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理论

2024-10-13

电视理论(共10篇)

电视理论 篇1

广播电视是传播社会舆论最有效、快速的途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使用发送设备的科技含量是越来越高。而高科技的设备就应该由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来操纵, 并且对于设备的应用要懂得先进的维护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使设备发挥事半功倍的能力。所以, 在新时期下, 广播电视行业所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对新型科技设备的应用、维护和管理, 使之发挥自身最大的工作能力。

广播电视维护理论内容

1.维护的定义

设备维护指的是为了避免设备出现故障而去做的所有可能必须的工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 为了维持或者保护某种秩序或状态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 避免他们因为一些原因而可能遭到破坏而做的有用工作就称之为维护。

2.维护理论与故障的关系

所谓故障指的是某一设备或其自身的某些部位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完成自身的功能。因此, 在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应用中, 只有明确了设备的具体功能, 才能在遇到问题时, 明确的判断出设备发生的故障, 进而才能更好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在广播电视工作中, 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熟悉并掌握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为广播电视的维护工作做好准备。

3.现代维护理论的发展

现代广播电视维护理论的观点之一就是设备发生故障次数的多少与设备的新旧没有必然的联系, 即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规律可循的, 这与它自身的使用时间长短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维护理论认为, 维护理论的存在是有了科学依据的, 即如果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不明确, 那就不用去追究其发生的物理原因和所属的类型, 间接的对广播电视设备的预防性的维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此外, 现代维护理论观点认为设备是有潜在故障的, 那么对其最佳的维护是使设备不发生功能故障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地利用, 从而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广播电机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 广播电视技术已经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先锋技术, 因此, 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画面质量和信息传播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我国, 有线电视的全网覆盖也是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并且几乎如今所有电台的电视制作都是用数字化技术对画面进行处理的。

2.网络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时代发展的趋势已经表明, 广播电视技术必将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应用和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色彩,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 所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网络技术一定会遍布于全球任何地方, 在生活中, 人们对网络技术的毅力啊也会更加的强烈。因此, 网络信息技术必将应用于广播电视技术中, 两者协调合作, 使广播电视实现信息的全面化和快捷化。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技术的特点。

3.卫星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直播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 并且发展的越来越成熟。所以, 在今后, 为了满足人们对广播电视更多的需求, 如要求电视节目能够更加的真实、可信, 电视直播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又一方向。卫星技术是实现广播电视直播最好的技术。目前, 我国是无线广播电视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稳定的发展, 所以, 广播电视信号频率的远距离接受已经成为可能,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都将有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直播卫星市场和巨大的从标准到芯片的产业链, 卫星领域是我国投入资金和精力都比较丰富的领域, 其技术研究也正朝着先进的方向发展, 所以, 这对卫星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结语

目前, 广播电视的发送设备已经向着固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因此, 传统广电发送设备的维护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型设备对维护的要求, 目前的维护理论已经发展到了使用维护人员同新型的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磨合阶段, 因此, 为了拓新广电设备的维护理论, 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的新发展, 广电工作者就要不断的寻找维护规律, 转变原有的维护观念, 探究出适合新时代的广播电视维护理论, 使广播电视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摘要:广播电视是多媒体应用最为广泛的行业, 因此, 广播电视技术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多的。随着科技的发展, 高精尖的技术产品层出不穷, 这也大大的刺激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广播电视必将向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广播电视的维护理论以及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电视理论 篇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编导理论》的课程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与提高学习者掌握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各广播电视文体的形式规范、熟悉经典作品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制作各种广播电视作品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学习者的从题材策划、采访写作、现场拍摄、后期编辑的能力;提高和发展学习者的综合文化素养;增进学习者从事各种传播实践活动的能力。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颜纯钧主编的《电视编导概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张印平、谢毅主编的《电视节目制作》,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节序论

本节重点讲授编导的概念、编导的工作内容、编导的基本素养等,作为编导理论课学习的基本概说。

本节讨论编导这个称呼的来源,作为复合词的编导如何从“编”和“导”两个方面去理解,以得出编导是作为一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组织与指挥的含义。编导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最重要的角色――它是灵魂与统帅。说他是灵魂,意味着广播电视报道、节目的制作完成主要反映的是编导的价值立场、思想态度、艺术水平、驾驭能力等。说他是统帅,则意味着节目的制作由他来组织、协调、支配,最终实现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完成。编导负责题材的选择与策划、主题的构思与结构的安排、指挥现场拍摄、甚至参与后期制作。继而讨论编导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其一,新闻素养:

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的是新闻人才,编导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新闻的素养。所谓新闻素养本身就是个综合的概念,它包含了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养成。

其二,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对于编导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新闻素养。它指的是编导作为一个文化人所必须具备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识与能力。

其三,社交能力:

编导与作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作家只需坐在家里,只需面对稿纸或电脑,而编导每制作一个节目都一无例外地必须从事多方面的实践。这里包括采访、联络、协调、组织、指挥等等。

其四,艺术与技术:

最后,编导还必须具备较好的艺术与技术水平。对编导来说,艺术才能比技术才能要远为重要,也更难以养成。区别在于,技术是可以习得的,而艺术只能通过熏陶。

第二节 思维方式

本节主要讲授一个编导应该掌握的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以此来培养编导的驾驭题材、制作节目的基本素质上的保证。其主要的特殊思维方式包括:

一.视听思维、所谓视听思维,即是指:不是以文字语言作为表达手段和连接方式,而是以画面与声音作为表达手段和连接方式来展开的思维活动,称之为视听思维。视听思维可以有多种方式:

单个画面中不同影像之间的关系;

不同画面中的影像之间的关系;

单个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不同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单个画面中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

不同画面中声音之间的关系;

更有:这些不同关系中的不同关系形式,如同步、强化、冲突、对位、对列等。

二.蒙太奇思维、三.造型思维。

第三节 编导构思

本节主要讲授编导在选择题材阶段、策划创意阶段和构思节目阶段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必须经历的程序。可分为如下几个问题:

一.编导构思的特征;

在编导进行节目构思之前,一般来说,编导的几个工作环节,并不是按照线性的和稳态的程序进行的。从采访、构思、文稿到拍摄,这其中并没有完全固定的由始至终的程序,而是互相交织、互相推进的。所以,编导的工作程序相对混乱、也相对不固定。

二.形式经验;

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经验,是编导进行节目构思重要的准备和最初的起点。当编导接受一个拍摄任务时,他头脑中应该已经有了这种节目形态的相关形式经验了。接下来要做的无非是如何把特定的一些内容装进这个节目形态之中,用特定的节目形态来重新改装内容。

三.“预结构”的基本元素等。

所谓的“预结构”,其实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节目形式经验和特定对象的预想、推测、认识,把未来的完成片预先在编导的头脑中结构成型。实际上,编导的构思是贯穿在整个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的。并非只有在素材都完备之后,在后期看素材的时候才展开构思。在接受拍摄任务之后,在深入采访之时,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在文稿写作的过程中,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构思是一直贯穿其中,而且一直在调整、变化的。这其中,“预结构”主要指的是现场拍摄尚未开始或正在开始,而完整的构思尚未完成的一种状态。

第四节 现场调度

本节主要讲授编导在进入现场拍摄时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对拍摄对象、摄像机和场景的有力调度。基本内容包括:

一、什么是现场调度;

二.编导的现场调度:

(1).实现节目构思:

(2)观察、推测与想象:

(3)镜头设计:

第五节 后期编辑

本节主要讲授现场拍摄完成后,如何进入后期编辑的阶段,把所拍摄的影像素材根据节目制作的设计方案来完成镜头之间的剪接、音效的配置、合成等。内容包括:

一.后期编辑概述;

可见,后期编辑是后期制作中主要完成镜头处理与编排工作的任务。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后期编辑一般没有专设的人员,而是由编导自己来完成。后期编辑是节目编导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二.电影剪辑;

三.后期编辑要旨――流畅;

四.后期编辑实务;

这里,有必要首先认识后期编辑的三个基本原则:

(1)有限还原:

(2)受众本位:

(3)整体效应:

五.后期编辑的表现性。

一个通过事实记述来实现表情达意的报道,除了在文稿写作上以文字语言的方式来进行之外,当然还需要调动各种不同的表达手段来共同完成。甚至应该说,越来越多的报道不喜欢采用语言文字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带有强加给观众的意味,而不是通过画面与声音本身的感染力来实现。

第四部分:考核评价的说明

电视理论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课程;实践;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往往是多专业、多方向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占有很大的学分占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也会以理论讲授为主,同时配以相关影视资料放映,课程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简单,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状况尽管有所改善,但基本教学模式仍相对较为僵化,灵活度不够,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尽管一直在滔滔不绝的讲解知识点,但学生能接收的、能掌握的知识很少,久而久之,这种状况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学生们的课堂认可度和知识接受度,这对于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广播电视编导教学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本文通过相关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以为这一教学效能的提升提供相关借鉴。

一、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想

1.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丰富的个体情感是进行艺术学习的一个必要要素。在实践中,教师对学生个体情感的过于注重使学生过多的运用感性思维,在需要运用理性思维、需要系统思考的理论知识面前常常会感觉手足无措,这时教师如果仅仅对这部分内容一带而过、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会难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形成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正确的树立艺术创作思想,进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艺术观念,以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更多的令人欣喜的构思和作品。

例如,在讲授《图片摄影》课程时,教师应从摄影艺术的本原、本体方面入手,对图片造型、光线、色彩等视觉语言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基本功能,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实际操作拍摄。最后将进行艺术鉴赏理论总结,让学生在自己作品和优秀的摄影作品的欣赏中回顾有关理论知识,并发现自己学习中缺失进行弥补。

2.教材选择

在电视传媒事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应不断推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教材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例如,仅仅在6-7年前,我国很多高等教育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都会将王宏建或孙美兰主编的《艺术概论》作为制定教材,两本教材着重于艺术本体理论方面的阐述,对于艺术发展规律、艺术体系的建构有着深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理论指导能力,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重新进行了教材筛选。当前由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由王杰泓老师主编的教材逐渐获得了高校的广泛青睐,此教材以艺术本体和艺术本原为基本切入点,通过对艺术语言的阐述向学生传授系统性的艺术审美理论体系,通过体系化的知识讲解向学生灌输间距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艺术和艺术文化的相关知识。当然,尽管选定好的教材在知识体系阐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并非就需要完全根据教材内容设置进行教学,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参考教材章节流程的基础上来确定具体的艺术教学内容。

二、教学实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化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有一部分理论课程学习起来相对较为枯燥,如果教师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就会非常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学习的僵局,死记硬背,满篇乱读,进而无法顺利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以《图片摄影》课程为例,在这一课程第二章摄影艺术鉴赏的讲解中,学生对摄影艺术鉴赏中的精神活动过程的理解可能非常有限,甚至只能记住几个艺术名词,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对于什么是艺术鉴赏、何为审美心象、心境共鳴也只是懵懂。如果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自主进行摄影作品的创作,然后进行鉴赏,甚至于摄影者详细说明拍摄理念,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则教学效果将会大相径庭。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具体的艺术类别划分让学生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不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让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这对于广播电视编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和认为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甚至我们可以在学生入学初就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偏好,通过自由结合的方式成立兴趣小组,为日后的学习、创作和经验探讨提供方便。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题材偏好、艺术创作习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艺术创作,鼓励学生用镜头说话,用视频进行作品创作,并注意广播电视节目的相关要求。以广播电视的艺术要求进行作品阐述并非等同于用影视的方式对艺术类别进行解释,因为,形式应该是多元的、多样的,既可以是纪录、专题类型的,也可以是故事、叙述题材的……例如,在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档电视节目,节目类型自定,可邀请嘉宾,并由教师进行指导,运用学校演播室或相关设备进行拍摄编辑,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制作节目的流程和工种,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中摄像、音箱、灯光等方面的使用规律和要求,而节目作品可以在校园电视台进行播放或集中展映。在基础课学习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校园青春主题作品的拍摄,讲述发生他们身边的故事,不管是摄影摄像、画面构思、主题创作、花絮设定,还是阐述风格和后期剪辑都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形成一定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以及重要性均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个人的综合艺术感知的能力也会一同成长。进而有效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和专业知识追求的渴望度,在后续的学习中态度更加端正、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可谓是一举多得。

必须注意的是,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将课堂教学外延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索,使他们的专业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获取同步进行,齐头并进,以让两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基础理论知识是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石,专业技能是其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的功底,只有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在今后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在确保两者不偏不倚的基础上,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创作的基本结果、相关节点和自己的期望目标予以明确,并在创作中通过自身情感和思维的呈现,充分展示自己的特点,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作品。

三、教学改革方式

1.团队精神的培养

分工精细、工作量庞大是广播电视创作的基本特点,这就需要创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互助协作意识,因此,强化学生团队精神,提升学生合作意识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在组内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共同来完成任务,鼓励他们多讨论、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让每个人都既能在团队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团队的力量。就当前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自我为中心成为团队合作的鸿沟,他们互助合作精神的提升绝非朝夕间便能实现的。教师对他们积极的进行心理引导和心理疏导,对团队中产生的问题和分歧认真的进行处理,以及设置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让他们意识到合作不但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2.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时期。对于广播电视作品创作而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因现下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明显,更需要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不跟风、发挥自我优势、活跃思维的创造力培养。同时培养学生问题应对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问题面前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只有这样,当他们毕业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在职业岗位上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进而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考核方式的创新

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储备支撑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艺术作品创作,并在特定时间对此进行综合测评,进而让测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限制,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也会更加具有积极性,他们会努力通过实践活动来吸收和消化理论知识,并在创作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实践创作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方式的微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的出现,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师才能在辛勤付出后得到最丰厚的回报。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还需要教学工作者继续进行探索,使其继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卓威,张亚伟.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02)

[2]王晓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白城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3(68).

[3]李英春,忻志海.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4]王书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探索——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6.

[5]王晓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白城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3.

