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论文

2024-10-03

善待学生论文(精选12篇)

善待学生论文 篇1

说到说谎,我首先想到刘墉的《爱不厌诈》,书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听到这句话,请别见怪,因为爱里常常有诈。想想,小时候哪个人没听过虎姑婆、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虎姑婆吃小孩手指头“喀嚓喀嚓”的响声可能让你记一辈子。这还不够,你居然继续说给孩子听。为什么?为了爱。为了怕自己的孩子没有警戒心,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受到伤害。再想想,哪个人小时候不曾相信圣诞老人,有多少父母会偷偷买玩具,藏起来,再等孩子睡了之后,塞在孩子的枕边或袜子里?为什么?为了爱。为了让孩子在未睡前盼望,在醒来时惊喜,于是想尽办法骗孩子,而且一代骗一代。换个角度,你以为小孩不诈吗?他们也诈,从刚生下来,就会用高八度的哭喊,要父母抱抱;再大一点会装头疼、肚子痛,要大人关心;连对圣诞老人,他们都会耍诈。我就听过三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谈圣诞老人。“我两年前就不信圣诞老人了。”一个孩子说。“对。我也早就发现了,那是父母装的。”另一个孩子附和。“可是我还相信。”第三个小孩表示。前面两个小孩都笑他笨。“我才不笨呢。”那被笑的小孩说:“我装作相信圣诞老人,才会继续有礼物,而且可以看我爸爸妈妈表演。”你说。小孩是不是也很诈?

说到说谎,我总不由想到语文书里的许多情节来: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金色的鱼钩》节选)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倔强的小红军》节选)

说谎并不都是坏事,有一些特定的条件是需要人们去说谎的。最常见的,医院里的医生往往对重症病人隐瞒病情,只把病情告诉给病人的家属,而不是直接告诉病人本人,其目的就是让病人能在心理上放松并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而有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思想品质较好的学生,也会说出善意的谎言,比如,有些学生做好事不留名或用假名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善良的表现。

所以,谎言也未必完全是坏事,说谎的孩子也未必都是坏孩子。孩子会说谎,说明孩子有一定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从谎言的应用角度看,绝大多数谎言是为了保护自己,特别是自己处于弱势群体的时候。所以,孩子撒谎是其在“犯错”后想办法逃避责任,这不是孩子好的表现,该纠正还是必须纠正的。但我们可以借此进行一些特殊的规避风险教育,比如遇到坏人如何说谎保护自己。

虽然孩子大部分的谎话是不可取的,但我们也别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只说实话。让孩子明白在这个社会上,不说谎是不现实的这一事实,早一点教会孩子识别善意和恶意的谎言,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毕竟他们早晚要融入社会。我们教孩子任何东西,应该界线清晰、标准明确,而不是多重标准的,尤其是在自己也做不到的那些地方。

几乎所有人都有撒谎的经历,我们也要看到,说谎是幼儿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孩子的撒谎和成人的撒谎有较大的区别,说谎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优点的。所以,孩子说谎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锻炼和学习,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这就看我们是如何看待孩子的谎言以及是否能正确地处理了。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答应陪朋友周六去新建成的广场玩,但周六他又要到青少年宫去学琴,而教琴的老师要求比较严格,他觉得如果直说,很可能被老师拒绝,这样他会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失去信誉。于是,他告诉老师周六要随妈妈去乡下看望生病的外婆,但老师偶然得知他外婆已去世多年了。老师很生气,一状告到了他爸爸那里。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他才告知实情。于是父亲勃然大怒,重打他一顿。后来,这个男孩变本加厉,不仅时常撒谎,而且每次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如果当初老师和家长在他撒谎事件发生后,首先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反省自己:“玩是孩子的权利和天性,孩子有这样合理的要求却不敢直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责任在哪里?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没有给予满足?是不是常常粗暴简单地拒绝他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而没有耐心解释为什么?”那么,老师和家长都不会生气、愤怒了,而是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谈一谈。先是肯定他谎言背后的诚信,告诉他:“你想要在朋友面前说话算话的态度很好。但是以后要先和老师、家长商量。和朋友去广场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你以后想做什么可以直说,不用选择一个错误的方法去达到合理的要求。”或许这样一来,才不会适得其反。

