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2024-11-25

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精选9篇)

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篇1

在一个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中, 钱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使投资最小化是设计人员经常被要求的。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 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目前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审批以及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行, 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 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施工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 使工程预算投资得到了合理的确定和有效控制, 通过造价咨询服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 剔除了其中的不合理部分, 使该阶段的投资也得到了应有的控制。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投资, 还未得到广泛重视。

1 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1 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其关键就在于设计。一般情况下, 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 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 单项工程设计中, 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都有较大影响, 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在满足同样功能质量的条件下, 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 可降低工程造价5%~10%, 甚至可达10%~20%, 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 (4层) , 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 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 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 埋深较深 (-3.2m) , 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柱下条基, 可节约大量的砼, 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 相比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某两幢功能、结构、面积、基础形式均相近的综合楼, 其中一幢因考虑立面效果设置了多处装饰柱及装饰线条, 致使该部分费用相差10多万元。

1.2 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在当前设计市场仍然不甚规范的情况下, 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少必要的优化设计阶段, 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 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 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 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 甚至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

1.3 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 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 如暖通、电器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 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 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 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达到最低。

2 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2.1 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 形成了一种设计由业主负责, 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 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 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 只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 而方案的经济性则很少问津。另外, 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 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 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 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 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2.2 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 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 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影响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施工阶段才是花钱的大地方, 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 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 但此时方案不细, 概算粗略, 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 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认为自己经济实力雄厚, 项目建设赶时髦, 求新颖, 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 随意性大, 要求出图时间紧, 又压低设计收费, 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2.3 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任务的开展大多靠的还是关系, 缺乏公平竞争, 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 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 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 关系不大, 使优化设计失去市场需要。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 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 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 而是追求高标准, 或为保险起见, 随意加大安全系数, 造成投资浪费。相反, 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 优化了设计方案, 给业主节约了投资, 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 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 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2.4 优化设计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而目前的状况, 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 设计招标未能得到真实的推广和深化, 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 优化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3 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3.1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 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 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号文颁布施行, 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 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 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 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 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 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 减少黑市设计。同时, 应防止恶性低价设计竞争, 给设计方尽量创造一个有合理设计费和设计时间的空间。第三, 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 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 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3.2 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 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 虽然早在1984年, 当时国家计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就印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 1995年建设部230号文印发了《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 新颁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 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 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 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 缺乏公平竞争性, 假招标大量充斥, 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首先, 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代理机构;其次, 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 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 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 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 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 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 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

3.3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 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 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 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 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 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如设计责任、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

3.4 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 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 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 使项目不能满足功能的倾向, 又要反对重视技术, 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 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以系统观念为指针, 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 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摘要:阐述了设计对投资的影响, 分析了优化设计的困难, 提出搞好优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优化设计,工程投资,设计环境,招投标

参考文献

[1]邓世勤.建筑工程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刍议[J].科技信息, 2007, (27) :294.

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篇2

【关键词】医院建设工程项目 投资 控制 管理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节约型经济社会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强,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与结构设计都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优化并完善其功能成本。为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我国卫生事業,满足卫生事业在社会经济体制下的需求,我们应不断扩大和规范建设医疗机构,增强综合型医疗机构建设工程的决策,提升对医疗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宏观把握医疗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掌握医疗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加强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因此,如何对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工程建设企业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我国医疗工程项目建设的研究,阐述了关于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内容,希望能为我国医疗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一、关于医疗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对医疗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控制与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包括项目决策时期、项目设计时期、项目实施时期与项目完工时期。项目投资由项目工程费、设施设备购置费、建设其他费、建设期利息等组成。要将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必须从组织、预算、合同等各方面着手,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由于医疗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规模大,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大,必须注重资金投入后的经济效益,一旦决策出现失误,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合理控制投资,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依据不同时期所具备的特点进行反复计价,按照建设程序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投资准确度,充分显示投资合理性,保证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投资突破限额,还能够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管理,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举措

