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教育

2024-10-08

顶岗实习教育(共12篇)

顶岗实习教育 篇1

顶岗实习是今天中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之一, 对校企合作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什么是顶岗实习, 职教研究者缺乏有影响的意见, 职教工作者的看法和做法差异很大, 对顶岗实习的研究、实施和评价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从顶岗实习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的企业实习和国内职教界关于顶岗实习的各种看法、做法出发, 从新的角度探讨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寻求多数人认同的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的起源与发展

顶岗实习是在国内实践教学中自发产生的。从掌握的资料看, 顶岗实习涉及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个领域。顶岗实习发展最快, 应用最广泛的是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最早产生于师范教育, 应用也比较广泛。总体看来, 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顶岗实习各有特点, 起源之间没有明显的启发传承关系。四个教育领域的顶岗实习从起源上看, 普遍没有参考国外的类似实习经验的报道, 也没有受到国外职教理论的影响和指导。可以认为, 顶岗实习是一种发源于国内教育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职前实践教学和工学结合形式。

(一) 师范教育顶岗实习的起源与发展

国内最早提及顶岗实习的是四平师院报道组的《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原文发表在《四平师院》1975年第4期。文章说, 四平师范学院的顶岗实习是为了解决中学“在职教师数量不够”, 学生办“短训班”培养教师, 参加“短训班”的教师“所担任的工作, 由我们学员承担, 作为学员的实习课”。“文化大革命”以后河北师范大学以志愿者行动的形式, 在师范教育中率先 (2006年) 采用了顶岗实习, 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者行动———顶岗实习工程”。在教育部和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支持下, 全国各地有多家师范院校以顶岗实习作为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形式, 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国内师范教育相关专业教育实习的主要形式。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在政府 (教育部、省教育厅等) 支持、实习单位 (中学) 配合下, 以培养实习学生从教技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 先对学完骨干课程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再赴农村基层中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师岗位顶岗实践, 考核鉴定合格者计入学分。

(二)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起源与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较早采用顶岗实习的是华北石油技工学校。该校将中等专业教育的生产实习予以发展, 学生作为企业普通员工对待, 顶替职工的工作岗位, 在企业职工和学校带队教师指导下, 完成工作定额, 并发放报酬。有关报道发表在《中国劳动》1985年第8期上。华北石油技工学校为了解决校内缺乏生产实习场所, 企业不能接受短期实习的问题, 采用承包劳动岗位, 限定劳动定额, 由企业和学校人员共同指导管理, 岗位轮换, 包教包会的实习方法, 开展顶岗实习, 并给予学生和学校带队教师一定的报酬。华北石油技工学校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等专业教育生产实习向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转变, 发展到今天, 顶岗实习已经取代生产实习成为我国几乎唯一的职业教育就业前实习环节, 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和办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农业职业院校, 在2000年以前, 生产实习主要在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附属的试验基地进行, 学生在科研人员和工人的带领下, 从事试验田的种植管理, 并在科研人员指导下, 完成部分试验和调查, 利用试验调查资料撰写毕业论文。2000—2007年, 受招生并轨和职业教育目的变革的影响,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开始进入农业企业进行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 历时3周的教学实习。2008年起, 学院开始进行顶岗实习 (初期称为专业综合实训) , 这方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是先行者, 其将顶岗实习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 抓住制种企业田间技术员 (学生入职种业企业的唯一岗位) 不足的机遇,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企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的, 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后开始实习。从制种作物播种开始到种子收购结束, 基本覆盖种子田间生产的全过程, 历时6个月, 由企业安排合理工作定额 (玉米制种企业为200亩地的管理指导) , 并为学生提供生活培训条件, 付给合理报酬。校企双方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 企业考察招聘对象, 学校对实习活动进行总结。

(三) 普通高等教育顶岗实习的起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的代职顶岗实习在1988年就有报道, 是普通高等学校中较早报道的顶岗实习。这种顶岗实习改变了过去农业经济专业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由学校教师指导, 承担有关部门农村调研任务, 最后提交调研报告的做法。代职顶岗实习将实习时间延长到3个月, 安排在临毕业的学期, 由基层单位安排学生到对口部门担任代职工作人员, 学生在参与基层工作中自选调研课题, 完成毕业调查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认为, “代职顶岗实习有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并且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密切与当地人民的关系。其后, 陆续有多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和报道, 顶岗实习在普通高等教育中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四) 成人教育顶岗实习的起源

同样在1988年, 《成人教育》发表文章介绍了作者对企管中专班回厂顶岗实习的经验体会, 在成人教育中较早报道了顶岗实习。其做法是“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为顶岗实习”“学员回到工厂定在一个或两个岗位上, 跟班顶岗操作”。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共计18周, 并在实习期完成毕业论文。学校派出指导教师全程指导, 并负责与工厂协调。

二、国外的职业实习

从起源看, 虽然顶岗实习与国外的企业实习 (或工作实习、职业实习) 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启发或传承关系, 但我国的顶岗实习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引入了国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经验, 并可以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继续向国外的类似实习学习。国外的企业实习表现出了很强的设计性, 企业在实习中主动性很强。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政府和社会支持, 这种规范的实习显然很难实现。

(一) 德国的企业实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总共7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 第7学期进行为期不少于16周的企业实践。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企业实践岗位由学生自己寻找, 德国法律规定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且有政策优惠, 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并由学校审核确认。企业对实习学生按员工管理, 分配一定的任务, 并付给报酬。学生在实习期间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实习由校企双方派出指导教师, 以企业教师为主。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的企业实践另有特点:学生初中毕业申请成为企业学徒, 企业为学生选择学校, 学生2/3的时间在企业实践, 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并进行课程实践。德国双元制大学的企业实践包括基本技能培训和岗位轮转式企业实践 (类似于轮岗实习) 两部分。

(二) 英国的工作实习

英国的三明治课程中, 工作实习应当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联, 并深入到实际工作中而不是“蜻蜓点水”。企业要将学生作为新员工对待, 安排企业指导教师, 从事特定工作, 不同部门的轮流实习不是必需的, 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必须满足45周, 实习期间要提交各种报告。学校派出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访谈指导教师, 对学生进行实地访谈。

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背景下的顶岗实习

(一) 顶岗实习的特征

综合上述国内四个教育领域的顶岗实习、国外企业实习以及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经验, 我们对顶岗实习的特征予以归纳: (1) 顶岗实习是自发产生于国内实践教学之中, 由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教育实习) 发展而来, 吸取了国外实践教学经验的职前实习形式。 (2) 顶岗实习一般在企业 (或未来就业单位) 的入职岗位上进行, 以定岗实习为主, 轮岗实习为辅。学生作为企业正式员工 (并非预备劳动者) , 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 从企业领取一定的报酬并享受必要的福利待遇。 (3) 顶岗实习一般在企业有季节性空余岗位, 学生完成了大部分校内课程学习时开始, 实习时间有长有短, 由入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要求和企业需求确定, 一般3—6个月, 较长的实习时间效果更好。 (4) 顶岗实习由企业派出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 学校派出指导教师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和协调管理。 (5) 顶岗实习评价由学生自评和企业、学校评价相结合, 企业对学生进行招聘评价。 (6) 顶岗实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 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 以及学生在学校难以实现但在企业可以完成的其他能力。 (7) 顶岗实习作为职前实习, 需要完成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由学校向企业的迁移, 并实现学生在学校保障下由“学校人”向“企业人”“社会人”的关键过渡。 (8) 在我国现有法律环境下,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相对稳定的基本利益共同点。

(二)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背景下的顶岗实习

在我国已经基本进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之后,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型形式: (1) 顶岗实习在企业进行而不是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 以工作情境代替学习情境, 以工作岗位代替学习工位。 (2) 校企双方共同派出教师, 负责实习的管理和指导, 以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为主。 (3) 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由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决定。 (4) 实习评价由校企双方分工合作进行, 企业根据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招聘评价。 (5) 企业为学生提供合理报酬和工作生活条件, 学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四平师院报道组.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数学系“顶岗”实习调查报告[J].四平师院, 1975 (4) .

