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性措施

2024-09-24

关键性措施(共12篇)

关键性措施 篇1

一、选用良种

福建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不同茶类对茶叶优良品种的要求更有明显区别。因此,必须根据各地气候特点、自然条件、栽培条件和茶类要求来选择茶树优良品种。

在选择茶树优良品种时,首先应确定各地所发展的茶类,再选择适制这些茶类的优良品种。在茶树优良品种选择中应考虑早、中、迟芽种的合理搭配,以便延长采收期,缓冲春茶高峰,调节采茶劳力,提高制茶设备的利用率。福建省茶树优良品种甚多,适合加工绿茶和红茶的茶树品种,特早芽种有福云6号、早春毫、霞浦元宵茶等;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云7号、福云10号、福云595等;中芽种有福云20号、毛蟹、梅占等。适合加工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早芽种有金观音、黄观音、丹桂、黄旦等;中芽种有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佛手等;迟芽种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肉桂、白芽奇兰等。适合加工红茶的茶树品种,还有早芽种的云南大叶种。适合加工红茶、白茶的迟芽种有政和大白茶。

二、建设生态园

茶园建设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构筑等高梯层、斜坡缓路、深耕施肥,条栽密植、壁路绿化、行间覆盖、滴水喷灌。这样才能培育出高产稳产的生态茶园。

1、合理规划,综合建设。

茶园建设必须根据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合理规划选择温湿条件优越、周围没有污染源、地形坡度小于2 5度、土层深厚的地段,进行集中垦殖高标准梯级生态茶园。在茶园附近必须保留一定面积的树林,创造一个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生态系统,改善茶区的生态环境。在茶园内应种植行道树、遮荫树、防护林带或保留一定面积的草带,以防水土流失。开垦时,按等高梯田化构筑梯层,尽可能把表土留在园中,开好深宽各5 0cm的种植沟,沟内施足底肥,覆上表土,待植。按规划设计开好机耕路、工作路和排、蓄水沟、渠等建设。

2、适当密植,快速成园。

生态茶园适当缩小茶行、丛距,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山地茶园梯层宽度在1.5-1.8m内均釆用双条栽植,条距35cm、株距30cm每穴种2株,666.7m2植茶数4000-5000株。大叶种适当稀植。种植后加强幼苗浇水、铺草覆盖,促进幼苗成活快长。

3、合理定剪,肥培树体。

栽植前幼苗出圃时即按苗高20-24cm进行定剪。栽后当年秋茶打顶后再进行第二次定剪,剪高40cm;第二年春茶打顶后再离地60cm进行第三次定剪,第二年秋茶即可按留2叶打顶轻釆。每次定剪后都要加强肥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氮肥,配施磷、钾肥,以扩大树体,增加釆摘面。

4、种树种草,地表覆盖。

生态茶园园内要求物种多样性、环境条件优越性、生产产品安全性。植茶前茶园未深耕改土熟化的要求栽后在茶树两侧行间轮流补耕与增施基肥,加厚耕作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茶园绿化工作未做好的应补上。在茶园周边、路边、沟边种经济林如杉、松、楠、银杏和果树如梨、柿、板栗等,以及合欢、楹树、紫穗槐等豆科树木。茶园地表种肥、种草和铺草覆盖。覆盖可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雨天能减少地表径流和防止土壤侵蚀。夏季可以降低土温,冬季可以提高土温,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茶园中耕次数。特别是生物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茶园地表覆盖有铺草覆盖和生物覆盖两种。生物覆盖主要采用茶园套种绿肥和豆科作物,梯壁、梯沿种植匐匍性草类和绿肥,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等。对已有杂草除顽固性多年生杂草如茅草、芦苇、拔葜等应根除外,其他幼嫩、矮小、一一年生的都应保护,改除草为割草、拔草。

5、增施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茶树是叶用作物,每次采收都要带走大量氮、磷、钾。

据分析,从茶树上釆下50 kg鲜叶就要从土壤中带走NO.6kg、P2O50.15g、K2O0.285kg。由此推算。每产50kg干茶需N6kg、P2O52.5kg、K2O2.5kg。所以,茶园施肥是关键的增产措施。一般采用“一基四追”的方法。基肥占全年用氮量的4成,追肥占6成,4次追肥的比例逐次降低,第一次为24%,第二次1 5%,第三次12%,第四次9%。磷肥一般作基肥和夏茶后施,钾肥作基肥施用,少量在追肥施用还要根据制茶种类确定氮、磷、钾的比例,绿茶类茶园的比例为3:1:1,随着产量的提高,适当提高氮、磷肥的比例。红茶类的茶园,比例为3:2:1或3:5:1。

6、及时、分批、合理采摘。

茶叶釆摘是关系到茶树生长、产品质量和种茶增产增收三者的利害问题。适当早采嫩采,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采摘要贯彻及时、分批、按标准采的原则。注意有采有养,采养结合。釆高留低、釆内留外、釆中留侧、釆大留小、釆强留弱。树高未达到70-80cm的应以养为主,每次留一、二叶以养树。不同茶类对鲜叶原料有一定要求,应根据茶类需要组织采收。当树上有10%-20%以达到开釆标准时即可开釆。以后每隔5-7天釆一次,每次釆摘只釆达到标准的而不釆太嫩的芽叶,切忌老嫩不分一把抓、一扫光。一般红、绿茶以采1芽1、2叶与幼嫩对夹叶,乌龙茶采完整的2、3叶,其中闽南乌龙茶以小开面至中开面为宜,闽北乌龙茶以中开面至大开面为宜。白茶应采肥壮1芽2、3叶,要求达到芽叶“三白”,即芽白、1、2叶背白。制银针须采单芽或釆带真叶的芽头,然后剥离第1叶制红绿茶,单用芽身制银针。

7、坚持综合治理病虫害。

生态茶园生产的茶叶要达到无公害,就要把好防治病虫害这一关。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法,对生态茶园中所出现的茶树病虫害完全能够收到明显效果。生态茶园的大环境是物种繁多,有害虫,也有益虫,更有天敌。茶园中各种病虫害的天敌有鸟类、鸡、鸭,蜘蛛、寄生蝇、蜂,瓢虫、草岭等。茶园通过正常的农业措施:耕除、施肥、修剪、采摘、种草、种肥,铺草覆盖等多种环节已杀灭了许多病虫;在采取物理防治,即人工抓、刮、捕杀、各种灯光引杀,黄色板等颜色的诱杀以及生物防治措施,如真菌、细菌、病毒等各种制剂,Bt、白僵菌、绿僵菌、871菌株、韦伯虫座、核型多角病毒等的喷杀;矿物、生物农药等的应用。完全可以不实用化学农药就能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关键性措施 篇2

獭兔按血统分为美系、德系和法系。由于培育条件和方向不同,三个品系各有特点。美系兔适应性、抗病力和繁殖力高,但体型较小,个体差异较大;德系兔体型大,生长快,但适应性和繁殖力差些;法系兔兼具美系和德系的优点,但引进时间短,引入数量少,仍需加强选育和适应性锻炼。