要想有效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投资,就要在项目决策时期、项目设计时期与项目实施时期将工程的投资额控制在限定范围内,优化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与管理,以此实现工程投资目标,保证在各个项目建设中人力、财力与物力能够合理分配,防止“三超”情况的产生,保障工程完工后决算控制能够在审计的概算范围里完成。

(一)加强项目决策时期的投资控制

建设单位要充分意识到编制投资预算的重要性,投资预算是项目建设前期重要的工作环节,有决策性意义的文件,更是分析建设项目资金效果的理论依据。因此必须审核预算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审核工程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法规,条款是否严密和完备。责任、义务、数量和质量、工期、造价、付款比例与结算方式、保修等内容是否明确完整。预算编制和合同签订完必须经领导审批同意后并于开工前交财务科、审计科各一份,方可施工。

审计科必须审核该工程项目是否具有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相应部门出具的概算,是否有院部的可行性认证报告,是否有领导的批示,是否有立项批文,是否有按投资计划和相关程序报政府部门申报批准的批文。参与政府招标和内部招标的工程是否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在施工前,审查该项目是否有招标合同,施工方和监理方有无资质证书。

(二)加强项目设计时期的投资控制

首先项目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编制设计方案的工作,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必须组织专家及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反复认证,广泛听取各部门的意见,方案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后方可定稿。设计方案的最终定稿必须要有分管院长、项目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工程所在科室的分管院长、科主任、护士长签名认可。设计方案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修改,确因客观原因需修改时,需报请院领导审批同意。经签字认可的设计方案方可交医院内部招标中心送专业机构进行预算编标。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我们必须消除轻设计的理念,控制工程投资要从设计做起,将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计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还要采用限额设计,依据经批准后的投资预算控制设计方案,不仅要保证各专业实现使用功能,还要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在对工艺技术方案进行选择时,先进技术方案有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但相对投资较大。因此,我国在建设医疗机构时要依据实际情况,以提高效益为基础,合理有效地运用先进技术方案与新工艺。

(三)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

对施工中的项目工程,审计科必须不定期地进行跟踪审计,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安排专人去现场对材料的评判、质量、等级等实时进行监督,核对其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并进行书面验收签字,防止施工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工程造价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预算范围内,对在施工中必须新增的工程项目,施工方必须要有详细的书面说明,并经相关领导签证后方可施工,签证金额确认范围规定如下:a.增补工程预算金额在3000元内的由项目主管部门科长、项目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审计科长三方签证确认方可施工;b.增补工程预算金额在3000元至1万元内的必须有项目主管部门的分管院长、项目所在科室的分管院长、审计科长签证确认方可施工;c.增补工程金额在万元以上的必须有院长、纪检委员、项目主管部门的分管院长、项目所在科室的分管院长、审计科长签字确认方可施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控制与管理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原理以及经济和法律手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运用科学的计价办法和合理的计价依据,确定投资预算、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以此实现最佳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国立伟.论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2,31(17).

[2]范建刚,刘军.对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工程管理的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篇3

1. 建设工程投资的特点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造成工程项目投资的多方面特点,这对于后期的投资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特点有:

1.1 投资金额巨大。

就当前政府投资的主要项目而言,其基本上都是社会居民住宅区,如:拆迁安置房;还有部分属于社会基本公共设施,如:市政道路、桥梁、园林等,无论是哪一类工程,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成本资金,少则几百万、几千万,多则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巨大的投资金额必须要求控制好成本投资。

1.2 投资差异显著。

按建筑工程的类别划分,不同项目在使用功能、建设规模、内部结构、空间区域、设备需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也使得建筑工程投资的差异更加显著。政府投资期间会因为建筑工程的地区、人工、材料、机械等因素而出现投资差异,为项目实际施工提供了指导作用。