“生活政治”理论与电视民生新闻 篇4

“生活政治”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生活政治”理论是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来的。他通过对经典社会理论的反思和当代各主要社会思潮的清理分析, 认为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就连那些被称作除了自己的劳动之外已经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也正在消失, 他们已经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生活质量的完善。基于此, 吉登斯强调应从“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转变, 即不再坚持“解放政治”所主张的为了获得个体的利益和保证个体的自由发展去采用暴力手段来打破原有不平等的权力格局, 而应选择沟通和对话民主的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 在不断的批判和构建过程中实现个体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和生存状况的改善。

那么, 什么是“生活政治”呢?吉登斯是这样概括的:“生活政治关注的是在现代社会因自我实现所引发的政治问题, 但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常常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反思, 同时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也会对全球化的策略产生影响。” (1) 吉登斯指出, 生活政治是关于我们如何在一个曾经是自然的社会进行重新选择, 在分析比较后决定如何生活的问题。简单地说, 生活政治就是关于如何生活的政治, 通过生活方式的选择来重构我们时代的道德及政治社会秩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 依据某种伦理或价值标准选择生活方式, 决定怎样生活。“生活政治”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 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用民众生活质量指数取代简单的经济发展指数作为评价政治发展的标准。在生活政治理念下, 政治合法性与否在于民众生活质量能否提高和民众生活选择机会多少的增加。因此说, 民生问题不是简单的去贫困化, 还应增加民众生活选择机会的问题;民生问题也不能紧紧针对某个阶层提出, 而应面向全体民众。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生新闻

现代社会, 我们的生活切切实实地被各类符号包围着, 而且个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符号来选择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大众传媒的构建。民生新闻的平民化气息以及给观众造成的那种聊天式的假象, 正积极有效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观念。民生新闻对观众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民生新闻呈现的是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通过镜头, 民生新闻让每个人都在打量自己的日子,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点去认识这个世界。像张三与李四因为新房装修对簿公堂了, 道路上的井盖丢失造成小孩死亡了, 市民骑车被广告牌砸伤了……这样的事可能王五赵六们都会遇到。而像气温的升升降降、菜价的起伏变化、水电费的多收与少补等情况每个市民都会关心。尽管这些琐碎的报道难以跟新闻价值里强调的显著性、重要性、新鲜感挂钩, 甚至有些几乎不能叫做新闻, 因为它们几乎不能满足受众对于未知信息的需求。但我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种表现。

收看或参与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准时准点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民生新闻对许多民众来说就像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如遇到政府部门不能或不愿意解决的难题, 民众大都会打民生新闻频道的电话热线求助, 或者是自己拿起DV拍下认为有意思的新闻送到电视台播出。据调查发现, 《南京零距离》每期都会接到几万人打来的电话热线, 其新闻热线跟当地的110、119一样火爆。

民生新闻正在塑造和引导民众的生活方式。民生新闻的内容已不仅仅是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是让民众在这些家长里短的故事里理解善良和谦和的重要, 从某某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里认清生命的重要, 从打架斗殴的纠纷中知道了法律的威严和必要……实际上, 民生新闻所传播的内容可以让百姓坦然地面对生活, 由新闻里与自己看到或遇到的相似的事件去反思自我, 重建我们的生活。

民生新闻中“生活政治”的具体表现

在日常生活的政治中, 有两大主题内容直接与民生新闻密切关联, 一类是生活形态的政治中介, 另一类是全球化政治的主题。在当下我国社会的政治图景中, 人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等这些国际主题正在以政治的意义融入我们的视野, 民生新闻的政治作为也体现在这些主题中, 其政治作为突出在以下三方面:

个人权利的积极争取。个人权利是我国民主政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由它衍生的“消费者权利”一直受到社会舆论广泛认同。民生新闻将其作为重要内容来报道, 既兼顾了传媒公共性和商业性, 也赢得观众的赞许。像在食品安全、房地产销售、休闲旅游等事件中, 民生新闻常常将民众定义为消费者, 以维护消费者权利为出发点, 展开事件的报道, 申明传媒的公共立场, 如对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 通过温和的方式唤醒普通民众作为合法公民的个人权利意识。

实践公民的“知情权”, 加强社会环境监督。民生新闻重点关注的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新闻和打架斗殴的所谓“负面”新闻。之所以这样, 缘于民生新闻强调的就是新闻的生活化、实用性。在报道这些社会事件时, 民生新闻成功地将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强烈的威胁感传递给民众, 尽管在质疑社会原因时民生新闻显得苍白无力, 但百姓通过它获得很强的真实感。在揭示真相方面, 民生新闻也常常只是做表面的努力, 但正是它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异常敏感, 才为民众认识环境、参与政治提供了基础, 因为“知情”是政治参与的前提。

传播现代价值观, 彰显自我实现。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社会百态时把反传统、反体制、倡导异端的价值、质疑惯常的生活秩序和理念、树立个人主义观念和推崇自由、和平、民主的思想等现代政治意识潜藏在城市生活的表象描绘中, 在潜移默化中实践市民生活方式的选择。比如男女两性关系一直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议题, 不仅仅因为它有太多的市场“卖点”。民生新闻也不只是关注它的眼球效应, 而是超越平庸的解读, 直指现代性主题。如2009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河北闫得利“艾滋女”事件以及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 都在相当高度审视中国社会的两性关系或女性问题, 并从政治领域评述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生活政治”背景下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

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研究和着力解决, 而且下放民生话语权, 这极大方便了民众对于生活问题的思考和自我认识。笔者认为这对电视民生新闻破除其“菜市场新闻”的困局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因为民生新闻不管走向哪里, 一定要坚持“关注民生, 以民为本”这一报道理念。具体而言就是民生新闻在定位中首先要坚持“生活政治”的内涵。因为观众看民生新闻并不一定是为了通过它来了解未知信息, 诚如前文所说民生新闻传递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一种个人的社会自我认同感。

其次是增强民生新闻的报道深度, 做到平民化但不庸俗化。民生新闻凭借其亲和的生活方式能更好地建立身份认同, 可以把高深抽象的政治生活化、把普通人之间的小事情人文化, 从而保障民生新闻好看且实用。最后借用萨姆·费伯于1979年描述杂志的话来想象一下民生新闻的未来:“ (它们) 为我们画像, 并给我们所适合的社会群体下定义。它们描述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 并在最大范围内提供解决方法。它们提示我们对新闻或者信息的理解。它们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意义。最重要的是, 它们强迫我们在飞速运转的世界中反思我们的生活。” (2)

注释

1吉登斯著, 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8年版, 第252页。

电视理论 篇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2014年09月15日16:0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视频业务的推进,传统电视的影响力不断受到冲击,电视在节目内容上内容单

一、创新力不足,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日渐突出。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秀真人节目在内容形式上等巧妙创新,满足受众需求,取得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巩固电视自身影响力。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 使用与满足 创新

2013年10月湖南卫视全新推出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节目播出后不久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的同时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2014年6月20日第二季以来,引来诸多关注。

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近年来火爆的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领社会潮流。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3G、4G通信业务的运行,网络媒体渐成新宠,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前一段时间被热炒的北京地区开机率由70%降为30%,后来被证实为数据误读,结论不靠谱,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验证了电视媒体影响力的下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真人秀节目如何才能突破重围,重掌舆论影响力的话语权?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进行解析。

“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而且制作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 电视真人秀节目,“真”是特色,体现这个节目形态必须是非虚构的、纪实的;“人”则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意味着节目要有人格和人性的突显;“秀”则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来完成。

