

1、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接触工农,向群众学习。

2、通过走访革命胜地、各行各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六、注意事项与要求

1、选题要切合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提高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意选择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七、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保证措施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向指导老师上交集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者、可行措施、有利条件等),得到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进行集体活动。

2、实践报告上交时一并上交集体合作的有力证明(集体实践活动的标志性照片、车票、门票等),证明实践报告是集体合作成果。

3、指导老师有权抽查小组全体成员,或以答辩的形式证明实践报告真实性。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126-0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因为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支持,新课程改革只能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果。然而,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却很少接触课程资源。对于思想政治课,这一专

门领域的研究更少。本文拟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粗浅的探讨。

1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含义

关于实践活动资源的含义,新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表达是:“既包括课堂中学生的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活动资源是学科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作为一门学

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开发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意义

首先,可以丰富现有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生动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知识,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牢固掌握科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可以拓展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观察基地,扩大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范围,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再次,有利于学生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情怀。

3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1校内实践活动资源

3.1.1组建校园时政沙龙

在本学期中,我尝试用政治沙龙的形式来开发和利用实践活动资源,吸引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组建校园时政沙龙。每周指定一名学生做主持人,并由他选取某一话题作为时政沙龙的题目。学生通过关注时政,看电视、报纸、上网等多种方式搜集材料。活动时间一般为一堂课,学生自愿组合分组,各组充分讨论,然后小组发言。也可以尝试小组招标的形式,确定主讲小组。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主持人总结,回归整理资料。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对确定的时政话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某周的时政沙龙话题——反对“入联公投”,学生们讨论了以下问题:①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为什么要拒绝台湾“入联”?②陈水扁关于“入联”的言论为什么激起了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③为什么说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④作为一名公民,你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此次活动深化了同学们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责任感,激发了同学们研究政治理论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运用术语能力。

3.1.2组织课堂辩论赛

“辩而论之”,既是人们的言语表达的一种本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一种需要。把辩论赛引进课堂,可以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活动资源。运用辩论赛方式,引入正方、反方,明确辩论原则,划分辩论阶段。让学生站在正反两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发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充分暴露问题争论的实质和焦点,从而有利于寻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辩论课的开展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笔者曾成功地组织以“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法治能消除腐败——法治不能消除腐败”等为专题的辩论赛。把辩论赛引进课堂对于辩手来说,受益匪浅,对于学生听众,新颖的课型使他们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引起共鸣与思考,有的甚至跃跃欲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并且让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和巩固彼此之间的友谊、增强信任、加深了解、提升整体的凝聚力,发扬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同学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同学们的文化交流,进一步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3.2校外实践活动资源

3.2.1参 观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参观的对象有工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社区等。参观法一般分为:①准备性参观,它是在讲授某一课题前组织学生参观有关事物;②并行性参观,它是在学习某课题过程中,为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而进行的参观;③总结性参观,它是在讲完某课题之后,组织学生参观已讲过的东西,巩固和加深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例如,学了“商品和价值规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我组织学生参观了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博览馆。通过参观,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永康五金发展史,了解了永康保温杯、拖把、电动工具等产品的“潮起潮落”现象,以此来阐述价值规律。有的同学根据“电动摩托车动力不足上坡难、价格相对高、受欢迎程度不如电动自行车”等情况,得出产品创新应始终以科技为龙头,市场为导向的结论。回校后,部分学生就此次参观所得撰写了《小议“浪潮经济”》《面向市场,走科技兴业之路》等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小论文。参观法既可以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丰富感性经验,开阔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3.2.2调 查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手段,搜集研究对象的客观材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在学习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深入市场,进行一次市场调查,然后请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开办一个企业,你准备在哪方面投资,并说明理由。又如,教师设计问卷,学生分组调查企业不同层次职工收入的差别,体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体会生产要素在个人收入中的重要性。组织学生采用访谈等方式调查所在社区居民参加社区管理的情况,了解参与社区管理的方式,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把调查法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书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接受性学习为感受式、发现式学习,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并获取教学资源。

