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压力(精选6篇)
相对压力 篇1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压力升高和近端肺动脉硬化,并伴随血流动力学变化,最终导致右心衰竭[1,2]。目前,右心导管术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尽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低的风险,但仍为有创检查。近年,随时间变化的三维三方向相位对比MRI,即4D-Flow技术[3]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该方法可进行大范围感兴趣区的血流定量分析、复杂血流的三维可视化和高级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4,5]。4D-Flow技术使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测量成为可能,但在临床应用之前需要对这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进行验证,以保证参数测量的稳定性。因此,本研究基于4D-Flow技术对肺动脉流速、流量、每搏输出量和相对压力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可重复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8例健康志愿者1周内进行2次独立的肺动脉4D-Flow成像,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30岁,平均(25.0±2.5)岁。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TX 3.0T MRI仪和32通道心脏线圈分别进行2次肺动脉成像,采用斜横断面扫描,并使用回顾式心电门控,每心动周期采集20个时相,扫描参数:采集视野200 mm×200 mm×80 mm,采集体素2 mm×2 mm×4 mm,翻转角10°,3个梯度方向上的流速编码范围均设定为150 cm/s,TR5 ms,TE 3 ms,时间分辨率40~50 ms。
1.3数据分析
4D-Flow数据经过涡流矫正和噪声去除后[6],生成幅值加权的时间平均3D相位对比MR血管造影数据,即3D PC-MRA数据[7],并将此数据输入三维可视化软件(En Sight,CEI,USA),在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分别截取截面,对于每个截面使用Matlab(Matlab,the Mathworks,USA)程序手工绘制所有时间帧的肺动脉管腔轮廓,进行最大流速、每搏输出量、最大流量的定量分析[8],截面具体位置见图1A。
图1男,27岁。A.不同时间肺动脉迹线(pathline)可视化及分析血流的截面位置;B.血流流量分析结果
相对压力的计算流程见图2,使用3D PC-MRA数据可得到三维的动脉结构信息,并利用三维区域生长算法对肺动脉进行半自动分割,可获得肺动脉三维结构模型。将血液假设为不可压缩的黏性液体,压力的梯度可通过纳维叶- 斯托克斯公式(Navier-Stokes)计算,见公式(1)。
其中,P为相对压力,μ 为血液的黏滞系数,ρ 为血液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在实际扫描中,志愿者位于水平位,其血液重力可忽略。
对于每个给定的体素,其速度的时间和空间一阶导数以及空间的二阶导数可由其相邻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速度值中心差分法求出[9]。基于所得的压力梯度结果,将区域生长种子点相对压力设为0,压力的初始值为区域生长路径上每点的压力梯度总和,相对压力可通过迭代压力泊松方程法[10]得出,其迭代过程见公式(2)。
图2相对压力计算流程。A.PC-MRA数据的最大密度投影图;B.PC-MRA数据二值化后的结果;C.分割后的肺动脉;D.相对压力的计算结果
其中,Pk为第k次迭代结果,i确定了6个相邻的体素,Pi为第i个相邻体素的压力梯度,α 值取0.5,当平均压力值变化小于0.1% 时迭代结束,可以得到每个体素相对于参考点的压力值。在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分别截取与分析肺动脉血流相同的截面(图3A),并计算相对压力在截面上的均值,可得收缩期和舒张期平均相对压力的峰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2次扫描测得的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每搏输出量和峰值压力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价2次扫描获得结果的差异和一致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3男,27岁。A.计算平均相对压力截面位置;B~D分别为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肺动脉干各截面平均相对压力结果。MPA:肺动脉干;RPA:右肺动脉;LPA:左肺动脉
2 结果
本组8例受试者均成功完成2次扫描,并成功测定了肺动脉流量及相对压力,图1B和图3B~D分别给出了其中1例受试者1个心动周期内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肺动脉干的血流流量和平均相对压力的变化曲线。2次扫描所得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每搏输出量和峰值压力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80、0.988、0.958、0.953,P<0.001),见表1。Bland-Altman分析结果见表1及图4,结果显示2次扫描所得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每搏输出量和峰值压力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图4 2次扫描所得各参数的Bland-Altman分析。