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的影响

2024-10-22

对会计的影响(共12篇)

对会计的影响 篇1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会计环境在网络下发生了变化。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 由此, 对传统会计假设产生了影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会计系统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 这种转换使它对传统会计假设理论与方法产生巨大冲击与变化, 这一切都极大挑战着传统财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一、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只有明确规定了核算的主体, 才能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的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才能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主体所有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才能明确会计处理的立场 (为谁服务的问题) , 才能划定会计工作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范围,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 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现会计的目标。在网络经济中, 会计服务对象呈现如下特征:首先, 企业界限日益模糊。刷卡消费、电子汇款、异地通存通兑、网上证券业务、网络代理越来越多, 加上企业相互持股也逐渐普遍化、全球化、母子公司关系日益复杂, 企业之间边界一步步扩大, 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相互依赖、难分你我的整和关系。其次, 网络经济还给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价值链带来了全方位的深远的影响, 企业内部任何一个部门再也难以封闭起来独立经营了, 开始同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经济事项很难明确界定究竟属于哪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活动, 从而企业的理财对象、信息收集、加工和披露等会计问题也难以用一个单一主体作界定。其结果是会计工作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阔。形式上讲, 互联网的会计系统中, 会计人员无需远行, 足不出户, 这样似乎缩小了会计的空间范围。而从本质上讲, 会计人员虽然足不出户, 但是通过把地域距离变成鼠标距离, 只需通过远程监控, 理财能力就能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网点。再次, 网络经济增加了企业的相互依赖性, 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和全球化浪潮, 使企业之间边界扩大、界限模糊, 最终导致会计主体 (或说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 不断扩大, 并且日益复杂化。

二、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指在可预见的将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传统财务会计中, 待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 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许多会计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 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 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会计工作才有了时间上的归属, 会计方法的采用才能保持前后一致, 才能进行资产估价、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企业才有望在正常的情况下运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偿付所负担的各种债务, 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 否则, 就不能继续采用折旧的方法, 而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计价。

科技的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也使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 由于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 市场需求的变化显得更为频繁和多样, 使得研究与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本身应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 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性、联盟性, 时而膨胀, 时而缩小, 还有可能立即解散, 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能切合实际。此外, 信息时代将科学技术引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天地, 受此影响, 企业的兼并或分拆, 资产重组或剥离变得愈加频繁, 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假设, 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静态观, 受到了来自许多动荡不定因素的挑战。

三、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企业的经济活动最终都体现为货币量。知识、技术、人才日益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衍生金融工具广泛运用, 企业越来越重视经营战略、技术开发、信息沟通、人才储备、地理位置、产品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等非货币性因素, 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也逐渐加强, 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率将会超过有形资产, 在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然而, 货币计量是基于一定的交易价格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内务自创的人才再造工程、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 因为未来对进行交易而缺管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价值, 使这部分对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的度量变得非常模糊。虽然人们也在努力将一些统计或数学的方法引入无形资产计价的体系中, 但是由于货币计量属性的限性, 也一直难以有所突破。信息的电子化、多元化, 对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网络经济中, 网上的交易也日渐频繁, 电子货币逐渐深入生活, 无纸化趋势将成为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 使货币更多地体现为观念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尺度和流通符号。无纸化货币使币值稳定的前提显得更加抽象、更加难以把握。网络将世界更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快捷的信息传递使商品的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更为剧烈。

参考文献

[1]、陈华东, 唐丽.网络时代会计人员的任务[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1 (2) .

[2]、杨宝纲.会计信息系统[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学东.企业电子商务管理[M].高等到教育出版社, 2003.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5]、王琼, 王鲁平.论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6]、崔军利.网络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7]、秦冬梅.网络会计初探[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对会计的影响 篇2

摘 要 会计专业环境包括会计目标环境、会计人员素质环境、专业导向环境、会计主体环境。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会计;专业环境;目标环境;人员素质;专业导向;影响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尽如意,虚假会计信息满天飞,虽然国家制定种种措施和办法,但仍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会计环境是主要根源。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种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会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如经济体制、法律体制、自然环境、企业管理环境等;内部环境如会计专业环境、会计国际环境等。会计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会计发展的方向。从会计产生的历史来看,会计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会计的发展来看,会计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会计环境变化的结果。笔者欲从会计专业环境来分析其对会计的影响。

一、会计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是会计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美国会计学者Walter B Meigs和Charles

“会计的根本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个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Accounting The EJohnson等认为:

Basis for Business Decisions 1977)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目标是“为制定合理的投资及信贷决策提供有用信息”。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目标是“为更广泛的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企业经营状况和业绩、财务状况变动等方面的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为会计目标应“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可以看出,上述不同的表达是有差别的,但是不难发现,上述各种表达均反映了会计目标就是设置会计的目的和要求,即回答“为什么要设置会计?”“会计应做些什么”等问题。由于会计工作的最终表现成果体现为会计信息,显然是因为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产生了设置会计的目的;因此,会计目标的中心内容就是会计信息。具体而言,会计目标就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显然,会计目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跨越了会计内、外两环境,即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调整会计目标,同时作为会计的起点,在会计系统中为会计实践活动指明目的和方向。也就是说,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独立影响会计工作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是连接会计内外环境的桥梁,因而其对会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环境对会计的具体影响,可从两派观点的表述中窥测一斑:

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两者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存在。所有者为委托方,经营者为受托方。作为经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会计应属于经营方,即属于受托方。受托方的责任主要有:接受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有效管理与运用该资源以使其保值增值;承担如实向资源的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的义务;受托方同时

负有社会责任等等。这些责任的存在,要求双方均不得缺位或模糊,否则将直接影响受托责任的履行,因而要求双方处于直接接触的位置上。会计是商业语言,委托责任与受托责任的具体表述通常以会计指标为起点,以会计信息为终点,因而此观点认为会计应在受托责任关系确立的目标下开展具体的会计实践活动,从易于揭示受托责任的角度合理组织会计核算,报送会计信息。此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持点为现行的会计报表审计制度:正是因为有委托责任与受托责任才产生了审计的动机,开展独立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证实会计信息的真伪和公允性,其委托人恰是受托责任的承担者。决策有用观点认为:企业虽然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实,同时也存在受托责任,但由于资源的分配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而不是由双方直接接触,也就是说,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关系不是直接建立起来的,而是借助于资本市场建立的,因而会计的目标并不是揭示受托责任,而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现金流量、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等方面的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两权分离由直接变间接,委托者在资本市场以一个群体出现,从而使个体变得模糊,二者的委托关系也变得模糊,且随着资本经营的深化,所有者对资源的直接管理已日趋淡化,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有别于前一种观点,由此而对会计工作产生一种更宽松自如,放任其按自身规律组织会计核算的影响。

不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有决策有用观,都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市场及其影响。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正处于摸索阶段,因为受托责任的履行仍占主导地位。既已明确了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使命,因而根据委托方(我国目前主要是国家)的要求制定科学的会计目标对于把握会计工作要点,合理组织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人员素质环境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会计作用的真正发挥和对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目标在素质不同的会计人员身上会反映出不同的结果,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果,优秀会计人才市场总是供不应求。一名优秀会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与其他任何一门专业岗位的管理人员相比,企业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最高的。然而,由于经济、教育科学、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企业优秀的会计人才极为稀缺。作为一名优秀会计人员是如何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呢?

1.依法行事,客观公正。这是一名优秀会计人员首先应做到的。这里的法不仅包括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企业权力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会计人员时刻与“钱”打交道,处理的每一件事务都牵涉到各有关利益群体,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坐得正,行得直”,不偏不倚地处理会计事务。

2.选择最合理的会计政策,直接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现金流出和成本费用的影响已不需例证,当所得税已正式成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后,企业会计的职责之一便是降低该费用。业务水平不高的会计人员大多采用“做假账”或“账外账”的方式瞒报收入或虚列成本费用,如此做法其性质已成为违法,一经查出,后果不堪设想。高水平的会计人员在会计政策的调整以及与其他部门协同作业等方面,充分利用所得税优惠政策合法地降低所

得税费用,即合理避税。

3.提供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为内部管理服务。我们知道除了会计政策的合理调整、会计方法的适当运用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外,企业经济效益更多地是依靠供、产、销环节去创造。如通过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资金支出;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增产节支;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量、获得较高的价格等。会计人员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主动为上述环节的管理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服务,促进供、产、销环节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转嫁费用,提高

经济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会计的地位,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中枢地位。

4.保守商业秘密,恪守职业道德。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信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几十年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其在社会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证实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会计部门作为一家企业的信息中心,会计既要为外界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又要防止不恰当的信息披露会使企业陷入被动经营的境地。会计手中的数据也许会变成竞争对手利用并致之于“死地”的武器。例如,赊销百分比法一度作为合情合理的坏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而流行,但其后企业纷纷予以舍弃而改用余额百分比法或账龄分析法,只因该方法下披露的会计报告会使竞争对手毫不费力地推断出竞争企业采用的销售政策,在了解其资金状况后能迅速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应战或发起战争,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会计人员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同时恪守职业道德,不主动向外提供会计信息。

三、专业导向环境

作为会计重要专业环境之一的专业导向环境,原本只是在西方国家争论,但这些年,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深入,已越来越多地被我国高层会计管理机构和会计理论研究者所关注。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建立起来的会计模式,已被会计实践证明确有不适应市场经济之处,尤其是在适应市场竞争方面会计政策明显滞后,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措施,如加速折旧方法的准入,制造成本法取代完全成本法,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新《企业会计制度》在再次扩大坏账准备金计提范围和金额的同进,将减值准备金的计提扩大到全部资产,并新增设“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核算原则,取消开办费五年摊销的规定等等,可以说新《企业会计制度》已在极大程度上消化了中西方会计政策上的差异,剩下的只是操作程序上的不同而已。

四、会计主体环境

没有会计主体便没有会计行为,会计主体与会计实践这种“主仆关系”决定了会计主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程度:会计与会计主体共存亡。会计主体的构造差异决定着会计工作的复杂程度。会计主体构造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管理制度、资金来源、内部机构设置等内容。首先,从组织形式上看,一个无限责任公司与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从会计的受托责任看,无限责任公司的会计主要是清理债权债务关系;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除纳税信息外,一般较少关注其财务状况的好坏,至少没有对有限责任公司那般密切关注;从会计政策的选择看,有限责任公司政策变动的影响远大于无限责任公司,因而要求揭示会计政策变

对会计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会计政策 会计方法 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责任

The influence of the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accounting method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GaoZhen

Heb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profession of energy in hebei province tangshan 063004

-

[abstract] with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 i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s relatively subjective, but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it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the state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have also been some accounting personnel's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rofessional mor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constrained and influenced by multiple factors.

