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标准

2024-07-26

心理标准(精选9篇)

心理标准 篇1

在心理学界谈到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但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人们认为精神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代价极高的治疗方法, 因此往往无效。华中师范大学夏勉, 江光荣提出咨询效果研究有两大主题:一是结果研究;二是过程研究。结果研究顾名思义是研究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结果是否有效。而过程研究则是在结果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心理咨询中起作用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总的来说, 咨询效果研究包括三大问题:一是心理咨询在总体上是否有效;二是什么样的咨询和干预是有效的或者说哪些因素对咨询有帮助;三是如果咨询已经有效,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继续增强其效果。第一个问题属于结果研究。后两个问题则属于过程研究。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出在科学评估心理治疗的标准时, 第一重要的是疗效的标准。有时候会出现“您好——再见”现象, 即来访者在刚来的时候会夸大自己的病情希望得到帮助。随着治疗的进行, 来访者觉得心理咨询师的方法已经用的差不多的时候, 或是产生了怀疑的时候, 会说自己好多了, 得益于咨询师, 但这不一定是真的有效果。疗效标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标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能够在意识领域中意识到原来是潜意识的感受和思想, 行为主义者则设法克服由特定境遇引起的症状, 而不是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也就是说, 这个咨询效果的评估并不是单一的, 不同学派会有不同的标准。

一、对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依据

至于心理咨询是否真的有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首先是来访者的自我评估。比如社交恐惧症来访者不再害怕与人交往, 并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恐惧症来访者不再害怕原来害怕的事物, 这说明心理咨询起到了一定效果。其次是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有所恢复。比如开始正常社会活动, 正常上班上学, 效率提高。第三是来访者的生理指标有所变化。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来访者会伴有躯体上的症状, 如失眠、头痛、濒死感。躯体症状会随着心理问题的解决而慢慢消失。第四是来访者的认知模式, 人格个性特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比较缓慢的, 是难以被察觉的。比如具有非合理信念的来访者慢慢地开始使用比较平和的态度来看待生活。有些有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在长期的心理资料后有所好转。

二、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的具体方法

针对以上的心理治疗的效果依据, 我们可以具体化, 成为可以操作的心理治疗效果评估方案。国外曾有学者曾采用随机化临床实验、但个案研究的方法, 设置对照组、选取能力相当的咨询师, 控制其他相关额外变量, 研究心理治疗的效果。

当前我国所采用的评估方法首先是咨询师的评估。根据咨询师的观察, 是否达到了当初的咨询目标, 来访者是否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有所改善, 是否具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更合理的认知, 和更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其次是来访者的自评。是否情绪困扰减少, 行为问题减少。第三是来访者的亲人好友对其状况的评定。比如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不再那么消沉, 开始将关注点渐渐地转移到外部世界, 并且脸上有了笑容, 愿意与亲人朋友交往。第四是第三方的评估。这个人在治疗初始要与来访者接触一段时间, 对其心理问题的性质有所了解, 在咨询结束后再次接触此人, 看是否有所好转。第五是量表的评估。现在这种方法使用得非常广泛, 在心理治疗中, 常常使用的是SCL-90、Eysenck人格量表等。当前, 我国学者翻译并修订了Lambert在1996年编制的心理咨询效果的工具——效果问卷45。这是一个自陈量表, 包括45个Likert5点计分题, 测量主观不适 (subjective discomfort, 简称SD)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简称IR) 和社会角色表现 (social role performance, 简称SR) 三个方面, 由此得到三个分量表分和总分。此量表中文版信效度检验的结果与Lambert等人英文版报告的基本一致, 能到达测量学的标准。OQ-45的测量结果可以为咨询师提供反馈, 帮助咨询师对当事人的咨询进展情况作出正确评估, 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如果要客观地评估咨询疗效, 需要经过一下几个方面的检验:首先是设立对照组。要有一个未经过治疗的小组作为对照, 要在动机, 年龄, 病情等方面相似。其次是随机安排。来访者要随机的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好是两个组都不知道到底哪组在接受治疗。第三是客观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 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那些关键的变化必须用可靠的指标衡量, 并由客观的观察辅助。第四是考虑胜任能力。要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进行咨询。否则会因为咨询师的水平问题达不到效果。第五是进行随访。治疗开始3-6个月后, 治疗结束时, 数年之后, 要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才能说明咨询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三、在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评估的时候要以咨询目标为重, 目标内容的改善, 是咨询成效的直接表现。如果一个患有特定恐惧症的来访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 还是回避特定的事物, 但是与人交往方面有所提升, 这时心理咨询对来访者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并没有达到咨询的直接目标, 但是间接地对其回避社会交往产生了作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咨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既要看重咨询总目标的评估, 也要看重阶段性目标的评估。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是一步步提高的。整个咨询治疗过程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咨询单元组成的。所以对咨询的评估, 不仅要看最后的结果, 也要看每次咨询的效果。这样可以获得更及时的反馈, 保证咨询有比较好的效果。

