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维修养护

2024-10-12

日常维修养护(通用12篇)

日常维修养护 篇1

0 引言

作为公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 路基必须要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 这样路基才能长期承受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负荷。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 路基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导致排水不畅及变形等问题的大量出现, 进而影响到路面的质量与安全性。基于此, 及时做好路基工程养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路基养护是确保路面平整性与稳定性的基础条件, 只有确保路基状况的良好, 才能促使公路工程的正常运行。

1 公路路基工程养护的要求

路肩、边坡、排水系统及防护构造物是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基养护要求必须对路肩、边坡、排水系统及防护构造物进行日常养护,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公路工程路基的稳定性、刚度及强度, 才能为公路工程的正常运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是公路养护的主要原则, 遵循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的同时, 应对公路路基养护力度进行有效提升, 确保公路路基始终位于良好的技术环境中, 只有确保路基质量, 才能提高公路运行的通行率, 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1) 应进行路基检查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了解路肩情况、边坡、边沟防护情况等, 并及时进行准确记录, 为后期维护提供可靠的依据。边坡冲刷、山体滑坡等应在汛前、雨中及暴雨后进行特殊巡查, 如发现问题, 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确保路基排水设施能够正常运作。

2) 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路基进行日常巡查及结构测定, 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进行养护措施的合理制定, 为消除安全隐患及提高路基质量提供可靠保障。通常情况下, 路基养护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如确保路基完整;无缺损及尺寸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合;车辙、坑洼、隆起及沉陷等问题不同出现的路肩等。

2 公路路基工程日常养护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 为确保公路路基工程的质量,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其日常养护工作, 了解其养护技术的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实现其经济效益。

2.1 路肩的日常养护

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 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位置就是路肩, 硬路肩与土路肩是构成路肩的主要部分, 在公路路基工程路肩日常养护中, 应重视横坡环节的养护工作, 日常检查时应增加横坡的检查次数, 同时确保坡度符合工程相关规定。当横坡坡度较大时, 应进行填补路肩的工作, 确保其填补厚度大于15 cm, 确保填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及做好夯实作业。路肩损坏的主要原因为路面积水, 这种情况下, 必须做好路面积水排查工作, 并及时清除, 确保路基质量。如需要重新修复路肩时, 应填补平整车辙、坑槽、缺口等位置,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车道等公路结构的稳定性。

2.2 边坡的日常养护

为确保路基具有较高稳定性, 在路基两边形成的具有相应坡度的坡面就是边坡。在路基边坡坡度设计时应对路基养护等问题加以重视, 只有确保路基设计的合理性及做好养护工作, 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在边坡日常养护工作中, 应将自然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作用降到最低。如出现坡度损坏问题, 应及时进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崩塌、落石等事故的发生。在养护石质路堑边坡时, 应注重养护边坡坡面岩石、边坡危岩等位置, 通常情况下, 选用的措施包括抹面、喷浆、勾缝、锚固等。养护土质路堑边坡时应严格遵循其特点及地质具体情况, 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 如种草、石片笼投放等, 这些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冲沟、深陷等情况发生的机率。

2.3 排水系统的日常养护

定期或不定期对地面排水设施进行边沟、泄水槽、截水沟及急流槽内沙石泥土及杂物杂草等的全面清除, 这是排水设施养护的主要内容, 做好公路路基工程排水系统日常养护工作, 可以确保路基排水的通畅性及避免积水等问题出现在沟内。当排水设施出现勾缝、抹面脱落、裂缝等问题时, 必须找出损坏的具体原因, 及时维修。同时应将养护过程中出现的杂物进行及时清理, 并避免其他设施的损坏。当边沟沟底出现质量问题时, 为避免路基与支挡结构长期受到边沟水的侵蚀, 应及时排出沟渠内的水, 沟底纵坡应控制在0.5%以上。如淤堵现象出现在排水设施时, 应做好疏通工作, 分带处排水沟可以起到超高段路面积水排除的作用。当淤堵现象出现在排水沟时, 沟内积水外溢将直接对行车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积水现象的长期存在, 将对道路稳定性造成危害, 为此应对排水沟内积水与杂物等进行及时处理。

2.4 防护构造物的日常养护

挡土墙、护坡等是防护构造物主要类型, 最为常见的防护构造物为挡土墙, 也是日常养护的重点内容。在增强路基稳定性及提高强度等方面挡土墙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路基损坏机率。在路基养护过程中, 如挡土墙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 将出现裂缝、坍塌等问题, 进而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挡土墙出现裂缝,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 如灌浆法。为避免挡土墙出现质量问题, 应加大检查力度, 通常情况下都会在春季与秋季加大检查次数, 如北方地区较为寒冷的地区, 应对冰冻溶化后墙身与基础重点进行检查。

3 结语

为确保公路工程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应加大路基工程养护力度, 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路基中存在的问题, 如边坡、路肩、排水系统及防护构造物问题。在路基养护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养护要求, 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这也是确保公路路基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瞿晓红.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9) .

[2]辛晓岩.浅谈公路路面日常养护要求和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 (5) .

[3]戴丽娜, 韩磊.浅谈公路施工与养护[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2) .

日常维修养护 篇2

承包单位:邦敢村民委员会(乙方)

为认真贯彻“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针,加强公路养路护路,不断提高公路好路率,确保车辆畅通,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经甲乙双方商定,将邦敢村公路7公里交给乙方养护,乙方必须认真抓好。现订如下条款共同执行:

一、承包任务及资金:

公路养护:邦敢村公路,共计7公里,全年包干养路费5250元,平均每公里750元。

包干经费中,包括工资、劳保、医疗、小型工具及一切不可预见费用等。

二、承包起止日期

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三、目的和要求

1、要求到本年末平均好路率达75%。如因路段要经过投资改建或改造,改建、改造期间停止承包,改造借宿继续行使合同,但其好路率指标基数由甲方另行调整。

2、要求每年完成坍方清理250立方米;完成砂、石、粘土不少于4xx年不能少于 80天,每月不少于 5天。

2、每个道工的公路养护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到年终进行全年累计评比。

3、在雨季天,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加强巡逻查访,如失职导致的损失,乡人民政府将追究责任。发生险情要及时汇报和抢修,并做好标示,提醒驾驶员,如对他人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属个人作为的要承担责任。

4、要共同维护路产路权不受侵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如发现公路产权受到侵占破坏,不制止、不上报的乡人民政府有权处理养护人。

5、管护人员要宣传、执行公路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自觉维护公路产权和公路养护。

6、对公路配套的财产设施有保护权和损失赔偿权。

7、公路管养人要自觉接受乡人民政府领导、公路巡查员的工作监督。

四、甲方责任

1、制定公路养护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

2、好路率下降,同时存在差等路和各项指标均为完成属失养好,有权对管护人员停发工资、赔偿损失、撤换、开除等处理。

3、公路巡查员要为向人民政府负责,对管护人进行管护监督,对每位管护人的管护情况干季每半季、雨季每星期向主管领导汇报一次公路管护情况。

4、认真组织道工学习公路法、公路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公路管理技术,并向群众作广泛宣传,求得大家共识和支持。