对于饲养者来讲,没有必要强求是哪个品系,只要产好皮就是好獭兔。必须强调平时的选育,好种繁殖的后代不一定都是好的,只有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持之以恒,连续5代以后就会培育出优秀的群体。选育时注意被毛密度、被毛平整度、被毛长度;早期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抗病力、产仔数、泌乳力和母性等。

二、注重营养

獭兔贵在皮毛,皮毛的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兔高,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更高。

三、科学配料

有了营养标准,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饲料品种、营养特点和饲料价格,进行合理的搭配。

妊娠母兔配方:槐叶粉7%,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9.8%,豆粕12%,大豆5%,骨粉1.5%,鱼粉2%,贝壳粉0.5%,胡麻饼3%,食盐0.5%,兔乐0.5%,蛋氨酸0.1%,赖氨酸0.1%。

泌乳母兔配方:槐叶粉9%,大豆秸25%,玉米36.5%,豆粕12%,炒大豆10%,骨粉1.5%,鱼粉2%,贝壳粉3%,食盐0.5%,兔乐0.5%。

育肥兔饲料配方:槐叶粉6.5%,大豆秸23%,玉米38%,豆粕12.74%,麦麸5%,大豆7%,骨粉1.3%,鱼粉1.5%,贝壳粉0.16%,胡麻饼3%,食盐0.5%,兔乐和球净各0.5%,蛋氨酸0.15%,赖氨酸0.15%。

仔兔补料配方:槐叶粉10%,大豆秸10%,玉米38%,豆粕17%,麦麸6.9%,大豆12%,骨粉1.2%,鱼粉3%,食盐0.5%,兔乐1%,蛋氨酸0.2%,赖氨酸0.2%。

空怀母兔配方:槐叶粉8%,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3%,豆粕8%,麦麸11%,大豆5%,骨粉1%,胡麻饼2.5%,棉仁饼2.5%,食盐0.5%,兔乐0.5%。

四、体重控制

种兔体重并非越大越好。种兔体重达到5千克以上,绝对没有高的繁殖率。根据经验,平均体重达到3.5~4千克即可。对于有生长潜力的后备种兔,要采取前促后控的策略,后期不能使其体重无限生长。一般采取限制饲养的办法,即当达到一定体重后,每天控制喂料量85%左右。对于配种期的种兔,要控制膘情,防止过肥。

五、控制繁殖

第一,控制繁殖月龄。种兔6月龄左右进行初配,过早过晚都不利;第二,控制繁殖频率。连续频密繁殖不可取,会造成小兔早期发育不良,影响毛囊的分化和皮张质量,对种兔更是无益;第三,控制繁殖季节。种兔怕热,尤其是种公兔和妊娠后期的母兔。我国华北以南地区夏季高温,不适宜家兔繁殖。没有控温条件的兔场,最好夏季停繁;第四,控制每窝仔数。獭兔每胎产仔数多寡不一。高产的可达到十几只,最多可产二十多只,而其哺育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培育好的种兔和商品兔,每胎留仔兔不超过8只为宜。对于留种的仔兔,留6只足矣。

六、商品兔的育肥

据研究,仔兔生后早期,毛囊分化剧烈,如果营养满足,被毛密度可大幅度提高。3月龄以后,毛囊分化缓慢,5月龄以后,毛囊的分化基本结束,这时提供再高的营养也无济于事。因此,对商品獭兔进行早期培养至关重要。在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环境控制。温度宜保持在15~25℃之间,育肥后期温度可适当降低,以提高毛皮品质;湿度控制在60%左右;每平方米笼底面积饲养育肥兔10~14只;有一定的光照,但不需要强光;加强通风,保持兔舍内空气新鲜;保持笼具卫生、环境卫生、兔体卫生。

第二,提高饲喂技术。最好的饲料形态为颗粒饲料,并采取自由采食的方法可提高增重速度。无条件的可采取粉料湿拌,以饲料握在手中成团,手指缝有水,但不外滴,放开有裂纹即可,采取定时饲喂,少喂勤添;农民养兔,在青饲料供应季节,可采取白天以青饲料为主,夜间补喂一次精料的办法,以节约饲料成本;

第三,自由饮水,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

七、合理取皮

好兔产好皮,但取皮不当,前功尽弃。由于獭兔换毛有年龄性和季节性。对于未成年獭兔来说,年龄性换毛明显。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到5月龄,皮板尚未成熟,被毛的脱换没有完成,所取的皮不好;成年兔每年有两次季节性换毛,即春季的3~5月,秋季的9~11月,换毛期不易取皮。冬季的皮张质量最好。獭兔皮多数是来自5月龄左右的青年兔,限于养殖成本的问题,商品兔不可能都在冬季取皮,原则上任何时候均可,只要年龄达到5月龄,体重达到2.5千克以上即可。取皮时避免刀伤。

八、皮张贮藏

关键性措施 篇3

关键词 柑橘;高接换种;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1 柑橘高接换种技术

1.1 高接时间

正常年份,最好的高接时间是2月下旬-4月上旬,在此期间,嫁接成活率高,一般在95%以上。其次是6月初-10月底,其中6-8月的高接的嫁接部位,主枝两侧是其最佳选择,并避免阳光直射接穗,影响成活率。它的嫁接方法:3-4月用切接法;8-9月用芽接法;2-11月腹接法。实践证明,然后腹接操作方便,长嫁接时间,没有切断树枝,然后将接穗可从养分和水分供应,成活率高的叶子上得到。然后将其剪接成1日之前的高度,剪除枯枝,下垂枝,过密枝剪,内孔及分支机构的高位应该挡拆保留[1]。

1.2 换种对象

被换除的对象为:产量低,质量差和抗逆性差的品种。通过嫁接,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嫁接年龄不宜过大,不能太弱冠,不能太大规模,因为高树冠修剪会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加速树体老化,造成产量下降。因此,选择20 a,树势健壮,枝多而密幼树嫁接,把握2个原则:第一,不能戴上冠冕一次光,否则会引起根系腐烂;第二,界面的第二部分中,以避免这种改变孔空虚是尽可能低。

1.3 高接部位

第一个接穗约在每一主枝上距离主干25~30 cm分支处,依次嫁接,直到主枝茎1.5 cm为止。每一较大的侧枝除去基部嫁接一接穗外,每隔25~30 cm接一接穗,直到侧枝茎1.5 cm。如果需要的话,只在基部接穗嫁接。所有的嫁接接穗应分布均匀,接穗枝条要厚,饱满芽,枝切一定要伸直,不要太深。当形成要注意的取向层的接枝,接口与膜密封所述移植位点的保湿被紧固。每株接穗年龄高数目应根据大小,生长等而定。单株数一般取10芽,15 a以上的每株树木素可以嫁接接穗100左右。

1.4 砧穗组合

柑橘嫁接的接穗品种与中间砧的亲和力直接决定着嫁接与换种的成活率。通过实际操发现:以枳砧尾张温州蜜柑为砧木,嫁接宫川、龟井或山田接穗,结果率较高;嫁接香水橙,生长旺盛,结果丰硕;柑橘嫁接,亲和力强,树姿开的强劲增长,结果丰硕;嫁接金城,生长旺盛,结果丰硕;柑橘砧木枳嫁接早熟温州蜜柑柑橘,生长旺盛,结果丰硕[2]。普通柚子嫁接:柚子嫁接后生长旺盛,果实硕大,但果皮粗糙;温州蜜柑品种大多采用枳砧嫁接,活力强,结果少;铁砧柚橙,接后增长不旺,不正常的叶色,生长不良,死亡率较高。