虽然有着限娱令,但各种同质化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大有“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感觉,疯狂轰炸着观众的视听系统。《爸爸去哪儿》另辟蹊径,通过纪实拍摄的手法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以此展现父子亲情在之美,赢得喝彩声一片。第一季播出结束后,虽有其他节目的模仿,但《爸爸去哪儿》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很难被超越。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最早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是针对广播报纸媒介的研究,60年代后开始关注对电视的研究。作为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一改以往从传播着或媒介角度考察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而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正如麦奎尔等指出的,它“不是研究传媒对人们做了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因此,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在21世纪来临以前,除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外,其它社会组织不具备大众传播主体的能力和地位,传统媒体占据传播主角地位,可以说左右了大众的认知,尤其是影响巨大的电视媒体。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决定了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只能看到什么,大众媒介决定舆论热点,缺乏选择性和互动性。在竞争上不激烈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了电视媒体自我居大的心理态势,缺乏从受众角度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增多,当今的传播可以说已经进入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受众决定节目走向,受众左右媒介活动。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闭合式的媒介传播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网络信息时代,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话题的起始点,并且有愈演愈烈趋势,受众从传统的被动传播到越来越多的掌握主动选择权。同时,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卫视为吸引收视群体,当一个热播节目出现后,其他媒体纷纷模仿,跟风严重,同质化现象此起彼伏。在新媒体的和行业媒体之间双料夹击之下,电视媒体必须突破思维,积极创新,更大的程度上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需求。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卫视频道上星以来,电视内容越来越多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

《爸爸去哪儿》热播解析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适于全家观看,老少皆宜。在第一季开播之前,湖南卫视并没有过多的宣传,据传还被品牌方撤掉广告冠名,但播出后人气爆棚,第二季则广告费飙升。《爸爸去哪儿》两季的热播,与受众心理得到满足有重要关系。

1、主打亲子牌,满足受众对质朴亲情的回归。在信息与技术爆炸的时代,内容依然是最具生命力的核心。一种新节目的火爆,必是内容形式创新的结果,内容创新为王是不变真理,从当年的“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曾说:“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受众对于千篇一律的歌唱节目和相亲节目充斥荧屏,已产生了审美视觉疲劳,泛滥的煽情手法更是让人厌恶。《爸爸去哪儿》一改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引进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并进行了本土化的包装改进。将室内综艺升级为户外综艺,令受众疲劳的煽情节目变成了记录性的真人秀节目。从传统的棚内选秀节目到棚外真人秀,在美好的大自然中让受众感受父子亲情的美好,给了观众十足的新鲜感。

作为引进版权的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并没有照搬韩国模式,而是进行了本土化创新改造,使其不论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

同时节目最大的创新可以说在于社会教育意义,主打父子(女)亲情,突出了父亲应在教育孩子上“归位”,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节目宣传至真至善至美的传统美德,充满真实、温馨的格调,摒弃了故意安排的环节,减少了矫揉造作感,以质朴的情节唤醒受众内心温柔的情感。亲子主题,处处充满着正能量,弥补了国内同类节目的空白,能够引发父母尤其是八零后父母的强烈共鸣。

2、全方位满足受众娱乐与好奇心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好奇心是一种普遍的心里,是人类为了生存趋利避害的本能。好奇心使人知道更多的事情,掌握更多的信息。从众心理使人做的决定更安全,在娱乐盛行的现代社会好奇心不在是生存层面的需求,更多的是满足大众娱乐心理,通过获取更多信息满足心理需求。《爸爸去哪儿》有着综艺节目一如既往的明星效应,汇集了“明星真人秀+儿童真人秀+户外真人秀+亲情”四大看点。明星爸爸家加星二代的组合,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探心理,使家庭节目升级为更具娱乐性的真人秀。明星们如何作为普通的父亲,努力带着从未在公共面前曝光的孩子出镜。满足了受众八卦、好奇,寻真、寻情,寻刺激等各种需求,充实丰富的内容,牢牢抓住了受众的眼球。

此外,《爸爸去哪儿》节目录制采取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拍摄方式,有40多台机位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拍摄,几乎是真实再现了明星和孩子的生活,真实还原是在综艺节目中较难看到的场景,虽不排除《爸爸去哪儿》同样有选择性编排,但更多的为质朴真实再现。而孩子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个体更增添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3、有效利用新媒体,满足受众互动性需求。传统媒体的运作思维是“内容为王”,其生存逻辑是建立在大众媒介技术上的。而互联网的盛行,则要求传统媒体必须改变,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适应互联网的规则,延伸媒体价值,创造更大价值。电视媒体传播单向性决定了受众缺乏多样的选择以及有效的互动性。湖南卫视则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注重于观众的互动,从观众的反馈中及时调整节目内容。以新浪微博为例,在第一季时《爸爸去哪儿》的新浪官方微博粉丝超过300万,通过与粉丝的互动,了解受众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节目内容,有效宣传节目动态,更好吸引受众关注。目前随着第二季的持续热播,其新浪官方微博粉丝超过560万,通过微博发布节目最新资讯动态,节目花絮,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节目中五位萌娃老爸在微博中的互动也是节目宣传的有效形式。

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创新和精良的制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受众关注,产生巨大社会影响。而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节目形态,在受追捧的同时电视媒体必须处理好多方面的因素,防止不当运作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是要注重保护孩子切身利益,不得以损害孩子成长为代价赚取噱头。节目的制作和电视台的播放紧扣主题,但是在官方微博,某些网络平台却存在着炒作行为,以“儿童恋情”为噱头进行宣传,此举严重损害节目形象,有违社会伦理。对此由网友表示“如果这样营销下去,用不了及其,儿童、家长会逐渐远离。”

二是要提高原创性、严把质量关,防止盲目跟风。台湾著名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人王伟忠曾表示,电视节目盲目跟风模仿是十分危险的。缺乏原创性,会阻碍电视节目发展,难以赢得受众关注。电视制作人应当花费更多的精力研究如何挖掘原创节目。以收视率作为衡量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尺度是不准确的。”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节目中广告植入越来越多,收视率也有所下滑,制作团队需要谨慎思考,权衡利弊。近段时间来,广电总局不断出台的“限娱令”就是为了规范电视文化市场,防止“拿来主义”与不良竞争,促进广播电视健康发展。

三是要坚持真诚、质朴的创新原则。《爸爸去哪儿》的火爆除了抓住市场空白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节目组的不断创新。创新的节目内容,在第一季的节目中,不停的变换旅行地点,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冒险体验。在第二季第一期中,爸爸们和孩子们踢起了足球赛,正是和当前世界杯的亲密结合。节目组立求于将真实质朴的生活情节展现在受众面前,场景之间都体现着创作者的用心之处。当然,第二季的播出后影响力不如第一季迅猛,加上各种亲子节目如《爸爸回来了》、《爸爸回答吧》大量涌现,剧组要在创新的方面做更大的努力。

综上,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主打亲情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清新质朴的创新形式满足了受众求新求奇的心理,有利于激发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效的巩固的电视媒体的主流媒体地位。同时有效利用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取得受众较大关注。但是宣传过程中需要注意宣传的力度,不能为了收视率而肆意的炒作,对媒介收到的反馈要及时修正,避免负面影响的发酵。(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传播理论与城市电视《新闻专栏》 篇6

一、依据传播理论, 研究《新闻专栏》传播形式的定位。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发送信息, 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 于是在广泛的人类传播活动中就有了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最著名的论述是拉斯韦尔提出的, 它揭示了传播最想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回答五个问题:谁、为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电视的传播同样要回答这五个问题。拉斯韦尔所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电视台为谁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为城市电视台《新闻专栏》是新闻的深化、细读和延伸, 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 它负责将本地区的重大事件、重要新闻、改革方针政策, 以电视信息的形式发布出去, 并将涉及百姓利益的重大决策、事件的反映及时收集并加以反馈。传播理论想要解决的后两个问题, 实际上是对传播效果的评价, 也就是信息的传播者所要达到的传播目的。

