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疗效

2024-09-24

麻醉疗效(精选10篇)

麻醉疗效 篇1

术前麻醉时手术前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合理的麻醉方式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 并保证手术的成功实施[1,2]。为了研究喉罩麻醉应用于婴儿的效果, 此次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70例, 通过分组的方式, 观察采取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进行手术的麻醉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70例, 患者均为ASA中I~III级[1], 其中男37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 (9.6±1.8) 个月, 平均身高 (57.4±2.9) cm, 平均体重 (7.8±2.1) kg, 患儿进行手术类型有并指分离术、唇裂修补术、蹄内翻足矫治术;将入选患儿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研究组中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 (9.7±1.9) 岁, 平均身高 (57.5±3.1) cm, 平均体重 (7.7±2.0) kg;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9.5±1.7) 岁, 平均身高 (57.3±2.8) cm, 平均体重 (7.9±2.2) kg。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等资料上大致相同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儿术前均给予剂量分别为2、0.02 mg/kg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进行肌内注射[3]。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时给予剂量为0.5 mg/kg的罗库溴铵进行静脉注射, 然后行气管插管, 之后给予机械通气, 给予1%~3%的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维持。进行喉罩麻醉时先给予剂量分别为0.1、2 mg/kg的咪唑安定和氯胺酮进行肌肉注射, 入睡后再吸入6%的七氟醚, 放置喉罩, 吸入6%的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各时点包括入室后、插管后、手术后10 min、手术完成后、拔管后的MAP、RR。

1.3 疗效评价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术中不同时点的MAP、HR变化;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ASS 15.0分析及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以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以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 研究组拔管时间 (61.6±7.6) 及清醒时间 (30.8±11.6) 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 (294.2±56.3) 清醒时间 (360.8±97.4) , P<0.05。研究组有1例拔管后分泌物较多, 将分泌物吸除后, 拔管较顺利, 对照组有2例拔管后有喉头水肿, 4例拔管时分泌物过多, 研究组并发症率2.86%低于对照组17.14%,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χ2=11.329, P<0.05) 。

2.2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RR、MAP变化

对照组中插管后至拔管后较入室时的MAP明显降低, HR减慢 (P<0.05) , 同时对照组手术时和拔管后较插管时的HR明显增快, MAP明显上升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在手术完成时和拔管后的MAP降低, HR减慢, 见表1。

注a与入室时比较, P<0.05, b与插管后比较, P<0.05, c与研究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婴儿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 麻醉较成人更加困难, 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因此, 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麻醉方式有气管插管麻醉及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容易损伤患儿气道, 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 对婴儿损伤较大, 同时, 国内研究显示[4,5,6], 婴儿麻醉诱导下放入喉罩不需要肌松药, 对血压、脉搏等的影响轻微, 对喉部刺激小, 喉罩置入和拔除时对心血管的影响较较小。喉罩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 损伤较少等优点, 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 对患儿的刺激小, 且操作简单, 损伤小, 适用于年龄小的患者[7,8]。

此次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接收的手术患儿, 通过分组的方式观察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及喉罩麻醉的麻醉效果, 结果发现, 研究组MAP麻醉前 (86.4±4.7) 麻醉后 (74.1±5.2) 及HR麻醉前 (148.4±11.3) 麻醉后 (148.9±11.7) 的变化均显著小于对照组麻醉前 (88.7±4.9) 麻醉后 (72.9±5.4) 及HR麻醉前 (146.3±10.3) 麻醉后 (131.9±13.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研究组拔管时间 (61.6±7.6) 及清醒时间 (30.8±11.6) 显著低于对照组 (294.2±56.3) 、 (360.8±97.4) , 并发症率2.86%低于对照组17.14%, χ2=11.329,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喉罩麻醉对心血管影响小, 血流变及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同时其损伤小, 并发症发生率低, 清醒及拔管时间早, 与陈刚等学者研究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 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 损伤小, 对心血管的影响小等优点, 相比气管插管麻醉更适用于幼儿患者,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婴儿麻醉中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70例该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儿, 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两组分别给予气管插管麻醉以及喉罩麻醉, 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插管后至拔管后较入室时的MAP (平均动脉压) 明显降低, HR (血液流变学) 减慢 (P<0.05) , 同时对照组手术结束时和拔管后较插管时的HR明显增快, MAP明显上升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在手术结束时和拔管后的MAP降低, HR减慢;此外, 研究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对心血管的影响小等优点, 相比气管插管麻醉更适用于幼儿患者, 值得推广。