2 高接后的管理

2.1 设立支柱防风害

高接树芽梢抽发,营养充足,生长旺盛,枝叶浓密,接口痂年轻,易受风吹折或断裂,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发生台风时,应特别注意做好配套保护。

2.2 摘心造型

高接树然后拍摄的增长点大大降低,高位嫁接增长非常繁忙,尤其是在芽正派分支的主要侧枝抽发长度可达1 cm,摘心及时推动早日形成腋芽分支桂冠。

春梢摘心高度一般在10~15 cm,夏梢在第一次梢上选留3~5个分枝,7月中旬在20 cm处剪顶后,再用抹芽法,每枝选留数芽于8月上中旬放梢。嫁接树可以在明年开始结果,防止早衰树应控制挂果量,为来年高,奠定了稳定的生产基础。

2.3 剪砧去萌

在嫁接接口的l0 cm处围绕砧剪,防止干烧缺口影响发芽,直到老芽在斜剪过腹部相连,在阳春三月,在伤口处应用保护剂以促进愈合。应该留在缺口一些辅助的支持分支机构,以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生存和长梢,直到夏季新梢长到辅养枝,可在砧芽处砍几刀应及时清除,一般清理一次,砧芽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增长来恢复。

2.4 适时解膜

秋季嫁接的接穗,在第2年春天树枝发芽之前,可在接芽部位戳破薄膜,让其发芽,等到枝芽稍壮后就可以除去膜。

2.5 加强肥培和病虫害防治

要加强对潜叶蝇、蚜虫,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春季施肥应施有机肥和更多的设施分解。每个发芽受精,在原有树冠滴水线长开之前应用于浅沟转动。在嫁接过程中,由于枝叶急剧增加,往往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通过喷化肥等预防。注意根际和高大的树干需要漆成白色的防晒霜根进而当作保护盖。

3 高接换种的丰产管理要点

3.1 营养诊断和补施微肥

氮、磷、钾、钙、镁、硫、硼、铜、铁、锰、锌和钼是柑橘生长需要的12种营养元素,对这些元素每隔2~3 a进行1次抽样测定,对缺乏的元素进行补施。

3.2 中耕除草和灌溉排水

从11月-翌年1月是柑橘的休眠季。此时,为了促进营养吸收和生长,深翻土壤20~30 cm,疏松土壤,保持土壤的湿度和透气性,减少在地下越冬的杂草和害虫。化肥10~15 cm浅中耕除草赛季的其余部分。同时,园区没有茎和蔓生作物,间作,避免争光争肥。5月是下雨频繁的雨期,九月是患病率较高的季节,果园清理沟渠,确保沟渠畅通,避免水涝影响根系的生长。在7月下旬 - 8月初往往添加夏末秋旱,但果实膨大高峰期,对水特别强烈的需求,灌溉用水需求,在低温下,浇水灌溉后,可以松表土,加强通风和热损失,不影响根生长[3]。

3.3 科学施肥

通常一年施肥4次。1)施用良好的基础肥料。在10月初进行,每株用腐熟的人畜粪、土杂肥、厩肥50~60 kg加饼肥2 kg、尿素100 g混合施于树冠半径为80~100 cm的范围内。2)施好萌芽肥。2月下旬根系首次开始活跃,春梢萌发开始每株用尿素100 g对人畜粪15 kg采用槽沟施肥施于树冠下。3)5月底为谢花挂果期,应施用坐果肥料。每株用尿素100 g对人畜粪15 kg施下,同时喷施50 mg/L的2.4-D,进而起到保果的作用。4)施用壮果肥。在7月上中旬,每株用尿素100 g加过磷酸钙300~350 g对人畜粪15 kg施下。幼树和未成年树在化肥施用过程中应该减半或1/3用量施用。

3.4 防治病虫害及清园

柑橘害虫主要有蜘蛛,蝴蝶,树干潜叶蛾,防锈蜱,红蜡蚧,蚜虫,花蕾蛆,这些害虫会破坏叶子和果实。 3月-9月是害虫繁殖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可用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吡虫啉,敌敌畏等药剂进行防治。而对于牙龈病,黑星病,炭疽病,黑星病等植物疾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清除柑橘园之后进行第一棵树修剪,其枝过密,需要将病虫枝,干结,折枝,黄萎病叶,下垂枝等进行修剪,清除所有的枯枝修剪病叶和土壤杂草,并且集中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并集中焚烧处理。割草面积有400~600倍缺口的地方,应该用晶体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处理,而且还应该用1%的石灰喷刷80 cm高度左右树干。

3.5 培育良好的土壤

根据柑橘成长不同类型的园林土壤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土壤和适当的耕作方法,以满足柑橘的强劲增长,以获得高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春丽,张珍珍,石孝均,等.柑橘高接换种需注重砧穗亲和及微肥施用[J].果农之友,2016(2):18.

[2]果树高接换种的死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2005(10):19.

[3]罗素兰.柑橘高接换种关键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8(3):34-36.

温室蔬菜育苗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篇4

1 育苗土的选择

育苗土包括营养钵育苗的育苗土和苗床土, 要注意选用不带病菌和虫源的土壤, 避免出现某些病虫害的侵染危害。

1.1 育苗前先要配置营养土

具体方法是用4份肥沃的田园土和1份充分腐熟的圈肥或鸡粪, 压细过筛配成营养土。营养土中拌有消毒、灭菌、杀虫的农药, 一般每1000kg营养土中要均匀掺入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粉80g, 也可加入专用的育苗肥进行育苗。

1.2 采用营养钵育苗

病毒病菌易从伤口侵入, 因此为避免移栽时伤根, 采用营养钵育苗, 从而防止病毒病的发生。营养钵育苗的方法是, 将拌好的营养土装入直径8~10cm、高8~10cm的营养钵内, 营养土不要装得太满, 然后将装好营养土的营养钵, 排成1m宽的育苗床。浇水后每穴播1粒露白的种子, 覆盖土1~1.5cm厚。

2 种子处理

一般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 以杀菌消毒, 也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 可钝化病毒。药物处理后用清水洗净药液, 再换清水浸泡3小时, 然后将种子捞出稍晾晒, 再用湿布包好催芽, 大部分种子露白, 即可安排播种育苗。

3 配制营养土

为防止土传病害, 播前要选择适于育苗的肥沃土壤, 要尽量选择3年内没种过蔬菜的生茬地取土, 并备足扎制小拱棚用的塑料薄膜、遮阳网、草帘、竹片等, 以采取保护措施。

夏季是蔬菜病毒病高发季节, 为了控制其发生程度, 经试验证明, 育苗营养土中加入苗宝, 每50g可育苗5000株, 可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4 降温防雨

播种后, 在育苗畦上搭拱棚, 便于降温、避雨、防病虫害。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可在拱棚上覆盖薄草帘, 遮阳降温, 或扎成高一些的拱棚, 覆盖银灰色的遮阳网, 即能遮阳又能驱避蚜虫。

