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体系

2024-09-08

照护体系(通用10篇)

照护体系 篇1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增长至29.9%的高水平[1],与此同时,失能老人比例也将迅速上升,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完整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护保险为核心、服务机构为主体、服务标准和规范为准绳,辅之以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成为整个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2]。而我国的长期照护服务起步较晚,长期照护一词也是译自英文“long term-care”,早期用语比较混乱,有侧重日常服务的“长期照料”,也有侧重专业医疗服务的“长期护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为失能老人提供的服务不只限于单一的内容,更偏向照料加护理的综合概念,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成为政府努力的方向。“十二五规划”中也将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提上了新的战略高度。因此,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于正在摸索中前进的我国来说,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各国的服务体系各具特点,通过比较,取其精华,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依据。

1 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全球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2世纪,从12世纪至15世纪,英国为老年人建立了700个庇护所。1546年,英国各地市民组成委员会管理照护机构。美国效仿英国建立了一些类似的机构,到18~19世纪,养老院已经十分普遍[3]。美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1965年之前长期照料服务只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一个内容;1965年到1990年为扩张阶段;1990年至今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长期照料保险制度快速发展[4]。德国的全民长期照料社会保险法于1995年正式生效,规定“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5]。英国于1991年发布《社区照护白皮书》,强调以“促进选择与独立”为总目标,现已建成分工明确、条理清晰的老年照护体系[6]。同在亚洲的日本1963年颁布的《社会福利法》规定对长期照护服务需要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机构,开创了日本设施护理服务的模式。2000年开始实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老年人的医疗和照顾提供服务[7,8,9]。

2 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2.1 现状比较

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摇篮,也是社会安全网最完整的国家;日本的平均预期寿命在世界上位居第一,养老经验十分丰富;美国的商业照护保险发达,实行市场化的长期照护模式;而英国缺乏法定的照护服务制度,使用护理津贴作为社会福利手段,将优先的服务资源提供给特定的人群。因此,以德国、日本、美国、英国为例,分析比较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护体系[5,7,10,11,12,13],见表1。

2.2 各国的特点

2.2.1 筹资方面

德国与日本采用的是社会保险模式,这种模式在个人贡献与收益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强调风险共担,即个体在年轻时开始为照护做准备。美国与英国则是基本安全网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下的筹资通常由国家和(或)地方的税收,以及使用者自付的费用组成,只有少数人可以获得享受公共资源的资格,通常是以需求为基础的,且条件非常苛刻。筹资的另外两种模式——普遍性与累进制普遍性筹资模式,都是以国家税收为基础,以北欧发达国家为代表,普遍性较好,对国家财政的要求高。

2.2.2 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四国的照护服务内容都包括日常生活的照护、医疗照护以及社会服务等部分。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最高,其包括的服务也最为完善,不仅涵盖如来访护理、来访看护、居家康复训练、居家护理、痴呆老年人的生活护理指导、居家疗养指导等13类居家护理项目,还涉及老年人保健设施等3类设备护理项目。美国的姑息照护也为面对不治之症的老人提供服务,缓解他们的痛苦。服务方式主要有居家、社区、机构照护三种,居家照护是使老年照护的主要场所回到家庭之中,支持不仅来源于家庭,还有一定的外部支持可以依赖,英国与美国更加强调家庭成员的照护。日本老龄化程度高,家庭无力承担全部照护责任,社会化服务就起到很大的作用,社会化服务包括社区照护,为生活在社区的需求提供照护。机构照护,是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中最常见的类型。照护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取决于老年人的需求,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不同层面的长期照护服务平台来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

2.2.3 费用负担及服务对象

德国是由个人、企业与国家共同承担保险费用,提供服务时间或现金津贴给经过评估的各级失能人口;日本采取强制的形式,由政府与个人共同承担保险,经过评估的失能老人及因限定疾病引发障碍需要照护者,利用服务时缴纳10%的费用;美国的老年医疗照顾与救助为一部分老年人及失能者提供照护资助,而购买了商业保险的失能与认知障碍者在经过评估后也可以得到偿付。英国利用税收,解决经过评估低收入且需求强烈人口的照护问题,另有部分非常富裕的人群拥有足够的钱可以购买服务。

2.2.4 提供服务的人力与质量控制

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考核机制,比如德国与日本的福利士(员)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具有从业资格,与我国照护市场以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为主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各国也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比如德国开设老年护理教育,主要培训老年护士与老年护士助手,美国为护理人员提供包括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继续教育的机会[14]。另外,对照护服务的质量也有严格的控制措施,如英格兰由中央政府出资支持社会护理监察委员会、一般性社会护理委员会及卓越社会护理研究所以解决长期照护服务的质量问题。日本颁布了非常详细的机构结构及人员配置要求,由地方政府进行检查,如果配备不符合要求,则以减少项目拨款作为处罚。美国通过了两个服务标准,由全美长期照料服务检查信息中心负责监督与检查[15]。

3 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这些国家形成相对健全的照护模式,也都是结合实际国情发展起来的,各有不同。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正处于改革与发展期,有必要吸收各国发展的长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长期照护之路。同时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最新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达到1.79亿,为老年人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势在必行[16]。目前我国的资金筹集类似于基本安全网模式,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提供给少数人群,但各地实行的政策不一,国家对长期照护服务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小。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控制长期照护资金的筹集。由于照护本身包括专业医疗护理,笔者认为德国实行的将长期照料服务社会保险绑定医疗社会保险的做法非常可行,而商业长期照护保险作为商品,只能作为长期照护筹资的辅助手段,不是全民老年照护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其次,国内的老人主要接受家庭照护,在传统的家庭照护不断弱化的背景下,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发挥社区与机构的照护功能,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再次,我国现行的照护政策主要是“补缺制”,在经济实力增强的背景下,应该逐步走向“适度普惠制”,覆盖所有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群。最后,长期照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于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和企业,几乎都没有接受过培训,基本上是边干边学,对服务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17],很难满足当前老年人的需求。而且在长期照护服务的监管方面,我国也处于缺失状态,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格认证机制与服务质量控制机制,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照护体系,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充分可及的服务。

瑞京:学习台湾医疗照护模式 篇2

卓国金的人生轨迹,几乎是所有莆田系民营医疗大佬的缩影。

十几岁跟着老乡出来打工求生,摸索着进入医疗行业,25岁时开了人生中的第一家民营医院——创业之初仅有12个病人,三个退休医生三班倒。18年来,卓国金开了11家糖尿病医院和门诊部。

身为董事长的他对《中外管理》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让台湾医疗的“照护模式”在大陆落地生根。

事实上,让卓国金无比钦佩的台湾医疗模式,瑞京糠尿病医院正在努力学习、取经。

台湾医疗的魅力在哪儿?

台湾医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2008年两岸通航,卓国金开始去台湾考察医疗发展,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台湾医疗的整体水平,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在台湾,很多人一辈子就认一个医院;在台湾医院,经由电话回访产生的回诊率高达60%。

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最优秀的医生和贴心的服务,收费却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英国的六分之一、新加坡的二分之一,以六七折的大陆价格,就能买到很多高品质进口药。

台湾医院的80%是民营,50%以上的病床属于民营医院;全省高考前3000名才有机会进医学院,再经过长达12-13年的锤炼才有机会成为主治医师;台湾医生做事严谨而又分工精确,由团队协作确认诊疗方案而不迷信专家;程序极简,全程信息透明,没有“红包”和黄牛号,连病人家属的紧张担忧都照顾到。

2014年,在医院运营专家吕明湖帮助下,瑞京得以与数批台湾知名医疗机构交流互访,交流最后成了培训,台湾团队手把手教技术、教管理、教礼仪、教服务,卓国金既惊讶,又感动,却又说不出来太多漂亮话,“傅茂祖教授、游能俊院长、李洮俊院长……他们的信任,我不能辜负。”

“以病人为中心”、“用心做事”的台湾精神让卓国金有醍醐灌顶之感:瑞京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多年间频繁考察欧美、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后,他决定建立“台式照护模式”。

