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任务多

2024-10-13

教学任务多(精选12篇)

教学任务多 篇1

批注式阅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阅读模式, 在课前, 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 形成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在备课中进行批注, 形成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 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课后反思阶段则是学生对自我阅读过程的一个反思, 形成的是自我对话。正是在这个对话中, 学生从拿到文本到初步感受文本, 再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最终生发出自我的感悟。那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如何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呢?

一、师生课前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批注。课堂是在预设和生成中发展的, 课前批注就是一种预设, 在预设中,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和学生一起对文本的批注进行心灵对话, 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特点等的基础上, 才能运筹帷幄, 这样也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爱莲说》中有“菊, 花之隐逸者也”一句, 对“菊”的批注为“隐士”, 《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句, 教学中将两者联系起来, 结合文本内容, 引导学生对“菊”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就显得稳当多了。

其次是学生在课前的批注。学生在课前进行批注才能让“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文章变得“一览众山小”, 才能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去“删繁就简三秋树”, 才能将疑惑述诸笔端, 再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以便探究, 获得解答。就学生批注而言, 第一步要通读课文, 总览全篇, 即要在对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为何而写、怎么写、从哪里批注、如何批注。第二步则要提纲挈领, 理清文脉, 即要在阅读中理清文章的脉络。如阅读《变色龙》, 对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变”是如何变化的, 有几次变化就需进行批注;《背影》中父亲几次穿越栏杆的描写也需进行批注, 诸如此类。第三步则是细读文本, 多角度批注。如《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 为何要用“排”而不用“摸”, 孔乙己此时心里怎么想, 他为何要这么做等, 对这些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批注。最后则是要在自我阅读中找出自我感悟的部分, 即通过上述步骤后, 再细读作品, 从中生发出自我的体悟而进行批注。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何如此感人肺腑?“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为何牵动游子之心?诸如此类都可进行个性化批注。

二、课中对比, 在对比中探究

课前是准备, 课中批注则是展示自学成果、张扬个性、共同探究总结的过程。在课中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 首先要确定目标, 指明重点。课前阅读中的批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或者自我计划进行的, 但这不一定和该课时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需出示课时目标, 指明重难点, 让学生和自己阅读中的批注进行对比。如《孔乙己》的教学中, 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是重点, 但教师揭示了这一重点后, 就要引导学生看自己的批注是否突破了这一重点, 有哪些地方做到了, 哪些地方还不足, 然后再进行阅读、讨论, 如此步步为营, 方能奏效。

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 适时点拨。批注是一种阅读方式, 一开始学生并不一定会批注, 教学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批注。教师可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如教学《雪》, 第一部分批注为“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 第二部分批注为“朔方的雪, 如粉如沙”。对“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批注为“勾画出雪孤独不妥协的姿态, 有动感, 有斗志, 如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在示范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点拨, 让学生“拨云见雾”, 如对“排出九文大钱”一句批注为“来之不易;大钱少;拘谨迂腐又那么善良朴实”。最后要引导学生之间对自己的批注进行对比赏析, 在展示和交流中求同存异。

三、课后批注反思, 提高阅读能力

其实, 课后反思是一个对比生成的过程。首先, 对比是将自己的阅读批注和教师、同伴之间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找出不同点, 再形成自己的体悟。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在自我阅读中批注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课后批注为“苦闷抑郁而激荡万千, 脱苦闷而多信心”, 虽然在意思上相当, 但后一批注结合全文来对该句进行分析, 更加深入。其次, 结合文本的内涵和自我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批注。阅读本身就是充满个性化的行为, 如果说课前阅读是初步认知状态, 那么课后反思就是升华。在这个升华过程中, 更多的是要加入自己的个性成分。如有的学生对“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批注为“流浪的心声, 漂泊的哀叹, 几时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后来方知这是一个从远方来这里读书的学生, 也由此可见批注式阅读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多点勾画, 多些发现, 多些感悟, 让批注式阅读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文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教学任务多 篇2

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结合具体情境,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枯燥的说教。

新授过程中,学生的反映要比我想象中的好。

一、根据学生思维直观的特点,创设了直观的情境,为新知的教学作好辅垫。今天教学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对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但生活中学生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不会用这些词来表达罢了。因此,在课上我是出示不同颜色的三杯水,让学生观察,用“()比()多得多,()比()多一些”说一句话。学生交流后引出“()比()少得多,()比()少一些”后并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这样先通过直观的事物,让学生对“多得多”等有了直观的体验,为新知识作铺垫。最后再出示例题,放手让孩子们比较后说一说,多数孩子能说得很好。

二、抓住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加以突破。这节课很主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是渗透相对思想,我在教学中很重视这方面。如在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时,我就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支点:同样是多,他们多得一样吗?再利用百数图让学生数出10到15,再数10到48,还请两个学生比赛谁先数完(一个数10到15,一个数10到48),并出示数轴,从数轴中观察与建构,感知两数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又如在练习中设计这样的环节:选一选:老师一次到商店买文具,售货员阿姨说:“钢笔比圆珠笔贵多啦!铅笔比圆珠笔便宜些。”你知道圆珠笔多少钱吗?铅笔呢?钢笔16元:(18元、14元、3元、1元)这里很多学生认为圆珠笔是1元,如果圆珠笔是1元,那铅笔又该选几呢?这样学生在矛盾中理解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这样既能渗透相对思想,又能使学生在两数的比较中有一定的比较性,心中有了一把衡量的钥匙。

三、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训练的面较广,把这方面知识延伸到大小的比较,高矮的比较,轻重的比较等方面。

高中政治多方位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多方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30

的确,高中政治一些本质上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高中政治的理论性强必然会具有一定的乏味性,而它的逻辑性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系数。至于时事方面的学习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增加学生们的见识,但同时社会舆论也会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总之,高中政治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们要做好准备,要针对课程与学生开展适当的教学。就个人观点,我觉得多方位教学能够更好地诠释教材内容,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关于高中政治的多方位教学。