摘要:当今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都非常关注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传统的观点认为心理咨询的效果是非常主观的, 很难对其进行评估。随着心理咨询学科一步步成熟, 已有一些评估依据与评估方法, 如咨询师评估、来访者自评、来访者的亲人好友对其状况的评定、第三方的评估以及量表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是在评估的时候要以咨询目标为重, 目标内容的改善是咨询成效的直接表现;其次是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既要看重咨询总目标的评估, 也要看重阶段性目标的评估。

关键词:心理工作,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曾祺.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探析.文化研究, 2012.1.

[2]李钰静, 骆宏.心理咨询效果评估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第23卷.

心理标准 篇2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和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实事求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满意的心境。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

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分析,既不会被别人的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4、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

5、适度的情绪。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心理健康的10大标准 篇3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健康大为不利。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订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从而可以得到最大的施展。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取得更多的成功。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同样于身心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护生心理健康衡量标准及学校教育 篇4

1 护生的心理素质与全面素质教育

护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护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意上,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 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教育所指“素质”的内涵有所扩大, 它是指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护士素质是指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三方面[1]。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其素质培养主要通过护生在校的培养、训练。在护生素质教育中, 思想品德素质是首要的, 同时, 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不可忽视。护生要真正接受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提高品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其基础都是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护生思维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以及他们的社会化水平等, 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

2 护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2.1 心理发展符合其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

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 在某一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心理特征。目前, 护生都是初中毕业生, 它们在生理上已趋成熟, 心理上未成熟;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思维上、自我意识、社会化等方面, 每位护生的认识、情感、言行应该符合他的年龄特征, 才是心理素质高的表现。

2.2 情感稳定, 行为自控。

感情成熟是青少年最主要的发展任务, 它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感情自治, 即个体自己寻找情感力量源泉的能力, 而不是依靠双亲及老师来提供心理和情感保障。二是行为自治, 即个体做出自己的决定, 管理自己的事务和照顾自己的能力。这两项自治是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的, 即完成心理上的断乳过程。随着感情的成熟, 青少年逐渐摆脱“本我”的控制, 掌握由一定社会文化所决定的感情表现规则, 学会驾驭和控制自己的感情表达, 让理性原则而不是快乐原则左右自己的行为。感情成熟既是社会化的目的又是社会化的手段。

2.3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是科学

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 是信息化社会, 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 环境复杂的社会, 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 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 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 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及技能, 使生活、工作得心应手, 少走弯路, 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2.4 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素质高的护生, 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 认识和了解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护生一毕业就要走上社会, 其社会性发展是其人生转折的关键点, 在校期间就要进行社会化的培养。学生社会化的培养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a.获得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用。所谓社会规范是指调整和规定社会成员各种行为的规矩和方式,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准则, 宗教戒律等等。学生应理解社会规范的现实意义与文化内涵, 譬如对家庭要理解家庭的社会功能, 家庭的结构, 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血缘关系和情感特征, 从而领悟自己的家庭角色及相关的权利与义务。所谓社会技能是指生活、学习、生产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 包括家庭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校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以及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b.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这是学生在理解社会规范、参与社会活动之后对社会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取向。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 确定标准, 判断是非, 产生情感, 明确作为社会成员存在的意义与角色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目标及价值观、社会观。c.具备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高层形态。作为有效的社会成员,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与探索的能力、民主参与的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组织与协调的能力等。

3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教育之中

3.1 护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育人的工作, 都是为了塑造护生高尚的人格, 使之适应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没有政治倾向性, 但是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回避不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消除护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更是为了培养护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在实际工作中, 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好, 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成效。

3.2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环

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从心理学上去寻找学生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 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 了解其行为动机, 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摒弃简单斥责的做法。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 其主动性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 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和帮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自我完善, 从而促进其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

3.3 增设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 增开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3]。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4 开展心理咨询, 进行心理调查。

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 由专职心理老师值班, 进行个别辅导。个别心理咨询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 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疏导, 为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开展心理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学生心理调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新生进校时的测试调查, 包括自我认识、学习心理、行为心理等, 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认识新生,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二是各年级学生的测试调查, 包括学习心理、行为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情感心理等。这些心理健康档案结合平时收集的有关心理教育反馈信息, 为学校制定相关措施和教师进行辅导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5 开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 了解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促使家长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摘要:护校在培养护生的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 更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掌握护生心理发展态势, 衡量其心理健康水平时, 一般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发展符合其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情感稳定, 行为自控;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社会协调一致;具备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护生,心理健康,衡量标准,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0-14.

