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2024-06-26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共12篇)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1

摘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是以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导, 对在落实工学结合政策过程中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为高职旅游专业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以职业为导向, 以实际工作岗位为依托的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开展工学结合, 鼓励高职生半工半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产业、市场、劳动力状况, 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教学水平, 切实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在当前旅游市场下滑的情况下, 实现工学结合, 可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但从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看, 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认真全面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带来认识分歧。

大多数旅游企业普遍认为, 进行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 跟企业没有直接关系, 忽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旅游服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 企业把学生当做社会用工, 甚至等同于农民工使用。学校认为,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目的是强化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生则认为自己是来学习的, 不是来打工的。

(二) 对顶岗实习校企配合不够带来目标分歧。

少数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配合, 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 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以致工学结合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和渗透。一旦达不到自己合作的目的, 就会出现各定各的调, 各吹各的号, 到头来校企合作双方成了冤大头。

(三) 对顶岗实习的职业引导不够带来负面影响。

高职旅游专业院校培养以服务为主体的职业劳动技术人才, 与学生自身职业规划落差很大。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尽可能地减少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 学生很难真正客观培养自己的职业性格和职业道德。少数学生工作岗位还没熟悉, 就要求转岗、跳槽, 或卷铺盖走人。对用人单位的管理怀有抵触情绪, 对服务对象没有好脸色, 出现消极怠工, 或者与家长统一口径找个理由离职, 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二、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 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旅游高职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不少旅游企业出于生存, 缺乏长远规划和创新, 管理制度和文化过于传统。甚至有少数企业固守成规, 观念落后, 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不足, 联合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学校的新知识、新方法不能很好地接纳和配合。没有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 管理上不到位。

(二) 企业的管理体制与高职旅游专业的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随着2013年上半年旅游市场疲软, 在市场宏观调节下, 中小旅游企业关停并转已成趋势。传统的压缩性管理已成主流, 短平快的企业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是个别学校认为学生被送至用人单位就成为员工, 出现问题应由用人单位负责;而用人单位却认为,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仍然是学生, 应由学校承担责任。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责任不明, 互相推诿的真空管理, 助长了学生自由散漫的情绪。

(三) 旅游行业职业特点与学生就业愿景存在差异。

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而不少旅游高职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贪图舒适安逸, 无法适应用人单位高强度硬指标的工作要求。缺乏正确的理想, 将轻松容易挣大钱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没有做好接受艰苦挑战的心理准备。很多学生就业姿态过高, 心理落差过大, 适应能力过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不少学生还在铁饭碗的边沿作低速运转, 既想收入高, 又想工作轻松;既想工作时间短, 又想单位管的松。自视甚高, 盲目乐观, 满怀着一肚子的美好和浪漫去参加实习, 结果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工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太大, 造成心理上的极不平衡。

三、解决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的措施

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企业、学校、学生认识不到位、观念没有根本转变、管理体制存在一定漏洞, 使三方管理变成三足鼎立。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高职旅游专业院校应该同企业互相帮助, 互相借鉴, 转变观念、更新认识, 切实做到“三个加强”:

(一) 要加强职业指导, 真正做到吃苦耐劳诚信服务。

学生在实习之前, 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整个行业就业现状, 认清就业形势,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并引导学生建构合理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 强化吃苦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现代企业里面, 竞争日益激烈, 工作强度高、指标硬, 管理体制严格, 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员工终被淘汰;要让学生认识到那些轻视服务行业, 不乐意为人服务, 不服从管理的行为, 其实质是一种自卑心理。要以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走上工作岗位;除此之外, 学校还要严格按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着重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进行培训演练, 包括技能训练, 吃苦训练, 求职训练等。经过磨合锤炼后, 再由学校统一组织安置实习。这样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又能加强其服务意识, 锻炼吃苦精神, 积极投身于工作。

(二) 要加强跟踪管理, 真正做到管理上实现无缝对接。

一是关键时期全程跟踪管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包括职业意识的转变、生活节奏的转变以及生活习惯的转变。作为高职旅游专业院校, 要进行有效的调适, 不能放任自流, 完全靠学生的自我调节去适应工作的环境和要求。对于实习生集中地区, 学校不仅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更要委派职业指导师和心理指导师进行跟踪管理、跟踪服务。与学生同吃同住, 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 及时规范学生的行为,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帮助他们尽快度过迷惘期, 迅速适应角色转变, 投入工作。二是实习期内辅导员应坚持不间断管理。辅导员要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根本, 将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实习期间, 要像在学校一样管理学生, 用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关心学生, 与学生建立联系制度, 定期联系、汇报, 统一管理, 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习动态, 以便学校有的放失地开展工作。

(三) 要加强实习考核, 真正做到单位满意学校放心。

对于实习生的实习考核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达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一是让学生明确实习期内虽然学习场所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但仍是学生身份。学校以规章制度形式明确实习生的权责, 规范实习生的行为。二是让学生明确实习期内也是员工身份。对于学生来说是实习, 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就是就业。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 遵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三是学校与用人单位要制定明确的责任分摊制和相应的考核标准, 明确制定实习目的、内容及考核办法。用人单位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关系, 对于工资待遇、安全保障及工作要求等核心问题不能回避。

四、结语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重要环节, 作为高职旅游专业院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应放眼全局, 深层挖掘, 注重基本环节, 不留管理空档,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良好的预见和防御措施, 让学生积极乐观地走上工作岗位。学生走得好、走得稳,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才能生机盎然, 蓬勃向上。

参考文献

[1].丁修平.高职学院校企合作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早报, 2009, 15

[2].宋东亮, 刘胜杰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职校论坛, 2011, 23

[3].何玉宏, 孙云志.工学结合: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J].职教论坛, 2009, 6

[4].欧阳丽.高职工学结合的基本问题、现状与趋势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7

[5].吴国胜.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意义和措施[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12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2

都小霞、李国庆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2008级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9月至12月为顶岗实习时间。学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联系,并认真考察筛选,最终确定上海海臣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作为08级学生实习企业。

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充分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现出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有的同学在实习期即被提升为领班。同时,同学们在酒店内部举行的各种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在实习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拾金不昧的同学。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不忘理论学习,参加各种考试。还有同学在企业报纸上发表文章,发表文章达10余篇。同学们在实习期间不仅展现了自身风采,同时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长安海悦花园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经理周文平说,三门峡的实习生素质高,上手快,能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是我们接收这么多院校的实习生中最好的一批;上海海臣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说,这一批的实习生综合素质高,处理问题能力强,比我们原来接收的学生好多了。

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不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不遵守学校纪律,擅自离开实习单位,终止实习,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专业教育,使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通过本次实习,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酒店经营管理过程,酒店的服务及文化,强化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树立了服务精神、服务意识,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1-02

一、学校基本情况

沈阳市旅游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在国内旅游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

作为旅游服务类职业学校,我校最关注的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依托沈阳旅游职教集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标准,制定了“职场演练、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顶岗实习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什么是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学生在校完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后到企业对口岗位工作实践,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提高工作能力。我校的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说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亮点之一。这项工作由实习就业处负责组织实施。我主要以旅游服务和饭店服务专业为例介绍一下我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本人的几点思考。

二、顶岗实习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高端,布局合理,长期稳定,自成体系

我校顶岗实习工作经过历届领导班子与旅游人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注重传承与创新,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模式,学校把实习基地安排在经济及旅游发达地区的高星级国际连锁商业性酒店和高端政府接待类单位,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技能,回来更好地为辽宁的旅游业服务,学生就业主要安排在沈阳及周边地区。通过实习促进就业,二者相得益彰。

