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任务安排(精选12篇)
教学任务安排 篇1
一、认清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误要盲目删除基础教学中的基础课程
基础教育的好坏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也是关系到学生的能力的好坏, 在这里的基础教学, 就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对某个专业来说就是专业知识的教学。比如建筑装饰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室内设计与装饰构造、家具设计、室内设计表现图、建筑装饰预算、建筑装饰施工、建筑装饰材料, 建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房屋建筑学、建筑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基础等等, 这些分量比较重的课程在建筑装饰专业和建筑专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来设置这种课程时它的课时的数量都应该占有主要的地位, 在比例分配上也应该是比较大的, 例如室内设计与表现图,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应同时开课, 并且学习的时间为一年、每周的课时也应为6课时, 建筑装饰预算、室内设计与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施工开课时间处在它们之后, 所占的课时数比例也要稍大, 所以应该体现出这种基础课程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和它们的地位。第二就是这些基础课程的基础课的必要安排, 不要盲目删除, 在建筑装饰专业中的专业科目学习之前必须来学习基础课程知识, 绘画、平面造型基础、建筑初步、计算机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这些课程是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的。现在有些技工学校的专业的学制较乱, 为盲目的竞争生源把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 这一定会给学生的正常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往往采用盲目缩短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 这给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时候, 造成一种突兀, 前后没有衔接的感觉, 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这无疑就给本来基础就差的中专学生导致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正确设置专业课程, 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对中专教育意义重大。
二、掌握好基础教学的课上环节, 引导学生深入学好基础课程
这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精的过程, 也是他们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一个关键过程。也是重视基础课程的方法和手段。把握基础课的课上环节就要做到精心教学, 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第一、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用一种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同样一个问题用多向思维形式,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建筑装饰专业中的室内设计与装饰构造一门课中, 关于如何把设计的思路讲明讲透, 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 我们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 做一些课件这种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好的室内设计作品的直观展示, 来提高学习兴趣。第二、用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的学习思路能够朝向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方面发展, 并引导学生提高其他的课程的学习兴趣, 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多向思维。
三、走出多媒体教学是提高专业教学的唯一手段的误区
首先要明确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 并不是唯一手段;计算机也算是基础教学, 但不是主要课程。认为课件制作的好坏也能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上课的效果。往往制作课件的人员并不全是专业的人员, 课件制作的水平也与制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专业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是专业的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课本的简单罗列。这就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当然这不能排除好的课件。所以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课件教学上和计算机教学上, 应多采用其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比如安排实习时间、多去实习场地、多进行实习实际操作、多参加培训、多熟悉材料, 这都能够帮助学生的本身的实践能力。
四、理安排辅助课程的课时量, 为基础课程创造学习空间
在中职教育学校中为能提高学习兴趣, 就盲目的删减基础教学的课程, 专业课程的课时量, 这样的结果使老师教的东西少了, 学生学起来也非常的吃力, 因此学生对上课豪无兴趣, 上课气氛不活跃, 睡觉, 打闹。并且学校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又增加计算机课程的课时量, 用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因此冗长的课时、课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形式, 一种机器, 就走入了一种误区。专业基础课程虽然是比较乏味的, 但也应该合理安排课时量, 即科学的安排课时量, 除了采用教科书当中的课时分配之外, 还应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一下, 对重要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就适当延长, 合理分配, 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来教学。计算机课程并不是不重要, 但是对于学习时间很短, 课时很短的情形下, 应该重视专业课程教学, 适当安排课余时间进行计算机培训等手段, 在加上课上的学习应充分够用, 这也能体现计算机的辅助功用。
调整课程结构, 改善课程的合理性, 是中职技工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这也关系到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高程度, 所以我们要加大专业教学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力度, 作好辅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模式, 才能充分显示中职技工学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合理规划课程结构, 杭州教育网[1]合理规划课程结构, 杭州教育网
教学任务安排 篇2
课前:教师上传词汇资料,教学内容框架,下周教学安排,以便学生有效预习。
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Chapter 2 Section 3,,4和本章所余的所有作业(这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回答作业问题部分内容,理解因果逻辑为主,记忆为辅)座位:课前按小组就坐
课1:20分钟微课(这部分以教师讲课为主,将主要知识点和框架进行扼要的梳理)
10分钟校对章节后的作业
10分钟准备相关话题的口头陈述 休息1:10分钟
课2:10分钟现场一分钟陈述(教师+2名学生)
5分钟:一分钟音频主题陈述 测试环节:
10分钟复习时间 10分钟闭卷答题时间 5分钟开卷时间 铃声响起交卷 休息 2:10分钟
课3:15分钟校对批改试卷
收齐试卷,统计成绩。
课程结束,学生自行确定视频主题。课后:完成视频作业和电子稿作业
答疑与扩展性阅读:学生若有疑问可在qq或微信留言。教师同样会留一些扩展性的话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究。
PS:
1.分数计算方法:
测试成绩(60)+音频成绩(20)+电子稿成绩(20)+视频成绩(20),其中视频每小组指定1-2位组员上交,其他组员自愿上交,视频成绩计入总分。2.课后作业上交时间:
视频:自上课当天起三日内上交。
电子稿:下周教学日汇总至学习委员,统一上交。3.分组方法:小组将连续共同活动6周,之后再重组。
121:g1: 1-6号+毛乾昕 g2:7-12号 g3:13-18号 g4:19-24+张琦 g5:25-30号 g6: 31-36号 122:g1: 1-6号+林勤勤 g2:7-12号 g3:13-18号+楼红秀 g4:19-24号 g5:25-30号 g6: 31-36+杜川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3
(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
我一边( )一边( )。
刷牙读书跳舞吃饭
唱歌洗脸 看书 写字
喝茶 赏月 跑步 扫地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先来玩一个选词游戏。如果你对同学的发言表示赞同,你就鼓鼓掌;如果不赞同,就把小手举起来,好吗?谁来一马当先?
生: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师:谁不甘落后呢?
生:我一边吃饭一边读书。
师:谁再接再厉?
生:我一边赏月一边喝茶。
……
师:从刚才的选词游戏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有些事情不能同时做。
师:有些事情同时做有什么好处?