3.3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各种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收集和处理政治学信息资源既是一项独立的政治学实践活动,又贯穿于其它各种政治学实践活动之中。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政治教学软件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根据自己相关实践活动的要求,独立查找资料,丰富学生的政治学知识,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平时,政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图书、多媒体软件和相关网站的建设。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活动成果,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

新课程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和必要补充。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课堂改革的必由之路。当然,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意的问题会不断的涌现出来,我们教师要及时加以总结和归纳,把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 钟祖荣、刘维良.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张 鹏.新课程教学设计•政治.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Discuss of Politic Subject Practice Resource in the New Class

Zhou Yimin

Abstract:Politic Subject practice resource is the base of the practice. Empolderingand useing the Politic Subject practice resourceis important to the innovation of class and achieving the aim of class. This text show the ways ofempolderingand useing the Politic Subject practice resource in the new class.

职业中专政治课活动教学实践 篇7

1 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 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打开他们的视野, 增长他们的经验。”但是, 传统政治课教学:重间接经验学习, 轻直接经验吸收;重书本知识学习, 轻动手能力培养;重教师系统讲授, 轻学生探索发现等, 这样无疑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探索精神的萎缩, 师生负担过重:教师在黑板上写, 学生在课本上抄;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教师口干舌燥, 学生心烦意乱, 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认识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局限, 人格养成上也存在严重的缺陷。面对这种局面必须对传统课堂教学实行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强调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数的20%, 并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中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见, 活动教学势在必行,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活动教学的真正涵义

活动教学始于已久, 但回首过去, 活动教学过程弊端种种、教师主宰了活动的一切, 学生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参与状态, 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牢牢限制在教师的权威之下, 失去活动促进发展的本位价值。活动被当作自由放任的活动, 仅仅是动静交替、紧张的课堂教学之后的放松或松驰。

面对这种情况, 活动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活动可以是一种课程形态, 一种途径和手段, 更应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价值观, 一种现代教学原则。活动教学不仅仅是对应于活动课程的教学, 它应当是政治课的有效教学形式,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遍及教学全过程, 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和行动相统一的、内部和外部并重的、充满改造、创造精神的、互相借鉴, 能满足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多样的活动。

3 活动教学形式

活动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按学生主体活动状况及内容划分有如下几种基本形式:

3.1 探究性活动

将教材重点, 难点及社会热点以问题形式出现, 让学生讨论, 思考交流, 实践体会,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中发现, 在活动中提高。具体操作过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认真体会——活跃课堂, 活跃学生思维, 在激烈课堂探究争论交流中得到灵感, 提高创造意识, 在真诚热情的协作关心中取长补短。诸此问题可来自课本、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及生活、网络上。

例如: (1)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的“互动在线”中请你写出“描写人的性格特点的词语”通过同学们思考, 讨论, 观察, 认识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性格特点的词语。比如:心直口快, 开朗活泼, 思想活跃, 乐观好动, 沉着冷静, 稳重, 遇事谨慎, 兴趣专一, 纯朴和善, 含蓄内向, 沉默寡言……

(2) 第一课“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框把你最喜爱的座右铭写出来, 与班上同学交流。