[2]赵夫辰, 杨军.深化顶岗实习支教工程, 提高师范大学生能力素质——从河北师大看师范院校教师实践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9) .

[3]华北石油技工学校.承包劳动岗位是校外实习的好形式[J].中国劳动, 1985 (8) .

[4]杨干忠, 范剑平.“代职定岗”实习的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 1988 (Z1) .

[5]杨慧彬.改革教学方法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J].成人教育, 1988 (11) .

[6]王纪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4) .

[7]何杨勇, 韦进.英国高校三明治课程的发展及评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

顶岗实习教育 篇2

1今天是顶岗实习的第一天,用流水账的形式写写所发生的事、遇见的人。(以上图片是宿舍)实习地点:西塞山去河口镇xx小学。

8点过一点从学校坐大巴出发,到了沿湖路小学,教育局长接待我们,讲了会话。然后局长随车送学生去各个学校。等我到学校时,快到中午了,和校长聊了会学校的情况,见了我的指导老师,吃了饭,上午就这么过了。中午和上一届英语系毕业考到这的学姐聊了一中午,然后收拾房间,等搞好一切,下午第一节课已经上了。但还是和校长去了老师所在的班级,老师将我介绍给了他班的学生,然后请我说了几句话,接着上课。下课时,那些小孩一个劲的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带他们课,我说可能从15号开始吧,有的学生还不满意,问我今天是几号,还有几天我给他们上课,感受到着他们这样迫不及待的心情,心里确实暖暖的。第一步,能被学生接受,这我应该做到了。还有的学生说我说话的声音太小,这个。。说实话,尽最大的音量去吼吧!O(∩_∩)O哈哈~听了二节语文课,第三节课是一年级小孩的美术课。老师直接就让我去上了,老师提前给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了名字。然后我给发本子念他们名字时闹了点笑话:有的字不认识,念错了;还有一个名字中间一个字不认识,直接念二个字,然后问那个小孩叫什么名字o(╯□╰)o看来,学好语文是很重要滴!然后对着一本书,画了一只卡通小狗。喔噢,那些个孩子呀,真的不好带。下位子的,出教室的,打架的,该遇上的我都遇到了。还好,等我给他们打完作业的分数,也就下课了,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过(⊙o⊙)哦。那些过小孩,虽然调皮,但很懂礼貌,放学后一个个的跟我说老师再见,很激动的有木有,心里当时那个喜哟,(^o^)/~能被学生尊敬也是当老师的一种幸福吧!

放学后,和我的指导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做些教学工作的交接,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嗯嗯,很多东西只有亲身实践过才知道它的用处吧,像之前我们学的美术、舞蹈、音乐等等,到了用时方恨少啊!指导老师有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希望能从她身上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学校的校长、老师、门卫阿姨、做饭的阿姨都挺好的,晚上门卫阿姨怕我一个人在这害怕,还特地来陪我做了我,宽慰我半天,(^o^)/~还好,只是暂时一个人住。

说了这么多,再说说学校的条件吧。有电热水器烧水洗澡,虽然只包中午一餐,但学校厨房可以自己去做,宿舍时单人间的,还有,学校有免费的无线网,当然也包括宿舍,嘿嘿。。

肖陈颖老师曾说:“教育要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今天,也算是走向岗位前的热身吧,尽己所能,为教育服务。蜜蜂,加油!

2今天是顶岗实习的第三天。

来到xx小学已经第三天。之前都是上美术课,虽然是学前班和一年级的,但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因为画画还是蛮简单的,毕竟我也学了一个学期的美术。那些孩子虽然也比较调皮,上课爱吵闹、说话、跑出教室的、吃东西的、打架的等等,但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今天下午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指导老师让我一个人去上的,结果,上课上的心碎了一地。

在正式给他们上课之前,他们总是问我,什么时候给他们上课,我都说可能在星期五吧,他们听了都很兴奋,当时我也挺高兴的。现在,现实给我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这么热的天,站在教室外,都觉得要打颤。学生喜欢你,并不代表你能把他们的课上好,不代表他们能认真地听你讲课,也不代表你在他们心中真正的位置有多重要。真的,我,站在教师的讲台前,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顶多是个跳梁的小丑!

三年级的学生,按理说多少该听老师的话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现在想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谈理想,不谈现实,总有个原因的吧,现在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也该从丰满的理想中清醒过来!见过了太多市内小学的情况,再与农村的情况相比,我想人们常说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有道理的。如果叫我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的学生,只有个“野”了。

我接手的这个班级,听指导老师说在全镇的考试排名中,名列倒数,至于具体倒数第几,联想到给他们批改作业、上课,猜猜也是八九不离十了。这样的一个班,上课做什么事的都有,作业不认真完成,布置作业还讨价还价的。唉!下午特别想给他们说,做作业不是买菜,不是想换价就能还的!总的来说,这个班级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班级干部。目前,这个班级的班委都是临时的,正式的还没选,因而大家身上的责任感都没有表现出来。选班委,这事下个星期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班级班规。在后面的黑板上,写的有班级的规章制度,但字迹模糊不清,应该是上一年级遗留下来的。接下来,在选好班干部的基础上,要班干部协助我制定好班级版规,以让其他同学认同服从。

第三,班级纪律。该班学生上课纪律太差,其行为几乎不受限制。下一步,怎么让班干部协助我管理好班级纪律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以上是目前我能想出来的下周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还有什么遗漏的,想好再补充上去。

心伤归心伤,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我自己也有没做好的地方。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学生面前,我没能树立起教师该有的威严,让他们以为我就是个毫无脾气、任由他们揉捏的软柿子。这可能从我踏进他们班级的时候,就埋下了祸根。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捡起属于教师的威严。

这个周末,我要好好想想该怎么治理这个班级了,估计很费脑筋,不知道将有多少脑细胞要阵亡了。。。

顶岗实习教育 篇3

【关键词】顶岗实习 技能型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4-01

一、顶岗实习工作的基本流程

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学院进行了2013届毕业生毕业顶岗实习。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本人负责指导共计学生272人,主要实习公司点分布如下表。