5 出苗后的管理

蔬菜种子出苗后, 可先喷1~2次的72.2%普力克700倍液, 以后每7天喷1次植物灵1000倍和克露600倍混合液, 以防止病毒病和真菌病害的发生。

温室蔬菜栽培, 因温度较高, 苗龄期较短, 从播种到定植约30天, 植株有真叶5~6片, 株高12~15cm时可进行定植。定植前3~5天要浇水, 使秧苗能带土坨定植, 尽量避免散坨伤根。

6 栽种前设施准备

6.1 高温闷棚消毒具体措施 (休棚期6~8月份)

6.1.1 不要撤去旧膜。

首先不要将温室上的旧薄膜去除, 利用原有的薄膜进行高温闷棚, 用薄膜覆盖密闭形成高温杀菌。

6.1.2 利用好强光。

在晴天上午将温室密闭, 提升温室内的温度, 温度可达70℃以上, 能有效地杀死温室墙体、土壤表层残存的病菌、虫源等, 对下一茬蔬菜的生长有利。

6.1.3 浇水后闷棚。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先将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大水漫灌后再进行闷棚, 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杀死温室内可能有的病菌虫源等。

6.1.4 闷棚时间。

闷棚时间根据茬口安排, 一般至少1个月, 效果较好。此外, 如果闷棚时间较长, 可防止害虫较早危害;但可能在温室中产卵, 对下一茬蔬菜不利。因此, 何时闷棚, 如何闷棚, 可自由掌握。如果在定植蔬菜前, 已经施用了有机肥, 要注意不要一直闷棚, 防止有机肥分解形成的氨气在温室内积聚过多, 对苗造成毒害。

6.1.5

深翻土壤, 将土壤深翻后晾晒, 可将土壤中带有的病菌虫源消灭, 效果也不错。

6.2 检查薄膜不能有破损

温室覆盖的遮阳网遮荫、降温, 防虫网用在温室前通风窗和顶端的通风口处, 一定要封严, 不留让害虫出入的缝隙。

7 整地施肥

移栽前要深耕, 施足基肥, 一般667m2施充分腐熟鸡粪6~10m3, 另外加适量的复合肥或二铵, 煮熟的玉米50kg、麸皮50kg, 深翻后建畦。畦宽1.2m, 畦面要与吊绳铁丝对应以备吊蔓。

8 移栽定植

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 篇5

一、急危重患者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及措施

㈠标准:

(1)急危重病员诊断抢救治疗措施和方案符合诊断抢救治疗原则,快速、高效。

(2)病历书写及时、准确、规范,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及《山东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执行。

(3)会诊讨论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急诊急危重病人会诊应在≤10分钟到达现场。

(4)门诊、急诊留观不得超过72小时,住院病人3日未明确诊断或病情恶化者必须组织相关专业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断,制定相应诊治计划和方案。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讨论分析。

(5)紧急手术应在5分钟内开出术前医嘱,20分钟内做好必要的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麻醉科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前往病人所在地点(病房、急诊科、放射科、B超室等地)检查病人并随病人进入手术室,麻醉手术科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各项准备。急症抢救手术由有关专科按医院手术分类与审批权限规定指派相应职称的外科医师主刀。

(6)急危重病员抢救成功率≥80%。

(7)急救药品物品齐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8)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㈡措施:

(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首诊负责制,严格交接班。

(2)为急危重病员的检查、入院、手术等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和流 程,保证各种措施和方案的有效落实。

(3)急危重病员的检查、转科、转院各部门要通力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和护送,并准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4)参加医务人员的培训,人人熟练掌握急危重病员的抢救治疗程序和技术操作标准。

(5)在抢救的同时,逐级报告,必要时组织科间和全院会诊及抢救。(6)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急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8)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随时将病情进行通报,重要诊治措施、监护计划、有创检查应征得本人、家属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医疗同意书。

(9)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和记录。

(10)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出现医疗纠纷,经调查确有过错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二、手术、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

(一)标准:

(1)术前检查齐全,准备完善。

(2)术前小结,大型手术、复杂手术、危重病员、新开展手术有术前讨论,制定有较详细的手术方案。

(3)择期手术应予手术前一日,急诊手术提前30分钟通知麻醉手术科,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必须按时做好准备和参加手术,急诊手术随叫随到。(4)麻醉师术前必须查看病员,制定麻醉方案。(5)病历书写按照《病历书写规范》标准执行。

(6)术前履行告知义务,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及相关医疗文书。(7)手术人员安排按照《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执行。

(8)消毒灭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9)手术室布局合理、流程规范,手术室器械、药品和设备必须满足手术麻醉需要。

(10)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二)措施:

(1)严格执行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2)择期手术前,必须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按规定进行术前讨论。

(3)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纠正手术禁忌症相对禁忌症。

(4)术前履行告知义务,并签署好规定的手术同意书及相关医疗文书。(5)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6)提前通知手术相关部门做好手术准备。

(7)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仔细解剖,准确操作,爱护组织。

(8)麻醉师必须进行麻醉探视、术前讨论案。做好麻醉准备、术中管理、术后管理和随访。严格掌握拔管指征,不得随意带管回病房。

(9)严格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遵守无菌原则。(10)严格手术器械管理,术前术后清点无误。(11)严格查对制定。

(12)严格请示汇报制定手术安排的变动、术中发现异常、“意外”等均应 及时请示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处、业务副院长或院长汇报。

(13)及时书写认真填写各种录单,粘贴各种标签存放病历中。(14)标本必须病检,必要时展示给病员及家属。

(15)麻师、术者、护士共同护送病员到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麻醉医师在24小时内作好随访记录,特殊情况时及时、多次随访。

(16)主管(刀)医生及时下达术后医嘱,及时完成手术相关记录,向值班医生做好床旁交班。

(17)病区护理根据医嘱和病情认真做好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工作。

(18)急诊科、门诊换药室、科室治疗室除开展简单的清创缝合、紧急止血和外科换药手术外,不允许开展其他手术

(19)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出现医疗纠纷,经调查确有过错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三、有创诊疗操作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

(一)标准: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

(2)有创诊疗操作项目必须是必要的、可行的。(3)病员及家属同意。

(4)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5)消毒灭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6)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二)措施:(1)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

(2)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签署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书。

(3)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4)认真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病员心理准备、物质器械、药品、人员等等。

(5)及时完成相关操作记录。

(6)操作完成后及时告知操作结果交代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护理、观察和随访工作。

四、输血与药物管理安全管理标准和措

(一)标准:

(1)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2)输血与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4)药品要严格掌握等级权限。

(5)在病程中详细记录输血及特殊用药过程,必要时进行病例讨论。(6)完善输血前各项检查。

(7)消毒灭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8)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

(二)措施:

(1)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

(2)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签署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 文书。

(3)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6)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和记录。

骨折愈合难,养护措施是关键 篇6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这期间做好筋骨调理对身体机能的恢复意义重大,膳食调理也是一大处方,可是在调理操作过程中,诸多患者又存有不少误区,结果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还可能带来不小的副作用。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专家张强做客本刊,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些我们生活中那些影响骨折康复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错误认识一:大补骨头汤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应当多吃骨头,这样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证明,骨折患者多吃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的时间推迟。因为受损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髓、骨膜的作用,而骨髓、骨膜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

