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反应(通用8篇)
生理反应 篇1
英国科学家在对大脑感知进行研究后认为, 所谓意识溢出体外的现象只不过是大脑理解死亡的方式。“灵魂出窍”的感觉是大脑对我们耍的“小花招”。
此前, 曾有不少濒临死亡的人表示有过意识脱离躯体浮在上空, 或是看到亮光的经历。但是据科学家的说法, 这些只是大脑在处理死亡的过程中做出的反应。
来自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对死前大脑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员瓦特表示, 人们在濒死时看到“指引其前往来生的”亮光的现象, 可能是因为体内用来处理阳光的细胞死亡而产生的影像。瓦特说, “这一解释说明你并非进入了灵魂领域, 而是你的大脑正试图处理你从未有过的经历。”
同时, “灵魂出窍”的感觉也可以用类似的理论予以解释。瓦特说, “如果你戴上虚拟现实的耳机, 让其在你面前3英尺处呈现出你自己的样子, 那么你的大脑有可能会认为那图像就是你自己, 从而让你产生‘灵魂出窍’的错觉。”瓦特表示, 任何濒死时的感觉都有生理学上的根据。
公众场合有了生理反应…… 篇2
讲述:公交车上的尴尬
那时我上高一吧,家离学校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路,我每天坐公共汽车上学放学。
夏天的公交车上虽然开着空调,但车里塞满了人,车厢里充斥着各种汗臭味,熏得我透不过气来。忽然一股淡淡的香味钻进鼻孔,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站着一个衣着时尚的女孩,那股香气想必是从她那里传出来的。司机又叫我们往里面挤一点,说前面的人站不下了。我趁机往这女孩的身边挤了挤,胸紧贴着她的背。我感到这种行为的龌龊,但我是无意的,人太多了,连转身都不能。我尽力为自己开脱,可毕竟做贼心虚,周围那么多人,肯定有人明白我的企图。
真是越紧张越坏事,明明想着不要胡思乱想,下面却不由分说勃起来了。夏天都穿得单薄,很明显,要是被人看见就惨了。看看四周没人注意,我偷偷将衬衫下摆使劲往下拉,希望能盖住不雅的部位。
车走走停停,一路颠簸,我的身体也前后左右摇晃,在女孩后背蹭来蹭去,头脑控制不住地兴奋起来,突然一股暖流始料不及地喷出来。我知道遗精了,脸通红,因为着急和害羞,更加热得不行,浑身是汗。裤裆前湿了一大片,很难看。但愿她不要转过身来,但愿旁边的人不往下看,我祈祷。
“啊,我的钱包被偷了!”一个妇女的尖叫声使人群一阵骚动。“咦,我的钱包也不见了,口袋怎么湿湿的?”女孩转过身来,手摸着牛仔裤后面的口袋。“那小偷一定拿着饮料,才会把你的口袋弄湿。”不知谁说了一句,全车人的目光都在搜寻手上拿着饮料的人。我吓出一身冷汗,小偷当然不是我,可是如果按那个“线索”找嫌疑犯,我首当其冲。
我马上用手护住裤裆。忽然有人指着我说:“小偷就是他,他手里还藏着饮料。”所有人都看着我。“我没有呀!”为了证明清白,我稍举起双手,摊开。裤裆一下子让人尽收眼底,随后爆笑声将我淹没,我无地自容,还没到学校,便掩面仓皇下车。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我死缠烂打让爸爸给我买了辆自行车,一个人踩单车,应该不会当众出丑了吧?
网友讨论:公共场合有了生理反应怎么办?