一、独立

无论是针对学生们的学习,还是教师们的教学,在高中政治的探索中都需要独立。学习就注定处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希望通过教学和督促,培养学生们独立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技能的能力。而高中政治的学习则是培养学生们独立学习能力的适当选择。高中政治大量的理论知识能够锻炼学生们分析能力,而要记忆这些知识则需要学生们学会分类、综合,至于时事观点的分析与阐述则能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政治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多鼓励学生们独立学习,同时也给学生们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的紧迫,教师们可以提倡独立预习,为了避免学生们得过且过的心理,可以要求在课堂通过询问或者试题直接检阅学生们的预习效果。当然,在时事分析方面,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监督。如今,网络、媒体上有很多借鉴方式,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独立分析能力,教师们需要在课堂上监督学生们,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有时候偏激。但由于课堂的特殊性,教师们可以及时化解,这样也可以便于教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当然,教师们的独立教学也是重要的。政治教学似乎是千篇一律,但其实不然。之所以有的教师的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很受用,那是因为教师抓住了学生们的胃口,同时也抓住了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师们需要通过自身经验总结出独立的教学方式,适合政治,适合学生。

二、参与

教学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教师的辅助,需要家庭的关心,需要社会的关注。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学校的支持,需要社会的支撑。政治教学中有一个通病:教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学生们则是在下面默默地听着。在学生们的默默之中,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注意力,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导致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沉寂。因而,高中政治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同时参与。教师们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相对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带动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带动学生们的思维与情感。但由于政治的特性,制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则需要教师们多花费心思。就个人经验而言,我觉得带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最好办法就是辩论。就课堂所学内容,教师们可以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们就个人理解与教师之间进行辩论,通过理论知识或者实例推翻教师的观点。又或者是让学生们相互之间展开讨论,总结出一套小组认为正确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带领着学生们一起进行判断。与教师辩论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好胜之心,鼓动学生们积极思考;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能培养他们团结、分享的性格,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教师是教学中的联系纽扣,牵动着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能够让政治教学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途径。

三、保护与照顾

高中政治说难不难,它的知识全部通过理论去体现;高中政治说易不易,它的学习需要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这个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的阶段,学生们似乎已经背负了太多。高中政治的教學需要教师们对学生做到保护与照顾,首先是从学习上保护照顾学生。即使政治的学习大部分是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知识的累积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会降低。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们的负荷,我们不能因为学习进度问题而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欲速则不达,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们梳理知识,化解问题,从而使得学生们轻装上阵。当然,随着学生们的成熟,相信他们会逐渐克服学习中的这些困难。学习中更需要教师们保护照顾的是那些相对来说学习更吃力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跟不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他们的学习激情和信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们需要多花时间照顾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学习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也将间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学不仅仅是学业,也包括生活。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关心学生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希望尽我们的力量能够给他们一些保护和照顾。

四、尊严

高中生日渐成熟,他们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注意学生们的尊严。在课堂上,我不鼓励教师们将学生之间进行比较,这样可能会打击劣势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得他们放弃政治学习,放弃教师,甚至是放弃自己。在教学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学生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他们在背景、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方面必然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学习方面的差异,教师们能够在课堂上明显地感受到。即使这样,教师们更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接受到平等的教学。在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时,教师们既要做到客观,又要做到鼓励。希望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励学生们上进。其实政治还是维护民族尊严的一种武器,它是一种态度,它是一种指示。高中政治有记录中国进步的历程,有中国的辉煌,教师们可以通过教育,增加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正确导向学生们的世界观,在新一代的面前正视民族的尊严,维护民族的尊严。

教学任务多 篇4

听力是指启动听觉器官, 接收语音信息的一种能力。其能力运用的有效性一般取决于倾听是否专心。听力是一个综合的技能, 包括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 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感受的重要途径。听力不仅是其他三项技能的基础, 而且能促进其他三项语言能力的提高, 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听力在语言交际中是一个涉及记忆、思维等诸多因素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 更是中考、高考的必考题型, 分数比重甚大。但是听力教学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拦路虎。对英语学习者来说, 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策略。

二、听力英语教育的听力杠杆策略

(一) 使用音标教学杠杆, 提高听力的金箍棒

第一阶段, 通常面对初一的学生, 音标教学都作为重头戏。一般采用“音标三联法”, 从字母结合音标进行教学, 音标和字母一起记忆, 再以字母发音相同的单词为例, 灵活记忆音标、字母和单词。

第二阶段, 音标学完后, 举行音标朗读、背诵、默写竞赛。最后按积分排名, 评选出音标能手一、二、三等奖, 颁发证书、奖品, 最低分的拿到音标学习合格证书。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学习枯燥音标的热情。

第三阶段, 进入不断巩固深入阶段。为了巩固战果, 提升音标的阅读准确能力, 我要求学生同时记忆单词和音标, 尝试根据音标读单词, 并教会学生相关的语音、语调、音节等知识。

第四阶段, 温故知新, 补救后进。以后的教学中, 不管教初二还是初三, 我都会把音标写在黑板的顶端, 每天上课前请学生朗读一遍。这么做更是为了挽救后进生, 让他们的学习于无形中得以提高, 找到学好英语的突破口, 给他们信心和希望。

(二) 以一分钟演讲为杠杆, 预热课堂听力氛围

①时间: 课前1分钟左右。②内容自选, 积极、向上。③抽学号演讲, 1小时前, 防止个别学生投机取巧, 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准备。④演讲时最好脱稿。⑤满分10分。 ⑥请课代表和部分学生, 共5名学生做评委打分。⑦每周评比一名演讲高手, 颁发奖品奖状。⑧评比规则:最大声2分, 最流利2分, 最准确2分, 有表情动作2分, 有互动2分 (也就是三最, 两有) 。师生计划好后, 当天就开始。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兴高采烈地准备演讲材料, 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课前期待、课中展示、课后准备, 学生有激情有动力, 口语听力双丰收, 真是一举两得。

