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改造

2024-10-05

监控改造(通用11篇)

监控改造 篇1

摘要:为了确保实现杏花煤矿综合自动化全面实施, 作为煤矿重要系统之一的供电系统需满足自动化要求, 因此在对杏花煤矿作自动化设计同时, 对其高、低压开关进一步改造提出建议。

关键词:矿井供电,监控系统,改造

0 引言

杏花煤矿变配电监控系统包括:地面6k V变电站监控系统、井下中央变电所监控系统、东一采区变电所监控系统及中一采区变电所监控系统。为了确保实现杏花煤矿综合自动化全面实施, 作为煤矿重要系统之一的供电系统需满足自动化要求, 因此在对杏花煤矿作自动化设计同时, 对其高、低压开关进一步改造提出建议。

1 地面6k V变电所监控系统

地面6k V变电所已经改造, 淘汰了旧设备, 选用了新高、低压开关设备。因此结合变电所实际及自动化技术要求, 设计一套地面6k V变电所监控系统。

1.1 技术要求高压开关要求:

能够提供电压、电流等电气参数信号;提供高、低压开关柜分合闸状态信号;具备可实现远程操作的功能。

1.2 监测、监控内容监测高、低压开关状态;

监测每个高压回路, 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具有远程操作功能 (地面6k V变电所原则不允许远程控制, 在设置操作权限后, 可以做到远程监控) 。

1.3 系统方案地面6k V变电所监控系统可以考虑3种方案。下面就改造方案作一阐述。

第一种方案:配置高压综保、采用通讯接口方式高、低压开关配置智能微机综合保护单元 (综保) , 综保可采集电压、电流等电器参数, 监测开关运行状态。综保带有R S485接口, 提供标准M O D B U S协议, 通过R S485转以太网设备、光缆等, 将综保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实现数据上传至调度中心;R J45接口, TC P/IP协议。

第二种方案:采用硬结线方式采用PLC控制系统。电压、电流等模拟信号通过硬结线接至PLC, 高压开关分合闸状态信号也通过硬结线接至PLC, 由PLC完成数据采集。选用西门子公司S7-300PLC, PLC配置C P343-1以太网通讯模块, 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过地面光纤环网, 将数据传至调度中心。

第三种方案:配置电量采集模块监测、检测高、低压开关状态及电气参数高压开关通过电力监测模块和分布式ET200M I/O模块, 完成各柜的电参数检测、合分闸控制与开关量参数检测, 低压进线开关通过ET200M I/O, 完成状态参数检测及进线柜的合分闸控制。高压开关选用PM M 2000电力监测模块。选用西门子公司S7-300PLC, PM M 2000电力监测模块、ET200MI/O通过Profibus-D P现场总线与PLC通讯;由PLC完成现场数据采集、上传。PLC配置以太网通讯模块, 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过地面光纤环网, 将数据传至调度中心。电力监测模块、ET200M安装在PLC柜内。

以上3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方便易行, 造价不是很高, 但杏花煤矿6k V变电所高、低压开关已经改造完, 再进行二次改造比较困难, 且通过R S485转以太网设备, 通讯效果不好;第二种方案虽然为传统控制模式, 但可靠性高, 方便易行, 目前杏花煤矿6k V变电所设备适合这种方案;第三种方案采用现场总线方式, 可靠性高, 但工程改造复杂, 成本也高。经比较选用第2种方案。

2 井下中央变电所监控系统

杏花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与中央泵房在一个硐室, 二者监控系统设计为一个整体。现在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还是手动操作产品, 杏花煤矿这次技改工程, 即将更换新型设备。为了保证中央变电所实现自动化监控, 特对中央变电所设备改造及实施自动化工程提出技术要求, 并作出相应实施方案。

2.1 技术要求高压开关要求:能够提供电压、电流、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等电气参数信号;提供高压开关柜分合闸状态信号和控制高压开关远程集中控制的接入端子;具备可实现远程操作的功能。

2.2 监测、监控内容监测高、低压开关状态;监测每个高压回路, 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具有远程操作功能。

2.3 系统方案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柜配置综保, 带有R S485接口, 提供标准M O D B U S协议;

通过在井下主排水PLC配置C P341模块, 将综保接入PLC, 有PLC完成高压开关电力参数采集;通过井下光纤环网, 将电力参数上传, 能够在矿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3 采区变电所监控系统

杏花煤矿采区变电所包括东一采区变电所、中一采区变电所。东一采区变电所矿用隔爆型真空配电开关, 已经更换为河南省济源市防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中一采区变电所即将更换。新设备在电量采集、显示等功能有了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 但没有提供通讯接口, 而且防爆壳没有外接喇叭口, 由此看来, 目前采区变电所不能实现自动监控。但考虑杏花煤矿今后综合自动化扩展, 作出了以下技术要求, 预先设计了采区变电所监控系统。

3.1 技术要求高、低压防爆开关要求:

能够提供电压、电流、电量等电气参数信号;提供高、低压开关柜分合闸状态信号;高压防爆开关可实现远程操作的功能, 低压防爆开关实现远程操作。变电所高压防爆开关配置综合保护装置, 能够实现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气参数采集;配置综保装置, 对外提供至少一个R S485通讯接口, 采用标准M O D B U S通讯协议;高低压防爆开关具有电动操作机构。

3.2 主要设备东一采区变电所、中一采区变电所矿用隔爆高、低压开关。

3.3 监测、监控内容矿用隔爆高、低压开关状态、故障状态, 电压、电流等电器参数。

高压防爆开关可实现远程操作的功能, 低压防爆开关实现远程操作。

3.4 系统方案可以考虑3种方案。

方案一变电所高压隔爆开关配置综合保护装置, 能够实现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气参数采集;配置综保装置, 带有R S485通讯接口, 采用标准M O D B U S通讯协议。通过R S485转以太网设备、光缆等, 将综保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通过井下光纤环网, 实现数据上传至调度中心;R J45接口, TC P/IP协议。

方案二采用PLC控制系统。电压、电流等模拟信号通过硬结线接至PLC, 高压开关分合闸状态信号也通过硬结线接至PLC, 由PLC完成数据采集。选用西门子公司S7-300PLC, PLC配置C P343-1以太网通讯模块, 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过井下光纤环网, 将数据传至调度中心。PLC配置于矿用隔离防爆柜, 输出本安信号。

方案三采区变电所高压隔爆开关柜通过PM M 2000电力监测模块和ET200M I/O分布式I/O模块, 完成各柜的电参数检测、合分闸控制与开关量参数检测, 低压进线通过ET200M I/O, 完成状态参数检测及进线柜的合分闸控制, 全部开关柜设计成为能可靠接入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柜。控制站选用西门子公司S7-300 PLC, ET200M I/O站及PM M 2000电力监测模块通过Profibus-D P总线接入PLC, 完成变电所高低压开关的监控功能。PLC配置以太网通讯模块, 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过地面光纤环网, 将数据传至调度中心。PLC配置于防爆柜, 输出本安信号。

以上3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中, 由于杏花煤矿采区变电所高、低压开关已经改造完, 另配置综保设备比较困难, 且通讯效果不好;第二种方案实施, 采用硬结线方式, 可靠性高, 成本低, 但也涉及高压防爆隔离开关问题;第三种方案采用现场总线方式, 控制技术先进, 可靠性强, 但也涉及到高压隔离防爆开关改造问题, 且成本也高。因此, 采区变电所方案具体采用, 需根据矿方设备再次改造再定。

监控改造 篇2

致:

经管委会保卫部门反馈及我司对贵单位长期的维护时发现的一些问题情况;

1、发现安装于大门通道用于监控出入的车辆的摄像头因使用时间已经很久,录像效果模糊不清晰。已不能满足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清晰辨别的要求;

