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划性的拔管

2024-08-10

非计划性的拔管(通用11篇)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1

非计划性拔管 (U EX) 是指患者留置的各种管路意外拔除或脱落, 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 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还可能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总结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 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于2009年开展了U EX监测, 现将非计划拔管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留置各种管路 (鼻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静脉留置管及体腔引流管) 患者915例次, 共记录各种管路非计划性拔管43例次, 非计划拔管率为4.70%.其中男性24例次, 女性19例次, 年龄17岁~74岁, 拔管时意识清楚39例次, 昏迷4例次。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自行拔除

患者对留置管路的目的、作用、正常范围不适感的程度及拔除管路会造成的危害了解不够, 因紧张、焦虑且不能耐受插入管路主动拔除, 亦可在躁动或意识不清时拔除。

2.2 管路固定不当

传统的胶布固定方式容易因胶布松脱而失去固定作用, 因胶布质量或体液污湿胶布导致胶布松脱而未被及时发现是U EX最常见原因。低年资护士存在未预留足够的缓冲长度等固定方法的缺陷。

2.3 护理工作中因其他操作意外移位或脱出

在翻身、口腔护理、移动患者及其他护理操作过程中因未做好相应的管路扶持、固定或动作幅度过大均可造成管路的移位或脱出。

3 预防对策

3.1 U EX危险评估

对插管患者进行拔管危险评估,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管路的相关知识、对留置管路的重要性认知, 对发生拔管危险性高的患者及高危因素有重点地开展预防性护理。

3.2 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

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使其对置管的目的、作用及自行拔管可能导致的危害有清楚的了解。对清醒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 减轻其紧张、焦虑心理, 降低不适感,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3.3 使用良好的固定方法

使用不易松脱的胶布, 也可根据留置管路的具体情况, 自行设计可良好固定的条、带, 或使用管路保护套、固定敷料贴等。

3.4 合理约束患者

通过评估决定是否对患者采取约束措施,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自行改进约束工具, 如用纱布袋包裹患者手部, 使其保留有限的活动度但不能拔除管路。

3.5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使用镇静剂可降低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 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 有效地降低U EX的发生率。

3.6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注意操作过程中做好管路的扶持、固定, 防止动作幅度过大等。巡视时对管路固定情况加强检查, 做好记录及班班交接, 在温馨提示卡上加入注意管路保护的提示, 发现胶布潮湿黏性降低要及时更换。

3.7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考核

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非常重要, 要保证护理人员自身了解各种管路的护理知识, 懂得怎样合理约束患者, 并且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操作能力。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2

1.最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管道:(A)A胃 B尿 C PICC D 气管导管

2.UEX发生密度率=(B)A UEX病人总数/气管插管病人总数×100% B UEX病人总数/机械通气天数×100% C UEX病人总数/病人总数×100% D UEX病人总数/病人总数×100% 3.ICU患者经常伴随的症状,也是UEX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A烦躁 B焦虑 C疼痛 D紧张

4.不是造成患者过度烦躁后发生自行拔管的因素(D)A 未及时吸痰 B 未有效镇静镇痛

C 夜间人员相对较少,巡视不及时 D械通气模式合理

5.可能是发生UEX的原因(C)A 按需吸痰,保持痰液引流通畅 B 每日评估拔管指征,减少不必要的拔管 C 医生未及时拔管 D 有效镇静镇痛

6.在最佳脱机预案指导下适时脱机可以:(D)A 增加机械通气时间 B 增加住院花费 C增加患者痛苦 D减少UEX发生

7.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时段(B)A 白天 B 夜间 C 上午 D 下午

8.(Unplanned Extubation UEX)非计划性拔管说法错误的是:(D)A指导管意外脱落

B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 C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D根据病情不需留置,却因某种因素不得不拔除的事件 9.属于供给性I类管道的是:(B)A给氧管 B 气管导管 C动脉置管 D 造影用的导管

10.不是非计划性拔管危害(A)A早日出院

B会造成组织粘膜再损伤 C增加院内感染机会

D延长总置管时间,增加经济负担 11.不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D)A低年资护士当班 B 患者烦躁 C未镇静镇痛 D 减轻不舒适感

12.哪些情况会给医务人员带来虚假的安全感(C)A 患者烦躁不配合 B 患者焦虑 C 盲目的镇静镇痛 D患者紧张

13.不属于防人工气道脱出的措施(B)A运用胶布/系带固定气管插管 B不应使用镇静剂/肌松剂

C必要时运用口咽管或牙垫以防患者咬气管插管 D必要时约束上肢 14.应每(C)小时更换气管插管的胶布/系带,同时观察皮肤和口腔黏膜,并将气管插管移至口腔另一边 A 2小时 B10小时 C 24小时 D36小时

15.哪些措施不能减少牵扯及移动气管插管(D)A运用可移动的固定器将呼吸机管道悬挂于患者身体上方 B为患者翻身、吸痰、脱开或链接呼吸机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C专人负责管道

D管道置于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 16.管道安全评估时间不包括(D)A新入院时 B 转科时

C患者意识或病情病情变化时 D 患者拔除管道时 二:判断题:

1.非计划性拔管是护理不良事件的一种(√)

2.患者出现躁动、意识不清、谵妄是发生UEX的主要原因,紧张,舒适改变,是发生UEX的另一原因(×)3.研究认为约束可以造成患者的压力和焦虑,是导致UEX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护理人员在使用约束之前要慎重评估患者的情况(√)三:填空题

1..UEX发生率=(UEX病人总数)/气管插管病人总数×100% 2.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患者更不易耐受(经口气管插管)

四:案例分析题:(没得明确答案,给出几点给几分)

案例1.ICU患者秦某,因躁动夜间一直给予镇静镇痛治疗。管床医生在晨间查房时要求停用镇静药物,停药后患者意识未恢复,手脚及躯体活动频繁。经家属签订保护性约束同意书后,夜间护士小王对患者实行了保护性约束,但未注意到手的约束不当致使患者将尿管拔出。请结合案例,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答:(1)患者方面:新安置尿管有疼痛不适;意识未恢复,手脚及躯体活动频繁;对管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不足;意识恢复后适应能力及控制能力低

(2)医务人员方面:夜间工作人员较白班少;夜间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经验不足,预见能力不足

(3)材料方面:尿管大小不适合;管道粗细软硬不适合,管道固定不牢固

(4)制度:培训制度不健全;无特殊的探视制度;ICU病室的特殊性;无有效镇静镇痛标准;无规范的保护性约束流程及标准 案例2.某病人神志清楚、配合治疗护理,半卧位,生命体征稳定,留置胃管1条,尿管1条,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1条,如何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答:常规管道护理:(1)妥善固定各种管道;(2)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等;(3)心理护理;(4)保护性约束;(5)有效镇静;(6)健康教育;

(7)每班评估管道脱落风险;(8)保持管道通畅

案例3.患者因突然病情加重,非常烦躁,抓扯无创呼吸机管道及胃管、尿管、静脉留置针等,为防计划性拔管,管床护士小胡该如何实施保护性约束。

答:(1):告知管床医生患者情况,评估是否约束

(2):通知家属,告知家属患者情况及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家属签字同意

(3):医生下保护性约束医嘱

(4):告知患者约束目的

(5):行四肢保护性约束,扣结处以通过二个手指为宜,保护带的结头必须远离病人的手或头部可及之处。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26-02