生:有些事情同时做可以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也可以节省时间。
师:有些事情同时做的好处,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省时高效。
【评析】教师简单、平实的教学导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学习的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用“一边……一边……”造句,说明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事情,而这两件事情之间既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这样的设计安排,正是为了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统筹方法这一内容。
二、合理安排,上学不迟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今天上课和平时对比,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1:很多老师来听课。
生2:不是原来上课的地方了。
师:是呀!现场有很多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来和我们一起到这里上课,并且上课的地点也改变了。小明今天也很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今天我当家”。)
师:小明今天要做个小当家,他下定决心要做得像妈妈一样好。早上7点,闹铃响了,小明该起床了。
师:谁来告诉大家,小明上学之前要花多少时间来做哪些事情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做完各种事情需要的时间。)
生:换衣服、整理床铺、洗脸刷牙、热牛奶各需要3分钟,煮鸡蛋需要6分钟,吃早餐需要10分钟。
师:大家算一算,小明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生:小明一共需要28分钟。(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一共需要28分钟。)
师:对!可是学校7:30上课,小明在7:28分才能做完这些事情,他上学会迟到的呀!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小明吗?
生: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
师:请大家好好地想一想,有哪些事情一定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如果是你,你觉得要用多少时间呢?
(二)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已经准备好的工具、图片,与小组成员一起摆一摆、算一算,你们所用的方法需要多少时间?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第6小组的两个学生代表一边摆卡片一边进行解说。
师:你们设计的方案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呢?
生:我们设计的方案用了19分钟。
师:你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板书算式:6+3+10=19(分钟)
师:这么多事情为什么只加一个时间就够了呢?
生:在煮鸡蛋的同时可以换衣服、整理床铺,所以3+3=6(分钟)。
师:也就是说,你用6分钟同时做了3件事情。[板书:同时做。精讲:我们在煮鸡蛋的同时可以换衣服、整理床铺(3+3);同样的,在热牛奶的同时,可以洗脸、刷牙(3)。]
6 + 3 + 10=19(分钟)
(3+3) (3)
师:当做一件事情出现的步骤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画箭头的方法来表示做事情的顺序,这叫流程图。(在板书上加箭头符号“→”。)
师:大家看一看,如果我们把“烧水”放在“接水”的前面,可以吗?为什么?(解说:我们必须先把水壶洗干净才能接水,接水之后才能烧水,要不然,水壶就会被烧坏。)
师:因此,我们做事情时既要考虑先后顺序,又要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从而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板书:先后顺序。)
师:刚才小明做完这些事情用了28分钟,现在我们只用了19分钟就把这些事情做完了。我们节省了多少时间呢?
生:节省了9分钟。
师:如果给你9分钟,你想做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三)小结
师:同学们,虽然金钱无法买到时间,但是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就能节省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评析】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用工序卡摆一摆流程图,引导学生发现有些事情同时做可以节省时间,使抽象的数学学习变得形象生动。
三、合理安排,做好小当家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比如,接下来小明遇到的这3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中午,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妈妈让小明烧开水给李阿姨沏茶。小明沏茶要做哪些事情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小明要做这么多事情,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这是小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件事情:下午,小明要帮妈妈做晚饭。做晚饭时,小明应该做哪些事情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洗菜切菜5分钟、烧菜12分钟、淘米2分钟、煮饭15分钟。)怎样安排才能使小明家尽早开饭?这是小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nlc202309021542
第三件事情:吃完晚饭后,小明想找邻居小红玩游戏,可是小红感冒了。小明心想:我得想个好办法,让小红吃完药后赶紧休息,早日康复。同学们愿意和小明一起想办法吗?
生:愿意。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先来看一看,小红吃药前要做哪些事情?(多媒体课件出示: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二)自主探究
师:小明遇到的这3件事情都需要通过合理安排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那么,怎样做既合理又省时呢?大家好好地想一想。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抓阄吗?接下来,请各个小组的同学从本组小组长手里抽取一道题目,根据题目的意思设计出既合理又省时的方案。
学生抽题并设计方案。
(三)合作交流
师: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抽到的题目。接下来,各个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抽取你们小组所要展示的题目。
师:在抽题之前,老师送几句温馨小提示给大家,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出示:1.小组长抽取所要展示的题目之后,迅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板书人员快速完成板书,发言人做好发言准备。2.各小组成员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工作,各小组之间做好质疑或补充的准备。3.完成板书的小组,请填写“展题超市”,最先完成的小组具有优先展示权。)
各小组组长抽题。
师:哪个小组最先设计出既合理又省时的方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展示奠定基础。教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凸显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展示提升
师:各个小组都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首先请第2小组为我们展示“中午沏茶”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
(1)中午沏茶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1+1+8+1=1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2+1)
师:在等待水开的这段时间里,小明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洗茶杯、找茶叶。
师:可以先接水或先烧水吗?
生:不行。
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李阿姨11分钟后就能喝到茶了。在这里我们知道,做事情既要考虑先后顺序又要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接下来,我们请第5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让小明家尽早开饭的方案。
(2)下午做饭
师:淘米2分钟→煮米饭15分钟
洗菜、切菜5分钟
烧菜12分钟
2+(5+12)=19(分钟)
15
师:洗菜、切菜、烧菜一共用了17分钟,超过了煮米饭的15分钟,怎么办?应该怎样列算式?怎样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呢?