2、因政务中心广场外的球机主要针对政务中心及广场红旗若干位置监控,对进出临时停车场出入口无法有效监控到位;

3、政务中心外墙的2号摄像头因被老鼠咬断摄像头主线缆而无法使用。

4、食堂1楼大厅的摄像头因防雷电源故障无法正常使用;

5、管委会大门左右两边经常出现人为和交通等隐形事故,为防止不必要的纠纷产生及对事件的掌控,建议安装一摄像机对周界环境的监控。

综合以上问题,我司目前给出如下解决方案:

1、对管委会大门通道摄像头更换球型摄像机,利用球型摄像机可调节远近距离及焦距的原理可以对进出大院门口的一切车辆、车牌、人员达到更高的识别度进行有效的监控。

2、将原大门通道拆卸下的摄像头安装于保卫室房屋顶上对进出政务中心临时停车场及周边环境的监控。

3、将政务中心外墙2号摄像机维修好后移动位置对准信访办接待室门口,对来访人员进行有效的监控。

4、更换食堂1楼大厅摄像头的防雷电源,保证该摄像头对进入食堂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监控。

5、在位于保安室后立杆安装一个360度的球机对大门进行高效无死角的监控。

附详列设备及施工清单,请领导审批予以拨付该项工程。

涉黑涉恶罪犯的改造与监控 篇3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社会 检察监督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证考察

2002年2月,中央部署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过一年来某市外地罪犯遣送处收押、遣送的罪犯的情况分析,以及对该市狱内服刑涉黑涉恶罪犯改造情况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该市涉黑涉恶犯罪除一般涉黑涉恶犯罪均具有的团伙成员基本固定、有保护伞等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层面

1.犯罪人员以当地无业人员和周边省份流动人员为主。该市自2006年8月份开始收押、遣送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的第一批涉黑涉恶罪犯,至2007年8月,共收押281人,涉及43个犯罪团伙。281名罪犯中,该市70人,黑龙江65人,河北32人,吉林25人,内蒙古21人,河南15人,辽宁11人。以上七个省份共计239人,占84.5%。

2.郊区、城乡结合部为涉黑涉恶犯罪活动的主要区域。如以胡氏兄弟为首的涉案人员多达34人的特大涉黑团伙,在该市郊县横行长达10年之久。他们在非法经营获得暴利的基础上,豢养大批打手,动辄对他人实施伤害行为,或以种种借口敲诈钱财。“东北老大”朱某带着一帮亲戚长期“统治”着该市城郊的二手手机市场,他用暴力迫使二手机商贩交保护费,还逼迫卖家低价卖手机。

(二)文化层面

1.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成员多以亲戚、老乡关系为纽带。如某二手手机市场的朱某犯罪团伙,其主要成员均为主犯朱某的东北亲戚、老乡;某雷某犯罪团伙中,与雷某同时受审的17名被告人中,除10人是本地人,其余均为吉林市人,多是雷某豢养的打手。

2.涉黑涉恶犯罪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密切联系。如在某县卖淫一条街专门进行恐吓、殴打、抢劫活动的鱼叉帮,以江西籍男子为主,专门为站街女拉客招嫖活动提供保护,给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影响。

(三)法律层面

1.罪名分布情况。在281名涉黑涉恶罪犯中,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2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31人;故意伤害罪36人;寻衅滋事罪122人;其他100人。

2.刑期普遍较短。281名罪犯中,判处有期徒刑1-4年的罪犯164人;有期徒刑5-9年的罪犯67人;有期徒刑10-14年的罪犯25人;有期徒刑15-20年的罪犯22人;无期徒刑罪犯1人。

3.因同一案件多人被劳动教养或逮捕情况突出。如,因2006年6月1日,在某县一歌厅内寻衅滋事,周某、刘某、罗某等37人同时被劳动教养,同案的另外26人被依法批捕。又如,因在某村寻衅滋事,张某、王某、高某等13人被同时决定劳动教养,其中12人皆为该村村民。

4.曾受过刑罚或劳动教养处理的人员比例较高。该市各劳教场所共收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86名,其中曾经受过刑罚或劳动教养处理的有32人,占总数的37.2%,其中3名劳教人员已经是第5次因违法行为被依法处理。

二、重拾那些被放逐的社会原因

当一个天生的盲人手术后复明,他直接看到的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个现象世界。相反,他看到的只是令他心烦意乱的杂乱无章的形式和色彩,这些视觉印象华而不实地纠结在一起,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可以理解的关系。唯有通过缓慢而又坚韧的努力,他才能教会自己:这种混乱确实呈现出了一种秩序。[1]

当笔者着手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分析时,所处的境遇与这样的复明者相去无几。种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堆陌生印象的混合,对于这样一个未知的领域,实事求是地说,笔者就是一个盲人。事实上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缓慢而又坚韧的努力”,还需要发现和借助经济分析的“工具”,否则将陷入种种社会乱象的泥沼,而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调查研究。本文试图呈现的是这样一种研究体系:“这个体系,不管它可能还显得怎样地不够完整,却并不是建立在空洞的世界主义之上的,而是以物质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的。”[2]它提供了一种量化和直观的手段,使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为每一个有教育的人所理解。

(一)从经济根源出发的分析

犯罪经济学家长久以来就注意到贫穷和犯罪的关系,但是有系统地提出经济不均衡与犯罪的关联性的是布劳(Blau)。布劳夫妇在他们的论文中,用基尼系数(Gini index)[3]来测量社会总体财富分配不均程度。(见图4)

基尼系数就是图4中劳伦斯曲线与对角线(线段EF)之间的三角区块所占的比例,对角线表示该地区财富分配完全平均,劳伦斯曲线越靠近对角线,表示分配越平均。三角区块的面积越大,或比例越高,表示该地区财富分配越不平均。理论上,基尼系数一定介于0(绝对平均)与1(完全不平均)之间。

基尼系数常常被用于检验经济不平等与犯罪率高低之间的关系,应用到对中国问题研究上,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1)地区差距。从200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比例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52.4%、28.5%和19.1%,东部的比重比中部、西部的总和高出4.8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地区差距还在不断扩大。(2)城乡差别。统计显示,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已经由1995年的2.7∶1逐年提高,2003年达3.23∶1,2004年达3.209∶1,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20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扩大到4∶1。(3)流动人口增加。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它经济资源大大过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大批企业冗员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民工潮”,这些都加剧了人口的流动性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原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指出:中国流动人口群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在公布是1.5亿,跨省际的流动人口在4000-5000万之间。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在新的社会分层形成时期,由于制度性歧视、整体性淘汰这样一些集体性排斥的方式,使得一大批不幸的人们被沉淀下来,落到社会底层,形成了一个弱势的社会阶层,[4]这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

我们说社会的最底层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社会基础,是因为黑社会组织的成员主要来自这个阶层。但是,并非所有这个阶层的人成为黑社会组织成员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事实证明,在这个社会阶层中,只有一部分人是最危险的分子,那就是未改造好的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和过去有劣迹受过政府处理的人,他们的人身危险性较大,恶习较深,反社会性很强,又有违法犯罪经验;而且,由于不好安置就业,经常游手好闲,生活困难,很容易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黑社会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或骨干分子。”[5]为此,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同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合作,形成对于重点人口改造和监控的合力,减少这些人未改造好就流入社会,进而勾结在一起重新成为黑恶势力的机会。

(二)从法律视野出发的期盼

犯罪经济学使用的另外一种方法称为选择分析法。它认为当某人进行犯罪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进行其它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他便会从事犯罪活动。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列函数表示:

在该函数中,Oj表示特定时期的犯罪数量,pj表示每宗犯罪的定罪可能性,fj表示每宗犯罪的惩罚,uj表示所有其他影响的混合变量(包括从事合法与其它非法活动所得到的收入、逃避逮捕的机会和犯罪意愿等)。很明显,如果某人j对风险持偏重态度,那么pj的增加将使预期效用的减少超过fj的同等百分比的增加,因而减少犯罪数量;如果j对风险持回避态度,那么fj的增加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j对风险持中性态度,那么pj与fj可以产生同样的影响。一般理论认为,不论pj与fj的内部作用机制如何,它们都是影响犯罪数量最显著的因素。此外,多数司法人员的共同感受是,定罪或惩罚可能性的变化,对犯罪有更大影响。

如果说在市场经济重塑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社会控制弱化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孳长的环境和条件的话,[6]以上函数的重要启示在于:社会控制力的弱化首先表现在刑事控制力的弱化上。中国当前面临着新的刑事控制模式的选择。一方面,社会防卫理论主张应当破除重刑主义与泛刑罚化的观念。例如陈兴良教授分析,中国当前的犯罪是经济转轨的必然代价,是社会转型的阵痛,因此“对于犯罪问题在心理上的承受上应更强一些,容忍度应当放得更大一点,把社会治安正常的标准定得宽一些。只要犯罪活动没有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从而严重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那就是正常的情况。”[7]另一方面,刑罚威吓理论主张国家应当保有和适时行使对犯罪进行法律制裁的力量。该主张的合理性源于功利主义的思考,例如菲利虽然反对报应和刑罚,但他却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刑罚,尤其是正在执行时的那种消极但却实在的效力,所以当我们一方面赞赏古典派在减轻刑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我们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缩短了刑期是既错误又危险的。”[8]如何建构社会防卫与刑罚威吓二元平衡下的刑事控制模式,是检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以下两个方面的刑事控制力弱化,特别有利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孳长:(1)对黑社会性质犯罪打击不力,使其逐渐坐大成势。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打击处理这类犯罪时,往往就事论事、就案论案,没有作为有组织犯罪,把各种犯罪事实集中起来,综合考虑打击处理措施,使有些犯罪团伙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得以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地方公、检、法机关对这类犯罪在打击处理上存在着认识不一致、执法思想不统一的问题,这就很容易出现案件降格处理,大案化小,小案化了,半途而废,虎头蛇尾。[9](2)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控制、改造不力。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近几年来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许多统计资料证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分子,绝大多数来自刑释解教人员。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同时致力于构建富有成效的刑事控制模式,检察机关在对涉黑涉恶罪犯的改造与监控过程中,应当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总方针,在战略上采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政策上要宽严相济。

三、强化检察监督的初步建议

(一)依法严格控制涉黑涉恶罪犯减刑幅度

依据罪犯的具体情况,在办理罪犯减刑工作中,对符合“从宽条件”、“一般条件”、“从严条件”的罪犯每次可分别办理幅度由大到小的减刑。根据打黑除恶的有关政策,监狱在办理减刑工作中对涉黑涉恶罪犯按照“从严条件”的标准掌握,检察院对监狱办理减刑工作进行全程法律监督,对涉黑涉恶罪犯的减刑幅度依法严格把关。

(二)依法严格管理涉黑涉恶人员

对会见、通讯严格把关,会见范围仅限于直系亲属,来往信件严格审查。对团聚、放假、准假、奔丧探视等活动严格掌握,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防止内外串通。对同一团伙的涉黑涉恶人员进行拆分,分散到不同的监狱进行管理,严防在监狱内继续拉帮结伙。各监狱对涉黑涉恶罪犯的日常表现和思想动态进行重点掌握,单独排查,并在每月的工作汇报中单独汇报。

(三)涉黑涉恶罪犯释放日期集中,检察机关应加强与相关机关的信息沟通和配合,防止他们再次纠合

因同一案件被逮捕的涉黑涉恶罪犯,关押期限基本相同,导致释放日期相对集中。例如因寻衅滋事同时被逮捕的周某等37人中,14人在2007年5月31日释放,18人在2007年8月31日释放,5人在2007年11月30日释放。针对此种情况,检察机关要加强同公安机关的工作联系,及时将拟释放涉黑涉恶罪犯情况向公安机关进行通报,以便公安机关对他们释放后在社会上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了解掌握,严防他们再次纠合起来,危害社会。

(四)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配合应进一步加强

监狱、劳教所承担着对涉黑涉恶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承担着对监狱、劳教所的执法监督工作,双方应当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和配合,统一执法政策,交流执法经验,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打黑除恶的合力,提升工作效果。

注释:

[1][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5页。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

[3]曹立群、周愫娴著:《犯罪理论与实证》,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4]在社会学中,用来解释这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论是社会分层理论。所谓社会分层是一种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社会分层理论借助阶级、阶层的范畴来解释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现象。

何秉松:《黑社会犯罪的自组织原因论(上)》,载《政法论坛》第20卷第4期。

张德寿:《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5]何秉松:《黑社会犯罪的自组织原因论(上)》,载《政法论坛》第20卷第4期。

[6]最早在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他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能的控制,初级群体的迅速解体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社会交往的“匿名度”大大提高,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难以对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离轨、犯罪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必须加强社会控制这一机制来维持社会秩序。

[7]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8][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监控改造 篇4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经总干线至下土寨分水闸后分成向太原供水的南干线和向大同供水的北干线。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即总干线和南干线,建有5座泵站,分别为总干一级泵站、总干二级泵站、总干三级泵站、南干一级泵站、南干二级泵站,目前5座泵站共装有15台大功率供水机组。供水机组的主轴密封以及渗漏泵、检修泵润滑用水均由清水系统中的清水加压泵提供,因此清水系统是泵站的重要辅助系统。

1 总干一级泵站清水系统

1.1 加压泵房

总干一级泵站厂外加压泵房布置在总干一级泵站主交通洞口附近。其内设有3台清水加压泵(均为卧式离心水泵)和2台生活(消防)水泵(型号为D12-25X9);控制设备有PLC控制柜(内设PLC)、卧式离心水泵软起动柜(内设3台软起动装置)、生活(消防)水泵软起动柜(内设2台软起动装置)、加压泵电源柜、生活(消防)水泵电源柜。

3台清水加压泵工作方式为1台工作、1台工作备用、1台检修备用。在PLC控制柜上,可对清水加压泵选择自动、手动、切除控制方式,工作泵、备用泵可轮换,清水加压泵同时最多可运行2台。在自动控制方式下,清水加压泵的起停由高位蓄水池和低位蓄水池的水位信号控制:当高位蓄水池水位不足,达到下限值时,自动起动清水加压泵从低位蓄水池抽水向高位蓄水池补水,一旦高位蓄水池水位达到上限值,便自动停运清水加压泵以防止溢流;在低位蓄水池水位不足时,为防止清水加压泵空转,将自动禁止或停止清水加压泵运行并发出警报。高位蓄水池的2腔内均设有水位计,相应的显示仪表设置在加压泵房PLC控制柜内。正常情况下,由其中1只水位计控制清水加压泵的起停,2只水位计可切换使用。当高位蓄水池某腔检修时,本腔内的水位计退运,另一腔的水位计投运。高位蓄水池2腔内还设有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以远方监视用水位计。

2台生活(消防)水泵工作方式为1台工作、1台检修备用。在PLC控制柜上,可对生活(消防)水泵选择自动、手动、切除控制方式,水泵同时最多可运行1台。在自动控制方式下,水泵的起停由地面厂区生活(消防)水池的水位信号控制。厂区生活(消防)水池设有1套水位计,输出4~20mA信号,相应的显示仪表设置在加压泵房控制盘柜内。