ICU的病人因病情危重,常常因病情需要而建立人工气道,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管。当患者病情平稳、符合拔管指征后, 医务人员会有计划的给与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氣管插管。但是在临床会出现一些患者因不能忍耐气管插管自行拔管、气管插管固定不当脱落、患者躁动引起气管插管弯曲打折影响通气紧急拔管、大量分泌物堵塞气管中而又不能清除出来时给予强行拔管。以上发生的情况均属异常拔管,临床上称之为非计划性拔管[1]。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对ICU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ICU病人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综述如下。

1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1 置管不适:病人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持续束缚而被迫卧床,病人存在暂时性语言障碍,自己的想法及身体的不适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从而使病人产生一种被封闭、被控制的感觉,因而出现烦躁!悲观!绝望!不配合治疗护理,甚至自行拔除各种管道[2]。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前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可能因为前者导致的不适感轻于后者。

1、2 导管固定不当:由于插管固定不牢固,牙垫刺激出现吐管和导管脱出时有发生,这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固定方式不妥,呕吐物、分泌物对固定胶布的污染,都可造成固定的松动,导管脱出[3]。

1、3 未采取适当有效的约束 对有拔管倾向的病人,如术后麻醉未清醒、言语表达不清的高龄病人、对留置导管极不耐受者,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限制病人活动,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1、4 未充分使用镇静剂 由于机械通气改变了患者既往自己的呼吸生理模式,易产生人机对抗,加上插管带来的种种不适,若未及时有效的使用镇静剂,易导致意外拔管的发生。

1、5 健康宣教不到位 ICU病人因病情较重,护士工作量极大,护士往往忽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对气管插管的意义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对自身所置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自行拔管或自我活动时不慎意外脱管。

1、6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护士在为患者翻身,搬运送检查,口腔护理,吸痰等护理操作时,由于动作过大,用力过猛均会导致气管插管的牵拉过度而脱出。

1、7 自行拔管人群的特点,疼痛的病人,引起焦虑和躁动是导致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因为疼痛患者很少能适当的应用镇静剂[4]。老年人:老年患者缺乏适应性、对问题理解能力差、健忘、缺乏对自身所留置导管自我保护意识,高龄病人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大脑缺氧,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敏感性高,产生一过性认识混乱[5]。

1、8 自行拔管时间的特点:夜间意外拔管高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 潴留、血氧饱和度(SpO2) 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6]。

1、9 护士的知识、经验不足、巡视不及时 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在操作中对管道的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工作忙、人员少的中午及夜间由于巡视不及时,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发生意外。

2护理对策

2、1 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 对使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正确评估其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及耐受程度,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如:吸痰时动作轻柔,经常为病人湿润口腔黏膜,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肢体约束适宜,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2、2 正确固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 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带。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 将牙垫和气管插管固定在一起,用胶布固定于双侧颊部, 然后用寸带再次固定, 松紧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与颈部的间隙以一横指为宜,固定带切忌用绷带,由于患者颈部肿胀的变化,原来合适的固定带松紧度极可能变得不合适,护士应注意检查并做相应调整。

2、3 及时有效的肢体约束 凡气管插管患者无论清醒或昏迷者,均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7]。视情况可只约束两上肢,极度烦躁者约束四肢。利用多层棉布特制的约束带固定肢体(约束上肢的部位是手腕处) ,要注意约束的松紧度,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而固定两上肢在床边的距离以患者抬头不能用自己的手触摸到插管为宜,每2h 放松约束带并协助被动运动,同时注意使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对于昏迷躁动的患者,必要时使用胸带固定胸部,避免患者抬起头部、胸部,将头靠近手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4 合理使用止痛与镇静剂 对长期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或烦躁不安的患者, 为确保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期间减少不适及焦虑, 给予适量的镇痛剂及镇静剂, 如: 吗啡、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等, 使用剂量应使患者安静入睡, 但呼之能醒为宜, 同时动态观察血压和呼吸变化, 详细记录用药浓度、剂量、给药速度和用药后反应情况。

2、5 加强沟通与宣教 对意识清楚的患者,插管前后向其讲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目的、简单的手势沟通方式、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及插管脱管的危害,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心理护理。

2、6 使护理操作程序规范化、加强巡视 制定有关特殊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仔细, 稳妥, 并要求相互监督。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在翻身, 吸痰, 口腔护理, 更换牙垫时至少应有两人合作, 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8]。在患者拔管的高危时段(中午和夜间),增加巡视次数,观察气管插管深度,及时发现,阻止患者的拔管行为。

综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插管使病人不适、未进行有效肢体约束、未及时使用镇静剂,健康宣教不到位、护理操作不当等有关。为预防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插管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妥善固定导管,插管后对患者进行肢体约束、适当镇静,重视对患者的评估,加强护士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夜班护理力量。非计划性拔管重在预防!

参考文献

[1] 潘新丽,史淑英.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对措施 实用医技杂志2007,7,(14):2767-2768

[2] 吕霞.ICU病房中对病人不良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2,8(9):729.

[3]吴英, 谭丽萍.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008,4,(4):58-59

[4] 马淑卿,马秀琴.ICU 机械通气患者意外拔管脱管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3,(14):37-39

[5]杨柳,顾异香,陆剑虹.老年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 当代医学 2007,08,(122):78-80

[6]钱淑清. ICU 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研究,2005 ,18 (5) :834~835.

[7]马 惠, 陈以纯.护理干预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 . 右江医药杂志, 2007 , 35 (2) : 135.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ICU所有气管插管病人病史进行回顾。共计病人312例, 其中男211例, 女101例;平均年龄53.1岁;入院诊断:脑外伤162例, 腹腔脏器伤35例,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45例, 骨科急诊手术62例, 其他疾病8例。

1.2 方法

回顾病史, 重点关注包括病人一般资料、插管记录两个部分。病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插管记录包括管道、护士及非计划拔管时情况3个方面。护理方面包括值班护士年资经验、拔管发生的班次、镇静药物使用、肢体约束。非计划性拔管时的情况包括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时间、拔管后病人的意识、行为、拔管原因、是否重新置管。

2 结果

本次病史回顾共收集312例资料, 均为入ICU就已做好气管插管术的, 管道方面的情况为:290例为经口气管插管, 22例为经鼻气管插管, 其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组15例, 均是经口气管插管, 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组297例, 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4.8%。8例非计划性拔管是未充分使用镇静药物, 拔管发生时均有上肢约束, 但均因约束不牢固、约束无效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例是四肢未加约束而自行拔管, 4例是气管插管缺乏有效的固定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拔管后有6例病人因血氧饱和度在92%~94%, 呼吸频率较快, 给予重新置管, 其余9例, 经护士严密观察, 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 呼吸频率均在正常范围内, 未给予重新插管。

3 体会

3.1 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

气管插管是一项侵入性操作, 会造成病人生理上的不适与痛苦。由于病人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控制的呼吸不同步, 人机对抗时病人常因憋气而十分痛苦。其次, 环境与机械通气的影响, 病人常有睡眠障碍而加重烦躁。本科15例病人拔管后, 有6例重新置管, 8例予以双鼻腔鼻导管吸氧, 无需机械通气, 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例改用无创呼吸机。由于发现及时, 经严密观察治疗, 无一例死亡。

