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程

2024-09-17

翻译教程(精选3篇)

翻译教程 篇1

一、导言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翻译的教程, 像吕瑞昌编著的《汉英翻译教程》, 冯庆华编著的《使用翻译教程》, 庄绎传编著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和张培基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等。每一本翻译教程都有其自身的价值, 名为教程, 本身就是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译例中进行比较和分析, 其中自然会包括实践部分, 讲解翻译技巧、词类翻译, 长句翻译等。其中一些教程也会涉及理论部分, 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条件, 翻译的过程等。而这些教程中直接涉及英汉对比理论的又鲜有之。

二、实践部分展现出的英汉对比

翻译的产生本身就源于语言的不同, 进而翻译的理论、技巧、策略和方法等也都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相异的基础之上。对比英汉两种语言, 特别是掌握二者的不同对于翻译实践是极其重要的。翻译教程中大部分都是实践内容, 说明两种语言的不同及译法。

教程多从英汉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性的对比, 特别强调二者的区别。由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 英语是一种屈折语, 英语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其中的语法关系;汉语是孤立语, 不用形态变化, 而是以词序、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比如汉语中复数的变化不需要改变名词自身形态, 不同时态可以用时间状语来表示, 不需要动词改变自身形态。方梦之认为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 靠语言自身的语法来表达意思。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有大量的连接词连接各个部分;而汉语重意合, 句子结构呈线型, 构成灵活, 没有太多的连接词, 句子间或段落间的连接依靠语义联系。比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句话本身没有关联词出现, 但英译中就必须要加上“but”来表达其中的转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培训班在讲授四级、雅思作文时强调关联词的重要性的原因。英语还是一种主语性语言, 句子结构严谨完整, 不会出现缺失句子主语的表达, 再长的句子也可以找到主语;而汉语是一种主题性语言, 正如上述汉语是意合语言, 汉语中常常出现无主句, 而以主题代之, 语义连接, 因此不影响读者的理解。但英译的时候就必须判断出句子的逻辑结构, 从主题找出主语, 还原英语的完整结构。这一点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些英语作文开头就是动词的病句原因。除了上述几种, 英语还是一种静态语言, 多用名词去描述动态;而汉语是一种动态的语言, 多用动态表达翻译英语中的静态描述。比如汉语中“他小提琴拉的比他爸好”, 英语中的相应表述是“He is a better fiddler than his daddy”。英语表述中用fiddler这个名词来展现汉语中“拉琴”这个动作。也许汉语展现在汉语读者头脑中的是琴弓在琴弦上跳跃, 而英语读者眼前是小提琴手拉琴时整体的一个静态画面定格。

三、英语对比背后的文化对比

无论是内在的词义, 还是外在的词序、句子结构, 这些不同直接反映了英语汉语在语言层面的不同。而语言是浸泡在社会和文化的大环境中的, 所以当比较英汉语言, 谈及句子结构, 表达方式, 语义差异时, 就已经超越了语言对比, 触及文化对比这个更深层次的话题了。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 研究者们将翻译放在文化语境这一大背景中考察。曾有翻译家把翻译比作心脏手术, 语言就是心脏, 而文化是心脏之外身体的其他部分, 手术中不可能只顾心脏而忽略身体其他部分。翻译同理, 这种跨文化活动很好地连接不同的语言, 并传递了其所蕴含的文化。语言间的“同”构成了翻译可为的基础, 语言间的“异”才促使译者在翻译时注意翻译的策略、技巧和方法, 这也是翻译教程类书籍实践部分占据大部分内容的原因。语言对比背后的文化对比也是如此, 也是此类书籍在开篇时反复重申的内容。不过也正如这类书籍所展现的, 研究者大多关注了文化间的“异”, 对“同”的讨论相对较少。文化这个范畴很大, 包括的内容方方面面。从教程类书籍中大量的译例中进行分析梳理, 可以看出文化对比中的“同”建立在相同的自然环境, 相同的事物上。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形容风雨雷电, 饥寒冷暖的词汇。进而在当今时代, 不同文化间共有的客观事物也都不难翻译。这一点尤其反应在科技翻译中。在超越了自然环境和客观事物及描述后, 人类的主观因素的参与产生了文化中的“异”。当人们有了不同的心理需求, 感情需要, 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思维模式, 行为方式后, 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出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学翻译比实用翻译更难的原因吧。