二、依据传播理论, 策划栏目结构的变化。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电视的报道手段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于是, 传播界在比较报纸、广播、电视不同的时候, 对电视传播特点的表达也有了变化:“面对面地交流思想是电视的最大长处, 讲话在电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对于其他媒体而言, 电视传播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人格化的传播。

怎样利用好这种“讲话”方式, 怎样突出“讲话”这个电视独有的优势, 发挥电视这种人格化的传播优势。

1. 从城市电视《新闻专栏》的内容上看。突出大事是电视

《新闻专栏》的主要任务, 它包括城市重大的改革措施, 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专栏》负责解释和宣传这些内容, 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理解和了解所要表述的主题, 但有时越是重大的事件、重大的决策只用语言和画面难以表达。近几年, 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实施推进, 怎样在群众产生共鸣?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讲话”, 让被采访者解释背景资料的内容, 让图像资料与演播室嘉宾同时“讲话”, 让图像资料的“讲话”作为嘉宾“讲话”的基础或引言。

三、依据传播理论, 追求栏目最佳的收视效果。

在传播理论中, 除了拉斯韦尔理论, 另一位传播理论大师———申农编码与译码的传播学说占有重要的位置。申农认为传播是一个编码与译码的过程, 也就是传播者把提供的信息编成符号送出, 受者对信息符号经过译码解释接收。那么, 有效的传播必须是传者与受者“经验范围”有相当重叠部分, 否则, 受者难以正确解释接收和理解收到的信息。

1. 从选题上看, 虽然城市电视《新闻专栏》要报道城市重

大事件, 但就报道事件的本身而言, 报道难免出现题材呆板、语言缺乏活力、现场感不强的问题。怎样既宣传报道了重大新闻题材, 而又让老百姓接收, 觉得节目好看, 这是编导的功夫, 也是电视人追求的目标。

2. 从语言风格上看, 城市电视《新闻专栏》应该发挥电视

最显著的特点, 以记者或主持人“讲话”为主, 创造自然的语言环境, 给观众以他在说事、他在和观众一起来了解问题并一起去看看究竟。

以往的新闻专题是借鉴电影的新闻纪录片的形式, 播音的味道浓重, 一打开电视这种味道就会给观众以凝重的感觉,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 人们看电视是一种娱乐, 是在享受轻松, 而不是去纯粹地接受教育, 假如没有特殊的需要的话, 人们不会在回家后再一次面对说教。

由此, 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语言是电视这种特殊媒体进行传播的重要载体, 它的风格直接影响着节目形式, 它是编导编辑信息传递符号的基本元素, 也是观众理解、解释这些被编辑符号并接受的最基本条件。于是, 城市电视《新闻专栏》的语言风格又回到了电视与其他媒体最明显的区别上, 就是面对面地交流思想, 让“讲话”在电视中起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说, 城市《新闻专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突出新闻性、纪实性, 强化重点、贴近生活的重点栏目。电视是个长干常新的事业, 电视新闻工作是常变常新的工作, 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 电视的变化离不开传播理论的指导, 只有在传播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研究电视传播的特点, 电视节目才会好看, 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才会完成电视这个媒体所要承担的任务和义务, 才能为企业电视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电视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对话意识 篇7

从“术”、“理”到“学”的过程是理论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即由“理论”过渡到“理论体系”的过程。如前所述, 理论不仅有表示“事实判断”的概念系统, 而且还有表示“价值判断”的规范系统, 两者合二为一, 形成理论与人的相关关系。虽然人们常说“理论不是理论家个人的事情, 社会对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拥有巨大的决定作用”, 但是一旦理论进入到“体系化”的过程之时, “理论家”便起决定性的作用了。“理论体系的建设是需要深刻反思和全面展开的社会工程。” (2) 反思“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 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思想的思想’”, “反思是思维对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 即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所构成的‘思想’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的关系” (3) 。上述表述较为繁琐, 实际上作者所指的“反思”是指对基于实践进行“反思”的理论的反思, 即理论的理论。通过对理论研究进行“反思”方能形成“理论体系”。孙正聿认为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对人类认识史的总结;要突出强调理论的‘现实感’或‘现实性’;内容与体系应该是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种‘建构—解构—重构’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4)

以上几点表明:从形成条件而言, 理论体系的形成并非“形而上学”的思辨, 而是一种基于理论实践发展的思考, 是一种“瓜熟蒂落”的自然状态。历史发展决定着理论实现的条件与趋势, 而现实则直接检验着理论的可靠性;就内容而言, 理论体系并非完全务虚的, 而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就形成过程而言, 理论体系的建设并非是一种“一劳永逸”的静态过程, 而是一种不断发展斗争的过程, 理论有止境, 体系无止境。建立中国电视理论体系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础:

电视理论研究话语要具有可理解性

哈贝马斯在论及其交往行为理论时强调话语的可理解性、话语的真实性、话语的真诚性、话语的正确性。其中“可理解性对应于语言, 真实性对应于客观世界, 正确性对应于社会世界, 真诚性对应于内心世界” (5) 。这里可理解性是理论交流的前提, 也是建构理论体系的路径和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 纵观我国电视理论研究所走的历程, 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努力。

早期人们大多着重于建立概念体系, 中期着重于建立内容体系, 而现在人们开始思考电视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实际上概念体系和内容体系是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某一学科存在的前提。只有方法体系才体现出了理论的流派性, 在进入方法体系之时, 电视理论流派开始增多。但是就目前中国的电视理论界来看, 理论研究的方法主要源于国外, 目前正处于与中国电视实践的磨合之中, 我们尚未建立符合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实际的理论方法, 因此, 确切地说, 产生于中国大地之上的电视理论研究流派尚未出现。但即便如此, 思考理论研究方法间的可理解性还是十分必要的。

西方哲学发展至19世纪, 理性主义已走向了极端, 在集大成者黑格尔出现后的几十年间, 欧洲哲学杂乱无章, 没有头绪, 直至19世纪末胡塞尔建立现代现象学, 当代西方哲学才得以确立。电视理论研究在确立了概念体系与内容体系之后, 随之面临的问题便是方法论体系, 建立方法论体系的“可通约性”的前提是注意理论研究的目的。进入20世纪后, 语言哲学的兴盛最终使得哲学的研究内容出现最大转换。理性主义思考的是主客体间的关系, 而语言哲学强调的则是主体间的关系, 人被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时主体间的交往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哈贝马斯从早期的“公共领域研究”过渡到后期的“交往行为研究”即明显具有此种特点。这也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人们研究取向变化的必然趋势, 电视理论研究也不例外, 把握住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理论间的可理解性与共通性便不再是问题。

电视理论研究者要具有平等对话意识

理论只不过是一种话语形式, 不同的理论仅是用不同的话语形式言说理论的不同层面, 其中并无高下低劣之分, 他们都在解释着电视实践这一主体, 为电视实践的充分发展而服务。Robert Craig就主张理论体系的建设不应寻求建设一种标准化的模式, 而应寻找一种学术上的一致性, 条件是:1.对不同的理论流派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的共同理解;2.应承担的通过对话解决矛盾的义务。他认为“目标不是进入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状态, 而是我们都要知道:我们是有很重要的东西要去讨论” (6) ;他认为建立理论体系的前提是“超模式” (meta-model) 和“超话语” (meta-discourse) , 前者重在共同理解, 后者则认为“理论是一种话语形式”, 应把“理论看做是关于学术路向的陈述和争论的过程” (7) 。对话与平等意识之于理论体系的建构尤为重要。

