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审美(共8篇)
个人审美 篇1
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是个人风格与大众审美的契合统一。
什么是个人风格?
简单讲, 就是作品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创作者将思想意识、情趣格调、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融入作品, 从而体现出创作者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比如, 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唯美构图、冯小刚电影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和经典对白,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个人风格首先体现在独特的创意上。想象奇特、出人意料, 是一部作品最容易吸引人和打动人的地方。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晚会作品《“七彩的夏日”启动仪式》, 连续两年因创意独特而获得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2012年, 在晚会核心环节——仪式启动部分, 打破“启动球”、“启动杆”等常规方法, 采用以贴近未成年人特点的拼图形式:晚会主题舞蹈《寻找七色花》找到七色花瓣后, 邀请启动嘉宾与少先队员一起完成一幅七色花的拼图, 当七色花拼图完成, 七色花发光并点亮, 激发全场声光电的炫丽效果, 加上与大屏VCR的环绕呼应, 以及与现场观众的互动, 营造出独特、感动、精彩的舞台效果。2013年, “七彩的夏日”启动仪式再次推陈出新、创意设计:主题“水润江苏”VCR记录了从江苏各地江河湖海取水的镜头, 晚会邀请启动嘉宾与学生们一起将取来的水注入启动圣鼎中。圣鼎由5块大屏及金色四棱四足材料精心设计制作而成。当水作为生命之源注入后, 立即激活鼎的水池及四面大屏联动舞台主大屏中的VCR。VCR中水花拍岸, 水系纵横, 花开草绿, 一切都活了。此时, 现场干冰制造的水雾萦绕, 水花拍岸中发出万物生长的破竹之声, 一派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舞台绚丽, 上下互动, 全场沸腾。
电视晚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成功来自多方面, 而策划创意与导演实施最为关键。独特而优秀的创意, 是成就电视晚会的灵魂和纲目。
电视艺术片、社教节目等也是如此。这两年, 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获江苏省政府一等奖的作品有艺术片、专题片和少儿节目, 皆具独一无二的创意特点。如《我是电视小主人》, 用活动和节目记录了少年儿童的电视圆梦计划, 凸显了节目活动化和活动节目化的“金点子”思想。
个人风格也体现在作品的谋篇布局上, 很多获奖作品的结构都独具匠心。全国纪录片十优获奖作品《天南海北南京路》, 运用倒叙、悬念等多种叙事手法, 通过“路”说路背后的故事、文化和历史。创作者根据各地南京路的特点以及与南京的关联内容, 归纳和提炼出这些路与南京城相通的品格和属性, 进行主题构思和分集结构, 介绍各地南京路的过程中, 彰显出中国的城市精神和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该作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小切口、大主题;二是逻辑结构合理清晰;三是细节精妙。
另外, 个人风格还体现在创作手段的个性化运用上。在获奖影视作品中, 我们会看到大量隐喻、象征的镜头语言和充满诗意的画面, 这些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 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
当然, 个人风格不能流于表面, 应杜绝一味追求花样式的哗众取宠。精品与一般作品相比, 在思想、艺术、文化和审美方面都有更完美的表现, 尤其不能忽视大众审美。
什么是大众审美?