模糊人:看到心仪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升旗敬礼”,估计所有青春期男生都有过。虽是自然反应,但在公共场合还是不太雅观,其实穿舒适合身的三角裤,比宽松的平口裤还能管好你冲动的小弟弟。想想其他事情,把注意力分散也是个办法。一般而言,过了25~30岁之后,那儿就会比较听话了。
痞子龙:哈哈,你知道为什么大夏天有那么多男人背挎包吗?它的妙用就是,万一在公共场合有了反应,可以用来遮挡下关键部位。当然,也可以用手和衣服来遮挡,但效果显然比不上可大可小的包。
天天天蓝:这个简单,把手放进裤子口袋里,悄悄调整一下小弟弟的方向,让它向上朝着肚脐眼,这样就没那么显眼了。
香菇韭菜:我的办法是就地坐下,或者蹲着系鞋带,慢慢等待反应消失。唉,做男人好难。
专家视点
揣个“黄瓜”未必就是猥琐男
在文明社会中,对性的压抑导致大众集体在公共场合对性的麻木。那些在公共场合容易有反应的男人,只不过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想起了“性”,突破了麻木的界限,唤醒了自己的本初反应。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做出了正常的反应,倒也不必非给这些男人冠以“猥琐”的标签。
等男人的年纪越来越大,有时一个女人全裸着躺在怀里时,他也会没有反应。也许是工作太累,也许是生活太迷茫,更也许是做过太多次爱了,已经麻木了。麻木是一种最让人绝望的慢性毒药。我们会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会忘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会忘记自己曾经最想做的事,也会忘记自己曾经多爱一个人的身体。
我们以为,男人只要不是一见女人就满脑子都是上床的念头,由着他保持一颗容易有反应的心倒是未尝不可,因为,这至少说明他在性这个问题上还没达到历尽花丛返璞归真的风流程度。我们希望,每个男人在面对自己爱的人时都能容易有反应,别因为生活和时间而麻木,最终忘却自己当初是多爱这个身体。
每个男人情窦初开时,都曾为触碰到初恋情人裸露的手臂而激动过,也都不会忘记在接近初恋时难以抑制的充血反应。这种被包裹在裤裆里的冲动,是男人回忆年少时的基调。
生理反应 篇3
伴随经济增长我国汽车数量猛增, 汽车尾气导致大气中NOx浓度不断升高, 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和动植物健康。汽车尾气污染下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会受损, 叶绿素含量降低, 光合作用会减弱, 叶片变色、脱落甚至枯死 (陈华, 2006) 。不同植物种类、习性不同, 在相同生长条件下, 对大气污染物的忍耐力不同 (鲁敏, 2002) 。研究园林植物对汽车尾气的不同忍耐能力, 可以作为交通繁忙地段选择和培育抗污染植物时提供指标, 同时也可为深入探讨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和植物的抗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城市开展抗污绿化、生物净化、环境的生物监测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 汽车尾气有害成分简述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2014年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 比上年末增长12.4%。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分析显示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NOx、CO、CO2、碳氢化合物、固体悬浮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 其中NOx是形成光化学烟雾主要凶手, 会产生臭氧、硝酸及其他有机酸脂, 而硝酸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来源 (刘培桐, 1995) 。
3 汽车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污染最为敏感, 李德生 (2007) 用NO2对14种植物进行熏气发现植物在长时间接触浓度较低NO2后生育不良, 长势差, 缺绿, 衰老加速。还发现针阔叶树种叶片受损有所区别, 阔叶树先从叶脉出现坏死斑, 慢慢在叶缘、叶柄等地也出现坏点, 直至整个叶片脱落;针叶树种也从叶片开始受损, 首先出现坏死的是叶片中上部, 逐渐蔓延, 直至整个针叶, 但死后不脱落。
3.1 对植物细胞膜的损伤
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内部反应与外部环境的界面, 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物质交流、信息传递, 也能在污染胁迫下作出反应。植物在逆境条件下首先细胞膜发生变化, 汽车尾气中大量的NO2从植物叶片气孔进入叶片后快速形成NO2-, 与NADPH竞争, 降低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致使细胞内不断产生活性氧 (ROS) , 从而破坏了系统之间的平衡, 植物细胞中积累大量的O2+、OH-、—OH、H2O2和O2等, 这些活性氧与植物组织中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 导致膜脂过氧化、蛋白质与核酸的氧化修饰、细胞膜的破坏, 致使植物受到伤害, 甚至死亡 (焦健等, 2006) 。
3.2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反应植物生长情况最好的指标是光合作用速率, 很多学者对NOx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过研究, 其中Sabarat (1988) 将NO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 NO2从植物叶片气孔进入叶片后快速形成NO2-, 与NADPH竞争, 降低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2) NO2自身属酸性, 进入植物细胞后可改变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3) NO2的转化物Fe-NO自由基复合物, 会对含巯基或组氨酸残基蛋白质中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温达志 (2003) 研究发现, 生长在NO2较高的工业区30种园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有一定的下降, 陆耀东 (2003) 对交通繁忙区的39种木本植物进行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3.3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最主要的色素分子, 是植物进行光能吸收、传递以及电子传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递体。