A~D分别为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每搏输出量、峰值压力的Bland-Altman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健康志愿者肺动脉4D-Flow成像获得了流速、流量、每搏输出量、相对压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由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每搏输出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最大流量和每搏输出量的相关性高于最大流速,其原因在于最大流速为分析截面中速度的最大值,相对于流量和每搏输出量对于截面内流速面积上和流量时间上的积分,容易产生误差,但总体上3个参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应用于相关临床研究。
在相对压力计算方面,本研究采用纳维叶- 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计算压力梯度,与简化的伯努利方程通过速度峰值计算相对压力[11]相比,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可提供血管内相对压力关于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信息,而通过迭代压力泊松方程法可以避免相对压力计算结果受到积分路径的影响[12],并且其准确性已经在水模上得到验证[13]。在计算压力的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了3D PC-MRA技术进行血管的分割,只能提供血管内流动的区域范围,并不能提供血管壁的确切位置,并且图像噪声及血液流动的部分容积效应使得速度场并非完全符合散度为0的条件,因此在计算血压时并未考虑流体的边界条件和散度为0的条件。后续研究中,基于不同时间帧的分割以及利用散度为0 条件对速度场进行噪声去除可能会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对于肺动脉高压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测量研究多集中在利用超声[14]及二维相位对比技术。尽管4D-Flow技术采集时间较长,但其定位较为简单,可以在一次扫描中提供所扫描的三维容积内任意位置及截面的血流速度信息,非常适合多截面或血管空间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并且可以提供包括向量、流线、迹线的三维可视化信息[15]。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利用4D-Flow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肺动脉血流、相对压力、三维可视化等多种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综合评价,并与右心导管术数据及健康志愿者结果进行对比,进行肺动脉高压的无创评估。4D-Flow技术也为主动脉、颅内动脉、颈动脉等相关血管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16],如先天性心脏病[17]、主动脉夹层[18]、颅内动脉瘤[19]等。
总之,本研究采用4D-Flow技术,完成了对肺动脉血流和相对压力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并验证了测量的可重复性,有望应用于多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肺动脉高压的评估。
摘要:目的 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测量,对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预后评估和跟踪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4D-Flow技术对肺动脉血流定量测量和相对压力计算的可重复性进行研究。资料与方法 对8例健康志愿者1周内进行2次独立的肺动脉4D-Flow成像,在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取3个截面,定量分析每个截面的最大流速、每搏输出量、最大流量和平均相对压力等参数,分析各参数的相关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利用2次扫描结果成功测量了肺动脉最大流速、每搏输出量、最大流量和平均相对压力,2次扫描结果相关性较好(r=0.880、0.988、0.958、0.953,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每搏输出量和峰值压力结果有较好的可重复性(d=1.30、4.60、1.00、0.04,σd=±8.90、±29.30、±9.20、±0.35)。结论 利用4D-Flow技术可以对肺动脉血流及相对压力进行定量分析,并且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关键词:高血压,肺性,磁共振成像,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相对压力 篇2
一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
