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选修课

2024-08-20

创业者的选修课(精选9篇)

创业者的选修课 篇1

1 基于创业教育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 掌握材料、机械、控制、经济及管理等多学科综合知识, 熟悉材料成型方法和工艺, 能从事材料成型工艺技术和模具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工作, 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 具有良好的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创业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企业管理、财务、法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较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专业必需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 选修课程模块设置

创业教育的理想教学效果, 是使专业课既体现了知识的可用性, 又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完全融入到整个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中, 使学生了解当前专业的应用热点以及发现潜在的创业机会。模块根据小型模具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 结合模具报价、接单、设计、采购、库存等工作设置了基于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框架, 主要包括了基础、应用、拓展三大模块。基础模块主要涉及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应用模块主要围绕订单或生产计划, 涉及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设计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内容;拓展模块包含电子商务、知识管理、售后服务等内容。

2.1 基础模块

(1)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 规定职务或职位, 明确责权关系, 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 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学习组织管理的类型、对象、模式以及工作内容, 学生能够按专业化分工, 划分工作部门、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设立工作岗位、规定组织结构中各种职务或职位, 明确责任和权力、制订规章制度。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员工的潜能, 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学习人员选聘与培训开发、绩效考评和薪酬设计与人才激励等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管理方法, 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3) 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的核心问题是生存问题, 维持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学习资金等措和资本积累、市场销路分析和成本核算、财务和税务规则、商品销售账款核算、货物盘点、记账、利润核算、内部控制, 学生掌握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2 应用模块

(1) 营销管理:企业只有在其产品或服务有市场时才能生存, 模具是单件生产, 为批量生产做准备。通过学习客户信息管理、报价管理、订单管理、账款管理以及销售统计分析等内容, 了解适合模具行业的营销体系, 模具企业的市场战略, 通过收集市场的信息和市场需求, 能够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和能力, 分析竞争者的战略和比较优势, 细分自身的目标市场并与生产管理配合。 (2) 供应链管理:模具的供应链由模具开发商、制造商、供应商、模具使用商等企业组成, 供应链管理在于降低库存、降低材料成本, 以及提高服务品质。 (下转第45页) (上接第30页) 通过学习采购、库存管理等内容, 能够根据模具设计确定的材料的种类以及规格, 与供应商询价后, 形成采购订单, 并根据到货入库登记, 组织生产, 同时掌握物料的出入库、物料的盘点以及统计分析。 (3) 设计管理:设计管理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对模具设计进行管理。通过学习对模具设计任务分派以及进度监控管理、图纸审批, 图纸版本控制、设计变更管理及加工零件的工艺等内容, 学生能够积累设计与工艺经验, 提高设计能力与设计效率。 (4) 技术管理:模具企业是单件小批量研发式生产模式, 项目制特征明显。技术管理是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指派责任人, 对计划的实际执行进度进行监控。通过对项目以及模具跟踪的控制点设置、对项目以及模具制造的各个关键环节以及质量、成本等关键控制点进行及时跟踪控制, 使学生具备宏观到微观的及时监控管理能力。 (5) 生产管理:模具的生产管理是合理地安排生产资源, 控制模具的质量和成本, 保证模具的试模日期和交货日期。通过对安全、生产调度、制造工艺及技术、设备和工装、材料及刀量具、模具档案、库房、现场等管理知识学习, 使学生具备有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的生产活动的能力。

2.3 拓展模块

(1) 电子商务:因竞争加剧, 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正改变着模具企业固有的销售模式。通过学习利用网站做推广、建店铺、在IM上谈生意等电子商务应用点, 学生了解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的搜索和行业网站, 具备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 知识管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强烈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和知识, 企业人员流动频繁造成知识、经验同步流失和损失, 加强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对知识管理步骤、原理与过程、战略、绩效策略及实施方法等知识的学习, 学生充分重视整合、分享、传承企业的智力资产, 将企业的知识升值作为重要生产力。 (3) 售后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可提高模具企业的信誉, 扩大市场占有率, 提高推销工作的效率及效益。通过对售后服务的内容、原则、策略、如何处理客户的投诉与抱怨、售后服务质量的基础标准、客户组织化等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对包含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售后服务工作全面熟悉了解, 具备快捷服务及维护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3 结语

基于创业教育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打破了学科壁垒, 发挥了学科互补作用, 注重行业需求, 整合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运用模拟企业等方法, 通过ERP实验课程, 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升学生创业素养。

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1208)

参考文献

[1]邹继强.对现代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的探索[J].模具制造, 2011.11.

[2]张丽霞.模具行业的电子商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4.

[3]应巨林, 王怡娟, 吴秀水, 陈功楷.农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1.12.

创业者的选修课 篇2

问:首先我对老师的个人经历还缺乏足够的了解,比如您的求学经历、工作 经历(诸如您是如何得到这份工作的?在成为《视野》杂志主编之前从事过哪 些相关职业,之前是否还有其他自己喜欢、渴望从事的行业?毕业后多久得到 这份工作、目前已经做了多久等)

答:我2001 年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本科专业是信息管理。2002 年我进入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开始攻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在此以 前,我对期刊业一无所知。考虑到今后的专业学习,我觉得有必要进入相关媒体 进行实践,才能更加熟悉新闻媒体的运作。于是我来到《视野》杂志社,寻求实习的机会。很幸运,我在这里找到了更为合适和广阔的空间,一直到现在。其间 经历了从实习人员到编辑再到副主编的蜕变,每一步对自己来说都意味着一种经 历,一种成长。在此以前曾经想过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满怀职业精神地终日奔波,不过现在反倒觉得那个工作太紧迫了,可能会让我焦躁,紊乱。相对来说,我更 喜欢平和安静地进行一些深入的考量,而期刊恰好可以提供一种深度介入的态 度。

◆ 问:我们专业在大三的时候有一个大学实习,在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在哪些方 面有所准备?

答:首先梳理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能力,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 可能做到扬长补短。其次有目的地提前锁定一些目标实习媒体或单位,有针对性 地进行一些关注和调研,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可以阅读一些人际交往或社交礼仪 的知识,力求在细节方面也做到位,也可以向往届师兄师姐讨教实习的一些鲜活 的经验,以利于较快地适应角色和心态的转变。

◆ 问:就我们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想工作轻松愉快的 话就去广播电台;从经济效益考虑就去电视台;想真正学以致用、进一步在专 业上有所造诣就从事纸媒、尤其是报纸工作。您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答:我个人很难接受一种现成的某种说法,我认为这些说法就个人的经验而 言可能是成立的,但是绝对不能普适开去,以偏概全。我相信任何一份工作,如 果它是你真心喜欢的,并且你一直尝试不断地创新,那么你其实可以拥有上面提 到的所有的满足,无论声誉还是实利,但前提必须是你确实付出了精力、热情。对于你们而言,事先不加检验地接受某种只言片语,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问: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工作?您是否满意这样的工作状 态?