对话与平等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实际上人类社会的悲哀就在于产生了众多的思想观点, 却没有进行平等对话的勇气与决心。布伦塔诺很早就注意到了“意向性”的问题, 胡塞尔提出“现象还原”来超越人类的“意向性”, 走向大同;戴维·勃姆则主张用“观念悬置”来摆脱自有观念对他人观念的入侵;哈贝马斯主张人民摆脱“工具理论”, 用交往理性构建一种理想的公共领域来实现平等对话;近年来, 学者提出“协商”理论来构建平等对话的空间。平等对话的缺失、人们对平等对话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电视理论的发展已到了必须构建平等对话的关键时刻, 如果不具备此种理论自觉意识, 研究势难前行。几十年来, 我们的研究虽已从“术”发展到“理”与“学”了, 但是我们的研究思维尚处于原始状态之中, 传统的“文人相轻”的局面在电视研究之中并未改变, 这从一些争鸣文章的语气中即可看出, 理论研究尚未取得重要进步。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个体的原因, 由于我国文化中一直过于强调思想统一和思想权威, 过于强调思想体系性, 我们的理论界充满的仅是一种表面意义上的“对话”, 人们寻求理论间的高下低劣之分的动力远大于发现对方的优势、分析自己的劣势, 共同生存发展的观念。

电视理论研究要有动态意识

统一一旦建成, 共同的话语空间也就建立了, 理论的动态性减弱, 学科前进的动力也便减弱了。库恩曾用范式理论来揭示理论体系间变换的艰难, 但是范式一旦转换, 理论必将迎来蓬勃的发展。因此必须注意培养电视理论研究的动态意识。

电视理论自觉的最大特征在于时刻反思、时刻对话, 永远保持一种动态感, 这对于保持理论与实践间的紧密关系, 促进理论发展, 构建动态的电视理论体系大有裨益, 因此, 我们在强调平等对话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动态感, 将理论体系的构建视为一种过程。理论体系的构建面临着“见光死”的尴尬应该是一种常态, 原因在于一旦理论体系的建设对理论现实发生巨大作用之时, 理论的内部结构便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此时人们不宜为理论而理论, 而应弄清楚理论体系建立的目的。建立理论体系的目的在于有利于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把握与总结、有利于人们在共同的话语空间内讨论、有利于促进实践的发展。除此之外, 虚拟的理论体系毫无用处。

中西电视研究实际上是沿着两种不同的路径在进行着, 我们要弄清楚的是我们拥有什么, 我们缺少什么, 而不是一味地向西方学习。无疑, 西方的理论具有极大的丰富性, 理论间具有平等性, 但是平等意味着分散, 意味着不集中, 意味着缺失部分效率。中国电视理论集中性有余, 而丰富性不足, 但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集中性的功用, 正如我们虽然看到西方缺少理论体系的观照, 但是不能认为这就是正常的、就是正确的, 而应注意到其理论发展的不完备性。唯有在中国的电视理论体系建构中放大理论间、理论研究者间的平等性, 充分发挥其动态性, 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活的电视学。此时我们应注意到无所谓完美的学科, 完美的领域将是“一个停滞不前的领域, 一个行将就木的领域” (8) 。

注释

1 (5)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页, 第75页。

2 (4) 孙正聿:《关于理论及其体系建设的思考》, 《社会科学战线》, 1995 (5) 。

3 孙正聿:《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 《社会科学战线》, 2001 (1) 。

4 (6) (8) Craig Robert T. Communication as a field, Communication Theory 9 (1999) P124, P123

电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理论探究 篇8

关键词:电视传媒,程度分析,性质之辩

一般而言, 影响的大小永远有一个程度和性质的问题, 电视也不例外。从影响程度来看, 其主要的衡量因素为青少年接触电视的频率、时间、内容偏好等;从影响性质来看, 已有相关研究表明, 电视暴力、庸俗肤浅的电视文化、色情信息的泛滥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价值观形成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在此, 笔者着力从不同侧面对上述两个问题重新作以回答。

一、电视影响青少年的程度分析

分析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 即必须分析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缘何可能及其影响程度缘何之深。但电视对青少年的深刻影响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即电视自身的规定性和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

(一) 缘何可能——电视自身的规定性

电视自身的规定性使电视对青少年乃至人类的影响成为了可能。这种可能主要与电视自身的“魅力”和电视作为一种优势传播媒体其自身的传播特点、途径有关。

1. 电视的魅力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电视有五种优势:第一, 从传播符码上看, 电视拥有各种视听符号, 足以构成多种多样的节目形态, 各种信息的内容一经电视编码播出, 均可用直观具体可感的图、声、文字等符号直接作用于受众的多种感知器官, 其生动、形象、直观的呈现对受众构成了极大的吸引。第二, 从传播内容与形式来看, 电视有能力从内容到形式上实现“汇天下之精华”, 为人类了解世界充当了“千里眼”、“顺风耳”的角色, 使人们的视线可以轻松横跨东西, 随意穿越古今。第三, 从传播通道上看, 电视具有最强的传真力、及时性和最广的覆盖面。电视的共时性, 可以使亿万人瞬时处在同一电视氛围的影响下, 共同接受同一种信息、同一种情绪、同一种观念、同一种宣传的耳濡目染和冲击, 达到“天涯共此时”的效果。体育与电视的联姻也因此体现出了更大的魅力。第四, 从传播与接收的关系上看, 观众易于同屏幕上的传播活动形成互动关系——交流沟通关系。由于呈现方式的生动直观性, 容易使观众进入电视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形成一种与传播活动的互动, 但这种互动更多体现为一种情感的流露。第五, 从传播的功能上看, 电视在大众传播媒介家族具有最多样、最广泛的功能。有人说, 拥有了一台电视, 就等于拥有了一所学校、一个电影院、一个剧场、一个包罗万象的俱乐部。

2. 电视影响的特点

电视影响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影响特点。结合有关研究发现, 与其他社会环境相比, 大众传媒的影响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中介性、大众性和人为性。所谓的中介性是指大众传媒本身不是一种信息或信息源, 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这说明大众传媒的内容是社会所赋予的。所谓的大众性是指大众传媒的对象是普通的消费者, 对电视来说尤其如此, 它是目前“门槛”最低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由此决定了其受众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所谓的人为性是指大众传媒有很强的可控性, 它的内容、呈现方式、时间安排等都要经过事先的人为设计, 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相比, 有更强的可控制性, 这使社会对电视调控成为可能。

3. 电视影响的途径

在电视对受众的影响中存在着两种关系, 第一种是传者与信息的关系, 第二种是传者与受者的关系 (如图1) 。他们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和结构, 构成了电视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框架。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传播理论, 可以勾勒出信息传播的示意图, 以直观显示电视影响受众的途径。

从这个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在电视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电视工作者 (传者) 有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权利, 一部分信息经过他们的过滤, 通过电视这一媒介传输给受者。由此可知, 电视为观众呈现什么样的信息主要源于传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高低, 其次取决于电视这一传媒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看到, 在信息传播中, 受者也可通过电视或直接与传者交流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反馈, 以影响传者对自然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然而, 目前, 在现实的电视传播中, 观众反馈机制的缺失 (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 , 导致电视信息传播的低俗化, 从而使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暴力、色情) 经常性地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对青少年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二) 缘何之深——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