民营医院重在“生命关怀”

做民营医院,要想和医保体系支撑的公立三甲医院拼医生、拼技术、拼口碑、拼低收费,简直是作死。

与其他专科不同,糖尿病是长期慢性病,最难的不是治疗,而在于病人日常习惯与心态的精心维护,故有“富贵病”之称。而公立医院的糖尿病科室常被边缘化,病人体验差,同时由于并发症的隐患,可能要连续更换科室或专科医院,无形中增加时间成本。尽管这样,人们还是宁愿挤破头去抢公立知名医院的专家号。对此卓国金说,首先是因为“不信任”,其次是“不知道”。

卓国金认识到:提升服务品质,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

1997年,卓国金在山西创办自己的首家医院时,最初只治糖尿病,后来根据当地的就诊数据增设了常见并发症对症科室,这种做法延续到后来的每家分院。瑞京现在的定位是“特色专科”,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推行个体精细化诊疗。这种模式可以大大降低误诊率,便于病人“一站式”解决问题。有的人在瑞京结束了20多年的高血糖,有的人则避免了截肢、失明等风险。

2014年引入台湾“照护模式”后,瑞京医院推出一系列完善的问责制度,承诺“不满意就退钱”。要求员工,每次诊疗后,三天内必须电话回访表示关心,并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醒病人怎么自我管理、打多少胰岛素、如何识别并发症、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

在频繁而细致的回访过程中,病人学习到在餐馆吃饭时如何“健康点餐”、如何通过适当运动配合药物治疗;通过“一块巧克力”、“一杯橙汁”等实物举例,直观明白“随身带15克糖”的概念;意识到手脚发麻或刺痛症状可能预示着糖尿病神经病变……

除此以外,瑞京医院还设有心理医生和营养师,随时提供咨询服务。瑞京所营造的“尊重+呵护”的情感氛围,是公立医院给不了的。如此坚持的结果就是,康复的病人带来了新病人。

卓国金说,台式照护的核心宗旨是“生命关怀”,“当病人习惯、信任乃至依赖我们,瑞京就成功了。”

不靠广告,做“口碑”

瑞京从一开始就注重内功的修炼,也并不依赖于广告。卓国金称,糖尿病是个相对特殊的细分领域,猛打广告不行,做好质量和服务,靠口碑才行。

很多病人是中老年人,更不乏孤独且低收入者,对健康听天由命,一旦病重,又特别痛苦悲观。为此,瑞京医院专门设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定期为病友们举办知识普及与联谊活动。瑞京医院还在社区中为居民不定期开展公益性糖尿病监测、举办预防与护理知识讲座,推广健康的运动方式等。

事实证明,这是容易建立信任的方式。

这种公益活动的出发点,与台湾公益组织慈济倡导“大爱精神”的理念接近。卓国金说,他研究过流行的各种媒介的广告,结论是:形式花哨没有用,医院的诊疗效果和服务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内功。

强化人才管理

优秀的医护人员和管理团队,是医疗行业的命门。早在2004年,卓国金就感到医院各方面都“缺点儿什么”,运营管理上举步维艰。

为此,他遍访全国各地的糖尿病专家,筛选和邀请到一批名医,并随时做好后备力量的补充。同时,从2005年起,频繁把一些年轻医生送到国外受训,希望瑞京的技术水平始终与国际接轨。最初很多人并不积极,但在与台湾医院互访过程中,台湾专家的谦恭、负责、守时、敬业、严谨,强烈感染了瑞京的每个人,员工们开始发自发学习,还经常在微信群里探讨分享。哈尔滨分院甚至主动全员培训一个月,每天下班后集体培训一个小时,收效颇好。卓国金说:“多次培训和筛选,才能打磨出一个好团队。”

与台湾医院的互访和学习被卓国金列入了重要战略规划,他告诉《中外管理》,将分批派各地瑞京分院的团队到慈济、彰基等医院学习,以加速瑞京的进步。

卓国金总结道:“走了些弯路,做了些错事,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对的。”

照护体系 篇3

一、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2002-2015年为时间段,以“失能老人”和“城市失能老人”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分别搜索到360条和319条结果;以“长期照护体系”、“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与“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分别搜索到187条、93条和54条结果(见表1)。

从总量上来看,以“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为主题的文献数量达到54篇,占总量的5.3%。从搜索的时间来看,近年来随着高龄化问题日趋显著,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多。

如表2所示,从文献的来源上看,以“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为主题的文献中,期刊类文献有30篇,占总量的58%;硕博类学位论文有22篇,占总量的42%;学界的期刊类文献数量居多,学术专著等形式较少。

二、研究成果的述评

通过对近15年以来研究成果的研读,发现学者们针对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围绕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长期照护需求、长期照护体系的相关概念、现状及问题、对策与建议等内容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失能老人

国内现有研究中关于失能老年人概念界定的观点大致相同,主要包含了失能老年人的特征与鉴定标准两个方面。徐新鹏、王瑞腾、肖云将失能理解为老年人因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躯体受到损伤、心理出现失调以及老年期智能减退等因素导致身体功能在一定程度受损,进而使得老年人日常活动处于受限状态。[1]赵怀娟认为国际上目前通常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来鉴定老年人的失能状况,[3]此量表是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LADL)构成。本文认为失能老年人是因身体机能受损或因高龄出现智力减退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在生活中需要依靠他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与健康方面护理服务的老年人群体。失能可以表现为身体失能(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感官失能(视力、听力等方面受损)以及心智失能(缺乏认知能力)。

2. 长期照护体系

关于长期照护体系目前学界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都在探索定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张云英、王薇从长期照护体系的服务内容上看,认为长期照护体系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尤其是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经济供养、医疗服务、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4]林艳依据发达国家长期照护体系的构成要素,将其概括为服务载体、资金来源、长期照护服务标准和规范、管理与监督机构。[5]本文认为长期照护体系即是包含了资金来源、服务供给、服务传送方式以及管理监督“四位一体”的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照护服务。

(二)关于国内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研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以及维普网站以失能老年人以及长期照护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根据近15年来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但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做了很多研究。

1. 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发展成效研究

目前“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这一概念仍只出现于学术理论研究中,没有进入政府的话语体系。我国虽然尚未建立起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但是很多城市已经陆续开始进行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尝试。在国务院2011年12月颁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1—2015)》中,对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许多领域都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建设任务等多处都明确提出了发展长期照护服务的内容。杨团提倡在我国建立以家庭照护为本、社区照护为基础的社区长期照护模式。[11]姜日进、林君丽、马青等提出由医保结余和财政支出共同出资建立专项资金,专门解决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社会化照护难题。[12]童立纺、赵庆华、丁福、肖明朝尝试运行医养结合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从两年多的运行的成效来看,这种医养结合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受到了社会、休养老人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13]陈雪萍提出为了吸引专业人才进入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凡是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的大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只要在老年服务机构工作5年,政府一次性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并建议高级养老护理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2倍。[14]丁佳丽、肖云提出西安市针对贫困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政府为有特殊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购买照护服务予以每月100-300元的护理补贴。[15]根据上海市民政局介绍,目前上海市共有381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近万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同时上海正在着力构建面向低收入、低保户和高龄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补贴机制。

2. 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问题研究

纵观学者们针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现状与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存在制度空缺、体系功能不健全。赵向红认为我国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家老年人养老困境的问题,但是对需要日常照料与医疗护理的失能老年人来说效用较低,不能对失能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16]罗小华、王学义认为家庭、社区、机构共同构成了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这三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17]首先,家庭长期照护方面,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职业化以及老年人疾病的慢性化与长期化,家庭赡养的功能日趋减弱。其,次社区长期照护方面,服务体系建设进展缓慢,不论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支持系统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其发挥的功效不显著。第三,机构长期照护方面,公办机构床位紧缺,应当得到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常被机构排除在外。