(三) 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杠杆, 创设课堂学习英语气氛

(四) 抓住听写训练杠杆, 拨动听力之弦

平时英语教学中, 我们很辛苦地忙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全方面的训练。其实, 我们更多关注学生的默写和背诵, 每天辛苦地找学生背书和默写, 为此没少为学生生气和给自己带来麻烦和苦恼。但是, 学生依然我行我素, 进步甚微, 再听听学生的读书, 真是“错音无改鬓毛衰”。究其原因, 不难发现学生学的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因此, 英语教学中, 我平时多侧重于学生英语听写训练, 减轻默写难度, 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从而让学困生也能有所收获, 不断提升其学习信心。

(五) 利用听力口语课杠杆, 撬动听力之山

每周一节的英语听力口语课, 是学生提高听力水平的练兵基地。作为战争主帅的英语教师, 少不了精心部署战争, 安排此战的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的使用, 指导如何进行听力训练, 采用哪些策略。不能改成习题课或讲解课, 从长远眼光看, 不利于学生听力口语水平的提高。因此, 日常教学中, 我非常重视这来之不易的听力口语课。

我把一节课分为两部分, 基本上是20分钟听力, 20分钟口语阅读。按照听力考试的要求进行听力训练, 不是随意地听。

对学生进行听力考试方法指导, 一般要做到:

识字教学方法多 篇5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地尝试一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生字的方法。如:对比法、拆分法、换偏旁法、音形意结合法等。

对比法就是找生字和已认字的区别,并想办法记住区别。比如“享受”的“享”字和“亨”字的区别,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区别,发现“享受”的“享”字下面是个“子”,而“亨”字的下面是“了”,然后问学生怎么想办法记住,有学生就说:“对于老人来说,有孩子的赡养是一种享受。也就是说有子才能享受”就这样两个字都记住了。

拆分法也很实用,尤其对于一些笔画比较多的字,比如说“燮”字,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构成,然后又给他们讲个小故事说:“有两个同学火气都很大,都说了过火的话,老师发现后就劝说了这两个同学,结果这两个同学又谐和了。”这样上面两个“火”夹一个“言”下面一个“又”的“燮”字的音形意都展示出来了。

换偏旁部首法也为大多数老师所采用,因为这种方法更快捷。这类方法更适用于形声字,汉字有三分之二是形声字。比如我在教“慑服”的“慑”字时,先让同学们给它换个偏旁,同学们就找到了“摄影”的“摄”,然后我就告诉他们这个也读“she”,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是竖心旁。这样学生就很快掌握了这个字。

至于音形意结合法主要是让学生先理解这个字再去读写,比如说“瘫痪”这一词语,瘫痪首先说是一种病,或者说是与病有关的,然后引导他们发现“难”是“瘫痪”的“瘫”字的声部。

“铺窗”多任务 对比更明晰 篇6

小提示

Windows 10增加了四角快速铺窗显示功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Windows资源管理器内至今却不能有原生的功能实现多文件夹或多标签同时显示,只能用开启多个单窗口或者加装插件来开启多标签。

1. 资源管理器铺窗显示

早在Windows XP时期,一款日产的MDIE浏览器就能实现在一个资源窗口中铺窗显示多个文件夹。在同一个MDIE窗口中,先将不同的文件夹以多标签的形式打开,然后通过窗口菜单中的“窗口排列模式”和“平铺模式”命令,可让多个文件夹窗口同时出现在一个资源管理窗口中(图1)。

Windows资源管理器内不具备这种多文件夹铺窗显示功能。要实现多文件夹的铺窗显示,只能在桌面上进行,但操作起来有些繁琐。以Windows 8.1为例,要平铺4个窗口,需要先打开4个文件夹的资源管理器视图,然后通过任务栏空白处的右键菜单选择“并排显示窗口”来实现(图2)。

2. 文字编辑器铺窗显示

在文字编辑过程中,将文章铺窗显示有时也很有必要。例如,参考同一篇文章的不同位置来写作,或者参考另外一篇或几篇文章来写作。这时要求在编辑器内能够铺窗显示多个位置或多篇文章。

若使用EmEditor编辑器来编辑一篇文章,希望文章中其余3个点的内容能够作为参考。这时,可以用快捷键Ctrl+F12来分割当前窗口,按下该快捷键后,窗口立即变为4个分格,可通过拖动分隔边界来调整每个窗口的大小(图3)。每个窗口其实显示的是同一篇文章的内容,只是可以将当前显示调节到文章的不同位置。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显示,只需按下Shift+F12组合键即可。

如果在EmEditor中同时打开了多篇文档(例如4篇不同文档),要实现分窗平铺显示,需要先通过“窗口”菜单取消对“启用标签”的选择,打散标签管理文档模式,然后执行“窗口→水平平铺”或“垂直平铺”命令来平铺窗口于桌面上(图4)。

若是使用WPS文字软件处理文档,可在“视图”菜单选项卡中,使用“重排窗口”对所有打开的文档窗口进行水平或垂直平铺显示;用“拆分窗口”命令对同一篇文档进行窗口拆分,以便同篇内对比编辑;此外也可用“并排比较”命令实现多篇文档并排显示以比较内容(图5)。

3. 网页浏览器铺窗显示

如今的网络浏览器多数有标签页显示功能,个别浏览器也可以将不同的页面平铺显示在一个打开的浏览器窗口中。对于不具有铺窗显示功能的网络浏览器,我们依然可通过开启多个窗口,用系统任务栏铺窗显示功能来铺窗对比查看多页面。

如果希望铺窗Windows 8.1 IE浏览器显示,而不是以标签页方式显示,可通过IE的Internet选项设置,将自动打开选项卡显示功能取消。这样每打开一个新页面就会启用一个新的IE窗口,将打开的多个IE窗口按照Windows铺窗的方法,平铺在桌面上显示即可达到多网页互参阅读的目的。

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践 篇7

首先我们要研究我们的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学定位的起点, 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 是实施各种教法的基础。我通常会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意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采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 才能做到因人施教。