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 大多是用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不及格、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段分数线人数的标准作评价。如规定考试分数达到80分及以上为优秀, 达到70分及以上为良好, 达到60分及以上为及格, 达不到60分为不及格。把平均分作为评价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再如小升初、中考、高考成绩如何, 往往是看班级学生达到重点学校或者一本投档分数线的绝对人数有多少作评价。这种绝对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首先是忽视了各校、各班学生的基础、人数的多少、学生流失多少;其次忽视了各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科差异、高低年级、不同学段的差异;再次是对学校、班级、教师不公平;最后是没有把教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等的教师放在同一个标准的考核点上。这种传统评价的结果会挫伤教师、学校, 特别是农村学校、边缘学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相对比例评价法的优势
相对比例评价法是从两个方面计算比例:“四率”所占分值比例和人数划分比例计算。各率比值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校情而变化, 具体比例分值和人数划定因校而定。
1. 评价原因及思路
在同一个县区、乡镇、学校在分班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各校、各班学生文化素质绝对均衡, 即使总成绩很平均, 也不能保证单科成绩也平均。如果考生考分用80分以上才算优秀、60分以上算及格 (合格) 这样的方法计算, 就会出现教不同年级、不同科目、题目难易程度出现教师考核评价不公平现象。因为有不同年级 (高中低年级特点) 、科目差异、题目难度不同等现象, 实行相对比例评价法就可以做到对全县区全乡全校教不同科目、年级、题目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师考核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来考核, 杜绝了教低年级、不同科目题目简单高分多, 优秀率就高, 高年级、题目难优秀率就低或没有的现象发生。笔者认为相对比例评价法能比较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从而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 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
第一, 教师教学成绩按四率考核得分。即:巩固率、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教师教学成绩=巩固率20%分+平均分20%分+优秀率30%分+及格率30%分。各率比值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校情做变化, 具体比例分值和人数划定因校而定。 (1) 巩固率占20%分等于全乡全级全班学生基数 (学籍数) 和考试人数相比的比值得分。 (2) 平均分以实考人数计算得分。 (3) 优秀率以占全乡全级人数30%的人数比例计算得分。 (4) 合格率以占全乡全级人数70%的人数比例计算得分。
第二, 班主任教学成绩考核得分。各班级、各学科总得分=巩固率得分+人平得分+优秀率得分+合格率得分。
第三, 教师综合评分。教师综合评分=基础分100分+巩固率+ (平均分-全年级平均分) + (及格率-全年级及格率) +优生率-低分率。
三评价遵循的原则
实行这种相对比例评价法遵循了公平性原则。由于这种评价方法是相对评价的方法, 充分考虑了学校、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到了学科差异、年级差异、科目试卷难易不同等差异;考虑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成长性, 无论是教重点班还是教普通班, 只要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他们获得成就的机会就是均等的。遵循了导向性原则。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引导全体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能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 综合得分计算中, 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管理的目标或者重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在权重的确定上做适当的调整, 以引起教师的特别关注, 在教学工作中加以重视。如要引导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偏科问题, 就可以加大单科合格配套率的权重;如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提高教学成绩的合格率, 就可以适当加大合格配套率和均分系数的权重。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一个教育难题, 是一个永远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意在抛砖引玉, 希望有更多的教育热心智士一起来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引导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快速发展。
摘要:教育质量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病。本文认为相对比例评价法可以克服目前质量评价的弊端, 引导教育教学更科学地发展。
关键词:教师,量化考核,相对评价,弊端,优势
参考文献
[1]吴敏.对教师个人才华的忽略——漫议教师教学评价[J].文教资料, 2009 (33)
[2]史峰.警惕“量化管理”的异化[J].教学与管理, 2007 (35) :7~8
针锋相对 篇3
滥调:别讽刺我, 你不是也准备把自己包装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吃拿对卡要说:咱吃是因为有人请, 咱拿是因为有人送。哪像你, 脸面也不顾了, 自己就下了手。
卡要:要不是你手里有点权, 你以为谁会让你白吃白拿呀?