3.2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本组病人为ICU病人, 大多病情较为严重, 半昏迷、烦躁情况下管道带来的不适使得病人容易发生自行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班次主要为夜班 (46%) , 其次为中班 (33%) , 白班最少 (26%) ;有研究显示, 43%的非计划性拔管在夜间, 77%发生在护士不在床旁的时机与护理人员疲劳, 或进行其他操作, 而出现意外拔管有关[3]。本科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时病人的意识状态为清醒的占20%~30%, 行为方面处于躁动状态的占70%~80%;拔管原因为自行拔管的占73%, 意外脱管27%。与气管插管缺乏有效的固定, 未充分使用镇静药物, 拔管发生时均有上肢约束, 但均因约束不牢固或约束无效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3 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中应采取相应对策,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对烦躁不安和麻醉未完全清楚的病人给予: (1) 镇静药物使用:本科通常使用0.9%氯化钠20mL+枸橼酸芬太尼0.5mg+咪达唑仑注射液30mg以2mL/h~3mL/h微泵泵入, 或根据病情调节剂量。 (2) 肢体约束:用约束带约束住病人的四肢, 手部的约束带约束住病人的手部的同时, 把病人的手指头用毛巾包住, 使病人的手指成弯曲状态, 把约束带捆在病人的前面床档上, 第二道再捆在靠近脚的床档上, 注意松紧度要合适, 以免烦躁病人上身弯曲靠近手部或手臂弯曲而将气管插管拔除, 如果对镇静药无效且特别躁动的病人, 可使用肩部约束。 (3) 加强导管固定:适当压力打进气囊, 既保证不脱管又要避免损伤到黏膜;定时检查气囊压力;若经口插管可用牙垫支撑好导管;无论经鼻或经口插管均以一条本院特制布胶一头贴在一侧, 另一头以Y字型在牙垫上绕两圈而贴在另一侧, 长度要适宜。 (4) 强化吸痰护理: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适时吸痰;选择柔软多孔的硅胶管;吸痰前先将导管的尖端放入无菌盐水中吸引少许, 以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后再蘸少许液状石蜡并有润滑作用, 然后在无负压的情况下轻轻将吸痰管插入, 当达到合适深度时一边轻轻旋转一边慢慢退出, 切忌上下抽吸、负压过大与时间过长。 (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仔细、稳妥, 经常巡视病人, 观察气管插管深度, 如出现滑脱, 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搬运病人时, 特别要注意病人头部与气管插管的位置, 动作不可过猛。 (6) 加强夜班的力量, 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护士的护龄没有关系[4]。本院采用前夜班前6h, 后夜班后6h, 而且采用分组分人管理病人, 实行组长制, 加强夜班质量, 从而减少气管插管的拔管率。 (7) 加强心理护理, 对于意识清醒病人, 要做好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插管机械通气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与插管病人通过点头、写字、体语等方面进行交流, 本科使用亮光写字板、自制图片 (字体、图画形势)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小结

气管插管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不但增加护士工作量, 而且给病人造成更多痛苦。安全有效的药物镇静、有效的肢体约束、恰当的外管固定、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可减少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段摄霞, 王红艳, 郭秀茹.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10) :457-458.

[2]Carrion M I, Aguso D, Marcos M, et al.气管插管、胃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意外拔除[J].世界医学杂志, 2000, 4 (8) :9-12.

[3]林蕾蕾, 颜美琼.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 2008, 8 (5) :69-71.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5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非计划性导管拔除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ICU内非计划性拔除各种导管的比例为2%,其中氧气鼻导管、尿管、胃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7%、27%、16%,其次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均为10%。结论:ICU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强固定,有效约束,适当镇静,加强观察与巡视,加强心理护理,严格遵照护理操作规范,注重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防范能力等,降低非计划拔管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危险因素

风险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ICU病房的常见问题之一。[1]实际上,UEX即指为患者治疗需要而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无意被拔除。在ICU有着很高的发生率,涉及到的导管有: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头部引流管、氧气鼻导管、保留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导管、鼻空肠管少见。非计划性拔管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可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使病死率增加。1.临床资料

回顾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留置管路患者453例,男 性387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1.5岁,留置尿管453例,胃管55例,气管插管26例,气管切开34例,中心静脉置管18例,氧气鼻导管453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11例。其中,留置尿管2例,胃管3例,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1例,中心静脉导管1例,氧气鼻导管5例。具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类型及数量见下表。

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类型 管道类型

置管数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例次

发生率(%)

[键入文字]

留置尿管

453

胃管

27 气管插管 26

气管切开 34

中心静脉置管氧气鼻导管

453 合计

453

2.危险因素 2.1导管方面

2.1.1作为一种植入物,不同理化特性的导管材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程度不同,包括导管的粗细、软硬度、导热性、对组织的化学刺激性等。

2.1.2导管的置入位置 有些导管置入是可以选择不同位置的,其UEX发生率也不同,相关研究显示深静脉导管股静脉置入比颈内静脉置入UEX的发生率要低。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气管插管UEX发生率要低。这与不同位置导管与患者机体的互相影响程度不同有关[2]。

2.1.3 导管置入和固定方法 置入手法粗暴可以造成局部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不能耐受。固定方法上的差别亦可造成舒适度差别。如尿管水囊的体积,气管插管气囊压力过大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并增加囊破裂的几率,压力过小则固定的可靠性差,缝合固定的缝线老化时间及自然脱落时间也是在置管时应该考虑到的,过浅缝合的缝线会过早脱落。缝线针眼处感染使皮肤破坏和修复导致缝线脱落,日常消毒时用碘酒等对缝线腐蚀性强的消毒液会加速缝线的老化,固定方法也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活动并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此外,导管的标记亦有可能成为UEX医源性发生的潜在因素,由于导管置入时间标记和导管类别标记不明确也可导致医源性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3]。2.2患者方面

2.2.1 意识状态 因外伤或手术创伤、肿瘤、内环境紊乱甚至心肺复苏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以及ICU环境应激均可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或意识障碍,如躁狂、胡言乱语、攻击行为和痴呆等,不能配合治疗与护理,极易发生拔管事件。本组中有1例患者在意识恍惚中将胃管拔除。

2.2.2 患者舒适度的改变

外伤、手术创伤所致疼痛,留置管路的增加,必然会限制患者的活动度,例如经口气管插管或留置胃管、尿管等,增加患者的不舒适程度,迫使患者长时间采取被动体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组2例为留置导尿的患者,患者不能忍受尿管对尿道的刺激引起疼痛烦躁而拔除尿管。

[键入文字]

2.2.3 神经支配因素

夜间植物神经不稳定,高龄患者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大脑缺血、缺氧,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敏感性增强,产生一过性的认识混乱,有些患者由此原因自行拔管,此类患者往往不是故意拔管,但对自己的拔管行为说不清楚[4]。本组有1例患者夜间睡眠时不自主将胃管拔除。2.3 医护人员方面

2.3.1 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对拔管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工作流程不够熟悉,缺乏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警惕性,所以在对患者的口腔清理、整理导线或者翻身以及搬运患者的时候未能妥善的安置导管,使得导管受到过度的牵拉而发生意外脱管。意外拔管常常发生在护士的知识、经验不足,巡视不及时,主要因值班护士执行治疗等方面的医嘱,或忽视了睡眠状态的患者所存在的意外拔管的危险,因而主动巡视不够。由于护士没有及时意识到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因而未采取预防措施。本组有2例鼻导管脱落。