1.组织动员:首先,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系分管顶岗实习工作主任为副组长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科负责具体的指导工作。教研室根据学生的数量和专业分配了相应的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并安排学生与各自的指导教师见面。本人作为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之一,组织指导参与顶岗实习学生。其次,召开动员大会。按照学院教务处印发的 2012 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安排表及要求,在 2012 年5月系里就组织召开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宣传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进行总体部署安排,提出明确要求。

2.落实实习单位:根据专业的特点,本次顶岗实习单位(岗位)采取以学生自找与系里协助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集中加分散办法,全部毕业生都及时顺利地找到了实习单位。

3.扎实指导实习: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电话、E-mail电子邮件、利用QQ群、手机短信、亲自查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跟踪指导,并通过最终的考核、总结交流、技术答辩完成顶岗实习全部任务,取得了效果良好。

4.加强过程监督和总结管理:学院一方面加大校外巡查指导、校外授课监控力度。尤其是6 月上旬至 7月顶岗实习进入结束阶段,在系里的统一要求和布置下,教研室又统一组织了一次指导教师查访工作,指导教师分别选择有代表性(好和差)的同学,到实习单位与其本人及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见面,征求学生个人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评价及对我院经贸类专业建设的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习期间,指导顶岗实习工作的分管院长,自带队来企业组织了监督检查。

6月初,顶岗实习学生按要求上交实习日志、总结等实证材料并进行了答辩。 6月底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评定,随后由教研室汇总、系里核定并将结果上报教务处。至此,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圆满结束。

二、顶岗实习工作的意义

1.加深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毕业顶岗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它是对学生几年专业学习的一次最真实的检验,也是对我们几年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最有效的检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通过顶岗实习基本上就能够得出答案;它又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必不可少的前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把几年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到工作实境中去,为毕业后正式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很多学生由于表现出色在实习阶段就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顺利地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其中更有些学生由于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而获得了职位的晋升,这是我们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了预就业。

2.增强了我们对办好专业的信心: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尤其是通过到实习单位的走访,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只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合格,社会是有很大的需求的。

3.获取了对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新信息:教师参与了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工作,提高了对教改的认识,增强了赴企业锻炼的自觉性。我们的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整体良好,其中更有许多佼佼者,证明了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做出的努力是正确的,许多课程的开设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在走访中,企业专家建议,专业建设与改革不能只是着眼于或倾向于纯技能的培养,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有益于我们进一步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对学生可转移、可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更强。

专业建设与企业的密切接触对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经多次研讨和修订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准就业岗位,职业教育特色比较明显,经过修订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进超前。

4.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院校建设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与支持,促进了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也为企业挑选到优秀的毕业生,达到了多赢之目的。

5.实现了学生学有所长,教师教有所教:顶岗实习通过实践学生在实习中,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从旁观者到帮手,从帮手到入手,再从入手到高技能人才,这是最大的成效。在实习中,学生激发出学习热情,改变了学风。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对人性的感悟都变得更加深刻。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教师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对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多数教师都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教学效果,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顶岗实习工作总结及提高

中职教育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 篇4

一、顶岗实习是为学生铺平就业道路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先驱者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我国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也就是说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工作、发展的空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也决定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将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问题,‘出口旺,进口畅’是一个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的道理,而努力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也正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佳途径。顶岗实习是学生以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直接深入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在实践中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生产情况,掌握生产技能,获得适应企业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投入工作或尽快找到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合作,科学有序地实施学生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不等同于就业,就业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而顶岗实习是中职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是中职教学的收口环节,是学生由学校学习到社会就业的桥梁。谈到顶岗实习必然离不开企业,只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才能使顶岗实习进行得更加顺畅,科学。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现状也存在着差异,各省的职业教育也各具特色。但凡是成功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本区域的实际紧密结合,学校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人力支援,有效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是以工种项目为核心,围绕项目实施配课,其他教学环节全方位跟进的全新教学体系。强调以抓素质为基础,以提升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宗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我们将学科专业的培养解析为工种培养,并通过“基础工种—自定位工种—岗位工种—顶岗实习”递进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就业岗位指向逐渐明确,直至与企业的需求完全对接,从根本上转变了过去那种“学生带着专业毕业、上岗后还需师傅带徒弟”的无奈。最后阶段实施的与企业零距离的顶岗实习是促进学生就业及保障教学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

1. 满足企业与学校各自需求,实现互利双赢

针对顶岗实习环节,我们本着“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不断摸索经验,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顶岗实习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基地化的方向发展,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做好铺垫。针对我校的数控专业教学改革项目,我们拟定的顶岗实习单位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企业管理机制要完善,学生所学专业要对口,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及技能提升的平台。而企业的需求是学生素质要高,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最核心的需求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寻求和储备技能型人才。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也正是企业培训人才和考察人才的最佳时机。本着以人才吸引企业的原则,我们对东北老工业地区及周边企业开展广泛的走访和调研,最终与北方重工集团达成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学生按照该集团的工作制度进行顶岗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按学生的表现和人力需求择优录用。北方重工集团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方案,经校企双方洽谈完全符合双方的各自意愿,企业对我们的教学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对我们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给予认可,能够实现互利双赢。

2.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方案

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都派出专门人员研究制订学生的顶岗实习方案。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分层递进”的培养策略,为全班每一名学生都制订了实习计划和发展方向。企业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和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实习学生视为整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资源,专门制定了实习学生档案,记录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能力特质等,作为管理和以后聘用时优先考虑的依据。学校方面为了安排好顶岗实习工作,学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对顶岗实习的意义、性质、好处及要求,都做了详细周密的阐述。为了更好地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学校选派了优秀的专业老师进行全程实习指导和管理,成立了顶岗实习班级现场班委会,为班级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学校对学生作出明确要求,一是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一名学生看待,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名员工,按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二是实习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好”字,而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样使学生懂得顶岗实习是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个体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其本人的技能提升及就业去向,同时也影响学校在企业和社会的声誉。

3. 遵从企业意见,和企业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在企业内部大多实行岗位责任制,强调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处理不好学生实习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会增加相应的安全隐患,影响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经学校和企业一起研究共同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时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签订实习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安全生产要求及有关知识产权保密等方面内容,双方共同遵守,明确责任。对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和违犯厂规厂纪的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学校专业教师的全程跟踪、管理、指导,对维护正常的顶岗实习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校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减少了企业的压力和顾虑。

三、抓好顶岗实习,促进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密切校企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企业支持;通过顶岗实习,学校能够掌握当前企业需要什么类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人,为下一步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是切实开展专业建设调研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表现可以直接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接受,直接影响了学校知名度,即使没被企业接收的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适应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顶岗实习,为专业教师下现场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专业教师下现场实践一直困扰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而通过指导顶岗实习既加强了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又为教师提供了接触现场、提升技能、开发企业项目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陈拥贤.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8, (17) .

[2]钱稳太.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 2008, (26) .