学生撒谎几乎是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大部分老师都会把它当作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惩罚也相应地重一些。但简单的惩罚会让学生认为,自己被惩罚的原因是谎言被大人戳穿了,而不是撒谎本身。结果将事与愿违,这些孩子撒谎得更频繁、更老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是一个社会人,学生会正确地说谎,是对社会的一种认知和适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就像一些善意的谎言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增进情感,而一些恶意的谎言,在面对坏人的时候,也是保护自己的利器。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谎言,要仔细分析学生为什么说谎,是为了自我心理满足,还是为了自我保护;是从众心理,还是哥们义气;是侥幸心理,还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是搞恶作剧,还是善意的谎言……然后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不管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四忌”“四要”:忌粗暴,要耐心引导;忌摆架子,要巧留面子;忌盲目,要会冷处理;忌应付,要经常监督。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在知道说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基础上,明白随意骗人是可耻的,特别是除面对坏人以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恶意说谎。对这些谎言,要让学生认识到说谎的错误,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相对诚实和值得信赖的人。至于对学生谎言的惩罚,可以按照和学生事先约定的方法进行。如果没有约定,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善待学生论文 篇2

学生是一张白纸,白皙而纯洁,老师就是那杆毛笔,一点一画之间,已奠定他们的人生走向;身正笔端,他们就是你的传承;歪歪斜斜,会让你遗臭万年。

学生是一粒种子,生机盎然,老师就是那个耕种者,在烈日下暴晒,他们可能失去生长的机会,辜负一片心血;把他们埋进肥沃的土地,浇上一点水,假以时日,换来的会是另一片生命的绿色。

学生具有复制功能,他们会模仿你的做法,甚至会传接到下一代身上;谁敢说呢,也许老师的孩子,将来会是自己的学生来执教,岂不是害人害己?

的10月份,跟随崔秋凤这位老教师去郑州听课,忘不了那感人的场景:一辆辆豪车在目的地等待,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模糊人的双眼,看到崔老师身体不好,又亲自到郑大一附院安排检查手续… …事后我才明白,那些看似很是体面的老板们,当年都是崔老师班上最淘气、最让人伤神的学生!

善待学生出错,助力学生成长 篇3

一、区别对待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区别对待学生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有些学生出现的错误正是本课学习的重要语法结构,教师要及时纠正。如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主要学习介绍家庭成员。学生表演对话时说:This is Helen. Hes my sister. 对其中的错误,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带着疑问询问:“Hes my sister? My sister! …”学生如能发现并改正错误,当然最好;如果还看不出错误之处,教师就要强调:“She! Shes my sister.”

然而,教师是否见错必纠呢?没必要!学生在表述中出现个别口误但不影响整体意思的表达、合乎语法但不合表达习惯的陈述,或说错了个别还没教过的英语语法但能把意思表述清楚的语句时,教师可以忽略,不必一一纠正。因为语言实践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教师提前纠正反而起不到积极作用,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老师一味地逢错必究,只会打击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使之产生畏惧心理。

二、择时而行

为学生纠错时,教师还要注意时机和方式。当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注意不去干扰学生的思路。比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后,一位学生这样造句:“Look! There are some bird in the tree. They are cute. I like them very much.”其间有明显的错误:“There are some bird in the tree.”教师是否听到这个错误后马上喊停呢?我认为不需要。教师应不动声色,耐心倾听,等待学生表述完后,再向其发问:“‘There are some bird or ‘There are some birds?”教师点拨后,学生马上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及时去改正错误。

三、讲究方法

教师在纠错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我们也不应忽略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指正,却不愿让其他学生对其错误过多评论。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问:“Is he/she right?”而其余学生评论:“No, he/she is wrong.”这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会惴惴不安,甚至会觉得很没面子。这会导致他们以后用沉默和旁观的态度对待课堂活动。所以教师应委婉指正学生错误,并尽量避免让学生集体评价。

在纠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自己无意的暗示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尤其不能表示“这一答案如此简单,你却答错了!”学生学习能力各异,素质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同样一道题目,对于有些同学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有些同学来讲可能就是难题。教师要耐心引导,多加鼓励,使每个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以积极向上之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快乐完成学习任务。

四、深入探讨

有时,学生出现的错误也正是教师讲解重点知识的有效切入口。如教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时,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已不是这一单元的重要教学目标,但这个语法知识确实是学生们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反复强调,使学生们巩固这一知识点。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时能很好地理解该时态的含义、掌握故事内容,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常出现这样的问题:“I often watch TV at the weekends.” “Sometimes I go to the park. My mother often go shopping.” “Sometimes she water flowers.”这样的错误不只是一个学生常犯。有些教师常常为此郁闷,认为自己已经讲得很透彻了,学生却依然出错。我觉得这一错误很正常,因为平时生活中他们没有这样的语境。教师应换一种心态:这是一个契机,可以借此时机让学生再次深入探讨一般现在时的用法,由学生自己探讨得出正确用法,这样教学效果会更佳。