青少年作为电视受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特殊性主要指他们的未成熟性。他们的未成熟性表现为他们很容易成为电视的“俘虏”, 很容易被电视“伤害”。青少年的未成熟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发育期

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来说, 青少年时期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处在迅速的成长状态。如果长期看电视会造成儿童身心各方面出现不良反应, 严重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例如心理学与生物学研究认为, 人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 左脑主管语言、阅读、计算等方面的思维, 擅长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右脑主管直觉、形状、艺术理解等方面的思维, 擅长于发散性思维。而电视文化的传播以图象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在看电视的时候主要是右脑兴奋, 而左脑相对抑制。这对长期看电视的青少年来说, 不利于他们左脑的开发。事实也证明, 儿童长时间看电视, 很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头痛、肩痛及颈椎或脊椎劳损等症状, 有碍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和健康成长。另外, 电视极强的辐射也会损伤儿童稚嫩的皮肤。

2.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黄金期

从青少年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方面来看, 随着电视的日渐普及, 视听条件的日渐充盈, 儿童收视的机会迅猛增加。而且在所有的传播媒体中, 儿童最喜欢电视, 不少儿童滋生了电视瘾或“电视癖”, 导致儿童醉心于电视, 无心专于学业。与形象性、趣味性或刺激性的电视内容相比, 学校的功课显得枯燥无味,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 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往往无法拒绝电视的魅力, 常常沉迷于电视机前, 浪费了大量学习和活动的时间。

3. 青少年时期是情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从青少年的情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来看,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尚不成熟, 社会阅历浅薄, 世界观模糊, 精力又十分旺盛, 喜好模仿, 可塑性强, 各个方面均不稳定, 极易受外来信息的影响。因此, 对伴随着电视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来说, 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对是非的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看电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由此可知, 电视的魅力和青少年的未成熟性是电视对青少年影响之所以深刻的关键因素, 而且这种影响往往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而更大程度地体现在消极方面, 因此引起了社会上不同研究领域对该问题的强烈呼吁和关注。

二、电视影响青少年的性质之辩

(一) 电视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电视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视成为青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

在人类种种天性与欲望中, 有两种东西一直鞭策和困扰着大家:一是了解世界的欲望, 二是与时间抗衡。电视在青少年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弥补了人类的不足, 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 使青少年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知识, 获得了信息。因此在青少年认识人生和世界的过程中, 电视起着某种“去蔽”的作用。尤其在信息较闭塞的地区, 电视更是青少年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

2.“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生活丰富多彩, 人生曲折坎坷, 然而不管生活多么丰富、人生多么曲折, 我们每—个活着的普通人, 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电视为我们呈现人生百态, 道尽世间万象, 浓缩人间精华, 让我们花很少的时间, 用很少的精力去体验人生的精彩, 感悟人生的真知。对于青少年来说, 电视无疑是一个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人生舞台, 他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旁观中, 学到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范。电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影视文化无疑打上了传统文化的印痕, 电视中对正义、善良、真诚等优良品德的弘扬, 对经常看电视剧的青少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他们能够在别人的故事中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有人说, 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的人, 叫聪明;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的人, 叫智慧。所以电视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相对可靠的学习渠道, 我们应该鼓励和帮助青少年从电视中学习。

3. 有趣的“弥补”现象

长期看电视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影响, 已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一方面, 看电视会使大脑的左半球处在抑制状态, 长时间会导致儿童语言传递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数理推理能力受损。另一方面, 看电视却有利于儿童右脑的发育, 有利于儿童非语言传递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形象性感知能力的提高。众所周知, 文字发明以前, 人类多用右脑, 文字普遍使用以后, 我们则多用左脑。因而面对今天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不利于人类右脑发展的事实, 电视的出现为改变这种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尤其当今社会正处于由“铅字文化”向“图像文化”的过渡时期, 这种弥补就更显现出了它的意义。

(二) 电视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据分析已有研究可知, 电视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削弱人际关系。电视使人们放弃了原来所有的活动方式, 使现今的独生子女更加孤独。第二, 创造了新文盲。电视的普及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受众极低的读写要求。它不像报纸, 只要不聋不哑都可听可视。“对于儿童来说, 10岁以后才可逐渐对报纸产生兴趣, 而6个月大的儿童只要会坐, 便开始了他看电视的生涯, 而且还能看得津津有味。”长期以来, 伴随电视成长的青少年养成了被动的接受意识, 形成低标准的说与写习惯和能力。第三, 铺天盖地的广告影响青少年审美社会化。在电视节目中, 各种刺激人们感官的商业广告到处穿插, 有些广告宣传常常与客观商品相差甚远, 误导青少年追求高档次、追求高消费, 同我们倡导的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相矛盾, 而且往往是儿童越小越容易受广告的影响。另一方面, “广告千真万确的在公开地使用和滥用男子汉气概、女子气质、性诱惑力和从占有物质意义上解释的‘幸福’这些概念”,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定型, 有碍于儿童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第四, 电视已成为暴力行为的学校。有人认为, 导致社会不安宁的罪魁祸首是电视, 电视暴力足以杀人。例如,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布鲁默和社会学家豪塞对电影与儿童犯罪行为的研究表明, 电影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犯罪倾向和行为。第五, 导致电视病。过多地观看电视容易得以下两种电视病: (1) 电视综合症。电视的声音和亮度不断地变化, 会导致孩子感觉性刺激过度, 一旦恶化就会出现“电视癫痫”的症状。 (2) 电视孤独症。由于大量信息的灌入, 使孩子缺乏分析能力, 只会机械模仿, 时间一久, 会导致心理和性格上的变异。第六, 对当代青少年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当电视在传播信息的时候, 当我们在观看电视的时候, 电视中的文化、经济等方面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就像空气一般笼罩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目前电视出于商业利润的考虑, 难免会用媚俗的方式换取大众的青睐, 从而误导了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滋长了青少年的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如果要弱化电视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发挥其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除了电视媒体工作者做到自律、兼顾和专顾青少年群体之外, 其他社会因素, 如家庭、社区和学校也必须在信息选择和吸收方面发挥适当的监控、调节和引导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雅欣.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182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16

[3]丁海宴.电视传播的哲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12)

[4]陈明选, 常炜.论电视媒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教育探索, 2000, (1)

[5]胡宝珍.论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道德与文明, 2000, (1)

电视理论 篇9

在现在媒介竞争阶段,作为城市台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在与中央台、卫视台、以及卫视台都市频道的电视新闻栏目之间如何进行竞争,应该把握的前途与方向。现阶段,有竞争力的地方电视新闻栏目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现场直播的常态化。

一定要做到第一时间报道,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到达观众。

(二)信息的丰富性。

现代社会是资讯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处于信息流的包围之中,迫切需要了解自身周围及外界环境的各种信息,而媒体出于争夺受众的需要也有必要通过大量的资讯来吸引受众关注。加快新闻报道的节奏,在短、平、快的格调下包容更多的内容。

(三)传播的无障碍。

而在传播方式上要更能让观众无障碍的接受。谁在说:节目成功的因素之——主持人:“主持新闻节目,说什么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去说。”

(四)互动与反馈。

媒体与观众的交流要同步进行,观众的反映、反馈、感受能第一时间表达。同步原则,让观众的感情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宣泄;主持人的评论的共鸣作用,所以我们特设了现场主持人评论环节。

