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本格式

2024-07-26

的基本格式(共4篇)

的基本格式 篇1

1 引言

地面自动站观测数据是气象预报, 气候预测, 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资料, 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关系到所有气象服务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方面。随着全国各省气象部门逐步把所有气象台站建设成自动气象站, 截至2010年12月, 全国共有32000多个自动气象站, 其中参与考核的有27813个 (国家站2416个、区域站25397个) [1], 各省级中心和国家局信息中心接收到的资料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Z文件即台站上传至国家气象局的地面观测资料, 因为其文件名第一个字母为Z, 因此统称为Z文件。原来台站需要分别上传旧格式Z文件和地面报 (包括补充地面报) , 是为了适应人工观测, 同时也加大了台站上传的文件数量, 观测资料的时效性也比较差。而随着自动站的全面建设推广, 自动站传输旧格式Z文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国家气象局对地面测报进行了改革, 取消了旧格式Z文件和地面报 (包括补充地面报) 的传输, 开始传输新格式的Z文件。

而要将新格式Z文件应用到业务中去, 在其传输过程中必须进行报文格式检查。同时随着新一代国内气象信息系统的使用, 需要将格式检查程序集成至其系统中, 因此需要编写可以集成到新一代的基于linux下C语言的新格式Z文件格式检查程序。

2 新格式Z文件格式分析

2.1 文件名

国家级站单站文件名:

国家级站多站打包文件名:

区域级站单站文件名:

区域级站多站打包文件名:

2.2 文件格式分析

下面以一个单站新格式Z文件为例, 分析其格式, 其文件名为:

新格式Z文件格式 (如图1所示) 。

第1行为测站基本信息, 包括台站号、观测时间、纬度、经度等9组数据;

第2行为气压要素行, 包括所有气压要素, 共9组数据, 第1组“PP”为段标识符;

第3行为温度和湿度数据, 共14组, 第1组“TH”为段标识符;

第4行为累计降水和蒸发量数据, 共9组, 第1组“RE”为段标识符;

第5行为风观测数据, 共17组, 第1组“WI”为段标识符;

第6行为地温观测数据, 共20组, 第1组“DT”为段标识符;

第7行为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 共5组, 第1组“VV”为段标识符;

第8行为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 共13组, 第1组“CW”为段标识符;

第9行为其它重要天气数据, 包括雪、冻土、重要天气编码等数据, 共11组, 第1组“SP”为段标识符;

第10行为小时内每分钟降水量数据, 共2组, 第1组“MR”为段标识符;

第11行为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 第1组“MW”为段标识符;

第12行为台站级数据质量控制码, 共10组, 第1组“Q1”为段标识符;

第13行为省级数据质量控制码, 共10组, 第1组“Q2”为段标识符;

第14行为国家级数据质量控制码, 共10组, 第1组“Q3”为段标识符;

第15行为文件结束符, 为“NNNN”。

每一行都使用回车换行符“”结束。

由图1及以上对文件的说明可以看出, 新格式Z文件使用“=”来分开不同站的资料 (包括打包文件) , 因此“=”可以作为程序中分割不同台站观测数据的符号, 而每行之间可以用换行符“”来分割, 每组数据之间可以用空格“”来分割;除去第1行台站基本信息行外, 其余行都有段标识符来表明其观测内容, 因此程序中可以用段标识符来识别每一行, 可以检查出重复行、行顺序等问题;除第11行外, 其余行的数据长度、数据组数都是固定的, 因此可以判断出其组数、长度是否正确;文件最后结束符为“NNNN”, 也要考虑到有打包错误导致“NNNN”之后还有数据的情况。

3 处理程序功能分析及性能要求

3.1 程序功能分析

由上一节对新格式Z文件格式的分析可知, 首先由于接收到的文件组成比较复杂, 可能因为病毒或者软件问题、传输问题, 导致各种格式文件都有可能传输至接收目录, 台站上传的文件格式与正确格式比较相差可能比较大, 因此格式检查程序需要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将格式检查程序的结果分为3个级别:正确, 告警和错误, 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由于台站和各省上传的新格式Z文件可能为单站文件, 也可能为打包文件, 程序也必须能同时处理这两种格式文件。