善待学生的“意外” 篇4

我们的教育往往追求循规蹈矩, 整齐划一。如果学生安安静静、少年老成, 就会得到教师的赞扬、赏识:瞧, 多懂事听话的孩子, 就知道学习, 下课了都不去玩;反之, 就会得到教师的批评、斥责:看, 整天不干正事, 就知道玩知道闹。规则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 规则往往是自上而下、过多过细, 过于强调“一致性”, 过于要求学生听话、顺从, 无异于强行堵住他们的嘴巴, 捆住学生的手脚。学生的成长空间被压缩, 势必抑制他们独特个性的发展和心理需求, 进而影响他们的自然成长。于是, 有的学生就变得呆头呆脑、亦步亦趋, 失去了表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学生不愿意屈从规则, 就变得叛逆、反抗, 开始与教师“对着干”, 而且频频制造“意外”。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许多教师难以容忍学生出现的“意外”, 师生之间的冲突自然在所难免了。

有人把学生成长中的叛逆、反抗称之为“小鸟试翅”。不敢试翅的小鸟, 永远不会飞翔;不敢下水的鸭子, 永远不会游泳。没有经历过叛逆、反抗的学生, 很难有勇气和能力成为自己。

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归向大海, 不是所有的花儿都在春天开放。当这些学生做出某种与众不同甚至“意外”行为的时候, 不要急于作否定评价, 不要一味按规则办事, 更不要“以牙还牙”, 强制他们立刻改变。此时, 教师需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宽容, 先尝试着去爱上他们, 尝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理解、接纳他们, 然后慢慢地来, 弄清“意外”背后的深层原因, 引导他们辨清是非曲直, 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当然, 如果是教育规则或教育方法不当所致,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改正。

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不一定时时要赢, 有时主动地示弱, 反而能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班级里有个顽劣的学生, 屡教不改, 还经常制造“意外”, 成了我办公室里的常客。我很清楚, 很多“意外”都是他故意而为。我说他一句, 他回敬一句;我大声喊, 他跟着大声喊;我柔和地说, 他不言不语, 转身依然如故。可以说, 他是个“软硬不吃”的学生。有一次, 我竟然被他抓住了“小辫子”。我不得已, 只好违心地向他认错致歉意, 结果一向“强大”的他竟然罕见地流出了眼泪。以后, 虽然他没有彻底改正自己的缺点, 却很少制造“意外”了。没有想到的是, 说了声“对不起”, 竟让他产生了如此的改变。

当然, 教师还会遇到学生其他的种种“意外”, 也要小心翼翼地善待它。有一位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小松鼠邀请小白兔到家里来做客, 拿出小白菜和胡萝卜招待它。然后, 教师问:“孩子们, 小白兔应该说什么呢?”孩子们都回答:“谢谢。”只有一个学生这样问:“你还有什么?”于是, 老师就说他很贪心, 没有礼貌。其实, 这不是贪心, 而是学生的好奇心。善待这些“意外”, 就是为学生的自然成长留住了根。

善待问题学生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善待“问题学生”》。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努力使自己达到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尤其是对待那些“问题学生”。所谓的”问题学生”是指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和冷落,甚至是被歧视。但事实上,正是这些学生才最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关爱。有时候因为老师一时的忽视,有可能就毁了一个学生的未来。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和善待“问题学生”。去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临时接手了八年级的一个普通班,之前就听说过这个班有个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叫陈小峰。开学以后我特意留心观察了他一段时间,果然很快便发现了他的一系列“问题”行为:上课不听讲,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课后不写作业,不打扫卫生,还经常欺负小同学等等,老师和学生都很怕他。一开始,我天天都找他谈话,要求他写保证书,甚至叫来家长一起教育,但是结果都是徒劳无功,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后来我认真反思了一下,我每天都在批评他教育他,数落他的缺点和不足,结果都是无济于事,难道他真的就是一无是处、不可救药了吗?或许从一开始我就错了,我只注意到了他的缺点,却从没有看到他的优点。当我重新审视他的时候,我发现他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说他长得人高马大,爱干些体力活,铅球扔的很好,还有他喜欢表现自己,只是运用的方式不太恰当而已。我分析他或许就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一直不被肯定才会表现的不乖,不听话,以此来吸引大家注意的吧。