1.3 投资依据多样。

政府在投资某一建筑工程时需详细分析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可靠性等问题,以保证成本投资后资金能得到充分运用。建筑工程投资的多样性表现为:投资参考资料的复杂性、投资主体结构的多重性等,因而投资前要收集大量的工程信息,对后面的投资指导提供了有效依据。

2.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中的问题及成因

考虑到建筑工程成本投资巨大,若资金使用控制不当将影响到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序进行,并且对最终的经济收益大小也会造成不利。早期政府在投资管理中设计了相应的投资方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发展,传统投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时期的投资控制需求。另外,政府在建筑行业投资管理阶段的问题也日趋暴露。

2.1 注重施工,忽略成本。

通常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都是有目的性的,大多数项目投资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及社会群体的生活改善。政府在投资项目时过于注重施工,把重点局限于“质量第一”而造成成本投资控制不到位。意识上缺乏使得投资控制方案落实不到位,降低了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2.2 签订合同,考虑不周。

合同是建筑工程合作双方的法律性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正常作业有较大的管理、引导作用。因管理上的疏忽,政府投资控制时未能深入分析合同条款,对于一些潜在的投资因素未能察觉,如:合同中提到的材料价格,因充分考虑市场变动引起的价格上涨问题,若考虑不周则会影响投资。

2.3 方案变更,记录混乱。

工程设计方案变更是建筑施工的常见现象,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优化工程性能而常常对设计方案现场变更调整。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施工单位常会采取不正当方式谎报价格或随意签证,如:签证上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这就给政府投资管理工作造成不便,成本资金分配极度混乱。

2.4 竣工结算,高估冒算。

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合作双方根据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变更鉴定、定额预算单价等资料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的。竣工期间的投资控制也是一个重点,若政府投资管理不到位则会造成资金浪费,使得“高估冒算”现象依旧存在。

3. 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措施

3.1 规划资金使用。

当某个建筑工程确定之后,政府需尽快组织经济分析师对工程投资方案详细分析,如:投资管理人员要分析建筑工程的人员薪资、设备投资、材料采购等各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制定详细的预算报表,以便在投资过程中清楚每一笔资金的利用方案。

3.2 审核合同条款。

针对合同条款不清、规定不明、指标不细等现象,政府投资管理人员要严格审核合同条款,对涉及到资金的项目重点审核分析。如:对于施工期间出现的方案变革变更、价格变动等问题,投资管理者需及时审核合同签订手续是否合法、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审核合同条款中的风险等。

3.3 采取限额政策。

“限额策略”是目前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建筑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政府投资管理者与施工单位协商沟通,将投资的成本金额直接报给施工方。这种“固定价格”的投资方法既能节约政府的投资金额,也能防止施工单位弄虚作假、胡乱报价的行为,在工程管理的优化设计中效果显著。

3.4 防范投资风险。

顾及到市场经济的风险性,政府投资管理策划中也要分析工程潜在的风险类别,及时制定资金补救方法。如:政府可委托中介机构对审计结果进行复核,约定审计责任风险,避免合同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坏。此外,在风险控制中也要实施有效的监督策略,“以监代防”可降低投资控制的难度。

4. 监理单位在投资控制中的作用

工程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的“总领导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监督等有着多方面的调控作用。政府在工程投资管理时可联系监理单位共同管理,联合制定项目的标准化投资控制方案,从每个工程细节上控制成本造价。作为监理单位,应从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综合控制造价。

4.1 决策阶段。

工程投资决策是投资控制的第一步,监理单位应弄清投资各阶段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在遵守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下全面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财务等问题。合理确定项目在这个阶段的投资目标,更好地指导工程投资管理方案的实施,以防投资规划中出现造价失控问题。

4.2 设计阶段。

设计工程方案时需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尤其是在材料价格的选择上必须要立足于市场行情,以防施工单位胡乱报价。经过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规模、标准、功能、结构等方面指标及时确定,为投资控制提供了初步调控计划。