[2]焦玲艳等.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7, 15 (3) :231-233.

心理健康评定标准 篇5

什么是心理健康?有何评定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这4个标志最初是由各国心理卫生组织达成的一致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心理卫生组织和心理学家又对这个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1)提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因具体和易理解和操作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这十条标准是:

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对身体和自身能力充满信心,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精力充沛,有规律的生活。)

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客观实际的评价,能接纳自己甚至是身心的缺陷,不自卑,不自恋,自傲)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在,理想的目标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不会执着于不切实际的赌博或虚拟世界。)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不会离群独居,能在大多数人能适应的地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反应适度,能顺应环境的变化。)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人的个性,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或者说其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与周围人相处是和谐的,能被周围的人理解和接纳。)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这是人所具有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的能力:人能经验中通过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并能总结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并应用于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战胜挫折。)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因而既能保持自己的立场与见解,又不会将之强加于人,更加不会己所不欲而施于人,在与人的交往中,感到快乐、分享感情,相互协调,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渲泻情绪和控制情绪;(大部分时间里人的情绪是平稳的,并能对社会刺激自动作出适度的情感反应,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在遇到生活中重大挫折或突发事件的时候人们能适度地渲泻情绪,并能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控制,恢复正常的状态。)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健康的人能主动参加团体活动,能配合团体的活动,能在不妨碍集体其它成员的基础上适当地展示自已的个人魅力和发挥自己能力。)

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懂得如何不违背社会规范并利用社会关系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求,而且能知足常乐,不过分贪婪或压抑自己的个人需求。通俗地说就是知道如何在不妨碍他人生活和不犯法的前提下满足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述十条标准,反映了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十个方面的要求,实际上完全符合这十条的人,不会超过15%,80%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5%的人有心理疾病,需要进行治疗。因此如果你有了心理上问题并不是很丑的事,这是80%以上的大多数人都有的,其实在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有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和做心理咨询是一种很体面的事,是一种追求高素质高品位生活的表现,在美国有一句很形象的话:“成功人士,都是左手牵着律师的手,右手牵着心理咨询师的手,才能走向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中是很有道理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没有法律保护你,你就没有真正的人生安全,你的经营或财产就可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没有心理咨询师帮助你,你就可能承受不了激烈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难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甚至陷入感情困扰和人际冲突中不可自拔,从而享受不了轻松愉快的高品位生活,作为美国总统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顾问小组,更何况凡夫俗子成天烦恼郁闷又怎能幸福呢?因此做心理咨询绝对不是什么丑事。心理咨询有两大作用:即心理保健作用和促进成长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防治心理疾病,促进潜能开发。那么,如果你对照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发现自己有那么一条两条不能符合,这是不是就说明有了心理问题,或者说,是否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呢?根据我们心理咨询中的实践,要分辨自己是否出了心理健康问题,患了心理疾病,只要把握住三条鉴别的原则就能基本判断我们的心理是否健康:

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三个大原则是:

㈠首先看看你心理活动如感觉、知觉和认识,是否长时间与众不同?如果与众大大不同,更能说明问题:大家都看不到的你看到了,大家听不到的,你听到了,大家受得了的你受不了,大家快快乐乐的你愁眉苦脸,这就提醒你要注意你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是否一致?!这是由于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一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客观环境协调一致。比如,教室里同学讲话的噪音,如果大多数同学都若无其事,而你觉得特别难受,那就要省察一下自已难受的原因了,是因为情绪不好还是因为身体不好引起的,是偶尔如此还是经常如此,如果看到,听到大多数人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一种幻视幻听,是严重心理疾病的症兆,也可能是脑出血或脑损伤的缘故,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去医院看病。㈡其次要看看你的思维、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行为方式,神态动作表现,是否经常与心不同?即与你的本来心愿不同。正常健康的人心理活动,如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外在表现一般都能服从我们大脑的指挥,想笑想哭,大哭一场还是微微流泪,我们的动作前进后退,一般都能做到随心所欲,调节适当,但是,当你发现你有一些奇怪的行为,并非你的意愿,或者是你本来就认为没意义的事,却总是自动地去做,似乎你无法控制,如果你内心的诉求与实际行为不再协调时,或者经常出现行为或思想失控的情况,如大哭不止,情绪郁闷低落几个月,或者象蚊子咬了这样小小的刺激就受不了,你就要提高警惕你是否有了心理健康问题,这时候主动找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可以及早地帮助你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㈢第三个原则,看看你的身心状态,你的性格或者说个性是否变得与以往不同?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个性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就象小说中的人物在我们的头脑中有鲜明的特征,比如《水浒传》的李逵,他的个性是憨直可爱,粗犷鲁莽,勇猛正直,我们不提这个人的姓名,只描述他的个性特征,很多看过这小说的人就能猜中是他,但如果李逵忽然变得,温柔体贴,多愁善感,象东方不败一样,我们就得认真思量李逵是否有了心理疾病。因为人格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果在没有明显外在原因比如演员为了表演和模仿的需要,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是不会经常改变的,如果经常表现出性格的不稳定,甚至好象变了一个人,用专业术语来说吧就是一个人具有多重人格,如一个人昨天象林黛玉,今天象王熙凤,性格大变,她周围的人就会感到难以理解了,也就慢慢会疏远因为感到无法接纳你。而且人的身心状态也一样,健康的心态感觉是舒适的,安稳的,如果与以往的心态发生很大改变,就要格外引起注意,如感到比以前疲累,无趣味,更焦虑紧张或情绪更抑郁低落,或躯体痛疼不适,医生检查后又没有发现生理上的器质病变,这很可能与人的心理不健康有关。