分析过后我重新制定了对他的教育计划,首先我要让他在团体劳动中学会体谅关心别人,学会和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小峰,你来当值日组长吧,我再找三个同学,再加上老师,咱们五个人一起打扫班级的卫生,你负责分配工作,怎么样?”陈小峰一听先是一愣,然后大声说:“行!”接着从第二天早上开始,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给大家准备好打扫工具,然后再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干得非常认真负责。我及时在班级里表扬了他,并且要求大

家向他学习,之后他便干的更加起劲了。突然有一天早上,他拿着垃圾筒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以后我跟您调换一下,您负责倒垃圾,我来负责扫教室吧。”我有些不解的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发现您每天把早餐买来放在桌子上都来不及吃就跑来和我们一起值日了,您负责倒垃圾的话就可以等我们都扫好了再去倒,这样您就有时间先吃早餐了。”听了这话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就这样,一个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也开始学会关心别人了。

但是我对他的教育计划并没有止步,我还要让他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因此我给他制造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临近考试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轮流给大家讲解题目。轮到小峰的时候,鉴于他的底子比较差,我都会给他安排稍微简单一点的题,并且先让他讲给我听一遍,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后来慢慢地他会讲的题目越来越多了,成绩自然也进步了很多!学校开办运动会时,我不但给他报了铅球项目,而且还邀请他给同学们讲解扔铅球的技巧,结果好多同学都对他钦佩不已,这也使得他信心倍增,在赛场上的表现也更加的出色,最终赢得了冠军!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

虽然从教才不到三年,但是我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和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我深信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愿用耐心和爱心播种下平凡的点滴,收获孩子不平凡的人生!

善待学生的瑕疵 篇6

“不用去摸,”旁边一位看似园丁的老人说话了,“这是真花。”

“为什么您这么肯定?”我有些不相信。

“你看,它们的叶子有的已经干枯了,花朵边缘也有些枯萎的痕迹。真的东西都是有些瑕疵的。”他微笑着说。

我仔细一看,果然发现盛开的大花朵旁垂下的叶子有几片已经蔫了,边缘的几朵小花也显得有些衰败。

确实,真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老人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每位教师都要与学生平等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理解和信赖,赢得学生的爱戴,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善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学生的不成熟,并给予点拨,对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给予赞扬和激励,用成功的教育收获教育的成功。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希望老师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宽容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经常在重复着这样的情景:学生用了一节课时间完成了一幅作品,到了评价环节,很多同学见到差一点的作品就“哦”声一片……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变得如此狭隘,如此缺乏宽容?

有一次,课堂上一个男生犯了错误,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后来,老师让每个同学以匿名的方式传上来一张小字条,谈一下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有几张字条的内容基本相同,大概意思是: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应该给他机会让他改正,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做老师的,此时难道不应该受到深深的震撼,从而感到自责吗?到底是谁缺乏宽容?很多时候,先是老师缺乏宽容,然后才造成学生缺乏宽容。

西方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孩子一时的过失,连上帝都会原谅的。作为老师,我们为什么不对孩子多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一时犯下的错误,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呢?

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善待学生的瑕疵,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孩子是人,而不是完美无瑕的钻石。

善待学生的瑕疵更是老师走进学生心灵的捷径。我去年任教高一年级的一个班,很喜欢这个班上的学生,学生也非常乐意上我的课。一个学期结束,班主任与我交流时,我由衷地告诉他班上有好多个难得的人才。班主任听了我的介绍后,很不以为然,说我心目中的人才个个像刺猬,缺点十分明显:有的倔强,一意孤行;有的高傲,目中无人;有的马虎,粗心大意;有的爱看课外书,看得天昏地暗;有的上课走神,身在曹营心在汉……听了他的话,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很多学生对他这个班主任敬而远之了。其实学生的种种缺点,是他们不成熟的年龄阶段特有的表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又哪会有如老师设想中一般完美无缺的学生?我不知道这位班主任对优秀学生的定义是什么,但是我想这个优秀是难得完美的。

假如学生是一只船,做老师的就应做指南针为他导航。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高明老师的高明做法。学生不会样样皆差,总有其优秀的地方。作为老师,让学生把优点发扬光大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如果能让学生的缺点经过打磨也闪出耀眼的光芒来,那就难能可贵了。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小小的裂痕,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一罐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家里,但那个有裂痕的水罐在到达目的地时,里面总是只剩下半罐水了。有裂痕的水罐因为自己天生的缺陷而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请你注意小路旁的那些美丽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那个有裂痕的水罐看见太阳照着小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非常快乐。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有裂痕,然后利用了它。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回来的时候,你漏下的水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经常摘下这些美丽的鲜花去装饰主人的屋子。”

看,有瑕疵的水罐成就了美丽的鲜花,瑕疵有时也是这么有用呢!请善待学生的瑕疵吧,需知有时这些不完美很可能是他们进步的动力,甚至未来的闪光点呢!