关键词: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婴儿

参考文献

[1]许凯.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4, 11 (26) :73-74.

[2]陈粤, 杨向辉, 吴霭青, 等.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2 (10) :511-512.

[3]叶利.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 33 (3) :504.

[4]仲山, 张斯壁.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5 (3) :263-264.

[5]张丽娟.喉罩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 2013, 34 (6) :1022.

[6]姜勇智.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4) :83-84.

[7]贺永峰, 王晓娟.喉罩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海南医学, 2012, 23 (19) :41-42.

[8]陈刚, 刘海.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3) :97-98.

麻醉疗效 篇2

【关键词】剖宫产术;腰麻;硬膜外麻醉;麻醉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81-01

目前,剖宫产术的应用率在我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具体而言,麻醉效果是剖宫产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对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1]。本文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抽取116例进行观察和研究,主要分析了在剖宫产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抽取116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入选产妇均有明确的剖宫产术指征。排除以下情况:重大脏器功能异常;妊娠并发症;麻醉禁忌者。按照手术麻醉方法,将产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为(29.52±4.02)岁,孕37~41周,平均病程为(39.7±1.2)周;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8.57±4.78)岁,孕38~41周,平均病程为(39.5±1.1)周。将两组的孕周情况和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剖宫产手术前,均常规给予吸氧支持,建立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此后,静脉滴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剂量控制在300~500ml之间[2]。研究组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产妇取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确认在硬膜外腔后,置入腰穿针,针孔朝向头侧,确认脑脊液流出之后,立即取0.75%的布比卡因2ml加10%的葡萄糖注射液1ml,注入蛛网膜下腔,注射后取出腰穿针,将硬膜外导管3-4cm向头侧置入硬膜外腔,迅速帮助产妇变换体位,改为平卧向左倾20°,继续快速补液。同时利用针刺法对麻醉阻滞的范围进行检查和确定,麻醉平面尽可能控制为T6-8,观察麻醉效果是否符合手术要求。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穿刺、置管方法与研究组相同,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向硬膜外腔分次注入1%利多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3-15ml。也是利用针刺法对麻醉阻滞的范围进行检查和确定,麻醉平面尽可能控制为T6-8,观察麻醉效果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麻醉起效时间,并将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上述基础性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 t 检验及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的手术情况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详情如下表1: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論

剖宫产术是解决多种妊娠并发症的主要分娩方式,麻醉效果直接影响了手术实施质量。因而,在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需着重把握不同麻醉阻滞方法的优缺点,并加以合理应用,以不断改善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对于剖宫产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应该能够确保发挥较好的镇痛效果,以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同时,术中麻醉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对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产生影响,或者防止麻醉药效过快消失,此外,麻醉还要起到一定的肌松效果[3]。以往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往往需要利用大剂量的麻醉药物,但是阻滞不完全,不利于横切口剖宫产手术顺利实施,也给产妇造成了一定痛苦。本次研究结果呈现,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麻醉阻滞的效果,而且有利于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切口部位暴露时间,进而有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联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用药剂量较小,且阻滞效果理想,从而显著缓解产妇的生理、心理痛苦。综合上述讨论和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选择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能够显著改善麻醉阻滞的效果,缩短手术总时间,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产科中予以利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河荣,骆建宁.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28(15): 39-40.