答:因为教学,所以很多时间要花在看书,备课上面,除此之外,关注期刊 动态,审稿也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有时候感觉在两种相关的职业之间穿梭 比较有趣,也很有收获。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我觉得它目前可以承载我对职业 的那些想像,也符合我当前的期望。

◆ 问:您做这份工作都收获了些什么?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哪些方面 比较成功?哪些工作比较有挑战性?能得到怎样的成就感或满足感么?您打算 从事多久?

答:这份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视野和心态,通过这份杂志,我与这 个世界有了某种微妙的关联,可以开阔地观察这个世界的变化,使自己与它保持 同步。最喜欢的是杂志能通过文字的力量来影响一些人的思想,这种影响是向上 的积极的。最不喜欢的是杂志为市场所迫,一味迎合市场。这份工作培养了我对 文字和思想的鉴赏力,也锻炼了我统观全局的能力,这也许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说成功,觉得远远不及。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市场,如何做一份有 市场有品位有受众的杂志是我一直思量的。

◆ 问: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或者经验之类 的?

答: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且应该满怀热情,喜欢是做 好的前提。我觉得很多知识技能或经验也许并不是先前都已经积累了,而更多地 是在进入工作之内,抱着一种开放、包容、谦虚、好奇的态度慢慢习得的。当然 现在你们可以提前阅读观察一些期刊或者编辑学刊之类的内容,还要锻炼自己的 文字能力。

◆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比较重要 的?

答:杂志是一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所以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与疏忽,一个编 辑应该有一种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危险或错误东西对读者的 误导;一个开阔的眼界,这样可以进行最大限度的甄选;一份执著,可以保证杂 志不会随波逐流,一种热情,可以让杂志生气盎然;一手过硬的文笔,可以让杂 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声音。

◆ 问:行业内,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是否进行培训?如果有,是哪方面的培训?今后还要求个人在哪些方面素质有所提高?是否有继续深造 的机会?

答:每一个新进入的员工都会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培训,除了杂志社自己组织 的以外,新闻出版局也会定期举行一些培训,内容主要是期刊编辑实务,期刊政 策法规之类的。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一般杂志社都要求员工加强个人业务能力 的,在编辑水平、文字水平、专题策划方面进行提升,在圆满完成特定工作量的 情况下,员工被鼓励可以进行更加高层的学习。

◆ 问:在您的工作领域里初级职位和略高级别职位分别有哪些?他们的工资各 自一般是什么水平?以您为例,对目前的工资待遇是否满意?

答:有编辑、责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副总编、总编等,每个杂志社的薪 酬水平有所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 问:据您所知,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在单位或同行业内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目前期刊界现有的人员构成并不是非常合理,缺乏很多既能够编辑杂志,又能够灵活驾驭市场的优秀人才,所以,对于每一个想要在此行业有所发展的人 来说,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并存的。

附件三:

大学生生涯人物访谈总结报告范例

(节选自一位学生的访谈总结)

此次寒假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对未来拟定职业生涯的一次探索性活动,更是

学生对自我的设计,自我规划,自我成就的探索性活动。我也非常幸运地参加此 次假期的活动,现在我也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年年有大四,但是大四对于每个人来说却永远只有一年,我们医学类上五年,却也是只有一个大五,这一年想想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即将跨出校园走向社会的 我们大多可能有些手足无措。很多人都是在做简历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无话可 写,无证可上岗,很多早该准备的东西却没有,这些都提示我们应该早下手,在 “埋头读书”时也要有时“抬起头来看路”!

(一)要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通用工具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一位 大夫告诉我去年他们医院有位研究生来应聘,那位学生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无 论是社会实践工作还是人际交往方面,其才华都是令诸位老师很是欣赏,但美中 不足的是他的专业课成绩都是勉强过关,还有一门课没及格,这又令大家很是失 望、很无奈、也很惋惜,所以医院领导决定开会研究研究,可是研究来研究去研 究的结果还是决定不予录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专业功课不理想。

(二)要重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像上岗技能证书之类等。特别是医疗行 业,你说你能力强,单位说单凭面试我怎么能确定呢?但你有相关证书就不同了,那证书是国家承认,同行认可的,他还会怀疑吗?

(三)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一般来说关系网大体分3 类。一类是核心 关系:包括父母,最要好的朋友,他们是会全力以赴帮助你的人;另一类是较近的关系:如你的亲属,同学等。他们也可以提供给你较为广泛真实的职业信息,能够提供比较中肯的职业建议,也能够给予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还有一类 是一般关系的,他们也可能提供一些职业信息和建议。因此你不但需要与各种关 系保持经常联系,而且最好尽可能地进行“良性对话”。

(四)要重视实习、实践机会。相信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将意识的、模糊 的、朦胧的东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变可操作的、可触摸的、有经验可循的,因 此不要马马虎虎对待自己的实习工作。多数医院单位都认为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 是影响员工在单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大多数医院也都同时反映,新进来的 毕业生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实践能力差,你说我才是个毕业生、有多少实践经验? 但医院他说:我要的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让我手把手什么都教的。医院不买你的 “抱怨”。因此,在实习期间一定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经常实习单位也是你的“第一站”工作单位,这种“开绿灯”的事也是屡屡发生的。与此 同时,作为一个新人也不要拒绝领导、同事给你的“份外活”。说不定在你帮忙 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启示、收获新的知识、了解新的内情,而且可能得到更多的 认可。用领导的话来说是:让你忙、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是在给你很多的机会,是让你在为将来做更多、更好、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准备,让你忙是在给你机会呀!感觉找工作难是因为我们仅仅是一个人,而不是人才。当你把自己从一个人 变成一个人才时就得推销自己。古人云:“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怎样把自

己卖个好价钱呢?那还得看你怎么卖,会不会卖?这点我说说几位老师和学长的 经验吧。

首先想好自己想干什么,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在此之间寻找个适配度,心 动之后是该行动了。你得学会主动推销自己,就业市场不是大众舞场,你可以含 羞地坐在角落里等待别人来邀请。招聘单位是“明星”,他们在舞台中心旋转,只和主动前来的人欢舞,那些中途插进来的人往往在他们认为大都是“最可爱的 人”,除非你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董大,除非你是有经纬 之才的诸葛亮。