善待学生的瑕疵,就是要充分认识学生是“未完成的、有待发展的人”,作为学生,必然是有缺点的,要尊重、善待学生的缺点,摈弃那种动辄训斥和处罚的“心灵施暴”之举,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善待学生的瑕疵,就是要学会把自己当做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共度生命的历程,与学生共创生命的体验,让每一位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

宽容学生善待错误 篇7

美国作家哈罗德·库辛在《你不必完美》中这样写到:“我们应当努力做到最好, 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 我们面临的情况如此复杂, 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正所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各方面令人满意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善待学生的错误, 宽容学生。

笔者把学生的错误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度严重、屡教不改的。对这类学生, 笔者会单独与其促膝长谈, 严肃教育, 决不纵容姑息, 使其分辨事非。我们班一女生宿舍, 舍友之间因一件小事不团结, 愈演愈烈。为化解矛盾, 星期天笔者去学生宿舍, 与她们8人一起座谈, 让她们诉说心中委屈, 并找出自己的不足, 提出改正措施。这样, 是非功过都摆到面前, 也给每人申诉的机会, 同时倾听大家的心声。最后笔者对症下药, 进行说服教育, 制定相应的措施。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另一类是小的过错。对这类学生, 笔者到教室采用耳语、悄悄话的方式与其沟通, 学生较容易接受这种批评。不必担心学生感觉不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其实他们很聪明、很敏感。有时, 笔者也采取冷处理、不处理的方式, 对出现的一些小问题 (如忘记带胸牌、偶尔违反课堂纪律被扣分等) , 学生已经承认错误, 就不再批评, 让他自己去思考。班主任要学会宽容, 要原谅学生小的过失, 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把握分寸, 语言要有“弹性”, 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 又不会激起抵触情绪。因为学生正处于叛逆、抵抗情绪高亢的年龄段, 在批评时要先肯定其优点、进步的一面, 由此拉近师生距离, 然后转变话锋, 指出不足, 提出改正的方向。

笔者常常对学生说:你不必完美, 但你要进步, 无论是学习, 还是道德素质, 抑或做人, 你都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你裹足不前, 别人进步, 你就是落后;你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快乐。为此, 笔者尽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 哪怕这名学生在其他方面“一无是处”。如我们班的一名学生, 平时纪律松散, 学习成绩差, 班级的活动也与他无关, 经多次谈话, 他身上的正气越来越多, 去年主动要求参加跳绳比赛。对他的积极参与精神, 笔者不只一次在班上予以肯定、表扬, 并希望班级其他活动他也能不甘落后。现在这名学生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师生有目共睹。

善待学生的具体做法 篇8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 到二、三年级时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 因而有的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 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 对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缘故。

学生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是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 在记忆中就保持得长久而牢固;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 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 在学习、智力发展上,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都机械地运用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也不存在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学习规律。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 “五分”是成就的标志, 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 “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何使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何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 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见解, 展示个性特征。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 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 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 做必要的层次调整。

二、教会学生学习

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 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关心使儿童的一般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学生如果没有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 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地书写, 那么, 到了中、高年级, 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 也就是说, 教师就得没完没了地给学业落后的学生做“拔高”工作。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 即用视觉和意识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高, 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 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促进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生到了高年级能否顺利地学习, 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的学生, 比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 能够显得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 比起那些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 情形完全不同。他在读过以后, 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

每年接到六年级学生时, 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更具体的目标: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 让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所讲述的内容, 同时把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即教会学生边听讲边思考、边记笔记。如果达到了这一目的, 则学生永远也不会落伍、不及格, 他们学会了自己获取知识。同时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内,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各自独立地学习。教师首先划定阅读的范围, 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 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 弄清知识原理, 解答例题, 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 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 为他们主动学习、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三、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 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学习成绩的看法。不要求学生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 而没有包括活生生的学生。不同的学生要达到这个水平和范围, 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独立地读出和解答应用题, 一些学生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善于确定:通过怎样的途径, 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 才能引导学生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 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 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 在学习中, 无论是脑力劳动的内容, 还是所需的时间, 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甚至4道应用题, 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1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复杂的。