其次我们要研究教材。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没有哪一本教材是完全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的, 有的学校自己开发的样本教材就比较好, 把很多知识都本土化了。对教材内容一定要选择性的使用和选择性的补充, 对教材中的一些作业要求也要进行增删, 尽量让任务本土化。

在做好了上面的准备工作后, 我们的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才有了应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不同的任务, 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学有所得。在教学实践中, 我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我们设置的任务一定要有梯度, 任务要明确, 完成的标准要具体。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激励, 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引导,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起一个组织者、任务完成的参与者、帮助者, 同时把握学生任务完成的进度, 不断地驱动学生进入新的任务,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各个知识点, 在这过程中, 老师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活动, 而更多的是观察学生活动,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引导, 组织调动学生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的作业任务都要按要求上传到老师安装的教学网站中,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 要在课堂上展开评价, 它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评价的另一目的是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 让学生在思路上能否得到一些启发, 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 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思广益, 开拓思路, 鼓励创新。积极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老师实时的查看和点评, 把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 在学生任务完成后, 学生可马上回到任务情境中获得新任务, 开始新一轮的任务驱动学习。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点评是比较关键的, 点评要以鼓励为住, 鼓励学生创新和尝试,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我们的任务要有选择性, 也就是学生可以在总任务的驱动下, 选择性的完成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多个教学任务并存, 兼顾了不同学生的情况, 重点面向大多数, 也照顾两极发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学生可能会完不成最基本的任务, 那老师还要准备同等难度的并列任务给学生再进行测试。同时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和引导, 在关注其它学生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发展。

在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 笔者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实践后, 总结出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首先, 一定要多了解自己的学生现状, 这个工作做起来也不难, 可以通过问卷, 可以通过初期的任务完成情况, 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的方式来获得信息。其次, 任务要有梯度, 任务的起点要低, 任务要本土化。再次, 教师的角色和作用都要打破传统, 教师是任务的发起者, 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创设任务情境后, 教师一定要投入到情境中去。最后就是任务评价非常关键, 结合学生的自评, 教师要实时的把评价反馈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感觉有底, 为进行下一轮的任务驱动作好准备。

探索是痛苦的, 因为我们要去改变。探索也是快乐的, 因为我们挑战了自己。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素养, 在研究中找到对策。作为新时代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教师, 我们一定要主动的行动起来, 研究教法, 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让教学方法多样化, 更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 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益。研究是无止境的,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做一名新时代下合格的计算机老师, 将会是我未来教学生涯中不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岳延兵, 范敏.基于Web的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6 (03) :21-23.

教学任务多 篇8

“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应用,不管是资源管理、数据服务还是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必须由多个进程协同完成,而进程的协同必须频繁地进行数据交换,尤其是海量的大规模数据服务,它包括数据的访问和控制,海量数据的拷贝、管理和计算。这对数据的及时存储与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同时,随着当前数据大规模的增长和数据多样性等特点,如何快速响应多用户对海量数据的请求和多任务并行处理以及如何实现海量数据有效的网络数据传输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

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的难点在于如何开发一个高效的网络服务器,使其尽最大可能为更多的网络客户提供服务。要设计与开发一款高性能的服务器,必须采用高效的网络I/O模型。并且,使它具备高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通信层的性能。

有限的网络带宽和海量的数据构成了信息个性化网络服务的一大技术屏障,亦对网络境下数据的表达、传输、检索与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2]。学术界与工业界都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与设计工作。SkyLine的Terra Gate网络服务器同时传输海量数据到众多终端用户,其能在互联网上通过可变带宽来无缝进行,而不会收到网络连接的反应时间或中断的影响[2]。该技术对C/S模式进行了优化,能够处理数以千计的并发用户同时接入数据,并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允许实际中位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海量数据并且自动地分配负荷。而2006年Google的Sisi Zitan所设计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双方之间不是直接传输数据,当用户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不需要实时生成数据,而是根据用户请求,在服务器端选择预先生成好的图片等文件,拼接成满足用户要求的范围,返回给用户。这种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网络和服务器的负荷,为变化相对稳定的空间数据发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3]。但其针对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客户端直到数据下载完毕才能进行其他的操作。上述软件传输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响应时间长、传输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多样化的需求,网络渐进传输逐渐开始受到关注。目前的主流技术方案与网络数据传输软件基本都支持C/S或B/S模式的网络应用,传输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响应时间长、传输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多样化的需求,网络渐进传输逐渐开始受到关注。

本文所设计的异步网络通信传输方法主要采用ACE Proactor搭建异步网络框架,利用线程池技术并行处理消息,同时分析了海量数据传输时的特点以及满足实时可视化等应用需要的前提下提出的,为海量数据的多用户/多任务网络传输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

1 常见的网络I/O模型

网络通信模型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网络应用软件的能力。软件设计者通常需要考虑软件应用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网络通信模型。目前比较常用的网络通信模型如下:

(1)阻塞I/O

Socket的读或写事件设置为阻塞模式,当Socket不能立即完成这些事件时,进程或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操作完成。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这种模型占用的系统资源少,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并且控制起来也很简单,在连接数较少的时候非常有效。但简单也带来一些缺点,程序在数据到来并准备好以前,不能进行其他操作,需要有一个线程专门用于等待,这种代价对于需要处理大量连接的服务器而言,是很难接受的。

(2)非阻塞I/O

把Socket的读或写事件设置成非阻塞模式,当读或写事件发生却无数据操作时也不会一直等待,而是立即返回特定错误,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因连接较多产生大量处理线程并造成系统负载压力过大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停的查询,而这些查询大部分可能是无必要的调用,白白浪费了系统资源。因此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实践。

2 多用户/多任务并发的海量数据异步通信的体系框架

本节将从通信架构和通信流程两方面阐述针对海量数据的异步通信的体系框架:通信架构主要阐述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端网络通信的结构和实现方法。通信流程主要阐述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多层架构下,三者之间的通信过程和交换步骤。

2.1 异步通信的架构

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多层架构下,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过数据库查询接口进行通信。多层架构下的海量数据异步通信架构如图3所示。