[2]马丽君.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5,06(09): 1183-1184.

麻醉疗效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并进行胃镜检查的84例患者给予临床分组分析,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即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42例。研究组42例胃镜检查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0例, 年龄在19~72岁, 平均年龄为 (42.6±1.3) 岁, 身高在154~182cm, 平均身高为 (165.6±12.6) cm, 体质量在42~83kg, 平均体质量为 (64.8±4.7) kg;对照组42例胃镜检查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21例, 年龄在18~70岁, 平均年龄为 (43.0±1.2) 岁, 身高在152~183cm, 平均身高为 (166.2±13.0) cm, 体质量在44~81kg, 平均体质量为 (65.4±5.1) kg。研究组与对照组胃镜检查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且P>0.05,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胃镜检查患者均进行常规准备措施, 指导患者检查前禁食8h, 禁水4h, 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若有异常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胃镜检查。研究组胃镜检查患者在上述检查前常规准备措施完成后, 给予麻醉措施, 具体做法为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 并经鼻导管给予吸氧措施, 给予每千克1.0~1.5μg的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 在20s内注射完毕, 间隔一分钟后将每千克1~2mg的丙泊酚缓慢推注入患者体内, 40s内推注完毕, 上述麻醉措施完成后严密观察患者临床反应, 待患者完全入睡后给予胃镜检查;对照组胃镜检查患者在上述检查前常规准备措施完成后直接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得出结论。检查结束, 当患者完全苏醒后, 方可离开。三天内需有人陪护, 尽量避免高体力消耗的活动, 以防意外。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胃镜检查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或检查后,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研究组胃镜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以及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 明显低于对照组胃镜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以及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0.48%, 且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胃镜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疾病检查及确诊已得到临床广泛使用。但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 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体内环境造成一定刺激, 因此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甚至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1],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本文研究可知, 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给予适当麻醉措施, 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检查措施, 同时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观察与正确诊断, 提高确诊正确率。异丙酚是一种作用时效短、起效快、清醒快, 无蓄积作用, 可控性强、药效平稳的静脉麻醉药, 但对心肌和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反射及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 会引起心率减慢, 血压降低及呼吸减慢, 血氧饱和度下降, 但大多数在正常低值范围。但仍然需要严格对待。因此, 当患者具有严重的高血压、心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休克等症状时, 则不适宜使用麻醉胃镜检查措施[2], 高龄患者在进行麻醉胃镜检查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并进行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准备[3]。芬太尼镇痛作用强, 且心血管状态稳定, 两者配伍使用, 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 使用芬太尼可以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从而达到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 应用麻醉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也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率, 但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经济能力进行酌情选用。

参考文献

[1]张旭, 周宁宁, 高莹.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 2006, 7 (5) :113-114.

[2]段立杰, 任风琢, 陈宁.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 2006, 3 (1) :59-61.

麻醉疗效 篇4

【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哌替啶在硬膜外麻醉中对术中镇静及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胆道手术患者34例,随机咪达唑仑组和氟哌利多组,每组17例。对两组硬膜外麻醉在术中镇静、遗忘、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咪达唑仑组较氟哌利多组镇静效果明显,能较好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结论:两种方法对硬膜外麻醉术中镇静、内脏牵拉反应均有效,而咪达唑仑复合哌替啶镇静效果较好,能较好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还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哌替啶;硬膜外麻醉