采用这种做法, 所有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 另一些人慢一些。学生完成作业得到评分时, 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 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 也不会把评分当成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 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 他不可能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 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是一项良心活, 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对得起家长, 对得起社会, 善待每一位学生就是善待自己, 教师要用心善待每一位学生, 关爱每一位学生。

善待学生的网络学习 篇9

一、最初的感性接触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学生上网问题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学生在网上聊天、上QQ、玩游戏, 他们究竟从中学到了什么?难道他们仅仅是为了娱乐, 这算不算是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呢?其实, 学习不就是获得知识和理解的一个过程吗?作为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以一种平静的心情去对待学生的网络学习吗?少些批评, 多些建设, 积极稳妥地为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和虚拟环境, 组织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岂不是更加有益吗?因特网不仅能提供多功能的媒体文件, 他还具有视听功能, 促进了双向语言教学。网上聊天室, OICQ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利用网络与网上朋友交流信息, 也有助于结识新朋友和学会交朋友。作为英语学习者, 可以进入如:www.hongen.com中的英语天地等, 就可以实现“人”“人”对话。获得How to study English信息和个人意见, 供你参考。同时你还可以运用”大嘴英语“软件, 加以练习, 这样通过人机对话, 人人交流, 你可以随心所欲, 无所顾及, 大胆开口,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英语学习交流方法, 即通过软件进行网上交流获得更多更好的英语教学方法。

二、对技术的渴望与学习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要因势利导, 以“疏导”为宜。一些学校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时候, 就让他们玩游戏, 通过网上聊天练打字, 慢慢地再引导他们学习文档的输入、电脑绘图、动画设计、网页制作和程序设计等技术知识, 让他们在完成一个个作品的过程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掌握技术和获得知识。特别是新技术层出不穷, 日新月异, 更让学生的技术学习之路充满着渴望与期盼, 许多学生乐此不疲, 追求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与高度。确实, 一批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了他们的兴趣和乐趣, 他们也时刻领略到新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气息, 以及在技术变化过程中给自己所带来的希冀与心动。只有植根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学习, 才能真正使得学生从感性的认识自觉地过渡到理性的学习上来。

三、利用网上资源改善学习

当许多人还在埋怨网上学习资源何等贫乏的时候, 众多学生们却发现网上世界却是如此精彩!网上不仅仅有他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也是他们网络学习的资源宝藏和理想场所。现在越来越多学生学会了怎样在网上寻找他们所需的资料, 帮助自己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他们已经意识到除了工具书、图书、教科书之外, 还有着一个无比辽阔的知识宝库———因特网, 在网上有着他们所需要的许许多多真实而有趣的信息和知识。他们珍惜这把知识的“钥匙”, 他们明白:如果使用好网络资源, 不仅可以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而且将使自己的网络学习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 那些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教科书内容而主张网络应用的老师, 是值得学生们尊敬的;而那些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无限地延伸到学生网上或网下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老师, 更应该值得人们的青睐和赞赏!这样, 学生在找资料的过程中, 懂得了如何获得资料、积累资料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资料。或许这种有目的、主动地展开的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说是相当强烈的。如果我们能够捕捉到这些契机的话, 主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 那么学生就会自觉地从事这些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

四、创新型的学习

互联网信息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如编写学校、班级和个人的主页, 这样, 就可以把班级的黑板报办在网上, 同时在学校办起网络杂志, 使广大师生都能加入到网络文化的创作和发展中来, 使网络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使学校真正成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些网上和网下的校园活动给予学生们展现自己无限创造力提供机会和环境, 使他们能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网络的生活与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学习中, 老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到网上搜集有关家乡的地理位置、物资资源、风土人情等资料, 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电脑作品 (如网页、演示文稿等) , 并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内容。这时, 学生的网络学习任务策划在老师, 学习资源来源于因特网, 学生的学习超越于资料, 创造于学生个人独特的思考与材料的组织之上, 强调通过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这种通过切身体验而掌握知识的过程, 本身就是学习, 只不过是学生们把原本松散的资料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之后, 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视角的知识理解而已。