整个应用服务器的设计分为两层:逻辑处理层和网络层。逻辑处理层由缓存模块和并行调度模块组成。缓存模块主要功能是将常用数据缓存到内存,以减少频繁访问数据库和磁盘所带来时间上的消耗,缓存数据常驻在内存中。并行调度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多线程并行执行的方式从数据库或缓存中获取目标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序列化为字节流的形式供网络层进行数据传输。

网络层功能包括:网络监听、消息处理和数据传输。ACE Proactor模式能够异步的监听网络连接、网络读与写等网络事件。网络读事件是指应用服务器端监听并接收所有客户端的消息。在所有的消息优先级都相同的海量数据网络通信时,可以按照“先来先服务的原则”,以消息队列的方式进行缓冲。管理和处理消息采用并行的半同步/半异步线程池策略设计。该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三层:

异步层:一条线程;负责接收异步请求(主要是指客户端消息)。

排队层:一个队列;负责对请求进行缓冲(建立消息队列实现)。

同步层:线程池;多条线程阻塞在排队层上,有序的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进行处理。

上述分别从逻辑组成和功能两方面分析了应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机制,如图4所示。

2.2 异步通信流程

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多层架构下的工作流程步骤如下:

步骤1开启客户端、应用服务器端通信监听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功能,动态配置服务器端通信线程池和调度线程池的参数;

步骤2应用服务器端监听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后,接收客户端发出的连接消息,解析连接消息的参数,验证参数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返回连接成功信息,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进入步骤3,否则返回连接失败信息;

步骤3服务器端接收多个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查询消息,将消息加入消息队列的后端,从通信线程池中取出线程依次处理消息队列中的消息;

步骤4通信线程将解析的消息转换成数据库查询的任务,加入到查询任务队列的后端,并等待返回数据查询结果;

步骤5从调度线程池中取出线程依次执行查询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向缓存中读取数据,如在缓存中找到目标数据,则进入步骤6,否则,向数据库中读取数据;

步骤6调度线程将数据返回给通信线程,并重新归入调度线程池。通信线程将返回的数据序列化为字节流的形式;

步骤7通信线程根据获取数据的数据量大小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步骤8客户端接收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和解序列化的操作,得到待查询的三维空间数据对象。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实线表示各个端内部的流程逻辑,虚线表示端与端之间的交互。

3 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并发的异步通信关键技术

3.1 网络传输中粘包的处理方法

在使用TCP协议的网络应用中,不可避免需要处理的一个问题就是粘包的情况。出现粘包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

发送方所造成的粘包现象的原因是TCP协议的设计本身。根据TCP协议,只有当收集到的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时,发送方才会发送本包数据,以提高效率。如果连续发送的数据量较少,根据协议则会将这些数据合成打包处理,从而造成了接收方的粘包现象。

接收方所造成的粘包现象则是由于接收机器上程序进程没有及时接收数据,将数据滞留在系统缓冲区中,当传输的下一包数据到达时,前一包仍然没有被接收,则下次用户线程进行接收时,则会根据用户缓冲区的大小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取走,从而导致了多包数据粘包现象。

粘包现象处理方法大致有两种:

(1)将接收端的系统缓冲区的容量增大,在缓冲区中储存全部的接收到的数据包,然后从中筛选出完整的数据包。可以采用环形缓冲区的方式进行实现优化,避免频繁的数据移动。

(2)预先定义固定的包头结构体,其中包含数据包的长度信息。在接收方接收数据的时候,先接收该包头数据,然后再接收指定长度的数据体。

在自适配通信环境ACE(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中,用于保存消息的内存基础类ACE_Message_Block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复合。它可以将前后收到的两个数据包体连成一个复合体,形成一个单链表,而不用建一个大的数据包将两个ACE_Message_Block拷贝进去。下面的示例采用ACE的Proactor框架完成,给出了服务器端作为接收方时粘包及半包的处理关键算法:

3.2 基于线程池的消息并行处理技术

当多用户并发且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频繁时,服务器端需要处理大量的客户端请求。服务器按照处理请求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反应式服务器和并发式服务器。

反应式服务器对所有的客户消息采用一条线程进行处理。在操作系统尚未大规模引入多线程处理前,通常采用同步事件多路分离的策略来进行并发处理,其机制为一个单线程进程依次循环处理多个服务请求。该处理方式实现简单,但不适合并发用户较多、通信双方交互频繁的实际应用。因为服务器端事务处理效率低下,吞吐量极小,并发访问时消息响应时间过长,从而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并发式服务器是指用多线程技术并行地处理所有客户端的请求。该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为每一个客户请求开一条线程,从而更好的处理并发地客户请求。当创建新线程后,主线程继续监听新请求,工作线程继续处理客户的请求。

(2)一个连接一条线程(thread-per-connection):主线程侦听请求,工作者线程则处理来自这个连接的客户请求。

(3)线程池技术(thread-pool):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线程开启后全部放入线程池队列,这些线程启动后均处于阻塞状态,不消耗CPU,仅占用较小的内存空间。当消息到达后,线程池从空闲队列中选择一条合适的线程去执行该消息。

前两种情况虽然都能并行地处理客户请求,处理请求或连接较少的应用时都有优势,但都存在致命的缺陷:一方面,动态的创建和销毁线程需要大量的系统额外开销。另一方面,当请求或连接较多时,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服务器端开启较多线程,从而给服务器带来较大的负载压力。而线程池技术在预先已经创建固定数目的线程,能够避免上述二方面的缺点。因此使用线程池技术并行处理消息的并发式服务器是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并发的理想服务器模型。

线程池技术按照其工作方式分类,分为两类: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和领导者/工作者模型。在半同步/半异步模型中,一组工作线程处理请求,一个侦听线程进行请求的监听,并缓冲至队列。因此接受请求的线程与处理请求的线程并不相同。而在领导者/工作者线程中,一个线程作为领导者线程,首先获取请求;其他的作为跟随者会被选择一个作为新的领导者继续对请求进行处理。因此接受请求的线程就是处理请求的线程。在异步网络通信时需要将消息缓冲到消息队列进行处理,而同步通信时无需创建消息队列。因此半同步/半异步模型适用于异步通信,领导者/工作者模型适用于同步通信。