教育顶岗实习总结 篇5

通过两个月的顶岗实习,是我加深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各项工作中,我敢于正视自己,善于发现自己,剖析自己,归之如下:

(1)个人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过于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

(2)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我以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二、收获经验

当我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教书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时,实习也快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了解了老师的伟大,我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让我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了解了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实习期间,我发现初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应继续发掘这方面的潜能,多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从而训练其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之余,我还按要求每周向学校里的带队老师交一篇教案和日志。向老师汇报我们的工作近况,及时了解其他分开在各个乡镇中学实习的同学的工作进展。通过这个交流,我们的心不再感到孤独,大家互相支持,吸取经验共同进步。三个月多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着。

三、建议

希望我们学校以后能多和中学联系并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基地关系,并开展一系列的合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各科教育做一个很好的宣传。总之,要多给我们实践的机会。

四、离别情深

离别在即,学生们都盼望着他们的老师能留下来继续教他们,但是师生离别的日子还是匆匆赶到。学生们拿着准备好的五角形、笔记本等等,眼含热泪,跟着我一直到校门口,我的眼睛涩涩的,努力止住眼眶当中的泪水,对同学们说:“老师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我无法面对这么多双满含热泪的眼睛,当我踏进汽车的那一瞬间,眼泪夺框而出。我知道我舍不得他们,但是……学生们一直目送我到村外才低着头走进校园。今年教师节还给我捎来四十多张明信片希望我一定有机会再去看他们啊!

有一首歌叫《萍聚》,可以代表我们的友谊永远存在。歌词:“不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当然,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实习学校,是他们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给了我一个自我发挥的机会,让我在教学技能有很大的提高。再见了,我的朋友们;再见了,我的学生们;再见了,景毛中学的全体师生;再见了……我们的顶岗支教虽然已结束,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我们的努力,有过我们和这里学生老师的快乐相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顶岗实习教育 篇6

关键词 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安全管理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对大学生而言其安全主要由人身安全、学业安全、财物安全和心理安全等构成。

人身安全是指狭义上是指人的肉体身躯及其生理功能未受到侵害、损伤或威胁,并且人能健康、舒适和高效能地进行生产、生活或参加有关社会活动。广义上是指人的生命不受侵犯、身体健康不受侵害和人身自由不受限制。

学业安全是指一个人在参加学习期间,其法定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财物安全主要是指财物所有者所拥有或占有、可支配的钱财、物资不被他人非法占有、使用等。

心理安全是指一个人有正常的安全心理和合理的安全需要,无异常安全心理现象和不正确的安全心态。

二、实习期间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高校的成功经验是实行学院与专业系二级负责制。由教务部门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统一负责管理该项工作,各专业系及相关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与管理。

教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学院实践教学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还成立了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巡查组,代表学院负责顶岗实习的安全巡查工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各系实习实训安全管理实行一把手工程,成立学生实习实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本系学生实习实训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实习实训的安全、有序、规范;负责检查本系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

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实训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如果遇到违纪、安全事故等情况应该及时处理,并及时向专业系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应该包括:事故事件性质、发生原因分析、现场处置措施或方法、事故事件责任等。

三、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1、顶岗实习前,学校要事先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院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日常工作,自联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自联学生家长负责。学生校外实习出发前,应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编组,采取男、女生混合编组,尽量避免女学生单独编组,同时加强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应变能力。

2、专业系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可行性,要选择信誉较好、能够宽以待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有不断进步地空间,并注意建立学院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安全的氛围中实习。

3、实习学生住宿原则上应由学院与企业解决,专业系和企业应对学生的住宿环境做出相应的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先解决后入住。要教育学生,入住后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向指导教师反映,指导教师应迅速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4、各系应积极动员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摸清实习学生办理保险情况,并向实习单位讲明所接受学生投保情况。

5、顶岗实习前,指导教师将实习班级学生姓名、家庭地址、顶岗实习负责人姓名、指导老师姓名及上述人联系电话等造册备查。

6、学生外出实习前, 对实习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对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给学生讲清,必要时应与每位学生签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责任书。

7、实习学生必须尊重实习指导教师,并遵守接受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者,指导教师应立即停止其实习活动,令其返校,并向学校报告。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岗实习必须同时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院指导老师请假;更换实习单位必须由本人申请,指导教师、专业系批准;若未经允许擅自外出、更换实习单位等,出现安全事故,由本人负责,学院不承担责任。

8、各指导教师要抓好从学院到实习单位落实的衔接工作,及时将实习单位联系人等姓名及联系方式告知学生;每半个月要与实习学生联系一次,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事项,提高认识,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向学院汇报;专业系在实习阶段要组织指派巡查人员至少两次深入实习点,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检查并消除安全隐患;学院实习安全巡查组要定期召开学生实习安全会议,深入实习点检查各系实习安全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指导各系完善工作。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们多了解安全法律要求和一些安全常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习中教育学生一定要注意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使学生关爱生命、注重安全。围绕学生的安全实习工作有很多,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值得学校及实习指导教师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立项编号:GJXHZ2013-3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盘菊莲.关于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12,(14).

[2]梁艳.职校实习生工作场所学习以及身份认同的限制因素分析[J].职教通讯,2010(7).

[3]刁翔正,张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师范生,顶岗实习,研究综述

0 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关十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 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动员组织毕业年级师范生, 到中小学进行至少三个月的教育顶岗实习, 要求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 被置换的农村教师参加国培计划, 从而提高农村教师师资水平。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 指师范生在师范院校的组织安排下,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到实习学校去顶岗任课, 完成教育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学生“全职顶替在岗教师”代课、做班主任,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师范生可以完整体验一名教师的职业生涯, 其次是时间比传统实习一个月要长得多, 一般是三个月到一个学期, 所以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而被顶替的教师能够利用离岗的时间参加近一个学期的国培计划, 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研修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本文在专家、学者们关于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的研究论文和资料的基础上, 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观点三个维度梳理了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的相关研究, 做了一个简单的综述, 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方法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教育顶岗实习方面的期刊, 在图书馆查阅了国内教育顶岗实习的相关文献, 发现关于教育顶岗实习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增长, 说明这一新生事物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 不过目前还没有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的专著, 顶岗实习模式仅在教育实习的相关专著中有简单的论述。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的文献资料发现, 对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的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理论探索, 第二是实证研究。目前对顶岗实习的理论研究较多, 具体工作方面的深入探讨缺乏。李斌强从忻州师院教育系学生顶岗实习实践出发, 重点探讨了顶岗实习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模式。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 发现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以当地一个高师院校为例, 对其开展顶岗实习的探索过程、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开展教育顶岗实习的策略, 这类分析和阐述的文献占了所查文献的大多数。

早在1975年四平师范院校就有了顶岗实习探索, 被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创新的榜样, 为改善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做出了贡献。云南师范大学从1988年开始也实施了顶岗实习, 佘壮怀对其开展顶岗实习的背景、意义、经验和成效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紧接着是信阳师范学院1989年开始的“顶岗实习、双向培训”, 它引发了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新一轮改革。舒刚, 陈铭书等对实习的现实背景、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了重点阐述, 探讨了顶岗实习模式与传统教育实习的区别及其优势。

进入新世纪后掀起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大改革, 2002年西南大学正式提出并实施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 随后河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相继都开始了这一探索模式。如冉亚辉从顶岗实习基地学校的角度, 论述了西南大学实施顶岗实习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以及给基地学校带来了巨大利益。高月香等对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 在《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探索———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中分析实习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在实证的基础上, 对个案进行介绍, 总结经验, 反思问题, 既为实践层面更好地开展顶岗实习作指导, 也为理论研究作基础。