五、高层次的思维学习

在英美等国家大力倡导“探究学习”和“设计活动”的今天,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也将目光锁定在这些先进而前沿的教育理念之上,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等教育思想也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同, 许多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把“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设计活动”、“Web Quest”、“任务教学”等付之于教学实践当中, 学生的主体学习得到重视和推广,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也在大力得到普及和实施, 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 实验时, 我们借助网络的媒介, 主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1. 适度组织的信息资源。依据经验拓展、知识领域等维度分类, 依据具体主题、适用年龄等特征标识、组织信息。

2. 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

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局域网络环境下, 任何教师都可以在网络平台注册成为导师, 并表明自己适合的研究领域。他可以接受或选择任意一个学生的辅导请求, 对于学生来说, 他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教师申请他成为自己的课题导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们是相互平等的。

3. 智慧共同体。

“网络化交往”促进交互中的主体成为广泛关联的智慧共同体, 在学习社区中, 智慧共同体通过充分的对话和共同的探索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

4. 开放学习环境。

网络进入学习课程, 把学校、家庭与整个社会联在了一起, 各种学习空间也彼此互相连通, 打破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 实现了在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 以及各种活动的共同开展。

这些基于网络应用的主题学习活动, 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着力于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学习能力, 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完善。

六、体验生命价值的网络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其学习首先应该是学生自身的事情, 然后才能成为教师的责任。因而, 我们不仅仅要在课堂上甚至在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强调, 要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归还给学生,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解放学生,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扬。这深深地道出了莘莘学子们求学的艰辛。而现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 如实施远程教育系统, 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网上虚拟集成学习环境的模型。它是针对如何共享有限的教育资源而提出的, 提供了一个虚拟教室, 教师在某地上课, 学生可在任意地点, 任何时间, 通过公共通信手段在异地通过网络听课, 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语言和图像进行实时交流, 就如同在一个教室中一样, 同时它采用定知识的教学方式, 可以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使学习者不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 更多, 更快, 更生动的获取教育信息, 而事实上, 选择网络教学的学生除了可以获得与在校生同等待遇以外, 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正是由于它较强的交互功能多数网校在课件设计时兼顾了多媒体技术, 并根据不同的学习手段, 提供相应教程。可以由学生掌握学习过程, 也可由学生定制,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远程教育系统教学方式的普及还要待以时日, 但随着它的普及, 势必会带来一次学习的革命。

在网络学习中, 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要体现自主性, 学生是作为探究学习的主体而展开所有学习活动的。因此, 在实现学习目标多元化和内容个性化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体验学习, 享受学习, 获得知识, 真正把学习活动作为体验生命价值实现的人生历程, 或许这才是最本质的学习。当我们看到学生们有目的地进行网络学习, 上网有张有弛, 自觉地进行自我保护和自主成长的时候, 我们再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来看待他们的网络学习, 这时我们不仅有的是一种宽容和体贴, 而更彻底的是一场生命之间的真实对话。

参考文献

[1]宋连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思考[M].

[2]李克服, 谢幼如.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1992.

[3]汪小刚.基于网络空间的学与教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In-ternet Cyberspace) [J].网络教育研究.

[4]伍岭.对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3, (5) .

[5]张敬义.谈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3, (11) .

以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 篇10

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学生在求知和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不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验,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在此次事件中,小王在上交诗歌作业时采取了抄袭的方式,教师完全有理由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然而这种做法也会对小王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黄老师选择的是公开处理,但他在措辞时有意避开了“抄袭”,巧妙地采用了“引用”一词。接着,黄老师先真诚地肯定了小王说真话的诚实与勇气,其次表示欣赏她选择诗歌独特的眼光,再次表示相信她即使不引用这首诗,也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并趁机提出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这样机智而又巧妙的转折,给小王铺设了一个光彩的台阶,从而使她体体面面地下台。从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法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师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赤子之心。

善待学生的“自由” 篇11

一、多一些等待——自由时间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总是把提问、思考、解答当作例行公事,担心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就会耽搁自己的教学时间,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他们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匆忙公布答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既不能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习惯,又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更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学会耐心地等待,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让他们在思想的国度里自由翱翔。

1.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过程,如果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立刻提问,就会使学生来不及检查自己的认识过程,理清自己的思路,自然回答不了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后给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不要急于提问或解答疑问,而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掌握知识、总结规律,探究问题的本质。

2.给学生交流与反思的机会

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出正确答案,同时对错误答案予以反思,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等待是一种期望、一种鼓励,教学需要教师多一些等待。多一些等待,学生就有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因此,学会等待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自觉,让等待为课堂注入活力,使课堂灵动起来。