大量研究证明汽车尾气会导致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的现象, 如Sabarat (1988) 对常春藤、燕麦进行为期5d、每天7h的0.5ul/l NO2, 导致植物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而0.2和0.3ul/l NO2对叶绿素含量却有一定刺激增加作用。陈海燕 (2006) 也得出类似结论:低强度的大气污染, 植物叶绿素含量可能变化不明显甚至有所增加。
4 植物对汽车尾气的应对机制及抗NOx污染植物选择
植物吸收污染物:一是植物根部吸收后经木质部向上运输;二是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或角质层吸收大气中的多种化学物质, 包括NO、NO2、SO2、HF、重金属、粉尘等经韧皮部向下运输和分布 (薛较亮等, 2000) 。植物吸收汽车尾气后主要靠持留和去除来净化化学性污染物。持留是指植物截获、吸附和滞留等, 去除包括植物吸收、降解、转化、同化和超同化等 (陶雪琴等, 2007) 。植物的叶片形态 (针阔叶) 、粗糙程度、叶片着生角度和表面分泌物对污染物的持留有很大关系 (Trapp.2001) 。陶雪琴 (2007) 研究发现植物一般经代谢过程或自身的酶等来降解细胞内吸收的N0x, 同时植物也可以经过生理过程将汽车尾气污染物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如植物可将空气中的SO2和NOx转化为硫酸盐和硝酸盐, 其正好符合Omasa (2002) 提出的“超同化植物”的概念, 将汽车尾气中的某些成分转化成营养物质源高效吸收与同化, 同时促进自身的生长, 如植物吸收的NO2部分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 部分通过根系排出体外。
植物在城市生态平衡中起着“除污吐新”的作用, 不同植物“吸污抗污”能力不一样, 一些植物对汽车尾气很敏感, 另一些植物在长期的汽车尾气污染下仍生长旺盛, 表现出极强的抗性, 从而达到降解大气污染物的目的 (刘艳菊, 2001) 。因此研究如何防止植物增毒和如何强化植物解毒是利用植物应对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
学者在植物的吸污、抗污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陈卓梅 (2007) 在对38种浙江省主要园林植物进行试验时得出:各物种对NO2的抵抗能力差异较大, 常绿植物抗性强于落叶植物, 山茶科和樟科植物抗性强于金缕梅科植物;各物种吸污性也相差很大, 相对吸污能力最强的达404.05%, 最弱的仅0.07%, 以落叶植物吸污能力强于常绿植物。胡羡聪 (2003) 对南方常见树种进行研究得出一般情况下抗污性强的植物光合作用弱、净化能力弱, 但也有些物种表现出抗性较强, 又具较高的净化能力, 如小叶榕、红花夹竹桃、桃花心木等, 这类既有较强抗性又有较强净化能力的植物可多应用于道路繁忙区的绿化。孔国辉 (2003) 筛选出了适宜北方对NOx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种馒头柳、丁香、构树、海棠、金银木、自蜡等, 适宜南方种植的有小叶榕、竹柏、铁冬青、红花油茶、夹竹桃、仪花、密花树等吸污、抗污能力强的植物。赵磊 (2013) 选出适宜中部城市种植的抗NOx污染能力较强的有栾树、广玉兰、女贞、樟树、法国冬青、紫叶李、海桐、桂花、红继木、悬铃木、枇杷、石楠、杜鹃、山杜英等。
5 研究展望
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 汽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尽管在前面提到植物能够抗污吸污, 但目前对植物吸污机理研究不够透彻。城市绿地消减汽车尾气的规划设计也未有效开展, 几乎没有成功案例可循。随着我国城市大气问题的日益突出, 城市绿地减污规划设计技术将成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以后可集中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汽车尾气中主要物质在植物体内转化机理的研究;
(2) 净化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3) 胁迫生境下转基因植物的研究;
(4) 高效净化植物的筛选;
生理反应 篇4
关键词:棉花幼苗;硫酸镁;复合盐;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脯氨酸
中图分类号: S562.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059-03
收稿日期:2013-06-12
基金项目:运城学院产学研项目(编号:CY-2012002)。
作者简介:马沛勤(1960—),女,山西运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遗传进化。Tel:(0359)2090409;E-mail:peiqinma@163.com。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人对抗虫棉的各项研究有陆续的报道,如秦普峰等报道转 Bt基因棉抗铅、镉污染能力较普通棉花强,对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一定意义[1];丁志勇等报道抗虫棉的可溶性过氧化氢酶显著高于常规棉[2];李孝刚等报道转基因抗虫棉的抗黄萎病能力下降[3],但关于抗虫棉对盐胁迫的研究资料并不多。选用抗虫棉冀丰554、冀丰4号为试验材料,并以普通棉晋棉47为对照,研究其对硫酸镁、复合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以期对了解抗虫棉抗盐碱机理、挖掘良种的增产潜力、提高抗虫棉在日益加重的盐渍污染面前的持续效应有所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为晋棉47、冀丰4号(抗虫棉)、冀丰554(抗虫棉)为材料,其种子均为市购。
1.2试验设计