目前,学校已构建了立足沈阳,以“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北戴河等城市的数十家企业和国际上的日本若干家企业为一体的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体系。2015年我校在各个实习基地共安排实习生593人,实习参加率达到92%。

(二)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注重安全,提升质量

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

1.实习动员,提高认识。实习前一个月召开动员会,讲清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提高认识,做好准备。

2.提早推介,双向选择。实习就业处分专业组织推介会,学生填写实习报名表,依据报名情况,用1-2周的时间集中面试。

3.岗前培训,职业指导。聘请行业专家来校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案例分析等。实习就业处进行法规制度、管理细则及安全教育。

4.多方协议,保障权益。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责任。购买三份保险,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利益。

5.跟踪管理,建立档案。学校、企业、班主任、家长四方共同管理,全程跟踪,个别实习生相对集中地区,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队管理。为实习生建立实习档案,记录过程。

6.评价考核,沟通反馈。建立实习生考核评价机制,填写《实习生手册》,实习结束,依据学生表现及企业开具的实习鉴定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计入档案。

正是在这样的顶岗实习模式锻炼下,有这样的实习经历和背景,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很快在就业单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管理等办法,我校的顶岗实习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对行业认识不清,理想化程度过高

不少学生对酒店行业认识不清,盲目追求高星级,看到酒店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并不了解酒店工作的艰辛和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实习后无法适应酒店的工作强度,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安心工作。

2.心理上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90后的学生心理上普遍不成熟。首先是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工作中习惯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中,工作失误时期望能像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宽容对待;其次是自信心不足,抗挫折能力弱。在工作中怕出错,怕不被重视;再次是心态浮躁,眼高手低,不能吃苦,工作中三心二意。

3.家长溺爱孩子,与校企共管配合的密切度不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他不和企业主管及实习指导老师讲,往往会先向家里诉苦,这时家长如能正确劝导,问题就会很快被化解,但有些家长非但没做学生思想工作反而怂恿鼓动,使校企双方的教育管理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

(二)学校方面

1.对实习生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

虽然学校与酒店签订了合作协议,也跟学生规定了不少纪律和制度,表面上学校做得很完善,实际上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无法深入到实习生中,只有在出了问题后才想去补救。

2.实习指导老师的队伍力量不足

顶岗实习工作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相对缺乏,不能及时处理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专业方面的问题,更难以给学生准确的专业指导。

3.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不快

据实习生反馈,感觉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足以满足实习需要,校内实践性教学中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与工作现实脱节,这些都对实习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企业方面

作为企业,酒店追求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由于酒店行业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人员流动率高,酒店的员工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不同院校的实习生,实习时间多为半年或一年,因此一些酒店不可能把实习生作为酒店正式员工或者储备人才来培养。实习生希望熟悉酒店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而酒店的要求是稳定的服务质量,不可能安排轮岗。双方需求不同,导致矛盾产生。

四、几点思考

(一)完善制度、健全管理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实习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签定学校、企业、家庭三方协议,明确三方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组织和培养的义务、职责,共同履行过程管理。

(二)加强教育,注重实效

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课堂主渠道,围绕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提升实习生职业素养。

(三)重视问题,优质服务

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及时回应学生各种需求,了解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实习生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做好服务和辅导工作。实习指导老师定期走访实习单位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实习结束及时总结表彰,促进顶岗实习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四)职业指导,全程监管

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全程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联络沟通桥梁作用。

(五)精细规划,科学考核

建立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 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科学划定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量化体现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如实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六)内外联动,强化实践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4

顶岗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尽管理论水平高, 但动手能力差, 社会经验不足。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率低, 固然与大学扩招有关, 但也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不无关系。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要加强实践教育, 重新设计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2007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重申, 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并明确要求, 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环节累计学分 (学时) ,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应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15%, 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应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25%。对此, 一些高校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出现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形式。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一些高校修改了原教学计划,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中。如低年级有专业见习、野外见习、课程实习;高年级有毕业 (专业) 实习、毕业论文写作, 此外, 还有各种形式的模拟实验、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实习时间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 一种新型的专业实习形式——顶岗实习也出现在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 就是学校派学生去旅游企业进行实习, 在实习期间暂时顶替一些员工的岗位, 履行其相应的职责。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实习不同, 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有工作岗位, 实习单位发给一定的实习津贴, 学校派带队教师, 实习单位安排优秀员工任指导教师, 即让学生准就业。顶岗实习一般在毕业年级进行, 是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全面掌握各项旅游管理和服务基本理论后, 再到相关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 “零距离”地接触旅游企业, 熟练掌握旅游企业操作技能和第一手资料, 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方法与管理流程, 为学生将来在旅游企业任职积累实战经验。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最初是在高职高专进行, 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本科教育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了, 而且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所具有的职业化倾向也日渐为国内众多的旅游院校所认识和接受。在此背景下, 顶岗实习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种实践形式, 开始在一些本科院校流行起来。

顶岗实习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

根据旅游产业的特点,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企业大体包括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顶岗实习的出现, 有利于实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并促成学生、学校及企业三方受益。

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有利于深化书本知识, 增加实践经验, 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到旅游企业去, 到服务第一线中去, 能亲身理解本专业的含义, 应对各种社会关系, 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 有效锻炼和提高其交际协调和应变能力。顶岗实习能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学会团队合作。此外,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还能享受一些福利和报酬。如实习期间, 企业对实习生包吃包住, 且生活标准不低;企业发给实习生一定的实习津贴等。顶岗实习结束, 实习学生一般都能得到学校和企业联合签发的《顶岗实习合格证书》。由于旅游企业十分看重被录用者的工作经历, 《顶岗实习合格证书》成为学生工作经历的最好证明。

目前, 大学校园内的实训大多是一些单一的基本操作训练, 缺乏综合性强的实训基地。部分学校经费和场地都有限, 实训条件也比较差。而在短期内国家、学校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顶岗实习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拓宽校企合作渠道。通过顶岗实习, 学校能节约大量教学资源, 降低教学成本, 同时能及时了解行业信息, 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出高质量、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的今天, 学生就业形势好, 学校的声誉高, 生源也会好, 教育质量提高就有了基础, 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就企业方面来说, 顶岗实习对其也有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受过正规的理论教育, 一般来说,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要优于企业的一般员工。通过顶岗实习, 旅游企业无须付出前期培训费用, 即可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一线工作人员。顶岗实习能降低旅游企业用人风险。旅游企业往往要雇佣数量较多的临时工, 但在招募临时工时, 企业无法考察被录用者的道德品质和经历, 而顶岗实习就能消除这种隐患。旅游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人工费用占成本的30%~40%。使用实习生可以降低人工费用, 提高企业效益。在顶岗实习中, 学校参与实习生管理, 能减少企业管理难度和管理工作量, 提高管理效率。此外, 企业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实地考察, 择优录用一部分学生。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运作依据

符合国家的办学方针实际上, 顶岗实习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2+1”教育模式的要求。近年来, 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些普通高校的特殊专业也在探索顶岗实习的可行性, 如一些师范大学鼓励学生去乡村顶岗施教, 一些工科院校安排学生去工厂短期顶岗等。这样, 在实践性很强的旅游管理专业中, 实施顶岗实习也在情理之中。当然, 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既有模式, 应结合自己学科及专业特点,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定岗实习形式。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旅游产业培养合格的、能应对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旅游管理教育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在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强, 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并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因此, 旅游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顶岗实习是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基本技能的最好形式, 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促成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笔者认为, 高校产学研结合, 不仅表现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 还应当表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高校只有通过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 才能够造就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满足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的需要。