1.2 潜水深井电泵

在黄河滩#1、#2深井泵房各设有1台潜水深井电泵,均由PLC控制柜控制。潜水深井电泵可将深井泵房深井中的清水抽至低位蓄水池。

在PLC控制柜上,可对潜水深井电泵选择自动、手动、切除控制方式。在自动控制方式下,潜水深井电泵的起停由低位蓄水池的水位信号控制。低位蓄水池设有1套水位计,输出4~20mA信号,相应的显示仪表设在加压泵房PLC控制柜内。2台潜水深井电泵均带有水位测控装置,输出4~20mA信号至对应的潜水深井电泵房PLC控制柜。潜水深井电泵流量,深井水位、水位报警信号送至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控制柜显示、报警。

1.3 清水系统数据通信方式

(1)潜水深井电泵房PLC通过数字接口传送潜水深井电泵状态、运行方式信号和深井水位信号至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低位蓄水池水位信号通过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传送至潜水深井电泵房PLC。

(2)高位蓄水池水位信号直接送至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生活(消防)水池水位信号先送至加压泵房生活(消防)用水PLC后,再通过其I/O接口传送生活(消防)水池水位信号,生活(消防)水泵状态、运行方式信号至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

(3)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通过数字接口(光纤传输)传送潜水深井电泵状态、运行方式信号,深井水位信号,清水加压泵状态、运行方式信号,低位蓄水池水位信号,高位蓄水池水位信号,生活(消防)水池水位信号,生活(消防)水泵状态、运行方式信号至总干一级泵站监控系统公用LCU,从而在总干一泵站监控室实现对清水系统的远方监控。

2 总干一级泵站清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水位计

总干一级泵站高位蓄水池、低位蓄水池和生活(消防)水池均位于泵站山(坡)上,其水位均采用接触式(投入式)水位计测量,水位信号则经电缆传输至PLC控制柜。在雷雨季节,清水系统易遭感应雷击而损毁,因此只能长期采用手动、现地控制方式,导致清水系统一直运行在不稳定、不可靠状态,并曾引起主轴密封水压力不足,致使机组停机的事故。多年的运行情况和维修记录证实,该种水位测量与信号传输方式不适用于引黄泵站清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必须进行技改。

2.2 自动控制系统

#1潜水深井电泵自动控制系统所需的深井水位等信号均未接入潜水深井电泵房PLC,因此只能手动控制#1潜水深井电泵运行。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与#1、#2潜水深井电泵房PLC进行通信的MB+网已中断,造成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无法将低位蓄水池水位信号下传至潜水深井电泵房PLC,也无法接收潜水深井电泵房相关信号并上送至监控系统公用LCU,因此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及远方监控功能。

3 改造方案

方案一:采用超声波水位计。该种水位计为非接触式,通过测量声波反射时间来计算水位。它以无线方式来传输水位信号,避免了传输电缆被挖断和雷雨季节水位计遭雷击的问题。

方案二:采用雷达式水位计。该种水位计同样为非接触式,靠测量雷达波反射时间来计算水位。它同样以无线方式来传输水位信号,避免了传输电缆被挖断和雷雨季节水位计的雷击问题。

4 方案实施

在总干一级泵站高位蓄水池安装1台超声波水位计试运行后发现,天气寒冷或降温较快时,超声波水位计探头表面会出现水雾或冰霜,影响测量精度。因此,随后将高位蓄水池的超声波水位计更换为雷达式水位计。雷达式水位计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并在其安装处设置避雷针等防雷设施,因此改造后的清水系统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雷达水位计、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避雷针。

恢复MB+网连接,通过MB+网实现潜水深井电泵房PLC与总干一级泵站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之间传输潜水深井电泵相关信号及低位蓄水池水位信号的功能。由此可保证潜水深井电泵在低位蓄水池水位下降时能自动补水,到达指定水位后自动停止;在深井水位较低时,潜水深井电泵能自动停止,以防因缺水而烧损;所有水位信号及故障信号、起停信号通过总干一级泵站加压泵房技术供水PLC上传至监控系统公用LCU,恢复清水系统的自动控制及远方监控功能。

为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在总干一级泵站的高位蓄水池、低位蓄水池、生活(消防)水池分别加装1套浮子式水位计,其与雷达式水位计共同组成水位测量系统。浮子式水位计以开关量的形式将报警水位信号送入清水系统(开关量同样采用无线方式传输)。在雷达式水位计和现有控制单元PLC发生故障后,浮子式水位计可控制清水系统加压泵继续工作。开关量参与控制的回路与PLC所控制的回路相互独立,仅作为PLC控制回路的后备。这2个回路可自动切换,并对PLC故障或浮子故障报警。正常情况下,以雷达式水位计采集的模拟量控制系统为主用,浮子式水位计采集的开关量控制系统为备用。

5 技术指标

水位计、无线传输装置、太阳能供电系统需满足的技术指标:所有设备要求能全年不间断运行;设备安装于户外,环境温度范围为一30~38℃;水位计测量精度为±1cm;水位计测控仪最终输出4~20mA的模拟量至清水系统自动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装置传输数据可靠,传输距离在5km左右,转换精度需达到0.5%;太阳能供电系统能保证水位计及传输设备可靠工作,并需加装防雷击装置。

6 结束语

**镇中心学校监控系统改造方案 篇5

一、模拟监控系统设备

目前部分学校还在使用之前的传统的模拟监控设备,这种设备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通过IP网络与教育局在建的视频监控平台进行系统对接,因此这一部分学校的监控系统需要淘汰更换。

二、监控主机的整合部分学校的监控主机(监控硬盘录像机、监视器等)摆放不集中,分布在食堂、门卫、监控室等地方,建议各校采取以下方式:

1、统一安装到监控室,①直接将将多处监控主机统一安装到监控室,所有摄像头从监控室集中供电;②将多处监控主机统一安装到监控室,在原有硬盘录像机所在位置增加相应路数的交换机,交换机需摆放至壁挂机柜内,减少空间占用、加强安全性。交换机与监控主机的距离在100米以内可以用网线进行连接,如超过100米的距离需要采用光纤设备进行连接。

建议采取这种方式,便于落实24小时专人管理,减少维护维修成本。

2、如果改造任务太大,无法将所有录像机整合一处,可以设置监控室,通过电源线和网线将多处的监控主机连接到监控室,完成集中供电和网络传输。距离100米以内使用网线和电源线进行连接,如果距离超过100米就应增加相应的设备进行连接。

三、线路的改造问题

这部分主要是摄像头和交换机的供电,各校的电路情况都不一样,部分学校的电路采取的是就近取电,部分学校是分片集中供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

1、后期的维护困难,无法准确的判断设备故障原因;

2、部分设备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无法正常运行;

3、电压等稳定性比较差得情况下损坏率比较高;

4、无法采用UPS备用电源实现应急供电;

线路的改造方案

各校需要根据情况采用集中供电的方式,以下几种改进方式仅供各校参考:

1、网线是标准网线(8芯双绞线)的,①如果就近取电的摄像头多且分散,线路凌乱导致改造任务大,可以考虑通过增加网线供电交换机和,同时在每个摄像头处增加网线供电转换接头实行网线供电;②改造任务小的可以从机房或监控室单独拉电源线到所有摄像头,实现集中供电。

监控改造 篇6

【关键词】SCADA;双流电力;监控系统;改造

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业能源,电力在现代企业产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发电、变电站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了国家电网的建设改造。而伴随电力行业各式各样的新技术以及各种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之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电力系统的设施、设备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SCADA双流电力监控的自动化系统在电气运行的正常化中的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大大减少该电力设备的维护费用。电力监控的自动化成为了分析判断事故的依据,更以其高效可靠的性能受到广泛的青睐。SCADA双流电力监控的自动化必将为我国的电力行业做出重大贡献。