如果你自己或是你的亲友符合这三个原则中的任何一项,是否就能完全肯定有心理问题或者说有心理疾病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心理学的临床实践发现,即使符合了上述三大原则之一,也不见得就一定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但是出现了这些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要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由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有更具体的医学标准,心理疾病的诊断结论应该由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来下,其它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给人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因为这不仅仅是不尊重人,更有可能给人带来心理负担和消极的不利影响。比如青少年的行为和个性变化,个别孩子奇装异服,行为乖张诡异,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正处于学习和身心成长的阶段,因为具有能力的可发展性和个性的可塑性的特点,他们常常表现出的标新立异和怪异行为,往往是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和创造性的偿试行为,以及逆反心理的影响,一般过了一段时间又会恢复正常。

那么,如果我们应用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三大原则,发现有人符合这三项原则之一,应该如何应付和处理呢,我们建议按影响人正常生活的轻重程度不同,视实际情况加以区别处理,有五种情况:

①心理问题:确实感到有点与众不同,或与心愿不同或与以往不同,但并没有严重影响他(她)的正常生活,人际关系和主观感受上没有很痛苦的感觉,只是一时不了解自己正在发生的变化,这种情况只是正常人遇到了心理问题,内心对发生的身心变化有所疑惑和苦恼,可以通过请教学校老师,进行相应的心理知识咨询,或网上查询,阅读相关书籍,与朋友交流沟通来解除疑惑。

②心理困惑:基本符合三项原则中的一项以上,对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有所影响,个人常常因应对这种情况感到苦恼,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忍受心身不适的状况,但没有很好的方法消除,而且情绪受到影响,如有点压抑,或持续紧张兴奋,在大部分时间能够坚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习和工作。应对这种情况,与朋友、家长和老师多交流获得他们经验性的指导,一般有效,如果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则效果更好,心理咨询能帮助你有效地预防心身疾病,加强心理保健。

③心理障碍:完全符合三项原则中的其中一项以上,对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影响,主观感受到显著地不适感或痛苦感,常有伴发性的自动回避和退缩行为,须付出艰难的主观努力才能暂时克服其消极影响,且经常出现这种担心的状况,如在学生中出现的学校恐怖症,怕上学,怕到班上去,这就会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应对这种情况,应该积极主动的首选心理咨询,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正视自己的问题,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④心理疾病:完全符合三项原则中的其中一项以上,对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影响,主观感受到显著地不适感或痛苦感,确有超出常人对同样刺激的具体感受,如易激惹或与之相反表情淡漠,伴发自动的思维、行为等病态反应,主观努力已难于控制不适的症状,有强烈地求治愿望和行为。应对这种情况,应该积极主动的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接受专业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接受多疗程的带治疗功能为主的心理咨询,有时还要根据需要,辅以药物进行治疗。

⑤精神疾病:完全符合三项原则中的其中一项以上,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已经不能顺利进行,主观感受到严重的不适或痛苦,或对现状和已患疾病缺乏自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行为明显异于正常人,本人却没有治疗愿望或不愿治疗,或有幻觉、妄想和失控情绪及行为,或离群长时间不理人,生活懒散,或过于热情热衷穿着打扮,种种异常,按临床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应积极送往医院精神科以药物为主进行治疗,或隔离实行住院治疗。待出院后,要坚持服药,在康复期间才能接受心理咨询稳固疗效。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篇6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据此,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精神活动有不太稳定的特点。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似一次性的那样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的心灵。

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将这10条标准综合起来考察,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行动措施。

心理标准 篇7

一、求贤纳才以求建国兴业的心理

“无常安之国, 无恒治之民, 得贤则昌, 失贤则亡。自古及今, 未有不然者也。”[1]能否选用贤才, 关系国家的兴亡。历代圣明的帝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都把招贤纳士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问题, 把尊贤重才作为治国之本, 奋力躬行。不仅具有重贤的思想, 重贤的实践也是不胜枚举。有的甚至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