二是长期照护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罗小华、[17]吕学静、丁一[18]等都认为我国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在持续增加,高龄化的危机越来越突出。随着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家庭照护功能的弱化,对养老机构照护的需求日趋增加,但是养老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照护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的床位远远达不到实际的需求,供需结构矛盾较大。倪荣、刘新功、朱晨曦等认为民办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费用高昂,公办机构床位短缺的同时民办机构照护的费用又较高,普通家庭的失能老人单靠养老金无法负担这方面的开销。[19]

三是长期照护筹资渠道单一。黄兰君、汪徐等认为由于我国防范老年阶段失能失智风险的意识薄弱导致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缺失,这也使得我国长期照料服务费用还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资金难以得到保障。[20]李超认为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仍未建立,在长期照护保险出台之前,医疗保险不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担。[21]这就导致部分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成接受长期照护服务的场所,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周春山、李一璇认为老年人支付能力有限,无法单独支付照护费用。但是我国目前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筹资渠道单一,缺乏市场培育机制,限制了长期照护体系的发展。[22]

四是缺乏专属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资源。不论是养老机构还是社区都缺乏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照护资源,照护资金、照护设施、照护人员都十分匮乏。黄兰君、汪徐等认为大部分的养老机构不愿接纳失能失智老年人,而愿意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的机构也并没有在政策、补贴方面享受到优惠,无法有效激励养老机构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20]孙建娥、王慧还指出照护资源条块分割明显,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的资源分散,各自单独发展,没有让长期照护体系的发展形成合力。[23]

五是照护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于泽浩认为我国目前养老照护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年人获取照护服务的质量,阻碍了长期照护服务与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24]徐新鹏认为按照1∶3的失能老人照护比例,我国3300万的失能老年人需要1000万的专业照护人才。[2]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照护的人力资源十分匮乏,整体呈现出人员少、素质低、服务质量差的特征。张静、张丽霞认为我国长期照护产业中,现在从事日常生活照料的人员主要是各类长期护理机构中的照护人员,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中服务的人员,人员现状是照料人员数量不足且构成复杂,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25]罗小华、王学义认为目前我国照护服务体系的人员准入门槛低,大部分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国尚未形成长期照护体系的人才培养、输送体系。[17]

3. 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对策研究

关于如何建立完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学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研究。笔者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总结出以下几种代表性的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长期照护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罗小华认为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来看,应当把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放在同等的高度,建立全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长期照护体系的发展,用法律制度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7]李明、李士雪认为只有把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纳入社会政策的范围中,长期照护体系才能更好地朝着社会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6]施巍巍认为建立长期照护政策是要充分考虑公平、注重选择性,合理有效地配置照护资源。[13]于泽浩提出国家和政府应该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中履行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中央政府制定出宏观政策方针,地方政府应于中央政策相互协调并整合地方资源共同推动本地发展。[24]

二是建议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管理监督体系。唐咏认为国家和政府对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机构要进行准入资格管理,根据老年人的失能等级安排在相应层次的长期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为失能老人制定长期照护计划。[27]政府担任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角色。李明等也认为在体制设计上长期照护服务应当采用准入制度与分级管理制度,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老人的失能程度、患病情况、家庭资源等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宜的长期照护计划。[26]彭洁认为可以参照德国对照护等级的分类方法,根据老年人失能失智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失能级别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公平性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体现在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整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照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照护费用。[28]赵向红认为长期照护监督体系应由被保险人、保险机构与服务机构共同完成,在照护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16]

三是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单靠政府负担长期照护费用财政压力太大,长期照护保险对长期照护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发展坚实的经济基础。彭洁认为应该借鉴社会保险的运作机制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通过强制性的征缴手段为长期照护体系的运行提供资金保障。[28]况成云、况丽等、[29]刘乃睿、于新循[30]均认为国家必须要对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提供专项的资金保障,通过国家、个人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分担长期照护费用压力,同样遵循保基本、互济原则,可以避免政府因支付高额的长期照护费用导致财政危机。唐咏也提出了应在我国发展长期照护护理保险,她认为该制度是对失能失智老年人需要的长期日常护理照顾服务费用的一种补偿。[27]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四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丁玉琴[31]、张娴、俞群等[32]提出探索养老、护老、终老“三老一体化”的联动照护服务模式。该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家庭医生服务和养老院为依托、以临终关怀服务为补充,由政府主导并辅以社会组织的参与,联合社区居委会、卫生服务站、志愿者以及家属等各方力量,为社区失能老人提供集“养老、护老、终老”为一体的长期医疗康复、日常护理、心理咨询等综合、持续的照护服务。提高社区医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全科医生进社区,增加床位。彭洁认为我国需要用政策、制度去引导和促使“居家照护”成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要照护模式,老年人在家中接受照护人员的上门服务较为符合中国人传统养老观念和心态。[28]夏伟伟认为在面对我国目前照护资源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应将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三种照护服务递送方式,在各自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使三者协调发展。[33]

五是大力培育专业照护人才。张斌、郭秀芝等认为应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专业的照护人员与管理人才进入长期照护体系中,通过提高照护队伍人才素质促进照护服务质量的提升。[34]郑豫珍、刘继文等认为居家照护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照护人才的专业程度,应当对照护人员进行多元化培训与定期考核,提高照护人员的工资待遇。[35]王德文、[36]王玉环等[37]认为长期照护体系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要确立日常照料人员的准入资格,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中来,加强培训专业与非专业人力资源,形成专业的从业队伍。

(三)关于国外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研究

1. 国内学者对国外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研究

通过在知网查阅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外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研究针对几个典型国家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进行了全面地介绍。相较于我国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而言,国外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较为健全,制度更加完善,服务水平高、质量好。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在对国外失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分类上基本达成了一致,以陈比聃、[7]冯麒婷、[8]施巍巍、[9]苏映宇、[10]李冬梅等[11]学者为代表,按照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资金来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为将德国、日本作为代表国家的以长期照护社会保险为依托的互济型模式,将瑞典作为代表国家的以税收为依托的普惠型长期照护模式,将美国作为代表国家的以商业保险为依托的救助型长期照护模式。学者们分别从长期照护的筹资方式、服务供给、服务传送方式与服务监管等方面对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2. 国外学者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研究

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也格外凸显。许多发达国家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立的比较早,因此失能老年人很早就被纳入保障体系范围之内。Gabrielle Meagher和Marta Szebehely认为瑞典以税收作为资金保障建立了完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由公共部门提供主要的照护服务。该体系在近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年人所需的照护服务内容在范围上有所减小,但是更加追求高水平的服务质量。[38]Sundstr觟m Gerdt等认为瑞典民众目前选择机构照护的数量在减少,更多的失能老年人依靠家庭成员养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购买照护服务。[39]Mary Jo Gibson和Donald L.Redfoot认为德国十几年长期照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对美国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制度建立有很多借鉴意义,[40]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与美国就面临着相似的与长期照护体系相关的社会问题。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国的长期照护体系的资金筹措方面出现了分歧,1995年德国实行了为全民提供长期护理保险的联邦社会保险计划。同一期间美国的很多政策焦点在促进私人购买长期护理商业保险。但是两国都鼓励更多的失能老年人选择购买服务,同时为低收入的失能老人创造更多的居家、社区长期照护服务的选择。Campbell和Ikegami提出日本为了朝社会化长期照护体系发展,在2000年实施了强制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并出台了《照护保险法》。[41]这项政策减少了患病的失能老年人长期住院接受照护服务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了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法律规定国民应从40岁开始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65岁以后可以在生理或心理出现疾病时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纵观2002—2015年的文献,以前对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医学领域,近几年学者们对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研究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呈现出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多个学科角度交叉研究的趋势;从研究范式上看,从微观研究逐渐转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由长期照护服务建设的单一角度,转向更关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顶层制度设计,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更贴合实际,现实指导意义更突显。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成果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相较于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主题的文献3226篇,以“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主题的文献2317篇,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主题的文献2327篇,而以“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为主题的文献只有54篇,仅占总量的0.68%。二是从研究方式看,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较少。在精读的41篇文献中,定性研究33篇,定量研究8篇,定量研究只占19.5%。对统计数据的处理多使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的研究很少。在精读的41篇文献中,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有5篇,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的有3篇,构建模型研究的占比仅7%。做定量分析的研究多针对单个社区,范围较小,样本的普遍代表性不明显。三是从研究内容上看,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因此现有的研究仍然主要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长期照护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少站在宏观的长期照护体系设计的高度以及长期照护体系整体运行规划、照护服务如何递送、长期照护体系如何监管等角度去探究此问题。