5、认真贯彻“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针,有计划地组织群众义务查勤抢修救灾管养公路,保证晴雨畅通。

此合同一式两份,即乡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管护人各存一份,并经双方签字认可后生效。

发包单位: 承包单位:

代表人: 代表人:

日期: 日期:

公园花灌木日常养护管理 篇3

关键词:花灌木 修剪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公园是城市的心脏,是繁忙的人们放松身心、修身养性的良好场所,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花灌木作为一种园林设计手法,被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化,它不仅仅地体现出了植物的个体美、自然美以及通过人工修剪出来的群体美,更重要的是应用到公园中,体现出了公园的整体特色,为公园魅力的增强提供了莫大的活力。因此,对花灌木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1 合理的修剪花灌木

花灌木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花灌木茁壮成长并且充分发挥出其重要价值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公园相关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花灌木进行合理的修剪,从而为公园增添更多的光彩。详细一点来讲,对于花灌木的整体修剪,要遵循促使树型内高外低的原则,以便形成半圆头或者圆头的自然树型,从而保证它的正常开花和健康成长。对于病虫枝、并生枝、徒长枝以及枯死枝等应当尽早修剪,尤其是针对没有观赏价值的部分,更要及时予以剔除。与此同时,要熟悉不同的花灌木的开发习性,例如黄刺梅、迎春以及樱花等,他们的发芽是在前一年枝条上形成的,因此修剪工作需要在开花之后进行,且主要以修剪形状为出发点。还有,为了不影响观花又能观果的花灌木的生长,有些诸如忍冬、金银木等花灌木在开花后可以不用进行修剪,但要适时的修剪一些过于枝繁叶茂的部分,以保证花灌木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吸收到阳光所赋予的养分,更好的结果。对于已经进入衰老或者生长衰弱的花灌木的修剪,要剪掉细弱枝、大部分侧枝甚至分次锯掉主枝,选留一些有培养前途或者少数腋芽,从而促使他们能够得以复壮,保证来年也能够起到欣赏、美化的价值。

2 花灌木的肥水管理

因为花灌木要不断地进行修剪,所以对于肥水的要求也特别的高,在养护中要特别注重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养护成效。具体来说,首先,在对花灌木进行浇水之前,应当先疏松土壤,在灌溉后等到水分充分渗入土壤、表面的土壤层稍干的时候,进行松土保墒,从而逐漸地减少浇水次数。其次,对新植花灌木的浇水工作要特别仔细,在栽植后的12个小时之内要立即浇水,三天之内浇第二遍水,十天之内进行第三遍水的灌溉,这之后的浇水工作则要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以及花灌木的成长状态而定,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枝叶进行喷水,从而满足新植花灌木对水分的需求。再者,要践行的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磷钾结合以及群施薄施,花灌木在萌芽、抽枝发芽的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所施用的肥料主要以氮肥为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肥料分量要因地制宜、因花施肥,避免由于过多施肥而造成的花朵枯萎的现象出现。还有,可以结合浇水施肥进行氮肥的施肥管理,而磷和钾元素在土壤中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很容易被土壤吸收,因此,为了使得肥料的效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应当掌握将肥料施入到花灌木根系分布的土层深度,运用根系的吸收程度保证花灌木的健康成长。

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花灌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花灌木的成长不受到病虫的侵害。从预防的角度分析来看,在绿化设计上要践行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的花灌木品种,而且在不同的植物搭配上,要避免将两个转主寄生的树木邻近栽植。在种植模式的选择方面,应当在间隔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做好植物检疫,选择树势强、生长茂盛的壮苗,以便提高花灌木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分析来看,物理防治要包括修剪清理病态枯枝、树干绑塑料带以及枝干刷白等工作,防治花灌木遭受到病虫害的传播。而化学防治则主要说的是农药的使用,它的优点是收效快、急救性强,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由于病虫害所带来的生长危险,但需要注意不同农药的轮番使用,而且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浓度等,保证其在花灌木的养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公园管理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花灌木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策略和方式,促使花灌木的价值发挥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青峰. 《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浅谈桥梁的日常养护维修及加固 篇4

公路桥梁维护工作应按“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加强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及维护管理工作, 特别是桥面日常小修保养及排水系统的清理工作, 以及结构裂缝及缺陷的及时处治, 预防桥梁病害发生和进一步扩大, 是关系桥梁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因此, 应加强桥梁日常养护和维修管理, 及时处治发现的问题, 保证桥梁安全完好使用, 延长使用寿命。

1.1 加强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对桥梁的缺陷和局部损坏及时处治, 应依法禁止对桥位处采挖砂石、淘金、取土以及倾倒垃圾、污物、修筑堤坝等行为, 以免造成桥梁基础冲刷、外露而降低桥梁承载力, 以及河床压缩而影响桥梁的泄洪能力及使用安全。桥涵构造物的日常养护维修是指经常性的养护管理工作, 其内容包括:

1.1.1 保证构造物表面的清洁完整, 防止表面的风化和及时修理风化部分。

1.1.2 保持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1.1.3 经常检查构造物各部分有无病害发生, 当发现桥面有损坏、

伸缩缝缺损及圬工上有裂缝、小洞、剥落、缺角、钢筋外露等局部缺陷或表面损伤时, 必须及时修复。

1.1.4 保证桥梁伸缩缝装置能自由活动, 缝内无杂物。

1.1.5 对钢筋或钢栏杆涂刷防锈油漆, 对混凝土栏杆检查维修, 保持完好状态等。

1.2 加强公路超载车辆桥梁通行管理。

按照桥梁养护分类桥头应设立醒目的限载标志, 管护人员应坚持进行检查, 对于旧桥应增加检查频率, 做好记录, 有重大险情及时报告上级部门。超载车辆通行桥梁, 技术上应对桥梁进行必要的强度、稳定性、刚度验算, 特殊情况应进行荷载试验, 以确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桥梁安全, 应有专人对通过桥梁的车辆进行现场引导和管理。

1.3 重点管护三、四类桥梁。

对需加固的三、四类以上桥梁, 在加固前采取必要的安全通行措施, 及时设置限载交通警示标志、危桥警示标志及绕行标志, 限制车辆通行, 以免造成桥梁安全事故。

1.4 启动预案处置突发事件。

对桥梁出现意外突发性事件 (水位上升超过警戒线、局部变形塌陷、梁体严重开裂) 等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 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采取封闭桥梁、限制车辆通行等紧急措施后, 及时启动预案进行处治。宝鸡段伐渔河桥达到警戒水位。

1.5 加强桥梁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桥梁建设、检查与检测、维修、加固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建立健全桥梁管理系统, 为桥梁使用和维修加固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养护分工措施上应有设有专门养护道工、桥梁工程师、主管桥梁安全的段长负责, 实行三级养护体系。