秦孝公极其成功地在秦国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战时法制社会, 这一切的实现自他颁布求贤令开始。公元前361年, 孝公即位后, 立即下了一道“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 修德行武……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2]招纳有才能的人, 为秦国的改革献计献策。商鞅评说:秦公求贤令, 乃五百年一卷雄文。其一, 痛说国耻, 历数先祖四代无能, 开旷古先河;其二, 求霸业而不求吏治, 身处穷弱, 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其三, 胸襟开阔, 敢与权臣分享秦国, 公器之心可昭日月。只此三点, 堪称真心求贤。汉高祖刘邦曾亲下“求贤诏”, 宣布:“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 使明知朕意。……其有意称明德者, 必身劝, 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 署行、义、年。有而弗言, 觉, 免。”[3]一个封建帝王, 为保证揽尽群贤, 不至于埋没人才, 号令官员访求贤人, 亲往劝勉, 备车请送, 并对有贤未荐者予以革职。有贤必荐, 违者必究, 其决心之大, 跃然可见。三国时期曹操为了达到网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 从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 到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 的八年时间里, 先后下达了三道“令”, 这就是《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 [4]其思贤如渴的迫切心情已可概见。唐太宗李世民亦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 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因此曾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在其中一篇《荐贤举能诏》[5]中袒露:“朕遐想千载, 旁览九流, 详求布政之方, 莫若荐贤之典。”大声疾呼有才能的贤人“务尽报国之义, 以副钦贤之怀。”渴慕贤才的心情昭然于世。

二、真心实意与叶公好龙

纵观唐前历代求贤诏令, 尽管帝王普遍认可:治国之要, 务在举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 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但比较起真心实意求贤若渴的帝王, 有的帝王求贤也只是叶公好龙罢了。

以前秦世祖昭宣皇帝苻坚和隋炀帝杨广为例。据史料记载, 苻坚在位期间所颁布的“求贤令”是历代帝王中最多的。最有影响的是:升平二年 (公元357年) 下诏各级官吏举荐“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6]甘露三年 (公元258年) 诏求:“其有学为通儒、才堪干事、清修廉直、孝悌力田者, 皆旌表之。”[7]咸安二年 (公元372年) 三月诏令“关东之民, 学通一经, 才成一艺者, 在所郡县以礼送之。在官百石以上, 学不通一经, 才不成一艺者, 罢遣还民。”[8]还在灭燕之后, “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 简召英俊, 以补关东守宰, 授讫, 言台除正”[9]等等。对于知名人士, 苻坚更是千方百计罗致, 常以安车蒲轮礼请, 甚至不惜大动干戈而求得一贤。如出身贫寒的王猛、襄阳谋士薜瓒、刑余之人张蚝以及羌人姚苌、鲜卑人菜容等等, 举不胜举。可见其求贤之真心实意。

对比诚心求贤的帝王, 有的帝王只是借求贤之举, 标榜自己的贤明, 做形象工程而已。隋炀帝在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 四月下“求贤诏”, [10]特别要求“学业优敏, 文才美秀”, 把“文才”作为选贤的标准。但是隋炀帝杨广对自己的文才极其自负, 认为即使以才选君, 也该自己当皇帝。薛道衡才名冠绝南北, 隋炀帝就找个借口把他杀了, 还得意地问:你还能作‘空梁落燕泥’吗?王胄有名句“庭草无人随意绿”, 诗文被社会奉为范文, 也被杀掉。这种求贤, 不过是装模作样、叶公好龙罢了。

三、德才兼备是历代帝王求贤的标准和难题

(一) 历朝的求贤标准有其共性, 即努力追求德才兼备, 但因世、因时、因事、因职和因统治者的德才状况各有侧重。

从历代的求贤诏令来看, 德才兼备, 是招贤纳士追求的最高标准, 但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不仅是相对的, 而且是奇缺的, 历史上这样的人才屈指可数。所以, 对这一标准, 帝王没有过于理想化, 往往持务实的态度, 根据治理国家的实际需要, 灵活掌握选人标准, 使选人服从“治世”需要。其中以曹操的“求贤三令”表现得最为典型。

在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中, 曹操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其实现统一大业的关键所在。为此, 他在用人方面作了大胆的革新, 彻底打破过去“经明行修”这个传统的仕进标准, 坚决主张从各阶层选拔人才, 广开才路。传统的做法是先德后才, 但曹操却相反, 他三次下达求贤令, 公开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

在其首次颁布的《求贤令》中说:“今天下尚未定, 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的求贤标准。

时隔四年, 曹操的第二道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陈平、苏秦之例, 强调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推翻了传统贤士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定义, 他认为所谓贤人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能力, 第二要能够为我所用。他举例说, 即使是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像吴起那样“杀妻求将”的人才, 他都会“得而用之”。