专家教您照护行动不便老人 篇4

程度不同护理方法不同

对于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护士长郭建春谈道:老年痴呆病人往往因为病因不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需求有所不同,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护理方法。老年痴呆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记忆力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是痴呆的最早期症状,表现为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知放在何处,记不住朋友的名字,刚吃过的饭菜不能回忆起来,做过的事情很快忘掉,常需做笔记以避免遗忘,管理财务的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及积极性减退。这些症状很轻微,进展很缓慢,常不易引起人的注意。这一阶段,虽然工作或社交能力有所下降,但基本的生活能力仍然保持,能料理个人卫生、买菜做饭等。这个阶段应鼓励病人多与周围人接触或参加社交活动。对于这样轻度的痴呆病人,不用过度地去关注他的生活,也不是看着患者自己做就不管了,要多询问、勤观察、常提醒。可以给他一个小本,让他自己去记录每天要干什么,干过的可以打个钩,没干的提示他一下,这样有助于强化病人的记忆力。小本上还可同时记录病人的家人联系电话,以防万一。

2.中期阶段:这一期的病人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近记忆力、远记忆力均有明显障碍,还可以出现语言理解困难,失认、失用的症状以及计划和决策能力的丧失均有所加重。病人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可有情感不稳如易怒、抑郁、不安、感情失控等,还表现为注意力散漫、性格变化、行为异常等精神行为症状。这一阶段病人的生活能力降低,只能料理部分生活,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时不仅要给予患者语言的指导,同时要给予行动上的指导。例如:上厕所需要语言的提示,同时需要把病人搀扶到卫生间。有的病人会刷牙但不会挤牙膏,不会去接水,有的老人能自己吃饭,但是不知道冷热或是吃多少,所以要帮助他。当老人出现精神行为症状或症状加重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地应对或忍受。这一阶段健康人要参与病人的部分生活,可以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老人弥补认知上的缺失,如陪伴老人听音乐,常常告诉老人时间与日期或玩智力拼图等,丰富老人的日间生活,提高老人的认知水平。

3.晚期阶段属于重度痴呆期:这一期病人的各种定向力均丧失,找不到家门,不认识家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名。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如:吃饭困难,不主动进食,不能维持起码的个人卫生,失去认知、理解和语言能力,行走困难,最后只能卧床护理。病人因长期卧床,或者大小便失禁,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疾病,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对于发展到重度的痴呆,照护起来要更全面、精心,也更辛苦,同时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照护病人需要细节呵护

郭建春指出:因为痴呆是记忆力、定向力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自理能力障碍和社交障碍的一类综合征,病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也缺乏自我安全意识。所以,在照顾病人时,应注意细节的呵护。

1.情感支持。温情交流:尊重病人的人格很重要,千万不要伤害病人的自尊心。应经常用抚摸动作和亲切的话语,给予病人关心和爱护。谈话时语调低、语速慢、态度要和蔼,吐词清晰、缓慢,不要嘲笑病人、责备病人,也不要生硬地否定病人的要求。

2.加强防护。防止意外: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中度痴呆病人的活动始终置于照护者的视线内,对病情重者或有精神行为症状的病人做到24小时有人陪伴。尽量避免病人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最好给病人口袋里放一个有病人名字、年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以及病人所患疾病的安全卡。这个卡片就像病人的“救命药”,如果说病人外出时一旦找不到了,其他人可以通过他身上的卡片及时联系到他的家人,有助于防走失,减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另外家中要有安全措施,比如病人穿防滑软底鞋,浴室、卫生间安装扶手,卧床病人的床边加床挡等。

3.日常生活。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应丰富多样,定时定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易消化软食为主。

4.进行益智训练。提高认知水平:鼓励和诱导病人参加益智活动,如可以利用听音乐、朗诵、看报纸、读杂志,给之以视听方面的外界刺激,调节情绪,改善记忆力。可以让病人记忆背诵、玩扑克、讲有趣的往事,以强化回忆。还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泡茶、洗碗、扫地、买东西等简单家务,强化病人记忆。

5.行为异常的应对技巧:对于有行为异常的病人,应寻找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正确地采取应对方法。如病人有随地大小便现象,家人就应掌握病人大小便规律,定时督促病人上厕所。训练病人有规律的生活,周围环境要相对清静。当病人有过高或不合理要求时,要有技巧地劝阻或转移其注意力。

6.晚期痴呆病人要做好口腔护理以及会阴部、皮肤的清洁护理。要经常给卧床病人翻身、叩身、晒被褥,定时通风,防止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另外给病人做一些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保持肢体的正常功能,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

此外,郭建春特别提示:在照护老年痴呆病人的同时,要关心照护人员。因为经常和痴呆病人在一起,多多少少都有心理压力,刚开始会出现一些焦虑,时间长了甚至会出现抑郁。所以家人要注意关注照护人员。应适当地让照护人员走出去,或是家里人进行轮换,让照护人员适当休息并放松心情,目的是更好地照顾病人。

积极预防四项注意

除了照护以外,人到老了提前预防更重要。邓宝凤主任强调:由于老年痴呆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预防痴呆非常重要。

1.加强脑功能锻炼。勤用脑,多学习,保持大脑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如看报读书、下象棋、背诗词、学电脑、习书画,特别是与人交谈讨论等,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和智能。给自己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多做开发记忆力和智力的健脑活动,适度的压力对活跃大脑有促进作用。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比如每天练太极拳、慢跑、散步等,久坐后最好站起来活动活动,每天睡觉前给自己按摩一下脚底等。体育锻炼既可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健脑。经常活动四肢,身体各部位才能协调好,也就不容易出现认知功能衰退和运动失调,同时对记忆也有明显的帮助,推迟大脑的老化。注意生活规律,营养膳食,以谷物、豆类为主,摄入优质蛋白,多食蔬菜、水果,忌烟、少饮酒。心态平和,乐观开朗,不要计较。通过多种积极的努力,就有可能远离老年痴呆。

3.家庭关爱。社会关注。老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老年痴呆不光关系到老年人群,这是个社会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关注他们的今天,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痴呆老人需要更多关爱,子女们要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走走、说说话、谈谈心,创造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关爱不仅仅限于老人的儿女们,而是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爱护他们,比如提倡在老人熟悉的社区、街道建立关爱老人的“集体生活之家”或日间照料中心,既能解决家庭的负担,又便于老人与老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让老人能安逸安然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4.定期筛查。由于老年痴呆的发病十分隐匿,而子女常常以为记忆力变差、脾气不好都是老人家的“正常现象”,这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而耽误了治疗。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体检的时候,最好也检查一下“智力和心理”,做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早期发现老年痴呆症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能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对老年人的生活非常重要。如果家人发现老人性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遗忘等症状,要到医院进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关于老年人记忆障碍最好去有记忆门诊或痴呆门诊的医院就诊。

照护体系 篇5

据我国人社部官网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15.5%),其中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将近4000万人。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老年照护模式。然而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城市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因此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由家庭完全承载老年长期照护的能力已十分脆弱。同时,我国失智老人已超过500万人,且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1]。失智老人增多带来照护难度的加大,给照护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工作带来沉重负担,家庭养老机制已难以承担,解决老年照护问题已刻不容缓。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时强调,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建立与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2016年6月,人社部下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指出要在全国15个省市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制度的构建需要准确预测财政负担。财政预算首先需要对照护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然而我国目前尚没有客观的、统一的评估体系。陈璐在《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基于德、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文章中就指出,我国需要建立准确、可靠的失能评估体系,明确评估对象与补偿内容,才能准确精算财政负担[2]。朱铭来关于《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测算及保障模式选择》的研究,也是在缺乏合理的照护需求评估体系与照护服务补偿标准的情况下,采用我国残疾人补偿标准而进行的费用预测[3]。因此我们认为,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客观、可测量的老年照护需求等级评估标准,是构建我国老年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基础,保障照护服务公平性的关键。