(3) “我们也来创作格言”以四人活动小组为单位, 每组创作一条关于品格修养与锻炼心理品质的格言, 全班交流, 从中评选出最精彩的三条格言。

(4) “互动在线”请同学们认真考虑观察, 分析男女生下列项目的优势 (表1) 。

(5) 《经济政治与法律》第三课个人收入与理财的“依法纳税”。针对“当前中国出现一些富豪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情况”讨论。探究其不缴个人所得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通过同学们探索讨论思考一致认定原因有二:A纳税意识不强;B中国相关的税务制度还有漏洞。必须采取“内外兼修, 双管齐下”办法, 一是诚信意识、诚信素质以及诚信风气的培养, 二是政府让不讲诚信人付出代价。这样一讨一究使同学们对税务收入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样一番寻找, 讨论、思考、分析, 归纳既开启了学生思维, 又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而使学生有直接研究获取知识, 得到第一手感性认识的成功感, 增进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3.2 体验性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就是学生的亲身体验, 获取直接认知、感悟、情意锻炼的教学活动。例如: (1) 进行“抗震救灾”脱逃演练, 要求同学们言行一致, 身体力行, 锻炼身体, 提高心理品质, 培养坚强意志品质。保持抗震救灾的良好心态和能力的体验。 (2)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九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尝试履行民主监督的权利”。 (3) 课本剧表演 (分角色演课本剧) 例:《经济政治与社会》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 扮演家庭成员, 模拟家庭投资组合, 使之明确了各种投资方式 (如购买股票、购买政府或金融或企业债券, 购买社会或商业保险, 银行存款) 的优劣。还可以有小品、相声、快板等。 (4) 时事演讲。我开设了课前五分钟“热点评析”“新闻综述”等演讲栏目, 请同学们模仿新闻联播形式, 自己归纳新闻要点进行宣讲, 针对新闻热点利用所学政治知识进行评析。通过时事宣讲活动, 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 培养了关心国事的兴趣, 增进了爱国情感, 锻炼了同学们的胆略, 又培养了同学们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炼就了他们良好的演讲口才。 (5) 模拟法庭。《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可运用较多。 (6) 社会实践活动。如:市场人才调查报告, 企业兼并实例调查, 家庭正确消费观念调查……附我校学生对销售人员和家庭或采购员调查表。

(1) 利用表2对销售人员进行调查

(2) 利用表3对家庭或采购员进行调查

这样学生对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等商品服务市场拥有第一手材料, 获得了感性认识, 对学好《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这一课起着很大的帮助、促进作用。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能获得直接的认识感悟, 进行情意锻炼, “实践出真知”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运用, 增强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3.3 制作性活动

这类制作活动可以是手抄报制作, 课文插图制作, 多媒体课件制作, 广告设计与制作。例如: (1)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关于“个人情趣展示三步曲”其中有两步, A寻找你生活中的乐趣, 把你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事物记录下来。B构思“情趣小报” (在一张洁净的纸上展现出你的情趣所在) (2) 《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科学消费观”, 动手利用家中的旧衣服, 剩布头等做成布袋子实行“绿色购物”并积极收购废旧电池。 (3) “透视经济现象”内容, 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为了学好知识、培养兴趣, 同时又为节省时间, 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或踏入社会搜集有关信息, 分工制作成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最后全班汇总库存, 有利于做到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 并将其收到资料室成为学校教学资料。通过此类活动, 把学生的动手和政治课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动脑动手, 学会思考, 理解, 掌握更深层, 更直接现实的知识。

3.4 专题研究活动

这类活动就是定好与个人兴趣, 自身优势相结合的一个研究专题, 例如:环境问题, 理想问题, 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科技发展问题等。在一定时间内搜索、整理材料、研究论证, 形成自己的阶段性成果, 从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 拓宽视野为以后升学, 参加工作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 也有助于自身朝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比如: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现象, 我就让同学们就此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上图书馆查阅我国历史上就业情况, 外国的就业状况, 并上网查阅有关当前我国就业状况并对当地就业形势进行调查, 得知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很大, 就业困难, 据此, 结合经济部分内容, 撰写有关政治小论文, 其中《宏观管理, 发展多种经济, 拓宽就业渠道》一文从多方面分析我国就业压力大的状况, 原因及对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

活动教学形式也可以有访谈式、讨论式、交流式等, 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 能否更好地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

4 活动教学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多年活动教学的实践, 深切地感到活动教学如果发掘的好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课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地位, 突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放开学生“手脚”, 对学生思想的“松绑”, 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优势, 会觉得参加学习活动是件十分有趣的事, 活动课中获得一定收获。一定的知识, 哪怕是一点点知识, 会觉得政治课并不是高不可攀, 能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 自然会激发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4.2 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学生在多种活动课形式下, 通过动口、动手, 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能力, 通过接触社会进行调查、访问, 增长了知识, 增长了社会交际能力, 通过讨论, 辩论, 巩固了所学知识, 提高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通过各方面制作,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

