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理论

2024-06-18

电视艺术理论(共7篇)

电视艺术理论 篇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实行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艺术院校学生由于其特殊性, 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自觉性, 而针对艺术类学生所编写的大学英语教材在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 仍然未考虑到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性与特殊性, 忽略教材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实用性, 显得刻板枯燥, 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任务设计和课堂组织方面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念, 面向整体的学生, 较少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智能特征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徐宜良, 2006)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关注的理念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念能有效地指导任务型语言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建立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从而促进“教”与“学”的相长。

1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念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教授在《智能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对心理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关于智能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 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能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顾鸣凤, 2012) 在加德纳教授看来,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除了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以外, 还有其他七种智能, 即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 (Gardner, 1983)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同智能的潜能, 但由于受到天生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因而具有不同的智能强项, 这种智能差异性应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如果教育者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 而不是否认或忽视学生的差异时, 教育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 (李金仙, 2008)

根据加德纳所阐释的智能的含义, 我们不难看出多元智能理论注重的是每个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能力, 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因此每个人的智能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 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 选取恰当的教学素材和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以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 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教学实践前的问卷调查研究

为了了解艺术院校编导专业学生现有的英语阅读现状, 笔者精心设计问卷调查和测试, 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基础和学习习惯态度等问题出发, 对所教的编导专业2011级2个班, 共72名学生, 男女比例大约为2:5, 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72份, 实际收回68份, 回收率为94.4%。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共设计了3个问题, 即“你喜欢英语阅读吗?你平时的阅读动机是什么?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英语课外阅读上?”结果, 只有8%的学生表示喜欢英语阅读;高达67%的学生阅读的动机为“老师要求”, 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阅读不感兴趣, 在阅读动机上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 因此花费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不多。

学生英语阅读的基础围绕“现有的阅读水平, 阅读速度和影响阅读的因素”3个问题展开。52%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阅读水平“一般”, 6%的学生认为水平“好”, 而认为“较好”的学生占15%, “较差”的学生占21%, 而认为英语阅读水平“很好”的学生没有一个, 而“很差”的学生达到了6%左右。这表明艺术类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 也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缺乏信心。在阅读速度方面, 学生一般会花“13分钟”或“15分钟”完成500字左右的英语文章, 这说明学生的阅读速度整体上相对较慢。看不懂, 缺乏信心和兴趣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

学生英语阅读时的习惯设计了“阅读时常用的学习工具是什么?平时阅读英语报刊或杂志吗?在阅读时能够运用哪些阅读技巧?阅读时遇到好句子或好文段是否会摘抄?”等问题。在阅读时学生最常用的学习工具为“电子词典”和“互联网”, 而平时学生很少阅读英语报刊或杂志;对于“在阅读时能够运用哪些技巧”的答案, 37%的学生“不知道有哪些阅读技巧, 凭感觉”, 45%的学生“不用任何技巧, 多读多练, 熟能生巧”, 只有18%的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而关于摘抄, 学生基本没有形成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阅读技巧或策略的培养, 而且还能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

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可以看出编导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习惯及阅读策略上存在不少问题。

3 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以编导专业学生为本的大学英并语阅读教学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智能优势和劣势, 有感兴趣的事物, 有擅长的方面, 关键是老师要有效地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开发, 激发学生智能优势, 弥补学生智能劣势。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以编导专业学生为本, 关注他们的智能差异, 利用他们各自的优势智能来树立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各项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

3.1 树立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 能够帮助我们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智能, 帮助学生养成自信、快乐的学习心态, 塑造和形成健全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来说,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是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过程, 在此过程中, 学生通过书面阅读的方式, 不断积累语言材料, 进行信息的有效交流转换, 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

3.2 实施以编导专业学生为本的个性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及其结果

笔者从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各项智能出发, 结合学生的特征, 选择恰当的 (即符合学生兴趣,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能激发学生自主性思考的) 教学素材, 在为期一年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对编导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 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艺术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英语文化课重视程度也不够, 因此缺乏端正态度和学习动机, 而态度端正和动机被视为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语言学家Andrew D.Cohen曾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 (王初明, 1990) 但编导专业学生性格开朗、表现欲强、情感和联想丰富、比较感性、乐于凸显个性、自尊心也较强。受专业影响, 学生观察与思考事物往往容易注重其直观性和美感, 灵感与意境, 因此思维比较形象、直观。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从学生的各项智能出发, 以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各项智能优势, 采取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 从言语—语言智能 (即指有效地听、说、读和写的能力, 是一个人能够顺利而且高效地语言来进行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和与人交流的智能) 出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锻炼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 需要加强学生对各种阅读策略和技巧的利用, 始终关注文本的内涵, 抓句中的关键词、段落主题句来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充分利用学生性格开朗, 表现欲强的特点, 针对阅读的内容, 设计不同程度的任务, 分组完成如描述内容, 归纳观点、竞赛等活动,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 也能提高逻辑数理智能。

英语是一门有一定逻辑思维的严谨的语言学科, 对于擅长运用形象思维却不善运用逻辑思维的编导专业学生具有较大的挑战。因此, 对于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的培养, 可以利用一些阅读策略, 设计不同的模式, 引导学生去梳理文章的结构。

阅读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 对于编导专业学生来讲, 会显得刻板枯燥。因此, 在教学中, 采取运用多种颜色、借助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手段, 制作精美的课件, 利用现实物理空间来精确掌握阅读文章中的方位词汇或物体位置, 把教学内容视觉化、直观化, 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发展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提升教学效果。

所谓音乐智能, 主要指学生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感悟能力和直觉能力, 以及学生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顾鸣凤, 2012) 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 他们的音乐潜能、听觉, 相对来说, 要高于其他非艺术类学生, 而且也擅长学习和模仿, 选取某些有节奏和韵律优美的阅读素材, 让学生配乐朗读, 或者在教学过程中, 将教学内容配上恰当的音乐, 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并且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加德纳的肢体—运动智能是指控制自身的肢体, 运用自我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研究统计表明, 在人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10%的知识是通过读来学习到的, 20%的知识是通过听来学习到的, 70%的知识是通过读、说的协同中来学习到的, 而90%的知识是通过一边做肢体动作、一边说来学习到的。 (顾鸣凤, 2012) 艺术类学生, 表现欲和表演力都很强,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 选取阅读文章中的某些场景,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艺术类学生“爱唱、爱演、爱玩、爱动、好表现”的特征, 更能有助于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如以话题形式开展对话、新闻采编并汇报、自编自导自演富有个性的演出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沟通和合作, 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顾鸣凤, 2012)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阅读素材, 引发学生反思, 触动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现实问题, 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4 结束语

综上, 由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导的阅读教学实践, 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从学生的各个智能领域出发, 精心选取适合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阅读素材,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布置合理的教学任务,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同时又刺激和锻炼了学生多元智能, 使其智能在各个领域也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顾鸣凤.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以普通高中阅读教学研究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李金仙.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探索[J].语文学刊 (高教·外文版) , 2008 (2) .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4]徐宜良.关于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3) .