若骨折后过多地吃排骨、喝骨头汤,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是,新鲜的排骨及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因而骨折病人可适当少吃一些。

错误认识二:盲目大量补钙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事实上这是多数人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骨折病人并不缺钙,即使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也不能乱补,保持中等的钙摄入量即可。对于骨折患者首先要度过的是骨痂形成期,骨痂的过度钙化将影响愈后的功能,并且,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

在骨形成期可以服用钙片等辅助补钙,这是对于普通类型的骨折,对于骨盆骨折等特殊部位不影响功能的例外。

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对于骨折病人来讲,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的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骨的愈合,尤其是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补钙反而有害。

错误认识三:少量饮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盆骨及下肢骨折的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的次数。

如此虽然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的骨折病人千万不能少喝水。

错误认识四:以为饮酒可以活血

骨折后大量饮酒(包括药酒)活血,这是不少人惯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这是错误的。

由于酒类含有乙醇,骨折后喝大量酒,能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乙醇还会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因此,骨折后不宜用喝大量酒的方法来活血,否则对骨折的愈合不利。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正确的认识,也希望骨折的患者能够做到合理调养,通过正确的膳食调理或运动调理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性措施 篇7

1 缩短断奶至配种的间隔, 也即缩短空怀期

母猪的空怀期与体况膘情即基础储备消耗情况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 母猪越瘦, 空怀期越长。俗话说“空怀母猪八成膘, 容易怀胎产仔高”, 对经产母猪在配种前7d要进行短期催情优饲, 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能量, 促使其多排卵, 排优质卵, 继续使用哺乳母猪料, 每天2.5~3.0kg。

空怀母猪可3~5头一栏群饲, 按大小、强弱、胖瘦分群管理, 尽量减少争食打斗, 群饲空怀母猪可促进发情, 便于发现发情母猪和公猪试情。

经产母猪断奶后, 每天用公猪分早晚试情两次, 刺激发情, 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 提高年产胎次。正常情况下, 断奶母猪一般4~7d内开始发情, 7~14d内配种率可达90%以上。对那些断奶后14d仍不发情的母猪应采用改善饲养管理、增加运动、合群并圈、公猪诱情、乳房按摩、激素处理、饥饿处理等措施, 使之发情配种。

2 及时查情, 适时配种

浪费一个发情期就等于浪费0.15窝仔猪[1]。目前最常使用的长白与大白杂交母猪的后备母猪发情症状不太明显, 母猪断奶3d后和配种后18~23d要注意观察其发情表现, 防止漏情。查找发情母猪的方法有:把种公猪赶到空怀母猪栏外, 如为单体栏, 公猪走在母猪的前面, 控制公猪行走的速度, 缓慢前行, 后面有专人负责发情鉴定, 公猪的出现, 会引起母猪的骚动不安, 公猪的气味加大了对母猪的刺激, 发情母猪会主动靠近公猪, 接着公猪与母猪鼻对鼻接触, 两猪隔栏交流不断;查大圈里的母猪, 公猪则要进到圈里通过拱和爬跨与母猪进行身体接触, 一般公猪在每个大圈里要停留5min左右。发情母猪通过听觉、嗅觉、触觉即会引起静立反射, 发情鉴定人员可以通过按压、踩背, 结合观察母猪外阴变化来进一步确定母猪是否发情[2]。一般在母猪发情出现静立反应时 (按压母猪腰荐部母猪不动或用公猪试情, 允许爬跨) , 第一次配种, 间隔8~12h再配一次。可同一个公猪重复交配、不同公猪双重交配、人工授精灵活掌握使用。原则上把握住“老配早, 少配晚, 不老不少配中间”,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和精子活力。

3 合理安排母猪的胎次结构, 及时淘汰繁殖能力低下的母猪

通常第一、二胎产仔数相对较少, 第三至第六胎产仔数相对较多, 第七胎后产仔数降低。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以第一、二胎的母猪占母猪群的30~35%, 第三至第六胎占60%, 第七胎及以上占5~10%, 及时淘汰老龄母猪, 补充后备母猪, 是建立高产母猪群的基础。母猪如果出现断奶14d以上不发情, 经各种措施处理后仍不发情;后备母猪达到10月龄仍不发情;子宫炎、乳房炎久治不愈, 初产母猪瘫痪、患有肢蹄疾病、猪瘟及伪狂犬病需要净化;连续两个情期均返情又不是公猪的问题;连续两胎断奶仔猪数低于7头[3];难产、子宫收缩无力、产仔困难, 连续两胎以上需徒手助产的情况, 最好的办法是淘汰, 而且越及时越好, 否则, 大多数最终还是难免淘汰。

4 后备母猪的选拔培育和饲养管理

要保障母猪的高繁殖能力, 必须要重视后备母猪的选拔培育和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的年更新率约在33%左右。要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 同胎至少9头以上, 初生重1.2~1.5kg;有效乳头数在7对以上, 其中至少3对应在脐部以前, 乳头饱满、排列整齐、均匀, 不能有瞎乳头、副乳头;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 (不能上翘) ;体型良好、要有足够的长度, 背线平直、匀称, 四肢健壮;180日龄左右能第一次发情, 母性好, 饲养人员容易接近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饲养方式以小群饲养效果最好。后备母猪生长期 (30~100kg) 限制饲喂不仅会减少母猪促黄体激素的释放, 由于能量或蛋白质摄入量受到限制还会推迟发情日龄[4]。应给后备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满足其快速生长需要, 从而促进其进入初情期, 而后应限制其采食量以防止配种前过肥。这两个方面需统筹平衡考虑。饲喂方式上, 30~60kg按生长猪的方式饲养, 促进消化系统和骨骼的发育, 使用育肥猪料;60~100kg使用后备母猪专用料,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繁殖机能的完善;100~110kg使用妊娠母猪料, 限饲, 日粮控制在2.0~2.5kg, 最好能见到第二次发情;110~120kg使用哺乳母猪料短期优饲, 日粮控制在2.5~3.0kg, 最好能见到第三次发情进行配种。

后备母猪的适配月龄:一般引进瘦肉型品种后备母猪为8~9月龄, 体重135kg;地方良种5~6月龄, 体重不低于70~75kg;瘦肉型品种与地方良种的杂种后代6~7月龄, 体重80kg。

5 养好妊娠母猪, 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

母猪妊娠期的目标是保证胚胎在母体内顺利着床并得到正常发育, 防止流产, 确保每窝产出头数尽可能多、健壮、初生重大的仔猪, 并保持母猪中上等膘情体况, 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有定位栏饲养、小群圈养, 以及这两种饲养方式相结合后的改进方式等多种, 各有优缺点, 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母猪配种后所形成的25~30个受精卵, 在着床、发育过程中, 会经历三个死亡高峰, 约有40~50%死亡。因此要顺应不同妊娠阶段对营养和环境的需求饲养管理妊娠母猪, 尽可能减少胚胎死亡, 提高窝产活仔数。