正确文件的文件名和文件格式都必须与前文中新格式自动站Z文件说明中的完全相同, 且其发送时间在文件接收时间窗口内 (现阶段只判断提前报, 下同) , 不为重复报, 经过格式检查程序后可进行共享、入库和格式转换等处理。

告警文件的文件名必须符合说明规定, 发送时间在文件接收时间窗口内, 不为重复报, 且文件中测站基本信息行必须完全符合规定, 之后的行允许缺行、行顺序错误、某一行的数据组数不正确、某一行的数据总长度不正确等问题存在, 都确定为告警文件, 程序将错误的行顺序纠正过来, 纠正过后的文件可以进行入库、格式转换处理, 不算缺报, 这样可以判断出这些文件的问题但又不将这些文件判断为缺报, 同时给出告警。

错误文件的文件名不符合说明的规定, 或者发送时间不在文件接收时间窗口内, 为重复报, 空报 (空文件或只有台站基本信息行, 没有观测数据行) , 或文件中测站基本信息行与规定的不相同, 程序即判断其为错误报, 此报文将被移至错误文件存放目录, 不进行处理, 同时给出文件错误告警。

如表1所示为格式检查程序对应的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

3.2 程序效率分析

由于程序需要集成在新一代中, 新格式Z文件行数多, 需要处理的文件个数也比较多, 因此对其执行效率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在国家局, 按照2416个国家站来计算, 每5分钟自动站上传一次数据, 按照全部为单站数据来计算, 1小时上传的文件数量即为28992个。因此在程序编写中需要特别注意程序的执行效率, 采用高效的算法, 尽量使用内存和指针来实现。

4 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1 程序的设计流程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见图2所示。将目录中的文件读入计算机内存后, 使用“=”分隔符来分割每个站的报文, 将各个站的报文分隔开, 这样处理可以使程序能同时处理单站格式文件和打包格式文件。之后使用换行符“”来分割每一行的数据, 分割后首先检查台站信息行是否正确。取台站信息行中的观测时间与机器时间进行对比, 如果观测时间比机器时间提前10分钟, 则判断报文为提前报, 将不接收。若经过“”分割后的数据只有台站信息行而没有观测数据, 则判断为空报。之后调用新一代中的函数来判断报文是否为重复报。根据新格式Z文件的正确行顺序来检查接收到文件的行顺序, 若为错则纠正后告警, 不会影响其后此报文的处理。表2为格式检查程序检查出的文件错误说明。

4.2 程序的关键部分

4.2.1 操作尽量在内存中完成, 尽量使用指针

由于系统对本程序的执行效率要求很高, 因此在程序要尽量使用指针来完成, 而不是通常使用的数组。首先读文件时, 将文件读入使用malloc () 函数分配好的内存中, 之后对数据的操作都在内存中进行[2];同时使用二维的指针数组来指向分割好的每一组数据, 使用指针来进行操作, 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4.2.2 使用合适的分割符号和分割函数

认真分析单站和打包文件的格式, 采用首先使用“=”来分割每个站的数据, 之后使用“”来分割单站每一行的数据, 最后使用空格“”来分割每一组数据。

分割函数不是采用传统的strtok () 函数, 而是采用速度更快, 更简单的strsep () 函数来进行报文的分割[3]。可以实现分割报文时只是将各组数据的指针赋给二维指针数组而不是将数据不停的拷贝到数组中之后再进行格式检查, 大大提高了效率。

4.2.3 包含尽量多的错误、告警种类和详细的提示

实际应用中系统给出的报文错误和告警提示是各级技术人员排查错误来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因此程序编写过程中就尽量包含了各种不同的错误、告警种类的详细信息, 是台站、省市级和国家级相关技术人员在报文格式出现问题后能尽快定位报文格式错误来源的重要参考信息。

4.3 程序的效率

通过对大量报文的格式检查来测试程序执行的效率, 图3为对一个共10020个站的新格式Z文件的打包文件 (此文件包含各种错误报文和告警) 进行格式检查所耗费时间, 可以满足省级和国家级系统的使用 (国家级每小时28992个单站文件) 。