[5]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M].NewYork:Basic Books Inc., 1983:36-38.

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探究 篇2

一、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存在的物质基础

从电视技术、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 电视技术决定了电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是电视艺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缺少了电视技术的支持, 电视艺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实践表明, 几乎每一次电视技术的创新都会对电视艺术的发展、创新产生强烈的影响, 自从电视技术诞生之日起, 其最初的机械电视发展到后期的电子电视, 再由模拟技术发展为数字技术, 从而实现了电视技术的大变革, 而电视技术变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电视技术成为了电视艺术存在并发展的物质基础。电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电视媒体的产生、发展, 电视媒体的诞生是电视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对于广大的电视媒体工作者来说, 要制作出一档档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必须要掌握必要的电视技术, 否则电视节目就会缺乏艺术表现力。只有熟练掌握了电视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电视技术进行电视艺术创作, 电视节目才具有更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电视媒体是电视艺术内容表现的载体, 而电视技术又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物质基础, 因此, 脱离了技术的电视艺术将根本不能存在, 电视艺术必须以电视技术的产生、发展为基础。目前, 电视艺术不再是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简单复制, 还要求其能够将人们内心思想、追求等虚拟的东西表现出来, 这必然需要以电视技术作为保障, 才能够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描绘得栩栩如生, 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艺术享受。

二、电视技术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电视技术对电视艺术的影响是直观的、鲜明的, 很容易被观众所感知到, 比如, 数码技术、3D技术等等, 将以往不能呈现的、虚拟的艺术画面呈现到观众面前, 对于广大的电视观众来说, 真可谓是饕餮盛宴。电视节目主要包括生产型、再现型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前者强调通过必要的电视技术手段创作适合电视节目内容的视听表现形式 (比如, 新闻节目) , 后者则强调通过电视剧等载体将电视艺术在电视荧屏进行再现, 这两种表现形式是电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上的产物, 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我们所熟知的倒放、慢放、叠化等图像特效制作技术是电视技术发展的直接表现, 而这些“手段”又成为了电视艺术表现节目内容的“艺术修辞”。

利用电脑图像处理技术来处理图像、视频效果是电视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这一处理技术引发了传统电视艺术创作理念的创新及创作形式的变革, 一方面, 电视艺术创作者可以突破现实中的人、物、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创作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电视节目, 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比如, 科幻片、动画片等;另一方面, 电视艺术不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直观反映、现实世界还原的“载体”, 其更加倾向于表现虚拟的、新颖的、夸张的内容, 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实现了电视艺术的艺术价值增值, 比如,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豪华游轮的沉没场面, 离开了电视技术的支持根本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 在电视节目中运用大量的数字特技技术, 可以丰富电视艺术的表现手段, 并给广大的电视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

三、电视艺术是电视技术的价值增值的“重要载体”

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们有着浑然一体的天然联系。电视技术本身并不具有艺术价值, 甚至于离开了电视媒体其就毫无价值可言, 可以说, 电视艺术是电视技术价值转化、价值增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首先, 电视艺术通过吸引电视观众视线价值增值。对于广大的电视观众而言, 他们关注的是节目是否具有欣赏价值, 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点, 而对于这一电视节目采用什么样的电视技术则根本不关心。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电视技术根本不在受众的思考范围之内, 他们所真正关心的就是节目内容、表现形式是否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其次, 电视艺术是电视节目、作品的外在表现, 是电视技术得以存在、发展的媒介。电视剧、电影、新闻等各种电视栏目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法才能够将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传递给受众。不可否认, 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的物质基础、是电视艺术存在发展的必要保障, 但是, 电视节目制作工作者必须首先进行栏目定位、艺术效果分析等, 才能够制作成具有较高“价值”的电视节目, 在这些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 电视节目制作工作者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实现艺术价值增值、如何吸引观众观看这些节目等, 而对于采用什么样的电视技术来制作这些电视节目则几乎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鲁玉琴.电视技术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J].新闻世界, 2011 (01) .

[2]牛凌霞.电视技术进步对传播的影响[J].青年记者, 2010 (02) .

电视艺术理论 篇3

一、剪辑对于电视节目的影响分析

剪辑属于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工序, 也是一个二次加工工作, 剪辑质量对于电视节目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不同的剪辑点、顺序、镜头进行合理拼接, 会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及艺术效果。利用电视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手法对镜头进行组合与处理, 能够打造出更加完整的作用, 该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节目构思产生了影响。电视节目实际上体现的就是编导的一种创作意图, 目前, 电视节目的类型是非常多样的, 表现形式和内容都存在差异, 注重的主题也是不同的。采用合理的剪辑方式可以有效地表达出编导的构思。在利用镜头拍摄出节目剧本之后, 如果后期的剪辑处理不到位, 是无法充分将电视节目的效果呈现给观众的。为此, 剪辑人员必须要对整个电视节目剧本有明确的理解, 这样才能够让剪辑出的电视节目变得更为流畅。

(2) 对节目效果的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剪辑技巧有直接关系, 电视剪辑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收看效果。如果电视节目没有后期的编辑, 那么就无法散发出其应有的活力, 观众也不知道这个节目要表达什么内容。合理利用剪辑技术可以将镜头连接起来, 为观众呈现出一档富有生命力的节目, 让整个电视节目画面更加具备视觉感和画面感。

二、电视剪辑艺术的技巧分析

如果从技术层面上看, 电视剪辑的技巧有多种, 每一种电视剪辑技巧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优点, 只有明确每一种电视剪辑的特点, 恰当使用每一种电视剪辑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1) 叠化。叠化属于电视剪辑艺术中的常见转场技巧, 采取不同的叠化方式, 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 在剪辑电视节目时, 多会将叠化技巧应用在转场特技之中, 在使用这一技术的时候, 需要避免人物与人物之间出现叠化问题, 一旦出现该种问题, 就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混乱感, 导致电视画面变得呆板。

(2) 抠像。抠像也是一种常用的技巧, 在应用抠像技术前, 需要先调整好画面颜色, 让背景与物体中产生颜色差异。在早期制作电视节目时, 抠像只有依靠昂贵的硬件才能够完成, 且需要使用蓝色背景, 在剪辑技术的发展之下, 目前的非线性编辑软件都可以进行抠像处理, 对于背景颜色的要求也不高。