采用室内水培的方法,待棉花幼苗长到8 cm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25、50、75、100 mg/L)的硫酸镁、复合盐(复合盐配比为CaCl2 ∶NaHCO3 ∶MgSO4 ∶KCl ∶NaCl ∶Na2SO4=3 ∶19 ∶5 ∶17 ∶4 ∶5,按运城市盐碱地土样含盐量配置,数据由运城市农业局提供)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每天更换1次胁迫液,以蒸馏水为对照(0 mmol/L)。3 d后进行3种生理指标的测定。试验设3次重复,取试验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
1.3检测指标及方法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进行测定[4]。
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进行测定[5]。
脯氨酸(Pro)含量: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6]。
1.4数据处理
试验据使用Excel 2003和应用DPS 3.01专业版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硫酸镁、复合盐对棉花幼苗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表2)显示:在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均大于对照,随着硫酸镁、复合盐胁迫浓度的上升,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晋棉47和冀丰554在胁迫浓度75 mmol/L时活性最大,冀丰4号在胁迫浓度50 mmol/L时POD活性最大;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MDA和Pro含量随硫酸镁、复合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
2.2方差分析
表3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棉花幼苗POD活性在逆境×品种、逆境×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品种间、品种×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品种间、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棉花幼苗MDA含量在逆境×浓度、品种×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逆境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P<0.05),在品种间、浓度间以及逆境×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棉花幼苗脯氨酸含量在逆境×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在逆境×品种、品种×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P<0.05),在逆境间、品种间、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研究结果(表4)显示:棉花幼苗POD活性在冀丰554与晋棉47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冀丰4号与晋棉47之间存在5%的显著差异,在冀丰4号与冀丰554之间存在1%的极显著差异。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为冀丰4号>晋棉47≈冀丰554。棉花幼苗MDA含量在冀丰554与冀丰4号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晋棉47与冀丰554、与冀丰4号之间存在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棉花幼苗MDA含量为晋棉47>冀丰554≈冀丰4号。表1硫酸镁、复合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POD活性和MDA、Pro含量
指标比较范围晋棉47冀丰554冀丰4号硫酸镁复合盐硫酸镁复合盐硫酸镁复合盐POD活性变化↗↘↗↘↗↘↗↘↗↘↗↘最高值浓度(mmol/L)75 75 75755050 最高值/本底值2.2131.9531.5981.9821.6011.797最高浓度值/本底值1.3701.3091.1881.5481.1381.138MDA含量变化↗↗↗↗↗↗最高值/本底值1.9171.7292.3132.3755.5293.529Pro含量变化↗↗↗↗↗↗最高值/本底值3.2432.3716.4082.7917.5238.716注:表中“↗”“↘”分别表示POD活性和MDA、Pro含量上升与下降。“↗↘”表示先升后降。本底值指表1中对照值。最高值是表1中SOD、POD、Pro表现出的最高值。
nlc202309040725
2.3多重比较
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品种间和浓度间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表5。
表5显示,棉花幼苗POD活性在硫酸镁、复合盐浓度50~75 mmol/L之间、25~100 mmol/L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余各浓度之间存在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硫酸镁、复合盐不同浓度下棉花幼苗的POD活性为50 mg/L时≈75 mg/L时>25 mg/L 时≈100mg/L时>0 mg/L时。棉花幼苗MDA含量在硫酸镁、复合盐各处理相邻浓度之间都存在5%显著差异,在对照与其余各浓度之间、25 mmol/L与75 mmol/L、100 mmol/L 之间、50 mmol/L与100mmol/L之间更达到1%的极显著差异。硫酸镁、复合盐不同浓度下棉花幼苗的MDA含量为 100mg/L 时>75mg/L时>50mg/L时>25mg/L
3讨论与结论
