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时课堂教学(精选4篇)
两课时课堂教学 篇1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成立了《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课题研究期望在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评价要求和作业量的情况下,对普通小学教师的教学和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研究,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进一步探索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我区教研室小学语文组按照市课题组的要求,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福建北路小学作为课题研究的试点校。该校是一所位于老城区的普通小学,属于苏河湾的改造范围,周边环境不理想。学校生源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学生接受学前教育水平较低。
2006年9月初,我们对刚入学的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学前调查,了解到有76.5%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到20个;大部分学生不会写字,其中54.9%的学生会写自己的姓名,还有45.1%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也不会写;有50.5%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有49.5%的学生会讲一点普通话。同时,我们还对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家长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家长学历是初中及初中以下占63.8%,高中学历占34%,本科学历仅占1.6%。
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自上海二期课改以来,学校教师积极投入,认真学习课改理念,听了许多大容量、快节奏的公开课,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得积极、主动。回到学校,他们也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来上课,但是由于学生学情不同,导致了自己一节课上不完,即使用两节课上完,学生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于是,教师们焦急了,在课外加大了练习的力度,低年级加强课后的默写,中、高年级还补充了教辅材料的练习。教师们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教学质量确实用心良苦,但事实是学生们无法很好完成这些作业,而且也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得?于是,闸北区小学语文学科“一文两课时”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应运而生了。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小学语文学科“一文两课时”中的“两课时”,并不是简单地把一课时来不及上的教学内容延至第二课时完成,或者是将原本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的脚步放慢,而是试图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习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里的“一文”所针对的是教材中的精读课文,而并非是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精读课文的两课时中,学生能真正有所得,为更好地半独立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课外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两课时”是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在课堂上夯实语文基础,又要实现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在五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分年段稳步推进工作。
1. 在低年级开展“学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该校学生入学基础较薄弱,在实验初期,我们感到起步要低,基础要扎实。我们把“学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作为“一文两课时”的研究策略。第一课时以学习文本为主,第二课时根据文本内容,由浅入深地设计出相关的字、词、句等基础练习。练习内容,由浅入深;练习形式,丰富多样;练习设计,加强联系。
2. 在中年级开展“整体阅读与片段训练相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进入小学中年级段,我们从研究阅读与表达入手。挖掘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仿写语段;优化文本的读写结合点,补写文本的空白之处;感悟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为文本续写情节;细读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使学生想象成文;研读文本的读写结合点,实现语言重组。
3. 在高年级开展“感悟和表达结合,言意兼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小学高年级的特点,我们对精读课文两课时的研究重心更多地放在“语言表达”上。引领学生基于对内容的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从内容入手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从体裁入手感悟作者的写作特点,从中心入手领悟作者的选材组材,从情感入手体验作者的表现手法。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
1. 激情与潜心
投身于课题研究常常需要激情,但更需要潜心研究的品质。首先,潜心研究必须基于学生现状和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把握不同起点的要求,每节课有每节课的起点,一单元有一单元的起点,一个年段有一个年段的起点。全面了解学生,不随意拔高教学目标,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脚踏实地地落实与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
其次,潜心研究必须沉入教学第一线:教研员、学校领导与教师静下心来走进课堂,静下心来观察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行为变化,静下心来实实在在搞研究。三个“静心”使教学研究决不是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第三,潜心研究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坚持不懈,在这过程中去提炼、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首先,本课题是实证研究,从课程层面不仅重视教师“有效地教”的研究,更加强了对学生“快乐、轻松地学”的研究;其次,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量化指标、常模研究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丰富课程内涵,把握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其有帮助的。
2. 传承与提升
本课题是在前一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组在我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前一轮的研究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运作模式上有效地提供了一个范例的话,那么,第二轮的研究在语文学科本质与特点、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学生这几方面均有了质的提升。
具体表现在:研究中,聚焦问题,敢于碰撞,教师们精心备课,设计课堂练习,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关注文本表达方式,落实阅读与表达的有效结合,为减负增效寻找途径,搭建平台;教师们关注一篇课文的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每周一下午的研讨课,每月一次的区际教研,高频率的课堂研讨活动让学校的语文教师们有了些许思考。
我区有一批教师始终主动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前,我区共有12所学校,20位教师参加了课题组。我们感到课题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而应扩大研究的效应,逐步将研究成果在区域内辐射。
四、研究成果与思考
1. 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五年来,课题组开展的实证研究,使福建北路小学的课堂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实效性,教学方法与策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得扎实的基础上,还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余生活。根据该校对历届三年级学生参加课余活动人数的统计,实验班在课余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较以往的同年级有明显增加。