[key words]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accounting method an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近年来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越来越大,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对一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给出判断的标准。因而在实务中,会计人员常常要针对综合情况做出职业判断。然而在判断过程中,由于受所处环境、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素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职业判断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较好地体现会计的“客观中立”维护“公众利益”,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提出了严格要求。

一、会计政策、会计方法选择的必然性,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空间

1.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由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业务存在个性,准则的制定不可能包罗各种现象,只能对企业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并留有一定选择余地,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它们成为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而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外在环境的日趋复杂,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化异常明显,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准则选择范围,为会计职业判断带来空间。

2.会计法规之间的错位,增大会计职业判断空间。对比发现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这些错位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了很大的弹性,增大会计职业判断空间。

3.会计事项的模糊性会引发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变更。会计事项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不确定的计量结果,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不确定的计量方法,使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

二、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和出发点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等现有的财务会计法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的选择、认定和判断的过程。

1.会计职业判断的专业性决定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差距,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判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它对于事物的判断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通过自己对企业日常事项的了解,同时又结合自己对准则、制度要求的掌握,做出的一种合规性的判断,所以其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性决定政策选择的出发点,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准则、制度赋予了单位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空间情况下,允许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会计职业判断主观性表现明显。而在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中,这种主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3.会计职业判断的权衡性决定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只要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会计选择,企业管理层选择其一,以操纵会计信息使自己的效用满意化。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选优,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

三、忠实履行会计职业责任是会计人员的使命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融入了判断者个人的理论知识水平、经验和业务技能等。不能纯粹的从技术会计角度出发,还应从更广泛和更开放的角度出发,较好地处理它的“客观中立性”与“经济影响性”之间的平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1.会计人员要具备充分履行职业职责能力,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应从理论水平、实务经验、职业道德方面共同努力。第一,基础理论应扎实,并随着会计改革的逐渐深入不断提高自己的的理论水平。第二,忠实职业责任、准确职业判断还需要经验支持,而经验则来自于处理会计业务或事项的历练和积累,掌握一定的判断技巧,在会计理论、会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这个要在广泛参与会计实践中多学、多思、多问、多悟并做出总结。第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只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运用职业判断。

首先,以会计规范为依据,同时协调其他法规。会计规范特别是会计准则和制度为企业会计政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领域和范围,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作出选择。此外,其他法规如简洁也都是与会计处理方法密切相关的。因此只有依据会计规范和相关法规所做出的职业判断才是有效的。其次,以公允反映为准绳。会计职业判断包括表现上的合法性和实质上的合理性,由于会计实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同一交易事项可能存在多种表现合法的处理方法,这时候如何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就必须以公允反映为准绳,保证提供更为客观、相关的会计信息。再次,转变传统会计思想观念,树立职业判断意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经济业务将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和有关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过去循规蹈矩的旧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7-10.

[2]陈小悦,陈立齐.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篇4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受广大群众关注的是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财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中,这一现象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正常运转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降低。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

(一)企业融通资金、取得上市资格的需要

企业通过上市,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在企业逐渐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最佳配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资金流,它是企业正常工作的“血液”,企业如果缺乏这样的生命之流,即使企业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详尽的发展计划,企业都无法实现。所以,很多企业将上市看作是企业进一步扩大资金流,是企业“圈钱”的好机会。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企业为了取得良好的股票发行资格,达到政策规定的标准,通常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达到要求,财务舞弊行为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例如:有的公司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伪造文件、伪造假的评估资料、假公文等采取欺诈的手段达到上市的目的。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而采取虚增的行为。公司上市能为企业带来很多益处:为企业的发展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增加了股东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政治地位,这些益处使得很多企业不惜通过会计舞弊来达到上市的要求。

(二)现代企业业绩的需要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很多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得不到全面、真实的反应,有的管理者们为了达到目的,“聪明的”利用这些不完善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财务舞弊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的形象与股票的价格是紧密相连的,有的上市公司为了公司的良好形象能够继续保持,就不断地提高股价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的目光,从而隐瞒或者推迟不利的披露,只是公布对公司有利的好消息。同时,很多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与评价都是通过财务指标来进行的。例如:高管人才的晋升、红利及奖金的发放等都与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紧密相连,公司的高管人员在工作业绩上的不佳表现,董事会也以此为由解聘或对高管人员降职。正是因为公司的激励制度与盈利挂钩,才使得很多企业的高管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有了财务舞弊的动机和行为。

(三)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品质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的自身道德修养并不高,很多管理者在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经营压力,或是无法抵抗金钱或利益的诱惑,在面对巨额利益时,迷失了方向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损人利己、监守自盗,将国家法律法规置之脑后,不顾企业投资者或国家的利益。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都将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总是将关注点放在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成果上,对员工的关注也是看该员工能否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管理者的这种思想道德品质使得会计舞弊成为可能。

