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浩然之气

2024-10-07

养浩然之气(通用3篇)

养浩然之气 篇1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与捍卫者, 但是综观孟子的思想理论体系, 我们可以发现孟子并没有拘泥于孔子的儒家学说, 而是在孔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新的开拓。在他的“养浩然之气”理论中, 孟子将人的“心”的作用上升为理论结构的起点, 在道德自律的前提下灌注以理性的主导精神, 并将它实践到现实世界中去, 从而达到一个人格修养过程。此时孟子更注重的是主体的“我”的本身, 而舍弃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 直接进入主体性的那种自觉自然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社会不再外在于个体的情感与意志, 而逐渐达到个体与社会的交融。对于孟子美学思想的研究, 我们不能仅集中在其共同美、人格美的基础上, 而忽视其“浩然之气”在背后的重要作用。

一、浩然之气:孟子美学思想的一个表现

“气”最初的具象是“云气”, 但后来人们开始也给“气”赋予了抽象的意蕴, 并逐渐与宇宙天地的生成联系起来,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1, 此时的“气”已由生理之气引入到对“人”本体的一种自我观照。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主观之气, 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精神力量, 此时的“气”不再是生命的原始物质, 而是与天浑然一体的体验性、意会性的气。

在孟子“性本善”的思想中, “仁、义、礼、智”如人的四肢一样与生俱来, 但这并不代表人性之“善”已达到完满, 孟子“浩然之气”的最终存在体并非是耳目之官的“小体”, 而是人性完满的“大体”。孟子与学生公都子有一段关于“大体”与“小体”的对话: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 或为大人, 或为小人, 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上人也, 或从其大体, 或从其小体, 何也?”

曰:“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不得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告子上》)

“小体”只是一个静态的空寂的本体, 它与禽兽并无区别, 是人生下来就固有的, 仅具有生物本能的一个原始存在体。而“大体”更多指向的是“心”的一个反思作用, 此时的“心”不再是一个空虚静止的本体, 而是人的最初始的感性与理性的一个互渗的过程。“浩然之气”也就在这一互渗的过程中得以充然, 秉承这股“浩然之气”的“我”也得以由原始的生物性的“我”转向为主体性的“我”, 并获得人的一种自律。

二、养心:浩然之气的内化

朱熹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的注释是:“浩然, 盛大流行之貌。气, 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 失养故馁, 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2这就凸显了孟子的“浩然之气”的整个内化的过程中“养”的一个作用。在这里孟子以“牛山之木”为比喻, 阐述了这“养”中的要害:

牛山之木尝美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 雨露之所润, 非无萌蘖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 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 以为未尝有材焉, 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 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 亦犹斧斤直于木也, 旦旦而伐之, 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 平旦之气, 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则其旦昼之所为, 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 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 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 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 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 无物不长;苟失其养, 无物不消。 (《告子上》)

人本有仁义之心, 但若时时被那世俗贪欲所蒙蔽, 只会损其仁义之心, 其仁义之心怎会蓬勃发展。夜间安寝, 暂时脱离了那世俗之争, 仁义之心便会得到生长, 但到了清晨, 人又加入了那世俗之争中, 那夜间所养之气便又不复存在, 久而久之, 人将迷失其仁义之心, 最终又归于那最初的“小体”之中。“养心”也就是保持心的作用, 以理性控制原始的感性, 并抵制自身及其外部的贪欲。人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 其原始的生物性必定会挤压其精神生命的空间, 所以要摆脱人的那种原始的生物性, 就必须摆正生命存在的自然活动的位置。

在这“养心”的工夫背后还需一个“配义与道”的过程, “无道义则气馁而不浩然” (程子语) 。“道义与气不可偏废, 虽有此道义, 苟气不足以充其体, 则歉然自馁, 道义亦不可行矣”, “气配道义, 有此气, 道义便做得有力”。3这其中的“道义”就是一种内化了的理性精神, 而“气”则是外在的观照对象, 是一种感性力量。孟子的这种道义与气的结合, 也就完成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从而体现了人的本质内在自由实现的一个过程, 开拓了先秦儒家人格美学精神的心理空间和心理力量。

三、践行:浩然之气的外化

孟子在整个“浩然之气”的成就过程中, 以及人的自我更生与自我完善中, 虽然“心”的统帅与控制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这并非是心性的一个结果。生命的最终完成还是要落实到生命的本身, 还需得到社会与环境的物力支持, 达到其本身与外部世界的一个动态、整合的过程, 所以还需回复到现实世界中去。儒家学者们既不认为自己仅处于这个世界中, 也不认为自己超越于这个世界中, 所以他们都注重将自己的思想现实化, 并强调以身作则, 将内心的伦理心境放射整个社会, 达到一个“内圣外王”的结果, 而并非仅仅停留在伦理的思考上, 所以道家的“成仙”、佛家的“成佛”对于儒家学者而言只是幻想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妄。

