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补偿意愿

2024-10-23

耕地保护补偿意愿(通用6篇)

耕地保护补偿意愿 篇1

一、引言

目前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为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 然而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推动下, 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效并不显著。农户是耕地保护的主体, 然而, 农户在当前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条件下不仅没有形成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 反而承担了与其收益不对等的耕地保护义务与农业生产风险, 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及生态安全。因此, 从意愿角度揭示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十分重要。

张效军等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进行研究。雍新琴、张安录研究了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与客体界定问题, 马文博、李世平研究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确定以及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设想与构建。李广东和陈志刚等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已经做了部分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因素, 然后结合安阳和武汉两市的实地调查数据, 对影响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 期望研究结论能为科学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理论分析

研究拟从耕地资源拥有率、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农户耕地产权认知、资源依赖程度等五个方面分析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 农户非农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户非农就业对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水平和农户受教育水平方面。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就越大, 他们保护耕地的机会成本随着增大。同样受教育程度越高, 保护耕地的机会成本也随着增大。

(二) 耕地资源拥有率

耕地拥有率较高的农户对于耕地保护的意愿会比较高, 因此为了这部分农户更加积极保护耕地资源, 需要付出的经济补偿是更高的;而对于耕地拥有率较低的农户来说, 其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意愿标准会低一些。

(三) 农户耕地产权认知

部分学者研究表明, 农地产权主体缺位是造成我国耕地资源流失、土地收益难以实现的最深层次原因。如果农户对耕地产权有较强的认知, 经济补偿标准相对会高;如果农户对耕地产权认知较弱, 经济补偿标准相对会低。

(四)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地区, 农户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不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农户有更多的机会从事收益更高非农产业。农户在保护耕地时就有较高的机会成本, 因此对于这部分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需要更高的水平。反之反是。

(五) 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户对于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响应, 进而产生不同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耕地保护的补偿方式多样, 例如有实物补贴、经济补偿、再就业培训、养老保障等。目前, 在我国相对于其他几种补偿方式, 货币补偿方式对农户耕地保护的行为激励效果更为显著。

三、计量分析

(一) 实地调查概况

实地调查主要是在河南省安阳和湖北省武汉进行。河南省与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我们选择安阳和武汉作为样本区。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对农户的实地调研,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经汇总, 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其中有效问卷132份, 有效回收率为88.0%, 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表1反映了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 实证研究

1.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如下:

其中, 因变量与自变量Xi之间保持线性关系, 模型具体形式见式 (3) 。

2. 变量选取

耕地资源拥有率、农户耕地产权认知、农户非农就业机会、补偿方式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分别选择相应的指标进行量化, 如表2所示。

(三) 结果分析

利用用SPSS19.0软件对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估计, 回归结果如下, 见表3。

第一, 非农就业机会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由上表可知, 非农就业机会的发生比是1.524, 也就是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非农就业机会每增加一个单位, 农户需要耕地保护补偿的机率将变为没有非农就业机时的1.524倍, 说明非农就业机会越高, 农户对耕地的依存度会相应的降低, 因而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相应加大。反之反是, 这与之前的分析相吻合。

第二, 农业收入比重的回归系数为负, 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影响是负向的, 根据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农业收入比重的发生比是1.737, 也就是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农业收入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 农户需要耕地保护补偿的概率将变为原来的1.737倍, 说明农业收入比重越低的农户家庭对耕地资源的依存度更高, 生计负担重, 发展空间窄, 因而对耕地保护补偿意愿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 地区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 且发生比为3.121, 也就是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武汉市农户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比安阳市多2.121倍。从人均GDP、工业增加值等因素看, 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于安阳市来说是高的。因此在地区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 农户非农就业的机会更多, 保护耕地的机会成本更大, 因此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要求也会相应较高。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回归模型的χ2=32.135, P (sig=0.005) <0.01, 极大似然估计值为135.387, 伪R2统计量均大于0.5, 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通过显著性检验。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河南安阳与湖北武汉的入户调查, 分析影响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拥有率、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农户耕地产权认知、补偿方式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五个因素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意愿发生作用。只有对这些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才能切实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据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纠正农户对土地产权的认识误区, 使其成为保护耕地的主力军。