妊娠母猪饲喂方式的基本原则是限制饲喂和看膘情体况施料。

怀孕0~7d是受精卵发育期, 饲喂量过多, 会影响母猪激素分泌, 导致受精卵被吸收, 直接导致产仔数下降, 每天使用怀孕料1.5~2.0kg。怀孕7~30d, 是胚胎着床和早期发育阶段, 也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二个高峰期, 约占死亡数的30~40%, 每天给予怀孕料2.0~2.2kg。配种后30d内最好在单体栏内饲养, 并减少调栏并圈等各种应激, 有利于胚胎着床。怀孕30~84d, 是母猪膘情调整期。60d左右进入胚胎死亡的第三个高峰, 约占5~10%, 要注意外部环境产生的应激;75d后是母猪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 过度摄入能量会使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减少, 影响乳腺组织的发育, 该阶段的饲喂量应控制在2.2~2.5kg, 根据膘情适当调整饲喂量。84~110d, 是胚胎的快速生长期, 仔猪初生重的60~70%来自产前一个月的快速生长, 同时也是母猪乳腺充分发育期, 该阶段有的猪场既调整饲粮, 改喂哺乳母猪料, 又增加饲喂量;有的猪场不改变饲粮, 一直饲喂妊娠母猪料, 只是在喂量进行调整, 产前7d进产房后再换哺乳母猪料。该阶段的饲喂量初产母猪为了预防难产, 应控制在2.5~2.8kg, 一般不得高于3.0kg, 经产母猪控制在3.0~3.5kg, 产前一周逐渐减少饲喂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 避免冷热、踢打、惊吓、噪声等各种应激, 使怀孕母猪生活在安静、干燥、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的环境里。

6 提高哺乳期的成活率, 适时断奶, 缩短哺乳期

哺乳母猪饲养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增加泌乳量, 提高哺乳期的成活率, 同时控制母猪的失重, 保证母猪断奶后的体况适中顺利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母猪哺乳期间每天摄入的饲料营养约75%用于泌乳, 因此饲料的选择和喂量的控制相当关键。分娩当日可停喂半天至一天, 饮一至二次红糖麸皮水, 保证充足的饮水, 分娩的第二天喂1.0kg哺乳母猪饲料, 以后每日增加0.5kg饲料, 5~7d后母猪食欲恢复后可敞开饲喂, 自由采食, 为仔猪提供充足、营养的奶水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前提。仔猪出生20d以内母乳完全可以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 从7d开始训练补料, 10d学会吃料, 20d以后敞开补料。及早补料对仔猪是一个适应离开母猪的过程, 为20d后乃至断奶后正式吃料打基础。

一般经产母猪在产后21~28d断奶, 初产母猪在产后35d左右为宜, 此时断奶对母猪膘情体况、下窝产仔数和仔猪的应激均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刘济.浅谈如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N].知识创新农业, 2012, 11:4.

[2]徐建党.猪人工受精之发情鉴定[J].养猪, 2012 (6) :34.

[3]孙春清.关于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研究[J].养猪, 2009 (4) :79.

浅谈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性技术措施 篇8

一、选种:选种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是选择优质品种。

选择适宜本区域的优质品种,以中熟品种为主,搭配早、晚熟品种,如垦稻12、龙粳20、龙粳21。

2、是盐水选种。

经过盐水选出的种子成熟饱满、发芽力强、幼苗发育整齐,成苗率高。其方法是50公斤水加12.5公斤盐、比重为1.13然后用清水清洗两遍,在用使百克浸种,这是水稻丰产的基础,只有选好种才能出好苗。育壮苗。

二、采取大中棚育苗

大中棚育苗为稻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一是棚室内空间大、便于管理;二是提早播种7~10天,抢积温120℃左右;三是成苗率高,带蘖率达90%以上,四是病害发生轻,立枯病,青枯病发病率低;五是秧苗素质高。

三、苗床培肥

育苗的关键是育根,床土是秧苗根系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必须在床土中加入足量的营养,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偏酸性的土壤,施用腐熟好的猪粪过圈,草碳等酸性肥料。盘育和钵体育苗,盘土配制按过筛旱田土、有机肥3:1的比例配制,按用土量拌入壮秧剂3~4袋/hm2,充分混拌后用薄膜布覆盖1~2天装盘。

四、种子消毒及浸种

种子消毒是防除由种子传染的水稻恶苗病,苗稻瘟病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种子消毒的效果,常采取消毒和浸种同时进行。药剂选用使百克,水温保持15℃,浸种6~7天。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

五、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需要冲洗的一定冲洗,控去种子间的水分,如果在种子太湿,氧气不足,易出现哑种。方法是:以高温(30℃)破腹露白,露白后种子堆温度控制在25℃适温催芽,芽根各长以2毫米以内为宜,在阴凉处晾芽,等待播种。

六、稀播

无论机播还是手播,在苗床上一定要控制下种量。手播秧苗每平方米250~300克,机播每平方米600克(每平方米6盘,每盘100克),抛秧或摆栽用旱育钵苗,其播量按每个钵体播芽种3~5粒。只有稀播才能育出壮而带蘖秧苗,才能减少因播量大,育苗时间长而产生的早穗现象。

七、调温

目前育苗过程中,多存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现象,培育壮秧一定要遵照“宁冷勿热、宁干勿湿”的原则,按不同叶龄时期进行科学管理。

播种后保温保湿,立针达80%,揭除地膜。如棚内气温超过35℃打开两头小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不宜超过28℃,1.1叶期进行通风炼苗、控长,促下控上,防止发生青枯病、立枯病。通风时间为上午8~9点到下午3~4点,通风时间长短和通风量大小要依据温度的高低和秧龄而定,2.5叶后浇足水一次(在2.5叶前床不缺水,一定不给水,防止高温徒长,如土表发白,根多,应适当补水),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间,最高不超过25℃.要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多设通风口或进行大通风保苗。要掌握“低温有病、高温要命”的道理,在连续低温后开始晴天时,要提早开口通风,防止出现立枯病,高温晴天也要提早揭膜通风,严防高温徒长。

若秧苗叶色发黄,在浇水前增施壮秧剂每平方米50克,3叶期间棚温控制在20~22℃之间,最高不超过25℃,3.5叶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插秧前3~4天昼夜炼苗。插秧做到三带,即带土、带肥、带药。手插秧前2~3天每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50克,然后喷少量水,使肥料沾在床土上,喷施70%的艾美乐或10%吡虫啉防止潜叶蝇。

八、控水

水份管理要注意“三看”浇水,一看早、晚夜间有无水珠;二看午间高温时新叶是否卷曲;三看土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状况,如早晚吐水珠小(或少),午间新叶卷曲,床土发白,要在早晨浇水,一次浇足。

九、除草

秧苗1.5~2.5叶龄时,选择安全性高的农药除草,推荐10%千金60ml+48%排草丹160ml/667m2。防治稗草和阔叶草或在秧苗1.1叶龄期100m2用20%敌稗150克兑水6公斤,在晴天露水下去后均匀喷雾,喷药后床温不能高于30℃,以免出现药害。