2.2 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理论层面的研究。关于教育顶岗实习的理论研究比较多。有专家认为“顶岗实习”即师范类本科学生完成骨干课程经培训后, 到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 进行为期3个月到半年的实习活动, 同时组织置换出来的中小学未达标或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其特点体现在顶岗实习的时间延长, 学生能全方位得到锻炼, 置换出来的教师可以到高校参加培训。

另外, 还有一些关于顶岗实习中教师专业技能指导模式的分析, 指出顶岗实习的指导模式主要有跟队指导、基地指导、实习组指导等;在探讨顶岗实习的作用时, 谈到顶岗实习促进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和素养, 笔者认为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3 研究的主要观点

3.1 教育顶岗实习意义的主要观点

冉亚辉、李吴在《顶岗实习高师生教师专业技能指导模式论析》中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大熔炉”, 能够有效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进行“全职”教师岗位锻炼, 提高了专业技能。这是所有顶岗实习生的共同心得;刘湘溶在《简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一文中认为顶岗实习可以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顶岗实习的学生是全职教师, 实习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 他们的职业精神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叶斓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中认为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教育顶岗实习因为实习生的加入, 给中小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富有朝气, 积极向上, 使基地学校充满活力, 他们主动发展的状态让农村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过程。此外, 师范顶岗实习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对老教师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此外, 还有不少学者对其意义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了论述, 认为师范生顶岗实习有利于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3.2 教育顶岗实习模式的主要观点

高月春、刘茗在《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探索》一文中, 以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工程为例对政府主导型模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 是在河北省教育厅的具体指导和推动下, 从2006年5月开始试行, 2007年下半年全省铺开, 每年四期, 每期三个月, 派大三大四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开展顶岗实习。陈英、郭寿良在《高师学生“顶岗实习”的社会价值探讨》一文中, 重点对市校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 他探究了较早将教育顶岗实习理念付诸实践的西南大学。冉亚辉在《冯坪中学实施顶岗实习的报告》中对校校合作型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代表进行了分析研究。2006年5月, 南京晓庄学院推出“顶岗实习、置换培训”, 得到了参与师生、实习学校以及教育专家的极大肯定, 被认为是在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乡村试验教育思想, 履行服务农村教育的历史使命。学者所提出的模式还有很多, 在研究过程中, 应不断加强探索, 争取收获更多的模式, 收到更多的好的研究成效。

3.3 教育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方面的主要观点

吕京在《师范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一文中认为顶岗实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认为顶岗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质有待提高。从实习过程来看, 实习师范生暴露出如下问题:实习中有小部分学生以病假不适, 或者考研等各种借口经常请假。实习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低, 对新课标的要求与小学生心理特征把握不准, 实习生班级管理经验不足, 缺乏技巧和艺术, 处理突发事件和教育问题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 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合作能力也需加强。

赵春在《谈教育实习对提高师范生专业素质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师范生顶岗实习的专业指导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力度不够。他认为, 这也是制约顶岗实习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刘红梅在《地方高校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探索》一文中认为, 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缺乏沟通, 影响实习顺利展开。以上大都是对师范教育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研究的主要观点, 这些分析是中肯的, 对这些分析中存在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的分析、改正。

开展教育顶岗实习活动, 取得了多方受益的成效。基地学校培养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提高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师范生得到了全面锻炼, 提高了综合素质, 还促进了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各师范院校应该协同当地教育局, 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 长期与基地学校合作, 落实并推进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实习方式现在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教育顶岗实习就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巧玲.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 2013 (5) .

[2]冉亚辉.冯坪中学实施顶岗实习的报告 (之一、之二) [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5.

[3]高月香, 刘茗.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探索——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 .

[4]刘湘溶.简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5]叶斓.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 1998 (1) .

顶岗实习教育 篇8

关键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顶岗实习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 高职土建类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土建类专业顶岗实习具有地点分散、实习时间长、流动性大、指导教师人手不足等众多原因, 往往使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出现许多问题。

1.1 没有实现过程性考核评价。

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 以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等来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到什么知识, 达到何种能力水平, 则难以准确及时地掌握。

1.2 考核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模糊。

在对顶岗实习的评价中, 不少院校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 或虽已有相关评价指标, 但也只是简单地将一些评价内容列入评价表内, 太过笼统、模糊的评价结果造成学生不能真正了解自身的不足, 不清楚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1.3 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实习的考核和评价上, 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缺少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有效参与。所以,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急需确立, 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为正确评价学生提供参考。

1.4 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由于缺乏科学、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使得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形成了主观上的分数, 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 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

2.1 为正确评价学生提供参考。

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学生就可以有标准进行参照, 通过对比便可以清晰地看出自身的不足, 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2 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评价反馈及时地调整教学工作, 企业通过详细的测评可以直接留用表现优秀的学生。

2.3 为教学改革提供直接的依据。

通过对实习学生的合理的测评, 得出的结论可以直接为管理层制定政策、改进顶岗实习的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全面进行。

2.4 可以有效地反映顶岗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评价是贯穿整个实习工作的管理控制线, 通过评价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顶岗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实习质量。

3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3.1 全面系统性原则。

由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时间较长, 管理难度较大, 因此, 评价结果要充分结合过程考核, 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

3.2 导向性原则。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3.3 多元性原则。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评价, 应采取学校、企业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评价的办法。学校主要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企业主要考核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加入学生自我评价, 能激发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可操作性原则。

建立有效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既要体现评价体系的指导性, 又要适应学校实际需要, 使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且容易实施。

4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校在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 着重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依据上述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的原则构建土建类学生“三三三”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4.1“三三三”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含义

“三三三”评价指标体系, 即三阶段定期评价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三评价主体 (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 ;三级指标体系。

三阶段定期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评价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 是否考虑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程度。实施阶段主要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是否按实习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岗位技能、是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是否提高了职业能力等。总结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考核评价。学校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平时考评记录, 充分听取企业的评价意见, 吸纳企业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合理得分, 作出综合性实习成绩鉴定, 并给出相关成绩。

三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 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

4.2 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按照顶岗实习目标、实习内容以及实习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我们在土建类专业多届学生的工作实践中建立了并逐步完善了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指标明确评价内容, 二级指标作为具体考核内容, 三级指标为主要评价标准, 并规定各级指标的得分标准。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包含职业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 岗位任务、基本表现、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在内的5个二级指标以及具体的16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的得分标准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为实习单位和学生用表, 表2为学校用表。

5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初步运用效果

运用上述评价方法, 对我系土建类各专业2009级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进行评价,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 使实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更加自觉地要求自己。通过顶岗实习, 毕业生职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得到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 2012 (3) .