2.在农村进行耕地保护的宣传, 让农民了解耕地保护的意义, 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自主性。

3.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构建必须与地区发展水平, 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结合,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切实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摘要:文章通过农户调查法,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等方法, 从意愿角度揭示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农业占收入比重、非农就业机会以及地区变量对于农户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意愿影响较大;而保护补偿方式、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家庭社保率、家庭人均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机会与耕地产权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影响因素,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

参考文献

[1]陈志刚, 黄贤金, 卢艳霞等.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及其影响机理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06) .

[2]牛海鹏, 许传阳, 李明秋等.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接受和给付主体分析[J].资源科学, 2013 (01) .

[3]王安涛, 吴郁玲.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03) .

[4]马文博, 李世平, 陈昱.基于CVM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探析究[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2010 (11) .

[5]雍新琴, 张安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主体与对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1) .

[6]王青, 陈志刚, 周建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分配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6) .

[7]李广东, 邱道持, 王平.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0 (09) .

[8]陈志刚, 黄贤金, 卢艳霞等.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及其影响机理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06) .

[9]杨瑞珍.我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的深层剖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2005 (03) .

耕地保护补偿意愿 篇2

据了解,浙江省于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并在2012年启动省级试点,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通知》明确,耕地保护补偿的范围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其他一般耕地,具体补偿标准由各市、县政府结合实际,统筹地方财力和资金制定,但最低档补偿标准不得低于每年每亩30元的省补助标准。为保障补偿资金来源,浙江省要求各市、县从土地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指标调剂收入以及其他财政资金中统筹安排耕地保护补偿资金。

(资料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天津2016年将建10万亩放心水产品基地

从2016年开始,天津将在涉农区县兴建放心水产品基地。按照计划,2016年将建成10万亩基地,放心鱼、虾、蟹上市量将达到11万吨左右。2017—2018年将再建20万亩,三年将建成30万亩放心水产品基地,使人工养殖水塘达到全覆盖,放心水产品年上市量将突破30万吨。

(资料来源:《天津日报》)

光伏发电扶贫工作在3.5万个村试点实施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国具备光伏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意见》要求在2020年之前,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较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意见》提出,光伏发电扶贫首先要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在确定的光伏扶贫范围内以县为单元调查摸清扶贫对象及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并建立光伏扶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然后因地制宜确定光伏扶贫模式,中东部土地资源缺乏地区,以建设村级光伏电站为主,西部和中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建设适度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

(资料来源:三农在线)

如何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篇3

1 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定义及构建步骤

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指从区域公平角度出发, 以耕地资源价值、保护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等方面为依据, 通过政府和市场手段, 来制定相关制度来调节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以保护耕地,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应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耕地保护补偿管理办公室, 通过该办公室来制定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规则, 核算相应的补偿价值标准。

耕地保护补偿管理办公室分析各区域的粮食消费水平, 测算各区域耕地需求量, 并对照各区域耕地存量计算区域耕地赤字/盈余, 以确定保护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对各区域耕地进行等级划分, 并确定区域平均耕地质量水平, 通过全国耕地面积折算系数来测算区域耕地保护补偿的面积标准。

根据耕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来综合核算耕地补偿的价值标准。

完成以上工作之后, 补偿管理办公室再确定各区域补偿的资金额, 并加强对保护补偿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2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原则

2.1 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比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要低得多各区域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将大量的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所以应通过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 来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利益, 对那些承担过多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予以经济补偿, 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区域保护耕地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