线程池中线程的数目取决于系统能够承受的数目,单就对于模型本身来说,线程池的线程数目越大,能够承受的网络蜂拥的极限值也越大。但是如果执行每个请求的时间都很短,则系统中存在大量永远也用不到的线程,浪费了系统的资源。线程池中线程数的设定要根据系统的负载来动态的调节,既要防止系统资源(CPU)被耗尽,也要保证能够及时响应。通常是设置一个上限(如进程使用了80%的CPU)和一个下限(如10%的CPU)。这样,既保证有足够的线程用于服务,又可以防止系统反应过慢。通常应该由实际应用情况来确定。

4 实验测试分析

4.1 实验环境

为验证基于本文所研发的网络通信模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在对该模块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进行了实验测试,分别测试了在百兆和千兆网络环境下单用户和多用户访问时数据传输效率。其中对于多用户访问的测试,并未实际在多台主机运行客户端程序,而是采用工业级测试软件Loadrunner来虚拟生成多个用户。实验环境如表1所示。

4.2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城市某小区的三维空间数据约2.0 G,数据类型主要包括Feature数据、材质数据、纹理数量、共享模型数据、DEM数据、DOM数据和其他属性数据。其中,Feature数据对象个数为906个,数据量约为167M;纹理数据数据对象个数为1131个,数据量约为1.5G;DEM数据量极小,可以忽略不计;DOM数据约为150M。DEM数据按照65×65分块、DOM数据按照256×256分块。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应用服务器是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的中间件,主要由网络通信服务器模块、并行调度模块和缓存模块组成,缓存模块在测试时开启1G内存,主要存储部分Feature数据和纹理数据。其中通信服务器线程池和调度模块线程池分别开启10条线程。

百兆网环境下多用户数据平均传输效率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传输效率是指某段时间t内所传输的某种类型的数据量与时间t的比值。数据平均传输效率是指测试3次求得数据传输效率的平均值。

百兆网环境下采用同样实验数据,在20个客户端条件下,与文献[2]中所提到的两个方法传输速率对比如表3所示。

千兆网环境下多用户数据平均传输效率实验结果与对比如表4和表5所示。

在用户数据量小于10时,尽管应用服务器端通信线程池启动10条线程并行处理消息,随着用户数的增加,也会对消息响应时间造成一定影响。原因一方面是线程从消息队列中取消息时需要加锁,另一方面多线程在发送数据给客户端时调用数据分包和发送数据函数时需要加锁。加锁机制会带来时间上的延迟,从而降低了消息响应时间,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在用户数大于10时,对消息响应时间的影响除了上述提及的原因以外,一方面是并发消息数大于线程数量,导致消息需要在消息队列中排队等候空闲的线程,造成同步延迟。另一方面用户数增加会造成应用服务器负载增加,也会降低服务器处理能力。而本文算法与Skype Terra Gate和Sisi的服务器策略的对比结果,则充分证明了本文算法在传输速率上的优势。

通过实验结果,反映了由于文献[2]中所提到的两个方法在本地OS网络通信API存在延迟等过多的低级细节、不能处理更高的复杂性等缺陷,本文研究的算法则可以以较好的速率有效地支持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数据传输,并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并发的高效服务器。

5 结语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共享,使得各个专业领域的海量数据的管理方式从原来的独占、集中走向了分布、共享。如何利用分布式计算平台高效地管理和使用海量数据并为大型应用决策服务已成为当今很多行业技术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在海量数据环境中实现多用户/多任务并发的异步网络通信方法。首先介绍了各种网络I/O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多用户并发的海量数据的异步网络通信的体系框架和方法,并分别从架构、流程展开介绍,并详细论述了其关键技术。实验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海量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基于大规模数据的各种实时应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Shekhar S,Ravada,Chubb D,et al.Declustering and load-balancing methods for paralleliz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8,10(4):632-655.

[2]R Meier.System,method and device for high bit rate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twisted pair cables[J].US Patent,2012,3(5):24-28.

[3]Wan C,Cheung R,Wong S.A communicaton system for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Game[C]//Signal Processing,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ICSPCC),2012:400-405.

[4]He Zhengwei,Jing Chen,Huayi Wu.Management and services for large-scale virtual 3rd urban model data based on network[C]// 2010.Guangzhou,China:SPIE:35-36.

[5]Hugues Hoppe.Smooth View-Dependent Level-of-Detail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errain Rendering[C]//IEEE visualization 2009,Oc- tober 2009:35 -42.

[6]杨必胜,李必军.空间数据网络渐进传输的概念、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14(6):1018-1026.

[7]侯建,帅仁俊.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存储模型[J].通信技术, 2011,3(7):35-38.

[8]李涛,李慧,古建华.基于ACE的并发编程模式和池式内容分配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26-28.

[9]李宜达,李毅.基于ACE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09,6-10.

[10]李青元,林宗坚,李成民.真三维GIS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测绘科学,2000,25(2):47-51.