那接下来该是“登”哪扇门呢?大点呢?小点的呢?高不成低不就是大多数 人刚开始的态度。小型单位门户小,好进,是创造工作职位的好机器,职位晋升

较快,而且也没有太多的人来排挤你。但这前提是你必须让他们相信你就是那个 他们需要的人才!大型单位呢?人家人力、财力、物力无疑都占有优势,像大点 的医院的专业技术,学术氛围,个人的发展机遇也无疑是小医院所无法相比的。但大医院的门槛高,难进!压力大,工作竞争也激烈。但一位师姐也说的挺有道 理的。她说:“迈进第一步很重要,但也尽尽是个第一步,它不是所有的未来。有时重要的或许不是目前所处的位置而是下一步迈向的方向。因此眼光要放宽 些,在收集职位信息时尽量广泛些,在拟订求职目标单位时宁宽勿严”。还有就是面试时要表现出来,你是积极,主动的。单位需要的是实际参与推 动发展、有开创性的那一类人,他们不招聘观众。因此在制作一份能充分发挥作 用的个人简历之外,要用你的表现证明你比其他对这份工作有兴趣的人都更渴望 得到它,以最佳状态描述你对单位有多大价值。用你的才干和能力尽可能赢得招 聘单位的偏爱,要让他们先明白你能够给他们创造很多利润。大家都明白:“给 予比索取更好”,不要让他们一味地认为你是来索取的人。换种角色会让他们招 聘单位对你印象更深刻,相对其他人愿意选择你,认定你就是那个“众里寻他千 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是眼前人!”

附件四: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活动问答

1.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毕业后要去干什么?现在特别迷茫,怎么办? 答:请您去做生涯人物访谈,让那些生涯人物教您怎么办。

2.我计划上研究生,有必要开展生涯人物访谈吗?

答:有必要。在选择城市、学校、专业和导师时,在复习内容和方法上,如果不 从相关有经验的老师和研究生了解详细信息是很被动的。相关老师和研究生就是 您的生涯人物。

3.如何让生涯人物心甘情愿地接受采访?

答:这里需要借鉴新闻采访的经验。首先尽量在校友或老乡中确定生涯人物;其 次要对生涯人物的基本信息有一个了解,越多越好,都可能成为访谈中的话题; 再次您还应该在采访开始时给生涯人物一些正面评价,并表示除了他之外,您再 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让其无路可退,还心甘情愿。

4.如果对方还是不愿意接受采访呢?

答:可以表示自己的迫切愿望,也可以跟他另约时间,实在不行就请他推荐别人。

5.如何让生涯人物说真话?

答:第一要尽量面谈;第二要选择采访场地,公众场合是不能让人放松的,当然 选择过于隐密的地方也要注意安全(提醒:出行前要将您的行程告知家人、朋 友!),尤其是女生;第三要适当地说一些自己的情况,以博得对方的信任;第四

要告知生涯人物,您的采访是匿名的,不会在任何场合公开。

6.进行采访时有什么礼仪?

答:第一,言语要礼貌;第二,服装要得体,整洁是必须的,还要考虑被采访人 的身份和采访场地,做到得体就行;第三,手机当着被采访人的面关闭或调成静 音。

7.如何问生涯人物的薪资待遇等隐私性的问题?

答:这不完全是隐私。一般可以采用封闭式的方法提问,如您收入在2000-3000 元/月?3000 以上?另外,就是可以绕开生涯人物问这个行业、这种岗位的平均 收入水平。

8.生涯人物应该是成功的吗?采访中高层的人士更好吗?

答: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当然生涯人物应该是您自己比较认可的。在您采访的 生涯人物中一定要有初入职场的人,不要好高骛远。

9.为什么采访的生涯人物必须是3 个以上?

答:因为人数太少,其阅历和观点难免片面,难以让您收集到真实的职业信息,实践证明3 个已经是最低要求。

分享

1、分享内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情况,帮助同学了解到更多的职业形态与具体情况,结 合案例先谈谈生涯访谈的感受,做得好的方面以及不足的方面,然后对访谈后整理好的职业 信息进行分享:

行业、公司名称

工作的性质类型、主要内容、地点、时间

任职资格、所需技能

市场前景、行业相关信息

工作环境、强度

福利薪酬

职业的发展路线或通道等

工作感受、员工满意度

2、分享时间:第十二周的课(11 月10 日-13 日)

沉重的语文选修课 篇3

一、现象透视

选修课程侧重拓展学科视野, 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 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 重在一个“选”字,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

1. 认识功利化

选修课程的开设, 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 所以选修课程种类繁多, 分为五大系列, 几十种课程, 学校“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 选修有关课程”。 (1) 但事实上, 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云云, 皆成空谈。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影响, 目前很多学校在对语文选修课程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突出表现就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围绕着高考, 努力地寻找与高考要求相一致的课程来开设, 而那些对高考帮助不大, 旨在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选修课一般不在考虑之列。所以, 各选修模块之间的地位出现了不平等。譬如现代诗歌、中外戏剧、鲁迅作品之类的在现行高考中一般不会直接考的, 自然没有候选的资格, 即使再喜欢鲁迅, 面对高考, 也只好作罢。而古诗文阅读、现代散文、语言文字运用等与高考内容相关的选修模块是绝对不会被舍弃的。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因为古诗鉴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据笔者所知, 在江苏省内, 几乎没有学校不选它。而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除了常规教学外, 还选择了高考复习式的教学方式,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一路道来, 惟独忽视了一样———“鉴赏唐诗宋词, 是探寻‘美’的历程。” (2) 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延伸和加深, 成了为高考复习准备的一种课程, 而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创造性、审美性、探究性的内容微乎其微, 选修课程的实施充满应试的功利性。

2. 安排集中化

与认识的功利性相一致, 为了配合高考, 现在绝大多数学校的选修课, 选择权都由学生转移到了学校, 学生根本没有选修的自主权, 只能听命于学校的统一安排。各地各校在高二上学期必修五结束之后, 实施选修课程的过程中采取的对策都很一致:把“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 全校全县乃至全市统一规定选修几门课。以笔者所在周围学校为例, 全市各学校都把《唐诗宋词选读》当成了“必修”, 集中一段时间教授完, 然后准备《史记选读》等的教学, 让人感觉是在继续着必修六、七的学习。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准必修课”的角色。就教学方式来看, 绝大多数学校的选修课程的教学, 都采用集体选修的方式, 大家都学一样的。授课时依然以行政班为单位。老师、学生、教学内容都与必修课一样, 惟一不同的就是教材由必修变成了选修。这样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3. 教法必修化