生:当同时做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超过了最先安排的这道工序时,要以最终完成工序的总时间为标准。
师:真想不到,做饭还有这么多学问,我们一起来感谢第5小组同学的精彩展示。
师:有了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小明只要用17分钟就能吃到香喷喷的晚饭了。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当同时做的事情所需要的时间超过了最先安排的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时,要以最终完成工序的总时间为标准。接下来,我们请第3小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帮助邻居小红解决吃完药后赶快休息的方案。
(3)邻居生病
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
量体温5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1 + 6 = 7(分钟)
(5+1)
师:把开水倒出来以后,因为太热不能马上喝,所以要等6分钟以后开水变到合适的温度才能喝。
师:在等开水变温的过程中,按照生活常识,我们的做法是先测量体温,根据体温的高低决定如何吃药,因此测量体温之后再去找感冒药。这个时候,开水刚好变到合适的温度,可以吃药了。
【评析】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为客人沏茶、做晚饭、感冒吃药的生活情境,方案设计得精心巧妙,问题层层递进,教学过程自然衔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动手摆一摆、算一算,自主设计方案,共同总结出最优方案,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拓展练习
(一)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师:小明从早到晚都遇到了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1:我在烧开水的同时打开电脑,边听音乐边下载资料。
师:你真会做时间的小主人,同时做了3件事情。
生2:我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还拖了地板。
师:你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生3: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我可以记英语单词。
师: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生4:我在做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写作业。
师:你可真会安排时间,真是一举三得。
【评析】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寻找生活中与合理安排时间有关的事例,提高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上升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思考,让学生领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二)为了节省时间,这样做合适吗
师:看来,生活当中确实有许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节省时间的。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很宝贵,珍惜时间很有必要。但是,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却是这样做的,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nlc202309021542
(多媒体课件出示事例。)
1.为了节省时间,小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生: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车内光线忽明忽暗,车子容易摇晃,小强在乘车时看书,会使眼睛与书的距离时近时远,影响视力,损害眼睛的健康。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红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少儿英语》。
生:小红这样做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影响了身体健康,又无法好好地看电视,这样安排时间不科学。
3.小方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
生:小方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不安全。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老师赞同你们的观点。我们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评析】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渗透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三)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还有了一定的收获。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知道在同一段时间里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生2: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
生3:我们在做几件事情之前,要学会合理安排,做好方案。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总评】本课教学很自然地让学生喜欢上了数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生活化。比如:在创设妈妈让小明帮忙给李阿姨沏茶这一情境时,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解决教材中呈现的问题“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先想一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继而引发学生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其次,应用意识的优化。执教老师灵活运用教材,适当调整了教材内容,以“小明当家的一天”为主线开展教学,精心设计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状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最后,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教学中教师依托一个个具体事例,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真正做到了拔出萝卜带出“泥”,而这“泥”恰恰就是本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最优方案。教师一开课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小明上学之前一共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哪些事情”这一问题,再思考“怎样才能让小明不迟到”,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及应用价值,逐渐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注:本课在参加在2014年“名师八桂行”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荣获现场展示课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教学任务安排 篇4
1 足球教学现状
1.1 模式老旧
当前国内足球教学模式略过老旧。在足球课堂教学过程中, 足球老师太过注重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而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这样陈旧的足球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思考与探索足球方面的技术有着约束,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1.2 内容单调
国内关于足球训练和教学在技术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不少内容是先教导足球的基本技术, 后面才会教足球的基本战术, 这样的教学内容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不合理问题。根据对足球训练员的分析来看, 大多数足球队员都是认为在足球教学课堂上会有很多时间踢球并进行比赛, 在比赛中实地磨练自己的球技并自我展现。而对于当前足球教学这种以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为主要课堂内容的模式, 让足球员不停地机械性重复一些单一的足球动作, 使他们易丧失主动学习兴趣, 甚至出现厌学心理。
1.3 基础水平不同
大多数足球运动员各自在足球训练之前所接触的足球程度不同、时间长短不同等, 使得他们足球水平各有差异, 因此学生想要学习的形式也就略显不同。