这一过程在孟子的“浩然之气”的培养中, 就表现为“集义”的过程。“集义, 犹言积善。盖欲事皆合于义”。4“集义”就是一种渐进的“践行”, 将内心的至善发展为爱人的事实和行为中, 将内心的世界落实到现实世界中, 这是一个从内而外通的过程。通向社会则需“知言”, “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宪问》) 德为内, 言为外, 言为心声, 声为德之表, 以“言”的方式将内心的德性转变为外部的德行。只有“知言”才能由辞之“诐、淫、邪、遁”而知其“蔽、陷、离、穷”, 从而揭露其“生于其心, 害于其政;发于其政, 害于其事”的本质, 从而能客观深刻地认识社会思想动向, 知道种种错误言辞的根源所在, 同时使自己的言论更具有说服力。

四、知天:浩然之气的审美

孟子的“浩然之气”的最高状态是“塞于天地之间”, 此时的人性也就达到一种自在自得的感性的最高形式。“人总是感性的物质的生存物, 它总要回归到感受性中来”5, 正因为人是感性的物质的生存物, 所以他对感性依旧有一种本能的渴求, 但是此时的感性已并不是人最初的那个感性, 而是凝聚了理性的感性。

这凝聚了理性的感性的人, 亦达到孟子人性修养的最高目标即“知天”。“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 (《尽心上》) 由心与性推衍出“天”, 将内在的伦理德性放射于天地之本体, 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主体的心与天对话, 主体的精神世界与天冥合为一, 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摩荡之中, 人最终找到了其归宿——审美。当然这种感性的回归并不同于宗教中的回归, 宗教反对的是世俗的欢乐, 所以对人性的某些方面是持否定的态度, 因而它不能成为人的归宿。在这审美过程中, 还渗透了一个“诚”字, “惟天下至诚”方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6。“诚”它既不求于心灵的不朽, 也不必求助于上帝的存在, 拥有了这“诚”的人自身便拥有了一个组织力, 并开始向外扩张进而达到重新安排这个外在的世界的目的。

儒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实现, 也就成为主体终极生命的一种走向。此时主体的生命自然化, 主体的人性宇宙化, 以生化生, 以个体的有限生命融入到无限宇宙的生命中, 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完美结合, 并将生命的这种感性形式用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生命的通融就是一种审美。这种感性生命的审美不只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肯定, 而是对生命的一种体验, 只有在这感性体验中, 才能真正把握到生命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1版

[2][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年8月第1版

[3]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齐鲁书社, 1992年4月第1版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 安徽文艺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6][美]江文思、安乐哲编, 《孟子心性之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7]陈望衡:《中国美学史》, 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养浩然之气 篇2

养浩然正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清风廉韵,养浩然正气》!“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爱民的好官受到了百姓的尊崇和爱戴。一代清吏包拯、海瑞的故事家喻户晓、众口称赞;人民公仆孔繁森、任长霞的事迹又是何等的震撼人心、感天动地!是他们,在勤政廉政、亲民爱民中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是他们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中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晨迎日出,暮送日落,我们忙碌在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而我们这些平凡的纪检人,正如一股山间的清泉,一轮天上的明月,给每一方土地带来清新、爽朗和光明。正是这千千万万个纪检人,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廉洁自律的品质建设并维护着我们美丽的祖国。四川省南江县原纪委书记王瑛,她为官多年,节操自律,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企业朋友在她生病住院时送来礼金,她断然拒收,而面对素不相识、上不起大学的农村女孩,她却雪中送炭!“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华的长城!广西钟山县信访室主任钟世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他接待的上访群众形形色色,他不是没有“机会”在办案的过程中得到灰色收入,然而,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不为所动,其实他的生活并不富裕,沙发是旧的,茶几是旧的,电视也还是旧的。有一次钟世才拿着一张发票到财务处报销,发票上面写着80元的数额,而他却在底下用钢笔字清晰地写着:实报75元。5元钱,就是这5元钱,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傲然挺立的脊梁,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

然而,在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风起云涌,清廉之风每况愈下,一些人道德底线轰然倒塌,把贪婪罪恶的双手伸向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胡长清、成克杰不就是这样的害群之马吗?他们虽是国家干部,却为了膨胀的私欲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最终使他们绳之以法、以警后人的教训!这声声长鸣的警钟也在拷问着每一个在“廉洁危机”重压下的人们,真的就应该将“廉洁”二字摧残得面目全非、无地自容吗?不!我们不能让现实的尘埃落满自己的肩头,我们要不停地拍打,不停地擦拭,因为,我们要把双肩留给责任!