评估体系构建需要理论依据,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评估体系主要内容通常包括:1.概念及涵义:护理保险还是照护保险?服务重点是护理还是照护?2.钱从哪儿来?3.保障人群是谁?4.保障内容是什么?5.怎么补偿等,需要在构建制度之前进行深入研究。这里介绍一下国外老年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照护需求评估现状以及我国照护保险试点地区的经验模式,寻找差距分析原因,为我国老年照护保险制度构建提供参考。

2 老年长期照护需求等级评估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与内涵

英文long-term care在我国先后被翻译成长期照料、长期护理、长期照护。care一词的含义很广,各国在翻译时会根据各自保险购买的内容而翻译成不同单词。例如,在日本,long-term care insurance就被翻译成介护保险。介护指的是生活上的照护,介护需求指的是生活照护需求,但是评估时与医学有关的12项医疗护理(静脉注射、中心静脉营养、透析、人造肛门的护理、吸氧疗法、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的呼吸管理、气管切开的处置、疼痛护理、鼻饲护理、监护仪的管理、褥疮的处置、导尿管的管理)要同步进行评估,适用于介护保险支付,其他的医疗护理只能用医疗保险支付[4]。美国long-term care费用来源于美国的medicare,无论是医学护理还是生活照护,都需要通过医疗资源利用需求评估,根据老人医疗资源利用需求程度入住到不同功能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或居家服务。

我国护理分为医学护理与生活护理,医学护理适用医疗保险,目的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生活护理多指对不能自理老人日常生活上的护理。照护的涵义要大于护理,不仅包括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还包括与老人生活相关的环境改善、生活支援等措施。发达国家建立照护保险的目的是减轻家属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这种帮助可以是金钱上的帮助,也可以是服务上的帮助,又或者是金钱+服务的混合帮助。例如德国就采取“现金”“现金+服务”“服务”三种形式进行补偿,而日本只有一种补偿方式,就是提供服务。

我国目前用词不够规范,相关研究中先后使用过护理、照料、照护,政府文件中护理和照护也同时使用。不同词语具有不同涵义,因此在试点期间应该首先明确概念与内涵,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用语以及照护需求评估体系,才会准确预测国家层面照护费用,为建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2.2 照护保险模式

老年长期照护保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保险模式,主要有德国、日本、卢森堡、韩国、美国(medicare)与荷兰,照护费用主要来源于保险。一种是以国家税收为主的保障模式,有挪威、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以税收为主的保障模式,在进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时仅对财产进行调查,以财产收入为依据进行照护收费与补偿,而社会保险型国家,在老年照护费用筹集与补偿方面则根据照护需求等级进行分配,使有限的照护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2.3 照护需求等级评估标准

发达国家照护需求等级评估大多是根据照护服务时间为依据来进行分级。虽然分级标准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照护服务时间较短的为轻度需求,享有接受居家照护或社区照护服务的权利;照护服务时间较长的为中、重度需求,享有入住机构接受照护服务的权利[5,6,7,8]。Nicole Dubuc等[9]研究发现,照护服务时间的长短与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82%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所需要的时间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程度成正比,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同时还可以解释80%的照护服务成本差异问题。美国的照护需求评估则是根据老人的身心状况与医疗资源的利用程度来进行分级[7,10];法国是通过评估照护服务的必要性来判断老人的照护需求程度[11];德国是以照护时间为依据,但照护服务时间由医生主观判断,将照护等级分为三级[12];日本是应用统计学方法根据照护服务时间将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量化,制定出全国统一标准的照护服务需求评估软件。由于该软件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全国统一的标准,保障了补偿的公平性,受到其他国家的高度赞扬[13]。

评估标准方面,德国指标较日本严格,符合日本照护保险补偿对象的老人,仅有一半人群符合德国照护补偿标准。日本老年照护费用高于美国9%,德国仅为美国照护费用的74%[12]。德国和日本的评估体系还规定,轻度照护服务需求的老人必须先接受康复训练,加强失能预防的重要性。

根据上述各国的评估标准,2005年德国10.5%的老年人接受了长期照护补偿,美国为4.5%,日本为13.5%。2009年日本老年人群中照护补偿比例达到16.7%,德国为9.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1年的报告中,对日本这种以1.2%GDP的费用(OECD国平均值为1.5%)解决了16.7%老年人口照护补偿的制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3,14]1[13,14]。笔者曾于2006年应用日本老年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标准(2003年版本)对我国北方某社区进行调查,发现中重度照护需求比例达6.0%[15]。2014年末,日本17.8%的老人需要照护服务,照护人数和照护费用分别是初始之年2000年的2.75倍和2.78倍[16]。面对需求人数的迅猛增长与照护费用的持续增加,现有的照护资源能否满足不同等级照护人群补偿,需要日本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日本“要介护认定制度”介绍

1997年日本制定了老年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制度—要介护认定制度,同年成立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介护保险规定,当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或40岁以上患有国家指定的15种疾病(2007年增加为16种)的人有照护需求时,可以申请照护需求评估。申请时要备有申请书、医生诊断意见书和医疗保险证。

申请后市政府会派调查员上门,就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态、有无医疗处置以及家庭照护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时间约为1小时。调查表为全国统一的“要介护认定”调查表,内容包括概况调查、基本调查和特别调查。调查内容包括ADL、IADL、心理问题、异常行为等67个参数以及医疗处置有关的12个参数,共79项(2006年增加到83项)。

调查内容录入评估软件,由软件自行判定,称为一次判定。然后结合医师诊断书,由市政府指定的要介护认定审查委员会(由保健医疗福祉专家组成5人左右)进行第二次评估,重点评估痴呆老人的身体行动状况。第二次评估结果为最终结果。评估结果有7个等级:自立、要支援、要介护Ⅰ~Ⅴ级。2006年日本调整了养老机构准入标准,将原有的“要支援”修改为“要支援1”和“要支援2”两个等级,并规定这两个级别的老人必须参加社区康复训练,同时只能接受居家和社区服务,不享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权利。该政策被称为“介护预防”政策。2009年,日本再次调整评估标准,将基于生活自理能力判定改为基于照护服务实际利用情况进行判定,目的是合理地控制照护服务费用。

补偿方面,自立老人不享有介护保险补偿服务。“要支援”老人可以享受社区康复及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但不能入住养老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不适用介护保险的私人设施除外)。“要介护Ⅰ~Ⅴ”的老人不但享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权利,还可以享受介护保险法所规定的全部服务项目。国家以介护需求等级为照护基准进行服务和收费。

4 我国照护分级评估经验

我国养老机构照护分级多采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年)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自理、介助、介护)或临床医嘱护理等模式。这两种评估方法由于都具有主观性,评估项目中又缺乏对痴呆老人的判定条目,因此导致照护需求与照护服务等级出现较大差异[17]。同时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是以生活护理和照料为主,而临床医嘱护理分级是以医疗服务为主,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下达,与护理服务时间和护理服务强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无法准确反映出我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实际需求[18,19]。2013年民政部出台《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2014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法(试行)》,2016年青岛、长春、南通三地制定了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但评估方案要素中缺少科学、精细的分级标准,没有明确医学护理与生活护理之间的转介机制,同时保险补偿待遇梯度没有与需求级别与类型挂钩,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连续性的服务[20]。

上海市照护服务一直走在国家前列,但与先进国家评估标准相比,上海市标准依然缺少照护时间与照护服务强度指标。笔者于2016年初参考日本照护服务评估标准开展以照护服务时间为依据的照护分级评估模型研究,发现照护人员服务能力差异较大导致照护服务时间出现偏差。因此提高照护人员服务能力,规范照护行为,减少服务差距,是构建以照护时间为依据的照护需求等级评估模型的重要条件。