3.1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对棉花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之一就是保护酶活性的变化。POD是植物抗氧化系统中的重要保护酶,负责清除H2O2。盐胁迫下,过剩的活性氧可诱导棉花幼苗细胞内POD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大,POD活性高低与棉花抗逆性大小成一定的正相关性。但POD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过度胁迫时,过多的活性氧也引起POD活性下降[7-8]。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随着硫酸镁、复合盐处理浓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晋棉47和冀丰554在浓度75 mmol/L时POD活性最大,冀丰4号在浓度50 mmol/L时POD活性最大,说明晋棉47和冀丰554的POD活性对硫酸镁、复合盐胁迫浓度调节范围在75 mmol/L左右,冀丰4号在50 mmol/L左右。浓度升高至100mmol/L时,POD活性虽然下降,但还高于对照,还在棉花幼苗的可忍耐范围内。
3.2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对棉花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植物在逆境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使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作用或脱脂作用,MDA是细胞内膜脂过氧化或脱脂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严重地损坏细胞膜系[9]。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MDA含量随硫酸镁和复合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说明硫酸镁和复合盐胁迫浓度越高,对棉花幼苗细胞膜的破坏性越大。
3.3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对棉花幼苗Pro含量的影响
脯氨酸的积累是植物对抗盐胁迫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10-12]。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脯氨酸含量随硫酸镁和复合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说明棉花幼苗抗渗透胁迫能力不断升高,也说明试验最高浓度100mmol/L在棉花幼苗的可忍耐范围。
3.4棉花幼苗对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的耐性
表2显示,硫酸镁胁迫下,晋棉47 POD活性上升最快,下降最慢,MDA含量上升最慢,Pro含量上升最慢,对硫酸镁的耐性最强;冀丰4号POD活性上升最慢,虽然Pro含量上升最快,但MDA含量上升也最快,膜脂损伤最大,对硫酸镁的耐性最低,所以对硫酸镁的耐性晋棉47>冀丰554 >冀丰4号。 复合盐胁迫下,冀丰4号Pro含量上升最快,MDA含量上升也最快,膜脂损伤最大;冀丰554 POD活性上升最快,下降最慢;晋棉47膜脂损伤最小;对复合盐的耐性:3个品种机制不同。
棉花幼苗POD活性在逆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复合盐处理引起的POD活性上升大于硫酸镁;MDA含量在逆境间存在差显著异,硫酸镁处理下MDA含量上升大于复合盐。Pro含量在逆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硫酸镁处理下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大于复合盐。整体考虑,棉花幼苗对硫酸镁的耐性低于复合盐。
3.5因子互作对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棉花幼苗MDA含量与不同逆境与不同品种间互作有很大关系。棉花幼苗Pro含量与不同逆境与不同品种间相互作用有较大关系、与不同逆境与不同浓度间相互作用有较大关系。
参考文献:
[1]秦普峰,铁柏清,周细红,等. 铅与镉对棉花和水稻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6(3):205-207.
[2]丁志勇,许崇仁,王戎疆. 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几种同工酶的比较——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估生理指标初探[J]. 生态学报,2001(2):332-336.
[3]李孝刚,刘标,刘蔸蔸,等. 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57-162.
[4]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赵世杰,许长成,邹琦,等.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07-210.
[6]张殿忠.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4):62-65.
[7]裘丽珍,黄有军,黄坚钦,等. 不同耐盐性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特性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4):420-427.
[8]金明红,冯宗炜,张福珠. 臭氧对水稻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0,21(3):1-5.
[9]王荣华,石雷,汤庚国,等. 渗透调节对蒙占冰草幼苗保护系统的影响[J]. 植物学通报,2003,20(3):330-335.
[10]夏礼如,钱春桃. 复合钠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147-150.
[11]王邦锡,黄久常,王辉. 不同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胁迫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性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1992,15(1):46-51.
[12]李百伟,孙存华,王丹. CaCl2对NaCl胁迫下甘薯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84-85.