2.3.2 管道固定不当,主要是因为固定方法不妥当,不牢靠。例如固定胃管的胶布是纸胶膏,加上患者面部有汗渍,油性分泌物多,胶布松散,未及时更换,而导致脱落。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脱管是因为固定导管的缝线松开、脱落,护士在更换敷料时未及时发现,再加上颈部活动度大,固定导管的敷贴松散,而导致导管脱出。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躁动挣扎,如果固定不牢,患者用牙齿将牙垫向外推,气囊漏气,固定带固定不牢固,使导管向外脱出。本组有1例鼻导管及1例胃管由于固定不妥而拔除。

2.3.3 缺乏有效肢体约束和镇静,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和镇静的话就很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躁动患者常因肢体约束不当挣脱约束带拔除插管、引流管等。对于清醒的患者我们往往存在侥幸的心理,未及时予以肢体约束或者镇静而出现拔管现象。本组有1例中心静脉导管是由此原因。

2.3.4 违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导管维护不当,药液滴注完毕后未按要求冲管造成深静脉置管血栓形成而堵塞;留置胃管和鼻肠管的患者,在肠内营养结束后未及时冲管等原因造成管道堵塞;如果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未及时予以吸痰等处理,造成气切套管或气管插管由于痰痂形成而堵管等,致使不得不拔除或更换导管,属于医源性非计划性拔管。

2.3.5 临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缺乏护理人员,按照标准,ICU的床护比应该要达到1:3,但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缺乏,大多数医院未能达到这个要求,使得ICU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压力大,负荷重导致护理质量的大幅度下降,而增加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3.风险管理

[键入文字]

3.1 科学选择和适当固定导管

3.1.1在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多于院方供应科沟通,及时反映各种导管的临床使用情况,尽量采购对患者伤害最小的导管材质。

3.1.2 满足临床治疗的情况下,和医生沟通,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导管位置,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3.1.3 科学有效的固定导管,在防范UEX的环节中,护理人员须熟练掌握不同管道、敷料及固定方式并对其加强管理。有文献结果显示,即使是同一种导管,在选择敷料时也要综合考虑到置管种类、置管部位及患者本身的出汗程度、配合程度等,个体化的科学固定。

3.2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各种管路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说明插管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告知患者拔管的时机,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可采用非语言性交流,通过手势、图片、文字、点头、眨眼等方式与患者交流,充分了解患者所需,并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将特殊信息和观察结果记录在重症护理记录单中,严格交接班。多与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做好全方位的护理。

3.3 合理使用镇静药物 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管,可根据病情及医嘱常规使用镇静(如芬太尼、咪达唑仑)以减少患者不适,提高耐受力,使患者安静,减少脱管发生。

3.4 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 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耐受程度及配合程度,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给予有效的肢体约束,清醒患者使用约束带之前应向患者说明目的,取得配合,防止在患者不适的基础上更加激怒患者及增加患者的恐惧、绝望心理。有效的肢体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但肢体约束往往会带来患者的不适,增加患者的抵抗情绪,要在充分的解释和评估后使用,同时应适当镇静[5]。对使用约束带的病人要每2h放松约束带15分钟,并协助被动活动肢体,使病人身体处于舒适位置,并做好约束观察记录。因此,采用药物镇静后配合应用肢体约束才能真正起到防止意外拔管的目的[6]。3.5 适时的拔管。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时,应根据病情与医生沟通,对有拔管指征的患者及时拔管,可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3.6 认真交接班及各项护理操作,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可忽视操作前认真评估患者病情,操作后及时有效地妥善固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加强巡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级护理进行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在巡视过程中,认真检查导管情况与各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无异常,及时处理。

3.7 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是有效降低UEX方法之[键入文字]

一。ICU工作的护士都应进行专科技术培训,参加质控中心举办的ICU资质认证,持证上岗。无论是低年资护士,进修老师还是高年资主管护师,都要进行一对一的带教,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操作,掌握UEX风险评估技巧。工作经验低于3年的护士负责的患者发生UEX的比例占66.6%[7]。在对低年资护士培训时要强调遵守流程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对UEX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在排班时应注意新老护士搭配。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预防导管意外拔除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8]。3.8 管理问题的改善

3.8.1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每班安排一位护理组长或高年资护师负责管理,尤其是夜班的安排,应保证护理人员相对充足,争取床护比例达到标准,在每个班内要求护理组长正确评估患者拔管高危因素,合理安排分组,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3.8.2 制定相关操作流程 制定ICU相关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制定具体的防止UEX的应急预案以及差错事故上报制度。同时通过与绩效考核挂钩,奖罚分明,可有效地规范护士的行为,督促其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与核心制度。

3.8.3提高护士防范及风险评估能力 ICU的护士应掌握非计划性拔管的概念、常见因素、危害性,使其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对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应及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9]。4.小结

ICU患者病情危重,各种管道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各种管道的有效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操作,充分认识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和风险管理,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艳,刘春梅,胡国艳.ICU老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实用老年医学,2015,11 [2]

Ayman K,Ron B,Claudio M.Unplanned extubation in the ICU:Impact on outcome and nursing workload [J].Ann Thorac Med,2006,1(2):71-75.[3] 朱胜春.金钰梅.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6—258.

[4] 葛世伟,宋燕波,陈华玉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4,12(40):3089-3090 [键入文字]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6

【关键词】品管圈;十二指肠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36—02

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QCC活动,可倡导全员参与,使每位护士在质量改进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实践者,通过营造正性文化,使更多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的改进。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插管由于意外或操作不当导致脱落或患者未经同意擅自拔除,会导致患者发生意外等严重后果[2]。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管道。是术后护理的一个重点,应引起特别重视,术后病人不能经口进食,要依靠十二指肠营养管滴入营养液,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营养,增强了体质,还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经济压力。如管道意外脱出,影响了手术效果,使患者身心受到伤害,并增加了再次插管的风险,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增加了医疗护理纠纷。

我科于2011年7月成立品管圈以来,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对护士责任心,病人宣教,管理制度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显著减少,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9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均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其中男79例,女13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岁。

1.2 方法

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圈长1名,主持圈活动,圈员10名,每2~4周讨论活动1次。一般来说,品管圈整个过程由10个步骤组成,分别是:主题选定、目标设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解析目标、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相关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

2 原因分析

2.1 病人自身原因

翻身及突然变换体位时;胃管使患者有异物感及疼痛感,从而使患者不适,导致拔管;神志不清及躁动是意外拔管的常见原因;无法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麻醉未醒、紧张害怕不配合; UEX夜间发生率高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潴留,血氧饱和度(SpO2)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大部分患者是在睡眠状态,无意识地将胃管拔除,清醒后对自行拔管行为不知[3]。患者家属白天劳累,夜间疲困交加,放松看护。

2.2 医护人员问题

预见性评估不到位;管路固定方法不当;医疗护理操作疏忽,动作不当,导致十二指肠营养管拔出;对烦躁的患者,有效的镇静及肢体制动约束不够;护理观察不到位,意外拔管意外拔管多发生在晚上,夜班值班人员少,护士忙于其他工作,未能及时巡视,与护理人员的年龄几乎无关[4]。