检查对形式说:你知道吗?其实我每次来都是为了看你。
形式:我理解, 所以我总是在你来之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迎接你啊。
安居对乐业说:现在不景气啊, 飞涨的房价让人们离我越来越远了。
乐业:我也不易呢, 找工作很难, 要找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难上加难。
得寸对进尺说:咱们是好搭档, 我的身后总有你的跟随。
多基准相对测量 篇4
关键词:测量基准,标尺,凹型,水准仪,多基准
1 概述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河南舞阳钢厂生产的产品号:M19273、图号:WY6503的试样剪, 它广泛服务于钢铁、锅炉、造船等相关企业用于剪钢坯及钢板的试样。目的是把试样件剪切成合乎要求的试样块.试样块主要用来检测产品的质量.其过程是试样边从定尺剪的废料槽中滑落, 落到分配运输链上, 自分配运输链后, 试样被运输到试样辊道上, 两个试样辊道与一横移机构相连的, 在辊道之后, 试样块被运送到试样剪, 在试样剪上剪下试样.试样通过溜槽上的导板落到试样运输链上, 并被运输到试样斗中, 其余材料是废料。在试样剪装配即将结束的时候, 英国监检人员在原无检验计划的情况下, 要求质检部门测量设备基础至剪刃的距离, 它关系到试样剪刃的更换, 试样剪剪刃间隙的调整, 试样废料的处理, 但该产品除送料装置没安装外, 其他部件都已安装完毕, 用常规测量设备根本无法测量。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测试人员经过讨论, 敢于创新, 决定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采用三次安装水准仪、模拟多个测量基准、用两个标尺的方法, 采集测量数据, 经过数据处理来完成此次测量任务。用户对测量结果非常满意。
2 问题所在
测量试样剪基础至剪刃的距离。通常测量剪刃至安装基础的距离都是在机械加工后、装配过程中测量。因原检验计划中无此要求, 而是在整个设备装配即将结束时, 英国监检人员突然提出要求测量试样剪基础至剪刃的距离。我们工作人员到达设备安装现场, 经过观察, 粗略测量,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1该设备为了防止剪切力引起基座位移, 主机座安装在具有凹型的基础上, 周边空隙宽度不超过12mm, 没有放测量标尺基座的位置, 则无测量基准。2.2凹型基础表面平面度不好, 存在接刀台阶, 无法确定安装基准。2.3凹型基础在设备的后部, 而剪刃在“C”型架的开口处。2.4又因为剪刃在“C”型架处, 剪刃其向上空间仅有520mm, 所以不能放足够长度 (大于1820mm) 的标尺, 无法用常规测量方法测出高度差。
3 制定工作方案
3.1 利用水准仪和新的测试技术, 提高测量精度, 以测得准确的技术参数, 达到测量结果正确无误。3.2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基础至剪刃的距离应为1820mm (允许加10mm调整垫板) 。3.3我们采用在不同方位三次安装水准仪, 多基准相对测量的方法, 完成此次测量任务。
4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方案1:内经千分尺、平尺、平板法测量。将基座放在平板上, 平尺放在剪刃上,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平尺到基础的距离。这种方法必须将装配好的试样剪拆卸, 测量完重新装配。严重浪费工时, 影响生产周期。方案2:水准仪、钢直尺多基准测量法。用水准仪测量, 采用多基准相对测量, 用钢直尺作测量标尺, 达到测量剪刃到基础的距离的目的。方案3:水准仪、卡尺多基准测量法。用水准仪测量, 采用多基准相对测量, 用游标卡尺和深度游标尺作测量标尺, 提高分度数, 则提高测量剪刃到基础的距离的测量精度。
5 制定测量方法
5.1 第一次安装水准仪, 首先确定安装基面;测量基准面, 选择安装送料装置的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一, 测出测量基准面一至安装基面的高度差Y1。5.2第二次安装水准仪, 选取靠近刀刃的另一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二, 测得测量基准一到测量基准二的高度差Y2。5.3第三次安装水准仪, 测量刀刃的水平, 经调整使其水平。测量刀刃至中间基准二的高度差Y3。5.4测量时测量标尺采用2000mm卡尺尺身及500mm深度卡尺, 提高分度数, 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5.5计算刀刃至安装基础的距离:Y=Y1+Y2+Y3。水准仪、经纬仪使用的必要性。5.5.1解决重型 (大型) 工件的形位工差的测量。5.5.2验证设备安装基础的定位点 (线) 的准确度。5.5.3为保证零件形位公差的正确性、产品正确装配及现场安装。
6 按对策实施