2 桥梁的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就是在桥梁还没有发生明显性病害的时候进行的养护, 目的是防止或减缓病害进一步发展, 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达到桥梁耐久性的目的,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栏杆损坏进行及时修复, 修复前设立警示标志, 确保车辆行人安全。

2.2 封闭裂缝, 对轻微裂缝可以采用贴纸条办法观察, 检查疏通泄水孔。

2.3 修补缺损混凝土、漏筋, 防止锈蚀。

2.4 对保护层偏薄、混凝土空隙率大、环境湿度大的部位进行防水处理。

2.5 对漏水、渗水部位进行观察修理。

2.6 对伸缩缝、支座进行清理、维护, 保持干净整洁。

2.7 对钢结构及金属构件进行清洁。

2.8 对调治和附属构造物进行维护修补。

3 危旧桥梁的加固

桥梁经过技术状况评定及承载能力鉴定, 确认经过加固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的, 必须进行加固。加固时应尽可能不损伤原结构, 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及更换, 防止加固中造成新的结构损伤或病害;因特殊环境 (高温、冻融、腐蚀等) 造成的桥梁结构病害, 加固设计应采用针对性的处治措施。

4 桥梁的日常养护维修及加固中存在的问题

4.1 桥梁的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及维护管理工作仍存在的养路

不养桥的思想, 对桥梁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特别是桥面日常小修保养及排水系统的清理工作, 以及结构裂缝、伸缩缝损坏及缺陷的及时处治工作没有认真落实, 促使桥梁病害进一步扩大的事情时有发生。

4.1.1 桥面不清洁, 伸缩缝堵塞得不到及时清理, 个别的桥面堆放

障碍物、垃圾泥土污物等积存, 晴天过车沙石尘土飞扬, 雨天桥面积水, 车辆过桥时泥浆四溅。伸缩缝堵塞得不到及时清理, 引起伸缩装置失灵而产生变形损坏。

4.1.2 桥面不平整, 使车辆颠簸, 车速降低, 影响车速, 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 如不改善将缩短桥的使用寿命;

施工原因造成桥头下沉, 导致桥头跳车, 行车不顺畅, 降低了行车质量, 而且由于桥头长期受到过往车辆的冲击, 也将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4.1.3 桥梁构件损坏不及时维修, 养护维修大多仅停留在桥面系, 如桥栏杆、桥面铺装层、伸缩缝的一般性养护维修上。

深层次的如桥梁结构性病害的维修和加固等工作开展得不多。

4.1.4 桥梁修建中有些质量较低, 造成了桥梁使用的“先天不足”。

桥梁投入运营后, 由于施工和交付使用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 在日常养护中没有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 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等, 这类毛病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大病。如有部分桥梁梁板在建造时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强度、厚度不够, 在养护中又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因此梁板出现了不少的结构性裂缝, 且露筋现象严重。

4.2 桥梁的日常检查、检测及技术状况评定工作不到位, 不能及时

对桥梁使用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 及时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 以确定桥梁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桥梁资料不完整, 桥梁技术状况不清楚、某些旧桥无技术档案等, 建成多年的桥梁由于技术资料不全。

4.3 桥梁加固中存在的问题

4.3.1 桥梁加固前的检测工作难度大。检测工作除了要求检测人员要具备深厚的桥梁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检测工具及仪器。

4.3.2 桥梁加固设计的技术要求高, 加固设计需要良好的桥梁理论

水平和力学基础知识, 确定加固方案时要能正确分析和判断旧桥的安危程度, 及其结构状态和内力大小程度。在做预算时, 还没有相应的定额, 对工、料、机的消耗不好把握, 而且用的材料都是新型材料, 价格也不好控制。

4.3.3 桥梁加固施工难度大。

已通车的桥梁, 有现实的交通需要, 要提前发布通告, 造成群众出行困难, 因为要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加固, 所以加固时有交通干扰;结构形式的限制:加固的原则一般必须利用原有结构进行, 只能在原有结构上做文章, 所以受到局限;因为凡是要加固的桥梁, 多半是危桥, 结构已处在不利状态, 有的还岌岌可危, 对旧桥有的缺乏原有的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 结构内部情况不详;现有的受力情况不一样, 很难确定其结构极限, 这给旧桥的加固带来了风险。以上是本人对桥梁日常养护维修及加固管理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 不妥之处, 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2-2008) [1]《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2-2008)

日常维修养护 篇5

业主单位:重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xx公司对xx高速公路完成了养护施工工作。xx公司精心组织了一批有实干精神和丰富经验的公司骨干人员,并任命黄成昆同志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常维施工工程;其下有黄春文、易树文、蒋文全、陆平、张琴、黄文、胡飞、万应文、姚江、李传华、陈鹏等人员各自任职,完成了项目部的组织生产、交通安全、机械管理与操作、人员安排、资料建立等等主要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xx公司主要组织的机械工具有:沥青路面热再生车、货车、皮卡车、山猫机、压路机、摊铺机、切割机、空气压缩机、发电机、反光锥标、反光桶、太阳能LED爆闪灯、太阳能LED导向灯、频闪灯、施工标志牌、铁锹、铁锤等小工具若干。通过如上机械工具保证了养护工程的顺利完成。

在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组织方面,我xx公司狠下功夫,首先是对生产第一线的施工人员进行了定期培训,合格后允许上路施工。定期会同高速公路执法队,一起商讨道路施工上的相关安全问题。我公司在施工现场安排专职安全人员时刻维护现场的安全,而且要求驾驶员必须下车配合安全员的工作。派皮卡车随时上路巡视,发现有不规整的锥标设置或被过路汽车撞乱的情况,即刻停车修正。建立一套道路安全巡查制度,并纳入工资考核。在项目部上下人员共同的支持下,我xx公司完成了安全工作保证了无一人死伤。

在工程质量方面,我们严格按照道路养护标准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施工,各各环节分别任命一名主管人员负责各环节的质量,如发现质量问题从根源杜绝。我公司以低姿态施工,积极向社会评价高的养护同行学习交流。保证了施工技术和质量的与时俱进,并在重庆交通大学聘请了教授,到现场指导技术问题。定期请教授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员工的技能水平普遍提高。

合同内容执行方面,我xx公司把工作尽量做到最细,每天工作多少,工作地点,全都由施工队长一一记录上报,出现问题立即修正。在项目经理的组织安排下,我xx公司完成了合同要求的总量(见“08-09年xx高速日常养护施工工程”合同)并略有超出。其中合同项目主要完成了:沥青路面上面层4cm、沥青路面中面层5cm、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主线桥栏杆油漆、挡墙栏杆更换、隧道反光标志清洗等。

浅议大树移植日常养护及管理技术 篇6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移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地上部分保湿

(1)包干: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眭。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

(2)喷水: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有人采取“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3)遮荫: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2.促发新根

(1)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为此,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 m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做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外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严防淹根。