(3) 合成。在电视剪辑中, 光线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成过程中, 需要将各个素材都设置在同样的光线下, 保持光线对比度和强度的一致性, 并根据电视节目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好电视画面的色温。

(4) 大场景的制作。在制作大场景时, 必须要避免手工通道制作, 尽量使用真实的拍摄素材,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穿帮问题的产生。对于远景图像, 可以使用抠像技术来绘制模型, 此外, 还可以使用镜头与3D技术来强化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

三、电视剪辑艺术操作方式分析

电视剪辑是一门充满了艺术感的技术, 应该从对电视节目的切入点、镜头拼接、节奏都做好整体规划, 具体来讲, 电视剪辑操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把握好剪辑切入点。剪辑电视解决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电视节目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在剪辑电视节目时, 必须要把握好剪辑点, 电视节目的要求不同, 那么剪辑点也会存在差异。以目前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为例, 其剪辑点主要集中在互动上, 这种互动是可以通过音乐和语言进行表现的;而教育类电视节目则不同, 其剪辑点需要放置在主要内容上, 该种内容可以采用事例进行表现。

(2) 控制好镜头拼接顺序。电视节目需要由各个镜头来拼接完成, 在拼接镜头时, 必须要严格控制好镜头的拼接顺序, 避免出错, 一旦出现错误, 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要控制好剪辑内容的连贯性, 将各类镜头拼接起来, 遵循主次分明的层次性原则, 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

(3) 严格按照剧本来剪辑。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 需要有完整的剧本才能够来拍摄。在剪辑电视节目之前, 剪辑师必须要对剧本有系统的了解, 把握好剧本的立意、主题和构思, 再以此确定剪辑方法。一个合格的剪辑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素质修养, 掌握好关于摄影、文学、哲学、镁光等方面的知识, 将剪辑切入点、画面拼接、剪辑长度联系起来, 真正传达出电视节目的核心含义。

(4) 剪辑要具备音乐节奏。在剪辑电视节目时, 音乐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在一部片子之中, 背景音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合理地利用音乐可以达到渲染气氛、强化主题的作用。在剪辑镜头时, 需要根据音乐节奏来处理, 对于强节奏重音位置, 可以采用硬切法或者急推镜头法来处理。例如, 在《快乐大本营》的开场中, 往往会先切入远景, 再将镜头拉近, 配以音效, 这就实现了音乐节奏和剪辑画面的有机统一, 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在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之下, 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剪辑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多样化需求, 剪辑师必须要意识到剪辑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学习, 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掌握更多的剪辑技能。合理应用多样化的剪辑方式提升电视节目的剪辑效果, 对电视节目进行科学合理的二次创造。采取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 还可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为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美学体验。此外, 对电视节目采取不同的剪辑方式也可以呈现出多种风格的节目形态, 让电视节目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这也是推动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徐洋.浅谈如何通过剪辑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J].大众文艺, 2014 (08) .

[2]孙大伟.浅谈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06) .

电视艺术理论 篇4

1 双赢的联姻

中国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洗礼, 刻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面对目前现代化的进程, 他必须积极面对。在电视已经相当普及的当代, 电视这一平台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它的具象性、综合性, 还是他的通俗化、大众化, 都可以为传统艺术所用。因此, 通过先进的电视创作理念, 对传统艺术进行包装、编排、制作、播出, 可以极大地推广普及传统艺术, 让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艺术需要电视这一良好的媒介, 而电视传媒也需要传统艺术的融入。首先, 作为具有传播和娱乐功能的电视节目, 同时也承担着舆论引导以及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其次, 传统艺术植根于民间, 它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以及强烈的文化认同。这些传统艺术各具特色, 雅俗共赏, 具有贴近基层民众的“草根性”。因此, 电视传媒如果在与传统艺术的联姻中, 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 不仅引入了一个鲜活的元素, 能够寓教于乐, 还能拓宽收视群体, 对电视媒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 电视媒体和传统艺术的的联姻是一种双赢, 对两者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 联姻的形式

如何推动传统艺术在更广阔的受众里传播, 如何使这些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电视所用,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可谓历史悠久。在中国开始电视播出的时候, 属于我国传统艺术瑰宝的戏曲就是其播出最多的节目之一。因此, 戏曲也是与电视媒体合作较多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从戏曲与电视媒体的长期合作中, 可以看到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联姻的几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单纯的录播。如戏曲的折子戏、戏曲大赛和戏曲晚会。除了专门的戏曲频道, 这种形式一般会被放在比较差的时段播出, 所取得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它很大程度上只起到填充播出时间的作用, 并不利于戏曲艺术的积极推广。第二种是电视剧。如戏曲电视剧, 就是在电视剧艺术和戏曲艺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 也是电视界和戏曲界都比较重视的艺术品种。但是, 这种形式局限性比较大, 有很多传统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结合。第三种是纪录片。这种形式的门槛不高, 可以为各种传统艺术服务, 起到普及作用。然而, 也有其劣势, 即缺乏播出的连续性, 无法建立长期固定的收视群体。第四种是栏目。如众多戏曲栏目, 以票友打擂、名家教授等形式, 既展示了戏曲艺术精华, 介绍了戏曲知识, 促进了观众参与。这类形式贴近群众, 使传统艺术回归民间的土壤。但是它有一定的地域性, 往往要在有群众基础的戏曲大省才能办起这种节目。

以上是以戏曲为例, 总结的几种合作形式。各种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的联姻形式, 可从其中窥见一二。如果我们对生产量、影响力、推广性、收视率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一个综合考量, 就会发现, 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并非十分和谐, 也存在着一定的尴尬。从心理上讲, 传统艺术愿意通过电视这种强大的传媒手段来扩大自己的传播空间。但是, 电视的发展需要收视率。为传统艺术牺牲收视率, 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 尽管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联姻仍然形势严峻。