6.1 将水准仪安装在可测量到‘安装基面’和‘测量基准面1’的位置, 将500mm深度卡尺分别垂直放在‘安装基面’和‘测量基准面1’上, 读得标尺读数。以安装基面的高点作为安装基准, 计算其差值为Y1。6.2将水准仪安装在可测量到‘测量基准面1’和‘测量基准面2’的位置, 将2000mm游标卡尺分别垂直放在‘测量基准面1’和‘测量基准面2’上, 读得标尺读数。计算其差值为Y2。6.3将水准仪安装在可测量到‘剪刃’和‘测量基准面2’的位置, 将500mm深度卡尺分别垂直放在‘测量基准面2’和‘剪刃’上面, 读得标尺读数。计算其差值为Y3。6.4计算刀刃至基础的距离Y=Y1+Y2+Y3。检测报告:产品:试样剪;产品号:M19273 (1-1台) ;图号:WY6503;检测项目:剪刀刃平面至安装基面的距离。 (图1) 检测结果:安装基准面至测量基准面1的距离:Y1=469.3-469.9=-0.60mm;测量基准面2至测量基准面1的距离:Y2=1956-421.8=1534.2mm;剪刃面至测量基准面2的距离:Y3=446.4-161.8=284.6mm;剪刃面至安装基准面的距离:Y=Y1+Y2+Y3=1534.2+284.6+ (-0.60) =1818.2mm。符合要求。经过我们精心的测试, 结果完全达到工艺技术要求, 实现了测量数据与图样尺寸的吻合, 达到测量目标, 受到英国专家及质检人员的好评, 测试方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7 结论
通过这次安装检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充分发挥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我们的工作能力, 工作时能达到简洁、快速、准确。由于在检测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对我们的未来的高精尖检测工作充满信心, 提高检测水平, 适应企业需要。
该测量成果, 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重型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机械加工、产品装配、现场安装等高度差测量过程中。不但可起到检验的作用, 还可以起到指导工艺的作用。提高了我公司的测量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不断创新, 继续探索, 持续改进测量方法, 努力设计出高水平的测量过程。
参考文献
[1]黄福芸, 刘瑞清, 王世喧, 席德雄.计量知识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 11, 1.
相对运动和整体法 篇5
题型一:有相同加速度, 无相对运动
例1:如图1所示, 两物体A、B质量分别为m1、m2, 相互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对物体施以水平力F, 求物体A对B的作用力?
解析:在力F的作用下, A、B向右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 即A、B的运动状态相同。 所以可以将A、B视为一整体,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力F作用。 则由整体法得
F= (m1+m2) a①
然后用隔离法, 即以B为研究对象, B在水平方向只受到A对其作用力FAB,
则FAB=m2a②
思考:由例1, 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能用整体法解题的根本原因是连接体有相同的加速度, 那如果连接体内物体均无加速度则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整体法解题?
题型二:无加速度, 有相对运动
例2:如图2所示, 物体A、B质量分别为m和3m, A、B间滑动摩擦因数和B与水平地面间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A、B相对匀速滑动, 求F的大小?
解析:题中A、B两物体均做匀速运动, 它们的加速度都是0, 也可以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与例1所不同的是它们有相对运动, 首先分析A的受力如图3所示:
则绳的拉力T=mmg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其中Fm=4mmg
所以F=Fm+2T=6mmg
例3: 如图5所示, 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其倾角为a,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 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 使之匀速上滑, 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 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题中两物体虽然有相对运动, 但其加速度均为0, 即有相同的加速度,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竖直方向上FN+Fsinα- (M+m) g=0;水平方向上f-Fcosα=0
即地面对楔形物的支持力FN= (M+m) g-Fsinα; 摩擦力f=Fcosα
思考:继续研究例1, 会发现整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整体提供的加速度, 即为连接体内的每一个物体提供的加速度, 即F=m1a1+m2a2, 其中a1=a2。 再结合例2思考, 那如果a1=0、a2=0 (即其中一个加速度为0) , 则是不是可以利用整体法解题?