(五)个性传播,有个性才能有竞争力。

“就节目而言,最优秀的竞争部分将不是事实,而是观点”。

二、城市台电视新闻的必由之路——民生电视新闻

面对竞争,2003年长春电视台收视率一路下滑;面对压力,长春电视台于2004年1月1日,全新推出每天早中晚三档直播的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城市速递》,打造自己的民生电视新闻牌。

从04年一月一日开播开始三档直播的《城市速递》感受到了民生新闻的优势,04年八月一日,晚间档《城市速递》从10分钟扩版到30分钟,收视率节节上升;到05年5月平均收视率达到12.1%;市场份额为34%;早间版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是平均收视率已经达到1%,午间档在05年1月1日,由10分钟扩版到30分钟,收视率已经达到1.3%;成为午间时段长春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实践经验证明,《城市速递》三档节目收视率的攀升已经对栏目所在长春电视台综合频道起到了拉升作用;综合频道的月平均收拾率已经达到1.5%。

三、城市台民生电视新闻的升级之路——公共新闻

孙旭培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公共新闻更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突出公众的权益的问题,这个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

上个世纪四川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的老总席文举的都市报三段论,已经验证了媒体改革的方向。

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被希文举称为:市民生活报

这时的新闻报道总算走出了羁绊、吹尽黄沙始见金,从新闻的本质上来说,真正意义的新闻出现了,虽然还是很稚嫩;不管怎么说真正的新闻媒体出现了。可以说是新闻的理性的回归,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来形容仿佛也不为过。

第二阶段,主流媒体

华西都市报的老总希文举认为市民生活报的缺陷在于:一是“马路新闻”太多。二是仅限于“言论胶囊”。“言论胶囊”读来轻松,但丧失了话语的权威性,都市报的言论再也不是“报纸的旗帜与灵魂”。第三阶段,就是席文举称之为“整合媒体”阶段。

席文举认为:媒体掌握和控制了大量受众,这些受众在媒体的引导下,能够把新闻舆论转化为社会舆论;媒体的受众越多,动员的社会舆论的力量就越强,所产生舆论力量就越强大,媒体连续报道这种社会舆论,舆论的力量就会反复作用于某一个社会事物,一旦两者的推动频率相同,整合作用就发生了。

四、《城市速递》公共新闻理念导入——晚间改版

以上讨论了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升级的理论准备,那作为长春电视台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如何进行改版升级,如何导入公共新闻理念;我们必须首先认清《城市速递》几档栏目的缺点。

(一)《城市速递》现有的三档节目的缺点

1、定位模糊:早间版容量不足

2、信息量低。

3、互动差:现在的唯一体现互动的只有午间版的热线反馈;这是最大的问题。

4、没有个性:一个是主持人的作用还无法发挥;二是没有给主持人提供固定的空间。

5、电视化手段利用率低。

(二)城市速递三档新闻改版的终极目标:

1、我们要搭建的是贯穿全天的城市资讯平台,成为老百姓的万事通。

2、《城市速递》要做的是谈论一天的市民观点。

3、在舆论监督上打擦边球;在启迪民智、传播信息上下功夫。

(三)城市速递各档栏目的定位(各有侧重)

早间版:资讯整合商+观点提供商+服务+资讯整合的媒体观点

午间版:轻松的媒体广场、外埠新闻+观点提供商+服务

晚间版:民生新闻的升级版——公共新闻+观点提供商+服务+评论+栏目化的营销

但是作为一个初具新闻频道框架的城市速递,《城市速递》的三档节目必须要有内在有机联系;那就是观点提供商。这就是我们特别策划的《速递调查》环节。

(四)实现形式:速递调查

速递调查就是公共新闻的新闻内核下的三档新闻联动内在线索。

1、新闻发展的不断跟进报道;这是新闻频道节目设置的根本所在,新闻肥皂剧。

2、媒体设置议程的讨论的发展;这是贯穿全天新闻节目的内在线索。

“速递调查”是本档栏目中较有特色的一个版块,它每天推出一个切近市民、又颇富争议的话题,在每天24小时里,观众把最真实的想法通过电视表达出来。众多市民参与其中,使调查本身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真实体现。

《城市速递》是一个早中晚三档联动直播的新闻资讯节目,它在最近的时间内为长春居民提供最新的即时新闻,生活备忘,气象信息,交通资讯,它是本埠新闻媒介中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载体。

电视台设备管理的理论探索 篇10

1 电视台设备进行合理管理的优势

国际设备管理与维修协会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设备管理是生产力”。如今企业家和管理者已经普遍认同这一观点。由于长期的垄断, 导致电视行业的企业化运行程度较低, 不重视设备管理, 由于规模较小和寡头竞争, 不能够完全显现危机。对创新的、系统的、精益的设备管理思路的需要变得十分迫切, 因为飞速进步的电视技术、日益加剧的频道竞争、以及急剧扩大生的产规模, 愈加重要的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管理对生产力的贡献有:其一, 设备使用寿命能够通过设备管理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延长和日常使用成本的降低, 可以通过准确采购高性价比的仪器, 设备的前期合理规划, 和管理现场的日常使用、维修维护等方面实现。其二, 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通过设备管理实现。设备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用能够使物尽其用, 如统一管理和申请领用广角镜、三角架、无线话筒等设备, 能够提高设备综合利用效率, 而不是人手一只, 面面俱到。其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就是效益的最大化。很多与设备管理的因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影响着利润。节目数量、节目质量和设备资金投入这设备管理中的三项, 对电视台的有形资产有直接的影响, 而频工作效率 (技术装备) 、职工情绪 (企业文化) 以及道美誉度 (社会效益) 三项则创造着无形资产。所以, 科学的设备管理能够创造生产力。

2 如何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使得效益和价值能真正通过设备管理体现出来和创造出来, 同时使设备的主人和全台运营真正变为我们的技术人员。具体做法有: (1) 加强信息沟通。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直接受到信息传递效果的影响, 所以要提高采购人员与采编人员, 重视技术部门内部, 采购和供应商, 维修人员和采编人员和领导之间的信息沟通等, 加快信息传递和加强信息反馈。 (2) 提高员工水平。设备的先进需要和人员技能的先进配套。一方面要针对技术人员争取培训机会,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 学习新设备和新技术。另一方面要针对采编人员做好全员培训, 将基本操作知识和正确的操作习惯进行普及。将“问题就是资源”的理念树立起来。利用内网, 将典型的案例放到知识库里去, 建立共享知识平台。将架构的知识库开放, 定期进行专题讨论和经验共享的维护。如果有兴趣, 各部门的人员都可以来学习, 来提高解决故障的能力。国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如TPM (全员维护) 进行借鉴和吸收。 (3) 加强部门考核。长期以来, 一些电视台明确缺乏有效考核技术人员的工作成绩的依据。很多技术人员在考核时不了解自己的工作量、所维护系统的整体情况, 只做了一些信息要素不全, 没有价值的记录。类似的故障和问题在一张张不清不楚的工作量登记表后面, 仍不断地重复发生, 难以解决。设备完好的指标必须在每个技术岗位得到确立, 与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对比, 加强对成绩的有效考核, 根据采编部门的投诉和反馈以及设备的完好程度, 对技术人员进行奖罚。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 节目制作想高投入, 高消费进发, 因此电视台设备管理是相当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电视台设备设备管理的阐述, 概括总结了对电视台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视台,设备管理,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费瑞勇.电视台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有线电视, 2009 (12) :1313~1315.

上一篇:基层广电新媒体下一篇:教学任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