曹操的第三道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与上两道求贤令意思相同, 但说得更为直露。明确主张乱世之时, 要敢于起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唯恐许多名声不好的有才之人, 因受到名士的清议品评而遭到废弃, 不能为己所用, 因此反复强调用人要不拘品行舆论, 弃其所短, 用其所长, 只要有才, 就可以大胆地推举任用。

曹操这种“唯才是举”的人才观, 囿于历史的局限, 显然有偏颇之处, 品德和才能是人才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德靠才来发挥, 才靠德来统帅。有德有才, 必然会推动事业的发展, 有才无德, 则会形成奸佞当道的局面, 最终导致事业的遇挫或失败。但其合理成分也是不容忽视的, 使用人才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主要是利用其最大使用价值, 至于他们身上的某些缺点、错误, 只要无关大局, 就不应深究。

(二) 乱世尚才, 治世尚德;开拓尚才, 守成尚德。

综观诸“求贤”诏令, 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 诸帝王对“贤才”的要求各不一样。传统文化一向十分重视“立德”, 把德行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但是时代背景不同, 求贤标准也有所偏重。

汉高祖刘邦初得天下, 帮他打过天下的各色人才又有不少要夺取他的天下, 搞得刘邦手忙脚乱。只有读过书, 并注重德行的人才, 如张良、萧何等, 一直死心塌地忠于刘邦。切身的经验体会使刘邦深感打天下与坐天下不是一回事, 使用的人才不能不有所选择, 于是开始看重标榜德行的读书人。于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 二月下求贤诏, 感念“贤人以与我共平之矣, 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夫?”为笼络民心, 渴望“贤士大夫有肯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汉高祖的这篇求贤诏, 标志着他从创业进入守成后人才观念的转变。

魏武帝曹操在“世积乱离”的时代, 不拘一格, 甚至打破了品性为上的用人习惯, 提出了一种“惟才是举”的用人标准:“若必廉士而后可用, 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曹操三下“唯才是举”令、以及不拘一格用人的思想在当时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有其积极意义, 为战胜对手, 开创基业奠定了基础。如其所言“治平尚德行, 有事赏功能”。意思是天下太平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前面, 慢慢地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但是现在是一个有事的时候, 是一个天下不安定的时候, 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要奖赏的是功能, 功是功劳, 能是能力。当然, 这种做法和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隋文帝杨坚在开国之初, 以“贤良方正”的政能之才作为用人之要:明知今古, 通识治乱, 究政教之本, 达礼乐之源。

隋炀帝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 四月颁布的“求贤诏”, 强调“学业优敏, 文才美秀, 并为廊庙之用, 实乃瑚琏之资。”其时正值太平之秋, 特将“文才”作为贤才之条件。

与曹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同, 唐太宗用人, 由于即位后的太平治世与曹操所处的混战乱世不同, 因此他较注重人才的品行、学术方面的基本素质。贞观十七年 (公元643年) 五月, 唐太宗下诏, 令地方州、县长官推荐贤良、茂才、异能之士。结果应荐者多非真才实学, 唐太宗很不满意。于是次年即贞观十八年 (公元644年) 颁布“荐贤举能诏”, 再次下诏求贤, 明确地表明其德才兼备的思想。“今之天下, 犹古之天下也。宁容仲舒、伯起之流, 偏钟美于往代;彦和、广基之侣, 独绝响于今辰?”感叹当今“俊造难进”, 于是“令州县依前荐举, 皆集今冬, 奇伟必收, 浮华勿采。无使巴人之调, 滥吹於箫韶;魏邦之珍, 沉光于汉水。务尽报国之义, 以副钦贤之怀。”要求州、县长官荐举真正有才能、有操行的“奇伟”才杰, 于冬天会集于京师, 听候召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今天, 充分认识古代帝王求贤思想和标准的积极意义, 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不仅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才制度, 增强我国人才竞争力大有裨益, 而且将会间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通过研究唐以前的求贤诏令文书, 可以看出古代帝王为治国兴业的需要皆重视贤才;但有的是真心实意求贤, 有的只是叶公好龙罢了;历代帝王求贤的标准有其共性, 也因历史条件的差异, 各有侧重。

关键词:唐以前,求贤诏令,求贤心理,求贤标准

参考文献

[1]汉·韩婴.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87.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5:202.

[3]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71.

[4]三国·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4:40-41, 46, 48-49.

[5]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2:472.

[6][7][9]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2885, 2888, 2931.

[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卷一百零三, 1956.