原本家长担心在升入三年级后,课余活动会影响学生完成作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到了三年级参加课余活动的人数会明显下降,而现在实验班的家长不再为学生完成作业而担心,反而主动为他们安排课余活动,学生的课余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2. 教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福建北路小学为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平台。每周和每月的课题研究,教师们个个全情投入。在常规教研活动之外,教师们更侧重于主题式、案例式、专题式研讨的组织和安排。几年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扩大了、丰富了;公开课和家常课的距离缩短了;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更关注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整体,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减负增效。
在五年的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教案,总结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留下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录,进一步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两名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均成长为区骨干教师。全体语文教师在伙伴的互助下,在自身的努力下,语文教学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校语文骨干教师由实验前的15%增加至现在的40%。
两课时课堂教学 篇2
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 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1、制作ppt利用多媒体助教,2、课前收集荷花图片、收集荷花、荷叶、藕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引入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最先猜到。
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生:(荷花)
师:同学们见过荷花吗?喜欢荷花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荷花的图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欣赏。
师: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师:多媒体出示要求。生:自由朗读,自学生字,明要求。
师:同学们读得真快,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师生:齐学生字词(个人读、齐读),词语练习,读描述填词语。
(三)欣赏课文、感知姿态
师:默读第1-3自然段,思考并小组交流:1.“我”为什么要往荷花池跑去?画出有关的句子;2.荷花池的荷花有什么特点?(出示要求)
生: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师生交流)
师:齐读第1自然段
1.这两句话写出了荷花的什么?
2.“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说明什么? 生:交流并汇报。
师: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指明读,其余同学边读边思考1.“挨”和“挤”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在图中指出,哪一处是“挨”,哪一处是“挤”。
2.“挨挨挤挤”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3.“碧绿的大圆盘”指的是什么?
师:(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你是怎么理解“冒”的?还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看多媒体动画,交流汇报 师:荷花都有哪些姿态?
生:读句子并汇报。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感知。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以加上动作。师:你还能想出哪些姿态的荷花?(学生自由说姿态)
师:引读: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画家”指的是谁?
2.读读句子,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交流。
师:让我们用一句话夸夸这位画家。(学生自由夸)师:让我们齐读1-3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位画家的杰作。
(四)作业
1、巩固生字词。
2、把你喜欢的荷花姿势画下来。
3、练习背诵1-3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荷
花 闻
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看
荷花
有的……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姿态、赞美自然
师:同学们还记得叶圣陶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姿态的呵护阿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吧。
(二)变成荷花、享受快乐
师: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并同桌讨论:
1.“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2.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
3.假如你就是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和你交流,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什么? 生:边读边动手。
师生交流:想象说话,请闭上眼睛,现在你们已经变成美丽的荷花了,你们会干些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们感受到的快乐和同学们分享。师:(指导朗读)如此优美的情景让人如痴如醉,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遍。
(三)总结全文、积累诗文
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也美,怪不得宋代诗人杨万里这样写道: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布置作业
1、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诵课文 附板书:
荷
花 闻
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看
荷花
有的……有的……有的……
想
被学生“逼”出来的两课时科学课 篇3
——兰本达
科学探究材料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 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 获得科学知识, 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 对探究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大部分都有概念建构的材料模板, 一线教师几乎无需动脑只需辛勤准备就行。但有些教学内容是无法准备探究材料的, 只有采取资料分析、视频播放等方法, 通过接受式发现学习法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找拱形》一课中没有那么幸运, 学生不依不饶的要求实验探究完成概念建构, 在学生“强迫”下, 在学生智慧碰撞下, 还真找到了该课的探究材料……
一、基于预设——计划中的“按部就班”
【案例现场】
哇!三个乒乓球竟有这么大的承受力呀!老师, 我们把四条凳子都放上去了还没有趴呢!老师, 我要站上去……老师!太神了!太不可置信了!……
(这是教科版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四课《找拱形》的教学环节, 当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厚薄软硬后, 猜测三个乒乓球可以承受20、40本书直至100本书时, 已经不敢再想了。当学生用凳子做支撑面, 叠加全部的课本、作业本乃至自己的坐凳时,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让人震惊的实验场景建构了圆顶形的第一个特点:圆顶形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师:圆顶形和拱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拱形是单一面弯曲。圆顶形是一个圆做底盘的圆曲面形状。
生:拱形是平的底面, 圆顶形的底面是圆形的。
师:请看课本上插图 (图一) , 拱形与圆顶形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1:圆顶形是一个拱形转起来后形成的。球形又是围绕圆心旋转起来的。
生2:我们科学课不是要用实验来证明吗, 我们能不能做出拱形变到圆顶形的过程呢?