顶岗实习教育 篇9

一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现状与问题

从整体上看, 目前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基本能够按教育计划完成实习目标。学生在企业中, 学校和企业基本能够按照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实施管理, 学生面对生产岗位能够实现从“课堂为中心”向“生产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但在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

1. 学校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学校重培养, 强调按计划、目标、学习内容实施顶岗实习。而企业重效益, 强调按生产任务和订单组织生产。这种矛盾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缺乏参与培养计划的积极主动性, 学校的实习计划在生产线上经常会大打折扣, 难以按标准执行。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降低, 只能维持专业的大方向对口, 所学与所用明显脱节。

学校按教学计划安排顶岗实习, 而企业按订单生产任务用工, 必然造成集中安排实习的时间不统一, 给学校顶岗实习的整体安排带来较大难度。企业在完成生产任务过程中, 不会单独区分学生与员工的身份, 枯燥的工作和经常安排加班造成实习岗位上的学生身心不适应、工作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等。加之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的心理准备, 造成实习学生流失增加, 稳定率降低。

2. 学生和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有偏差

学校组织顶岗实习最根本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家长和学生看中的往往是舒适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对于初次入职的顶岗实习学生来说, 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 动手能力不强, 心智不健全, 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还没有转变。认识上有偏差, 眼高手低, 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往往拈轻怕重缺乏吃苦精神, 不愿奉献付出, 这直接违背了“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规则, 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益。现在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好起来了, 一些学生在企业是只要安排工作任务就讲条件, 遇到加班就请假, 而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缺钱就打电话, 干不了就回家, 这样只能培养出好逸恶劳的“社会负担”, 不劳而获毁掉的是孩子的未来。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家长和学生的认识偏差, 积极引导沟通, 及时加以纠正。

3. 顶岗实习期学生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

由于顶岗实习期学生的“双重身份”, 一些企业往往以学生身份和试用期、实习期为由, 不愿承担或减少、拖延应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现在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复杂, 如“临时工”“小时工”“派遣工”等, 为规避社会保障支付风险, 用工企业往往通过各类人力资源机构和劳务公司大量用人, 直接招用员工数量较少。学校一般直接与用工企业衔接顶岗实习事宜并签订合作协议, 但用工企业往往委托当地的人力资源机构代理顶岗实习学生的招录和管理业务。这使实习学生基本社会保障权益和福利受到影响, 除工伤外的其他伤害和疾病医疗等难以得到保障, 学校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和责任。

4.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复杂而困难

学校把顶岗实习作为一种生产性学习来安排, 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有计划、有过程管理、有考核评定。但企业按经营效益目标组织生产运行, 必然对学校的计划和管理产生排斥。实际上在顶岗实习阶段, 学校老师对生产现场学生管理的参与度极低, 甚至一些外资企业不允许学校管理老师进入生产区域。学校管理被边缘化, 主要从事生产之外的日常生活和安全管理, 劳资双方利益协调和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十分复杂, 学校在企业中实施培养计划、全程监控、考核评定有相当的难度。

二应对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

1. 做细计划, 提前引导,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顶岗实习是中职三年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 需要纳入整体教学规划中来设计。同时顶岗实习又不同于课堂教学, 需要单独编制细致可操作的工作实施计划。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培养需求, 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需求, 遵循企业经营运行规律, 执行企业用人标准, 才有可能集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换句话说, 就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来设计顶岗实习培养计划。对于学校计划与企业用人的突出矛盾问题, 一旦合作就需要双方全面沟通协商, 相互合理让步, 从而达成共识和争取共赢。

计划目标一旦确定, 就应向学校师生和家长进行广泛宣传, 使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计划安排、过程管控、考核评定等相关内容深入人心。只有得到家长和学生的理解支持, 顶岗实习工作才能顺利实施。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顶岗实习家长培训会向家长普及顶岗实习知识, 可以提前在就业指导课中开设顶岗实习内容, 在顶岗实习前集中开展专项教育来提升学生思想认识, 达到自觉服从的目的。

2. 全面调查, 掌握实情, 选好合作企业

顶岗实习的成败和目标达成, 关键在于学校对合作企业的把握程度和双方合作的深度。学校对企业的调查摸底和选择尤为重要, 学校必须对备选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 掌握真实情况,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顶岗实习的合作, 只有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良好、适合学校专业办学、有合作需求的企业才是应选择的顶岗实习企业。

3. 健全机构, 调整模式, 落实各方责任

顶岗实习的地点在企业而不在学校, 仅靠学校职能机构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搭建起以学校就业管理机构为主导, 实习企业的人事、生产主管和所在地的正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才能处理好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学校、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三方共同管理, 必须通过合同的形式落实各自的管理责任和权利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由学校或实习企业管理出现的被动局面。选择当地声誉好、操作正规、有实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代理学校管理的部分职能, 是当前形势和用工制度下顶岗实习管理的必然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的进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学校管理和实习企业管理的漏洞, 把学校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4. 完善机制, 明晰合约, 依法组织管理

顶岗实习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常态化工作, 各校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学生到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 要保持此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必须有完备的操作运行制度和法律保障。学校始终要坚持以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为依据来规范顶岗实习工作, 同时要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实际的制度和操作方案, 才能使顶岗实习有章可循, 如顶岗实习的“岗前教育”“岗前体检”“家长、学生、学校三方责任书”“校企合同”“实习工作性质内容与现场管理”“社会保障与保险”“实习待遇”“事故处理”“跟踪管理”“考核评定”等要纳入学校制度规则的基本内容。

顶岗实习期间学校的首要责任是学生的安全责任, 安全保障要靠制度落实, 但更直接有效的保障问题还需通过购买保险和建立保障基金来解决。学校要动员督促学生购买第三学年学生意外保险, 还要督促企业以员工身份为实习学生购买工伤、医疗等相关保险。

顶岗实习的各类制度、责任书、合同协议和顶岗工作内容、组织管理、工作报酬、权益保障等都要依法明确,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两部法律的《实施意见》是学校处理这些问题的法律保障。

5. 加强监管, 做好协调, 培养学生干部

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要落实好生产现场管理、日常生活安全、厂外行为管理等几个环节, 这需要学校驻厂老师、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驻厂人员、实习企业班组长的密切沟通与配合, 才能落实好每个管理细节。学校要充分依托于所委托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和实习企业的管理资源实施管理, 更要培养一支优秀的驻厂跟踪管理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来支撑和深化顶岗实习的管理。

学校驻厂老师除了要做好日常监管、思想引领、工作指导、过程记录、考核评价、意见反馈、问题处理等细节工作, 另一重要工作是要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实习管理干部, 发挥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内在潜能, 放手让他们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去锻炼, 这样既能提高管理效率, 又能培养企业所需的后备管理干部。

顶岗实习教育 篇10

一、顶岗实习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被重视起来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总体来看, 全国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还在探索阶段,都尚不成熟。特别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把顶岗实习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来,就更不用说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和系统的教育设计,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顶岗实习存在着经验严重不足、随机性很大的弊端。至今为止,很多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实践中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更缺乏制度和技术上的指导。总体而言,各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首先是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企业的工作要求严重偏离,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将专业技能看作是教育的根本,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道德教育,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缺乏团体意识,组织纪律性不强,甚至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其次,高职院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的问题,教师在管理学生环节中通常缺乏教育管理能力,导致教育管理出现真空状态。再次,很多已经实施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存在制度不健全、教育目标不确定、教学措施不完善、评价机制链条断裂的问题,致使顶岗实习很难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这主要源于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就仓促地进入 “战场”,这势必会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判断不利。学生会出现思想上的偏差,认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严重脱节的,在实习进行的前几周还能对工作抱有一定的美好愿望,但实际工作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就应该首先克服现存的问题,以市场为出发点,构建一种就业导向和能力培养遥相呼应的实习模式。