大众审美是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审美倾向。大众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认知、效仿等, 获得心理愉悦和价值体验。大众审美面对的是普通和广泛的百姓群体, 他们有不同的爱好与个性, 也有共性特征:乐于工作之余的娱乐休闲。
曾经, 在人们的概念中, 艺术是至高无上的。大众审美逐渐改变了创作者面对高雅的创作方式。单一不变的艺术形式难以吸引大众, 多样的风格与趣味才能受到大众的欢迎。所以, 精品创作应贴近人民群众和生活实际。
审美主体大众化, 关注和反映普通人的喜好和欣赏趣味。比如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获奖电视作品《抖空竹》, 传递的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审美对象日常化, 关注百姓民生的喜怒哀乐。电视剧《蜗居》紧抓社会热点问题, 吸引观众关注;相似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经历, 引起观众共鸣;个性化、时尚化的台词, 彰显时代特色和生活特点。
审美心理民俗化, 大众的审美倾向带着传统习惯和民族特征。民俗文化可以进一步走上舞台和荧屏, 成为精品创作可以不断汲取的文化养分。
审美取向实用化。枯燥说教的东西, 不能被大众接受, 自然也就无法成为精品。
当然, 重视大众审美, 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大众, 更要承担起引导大众审美文化走向更高层次的责任。江苏省社教节目一等奖获奖作品《交朋友》, 用轻松诙谐、充满童趣的艺术表现手法, 道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文化精品的思想内涵对大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在尊重与理解大众审美的基础上, 在保证作品趣味性的同时, 强化作品的精神交流。这样, 既可以吸引大众, 又可以保证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主流文化方向。
优秀的文化作品, 审美价值具有示范作用, 既关注现实当下, 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又启迪人生, 代表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正所谓:常思主题, 以小见大;深谋意境, 以近求远;细写人物, 以真感人;重说故事, 以情动人;勤练手法, 以巧取胜。只有具有对创作近乎苛求的精品意识, 才有可能在磨砺中收获成功。
个人审美 篇2
一、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
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传达,并且这两种特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能够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的诗化传达,获得一定的审美生成。电视艺术是近现代社会人类步入到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形式的新艺术样态[1]。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和美学特质,其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将画面语言作为本体性语言。同时,区别于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电视艺术语言鲜明的个性不在于其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复合式、多元化并且具有较高科学技术含量的电子语言系统。电视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般不会以单一的手段维护电视艺术作用的发挥,而是通过对其他艺术语言和精神传统进行融合和变异,逐步促使电视艺术更为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电视艺术审美,并进一步推动诗化电视艺术审美的生成和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艺术本体论相关研究中必须深入探索的问题。对于电视艺术来说,受到其自身个各项特质的影响,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播性和逼真性的统一、同时具有兼容性和选择性、能够实现大社会与小家庭的结合、重视留白的艺术性、客观具有物的尺度存在完善性、受众群体存在针对性、能够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多个方面,下面本文就选取其中几点进行具体分析。
1、传播方面具有逼真性和假定性
电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是自然存在的,电视艺术在向受众群体传播相关艺术信息时,可以借助图像和音频的形式保证传播的逼真性,促使电视艺术对受众群体的艺术吸引力逐步加强,获得良好的艺术传播效果。同时,电视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假定性。主要表现在叙事时间和空间的假定两个主要方面。实质上,电视屏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其通过屏幕展现出一个四维声画世界,是将审美幻象世界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电视叙事艺术是一种建立在审美影像性、假定性基础上的艺术形式[2]。在电视艺术中,其叙事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不能够等同,电视艺术时间可以结合艺术创作需求进行自由的加快和倒流,假定性较为明显。而在空间层面上,电视艺术表现出的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空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通过对各种镜头的搭配和组合,营造出一种新的虚拟环境,与人们正常生活中的空间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2、电视艺术具有兼容性和选择性
兼容并蓄,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提取艺术精华并且具有因人而异的可选择性,是电视艺术的另一项重要审美特征。电视艺术是我国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与多种艺术形式的有结合体,能够向人们展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视听综合形式。从综合视听艺术的感知角度和审美关照角度进行分析,这种艺术形式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指人、影、光、色、声等等,任何一种元素一旦进入到电视整体艺术中,就会获得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得到新的发展,因此其具有兼容性。同时,基于电视艺术在艺术形式选择方面兼容性,其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艺术进行整合处理,产生新的艺术效果,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为其选择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简单的说就是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需求,保证人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艺术追求。
3、美的对象符合人的审美尺度
美的对象与人的审美尺度相符合是电视艺术的另一项审美特征。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对历史的传承和弘扬,并且其从产生之初就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各项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从人们的生活中挖掘艺术,并将利用更为高级的艺术形式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可以说其艺术美的对象能够达到与人的审美尺度吻合[3]。电视艺术的这一审美特征不仅促使其在大众生活主流价值的引导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对受众群体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为电视艺术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电视艺术作为上世纪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历史存在一定的联系,其能够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构建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因此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当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走向成熟时,其作为根本性的审美对象自然也会成为具有时代性质美学范本,能够进一步推动时代精神的构建。
作者:谷丹 单位: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
参考文献:
[1]刘恩.接受美学视域下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J].西部广播电视,(14):4,6.