(2)保护新芽:新芽萌发,是新移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是大树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树体地上部分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3)土壤通气: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此,一方面,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通气管或竹笼)。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二、树体保护

新移植大树,抗性减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或禽畜危害,必须严加防范。

1.支撑

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防病治虫

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3.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至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4.防冻

新植大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此外,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为、禽畜破坏的区域可设置竹篱等加以保护。

新移植大树的养护方法、养护重点,因其环境条件、季节、树体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时、因地、因树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翻伶.城市绿化移植大树的管理与养护.农技服务,2011(09):15

[2]郭清怀,周秦生.移植大树养护管理技术初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5

日常维修养护 篇7

1 公路工程路基养护基本要求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是保障路面平整度和强度的重要条件, 要保证公路工程路劲强度和稳定性, 不但要优化施工设计、控制好施工质量, 还要做好路基养护, 路基的养护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 (1) 保障路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 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 (3) 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公路工程路基的养护包括对路基各个组成部分 (包括路肩、边坡、排水系统、防护物) 的日常养护。

2 公路工程路基日常养护对策

2.1 对路肩结构的养护

公路的路肩虽然不承受太大的压力, 但由于路面中间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路肩间接地会承受一些剪切力。正确合理的对路肩进行保护, 能够有效的防止路面不受损伤, 因为公路上行车时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的问题, 这时如果不能驶出公路, 那么就得临时停在路肩上, 这样不至于影响交通, 这就要求路肩的质量要保证。再有就是路肩通常都会设置一些排水口, 只有很好的保养, 才能保证雨季时水会通过路肩上的排水口正常流走, 降低路面的积水量, 排除公路行车的安全隐患。

2.2 对边坡结构的养护

边坡是在路的两侧堆砌的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坡, 这样做可以使路面更加的牢固耐用, 保护路面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路边坡面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选择是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设计, 施工时一定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后续的保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路边坡度的养护一定要细致, 一定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制定好详细的检查计划, 加大巡查力度,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边坡的养护, 要结合路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 比如在路边坡的周围是否有水流经过、是否有防风树林或者其他的植被等, 这些外界因素都要考虑, 在实际中这些因素都会对边坡造成影响。

在石质路堑边坡的养护过程中, 对边坡坡面岩石、边坡危岩和浮石的养护要着重进行, 养护时可采取抹面、喷浆、勾缝、锚固等措施处理这些问题。此外, 土质路堑边坡的养护要根据其特殊的地质条件, 可使用种草、栽灌木丛、篱格填石、投放石片笼等手段抑制缺口、冲沟、沉陷等现象的发生。

2.3 对排水工程的养护

做好路面的排水对整个路面养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设计路面的排水时要对路面的周围情况和所处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取样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排水计划, 绘制出排水管道图纸。施工和后续的检查时一定要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顺利的排水, 一旦发现有水路堵塞的地方, 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雨季的检查更是重要的, 如果做不好排水的养护工作, 就会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以及路面的交通情况。

2.4 对防护工程的养护

2.4.1 坡面防护工程养护

(1) 植物防护即在坡面种草、植树、铺草皮以达到防护作用, 广泛适用于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 植物防护操作简单、效果理想, 能够显著地减缓水流, 起到固结坡面土层的作用; (2) 坡面的处理, 软质的岩石和破碎岩石很容易被风化, 路堑边坡因此被破坏, 在运用植树防护受到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抹面、喷浆、勾缝、灌浆和嵌补等方式处理, 确保路基质量的稳定性; (3) 护面墙, 该墙适用于边坡较陡的路况, 在比较容易引起风化的路堑边坡上设置, 一般不承受墙体后土体的侧压力, 所防护的岩面边坡应无滑动或滑坍现象发生, 路堑应符合于边坡稳定的要求。

2.4.2 有关冲刷防护工程养护

水流对路基或者是路面的冲刷力是非常大的, 采用合理的方法阻止水流的冲刷可以更好的保护路面或者是桥梁, 延长路或者桥梁的使用寿命。对路面的防护主要是采取对路的两侧坡面进行加固, 可以在路的两侧面用石头堆砌, 再用水泥进行勾缝, 这样就可以加固坡面, 有效防止水流冲刷。还有就是可以将冲刷路面的河流进行分流, 以减轻水流的冲击力。一些地方还在路的两侧种上树木, 用来抵御水流的冲击。

2.4.3 关于挡土墙的养护

挡土墙的日常养护措施有保持日常养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检查,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北方冰冻严重的地区要高度重视对冰冻融化后墙身及基础的检查, 同时, 还要检查冰冻前所实施的防护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此外, 在气候异常, 地震、重型车辆通过后, 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如果发现裂缝、断缝、倾斜、鼓肚、滑动、下沉、表面风化、泻水孔堵塞、墙后积水等诸多问题, 要及时分析发生的原因, 对其情况的变化要随时观察,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并对工作情况做出详细的记录, 以便作为技术档案备查。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 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公路建设也得到重视, 公路质量的好坏, 与公路路基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在机械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如何做好公路路基的养护, 保证路基质量安全, 对于公路建设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不断的钻研, 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情况, 做好路基养护工作, 以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摘要:公路路基养护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提高路基养护要求, 按标准实施养护, 对于公路交通运输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 且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文章主要分析了公路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 并简单分析了日常养护对策, 希望与同行业工作学者共勉。

关键词:公路工程,养护要求,日常养护,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志宏.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有效养护策略[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 (10) :34.

道路日常养护有关问题分析 篇8

一、道路管理因素导致的道路日常养护问题

1. 资金利用不合理

目前来看, 我国道路资金缺口相对较大。多年来, 虽然在公路养护上已经做了很多努力, 但从养护现状来看, 受资金的限制很多, 出现问题的道路不能及时维修。即便一些道路养护企业寻找到了资金来源, 也会因道路养护资金监管不到位, 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有效的用于急需养护的道路中去。这种情况下, 一些道路养护工作习惯于事后处理, 即在道路路面受损或是情况比较严重时再进行维修养护或重修。长期下去, 会给原本资金渠道就比较单一的道路养护工作增添更多的负担, 进而使道路日常养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道路日常养护的最初目的, 是对处于良好状态或已经有病害先兆的道路进行养修维护。但目前的状况显然与道路日常维护工作的宗旨背道而驰, 这就需要我们对道路日常维护工作进行改善和加强。

2. 工作超年限使用

我国现运行的道路已经有很多超出了设计年限, 道路路面破损状况比较严重。过往车辆在经过坑洼不平的道路时, 常会出现颠簸现象, 使司机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道路已经超出使用的设计年限, 在使用寿命内未按照相应规范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养护工作。当道路承载力达到极限或超过极限时, 路面结构会遭到严重破坏, 出现坑洼、沉降等问题, 从而给车辆及乘客带来诸多不便。

3.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的道路管理体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还未真正的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道路养护工作需要人去执行, 人是养护工作的主体, 而在实际工作中, 因管理体制的欠缺, 道路养护工作实施过程中没有对具体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 使得养护工作中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解决。加上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 道路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养护工作效率, 使养护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了使养护工作有序进行, 就需要对道路养护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完善。