心理标准 篇8

一、内容特点

美国开端计划的幼儿营养执行标准旨在为幼儿提供营养服务, 并作为家庭和社区营养服务的补充,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开端计划幼儿营养服务帮助家庭满足每个幼儿的营养需要, 帮助家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使幼儿健康成长, 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该执行标准包括“判断幼儿营养需要”、“营养服务”、“饮食服务”、“家长参与”和“食品安全与卫生”五个方面, 各方面含有若干条标准, 其中“营养服务”和“饮食服务”的标准最多最详细。该标准不仅从确保幼儿身体健康的角度来制定符合幼儿身体需要的营养计划, 而且还从幼儿身心和谐的视角来规定具体指导。不仅涉及幼儿膳食营养和饮食喂养, 规定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满足幼儿身体需要, 帮助家庭了解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进餐环境、注意事项、幼儿参与活动等方面, 体现了美国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也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首先, 饮食中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期是健康情感形成的关键期, 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期。此营养标准非常注重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呵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如“营养服务”的标准中规定“按要求喂养的最好方法是, 满足幼儿营养和情感的需要, 帮助幼儿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家中或开端计划中心, 不要强制幼儿吃东西, 因为每位幼儿的食物偏好和饮食方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又如, “饮食服务”的标准中对给婴儿喂奶作了具体规定“抱着婴儿, 并用眼睛看着他们, 温柔地和他们说话, 用平静、轻松和充满爱的方式与婴儿进行交流”。这些都体现了开端计划在注重满足幼儿身体成长所需营养的同时, 充分考虑尊重和满足其合理的精神需要, 让他们在喂养过程中获得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再如, “饮食服务”标准通过创设饮食环境来关注幼儿情感需要, “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 为幼儿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自己吃饭, 慢慢吃, 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吃完食物, 以便建立愉快的气氛”。另外还有, “可以允许没吃完就焦躁不安的孩子离开”。尊重幼儿的意愿, 使幼儿生活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之中。

其次, 进餐时支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期是幼儿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 都要考虑支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此标准在幼儿饮食方面规定“允许幼儿选择他们喜欢的活动, 比如购买食品、摆放桌椅、擦桌子、盛饭等”;“允许幼儿参与食物的制作”。以培养幼儿对食品的正向情感和对合作的积极态度。还规定“像在家中一样, 教师与幼儿一起吃饭, 可以边吃边与孩子交谈, 并鼓励幼儿围绕多种话题进行有趣的高兴的餐桌对话”;此时“教师对食物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为幼儿做个好榜样”。吃饭时孩子需要宽松的氛围, 适当的交流会使幼儿充分享受到家的温馨和进餐时的快乐。这些做法使幼儿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有利于幼儿与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师幼关系的融洽, 让幼儿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的定义“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 还需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将心理和社会适应两个重要内容作为健康的基本要素。美国开端计划制定的幼儿营养执行标准, 在关注幼儿身体营养和卫生保健的基础上, 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心理需要, 使幼儿对饮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注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目前在我国, 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在幼儿饮食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幼儿园, 常见教师催促幼儿吃饭、强制多食, 要求幼儿安静进餐、不许说话。在家中,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饭, 哄骗或强迫孩子进食, 尤其对那些不爱吃饭的孩子。幼儿在承受心理压力的前提下吃饭, 进餐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久而久之会使幼儿产生厌食, 对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 我们往往要求幼儿用餐时不讲话, 这虽然有利于幼儿正确吞咽食物, 但却忽视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阻碍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他们有表达自己心声的意愿和与他人交流的渴望。心灵的成长需要从小呵护, 我们应该尊重幼儿, 促进幼儿自主的发展, 为幼儿营造温馨宽松的就餐环境, 注重心理关怀。在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 使幼儿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都得到充分的满足, 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ead start Program Performance Standards and Other Reg-ulations.Head Start Bureau, 1997, p98—115.[1]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ead start Program Performance Standards and Other Reg-ulations.Head Start Bureau, 1997, p98—115.

[2]欧新明:《幼儿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要素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 2001.3.[2]欧新明:《幼儿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要素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 2001.3.

[3]莫源秋:《满足心理需要, 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J].山东教育, 2002.15.[3]莫源秋:《满足心理需要, 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J].山东教育, 2002.15.