5 结语

新格式Z文件的传输已经在三个试点省 (湖北, 河北, 内蒙古) 全面展开, 这三个省所有的测站都已经切换为上传新格式Z文件, 而本格式检查程序也已经集成到新一代国内气象信息系统中, 运行已经超过3个月。在此期间运行稳定, 能检查出规定的错误和告警, 效率能够满足要求, 同时也为下一步新格式Z文件传输在全国的切换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气象资料的传输过程中, 接收到资料后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接收到的资料进行格式检查, 而资料格式检查程序的检查错误的全面性和执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资料处理时效。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站新格式Z文件的文件命名和正确格式, 接着详细分析介绍了针对其格式编写的格式检查程序的功能、程序关键点和其执行效率, 可以作为其它资料格式检查程序的参考。

关键词:新格式Z文件,格式检查,C语言

参考文献

[1]刘媛媛.自动气象站资料处理时效问题的研究[J].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集.2011:529-536.

[2]Neil matthew, Richard stones.Linux程序设计 (第3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11-216.

[3]Linux内核2.6.29说明.

的基本格式 篇2

1、篇名

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2、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2.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2.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示例:

ZHANG Ying(张 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2.3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分隔,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2.4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示例:

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系,陕西 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 教育系,陕西 西安710061)

3、摘要

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以楷体字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般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以“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4、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示例:

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

5、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示例:

中图分类号:A81;D05

6、文献标识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均应标识相应的文献标识码: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 动态性信息;E 文件、资料。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示例:

文献标识码:A

7、文章编号

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文章编号由每一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篇首页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其中文标识为“文章编号:”。示例:

文章编号:1672-0059(2003)01-0001-03

8、收稿日期

8.1 收稿日期是指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8.2 收稿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标注,以“收稿日期:”作为标识,排文末,并用10字距正线与正文分开。

收稿日期:2003-08-18

9、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

分号隔开。基金项目排在收稿日期之后。示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

10、作者简介

对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等作出介绍,其前以“作者简介:”作为标识。置于收稿日期(或基金项目)之后。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示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年生,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

11、正文

11.1 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层次序号可采用

一、(一)、1、(1)、1);不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11.2 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11.3 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标点作为标识的用法另据后文规定),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夹注及表格内的文句末尾不用句号。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

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11.4 数字使用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非公历纪年用汉字,并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字距。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应使用汉字。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11.5 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一律植字。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图较多时也可集中排在文末或其他适当位置。插图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图旁应串文。图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并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篇名和所在页码。

11.6 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表内数据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相邻行格内的数字或文字相同时,应重复填写。表一般随

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格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表旁应串文。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面;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

11.7 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11.8 文稿中的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在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某些公式也可夹在文句中间。数学公式的编排,应遵循量、符号的书写规则。

11.9 每篇文章应尽可能排在连续页码上。确需转页时应在当页最末一行标点停顿处注明“下转第×页”;在接转部分之前注明“上接第×页”,字体与正文区别,加圆括号。转页应尽可能少,并不可逆转。

11.10 分期连载的长文,应在每期篇名之后加注连载序号,文末加注“待续”,最末一期加注“续完”。

12、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认为需要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文字,排于注释及参考文献之前,字体应与正文有所区别。

13、参考文献

13.1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文中的标示序号除

作为正文直接说明语外(如“文献[1]指出”),都放在加注处的右上角(如“爱因斯坦等[4,8-12]…”)。

13.2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13.3 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会议录,G-汇编,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需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 磁带数据库,M/CD 光盘图书,CP/OL磁盘软件,J/OL 网上期刊,EB/OL 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注其载体类型。

13.4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五号编排在文末。其格式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示例: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

[5] ﹝美﹞阿特巴赫.学术殖民主义在行动:美国认证他国大学.[J]复旦教育论坛,2003(6):1-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G](或[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示例: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G]//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示例: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

地址.示例:

[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4].http:.[10]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1]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3.5 注释集中排在文末,参考文献排在注释之后。

13.6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的基本格式 篇3

一、格式的优先级

1、格式按钮和格式刷的优先级与单元格样式优先级相同。对于这些格式, 单元格应该显示哪一种格式呢?这要由它们的设置顺序决定的, 后面设置的格式的优先级要高于前面设置的格式, 也就是说单元格会按照后面设置的格式显示。