2008年6~12月,我们采用咪达唑仑、哌替啶复合使用辅助硬膜外麻醉,并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药氟哌利多、哌替啶合剂相比较,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34例ASAⅠ~Ⅱ级,术前心电图、X线胸透均无异常,既往无肝肾及内分泌疾患的择期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咪达唑仑组)、B组(氟哌利多组),每组1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麻醉方法及观察指标:患者均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均选择硬膜外麻醉,穿刺点为T8~T9间隙,向头侧置管,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全部病人均于麻醉平面确定及循环稳定,待手术消毒铺巾后静脉注入辅助用药。咪达唑仑组静注哌替啶50mg、咪达唑仑0.05mg/kg,氟哌利多组静注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0.05mg/kg,5min后手术开始。两组患者术中均用面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每例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面罩给氧前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到的最低数值,以及患者的镇静分级、牵拉反应分级和探查时出现的胆心反射例次。术后24h调查遗忘情况。

1.4 评估标准:①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0级:患者安静无反应;Ⅰ级:轻度不适,无恶心、呕吐,无牵拉痛;Ⅱ级:诉恶心,轻度牵拉痛,无呕吐;Ⅲ级:重度牵拉痛,有恶心、呕吐、鼓肠,有明显肢体活动。②术中镇静状态:Ramsay镇静评估法:Ⅰ级:焦虑和(或)激动不安;Ⅱ级:平静合作,具有定向力;Ⅲ级:仅对指令有反应;Ⅳ级: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敏捷;Ⅴ级: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迟钝;Ⅵ级:对刺激无反应[2]。③胆心反射:牵拉胆囊时心率<60次/min。④遗忘程度分为:自行回忆正确为不产生遗忘;经提示部分回忆为不全遗忘;经提示也不能回忆为完全遗忘。

1.5 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A组中内脏牵拉反应好或者较好者88.2%,B组中70.5%;术中镇静状态Ⅳ~Ⅴ级,A组中94.1%,B组中64.7%;胆心反射A组中有23.5%出现,B组中为41.2%;A组中仅有1例经提示可回忆手术过程,B组中16例患者可以较清楚回忆麻醉及手术过程;两组患者用药后SPO2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A组为47.1%,B组为76.5%,在给予面罩吸氧后均好转,见表1。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由于其阻滞的节段性及不完全性,麻醉效果常不满意,特别是行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手术的操作及病人的安全,故常需用静脉辅助药如氟芬合剂、氟度合剂等,这些药物虽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现代社会心理状态对人们的影响愈加受到重视。术中知晓对患者可能为不良刺激,并可能导致术后精神功能障碍[3]。而传统的辅助药往往不能阻断术中知晓对人们的影响,手术后大多数患者可回忆起手术过程并可听到术中医护人员的交谈。现代麻醉已经认识到合理的复合用药,不仅可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增进麻醉效果,提高安全系数。咪达唑仑有明显的抗焦虑、催眠和顺行性遗忘作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而且有中枢性肌松作用,但是没有镇痛作用,与哌替啶合用即可镇静、催眠、抗牵拉痛和牵拉反应又可起到顺行性遗忘作用。

理想的硬膜外辅助用药应能镇静适度,基本能消除内脏牵拉反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镇静适度,患者应处于安静,呼之能睁眼,可避免过度镇静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本组结果显示,咪达唑仑和哌替啶合用镇静、催眠效果强,抗牵拉反应和牵拉痛效果确切,而且对循环系统抑制作用小,又可摆脱术中知晓对患者的刺激,但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对呼吸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咪达唑仑的作用要大于氟哌利多,而且镇静程度也强于氟哌利多。近年报道[4],咪达唑仑对呼吸功能有影响并与剂量呈正相关,而且有报道[5]咪达唑仑用量达0.045mg/kg即可有很好的遗忘作用。但是老年人对咪达唑仑的耐受量较低,同时不管使用任何辅助药均对呼吸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要加强术中监测并常规吸氧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和哌替啶合用作为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无明显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对术中镇静及对抗内脏牵拉反应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有遗忘作用,是较为理想的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参考文献

[1] 胡春旭,卢振和,高崇荣.曲马多-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术中镇静及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1):603

[2] 王志萍,曾因民.术后精神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1):12

[3] 梁仕伟.咪唑安定、安定、硫喷妥钠在全麻诱导中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8(1):24