2.2 中央政府主导的原则

耕地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是完全靠市场来实现的, 通常耕地赤字区享受了耕地保护所带来的好处, 但其本身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却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体现, 必须由中央政府介入来纠正这种市场失灵现象, 靠它采取差别化的制度来调节耕地赤字区和耕地盈余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利益均衡。

2.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

不仅要强调中央在耕地资源配置和粮食安全调控中的重要性, 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耕地盈余区生产粮食必然会进入到市场, 应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大市场, 为粮食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供需信息, 加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延长粮食产业链条, 保证各区域粮食供需平衡。

2.4 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

耕地赤字区用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产品,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 如果赤字区也要实现粮食的完全自给, 则需要将经济效益高、比较优势明显的二三产业占用的耕地资源转向比较劣势明显的粮食生产上, 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应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出发, 实现耕地赤字/盈余区之间的优势互补, 合理配置耕地资源, 既保证粮食安全, 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笔者认为, 应该建立以下制度来保证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

3.1 经济制度

(1)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较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第二三产业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所以需要其它区域替为履行粮食生产的职责。

(2) 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制定受益地区对耕地保护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耕地赤字区对耕地盈余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以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3) GDP增长提成。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土地资源的投入, 在实现GDP增长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占用了耕地, 一些地区盲目地追求GDP增长导致了耕地非农化的代价性损失。为提高耕地占用效率, 可以实行GDP增长提成, 这样还能使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分配更公平。

3.2 行政制度

(1) 明确各区域耕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很好的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明晰区域在耕地保护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遏制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势头。

(2) 在耕地保护中应体现区域差异。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 耕地保护应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 对那些经济发达、建设用地合理需求量大的地区, 可适当降低耕地保护率, 并通过提高耕地占用税、造地费等收费标准, 再对耕地保护量大、保护率高的地区进行财政补偿, 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实现共同发展。

3.3 技术制度

(1) 强化耕地资源的价值核算。耕地资源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 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由于后者的度量难度较大, 在实际测算耕地价值时常被忽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随着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耕地的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功能越来越被重视, 所以应纠正被扭曲了的耕地价值, 充分挖掘耕地被置于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2) 加快农用地等级划分工作。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中, 只注重补充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这主要是在实际检查验收中缺乏评价耕地质量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应加快农用地分等工作, 为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提供基础和方法依据, 强化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3.4 法律制度

(1) 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法制建设。应尽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以法律的形式加强耕地保护工作, 保障相关方面的经济利益, 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 强化地方政府违法惩处力度。应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耕地保护信息网络, 这样能动态地掌握各区域的耕地保护信息, 以便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并通过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来提高其违法成本, 约束其执行耕地保护政策。

4 结语

总之, 要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就必须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同时, 为了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还应充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并加大对此项措施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使各区域能很好地完成自己耕地保护的职责和义务。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定义及构建步骤, 并分析了其构建的原则, 最后提出了几点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朱红波.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与效率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6) .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建议 篇4

1 我国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现状

1.1 耕地生态价值认识缺位

耕地作为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态生产型土地中生产力最大的一类[1]。耕地生态系统在供给人类稳定的粮食和其他生物产品的同时, 又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生存环境, 形成耕地生态系统特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食物链, 为生物多样性的存续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类创造了耕地生态系统, 并从中享受收益, 但目前对这一生态系统的价值认识非常浅薄, 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生态系统的价值[2]。

1.2 耕地污染防治中生态补偿缺失

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采取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高能耗的生产方式, 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逐年增加, 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已经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范围, 对生态体系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目前没有相关补偿政策促进农民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 农民积极性难以调动, 这种现状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3]。

1.3 耕地征收中生态补偿缺失

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耕地补偿的规定不合理, 并且土地补偿费相对于土地的增值潜力远远低于土地出让价格。对耕地价值的认识错位, 加之土地使用者对土壤生态价值认识不足, 导致耕地征收中生态补偿缺失[3]。