学校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评价标准 篇9

我们认为,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适当,主要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这是心理素质训练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张大均教授提出,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包含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积极适应即学生能够合理应对学习、生活、交往和身体发育中的种种变化,能够表现出与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变化和身体发育相一致的心理行为;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高级目标。他还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乐观自信、友善合作、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学会控制与调节自己,消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2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特征和心理需要

教学目标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特征和心理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也应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和特点,把心理素质训练的总目标分解到不同的学段和年级,采用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确定方式,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年级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实际心理问题,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安排训练重点,尽量做到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既不高于又不低于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需要,使其恰好落在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内。

3教学目标的范围适当性

目前,在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教学目标概括面大而全,结果往往是“贪多嚼不烂”。教学目标过大,只会使教师这个也想顾,那个也想顾,结果哪个都是一掠而过,学生不知所学。如此情况,肯定不会产生所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应该简而精,保证一堂课能完成,能取得一定收效。

二、训练主题的适宜性

要保证心理素质训练课取得实际效用,首先必须有一个适宜的训练主题。一个适宜的训练主题必须同时达到适人、适时、适地和适势的要求。

1适人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每一年级、每一班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共性。针对这些不同的共性,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合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使每一年级、每一班级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心理水平基础上得到健康发展。

2适时

特定的情境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出现,而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往往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所以,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因时而宜。例如,应试策略辅导只有在考试前夕进行才能收效最佳,若放在新学期开学初或考试后再进行辅导,肯定收效甚微。另外,适宜的主题还必须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我们在确定训练主题时,必须做到不同年级有不同年级心理素质训练侧重点,以做到针对性强、收效较佳。

3适地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地域的影响。因此,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训练主题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按参考书依样画葫芦,全然不管所进行的活动对于本地区的学生是否合适。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内容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人文环境等采取灵活措施来确定,如在经济落后地区,讲“ 攀比风我所见”、“什么是酷”、“ 怎样花钱”等就不太合适,当然也不会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4适势

心理素质训练课的选题一定要适合时代的发展,触及学生所熟知、所关心的领域,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心理素质训练课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心理素质训练课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三、心理氛围

心理素质训练的过程,是激发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从而激发其情感共鸣,诱发其行动愿望。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氛围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在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中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采用物理手段,如背景音乐、动画呈现、空间位置的设置等;二是采用心理手段,如尊重、理解、信任学生,言语激励或暗示学生,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体验学生的感受等。

那么,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上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是不是可以说教师成功地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呢?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师是否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不在于课堂表面的热闹精彩,也不在于训练活动的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真正能在课堂上充分放松自我,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观点与思想,是否真正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活动、讨论;教师是否真正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真正将自己放在学生朋友的位置,是否真正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民主、开放、安全的心理环境。

四、学生的表现

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所以,作为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表现更有说服力,更具有评价价值。

从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时,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1学生的参与性

一是指学生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是心理素质训练课成功实施的前提。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对所训练内容才能理解透彻、感悟深刻,才能使教师有机会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但是,教师要注意学生参与的质量,学生的参与不能是“ 放羊”式的,应始终围绕训练主题,教师则起监控、点拨、引导的作用。二是学生整体参与的程度。心理素质训练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是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课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2学生的内心体验

在心理素质训练课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有多少机会、时间进行内心体验,学生内心体验的真实度或深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在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时应该考虑的。因为外在的观点、技能或技巧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这一环节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东西。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阶梯。对学生内心体验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细微观察,分析学生课堂作业或作品等来实现。

五、教师的表现

教师作为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设计者、组织者、开展者以及引导者,他们的态度、言行举止、能力等都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心理素质训练课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的表现是我们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们在评价教师的表现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的教育态度

心理素质训练课要求教师必须以民主、平等、宽容、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被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心理氛围中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克服心理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教师是否能做到“ 一为主,四解放”

“ 一为主”是指训练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 四解放”指,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个人自由思考的空间,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教师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和有利于沟通的环境,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多动一动。心理素质训练课不必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 扇面式”、“ 圆弧式”、“ 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也不必拘泥于课堂范围内。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只有通过具体实践,训练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

3教师是否具有必需的心理素质训练实施能力

和谐互动的教学能力 心理素质训练课追求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目标。教师的和谐互动能力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机制。具体体现在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能力和组织多向交往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行为改变的教学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学中涉及行为塑造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行为改变教学,具体包含的技术有:学生自我管理技术,即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的总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施行为改变的技术;行为练习技术,即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矫正不良行为技术,即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表现,分析引发不良行为的具体因素,与学生研究合理的矫正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出调整与修改的技术。

体验内化的教学能力 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体验,并通过布置适量的外部操作或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把握学生感受、体验与反思的方向,借助外部活动促进、深化学生内部体验的教学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而对训练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进行计划、检验、反馈、评价、调节和控制的教学谋划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师的“ 三导”技术上:编导技术,即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因势地选择训练活动的内容、形式、步骤,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引导技术,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感受、体验和反思的技术;开导技术,即教师及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点化、点醒的技术。

六、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即指对心理素质训练课进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通常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或事先选定的测验等,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填写,然后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活动感受及行为变化状况。评价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量的方面可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学生在实施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后的变化,进而评定心理素质训练课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从质的方面进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学生的内省材料进行分析评定,如通过学生的学习体会、周记等来对其心理变化进行评定;二是对学生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后发生的行为变化进行评定。

上一篇:的基本格式下一篇:薄层色谱扫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