与国际接轨采取校企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培训, 是旅游专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如英国伯明翰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必须到星级酒店或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公司去实习一年, 这一年的规定学分和平时在校实习的学分同样计算, 而且, 学生实习不仅仅从事服务员工作, 还必须到所在实习单位的各个部门顶岗操作;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 其中校外实习包括经营性实习和管理性实习两个部分, 学生必须在饭店的各个部门和岗位轮回工作, 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 如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实施不当, 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据笔者所知, 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虽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但运行情况不一, 效果也有差异, 出现以下不足之处: (1) 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不一致; (2) 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 一部分学生中途退出实习; (3) 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 学校很少介入, 学生的实习管理完全由企业管理; (4) 与企业沟通协调不够, 学生合法权益难有保障。另外, 一些学校把学生实习当作赚钱的途径, 只按比例提取实习管理费, 基本上放弃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对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并努力纠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要制定实施方案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考核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 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客观、准确、公正、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顶岗实习。学校要科学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 千万不能流于形式, 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要选好实习企业高校在选择实习企业时, 一定要选择那些信誉良好、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设备精良的旅游企业。只有在这样的企业, 学生才能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

要合理设置时间和制定轮岗计划必须合理设置顶岗实习时间, 这样才能优化理论教学和顶岗实习效果。在顶岗实习中, 实习生有着双重身份, 既是学生, 又是企业员工, 目的是要熟悉各个岗位, 为以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基础。因此, 要合理设置轮岗计划, 让学生得到轮岗锻炼的机会。

学校应与实训单位签订协议, 以维护学生的权益顶岗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门, 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去锻炼。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机构, 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不同的目标会使双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上出现分歧。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对顶岗实习应实行契约化管理, 通过协议较好地协调和保证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实习学校有责任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要选配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要搞好实践教学, 教师很重要。顶岗实习要求指导教师不但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一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新建专业, 办学经验缺乏, 特别是一些从事旅游教育的教师, 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难以胜任指导顶岗实习的重任, 这是一个必须弥补的缺陷。可以效仿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 让教师定期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 积累实践经验;或聘请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作兼职教师, 打造出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全面满足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 顶岗实习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可取形式,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 使之逐渐成熟。当然, 顶岗实习只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顶岗实习应与其他实践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摘要:顶岗实习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 有它存在的依据和积极作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应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孟迪云.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特色建设和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 (12)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顶岗实习指导书 篇5

一、实习目的根据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2009级教学计划,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要进行毕业实习。基于旅游管理的专业特点,毕业实习是学生本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安排学生深入到旅游企事业的管理和服务岗位进行较为全面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一定的旅游管理和服务能力,毕业后马上能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并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方式

学生在旅游的企事业服务和管理岗位上岗,通过进行一线的实习,可以对其职业性进行更好的锻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度的职业责任心,表现好的可以在实习期间就提升到领导岗位。这种实习对学生来说是全面的,将使其终生受益。

三、实习内容

1、了解并掌握旅游管理业务的主要内容、基本程序,树立职业兴趣和敬业精神,培养锻炼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熟悉实习部门的业务流程、管理内容,掌握常规的程序化的管理方法并学会运用。

3、学会独立处理旅游管理中的一般性、常见性问题,培养并提高应变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5、熟练掌握旅游企业一线服务技能。包括:总台迎宾、预订、接待、咨询、结帐业务;客房做房业务;餐饮服务业务;康乐服务业务;商场部服务业务 ;消防硬件管理及事故应变方法等;旅行社接待业务、组团及做团业务等。

四、实习时间及实习报告

根据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2009级教学计划,毕业实习时间为2011年9月1日—2012年6月15日。实习结束后,要求每名学生写一篇实习报告。要求:结合所在实习单位的情况及自己掌握的资料,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0字。

五、实习要求

(一)对实习学生的要求:

1、实习学生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单位安排。

2、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不做有损学校及个人形象的事情,做一名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3、定期与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请假或有事要及时与实习指导老师联系,不经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

4、每周写一篇实习周记。

5、每月交一次实习体会或案例分析。

6、每个月与各班主任联系一次,以便及时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情况。

7、实习期间表现不好者(如:不与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被实习单位开除、安排实习单位不去者等),实习成绩一律不予及格

(二)对实习指导老师的要求:

1、每个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为所指导的学生安排实习单位,为保证实习质量,原则上一律不允许学生自联。

2、定期检查学生实习情况,收缴学生实习体会,及时处理本组学生在实习期间

出现的问题。

3、主动、定期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进行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作好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工作。

5、每次检查实习要认真做好记录。

6、如因本组学生实习管理不善,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7、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

8、实习结束后,每组指导老师要写一份实习总结。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6

关键词: 旅游中职教育;实习;运行体系;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116-0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推进路线更加清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快步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以来,我国旅游职业教育领域针对实习问题进行了广泛探究。本文重点呈现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实习体系(顶岗实习运行体制机制)研究情况。

一、研究概况

本文以“旅游”和“实习”为搜索目标,依据维普资讯网数据平台查阅结果:从1989年至今收集论文共2286篇。经过仔细筛选,文章标题或内容符合“旅游”、“实习”或“实践教学”搜索目标要求的论文为362篇。其中分析对象为“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或“中等专业(中专)”的文章155篇。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国知网、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等数据平台搜索结果,学位论文选题为中职的主要集中在硕士层次,至2014年11月博士学位论文标题或者关键词含“中职”的共9篇;具体关注“实习”的仅有20篇,占比不足1%;作为最高层次学位论文的博士论文,则尚未涉足关于“中职实习”的专门研究。

综观所收集论文情况,体现以下特点:第一,以2000年为时间点,后期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多于前期,呈几何增长趋势;第二,以2000年为时间点,以前论文重点在于“阐述实习的必要性”“实习的功能和意义”,以后的文章研究内容更加广泛、深入和具体。

二、研究分析

(一) 2000年以前研究情况

2000年以前我国学界关于职业教育实习问题研究成果体现了数量不多、层次不深两个特点。这一时期实习研究的特点主要是“作为一种新闻现象的实习尝试”,以前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与普通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没有多大区别,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去“实践知识、学习本领”的学习形式出现就能成为一种新闻式的宣传素材。

1989年杨建道介绍了“1988年10至11月24日组织学生到香山饭店进行1个月劳务实习”的情况,介绍了“对教学计划调整适应学生到企业实习需要的经验”。类似的还有范育敏的论文“运用社会力量,加强实习教育”。

从“教学目标实现需要”的角度分析实习现象的尝试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李扬从“实习活动对专业人才素质能力提升的作用”角度重点阐述了“实习环节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的问题。邓爱民采用“整合智能、实践推动、发展导向目标体系”的办法提出了建立“全面综合教学、实习、科研三大层面的‘三结合旅游教育优化体系”的建议与要求。陈春琴从“旅游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出发,提出校企合作应走“全方位合作道路”、“理论课、模拟课、实习课有机结合”发展策略,从而提出了实习必要性的命题。李培荣则提出“把握学生实习心理变化的规律性”,增强指导学习实习针对性、预见性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

(二) 2000年及以后研究情况

2000年以后我国学界关于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实习问题的研究问题意识更加清晰、研究范围更广泛。研究问题涉及了“机制与建模”“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基地建设”“教学实施”“效果评价”“风险管理”“稳定性控制”等方面。

1.实习机制与建模

在对职业教育实习教学机制的探索与加强学校办学绩效宣传需要双重因素驱动下,200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实习机制创新”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状态。