3 针对原因分析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

3.1 预见性评估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扶住十二指肠营养管管。翻身时动作缓慢,不要突然变换体位,以免牵拉而引起脱管。对烦躁患者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与医师沟通,使用镇静剂。

3.2 加强病人宣教与沟通

在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前,医生、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告知置管的目的、可能出现的不适、置管后的配合及拔管指征、时机,尤其要强调管道脱出的危害,给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的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由于置管造成的咽喉部疼痛、恶心等,病人易出现烦躁、不配合治疗及护理,甚至自行拔管;了解其感受并进行安抚,给予有效的心理精神支持。在充分解释,尽量减少患者不适的基础上,适当采取肢体约束,签署知情同意书。

3.3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3.3.1 加强责任心教育

对置管患者重点交接班,各班进行床头交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准确观察置管的长度,如果固定十二指肠营养管的胶布被汗液或分泌物浸湿而失去粘性时,及时给于更换胶布;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注意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每2h松解约束带,并协助被动活动,做好血运观察;健康宣教做到位;在进行更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时也要小心,避免将十二指肠营养管脱出。对于术后疼痛引起的烦躁患者应在医嘱下,有效使用镇痛剂,并观察镇痛效果。

3.3.2 加强岗位责任制度的检查和落实

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护士的专业素养培训,严格按照分级护理要求进行巡视,尤其是在人员少的中午及夜班,防止患者意外拔管。

3.3 改进固定方法

由原来传统的布胶布改用3M胶布,剪成T字形,横着的部分粘在病人鼻梁上,竖着的部分绕着十二指肠营养管环形粘贴。再用棉线绳系在3M贴上,这样增加了摩擦力,降低了脱管的可能性,线绳的两端分别从两侧耳廓上缘系于下颌,松紧以能容纳一指为宜。并且剪两段长约5cm的输液管套于线绳外,置于耳廓上方,避免由于线绳摩擦引起的耳廓皮肤破损。

4 小结

品管圈在降低十二指肠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的、全程的控制。针对发现的共性的、反复出现的难点問题,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改进措施,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护士贴近患者,直接与患者交流沟通,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各项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而对存在的问题可进行及时的整改提高,也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整个过程是一个持续的逐步质量改进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2] 李敏.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预防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5(34):14:2803-2804.

[3] 陈爱,萍蔡虻.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34-937.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7

非计划拔管6例, 男5例, 女1例, 年龄16~74岁, 均为脑外伤病人, 置管时间3d~6个月。发生时间:夜间4例, 早晨1例, 中午1例。ICU内病人发生5例, 普通病房发生1例。非计划性拔管6例中:重新置管2例, 其中1例1周后因脑疝合并肺部感染死亡, 1例重新置管后半个月成功拔管;4例因置管时间较长、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给予封管并成功。

2 原因

2.1 患者因素

(1) 脑外伤病人, 意识不清, 烦躁不安, 4例自行拔管。

(2) 国内有研究表明, UEX夜间发生率高于白天。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 心率、呼吸频率降低, 肺泡通气不足, CO2潴留, SPO2较清醒时低, 患者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2]。此外, 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期交替出现, 昼轻夜重[3], 因而易出现夜间拔管。

2.2 家属因素

(1) ICU患者平时没有家属陪护, 到探视时间或夜间家属发现自己的亲人双手被约束带固定, 对其方法不能理解, 便擅自解除其双上肢的约束, 使患者发生意外拔管行为。

(2) 置管时间较长后, 家属对管道的保护措施放松, 不愿意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的肢体约束。

2.3 护士因素

护理人员粗心、人员不足、巡视不及时, 往往是脱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 夜间及中午值班人员少、护士工作忙, 主要忙于执行治疗, 或忽视了睡眠状态的患者所存在的意外拔管的危险, 因而主动巡视不够[4]。

(2) 年轻护士的知识、经验不足, 巡视不及时, 对管道的保护重视不够。

(3) 约束带的使用不到位。对烦躁的病人采取了肢体约束, 但未对胸部约束固定, 导致3例在双手约束的情况下屈曲躯体后拔管。

(4) 缺乏有效的沟通及宣教。

(5) 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 管道保护的重视程度下降。

2.4 医生因素

(1) 气管切开导管过短。由于身高、体型等个体差异, 气管导管选择不合适, 易发生意外滑脱, 共1例。

(2) 气切病人颈部消肿后, 导管带过松未及时更换或扣紧, 导致滑脱1例。

(3) 缺乏有效的镇静, 未及时持续使用镇静剂的患者拔管率高[5]。脑外伤病人不过多使用镇静剂, 担心使用后会延误发现病情变化。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宣教, 有效沟通

主动向患者家属讲解留置气管导管的原因、意义、必要性、暂时性和自行拔管的危险性, 使其病人和家属理解及配合。对置管时间较长的病人家属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宣教工作, 防患于未然。

3.2 有效的导管固定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导管带松紧要适宜, 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带在颈后打死结, 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特别是在气管切开后的几天内, 导管的固定和防止滑脱更为重要, 因为这时窦道还未形成, 导管的滑脱会造成再次插入困难。由于病情的变化, 颈部肿胀程度可随之而变, 原来合适的气管切开导管固定带的松紧度就会变化。因此, 每日气切伤口换药时及每班护士交接时应注意检查一次。另外, 护士在取放内套管时都应一手按住外套管。

3.3 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险情

气管切开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可对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要细心, 主动巡视, 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固定的状况、气囊是否漏气、约束是否有效等情况, 并给予及时调整, 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这一险情, 做好记录。

3.4 加强置管患者管道固定的技术培训及管理[6]

气切术后, 抬高床头15~30°, 防止颈部过伸或过屈, 翻身时幅度不要过大, 应使头、颈、躯体处于同一轴线。对ICU护士组织意外拔管知识培训, 有效降低I C U意外拔管率, 完善意外事故报告的流程, 对意外拔管脱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找出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护士长加强护理质控管理, 在第一时间纠正不恰当的护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保证最佳护理措施的提供, 从而有效地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每月召开护理安全会议, 做到警钟长鸣。

3.5 有效的肢体约束

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除双上肢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外, 应考虑胸部加约束固定, 有效的约束固定即使躯体屈曲后, 也不能使手触及导管。使用约束带期间, 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协助被动活动, 约束松紧要适度,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

3.6 合理使用镇静剂

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在医嘱下有效地使用镇静剂, 观察其效果。统计证明[7]:适量镇静药明显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机率。

3.7 合理的护理人力安排及相关制度。

保证合适的护士/患者的比例, 特别是中午及夜间力量应加强。护士的安排注意新老搭配、新老相接, 使值班护士能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合理制定安全措施, 针对性的交接班制度, 实行ICU床头交接班及非计划性拔管预警制度[8]。经常检查可靠性, 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3.8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发生意外拔管时, 护士在呼叫医生同时, 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如窦道已形成, 即辅助医生重新置入气管导管;如窦道未形成, 即快速予血管钳撑开气道, 吸痰、给氧, 准备用物, 配合重新置入导管,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频率、心率、SPO2, 皮肤粘膜颜色, 并做好心理护理。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进行护理讨论, 总结经验教训。

4 小结

非计划性拔管存在主客观因素, 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临床经验表明:应积极预防为主, 针对脱管的原因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如:有效的沟通、有效的导管固定、适当的镇静、有效的肢体约束、认真、细心、密切地观察和护理、安全措施的强化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2008年10月至今, 无一例滑脱现象, 以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Moons P, Sels K, De Becker W, et al.Development of a risk tool for deliberate self2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 2004, 30 (7) :1348~1353.