2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水平和重要程度[4]。

2.1 耕地生态补偿是耕地价值得以保护和实现的重要途径

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 由于缺乏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使得耕地价值体现和保护存在很大问题。因而, 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正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2.2 耕地生态补偿是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形式

通过进行耕地保护, 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但也会造成因为无法改变耕地用途而无法获得更大的效益[5]。因此, 通过补偿保护耕地的农民, 可以调动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正是对他们保护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补偿。这显然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 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3 有利于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我国正在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土地。然而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过快,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因此,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通过提高耕地使用成本, 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完善我国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

3.1 探索建立耕地转用生态补偿机制

当前的耕地征收制度没有考虑耕地的生态价值, 需要进一步完善耕地征收制度, 探索建立耕地转用生态补偿机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导致耕地生态价值的丧失, 因此耕地征收制度必须将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以此提高征收补偿的标准和门槛, 从而遏制随意征收耕地的行为, 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同时, 可以设立耕地转用生态补偿基金, 实行专款专用, 将该资金投入到其他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改善上, 弥补耕地征收而丧失的生态功能[6]。

3.2 建立健全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设。通过法律确定补偿的主体、范围、对象、标准、方式、补偿资金的来源以及补偿资金的管理机制等, 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 避免补偿过程中出现责任主体不清、补偿客体不明确、补偿标准不准确、补偿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并可以对市场机制下的生态补偿纠纷进行及时处理, 为生态补偿制度的规范化提供法律依据。

3.3 以项目为依托试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

利用项目管理来进行环境保护, 已被国外证实是农业生态保护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在退耕还林、测土配方建设、农村沼气建设等方面均采用项目支持形式实施生态补偿, 取得了较好效果。可试点一些耕地生态补偿项目, 以项目为依托实施耕地生态补偿政策[7]。同时, 应制定政策, 鼓励和推动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和限定性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标准的广泛应用, 对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不规范生产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3]。

3.4 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社会化监管、评估机制

长期以来, 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和评估机构, 仅通过实行本部门上级监督和评估本部门下级的工作。我国可考虑建立一支社会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监管和评估机构队伍, 从而保证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公平合理。队伍的组建上, 要求是由多学科专门人才组成, 可以以一些非盈利的环保组织为基础, 也可以由一些科研院所改制建立, 以实现对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全方位的评估[7]。

3.5 建立政府耕地生态价值损失考核体系

将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损失纳入到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 可以纠正地方政府当前考核机制的缺陷。通过建立绿色GDP账户, 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核算则采用社会、公共政策设计等方法来实现。通过对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损失的核算反映耕地非农化历年变化情况, 并且分析出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形成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财富衡量体系, 正确地估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也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许恒周.市场失灵与耕地非农化过程中耕地生态价值损失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6) :1366-1371.

[2]车裕斌.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及其实现[J].生态经济, 2004 (S1) :224-228.

[3]刘尊梅, 韩学平.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J].商业研究, 2010 (10) :147-150.

[4]霍雅勤, 姚华军.耕地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 2003 (3) :22-23.

[5]CATHERINE B.The Farmer as Conservationist[J].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2003, 18 (4) :206-212.

[6]郑太福.我国耕地征收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从生态系统视角分析[J].法学杂志, 2008 (1) :149-151.