第一,研究成果展示了实习机制模型。主要形式有:“从时间分段和空间转移角度的进度式表征”(如“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综合实践”等分类);“从学生行为特征和动机目标角度的并列式表征”(如“认知性实习”“感受性实习”“体验性实习”“工作性实习”等分类);“从管理流程和教学要素角度的糅合式表征”(如“双向选择三方协议”的进入模式、“带薪实习,双重角色”的管理模式、“顶岗锻炼,课程跟进”的学习模式、“理念训导,文化灌输”的育人模式)和“从教学目标和职业发展角度的耦合式表征”(如“‘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的顶岗实习机制”)。

第二,研究成果介绍了实习机制创新的分析因素。主要形式有:“基于实习管理工作流程体系化要求的分段式”(如“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各阶段分类)和“基于实习管理工作支撑要素综合化要求的条块式”(如“课程体系”“实习师资”“实习基地”等条块)。

第三,研究成果介绍了实习机制创新的方法路径。主要形式有:“基于新思想、新理论启发的嫁接式”(如“利益相关者理论”“‘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PDCA”“系统工程理论”等);“基于元流程、元逻辑要求的提炼式”(如“旅游六要素”“游景区生产实习管理六个方面”);“基于个案实验论证的推演式”(如“广东省旅游学校模式”)。

2.实习课程建设

实习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实习教学课程体系的齐备与丰富。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实习之所以长期被人诟病为“贩卖廉价劳动力”原因在于实习课程缺失,实习教学没有实际开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实习课程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探讨“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和“课程实施”两方面问题。

德育课程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宁双发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学校管理变得鞭长莫及,不少学校对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盲区或放任自流”,人才素质能力培养大打折扣。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加以提升。谭为跃提出职业道德实习与专业实习应同步进行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比,以此实现知行统一、德才兼备的教学目标。邢伟凤指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基本在星级宾馆及高档写字楼等高消费场所”,“如不能及时引导,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职业道德素养难免会出问题。

3.实习师资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管理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高低对于实习质量的好坏、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成长快慢关联密切。我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中,师资来源多样,有的以班主任为主,有的建立专职管理队伍。

马美爱提出带队教师有效工作是实习顺利进行的保证。带队教师应明确在实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并塑造好作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者、学生与企业的协调者、生活管理者和实习管理制度执行者的角色形象。丁春文阐述了顶岗实习带队老师应起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袁美指出带队教师应在充分认识酒店实习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好学生在实习中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处理好各种关系。何颖勇指出实习导师开展工作的相关策略。还在分析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模式。

4.实习基地建设

祁颖指出,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必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科学系统的实习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张青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梳理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历程,探讨了校外实习基地规范化管理的原则与管理流程。还指明了校外实习基地规范化管理深入研究的方向。

5.实习教学实施

顶岗实习教学与校内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空间的不固定性、时间的不稳定性。因此创新有效的实习教学形式是确保实习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

刘长运针对景区规划与管理课程指出“实习过程中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关乎整个实习的成效”。吴慧颖分析了实习动员是学生实习过程的起点,也是实习管理的最前期的工作,在实习的整个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对旅游专业学生岗前实习教育的内容作了探讨。朱琳以实习项目教学为导向,建构了综合实习项目教学体系。[30]王建凤对“2+1”中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探讨,它包括学业准备、思想准备、面试准备、离校准备等四方面内容。

6.实习评价

实习评价是检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职业素质能力方面达到的基本情况,同时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主要表现有:“分析了实习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方法论”“实习评价体系创新的分析因素”“可量化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其他评价方式”和“关于实习成效与成因”等五个方面内容。

7.实习风险管理

刘铁红先后的三篇文章分析了实习风险及防范问题。2009年指出旅游院校学生实习的有效实施及学生权益的保障需要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方面因素作用更关键。2012年对旅游院校顶岗实习活动普遍存在的安全风险状况和面临的法律困境进行系统分析。2013年立足现有的法律框架,探索化解旅游院校顶岗实习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印伟指出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权益的实现上具有法律风险。从法律机制上重视实习学生权利贫困的现状并予以健全与完善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龚勋分析了学校在实习管理中的角色及法律地位,指出实习存在的风险及学校应采取对策。

8.实习稳定性控制

加强实习管理,有效控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流失现象是确保实习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从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离开顶岗实习工作岗位、放弃实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了实习流失的现象,二是强调了对实习学生加强“心理引导和需求满足”的重要性与方法,三是关于确保实习稳定的机制设计与过程监控,四是凸显现代信息技术在实习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比较优势。

综观我国近二十多年来旅游中职教育研究情况,职业教育实习体系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深入。对实习评价问题开展研究,尽管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于评价的作用于意义、评价主体的确定、评价操作流程的设计三个主要方面,但作为实习评价最核心的几个问题,如对评价的评价、评价的依据、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结果反馈与对接等,始终未能深入其中、深得其实,这或者是职业教育实习研究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建道.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学生饭店工作能力[J].旅游学刊,1989(1).

[2]范育敏.运用社会力量,加强实习教育[J].上海教育,1996(7).

[3]李扬.职校实习教学之研究[J].天津教育,1998(1).

[4]邓爱民.关于“三结合”旅游教育体系的研究[J].旅游论坛,1999(2).

[5]陈春琴,肖洪根.旅游教学中的理论课、模拟课、实习课关系研究[J].旅游论坛,1999(S2).

[6]李培荣.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心理变化分析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7]华钢,楼嘉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及优化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7

顶岗实习是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经过实操掌握工作流程,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快速树立职业意识,练就过硬职业技能的目的;可以让学校了解市场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找到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契合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旅游专业,使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贴近企业的工作流程,使学生进入旅游企业能够胜任基本工作;可以节省旅游企业培训的时间和经费,补充岗位缺失,缓解人才短缺的用工压力,也为旅游企业贮备技能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通道。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实习目的不明确,对实习内容缺乏深入了解;思想上准备不充分,环境适应能力差;对行业认同度低,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缺乏职业意识,未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

(二)学校方面的问题

由于师资紧张,与企业的沟通及对学生的关注不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制定过于宽泛,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顶岗实习资金和专业教师投入严重不足,未能全面落实专业指导和教育管理职责;对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过于简化,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企业方面的问题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岗位培训和适应期;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与学生之间欠缺有效沟通;提供岗位简单单一,指导参与意识不强,实习效果参差不齐;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难以实现企业学校共育目标。

三、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一)重视前期的教育和学习,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纳入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是实现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转换的重要途径。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工作岗位特点从目的性教育、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让学生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缩短不适应期。从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角度出发,由校企双方共同构筑规范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的管理方法。旅游专业教师要充分听取旅游企业建议,根据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导向要求来制定顶岗实习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学校和企业要在资金上加强对实习学生和管理方面的投入,明确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责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指导教师待遇,不断改进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从而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让学生了解顶岗实习的任务和目标

了解所要实习旅游企业的概况,初步掌握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熟悉基本的岗位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处理方法,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最终结合实习旅游企业完成实习总结。

(三)加强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拓展实习岗位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的选择,一定要立足于本地,选择一些在当地具有代表性和规模化的旅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这样既能满足专业教学实习需要又能在硬件上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实现规范化管理。学校要加强与实习旅游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实行轮岗制,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认识,减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倦怠感,得到更多的锻炼,发现自己的特点和工作优势,能为今后的择业和工作岗位选择明确方向。

(四)严格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顶岗实习学生必须由校企双方进行严格评价与考核,校企双方要共同制订评价标准,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和获取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校企指导教师要从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个部分共同完成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坚持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企业认可学生的顶岗工作经历,如学生今后在本企业实现就业可取消考察环节,将实习期作为工作实践加以认定。