4.3 施工阶段。

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则要创建综合化的投资控制系统,掌握此次投资控制重点,降低索赔事件的发生率,对经费签证严格管理,根据合同标准要求完成工程造价计算等等。另外,在施工阶段对于其它方面产生的费用也要给予关注,如:意外事故、工程返修等。

5. 结论

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篇4

关键词:供水 控制系统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13-02

针对某科考船船舶供水控制系统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现象及使用缺陷进行统计与总结,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方案设计,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的措施,并对优化改进后的系统的效益进行统计对比,为船舶同行业的类似问题改进提供了一定参考和依据

1 供水系统情况介绍

1.1 系统基本情况

某科考船船舶供水系统中现设计有淡水水舱、淡水柜以及淡水压力柜、饮水压力柜、消防水压力柜等设备装置多处。船舶淡水的洗涤、饮用通过淡水输送泵、补水泵以及相关阀件、管系的合理操作下,实现全船船员日常的生活淡水供应以及消防水的使用。而使用较多的压力柜主要能储压,确保水压的稳定。图1为该船供水系统示意图。

1.2 基本工作原理

压力水柜的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压力柜通过充入压缩空气储压,压力柜附装了2台补水泵,首先补水泵启动向柜内注水至相应水位(水位计的2/3刻度),此时停止供水,压缩空气通过水柜充气阀向水柜内充气,待柜内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停止进气,关闭充气阀。水柜内压力会随着柜内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当压力降到最低工作压力时,压力开关会自动控制补水泵电机启动,重新进行注水,如果用水量继续增大或者主水泵故障损坏时,备用泵启动与主泵同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2 供水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

2.1 淡水压力柜淡水泵的启停控制无法与淡水柜实现联锁功能

船舶长期在海上航行工况下工作,人员多,用水消耗量大,在实际使用中淡水柜的高低位浮球经常出现误动作故障,常常出现淡水柜在低位浮球不动作,水柜无水且压力柜需要补水的情况下,压力水柜的补水泵一直空转、干磨,严重影响正常的淡水供应,还加速设备的损壞,增大设备管理维修费用。

2.2 淡水压力柜两台补水泵无法实现正常情况下的交替使用

压力水柜控制系统中通过压力控制器来实现水泵的启停运行,实现补水功能,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据管理人员长期观察,一台泵长期启用,而另外一台则长期不用,主备设备使用不平衡,设备的系统利用率不高,整体效益低,使用不科学。

2.3 压缩空气无法自动补气

考虑到压力水柜在运行一个时期以后,由于水柜内空气部分溶解于水或者泄露,导致压力降低水位过高,如果管理人员检查确认不到位,很难及时人为充气,就会出现补水泵启停工作失常,导致补水泵频繁启动。不仅增加电能能耗,同时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3 优化方案

针对船舶供水系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的问题,为了有效的管理利用好供水设备,更好的为广大船员服务,现将供水控制系统的问题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改造如下:以淡水压力水柜系统为例(实现过程)

3.1 淡水压力柜补水泵的启停控制无法与淡水柜实现联锁功能的优化方案

3.1.1 原因分析

我船的淡水供给系统为两级供应,即先淡水输送泵将水舱中的淡水输送至下甲板的洗涤水柜,然后由平台甲板上淡水泵加压至淡水压力柜后送至全船的所有船员舱室及厨房洗菜等处。

淡水柜与淡水压力柜之间的电气上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在系统上它们之间是有“优先级别”之分的即水柜必须有水然后淡水压力柜才能工作,反之淡水压力水泵将要干磨至水泵密封烧坏,此现象在我们兄弟船舶中出现过,出现问题的源头是由于淡水柜的低位浮球阀不动作导致淡水输送泵没有及时的调拨淡水,导致淡水柜排空淡水,压力柜两台补水泵长时间运转至损坏。

3.1.2 优化方案设计

针对该问题现象,提出几点优化设想:

(1)我们可以在淡水柜低液位报警浮球处接一路信号给压力水柜补水泵,实现水泵即时停止,将淡水柜与压力柜之间利用电气控制线路加以联锁控制使其能够实现双重保护,即淡水柜水位不够或没有水后可以立即停止压力柜的马达运行,同时压力水柜发出报警信号。

(2)改变淡水柜高低位控制信号部件,液位浮球由于其采用机械式球阀结构,机械式球阀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容易产生结垢、锈蚀使其动作不灵敏、卡死等弊端,在水柜储水情况下拆卸、保养不方便,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电子接触开关采集水位信号,电子开关结构简单,具有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

3.2 淡水压力柜两台补水泵无法实现正常情况下的交替使用

在压力水柜电气控制回路设计增加泵交替控制元件,实现双泵交替使用功能,可以采用泵交替继电器(参考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真空收集装置)。如图3所示。

3.3 增加压力继电器实现自动补气

实现压缩空气自动给水柜补气,需要根据水柜安装的附件实际以及压缩空气要求,不断优化实现。设想在压缩空气进气阀开关处加装电磁阀,电磁阀的开关信号主要来自压力增加一个相应量程的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的压力采集可以根据从压力水柜采集压缩空气处于正常水位值时的液位位置或水柜内水压压力表的数值来确定。

4 效益对比与应用前景

经过上述方案优化后,大大减少了压力水柜补水泵等设备的非正常损坏,节约了能源,减少电能消耗,先后进行比对,水泵的故障率明显减少。更换备件的周期变长。以淡水压力柜补水泵为例,功率11 kW的电机,平均每年节约电能100 kWh,以一台淡水压力柜一年为一个周期统计,水泵、电机更换轴承、密封等备件以原设备厂家的报价计算,大要节省经费1万元,全船所有压力水柜节约电能费用、备品备件以及设备维修费用可以节省10万余元每年,降低设备运行成本,降低设备使用人员管理维护强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应的设计改造在类似的船舶压力水柜系统中可以有效借鉴和运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前进。

5 结语

本文主要从某科考船供水系统压力水柜等设备存在的设计缺陷进行总结研究,分析了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改进后的系统的效益进行统计对比,为船舶同行业的类似问题改进提供了一定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肇庚.运输船舶设备与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设计前期优化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篇5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 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目前的投资控制来看, 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审批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行, 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象以前那种投资无底洞, 工期马拉松的现象已基本杜绝。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 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 施工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 使工程预算投资得到了合理的确定和有效控制, 通过造价咨询服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 剔除了其中的不合理部分, 使该阶段的投资也得到了应有的控制。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投资, 尚未得到广泛重视。随着我国人们房地产消费的理性化以及建筑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 现代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房地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 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果, 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

1建筑工程设计优化

1.1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 有关部门仅对图纸等进行简单的审核, 这就造成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而且投资方没有认识到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 仅注重投标价与标底价的差距, 没有认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此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 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 建筑工程投资企业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 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1.2 提高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 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 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 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 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 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1.3 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 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 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 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 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 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 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 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 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总之, 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充分考虑, 建立现代化、精细化施工管理, 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

1.4 设计方案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 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 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 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 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 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 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1.5 设计方案优化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对设计项目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 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 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 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 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 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 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与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 建筑设计思想的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 建筑工程设计部门或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 通过人才培养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提高优化水平, 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2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2.1 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 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 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 单项工程设计中, 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 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

2.2 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 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 设计责任多数占40.1%, 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 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 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 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 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 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2.3 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 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 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 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 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 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3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3.1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1)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 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 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号文颁布施行, 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 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 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 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

(2) 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 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 减少黑市设计;

(3) 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 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 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3.2 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 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 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 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 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 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 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 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提供条件。

3.3 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 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 虽然早在1984年, 当时国家计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就印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 1995年建设部230号文印发了《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 新颁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 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 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 (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 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 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 缺乏公平竞争性, 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 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 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 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 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帐, 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

3.4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 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 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 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 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 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