5 小结

建立以需求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的照护等级评估机制,是准确预测照护费用的基础,是制定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关键。综上所述,需明确如下内容:1.明确定义与内涵。是“照护”还是“护理”?内涵是“照护服务”还是“照护+医疗服务”?2.统一照护服务标准,提高照护人员服务水平,减少服务差距,提高照护服务质量。3.规范照护服务,探索建立基于照护服务时间为依据的照护需求等级评估制度。4.开展照护财政风险预测,应对人口与照护需求变化,定期开展基金风险评估,调整照护评估标准。

长期照护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一般特征,但与其他社会保险不同,一是需要对保障对象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和分级(类似于工伤保险的伤残能力等级鉴定),按等级提供不同待遇;二是服务提供的方式可以是居家、社区或机构;三是服务的供给可以是政府机构,社会机构或商业机构,或是自愿者;四是待遇形式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单项服务或服务包等。长期照护保险与养老保险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着重于提供多种方式的养老服务,后者则是老年财务收入上的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最大差异是风险类型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生活的照料、健康康复护理咨询、精神慰藉等,一般按Katz提出的ADLs方法对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级,决定服务的项目和费用等。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区分医学疾病护理和生活照料护理,是难点之一。

照护体系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前期调研[4]的数据库中,筛选并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1:1)、家庭收入(“高”:“中等及以下”1:1)、老年人失能程度(轻”:“中”:“重”比例3:1:1)进行分层,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纳入标准:(1)失能老年人:1)年龄≥60岁者;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Katz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Katz ADL)得分≥17分且符合“轻、中、重度”失能者;3)期望寿命大于12个月以上者;(2)居家照护者:1)年龄≥18岁者,是上述纳入失能老年人指定的主要照护者;2)照护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得分≥20分者,家庭照护者需要问卷得分≥32分者;3)研究对象对本干预知情同意并配合调查,研究得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学术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工具

(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katz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Katz ADL)该量表由美国的Lawton等[8]制定于1969年,用于评定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Cronbachα系数为0.881。量表包括六个条目,六项指标中一到两项“做不了”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定义为“重度失能”。(2)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该量表是国内学者王烈[9]等将由Zarit等研制的ZBI译制为中文版,中文版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0。从照护者健康、精神状态、经济、社会生活和对照护者照护负担进行总体评价等方面评估。分值越高则照护负担越重。总分≤19分为无负担,≥20分为有负担。(3)照护者照护需要量表:该问卷由刘腊梅[10]编制,Cronbachα系数为0.967。问卷包括照护老年人所需知识及技能(1~17条目)和社会支持需要(18~28条目)2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各条目相加之和为最后得分,分值越高则照护者需要越高。

1.2.2 干预方法

(1)干预组:1)家庭访视。确认研究对象后1周内对研究对象进行首次家庭访视。家庭访视团队包括,护理小组,专家小组和研究小组。护理小组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社区护士组成,负责提供家庭访视;专家小组由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护理专家、心理护理专家、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定期对护理小组进行监督并对反馈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小组负责监督管理干预过程和收集数据。以团队为单位,护理小组入户后根据居家照护者照护需要,对居家照护者提供个性化家庭访视服务,25-30min/人。2)发放健康手册。第1次家庭访视结束时,给居家照护者发放课题组自编的维、哈语版健康手册。3)电话随访。护理小组进行每1个月1次电话随访,解答照护者照护知识及技术的疑问,5min/人。根据前期调研结果[7],居家照护者对照护知识和技能需要水平较高,因而给予居家照护者“老人安全用药的指导”、“老人身体不适的照护指导”、“老人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为照护者提供转诊和协助转诊信息”等4个需要得分最高的项目为核心的以家庭访视为主体、健康手册为辅助、电话随访为补充的连续性服务。

(2)对照组:仅发放健康手册。

(3)干预时间分配:从2014年8月开始至2015年7月共12个月。在干预第4个月、8个月、12个月时分别进行家庭访视,共4次。干预第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9个月、10个月、11个月时分别进行电话随访,共9次。每一次家庭访视时由课题研究小组人员用ZBI量表评价照护负担干预的效果。

1.2.3 质量控制

(1)实施干预前对参与研究者进行关于调查表构成和使用方法的培训,保证指标的标准化;选择当地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相关专业的懂双语少数民族医生对社区少数民族护士进行相关知识(慢性疾病护理、预防及康复)的培训。(2)两组间除干预方法不同,非研究因素如:社区少数民族护士培训人员、内容、方式等均保持齐同。(3)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家庭访视。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多元方差分析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干预过程中失访人数14人(其中5名死亡,9名退出研究),最终进入连续研究的共186人,干预组(91人)和对照组(95人)。干预组平均年龄45.18±14.5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6.87±16.31岁。两组居家照护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老年人的失能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照护负担得分在干预各时间点的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干预后12个月,两组间照护负担总分及其精神状况、社会生活、总体评价三个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照护负担总得分及其精神状况、社会生活、经济、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对象的照护负担总得分及精神状况、社会生活、经济、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得分存在时间和组别因素的交互作用(P<0.001)见表2。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8个月、12个月,两组的照护负担总得分、精神状况、社会生活、总体评价三个维度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注:*P<0.01;**P<0.001。

注:*P<0.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个月时,干预组居家照护者的照护负担总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这与国外Karla T[11]等人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失能老年人往往是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病情较复杂且病程较漫长,因而在长期照护患有慢性疾病的失能老年人过程中,缺乏老年人慢性疾病相关照护知识、技能和教育,增加了居家照护者的负担和心理压抑。本研究根据前期调查结果[7],给予以照护知识及技能核心指标为主的家庭访视等服务,满足了居家照护者照护需要,从而减轻照护者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个月时,干预组居家照护者的精神状况、社会生活和总体评价三个维度得分呈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居家照护者的精神状况、社会生活和总体评价三个维度得分呈上升趋势(P<0.05)。由于新疆地区大多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家照护者的受教育程度不高[12],他们对照护失能老年人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且有照护知识和技能方面需求,因而给予居家照护者照护老年人相关知识及技能方面的指导,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居家照护者经过反复学习、熟知和掌握照护失能老年人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每天照护失能老年人花费的时间,从而增加了他们参与社交的时间,缓解社会生活负担。因此,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主要是通过精神状况负担、社会生活负担维度的缓解而减轻。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对象在健康方面的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以满足居家照护者照护知识、技能、信息干预措施不能有效改善居家照护者健康,这与Christina[13]等人研究结果不一致。由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居家照护者亲力亲为照护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因而在长期照护失能老年人过程中引起自身的健康问题。然而,本研究仅给予照护知识和技能指导、提供相关照护信息、心理疏导,并没有提供日托所等类型的日间护理服务,因此未能减轻居家照护者自身健康相关负担。干预组与对照组居家照护者的经济维度得分均呈上升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干预措施未能改善经济负担。由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居家照护者经济负担最重[4],本研究亦未能给予居家照护者经济方面的帮助,因而经济负担没有发生变化。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日间护理中心建立以减轻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

综上所述,根据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照护需要,制定满足照护需要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照护者精神状况、社会生活和总体评价等方面的体验,从而减轻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

摘要: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干预后的效果。方法:从前期调研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位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1人)和对照组(95人)。干预组在不同时段给予家庭访视、给予健康手册和电话随访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健康手册,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总分(22.76±6.47)低于基线水平(29.93±8.47)(P<0.05),对照组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总分(31.77±7.54)高于基线水平(29.68±7.28)(P<0.05),两组间照护负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访视、健康手册和电话随访可缓解维、哈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改善居家照护者在照护失能老年人中的精神状况、社会生活、总体评价三个方面的体验。

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述评 篇7

荷兰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在其老年人口及慢性病、智力障碍等患者不断增长、维持社会保障的医疗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建立的。此时政府践行传统的统合主义和福利国家平等及公平原则的政策,加之经济均衡增长,为扩大社会保障提供了条件。1968年正式通过《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荷兰语简称AWBZ),施行通过社会保险方式筹措资金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1.1 保险人