比如, 对于水平较低的人员而言, 他们更希望可以先从足球技术基础课程开始, 以此实现提高自身足球基础技术方面水平并巩固好基础。而对于足球水平还不错的人群而言, 更希望在技能加强上有所领悟, 从而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也就给足球训练人员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方面产生不利因素, 把教学内容安排简单或教学内容安排复杂一些都会对部分足球运动员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 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教学与任务
2.1 足球教学
足球是众多体育运动的一种, 其训练方法也与其他体育运动相同, 都可以分为教学与训练这两大部分, 对于足球的教学是要求对足球知识以及技术、战术等足球专业知识的讲解。对于足球的训练则是侧重实践, 即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一个转化过程, 同时实现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 更为熟练的掌握足球场上的竞技技能。由于体育教学的共性, 足球的教学与训练这两方面一样没用明确的分界线, 这也就要求足球教练、运动员二者之间对教学与训练从整体出发进行合理统筹与安排, 这个过程中要着重把握训练的任务与训练手段这两个方面。
2.2 运动任务
对足球运动员而言,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提升其运动发展需要的品质与敬业精神, 其次才是运动技能、平衡力、竞技能力等专业技项方面的提升。当然还需要对足球知识有着全面的了解, 维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以及对于足球运动高度训练过程中自觉性与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等等。这些训练的具体任务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性的训练。而对于以上这些内容所采用的教学训练手段是各种各样的, 都要根据运动员本身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训练任务的基础上选择使用, 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促使其运动员综合实力快速增强。
3 训练任务安排与措施
3.1 系统性安排任务
对于足球教学具体的训练任务需要明确的目标, 对训练任务有一个系统的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运动员的训练合理安排进行准确掌握。比如正脚背颠球这项运动, 在对其教学时就可以给运动员设置一个目标, 教练就可以要求运动员正脚背颠球这个动作一个星期后要超过50个或者60个等等。这样给予运动员一个清晰的努力目标, 调动其运动的积极性。教练在对其做系统的安排时也不要忘记短期任务务必要与长期目标相协调统一, 毕竟长期目标是靠一系列短期任务不断累积最终达到的, 仅仅只有短期任务会使运动员没有奋斗的方向, 学习兴趣易丧失。而只有长期目标会让运动员在短期之内一直不能达标从而引发消极情绪, 信心易下降。因此足球教练在安排任务时要做到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相互结合, 通过短期任务的积累一步一步实现长期目标。
3.2 合理性设置任务
教练在对运动员训练任务设置目标时, 一定要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一个具有可实现性的目标,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以及激发运动员达到标准的欲望。
比如足球教练在训练正脚背颠球时, 随意的设置一个目标, 一周后只要求达到10个、15个等等, 教学盲目进行以及按照照本宣科的老旧模式进行, 这样会让运动员的训练也不具备应有的严谨性, 训练过程中缺乏积极性, 最终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样的目标设置也忽略了运动员自身的能力, 过于容易达到的目标使运动员少了努力奋斗的成就感。因此, 在对运动员进行目标设置过程中要结合运动员的身心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战术的因素等等, 做到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既不要让目标过于轻易地实现, 也不要设置出不具有实现性的目标。
3.3 区别对待个体与集体任务
面对个体与集体这两种任务, 要做到区别对待, 只有个体之间相互配合默契才能促使集体力量不断凝聚增强。比如,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对个体与集体两种目标要明确的区分开, 对于需要多个个体共同参与的集体运动, 这里面的每个运动员都是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并带着属于自己的分工, 教练要不断给运动员灌输集体意识、团队合作。而对于个体训练时, 就要根据这个运动员自身的各项运动实力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做出针对性训练, 设置合理的运动计划方案在不断提升运动员的专长时也不要忽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全局的基础上对集体与个体任务进行区别对待, 才能取得更好的足球训练效果。
4 手段运动及注意事项
4.1 训练针对性
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要针对性的对待不同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等等。比如, 在面对一些超过15岁的运动员, 教练就可以让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或者同样是大负荷的无氧耐力训练。这是根据超过15岁的运动员, 身体各方面已经能够适应这方面的大负荷训练, 而对于低于15岁的运动员, 身体各方面还不适合过多进行这些大负荷训练。对待不同的对象与教学内容等, 教练针对性进行训练, 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达到训练的目的。概而言之, 训练针对性就是要充分体现出一种训练的分层和因材施教。只有根据不同运动员自身的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才能保证他们能够通过训练不断提升自我的足球技能。
4.2 训练灵活性
在足球训练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实施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时, 总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干扰, 这也就要求教练在此过程中要懂得灵活变通。
比如, 运动员是一些足球初学者, 教练长时间教导初学者脚内侧传球这项运动, 就会让运动员产生学习的怠慢情绪, 丧失积极性。除了运动员自身的情绪还有一些天气、场地等条件也会影响到一些教学方案的施行。若教练对这些足球初学者设置一个游戏环境, 根据这些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让其训练20 min或15 min等时间后进行分组比赛, 让运动员在训练时有一种紧迫感与时间紧张感, 训练时才更能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又比如足球教练在教导运动员射球时, 为了让运动员提高准确性以及命中率, 可以采取实践性启发教学方法, 给运动员实地做出示范动作, 再让运动员亲自进行射门的动作, 在运动员实践过程中给予讲解或旁边再次示范, 让运动员有一个更直观清晰的感觉。从而教练同时在一旁启发运动员通过射球前后动作的不断对比, 对力度、距离、速度、发力时间等等规律的把握, 更好完成这个动作,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象灵活地使用教学手段。
4.3 训练实效性
运动员对于足球的技术掌握程度影响着战术组织与实现, 因而足球教练要采取实效性的训练模式。比如, 当今足球运动逐渐有向全攻全守打法的这种倾向深入发展, 也就使得其对运动员战术性要求提高很多, 而现在某些教练在教导运动员的过程中因个人爱好方面的因素存在部分花哨、华而不实的技术动作, 实用性不高。如果教练更注重足球技术运用的目的性, 剔除其中一些不必要的动作, 保持训练的实效性, 才能更快提高队伍的整体效率, 让运动员全面掌握各类足球专业知识与技能战术, 把运动员的个人技能与对于的整体要求相结合训练, 提升队伍的技术运用实际效果。
5 结语
当前国内的体育运动中的足球运动教学还在不断发展中, 足球教学者应该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统筹安排运动员的具体任务, 设置清晰适当的任务目标, 有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地进行教学任务, 促使运动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面提高足球教学训练水平。
摘要:教学过程中对足球训练任务的合理安排与恰当的教学手段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 更全面提升其技术水平。该文对足球的教学任务与运动员的具体作为作了简要分析, 同时谈论足球训练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安排与手段的运用。
关键词:足球教学,安排任务,措施
参考文献
[1]孙航.论足球教学训练任务安排与手段运用[J].品牌, 2014 (2) :52.
[2]龙军.浅析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1 (36) :281.
[3]邓琰炳.论足球教学训练中的原则[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 :152-153.
[4]阮奎.论足球游戏在大学生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6) :189-190.