[4] 欧阳文,王明安.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9):501

麻醉疗效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80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龄20~75岁,平均(46.8±4.8)岁。80例中49例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0例为结肠息肉,13例为结肠癌,7例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为克罗恩病。两组在性别、体质量、身高、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检查前肠道禁食,用20%的甘露醇或肠道清洁及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35例:直接进行常规操作检查。麻醉组45例:采取平卧位,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及经鼻导管持续吸氧,舒芬太尼0.1~0.15μg/kg静脉缓慢推注,然后2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速度为25mg/10s,待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基本平稳及睫毛反射消失时行肠镜操作。麻醉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并做好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肠镜检查前、后监测不同时点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检查中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组检查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麻醉组检查中与检查前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氧饱和度较检查前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麻醉组检查中与检查前比较,▽P<0.05,△P<0.0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呕吐、躁动、腹胀、恶心、记忆等发生率分别为,麻醉组呕吐、躁动、腹胀、恶心、记忆等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明显降低高于麻醉组。

3 讨论

肠道疾患最有效、最直观的诊断方法是肠镜检查,近年来,它已成为临床上的一种新技术[1]。但因其操作过程会产生很多不良刺激及反应,以致患者难以接受。因此采用麻醉的疗法不仅可使诊断率提高,而且使患者痛苦减除,可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治疗。本研究在肠镜中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麻醉在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效果,从而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舒芬太尼为阿片类镇痛药,其亲和力非常强、起效也快,不引起组胺释放和儿茶酚胺升高,作为麻醉辅助药和主药可以使循环更稳定[2]。丙泊酚是一种新的静脉麻醉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起效快,诱导平稳[3],麻醉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不良反应少[4]。本研究舒芬太尼加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肠镜检查,不仅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而且镇痛镇静效果好,从而缩短苏醒时间,减轻呼吸、循环等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肠镜检查方法。总之,舒芬太尼加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应用在肠镜检查中,可使操作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减少,检查的成功率提高,可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检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肖晓山, 周代伟, 戴航, 等.异丙酚在胃肠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23 (11) :857.

[2]杭燕南, 庄心良, 蒋豪, 等.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04.

[3]曾军.得普利麻伍用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肠镜检查术[J].海南医学, 2007, 18 (4) :77.

麻醉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7 月该院接诊60例老年手术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两组各30 例。 其中观察组17 例男性, 13 例女性;年龄分布在58~70 岁之间, 均龄为 (62.3±3.2) 岁;患者体重为38~73 kg之间;对照组19 例男性, 11 例女性;年龄分布在57~72 岁之间, 均龄为 (63.8±2.6) 岁;患者体重为39~72 kg之间。 两组患者年龄、 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手术前30 min均肌肉注射了咪达挫仑0.04mg/kg, 以及肌注了长托宁0.01 mg/kg。 其中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是在其进手术室后立即进行, 观察组应用2mg/kg丙泊酚麻醉诱导药物, 以及瑞芬太尼1 μg/kg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197) 和维库溴铵0.1 mg/kg, 手术时观察组应用4 mg/ (kg·h) 丙泊酚静脉泵注, 以及应用瑞芬太尼0.2 μg/kg保持麻醉, 待手术完成后立即停止使用;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4μg/kg (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172) 麻醉诱导药物, 以及丙泊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 应用芬太尼0.4 μg/ (kg·min) 静脉泵注, 以及丙泊酚4 mg/ (kg·h) 维持麻醉, 并在手术完成后立即终止使用。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醒麻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9.1±3.2) min;苏醒时间 (14.6±2.8) min;定向力恢复时间 (14.2±3.1) min, 均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12.8±3.6) min;苏醒时间 (20.9±4.3) min;定向力恢复时间 (24.9±8.7) min;两组数据具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人体内可在1 min内, 促进血脑迅速平衡, 制成制剂后被应用于组织和血液内, 可迅速得到水解。 文中观察组可见患者苏醒时间为 (14.6±2.8) min, 与对照组应用芬太尼患者苏醒时间为 (20.9±4.3) min的效果明显不同。 并且瑞芬太尼具有抑制呼吸和恶心呕吐效果, 随着随机量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 可加强麻醉效果。 针对老年手术患者, 对于麻醉药物, 大多具有敏感性, 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明显下降, 在围手术期此次研究的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 其中对照组受该因素影响, 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 (12.8±3.6) min; 定向力恢复所需时间为 (24.9 ±8.7) min, 明显延长了患者恢复时间。 因此, 在临床实践中对麻醉效果的评价, 主要是观测标准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 麻醉的方式、技术以及质量。 文中观察结果显示, 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苏醒时间和定力恢复时间, 以及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所以说, 观察组给予该组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麻醉, 血流动力学比对照组应用芬太尼更为稳定, 术后醒麻时间比较快。 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为主的研究单位, 在2002 年1—3 月对瑞芬太尼Ⅱ期临床试验结论[2]: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虽有相似性, 但瑞芬太尼镇痛及麻醉消退情况优于芬太尼。 现将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性能进行比较性分析。