四、英汉对比与译者

语言的不同起于上帝阻止人类建造巴别塔。有人说上帝恐惧人类“同”的力量。这个说法不见得正确, 但从侧面反映了人在活动中的重要性。文化本身是人产生的活动, 对比是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一种基本途径, 作为跨文化活动之一的翻译是在译者的参与下完成的, 也必然会对译者提出要求。教程类翻译书籍鲜有提及译者的, 张培基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单独用一节谈及译者要求, 强调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翻译不同于创作, 创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没有合适的词汇表达想法, 作者甚至可以抛弃原有的想法。翻译则不同, 从有到有,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 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说它不恰当是因为翻译过程并无“镣铐”这般残忍, 但翻译受限于原文, 在框架中活动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译者绝不可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而抛弃原文中要表达的想法。因此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狭义理解翻译, 它是一种语言活动。译者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是根本前提, 否则无翻译可言。其次是译者文化素养。奈达认为, 要做出成功的翻译,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是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实际上, 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给读者带来的复杂性更多。翻译不是词典和工具书加上一个英语学习者就能做的事, 缺少对双语文化的深入研究很难保证翻译的水平和质量。

五、结语

英汉间的可译性源于语言间的共同性, 难译是由于二者间存在的差异性, 这也才有了专著从翻译的角度研究英汉对比。对比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一种基本途径, 英汉对比是翻译产生的基础, 存在于翻译的方方面面, 比如翻译教程类这种实践性强的书籍, 学习者倒也不必被研究二字的深刻吓退。了解英汉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可以使学习者在翻译学习和翻译实践中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连淑能.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4]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翻译教程 篇2

repeated failures.2.他虽然失去了老板的欢心,但仍然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

He assumed an air of cheerfulness even though he lost favor with his boss.3.Gulliver经历了冒险奇遇,见到了各色奇异的人物。

Gulliver met with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and saw a strange assortment of people.4.如果你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会很生你的气的。

been an excellent vice-president for almost 10 years.He is just too common to be picked out from the crowd.1.1.这所大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

The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most venerabl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world.2.2.如果一个人缺乏实践经验,仅凭课堂里学到的东西很难成功的。

If one is deficient in practical experience, he can hardly become a successful person with only what he has acquired in class.3.3.我火冒三丈,这篇专题文章本周内必须完成,但是老是被打断。It distressed me a great deal to hear the news that he had suffered 8.8.他实在太普通了,丢人堆里根本找不着。

He will be furious with you if you repeat the same mistake.5.我们都被他坦率的观点、幽默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所深深吸引。

We were all greatly drawn by his frank views, humorous words and 4.genial manner.6.等到欢呼的掌声平息下来,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始演讲。

The Noble Prize winner began his speech after cheers and applause 5.died down.7.他天生有一种特别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因此,他很少随大流。

He is gifted with a sort of insight and foresight, so he rarely runs with the crowd.6.8.我发现现实毕竟是非常严酷的,一个人难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

I feel realities are after all very harsh, so one can hardly live up entirely to his ideals.7.1.我的顶头上司是典型的工作狂,一年365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My immediate boss is a typical workaholic, for he works for over 10 hours each day all the year round.8.2.校长十分注重课外活动,他认为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浓厚兴趣。

The principal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1.and he believes that they will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tremendous interest in the external world.3.星期一一早上,他总是快速冲个澡,胡乱吃块三明治,拦辆出租2.车去上班。

He always grabs a shower, a sandwich and then a taxi to go to work every Monday morning.3.4.既然你要离开公司了,你要在本周内清算账目。

Since you are leaving the company, you should straighten out the accounts within the week.4.5.为了按时完成博士论文,他经常熬夜。

He often stays up late at night in order to finish writing his Ph.D.dissertation on time.5.6.没有什么能够取代内心深处最深切的爱。

Nothing can replace the profoundest love lodges in one’s heart of hearts.6.7.他被认为是总裁职位的当然人选,因为他已经出色地做了近10年副总裁。

He is considered a natural for the post of the president, for he has

I felt exasperated by constant interruptions, for I had to finish writing the monograph by the end of this week.4.他认为用旧文体来写一个当代的主题是滑稽可笑的。

He feels that it is ludicrous to write on a contemporary theme in an ancient style.5.上海的外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年轻情侣喜欢来的谈情说

爱之地。

The Bund in Shanghai was a place where young couples liked to come to coo in the 70s and the 80s of the last century.6.作为10来岁的孩子,他女儿算是非常恬静的,因为她喜欢读

书胜于嬉戏。

His daughter is very sedate for a girl of about 10, for she likes reading more than playing.7.当第一抹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这对情人手拉手,在乡村道路

上散步。

The couple strolled hand-in-hand along the country road when the sun in its first splendor steeped the earth.8.这个诗人在世时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怪癖的浪漫天才。

The poet was commonly considered as an eccentric genius when alive.1.毫无疑问,莎士比亚使各个时代剧作家相形见绌。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Shakespeare overshadows all the other playwrights throughout the ages.2.《了不起的盖茨比》被普遍认为是美国上世纪爵士时代的缩影。

The Great Gatsby is commonly deemed as the epitome of the Jazz Age of the last century in America.3.你最好不要在他去哈佛大学深造的兴头上浇冷水。

It is advisable for you not to put a damper on his enthusiasm to further his studies at Harvard.4.年轻人容易盲目崇拜体育圈和娱乐圈迷人的明星。