(四)企业纳税筹划的需要

由于企业的经营收入较大,其缴纳的税收额度也较大,但是,很多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层纳税意识不强,不想向国家缴纳那么多的税额,或者出于资金流的考虑,并不想一次性缴纳那么多的资金。因此,为了少交税金,或者是延迟交税,很多企业领导者或管理层会授意企业的财务人员减少财务报告中企业盈利的金额,或者是将本期实现的盈利的时间提前或是延后,以此来通过舞弊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是真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企业、自然人等不同的角色都必须遵循基本市场运行原则,这也是维持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条件。可见,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或会计舞弊问题必将对市场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对国家财政税收、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最终将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误,阻碍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阻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可避免的将那些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进行了隐藏、掩盖,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宏观环境、阻碍着对利益分配的有效开展、核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会计基础信息的失真,给企业提供错误的决策信息,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贪污腐败的机会,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增加了社会混乱、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作为企业的股权投资者或者债权投资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虚假的会计信息必将影响投资者的正确投资判断,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保障,影响投资者继续投资的信心,严重的还将影响到企业资金的筹集、企业做大做强扩大规模的战略发展规划。

总之,识别、防范、治理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对于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必须先抑制其的舞弊动机、消除企业舞弊的机会,从企业治理为重点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范仁全.浅议会计信息失真[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网络会计对审计的影响 篇5

在网络会计系统中,审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使审计的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内容必须包括对网络会计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以证实其对交易事项的处理是否真实、合法及安全可靠,这是传统审计所没有的;其次,由于网络会计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再对它进行修改优化,要比在系统设计阶段对它改过困难得多,代价也昂贵得多。因此网络会计系统的设计应有审计人员(一般是内审人员)的参加。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提醒开发人员注意并监督审查下列问题:

(1)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商务活动的需要;

(2)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贸易法规;

(3)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发现无意的差错或有意的舞弊。审计方法与技术的改进

在网络会计系统中,审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大量的证据都存储在肉眼不可见的磁性介质上,对这些证据,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查、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在对会计活动进行审计时,单机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方法有的已不使用。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审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审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审计方法与技术。具体来讲,审计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

(1)从审计数据获取来看,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接口软件直接获取数据,同时可以通过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网络浏览、电子公告或新闻组等网络工具远程获取信息;

(2)从审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来看,可以借助各种审计软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加工和处理;

(3)从审计报告阶段来讲,可以利用网络发表审计报告,提高报告的时效性,同时扩大审计报告的适用范围。对审计主体的相关要求

审计主体即实施审计监督的执行者,也就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网络系统的发展应用,使得审计人员必须渗透到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计算机的应用程序,甚至到每一个数据文件中去。为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审计人员应该树立起全新的思维观念:

(1)树立创新意识。网络会计本身是创新的产物,而且远未成型,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变革之中,同时也源源不断给审计人员带来了挑战。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针对网络会计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全新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模式,积极探索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测试、审计准则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这既有利于解决审计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2)树立竞争意识。网络会计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同样的业务可能为多种行业共享,审计在开展此类业务时将无法享有专有权,尤其计算机网络系统鉴证等业务,其他非审计职业人员同样可以提供此类服务。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机构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对国内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也形成挑战。国内审计人员必须洞悉市场竞争的变化,调整竞争策略,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峰.试论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J].软科学,2002,(3).

[2]梁心杨.浅论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J].河北审计,2000,(10).

[3]姜灵敏.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诌议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环境会计 企业会计 概念 影响 论述

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环境的角度来探讨企业会计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内容、政策等等,也正在成为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障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并准确为各会计相关主体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我们有必要对环境会计给企业会计带来的影响进行详尽的探讨。

1 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通常情况下我们又称之为绿色会计,其主要指的是将企业环境状况以及自然资源纳入到会计核算的内容中,以相关的会计、环境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然后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方式,从而正确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同时向各会计主体提供企业环境财务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环境会计作为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既体现了当前各种学科大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对当前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2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产生的影响分析

我们通过对环境会计给企业会计产生的影响分析,可以对目前企业会计存在的不足与漏洞,进行科学性的改善,将两者之间更好地进行结合,以此来全面提高企业会计的现代化。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目标的影响 企业会计目标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或者是为企业经营者决策提供财务上的信息支持,同时反映企业受托责任所履行的基本状况。比如说,社会责任、股权经营者责任以及行业责任和国家经济责任等等。但是在反映企业对社会环境资源的控制以及改善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关问题上以及综合性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优化上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而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则是运用会计方法进行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环境以及资源的相关问题,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说,环境会计能够对企业会计的目标进行范围上和内容上的拓展,让企业更大的发挥出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同时,这也能为企业决策者以及企业各相关主体单位提供更加详尽的财务信息,从而更加充分的反应企业各项受托责任的具体履行状况。

2.2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内容的影响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计算和分析,并定期编制账务记录以及财务报表。从环境会计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是不全面的,不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状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为社会以及自然所做的贡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这不仅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计量,同时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系统的计算。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与之相对应的成本和支出,也就应该有相应的收益,因此核算的过程中还应包括环境受益以及社会收益等等,并且将资源损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等等也纳入到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来。

2.3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对象的影响 在传统的企业会计中,会计的对象通常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这些资金流动一般不包括企业多年来为国家所创造的社会以及环境效益,但是与这些社会和环境效益相对应的成本支出却是有记录的。这往往会造成企业收支上的不平衡,同时也违背了我国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所以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会计对象应当有所转变,将关于社会环境效益以及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成本的资金流动纳入到企业会计对象中来。这样企业会计对象才能更加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

2.4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 根据环境会计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在会计内容中纳入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状况的相关财务核算,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财务处理,具体的做法是采用公允价值的核算模式对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以及资源、环境受益,资源耗损成本、环境污染成本进行核算。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将这些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收益及成本支出状况。而企业的会计政策也将会向着企业环境资源收益以及相关支出和更大的社会责任上进行延伸。

3 总结

关于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总而言之,环境会计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是企业会计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突破,它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与相关从业人士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保障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辉,刘琴.浅论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发展思路[J].当代经济,2011(19).