新课标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 力求学科结构的新突破。必修教材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 内容比较稳定;选修课程体现选择性, 突出多样化。所以必修教材的实施可循序渐进, 注重课堂讲授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选修课的教学则可实行跨跃式, 以非线性的方式实施, 或研习, 或体验, 或探究, 或总结, 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容量可适当加大, 教学的节奏也可适当加快。

但是, 多年来的教学“程序化”已经使很多教师习惯“以不变应万变”, 将选修教材的教学完全等同于必修教材的教学。从诗歌教学来看, 必修教材的教学一般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然后进入诗作本身的赏析。而选修教材的教学就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比如《唐诗宋词选读》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单元,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指导学生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为话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从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乃至生活经历、情感起伏方面对李商隐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呢?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理想, 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仍旧只讲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诗作分析。使得《唐诗宋词选读》这门课成了枯燥的必修课。

4. 评价简单化

按照课程设计者构想, 学生在学习必修一到五取得10个学分的基础上, 必须至少再选修4个模块以取得8学分才能毕业, 考核似乎很严格。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将学分认定的权力交给学校, 从实际操作看, 虽然很多学校都制定了学分认定的办法, 但并没有严格执行。谁会让自己的学生毕不了业呢?所以这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选修课再差, 也会得到有关学分的情况, 学分的认定形同虚设。

且就考查的具体形式而言, 大部分还是像必修课一样, 用一张试卷即书面测试的方法, 并借此来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告一段落后, 曾经组织过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除了默写部分适当增加、诗歌鉴赏由一题变为两题外, 其他的跟高考试卷没有太大差别, 我不知道这样的试卷能测试出什么。

二、深层反思

选修课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很多, 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课程设计者的初衷, 未能起到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 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1. 应试教育的环境

无须讳言, 高考是横在课程改革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虽然考大学已经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但家长社会对考生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了, 高考承受了太多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传导到学校时, 学校、教师和学生在面临类似选修课程的安排时, 必然会做出十分现实的决定。开设选修课程拼命往高考上靠, 凡是与高考有直接关系的选修课程就开, 与高考没有关系的则不开, 所以《唐诗宋词选读》才会被所有学校选上, 而李商隐的无题诗则极少有人探究。学生的升学压力、家长的关注、社会惟高考成绩论学校成败的习惯, 这些无法绕开的现实就摆在选修理想的面前。面对严峻的现实, 美好的选修课理想必然会让位于残酷的高考, 也许这就是选修课面临的最大障碍。

2. 不切实际的教材

就苏教版的选修课教材而言, 它的编写者主要是一些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们参与选修课的开发, 有效地解决了地方学校编写人员不足、水平不高、开发课程难的问题。但是专家学者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他们并不在教学一线, 无法深入了解高中学生的实际, 如: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情感价值取向等。这就有可能使所编写的内容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显得艰深、脱离实际。其次, 专家学者与高中一线教师研究问题时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一样, 研究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 这些差异可能最终转化为教材与执教者之间的矛盾, 使执教者难以跟上编者的思维, 不能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从而削弱教师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 不能达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境界。

3. 疲于应付的管理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实施选修课程, 让学生自由选课, 势必要打破现行的班级授课制, 代之以“走班制”的教学模式。要彻底地实行班级重组, 还要保证选修上课时间的同步, 没有足够的教室, 没有充裕而灵活的教时, “走班制”只能成为一个理想。另外, 完全实行“走班制”教学, 冲击到原有班级管理与校园秩序维持的基本模式, 容易出现校园秩序混乱、学生疲于奔波、上课无序的局面, 难免会引起学校与教师的担忧。选修课程理论上的选择性与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之间存在矛盾, 学校的规模、设施条件与管理上的困难限制了“走班制”教学的推行。

4. 有待提高的教师

无论新课程看起来有多科学可行, 它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者和执行者———教师的身上。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选修课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取得成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种类繁多, 如果真正按照新课标的构想来实施, 按照学生的文化需求来开课, 学校现有的语文教师数量有限, 很多学校目前很难按新课标要求开足开全选修课, 师资力量的不足成为选修课程发展的现实障碍。所以目前的选修课大都是按现有的班级建制开设, 采用一个老师负责所有选修模块的模式。可想而知, 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们目前的高中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吗?选修课程的实施, 是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及专业技能提出的挑战。比如开设《唐诗宋词选读》, 教师不能仅是作贩卖教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的二道贩子, 而必须有比较厚重的古诗词修养, 能独立评价唐诗宋词。而这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的。

总之, 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让人感觉沉重。我衷心希望语文选修课能在各方努力下插上轻盈的翅膀, 带领师生飞向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创业者的选修课 篇4

2012-08-20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高校须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

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作出了明确规定。

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文件要求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相关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和组织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任务,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

如何激发选修课的活力 篇5

一、在“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教学中我们举行了“级部诗歌朗诵比赛”。

赛前准备有三项:

1、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 确定诗歌朗诵会评分标准:普通话3 0 分、情感表达3 0 分、朗诵技巧 (节奏韵律) 20分、基本素质 (音质音色) 10分、肢体语言5分、着装5分。

2、先进行小组内比赛, 选出候选人;再进行班内比赛, 评委由各小组选出;最后各班选出的优胜者参加级部比赛。

3、发布比赛篇目顺序, 发动各班同学撰写主持人串台词, 同学评议推荐, 从中选优以备比赛之用。

正式比赛由各语文老师和学生代表担任评委, 全年级学生参加, 赛场用标语条幅营造气氛, 聘请学校对唐诗宋词有研究的老师致开幕词, 学生担任主持;赛后给优秀选手颁奖, 奖品是《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 同时由学生评委临场发挥说一段颁奖词。

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擅长朗诵者的才能得以展示, 更在于各种综合活动使全体同学参与其中, 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朗诵古诗的积极性, 同时确定诗歌朗诵会、撰写主持人串台词、发布颁奖词, 使学生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在“古代小说选读”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将中国古代小说改成评书并表演”的综合活动。

活动前准备有三项:

1、教师在活动前印发有关评书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评书的特点。

2、学生先熟悉课文, 了解课文思想内涵, 再大胆尝试将其改成评书。

3、成立活动小组, 本小组成员必须是选取所学单元的某一篇课文作为改成评书的蓝本, 并且必须首先要自己改编创作, 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进行交流、再创作, 每组组长一名, 主创两名, 记录员一名, 评委一名, 点评一名, 表演者一名, 组长征集组员意见。

活动过程是:

1、提供提供改写表演范例。选取《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前的一段原文, 学生朗读, 再让学生听由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演播的“武松打虎”前的一段,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 让学生明确改写的侧重点, 体味改写的具体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改写, 教师提醒在思想内涵上要忠于原作, 丰富那些能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情节和细节, 表演不超过5分钟。

3、教师公布评书评分标准, 学生推荐的评委, 记分员到位, 进入表演阶段。各组评委点评, 教师宣布成绩, 评出前三名, 获奖代表发言。

众所周之, 这种活动历史悠久, 中国古代文学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受了民间说书的影响, 进行这项活动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源起, 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改写、表演掌握了书面语与口头语言的不同, 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区别, 提高了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 在合作学习中获得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在“史记选读”教学中我们也穿插了一系列活动。

1、“蜜蜂”行动:

这个选修模块涉及到很多文言知识, 所以我们让学生每天积累文言知识小卡片, 小卡片上只涉及一个知识点即可, 如写出这一课中出现的一个重点实词或虚词在本课中的所有例句, 后面写上它们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也可以只整理一个特殊句式在文中的使用情况。课前老师可以提问, 同学交流。通过一点点的积累, 逐渐实现文言知识由点到面的突破。

2、“啄木鸟”行动:

检查影视作品小说中改编的不规范现象。让学生利用周末和其它休息时间多注意生活中对史记故事的改编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作好记录写成小评论。———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史记中人称使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服饰、座位安排等相关知识的认识。

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本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文内容, 从而通过激发学生自身动力, 提高语文素养, “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由“好知者”向“乐知者”的转变, 让选修课也能百花齐放,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芬芳!

摘要:如何才能把选修课上好, 本文依据不同的选修模块, 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活动, 如朗诵比赛、评书表演、知识卡片积累等活动, 探索能激发选修课活力的方法。

一堂有用的数学选修课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选修课

一、设计亮点

课堂案例均自于师生课前搜集的优惠促销活动.采用情境演示学生更能进入角色, 理解问题之所以然.结合角色扮演法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与交际能力, 让学生能了解和学会评价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同时以行动为导向采用分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详细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内容简析

现在的商场竞争非常激烈, 促销是各商场争夺客流的重要手段, 目前商场应用最广泛的促销活动是“打折”“满减”“买赠”和“返券”, 这也是最让消费者动心的四大主流促销模式.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认识“满减”“买赠”“满返”等力度空前促销手段的实质, 尽享优惠生活, 学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深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学情简析

选修课的对象为高一学生.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学习兴趣不浓、信心不足,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其最关键的原因是学生平时看到的只是抽象枯燥的数学, 认为数学无用, 没有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若能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 职高学生也能表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一面, 而且职高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动手能力强, 对感兴趣的事情接受能力较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当下促销活动的实际本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逐渐形成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生活态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点、难点剖析

通过对各种优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学会从数学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同时掌握各种营销策略, 为今后的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础, 这是教学的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方法及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七、教学平台与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网络平台、手机、金数据网站.

八、课前准备

1.搜集学生及周边朋友在生活中遇到的优惠促销活动详情.

2.在金数据微信系统中让学生做几道关于优惠活动的比较题, 了解学生对优惠促销的认知水平.

3.在选修课班级的群里用金数据网站发布、提交和查阅作业.

九、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现在社会的消费情况和学生的作业调查情况, 阐明本节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师:在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的今天, 实体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许多店铺面临着关张的危机.像万达, 在全国90多家门店中今年就有40多家因亏损导致关张.

师:留下的商铺如果想要继续生存, 怎么办?

师:优惠促销是他们经常选择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争取消费者, 创造出良好的市场销售态势.同时, 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鼓励消费者大批量购买商品, 创造出“薄利多销”的市场获利机制.

问题1:在现实生活中, 你看到过哪些商家搞过什么优惠促销活动?

问题2:你曾经参加过什么促销活动呢?

问题3:促销活动对你有吸引力么? (本来不打算买的东西, 会不会因为在搞促销而购买短期内还用不着的物品?)

展示不同商家的一些促销活动广告让学生了解当今商业界中经常使用的一些优惠促销手段, 引导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优惠促销无处不在, 让学生对优惠促销活动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目标达成预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提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终身受益的一种消费态度:生活条件好了, 对于生活必需品, 纠结的不是买或不买, 而是怎样买才最优惠.布置好本节课的活动方案, 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各种消费优惠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优惠无处不在, 只有弄懂优惠本质, 才能尽享优惠.

2.模拟教学, 认识促销

本节任务:看清各种优惠活动的本质, 怎么样才能更优惠, 使优惠尽在掌握中.

【场景1】播放视频1, 杨胡杰和同学一起到万达的涌上外婆桥就餐, 一共消费了193元.结账时, 杨胡杰说大众点评上有85元抵100元的优惠券, 除我们吃了193元, 200元不到, 那就买一张券吧, 于是杨胡杰打算在手机上买优惠券.

问题1:你觉得照他们的方法, 买一张券, 实付多少钱?

问题2:换成是你的话, 你会怎么付?并做解释.

知识点:计算、代金券优惠的理解.

师:显然, 85元抵100元, 如果只买一张券, 他们还要再付93元, 而这93 元虽然不到100 元, 但是超过了85元, 所以值得购买.可想而知, 要在江湖混, 算计是多么的重要.

目标达成预测:通过学生的这些消费经历, 促使学生对如何才能优惠再优惠产生兴趣和思考, 对后面的教学也充满期待.产生“算计很重要”的观念.日积月累,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场景2】某同学去逛万达的耐克店, 里面的换季产品在搞促销活动- - 买一送一, 即挑选两件商品, 只要支付价格高的那件商品, 就可以得到另外一件;或者你也可以直接选择打6折, 优惠活动千载难逢.他看到一件心仪已久、价值540元的外套也参加活动, 为了不错过买一送一的优惠, 他又挑了一条340 元的裤子, 然后去结账.服务员问他选择哪种优惠方式, 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买一送一!”

师:一般人都会觉得买一送一划算, 几乎接近半折了.

问题:分组讨论一下, 怎么买划算?只要付多少钱?

提示:通过计算比较, 让学生明白优惠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优惠根据价格不同结果也不同.

模拟演练:假如你去店里购物, 540元的这款外套你也很喜欢, 又有像买一送一这么优惠的活动, 针对商店里的另外三件物品, 你若再挑一件, 该怎么买单?请每组选好购买物品后, 选择优惠方式, 贴到前面.

阐明理由, 组织点评.