Young people tend to make a fetish of glamorous stars in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circles.5.他们一路闲逛,漫步来到市中心区域观看庆祝国庆的烟花燃放。

They traipsed all the way to the downtown area to watch the National Day fireworks display.6.他没有犯什么大错或大罪,不该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

He does not deserve such a severe punishment as he has committed neither serious errors nor grave crimes.7.我每次遇到他,他总是说一大堆无聊的话。

Every time I met him, he would talk a whole lot of nonsense.8.名声是一个许多人愿意掉下去的陷阱。

Reputation is a trap into which many people are ready to fall.1.当哈姆雷特拿不定主意该采取什么行动时,他就装疯。

Hamlet feigned madness when he was hesitating about what to do.2.搪塞推诿是这生意人的惯用伎俩。

Prevarication is one of the techniques this businessman likes to employ.7.8.鲜花和彩灯为古老的小镇平添了节日的喜气。

The flowers and the colorful lights lent a festive atmosphere to this ancient small town.1.1.To me, you are definitely more than an acquaintance.2.2.这个地区的许多手艺人经营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Many artisans in this region deal in a variety of handicrafts.3.3.他们为此次意外的成功而感到欣喜若狂。

They went into raptures over the unexpected success.4.4.我感到十分惊讶,他用一种超然冷静的太对分析着威胁他们所3.真理之光有时太刺目,于是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

Sometimes the light of the truth is just too dazzling, so white lies are ubiquitous.4.美国许多妇女声称她们对自己二等公民的地位感到不满。

5.Many women in America profess that they are unhappy with their status of second-class citizens.6.5.一时冲动之下,他失言抖出了秘密。

On the impulse of the moment, he blurted out the secret.6.你应该摆脱偏见,抵制诱惑,不让任何东西扭曲你的判断。

7.You should get rid of any prejudice, resist temptations and let nothing warp your judgment.7.他是一个过于敏感和富于想象力的人,经常在头脑里编织一张复8.杂的网络。

Being over-sensitive and imaginative, he often weaves a tangled web in his mind.8.他在伙伴中很受欢迎,因为他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He is very popular among his peers as he always tries to spare others any trouble.1.1.有时,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因为没有中间路可走。

Sometimes, we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cause there is no middle ground.2.2.他脑海里经常浮现过去的景象:那时的他无忧无虑,没有生活的重压。He often conjured up visions of the past when he was free from the 3.pressures of life.3.当他有倦意的时候,经常喝一杯浓浓的清咖啡提神。

He often refreshed himself with a cup of strong black coffee when he felt fatigued.4.4.他挤过一群醉鬼和讨价还价的女人,穿过灯火闪耀的街市。

5.He thrust a throng of drunken men and bargaining women and walked through the flaring streets.5.老道的译者虽然理论不多,但可以凭借经验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6.Experienced translators, though lacking in the theory, can render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by rule of thumb.6.人们普遍认为外长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打破两国关系的僵局。

7.It wa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major purpose of the foreign minister’s trip was to break the ice with regards to the relations 8.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7.Reading good books and making friends with good people can elevate the mind.有人的危险形势。

Much to my surprise, he analyzed with extraordinary detachment the dangerous situation that threatened all of them.5.她躲在窗帘后面窥望那个陌生人。

She peered at the stranger from behind the curtain.6.假日里,他在海滩上尽情享受日光浴的欢乐。

During the holidays, he indulged in the luxury of a bath of sunshine on the beach.7.听到他去世的噩耗,她不胜悲哀。

When she learnt the news of his death, she was overwhelmed with grief.8.我不赞成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子,我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

应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I’m not in favor of buying a house on the installment plan;instead, I maintain that every one of us should save up for a rainy day.1.实验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far surpassed their expectations.2.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个项目的费用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We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and the difficulties we might encounter.3.好天气是这次远征科学考察成功的原因之一。

The fair weather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scientific expedition.4.巴西足球球星罗纳尔多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中射进好几个

精彩的球。

Ronaldo, one of the footballs stars from Brazil, several spectacular goals in 2002 FIFA World Cup.Robert Frost

5.由于对诗歌的杰出贡献被美国许多大学授予名誉学位。

Many honorary degrees from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were conferred upon Robert Frost for his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poetry.6.摆脱坏习惯需要耐心和毅力。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are required in emancipation from bad habits.7.他们努力将这些新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They tried to instill such new ideas into students’ mind.8.你对员工进行评估时应该做到公正。

新编英语教程5课文翻译(标准) 篇3

恰到好处

你见过一个笨手笨脚的男人往箱子上钉钉子吗?只见他左敲敲,右敲敲,说不准还会将整个钉子锤翻,结果敲来敲去到头来只敲进了半截。而娴熟的木匠就不这么干。他每敲一下都会坚实巧妙地正对着钉头落下去,一钉到底。语言也是如此。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谴词造句上力求准确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差不多的词,不准确的短语,摸棱两可的表达,含糊不清的修饰,都无法使一位追求纯真英语的作家满意。他会一直思考,直至找到那个能准确表达他的意思的词。