[2]周爱华,孙贵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1).

小议网络会计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篇7

1 合理的分析网络会计内容

网络会计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的存在的必然根基是网络,它是电子商务的关键要素。其帮助单位进行财务与业务的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实现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了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完善了以往的信息渠道以及使用的措施。它为大内财会活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局面,不需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等限制,符合大内低成本的意义,而且它对在线监测能够及时的发现软件中的不合理的要素,进而提出积极地应对方法。不过任何事物都是存在利弊点的,所以它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信息保密等面对的风险,都需要财务工作者的积极努力。除此,当前国家普遍的缺少高级财会工作者,导致其无法顺利的进行。而这些要素都严重的影响了会计工作。

2 网络会计对行业产生的作用

它的出现在一定层面上打破了已有的会计内容,使得它面临全新的发展局面。

2.1 对于会计假设的带来的作用

会计假设是根据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作的合理推论。传统的会计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这些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检验,验证了它的合理性特征。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它的出现使得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此网络会计中的部分假设发生了变化。

2.2 对于会计实务带来的作用

在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新生事物面前,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厂房、车辆等曾经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资产不再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而财务分析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此时所有的人都会是会计内容的处理人。以往模式中作为关键要素的核算活动将失去其应有的地位,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要部分。同时资产按现时价值、可变现净值计价成为可能。通过在线访问等手段,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资产成交价格信息,用现时价值对资产计价。

2.3 对历史成本原则带来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其客观可靠、可验性而得到了普遍的采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历史成本原则在互联网环境下受到很大的冲击并且在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方面将逐渐退出会计工作领域。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

2.4 电子商务对会计信息安全及人才需求的影响

在网络化的背景中,电子符号的出现替换了以往的会计内容,不需要再用纸张继续拧,信息内容可以经由互联网来流通。因为网络本身是开放的,而且资源并非十分的充足,就导致会计内容遭受许多不利的影响。内部员工对原本的信息进行不正当的修改,或者是泄漏信息,或者是黑客组织以及竞争者等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改动内容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信息安全受到非常不利的作用。

传以往的会计不论是在空间亦或是时间以及活动步骤上都相对的独立,通常来讲业务内容不综合,和别的内容不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在当今的电子商务背景下。会计核算变得相对简便,整个财务成为企业业务链中的中心环节之一,会计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否则财务业务流就会因此减慢,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率。

2.5 对财务报告带来的作用

传统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和附表、附注组成,其中包括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是财务报告的核心。附表、附注提供了报表以外的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是财务报表的重要补充文件。不过由于网络在财会工作中的发展,导致财会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等都可以有效地开展,不但非常便捷,并且能够进行互相的交流,信息及时性得到了非常显著地提升。财务报告中也将包含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以附表、附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而是与其他一些原本在传统会计中不重要的信息共同构成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网络会计对于以往的会计模式在财务报告相关的要素上的带来的作用非常的显著。

2.6 对以往的会计功能以及管理产生的作用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会计的功效出现了本质上的转变。以往的会计的功效是进行合理地监督以及核算,其关键内容只是针对会计内容的记账以及审核等活动上。不过在当今的背景下,单位融入到网络化的模式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发生融合,共同组成了管理型的会计系统,具体的功效也在不断的改变。不但要为单位之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内容,同时还应该符合单位内部活动。

在会计管理方面,网络会计的会计管理与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较,其所肩负的管理职能转变成集会计业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会计决策层与决策支持层在内的多层次网络结构信息系统。在实现资金流管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物流管理,真正实现购销存业务、会计核算、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最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这样使得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得到较大提高。

3 对从业者和体系的规定

当今的背景下,会计工作需要综合素养较高的员工。规定从业者不但要懂得会计理论,还应该对于相关的电脑以及网络等内容熟知。所以财务工作者和单位要有预估思想,通过不断的培养目前的员工,确保他们成为发展为创新思想非常优秀的综合性的员工,为单位在严酷的环境中提供有效的财务报账。除此之外,要从科技的层面上,做好对信息输入以及输出的管控活动,以此来确保其真实精准,严禁没有经过审核的信息流通到网络中,进而使得信息不精准。

网络会计的出现并且发展为单位的前进带来了全新的管控措施和信息通道,同时还为它们的财会管理方式以及设备等带来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要想确保会计工作更好的实现其应有的意义,就需要工作者积极的努力,不断的完善会计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秀英.关于网络会计发展的思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篇8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虚拟的网络交易进行交易确认,远程报表,财务核算等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无纸化会计的表现形式。其特点如下。

(1)网络会计能及时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具有实时跟踪的功能,可以动态跟踪企业所发生的业务变动,给予及时必要的披露,且加快核算速度。外部信息使用者要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规划及各项经济指标,可通过网上访问企业的主页,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随时获取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有关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作出正确预测及决策,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

(2)网络会计能有针对性的获取会计信息。

网络能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在工作中,能简化操作过程,避免计算失误情况的发生。由于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能改变以往会计信息使用者被动的接受统一格式局面,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同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作进一步处理,使提供的信息规范、准确。