[2]华忠秋.电视艺术审美价值表现浅析[J].活力,(7):97-97.
个人审美 篇3
一预设审美阅读教学情境, 激发审美热情
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热情的方法很多, 在此仅以情境式导语设计为例, 也就是说教师用富有情感的文学独白或富含美的情境, 来激发学生阅读审美的热情。如一位教师讲《祝福》时是这样导入的:“大雪漫天, 狂风怒吼, 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 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 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 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 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这位教师通过文学独白的方式, 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 同时又营造出一种凄美之境来唤起学生的审美热情。
二个性化文本审美阅读体验, 主动参与审美
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审美化阅读教学符合课程目标理念, 其终极目标就在于让学生在审美阅读过程中获得个人的独特感悟, 强调“人”的主体参与, 这是实现审美的根本途径。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 应该构建民主的对话机制;其次,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当然, 不同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 教师可以选择语言审美作为个性化阅读的突破口, 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 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 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袅娜”、“羞涩”的荷花,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 荷花忽隐忽现, 忽明忽暗, 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 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 荷花纤尘不染, 纯净无瑕, 仿佛美人出浴, 雅致清新、光洁素净, 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 令人遐思无穷, 浮想联翩。
三转化审美效果, 建构审美人格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目的不是创造某种物质产品, 而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塑造人才、教育人才。审美化语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同样在于通过文本审美阅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审美, 最终建构审美人格。宗白华认为“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 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语文阅读审美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课标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 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陶冶性情, 追求高尚情趣, 提高道德修养。”由此可见, 语文阅读是审美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培养审美人格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任务。
语文阅读要建构审美人格, 就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审美转化。语文阅读文本选自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是进行思想、艺术、人格教育的最好资源。通过审美化阅读才能把这种资源转化为学生人格发展的动力,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就展现了“物随心性, 卓然独立”, “乐观旷达, 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代表了华夏文化豁达大度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 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在他看来, 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 是客观存在的, 树立了“死生亦大矣”的生命意识。在魏晋名士风流中, 他展现了属于自己的“泰然状态”, 宗白华高度评价了魏晋精神, 称之为“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并把这种精神作为审美人格的理想范式。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先哲的伟大人格, 但又要与时俱进, 结合当今实际, 让学生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格特点, 而这个过程就是在教学中实现转化。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篇4
一、揭示美的形象,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美的最基本特征是形象性, 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感知是学生开始审美的初始阶段, 此时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认识阶段的唤醒水平上。学生获得的是感官情绪上的愉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审美判断力去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所构成的理性美和艺术美, 这就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内容。
譬如, 在引导学生欣赏《粮食》、《牛耕》等时, 笔者把话题引到现实生活中来, 针对当前学生劳动观念淡漠, 歧视劳动, 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言很积极, 想法各有不同。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劳动没有积极的认识, 对劳动者有鄙视的思想, 这时笔者就对学生讲到:清晨马路上的清洁工, 烈日炎炎下辛勤劳作的农民, 工厂里、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人, 他们没有去想他们的劳动多么伟大、崇高、重要, 他们的希望就是给孩子筹学费, 给年迈的老人挣医药费, 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是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最朴实、真诚的美德, 最善良的情感。同学们无论是在学校, 还是在家里, 或多或少都有劳动的经历, 有些同学能主动帮助他人, 而有些同学偷奸耍滑, 因少干活而暗自高兴, 实际上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时间一长, 偷奸耍滑的人不被人信任, 而那些认真踏实的学生不但养成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且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赞扬。这就是劳动的魅力。通过引导, 让学生树立劳动是一种美德的观念, 加强他们感恩的意识, 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积极参与劳动, 这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感悟美的情趣, 培养学生体会美、鉴赏美的能力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性是美感的又一重要特征, 要充分发掘教材情感的特征, 以美感人。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先感知形象美, 进而感受情感美。以情感的体验反映客观的审美对象, 是鉴赏美的能力的提高。
如在讲《宫殿建筑》、《园林与民居》、《现代建筑》等章节的内容时, 让学生知道人类文明进展中慢慢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观赏的景物和事物就是我们所称的人文景观。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通过介绍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 其中包括庙宇、祠堂、园林庭院以及古墓等这类具有传统色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本地的民间艺术, 先辈们创造的珍贵艺术文化, 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建筑风格, 理解传统文化思想的含义, 用心去感受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 启发他们学会和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 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 使我们的民族美术更具有世界性。向学生介绍在改革开放期间新人文景观以建设新的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特色, 让学生了解现代人文景观的发展方向和美术文化的作用, 使学生树立现代环保意识, 体会环境设计要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设计思路, 促进他们进一步热爱生活和了解社会。引导他们珍惜美好的环境, 热爱大自然、加强环保意识, 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各自的审美鉴赏能力, 有着必要的作用。