[2]范河谷, 关月嫦, 许智红.ICU老年病人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 (6) :34~36.

[3]金晶, 金信淑, 尚志, 等.老年谵妄精神障碍的辨别[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 (2) :78~79.

[4]钱淑清.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 2005, 19 (3) :480~481.

[5]方静, 杨海燕, 刘汉, 等.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2) (外科版) :37~38.

[6]蓝美娟, 沈富女.对ICU护士组织意外拔管知识培训及临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9) :659~660.

[7]段摄霞.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10) :457~458.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近6年来共有397例人工气道病例, 其中21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 发生率约为5.29%, 其中男16例, 女5例, 年龄19~82岁, 平均年龄为 (39.5±11.3) 岁。予以气管插管时, 15例患者神志清醒, 6例患者浅昏迷。气管插管至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时间为9 min~27 h, 平均时间为 (5.2±1.7) h。

1.2 方法

21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中, 16例均予以人工气道重新建立, 3例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 2例患者则成功进行人工气道撤离, 采用双腔鼻导管吸氧, 并予以严密观察。

2 结果

21例患者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 未出现死亡病例。

3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

3.1 患者因素

①高龄患者循环功能较差, 大脑容易处于缺氧状态, 且情绪不稳, 对治疗适应性差, 因此, 可产生一过性意识混乱而产生拔管行为[3]。②患者因在重症病房呈现出恐惧、焦虑的情绪, 若加之经济负担, 则可能使患者产生放弃治疗的情绪, 造成自行拔管。③患者因不能耐受人工气道通气, 且因被动体位或疼痛难忍, 而产生自行拔管的行为。④重症患者因无家属进行陪护, 探视期间, 家属见患者双手背约束带固定, 不理解医院的治疗过程, 自行解除双上肢的约束, 从而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3.2 医护因素

①护理人员因经验缺乏, 从而对患者的病情、神志及心理生理状态评估不准确, 在护理过程中上未对非计划性拔管有足够的认识及思想防范, 从而忽略了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②导管固定不当, 因临床将气管插管均用胶布交叉固定在鼻部或面颊部, 但因胶布的黏性易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一旦患者汗液及口腔分泌物污染, 则黏性减弱发生脱落, 从而引起固定不牢, 此外, 气管插管气囊充气不足或漏气, 则在放气过程中容易被外力作用而引起导管脱落, 从而造成非计划性拔管。③医护人员对经鼻气管插管及经口气管插管认识不足, 通常经鼻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几率显著低于经口气管插管[4]。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抢救时因经口插管较易操作而采用几率较高, 但插管后不易固定, 且口腔护理难度大, 患者长时间张口从而引起其不适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则上升。④患者被护理人员进行体位改变时, 可能存在用力过猛或动作不当, 或呼吸机管道过于固定, 当患者与呼吸机管道的相对位置移动时, 引起导管被过度牵拉脱出。⑤对焦躁不安的患者情绪为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⑥因中午或晚上, 值班护理人员较少而病房工作较忙而疏于巡视, 而出现患者自行拔管。⑦对患者的未能进行及时的心理疏通, 导致其对个人的治疗失去信心, 从而放弃治疗而自行拔管。

4 护理对策

4.1 提高医护人员的非计划拔管的知识培训及工作水平

应定期对ICU护士进行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培训, 使护理人员熟知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及导管固定标准等。通过采取培训, 能有效的降低我科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且一旦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例, 立即进行报告处理, 并采取紧急处理, 事后写出分析报告供全科讨论, 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从而提高救治及护理质量。

4.2 对患者肢体进行适当约束

应对患者肢体的功能位置采取适当的约束作用, 约束带应松紧合适, 每2小时对约束带松解一次, 同时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值得注意的是, 需要在约束患者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 并在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上进行约束。

4.3 加强导管的固定管理

应采用黏性及韧性较好的胶布, 对气管导管及牙垫进行固定, 同时, 再采用两条胶布对导管和牙垫进行缠绕, 将其固定在上下口唇周围。固定时应保留一定的松紧度, 以防胶布过紧或过长折叠扭曲。并对导管连接紧密进行观察, 必要时进行加固。

4.4 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时间进行密切观察

通常在午后、夜晚及清晨为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时间[5], 因此, 需要值班护士对存在意识障碍或心理负面情绪较大的患者进行巡视, 并对固定情况、插管深度及约束程度进行密切观察。

4.5 规范插管及护理过程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 在吸痰时且采用柔韧的硅胶吸痰管, 粗细适当, 熟练吸痰技术以使患者的痛苦程度降到最低。同时, 在对患者进行翻身、移动时, 不能对管道过分牵拉, 患者需翻身时, 翻身前应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 翻身之后再行检察。

4.6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耐心的讲解气管插管的目的及作用, 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评估, 并加强互患之间的沟通, 因存在交流障碍, 可采取文字、图片或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并适时对患者进行鼓励, 提高其治疗的信心。

5 小结

非计划性拔管重新置管的病死率高达25%以上[6], 所以, 需对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ICU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摘要: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 对本院近6年来21例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 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对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能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ICU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气管插管,护理,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何晓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当代护士, 2011, 10 (36) :17-18.

[2]冯小丽.风险管理在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4) :473-474.

[3]Figueroa-Casas JB.Preventive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fter planned extubation.Respir Care, 2012, 57 (2) :318-320.

[4]Khilnani GC, Galle AD, Hadda V, et al.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fter ex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airways diseas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11, 39 (2) :217-223.

[5]Ting PC, Chou AH, Yang MW, et al.Postoperative reintubation after planned extubation:a review of 137, 866 general anesthetics from2005 to 2007 in a Medical Center of Taiwan.Acta Anaesthesiol Taiwan, 2010, 48 (4) :167-171.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9

1 心理护理及宣教

对清醒病人尤其是不合作病人, 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的不适反应。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建立人工气道后无法交谈及表达自己的意愿, 可让病人手写或将常见问题建成小册子。如:“我欠费吗?”“我的病情怎么样?”等。让病人借助小册子表达自己的意思。教会病人简单的手势, 利于交流以了解病人的想法, 满足病人的需求。在吸痰、换药、翻身等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配合。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因此给病情稳定、清醒的置管病人听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 以减轻其恐惧、焦虑心理, 减轻由置管所致的烦躁情绪。

2 导管固定

2.1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准备2条扁纱带, 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 在颈后打一死结。松紧度已容纳1个手指为宜。每次气管切开伤口换药时检查1次。

2.2 气管插管导管的固定

2.2.1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1条长约35 cm、宽2 cm的胶布, 从一端剪开32 cm, 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 放置牙垫防止咬管。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 交叉固定在另一颊部。

2.2.2 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条10 cm×2.5 cm大小的胶布, 从中间剪开一部分后固定。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 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