生理反应 篇5
1 不同抗寒措施下对叶片水分的影响
在低温下, 根毛细胞膜透性改变, 半透性和选择吸收遭到破坏。因而不能正常吸水分和矿物质营养, 但上部的叶片仍然正常蒸腾, 因而体内的水分会重新分配。叶片幼嫩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的水分会被夺走, 影响该组织的分化和生长。所以寒流来袭后, 幼芽、叶片、幼花常常干枯, 下部叶也会出现萎焉, 甚至落叶。
由图1可见, 4组研究对象的叶片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 其中以小叶榕对照的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最为明显, 而树干包裹措施的下降趋势最为平缓。当温度从5℃下降到3℃时, 小叶榕对照组的含水量下降了59.78%, 而各抗寒措施的含水量下降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干基部覆盖地膜为17.77%;树干涂白为9.62%;树干包裹为7.09%。试验结果表明, 实施树干包裹防寒措施的小叶榕行道树叶片含水量变化趋势较为平缓, 组织内部水分代谢较为稳定。小叶榕对照组由于未实施任何防寒措施, 当温度下降时体内水分代谢变化剧烈, 代谢活动出现紊乱。
2 不同抗寒措施下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植物体的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逆境条件下, 细胞膜受到破坏, 膜透性增大, 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 以致电导率增大, 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 也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当植物细胞遭到破坏时, 大量的离子和一些有机物外渗, 而外界有毒离子的进入, 结果导致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受到干扰。
由图2可见, 小叶榕对照组的相对电导率在从21℃降至9℃时, 上升趋势较为和缓, 而在5℃时却骤然上升。其余3组的相对电导率上升趋势都较为平缓, 其中采取树干包裹防寒措施的小叶榕行道树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基本保持平稳, 表明膜透性并未受到较大伤害。
3 不同抗寒措施下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各种逆境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产生水分胁迫。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等有机物质, 提高细胞液浓度, 降低其渗透势。这样植物就能保持其体内的水分, 适应水分胁迫环境。脯氨酸势最有效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 无论哪一种逆境, 植物体内都会累积脯氨酸。
由图3可见, 4组研究对象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其中以小叶榕对照组的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最为剧烈, 但温度下降到9℃时, 它的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值7.52ug/g。这表明小叶榕对照组所受的低温胁迫程度最为严重, 需要累积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来降低自身的渗透势, 以保证体内代谢活动的正常运行。树干包裹措施下的小叶榕, 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和缓, 表明通过有效的防寒措施可以减少低温胁迫对小叶榕的伤害, 降低树种受胁迫的程度。
4 不同抗寒措施下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光合强度的强弱, 常被用作植物对胁迫反应的指标。通过对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
在胁迫条件下, 植物的叶绿体结构会受到破坏, 叶绿素的含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低温环境条件下,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都有下降;而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 含量逐渐减少。试验结果表明, 3种抗寒措施之间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相同, 差异不明显。但是树干包裹均比对照的下降程度稍微和缓。
5 不同抗寒措施下对荧光效应的影响
在逆境胁迫条件下, 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不仅直接引发光合机构的损伤, 也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及与暗反应有关的酶活性,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方法可以快速、灵敏、无损伤探测逆境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 逆境胁迫的轻重与Fm/Fo、Fv/Fo、q P、q N的参数值被抑制的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可作为植物抗逆的指标。
由上可知, 低温胁迫对3种抗寒措施的光合速率变化具有明显地影响, 其中Fv/Fo、Fv/Fm的下降, 表明荧光效应参数对低温的反应较为敏感, 这可能是由于在低温胁迫使叶片中的离子平衡及细胞结构遭到破坏, 毒性物质的产生, 使叶绿素的活性和光酶活性下降。但是可以明显看到3种抗寒措施的Fv/Fo、Fv/Fm的下降趋势较对照更为和缓, 其中尤以捆绑措施变化趋势最平稳。试验结果表明, 3种抗寒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叶榕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 但其中以捆绑措施效果最为明显。
6 小结
不同抗寒措施下, 树干包裹措施与其它2种防寒措施相比, 叶片含水量变化趋势和缓;电导率上升趋势平缓;脯氨酸含量增加和缓;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变化与其它2措施趋势相同且差异不明显;树干包裹抗寒措施对小叶榕的保护作用相对更好, 而涂白和覆地膜作用较小。
摘要:本文以昆明市区小叶榕行道树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抗寒措施下的生理反应而得出结论,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树干包裹抗寒措施相对于涂白和覆地膜效果较好。
关键词:小叶榕,树干包裹,覆地膜,涂白
参考文献
[1]杨敏文.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讨[J].光谱实验室, 2002 (04) .
[2]董丽, 路艳红, 黄亦工等.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叶片水分及淀粉粒的动态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1) .
[3]董丽, 黄亦工, 贾麦娥等.北京园林主要常绿阔叶植物抗冻性及其测定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
[4]林梅馨, 杨汉金.橡胶树低温伤害的生理反应[J].热带作物学报, 1994 (02) .
[5]王洪春.专题讲座——第二十六讲植物抗性生理[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1 (06) .