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篇5

耕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革耕地产权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一定程度保障了耕地规模[1]。但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趋势明显,耕地资源正遭受多方威胁[2]。在此背景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实质上就是通过外部性手段,通过制度化方式对较低的耕地比较效益提供补充,从而提高耕地保护主体的保护积极性。然而,当前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还处于试验阶段,很多方法和措施都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2]。河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区和粮食主产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将会影响到全国层面的粮食安全与经济稳定。因此,开展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耕地保护现状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2006—2014年连续9 a超千亿斤,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为实现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目标,河南省按照中央提出的“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建立并实施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措施:一是通过权、责、利相结合的手段逐步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二是通过贯彻中央的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业信贷支持的方针,初步探索了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3];三是实施严格的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建设用地使用费与农用地整治资金和耕地保护资金的多重挂钩机制,有效保障了区域内耕地的保有量。上述措施的贯彻落实,使得河南省整体上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耕地总面积稳定在790万hm2左右,一定程度履行了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向责任,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3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总体上讲,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较效益差异巨大,耕地保护规模维持面临着巨大的刚性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河南省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和“一路一带”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高铁、城铁和高速公路建设也在不断推进,这些建设一方面为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维持粮食主产区内的耕地数量和质量不降低,必须实行最为有效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格意义上说,2004年以来区域内实施的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业贷款等一系列措施都属于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一部分,但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没有显著增强,政策设计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4]。笔者通过总结浙江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的实践经验,认为粮食主产区只有建立起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通过市场、政府、村民集体和农户的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目标。此外,笔者注意到当前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城市定居和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断增多,农村实际耕作的农民在不断减少;二是区域内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耕地规模化经营趋势不断增强。面对这种新情况,仍然执行之前直接给予农户(耕地承包者)补贴的手段是否妥当,他们是会继续从事粮食生产还是把耕地流转他人,这个问题需要继续关注。

4政策建议

基于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实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确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

耕地具有多功能性和价值外部性,耕地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等长期被忽略,这是导致耕地比较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当前粮食安全压力增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趋势,加强耕地资源价值的测算和评估工作,将耕地应有的价值进行显化和释放,确定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建立起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结合粮食主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考虑区域间补偿标准的承受能力,经测算,河南省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每年867.1元/667 m2较为合理。笔者建议,通过整合现有的各类农业补贴和农业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科学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补偿体系。总体上说,可以实施纵向和横向双向补偿的方式:中央政府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给予粮食主产区补偿,省级人民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于种粮农户给予直接补偿;粮食调入省份和经济发达地区向粮食主产区实施横向补偿[2],补偿方式可以是专项资金,也可以是产业、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对于给予农户的补偿要具有针对性,补偿方式要多元化,对于有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给予资金和农资支持,对于有到城市定居意愿的农户要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鼓励他们把耕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支持和引导种粮大户进行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4.2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构建区内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河南省当前面临着“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耕地保护面临诸多矛盾和压力。但是,仔细分析发现,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内部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发展诉求不一致的现象。有的地区主要依靠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上述国家战略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它们的建设用地需求较大;还有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尽管也有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建设用地诉求较强,但相比于其他地区需求仍然较弱。鉴于此,通过测算和分析,河南省耕地保护补偿区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即补偿区域,主要包括郑州、洛阳、平顶山、济源等地市;二是经济欠发达区即受尝区域,主要包括周口、驻马店、商丘、濮阳、信阳和安阳等地市[2,4]。

4.3建立起省市县多级补偿机制

从全国层面讲,应逐渐建立起省市县耕地保护多级联动补偿机制,具体包括3个层面:第一,省际间补偿机制,通过测算全国范围内各省份之间的耕地盈余与赤字水平,确定它们之间的补偿标准;第二,以同样的方法测算出区域内各个地市之间的补偿水平;第三,根据省际和市际间的测算标准,结合各个县区的发展水平,确定县际间的补偿标准。通过由上至下层层监督推进的方式进行稳步构建。

4.4建立耕地保护融资、协商、法律支撑架构

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粮食主产区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保障耕地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支撑架构。一是建立起全方位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政府方面,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付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和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纵向和横向财政补偿的顺利实施。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激活耕地的资产价值,引入社会资金进入耕地保护领域,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2]。二是建立横向和纵向的耕地保护补偿协商机制。建立相关联席会议、协商机构和第三方协商平台,各地区之间按照耕地的市场价值,公开、公平协商制定相关补偿标准,补偿的方式和手段也可以多元化。三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逐渐建立起保障耕地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的手段明确耕地保护补偿的标准、范围、对象、方式等。通过在融资、协商和法律三方面的支撑,笔者相信可以有效保障粮食主产区耕地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

摘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开展河南省耕地保护补偿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障河南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生产和区域生态安全的“三化协调”之路。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粮食安全,河南省

参考文献

[1]毋晓蕾.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2]牛海鹏,张安录,李明秋.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重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2):164-167.