二、高校教育建立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策略分析

( 一) 加强学校管理。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将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每一级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由特定的教师负责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一切工作,如管理、指导。同时,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顶岗实习小组,将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每个小组内部由教务处处长、学生处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和各系部主任任成员组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顶岗实习的总体工作安排因事前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工作完成的状况并开展评估。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寻找解决策略。学校管理教师还要与有关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将教学目标和实习任务落到实处,接着监督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如思想懈怠、学习不认真、生活不规律,甚至是身体健康状况。

( 二) 加强企业管理。企业,也就是指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 是整个顶岗实习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学校和企业之间制定的顶岗实习计划最终要放到企业内部进行落实,包括实习的方案、实习的岗位设置、实习的内容要素等。因此。企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顶岗实习,努力为学生实习提供最佳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状况,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得,为培养未来的职业人才做好积淀。

( 三)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除了加强学校的管理机制和企业内部的实施措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学生自己的管理能力。要做到有效监督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必须要“家长督促跟进、学生自主管理”,这样才能使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家长多方的力量都参与到顶岗实习工作中来,建立全局性的合理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通过学校辅导员以及每一级带队老师的合作,加之家长对学生的沟通督促,以及学生自我的努力,共同打造最适合市场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完善机制。所有家长与学生可以建立微信群,甚至成立微信公众号,以便更好地交流、互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学会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教育目的。 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学生能够在实习岗位中得到锻炼,既树立学生的人生自信心,又有了重新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力的机会。从学生的顶岗实习总结和案例中,我们能惊喜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及学生在短暂的实习工作中得到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对整个社会的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了就业渠道,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为未来从事自已所热爱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华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5.

顶岗实习教育 篇11

【关键词】师范教育 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流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4-02

“顶岗实习或称双向培训实习的做法是让师范院校的学生实习之前首先按照模拟实习的要求经过一阶段的岗位培训,然后下到农村中小学顶替校教师岗位,承担一个学期的全部教育教学任务,被顶替的中学教师则到高师院校接受业务培训,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1]这是一种新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有不少人对此做了理论或实践的探索、研究,但对这种模式的流程研究涉及较少,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归纳为:选拔人才——集中培训——再选拔再培训——到实习岗位接受实践检验。它对培养实用型优秀师范毕业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选拔人才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已经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长者和朋友,是基础扎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教育研究者。因此,必须建全选拔人才的规章制度,才能挑选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去参加顶岗支教实习,以保证顶岗实习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互利双赢。

(一)规范选拔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意识

国家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颁发的《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选拔过程中,把师范生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拔那些政治思想表现好、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以确保党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2.考取各种相关证书

师范专业的本学生在大学前三年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为了保证顶岗支教实习的质量,对有志成为顶岗实习生的师范生要求必须考取各种相关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级等证书等。这是选拔顶岗支教实习人才的必备条件。

3.具有良好的教师基本功

听说读写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选拔顶岗支教实习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公示选拔结果

对于第一轮的筛选,首先把入选者名单公布于公务栏,为期一周。在此期间核实各师范专业实习生的相关材料、证书和在校期间的个人品德。如有被举报或投诉作假的即时取消其参加顶岗实习人才培养项目的资格。其次,对入选者做好相关工作安排,及时参加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流程的下一轮培训。最后,在名单公布一周内后,若无异议,就将第一轮选拔结果正式输入电脑存档。

二、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是选拔人才的一道重要关卡,培训内容主要是系统复习相关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巧,补充新的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论。

(一)专业知识培训

顶岗支教实习的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前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完成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但尚缺乏对学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整体的深入认知,甚至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感到比较模糊,不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重点掌握的。因此,“在通识系统地复习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前提下,再进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备知识的讲解。使师范生了解并掌握新课改的基本理论。”[2]

(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所需各种技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因此,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集中培训的重点是:如何撰写教学计划、教案,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做班主任等等 [3] 。此外,培训地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可以走出课堂到实习基地或基层中学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从亲身体验中总结乡镇中学教学现状,然后结合实情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技能技巧的完善。这一环节为第二次选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再选拔再培训

第一轮培训结束后从实情和个人素质出发,选拔素质高并掌握一定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学生参加再培训。自然而然,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被淘汰出局。

当然,在第一轮的培训中涌现了不少问题,比如:顶岗实习生所编写的教案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庞杂或简单以及顶岗实习生对将要面临的艰苦落后的生活条件、调皮捣蛋的学生、顶岗后繁重的工作等种种压力而产生的害怕、消极、退缩甚至想退出了顶岗支教实习等种种心理。因此,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第一轮的培训出现的问题来确定,培训的重点除了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技能、组织和驾驭课堂技能等教学技能技巧的强化培训外,还要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培训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开设心理辅导班,重点解决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坚定他们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这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确保所输出的顶岗支教实习生能快速适应地方乡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把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派到实习学校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放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他们的专业知识、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检验整个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流程模式的效果。

(一)检验专业知识和从教技能

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在为期三个月的顶岗支教实习中,由于他们置换了原岗的老师,让原岗的老师到高师院校接受业务培训,因此,他们与实习学校的教师有着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即往往要担任所对应专业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这不仅锻炼了实习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检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应对农村艰苦生活条件的能力。

(二)检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选拔——集中培训——再选拔再培训——派到实习学校去接受实践检验,这个流程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及时反馈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利弊情况,为地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的经验。实践证明运用此流程模式,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不再是鱼龙混杂,他们在严格的选拔和专业的培训中,由一般的师范生晋级为合格的顶岗支教实习生。到岗后,满腔热情地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乡镇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构建了高校与乡镇中学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培养内容、过程和目标方面的融合,是一个创新的教育实习模式。而顶岗支教实习流程模式完成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见习到最终站上三尺讲台去实践的综合能力考核,它是一个循环的流程,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反馈出顶岗支教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与不足,以供在下一轮循环中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为地方高校师范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薛文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师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对河北大学“顶岗实习”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8)

3.张仁竞,王静.顶岗实习可持续性调查报告—以忻州师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

顶岗实习教育 篇12

1 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失信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增加, 顶岗实习生在实习与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失信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在时下的人才市场, 最缺乏的不是智慧, 而是诚信。失信行为的存在使日益严重的社会信用问题雪上加霜, 破坏了正常的就业秩序。

1.1 眼高手低,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造成的失信行为

顶岗实习与就业也采取双向选择方式, 时间一般安排在8月份左右。严峻的就业形势, 使部分学生出现了浮躁等不良择业心理。如我校曾安排中职生到某企业工作, 其到单位工作没几天就不干了, 说太累、工作环境不好、专业不对口、技术含量低、薪水太低等, 总想换工作岗位, 想找一个既轻松薪水又高的工作岗位。其实这类中职生根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这种现象在顶岗实习与就业中较严重, 其原因就是中职生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找一份工作不容易, 中职生如果没有踏实肯干的态度, 在社会上是立不住脚的。所以中职生在实习与就业之前, 要先认清自己, 摆正自己的位置, 绝不能眼高手低, 做一件事就一定把它做好。要相信任何环境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社会经验的积累。