[6]郝士琴, 阮圣.苹果幼树越冬生理的研究[J].园艺学报, 1985 (03) .
[7]杨阿明, 沈征言.低温锻炼提高黄瓜幼苗耐寒性效应[J].园艺学报, 1992 (01) .
生理反应 篇6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4年01月 ~ 2014年12月期间, 住院患者中使用紫杉醇共202例, 其中乳腺癌12例次, 卵巢癌10例次, 非小细胞肺癌140例次, 胃癌40例, 无一例药物过敏发应发生。
1. 2方法
( 1) 用药方法。1紫杉醇治疗前12 h口服地塞米松10mg, 治疗前6h再口服地塞米松10mg, 治疗前60min给予西眯替丁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静脉滴注, 治疗前30min予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2在进行紫杉醇液体输注前和输注完毕时, 给予生理盐水50m L冲管。3紫杉醇的单药剂量为135 ~ 175mg/m2, 先将注射 液加于生 理盐水500m L中, 用聚乙烯输液袋及输液器缓慢输注约3 ~ 4h。以上方案每3周重复1次。4心电监护4h。5输注紫杉醇过程中速度的要求: 输注紫杉醇前15 min慢速静脉滴注, 20滴/min, 如果前15 min患者无反应, 以60滴/min速度静脉滴注。
2 过敏反应
2. 1 过敏性反应
本研究中共有5例发生与紫杉醇输注相关性过敏反应, 表现为面色潮红、胸闷、气急、头晕、视物模糊, 均发生在用药10min左右。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停止输注紫杉醇、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 观察生命体征。
2. 2 过敏性休克
无一例过敏性反应发生。
3 结论
紫杉醇易发生过敏反应,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本病房除用药之前予以预防处理及用药时心电监护外, 还在紫杉醇液体输注前和输注完毕时给予生理盐水50m L冲管, 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国内外报道的过敏发生率低, 说明生理盐水在紫杉醇前后冲管可有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夏冰, 张秀凤.CHEN Xia-bing, 等.生理盐水冲管预防输液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 2009, 15 (35) :3720-3721.
[2]王正艳, 李向东.紫杉醇导致过敏的防治[J].癌症进展, 2009, 7 (1) :114-116.
生理反应 篇7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剖宫产手术,牵拉反应
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牵拉反应, 抑制牵拉反应的方法已有很多, 我们利用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可迅速提高腰麻阻滞平面的方法, 减轻剖宫产手术中的牵拉反应, 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剖宫产患者100例, 其中, 年龄21~40岁, 体重65~90 kg, 身体一般状况良好, ASAⅠ~Ⅱ级, 均无其他疾病。均未术前用药。随机分为两组, 各50例。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室常规监测 BP、ECG、SpO2, 开放静脉通路。患者取左侧卧位, 选 L3~4间隙在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 退出针芯, 插入25G细腰穿针, 见脑脊液流出后, 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2.5 ml, 于30~50 s注完, 退出腰穿针, 向头端置管3~4 cm。固定后翻身平卧, 两组手术床均为水平位置。待阻滞平面确认控制在T6以下后行横切口剖宫产术。Ⅱ组患者手术切皮后于硬膜外腔推注10 ml生理盐水。术中多参数监测仪监护, 维护生命体征平稳, 无明显异常, 均顺利完成手术 (新生儿Apgar评分均大于8分) 。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中抑制剖宫产牵拉痛的程度并记录。牵拉子宫及附件时患者表情自然, 无任何不适为优;患者胃部有轻度不适, 但完全可以耐受, 无恶心、呕吐, 为良; 患者胃部牵拉痛明显, 难以忍受, 恶心、呕吐, 以至影响手术操作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Ⅱ组和Ⅰ组抑制牵拉痛的总有效率 (优+良) 比较为 (96% vs 92%, P<0.05)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的常见手术, 椎管内麻醉下手术牵拉子宫及附件时, 患者常表现胃部不适, 疼痛明显, 甚至恶心、呕吐难以忍受, 影响手术操作。临床上常静脉应用各种静脉阿片类及镇静类药物或硬膜外追加麻醉药来抑制牵拉痛。但剖宫产术多主张术前及取出胎儿前不应用阿片类及镇静类药物, 以免药物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的呼吸产生抑制。硬膜外追加局部麻醉药亦可提高平面1~2个节段, 但大多会影响循环。剖宫产时牵拉痛是由内脏神经的腹腔神经丛所支配, 而腹腔神经丛又来自于T5~11脊神经节前纤维, 因此阻滞平面达到T5以上的脊神经, 能有效减轻术中牵拉反应[1]。本院剖宫产手术多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影响腰麻阻滞平面的因素很多, 在两组病例中, 给药速度与药物配方无明显差异, 给药后患者保持水平体位, 10 min时最高阻滞平面一般均在T6。而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能迅速提高平面1~2个节段[2]。进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对硬膜囊产生的挤压作用, 促使鞘内局部麻醉药物向头端扩散, 从而达到有效抑制牵拉反应的平面。而且由于鞘内药物受脑脊液稀释, 所以这种方法提升的阻滞平面维持时间较短[3]。手术结束后已基本恢复, 返回病房时, 因高阻滞平面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已基本消除, 所以患者相对安全, 能避免静脉给药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特别适合剖宫产手术。总之, 利用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提升腰麻阻滞平面的方法, 抑制剖宫产手术中的牵拉反应, 安全、经济、有效。
参考文献
[1]石振国, 唐锦前.硬膜外阻滞和内脏牵拉反应.武警医学, 2007, 13 (2) :21.