[5]丁淑健.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部分教练员指导训练情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教学实习安排 篇5
一、教学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搞好教学实习工作,首先要明确教学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教学实习中有的放矢,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教学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与实习的基础上,更系统的了解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内容,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把所收获的知识与技能综合地运用于教学与教育实践,培养他们具有独立从事教学与教育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检查我们院系的教学、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对教学工作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与将来的教学实习有着重大关系。在平时的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关于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提高以及基本训练、基本技能的加强,都为教学实习准备了条件。
在学生备课、写教案、试讲和分析评议的各个过程中,教师都应随班跟组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对教学较差的学生再重点帮助,使他们在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多试讲一次、两次。
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
思想方面:教学实习的准备工作如上所述,主要在平时的工作。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关键在于指导老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如果指导教师对于教学实习的目的任务认识明确,对各项规章制度体会深刻,在考虑问题时就能全面细致,工作就积极主动。也就可以在平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影响学生积极性及教学质量的因素都应仔细分析。例如个别学生不重视教学实习,麻痹大意,或害怕教学实习,信心不足等;少数学生课后可能发生骄傲自满或自卑情绪以及呈现松懈现象等等都应及时进行教育并防患于未然。
业务方面:指导教师的准备: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习生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业务应是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及教材教法等方面。如果水平较高,再做好准备,就能发挥主导作用,圆满完成实习目的与任务。指导教师在实习前一般可进行如下的准备:
学习学院的实习大纲、附件、实行计划及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理解教学实习的意义和要求以及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教学大纲及有关参考资料以便明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精神实质。
指导相同的教师应对重点进行分析,共同讨论,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便于在指导学生时取得较一致的意见。
共同听学生两三次的试讲并进行评议,逐步提高分析课的能力,同时学习学院成绩评定标准(见附件)
实习生的准备工作:
实习生按分担的教材先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再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前后及内在联系;发掘教材的重点、关键和难点。定出教学目的并参考有关资料拟出教案提纲。然后根据提纲逐层考虑。在讲解课程时,怎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和解决难点?怎样体现目的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怎样贯彻各项教学原则和讲深、讲透、教懂、教会?同时要考虑怎样边讲边巩固,最后做好总结。并将预留作业的目的和意图在讲课中有所渗透。以上所谈几点仅是实习生备课的主要过程,也是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因此都要有周密计划和措施。
根据以上考虑,实习生先在同教材小组内进行交换意见,写出教案草稿。个人练习加上小组内练习试讲,参考同学的意见对草稿进行修改,然后交指导教师审阅批改。遵照批改的教案试讲并请指导教师和同学听课;或者由实习生在请指导教师听试讲过后,在批改教案。
在以上反复试讲和多次修改教案的过程中,实习生必须虚心吸取并消化他人的意见,多揣摩,多切磋,这样才能使教案和试讲的质量逐步提高。钻研教材、写教案和试讲是有机联系着的,是统一在备课中的一个整体。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教案,根据教案才能试讲。同时,通过试讲才能修改教案;通过修改教案,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教材。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实习期间的正式工作
关于制定计划:指导教师根据院系实习计划和实习生共同研究,制定每周工作计划,排好每周工作日程。内容包含听报告、听课、试讲、修改教案、讲课、评议、批改作业等等。
关于听课:听课的目的在于吸取指导老师在教学中的优良经验,加以充实提高;同时防止和改进他们所存在的缺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应在听课活动中有意识的进行,这是为授课做好准备。
实习生听指导教师的课应每周不少于两次,听观摩教学课一两次,听同教材小组同学讲课至少6次。
在听课方面应注意一点:实习生每次听课事先要认真阅读教材。换言之,不听无准备的课。听课要有记录,课后要有分析,体会。
关于写教案:实习生在讲课前两、三日一定要送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教案未经签字,不得上课。在教师审阅和签字期间,实习生课根据教案草稿练习试讲,不能放松。其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个别学生写字时草率粗心,给教师审阅时带来了很大困难。个别实习生的教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给教师带来了困难。应加强督促检查。
关于课前试讲:课前试讲好比战斗演习,是十分必要的!指导教师听实习生试讲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听试讲的时间不宜迟于实习生上课的两天以前,这时多提些意见是可以的。如果在前一天试讲,这时意见最好是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提的多了,实习生不能消化融会,在讲课时反而有可能混乱不清,影响效果。
所提意见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有不同的要求。如对较差学生,主要要求讲清教材,先不提过高要求。如对较好学生,应从高标准提出要求,发挥钻研创造精神,讲出风格和水平。对极个别学生,不仅指出优点,尤其对于不足之处必须以身示范,如问题怎样提出,重点及难点教材怎样讲法等等。
关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通过师生双方积极劳动来进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教师课堂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前备课和备人(了解学生)的程度。实习生只要充分备课和备人,讲清楚一堂课应该说问题时不太大的!
关于召开评议会:评议会是为了使讲课的实习生和同组实习生明确教学中的优缺点,从而巩固和发扬优点,克服和改正缺点,是教学质量和观察分析的能力逐步提高。
关于批改作业: 要求实习生先做完相关作业,并考虑到各种情况及可能的各种解法。实习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批改作业量应不低于1/3(个别课程另有具体规定者除外)。对于学生自行增做的作业,应给予鼓励并尽可能给予批改。作业批改应做到认真、细致、及时,确保批改质量,并做好成绩记录。实习生对批改作业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纠正,并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以便指导教师从教与学中找出问题的根源,不断完善,提高教学水平。作业成绩是课程考核依据之一,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数量和质量)做好文字记载,应妥善保存。作业成绩所占比例由系(部)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可占课程总成绩的10%~20%左右。
关于其他方面:在实习期间,系领导工作必须加强,要至始至终深入现场,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阶段
指导教师根据院系的总结提纲,写出全面总结,其中对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质量要有全面的分析和前后几届的对比。对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应举出实例,指出原因,并在理论上和原则上加以简述,从中取得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实习中改进工作。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安排 篇6
【关键词】课前预习读;课堂拔高读;课后巩固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学生而言,阅读能带领学生去搜集信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体验更多的精彩。可见,阅读对学生学习、发展和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指导,方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共同提高。在这我主要谈朗读的功能、朗读的要求和朗读的原则这三方面的浅薄看法。然而,朗读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在教学活动中是如何实施这一环节的呢?
一、课前预习读
课前读文会让学生巩固旧知的同时探究新知,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读中,学生识记字词、积累词汇、熟悉语法句型;读中,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与作者思路;读中,学生初步感知文章情感与思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反复的预习读中,学生会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掌握,一个基本的判断,在领悟若隐若现、情感呼之欲出时,老师再进行课堂教学就挥洒自如、水到渠成了。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课前三人听读”预习形式:学课文前,每位同学都要把课文分别读给三个人听,听的同学要在听的过程中扮演老师的角色,给读的同学纠错、指导。合格了,听读学生给诵读学生签字证明。整个过程,读的同学要“舒缓不迫,字字分明”,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听的同学要“明察秋毫,有错必纠”,不疏漏一处,不徇私一位;班干部负责监督安排,要求听与读的学生都认真对待、各尽其责,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老师;对于学困生,我固定人员负责给他们听读——小组长、学习委员、老师,安排小组长和学习委员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让他们读会,安排老师是为了给他们压力和动力,让他们读好。
“三人听读”的方式全班循环进行,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读和听,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拔高读
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的认知达到一个新水平,对文章的理解也深刻透彻了,这时候就需要精心设计组织朗读环节,用读把领悟体现出来,把情感表现出来,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字精妙之处读出来……因此,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技巧和语音的多种变化(譬如重音、语速、语调、语气等),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绘声绘色地读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加深体验,升华情感。这一过程中,老師的范读、引读和放录音,学生的赛读、接读等多样而灵活的形式都是很好的方式,对学生的单独、重点、难点指导也尤为重要。
三、课后巩固读
教语文就是要教会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在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读——熟悉课文”、“课堂拔高读——理解课文”后,就需要“课后巩固读——背诵文章”来实现这一目的了。
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舞、练拳,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生,好文章背诵得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词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惟,不知不觉,变成自己的能力。”所以,背诵是朗读的目标,是教与学的法宝,学生于背诵中增加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读的次数多了,背也就不是难事了。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遗忘,背了又忘了,那前功尽弃。所以,老师得督促安排学生的复习,让学生在记住之后再强化背几次,每隔一段时间把以前背过的温习温习,甚至默写一遍,这样才能“经久不衰”。
综上所述,朗读是重要的,让它伴随教学活动始终,必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下去,学生的读书能力以至说话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必能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卜星星.用朗读引领小学语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2]马宏.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之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1).