法国人有一个很贴切的短语来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即“le mot juste”, 恰到好处的词。有很多关于精益求精的作家的名人轶事,比如福楼拜常花几天的时间力求使一两个句子在表达上准确无误。在浩瀚的词海中,词与词之间有着微妙的区别,要找到能恰如其分表达我们意思的词绝非易事。这不仅仅是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相当大的词汇量的问题,还需要人们绞尽脑汁,要观察敏锐。选词是认识过程的一个步骤,也是详细描述我们的思想感情并表达出来使自己以及听众和读者深刻理解的一个环节。有人说:“在我思想未成文之前,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这听起来似乎很离谱,但它确实很有道理。

寻找恰如其分的词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了那个词,我们就会感到很欣慰:辛劳得到了回报。准确地用语言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我们描述的事物。例如,当有人问你:“某某是怎么样的人?”你回答说:“恩,我想他是个不错的家伙,但他非常„„”接着你犹豫了,试图找到一个词或短语来说明他到底讨厌在哪里。当你找到一个恰当的短语的时候,你发觉自己对他的看法更清楚,也更精确了。

一些英语词汇词根相同而意义却截然不同。例如human 和humane,二者的词根相同,词义也相关,但用法完全不同。“ human action(人类行为)”和“humane action(人道行为)”完全是两码事。我们不能说“人道权力宣言”,而是说“人权宣言”。有一种屠杀工具叫“humane killer(麻醉屠宰机),而不是human killer(杀人机器)。

语言中的坏手艺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有人邀请一名学生去吃饭,他写信给予回复。请看他的信是这样结尾的:“我将很高兴赴约并满怀不安(anxiety)期待着那个日子的到来。”“Anxiety” 含有烦恼和恐惧的意味。作者想表达的很可能是一种翘首期盼的心情。“Anxiety” 跟热切期盼有一定的关联,但在这个场合是不能等同的。

乌干达一政党领袖给新闻界的一封信中有一句这样写道:

让我们打破这自私、投机、怯懦和无知充斥的乌干达,代之以真理,刚毅,坚定和奇异的精神。

这一激动人心的呼吁被最后一个词“奇异(singularity)” 的误用破坏掉了。我猜想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思想的专一,即抱定一个信念永不改变,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被次要的目的干扰。而singularity 指的是古怪,特性,是将一个人从众多人中区分出来的那种东西。

即使没有出现词语误用,这词仍可能不是符合作者意图的恰如其分的词。一名记者在一篇有关圣诞节的社论中这样引出狄更斯的话:

任何有关圣诞节的想法和文字已经被禁锢(imprisoned)在这句话中„„“Imprisonment” 暗示着强迫,威逼,这么一来似乎意思是有悖其初衷的。用 “包含(contained)”或 “归结(summed up)”就要好些。“概括(epitomized)”也行,尽管听起来有点僵硬。稍微再用点心我们就能准确地找到 “mot juste(恰倒好处的词)”,那就是“distilled”.它比包含和归结语气更强。“Distillation(提炼)”意味得到本质(essence)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把这个句子修改为:

所有有关圣诞节的想法和文字的精华都被提炼到这句话之中。

英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一个意思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是无论意思上如何相近的词总是存在着些许区别。作为学生就要敏感地意识到这些区别。通过查字典,尤其是通过阅读,学生对这类细微差别敏感性将逐步增强,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罗利教授曾经说过:“同义词是不存在的。句子用词改变了,句子就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这也许过于绝对,但是很难驳倒。措辞稍有变更,意思会有微妙的变化。看下面两个句子:

(1)童年时候我喜欢去看火车开过。

(2)当我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喜欢看火车开过。

乍一看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完全一样。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在 我童年时候比当我是小孩子的时候更加抽象。而看很可能比去看更强调看火车这一动作。这个例子不是很明显,可能有待商榷。但每个人看了下面例子后一定马上同意。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区别。

(1)他死的时侯很穷。(2)他断气时穷困潦倒。

在某种意义上,expired 是died 的同义词,in indigent circumstances 是poor 的同义词。但当看整个句子时,我们就不能坚持认为两句是一样的了。措辞的变化往往意味着风格的改变,并给读者以不同的感受。也许当好一个 谴词造句的工匠比当好一个与木头钉子打交道的木匠要难一些,但是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和耐心,我们就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敏感性。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为各种活动和嗜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词汇。就那走路来说,通过我们拥有的各种各样的词语的意义范围有多么广阔。我们可以说行军,踱步,巡逻,潜进,跨过,践踏,重步走,蹦蹦跳跳地走,昂首阔步,高视阔步,徘徊,沉重缓慢地走,溜达,曳足而行,摇摇晃晃地走,侧身而行,跋涉,蹒跚学步,漫步,徜徉,漫游,闲荡,悄悄地走。