保险人由荷兰健康福利体育部担任,负责长期照护保险的政策制定和立法,通过指定健康保险公司来负责具体执行AWBZ。健康保险局独立于政府、被保险人、保险人、服务提供者,主要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接受机构认证及其质量检查。每个保险公司都必须向健康保险局注册,每个民众都必须向一家保险公司注册,期限为一年,若无更换则自动续约,换约应在期满两个月前通知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将自己的责任交给区域照护办公室,尤其是和照护服务提供者签约、收取病人支付的保险费及咨询服务等责任。目前,荷兰划分为32个照护区域,在每个区域中由区域照护办公室代表所有保险公司对所有居民执行AWBZ。由于长期照护服务由公共基金(public funds,AFBZ)付费,这些区域照护办公室除了支付自己的管理成本外,不存在支付额外费用的风险。

1.2 覆盖对象与资格评定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覆盖所有的合法居民,但必须缴纳保费。个人收入水平不作为获得保险的标准。还设立了一套评价体系,以评估个人对照护的需要程度、照护类型和照护时间。这个评价体系审查申请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身体残疾程度、家庭和生活环境以及获得或继续获得正式和非正式照护服务的可能性。为了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公共保险基金承担了由家庭成员提供的非正式照护服务,但是需要对其严格审核。

制度施行之初,照护需求的评估由照护服务提供者负责,后改为区域的独立需求评估机构(R I O's),继而后交由国家机构——需求评估中心(CIZ)负责。目的是使需求评估更加客观、统一,也与照护服务提供者的自身利益相分离。

1.3 服务类型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之初,AWBZ照护服务内容包括照护院服务、对失智者的机构照护及超过一年的住院服务。后来扩展到家庭健康照顾和家庭照顾,如1980年的住院后居家复健、受伤老人照护,1982年的短期心理健康照护服务,以减少人们对于机构照护的使用。

在2003年前,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照护类型如下:

(1)家庭照护。分为居家照护和家事服务。主要由非营利机构提供,机构之间没有竞争。

①居家照护:包括照护服务和辅助工具租借。服务由具备公共健康背景的专业护士到照护需求者家中提供。服务时间根据老人的需要调节,但最多不超过每天3小时(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每天8小时)。②家事服务:包括家政服务、个人照护和精神支持。还有一种被称为Alpha Care的服务,由家庭主妇们提供,直接由被保险人支付。费用不高,每周不超过16小时。

表AWBZ照护功能指标及举例

(2)机构照护,由非营利机构提供服务。①照护院:提供诊断和评估、照护服务、康复和临终服务。②养老院:65岁及以上的老人能够入住。养老院为不能单独居住的老人提供了合适的居住环境及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时,他们也向社区提供例如送餐、叫醒服务、沐浴帮助等服务。照护院和养老院都面向社区提供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护。在养老院的老人都有自己的公寓,而照护院的老人可几位共住一间房间。在养老院的老人比在照护院的老人接受的照护服务频率少且不太集中。

2003年,为鼓励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及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照护服务分为七大照护功能。“家事服务”从服务内容中剔除并转移给2007年开始实施的《社会支持法》(WMO)支持下的市政当局负责。剩下的六大类指标如表所示。

1.4 待遇给付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未规定给付上限,只限制了接受具体服务(如家庭照护)的需求量。被保险人可选择接受实物或现金给付,或者两者结合。

实物给付是指提供服务,现金给付则允许被保险人用现金购买服务,服务提供者不限于照护服务提供者,也可用愿意提供服务的亲戚、朋友及邻居。因此,现金给付是被保险人比较愿意接受的给付方式。现金给付是实物给付费用的75%,现金给付可以用于非正式的照护(支付给家人等),相对较便宜。从2002年起,选择现金给付的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现已占到整个A W B Z支出的11%(2013),但选择实物给付的人数并未显著减少。2011年改革后现金给付的人群仅限于机构照护服务享受者。

为进一步加强被保险人选择的自由和照护成本的控制,2008年通过“照顾包”制度即根据病人的照护需求来决定服务提供者的给付。“照顾包”包括被保险人的类型、被保险人需要被照顾的总时数(每周)、服务的输送方式等。被保险人经由CIZ决定照护需求指标后,即可通过相对应的服务包得到需要的服务。为了保障服务品质,2006年10月成立健康照护机构负责监督及控制荷兰的医疗照护市场。

1.5 服务提供者

照护服务提供者由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营利机构组成。大部分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为保证服务质量,政府设置了质量保证体系。照护系统的代表会定期对服务提供者进行检查。而服务提供者也会设立内部质量管控机制来评估所提供的服务。政府还强制每个服务提供者设置消费者委员会。设定质量标准、价格控制工具已成为政府维持该制度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6 资金来源

在资金来源方面,保险基金由三部分组成:强制性保险费、合作付费和一般性税收补贴。(1)强制性保险费(约70%)。凡年满15周岁并有纳税收入的公民都应该缴纳与收入挂钩的保险费(有最高限额),15岁以下的儿童和15岁以上但没有应纳税收入的人无需缴纳。(2)合作付费(5%)。合作付费也与受益者的收入相关,并决定于所接受的服务类型。不论是“个人预算”还是机构照护,个人收入水平都是合作付费多少的重要考虑因素。收入水平低于一定标准的人,可以得到全部或部分豁免。(3)一般性税收补贴。荷兰采取现收现付的财务模式,无准备基金积累。如果当年AFBZ收不抵支,将在下一年提高保费来弥补亏损。

2 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改革

近年来,荷兰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长,照护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财政压力上升,加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长期以供给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引起了人们对服务品质的不满,荷兰政府在摸索中进行了多次制度改革。

从2003年开始,荷兰政府对《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将其从供给取向转变为需求取向,弹性供给相应服务以满足被保险人的特殊需求。同时为了加强秩序管控,成立了健康照护机构(NZa)。该机构通过监督照护服务提供者和长期照护保险公司的方式,保证有效运作健康及长期照护市场。制度给付范围得到进一步缩减,2007年颁布实施的《社会支持法》,取代了《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原有的家事服务规定等,改由市政当局负责,让AWBZ的照护项目还原为向慢性、重大疾病患者以及身心障碍者提供长期给付的项目。市政当局负责的家事服务强调公民权利,不需要缴纳保费,经费来源于市政当局预算,且服务主要由自愿性组织提供或向部分服务提供者购买。

2011年,荷兰健康福利体育部提交众议院《长期照护计划书》,新一轮的改革付诸实施。内容主要包括:

2.1 进一步向市政当局及健康保险人下放权力

伴随着2007年家事服务交由市政当局管理,2013年进一步将两部分服务(辅助照护服务和轻微智力障碍儿童的看护)划归市政当局的范围内。同时,还将区域照护办公室购买家庭照护中的剩余部分服务(照护和个人照护)及机构照护的责任转移给健康保险人,由保险人为自己的投保人购买长期照护服务。

2.2 限制目标群体,尤其针对现金给付

将现金给付的受益群体缩小为有资格接受机构照护的被保险人。同时,不再向机构照护中有轻微照护需求的人提供现金给付。到2013年,有权接受智力障碍照护服务的智商标准由85降至70。

2.3 提高照护质量及其他措施

采取措施增强被保险人相对于照护提供者的权利。建立质量协会,简化评估程序。从2012年起,额外增加9亿欧元预算以提高个体经营者的照护费并鼓励照护工作者的雇佣与培训。将机构照护的照护费和住宿费分离。由机构自己承担增加机构容量的费用,这个转变持续到2017年。

3 对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评价

3.1 现金给付问题暴露出了目标选择问题

现金给付带来的问题促使政府在改革中限制受益资格(如上所述),但也失去了病人自由选择以增进福利的机会,减弱了促使服务提供者竞争的效果。其实,政府应在限制受益资格的同时,明确受益标准,提高评估病人需求的能力。如给区域保险人更大的权力,使其有权拒绝CIZ不合适的评估结果。

3.2 市政当局的服务衔接

市政当局提供家事服务的经费来源是当地政府预算,这给了他们控制成本的激励,应进一步发扬。同时,也应提供财政奖励以鼓励市政当局减少机构照护成本,并加强技术支持,完善服务衔接。

3.3 应该给予健康保险人财政奖励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只要健康保险人不用承担财政风险,他们就不会合理控制成本,不能有效地购买服务。在进一步下放权力之前,应给予保险人更多奖励,以刺激他们提高效率。而这需要照护质量得到保障。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衡量制度实施效果。

摘要: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上涨的压力,加之荷兰经济迅速增长及政党福利公平政策取向的推动,荷兰最早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并已形成全面的照护服务体系。本文在总结介绍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展现该制度的最新改革历程,为不断优化照护保险制度提出建议,并为其他国家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经验。

关键词:荷兰,长期照护保险,改革,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余洋.荷兰、奥地利长期照护制度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5.