1.2 对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失信行为

现在的企业最看重的已不是工作经验, 更多则是偏向于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如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反应、学习和接受能力等, 其次就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品行。如我校2007级扶贫班的一名男生, 做事认真负责, 为人处世能力很强, 普通话也比较标准。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 经用人单位严格面试被录用了, 现在是某一部门的负责人。他之所以能在许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与他的虚心好学和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正因为此工作来之不易, 所以他更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 也更尽职尽责。跟同事相处得也比较愉快, 工作起来很舒心。他的成功就业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在社会立足不但要有真才实学, 而且还要在平时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还要有敢于面对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 只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而我们现在的中职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比较欠缺, 有些中职生不会为人处世, 在校学习时上课不注意听讲、扰乱课堂纪律、迟到、旷课, 教师批评时, 不能虚心承认自己的错误, 甚至还顶撞教师, 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这些中职生在参加工作后一时改正不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 以至于被企业辞退还不知道为什么;缺乏沟通协调的能力, 做事始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做事缺乏积极性, 眼中无事, 吩咐做什么事才动, 否则自己不知该做什么, 遇到问题不动脑子想办法解决, 张嘴就问等。这些中职生不能胜任工作, 也不知道如何去改, 只是觉得本单位管理太严, 可能换个单位就可以了, 继而频繁跳槽, 造成违约。我校2010届毕业生在2009年去兰州某医药连锁店实习,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3名中职生说因本单位管理太严格自己适应不了, 提出要到别的单位去实习。这些中职生在实习前就已经和学校、实习单位签订了《顶岗实习诚信合同》, 可他们根本无视合同的存在, 随心所欲。

顶岗实习与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对中职生本人、用人单位及学校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对中职生来说, 这种失信行为获得的是暂时的眼前利益, 但它严重影响了个人品行和未来的发展;对用人单位而言, 中职生的失信行为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计划的落实, 给用人单位造成工作中的损失;对学校而言, 中职生是学校培养的特殊产品, 代表了学校的教育成果, 他们的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 并可能使用人单位因此“封杀”该校顶岗实习生, 对学校今后的就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严重破坏了顶岗实习就业市场的运行秩序, 妨碍了当前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2]。

2 有效预防和控制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失信行为的对策

在目前社会诚信还十分欠缺及就业市场法规尚不健全、管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失信行为的发生, 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大环境

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失信问题实际上是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缺失问题的反映。因此, 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浓郁的诚信氛围,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 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 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 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 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 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良好的社会风气,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的熏陶, 会形成一种强势, 促使人们按照社会上流行的行为方式行事, 还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一种舆论氛围, 给不愿按照这种方式行事的人施加无形的压力。如果这种良好的风气在较长的时期内流行, 就会形成不成文的惯例, 变成一种行为模式, 使人不得不按此行事,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加强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宣传和教育活动, 培育诚信至上、以信用取信于人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 而且与之相应的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用一整套“扬善抑恶”的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3]。要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 使得每个人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 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 将“明礼诚信”作为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足见诚信问题已经引起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应抓住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机遇, 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使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 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为中职毕业生迈入职场创造一个诚信的外部环境。

2.2 中职学校应坚持教育与引导并重的方针, 大力实施诚信教育, 进一步做好中职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

(1) 做好中职生的诚信教育, 可以使学校在用人单位中和社会上获得良好信用度和知名度。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上为用人单位所推崇, 而且更要在道德品质上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赏。因为任何用人单位都需要敬业、真诚、守信、协作的人才。厦华公司高悬于生产车间的醒目标语“一份工作, 十份热情, 百份回报”就非常贴切地说明了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即要用十分珍惜和十分热情的态度对待自己谋得的这一份工作, 才会获得百份的报酬和收获。而中职生无论是在求职过程中, 还是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的失信都是对学校声誉的伤害。因此, 学校应重视对中职生的诚信教育, 从思想源头上教育好中职生, 使他们走向社会后, 以自己的守信行为为学校增辉添彩。因此要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 开展全员、全程诚信道德教育。努力建设一个从学校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到每一名学生都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首先从领导、教师做起, 言必行, 行必果, 真正起到为人师表、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以及日常的各基础课、专业课教学, 都要贯彻诚信教育。德育课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内容、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要从过去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说教中走出来, 回归生活, 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在需求和现实特点出发, 以典型事例教育学生, 使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产生诚信情感体验, 进而形成一定的诚信信念并将其内化为诚信行为, 即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其次在实施诚信教育时, 还要找准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有效突破口和切入点, 通过开展形式多种、方法灵活、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 如开设诚信教育讲座, 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辩论赛, 成立模拟道德法庭, 进行对现实经济生活中诚信建设的调查研究等, 在校园内倡导诚信风气,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就像法律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逐步形成道德判断能力[4]。

(2) 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 应在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上下工夫。在指导中, 应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我, 要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 形成新型的以人为本就业观念。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应是少数人的工作, 而应是全校师生员工人人参与, 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与毕业班有关, 而且应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除了职业指导课作为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途径外, 还可采取其他方式, 如利用补充读物、声像资料、参观访问、劳动实习等实施职业指导, 将职业指导有重点地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中。对于顶岗实习与就业的中职生, 除了加强信誉意识、法律意识、契约意识教育, 逐步提高其信誉观念、法制观念外, 学校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将就业指导教育的重点逐渐由共性指导向个性指导转变, 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信息咨询指导和校正性指导等方式, 扎扎实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 熟悉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 正确评价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设计的要求, 懂得根据社会需求正确改善自己的性格特点, 发挥性格优势, 为学生分析就业市场走向, 在学生签订协议时为学生提供法律、是否合适等方面的咨询。从而帮助学生在择业中准确定位, 减少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 严把顶岗实习与就业中职生的就业推荐关, 规范“优生先推荐、后进生缓推荐”的原则。在推荐过程中, 学校应严格要求班主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中职生认真进行综合考评, 对考核优秀的中职生和学生干部优先推荐, 尽可能优先安排到适合他们特点的工作单位。对受到纪律处分的后进生, 一定要经过核实撤消处分后才能推荐。顶岗实习学生推荐表必须经过班主任签字, 经用人单位面试合格后, 统一加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章, 每人仅有一份原件, 以取信于社会和用人单位。此举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毕业生就业失信行为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对低年级学生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加强诚信教育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引导他们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讲诚信、守信誉, 树立自身的诚信形象, 为将来从事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顶岗实习与就业失信问题, 建立求职中的诚信制度,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诚信原则, 弘扬诚信精神, 加快法制和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充分发挥就业市场机制的作用, 就一定能够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的顶岗实习和就业风尚, 提高顶岗实习就业工作实效。

摘要:现从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失信行为的表现和危害进行分析, 提出全社会必须坚持诚信原则, 弘扬诚信精神, 加强诚信教育,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职生顶岗实习及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关键词:中职顶岗实习实习,就业失信行为,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张玲.诚信缺失, 就业市场谁受伤?[J].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2003, 4:15~18.

[3]邱伟光.学校诚信建设教育的问题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 2002, 2:2.

上一篇:系统实践下一篇:水质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