4. 机械化水平低

在道路日常养护中, 一些养护单位对道路养护工作并不是很重视, 维护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力进行, 很少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道路维护, 也很少用道路养护监测信息化系统对道路进行监测。当道路出现问题后, 不能及时掌握一手资料, 使得做养护决策时因缺少足够的依据, 而使养护决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 需要不断的提高道路养护机械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以便使道路养护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5. 道路养护队伍素质相对较低

一些道路养护队伍素质相对较低, 队伍中掌握道路养护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操作能力的人相对较少。现在是信息化时代, 需要大量具备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才。这就需要对道路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培养一批能掌握现代技术和知识的人才队伍;也可以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以增添道路养护队伍的活力。

二、自然因素引起的道路日常养护问题

道路日常养护问题除了受人为管理因素影响外, 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造成的道路危害, 可以从常见的坍塌、泥石流和滑坡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岩体崩塌

岩体崩塌是加大道路养护处理难度的重要问题之一, 岩体与基层失去联系后, 在重力的作用下, 岩块会瞬间剧烈的从边坡滑落到山脚并堆积起来。在这一过程中, 岩块会出现跳跃式的滚动现象, 整个崩塌体处于运动状态。当运动停止后, 崩塌体才会基本达到维系稳定的状态。然而应注意的是, 岩石滑动虽停止, 但构成边坡的软基面条件已基本形成。一旦此时的边坡是已经修建完的道路路基边坡, 就会使道路受损, 进而使道路不畅, 甚至造成安全隐患。为了减少这种因素造成的路面损害和交通不畅的问题, 在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等不同阶段, 我们都应该对路基边坡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 以便能合理地将公路养护强度降至最低。

2. 坍塌

坍塌是山体在自重的影响下, 产生不同规模的坍塌, 坍塌的土石会以较快的速度流动并使土体位置发生改变。坍塌结束后, 坍塌体基本稳定, 无滑动也无明显的软弱面, 但是边坡顶部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出现坍塌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开挖的路堑边坡较陡, 使边坡的支持力量逐渐减弱或使堆积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 抗剪强度降低。为了减少坍塌、确保道路质量、降低道路维护负担, 在道路勘测、设计和施工中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对可能引起坍塌的问题进行控制。

3. 滑坡

滑坡是对基层或岩层在重力的影响下, 整体沿着滑动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这种滑动一般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滑动有关。滑动速度虽很慢, 但经过多次滑动之后, 滑动体会越来越不稳定, 出现新的变形, 使滑体相互作用的不同位置发生改变, 加快滑体速度, 最终使滑体以内以及附近区域出现不同形状的裂缝。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山体处于可塑性土质或软基层上。当具备储水构造与聚水条件后, 便会产生滑坡泥石流, 从而阻断交通, 增加养护难度。为了避免滑坡对道路的影响, 就需要在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前做好防范准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不管是道路管理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引起的道路养护问题, 都会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对日常道路养护问题的影响, 文章对与道路养护问题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 道路日常养护将会出现新的问题, 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对道路日常养护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摘要:道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路面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人们出行的安全与舒适度。当道路路面出现人为或自然灾害因素引起的问题后, 如果不能及时修护受损部分, 将影响车流、人流的安全、舒适、顺畅通行, 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这就需要对引起道路日常养护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以便为今后解决道路日常养护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道路,日常养护,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淑美.城市道路养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与生活, 2012 (01) .

[2]信志刚.高速公路设计中应考虑的道路养护问题[J].科技信息, 2011 (01) .

强化日常维护,降低维修成本 篇9

一、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基本特点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 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 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 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 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 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 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施工工程机械设备通常在野外作业, 环境相对恶劣, 且工程机械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线长, 作业难度大。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时, 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 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 在施工淡季, 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恢复性维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 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 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 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 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 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 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 严格技术规范, 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 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 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 但就工程机械而言, 使用条件的苛刻, 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二、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为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速度, 施工企业往往都十分关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采取随坏随修的办法, 这种维修方式常常是不计成本, 往往会导致维修费用超出预算, 增加成本控制难度。

(一) 忽视设备前期管理导致维修成本攀升

从设备的全寿命管理理论分析, 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在设备设计制造时已基本确定。如果企业在设备的前期管理规划、选型决策失误、盲目投资, 则可能设备选择不当, 造成设备闲置;或由于设备设计制造缺陷, 可靠性低, 使用期故障多发, 维修性差, 使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量加大, 维修费用高。

(二) 企业维修费用预算缺乏科学依据

企业传统的维修费用提取依据不科学, 定额使用存在弊端。有的企业是按固定资产基数的比例提取维修费用, 而有的企业是按以上年度已发生的维修费用为基准, 结合本年度的生产任务和设备情况适当增减。这些提取方法、提取的依据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性。对于维修费用的管理很多企业采取指标分解、限额控制的方法, 但一些企业在限额控制方面失控, 容易产生到年终定额没用完时滥用、浪费的后果。

(三) 企业不注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有的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重使用, 轻维护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重视设备使用、维护的经济性。企业在维修设备时, 没有从动力消耗、原材料消耗、备件储备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没有从更新、改造角度去考虑, 造成维修成本失控。

三、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 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 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 并拿出最佳方案, 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 (具体) 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 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 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 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 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 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 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机械设备管理, 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 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 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 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 推行状态监视维修, 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四、强化机械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对策

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占了很大比重,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对节约工程费用, 提高施工企业效益有着重大意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激发员工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投入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工作中,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最大限度节约生产成本, 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 树立强化日常维护严格控制维修成本理念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必须克服“重生产轻维修保养”的错误观念, 坚持预防性维修在机械维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降低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故障率, 减少维修费用, 提高维修保养的可靠性和劳动生产率, 增强维修工作的主动性, 为施工生产创造经济效率。无论是预防性维修还是排障性维修, 首先要对机械的机况作出准确的诊断。来判定机械内部的状况, 预防事故的发生, 预测机器及其零部件的技术状态, 这有利于机械的预防性维修和进行有针对性的项修, 早期发现故障隐患, 减少对机械零部件的错误拆卸, 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通过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 来判定机械的工作状态, 应作为今后维修工作的发展方向。设备的价值主要就体现在其使用阶段, 设备只有顺利的运转, 才能发挥其价值。施工现场要为工程设备操作和维修保养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排除影响设备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设备使用时, 除了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进行合理使用外, 同时也要注意与机械运行相关产品的管理工作, 例如重视润滑油、柴油的质量, 选择适用于本机械设备的、保质期内的优质润滑油、柴油, 能使机械设备更加平稳、准确、灵敏、可靠地运行, 减少故障的发生, 提高工作效率。