三、品味美的实质, 培养学生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审美教育过程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理解美的实质, 培养审美的情趣, 提高体会美、鉴赏美的能力, 从而形成美的世界观, 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美术欣赏课不应只是一味地欣赏, 更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想, 这种体会或感想是在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创造, 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如何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和最感人的美的地方, 并对其做深刻分析。只有在欣赏中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剖析, 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总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就要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 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挖掘出这些美感因素, 联系现实生活, 分析具体事件,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树立积极的、正确的真善美的观念, 陶冶美的情操, 启迪他们爱美的心智, 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 从而达成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摘要: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始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育,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昌奎, 麦志强.审美教育模式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7.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春新, 敖依昌.美术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个人审美 篇5
音乐审美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及其自身内在规律, 以音乐表演实践为依托, 对音乐表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审美训练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 包括审美观的训练、审美能力的训练和审美人格的训练, 不仅是审美心理活动而且是一种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 并且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征准备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授课方法, 灌输学生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念。
以往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审美教育, 而侧重艺术能力和表演技巧方面的练习。而艺术追求的是向外传达个人情感体验, 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更是表演艺术, 因此审美教育成为音乐艺术的核心与灵魂所在, 在音乐教育中必须注重审美教育, 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提升教师审美修养必要性和方法简析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并具备高雅审美观的学生, 就需要教师自身有极高的审美素养, 教师审美修养作用于学生的审美品位,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教育观念的积极转变, 知识结构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调整, 掌握前沿教育方法和教学技术, 这些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
提升教师的音乐审美修养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善于发现和研究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在分析和处理音乐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 把握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形象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应富有感染力, 语言表达丰富, 生动形象, 引人入胜, 创造课堂轻松愉悦的积极氛围, 是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普通教学, 更是一场精彩的审美体验过程。
其次, 提高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传递者, 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播音乐文化, 更要以身作则塑造学生完美音乐人格。良好的音乐职业素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审美心理的核心因素, 同时, 身处于具有表率特征的教师行业必须能对社会现状等做出理性积极正确的判断。
第三, 艺术修养包括艺术感知、作品理解、分析鉴赏等审美心理特征, 是个人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结合体, 艺术修养是衡量审美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音乐艺术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一名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同时, 也需要精通文学和美学知识。
三、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措施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 , 主要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着手,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第一, 树立积极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教师要将审美观念与多元化音乐意识相结合补充, 使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积极审美情趣, 鼓励在音乐事业中积极做贡献。
第二, 通过创设情趣进入审美情境。在审美教育过程中,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氛围, 制造特定情境, 是学生自觉联想, 理解作品, 以达到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创造有利的审美情境, 使学生全情投入, 是培养学生审美观, 提高审美素质, 发现并创造美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三, 在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中激发审美激情。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情境, 再现以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历, 并加以运用展现。这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生动形象、多样创新,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参加体验式探究。通过学生获得自我体验学习探究的机会, 可以迅速参与实践活动, 激发创造美的激情。
第四, 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 教师应擅长运用材料,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感受艺术的魅力, 提高想象力, 培养创造精神。
第五, 拓展课外活动, 拓宽美的视角。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和兴趣, 组织各种艺术学习社团, 让其自由参加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提高兴趣才能和欣赏力与创造力。
总之,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必须以提升教师审美修养为本, 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 在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 提升音乐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十分关键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自身优秀的审美修养可以优化其教学能力结构, 丰富的审美积累为高质量教学, 准确向学生传达美的信息, 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新课标的载体是音乐艺术, 核心是审美教育, 要求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 音乐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修养,审美教育,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德明.大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2]刘成付.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J].现代传播, 2005.