2、多个条件格式的优先级:如果在一个单元格上应用了多个条件格式, 并且单元格的内容同时满足多个条件, 那么该单元格应该显示哪个条件格式呢?这就要看条件格式的设置顺序, 先设置的条件格式优先级低, 后设置的条件格式的优先级高。条件格式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

例如:某一个单元格值是150, 设置了两个条件格式, 第一个条件是:“单元格值>120”, 格式为:“浅红填充色红色文本”;第二个条件是:“单元格值<180”, 格式为:“绿填充色深绿色文本”。可以看出单元格中的值同时满足了两个条件, 由于第二个条件格式是后设置的, 它的优先级高, 所以单元格按照第二个条件格式中的规则显示格式, 即单元格的填充色为:绿色;文本颜色为:深绿色。

二、格式的清除

1、对于格式按钮设置的格式, 将格式设置为Excel中的默认格式就相当于清除了单元格的格式。以“字体颜色”为例, Excel中的默认的字体颜色为黑色, 如果我们已经将单元格内容的字体颜色设置为红色了, 要取消红色字体, 可以单击“字体颜色”按钮旁边的箭头,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动”就可以将红色改为黑色。这种方法不适合条件格式的清除。2、有一些按钮是开关式按钮, 比如“自动换行”、“合并后居中”、“格式刷”按钮等, 以“自动换行”按钮为例, 当这个按钮按下时, 单元格中的内容会自动换行;再单击这个按钮, 按钮就会抬起, 单元格中的内容也会取消自动换行。3、对于条件格式的清除, 单击“条件格式”按钮下面的三角, 鼠标指向“清除格式”, 展开下一级菜单, 选择清除所选单元格的规则。可以清除掉单元格上设置的所有条件格式规则。如果单元格上设置了多个条件格式, 又不想将所有的规则清除掉, 只清除其中的一部分规则, 可以在“条件格式规则管理器”对话框中, 选择要清除的规则, 然后单击“删除规则”按钮。4、套用表格格式的清除, 因为表格是工作表中的一个特殊的区域, 所以不能像普通区域一样直接清除, 要将表格从一个特殊的区域转换成普通的区域, 才可以清除表格格式。使用“设计”选项卡上的“工具”组中的“转换为区域”按钮, 可以将表格转换为工作表上的常规数据区域, 这时表格功能将不再可用, 就可以像一般单元格一样操作了。5、单元格样式的清除, 单击“单元格样式”按钮, 在下拉列表中单击“常规”按钮, 就可以取消已经设置的单元格样式。6、还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清除格式:“开始”选项卡“编辑”组中的“清除”按钮。单元格中的格式、内容、批注和超链接可以分开清除, 也可以同时清除。

三、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发展, office的应用已成为人们现代化办公的重中之重, 而Excel强大的报表处理功能给我们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3]。Excel在财务管理、经济、营销、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Excel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 在药理学、免疫学、临床医学、资料管理、药学、检验、教育等专业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清除方法。通过快速、高效、准确的格式化, 使工作表、单元格的格式更加美观。

参考文献

[1]张志群, 刘志明, 舒新玲.EXCEL单元格自定义数字格式探讨[J].学习园地, 2008, 24 (11) :60

[2]郑倩倩, 智淑敏, 廖启明.大学计算机基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90

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篇4

一、问题提出

要对别人的研究进行阐述、归纳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同时揭示自己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假设与变量分析

要分析清楚课题的变量,有的是既有自变量又有因变量研究,有的则只有自变量或重点是自变量研究。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具体研究方法 3.研究措施

四、论文结构

五、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通用)

一、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域实现“两个转变”和我省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出发,针对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是否要设定子课题。各子课题既要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形成课题系统。作为省、市级课题,最好设定子课题。形成全校的课题研究系统。

2、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小学生个性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3、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突出介绍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

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如课题组活动时间;

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

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

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

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点:

1、要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

2、要多学习,多借鉴。集思广益开眼界(学习与借鉴)。

上一篇: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下一篇:心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