一、改造的必要性

伴随着双流控制系统使用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信息的保护量也日渐复杂。原先的“技术规范书”与“技术协议书”中的配置即双机单网的结构也存在着诸多的隐患。自动化配网的认识不够清楚,应用的过程中也不够明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其应用的后期没有确定具体的受益者。系统缺乏细致而统一的规划,“盲人摸象”现象也较为突出。配电网架较为薄弱、应用的基础也不够牢固,抵抗恶劣环境的水平也需要提高。供电企业生产管理复杂,自动化过程中体制管理适应性并不強,对于职责的界定也不够清楚,维护工作也很薄弱。因此对原来的间隔层中的总线网通道单一问题的改造就已经是势在必行。为了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行,广大居民用户实现生活的正常化。我国对原有的电力系统进行了及时的改造,采用基于SCADA系统的电力监控的自动化是历史的必然、时势的选择。

二、SCADA系统的概述

SCADA系统就是数据的采集和监视并进行控制的系统,其关系到计算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自动化系统的调节。SCADA双流电力控制系统广泛的应用在了电力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和电气化上也称之为远动系统。它能够对运行设备进行现场监控以及控制,并以此来进行采集数据、数据测量、调节参数和各样的信号报警等。

三、SCADA的双流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实际的需求,运用IP协议,以无线网络作为传输过程的通道,从而构建性能高、安全可靠的监控系统。SCADA双流电力监控系统建立起中心调度监控,其软件包实行实时监控、处理时实行告警联动的方式,支持组态图、地图的编辑。记录数据的详细性、各式的安全权限,可以使查询更加方便。此监控系统可以以短信、语音、电子邮件等形式传送到值班人员或者主管人员的手中,实现了“四遥”功能。在这次改造中,监控厂商特定提供了以下方案来帮助我们加强对SCADA双流电力监控系统进行改进,具体方案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SCADA双流控制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改造研究,来实现双流控制系统的“三高”。

四、SCADA系统的先进性以及创新的特点

针对我国自动化调配,理念的全新化、技术设计的全新性以全新的视角满足了我国的调配需求。SCADA双流电力系统与其他的系统相比较,有了突出的先进性。软硬件成本低、混合平台精准,硬件配置优,除此之外采用PC系列的微机也成为了它的一大特色。它几乎能够及时有效的规避各种各样的病毒侵害,专用GIS的内嵌式电力系统也使得系统的效率得到整体的提高。开放式的结构也使得其他的常规化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采用分层管理、实行常规性的时态与非实时时态,使得它的应用功能的范围和应用的形式得到极大的创新。大量的分布式的处理数据功能也确保了该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

五、SCADA双流电力系统的应用

遍观整个电力系统,SCADA双流电力监控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力系统,其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最成熟最完善的的双流电力系统。它是能量管理系统里面很主要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但有着完整的信息而且具备效率高、诊断故障快速的特点,系统的控制安全、性能高也成为了它的一大优势。此改造实现了系统的有机整合、生产信息管理的共享,使它的实用性功能得到更加完善。双流电力监控系统在管理用户的信息、运用高层软件方面迈出了全新的一步。SCADA系统在应用时具备了实时高效计算、方便高效应用的条件。此次改造也完全可以通过遥控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进行更为灵活的调整,使得停送电的时间掌控得到大大的缩短。配电网在运行时即使发生故障也会自动的对故障作出灵活的调整,及时对故障做出判断,实现快速隔离,并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方案迅速恢复非故障地段的供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停送电的操作时间。这种SCADA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也就使得变电运行各司其职,为自动化系统的调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电网调度的经济性和运行的安全性。

结束语

SCADA系统正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也从未停止过追求技术进步的脚步,而国家基于此双流电力监控系统的改造与研究也不断的完善,双流电力系统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实现自动化的电力调度,双流电力监控系统的信息接收与处理的功能为我国的信息自动化提供了必然性。SCADA双流电力监控系统也将会按照高效、高速、节能的方向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这势必会为我国电力系统监控的自动化带来更好的影响。展望SCADA双流电力监控系统的未来,其高效、高速、自动化的功能势必会收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受到更多的青睐。

参考文献

CMMB网络监控传输链路改造 篇7

关键词:CMMB,监控,传输,光纤,微波

1概述

随着CMMB网络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用户群的不断扩大, 对网络设备运行情况和信号播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建设一套能够可以随时了解设备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播出系统故障以便于尽快处理的监控系统是一项迫切需要尽快实施的保障性工程。但CMMB节目传输网络建设初期多采用单向网络, CMMB节目信号从前端机房到发射机房为信号下行链路, 并没有考虑监控等数据的回传链路问题。本文将结合海南省目前CMMB节目传输网络现状, 讲述如何对现有发射站点传输系统进行改造, 实现发射站点监控信号回传功能, 同时又要充分利用现有投资达到节约建设成本。

2海南CMMB单频网节目传输链路现状

考虑到各个发射站点的地理位置和传输资源的不同, 站点采用的传输也不同。现有的CMMB单频网节目传输链路为下行链路, 不具有发射站点到前端机房传输的上行链路。节目传输链路概况如下:

CMMB中心机房节目源通过光纤单向传输到海南有线电视中心机房并在海南有线电视中心机房和数字电视节目流复用适配成DS3信号, 通过有线电视省干SDH传输至各市县前端机房。

市县前端机房到发射站点采用三种接入传输模式:

1.具有光纤链路到达的站点, 采用点对点光纤传输通道;

2.无法和机房建立点对点光纤传输通道, 但可通达有线电视信号的站点, 采用HFC网络传送;

3.针对光纤和HFC链路无法到达的站点采用微波方式进行传输。

3传输系统改造方案

由于海南省CMMB网络传输有如下节点:海南中广监控平台、海南省电视台、中国有线海南分公司、发射站点。其中发射站点又可分为使用微波传输发射点、光纤传输发射点和射频传输发射点。现针对各个节点和各类发射点进行链路改造分析。

3.1整体改造方案

海南省CMMB网络传输链路改造方案整体拓扑图如图1所示, 其中绿色标识的是进行升级改造的设备。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改造。

针对节目采用光纤传输的链路, 将原有单向光端机更换为IP合路光端机, 实现IP回传功能。将发射站点采集器采集的监控回传信号通过IP合路光端机回传到地市的有线网络公司, 用E1适配器将IP回传信息通过SDH网络回传到有线省公司, 再通过相应适配器将回传信息转成IP信号, 通过交换机后利用有线省公司的IP合路光端机将回传信息发送省台, 之后将IP回传信号与其他链路回传信号一起通过交换机走IP专网回传至省中广集中监控平台。由于原有光端机的功能是进行ASI与光信号的互相转换, 更换后的IP合路光端机也可实现此功能, 另外增加了IP信号与光信号的转换从而实现监控数据回传的功能。所以更换后的光端机不会对原有的有线网络系统造成影响。

针对节目采用微波传输的链路, 由于微波设备是双向可回传微波设备, 所以只需要将涉及DS3适配器进行升级或更换为具备IP双向传输功能的适配器即可实现监控数据的回传。具体实现过程:将发射站点采集器采集的监控数据通过DS3适配器将IP信号变换为DS3信号后发送到微波设备, 之后省台微波设备接收信号并通过DS3适配器将DS3信号变化为IP信号后其他链路回传信号一起通过交换机走IP专网传送到省中广集中监控平台, 从而实现对发射站点的监控。