3.5 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 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 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 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 又要反对重视技术, 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 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以系统观念为指针, 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 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4结 语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进行认真分析影响项目设计质量的各个要素, 从设计优化方面保证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从而保证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整体提高, 经济效益得到保障。对工程推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 是国际通行做法, 也是今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前期设计的优化管理是建设投资成本控制的要点。 [ID:6169]

摘要: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投资规模需得到有效控制, 设计优化的前期管理、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完善前期工作对设计优化存在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投资控制,设计方案,设计监控,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吴远彬.新民居建设实用技术丛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浅谈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投资控制 篇6

工程设计是指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它是对建设项目的全面规划和实施意图的具体描述,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工程设计是否经济与合理,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设计阶段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1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使造价构成更合理

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及投资控制效率,通过编制和分析设计概预算,可以了解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工程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比例。

1.2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便于技术与经济结合

设计时吸收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使设计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做出重要决定时就能充分认识其经济后果。投资限额一旦确定以后,设计只能在确定的限额内进行,有利于建筑师发挥个人创造力,选择一种最经济的方式实现技术目标,从而确保设计方案能较好地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1.3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使控制工作更主动

先按一定的标准,开列新建建筑物每一部分或分项的计划支出费用的报表,即造价计划。然后当详细设计制定出来以后,对计划中所列的指标进行审核,预先发现差异,主动采取一些控制方法消除差异,使设计更经济。

1.4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最显著

设计费一般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 设计阶段工程优化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上,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2.1 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只对方案可行性和结构的安全性感兴

趣。初步设计时只从建筑规划、建筑规模、建筑空间、结构类型等方面考虑,片面追求新颖、精尖,对造价指标考虑不周或不顾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往往只关注技术、安全。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

2.2 设计评标办法———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招投标制已经把对

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但目前对于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还没有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

2.3 限额设计推行不到位———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

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造价分成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在保证各专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但现阶段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的力度不够,经常出现设计超出限额,总投资限额被突破。

2.4 设计监理制度还没有强制推行,业主单位很少主动委托监

理人员参与设计阶段。许多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物和缺陷往往在施工阶段才能被发现,一些必要的设计变更不能做到提前控制,已经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将被拆除重做,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

3 工程设计阶段采取措施进行造价控制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

3.1 改变设计收费办法,刺激设计人员重视设计的经济性

我国目前设计单位收取费用的主要方式有两种:设计费=工程造价×费率;设计费=建筑面积×单方面费用标准(元/m2)。

以上两种方式中费率(或单方费用标准)根据工程性质、结构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由此可见,现行设计收费制度只考虑了工程规模和难易程度,没有考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可以在现有收费办法中加入对投资节约的奖励和投资超支的罚款部分。具体方法如下:设计费=概算数额×基本费率+(概算数额-预算数额)×奖罚费率。该方法体现了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

3.2 推行设计招标制度,完善设计方案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

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尽早制定出工业、民用等建筑设计方案详细的评价指标体制和规范的投标文件格式。其次,业主单位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参评方案的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在评标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应该吸纳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参与评标委员会,与其他评委一道综合评定每个投标方案的优劣,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

3.3 充分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优选设计方案,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可以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和标准化设计等技术手段,按照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这种层层控制的方式,确保施工图预算不突破造价限额,即纵向控制;或者可以通过对设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实施奖惩来确保设计质量,即横向控制。在限额设计的过程中,从选择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直到最后结构零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从中选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在方案优选过程中,要应用多种优化途径,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3.4 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加强设计过程的监管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的提供条件。

3.5 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代理机构,各地方主管部门应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并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3.6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

4 结束语

优化设计控制投资探讨 篇7

1.1 设计质量。

设计质量是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最佳性, 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能否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一个最经济、最合理的结合则对项目建设的投资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 不能正常使用, 各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 造成停工、返工;严重的甚至将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给建设单位造成极大损失和浪费, 也影响了项目投资控制的预期目标。因此避免设计缺陷使各专业相匹配则是对设计质量的一项严格要求。