3 电视娱乐节目在传统艺术方面的探索

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究竟该如何联姻, 才能既有利于传统艺术的发展, 又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达到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双赢呢?不妨以电视娱乐节目《开心茶馆》栏目为例, 做一些剖析和研究。《开心茶馆》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于2005年推出的一档日播版的方言类曲艺栏目。该节目以小热昏、独脚戏、滑稽戏等具有江浙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表演为主, 加上三位主持人角色化的主持风格, 一直为杭城老百姓所喜爱。开播至今, 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收视率, 连续三年位居杭城落地频道综艺节目收视率之首。“开心茶馆热”也成为“2006年杭州生活品质、文娱活动的现象”, 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为什么《开心茶馆》这档曲艺栏目能网罗广大的收视群, 在杭城形成一种文娱活动现象, 为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呢?第一, 形式创新。《开心茶馆》不同于之前所提到的几种合作形式。它是一档传统艺术类的栏目, 却并不局限于传统艺术;它是一档本土娱乐节目, 却并不与其它的本土娱乐节目相雷同。在方向上, 它立足本土, 根据杭城百姓的欣赏习惯, 在定位上确立了一个以杭州传统地方文艺为主的表演方式, 形成自身的娱乐节目风格;在取材上, 它采取了平民化的视角, 将百姓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进行挖掘提炼, 撷取有效素材;在主持人的角色化与表演任务的设定上, 他采取平民化的角度, 体现生活中的真实感;在场景的设计和氛围的营造上, 他设计了一个观众可以随意就坐的茶馆式录制场地, 达到了一种平民化的效果。这一切使得《开心茶馆》栏目一开始就奠定了一种平民化的基础, 让百姓在感情上可以接受, 并且一下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群众性是电视媒体和传统艺术的共同特性, 也是二者联姻的最佳结合点。第二, 寓教于乐。缺乏思想的娱乐节目只能算是“愚乐”。虽然娱乐节目不要求具备太强的教化功能, 但并不等同思想文化的缺失。在观看的过程中, 让人收获快乐的同时, 又有所受益, 达到雅俗共赏, 这才是娱乐节目的最佳境界。而《开心茶馆》栏目则将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融入到各个元素的设计中, 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节目人物的设定上, 他们既是观众熟悉的小人物, 又是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在节目内容的选择和创作上, 既考虑了主题的鲜明, 又考虑了节目的可看性。在节目方式上, 并不局限于纯表演的框框, 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 进行现场互动式的交流和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 进一步提升节目的主题和意义。正是因为树立了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 《开心茶馆》才能在提高节目品位和艺术创新的过程中, 不断提升栏目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第三, 兼容并蓄。如果说“茶馆”是一个筐, 那么, 这个筐里装着很多东西。除了曲艺, 民间故事, 社会热点, 甚至还有竞技, 戏曲, 戏剧, 魔术, 杂技, 等等。由此可见, 《开心茶馆》虽然是一档曲艺类的栏目, 却并不死板, 而是融合了众多的元素。哪怕是对曲艺不感冒的观众, 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在不知不觉的观看中, 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关于曲艺的内容。于是乎, 这道“电视娱乐大餐”便能吸引许多不是曲艺爱好者的观看。既起到了普及推广曲艺的作用, 又吸纳了广大的收视群, 提高了收视率。

4 结语

应该说, 《开心茶馆》栏目作为一档体现“三贴近”、走平民化路线、以地方传统文艺和老百姓参与相结合的综艺娱乐节目。为电视娱乐栏目在创新节目形式的同时, 有效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探寻了一条正确的路子。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 只有接地气、贴民心、健康向上、不断创新, 才能真正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让传统艺术绽放光彩, 实现精彩的双赢。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 其创造新闻的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质量, 关系着新闻事实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电视新闻实际创造过程中, 新闻记者往往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原因在于没有拍摄到与新闻主题相吻合的新闻画面, 导致不能真实反映新闻事实。为此, 应从写作、摄像、培训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新闻记者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使记者熟练掌握电视新闻创作的基本素养, 逐渐提高记者的新闻创作能力。

1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 人们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随着传媒业不断进步与发展, 媒介格局、传播介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多样化需求日渐增多, 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日渐提高。面对如此的新情况、新形势,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新闻记者的创作能力。新闻记者要想具有一定水平的创作能力, 必须扎实地掌握最基础的写作基本功。

1.1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原则

电视新闻写作与一般写作不同, 除了具有一般写作的基本原则, 还有自身独特的写作原则。为此, 了解和掌握写作能力的基本原则是培养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前提。第一, 交代清楚新闻的“五要素”, 即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原因;第二, 尊重视觉规律, 简单地说就是按照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构思、画面顺序进行写作;第三, 既要反映新闻画面内容, 又不能重复画面内容;第四, 分清主次, 清楚交代新闻主体;第五, 通俗易懂, 避免产生歧义。电视新闻是一门“听”、“看”的艺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中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文丨王欣影

摘要:电视新闻创作就是把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叠加在一起来表述新闻事实的一种行为, 要求记者除了具备基本的新闻写作能力外, 还要具备过硬的采访拍摄技巧。新形势下, 如何开展电视新闻创造工作、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成为了诸多电视新闻记者面前的重要难题。因此, 笔者初步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中创作能力的培养出策略, 促进电视新闻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电视新闻;创作能力;培养;实践

摘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传播弘扬先进文化, 是电视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被边缘化, 甚至有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因此, 如何才能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艺术的重任, 如何才能向受众巧妙地推介传统艺术并获得认同, 如何才能形成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的双赢, 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笔者以方言类曲艺栏目《开心茶馆》为例, 对传统艺术类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一定的分析, 以求拓展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联姻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联姻,双赢,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磊明.搞好电视与戏曲联姻.拯救和保护戏曲艺术, 2006 (2) .

电视能否成为艺术(上) 篇5

首先,笔者就“电视是不是艺术”这一提法表示异议。换句话说,笔者认为这个提问本身是有问题的,是不恰当的提问。在笔者看来,简单而笼统地讨论判断“电视是不是艺术”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有人问鲤鱼是不是红色的?你多半将无法直接或正面地回答,因为鲤鱼有红色的、有黑色的、有白色的,还有红白相间的,甚至还有红白黑相间的。所答由所问。对于“电视是不是艺术”这样的提问,其答案只能是:是或不是。但事实上,这两个答案都不能令人满意,均经不住推敲。最终只能导致这样结论:电视是艺术也不是艺术,然而这是个不能称其为答案的答案。答案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有价值,首先是要看提问是否恰当,是否合乎问题自身的逻辑。

电视已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帝国,形态多样、处境不同,其性质亦有所异。电视,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无疑是指总括的范畴或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笔者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恰当提问应是:电视能否成为艺术?这样的提问,事实上是让我们去判断在电视之中,或说是在电视的演进之下,能否出现或形成作为艺术形式的电视。笔者之所以置换了问法还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其一,现在被公认的艺术,如:绘画、文学、诗歌、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等,原先统统都不是什么艺术,绘画艺术是在十五世纪之后从手工艺之中分离出来的.电影艺术是脱胎于市井杂耍和作为记录工具的科学技术发明的;其二,作为艺术,倘若从表现形式、手段的角度上,宽泛地来看,其自身往往只是它所属的那个大家族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员。比如:绘画艺术实际上只是众多图画种类中的一员。凡高的向日葵、中山公园的游览图、中国的地形图、春节的贺卡、人体的解剖图、机械的制造图等等,都是图画。但唯有那张向日葵是绘画,是作为艺术形式的图画。图画和绘画是早已被明确了关系和性质的事物,人们不会因为绘画是艺术而认定所有的图画都是艺术,也不会因为图画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艺术因而否认绘画是艺术。在绘画已被公认为艺术的情况下,这是简单的、容易辨别的。如果我们假设绘画现在尚未被公认为艺术,而有人问你图画是不是艺术,你回答是,这个答案是不对的,而你回答不是,这个答案也是不对的。因此,笔者认为.电视是不是艺术,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样的提问显然是不合适的。