题型三:无相同加速度, 有相对运动
例4:如图7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 倾斜角为a的斜面上, 一质量为m的物体正以加速度a下滑, 求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FN和摩擦力f。
解析:本题分析的是物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受力, 我们不妨先将加速度分解如图8, ax=acosα;ay=asinα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如图9所示。 其中物块加速度为ay, 楔形木块加速度为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 g-FN=may
即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FN= (M+m) g-masinα
在水平方向上楔形木块是否受力, 若受力方向如何? 还需通过加速度判断。 因为连接体中有一个物体其加速度有一向左的分量, 所以整体必定受到一向左的力, 而这个力只可能由地面施加。 即地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
f=max=macosα
例5: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 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木板上, 要保证木板相对斜面静止, 则人必须怎样运动?
解析:本题中斜面固定, 我们把人与木板视为一个整体, 既然斜面光滑, 那么斜面对木板只有弹力而无摩擦力, 整体受力如图11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 gsinq=Ma+ma
由题意可知木板相对斜面是静止的, 所以其加速度为0那么由上式可得方向沿斜面向下
拓展延伸:由题型一和题型三, 我们进一步思考,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分别以各自的且并不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是否也可以用整体法解呢?
即F合=m1a1+m2a2 (a1=a2、a1=0、a2=0)
这类问题较复杂, 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展开讨论。
相对剥夺感研究回顾 篇6
社会学中“剥夺”一词包括肉体剥夺、经济剥夺、政治剥夺、社会剥夺、精神剥夺等几个不同维度。社会学解释剥夺是指被剥夺状态, 不是指剥夺行为。客观经济的被剥夺状态和被剥夺者的主观心理状态 (即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都属于被剥夺状态, 前者称为绝对剥夺, 后者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相对剥夺。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 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对剥夺感问题日益凸显, 它也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从二十世纪中叶伊始, 研究者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丰富了相关理论及体系。本文拟对现有研究从相对剥夺感理论框架及主要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
二、相对剥夺感的理论框架
1949年, 美国社会学家Stouffer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概念, 但他并没有对相对剥夺感做出正式的定义, 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之后, “相对剥夺感”用于大量社会科学学科, 然而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构造名称和理论框架。因此, 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之前需要了解相对剥夺的参照体系并建立认同相对剥夺感的基本定义。
(一) 横向相对剥夺理论
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对Stouffer的经验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有联系的人、同地位的人、不同地位或范畴的人等三类参考框架, 形成了参照群体理论。他也认为, 每个人都面临多重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不同, 人们对自己与他人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得失的感知也不同。可以看出, 默顿对相对剥夺感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参照群体上, 即认为相对剥夺感是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横向比较而产生的。
(二) 纵向相对剥夺研究
对纵向相对剥夺感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是Gurr。他在《人民为什么反叛》一书中对相对剥夺作了详细界定, 并指出了相对剥夺分别是下降的剥夺, 渴望的剥夺和渐进的剥夺三种形式。我国学者李俊在Gurr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了价值期待的来源。他认为, 价值期待的来源主要包括参照群体、过去的生活条件以及公平理念。王宁在研究中明确指出相对剥夺感有两个不同的维度:横向相对剥夺感和纵向相对剥夺感。纵向剥夺感不同于横向剥夺感的地方之一, 在于参照系的不同。引起横向相对剥夺感的主要来源是个人与横向参照群体的比较, 而引起纵向相对剥夺感的主要来源则是个人与纵向参照群体的比较, 即与个人在过去的某种状况的比较。
(三) 相对剥夺综合分析模型