1.2 设计方案。

工程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如何优化设计, 合理控制投资, 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费用最低, 则是制定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选择将对投资控制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建筑方案中平面的布置形式、立面形式的确定、层数与层高的确定、基础类型的选用、结构形式的选择以及在新工艺、新材料的选用方面等。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 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节约投资成本。

2 优化设计的困难

目前, 由于投资方的原因以及设计市场现有的理念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导致设计阶段普遍不被重视,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投资方方面。

2.1.1投资方专业知识有限, 只对投资的费用和施工过程以及投资回报率感兴趣, 使得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的角度提出要求或异议, 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 随意性很大, 对设计工作重视不够安排不合理, 如要求设计工作时间短, 导致出图时间紧;不合理降低设计费等, 影响优化设计的开展, 降低了设计质量。2.1.2投资方对设计影响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只注重在项目实施阶段通过施工招标, 压低标底来降低成本。而施工单位要在中标后的工程中获得利润, 则不会按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 最终给业主带来损害。殊不知设计方案优化后, 给投资方会带来更大的节约, 合理的竞标价也会使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2.2 设计经济合理性方面。

2.2.1工程技术与经济观念相分离, 当前设计人员技术水平、知识储备都不差, 但在设计理念上存在着思维不够超前无创新意识的现象用传统的设计方案快速交图, 设计思想保守, 缺乏先进的经济、节能、环保观念, 设计中也不作多方案比较, 不研究如何使设计方案更合理, 使得设计方案中有很大的经济空间被浪费。2.2.2设计招投标不彻底, 目前项目设计只注重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 而忽略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招投标工作。一旦设计方案中标,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随之被确定, 设计人员不再对已确定的设计方案去考虑进一步优化, 控制造价的积极性不高, 施工图设计也缺乏竞争机制。2.2.3现行的设计费计取方式不合理。现行的设计费只按工程造价的成本费率或单位建筑面积费率取费, 没有考虑造价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的因素。设计图纸质量好坏, 投资是否超限与设计费用未形成关联, 导致设计方案不忽视经济分析, 或为保险起见, 随意加大安全系数, 造成投资浪费。相反, 优化过的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 但也得不到应有的报酬, 不能调动设计人员主动控制造价的积极性。

3 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3.1 工程设计开展招投标制度。

设计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 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 开展设计方案优化竞争。以技术先进、造型新颖、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降耗作为衡量设计方案的基本标准。通过招标专家组分项打分综合评判出技术设计方案优良、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通过这种方法, 有利于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能集思广益, 吸收众多设计方案的优点, 使设计更为完美, 通过竞争还可以优胜劣汰, 促进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3.2 采用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 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 按照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作出决策, 所以限额设计实际上是实际应用中在保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前提下, 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制定初步设计, 并按照初设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通过层层限额设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帐的现象, 由“画了算”变为“算了画”。将“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等现象消灭在设计阶段, 这样“三超”现象也会减少。严格控制设计中的不合理方案, 加强设计方案的现场调研管理, 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采购或施工初期, 以免造成重新采购、拆除等重大变更损失。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较大设计且必要的合理变更, 要采取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3 建立健全设计收费标准和设计奖惩制度。

改革设计市场收费标准, 建立完善科学的奖惩机制。采取收入与设计质量挂钩的分配方式, 将设计费的计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设计费, 保留原设计收费计价标准;另一部分为效益设计费, 这部分费用应充分体现出奖罚机制, 在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和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 凡因设计质量好而降低造价的设计应根据降低造价幅度的大小计取不等的效益设计费;凡因设计失误、漏项等原因造成工程项目损失, 提高了工程造价的, 设计人员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 从设计费中按量扣减。从而激励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增强设计人员主动控制造价全面提高设计工作的责任心, 保证设计质量, 有效降低成本。