生3:这想象一下就可以了, 实验是做不出来的, 我们又没有这样的机器。
当学生基于教材静态图片描述出动态过程, 已经基本建构起拱形到圆顶形动态形成的过程, 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应该到此为止, 教学目标也已达成。但是生2质疑这是拱形到圆顶形的假想演变过程, 必须实验才可信, 生3的观点认为六年级学生可以想象这个形成过程, 因此本环节就这样过了。但是, 学生并没有因此放过我, 好戏还在后头呢……
二、基于意外——预设外的“引领碰撞”
3个对切乒乓球所支撑起的重量, 让学生震惊, 也让我感到实验的成功。但有一个小组的其中一个乒乓球破了, 学生举着对切的半只乒乓球问我, 怎么就破了呢?学生自己分析认为是圆顶形受力后, 将力往下传递再往外传递时把乒乓球压破了。一时争执不下, 我顺势在黑板上板演了一个圆顶形, 让学生画出力的传递过程。
[案例现场]
师:回忆一下我们拱形学习时是怎样分析力的传递方向的, 然后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圆顶形承受力的传递方向。
学生在黑板上、自己簿子上进行了受力分析, 图二所示是学生比较统一的一种认识。
学生对于圆顶形的受力分析, 完全是基于对乒乓球受力后的认知, 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教材用一句话来表述:“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如何让学生基于科学探究而自主建构“圆顶形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实现“做中学”的科学理念, “材料的提供和使用”是最为重要的, 但是教材对此显然是希望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建构起一种认知的层面, 而不是深刻的理解, 因为难度太大。遗憾的是学生对此不能满足……
生:这个乒乓球受到外力后, 最后压破, 说明圆顶形受力后还是产生向外推的力。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力的传递呢?能设计一个材料吗?
生:把乒乓球剪成一条一条的, 就像切西瓜那样, 然后再拼回去。
生:这样乒乓球会产生很强的支撑力吗?
生:是否可以用我们刚才的矿泉水瓶的瓶身来代替呢?
…… (转眼讨论就到了下课时间)
原本希望通过图示法进行圆顶形的受力分析, 但学生还是基于自己前概念的认识, 并且无法摆脱对概念重构的影响。学生要求再次通过实验“观察”力的传递, 材料的讨论花费大量时间, 学生在智慧火花碰撞下, 完成了圆顶形探究实验材料的初步设想。
兰本达指出:“通向建立概念的路总是始于经历, 而有结构的材料则引出这种经历。学生希望通过基于自己探究实验的经验来发现和建构概念, 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矛盾, 还坚定自己的认知, 这是科学素养提升的见证。”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学生和我共同准备实验的过程了……
三、基于探究——生成中的“概念建构”
【案例现场】
师:请用一个塑料圆环和塑料拱制作一个圆底拱形, 用手按压并观察圆环的变化,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如图三、四所示) 。
生:圆环受到了向外推的力, 但是没有一直被向外推, , 似乎被牢牢拉住。
师:如果再放上一个拱形, 你认为圆环还会这样被外推而变形吗?