说教式思想品德教育枯燥无味, 学生不易接受, 而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教育, 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 在高涨热烈的氛围中受到政治教育的熏陶, 乐于接受教育。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8

一、活动内容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 思想政治课是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与课堂教学相比, 作为实现思想政治课课标重要途径的实践活动占用的时间更长, 活动的范围更广, 组织的难度更大。因此, 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都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 围绕目标确定主题, 使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开展, 进而实现预定的目标, 切忌无目的的随意活动。

二、活动方式的灵活性

实践活动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选择学生易于接受, 乐于参与的方式, 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讲热爱劳动, 可以组织以社会公益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 从而提高自身思想认识, 尊重劳动者, 爱惜劳动成果, 进而养成自觉的劳动习惯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又如讲孝敬父母, 可以组织学生以父母的一天等为内容的演讲比赛, 让学生对父母一天生活的全过程进行全面了解, 并通过演讲交流, 直观真切地了解为人父母者所肩负的责任和生活的不易, 从而学会孝敬父母,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诸如社会调查、案例分析、阅读、讨论、访谈、参观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形式。

三、活动过程的系统性

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课堂学习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 它既是课堂向生活的延伸, 又是德育向本真的回归, 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因此, 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外或校园外进行, 实践、研究、认识的许多环节都有可能是在教师的监控外进行。所以, 教师必须要重视活动过程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对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手段、程序要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防止活动流于形式。如调查报告, 应该分几个基本的步骤来完成, 即选择专题, 明确任务;从事实践, 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问题;形成作品, 交流评价。对每一个步骤, 还可以提出许多具体的要求来。

四、活动主体的能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 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 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 实践活动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 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实践活动才会真正有意义。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教育, 才能使其形成持久的探究欲望和实践能力。

五、活动选择的时效性

思想教育和品德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相比,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永远落后于现实世界的。因此, 实践活动既不能脱离课标和教材, 更要紧紧把握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实际, 要讲求活动的时效性。如西藏3·14严重暴力事件发生后, 我们及时开展了让学生观看揭露事件真相的电视片等有关活动, 让学生在认清事件真相的前提下, 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5·12特大地震后, 我们组织学生捐款捐物, 让学生体会“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以“30年来我们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让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根本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把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融入变化的社会实践中, 思想政治课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其育人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9

(一)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实践活动

首先, 教师要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今日我以锦中为荣, 明日锦中以我为荣”演讲活动, “环境调查, 我是这样做的”活动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演讲、活动、参观、访问、调查、服务等实践活动, 培养了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了充分发展。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为“导方向”“导思路”, 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及相关材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自我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其次, 教师要建立起“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 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 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 恰当地安排学生从事各种课外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学, 在活动中教, 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实际的处事能力, 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体验, 扩展知识技能,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生活经验, 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除此之外, 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与帮助也是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 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因此, 教师必须从爱出发, 从尊重、关心、信任入手, 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一次, 初一 (5) 班的一位女生进入初中后每天早起晚睡, 除了吃饭就是看书, 从不讲究修饰打扮, 也很少与同学来往。满以为全班的桂冠非她莫属, 但期中考试时, 数学不及格的名单上竟有她的名字。这一打击使她羞愧难当, 无地自容。笔者及时找到这位学生谈话, 只是问她今后怎么做?她看上去是那样的灰心、颓唐, 一个劲儿地摇头。于是结合“正确对待挫折”中“挫折孕育着成功”这一知识提醒她:挫折和教训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失败可以使成功成为可能。她接受了意见, 重新修正自己的目标、行为、思想认识和处世方法, 重新振作起来了。可见, 要将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除了集体教育还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二) 在政治课中开展实践活动意义重大