二、铺一条道路——自由空间

当前在课堂上,教师演戏、学生看戏,教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场面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以主体身份出现的参与者和构建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原来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配角。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设置了一个套圈的游戏:在屋子中间放置一个物体,每位学生站在指定位置,把手中的圈投向物体。在投的过程中,为了公平起见,每位学生必须与物体保持相同的距离,于是学生们自动围成了一个圆,更深刻地理解了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关怀与鼓励——自由活力

有位哲人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做过错事,天下没有哪个数学家没做错过数学题。”所以,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遇到了挫折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无论学生探究的结果如何,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晶,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成果。只要有了自主探究的精神,那么,今天的错误也许就是明天的辉煌,今天的失败也许就是明天的成功。

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掌握新知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探索和创造能力的人。

善待学生,用心当好班主任 篇12

善待学生, 首先是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灵之音。开学不久的一节英语课上, 英语老师要用录音机时却发现录音机的音质特差, 检查发现有摔过的痕迹。当时, 我正在邻班上课, 得知情况赶过来后真想立即揪出破坏公物的学生, 狠狠地批评一顿, 并责令其赔偿。但是我看到同学们有两种眼神在看着我, 一种眼神是求知的, 一种眼神是求助的, 无论哪种眼神都很快浇灭了我的心头之火。我很平静地对全班同学说“等上完课后, 请不小心摔坏录音机的同学到办公室去说明一下情况。”刚一下课, 就有五、六个男生来到我面前, 他们个个低着头, 一副准备挨训的样子。出乎他们的意料, 我首先表扬了他们的诚实, 接着了解到他们是因为好奇在争抢中, 无意损坏的。我当即耐心地对他们进行了教育。这几个同学, 事后主动把录音机修好, 而且在周总结中几乎都对老师的处理表达了感激之情:一没有让他们当众受辱, 保护了他们的自尊, 二充分地倾听了他们的诉说, 尊重他们的人格, 没有简单粗暴地训斥。这几位同学后来不仅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还分别当上了课代表和班干部, 为班级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尊重学生, 赢得学生的尊重,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和回报, 才是教育的基点。这件事使我坚信:“没有尊重, 就没有教育。”

善待学生, 要关心学生。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 是培养好学生的前提。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 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体现。在日常教育工作中, 我深深感到, 爱心是师生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学生生病了, 在别人看来, 让他自己到医务室看看就行, 但我总是陪他们一起去。实在没时间我会找学生陪他去, 有空了再亲自去看他。因此, 就连医务室的医生都说我班学生幸福。而学生们真病了的觉得老师关心他, 有些没病装病的再也不敢耍小聪明了。作为老师一举两得:不但得到了学生的爱戴, 而且巩固了班级学生的出勤率。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好老师才会用心呵护学生, 播撒给学生一片爱的光明。教师的关心一定会让这些学生感受到爱的光明, 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充满力量。我们要用爱心呵护所有学生那颗纯真而善良的心, 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崇高、神圣。

善待学生, 要热爱学生。真爱是鼓励, 是赞赏。以“放大镜”的眼神去看学生的优点和成绩, 及时表扬、鼓励, 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进步, 作为班主任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索。H同学是从石家庄转来的“问题生”, 上课连坐姿都是歪歪扭扭坐不正, 更别说让他认真听课了。一次我上课, 发现他用描点法画的二次函数图像画得特好, 就在班中给予了表扬, 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他。从此, 他上数学课认真了, 并且还认真完成了英语作业, 学习带劲了, 也坐正了。老师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就能赢得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现在, 我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了, 对每个学生都公正对待, 一视同仁, 不偏听偏信, 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撒在他们每个人身上。他们喜欢这个集体, 也乐意接受我这个班主任的谆谆教诲, 从而得到了不断进步。

此时, 回想和学生相处的时光, 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活泼可爱!你看, 小Y同学见到老师, 总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小E同学满脸的微笑像和煦的春风, 给人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小J同学每天一声不响地为班级写课表, 任劳任怨;“阳光小子”小K白净面皮, 活脱脱一个温情少女;……是的, 用不着多举例了, 在我的眼中, 每位同学都是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鲜活个体,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学生!对待学生要用尊重去教育, 要用善心去呵护, 要用真爱去滋润。善待学生, 显然完全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而且必将使我们的教育在新的世纪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丽!

上一篇:颜色词汇下一篇:处理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