Heather等研究者在《相对剥夺感:一项理论和元分析回顾》中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分析模型, 分三步定义了相对剥夺感。第一, 必须有由个体与参照群体做出的比较, 没有比较, 就不存在相对剥夺。第二, 必须有一个认知的评估, 能使个体感知到本人或他/她所在的团体处于劣势。第三, 这种感知到的劣势必须被看做是不公平的。感知者认为自己或他/她所在的团体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结果导致了愤怒和怨恨的产生。这是相对剥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例如, 如果我受过良好的教育的邻居具有更大的房子和更高的收入, 我仍然可以认为这并不是不公平的, 因此没有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此分析模型中也对比较类型进行了划分———组内人员的比较 (IRD) 和组间比较 (GRD) :自己或自己所在团体的现在与过去或将来的比较;人们将自己所处环境与组外人员境况进行比较。该模型认为各种比较类型对应不同类型的结果。即IRD主要与人际交往层面的结果有关, 而GRD则主要与群体层面的结果有关。IRD可以影响群体层面的结果, 然而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GRD调节的。
三、相对剥夺感的主要研究
(一) 相对剥夺感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
张书维等人关于相对剥夺感与集群行为倾向的研究发现, 个体相对剥夺感与集群行为密切相关, 群体相对剥夺感在个体相对剥夺感与集群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也有研究者提出, 个体相对剥夺感是个体将自身与内群体或外群体成员进行比较而产生的剥夺感, 与个体对自身所受对待的不满有关, 不会导致集群行为[3]。Sablonnière对俄国和蒙古的研究确认了所接收消极社会变迁的速度和暂时群体相对剥夺感之间的联系。例如, 蒙古人所接收到的社会变迁越迅速越消极, 当他们在不同时期比较所属群体的现状时不满情绪就越多, 相对剥夺感越大。付允研究了相对剥夺感相关影响因素, 构建了相对剥夺感二维亲合模型、社会群体相对剥夺感模型和相对剥夺感动态演化模型, 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评估和仿真模拟发展公平问题的方法体系。
(二) 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的研究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 社会不公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公平主要包括分配不公和程序不公。当一个人的收入低于参照个体的收入数量时, 容易产生分配不公的消极心理;当决策制定或回报分配的过程存在问题时, 则容易导致程序不公。国内学者王思斌发现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不同个人或群体在经济收入、社会权力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的实际差距;主观原因是社会比较、认知差异等。聂正安指出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客观条件是有失公允的报酬分配体系, 主观条件是人的自我估计的非理性倾向。罗桂芬则认为处于中国改革阶段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 相对剥夺感产生是其利益得失的变动导致。还有学者认为分配体制上的问题;同一地区高收入者的畸形消费行为和奢靡的生活作风, 打破了低收入群体脆弱的心理防线;低收入者的主观心理偏差都是导致相对剥夺感的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首先, 已有文献大多是从横向维度分析相对剥夺感, 缺少纵向维度的视角。但现实中纵向相对剥夺感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必要把它当做一个独立的维度加以研究。
其次, 由于研究者们对相对剥夺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的定义、理论的完善和模型的建构上, 少量实证研究也往往选择不同的专门行业或人群进行研究 (如对矿工相对剥夺感的研究, 对退休老人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等) , 使得在对相对剥夺感的研究, 没有形成通用的、权威的相对剥夺感量表, 国内外的研究大都以自编问卷为主。
再次, 自从群体差距成为群体相对剥夺的一部分, 一个重要的问题由此产生:组内认同是群体相对剥夺的先导还是结果?自从研究显示群在针对群体不平衡下态度和行为的反应中群体剥夺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被视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情感因素后, 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迄今为止, 较少使用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因果关系的试验。
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 相对剥夺感问题日益凸显。相对剥夺感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关于社会剥夺行为、个体偏常、心理健康的认知, 在大范围的领域内被证明是有必要研究的。较多研究表明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本文对相对剥夺感的理论框架及主要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 梳理相对剥夺感的相关国内外研究。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Heather J.Smith.Relative Deprivation:A Theoretical and Meta-Analytic Review.Pers Soc Psychol Rev, 2012.
[2]张书维, 周洁, 王二平.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2010 (3) :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