那么,电视能否成为艺术呢?笔者的回答是能。但应当注意,就像人是由猿变来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猿都会变成人一样,电视可以成为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电视形式都可以成为艺术。

电视要成为艺术是要合乎或具备几个先决条件和前提。首先,这类节目的宗旨是以艺术为其目的的,从一开始就意在将其作为艺术形式而存在的。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任何目的(如果有的话,也是附带的或是从属性的)。第二,作为一种媒介或是工具,它本身必须具备转而成为艺术表现手段的条件或可能性,也就是说它要具有这样的潜质。第三,这类电视的制作团队中的主体,应由艺术家来组成。换句话说,作为工具,它必须被艺术家所掌握。第四,作为艺术,它必须要拥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健全的批评机制。否则电视不论其在实践层面有多么发达、多么辉煌,都是进不了艺术殿堂的。

依笔者的看法,电视要成为艺术,并被公认为艺术,那么它就必须具备上述四个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项,电视都不可能成为公认的真正的艺术。以下从这四个前提出发,就电视能否成为艺术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以艺术为目的

电视原本是科学的产物,是技术的发明,人们用来传输信息,传达观念和交流思想,于是这一技术发明转而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和交流的工具。人们在运用电视这一工具时,总是持有明确的目的。例如:新闻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下美国、朝鲜、韩国、俄国、日本、中国六方会谈的图像及声音,并将其传递至世界各地,其目的是为了发布这一时政信息。教育部门以电视的方式举办讲堂,目的是为了发展业余和全民教育事业。科学家用摄像机记录下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模式并编辑成片,为的是更好地让人们了解它们和保护它们……显而易见,电视所传达的意义和内容千差万别,其目的也是各有不同。就绝大多数的电视节目而言,其目的绝不在于艺术,并且,从一开始就从未打算成为什么艺术,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自然是不可能属于艺术范畴的,因此.在笔者看来,最为明确的事实是:电视要成为艺术,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有这样的意愿和明确的目的。

作为艺术形式的电视,这类节目的编导们(艺术家),从立意伊始就自觉地打算使之成为艺术,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去重现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发生事件。在通常的情况下,他们总是先在头脑中明确出某种仅属于艺术的意向,进而确定出相应的形式和风格,再以此去组织起合乎意向的,统一于既定形式和风格的结构框架,然后,才去选择编排内容或确定拍摄对象(人物和景物)。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以现实世界为拍摄对象,亦要将其作合乎主观需求的加工和处理(许多电视剧便是如此),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则是干脆自行塑造出全部的拍摄对象和环境(许多晚会和MTV便是如此)。

在此,我们可以回想一下电影成为艺术的历程,这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将有所益助。

电影亦是技术的发明,早先的电影也仅仅只是作为记录活动影像的工具而存在的,作为那个时代的杂耍把戏在井市抛头露面的。不过电影较之电视可谓是生逢其时,它幸运地时逢造型艺术最为活跃和鼎盛的时期。最先对这发明感兴趣的是西方的一些先锋派的画家们,他们试图将这一新鲜玩意变成一种新艺术的表现手段,那些先锋派的画家似乎很不满意绘画受限于静止瞬间的状况,他们希望能创造“活的”“运动”的绘画艺术。继他们之后,众多的艺术家被吸引过来,电影在他们的眼里不再是再现现实的载体,也不是作为记录的工具。显然,他们持有不顾一切的强烈愿望和冲动,探索实践并思考着使电影转而成为表达他们精神世界的新的艺术形式。逐步地,电影在一大批实践家和理论家的不懈努力下,从客观再现的工具和市井杂耍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有着独特魅力和表现形式的新艺术。

试问,倘若不是人们力图使电影成为艺术,不将其目的定在艺术之中,电影能成为艺术吗?笔者认为不可能。如果人们不将电影带向艺术的方向,那么电影只能延续作为记录的工具、再现的载体和传播的媒介的历史。(顺便说个题外话,这一历史在电视普及之后,事实上已基本烟消云散了。)

昨天的电影与今天的电视,在境况上多多少少是相似的。以往,电影亦有许多的种类,如:新闻、体育、科技、教育、记录、专题电影等等。这些类型的电影笔者在小时候(70年代)都是亲眼看过的。然而,这些种类的电影显然都不是艺术的电影,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原本就无意成为什么艺术,它们的目的不在于艺术,而是旨在传播信息、传授知识、再现社会现象和自然景观这些非艺术的目的之中。

达·芬奇是以其超凡绝伦的绘画艺术而闻名于世的。由于广泛的兴趣和全面的才能,他还绘制过许多人体的解剖图和机械、城防、水利、飞行器、作战武器等设计图纸。达·芬奇画这些图的目的和意图并不是为了艺术,而是在研究和揭示人体的骨骼、肌肉、经脉的结构。而那些设计图稿是为了说明某个机械的构造或是工作原理等等。显然.这些图画和设计图显示出了高超精湛的描绘技巧,毫无疑问地亦具有相应的艺术性,但是它们的目的和意图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它们不是绘画艺术。绘画史的专家,绘画理论的学者们从未将达·芬奇的解剖图和机械图归入到绘画艺术的行列之中。这就是说,即便是出自伟大的艺术家之手,而当其意图、目的不是为了艺术的时候,那些东西是不会也不可能自己成为艺术品的。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和明确这样一个重要的同时又是极易混淆的区别:艺术与具有艺术性。许多非艺术的事物有时是极有可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比如:一套设计的精美得当,形象图案描绘得生动漂亮的茶具;一辆造型优美的汽车等等。它们的线条。色彩可以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性,可以认为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但不论如何,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形式上的艺术,不是什么艺术作品。一件艺术品与一件非艺术但具有艺术性的产品或手工艺品之间,在性质上是有着不可跨越的界线的。

因此,除非电视意欲成为艺术,否则它是不可能为艺术的。倘若目的不在艺术自身的话,不论它具有多么高的艺术性,或是具有众多的艺术成分和因素,亦不论其是以艺术的方法去组织,以艺术的手段去表现,都不是作为艺术的电视,因为“艺术除了己身,从不表达任何东西”。