[2]伍江,陈海波.荷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介[J].社会保障研究.2012.5.

长期照护与医疗器械产业 篇8

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生活在机构中的老人占老人人数的40%~50%。由于西方国家老年人口比例相当高,对长期照护老年人所需的产品的需求也就一直在稳步增长。

图2描述了若干国家用于医疗和长期照护上的费用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数。

各国长期照护用资金来源不一,有的全部是公费支出,有的是公费与私募混合。加拿大是大规模公共资金支出的例子,而澳大利亚主要是私募资金,美国是公共与私募混合。研究表明,美国的老年人更喜欢在一些技术装置辅助下生活在他们自己家里。

一些用于看护和长期照护老年人的专业产品市场上供应的产品主要是医疗报警装置、支托、助行器、治疗设备、日常生活辅助设备和特殊的衣服及其他物品。

医疗报警装置

一些因素,如老年人口在增加,照护他们年老的父母的年轻人较少,发达国家中老年人比较富裕,这些因素推动老人照护产品市场的发展。家庭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加重了老人照护问题。超过65岁的人的风险因素会逐步增高,感觉和认知能力会渐渐丧失,如果又是单独生活,这时,医疗报警装置就非常有用。典型的医疗报警装置有急救电话基座,急救按键,监护中心。当按下急救按键后,监护中心立即与病人联系并给予医疗支持。这在美国已经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市场,有几家厂商提供这类设备。

助行用具

助行用具包括从手杖到小型摩托车和轮椅,需要什么取决于老人需要提供帮助的程度。2009年欧洲的助行用具市场值在12亿美元。

这一市场被分成这样几类:手杖,助步车,前方带轮的助步器,(置于腋下的)拐杖。

治疗设备

长期照护用治疗设备包括呼吸治疗设备,理疗设备,水疗设备,腊疗与射流治疗设备,电离子渗透治疗设备,生物反馈设备,热疗和冷疗设备,电疗与超声治疗设备。

日常生活辅助设备

这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的市场,包括:(带延长臂的)取物器,家具垫脚,居家用具,手推车,呼吸治疗,低视力辅助物(如放大镜、阅读镜),口操纵杆,(敲击键盘用)头点式输入器,说话与沟通辅助装置,语言和认知辅助,穿衣辅助,休闲活动辅助物,环境控制,阅读辅助,书写辅助,吞咽困难辅助,口腔运动辅助,如此等等(可参阅“老人日常生活活动(ADL)中的辅助性医疗器械”一文,载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2009年第6期,译者注)。

展望长期照护用医疗器械

照护体系 篇9

近期政策和远期政策

研究认为,提高中国老年照护服务水平关键要以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为导向,将近期政策和远期政策目标有效结合:一方面,在科学判断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将潜在的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转化为可以实现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多方协作,从技术手段上满足需求并提升老年照护服务质量。

近期政策的改进,应从适当增加有效需求、提高养老服务培训水平、培育养老服务业市场等方面入手。从远期政策发展看,中国老年照护服务应在社会保障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尤其要推动建立统一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管机构,解决中国老年照护服务质量管理零散化和弱化的问题。

政策的力量在于行动力

该项调研还指出,政策的力量在于行动力。通过倡导建立稳定的中英养老服务合作机制,促进中英双方合作,形成双向互动的生动局面,实现智库机构在行动性方面的引领作用,可以为政策创新和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上述调研成果是在2015年3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中英养老服务合作现实框架与前景展望研讨会”上发布的。该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起,英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繁荣战略基金”资助。

农村养老照护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篇10

一、农村养老照护现状

传统的家庭养老照顾模式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照顾模式,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城镇化快速发展, 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也使传统的家庭养老照顾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相对于城镇, 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 现在的农村老人从心理情感层面上仍愿意采取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方式安度晚年。这对居家养老的概念不熟悉, 传统养儿防老、守土恋家思想根深蒂固, 服务模式体系不健全, 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 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实施居家养老的照护模式, 还存在很多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探讨的问题。农村与城市的居家养老的不同在于因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别造成的居家养老服务推广条件的差异。现今在农村地区, 依托家庭提供长期照护的现象普遍, 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和病残化的趋势明显, 慢性病、功能障碍老人不断增加, 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增加。因此, 经过调查研究后, 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应把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作为主体, 不盲目发展农村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照护模式是在传统的养老照护的方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我国正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但也有学者认为, 机构养老应在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支撑”地位, 而不仅仅是“补充”。现今农村养老照护机构主要分为三种:营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具有公益性、服务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旨在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公办的养老照护机构主要为特定人群服务, 如低保户、五保户, 不仅具有养老功能还有社会收养责任;民办的养老照护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较缓慢, 其受到政策、经济效益以及发展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明显。而且从目前的调查研究显示, 自理能力较弱, 对家庭照料的依赖以及牢固的传统观念的老人对机构养老的意愿较弱。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 普遍有较强烈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文化生活、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慰藉服务方面的需求。但现今农村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资金欠缺、投入不足, 设施落后, 专业化服务水平低, 社会化程度低, 人员不足等现象。

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 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这种模式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存在着发展建设思路不明确, 服务对象、功能定位及职责界定不明晰, 政策与实践不匹配等问题, 其中尤以专业服务人员不足, 素质不高问题最为突出, 所以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模式任重而道远。

二、养老护理员现状

养老护理员在我国属于新兴职业, 缺乏专业化的培训, 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年龄大, 女性较多, 专业性不强、工作时间较长、工资待遇低。2011 年国家印发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 并且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 年) 》中也提出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 力争5 年内全面实现持证上岗。而今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仅有5 万左右, 数量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服务的质量。从护理服务内容上看,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理人员主要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做不到心理和精神上的照护。这一系列原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同时也制约了养老护理队伍的发展。严格养老护理员的准入和培训, 采取分级利用和培养的方式, 逐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的护理队伍, 提升整个护理群体的综合素质, 使整个行业逐渐步入正轨。卫生资源配置欠妥, 难以实现养老和医疗护理服务的无缝对接, 给老年人增加及时获得医疗护理服务的难度。加强养老护理服务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进入养老护理机构, 发展志愿者队伍。

三、完善养老照护保障体系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建立保险制度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由于农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欠佳, 长期照护的需求增加, 所以, 应该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服务需求角度出发去考虑完善养老照护政策问题。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但对于长期照护的老人来说, 还需建立明确的保障体系。国外发达国家养老照护保障体系也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如日本的《护理保险法》、澳大利亚的《老年人保健法》和《家庭和社区保健法》、美国的《老年和残障医疗保险》和《私人长期照护保险》等。各个国家根据实际国情, 在社会保障框架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照护保障体系。

四、小结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照护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布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尤其是老年护理保险法, 结合个人、家庭成员、社会资源的力量来解决农村老人遇到的养老照护的危机, 规范老年照护服务。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 严格职业资格准入标准, 为养老照护培养高层次实用、专业人才。

摘要:在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 通过文献回顾的研究方法, 从老年护理学角度对农村养老照护的现状进行描述, 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与农村养老照护密切相关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保障体系方面的问题, 从而展望其发展趋势。

上一篇:月经不调的危害和预防下一篇:油画背后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