论剧本人物的审美结构与审美特征 篇6
剧本人物是指创作者依据现实生活的实践和自身的主观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存在于剧本世界中的虚拟人物。依据剧本环境的时代属性, 剧本人物可以分古代剧本人物、现代剧本人物和科幻剧本人物, 依据人物在剧本中所处的地位又可以划分为:核心剧本人物、主要剧本人物、次要剧本人物以及过场剧本人物。
二、剧本人物的审美结构初探
(一) 剧本人物的创作来源。剧本人物是虚拟的, 但并不意味着剧本人物是凭空产生的, 其来源总共有三种:第一, 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以中外闻名的影视剧作《鲁滨孙漂流记》为例:《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出身于贵族家庭的主人公鲁滨孙一直心醉于充满未知和冒险的海外世界, 最终终于如愿以偿地出海, 最终在一次风暴中没能逃脱海难的魔咒, 船称大海, 最终流落荒岛, 从此开始了长达28 年的荒岛生活。这个故事并非是作者的凭空想象, 而是作者以当时的一个水手独立在海岛上生活了四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创作的, 并结合了当时作者所处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大冒险时代的背景;其二, 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和文学素养。最具代表性的的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浪漫主义巨作《西游记》, 作者将玄奘西行的故事以奇诡的想象写成了共计八十一回的故事, 猪八戒、唐僧等耳熟能详的形象成功地征服了大部分受众, 该著作最后被翻拍成我国播出次数最多的连续剧。
综上所述, 想要塑造出成功的剧本人物, 就不能脱离现实而应在基于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行另类的再现, 使受众能够获得生活的代入感和映照感。
(二) 剧本人物的创作结构。所谓创作结构, 更形象地来说就是由作者创作的剧本人物而编织成的关系网。那些经典的剧本最终之所以能成为经典, 就是因为创作者能够高妙地协调庞杂的剧本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且使得情节精彩、流畅。那么这些创作者又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就是要做好明确的人物定位, 牢牢把握住核心剧本人物的发展脉络, 进而通过核心人物与其他主要人物推动整个剧本情节的发展。简言之, 就是在于创作者对于核心剧本人物、主要剧本人物、次要剧本人物和过场剧本人物戏份的把握上, 既不能喧宾夺主, 也不宜主随客便。以与西游记并列的巨著《红楼梦》为例, 通读一遍剧本, 我们就可以从中剖出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不论是从个别人物的形象塑造上, 还是整体人物关系的架构上, 都堪称登峰造极。
三、剧本人物的审美特征初探
(一) 虚拟性。前文中笔者虽然有提到剧本人物往往可以找到创作者的现实生活映照, 但是剧本人物本身的虚拟性是无可争议的。无论剧本中的人物被塑造得再真实、立体、深入人心都不能真正地走入受众的现实生活中来, 这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他只是艺术的夸张, 并不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二) 情感性。相较于剧本人物体貌特征的塑造, 人物情感心理的塑造是更深层次的。虽然剧本人物的地位有核心、主要、次要和过场之别, 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内心独白, 这也是剧本创作的精华所在。
(三) 逻辑性。虽然古代剧本人物、现代剧本人物还是未来剧本人物所处的剧本环境迥异, 但是他们所处的剧本都有相应的运行规则, 剧本人物也都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逻辑体系。逻辑性的存在可以使剧本情节能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 也可以使情节的发展变化产生可供揣摩与猜测的依据。
(四) 个体性。尽管剧本是由多个人物的交织构成的, 但是每个个体都要保证其独特性, 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鲜明、剧本的情节更为丰富。
综上所述, 剧本人物的创作有其独特的审美结构组织和审美特征表现, 剧本的创作是通过人物的审美结构组织和结构特征表现得以开展的。剧本人物的创作要立足于整体的情境, 同时把握好剧本人物的逻辑性、空间性、虚拟性和独立个体性等审美特征。
摘要:伴随着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 影艺文学逐渐兴起并受到广泛的传播与研究。剧本文学是影艺文学的一部分, 是一门与影艺表演息息相关的文学。创作剧本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 需要创作者既有相当的文学素养, 又有高妙的全局架构能力和想象力;纵观中国的剧本创作史, 中国的剧本创作作品数量庞大, 但质量却往往成为反比, 失败的作品毕竟还占据着大多数。究其原因, 问题往往聚焦在剧本人物的创作上。决定一个剧本人物形象塑造成败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其一是创作者的主观情趣, 其二是人物的所处背景, 其三是人物的艺术色彩。上述三点也是剧本审美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本文将以此为依据并结合案例初步的论述论剧本人物的审美结构与审美特征。
关键词:剧本人物,剧本创作,审美结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朱丽姣.分裂中探寻希望—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的文化阐释[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2015.