二工具转成手段

当然,任何事情光有愿望是不行的,电视能否成为艺术还得看它是否具有成为艺术的可能性。具体地说,作为记录传播的工具,它是否具有成为艺术表现的潜质。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和工具.是能够转化为艺术表现手段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留心观察,再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段做些比较参照,就不难看出电视作为艺术表现的潜质。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它不同于现实,不是生活的复制,也不是在简单地重复我们肉眼的视觉印象。如果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话,电视艺术表现的价值取向,就不在于如实地再现实际生活,而在于“创造出富于幻想的精神生活”。那么,寻找、确认出电视从摄入至显示这一过程中,在“观看”上与人们在现实观看上所存在的差异和区别,就十分重要。这是实现艺术表现的基础。因为,“其中的差异往往正是艺术所需要的,是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的,并使之成为艺术表现的手段”。也就是说,这些差异本身是可以被认为是具备了成为艺术手段的潜质。

电视节目是由一系列画面所构成的,而画面是由一些或多或少的镜头所组成的,因此,单个的镜头是图像最基本的单元。机械镜头自身的光学性质以及它(各种规格)的规定性,从最初级的现象的层面上来说,在“看”的性质上与方式上,较之我们的肉眼有着诸多的不同与差异。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摄像机镜头具有画面创造的潜质。

我们知道,肉眼的观看是在双眼的作用下进行的,所获得的形象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而摄像机的镜头是以“独眼”来观看的,这就如同我们只使用一只眼来观看,其立体感和纵深感被大为消弱而趋于平面化。加之荧光屏被规定的二维的宽度和高度,就使得电视的画面也具有一种与绘画相似的特点:以二维的形式去表现三维立体的效果,从而电视的画面表达可以认为它获得了类似于绘画空间上的那种假定性。这是至关重要的,正是这一性质的成立.使我们可以按照艺术的要求,艺术家的意愿去安排画面的构图,使线条、形象、光与色彩的运用具有真正的艺术表现的价值。

另外,肉眼所见之像,在强烈的立体感的作用之下.具有一种被称之为体量不变的现象。平常,我们在看两个大小一样但前后位置不同的物体时,虽然后面的比前面的要小,但我们在体量的判断上依然会得出大小是一致的结论。但在镜头所记录的影像中.我们却会得到前者大后者小的感受,也就是说接近镜头的总感觉是被夸大了,而远处的则被缩小了。这一差异经常被用于夸张、强调和对比的手法之中。

在现实中,我们的观看方式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连续不断的。对所需注意的对象或区域是自主地控制完成的。而屏幕上的画面则往往是间断的,成单个地显示的。并且画面的范围(区域)被不同的视角以及镜头的焦距(变焦镜头也只限于一定的范围)所规定着。换句话说,所看到的画面,是由那些从大特写至大全景等一系列被规定的画面。这个差异可以使电视的图像完全摆脱现实时空固有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可以将画面进行重组和新的排列,从而我们可以将电视所摄录的图像进行剪接,可以重构艺术所需的时空。这样电视具有了编辑和剪接的潜质。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不同焦距的镜头,所记录的画面会产生与肉眼所得的视觉印象不相同的效果。比如:广角镜头的往往会推深画面中的形象,扩展实际的空间距离,而窄角镜头则会让人觉得形象被拉近、空间被压平了。

在电视中,画面完全可以按非直接再现的方式来体现,也完全可以放弃简单的依次显示。可以依照编辑、导演(艺术家)的要求,根据某种精心设计的需求来体现。那些记录下来的被称为素材的镜头(画面),经过取舍和重新组合,使之符合创造的要求,达到艺术的目的。这种依据创作者的设想来排列镜头的手法在电影中称为蒙太奇,也被称为是画面“最具直观性的表达语言”。运用蒙太奇可以使画面获得更为深刻和更为丰富的意义,可以表现与表面现象不同的或原本不曾具有的新的内涵,也可以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及内心感受。蒙太奇的发展,在几十年前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方法,诸如:平行、对比、类似、联想、积累蒙太奇等,这些在电影中都早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电视与电影在这个方面是极为相似,电视图像最基本的单元也是镜头。因此,蒙太奇的手法完全可以成为电视画面创造的参照物和导师,进而形成自己的编辑剪接的手法。

显然,蒙太奇不再是直接依次地呈现摄录画面,而是自主的创造。它不仅仅创造了富有意义的画面,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在银幕上确定了与现实并不同的、独特的时空世界。基于电视在镜头与画面上同电影的相似性,电视也具有创造艺术时空的潜质。

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永远都处于一个不断流逝的、连绵不绝的时空之中。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情况下,它们都是绝对的”。时间的停滞或跳跃,空间的消失或分离、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电视中,运用编辑手法则完全可以使屏幕上的时空获得自由。在时间上,你可以保留一段你所需要的画面,而将绝大多数的过程删除,可以退回到遥远的过去,可以跳跃到未知的将来,可以将某段时间作为多次的重复,也可以通过快放、慢放来压缩或延长时间。

在空间上,电视的图像不仅被各种景别所规定,并且荧光屏的边界也起着限定作用,是从现实的连续的空间中截取出来的。这是它本身与现实的差异。我们通过剪接和重新排列,可以将原来画面上的空间打散重组,可以从室内切到街头,可以将昨天的森林接到现今的森林之后,可以把非洲的草原与亚洲的草原做交替表现,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地域的空间并列在同一画面之中。总之,电视完全可以像电影那样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件连接起来。从而建立起自身的时空世界。

以往那些否认电视为艺术的观点,有些可能是因为只看到了电子技术的记录、传播功能和效用,忽视了电子技术、视频技术、数字特技、计算机图形技术在艺术创造上的潜质。顺便提一下,电子技术在造型领域内以及美术设计中的运用及其成功,多多少少已经证明这些当今最为先进的电子技术,是具有一些独特的艺术创造潜质的。

如今,计算机图形技术,可以表现处于三维时空中的物体,逼真地模拟物体的外观形象、质感及它们的运动。如:人物、动物、植物及云、水、风雨雷电等等。由于其本质上是虚拟的,因此,在创作上、运用上就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可以创造出诸如:遥远太空的景象,微观世界的奇异构造,远古时代的恐龙,以及那些奇观异景、梦境幻象。还可以将摄像机所记录的信号、图像进行自由的修改和效果处理,可以将不同的场景进行剪贴和移接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现实景观的画面创造是计算机图形技术的长项,也是许多传统艺术表现手段难以办到的,甚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视频特技可以把摄像机所记录的信号加以合成处理,比如:把许多不同的场面、不同的形象叠加起来,产生多层次的画面效果。这种技术手段也可以在一个画面上并列许多不同内容的小画面,在与单个画面相同的时间内,展现丰富的视觉信息,产生如同多通道、多系统般的复合效果。