(3)网络会计能全面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的办公是在网上进行的,借助网上报告形式,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内容,能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各类交易的职能。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由于它没有时间地域限制,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样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失误。

(4)网络会计能使网络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指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共享。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可以借此科学地进行预测和决策。所以,会计信息资源能做到充分共享。首先是硬件共享,单机系统共享性差,当网络配有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降低,若干台普通工作站可在网上共享CPU的高速度,文件服务器大容量的内存、硬盘、光盘,网上高速优质的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能。其次是软件共享,网络会计打破单一的财务软件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以节省购买软件费用、简化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5)网络会计能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操作成本。

网络会计以无纸化为突出特点,在这一点上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网络会计系统的电子化,使办公速度大大加快,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企业人工成本。

2 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也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会计信息系统在空间灵活的网络会计、变化频繁的会计主体中,只有明确会计核算的主体,才能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才能划定会计工作所要处理的重点,并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经济资源和进行经济业务提供基础,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依据。

(2)对会计期间假设的影响。

会计期间是指会计工作中为进行结帐所确定的起始期间。会计期间的假设,是会计假设中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及时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人为地按一定时间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地经营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一个合理的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存在的原因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网络会计技术的采用能在瞬间使一笔交易完成,由于企业经营存续的时间长短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网络公司解散,在续存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并且也没有实际意义。

(3)对货币计量的假设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货币计量是会计系统产生所遵循的尺度约定。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价尺度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计量,这样就为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依据。货币计量假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将不同的资料加以汇总反映的需要,使人们能够根据货币计量来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网络计价时代,由于许多资源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问题不能用货币简单计算。随着网络经济这样的新经济形态地出现,许多行业开辟了新兴会计领域,其中包括破产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社会会计等等。这些行业需要创新的会计假设理论才能有更好发展空间。

(4)对持续经营的假设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它是在低风险要求环境下对会计时间加以限定,是指会计上假定企业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反映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的和愿望,解决企业资产、收入、费用、利润等分配问题,许多会计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联。在传统会计中,持续经营占有重要地位,而在网络环境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主体显得十分灵活,由于时间长短存在不确定性,传统会计在非持续经营条件下,适应清算会计,而在网络会计中使用清算会计还是建立新的会计系统方式是必须明确的,具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

3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假设的重新建立

(1)用相对的会计主体。

网络上存在的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假设,使其成为开放性的主体假设。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的相互协作联合体可视为会计主体。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会计主体用经济相关联合体定义更为准确。

(2)用会计计量手段。

会计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会计计量手段的多元化因而不能只借助于货币这一工具来反映企业的状况。网络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灵活多样性,会计应采取灵活多样性的方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在提供财务报表时,如果会计信息系统能在财务报表之外添加一些目前经营活动信息,将会大大提高财务报告的实效性。

(3)把会计分期纳入持续经营假设。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日益加大,企业随时都有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使得人们更加难辨别一个主体是否能持续经营,事实上,会计信息系统中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因此把会计分期纳入企业持续经营假设是不可忽视的。

摘要: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会计假设影响巨大。

价值链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带来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变化。差异化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基本的竞争战略,由此社会经济中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模式。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打开了新经济时代下管理的新思路,企业管理模式由纵向一体化发展成为横向一体化。

首先,企业的竞争范围从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的范围超越了自身的资源,分析的触角向上游的供应价值链和下游的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延伸,将价值链的范畴从核心企业内部向前延伸到了供应商,向后延伸到了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即一个价值链联盟。

其次,企业的竞争核心从工业经济时代提供价低质优的产品竞争转变为争取客户最大满意度的服务竞争,先进的服务手段已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以顾客为出发点,可以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

再次,企业的竞争内容也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价值竞争,经营目标也从利润最大化发展为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价值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价值链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战略单一主体的盈利局限,强调使整个价值链都产生增值,从而保证价值链的竞争力,减少生产者与其价值链内部企业的矛盾。

企业竞争战略和管理理念的变化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理论的变化,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价值链上的会计问题,这就是价值链会计。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于2003年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全新概念,价值链会计就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具体可表述为: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并给出了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构建思路,从而开创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二、价值链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一)从会计信息要素和类型上看,价值链会计信息的要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还包括消费者服务、生产效率、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等新的会计管理要素。信息的类型也不仅是事后的反映和核算信息,还包括事前计划和预算的信息、事中监督的信息。

(二)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时空观。

阎达五教授在论述构建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时指出,价值链会计“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三)从会计对象来看,传统会计管理的对象是单个企业的价值运动,而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对象是整条价值链上的价值运动。

它将传统会计管理的视角从企业内部转向了企业外部。价值链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客户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通过价值链的创建,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四)突破了原有成本管理范围的局限,要求将股权资本成本纳入管理的范围。

价值链会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整体增值,而对价值增值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利润增加的多少是衡量价值增值大小的尺度;有人认为股价的高低是衡量价值增值大小的尺度;还有人认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大小是衡量价值增值大小的尺度,等等。只有对价值链上的所有收入和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后,才有可能对价值链增值的大小做出准确的计算。