首先, 在政治课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有效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在政治课中开展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活跃初中生生活,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培养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意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及热情, 在活动中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 在政治课中开展实践活动满足了初中生学习、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高了初中生的整体素质。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 初中生已初步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 也初步形成了对自己个性和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他们不满足于枯燥单纯的条条框框的书本知识, 而是希望参与社会生活, 设计自我生活, 在实践中学习, 在应用中学习, 在体验中学习, 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再次, 在政治课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认识以及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 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众所周知,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是多思、好问、敢想敢做。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 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 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 他们越来越不满足沉闷、呆板的空洞说教和封闭单一的学校课堂生活, 而是极其向往大自然, 并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政治实践活动课正是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一规律, 培养他们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10

一、在课前组织学生自学, 提供自学提纲, 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

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修改、补充、完善 笔者拟订的学习提纲, 渐渐过渡到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独立拟定或小组合作拟订提纲。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笔者会个别指导和帮助。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跟踪测评, 可以通过随后的课堂提问和测试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经过质疑、释疑, 将知识加深推广, 形成自己的知 识体系, 并最终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让学生找出重点和难点, 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 学习热情自然高。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 多问, 学生提出问题, 说明他们思考了, 这是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疑问在师生多次交流中逐步得到解决, 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难点自然也就落实了。

二、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 合 作 探 究、自 主 学 习 的空间

在讲依法纳税这一课时, 笔者把学 生分组, 分别承担不同的课题内容。根据课本中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 笔者把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的任务是要研究一种违法行为的性质、特征和表现形式, 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并派一名学生负责讲解。对此, 学生都表现得很兴奋。小组长给每个学生分配了任务, 有些负责找资料, 有些负责分析、整理, 有些负责 做课件, 大家按照不同分工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做讲解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积极性 很高, 他们提了很多问题。笔者还鼓励他们上网找答案, 根据自己的思路去研究, 整个过程学生是主体, 教师从旁指引但不参与, 最后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点评、总结和评比。

三、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讲投资这课时, 学生通过 学习掌握 了四种投 资方式:储蓄存款———便捷的 投资, 股票———高风险 高收益的投资, 债券———稳健的 投资, 保险———规避风 险的投资。为了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笔者设计了一个题目:假如每人有100万元闲置 资金,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设计一套合理的投资方案。学生的理财方案都能反映当 今市场经 济热点, 包括基金、股 票、保险、房产等, 有的甚至提到外汇和信托。这种开放 性题目对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很有帮助。学生通过这种主题活动式学习, 增强了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也领悟到学习内容的实用性。

四、政治课堂要走出去,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比如《公司与劳动者》这节课, 单靠课本的阐述学生能了解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可以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策略。引进来就是请有关知名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做讲座, 介绍企业的经营运作;走出去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 通过实地考察, 了解公司的相关知识, 把课堂搬到社会实践中。

五、对学生的作业、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作业方面, 首先要适当调整作业 内容, 增加一些主题性作业、讨论性作业。其次要适当 调整作业 形式, 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 适当布置一些具有活动性、参与性、实践性的作业, 比如撰写时事小论文等。考试方面, 试题内容和试卷结构宜减少记忆性、模仿性试题, 增加探索性、开放性试题。这种命题的改革在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在考试形式上, 可以考虑增加社会实践等形式。

要上好一堂课, 教师除了讲透重点 难点外, 还要尽量利用好每一个可以让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 这样才能加深印象, 提高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 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各种条件, 帮助学生 自觉有意 识地发展 自己的创 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永兰.高中政治学科开放式教学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11

一、创设活动,调动兴趣

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设计上创设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策划投资方案

“投资理财方式”的学习目的是了解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特点,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独立的理财能力,我采取了由学生策划投资方案的学习方式。以“假如我有三万元”为题,首先,向学生讲清教学目的及要求,4~6人为一组策划投资方案,以教材有关内容为指导,鼓励突破教材、突破课堂;其次,学生在看书学习的基础上分组商讨,策划投资方案;第三,各组代表讲述本组的投资方案,由学生组成的评委评价投资方案,选出三个最佳投资方案。