十、早育、早插、稀插

依据黑龙江省、气温是春季前期偏暖,后期较冷,低温发生在4~5月份的特点。早播、早插其目的是有效的利用积温,减少积温损失;大中棚育苗最佳播期为4月5日~4月10日;丰产插秧期为5月15日至20日,最晚不超过5月30日;先插晚熟品种,后插早熟品种,插秧规格9寸×3寸,或9寸×4寸,规格每穴3~4棵苗,插秧时要做到浅、直、匀、齐。其中插秧深度以2厘米左右为好,插秧过深将影响分蘖。

十一、肥水管理及科学防病

配套措施是关键 篇9

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

2013年8月15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成员单位包括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 必要时可邀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 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成人员。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设金融监管协调办公室 (设在中国人民银行) , 承担金融监管协调日常工作。这标志着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轨道。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完善与创新金融监管模式, 加强银行监管显得十分必要。存款保险制度在市场稳定的时候, 确实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是若出现银行业系统性危机, 单纯依靠存款保险制度等市场化手段, 其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利率市场化后, 银行表外业务不断丰富, 理财产品市场迅猛发展, 导致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都有所上升, 银行需要相应地增加资本拨备以覆盖新业务产生的新风险, 而同时监管部门也应提升风险监管方法, 在更加全面的风险监管视野下履行监管职能。

中央银行在致力于制定较为合理的基准利率的同时, 要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将监管重点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切实转向风险性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 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监管分析系统, 不断强化监管协调和合作, 将监管方式从传统的事后检查、补救转向事前预警、预防, 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以逐步适应金融市场产品日益多元、丰富, 跨业经营的迹象愈发明显的金融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

健全自主定价自律机制

2013年9月24日,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会议通过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和《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规则》, 旨在符合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 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 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 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会议选举了首任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主任委员。

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在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后, 央行2013年10月25日宣布贷款基础利率 (Loan Prime Rate, 简称LPR) 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 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点生成。在报价行自主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 制定发布人对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形成报价行的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并对外公布。贷款基础利率是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后的参考基准, 是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供重要参考。各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风险程度自主定价, 客户也可以根据资金情况评估筹资成本。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 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 转变经营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 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 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 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加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商业银行退出机制

存款保险是国家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立法建立的, 在投保机构出现倒闭、破产等规定情形时, 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的一种制度安排。一般由投保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缴纳保险费,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维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须要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商业银行退出机制两大体系来“护航”。当前商业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依然依靠利息收入,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银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增加, 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很关键。同时, 商业银行作为微观市场主体, 优胜劣汰是其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退出机制是给商业银行增加一种约束, 使得银行自行承担从事风险业务的后果。目前我国面临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制尚不健全、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尚不完善、银行市场退出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另外, 还应积极解决包括明确退出的法律框架、退出后不良资产的处置、个别金融机构破产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等问题, 同时应避免过多行政干预, 使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运行符合市场规律。

实践表明, 设计良好的存款保险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 让储户、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预期, 有效防止银行挤兑;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加强市场约束, 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有利于稳妥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和中小银行, 为培育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创造条件;有利于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利率市场化解除后顾之忧;有利于形成多方面的监管合力与制衡, 增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关于支持金融稳定和改革部分称:“中方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包括出台银行处置条例。”此前,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周小川行长首次提到存款利率市场化时间表:“存款利率放开肯定是在计划之中。我个人认为, 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同业存单发行交易稳步推进

对于银行而言, 在贷款利率放开后的一年里, 同业存单的发行是其中最大的亮点。2013年年中的银行“钱荒”造成的影响巨大, 同业存单的发行可以说是在“钱荒”后推出的一项重大政策。

2013年12月8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同业存单业务, 拓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 促进货币市场发展。12至13日,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分别发行了首批同业存单产品, 发行总量为340亿元, 期限涵盖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今年以来, 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迎来大举扩容, 相继有数十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合行及外资行加入同业存单发行队伍。据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统计, 截至7月18日, 已有25家银行发行了同业存单, 发行金额累计达2010.7亿元。

关键性措施 篇10

1 肉鸭的生物学特性

1.1 生长快

代谢旺盛, 生产周期短。

1.2 具有补偿生长功能

肉用商品鸭前期如因某种原因致使生长发育受阻, 后期能够补偿过来, 从而能够达到标准体重。

1.3 喜水性强

鸭的口腔内无齿, 且唾液腺不发达, 因此采食时常常饮水, 以湿润利于吞咽, 鸭舌厚长而软, 舌神经对水温反应极为敏感, 不喜高于气温的水, 但不拒饮冷水, 因此鸭的饮水量大, 养殖中必须做好鸭的饮水工作。

1.4 合群性好

鸭的性情温和, 较少单独行动, 争斗少, 易于管理。鸭的嗅觉、味觉不发达, 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 各种饲料都喜欢, 且消化能力强, 代谢快。

1.5 对外界环境敏感

胆小怕惊, 一遇到相声就会相互拥挤或奔跑, 因而养殖环境需要安静无噪音。

1.6 生活能力强, 耐寒不耐热

由于鸭有浓密的绒羽及发达的尾脂腺, 能有效地防水御寒, 夏季应做好降温及防暑措施, 比如遮荫和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含有冰片、樟脑、薄荷等抗应激的药物。

2 选择健康优良的鸭苗

2.1 健康雏鸭的标准

羽毛光亮, 眼大有神, 精神活泼, 行走正常, 腹部收脐良好, 拿在手里感觉有力。

2.2 注意引种

引种必须来自非疫区, 并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必须从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引入, 出壳后应在24~36h候运抵育雏舍。

3 合理的饲养管理

3.1 育雏舍消毒及控温

进雏前应该对育雏舍及整个圈舍饲养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并通风干燥, 在进苗前1d升温, 进苗时室温应保持在32~26℃, 进苗3d后逐步降温, 即1~3日龄31~30℃, 4~6日龄29~28℃, 7~10日龄24~26℃, 11~15日龄26~25℃, 16日龄后可根据季节气温和雏鸭对热源的依赖性来决定逐步减温或采取自然温度, 一般要求夜间温度比白天高1~3℃。

3.2 适宜的湿度

育雏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 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 体重的增长, 排泄物增多, 饮水溅洒等, 此时应降低湿度, 维持在50%~55%即可。

3.3 合理的饲养密度

肉鸭的密度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本身生长情况和环境卫生状况加以调整, 尽量使用活动空间宽松, 育成鸭每只所需的面积比身体所占面积大5~7倍较为理想。饲养密度为:1~7日龄15~20只/m2, 8~14日龄10~12只/m2, 15~25日龄7~10只/m2。

3.4 及时饮水和开食

饲养雏鸭应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 饮水时, 为补充运输路上能量的消耗及应急, 可添加0.1%维生素C和5%葡萄糖水, 饲料应选肉鸭专用开口料。

3.5 良好的通风和光照

育雏舍内在保温的前提下应加强通风, 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无刺鼻的氨味, 光线不宜过强, 因为鸭怕光, 易给雏鸭造成应急, 光线过弱, 夜间会影响采食和饮水。

4 制定合理的用药保健方案。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篇11

关键词:母猪;生产性能;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8-0071-02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母猪是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后备母猪从60~75 kg开始饲喂后备母猪专用饲料。每天需供干净饮水1.6~2.0 kg,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以4~6头为一栏,每头所占面积2 m2左右,同时做好母猪的调教管理和防疫工作。