以“阅读”之真,养“语文”之气 篇3

古往今来的伟人与英雄,其生命的积淀里因为有了阅读使其丰富,使其坚韧,促其辉煌。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品格的建塑。

一、学生阅读品格现状

1.阅读被“骄”气误导。

这个骄气就是“功利心”。如今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受到考试指挥棒影响,要考的我读,不考的去读就是浪费时间。这种骄气使得学生在著作、文章面前缺乏阅读的虔诚态度。

2.阅读被“浮”气笼罩。

读作品只关心情节,背景,主人公基本事项,不研读语言,不品悟语言中透露出的情感——这是阅读的“浮”。

3.阅读被“躁”气侵蚀。

阅读作品短平快,宁可无休止浏览手机,不愿静心,沉心研读经典,这是阅读的“躁”。

可见,学生的阅读品格正在被这三种不良心气影响,阅读能力无法真正提高,阅读效果甚微。阅读丢失了“语文”气。故提倡“真”阅读,以阅读的“真”养语文的“气”就是建塑学生健康阅读品格最根本途径。

二、摸索“真”阅读实现的途径

1.真诚的阅读态度,养“语文”的底气。

(1)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加强“内隐式”阅读。

内隐式阅读是学生完全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累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教师不预设,不干涉。阅读态度的真诚首先来自于教师对学生阅读取向尊重,即对学生内隐式阅读视线的充分肯定。

(2)诚挚推荐,有策略引导“外显式”阅读。

外显式阅读是在教师的规定之下,带着目的、任务、问题开展顺藤摸瓜式的阅读。对于这样的阅读,教师要有一定的策略。例如对于前一阶段学生借阅的书目,教师要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教师从这些学生所借阅的书目中发现共性,分析个性。旁敲侧击,分类指导。从尊重学生“内隐式”阅读开始,有策略引导“外显式”阅读,从而形成“内外兼修”阅读视野。

(3)放下功利,更新、丰富评价模式。

学生有了阅读后,都是有期待的。那么他们最期待什么?是交流,是分享。为此笔者在所带班级的整个7年级阶段举办多次读书交流会。这才是阅读,这才是有“底气”的阅读。

2.真实地触摸文字,养“语文”的文气。

(1)课内带领学生“咬文嚼字”。

我们追求阅读的“真”,就要先从课堂阅读教学的“真”着手。语文课同样要切忌浮躁,不搞运动,不搞时髦,不沉迷模式。教师要真实带领学生在触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达成智育、美育、德育的功能。但是功能不能取代目的。

例: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中对学生文言字词的理解这一目标的达成靠的就是学生真实地触摸文字:读出了“年且九十”的“且”,读懂了“始龀”中的年龄,读懂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的省略句式。

(2)课外多和学生进行“文字碰撞”。

语文老师要发挥“语文”的功能。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能等同于数理化的对与错。要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体验。必要的时候,针对个别的学生就应该在他的作业本上示范性地写一写,评一评。对于学生作文,除了批改外,更要有点评。

3.真情地感知生命,养“语文”的人气。

(1)基于教师真性情阅读

教师首先要形成真性情阅读,是投入的,从容的,陌生化的阅读。不依赖教参,不迷信权威,心中有自我,心中有作者,心中有学生的阅读。这才是目中有“人”的阅读,养的是语文的“人气”。

例:黄厚江老师上的《背影》,在带领学生对课文一字一句地研读中,了解父子之间的漠然与不舍,在父亲的信里,带领学生读出前后言辞的矛盾,从而体会父爱的纠结。一遍一遍研读儿子淡然的语言描写,研读儿子四次泪水的迷蒙,在这些反差中体会儿子对父亲的复杂情感。

这样的解读离不开一个老师对待作品,对待文字时所具有的真性情。

(2)落实学生真性情阅读。

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里能够始终努力做到目中有“人”地带领学生阅读,那么长此以往,班里的孩子们自然也会形成这样的阅读品格,有“人情味”地阅读作品。

例:笔者教授《小石潭记》亦有此体会。

师:之前有预习过《小石潭记》吗?

学生怯生生地望着我,似乎为忘记做了预习而心虚。

15分钟后。

生:我觉得他很开心,因为被贬了,终于自由了。看到小鱼,觉得像自己。皆若空游无所依,就是像自己那样独立自由,不用依傍谁了。但是后来我又读出他有点忧伤。我就不太懂了。不做官他不是很开心吗?要么长期太自由也无聊的,所以又忧伤了。

师:我喜欢你的阅读体验,虽然有些值得商榷,有些我有质疑。但是真实的那份可贵我要珍惜。

学生体验到的生命感受是那么真实,充满了悲悯,充满了理解,也有困惑。且更可贵的是阅读体验全部从文字而来,不是空中楼阁。这样的阅读即便不完整,不全面。但是他的真实非常可贵,这正是教师需要培养、捕捉、呵护和引导的真阅读。

上一篇:矿井提升机下一篇:党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