总之,顶岗实习是一种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制订完善的制度,加强多元化的管理,实现多样化实习内容,创造出良好的实习环境,从而提高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美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8

顶岗实习, 是指学生在校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及岗位技能后, 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真实的岗位上进行实习, 完全履行岗位职责, 强化实践技能, 提升专业素养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工作岗位分散、管理主体多元等特点, 造成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难度大, 很容易失控。因此, 在校企合作的大形势下, 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完善合理的实习考评体系, 成为高职院校及旅游企业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绝大多数旅游高职院校都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 与旅游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但是相当一部分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纸上画画” (协议) 、“墙上挂挂” (铜牌) 的状态, 并未完全深入实施, 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落实到位。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

首先, “企”的原因。作为市场主体的旅游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一部分旅游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初衷是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用工荒”问题, 仅仅把学生视为廉价的劳动力, 将其长期安排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岗位, 如有的学生连续几个月只在中餐厅负责翻台这样重复简单而又繁重的工作任务, 根本无法学到前沿的知识和新的技能。这种浮于形式的顶岗实习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背离, 势必造成学生失去专业学习及实践的兴趣, 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 “校”的原因。近年来, 部分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 只注重顶岗实习企业数量上的递增, 在校企深入合作、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付诸的努力尚不够, 在顶岗实习管理上, 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远远不够, 这就势必阻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影响到院校的声誉。

最后, “生”的原因。学生在思想上对顶岗实习有偏差, 有些学生将顶岗实习等同正常就业, 对实习单位的各种要求过高, 急功近利, 稍有挫折, 就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尚未意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抱着“混日子”的想法, 且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工作中畏难情绪大。

1.2 顶岗实习管理队伍不健全

学生要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角色由学生到旅游企业准员工的转变, 无法适应诸如企业严格的管理、紧张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劳动强度等一系列问题, 这就迫切需要一支专门的实习管理队伍, 对学生的工作安排、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地调整, 并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然而, 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 学校由于种种原因, 派出的驻外带队教师很少, 尤其是民办院校, 为了节约人力成本, 有的甚至没有外派实习指导教师, 造成学生在实习期间无人监管、无人指导;另一方面, 作为旅游企业而言, 所有员工定岗定编, 无法安排专人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及指导工作, 势必造成管理缺位。

1.3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相当一部分旅游高职院校缺乏科学完善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的效果无法监控。目前,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 普遍采用的做法是针对集中实习的学生, 由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 则由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评定。这种考评方式主观随意性较大, 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

此外,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 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实习报酬、损害赔偿等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部分旅游企业、高职院校或中介机构甚至利用实习生牟取利益;有的旅游企业强制学生加班, 有的学生在旅游旺季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且没有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学生在实习期间受伤, 不能享受正式员工同等待遇, 最终不了了之。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笔者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向合格的职业人转变。

2.1 深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该院旅游管理专业自创办之初, 就与知名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 共同培养后备管理人才。近年来, 学院在原有的“2.25+0.75”、“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大胆改革创新, 与知名旅游企业共建工学订单班, 校企共同构建“1.5+1.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如图1所示) , 即通过“校 +企”循环式学习, 教师与职业经理人共同教学,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与岗位任职要求接轨, 拓展职业生涯发展后劲。校企双方通过开展教学管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多层次深度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2.2 建设“校企师生”四位一体管理队伍

校企共同构建“岗位实践 - 课程学习 - 岗位管理”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打造一支由“校、企、师、生”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管理队伍 (如图2所示) , 即校、企选派专人组成管理队伍, 并从各实习岗位遴选学生骨干参与到实习管理中, 共同参与实习过程全程管理。

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难题时, 既可以通过小组团队研讨寻求解决方法, 也可以向校内指导教师及企业实习导师寻求帮助;通过这种“四重” (重安全、重诚信、重能力、重团队) 规范化管理, 学生既了解了企业生产管理流程, 掌握具体工作技能和方法, 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从而培养“三高”人才 (高层次服务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 。

2.3 搭建“人、机、网”多维管理平台

根据调研发现, 该院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100%, 手机已变成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将智能手机引入顶岗实习管理中, 构建“人、机、网”多维管理平台, 成为一种趋势。首先, 基于“四位一体”管理队伍, 成立通讯网络小组队伍, 以方便动态管理。其次, 组建顶岗实习管理QQ群, 要求学生在外出顶岗实习前, 手机下载QQ软件并加入群) , 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开发或购买“实习管理”的手机APP。学生在实习期间, 通过手机可以接收重要通知, 也可以提交实习月记、总结等。再次, 校企依托共建顶岗实习管理网站或QQ群, 实时发布重要通知、掌握学生实习动态, 以及批阅实习小结。

2.4 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是确保实习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笔者根据《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教学工作规范》的要求, 参与校、企、生三方协议的拟定, 并起草了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师工作手册》, 明确了校、企、师、生的责、权、利, 从而确保顶岗实习工作有效开展。

2.5 完善顶岗实习考核模式

首先, 健全考核体系, 加强过程监控。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方案及实施细则, 考核内容包括遵守纪律、工作态度、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技巧、灵活应变性等项目, 确定评价等级, 如“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次, 校企共同构建“双元”考核模式, 由实习导师及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及实习成绩评定 (周评、月评及实习结束的综合考核) ;再次, 确立考评反馈、奖惩机制, 考核的结果应及时反馈, 并作为季度奖学金、年度奖学金的评比依据。

此外,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扶持力度。首先, 政府部门应搭建平台, 促进校企合作, 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如对接收实习学生的企业免除部分税收或下拨培训经费等方式, 促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 为旅游行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其次, 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保障顶岗实习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最后, 政府要加大对校、企的监督管理,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确保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有效实施。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旅游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保障, 是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 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较为严重。文章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探讨如何构建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旅游管理,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祁爱英, 姜美娟.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2 (4) :237-238.

[2]孙金平.手机APP在高职财经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经贸, 2013 (16) :16.

[3]江晓斯.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3 (1) :20-25.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9

一、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找工作混同

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全院三年制专业第六学期和二年制第四学期的教学安排统一为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调研,另外,各专业可结合本专业教学进程的特点与需要,自行安排其他时间进行顶岗实习。各专业必须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得低于半年。”综观近几年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是安排了半年为期16周至20周的顶岗实习,并且都是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三年制专业第六学期、二年制专业第四学期)。据了解广东有些高职院校把顶岗实习安排在大三全年,时间长达一年。这样往往就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顶岗实习就等同于就业找工作,这半年或一年时间就是他们就业工作的见习期或者试用期。学生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而是是否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就业岗位。很大一部分同学会认为实习了就可以脱离学校管理,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同时,对于认真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他们不能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累积的经验等带回到课堂上来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升华,得不到相应的后续指导等。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是不够合理的。

(二)顶岗实习效果不达预期目标

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在实际中,顶岗实习效果却不达预期目标。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将顶岗实习等同于毕业就业,实习态度不端正,频繁变换实习单位,因而影响实习效果。“90后”的高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直备受呵护,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低,实践经验不足以应付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况,未能秉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实习,实习效果不佳。同时,实习单位对待学生顶岗实习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习效果。很多旅游、酒店企业会出于自身管理、培训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在安排实习岗位时,并没有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出发,往往将实习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以缓解用工难的燃眉之急,从而打击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三)顶岗实习过程管理难度大