数字特技可以将普通的常态的画面做变形、位移、旋转等各种运动变化和处理,可以将画面模拟成水墨画、油画、版画等不同的形式效果,也可以将画面处理成黑白片、单色调、高反差或负片等特殊的视觉效果。

以上粗略地表述了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工具,其自身所蕴藏的转而成为艺术表现手段的潜质。当然,除此之外,定然还有一些潜质有待于我们去寻找和认识。今天,电视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总会为电视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潜质,为电视艺术提供活力,丰富完善年轻的电视艺术。

电视要成为艺术,就必须使我们所看见的图像,不论从内容实质上来说,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与实际相去甚远,或干脆说是截然不同。而这些差异和不同,首先是要建立在电视这一工具本身所具有的与现实的差异之上的。也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差异,使电视获得了艺术所必须具备的那种被称为的假定性因素,它是电视艺术成为可能并得以成立的基本保障之一。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 篇6

一、确立编排思想

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闻传播规律, 是新闻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对于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 要善于运用政策水平、新闻规律、宣传意图确定编排立场和态度, 确立节目的编排思想, 对栏目进行准确的定位, 以明确宣传方向、目标, 给受众以正确的导向。要着力选编能够弘扬社会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弘扬民族文化, 利于文明建设,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新闻, 激发观众奋发向上的热情。同时也要合理安排监督批评报道, 针砭时弊, 给人启迪, 使观众引以为戒, 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编排思想还应考虑受众的需求, 要不断收集、分析来自受众的信息资料, 根据观众的愿望和需求改进新闻编排, 使节目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真正使新闻节目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提要标题“抢眼”

电视是以线性方式传播的, 利用提要对节目进行预告, 是引起观众收视兴趣的手段, 提要也就是节目导视, 就是将当天节目中最重要的新闻向观众进行提示, 提要的文字要准确、精炼、上口、入耳, 富有概括性、吸引力、悬念性, 制作时要选择最精彩、最关键的画面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 吸引观众的收看兴趣。新闻标题就好比一条新闻的的“眼睛”, 要做到夺人眼球, 令人耳目一新, 这就要求不仅要高度概括, 言简意赅, 字小句短, 更要力求简洁、平实、有概括力, 便于观众接受;其次还应讲求新、奇、巧, 吸引观众的眼球, 既要醒目, 又要美观, 更要突出新闻的主题。

三、讲究头条效应

电视新闻要讲究头条效应。头条新闻是一档新闻节目的重头戏, 也是整期新闻节目报道思想的主要体现。它应当是一天之中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的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还应当体现节目舆论引导的方向。选择头条新闻的标准主要是新闻价值, 也就是观众最想知道, 最应该知道的事件, 比如领导人的重大政治活动、令人瞩目的体育文化活动、影响深远的重大突发事件、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信息、记者走基层的新闻稿件、极具可看性的独家新闻等等。

一档新闻节目要不断地出现兴奋点, 新闻头条就是第一个“兴奋点”, 要把当天最重要、最新鲜、最有价值的新闻放在头条, 使新闻节目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观众心理, 吸引其继续收看的兴趣, 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 并不由自主地继续收看, 以期待下一个“兴奋点”。

四、优化组合节奏

一档好的新闻编排应努力做到既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也疏密有致、张弛有度, 一是使新闻总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便于观众理清头绪, 尽可能多地掌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二是编排要具有一定的韵律美, 使观众不会产生收视疲劳, 这就要对新闻进行优化组合, 注意对节奏的把握。

优化组合就是将单条新闻合理巧妙地组合, 使编排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从而提高整体传播效果。一是同类编排, 将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新闻稿件, 或者内容方面有着内在关联或相似度的新闻稿件集中编排在一起, 不仅能够提升新闻的主题, 还能形成气势, 增强新闻的冲击力, 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二是对比编排, 将主题、内容、立场不同的新闻稿件组合在一起, 形成对比强烈的效果, 鞭挞丑恶、弘扬正气, 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以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激发观众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达到更全面的认识。

新闻编排的节奏更是一门艺术, 就像音乐一样形成韵律之美, 能够使观众不会产生疲倦感。一是处理好消息的密度, 要注意长短消息的穿插组合, 长新闻和短消息间隔开来, 长短交错。气氛活跃的新闻和较为平和的新闻编排在一起, 动静结合, 看起来不觉得乏味。二是制造波峰波谷, 新闻头条是节目的第一个“兴奋点”, 在节目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抛出兴奋点, 对能引发观众兴趣的节目分散安排, 使节目有轻重缓急、节奏起伏之感, 从而不断保持观众的收看兴趣。三是庄谐结合, 将时事新闻和趣味新闻、暖新闻穿插起来, 时事新闻指一些内容严肃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 趣味新闻指一些轻松愉快的奇闻趣事, 暖新闻指具有人文关怀、社会正能量的人物故事, 软硬结合达到亦庄亦谐、相映成趣的效果, 使节目节奏明快、张弛有度, 既合乎观众的收视心理又显示出报道方式的丰富多彩。

五、创新串联技巧

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 最终要呈献给观众一期流畅自然的新闻节目, 还要通过串联词的创作技巧, 找到上下两条新闻之间的内在关联, 将新闻巧妙连接。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制造新闻之间的黏合剂;又要锤炼串联词的语言, 做到精炼生动、引人入胜。

串联词是将上一条新闻做精确的概括, 再引出下一条新闻, 一般常用的串联法是“接下来, 我们继续关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条轻松一点的新闻”, 或是“让我们看看来自其它方面的报道”等方法来进行上下串联,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次运用俗语串联法, 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民谚俗语, 比如“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引出新闻导语, 既画龙点睛, 同时还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最巧妙的一种方法是找到每条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 再根据一定的逻辑关联进行串接, 比如两条内容相近的新闻, 可以从上一条消息的内容说开去, 引出下一条消息, 比如“这场雨不仅考验着各级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也考验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排水系统”;而内容相反的新闻, 则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串联, 反差强烈, 能够引起观众对正负两面的深入思考, 比如“市民的文明素养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 但与此同时, 仍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上演着”, 等等。总之, 新闻串联词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要根据新闻内容不断创新串联词的写作方法, 不断摸索串联技巧, 既要客观、真实地传播新闻信息, 又要做到起承转合巧妙串联、流畅自然。