(五)对现有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造成冲击。

在价值链理念下,企业要想获得长期且持续的竞争优势,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全方位投资于客户、供应商、员工、技术和革新,才能创造未来价值。除了注重当期业绩,还必须重视客户满意度、质量、市场份额和人力资源等影响企业长期财务业绩的驱动因素,但是,现行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无法满足这种战略需求。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财务成果,企业不愿以追求长期战略目标为主而进行有可能降低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因此在短期绩效方面投资过多,长期价值创造方面投资过少,抑制了企业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另外,有关无形资产、知识资产、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也显得力不从心。价值链会计应综合考虑进入企业价值链的所有价值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不是单纯的财务信息,以期建立一个内外结合的、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定期进行揭示、分析的事后考评体系。

(六)打破了原有会计主体概念的局限。

价值链会计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原有的会计理论一般认为会计主体只能是某一特定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法律实体,也可以是一个非法律实体。但价值链会计所管理的范围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企业,而变成了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价值链。也就是说价值链会计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概念的束缚,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整个价值链。将价值链作为会计主体是可行的,因为在已有的会计实践中,就存在会计主体不是单一企业的情况,比如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作为编制主体的就不是一个企业,而是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企业集团。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数据,影响

0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 是实现报账、记账、算账、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统计、分析、判断电子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不仅使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 推动会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更促进了企业管理信息化。

1 会计电算化特点

1.1 数据处理速度快, 效率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计算机对原始数据采用编码方式进行处理, 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输入会计凭证, 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 可按模式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电算化系统可按既定程序, 由计算机计算, 及时抽取数据, 随时输出报表, 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

1.2 内部控制程序化。

计算机通过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 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同时, 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方法程序化, 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 控制内容涉及到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 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1.3 数据处理自动化。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 要求将分散于各核算单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账、转账和编表处理, 中间环节在机内自动操作。

1.4 信息处理规范化。电算化会计要求建立规范化的会计工作基础, 它对数据处理也按程序规范化进行。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

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有多个方面, 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 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 推动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2.1 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

手工操作模式下, 原始数据需要多个财会人员反复计算和复核, 才能变成财务报表中的一部分。财会人员日常工作就是算账、过账, 到了月底集中汇总对账, 工作重复, 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后, 输入相关会计凭证, 系统就可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 对于重复出现的业务, 系统则可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 且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2.2 提升了会计工作方式现代化程度

企业会计电算化后, 计算机将承担会计和财务数据的处理。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由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除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 还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拓展工作内容, 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此外, 通讯技术的发展, 会计信息联网已成为现实, 这使得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 实时处理会计业务成为可能。另一方面,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交易发生时, 有关信息由相关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 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原先使用的交易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 核算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原来各类纸质形式的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的重点转变为对人、机控制。

2.3 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人员要履行工作职责, 除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较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 并善于操作相应的财务软件。因此,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中, 财会人员只有更新思想观念, 加强自身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 有效的完成本职工作, 并发挥财务管理效益。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软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各子系统既要完成特定信息的处理, 同时又要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加工, 如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因此, 操作人员的分工与协作更加鲜明。尤其在网络环境中, 各分站间的数据处理及流向关系将直接影响业务的开展。这对会计人员之间的协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4 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会计工作是将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流动所产生的数据, 按特定的方法加工处理成有利于预测、决策、控制的会计信息。实行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的这一本质进一步得到强化。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推动会计工作的目标从单纯的报账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在手工条件下, 会计人员的主要业务集中于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电算化后, 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均由计算机来完成, 从而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使其可以空出更多的时间和情力, 充分履行会计的各项职能。会计工作的职能也由原来的主要对外提供报表、报告财务状况, 转向对内加强管理和监督;由原来的事后核算为主, 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并行;由原来的反映情况、提供数据, 转向全面提供并综合运用会计信息及其它信息, 形成以财会数据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为企业决策提高依据。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为会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会计作为控制体制将日益凸显。

2.5 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后, 相关会计科目的名称由科目代码代替, 从而使会计核算体系更便捷。因此, 科目编码方式的变化是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最直接的影响。此外, 会计电算化还对会计凭证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 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激增。原始单据是会计电算化后财会信息的惟一来源, 为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需求, 就要求原始单据中, 必须承载更多的信息。其次, 记账凭证添加“科目代码”栏, 可使录入凭证时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 由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生成相应科目的名称, 从而提高录入速度。第三, 处理记账凭证发生错误的方法发生变化。电算化条件下, 部分核算软件具有反结账的功能, 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修改, 并删除原错误凭证, 或用补充登记法、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第四, 对凭证录入的审核要求更高。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 凭证是全部信息的惟一来源, 加之键盘操作更易发生“误操作”, 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凭证输入的审核, 以确保信息的正确。

2.6 增强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在电算化条件下, 由于凭证要素和格式均由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制度预先设计, 如:会计分录中的会计科目必须在设置的会计科目表中已经存在并且是底层的明细科目、凭证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在初始化设置中应事先确定凭证中供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通过填制限制, 使会计凭证更加规范化, 同时也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因此在录入凭证时, 与制度不符的凭证, 计算机就会拒绝, 这会进一步提高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 使输入数据更准确, 输出结果更科学, 减少人为因素, 从而有效控制凭证中的各数据项。

2.7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利用信息的效率

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失真或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决策失误, 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会计电算化则可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电算化系统中, 只要输入数据正确, 就能保证输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计算机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则提高了会计核算速度, 迅速生成会计信息, 并实时完成会计循环, 使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 更好地满足控制的需要。此外, 还可以利用大量会计档案的历史数据及其他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 丰富会计报告, 进一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计算机系统承担了过账、计算、编制报表以及会计历史档案的查找分析对比等功能, 且计算机具有迅速、准确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 大量的会计信息能及时记录、汇总和分析, 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的流程和会计循环发生了改变, 效率显著提高。会计数据一经输入, 就可即时更新系统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迅速传递, 提高了会计信息共享程度, 使会计数据的利用效率极大提高。