(2)适时配种并建立档案。后备母猪7月龄左右,体重达120~130 kg,出现2个情期后方可配种。

(3)及时处理不发情和不合格的母猪。按计划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年提供后备母猪数=基础母猪数×淘汰更新率/90%。

2 加强配种管理

(1)合理安排配种季节可使母猪两年产5窝,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一般初产母猪在4~5月配种,8~9月产仔;9~10月配种,翌年1~2月产仔;2~3月配种,6~7月产仔。

(2)适时配种,可得到最多的窝产仔数。配种一般可在母猪排卵前0~24 h(最佳为12 h)进行,青年母猪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比仅做人工授精获得的窝产仔数更多。断奶后到下次配种,间隔4~6 d,可以获得最大的窝产仔数。

3 重视母猪妊娠早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早期,要保证饲料品质良好,严禁使用霉变、污染、冰冻饲料,尽量不用青贮料。限制饲喂量,保持母猪适当膘情,妊娠前期(配种后21 d内),每天喂料2 kg,妊娠中期(22~60 d)2.5 kg,妊娠后期3kg,妊娠期母猪的净增重保持在20 kg左右为宜。体膘增加过快过肥,不但容易导致死胎,还容易引起难产,影响繁殖率。

4 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

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9 d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富含钙质、蛋白质及脂肪的饲料。在妊娠后期,日供饲料量应视其个体体重及体况增加到3.0~3.5 kg,且日粮中能量饲料应占30%~35%,大豆6%~8%,饼粕类10%左右,其余以糠麸类补足。饲粮营养水平要求消化能≥3.1 MJ/kg,粗蛋白≥16%,赖氨酸≥0.8%。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比例要平衡,特别是亚硒酸钠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减少腹泻发生有预防性的作用。可在母猪产前15~20 d肌注一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乳剂10 mL。

5 做好疫病防控,确保母仔猪健康发育

产后恶露不尽是母猪产后厌食或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预防和及早控制产道炎症是产仔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具体做法为:产仔结束或开始排胎衣时,肌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0~20 mL/头,催产素20~40 IU。产后3 d内母猪厌食或食欲不佳而又无恶露排出时,选用:①健胃散拌料或饮水用药,肌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0.1 mL/kg,1日2次,连用3 d;②复合维生素拌料或饮水,连用7 d。如产后3 d内仍有恶露现象,可选用1:1 000倍稀释的消毒剂清洗子宫,而后注入用注射用水4倍稀释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2支。

6 防控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易造成胚胎死亡、流产、木乃伊的比例升高,窝产仔数减少,成为危害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目前无良好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预防。制定健全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程,确保接种密度和质量。

7 早吃初乳,及时补铁,及早控制黄白痢

初乳中蛋白含量很高,其中有60%~70%是免疫球蛋白,由于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通过初乳,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 h后开始下降,12 h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对体质弱小的仔猪,要先拭去口中黏液,擦干身体,滴服50%温葡萄糖液10~15 mL。置于35 ℃热源中烘烤,待其精神状态良好后,再吃初乳。固定乳头是实现仔猪均衡发育的有效方法。固定乳头应顺从仔猪意愿适当调整,仅对个别弱小仔猪定位,其他仔猪以不争食同乳头为宜。弱仔一般选择固定在前两三对乳头上。

及时补铁。哺乳仔猪可用铁糖-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进行及时补铁。哺乳仔猪2~3日龄注射1 mL/头,15日龄可再注射2 mL/头,在颈部或者后腿内侧深部肌肉注射,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及腹泻。

补料是提高仔猪断乳重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的补料时间应从7日龄开始,逐头扒开口腔将料糊抹在舌根处诱食,1日数次,待其有食欲时可将补料盛于补料糟内让其自由舔食。母猪于产前3 d开始减食,至产仔当日,仅喂1/3平常料量。产后当日,喂以淡盐麸皮汤。

8 科学安排母猪饮食,提高泌乳量

母猪泌乳量的高低,是饲料质量与饮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养殖户的调查表明,母猪产后粥样喂比干温喂效果要好,日喂4次比日喂2次效果好。一般原则如下:产后第2日开始增料,至5日龄时给到常量。在此之前切忌一次吃得过饱而伤胃,待其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行加料。日采食风干料量应大于4.5 kg,以不浪费饲料为原则,日喂3~4次,要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高峰期,采食量最好达到6 kg以上,断奶前2~3天逐渐减少日喂量至3 kg左右。泌乳期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7%,赖氨酸≥0.85%,消化能≥3.2MJ/kg,若能添加4%左右的油脂,或10%的熟化大豆效果更好,可提高乳脂率。

九、适时断乳,提高母猪年产窝数

肉鸡放养防病关键措施 篇12

场地选择是养殖生产的关键之一, 场地选择的正确与否, 是肉鸡放养成功的关键。应选择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道路, 环境僻静, 地势平坦的地方建场。土质以砂壤土为佳, 应建在向阳的南坡上, 鸡舍既不能建在山顶, 也不能建在山谷低洼处, 如建在山顶, 昼夜温差太大, 不利于鸡舍保温;建在低洼山谷, 地面潮湿, 气流不畅, 污浊空气难以扩散, 夏季闷热, 冬季气温较低。所以养殖场地要选择靠近果园或山坡, 水源方便的地方。鸡场用水比较多, 每只成年鸡每天的饮水量平均为350m L, 在炎热的夏季, 饮水量增加, 一般鸡场的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是鸡饮水量的2~3倍。因此, 鸡场必须要有可靠、充足的水源, 并且位置适宜、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防护, 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补充饮水, 应勤换水, 保持饮水干净。

2 合理建设圈舍

规划布局以有利于防疫、排污和生活为原则。生活区和生产区应严格分开, 并相隔一定距离, 生活区应设置在鸡场之外, 即使是个体小型养鸡场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在鸡场生产区内, 应按规模大小、饲养批次将鸡群分成多个放养小区, 区与区或每群之间应有一定的隔离距离并配套建设焚烧炉或尸体处理坑, 及时处理病鸡。

3 全面卫生消毒

在鸡病防治工作中, 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抓好三个环节, 即雏鸡入舍前, 整个饲养期, 出栏后的消毒工作。雏鸡入舍前, 鸡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消毒。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三个要点: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 并经常更换消毒水。喂鸡前, 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 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 鸡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出栏后要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鸡粪, 对鸡舍内外器具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空舍和环境消毒可用2%~3%的烧碱溶液泼洒或喷雾, 能够密闭的鸡舍还要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薰蒸, 用量为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5 mL、高锰酸钾12.5 g。肉鸡出售后, 鸡舍要立即除粪, 清洗、消毒, 空置2周以上才能进鸡。

4 提前防制疫病

防疫是肉鸡饲养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肉鸡用疫苗免疫传染病的种类较多, 如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禽流感、鸡痘等十几种, 要做好防疫工作, 就必须选“GMP”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保证疫苗质量, 科学地安排接种时间, 根据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 严格接种好疫苗。

5 饲养全进全出

上一篇:纳米氧化锌毒性研究下一篇:麻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