[2]陈婷婷, 周仕德.五十年来国内《赵氏孤儿》研究回眸与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个人审美 篇7
高中美术欣赏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 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 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 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 突出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乍一看, 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 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若隐若现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 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 从中产生了愉快的普遍可传达性。中国画《泼墨仙人图》乍一看, 墨色淋漓, 或深或浅, 现实形象的支持极度的弱化, 但却使人感到清疏简括, 寥寥数笔, 神情俱现。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 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当年, 鲁迅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过:“艺术之所以是艺术, 就因为它是艺术!”这句话道出了艺术的语言特性, 艺术终究不是日常语言现实的哲理, 艺术语言的特征决定了它所独具的与日常生活相差异的性质。虽然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 但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审美评价有的放矢。
2. 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 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 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 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 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 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前, 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3. 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 《维纳斯》曾经征服过不少人, 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又使多少人有昂扬向上之感。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 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巧解高考完型填空题
●马迎君
“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的知识能力, 又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涉及面广, 难度较大。因此, 做这项题型时, 不能争于求成, 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满信心, 沉着冷静
2.精读第一句
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 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 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 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 考生可以根据它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下面答题奠定基础。
3.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粗选答案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没有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的情况下就急忙边阅读边依空选择。这是一种不良的答题习惯。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先集中精力将短文精读一遍, 掌握其大意, 同时要记住短文里的人物、时间或地点, 尤其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含义。这样, 答题时才能心中有数。
4. 从上下文寻找信息词
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符, 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 因此, 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现象。
5. 形意结合, 前后参照
完形填空所要求填的答案在意义上必须和短文内容相符, 形式上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 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 然后再从形式上
4.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 是审美评价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感受和感化, 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 往往把握不了什么是应该歌颂的, 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 总是引入生活这个大资源库, 集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 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 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 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二、艺术的审美评价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 这些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所以在审美教育中,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 (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 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 前后参照, 连贯考虑, 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6. 先易后难, 迂回解题
做完形填空时, 对于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 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难题, 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 帮助理解。这样, 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7. 把握文章组织结构
做题时, 要把准文章作者发展脉络, 文章的起承转合, 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领悟暗示, 选对答案。
8. 了解生活常识, 确定相关知识
9. 全文贯通, 复查核定
做完题目后, 要仔细复查核定。全方位, 多角度地检查所选答案。
要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技巧外, 考生一要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等扎实的基本技能, 对于重要的语法项目, 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 要加以总结概括, 以便做题时运用灵活, 概念清楚。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 加强阅读, 提高速度, 培养语感, 在实践中感悟词语的辨析、搭配, 学会对文章进行逻辑判断及推理, 既要看懂表层意思, 更要理解深层次的含义。三要由简到难、由短到长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材料要精选, 解题要限时, 体裁要多样, 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四要注意分析错题, 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只要在冲刺阶段注意到这些方面, 应该说解答完形填空的水平就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冀州市职教中心)
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所以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分。在教学中, 可用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 “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避免在欣赏上的“伪敏感”, 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个人审美 篇8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