2.2.3 胶布的更换及固定

固定的胶布要每天更换, 发现松脱或潮湿后随时更换。对烦躁不安的病人, 除胶布固定外, 可加用扁纱带于枕后打一死结, 松紧以容纳1个手指为宜。

3 正确掌握插管深度

根据身高、体形确定插管深度。一般成人经口插管插入深度22 cm~24 cm, 经鼻插入深度24 cm~28 cm。

4 气囊护理

气囊发生破裂是导管脱落的高危因素之一。首先在行插管前认真检查气囊有无破裂, 插管中保护气囊防止损坏。合适充气量的方法有:①最小漏气技术, 在充气时将气体分次少量注入气囊, 直到听不到呼气时气流向上冲击发生的声音为止, 再抽出0.2 mL~0.5 mL气体。②听诊法, 用听诊器放在颈部、喉及气管部位, 给气囊充气直到气囊周围完全不漏气、听不到气过水声为充气到位。若突然听到病人发出声音或看到病人两腮部肌肉颤动, 应及时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当呼吸机反复出现低压或低通气量报警应警惕气囊是否破裂。

5 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

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病人予以约束带适当作腕部约束。约束带下垫毛巾, 防止过紧使皮肤发红、发紫。但要注意上肢的活动度, 考虑到即使躯体移动后亦不能使手触及导管, 必要时胸部加一约束带固定。

6 合理使用镇静剂

烦躁不安、长期留置导管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减少呼吸机做功, 利于治疗。

7 呼吸机支架固定

呼吸机管道连接气管导管后要有一定的移动度, 避免病人头部大幅度活动时将导管拔出。支架与呼吸机管道的固定衔接处应尽量靠呼吸机方向, 并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以保证病人头颈部活动时导管不发生滑脱。

8 常规护理活动时防滑脱

制订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步骤、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规程。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 操作完毕均要将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固定牢才可离开。

9 监测和急救

凡有人工气道的病人要严密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 尤其做好呼吸机的氧饱和度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插管用物等急救器材。

10 做好护理记录

需记录的项目有:插管日期、插管型号、插管途径、插管外露的长度、气囊的最佳充气量 (6 mL~8 mL为宜) , 每班护士均应观察外露长度是否与前一班长度一致, 如有出入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11 加强责任心

医护人员的粗心、观察巡视不及时, 往往是导管滑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 护理人员要细心, 专人守护密切观察机械通气病人, 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这一险情。

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我科夜间发生12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男8例, 女4例, 年龄41~81岁, 平均62岁。其中胃管8例, 中心静脉导管3例, 腹腔引流管1例。

2 原因分析

2.1 管道固定不当

胃管脱出3例, 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3例。主要是因为固定方法不妥当, 不牢靠。固定胃管的胶布是纸胶膏, 加上患者面部有汗渍, 油性分泌物多, 胶布松散, 未及时更换, 而导致脱落。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脱管是因为固定导管的缝线松开、脱落, 护士在护理时未及时发现, 再加上颈部活动度大, 固定导管的敷贴松散, 夜班护士未及时处理, 而导致导管脱出。

2.2 患者自行拔管

拔管的5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 而且都是将胃管拔出。范河谷等[2]提出:夜间植物神经不稳定, 高龄患者循环功能差, 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 大脑缺血、缺氧, 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 对异物刺激敏感性增强, 产生一过性的认识混乱, 由此原因自行拔管的有3例, 此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拔管行为说不清楚。1例是对管道的作用认识不足, 感咽喉部疼痛而自行拔管。1例是因疾病的原因烦躁不安, 而未加约束, 拔出胃管。

2.3 活动不当意外脱落

1例63岁的女性患者术后第4天, 晚上下床到了固定管道的对侧, 引起腹腔引流管牵拉, 脱落。

2.4 对患者评估不足

护理人员未准确及时的评估上述等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 或者即使已经认识到危险的存在但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当或落实不到位。

3 防范措施

3.1 各种管道妥善固定

胃管的脱落率最高, 占本组的66.67%。我们在胶布固定的基础上, 加用了一根线绳固定, 改进方法:贴于鼻翼的胶布采用6~8cm, 宽2~3cm大小, 最好选用布胶布, 一端贴于鼻部, 一端剪开成1/2交叉固定胃管, 再取一根长约1m长的线绳对折并绕胃管根部1周, 将线绳从对折处穿出形成一结, 然后将线绳两断端分开绕胃管一周并打结固定, 再绕过头部后方打活结[3], 胶布松动时及时更换。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改进方法:麻醉师置管时要用缝线将导管妥善固定于皮肤上, 导管及周围>7cm的皮肤用碘伏、酒精消毒待干, 导管呈“S”形或弧形摆放, 用6×7cm的透明敷贴固定。局部有渗血、出汗多、敷贴松动脱落时及时更换。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等我们均选用连接管长度在90cm以上的一次性引流袋, 将引流袋悬挂在床沿边, 其长度应方便患者在床上活动不导致管道牵拉为宜。

3.2 加强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留置管道的患者应重点讲解留置管道的目的、重要性、护理的方法、下床活动的要求、常规拔管的时间、管道脱落导致的后果等等, 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患者和陪护。意识不清、老年人、烦躁不安的患者, 陪护的宣教尤为重要。教育的方式可采用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图片资料、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 应注意检查教育对象的理解程度, 要其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 自觉保护导管不自行拔出和意外脱出。多与患者沟通, 鼓励患者表达不适, 及时对症处理。

3.3 适当约束肢体

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部分老年人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适当约束肢体, 特别是夜晚, 因相对来说护理人员比较少, 警惕性无白班高, 再加上夜晚陪护比较疲劳, 照顾没有白天仔细易导致拔管现象的发生。约束时应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约束带下垫衬垫, 松紧适宜, 严格交班, 密切观察肢体情况。

3.4 严格交接班, 加强夜间巡视

留置管道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床边交接班, 加强巡视, 特别是夜晚, 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牢靠, 长短是否合适, 了解患者的意识情况及情绪状态, 有无陪护等等,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护理。如固定物松散, 长度不合适时要重新固定和调整。如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要给予适当约束。如有陪护, 护士应了解陪护对管道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 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无陪护, 应指导患者咳嗽、排痰时应保护胃管、下地活动时应先松开固定物按要求挂在衣服和裤子上等等, 必要时亲自协助。

3.5 掌握拔管时间

医务人员要认真掌握留置管道的拔管指征。护士在工作中认真观察, 准确记录, 为医师提供依据。符合拔管指征, 应及时拔管, 以免增加患者不适和不便, 减少拔管现象的发生。

3.6 加强安全质量管理

我们制定了留置管道护理常规及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上报、处理流程。针对各种管道留置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及出现拔管后如何处理均做了具体的要求, 明确了护理人员的职责, 并拿入了考核的范畴。

4 结果

2010年8月, 我们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制定了防范措施,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不断改进, 从2010年9月开始规范实施至2011年4月无1例拔管现象发生。

总之,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吸收教训, 加强工作责任心, 认真做好预防各种管道脱落的防控工作, 将脱落率降低到最低,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夜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将脱落率降低到最低,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夜间发生的12例拔管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防范对策, 并组织实施。结果 实施防范措施后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无拔管现象发生。结论 夜间导致拔管的原因有管道固定不当、患者自行拔管、活动不当、对患者评估不足等, 我们采取妥善固定、加强健康教育、适当约束肢体、严格交接班, 加强夜间巡视、掌握拔管时间、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等有效的减少了脱落率的发生, 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夜间,非计划,拔管,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段摄霞, 王红艳, 郭秀茹, 等.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10) :457-458.

[2]范河谷, 关月娥, 许智红.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 (6) :34-36.