[3]杨惠君,覃仕堂.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艺术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教学任务安排 篇7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2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吗?都会做什么?其实,做家务里边也有许多数学奥秘,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做家务时如何最省时间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评析:在谈话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对“家务劳动中也有数学问题”产生疑问,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教学实例
(1)(多媒体出示)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对数学书113页的内容进行预习,请你帮小明合理安排一下时间,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你们都预习了吗?下面就请大家把“预习导航本”拿出来,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的,交流时要注意:
(1)沏茶的顺序对不对。
(2)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3)指名板演,选出最佳方案。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一共需要:1+1+8+1=11(分钟)。
(3)小结: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在考虑快的同时,一定要先考虑做事的先后顺序。当做一件事,像沏茶这样,步骤比较多时,可以像上面这样,用画箭头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做事的顺序,知道了吗?
评析:教师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收获,然后,选出最佳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最后,总结出用画箭头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做事的顺序使之更加清楚、简便。
2.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紧张?(早上)是啊,正是因为早上的时间最紧张,我们就更要合理安排一下时间。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了呢?下面就请大家再帮小明合理安排一下早晨的时间。
(1)(多媒体出示)小明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孩子,早上7:00起床,洗脸、刷牙(5分钟)后,自己开始做早餐。他先用锅煮鸡蛋,因为时间比较长,他就耐心地等呀等,15分钟后,鸡蛋熟了;接着他开始用微波炉热牛奶,又花了5分钟;然后,他开始吃早餐,用了15分钟;最后,他又听了5分钟的英语录音。这时,他发现快要迟到了,便急急忙忙向学校跑去。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顺序卡片)、写一写、算一算,怎样安排最省时。
(3)全班交流。
评析:从学生熟知的日常活动入手,通过动手摆顺序卡片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巩固练习
1.对下面的“合理“安排,你有何看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语文书。
(2)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小英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评析:在练习中使学生明确: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健康,也就是对合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些什么?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安排的原则 篇8
1. 遵循认识规律, 循序渐进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物理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步到位”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一次讲解的知识过多、过深、过难, 只会导致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 对一些重要知识, 可以分阶段讲解,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
学生初步接触新知识, 宜将难度降低, 重心放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 使学生真正掌握其来龙去脉而不是死记硬背, 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适当的时机, 再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加深。比如学习受力分析时, 一开始不要急于讲解复杂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而应该把简单情况下物体的受力分析讲解清楚, 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 而不是死记硬背。由于难度不大, 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深入掌握并熟练应用这些知识。这一方面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复杂情况下的受力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 增强信心, 提高兴趣。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高中三年物理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如下安排。高一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做好从初中物理学习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转变, 习惯高中物理的思维模式。一定要把力学基础打牢, 把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夯实。如果学生高一的基础不扎实的话, 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将是相当困难的。在高一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物理知识的基础上, 高二可以加大综合训练力度, 但同时要防止学生产生物理难学的想法。在提高难度的同时, 对难点的讲解仍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逐步进行。高三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整理, 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并引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讲练结合, 使学生具备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 由于高考的临近, 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速度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
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必须注意克服高考压力下产生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高考压力巨大,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和习题难度。如果这些措施挤占了学生打牢基础的时间, 容易妨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进而妨碍学生对更深知识的把握, 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这种表面上一切以高考为重的战术, 反而不利于应考, 更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 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化难为易
物理的概念和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数学基础和实验动手能力, 是“难学”的一门学科, “物理难学”也成了很多高中生固有的观念。特别是一些高一学生, 在学了一学期物理之后, 产生畏难情绪, 挫伤了积极性, 导致整个高中阶段物理成绩不好。
物理的确存在难教难学的一面, 但作为教师, 就应该想办法引导学生把难学的知识采用好的方法较容易地掌握, 而且要掌握好, 掌握深入。把握好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和化难为易的原则, 可以较好地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不要再人为地增加难度, 例如引入“惯性力”等超纲内容。要遵循这一原则, 则要求教师平时要多总结经验, 比方说多做实验以搭桥过河、进行类比等都是行之有效化难为易的办法。另外一点就是物理教师应该学点哲学, 并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 加强语言训练, 广泛阅读科普资料, 这对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地讲解物理知识大有裨益。
3. 全局观念
讲好一个知识点、一堂课固然应该受到重视, 但是把握全局观念,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胸有全局, 才能处理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知道主要力量应该集中在何处, 避免平均用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 如果将高中物理看成一个全局, 那么力、热、电、光、原子诸部分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部分。为了处理好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该通读全部教材, 并进行详细分析。从小的方面来说, 如果将一节课作为一个全局来考虑, 应该研究如何做到讲好基础知识、突出重点, 培养能力, 且思路清楚, 疏密适当。
4. 注意初、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有初中物理的学习作为基础, 又为大学物理的学习做准备。因此一个高中物理教师, 应该认真研究初中物理和大学物理, 了解学生的初中物理基础及大学物理的要求。概括来说, 初中物理主要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高中物理概念性和理论性比较强, 而大学物理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者对概念、规律等的认识不断深化。要解决好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 一方面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 有兴趣、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另一方面, 为将来进入高校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英语课堂安排及教学研究 篇9
1.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词汇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多的, 词汇量大的问题增加了学生对于词汇完全掌握的难度, 在学生熟悉掌握词汇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教学实践证明, 死记硬背和传统教学法中词汇机械化讲解是错误的, 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效率, 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关于词汇部分首先要重示范, 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 发音清晰, 讲解发音要点,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 对一些可以直观表述的单词, 要配上图片和肢体表述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展示, 由此顺利完成词汇教学工作。教师还要在词汇部分注重情景教学, 在特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让学生吸收理解词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词汇感知能力, 对词汇部分产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愿意自主完成整个词汇学习的过程。