生:会成为一个近似四边形形状的变形。
师:如果再加上4个圆底环还会变形吗?
下面是学生概念建构中的思辨过程:
生:放上2个拱形后, 圆底环的形变不明显了, 比一个拱形更难以下压了。 (如图五、六所示)
师:为什么两个拱形叠加后圆底环的形变不明显?力是向什么地方传递?
生:当两个拱形被下压时, 圆底环四个方向被想向外推, 但是每个向外推的点上又同时被八个方向沿着圆底环向内拉回, 所以下压时的手指会感到更难。 (如图七所示)
生:拱形的力首先向外推, 然后又被圆底环向内拉回, , 力是这样传递的。
师:四个拱形呢, 手指下压时圆底环有什么变化?手指有什么感觉?
生:当手指下压时, 力从8个点向外推, 但是又被16个方向向内拉回, 所以向外推的力越大, 向内拉的力也就越大。圆底环反而越不容易变形。
生:如果再给我8个拱形, 搭出来的不是拱形而是锅盖了。 (师:锅盖是什么形状?)
生6:锅盖就是圆顶形了。哦……
师:请同学们利用半圆环, 制作一个硬度最大的圆顶形, 并用手按压, 分析力的传递。
生:已经看不出拱形有向外推的力了。力被无数个点向内传递而分散抵消了, 所以没有变形。
学生从基于教材分析、到基于图示分析、再到基于探究材料操作思考, 科学概念螺旋上升发展, 逐步建构圆顶形特征, 其中探究材料起到核心作用。对于部分教学内容, 我们要根据课堂变化及时、巧妙地制作和替换材料, 这是一种技术, 也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门艺术。所以,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1.发挥学生智慧, 设计探究材料。
学生的科学智慧是无穷的, 发挥学生智慧, 进行科学探究材料的开发, 只要方法得当, 时机成熟, 潜能被激发出来是能够做到的, 比如上述《找拱形》一课中, 学生巧妙利用塑料矿泉水瓶, 就是基于学习经验, 他们从西瓜的切分组合拱形受到启发, 又从乒乓球切分成为拱形迁移到当堂探究材料矿泉水瓶身上, 思维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和培养。
2.发挥师生能动性, 巧换小材料。
实验探究材料是科学教学的基本载体, 但是有时却非常难寻, 此时, 发挥师生的能动性进行探究材料的巧妙调换, 对于及时开展实验非常有效。比如六下第一单元的显微镜使用中, 洋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内容, 透明的内表皮很容易剥落, 但是有学生对于刺鼻的味道不适应, 甚至有学生会发生呕吐, 怎么办?学生想到了芦荟, 想到了笛膜 (毛竹内表皮) , 这些替代品使得实验的开展变得更为生动, 探究内容更为丰富。
3.发挥材料的作用, 整合实验材料。
在我们自然、常识学科中, 有很多的材料与现在的科学课程编排不相符合, 但是这些材料只要稍加整合就成为了现成的科学实验材料。如笔者发现, 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小塑料桶、塑料杠杆尺以及一个金属钩在现行科学教材《杠杆》一课基本派不上用途, 而在《摆的研究》一课中, 这些材料又正好非常需要, 因此笔者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 组合成《摆的研究》的支架。
月光曲教学设计两课时 篇4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心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三、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简介贝多芬、进入新课。
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情?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电子幻灯片]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跟父亲学音乐,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十岁举行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时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和庸俗。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为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4、课文从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从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么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介绍贝多芬,引出故事。 第二自然段到最后是第二部分,讲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5、请学生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6、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学习生字。
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
1、默读第二部分,想一想: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这两首是什么曲子?(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2、学生默读后思考讨论。
【两课时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锄禾》两课时教学设计07-08
《识字二·日月明》两课时教学设计08-21
语文《盘古开天地》两课时教学设计08-21
《詹天佑》教学设计(两课时)5则范文05-28
《观潮》第一课时课堂设计08-27
辩论教案两课时教案10-22
恐龙第二课时课堂实录07-29
兰亭集序两课时教案05-17
9日月明两课时教案07-05
学生课堂上课时间说话检讨书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