语文多途径识字教学初探 篇9

一、 利用无意注意,快乐识字

儿童刚入学时,需要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通常在这个阶段,学生与汉字基本不接触(除了背几篇带拼音的儿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渗透汉字教学(只认不写)。于是我将全班学生姓名作为这一阶段的识字内容。每学到能拼读某个学生姓名的拼音,就出示一张自制的带拼音的学生姓名卡,让全班小朋友认读,然后让学生把这张卡片贴在自己的课桌角,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一张张地拼读,互相加深认识。这样,学完了拼音,大多数学生基本能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在此基础上,我让小朋友们比赛分发作业本,看谁认得多分得快。对此,小朋友们兴致很高,对生字也达到了进一步巩固的效果。这也为以后的字形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二、把握课堂,趣味识字

课堂中,如何变枯燥单调的识字为生动趣味的学习,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思索的问题。怎样让孩子们在短短两节课内,既能学得开心,又学出效果。在识字教学中我进行了点滴尝试,使学生在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学的轨道上发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乐中学,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

1. 看一看,说一说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意结合紧密。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趣味识记。比如:“桥”一学生认真观察后说“一个大人戴着一顶帽子,准备过桥。”这样的识记方法生动、直观其他学生一下子就牢牢地把这个“桥”字记下来了。

2. 比一比,想一想

通过对比形近字,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发现。比如:“禾与木”学生通过对比会说“禾”字上有一撇,“木”字上没有小撇。这时,我问学生怎样区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学生说:“小禾苗叶子薄,风一吹就弯了,所以上头有个小撇;木头没有叶子,所以没有小撇。”现在,两个字使用时,正确率很高。

3. 编一编,猜一猜

孩子的天性好玩,他们很爱猜谜语,特别爱出谜语让人猜。因此,在教学中让孩子们编谜语、猜谜语,在活动过程中欣然掌握知识。

4. 变一变,记一记

字族文教学,在认字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生字进行归类,找出相同点,利用熟字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办法识记新字。如在教学“睛”时,有学生就会联想到“情”用换一换的办法记,老师适当加以点拨——“睛”跟“目”有关系,所以是目字旁;“情”跟人的心情有关系,所以是竖心旁。这样,简单又实效。

5.串一串,连一连

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它们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教学中充分利用“字族文”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相同点,区分生字的不同点,从而积少成多。在教学中,定期将一些形近字归类,让孩子进行“生字串联珠”游戏。比如:蜂、峰、锋这三个生字都教完了,我将他们列出来,让学生用一句或几句话把他们串起来。有孩子说:有只小蜜蜂飞到山峰上看见了一把锋利的刀。通过说话练习,不仅可以考察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还能活络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学生觉得既有趣又好玩,乐于参与其中。

三、动手动脑,自主识字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的鲜明特点。通过学习语文学会读书、看报、写作抒发情感。除了课内识字,课外识字的途径多种多样,如读书看报,看电视,观察周围环境,认识包装纸,广告牌等都可以利用学生的无意识记进行认字。

1.制作剪贴报。

孩子们学习语文,学会了部分生字。此时,孩子们就有了看书、读报的欲望,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看报,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求父母的帮助,并将自己认识的字剪贴下来或请父母写下来,制作成剪贴报,与小朋友们交流看谁认识的字多,并进行“读报小能手”的评选活动,使孩子能与更多的生字见面,加深印象。

2.电视上识字

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我利用他们爱看动画片的特点,让他们从中学习生字,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写下来。

3.识广告牌、包装纸

孩子们爱动手,基于他们的爱好,让孩子们留心观察周遭的环境,收集包装纸、包装盒,在动手中动脑认识生字。刚开始,我先制作几张广告牌,包装纸作为引子,让孩子们经过努力认识它们了,再涂上颜色。这样为孩子们学习生字起一个导向作用。接下来可以让他们自己寻找包装纸,自己制作广告牌集等,拓宽孩子们的识字面。孩子们的作品定期展示,以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

4.读书看报

这学期成果袋的重点在阅读。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我定期给学生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如背儿歌,背古诗,看故事书,读拼音报等,使生字能多次与孩子们见面,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这学期开学初,我就鼓励孩子们自带图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馆,利用午休时间,指导学生读书,看报纸。同时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课前三分钟,请学生上台朗诵自己最拿手的儿歌或古诗。这样就调动了学生读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读书看报能力。

5.学科中的识字

多模态翻译教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多模态,翻译教学,大学英语,应用策略

一、前言

翻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课程,近年来,全球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的翻译形势和翻译市场的新需要,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模态翻译教学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多模态翻译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多模态翻译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

二、概述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基本内涵

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从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基本内涵上看,多模态翻译教学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翻译内容、形式多样;二是培养多样化翻译人才;三是翻译市场的必然要求,其具体内容如下:

1. 翻译内容、形式多样。

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及与国外各个领域的合作,多模态翻译教学要求翻译内容、形式多样。也就是说,在翻译内容上,多样化的翻译内容成为主流,包括文学、商贸、法律等领域。不仅如此,翻译形式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文本翻译,还包括网页翻译、字幕翻译、游戏软件翻译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翻译是多模态翻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 培养多样化翻译人才。

培养多样化的翻译人才是多模态翻译教学的教学目标。在多模态翻译教学中,教学对象不仅仅是做好传统翻译模式下的文字内容的翻译,而且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翻译人才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地熟悉现代翻译流程,培养懂电脑使用及文档编辑的译者。

3. 翻译市场的必然要求。

现代翻译市场对多元化译者的需求量较大,多模态翻译教学适应了翻译市场的需要,是翻译市场的必然要求。在多模态翻译教学理念下,学生不仅可以借助纸质资料进行翻译,而且在互联网大军的冲击下,借助网络使用电子词典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有利于翻译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策略势在必行。

三、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水平,在了解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多模态化课程。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多模态化课程,是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关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多模态翻译教学,应从课程设置入手,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的内容外,还必须适当增加翻译技术课程。通过构建多模态化课程,增加翻译与排版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辅助翻译、翻译记忆技术及工具等课程,使多模态翻译教学理念深入其中。

2. 丰富教学内容,多种模态提高实践。

丰富教学内容,多种模态提高实践,是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手段多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这种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不利于翻译教学水平的提高。多模态翻译教学,从丰富教学内容入手,使用电子课件或电子教案来呈现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与此同时,英语教师结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情境,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可以强化教学内容,加强可接受性。

3. 改善教学活动,多样化地促进交流。

改善教学活动,多样化地促进交流,是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多模态翻译教学尤其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多模态的教学条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改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大有裨益。网络语境下师生的关系多是互动,在具体做法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便利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可以加强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人机互动。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和强大的检索功能,快捷检索教学信息,建立翻译素材库,收纳不同题材、不同领域的翻译材料,供兴趣各异的学生课下选用练习,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4. 制定评估体系,评估模态力求多元。