2.8 推动会计组织机构重构

会计电算化的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 建立开放的、实时的、智能的会计信息化系统, 使会计处理高度自动化、处理系统高度开放化和系统信息高度共享化。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机构将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会计信息系统中心。原有的财会岗位将因工作环境的变化而重新分配设置, 工作职能和分工、组织机构也将发生重构, 过去以各种核算为主设立的岗位转向以计算机处理为主设置。因此, 会计电算化的过程, 预示着会计机构将精简, 会计人员将减少。

综上所述, 会计电算化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促进了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带来了会计工作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冬梅.刍议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2]韩荣丽.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J].新疆农垦经济, 2010, 6.

[3]赵合喜, 孙义.会计电算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

[4]吴可夫, 吴舒.公允价值会计内部控制需求[J].财务与会计, 2010 (5) .

[5]李慧文.电算化信息系统下的会计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10 (4) .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D9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71-01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连续、系统地处理会计资料,反映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所体现的价值量及其信息,并对其进行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处理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提供更及时的会计信息。如有必要,可以缩短会计报告周期或提供日报等更多的信息。在手工方式下,由于计算过程的烦琐,经常采取一些相对简单的方法,例如固定资产采取分类折旧法(综合折旧率)而不是针对单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个别折旧率),在计算机系统中,完全可以根据单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精确地计算每项固定资产的损耗和净值情况。实现电算化以后,对于存货、费用摊销等许多项目也可以进一步准确核算。

(二)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手工会计处理模式下,会计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记账、对账、查账等,但还是难以承受大量的业务,所以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方法来减轻工作量,例如在登记总账之前先编制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减少明细账户的级数而采用多栏式账页登账等,但一些措施的采取往往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反映程度和质量。实现电算化以后,大量的重复劳动由计算机完成,并且准确性大大提高。这样,一方面减轻了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核算的详细程度。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在手工方式下,信息收集的广度和加工的深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实现电算化以后,库存商品账目反映商品的价格情况,采购系统反映该商品采购价格的变动情况,其他子系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做出准确的决策。

三、会计电算化对手工会计的影响

实现电算化以后,整个会计处理过程、方法和要求与手工处理方式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实现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以代码为基础,一套科学的科目代码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核算代码体系对于提高系统的输入效率、处理效率和输人、输出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编码体系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手工会计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几种格式,并做出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手工账务处理的规范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行电算化以后,采用统一格式的标准凭证,收、付、转凭证的格式统一,只是用不同类别的凭证加以区别。凭证在填制时设计了诸多自动控制程序,如借贷平衡性控制、凭证要素完整性控制、凭证填制与审计权限控制等,凭证记账也由系统自动完成,许多传统的会计方法不复存在。

(二)账务处理流程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以登记账簿为中心,例如将明细账分设不同岗位,在登记总账之前先汇总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实行电算化以后,账务处理流程必然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以电子数据处理为中心,账务处理程序中的许多形式如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不再是登记总账的依据,由于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账簿不再困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也不再截然对立,甚至整个登账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形式,所有几种账务处理程序将合二为一,任何单位都不必考虑选用何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账这一处理过程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手工工作将向数据输入、数据分析两端转移。

(三)会计信息存储的变化

手工会计的信息存储介质为纸张,信息存人后就不再变化,并可永久保存,需要信息时直接查看即可。电算化系統中信息的存储介质为磁性介质或光电介质,信息存入后并不一定完全固定,输出时可能再进行相关处理。由于介质发生变化,档案保管也发生变化,此外信息的改变将更容易、更具有隐蔽性。

(四)会计报告的变化

会计报告是用来对外输出信息的,实现电算化以后,它将发生大的转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已经完全能够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信息输出方式也将会有大的变动。利用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远程查询信息,可以将筛选、过滤后的会计信息传送给使用者,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结束语: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重大变革,也必然会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强化会计管理,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等诸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宁夏凯宝商贸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会计学会.初级会计电算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篇12

一、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 从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 使得当前的会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新会计准则却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尤为巨大。

二、所得税的影响

在计税基础上, 旧准则强调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 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新准则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 从余额角度进行分析。在所得税确认上, 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 核算所得税;而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 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 而新准则规定了在一定的情况下, 可计提减值准备, 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变化, 该准则废止了应付税款法等我国现行会计实务所采用的方法, 要求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 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新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使用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

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 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 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 要求更加明确,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计量的财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也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所在。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

“购买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的计量, 而新固定资产准则指出: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的各领域和行业中各种制度和体制都得到了完事, 而在现代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 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由于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会计准则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应运而生。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使我国会计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的深入分析, 相信读者对新会计准则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其工作水平直接与企业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 因此在会计核算工作中, 必须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并且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 从而才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摘要:在现代的企业经营过程中, 会计是企业或者单位中进行财务处理时必须可或缺的部分, 其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会计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 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 给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也必须要紧随时代的步伐, 并且加强学校, 从而才能够在新会计准则下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 加大对新会计准则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深入分析, 然后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供同行探讨。

上一篇:公路灾害下一篇:内蒙古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