【场景2拓展1】“做一个善良的服务员”:店里这款外套卖得很畅销, 很多顾客会因为看中这款外套和买一送一的活动而来购物.那么服务员在结账时, 怎么回答顾客的问题:“我挑了两样, 贵的这件是540 元, 怎么付划算呢?”

问:如果贵的这件商品是540 元, 另一件商品价格不确定, 那么服务员如何给不同的顾客快速地给出建议呢?

提示: (1) 设第二件顺带的商品的价格为x, 计算x为多少时, 买一送一划算, 即540< (540+x) ×0.6;多少时六折划算, 即540> (540+x) ×0.6?

(2) 服务员在操作时可以统一以360 元为界限, 第二件商品若超过360元, 建议顾客用买一送一促销活动支付;如果低于360元, 则选择6折支付划算;若价格正好360元的话, 两种方法都可以选.

3.方案制订, 综合应用

【场景3】我们学校去年开始设立了学生创业街, 里面有卖水果卖零食的, 还有代收快递等.开学一个多月来, 水果店的生意不是很好.如果今天让你们团队来经营这家水果店, 请你们结合学生人群的消费特征, 策划一些优惠促销方案, 吸引更多的同学来购买.

小组合作组织过程:

1.明确任务目标.

2.研究现实情况 (学生这个消费人群的特征, 使方案针对性更强.)

3.集中各种可行方案, 作出决策.

4.展示各组成果, 阐明所立方案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5.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目标达成预测:通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以及这堂课的讨论,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优惠促销方案, 会懂会用, 才是最高境界.在这个分组教学中, 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东西.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2015年宁波市“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一堂展示课, 试讲过多次, 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修改和收获, 最终形成该课.选修课的开设是新课程开发的重点和亮点.而本节课立足于生活, 强调数学思维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仅是学生, 连后面听课的近100位数学教师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大家都感觉到了在社会中消费, 如果不算计, 就会吃眼前亏的道理.而有些学生和教师, 在这之前是没有这种意识的.让学生养成计算、比较的意识, 也是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而本节课的突破之处, 也是成功之处, 在于摒弃了用文字呈现一道例题的方法, 而是采用真实的生活情境 (视频和表演) 制造出问题, 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进入思考, 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道理.

有位班主任在课后问一位学生:“胡老师上的那节课怎么样?”学生兴奋地告诉班主任:“这节课太有趣了, 很有意思.要是我们以后上课都这样就好了.”这节课能让学生觉得有趣, 说明学生对这节课从心底里产生了喜欢, 只要喜欢了, 还有什么会学不好呢?

通过这节课, 我发现我们平时的教学都过于死板, 导致学生上课没兴趣、睡觉, 更不用提做作业了.其实只要教师改进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 完全可以把学生拉回到课堂中, 让学生积极参与.我发现, 选修课的加入, 势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云.由“数学生活化”的哲学基础引发的教学反思[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6) .

[2]郑毓信.国际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3) .

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及其他 篇7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的两个部分, 是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高中语文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把二者放在不同的地位, 充分认识二者的设置目的和不同功能, 教师据此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从以下两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先说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必修课和选修课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两种类型, 它们在教学上的联系和区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简称《新课标》) 有阐述: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 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获得发展———即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同时《新课标》还指出, “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 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也应该体现基础性……”。显然, 二者在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方面有着共性。“重基础、重均衡”是必修课教学的特点, “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选择、促个性”是选修课教学的特点。

选修课程与必修课在“课”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是语文课程内容专门化的排列, 其根本还是语文内容, 必须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完成学习过程。因此, 凡是必修课常见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适用于选修课, 教学仍要遵循, 不能抛弃已有的成功的教学方法而去创造一套新的教学方法来与之相配合。

当然, 又因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选修课存在着内容侧重点与培养目标等的不同, 因而选修课也有着必修课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思路。由此可见, 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教学目标上, 两者相互衔接, 共同提高;在教学内容上,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在教学形式上, 两者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但二者又有区别, 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 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前者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 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后者则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因而, 必修课具体, 针对性强;选修课重拓展, 探究性强。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探索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浅谈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司马迁文选的教学区别。

再说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法

我校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是人教版的, 尽管人教版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教材的课程模块设计和课程内容安排的主次、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对司马迁文选的编排上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一是在初中语文已学司马迁文选———《陈涉世家》《李广》 (两文均为节选) 的基础上, 选录了《鸿门宴》 (必修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必修4) , 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学习;二是在选修教材中录入司马迁的《项羽之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三是读本中选录了《魏公子列传》 (读本4) 、《报任安书》 (读本5) 要求学生自读、自学, 这是对“必修课”延伸。

必修、选修教材中司马迁文选及读本中《魏公子列传》的共性是传记类体裁, 它们与《报任安书》 (读本5) 这篇作品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静言思之, 它们共同地体现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表达出的生死观, 前者是具体而生动的“范例”, 后者是“纲”, 在课程功能上是对前者的拓展、提升。在实际教学中, 如何处理司马迁文选教学呢?

由于“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对必修课的教学要抓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落实每一个细节, 这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也是其它学科乃至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等方面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着力于达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能够达到增强其文言语感的目的等。所以在教《鸿门宴》《项羽之死》 (均选自《项羽本纪》) 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各课的教学设计中都要注重文言实词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虚词 (意义和用法) 、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等的识记和理解, 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了解传记文章的叙事方法、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及传主的形象。此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传授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以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文言的能力。但是要注意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传授和积累, 也要通过各个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探究。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可组织学生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四, 理解作者评传的含义, 并讨论蔺相如“勇”的真正内涵, 这就为以后学习选修五中的《报任安书》, 进而理解司马迁的生死观作了铺垫。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选修课中也要始终结合教育的终极目标来实施, 即选修课在教学上要与必修课的内容和方法相联系, 兼顾二者衔接性和综合性以及语文能力、素养的一致性;在制定目标时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教法的选择上要更为灵活和自主, 选修课的选择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如在教授《报任安书》 (节选) 时, 这是一篇抒情浓郁的书信, 兼具叙事和议论, 是司马迁虽遭遇一生坎坷却卓然于世的真实写照, 是作者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是其生死观的直接剖白, 也是解读司马迁和《史记》的切入点:他对生死的看法具体体现在对《史记》人物的评价中。教学时一则遵循文言文的教学规律, 重视文言基础的夯实, 让学生读懂课文。二则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从本文内容出发, 合作探究司马迁为什么在奇耻大辱的窘境下本可一死了之, 却不自杀而隐忍苟活?辅以本文删节内容和司马迁家世的补充, 并要求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和探究分析, 教师再作必要的指导, 归纳如下结论:生死决择——重于泰山的生死观;倜傥非常———扬名显身的理想追求;发愤著书———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自身尊严———高贵独立的人格精神。司马迁在惨遭李陵之祸而面对生死两难之时, 正是由于他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 著成鸿篇巨制———《史记》而名垂青史。三则启发学生联系所学、所知的《史记》中许多传记人物的结局, 并用能体现他的这种生死观的生动而具体的事例加以印证:有为国事而死的陈胜 (《陈涉世家》) ;有羞于对刀笔之吏, 愤而自杀的李广 (《李将军列传》) ;有不畏强暴, 敢于刺杀秦王的荆轲;有愧对江东父老而自杀的项羽;有以死督促信陵君救赵的侯嬴……无不体现他悲壮浓烈的生死观——生, 生有所值;死, 死得其所。四则让学生观看《史记》与之相关的影视等, 举办观后感、讨论会、读书报告等活动, 让学生倾情阅读, 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还可在学生丰富阅读传记的基础上, 尝试写作小传、自传,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 教学上做到知识与能力兼顾, 突出人文素养。