针对节目采用射频传输的链路, 要实现监控数据的回传, 则采用2G或3G网络资源通过无线方式直接回传监控信息至省中广集中监控平台。

3.2针对不同传输链路具体分析

3.2.1光纤传输改造方案

1.监控数据由发射站点传送到有线省公司部分

如图2、图3所示, 为了实现回传功能, 需要将原有单向光端机改为ASI/IP合路光端机, 通过ASI/IP合路光端机实现发射点监控信息回传, 并通过适配器完成IP信号到E1信号的转换。之后通过SDH网传回有线省公司, 在有线省公司通过交换机完成站点监控数据的汇聚。此处需要如下资源:租用2条2M的E1链路, 新购1对E1适配器, 将原光端机更换为ASI/IP合路光端机。目前此类站点共16个, 配置相同。

另三亚狗岭发射点与田头岭发射点, 琼海发射点与博鳌发射点间节目传输采用光纤和微波混合链路传输, 下面以三亚狗岭和田头岭传输链路改造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4、图5所示, 针对三亚市2个发射点的实际情况, 由于田头岭发射站信号是从狗岭发射站通过微波传输而来, 所以改造分两段进行。微波链路部分先将田头岭发射站的上下适配器进行升级或更换为具备IP双向传输能力的适配器, 这样田头岭发射站点的监控数据即可传送到狗岭发射机房的交换机, 同时狗岭发射点的监控信号也接入机房交换机。接下来就是光纤链路改造同前面文昌等16个站点改造相同, 即将原传输链路的普通单向光端机更换为ASI/IP合路光端机, 并增加1对E1适配器将IP信号转换为E1信号, 通过SDH网络回传到有线省公司, 最后在有线省公司交换机完成监控数据汇聚。此处需要如下资源:租用2条2M的E1链路, 新购1对E1适配器, 更换1对ASI/IP光端机, 新购或升级1对DS3适配器, 新购交换机1台。此类站点共2条链路4个站点, 每条链路上的配置相同。

2.监控数据由有线省公司到省台再到省中广监控平台部分

如图6、图7所示, 通过光纤链路传输的监控信号通过SDH网传送到有线省公司后, 通过1台交换机完成数据汇聚, 之后所有站点监控信号通过1对ASI/IP合路光端机传送到省台, 之后与其余微波链路站点传送来的IP监控信号进入1台交换机通过一条IP专网传送到省中广的监控平台, 最终完成站点监控信息的传送。此部分需要如下资源:租用1条2M×N (N=回传站点数量) 的IP专网, 更换1对ASI/IP合路光端机, 新购2台交换机。

3.2.2微波传输改造方案

如图8、图9所示, 针对3个由省台直接通过微波链路传送CMMB节目的站点, 需要将原有4台DS3适配器进行升级或更换, 实现IP监控数据的双向传输功能。同时考虑到IP监控数据通过DS3适配后点对点的传输特性, 需要新增加2台DS3适配器与原有适配器构成3站点的IP监控数据点到点传输。此时为实现CMMB节目的下传还需要增加1台码流分配器将CMMB复用器输出的信号分为3路信号分别通过3条微波链路传送到各发射站点。此处需要如下资源:升级或更换原有4台DS3适配器, 新购2台DS3适配器, 新购1台码流分配器。

3.2.3射频传输改造方案

目前针对乐东利国和洋浦两个站点, 由于是通过HFC网络传输, 无法通过链路改造完成回传。则采用2G或3G网络资源, 通过增加无线Modem和无线路由可实现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控数据回传至省中广监控平台。

4总结

本文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 按搭建监控系统的要求, 从节约建设成本角度考虑对现有的传输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针对各个环节中不同的传输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升级改造, 详细讲述如何实现将单向传输网络升级为适合于CMMB节目下传和监控数据回传需求的双向网络。

参考文献

[1]孙学康, 张金菊.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毛谦.SDH原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

万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 篇8

引言

万和电厂位于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 是嘉陵江梯级开发广元至重庆段的第七级电站。电厂使用国电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研发的EC2000监控系统 (以下简称旧系统) 。该系统硬件配置属于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MB控制系列第一代产品。2006年4月EC2000系统开始投入使用, 已连续运行近7年。在使用初期, 该系统基本能满足运行需要, 为万和电厂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设备元器件逐渐老化, 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开始降低, 最近几年夏天高温时温度量模块频繁死机, SOE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稳定性变差, PLC双CPU运行时出现死机, 无法与上位通讯, 只能单CPU运行。另外由于该系统属于初代产品, 控制软件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比如不具备在线模拟和离线模拟功能, 事故追忆功能的精度不足和追忆间较短等。2010年以后, 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停止了EC2000系统软、硬件开发和生产。为解决上述问题, 保证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 万和电厂在2013开始对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整个改造工程影响大、难度大、风险大、工期长、涉及面广, 经过近一年紧张而有序的施工顺利完成改造,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下将介绍整个改造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新系统运行评估等。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

新系统设计原则

万和电厂监控系统按“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原则设计, 能实现现地、远方 (省调和梯级集控中心) 监控的指导思想进行总体设计和配置自动控制设备。系统能实现与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AHDTFS) 、保护装置、励磁装置、调速器装置、工程辅助设备控制系统等之间的通信。系统高度可靠、冗余、实时性好, 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分层、分布式、全开放系统结构, 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符合计算机发展迅速的特点,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新系统的结构

万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高速、双冗余以太网分层分布系统结构, 系统分主控级和现地控制级 (LCU) 两层, 采用100Mbps交换式双以太星网联结, 要求具有网络链路断线时备份线路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恢复的功能。

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对全厂主要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对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视, 并接收消防系统的火灾报警等信息。新系统结构详见图1。

新系统改造方案制定

根据万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现状, 我们准备了两套改造方案。

方案1.旧系统LCU局部升级改造。对旧系统每套LCU内的PLC进行升级, 更换为南瑞新版MB80 E系列, 其它设备不变, 旧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不作任何改动。每套LCU调试周期约1~2周。

方案2.上位机和LCU全部改造。旧系统LCU设备全部更换, 其中PLC模件更换为南瑞新版MB80 E系列。旧系统上位机的全部设备进行升级更换, 监控软件由EC2000更换为NC2000, 采用Linux操作系统。每套LCU调试周期约2~3周。

新系统改造方案分析与选择

方案1具有设备改动小, 花费少, 改造周期短等优点。但旧系统的一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如仍不能实现双CPU冗余运行, 监控软件的固有缺陷也未得到完善, 改造后的效果远不能满足当前运行要求。方案2原计划使用国外品牌PLC, 在结合国内其它电厂情况后, 改为使用国产的南瑞MB80 E产品, 在功能、可靠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近1/4改造费用。方案2改造了旧系统全部设备, LCU屏柜需要全部重新布线、配线, 施工周期稍长, 安全风险有所加大, 技改费用较方案1有所增加, 但能彻底解决旧系统所存在问题, 并使整个监控系统性能得到质的提升, 最终选择方案2进行改造。

新系统改造实施步骤

(1) 组建新的NC2000监控系统。使用两台NC2000监控系统服务器、一台NC2000操作员站、一台NC2000调度通讯机、新的网络架构组建成基本的NC2000监控系统平台。安装新、旧监控系统通讯平台, 调试并完成新、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调试并完成NC2000调度通讯机与省调数据通讯, 实现旧系统通过系统与调度通讯。

(2) 现地LCU改造。根据万和电厂的运行情况, 结合枯期检修进度安排, 陆续对1-4#机组现地LCU、开关站LCU、坝区LCU、公用LCU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对原LCU柜内、外部接线拆除, 相关设备及传感器接线做好详细标记, 并根据新LCU设计恢复外部接线, 涉及新LCU系统的内部优化和外部接线方式的改变做出相应调整。测试新LCU上送遥信、遥测等信号是否正确, 画面显示是否正确。测试新LCU接收新监控系统下发控制、调节令功能是否正确。