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策略,还应重视制定评估体系的作用,使评估模态力求多元。在多模态翻译教学中,制定大学英语翻译评估体系,对翻译教学进行多元化和动态化的多模态评价,利用教学评价了解教学动态和成果,对于英语教师归因和总结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模态应力求多元化,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制定学生参与程度指标体系,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不仅是师生互评,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

四、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多模态翻译教学,应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多模态化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多种模态提高实践;改善教学活动,多样化地促进交流;制定评估体系,评估模态力求多元,积极探索大学英语中多模态翻译教学的应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多模态翻译教学的作用,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景春,江灿艳.多模态视域的跨文化视觉读写能力培养[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2]李睿,许祖华.基于多模态网络教学环境的IT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教学任务多 篇11

关键词:多感官教学;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8-01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的一句话。感官感知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和起点。"多感官教学法"就是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感知觉,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也就是激发、刺激学生所有的感官,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通路,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存储下来。多感官学习,一方面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感觉的敏锐度,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经过中考筛选后的落榜生,而且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尤为薄弱,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单一思维方式培养为目的,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影响了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多感官教学"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利用直观的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实效性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开阔知识面,而且能达到课本文字达不到的直观、动态效果,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多样化、视觉化,将学生带入模拟场景,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例如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如果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多媒体教学的"动态"展示,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经验,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性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魅力,达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2 倡导体验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2.1 动口。

讨论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讨论可克服教师以单调、枯燥的讲解方式将知识强加于学生的弊端,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竞争、交往、创新等现代意识,拓展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时间。各种形式的讨论既能尊重具有差异的个体,又能满足面向全体,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如在习题处理上,可安排讨论课,让师生各自展示出自己的多种不同解法,其中包括一些错误解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提出质疑,进行自由辩论。通过问答与辩驳,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纠正错误、归纳解题思路、总结经典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動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向大脑输送更多氧。当学生坐20分钟以上时,大量血液会在臀部和脚部聚集。这时让学生站起来,就能促进他们的血液循环。一节45分钟的课,学生若有机会站起来,他们脑部的供血量会显著增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提问、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动一动,可提高学习效率。

如学习立体几何《正棱锥的性质和概念》时,老师先利用课件展示了一张金字塔的照片和一个自制的模型,要求学生讨论金字塔的几何特征,然后把学生分成七、八个人一组,动手来做一个金字塔。老师给每组学生准备一堆报纸、剪刀和宽胶带,学生在20分钟内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金字塔的制作。游戏之后,老师让学生从金字塔形状入手导出正棱锥的概念,学生们对照自己所做的金字塔模型讨论正棱锥的性质和相关计算。通过游戏体验式学习,学生了解"正棱锥的概念和性质",不但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课堂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充满欢笑,学生在笑声中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变厌学为乐学,充分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另外,改变教学方法也融洽了师生关系,特别是缓解了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矛盾,过去教师见着这些学生就头疼,而学生一拿课本、一进教室也头疼,多感官教学使教师和学困生的关系得到了根本改善。

2.3 动口又动手。

一项大规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依次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学生(95%)。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教"的机会,可以让学生面对全班学生对作业、试卷进行讲评,指导学生对书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讲解,让学生做到动口又动手。

3 倡导多种作业形式,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

纸笔作业是最常见的课后作业,纸笔测验也是最常见的学习结果检测手段。然而,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来说,这对很多非视觉偏好的学习者来说并不公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更多样的作业完成形式,比如画出来、讲出来、做出来,充分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这也是多感官教学的重要观点。

比尔·盖茨在全美州长协会教育峰会上的演讲《重建美国高中》时说":如果学生不学习,学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挑战,"多感官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只要我们不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多感官教学",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学生就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杨中和."多感官教学"让学生成为出色的学习者[J].北京教育,2006(3).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探究 篇12

一、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探究需学生去自主学习

学生能否探究学习,其前提应当完全建立在学生能否去自主学习。在平时诸多教学课堂里,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地位是不能得以很好确立的。学生自主地位得不到落实,那探究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这应当也不是理想的语文教学,这样的课堂即使我们老师去大放异彩,对学生而言又有何效?最起码说是少,且也完全可以说是无。我们可以去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教师的教学缺失了自主性的设计和操作,一切任其领导的指使,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马虎应付,甚至就是消极怠工。所以,为了学生的多探究,笔者所崇尚的是朱永新先生所提倡的理想智育,即让课堂多多的充满着民主气氛,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无论是一般性的阅读感悟,还是较高层次的创新阅读感悟,都应当是学生的天下,绝不可能有点滴老师去越俎代庖的印记。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探究需学生去合作学习

从相关意义上讲,阅读教学中的不少阅读感悟,赖于学生的自主是完全可以去解决问题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去感悟得出,这里包含着两个层面上的意思:一是全部学生感悟,一是学生所感悟的全部。怎样去解决这不是所有学生所感悟得出的问题?窃以为比较理想的策略是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不等于就完全是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也不等于就完全需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只要大家能够在课堂上纷纷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那感悟则有好多能够起着启迪他人思维的具体作用,进而也就有着好多学生在他人的启迪下,荡起自己美好的思维涟漪,提升着思维的水准和质量。譬如和大家一起学习阿累的 《一面》,这是一篇以特写镜头较好地表现鲁迅先生的作品,以“一面”表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那伟大的人格和战斗的精神。作者在一面中比较好地对鲁迅进行了三次的外貌描写,课文的探究练习要求学生说说对这外貌描写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还从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哪些东西。以往的教学,都没有对此进行较好的处理,或者就是说处理得不是很好。对这届学生教学时,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其学生探究的效果就比较好。学生在具体的表述中,所说出的印象都对别人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尤其在学生说出自己所体会出的东西时,都能够选准角度去进行表达,所自由发表的意见均可给人以言之成理的感觉。

三、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探究需学生去成功学习

上一篇:电视理论下一篇:三相不平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