(二) 全面强化工程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

主要是要加强对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订货、合同管理;设备市场货源调查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设备的采购、订货、合同管理;设备的安装, 调试运转等工作。通过加强前期管理, 减少后期机械维修费用, 提高机械无故障运行水平。同时, 要严格把好机械设备配件的采购关。配件在施工设备的维修成本中占有重要比重, 因此在机械设备配件采购上, 要严格执行按计划采购制度。采购配件时, 力求货比三家, 寻找价格低, 质量最优的配件公司购买, 摒弃传统预约上门采购模式, 而代以电话、传真、网上采购等方式进行, 降低采购成本。在配件库存上, 由于现在的配件供应渠道已非常畅通, 除了一些核心配件无法立即解决的需要有库存, 对容易采购的, 又不属于急需的配件, 不做库存, 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提高了使用资金效率。

(三) 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力度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 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 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 人是第一位的, 围绕维修对象———机械, 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先进的机械设备需要合格的操作人员和先进的维修保养技术, 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工程设备使用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发生故障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操作技术水平低, 不具备预防事故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以致故障发生后, 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通过与设备操作人员交流设备操作的过程, 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所在, 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在与维修人员的交流过程中, 操作人员可以避免犯相同的操作错误, 降低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机械故障, 同时能逐渐掌握一些机械设备的养护和维修方面的技能, 进行简单的设备维修工作。另外, 也要培养维修人员具有完成抢修任务和应急修理的能力, 做“一专多能”的人才, 通过对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管理, 以达到良好的工程设备管理效果。同时, 机械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掌握施工机械的技术状态, 确保及时准确的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备件, 保证施工机械的维修质量和缩短维修时间, 使机械的技术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维护各项制度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要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 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 为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应使维护工作实现规范化、工艺化、制度化。规范化就是使维护内容统一, 严格按照设备的维修保养规范进行。工艺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制订各项维护工艺规程, 按规程进行维护。制度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不同工作条件, 规定不同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 并严格执行。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 并按定额进行考核,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纳入机组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维护规程是对设备日常维护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坚持执行设备维护规程, 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保证安全。设备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采用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公路日常养护质量 篇10

关键词:日常养护,质量,管理

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 其任务目标的完成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保证, 管理方法需要合理科学, 应用技术应当保证与时俱进, 通过对养护资金的合理利用, 保证公路在维修养护后能够达到使用寿命的要求, 使其能够始终满足最佳的使用状态, 并有效的通过技术指标予以改善, 从而提高公路服务的整体质量, 体现更多的运输价值。

1 养护目的

所谓的养护是在公路的正常使用的基础之上对公路进行维修养护, 并对经常性病害进行防治和修复, 从而有效提高公路质量, 增加服务适应性, 对公路使用予以改善。

1.1 保证公路设施始终处于最佳性能, 以此提高公路的使用舒适度, 对损害部位及时的予以修复, 从而保证公路的畅通, 提高行车安全性。

1.2 通过合理科学的技术措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通过高质量的养护工作发挥公路的最大效益。

1.3 同预防相互结合, 对病害以及隐形病害予以防治, 从根本上将公路的抗灾能力进行提高。

1.4 若是原公路以及构造物的技术指标较低, 可以通过分期增建或者分期改善的方式予以提高, 针对沿线设施也可以通过该种措施有效提高其服务质量。

2 常用技术手段

在公路养护管理中, 技术管理是核心内容, 其作为管理工作中有关组织设计以及施工养护的重要指导, 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是技术水平提高以及养护质量保证的基础。通过技术管理能够将最新型的技术、设备以及材料引入养护工作中, 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将质量提至最高, 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投入, 并在施工中充分体现安全生产, 将养护工作全面完善。国家的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是进行养护基础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前提条件,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操作规范以及相关条件的要求, 以此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予以有效提高。在技术管理工作中应当将相关经济指标以及各种考核要求融入技术管理工作中, 另外在日常养护中应当首先对养护路段的交通状况、工程验收概况以及路况等级资料进行调查, 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 对集管理率先予以完善, 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

2.1 交通概况

交通概况需要通过相关的调查的方式予以掌握, 因此需要交通部门按照一定的计划,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观测, 并将相关数据清晰的记录下来, 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行车速度、交通量以及交通量比重, 通过整理以及处理必要的数据对交通概况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并取得相关的结果, 以供公路养护工作使用。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公路养护计划制订、养护设计方案的明确以及公路规划工作开展的依据。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中, 所以在这一项工作上, 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 作为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养护部门也应当予以相应的支持。

2.2 路况等级的作用

在养护工作中, 路况等级是对公路使用状况掌握的一种重要方式, 属于基础工作之一, 等级资料应当属于技术档案, 并且属于主要内容。其能够直接反映出公路沿线的构造物以及公路本身的基础状况, 能够作为公路养路计划编制的重要资料, 同时在项目建设以及道路规划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 在资产评估以及路产管理工作中, 路况等级也是重要的凭据。直接影响道路管理的科学化与否, 同时也是影响公路养护质量的基础前提。

2.3 养护质量的检定

公路养护质量是指公路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所保持的质量状况和服务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公路的设计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其工程内部质量状况、对原有技术状态和养护予以保持, 所以, 在养护中需要对养护质量的整体评级予以客观全面的考核。

2.4 技术档案管理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都应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是公路技术历史记录的汇总, 是以路线为单元的全部技术变更过程的资料, 应分别建立专案存档并装订成册, 以便查阅。应设置专人保管 (或兼管) , 并建立有关制度, 对重要图纸和绝密资料更要妥善保管, 要拨给资金, 购置相应的设备, 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等工作, 并明确岗位责任制。

2.5 公路养护计划

公路养护工程的计划管理, 是指从事公路养护的各级部门, 用计划来组织、协调其生产、技术、财务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做好计划管理工作,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计划的编制, 可使各级公路养护部门明确各个时期的任务和目标, 调动各级职工的积极性;并按计划要求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及时进行调度、平衡, 保证养护工程顺利进行完成。

2.6 建设GBM工程

GBM工程, 是指实现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和全面规划, GBM是其简称。实施GBM工程的目的, 是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日益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从而必须切实改善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 并以此推动我国公路标准化、美化建设进程。实施GBM工程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公路脏、乱、差、费现象, 从而达到改观换貌, 提高公路和公路职工的社会地位。

3 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探索

3.1 公路日常养护重点

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度、线形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通过巡路检查的方式, 实时掌握道路状况, 对路面损坏状况予以及时的排除, 将道路病害扼杀在早期阶段。道路管理中需要注意严禁履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即禁止铁轮车通行。全面掌握技术资料, 在养护的过程中建立相关档案。

3.2 季节性养护

气温是影响公路状态的重要因素, 所以各地应当依照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温度变化状况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 对公路进行养护,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找寻季节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做好预防和保护工作。季节性养护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在春季主要针对收缩裂缝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的裂缝进行维修养护, 通过封、灌等方式, 及时快速地将坑槽以及路面翻浆、松散等情况予以处理。

在夏季, 由于大多数地区的气温较高, 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治理泛油, 将波浪现象和拥包现象予以铲除, 恢复路面使用的舒适度。