即使不包括俚语在内英语就有四十余万单词,这很可能让学习英语的外国学生感到气馁和沮丧。但千万不要灰心,因为超过半数的词已不再通用。就算大文豪沙士比亚也只使用了两万左右的词汇。今天普通英国人的词汇量在12000到13000之间。一个人的词汇量当然是尽量扩大的好,但仅仅10000的词汇量就够他说话写字表达丰富的意义了。关键是你要扎实地掌握你知道的单词。粗略地认识三个单词还不如准确地掌握两个。衡量一个木匠的好坏并不在于他拥有工具的数量多少,而是在于他运用工具的技艺如何。同样的,衡量一个作家好不好不能通过其认识单词的数量,而应通过其找到恰如其分的词的能力。这个词要不偏不倚正中要害,一言中的。

Unit Two: 警惕海洋污染

每年有一亿的度假者被吸引到地中海去度假。该地区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旅游业,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其污染也是最严重的。

虽然地中海只占全球海洋面积的百分之一,但在它的海面上却漂浮着泄入海洋的一半以上的石油和焦油。成千上万的工厂将有毒物质倾入地中海。几乎地中海沿岸的每一座城市、小镇和村庄都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进海里。

结果,曾孕育这么多文明的地中海不堪其苦----第一个由于其周围人们对其利用能力的增强和对其环境污染的忽视态度而受害的海洋。污染不仅窒息海里的生物----它还威胁着沿海的居民和游玩海滨的游客。

伤寒、副伤寒、痢疾、小儿麻痹、病毒性肝炎以及食物中毒成为当地的地方病,还有周期性爆发的霍乱。

这种恶疾的反复暴发是由污水造成的。地中海沿岸120座城市中85%的污水被泄入地中海,而当地居民和游客就在其中沐浴和捕鱼。而且,大多数城市把污水径直倒在海滩上;像戛纳和特拉维夫那样用管道把污水排出离海岸半英里以外的地方的实在是少。

希腊四百万沿海居民中仅有不足十万人把生活污水作了适当的处理---如图所示,希腊还算是地中海北岸相对干净的国家之一。

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是以色列及黎巴嫩沿岸和巴塞罗纳与热那亚之间的海域。那里每年向其每英里海岸排出200多吨污水。

浅水区充斥着细菌是不足为奇的,并且用不了多久就会蔓延到人。据皇家免费医院的威廉布鲁佛特教授统计,到地中海游泳的人都会有七分之一感染疾病的可能。其他科学家说这种估计过高;但他们几乎都同意游泳者是在冒险。

还有更大的危险潜藏在那些诱人的、为假日的菜单增色不少的海鲜里,贝类水生物是该地区许多恶性疾病的主要病菌携带者。

贝类水生物通常在污水中生长,即使并非如此,它们也会因“使它们新鲜一些”这一普遍的做法而受污染----在市场里给它们泼上脏水使其鲜活。

工业也加重了地中海的污物。沿海工厂集结,即使是最现代化的工厂也鲜有适当的污物处理设备。它们对海洋造成的损害同污水造成的差不多。

15,000家工厂殃及意大利利古里亚沿海度假胜地。六万家工厂污染了撒丁岛和西西里岛之间的第勒尼安海,以及西部的意大利海滨。仅威尼斯的礁湖就承受着76家工厂废水的污染。

还有更多的污物从遥远的内陆工厂沿河流入。波河和罗纳河最脏,其次为西班牙的挨波罗河、罗伯里加河,再就是意大利的啊迪杰河、台伯河以及尼罗河。

成千上万吨杀虫剂从田间流进海里,洗涤剂从数以百万的洗涤槽流出,毒死鱼类,被冲到海里的化肥滋养了大量浮游生物,使游泳者身上粘满令人发痒的黏液。

还有石油----每年从船只倾泻350,000吨,从沿岸工业泄出115,000吨。最近有研究表明地中海被石油污染的程度是大西洋北部的4倍,是太平洋东北部的40倍。

除了9英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外,地中海完全被大陆包围,根本无法自我清理。要通过浅而狭小的海峡更新海水需花80年时间,这个速度对解决污染的无情冲击来说实在太缓慢了。

微弱的沿海涌流使得污水和工业废物滞留在海岸边,并逐渐地把漂浮在海面上的石油和焦油冲到岸边,而微弱潮汐无法将它冲走。

当然,地中海人始终利用大海处理他们的垃圾。威尼斯的运河,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靠近尼罗河三角洲的海水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健康之敌,危害人类的健康。

但是沿海人口已增至一亿,外加每年一亿游客到此旅游。法国和意大利的海滨度假胜地的人口每年夏天成倍增长。

北岸每码海滩每年有三位游客来访。预计未来20年里度假人数将翻一番,到时即使有最好的处理厂也难以应付。

好消息是地中海国家已经开始联合起来探讨如何拯救他们共同的海洋的方法。

但仍将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所通过的净化海洋的措施才会产生效果。

Unit Three:

我的朋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虽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描述他的话我会选择纯朴。或者有关他的一些轶事能让你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有一次,遇上了倾盆大雨,他摘下帽子揣在衣服下面。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以令人钦佩的逻辑解释说,雨会淋坏帽子,而他的头发淋湿了却不会坏。这种直达问题核心的诀窍以及他对美非同寻常的感知就是他主要科学发现的秘密所在。

1935年,在坐落于新泽西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我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是第一批被该院邀请的人,在工资方面学院任由他提条件。令院长惊鄂的是,爱因斯坦要求的薪水简直办不到----他要得太少了。院长不得不恳求他接受一个大一些的数目。

我对爱因斯坦很敬畏,犹豫再三才就我一直在考虑的一些想法向他请教。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他的门时,听到一个温和的声音说:“进来。”声调有些上扬,带有欢迎和询问的语气。我走进他的办公室,看见他坐在桌子旁边,一边抽着烟斗一边算着什么。他的衣服很不合身,头发乱蓬蓬的,极具个性,向我热情地微笑着表示欢迎我的到来。他的平易自然立刻让我放松了下来。

当我开始阐述自己的见解时,他叫我把方程式写在黑板上,这样他就能明白它们是怎么展开。接着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惊鄂但又非常可爱的请求:“请你漫漫地写,我理解东西不快。”这种话竟出自爱因斯坦之口!他说得很温和,我笑了。从此残留的畏惧之情都烟消云散了。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的乌尔姆市。他并非神童式的人物。事实上他说话很晚,他的父母甚至担心他是弱、智儿。上学后,虽然老师们看不出他有什么天分,但天才的迹象已经显露。例如,他自学微积分,老师们有些怕他,因为他总问些他们回答不出的问题。因此,十六岁时他就问自己是否当人跟着光波跑得一样快的时候它会好像是静止的。由这一天真的问题的引发,十年之后他创立了相对论。

爱因斯坦没有通过苏黎士瑞士联邦工艺学校的入学考试,但在一年后被录取了。在那,他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业外,还自修了物理学的经典著作。他申请教学职位没有通过,终于在1902年在伯尔尼找了一个专利督察员的差使,三年后,他的天才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令人难忘的1905年,他创造了很多非同寻常的东西,其中就有相对论极其著名的衍生公式,E≒mc(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以及有关光的量子论。这两个理论不仅具有革命性,而且表面上看来是相互对立的:前者与光波论联系紧密,后者则表示光似乎由粒子构成。但这个不为人知的年轻人大胆地将这两个理论同时抛出-----而且他的这两个理论都是正确的,至于他为何是正确的,其中的缘由过于复杂,此处就不多说了。

与爱因斯坦一同工作是令人无法忘怀的经历。1937年,我和波兰物理学家利奥波德.因费尔德问他能否与他一起工作。他听到这个提议很高兴,因为他有个关于地心引力的想法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这样我们不仅了解了作为朋友的爱因斯坦,也了解了作为专家的他。

他专心致志的强度和深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着手解决一个棘手问题时,他会像动物追咬猎物一样坚持不懈。当我们的工作遇到似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他会站起身,把笔放到桌子上,用他腔调奇特的英语说着“我要显一显”(他发不准“想”这个音)。然后他会踱来踱去,用食指旋着一缕灰白的长发。

他的脸上会出现一种梦幻、恍惚却源自心灵深处的表情。没有精神高度集中的外表,没有紧锁的眉头,只要平静的内心交流。时间一点点流逝,突然之间爱因斯坦停止踱步,脸上有挂上了温和的笑容。他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有时解决方法非常简单,我和.因费尔德为自己没有想到恨不得踢自己。但神奇的推理在爱因斯坦头脑深处悄悄地进行,我们既看不见也领会不到。

妻子的去世给爱因斯坦带来极大的打击,但他坚持认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是更加努力工作的时候。记得那段悲伤的日子里,我到他家和他一起工作。他整个人形容枯槁,悲痛哀伤,但他还是强打精神集中精力。为了减轻他的痛苦,我有意识地将讨论从常规的讨论引向复杂的多的理论问题。爱因斯坦果然逐渐沉浸在讨论之中。我们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到最后他的眼里已经没有一丝悲哀了。我离开时,他带着令人感动的诚挚感谢我说“这真有趣!”他从悲哀中暂时解脱,试图找到合适的话来感谢我,这也正表达了他的一种深刻的感情。

爱因斯坦是个多才多艺的业余音乐家。我们曾一起演出二重奏,他拉小提琴,我弹钢琴。有一天他对我说莫扎特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使我刮目相看。贝多芬“创造”了他的音乐,但是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纯净,如此美丽,给人一种感觉他是“找到”这些音乐的----莫扎特的音乐好像一直就作为宇宙内部美的一部分存在着,等待被人发现。