因实习生人数众多,一般很难将学生都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企业里完成顶岗实习,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和岗位。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从而造成实习地点分散、专业和岗位不对口等,增加顶岗实习管理难度。由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点分散,校内专任教师少,学生人数多,每位校内指导教师所指导学生数至少有13人甚至更多,除了带队走访实习人数相对多一点的实习企业外,要一一对所有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不太现实。校内指导教师多采用QQ、微信、电子邮件、电话指导等指导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联系,由于同时要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指导及联系不够及时和紧密。因此很多时候是“放羊式”管理,指导教师未能全面掌握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除了校内指导教师的管理之外,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分配或指定,并通过学校人事处办理兼职教师聘用手续,负责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实习管理也很重要。然而,因学校聘用兼职教师需校外指导教师提供一系列个人证件、证明文件等,要求严格,手续繁琐,指导课酬低,很多企业人员并不愿意提供这些个人信息,不愿意办理这个聘用手续,导致未能尽职来好好管理和指导的实习生。

(四)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共同考核,原则上以企业兼职教师考核为主,但由于对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多为空话、套话。近年来,番职院引入“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同时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系统完成填报实习单位信息、不少于16篇的周记和一篇实习总结等,把此也作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依据。另外,在实习结束时,学生必须要提交有实习单位评语和盖章的实习考核鉴定表,还要参加顶岗实习总结汇报会,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考核。据了解,由于部分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顶岗实习总结汇报会很多时候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按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往往是根据学生是否在顶岗实习系统里登记了实习信息、是否完成实习周记和实习总结、是否提交实习考核鉴定表及是否参加顶岗实习总结汇报来进行考评,考核不够客观。虽说现在也在进行信息化管理,顶岗实习的考核也慢慢向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倾斜,很多考核指标应以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评点为主,但这些都只是理想层面,实际上要将企业指导教师真正纳入到这个评价体系上来还是很有难度。同时,学生是否有参加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是否真实等,都难以考证。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优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举办专场招聘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根据对往届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就业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希望参与顶岗实习和就业的企业能够多样化,比如饭店、餐饮企业、星级酒店、葡萄酒销售企业、旅行社、旅游景区、度假村、旅游在线营销商等。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番职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不断优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旅游与酒店业发展趋势每年新增数家校外实训基地,每年在12月份组织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双向选择、三方协议”专场招聘会,把毕业实习与优质就业结合起来,稳步提高学生的行业就业率。根据番职院就业办公室公布的2014、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情况信息汇总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对口率和就业满意度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二)优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实习效果

为避免顶岗实习的“放羊式”管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番职院从2013年开始引入网络平台“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将所有专业的顶岗实习都纳入到“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经过这几年的不继试用和运行,结合师生们反映的问题,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也在一步一步不断完善,现更名为“顶岗实习与就业管理系统”,将就业跟踪调查也纳入到该系统。相对于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平台确实为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了便利,但还需要继续优化。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毕竟学生实习的场所是在企业。

首先“,放羊式”管理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实习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因此,大力拓展校企合作,建立更多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场所,以便于管理,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其次,高职院校要紧密与实习企业加强联系,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课酬标准,增强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优化顶岗实习系统里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学生的体系,让企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从而肩负更多的责任感,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第三,要继续完善“顶岗实习与就业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建设,优化板块设置,让师生使用更便捷,增强生师互动,更好地实现全过程沟通管理,提高使用满意度。

(三)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现行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全面,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考核多半形式化,学生最终的实习成绩往往是由校内指导教师的主观评定,不够客观真实。而学生对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评价在顶岗实习系统里却是一个空摆设,学校并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即使评价了也并未纳入对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范畴。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由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的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即校企联动合作共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及小组互评。这样使得顶岗实习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不再是仅仅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考核,还将学校、企业和指导教师的评价都纳入其中,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此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合作企业更好地参与到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设计、技能训练上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三、结语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完成实践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整个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管理难度较大。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深入分析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了解问题根源,优化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加强教学与管理,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红梅.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46-49

[2]逯铮,张海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为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6):48-50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10

顶岗实习效果既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又是订单企业用人指标之一。近几年来, 订单式培养颇受国内学者的关注, 研究成果增长迅速。其中50%的成果集中在探讨不同专业领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有一些学者对订单培养的运行机制、教学创新、校企文化融合、学生管理、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与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相关的定量研究甚少。

2013年湖南省44所高职专科批院校中开设并招收旅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为22所, 比例高达50%, 而旅游类专业是最先研究、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之一。因此, 旅游类专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我国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研究关注的是, 高职订单班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的顶岗实习效果如何, 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否和其他高职非订单班相同?本文希望通过对高职旅游专业订单班的问卷调查, 借助实证方法定量研究上述内容, 以期为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的管理与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根据上文的分析和假设, 本研究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 找出与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

2.1 样本选择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进行了4年的实践与探索, 本研究选取了该校旅游专业2012级的3个订单班 (旅游管理专业1个班, 酒店管理专业2个班, 共有117名学生) 为研究对象, 对全程参加了第一个阶段5个月顶岗实习的学生发放问卷。问卷以班级为单位, 把学生召集在一起现场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109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为91.74%。样本数满足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样本要求。

2.2 测量工具

用于调查的测量指标包括3个部分:学生个人资料、实习效果、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实习效果采用单一整体评估法, 只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对实习效果的总体感受。旅游专业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影响因素测量指标参考了已有的研究成果, 且着重考虑了旅游专业订单班的特殊性, 本文对从业意愿、家长意见、实习单位吸引力、实习期、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岗位、实习薪酬等因素对旅游专业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不予探讨。最后, 通过征求院校与企业专家的意见, 确定了16个最主要的测量指标, 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尺度进行设计, 其中5表示“完全同意”, 4表示“同意”, 3表示“不清楚”, 2表示“不太同意”, 1表示“完全不同意”。

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提取法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进行了3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三次因子分析 (KMO=0.819, Bartlett球形检验=562.909, 显著性概率值P=0.000, Cronhach’α=0.864) 后, 提取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累积贡献率为70.874%。总体来看, 剩下的13个指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同时每个因子内部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以及各公因子所含变量的共性, 将提取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学校沟通与指导” (表示学校在实习前后对学生沟通、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生活关心等) 、“订单企业培养与激励” (表示订单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指导、奖励等) 、“工作本身的吸引力” (表示实习本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 、“学生学习能动性” (表示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

基于以上分析, 现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 学校沟通与指导对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2, 订单企业培养与激励对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 实习本身的吸引力对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4, 学生学习能动性对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100名被调查者的顶岗实习效果, 本文用均值 (Mean) 差异检验的方法对订单班实习生反馈进行分析。总体实习效果指标均值为3.05, 处于效果一般的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 实习效果影响因素均值排在前三的指标是T2 (Mean=3.63) , T16 (Mean=3.44) , T15 (Mean=3.41) 。这是因为与以往旅游专业非订单班的一次性毕业实习相比, 旅游专业订单班学生对多次顶岗实习的认同度和向往度较高, 且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参与企业的在校培训, 对企业运作和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因而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 此次实习之前, 校企双方已经拟定了比较完善的实习培训计划, 订单企业也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实习事宜, 因此学生对实习生培训、实习奖励这两个方面评价稍高。

(2) 实习效果影响因素中有7个指标 (T9、T8、T7、T13、T11、T12、T5) 的均值低于3.00, 处于不满意状况, 尤其是指标T12, 其均值仅为2.66。经过调查分析, 由于订单企业已经有完善的实习指导与管理方案, 因此学校并未安排专门的教师随行指导, 导致学生对“学校指导”方面的评价不高。同时, 由于两家实习单位均为纯社会餐饮企业, 学生的工作岗位均为初级服务人员, 工作内容没有挑战性。另外, 由于北京市区房源紧张, 订单企业无法租赁到好的住房, 而海外旅行社是不为学生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 由此导致学生对工作内容、实习环境、实习单位对生活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评价偏低。