在秋季, 由于温度开始回落, 我国沿海地区容易遭遇暴雨和台风的侵袭, 而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 因此在公路维修中需要配合天气状况, 制订适宜的修理计划, 以此完成项目目标。并提前做好冬季病害的养护修理基础, 例如对松脆和冻胀的防止以及日常的修理, 及时的修补乳化沥青封层, 并对坑槽进行填补。

在冬季, 需要针对寒冷的气候进行病害的预防、治理, 防止冰雪带来的侵害, 及时的防滑、抢险, 并做好养护材料的准备。

4 结束语

在进行养护时需要注重维修养护工作的原理, 首先应当对公路损坏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功能性和结构性损害进行有效区分。此外, 损害属于发展性损害还是非发展性损害也需要予以区分,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施行养护。

参考文献

[1]于晓坤.公路养护管理[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6

[2]彭富强.公路养护与管理 (公路与桥梁业务) [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日常维修养护 篇11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日常养护;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加倍重视绿化的施工及日常养护工作,保证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发挥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使城市居民对环境的要求得到满足。

1 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的途径

1.1 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绿化保护意识

园林建设是一项长期效益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管理养护工作较难。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单单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工作,更重要的是提高居民保护园林建设的意识,减少园林绿化建设的人为破坏。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开展,如电视、报纸、网络等人们日常接触较多的媒体,提高公民园林绿化保护意识,提高公共建设使用寿命[1]。为城市绿化建设和环境美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倡导市民积极参与到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

1.2 加强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覆盖面

道路养护是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园林日常养护工作中道路养护工作可以实施道路多级养护管理机制,加大养护工作的覆盖面,以便促进绿化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如在东莞大道东段绿化养护工程一级养护中,从东莞大道旗峰路路口至环城路立交桥下,绿化总面积463 434 m2,含党校公园、迎宾公园,园建设施包括观景平台、演出平台、休闲椅、景墙和木亭等。绿化养护包括经化的成活、修剪、施肥、浇水、除虫、绿地保洁、草地铺沙平整和植物补植、植物老化的复壮等。要求及时清理死苗,7 d内补植回原来的植物品种,并接近原来植株规格,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园建绿化设施的维护、清洁包括绿地洒水及喷灌系统,园建道路、绿地内的果皮箱的清洁、损坏维修、被盗包换;绿地内雨水井口保洁及清淤;园建道路、小景、休闲椅等的清洁、损坏维修、被盗包换。绿化修剪出来的残枝、草渣,要求在自有苗圃内堆肥,并适时施回绿地,结合化肥、有机肥的施放,恢复绿地土壤肥力。

1.3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标准化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相关绿化建设标准,在绿化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绿化标准进行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效益[2]。如在环城路东段绿化养护项目工程二级养护工作中,此工程绿化养护工作严格按照《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DB44/T269-2005)二级养护标准执行。环城路东段绿化养护,莞龙立交起至莞长路约1.6 km的环村路中间止,全长约15 448 m,绿化面积558 394.42 m2。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一系列科学、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促进园林养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2 城市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策略

2.1 强化养护管理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一个好的生态景观的形成,需要注重养护管理工作。而要想把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好,就要落实养护经费的问题。根据不同绿地的面积、植物配置等相关特性来核算不同的养护成本,保证每块绿地都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养护工作,提高相关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养护过程中,园林工人应及时进行树木修剪、施肥管理以及对缺株断档的绿化植物进行补植,使城市拥有一个良好的绿化效果[3]。城市园林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与抽查,将养护经费跟考核挂钩,从而保证养护经费能够充分使用到城市园林日常养护工作中,增强养护人员的责任心。加大督查和巡视管理工作力度,使绿化成果得到保护。

2.2 加强园林队伍建设

应该建立一种高标准的准入制度,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对园林施工及其养护人员进行严格审查,要求配有专业的园林师、安全员等,并对其相关人员的资格证书进行严格审查。撤销所有挂靠人员的职位,使企业主要技术人员年审与社保制度相挂钩。企业还应对员工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增强绿化养护等专业知识,逐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在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中开展评比工作,通过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企业共同进步。提高城市绿化园林行业的薪资报酬,吸引高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能,优化人才结构,为城市园林绿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积极推广园林科技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城市园林绿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加倍重视园林绿化科技,认识到其在培育新品种以及减少养护成本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在决策中付诸有效行动,推进园林的科研发展。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加大科技的资金投入,配有专门的研发资金,针对现实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城市园林相关的部门可采取与科研院校合作的方式,投入资金进行相关研究,促进园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园林科技的运转力,如推广利用一些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技术与新品种,在市场有效检验下,促进园林的绿化事业发展。同时,园林科技可以根据市场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园林科技得到进步。积极推广园林科技,能够有效提高园林在绿化工作方面的效率,使养护成本有所减少。园林科技中培育新品种对于城市绿化植物发挥着较大作用,形成更为美观的生态环境。

2.4 全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要想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又需要市民的全力配合。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爱护绿化环境氛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加大宣传活动,使市民对绿化等相关事宜更加了解,如进行砍伐修剪树木时要获得行政部门的审批,对于他人破坏绿化占用绿地等违法行为能够及时举报,从而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绿化环境的局面。通过号召全民参与植树活动,使社会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园林职能部门每年植树节,通过大力宣传植树的意义,使全民绿化意识有所提高,如在广州的南沙区,自2007年开始在每年的3月和4月,每周都会举办一次植树活动,如今,义务植树的概念已深得民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市民逐步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地约束自己破坏绿化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3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既要注重前期的建设问题,又要重视后来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绿化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在园林管理中,要充分利用科技等相关因素,促进园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力伟.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4(1):34-36,40.

[2]张彬.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2(20):91-92.

[3]张驭.论述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4(17):20-21.

路面施工日常养护工作的探讨 篇12

做好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工作是每个养路工人的职责, 怎样才能做好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工作。

1.1 公路路面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

1.1.1 路面坑槽和车辙是各个季节中路面

时常出现的现象, 原因是除平时养护不够, 或路面铺筑时操作质量不好, 经过行车碾压发生变形。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应及时按工序处理。

1.1.2 路面波浪是由于路面铺筑质量不

好, 养护不善,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产生有规则的起伏, 形似“搓板”不但影响车速, 而且加快车辆结构厚度过薄潞面材料颗粒偏细, 粘结料不足, 施工时拌和不均匀, 碾压不密实等情况都容易产生。

1.1.3 路面松散是在天气干旱时发生, 主

要是由于铺筑路面时粘土料含量少, 塑性指数低, 材料拌和与分布不均匀, 碾压不实, 或平时养护工作做得不够造成的。此外, 由于冰冻翻浆, 经和车碾压, 路面隆起开裂也将形成松散。

1.1.4 沉陷是路基本身强度不足引起的。

当大型车辆行驶到路面上, 如其强度不足就会出现坑槽, 车辙既深且多, 或破坏面积很大且深达基层;或路面沉陷过剧, 路基翻浆严重等情况, 须进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1.1.5 路面啃边是由于养护不周潞肩缺土