[3]付标,吴艳,潘涛.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7):1502-1505.

耕地保护补偿意愿 篇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未来我国土地资源将逐年趋于紧张,而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这就需要政府在重视不断提高耕地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有一定的生产面积,以维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和耕地的预期收益不稳定性,导致耕地保护意愿低下,非农化驱动力较强。另外,由于耕地的产权不明晰、相关主体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以及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行为也造成了耕地数量的逐年减少,这种现象仅靠经济手段或者制度和法律规制已很难起到约束作用。因此,必须创新现行耕地保护机制,逐步建立起长效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约束-激励”相关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本文试图改变传统的经济、法律分析视角,借助法经济分析理论尝试性探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问题。

二、现有文献的研究概述

对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问题,现有的文献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工作,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如:蔡运龙、霍雅勤 (2006) 的关于耕地保护补偿范围的研究,他们认为,耕地价值包括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价值。据此,可以将耕地保护补偿范围整理为:经济总价值补偿和外部性价值补偿。马文博、李世平 (2008) 的关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来源、补偿对象、补偿形式等的研究;张效军、欧名豪 (2008) 的关于耕地保护补偿指标与度量技术的研究,都认为耕地保护的补偿指标可以分为土地数量(面积)指标和土地质量指标,并得出耕地质量标准是耕地面积标准核算的基础。蔡世忠 (2012) 以河南省为例,从补偿机制、共同责任、投入机制三方面研究出构建耕地保护机制。另外,大量的关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的研究,都认为我国耕地保护补偿属于财政直补形式,补偿资金缺口较大,并得出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财政转移支付形式,资金来源包括农业补贴,土地资金投入,财税资金;二是区域补偿方式,具体分为区际经济和区内经济补偿。

综上,目前关于耕地保护补偿问题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较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应用性不强,对耕地价值的研究大多属于单一的理论研究,对补偿机制的研究多采用政策诠释的思路,二者缺乏衔接机制,众多研究成果无法有效应用到耕地保护的实际中。因此,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研究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深化和拓展:耕地保护补偿的制度体系研究,主要包括耕地保护的驱动力与制动力分析,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与行为选择分析,经济补偿的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等。

三、耕地保护的法经济分析应用及研究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及农户、用地单位等各相关主体在保护耕地的行为中通常会表现出“理性人”的特征,会考虑保护耕地的成本收益,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制度和法律具有刚性的特征,制度和法规约束缺乏弹性,无法有效避免相关主体的逆向行为。因此,单纯运用经济的激励机制,或者法律约束,不利于保护耕地与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双重目标。

而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而且主要是微观经济学,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因此,运用法经济经济学手段“约束-激励”保护耕地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是研究耕地保护相关主体行为以及各主体间行为关系。运用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界定耕地保护相关主体,即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及农户和用地单位的保护耕地的驱动因素,探究主体违背耕地保护行为的根源,进而找出影响耕地保护行为的决策因素。二是分析各主体保护耕地的“责、权、利”关系,识别各主体间耕地保护的互动因素。三是结合已识别出的主体行为的决策因素,运用博弈论建立各主体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各主体间耕地保护的“约束-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蔡运龙, 霍稚勤.中国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及其区域差异[A].//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6.

[2]马文博, 李世平.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与对策[J].乡镇经济, 2008 (12) .

[3]蔡世忠.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 2012 (6) .

[4]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

上一篇:培养全方位人才下一篇:采集及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