非计划性的拔管 篇11

1 置管种类

外科围术期置管是外科治疗的特色, 尤其在普外科, 常用的置管有静脉留置针、胃管、鼻胆管、深静脉导管、T管、胆囊造瘘管、空肠营养管、腹腔引流管、膀胱造瘘管、导尿管、肛管等十余种。一般胃肠手术病人通常同时或先后置有胃管、深静脉导管、空肠营养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等5根以上导管[1,2,3]。据张爱琴等[4]研究发现, 其所在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设44个临床护理单元, 每日在院病人平均1 500例左右, 常规手术50余台次。对2006年全年住院病人留置导管情况进行统计:常用导管种类为18种, 如鼻胃管、导尿管、膀胱穿刺留置导尿管、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 、人工气道导管、伤口引流管等;各专科使用导管60余种:其中心胸外科10种, 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各6种, 普通外科18种, 居各专科首位。

2 置管意义

根据临床置管作用的不同, 留置导管主要可分为导入导管、引流导管、支撑导管三大类, UEX轻则扰乱治疗计划, 重则危及病人安全, 造成医患纠纷, 影响社会和谐[5,6]。静脉留置针、深静脉导管、空肠营养管等属于导入导管, 主要作用是导入治疗性药物和营养素[7]。如果发生UEX, 可发生并发症, 导致治疗难以持续, 甚至丧失治疗机会。导尿管、肛管、膀胱造瘘管、腹腔引流管等属于引流导管, 主要起引流作用, 非计划性拔管, 体液不能有效引流至体外, 蓄积体内对治疗不利, 或危害健康。T管、胆囊造瘘管等兼有引流和支撑双重作用, 手术后早期, 其支撑作用十分关键, 不到预计时间拔除T管、胆囊造瘘管, 必然会发生胆漏等严重并发症, 迫不得已的再次手术令病人痛苦、医生棘手, 后果非常恐怖[8,9]。

3 UEX发生率

步惠琴等[10]报道了ICU 1年内480例UEX的发生顺位是:气管插管>鼻胃管>深静脉导管>导尿管>动脉导管>气管切开套管>各类引流管, 其中气管插管4.1%、鼻胃管3.2%、深静脉导管3.1%。蒋志华等[11]研究发现, 2006年4月—2007年1月, 其所在科收治病人338例, 成立质控小组, 将病人的各种管道如实登记在各项侵入性操作登记表上, 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 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338例病人共置管1 394次, 其中深静脉置管330次, 尿管310次, 胃管300次, 气管插管298次, 术中放置引流管156次。共发生意外拔管39次, 其中气管插管6次, 胃管22次, 深静脉导管9例次, 尿管2次, 其中因护理评估不足, 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拔管的34例次, 占87%;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拔管的5例, 占13%。PICC置管时间长, 在反复输液、封管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管堵塞, 导致被迫拔管[12]。在Carrion等[13]的研究中, 胃管的UEX发生率要高于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在各类导管UEX中, 病人自主拔除占绝大部分, 为UEX的76%~92%。由此可见,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UEX时有发生。

4 UEX风险因素

4.1 病人因素

韩铮英等[14]通过1年半的调查研究发现躁动与意识不清是病人发生UEX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主UEX中, 病人因素起主要的始动作用。包括置入导管病人年龄、性别、意识水平、精神状态、病人对导管的了解与否以及自主活动程度等。忽略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水平是导致自主拔管的重要因素。意识不清和精神异常的病人UEX发生率显著高于意识和精神正常的病人。

4.2 医护因素

在Grap等[15]的研究中, 气管插管的意外拔管事件中43%发生在夜间交班时, 77%发生于护士不在床旁的时机, 因此护患比例、护士的交接班过程以及护士的巡视在UEX预防发生中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护理情况与UEX关系的研究显示护士工作的轮班频率、护士的临床经验、对导管和UEX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对病人整体状况的了解等都是UEX发生的相关因素;护理经验缺乏的护士、夜班中发生UEX的几率更高[16]。吕强等[17]研究发现, 术后2周拔除T形管胆漏发生率约1.6%, 甚至可超过10%。另外, 在非自主UEX中, 更换体位、搬动病人操作的不谨慎, 缺乏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及有效的导管固定也是UEX的主要原因。

4.3 导管因素

①理化性:导管的粗细、软硬度、对组织的刺激性等, 不同理化特性的导管材质对病人造成的不适感程度不同。②置入位置:有些导管置入是可以选择不同位置的, 其UEX发生率也不同, 张金萍等[18]研究显示深静脉导管股静脉置入比颈内静脉置入UEX的发生率要低, 这与不同位置导管与病人机体的互相影响程度不同有关。③置入和固定方法:置入手法粗暴可以造成局部的损伤从而导致病人不能耐受, 固定牢固程度的不同, 亦可造成舒适度差别。如气囊导尿管气囊的大小、缝合固定的缝针缝线。

5 讨论

5.1 护理干预选择适当有效的固定、约束方法

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 根据其不同的插管方式, 选择切实有效的固定、约束方法。对有拔管倾向的病人应约束其四肢并戴上布套, 注意观察松紧度, 避免过松起不到约束效果, 过紧引起皮肤的血液循环障碍。使病人身体处于舒适体位。①胃管改良固定法[19]:胃管插入成功后, 用8 cm长的3 M高强度外科真丝胶带固定, 一端先固定在鼻尖上, 另一端在胃管上环绕两圈后再固定于鼻尖上, 每天清晨交接班时更换真丝胶布, 既能检查胃管刻度有无滑出, 又能保持局部清洁。②深静脉导管:选择黏性和韧性较好的3M真丝胶布作交叉固定, 深静脉置管换药时, 要待消毒液干透再盖敷料贴, 选用3 M透明敷料贴, 一是该敷料透气性能好, 二是透明度好, 便于观察局部情况。③选择适宜型号的气囊导尿管, 导尿前要检查气囊的充盈性。

5.2 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

做好健康教育, 加强与病人沟通, 取得病人的合作。老年病人情绪变化大, 置管不适使病人处于易激惹状态,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使病人情绪稳定, 向病人耐心解释置管的必要性、暂时性和自行拔管的危险性以及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管道较多病人, 应定时协助其改变体位, 并对探视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5.3 护理干预努力减轻病人不适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入方法, 对因伤口疼痛而烦躁或躁动不安的病人, 为防止其自主性拔管, 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并根据病人的镇静效果调节给药速度及剂量, 努力减轻病人的疼痛不适感, 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严格无菌操作, 减少医院感染, 减轻病人痛苦, 努力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对于因气管插管而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的病人, 可以出示有文字的卡片让其选择, 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及时发现并阻止病人自行拔管的行为。

5.4 加强护士培训

对护士进行严格的专科培训, 加强护士对各类管道重要性的认识, 消除护士对某些管道的偏见意识, 对某些有拔管倾向的病人不仅要做到口头交班还要做到书面交班。夜间护士相对较少, 危重病人多时应适当加派护士值班, 全面了解每个病人的病情, 防止不慎扯脱导管, 同时加强监护, 及时发现并阻止病人的拔管行为。

6 小结

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 导管安全是医院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项目, 虽然导管安全问题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 但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作为可控因素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20,21]。如何提高导管护理的质量, 针对发生UEX的常见原因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 定能显著降低UEX发生率, 确保病人安全。

上一篇:互感器应用下一篇:机能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