语文科是开放的学科, 它既需要课内教学, 也需要课外延伸。新课程改革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会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 可在必修课、选修课之余, 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 师生或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拟定与《史记》人物传记相关的研究性课题, 合作探究。如指导所带高二 (13) 班“独树一帜”学习小组 (组长周威) “专题探究《项羽——悲剧英雄”。该小组通过阅读《史记》中《项羽本纪》及其他传记中涉及项羽的资料, 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 查找、收集评价项羽的资料,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化《项羽》一文传主性格、思想、悲剧根源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不仅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 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探究学习的参与过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选”法 篇8

可以说,选修课的开设为高中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界,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从教育理念到课程文化,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理想并不等同于现实,必须看到,选修课的实施实践并不那么美好。选修课的实施,正处在摸索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又无从下手,使得一线教师往往感到迷茫。

选修课的核心在于课程的选择性,选课是选修课的第一个层面,这是毋庸置疑的。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福建省大多地市选用人教版选修教材,根据这一要求,总共编选了16本教材。教材如此丰富,课时如此有限,如何选课就显得至关重要。选课由谁来选?选课的标准是什么?选择怎样的内容?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只有掌握好选修课的“选法”,才有可能实现选修课的目标。

一、兼顾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意愿

选修课由谁来选?答案似乎很明确:由学生来选。可是,从选修课的实施现状来看,似乎并非如此。首先,选修课所用教材均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参与到这个选择的过程;其次,选修课设计中提到的在课程自由选择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这种师生均非常感兴趣的形式,由于学校考核制度与硬件条件的制约,在大多数学校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书面字眼;再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选课有绝对的话语权,老师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非常便于操作,也非常自然。这样,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特征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那么,是否应该把选课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似乎符合选修课改革的精神,但是不现实。在走班制受到种种制约无法在中学普及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目前最佳的选择。班级授课制是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和喜好的。在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放手让学生选课可能会彻底搅乱学校的教学秩序。

因此,选课必须兼顾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集中统一,既要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个人兴趣爱好,又要考虑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的推进。在高二上必修五的课程即将结束时,将选修课程向学生公布,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在选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从两轮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小说类的选修内容比较感的研究报告。

这样学习,学生在小组中不断进行合作和交流,就可以有效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水平,从而为以后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应用探究性的学习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新课改下比较实用的学习策略。

结语

探究性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策略。在新课改下的高兴趣,选择小说欣赏的学生相对较多,此外选择《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的学生比较多。其次,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问题进行选择。比如《语言文字应用》学生选得比较少,但实际上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比较匮乏,语言运用方面的短板是制约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最好能进行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所以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些比较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再次,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外传记选读》和《新闻阅读与实践》。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一个选择。比如学生选择了《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总共九个单元,选编了古往今来十八部小说,其中大多是长篇小说。倘若整本教材都学习的话,其他选修课程就不用学习了。因此,教师要进行选择,择其精要而教授。

二、兼顾课内整合与课外延伸

语文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内与课外似乎是很难界定的。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有道理。美国中学就没有所谓的“语文课”,他们认为在任何学科都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与机会。因此,在选课时,可以有效利用教材,精心选择,大胆取舍,做好课内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拓宽视野,纵深挖掘,将选修课延伸至课外。

课内的整合在于通过求同存异,将知识归类、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可以将所选诗歌进行归类整合。比如按照题材、诗体、诗人、时代、内容等。按题材编排,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记游诗、励志诗等。重新归类后,学生可以循着不同题材的诗歌,进一步明确其各自的特点及风格,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学习散文部分的第一单元时,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按照这一主题,可以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同题材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在塑造形象方面,诗歌散文是各有特点的。

课内整合是对教材横向的处理,而如果要纵向挖掘,就必须进行课外的延伸。课外的延伸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比如,《中国小说欣赏》选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情真意切释猜嫌》,凭这么一个片段不可能真正了解《红楼梦》,因此必须适当地进行课外延伸。

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不仅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更应该是能力的延伸。比如:通过知识的延伸,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整理、概括、归纳、分析的能力。比如《文化论著研读》不仅要“整体了解论著内容”、“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要“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由此,选修课走出课堂,拓宽学习的渠道,尝试各中语文学习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是适应时代的潮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具有重要作用的学习方式,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王治闲,王翔.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9).

[2]刘根林.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3).

美是教育的宝石

陈东军

(徐州市丰县欢口育英初级中学,江苏徐州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有限,对课文静止、平面的语言及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美难以领悟、体会。因此,教师需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进行美的教育,捡起曾丢失的那块宝石。

一、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在处于身体迅速成长的时期,往往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爱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教学理应顺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因此,新课标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每天走进教室,就会觉得迎面扑来勃勃生气,眼前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学生,是一群蕴藏着智慧,洋溢着情感,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成人已很少具有的可塑性、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比成人更富有情感,更充满活力。教学需要美,美是教育的宝石,这块宝石就在老师备课笔记的旁边闪烁着光亮,是拿起,不是放下,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教学往往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丢弃了那块宝石———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没有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教学的主动性又如何体现呢?教学手段的运用,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教学手段实际上是种有利于学习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兼顾个性发展与高考备考

选修课关注的是学生个人兴趣与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处理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和职业潜能的关系,因此选修课教材的编选是审美与实用并重,共性与个性并存。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行的人教版选修课的16本教材,都与高考的考试要求息息相关,只是有些关系直接,有些关系间接。因此,选课时应该兼顾个性的追求与高考备考。