(3) 上位机监控系统改造。结合现场改造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 为了减少监控系统改造对机组发电的影响, 在改造过程中, 新旧计算机监控系统同时运行且相互之间实现通讯。旧LCU仍在EC2000监控系统运行, 改造后的新LCU接入NC2000监控系统中, 直至所有旧LCU完成改造。

(4) 新计算机监控系统投入试运行。将旧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地调及其他系统通讯功能移植到新系统通讯机中, 测试新系统其他各项功能。

新监控系统改造后评估

(1) 系统实时性响应时间满足指标。双机实现热备用, 能无扰切换并保证实时数据和任务的连续性;单元控制响应时间满足性能指标。

(2) 系统可靠性满足指标。系统任何设备故障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

(3) 系统数据规模及处理能力满足性能指标。历史数据库的历史数据保存完整、历史曲线保存连续, 完成, 查阅正常, 响应时间满足性能指标。

(4) 系统安全性满足指标。操作安全分不同权限、不同级别的控制组别, 并对相应操作有详细的记录, 操作过程中有相关控制设备的操作闭锁和口令校验;硬件、软件和固件安全设计能满足自动识别、判断、切除和重载等功能。

(5) 系统可扩展性和可变性满足指标。LCU备用点和备用插槽以及通信通道留有足够备用容量, 满足将来扩展相关功能需求;数据库测点定值修改, 参数设定, 内容变更等可变性满足用户对相应测点的修改。

(6) 系统适应环境及抗干扰能力满足指标。环境温度、运行温度、相对湿度、防尘能力、抗震能力、接地状况均满足性能指标;装置的一般电气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满足性能指标。

综合以上情况, 新监控系统各项功能满足性能指标,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能够保证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结束语

监控改造 篇9

1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简析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停电准备、设备拆除和检查工作等内容。以下从3个方面出发, 对10 k V部分监控改造进行分析。

1.1停电准备

在进行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前, 工作人员在停电前应注重完成相应的停电准备工作, 比如对需要增加或需更换的电缆进行准备工作, 且对电缆进行规格、数量和长度的统计工作。在停电准备的过程中, 应提前敷设电缆, 且确保新增监控系统的测控柜和后台的保护系统已得到完善的安装。此外, 准备工作的安全监护的及时进行还需与供电局进行好验收和检查工作, 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加便利地进行施工和竣工验收工作。

1.2设备拆除

设备拆除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作。在设备拆除的过程中, 电力系统的施工人员应注意断开220 k V的龙港线保护电源, 且及时退出220 k V的龙港线保护屏上的所有压板。此外, 在设备拆除的过程中,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还应注重断开20552的刀闸电机电源, 并进行相应的断路器机构的二次电缆拆除和端子箱二次电缆拆除等工作;应对可以利用的旧电缆使用红色的胶布包裹并整齐摆放, 需要注意的是, 与旧的运行屏有一定联系的电缆应在拆除运行屏这一端后再进行二次电缆的拆除, 以促进设备整体拆除水平的有效提升。

1.3检查工作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工作的进行需要相应检查工作的有力支持。通常而言, 在检查工作中,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注重根据接线表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接线工作, 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本期新增加电缆接入保护屏和断路器端子箱、机构箱。此外, 工作人员应注重根据接线图开展相应的接线工作, 并将需要进行改、接线的电缆的电缆芯抽到接入位置, 在查明不存在误差后接入, 从而确保检查监控系统信号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2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进行需要相关工作的有力支持, 这主要体现在质保和环保措施、安全措施、工作要点等环节。以下从3个方面出发, 对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进行分析。

2.1质保和环保措施

质保和环保措施是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进行需要相应的质保和环保措施的有效支持, 即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比如,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真查看设计图, 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当发现施工设计图纸与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符时, 不应盲目施工, 而应及时向设计部门和监理部门反映, 在得到相应的设计答复后, 才可以继续施工, 从而促进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应用效率的有效提升。

2.2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对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而言, 职业健康安全措施是安全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在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所部分) 》 (DL 5009.3—2007) , 并注重执行公司的工程安全方案。此外, 在安全措施的执行过程中,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在得到相应的工作许可命令后, 再进行相应的布置施工, 并注重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从而更好地确保施工安全, 最终促进了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应用可靠性的持续提升。

2.3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是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而言, 电力系统的各个工作组在自身的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比如, 出现相应的交叉作业时, 不同的工作组应保证在高空部分顺利完成后, 再进行地面组的工作。此外,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工作要点还包括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先进行相应的二次接线工作, 再进行相应的高压试验工作;应注意安全距离, 并防止误碰带电设备, 同时, 电力系统的操作人员和监护人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优先防止开关误动和交、直流电源接地或短路问题出现, 从而促进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应用精确性的不断提升。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的应用有着越来越大的现实意义。因此,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对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有着清晰的了解, 从而通过实践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10 k V变电站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 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入手, 对10 k V部分监控改造停电方案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10 k V,监控改造,停电方案,变电站

参考文献

[1]郑良佳, 毛晓明.10 k V配电网停电方案编制及分析[J].广东电力, 2013, 10 (25) :55-58.

站区安防系统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篇10

综合以上原因决定对站区安防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共分为四部分: (1) 前端部分; (2) 传输线路; (3) 控制及存储记录部分; (4) 显示部分。所有安防监控设备更新为数字化网络化设备。优化监控摄像机布局, 安装数字网络防爆红外球形机, 全光纤布线, 与周界报警装置联动。配置数字硬盘录像机, 数字网络交换机, 数字网络矩阵设备。敷设传输光缆, 中控室安装9块46吋液晶拼接大屏, 做为重点区域监控实时显示画面, 当其余监控点位出现情况时, 画面自动切换至大屏显示, 根据需要调整, 可由9块46吋液晶大屏只显示一处监控点画面。中控室工作台两台液晶显示器显示所有监控画面。为节约资金, 工作台液晶显示器利旧, 视频杆利旧, 重新拆装移位。

周界报警与监控摄像机联动, 周界报警采用光纤震动网。当发生外围异物入侵事件触发报警时, 附近摄像机云台自动切换至报警区域, 值班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做出安排处理。储油罐区监控画面全覆盖, 10具不同储量的储油罐全方位无死角。

铁路油罐车进出站区监控留存影像资料是重点之一, 之前铁路油罐车在进出站区前后, 运行途中油罐车上方人孔闭锁被打开或是中心阀由于外因封闭被打开, 以及侧冒不严等问题造成的泄露, 由于不容易区分责任, 站区需要派出人员到出现问题的地区现场解决。为明确责任, 站区采取人工拍照取证方式, 每辆列车驶入驶出站区时, 对每一节油罐车的车身编号, 人孔闭锁, 中心阀、侧冒用相机进行拍照, 留存影像资料。

站区安装了多功能、多层次的安防监控系统后, 大大减少了巡逻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效率, 减少开支。站区在列车进出站铁轨两侧安装监控摄像机, 值班人员可实时监控列车进出站运行情况, 能清晰看到每一节油罐车的各重点部位, 发现问题及时在站区内处理, 也能查看到进站区之前的每一节油罐车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发现驶入站区的问题罐车, 要求铁路部门先行处理。保证驶出站区的每一节油罐车一切正常, 避免与铁路交接的纠纷, 影像资料可自动保存三个月, 三个月内可随时调阅任一时段的监控做为取证之用。监视电视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在监视电视系统中, 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内容传送到监控中心, 使被监控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之前采取人工拍摄照片的方式取证, 浪费人力、物力, 耽误时间。现在可以随时调取任意时间段的录像, 清晰的查看列车每节油罐进出站的情况, 车身编号、中心阀、侧冒等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值班人员在值班室可以实时看到现场图像, 并可上传至上一级中控室。