例如:对比记忆法:注意音形义不一致的现象, 避免出现拼写错误。 (1) 同音, 同形, 异义。 如:sweet/swi:t/n.糖果;adj.香的, 甜的。 break/breik/v.打破;n.停歇。 (2) 同音, 异形, 异义。 如:hear /hiэ/听见, here/hiэ/这儿;right/rait/正确的, write /rait/写;see /si:/v.看见, sea/si:/n。
2.初中英语教学的学生任务设计安排
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设计以英语基础为教学根本内容, 也就是说,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目标下实践设计的语言活动, 还需要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语言沟通任务提升和积累语言方面相关的经验。 教学任务的设计从根本上说, 就是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教学的信息和内容, 提升学生对语言学习价值的认可。 这样就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语言魅力, 从而掌握语言的应用。
3.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
利用创新教学模式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挥和自我研究, 其教学本质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但教师所教学的时间过少, 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英语不同于其他科目, 词汇的运用和语法都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学设定的价值, 适当利用当前教学方式中的阅读教学模式来帮助学习和指引学生, 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说, 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首先教师要领读, 带学生融入课堂学习, 然后在学生自读之前给学生提示和启发, 让学生对重难点有印象, 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重点解决重难点问题。
4.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教学语法, 强调语法教学。 当然, 在教学中对语法教学的强调并不仅仅是凸显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也不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语法概念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 初中英语语言的教学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 初中英语语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的是调节性的作用, 但是这一功能非常重要。 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通过思考, 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继而形成语言能力, 这样才是有效的语法教学。
例如: 学生对影星感兴趣, 老师只需一个简单的问题:“What does she say?” 就轻松自然地带领学生说出这个宾语从句。 有了影星作铺垫, 老师再将乔丹和姚明搬出来, 学生顿觉眼前又一亮, 钟情于篮球的男生情绪高昂, 纷纷议论开来。
5.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听力能力, 从而导致学生在高中时代及将来的生活中都出现英语听力能力很弱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育理念灌输, 从而为大量的听力训练做准备, 让学生在完成听力训练的同时接受演说训练。 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说, 结合促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 接着进行听写训练, 有意识地安排听写一些音相近的单词, 一些含有同化、强弱读、连读、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听写有数字、人名、地名、年龄、尺码的对话和短文等。 在完成听力训练后让学生跟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跟读习惯, 提升学生的发音水平。
6.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控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和知识背景等进行课堂安排,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从而控制整个课堂教学的语言输入和输入程度。 明确小组学习的职责和任务, 让小组配合学习有序地完成。 督促学生遵守学习规则, 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计划的目标和要求, 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完成课堂控制。
7.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教材运用
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是非常科学的, 但是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 有效地利用教学材料, 将所需教学的词汇语法等通过有效的转化融入教学课堂中。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分析来排除这些疑难点。就我国目前的创新教育教学而言,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 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真正掌握是有所欠缺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 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挖掘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不断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重视学习结果, 强调学生参与和实际价值, 才能更完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安排实心球教学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直接进入实心球投掷练习环节, 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很枯燥。对此, 笔者一般会采取以下方法:第一, 用游戏的形式导入;第二, 介绍实心球练习的健身功能;第三, 分析体育中考项目, 使学生认识到提高实心球成绩的重要性;第四, 通过教师完美的示范, 让学生产生惊呼, 建立明星效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 教师参与学生练习。
二、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投掷水平, 教师必须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 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对此,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投掷技术做一个“诊断”, 即在学生做完徒手模仿练习, 并了解了用力顺序后, 教师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每一位学生的投掷技术及水平作一个记录, 通过仔细地观察, 发现学生的优势与劣势, 并用优势去弥补劣势。其次, 要将学生进行分类, 并根据学生的分类制订不同的运动处方。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 在实心球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大致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综合能力强, 成绩优秀型
这类学生的协调能力较强、力量足、技术好。但是, 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 一般每个行政班约有3~4人。对于这些学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担任自己的小助手, 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练兴趣,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进而促进他们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 这类学生会在帮助其他学生纠正动作、提高成绩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自信, 获得成就感, 从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学练;同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上课“吃不饱”的问题。
(二) 能力水平较低, 成绩较差型
在教学中, 造成学生投掷能力和水平较低、成绩较差的原因多种多样, 基于此, 笔者又将这类型学生细分为速度型、技术型、严重缺乏力量型三类。
1. 速度型
这类型学生的特点为, 有力量、出手速度也较快, 但出手角度不够。在实践中, 这类学生的成绩较容易提高。具体地讲, 教师应告诉学生出手的时机——在球前摆到头顶正上方之前的瞬间, 应明确出手方向是前上方, 且可以给学生指定参照物, 如远处的楼顶、树梢等;或者可以站在投掷学生面前约3~4米的地方单手举起, 要求学生从高举的手上投过去, 进行强化出手角度的练习 (该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 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将球投出) , 且笔者通过实践认为, 这种方法确实有效, 而且教师在距离学生3~4米远的地方时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能够确保自身安全) ;或者, 还可以利用排球网控制出手的角度。
2. 技术型
这类学生不缺乏力量但爆发力差, 出手速度相对不足, 容易造成出手角度过大, 出现见高不见远的情况。在练习中, 针对这类学生, 教师一方面应加强他们在出手速度方面的练习, 如投掷轻物 (可利用学校的自然场地、足球门或室外排球网等进行学练) 。具体地讲, 让学生各持一个足球或篮球进行标准的投掷实心球技术的练习, 建议先从足球开始, 然后再换成篮球, 在练习中, 要求每次每人在练习中一定要做到用最快速度和最短时间爆发性地完成整个动作。同时, 该内容必须与前抛和后抛技术安排在一起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出手速度, 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水平。另一方面, 为了控制出手角度, 可以让学生距墙4~5米, 双手前上抛击中某一点, 这样可帮助学生在保持出手高度的同时稍减小出手角度, 从而使速度和角度合理结合。
3. 严重缺乏力量型
教学任务安排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教学 设计安排
一、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概述
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主要关注从语言的应用任务方面着手教学,督促学生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而学习,且要求他们完成该项学习任务,让学生为了实际应用去学习,学习了就能够应用,正如某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语言是用来做事的”,英语同样如此。语言与外语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者在对大量的理論与实际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第一,语言的掌握通常是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产物,而非单纯地对语言技能进行训练或者对语言知识进行的产物,所以,课堂上的语言活动应该更加贴近自然习得;第二,十分重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设计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和他们的学习伙伴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尽可能调动与发挥学生的发展潜力;第三,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二、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意义