3.2

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与各影响因子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将4个影响因子带入回归方程, 得到容忍度值 (Tolerance) 均大于0.1, 说明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论如下:影响因子中, 工作本身的吸引力 (β=0.456, p=0.000) 、订单企业培养与激励 (β=0.359, p=0.000) 对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与很多学者研究不同的是, 学校沟通与指导、学生学习能动性对高职旅游专业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订单企业是学生未来的就业单位, 学生对订单企业的关注远高于对学校的关注。另外, 高职旅游专业订单班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是其成才的关键, 非常愿意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因此, 假设2和假设3完全成立, 假设1和假设4不成立。

4 提高高职订单班顶岗实习效果的建议

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 本文将提出以下建议, 以供参考。

4.1 提高实习工作本身的吸引力

(1) 岗位安排因人而宜。在安排实习岗位时, 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不同特点采取“学校推荐”、“企业面试”、“学生申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实习岗位, 增强工作内容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工作成就感。

(2) 制定分阶段的、具体可行的实习任务与目标。明确的实习任务与目标使学生不仅能将关注点放于实习工作本身, 而且在一个接一个的具体任务与目标的完成过程中, 获得充足的工作乐趣与实习成就感。

(3) 提供轮岗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校企双方需在初次顶岗实习之后, 针对学生的表现、特质与能力, 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与培养发展机会, 让部分表现优异的实习生担任一些相对简单的见习管理职务, 形成“争先创优”的良性循环。轮岗和职业发展既可以采取岗位晋升的形式, 也可以采取平行岗位轮换的形式, 还可以采取订单企业集团旗下不同地区子公司轮换实习的形式。

4.2 加强订单企业实习培训

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 把实习生招募和培养纳入订单企业的整体人才战略, 确保实习培训的系统性与持续性。具体而言, 订单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入职培训和入岗培训相结合。目前, 订单企业初次入职培训都已经做得很好, 但对于入岗前的培训却不是很重视, 只是采取“老带新”的学徒方式。虽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但很多学生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或意外事件往往会措手不及, 特别是心理调试能力稍差的学生, 往往会出现挫败感, 不利于学生工作积极性的维持与提高。因此, 企业应针对实习学生所涉及的岗位开展入岗培训, 让学生掌握异常情况、意外事件、突发情况等的应对办法, 至少使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

(2) 统一培养与“一对一”培养相结合。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 对订单班所有学生进行统一化培养, 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而对于一些能力突出、业绩优秀的学生实行“一对一”培养, 实现学生“毕业高起点就业”的目标。

4.3 建立及时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与激励机制, 可以促使企业、实习学生之间良好地双向沟通, 激发学生为订单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进而让每个实习学生对订单企业产生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 进而产生自豪感。具体而言, 订单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工作现场反馈。即在工作现场对实习生的表现进行现场口头反馈, 肯定其好的表现, 指出其需改进之处, 让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订单企业操作规范与要求, 在“现场反馈”中“立即修正与完善”工作,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技能, 从而获得优良的实习效果。

(2) 分阶段定期反馈。一方面可以采取“交流反馈”的形式, 即订单企业举办由订单班学生、实习部门主管或经理及学校负责老师参与的集中交流会, 一月一次。采取“学生提出实习疑惑, 企业反馈学生表现、提出下一步要求、回答学生疑惑, 学校了解情况、提出建议”的方式, 给学生提供定期反馈与激励。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书面反馈”的形式。即订单企业指派专门负责人对所有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书面反馈, 并将反馈情况告知学校和学生本人。特别是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学生, 订单企业应给予及时的荣誉表彰或经济奖励。

(3) 实习笔记定期上交与反馈。订单企业和学校应要求学生每半个月上交一次实习笔记, 对实习笔记进行书面批阅。这样可以有效地、具体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 以便订单企业与学校给予有针对性的后续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锡宝.高职房地产类专业“订单式”培养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9) :62-64.

[2]张翔云.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良性运行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 2013 (2) :221-225, 229.

[3]刘民, 甘雅芬, 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11) :94-95.

[4]李红.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订单式教育”关联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3) :78-80.

[5]崔志锋.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研究[J].成人教育, 2013 (9) :100-102.

[6]周培明, 胡芳, 张智敏.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对订单培养模式的调查[J].职教论坛, 2009 (1) :54-58, 64.

高职热动类专业顶岗实习探索 篇11

【关键词】高职 热动类专业 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75-02

顶岗实习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深入行业企业,适应企业管理,培养岗位工作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岗位技能,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成为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热动类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生产技术特点决定了在生产现场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困难。高职热动类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主要分布在电力行业火力发电厂、热电厂的集控运行、锅炉运行、汽轮机运行等职业岗位,这类企业岗位生产技术含量高、操作行为复杂,稍有不慎带来的操作事故后果特别严重,同时工作时大多要与高温、高压、强电设备及环境接触,因此有严格的上岗资格标准和安全工作要求。其员工必须通过严格的上岗培训及考核,达到岗位工作标准后才能上岗。正是由于这类企业生产岗位的特殊性,发电企业不可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是“看得多”、“动得少”,与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中以准员工身份进行真实的生产实践存在着较大落差,很难全面实现顶岗实习课程目标。

(二)缺乏稳定有效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基于对顶岗实习无具体政策扶持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原因,企业对真正做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在顶岗实习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合作,学校缺乏长期稳定有效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部分企业只是在用工紧张时招收学生顶岗实习,对学生的职业成长无系统性规划和培养,只是将顶岗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用以解决劳动用工临时短缺问题,提供的岗位和工作内容与顶岗实习目标不对口。由于校企之间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顶岗实习的内容和要求也流于形式。

(三)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缺乏有效监督。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另有部分学生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加上对企业指导教师的责权利不明晰,虽然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中有定期联系制度和定期巡岗制度,但在实施中仍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管理,甚至出现个别学生的顶岗实习处于“放羊”状态,难以取得预期的实习效果。

(四)学生对顶岗实习存在认识误区。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缺乏正确认识,对顶岗实习有抵触情绪。有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工作技术含量低,收入不高,且实习工作时间太长、太辛苦,与期望相差太远。基于这些原因,不愿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在岗学习和提高岗位技能,而是频繁地进行换岗甚至离岗。

二、高职热动类专业顶岗实习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热动类专业的顶岗实习进行了探索。