3.4 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仅靠政府监控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投资人还要通过委托监理单位实行设计监理的方式来控制设计优化工作, 使设计单位由原来的无人监管变为监理人员过程监控, 使设计方案从设计初期到设计完成都在一种合理的设计目标下进行, 从而使得设计的质量和投资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 推行设计索赔制度也是保障设计质量合理性和最佳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3.5 推行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方式。

实行总承包方式使设计和施工均由一个单位负责, 投资方只与一个单位打交道, 便于合同双方协调, 克服了由于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病。同时, 合同承包商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已介入项目, 能把自己的施工工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体现在设计文件中, 减少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从而, 大大降低设计变更数量, 使设计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有了保障, 使固定价格的合约的实现成为可能。当然, 随总承包体制的建立还需同时有相关的监督机构, 从而使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机制健康、有序、公平、合理的发展。

结束语

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篇8

1 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1 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 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 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 单项工程设计中, 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

1.2 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 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 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 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 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 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1.3 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 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 设计责任多数占40.1%, 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 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 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 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 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 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

2 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2.1 优化设计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而目前的状况, 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 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 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 优化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2.2 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 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 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只看到搞施工招标, 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 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 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 但此时方案不细, 概算粗略, 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 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扰, 项目建设赶时髦, 求新颖, 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 随意性大, 要求出图时间紧, 又压低设计收费, 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2.3 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 缺乏公平竞争, 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 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 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 关系不大, 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 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 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 而是追求高标准, 或为保险起见, 随意加大安全系数, 造成投资浪费。相反, 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 优化了设计方案, 给业主节约了投资, 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 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 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2.4 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 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 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 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 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 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 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 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 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 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 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 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3 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3.1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 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 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号文颁布施行, 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 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 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 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

3.2 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优化设计

工作的推行, 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 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 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 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 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 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 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的提供条件。

3.3 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 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 虽然《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 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 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 (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 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 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 缺乏公平竞争性, 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首先, 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代理机构;其次, 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 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 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 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 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 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 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 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 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 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 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 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帐, 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 由画了算扰变为算着画扰, 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 共同控制设计过程。

3.4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 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 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 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 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 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

3.5 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 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 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 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 又要反对重视技术, 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 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以系统观念为指针, 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 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制 篇9

1 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1 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作出项目投资决策后,投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在单项工程设计中,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例如,广西某中学教工住宅楼,砖混七层,设计单位按常规将其设计为条形基础,但是由于该场地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是一个废弃的鱼塘,上层淤泥和淤泥质土达6~11m深,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按常规基础埋深很大,如采用大开挖基础将造成很大的浪费,事后经设计人员综合分析后决定采用CFG桩对基础土进行处理,以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经处理后,地基承载力Fak达到200kPa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可降低埋深与减少土方开挖,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

1.2 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占的比例相当高。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出现了功能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由于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做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楼梯根本上不去,碰头了,只好重新修改图纸,把已经做好的局部打掉;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导致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出现;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建设单位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

1.3 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2 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原因

2.1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极少关注方案的经济性。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的事件时有发生,也导致设计质量下降。此外,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2.2 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参与施工招标时,只追求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或促使施工单位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设计单位能将方案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由于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进行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较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2.3 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即可,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认真的经济分析,而是盲目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这样就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2.4 优化设计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然而,目前我国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优化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3 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3.1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政府主管部门应立法并强制执行,设计成果通过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相关法规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同时,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另外,通过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科学依据和良好服务。

3.2 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出台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3.3 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进行招标投标,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主要问题是采用招标的项目,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性,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第一,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代理机构;第二,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及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利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账,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转变为“算着画”,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共同控制设计过程和成本。

3.4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规范,但它们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法规。

4 结语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片面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思想。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真正通过优化设计为业主创造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化格.合智论文.

[2](美)刘易斯·芒福.起源、演变和前景.德国外建筑设计理论译丛.

上一篇:动力系统方法下一篇:调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