安防系统在维护社会治安, 预防灾害事故, 减少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等方面起到了一般防范手段难以或者不可能起到的作用。安防监控网络升级改造的作用明显, 遇有重大活动, 安保工作升级, 中控值班室现场实时监控, 主控室远程监控。保安队员站区场内场外巡逻, 门岗加强, 进站大门安装防撞装置。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监控。

同时, 监视电视系统与周界报警系统联动运行, 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监视电视系统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及声音全部或部分地记录下来, 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

微电子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应用于监视电视系统中的技术越来越多, 各种设备日趋先进和完善。站区将来要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机地加以结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系统切实地发挥出安全防范的威力。

参考文献

[1]吴清.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

监控改造 篇11

关键词:无人值班,监控系统,改造

1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全国新建各级水电厂已基本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已建水电厂经过这些年来的技术推广改造, 也已从基础自动化元件到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级全面实施了升级改造。但是随着水电厂“无人值班”和状态检修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对水电厂的生产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基础的电力体制的改革也对水电厂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给水电厂自动化监控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 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

2 对监控系统的要求

水电厂要实现“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 对电厂主辅设备都是有要求的。这些在原电力工业部电安生[1996]484号文《水电厂“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的若干规定 (试行) 》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如对主设备要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其一类率特别是完好率要达到规定的要求等。根据484号文, 对计算机监控系统提出的要求包括:“水电厂应装设必要的全厂自动化系统, 其功能应包括自动安全监视、自动打印记录制表、自动事件顺序记录, 有条件时宜有自动经济运行功能”;“对于装设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情况, 在开、停机, 调相转换等自动顺序操作过程中, 需要有中断程序后能直接停机的功能”;“当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发生故障时, 仍应能自动停机、跳闸和关闭进水阀和快速闸门”。

从484号文的规定来看, 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可以归纳为:1) 具有自动安全监视等全厂自动化功能;在水电厂能自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 有条件的亦具有自动经济运行功能, 即在正常运行时是由遥控命令及厂内自动化装置来实现正常操作。2) 在计算机执行程序中断后或软、硬件故障时应有完善的安全措施, 如自动停机、跳闸、关闭闸门等。即事故后完善的安全补救措施, 在异常情况下具有自诊断、自恢复或自动复归的能力。

3 常见的改造项目

为了实现“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 不少水电厂都针对性地进行了改造, 其中也不乏有走弯路的例子, 例如有的电厂将原中控室搬出厂外或洞外等。这其实并不是“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的初衷。就全国的改造的情况, 改造的效果是较成功的。从国内水电站监控系统改造的例子可以总结出, 通过“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前必须进行改造的项目主要涉及远方开、停机, 远方AGC, 自动寻呼功能, 相应的通信和远动功能, 以及上级调度的配合、支持问题等。具体如下:

3.1“无人值班, ” (少人值守) 水电厂的基

本要求之一是在电厂内没有设备操作, 也不需要不间断地监盘及消缺处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是监控系统能否支持实现远方开、停机, 远方AGC功能, 所有需要的操作均由上级调度所和本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实现。这样才能把操作值班人员解脱出来, 实现“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实际上, 一些电厂就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而必须进行监控系统改造的。

3.2 逻辑严密, 色彩清晰, 概念上无歧义, 是机组顺控流程必须具备的。

一个良好的可视化的顺控流程可以如下的方式执行:启动开机流程时, 流程全部呈白色开始顺控执行时, 被执行方框呈红色;若执行成功后, 该红色方框变绿色;若执行不成功, 则该方框变黄色或闪烁, 并能在一定时段后返回到顺控的原始状态。

上例仅示出了开机顺控流程的合理例子。其中有些是可以根据习惯、风格灵活掌握的, 如启动流程时不用白色而用其他颜色。但有些是应尽量避免的, 如被执行的方框 (红色) 在流程中的多处出现, 即表示有多个方框正在执行。又如执行成功后的方框出现闪烁等, 其所以不合理是因为闪烁意味着有事故。总之, 顺控流程应有所规范, 尽量避免给操作员含糊不清的概念, 使巡视人员易于检查和发现问题。

上述流程的最后一步:若执行不成功, 在一定时段后将流程回到其原始状态是很必要的, 有利于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准备好下次能正常操作。

3.3 免维护设计、自诊断及自恢复能力

是“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水电厂设备选型的重要依据。这里包括工程上的高可靠性设计和制造上的免维护设计两大类。工程上的高可靠性设计主要包括完善优秀的监测功能、必要和实用的冗余配置, 以及失电动作设计等。而在制造上的免维护设计则包括:“宽松设计法”—预留足够的裕量;“疏导设计法”—采用因势利导的设计法;“低漂高稳设计法”—使时间漂移、温度漂移都很小的高稳性能设计;“恶劣环境设计法”—充分考虑恶劣的现场环境, 电磁兼容性好, 抗机械振动, 耐多泥沙及厂房潮湿等, 使监控系统各部件完全能承受其工作环境和工作负担。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自诊断及自恢复功能。上述“开机顺控流程在出现异常情况执行不下去时能回到开机的原始状态”就是自恢复功能的一个例子。在监控系统设计中, 有不同级别的自诊断功能, 如机柜级诊断、大插箱级诊断、模件级诊断等。此外, 还有远程诊断、失电动作、冗余措施等, 以及在事故后尽量不损坏设备或降低功能水平维持运行的方式。

3.4 建立自动寻呼系统, 通常称之为On-call系统。

虽然“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水电厂并不要求事故时巡检人员非常紧急地赶往现场, 但在20min左右能到达现场进行处理还是必要的。一般可增加一个PC机构成Oncall系统, 可以采用将事故信息直接发给巡检人员的BP机, 也可以采用手机用语音的方式通知事故的对象和性质。这种寻呼一般要采用分级的方式, 不同级别的事故通知不同级别的巡检人员。自动寻呼系统是实现“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的基本手段之一。

3.5 在一些申请验收“无人值班” (少人值

守) 的水电厂, 其监控系统缺乏统计和累计功能。如开机成功率统计、停机成功率统计、强迫停机次数、正常运行的小时数统计等。这些功能在实现上并非特别困难, 但是非常必要的, 否则会影响对监控系统和主设备正常运行的客观评价。

4 对计算机监控与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的认识

4.1 思想要更新。要克服总觉得新设备、新技术不可靠的旧思想。不要对新设备出现的问题求全责备。

4.2 观念要转变.

要改变认为安全运行搞好了, 就什么都行了的旧观念。以前一直提“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这是个很片面的口号.电力系统经济体制改革并不算长, 电力企业也要在改革中求生存, 当今我们要树立“效益是中心, 安全是基础”的企业管理新观念。

4.3 制度要修改.要修改一些不适应运行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和电力走向市场经济的旧制度。

综上所述, 一个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完备实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是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的物质前提;而值班制度的改革, 又是电力工业走向市场、减人增效的必备举措, 它触及到设备、技术、观念、体制等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 设备、人员、管理等各方面的条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水电站的值班方式必将逐步从多人值班向少人、无人值班方式过渡。“无人值班”方式是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 是我国多数水电站改革的主要目标。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已有广州抽水蓄能电厂、辽宁太平湾长甸水电站、葛洲坝二江和大江水电厂、隔河岩水电厂等先后实现了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而如何理解无人值班与计算机监控的关系, 并在工程实施中正确处理,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礼清.水口水电厂“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工程实践[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3, 27 (3) .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投标管理论文下一篇:《天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