(一)创新热动类专业顶岗实习方式。把过去集中开展的顶岗实习课程重构设计成阶段式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分成识岗、学岗和顶岗三个阶段来实施。识岗阶段即岗位认识实习,安排在“厂中校”完成。“厂中校”是具备教学、育人功能于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参观、跟班学习、现场教学等方式,学生能直观、感性地体验企业文化,认知工作岗位,感受本专业的职业要求,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坚定职业理想。学岗阶段即岗位技能提升顶岗实习,安排在“校中厂”进行。针对发电岗位的特殊性,通过运用仿真技术和仿真设备营造真实生产环境,使仿真装置在设备外观、生产过程工艺控制、生产操作乃至运行故障的声光效果等都与实际现场保持一致,使学生能在仿真环境下开展岗位技能训练。同时,引入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标准师资,完全按照电力行业发电企业生产人员岗位培训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分专业岗位进行岗位通用基本技能、岗位专业技能、岗位相关技能、职业道德和规程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实现“课、岗、证”融通,充分保证学生完成实际岗位的技能训练。顶岗阶段即预就业顶岗实习,安排在招聘企业或合作企业中完成。已经签约的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安排进入招聘企业顶岗实习,尚未签约的学生由学院统一安排到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二)按照行业标准建设校内仿真顶岗实习基地。按照行业认证标准建设校内仿真顶岗实习基地,把仿真实训基地打造成具有企业真实工作属性的“校中厂”。学院电力仿真培训中心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认证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具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认证的电力行业生产相关岗位岗前、在岗和验证培训资质。学生能在电力仿真培训中心完成特种岗位顶岗、高危技能训练,有效解决“顶岗实习高风险、技能训练动手难”的最大难题,实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校中厂”的实习指导老师全部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师资培训平台培养的持证仿真培训指导教师和来自发电企业的“企业培训师”,熟谙发电厂现场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运行经验丰富。对学生按照电力行业火电运行集控值班员岗位培训标准大纲实施培训与考评。通过设置企业真实职业氛围,复制岗位真实工作情境,熏陶真实企业管理制度,开展真实工作项目训练,保证学生受到规范管理与训练,有效提升岗位工作能力。

(三)校企一体化合作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是保证学生岗位工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选择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行业影响力大、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多的企业,按照“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模式建设紧密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院与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广西重点企业合作建设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职工技能培训鉴定、技术合作研发和服务于一体的“厂中校”,实现办学资源一体化、校企人员双岗化。企业向“厂中校”提供建设资金、场地、职业环境和岗位需求,学院则提供人力、鉴定培训平台资源和技术服务。校企师资互兼互聘,对顶岗实习学生协同共管,按照企业用工要求来设置和开展职业技能素质训练,实现顶岗实习的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四)精细化管理顶岗实习过程。具体如下:

1.明确各方顶岗实习工作职责并严格执行,保证过程管理到位。由于顶岗实习具有管理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地点分散化等特点,顶岗实习工作需要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协同完成。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具体职责任务涉及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企业指导教师等方面。

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职责:制订顶岗实习教学计划,下达顶岗实习任务书;协调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各项工作安排;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实习、生活与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配合辅导员进行安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定时、定点进行企业现场指导、电话指导、网络指导等,指导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检查学生填写实习周记;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总结;记录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和联系指导信息,及时汇报学生的实习表现;考核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收集整理与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的各种材料并提交。

辅导员主要职责:安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素质教育;顶岗实习动员;顶岗实习申请及离校手续审批;定期与学生和企业联系,掌握所有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等信息资料;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推荐及签约。

企业指导老师主要职责:学生实习考勤及在岗管理;传授实习岗位技能和知识;定期与学校联系,汇报实习学生情况;定期对学生在岗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指导教师纳入学院兼职教师管理,与学院签订合同,责权利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指导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的能动性。

2.建设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平台监控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学生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系统,接受实习工作任务,填写实习周记,完成实习总结。联系并与指导老师开展互动,解决顶岗实习中工作、生活、思想问题。指导教师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系统,发布任务要求,监控学生顶岗实习在岗信息,指导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学生问题,审阅学生实习周记及实习总结,阶段考核学生实习表现,评定学生实习最终成绩。系部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系统实时监控学生顶岗实习和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的全部工作流程情况。

3.电力生产行业属于危险性行业,除了严格执行顶岗实习安全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及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必须贯穿渗透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结合电力生产特点和安全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通过后方能进岗实习。

【参考文献】

[1]段小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

[2]蒙忠.基于大型企业的“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桂教人[2013]16号);教育部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立项项目“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顶岗实习标准”(2015DGSX008)

【作者简介】黎 宾(197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火电机组技术、高职教育。

旅游专业顶岗实习 篇12

1、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的时候, 都会选择一些四星级或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或者是大型的国内旅行社, 并把学生安排在这些实习地方的一线部门。让还没迈出校门的实习生通过在一线部门的实习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酒店或者旅行社的具体经营细节, 让学生们尽快将平时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 使得学生们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 对于这些还稚气未脱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 他们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够以正式的职员角色来定位自己, 不能适应新的角色转变。离开学校没有了指导老师的监督, 自律性差, 且遇到困难还会习惯性依赖别人, 不能勇敢地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娇气任性, 不服管教, 是现如今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呈现的普遍问题。

2、实习单位把学生看做是廉价的劳动力

很多企业愿意接纳实习生, 因为实习生不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很大的成本支出, 也不需要为顶岗实习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但是顶岗实习生却可以成为企业的主要工作人员, 很多企业习惯性地把实习生放在那些除了高级管理层以外的任何岗位和部门中去, 让这些顶岗实习生做着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 甚至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比企业正式员工还大。但是这些用人企业却在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培训和疏导等方面, 存在很大程度的滞后性, 使得这些顶岗实习的实习生们既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又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处理陌生的人际关系。这会严重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毕业后的对口择业意向选择。

3、社会实践与学校课程严重脱节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内容, 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 刻板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薄弱的教学案例, 使得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书本上的“死知识”, 教科书上陈旧的教学内容无法与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相匹配,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甚至滞后于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而在实践教学中, 校内实践缺乏相应的实训基地和工具, 使得实践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和学生也大多是走走过场, 流于表面的形式。对于校内的实践教学, 学校和指导教师不够重视, 学生就更不会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毫无收获的实践教学, 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就会显得极为匮乏,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实习岗位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适应岗位工作。由于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不仅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顶岗实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1、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心态

当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酒店或者旅行社实习期间, 一定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分别是适应期、稳定期、疲劳期。每一个时期对学生们来说都很重要都会影响他们日后对自身的认知程度和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 所以在这个时候, 负责学生时期期间的指导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们进行心理干预, 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们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 那就是你们不再是学生, 而是一个企业的职员, 所以要有全局观, 凡事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必须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 要乐于助人, 对实习单位的同事和领导要摆正心态, 不能患得患失, 对工作不能拈轻怕重, 好高骛远, 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们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学到真本领, 学会一技之长, 融入实习的工作氛围中, 将自己看成企业真正的一员, 用心实践在课堂上、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准确给自己定位, 适应角色的转变。

2、学校和实习单位制定健全的用工制度

对实习单位来讲, 实习生不能算作企业的正式员工, 但是他们却要和正式员工一样接受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而且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并不比企业的正式员工少, 但是所得的报酬却和正式员工相差甚远。这就造成了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心态的不平衡, 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所以, 在实习前学校要和实习单位制定健全的用工制度, 让实习单位能够根据实习生的特点, 建立和完善针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例如,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生岗前培训, 让实习生有一个了解和适应岗位的过程。健全实习生的岗位薪酬和激励制度, 使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能够被调动起来, 这些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企业能够留下优秀的实习人才作为储备力量, 这也有利于实习企业的日后发展。

3、旅游管理专业加强与行业的沟通交流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 学校也要将本专业的教师派往实习单位, 这样既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疏导又能加强学校教师及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和用人需求。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 既可以消除学生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心理, 加强学校对学生实习时期的监督管理力度, 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实践经验的及时获取。实习生在企业实践学习的同时, 专业教师也在学习, 并且能够更深刻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为他们的日后教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依据。

综上所述,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 学校和企业都要做好管理工作, 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遇见的各种问题, 完善实习制度, 总结经验, 为学生毕业后的对口择业打下基础。学校也要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为旅游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平.顶岗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分析[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6, (02) :26-28

上一篇:软件安全性保障框架下一篇:传统包皮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