正是这种莫扎特式的纯朴构成了爱因斯坦研究方法的特点。例如,他1905年的相对论就是建立在两个简单的假想之上的。其一是人们所说的相对原理,粗略地说,就是我们判断我们是在静止还是在平稳地运动。其二,无论发光体的速度是多少,光的速度是一样的。如果你想一想一根棍子在湖里搅动出水波,你会发现这个假设是多么正确。无论是从固定的码头还是从飞驰的游艇上搅动棍子,水波一旦产生,就不受外界影响,而且它们的速度与棍子的速度一点关系都没有。

分别看这两个设想,就其本身而言,非常合理,甚至好像是显而易见的。但把他们放到一起考虑时,它们是完全对立的,如果是一个略逊一筹的人,就会放弃其中之一而被吓跑。爱因斯坦毅然坚持这两种设想——正因如此,他给物理学带来了彻底的革命。因为他证明了只要我们放弃对时间本质所怀有的信仰,它们毕竟是能够并行不悖的。

科学就像是卡片屋子,时间,空间概念在最底层。时间稍有改动就会使房子严重倾塌。正因如此爱因斯坦的工作才显得非常重要——而且颇具争议。在普林斯顿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七十周年的会议上,在会上发言的人中,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试图表达出爱因斯坦成就的神奇性质,但他却说不出话来,只得绝望的耸耸肩,指着他的手表,用一种惊异的声调说:“都是打这儿来的。”他的无言正说出了我所听过的对爱因斯坦天才的最动人颂词。

爱因斯坦的工作都是用铅笔安静的在纸上完成的,看上去远离日常生活的喧嚣。但是他的思想太具有革命性,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战和无理的愤怒。事实上,为了将迟到的诺贝尔奖颁发给爱因斯坦,遴选委员会不得不避免提到相对论,而假装这个奖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量子论上的杰出贡献。

政治事件层出不穷更是颠覆了他宁静的生活。纳粹在德国上台执政后,他的理论被官方宣布为错误的,仅仅因为它们是一个犹太人提出的。他的财产被查抄,并有消息说政府悬赏要他的脑袋。

当美国的科学家担心纳粹可能会开发原子弹,寻求途径要美国当局警惕其危险性时,他们根本没有被注意。绝望之下,他们草拟了一封由爱因斯坦签名的信,并直接将信寄给了当时在任的罗斯福总统。正是这一举动导致了全力以赴研制原子弹的重大决定。爱因斯坦没有积极参加这一过程。当他听说了他的E=mc2公式引起的痛苦和破坏时,他居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此他的眼中笼上了一丝难以言传的悲哀。

爱因斯坦身上有一种另人困惑的古怪。这可由我最喜欢的关于他的一件轶事说明。事情发生在他到普林斯顿第一年的圣诞前夕,一群孩子在他房子外唱圣诞颂歌。唱完后他们敲开他的门向他解释说他们在集资买圣诞礼物。爱因斯坦听了后说道:“稍等一会儿。”他穿上外套,戴上围巾,从匣子里取出他的小提琴。接着他加入孩子们的队伍,当孩子们挨家挨户唱《平安夜》时,他在一旁伴奏。

了解了爱因斯坦和他的工作意味着什么呢?我该怎样总结呢?就像那位绝望的指指他的手表的诺贝尔奖得主一样,我也找不到恰当的言辞。它就像伟大的艺术所揭示的内容一样,就在于让人看到原来隐藏的东西。比如,当我在人际罕至的沙滩上漫步时,我想起他对宇宙简单性的不懈探索,那种情景带有一种更深刻、更哀伤的美感。

Unit Four 看不到的贫穷 /穷人

在美国,数以百万计的穷人日趋隐形。虽然他们的群体是如此的庞大,但是要看到他们非得有足够的智慧和意志不可。

我是亲自通过一种奇特的方式发现这一点的。在我完成第一篇有关美国贫困的文章后,所有的统计数字就都跃然纸上了。令我感到满足的是,我总算证明出在这个国家有大约50,000,000穷人。但是我意识到我并不相信自己得出的数字。穷人存在于政府的报告中,仅仅是一系列长长的而且紧紧相连的栏目中的数字和百分比,并未溶入我的经历。我能够证明另一个美国的存在,但却从未去过那里。

有些长期造成的原因使另一个美国成为一个看不到的国度。

贫穷常常产生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且总是如此。普通游客从来不会离开主干道,而现在他往来于洲际高速公路。他不去宾夕法尼亚的山谷,那里的市镇宛如电影里的三四十年代威尔士的场景。他没有看到一排排的工厂住房和布满车辙的马路(无论是住在城市、乡镇或农场,穷人的路都不好走),所有的东西都黑乎乎脏兮兮的。即使游客碰巧经过这些地方,他也不会见到酒吧里的失业男人和彻头彻尾的血汗工厂里收工回家的妇女。