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不但可以优化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不但提高学生解决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能够深化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感官与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第二,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促进与引导作用;第三,可以使学生逐步培养起正确的英语阅读思维,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能力,最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与技能。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设计安排
(一)任务进行前的设计安排
任务展开前的活动,就好像是大脑风暴,能够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将已知事物联系起来,并能够在活动中引出语言知识。在任务开展前,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英语竞赛、填空、对话、智力测验、讨论、描述以及看图说话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问题的答案通常都不固定的,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大胆地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还可以告知学生一些必需的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英语阅读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明确学习的任务。
(二)任务进行中的设计安排
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来说,其通常具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读懂文章的表层意思,重视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把握、词汇的理解以及语法结构的掌握等;第二,明确文章主题,对故事的发展情节与可能的结局进行预测。在训练开始前,教师应该先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用手指着读、出声读、边读边往回看等。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做“眼球运动”,也就是提高眼睛的转动速度,扩宽视角。同时,要把正确的阅读技巧教给学生,比如,意群阅读方法,意群主要指意义与语法联系较为紧密的一组词语,将意群作为阅读单位能够显著提高阅读的速度。再比如,扫读法与略读法,这是英语阅读中比较常用的技巧。扫读指的是快速阅读、直抓主题,通常在刚开始阅读时进行,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大意,抓住主题句与关键词,对文章内容与结构有一个大致了解。而略读主要指带着问题进行的阅读,围绕某些关键问题在文章中迅速查找出答案。在阅读时,比较形象的词汇或句子可通过图片展示,而比较抽象的句子,则可通过划定的问题带出解释。在任务进行中,教师还可以使用拼图任务(比如,按照故事的情节将图片排好)、信息差任务(比如,调查他人的生日)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另外,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同样应当指出与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对其语法进行指导。
(三)任务进行后的设计安排
任务进行后的活动通常包括操练、讨论以及评价等。在上个阶段主要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活动,而在此阶段中就需要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任务了。任务的类型主要包括:解决问题型(比如,讨论怎样防止交通事故)、交换意见型(比如,讨论农村好还是城市好)以及选择决定型(比如,讨论去哪里旅游)等。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复述、背诵、表演以及报告等形式,展示他们任务完成的情况。然后,教师再对完成状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优秀的成果应在整理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借鉴,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四、结论与思考
如前所述,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全新教育理念。初中英语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既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以及分析者,必须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全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任务型阅读学习活动,督促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他们在价值观念、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提高他们英语学习成绩与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姚志芬.反思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卟新校园(理论版) [J].2011(24).
[2]丁文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
[3]沈琴.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3).
[4]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6).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预习安排 篇12
现实案例2就在同一所学校里另一个实验班里, 笔者同样能看到另外一小部分学生, 学习非常的轻松. 成绩自然不用说, 非常的优秀. 因此经常被教师和学生评价为: 聪明的学生. 到底他们的聪明之处在哪里? 经笔者长期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这类学生除了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外, 大部分都具备听课之前坚持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说白了, 他们在上课之前就知道教师这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 所要讲解的重难点. 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往往都是有备而来、游刃有余. 最终, 这类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用优秀来诠释.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觉得像案例2中讲到的课前预习法很值得考虑和推广.
一、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的、权威的地位, 学生则是被动的、从属的. 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新课标目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课前预习作为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使学生较好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前提条件,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调动起来.
二、预习的重点
( 一) 保证充足的预习时间
课前预习, 通俗点说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以前通过认真、系统的预习, 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 了解其梗概,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同样, 由于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 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 能否把握其重点, 关键, 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 都能在听课中得到检验, 加强或矫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 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这点特别重要. 只有这样, 课堂教与学才会形成互动、充满活力, 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教师主动讲, 学生被动听,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二) 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1. 预习中安排的学科要全面. 可利用假期对少数科目的整册教材进行学期前预习, 也可以利用双休日对有的科目进行单元预习, 剩下的科目进行课前预习, 这样安排, 预习任务就容易完成.
2. 预习要有目标. 预习的目标是先感知教材, 初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加工, 为新课的顺利消化吸收进行扫清障碍. 简单点说就是要知道本节课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
3. 具体任务
( 1) 巩固复习旧知识, 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 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
( 2) 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 预习时, 可以采用边阅读, 边思考, 边书写的方式, 把内容的要点, 疑难点, 侧重点提前用笔划出来或打上记号, 一边自己整理思路, 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 寻求解答.
( 3) 需要动手探究的, 组织材料进行实验.
( 4) 尝试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练习, 以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效果不好可再预习, 对不会的东西要记下来, 等到听课时, 注意听或主动提出.
三、预习的作用
1. 预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查漏补缺. 预习时一定要找出学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及时进行回忆、推导、演绎, 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 甚至不理解时, 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 为顺利学习、掌握新内容创造条件.
2. 预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预习时, 已经对知识进行了加工处理, 听课时可以加深理解, 形成对知识的控固.
3. 好的预习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在一些普通的中学里, 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不注意课堂纪律的学生比较多, 导致不管教师在课堂上怎么努力, 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仍然不见有好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 只有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并从中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才能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本文就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