或路肩被水冲刷, 车辆碾压沉陷和没及时填土养护, 经车辆先靠边行驶、碾压造成的。出现啃边后应及时补救以免扩大。否则将来既耗材又费力。

1.1.6 公路路基翻浆的形成是因公路大多

都建在靠近农村和团场的农田地带就是不靠农田的公路, 农田冬季灌溉渗入路基底部。随着毛细水的上升, 路基土层受水浸透而冻结。待春暖化冻时潞基土层内的水由上而下化解, 化解的水继续向下渗透, 如果路基土层属于透水性良好的材料, 对路面不会产生在太大的影响, 但在盐碱地带的路基, 如果材料的透水性不好, 在行车反复碾压下潞面出现“弹簧”现象, 这种状况大部分出现在每年的2月底。严重阻碍交通.导致翻车、阻车, 给公路运输造成的危害极大。

1.2 根治病害的措施

1.2.1 必须做到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

整洁.对路面的本身变形。要事前做好预防、及时修理, 使路面没有破损、裂纹, 提高路面质量, 延长使用年限, 一般常做以下工作:

(1) 经常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消除路面上的碎石、砖块、垃圾、粪便等杂物; (2) 路面出现坑槽、裂纹、啃边应及时进行养护、修补, 路面损坏严重时应进行被强、罩面或翻修; (3) 边坡遇雨水冲刷坍塌时要进行及时培土和维修; (4) 路肩经车辆碾压和牲畜踩踏出现下沉时要及时进行填土, 保持油路不啃边; (5) 有边沟的路段要保持边沟清洁以便畅通。

1.2.2 对路面翻浆的处置。当路面出现翻

浆时。采取的根治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换土法”, 一种是“打砂桩”。

(1) 换土法:公路路基由于常年受路边耕地水的侵蚀, 每年春季出现路基翻浆。造成路面破损, 随时间推移。翻浆越来越严重, 导致阻车、滞留车辆, 为了解决这种现状, 尽快恢复路况, 可采取“换土法”来处治该路段翻浆的路基, 具体施工方法是:为了不影响通车, 先开挖半边路基, 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层约1.5m深, 将翻浆土全部挖除, 最底层50cm厚采用5cm以下粒径的天然砂砾分层填筑夯实, 中间50cm用粒径次之的天然砂砾分层填筑夯实, 最上一层50cm厚用75%的天然砂砾与25%的粘土掺配、拌匀分层填筑夯实, 在其上可做沥青路面。 (2) 打砂桩:其具体做法:在路面纵横每2m2挖一直径为50cm、深1m的坑, 为便于行车, 采用半边施工。在坑内80cm厚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夯实, 上面20cm采用符合做级配层的天然砂砾80%掺配20%粘土, 拌匀填筑夯实。在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1.2.3 对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边等病

害的处理。可挖去路同的损坏部分, 将路基下部垫入砾石、洒水、夯实后.洒上冷底子油, 将钳缝处刷入沥青, 将沥青料拌合好后进行修补碾压密实, 一般分为两层, 下部为0.5~2.5cm沥青拌合料, 厚度2.5~3cm, 上部为中粗砂和0.5cm, 绿豆砂拌合料, 厚为0.5~0.8cm。通过修补、碾压成形即可通车。

1.2.4 对公路桥涵要进行不定期的养护,

保证桥涵畅通、无杂草, 发现桥涵损坏时要及时上报主管单位进行维修, 阻断通车时要设好安全标记。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每年对公里碑、路缘石、桥栏杆要进行两次粉刷, 对损坏和缺少的标志牌要进行补齐和更换, 保证有明显、醒目的公路标志。

2 公路路面施工前准备工作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公路的施工与养护中。其准备工作是贯穿于施工或养护全过程的工作内容。而且也是一项先行的工作, 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落实、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性质, 大致分成3个阶段: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工程施工期间准备工作, 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 掌握并落实好各阶段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2.2 路基施工

2.2.1 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路基施工的

主要内容为:路基的填挖施工。路基综合排水、防护、加围及路基整修;冬季为雨季的施工:取土挖与弃土堆选择。护坡道及碎落台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沟或改河工程。土石方的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

2.2.2 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公路

的使用效率需对路基施工做以下要求: (1) 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2) 满足设计强度; (3) 保持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4) 必须精心施工。即在施工中另采用透水性比较好的填筑材料。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同时要注意路基的整体压实及路基排水构造物的施工质量: (5) 除在条件极其困难的Ⅲ、Ⅳ级公路可采用人工施工。但路基压实必须采用机械压实外, 其他等级公路施工应在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甲级鉴定过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机具和新的检验方法; (6) 合理用地, 保护生态环境; (7)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确保工程质量。

2.3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主要有: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贯入式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碎石路面等, 下面只对沥青表面处治加以阐述: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裹覆矿料。铺筑厚度小于3cm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 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下层路面结构层, 使它不直接受行车和自然固定的破坏作用, 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改善行车条件。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半等交通量 (300辆/昼夜~2000辆/昼夜) 的碎 (砾) 石沥青路面, 旧沥青路面表面空隙较多, 加铺表处层起防水作用, 旧沥青路面表面因不断磨耗而过于光滑时, 加铺带有棱角的硬质矿料做成的表处层, 以恢复和提高路表的抗滑能力。交通量有适当增长, 而旧路面结构强度不相适应时。应先进行补强。然后加铺表面处治, 改善路面使用状况。沥青表面处治所用的沥青材料应有:渗透性好, 凝结时间短。能有较大的粘结力, 便于浇洒和施工, 耐久性好.不易老化。沥青路面所用矿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须与沥青材料有良好的粘结力, 应干燥、无风化、清洁、无杂质。沥青路面铺筑方法分为: (1) 层铺法。它适用于备有沥青洒布机具。施工路段较长, 交通量较大, 且气温适宜, 施工程序为:安装路缘石 (砖) 、扫基层和放样、洒透层沥青、浇洒第一次主层沥青、撒铺第一次矿料、碾压、洒第二次沥青、撒铺第二次矿料、碾压、洒第三次沥青、撒铺第三次矿料、碾压、交通控制、初期养护; (2) 拌合法。适用于运输车辆较多且料场位置适中时, 采用集中拌和法.当缺少运输车辆施工路段, 交通量较小或施工气温较高时。可采用就地拌和法施工, 施工程序为:路拌法施工程序:筛备矿料、安装路缘石 (砖) 、清扫放样沿路分推备料、人工干拌、掺和沥青拌匀、摊铺成型、碾压、初期养护.场拌法施工程序:熬油、定量配料、机械 (或人工) 集中在场地拌和、运料、安装路缘石 (砖) 、清扫放样卸料、摊铺整形、碾压、初期养护。

参考文献

上一篇:慢性宫颈炎的治疗研究下一篇:数学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