[2]李德龙, 陈彦青, 刘荣国.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对腰-硬联合麻醉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6) :15.
生理反应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生长在清远石角的香根草 (Vetiver zizanioides) 和风车草 (Cyperus alternifoliu) 。
1.2 试验设计
准备1/5 Hoagland营养液, 将香根草和风车草移栽其中, 生长稳定后, 更换梯度浓度的含镉营养液, p H值调至6.0~6.5, 镉浓度分别为0、10、30、40、50、60 mg/L,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3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培养5 d后, 分别剪取叶片, 对丙二醛、脯氨酸的含量以及细胞膜的透性进行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4]测定;脯氨酸含量采用磺基水杨酸法[5]测定;镉含量用微波消解-AAS法[6]测定;膜透性采用电导法[7]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镉胁迫下香根草和风车草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 香根草和风车草2种植物, 在镉胁迫下, 其叶片丙二醛的含量均增加, 并且同种植物的镉含量增加时, 其丙二醛含量也随之升高, 细胞膜受伤的程度越大。风车草中丙二醛的含量大于香根草。镉质量浓度的升高说明镉处理使植物受到氧化胁迫, 因此风车草受镉伤害程度大于香根草, 风车草耐受镉害的能力弱, 香根草耐重金属镉害的能力强。王爱国和罗广华[8,9,10]研究表明, 在逆境条件下,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的产物, 其含量反映植物遭受重金属伤害的程度, 植物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系统受到破坏, 所积累的活性氧能引发膜脂过氧化作用。郑世英等[9]研究表明, 随着Pb2+、Cd2+质量浓度逐渐升高, 棉花幼苗丙二醛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重金属是脂质过氧化的诱变剂, 促进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积累, 两者密切相关。
2.2 镉胁迫下香根草和风车草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 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 香根草和风车草叶片的电导率升高, 随着镉胁迫加重, 细胞膜受伤的程度也越大。香根草和风车草对镉胁迫的响应明显不同, 风车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大于香根草, 风车草伤害程度大于香根草。镉质量浓度越高, 植物质膜伤害就越大, 膜透性增大。植物细胞膜透性与镉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其机理可能是镉直接与膜蛋白的SH结合或与磷酸乙醇胺单分子层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反应[10,11,12], 镉质量浓度越大, 对细胞膜的伤害越大。任安芝等[13]研究表明, 镉对细胞器的影响主要是毒害细胞的膜系统, 使其透性增加。
2.3 镉胁迫下香根草和风车草体内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
脯氨酸作为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它的积累有着对逆境适应的意义, 因而认为脯氨酸质量分数的提高可能是植物耐镉机制之一。从图3可以看出, 镉浓度为0~40 mg/L时, 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镉浓度升高而增大。在镉浓度高于40 mg/L后, 随着镉浓度升高脯氨酸质量分数反而下降, 表明2种植物在镉质量浓度40 mg/L时抗性强度达到临界值。在镉胁迫下, 香根草叶片脯氨酸质量分数大于风车草。因此, 香根草耐受镉害的能力大于风车草。李子芳等[14]的研究表明, 小麦幼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chat等[15]认为重金属胁迫下, 脯氨酸稳定生物大分子结构, 使细胞和组织持水平衡, 作为渗透调节物质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免受伤害。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