串联词还包括编前语和编后语, 它们是编辑发表评论的手段, 也是节目的点睛之笔, 既要一针见血, 又要发掘出新闻的思想内涵, 在串联词中运用精炼的语言、新颖的观点对节目进行点评, 阐明观点, 深化认识, 引导舆论, 从而加强新闻的深度和厚度。所以说, 串联词是新闻节目的重要载体, 不仅体现了编辑的思想水平, 更展现了栏目的个性风格。

六、结语

电视新闻编排作为整个电视新闻制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和传播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条条独立的新闻经过精心合理的编排, 组合成一档节奏明快、张弛有度、富于美感的新闻节目, 就能产生百倍的传播效果, 要胜任这样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 责任编辑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不断加强政策水平、提高业务素质, 把电视新闻编排作为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改革, 编排出优质高效的新闻节目, 才能充分体现节目制作者的传播倾向和审美品位, 才能实现节目资源的最优配置, 取得最佳播出效果, 从而不断提高节目收视率, 使新闻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电视新闻编排是新闻节目传播的最终环节, 节目的收视效果如何, 是否达到观众的需求, 除了新闻本身的精彩, 关键还在于将一条条新闻串接起来的编排技巧。如何使节目更有吸引力, 更具可看性, 就要运用一定的编排艺术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整体效果。一期新闻节目涉及题材丰富、内容广泛, 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编排, 做到节目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是考验编辑思想素质、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新闻编排,头条新闻,串联词

参考文献

[1]张红军邹举《实用电视新闻采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

[2]王建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用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3

电视艺术理论 篇7

1.1 电视技术的兴起

上世纪50年代, 我国在建国以后开始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的各种产业和文化建设, 中国的电视文化事业开始提上日程。由于当时是我国建国初期, 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都较弱, 这就造成了我国电视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的情况,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较低, 只能够使用一些当时最低端的摄影设备进行电视节目的录制, 这种设备体积庞大, 且操作较为麻烦, 对当时的电视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直到上世纪70年代, 磁带录像机的出现替代了最初的摄影设备, 这种设备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电视节目摄影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这一设备的应用逐渐带动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的发展, 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作系统。由于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不仅在电视节目的制作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 同时在进行电视信号的发射的设备方面, 都在不断的提升。同时我国在电视机的制作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 电视机由建国初期的昂贵的价格变成了普通大众能够接受的较低的价格, 这一价格的降低极大程度上使电视机的普及程度达到了很大的提升。

1.2 中国电视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上世纪70年代, 电视机价格的降低使电视机的普及程度大大提升。大连的电视金进入寻常老百姓的家庭中也就推动着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从此电视及技术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下电视机技术不断完善, 同时我国的电视机技术也开始向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的电视机技术学习, 尤其是电子新闻采集技术的引进, 使我国电视技术的发展买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新的技术带来的设备不仅提升了电视节目在进行内容录制时的工作效率, 而且完美的解决了设备在于行过程中的操作简单化和体积的缩小, 使电视节目内容的制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之出现的字幕机也为电视节目内容在进行后期编辑和调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如此, 这些机器的配套使用使我国电视节目在进行处理时, 在节目效果的真实性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 随着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开始逐渐兴起电子感光技术, 这一技术一经出现立即替代了传统的电子新闻采集技术, 同时电视台在进行电视节目的编排上也开始规则化和程式化。在电视信息传输方面, 传统的无线电波传输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电视机数量和收视人群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 我国的通信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电视信号的传输开始向搭载卫星信号传输的方面发展, 电视信息传输在搭载了卫星通信技术后, 不仅是在信息传输的数量上大大提升, 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也得到了大大对降低。这就使在信号接收的终端即广大用户的电视机在接收到电视节目信息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这在一定程度上更促进了电视机在普通百姓家的普及程度。除了电视信号搭载卫星通信技术进行电视信号的传输外, 有线电视的应用业也是电视技术在整个电视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技术。这种技术一经兴起, 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有线电视等狂潮,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电视节目的传输,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传输其他信息, 例如图书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电视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1.3 我国电视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末期甚至到本世纪初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 这期间电视技术不断发展, 电视机在我国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普及, 并且在我国面向大众的宣传和信息传递中, 电视机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体途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国在电视机技术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开始走向数字化, 并且在各行各业中数字化的程度都在不断加深, 面对这种情况, 电视技术不能够在局限于有线传输或者卫星通信传输的这些传输途径。各种途径的有机结合用用才能够实现我国电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我国在进行电视方面的数字化进程时一直都在努力发展, 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包括对于电视节目传输的源头的电视台和对于电视信号进行接受的终端的广大普通电视机的数字化程度都在不断加深。并且我国的电视技术不仅局限在数字化建设的一个进程上, 面对现在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交互融合, 我国的电视技术也在朝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方面不断发展,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后期处理方面, 越来越偏向网络化。并且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进程,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且不断的发展壮大, 在电视技术方面也在面向移动端的对于电视信号的需求进行发展, 并且在未来移动端的发展更进一步的情况下, 电视技术的发展的主要对象将变成移动端。

2 电视技术的发展对电视艺术的影响

众所周知, 电视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电视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之上, 每一次电视技术的技术革新都伴随着电视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电视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电视技术的表现, 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提升, 必定能够带动电视艺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不仅能够提升和完善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电视艺术的表现力, 并且丰富了电视艺术的内容, 提升了电视艺术的内容的文化内涵。

3 结论

随着我国的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电视技术应用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 电视技术的不断创新, 不仅提升了整个电视行业的整体发展程度, 还提升了我国电视节目在电视艺术上的格调, 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提升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深化和提高了电视节目在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程度。电视技术从最初的兴起到现在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以及在未来面向移动端的需求上的不断发展, 注定了我国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 走向世界前列。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 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信息的获取。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过程中, 电视技术对于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与进步提供了强力的支持。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 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着电视艺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电视艺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一次电视技术的新突破, 都会在电视艺术上展现出来, 在电视技术不断的进步中, 是电视艺术越来越丰富, 从而在我们观看电视节目内容时越来越丰富多彩, 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娱乐水平。电视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其迅速, 电视艺术也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完善。本文就是在探究中国电视技术的进步过程, 同时探究电视技术的进步对电视艺术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技术,电视艺术,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加.电视灯光艺术与摄像机技术的结合[J].现代电视技术, 2011 (6) :09-11.

[2]郭晓.《阿凡达》带给我们的反思不仅仅是技术——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著名数字媒体专家肖永亮教授[J].艺术教育, 2010 (2) :22-25

[3]周丹.网络条件与数字技术下的电视互动艺术[J].艺术探索, 2009 (3) :09-10.

[4]高鑫.多元与重构——电视艺术的哲学思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9 (1) :12-13.

上一篇:三维巷道建模下一篇: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