2.制作家庭年度消费计划

“丰富多彩的消费”应掌握的内容是:要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师就难点、学习目的及要求作了讲解后,学生依据自己家庭的收入、人口等实际情况制作自己家庭的年度消费计划。制作消费计划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也是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过程。

3.研究讨论,积极探索

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设想在《劳动法》中,可能或学生认为应该对劳动者的哪些问题做出规定,为什么;如果你是立法者,你会怎样去规定。学生提了30多个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让学生去看书,再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老师精讲重点问题及学生争论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4.编排、表演小品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中,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认真看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内容要求,限定时间,讨论分配角色,组织台词进行小品表演,小品的内容必须是涉及这节课内容的,并且要求各小组针对自己表演的小品,向其他组提出相应的问题。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既展示了自己,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增强了集体协调的能力。最后,再由教师提纲挈领,做一些概括和总结。

二、创设活动,自主学习

1.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学习,特别是在如研讨、策划投资方案、表演等互动式活动中学习,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带着问题学习,为解决问题学习,因而学习兴趣浓厚。

2.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又有现实的感兴趣的问题需解决,老师只给予启发、点拨、纠错、精讲,老师不再把教材的知识点强硬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吸收”,而是从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状态,其主体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3.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家庭年度消费计划”直接运用消费理论制定自己家的年度消费计划。劳动者如何维权、演讲、竞赛、小品表演等都要求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靠举例实现。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直接运用,为实践而学,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的实践能力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是重要的部分。创设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

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而具体活动方式,如何展示等则是学生自己的创意。如:表演小品,学生自己设计语言、分配角色、设计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也是对创造性思想的培养。通过活动学习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有较大帮助。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篇12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课堂是基于目标导向的,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导向、调节、评价、激励等功能。但教学现实中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不少的问题, 其中以下七方面值得商榷:用内隐的学习行为陈述课堂教学目标;用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的陈述;落实教学目标的主体不清晰;学习结果类型不清晰;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个性;三维目标的设计相互割裂;设计过高的教学目标。

二、问题解决的思路

“基于政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正是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实践上, 并且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学习。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 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课堂学习活动”, 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在课堂学习的范围内, 体现了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用“活动”代替“行为”的表述, 要求目标的设计要有可观察的学生学习的外显行为和相应的行为条件, 还要求教师综合考虑课堂学习行为的组织和调控, 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教学目标设计具备了可操作、可观察的条件, 同时学生和教师都具有了明确的评价课堂教和学的行为标准, 可直接评估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及有效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设计以活动作为形式, 体现了一个具体、明确、完整、可操作化教学目标设计所要求的四个条件。

三、以政治课堂学习活动为载体设计教学目标的实践

基于政治课堂学习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要遵循生本的理念, 需要体现以下的原则:第一,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教最终都以学生学的结果呈现;第二, 目标分解, 因为课堂是逐步深入的, 问题是逐步解决的。第三, 个性化, 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每节课的具体要求。第四, 符合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第五, 活动化, 以外显的可观察的动词描述学生团体学习行为。第六, 三维目标统一, 以活动的形式整合三维目标。

(一) 不同维度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结果的不同层次, 分解教学目标, 循序渐进。根据内隐的学习结果层次选择适当的外显行为, 使学习结果能够被观察到。

2.过程与方法

立足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确定活动方式。活动形式要丰富, 避免由于活动形式简单重复导致的学习疲劳情况。例如, 教师提问学生呈现问题的回答方式, 可以用口头回答、板演、投影学生作业等。要处理好不同学习活动的转换, 及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一种学习形式转向另一种学习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很难直接地观察到, 只能够通过其学习的外显行为推断。通过感受课室内的学习气氛、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眼睛注视的情况、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讨论问题声音的大小, 着力于情感层面, 不追求价值观的形成。在设计本维度的目标时, 先描述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 然后提出具体的情感和态度要求。