其次,美景和神话是贫穷永久的面具。旅游者在宜人的季节来到阿巴拉契亚山。他看到了山川,溪流,树叶——但没有贫穷。或者也许他看着一栋破败的山居,更多联想到的是卢梭而不是用他的眼睛进行仔细观察,于是他断定“那些人” 真的很幸运,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能够幸运地免除中产阶级的紧张和压力。他们唯一的问题是“那些人”,那些山中奇特的居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低下,缺乏医疗保障,正处在被迫离开土地涌入城市讨生活的过程,而在城市里他们无所适从。

这些都是造成贫穷隐形的正常而且显而易见的原因。这些原因几十年前就起作用,此后几十年将继续起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型式的对贫穷的忽视正在出现。穷人正在逐渐从人们的经历和意识中淡出。

如果说中产阶级从来就不喜欢丑陋和贫穷,至少他们以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在贫民区”并不是很远的一段路。圣诞节时他们会涉足贫民窟,也有慈善机构与穷人保持联系。只要到商业区工作或娱乐,几乎每个人都时不时经过黑人聚居区或廉价公寓区。

现在美国的城市被改造了,穷人们依然居住在市中心极差的住宅群里,但是他们逐步与外界孤立,无法进入任何人的视线。中产阶级妇女难得进城在剧院里消磨一个晚上,途中可能会瞥见另一个美国,但他们的孩子被隔离在郊外的学校里。商人或职员们可能驾车或搭公车经过贫民窟的边缘,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很重要的经历。那些一败涂地的,无一技之长的,伤残的,年老的以及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就在那里,他们一直以来就住的贫民窟里。但是除此之外,那里没有任何其他人。

总而言之,美国城市的发展把贫穷状况从人们的生活当中消除,从成百上千美国中产阶级的情感体验中消除。幽居在郊区,人们很容易想象,我们的社会确实是富足的。

更糟的是,这种对贫穷的新的隔离混合着一种善意的无知。很多富有同情心的美国人都清楚有许多关于城市改建的讨论。当他们驾车经过市区时,突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贫民窟被推倒,曾经是廉价公寓和简易房子的地方屹立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种温暖的满足感油然而生。他们为问题的解决感到由衷欣慰:很显然,穷人受到很好的关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实跟这种印象恰恰截然相反。美国战后各种各样的住房项目所造成的总的影响是把越来越多的人塞进现有的贫民窟中„„。着装也使穷人们趋于隐形。美国的穷人是全世界穿得最好的穷人。由于多种原因,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在这一领域比其它领域分布得更平均。在美国,一个人轻而易举就可以穿着体面,但说到体面的居住环境,良好的饮食和医疗条件就是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收入来源十分窘迫的人也能穿的有模有样,看上去有如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

这是决定我们对于贫穷确实存在的无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底特律,从公司设立储物柜的那天起,社会地位的存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分辨。从那以后,再也看不到人们穿着工作服到工厂上班,而是穿着家常裤和白衬衣的市民。这一过程美化了全国上下的穷人。在大城市中有成百上千的美国人尽管穿着鞋子,或者甚至是剪裁时髦的洋装,却在饿肚子。这并非蓄意所为,虽然看起来差不多是这个富足的社会将服装分发给穷人使他们不至于破衣烂衫的碍别人的眼。

而且,很多穷人都处在一个“隐形”的年龄,他们很多人(超过8,000,000)年龄在六十五以上,更多的人未满十八岁。另一个美国中的那些年老的人经常生病,不能动弹。有人在孤独落寞中了此生,他们或终日枯坐在廉价租来的房子里,或紧挨在早已彻底改头换面的临近宅子边。事实上,老年人贫困最差的方面是人们看不见也不会想到他们,他们很孤独。

年轻人相对要更受关注些,但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同样局限于他们住所附近。小报故事时不时出现耸人听闻的帮派血斗,他们以此将他们的贫穷广而告之。但他们一般不会打扰中产阶级街区的安静。

最后,穷人 在政治上也是隐形的。发达国家社会生活中最残酷的讽刺之一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无依无靠的人们不能够为自己说话。一般来说另一个美国的人们显然不属于工会,兄弟会或政党。他们没有自己的游说团;他们从不提出议案。作为一个团体他们是一盘散沙。他们没有表情;他们没有声音。

因此,甚至没有一个如过去一样的一个虚伪的政治动机来关心穷人。因为贫民窟不再是强大的政治组织中心,政客们无须实实在在的关心那里的居民。中产阶级也看不到贫民窟,因此很多为需要帮助的人而战的理想主义的强烈欲望消失殆尽。只有一些社会机构才真正与另一个美国有联系,但他们缺乏强大的政治力量。

如果说穷人有自己的发言人,那么那个角色是由劳工运动来扮演的。这个组织有自己特定的理想体系。而且,他们意识到廉价无组织的劳工群体的存在是对整个经济中工资和劳动条件威胁。因此很多工会的立法提案——扩大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组织农场季节工人——都明确地表明了穷人的需求。

上一篇:反思工作下一篇:预防保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