高三的复习内容庞杂,任务艰巨,如果能够在高二选修时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考点有序地“化整为零”地进行渗透,高三复习就会轻松许多,从容许多。而且,从福建省高考的考试要求来说,有许多考点的复习是不能留待高三才进行的,比如“文化经典”的复习,绝非高三几个星期就可以完成的。选修课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将高考复习“化整为零”的平台。

在现行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先秦诸子选读》对应的是“文化论著”考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的是“诗歌赏析”与“文言文阅读”考点,小说类欣赏与散文类欣赏对应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新闻、传记等选修课程对应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语言文字运用》对应的是“语言运用”考点,《文章写作与修改》对应的是“作文”考点。这些对应关系十分密切,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关于“诗歌之部”,

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要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产生一种愉悦感。因为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获得的。没有学生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

二、让学生充分地活动

让活动进入学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活动的前提条件,必然受学生的欢迎。但是从“学生”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地位的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也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促使学生带着情感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教学过程随着学生的活动推进,再利用角色效应进行,课堂教学比起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就丰富多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既然如此,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就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而要突出教材重点,针对教材特点,突破教材难点,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能力训练相结合,从而强化基础。应该看到,人的诸多能力事实上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提高的。很难想象一个关在屋子里死读书与外界很少交往的人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他们似乎感受到了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活动三个单元分别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正好与诗歌赏析的三个考点相对应: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赏析古代诗词的形象、意象、意境,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相关的考点,但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莫大帮助。因此,在选修课的选课与教学过程中兼顾个性的发展与高考的备考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学目标的设定选择相应的课程。一般来说,《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选修的学生相对多一些,占用的课堂教学的课时数多一些。而其他课程则可以采取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选修。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学习;二则通过校本教育的平台进行学习。

完善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探析 篇9

目前各高校均在开设公选课 (以下简称公选课) , 开设公选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深层次开发自我潜力。据笔者多年的参与体会以及听师生所议, 从中感悟到并作了思考, 认为不应该将开设公选课的目标定位培养人才上, 而是应该培养人。换而言之, 就是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 成就其人生的幸福感与学习的愉悦感。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公选课的目的在于关注与服务学生, 让他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看到学生需求, 尊重其需要, 支持他们全方位发展, 重视人的品格养成, 这些内容在专业课中是难以完成的。因此, 学校所开设公选课, 首先应具备开放性、共享性、兴趣性、多样性、可选性, 让学生凭自身爱好参加公选课是开设公选课的追求。

2 公选课管理模式

我校于多年前就开设了公选课,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现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公选课选课管理模式。且不论其效果, 仅从操作上看, 公选课选课的流程可以归纳为“三次选课”的模式, 即第一次选课, 学校向各二级学院下发选课通知, 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网上选课, 学校对学生网上选课的结果进行数据筛选, 然后向全校学生公布筛选的结果;在首次选课筛选结果的基础上, 未选到课的学生可对有剩余名额的相关公选课再次进行学生网上自主选课, 即第二次选课;如果此次仍未能选到感兴趣的公选课或已选上公选课与必修课有冲突的, 则需要学生到二级学院填写纸质的表格, 进行选课或退课, 即第三次退改选。二级学院对公选课选课的组织与管理, 主要是由二级学院的教务办对学校下达的选课通知, 及时地组织安排本院学生的选课工作, 对初次选课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网上选课辅导。并在每次选课结束后, 对本次选课的情况向每个班级进行反馈,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选课情况, 为今后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打下基础。

3 公选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方面

(1) 经多年的实践, 笔者以为, 主要是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选修公选课的目的以及对自身发展的意义认识不清, 对自身知识需求不甚明了, 因而使选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 选而不修, 部分同学选修公选课, 不是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 而是为了获取学分, 从而导致部分参加公选课学习的学生学习松散, 最终违背了公选课的开设初衷, 造成了非常大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3.2 教师方面

(1) 公选课的修读对象来自全校不同二级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 授课对象复杂, 难以把握尺度, 加之学生听取公选课时间填充式的多, 无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2) 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存在重必修轻选修的观念, 少数教师备课不充分, 未制定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对公选课实际形成了“宽进宽出”的管理, 使部分投机的学生, 轻易地获得了学分。

3.3 学校方面

(1) 课程失衡, 缺少顶层设计, 受现有师资力量及水平的限制, 难以开设数量多、质量好的跨专业的公选课课程, 导致种类、门类和课时等都达不到学生需求,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 对有些课程的选课对象作了一定的限制, 减少了学生可选范围, 形成了实际上的“二专业”课, 导致部分学生选不上课或者选错课。给二级学院的选课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4 对策分析

作为学校组织方, 应出台顶层设计, 进一步规范公选课的开课流程, 并考核教学效果;加大宣传力度, 印刷出版相对稳定的选课指南提供学生学习;另外在学生选课前, 学校应组织所有开设公选课的老师进行面向学生说课, 让感兴趣的学生前去试听, 以克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针对课程失衡的问题, 一是有限制对象的课程, 学校可不列入公选课范畴, 应由其他开课部门或学院作为课外的辅导课程开设。作为顶层设计对开设公选课有一定的要求以及规定动作, 如规章制度、课程标准、开课范围、考核要求、奖励制度等。学校的二级学院应根据各自的师资状况, 负责地、有效地组织落实, 开出一批综合性、新兴性与边缘性等公共、人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公选课, 以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应动员教师, 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面, 根据公选课的要求, 设计出一整套教学流程;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 站在新技术的前沿, 开出具有全校影响力的公选课;在授课时要与学生互动, 有效管理课堂, 设计好每一节课, 使自己成为全校学生的名师。学校以及二级学院均应加强监管力度, 应正确指导学生选课, 做足宣传工作, 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增加理性选课;采用选课指南、网上选课辅导等应是可行的办法。学校要制定专门的考核管理制度, 针对公选课、老师及学生, 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5 结束语

目前社会提倡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校亦在强调, 我很欣赏陶行知老先生又一句铭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手脑双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只要所有教育者重视公选课, 让其成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久的将来, 公选课同样会出现一校多品牌, 一师一专牌的蓬勃生机, 从而使公选课展现潜力, 使教师充满活力, 学生充满智慧。

摘要:公共选修课 (以下简称公选课) 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突出高校以人为本, 促进其朝着多方向发展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开设公选课存在的利与弊以及质量与管理, 根据自身感受作了探析。

关键词:公选课,质量,管理,提升

参考文献

[1]方韬.论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及发展方向[J].科教文汇, 2007 (8) .

[2]张瑜.大学生公选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9) .

上一篇:教育结合论文下一篇:耕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