(二) 不同课型教学目标设计的显著特征

1.新授课

在设计新授课教学目标时, 尤其要注重学生所具备的经验和知识条件。设计的活动、引用的材料要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实现情感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复习课

复习课牵涉的知识内容比较多, 通常以单元为单位, 强调知识的整理和运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在于发现或挖掘学生学习的易错点, 设计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实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 培养思维能力。

3.讲评课

要实现既吸引已经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投入课堂活动, 又能够帮助未掌握的学生查漏补缺。一要设置悬念, 二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 三要精选讲评内容。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数据分析, 例如:选择题没有必要全部分析, 根据数据选择较多学生做错的题目;暂缓公布答案, 通常题目分析到最后答案才呈现;组织小组活动, 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 促进同学间的互帮互助。

四、基于政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目标的反思

(一) 从五个维度反思基于政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的组织

高三复习课, 具备学习内容多、学生知识缺漏情况多而且还个性化的特征, 课堂时间有限。选择典型案例综合运用复习内容, 以及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缺漏, 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 以学生缺漏的知识和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新授课和讲评课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容易选择和组织。

2.确定学习结果的层次

在课程目标引领下, 在布鲁姆目标分类的指导下, 确定各种课型的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一是思维过程和学科学习方法, 二是在课堂上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前者强调学科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后者强调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在实践中, 以任务或问题中心的学习活动组织能较好地整合两者。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和呈现思维过程与方法。思维过程和方法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如果存在又与知识领域的层次有何关系?如果存在着关系, 又该如何整合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呢?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身就体现一定的层次。一节课的教学, 很难达到“价值观”层次要求, 甚至也不一定能强化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因此在设计本维度目标时, 着重点在于情感层次目标的设计。

3.选择适当的行为动词描述学习结果

这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难点。课程标准和我们都习惯于用内隐的学习行为陈述教学目标。基于政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必须把内隐的学习结果外化为可观察的学习行为。两者能否很好地对应, 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合适的行为动词确定了, 还需要思考如何把学习结果外显化的行为设计为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学习活动, 以及要使行为动词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层次相匹配。

4.学习活动的设计

解决三个问题———设计让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呈现学习结果的活动、活动形式能够让全班同学参与、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点上, 整合情感、思维和知识三方面, 触及大多数同学的兴趣。活动设计上, 在既合作又竞争的情境中, 使全体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5.教学目标的陈述

这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最后环节, 也正是综合以上四个维度的过程。除了在遵循基于政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外, 陈述目标的语言要通俗、清晰, 让学生明确地知道通过参加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学习目标。

(二)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思考

课堂教学目标引领着课堂教学, 要充分实现目标的导向、调节、评价、激励等功能, 目标设计就要具体、可操作、全面、个性化、有层次。

1.换位思维, 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起点。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最终, 还是以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教学效果。建立在学习结果基础上设计的教学目标, 能够使教师发现教与学存在的差距,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及时搭建目标与现实的桥梁, 促进学生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 真正做到尊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2.探索内隐学习与外显行为的关系, 以可观察的学习行为陈述课堂教学目标。外显的学习行为不但能让教师清晰地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结果状态, 还给予了学生自主评价的客观标准, 以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同时, 内隐的学习行为外化的过程中, 也是巩固学习结果、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3.以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创设情境, 使课堂教学目标活动化。活跃的课堂通常也是高效学习的课堂。通过学习活动, 促进信息传播、交流、反馈, 不但确保而且还激励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目标设计的活动化,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有条不紊地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有利于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高效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突破三维目标分述的模式, 以统一的三维目标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课堂上没有单一的学习行为。每一项学习活动都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合。以三维目标的模式陈述教学目标, 容易割裂目标间的内在联系, 因而导致在教学中只注重某一维度而忽略了其它。“学什么”“如何学”和“学习的情感状态”, 每位教师在课前都应该有综合的思考, 而不应该只是关注某一方面。

上一篇:红霉素的自述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