3.1 消退时间比较

该文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醒麻时间为 (14.6±2.8) min, 对照组患者醒麻时间为 (20.9±4.3) min, 临床可见应用瑞芬太尼发挥了该药作为新型超短效麻醉药的功效, 由于该药属于哌啶衍生物, 其药物性能是血流动力学稳定, 具有迅速诱导和苏醒的特性[3]。 而使用芬太尼不仅用药时间较长时, 所需剂量也较瑞芬太尼多, 使得该药药物残留容易蓄积在患者脂肪和骨骼肌内, 导致患者呼吸被抑制等恢复期后遗效应[4]。

3.2 稳定性比较

临床使用时麻醉推注速度会减慢, 并减慢了2/3 维持泵注速度。 但是应用芬太尼麻醉时, 会使患者血压和心率升高随即下降, 造成较大波动, 比应用瑞芬太尼血压和心率稳定性差, 这与罗明亮等[5,6]报道结果具有一致性。

3.3 肝脏、呼吸及意识影响比较

芬太尼是以依赖患者肝脏代谢为主, 如果手术中应用反复注射法, 则会造成蓄积麻醉药物于脂肪和骨骼肌肉内现象, 临床中患者若还未完成麻醉药物代谢, 则会抑制其呼吸和意识功能, 最终导致患者延长醒麻时间[7,8]。 而瑞芬太尼的优点是不通过肝脏功能, 也能让药物于患者体内快速代谢, 不会抑制患者呼吸和意识功能, 且患者醒麻时间短于应用芬太尼。

综上所述, 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 具有较高安全性且醒麻时间较短, 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占卫庆, 丁辉有.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 2013 (5) :93-95.

[2]程武军.老年手术患者120例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5) :597-598.

[3]杜平均.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5) :3966-3967.

[4]金海英.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求医问药, 2012, 10 (11下半月刊) :210-211.

[5]罗明亮.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4, 20 (25) :97-98.

[6]黄建平.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4) :188-189.

[7]唐明富.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 :26-27.

麻醉疗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足月孕妇298例,均为ASA分级Ⅰ~Ⅱ级;单胎初产妇;最小的产妇年龄21岁,最大的产妇32岁;体质量均在49~90 kg;孕周最短38周,最长42周;身高最矮150 cm,最高产妇171 cm;排除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的168例产妇,设为观察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的130例产妇,设为比对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身高、体质量、以及ASA评分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在进行麻醉之前,均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同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电图等,并将上肢静脉通路开放,给予吸氧。单点穿刺时选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位置选择L2~L3椎间隙。观察组患者在成功穿刺后,通过成功的硬膜外穿刺针穿过25G腰穿针,直至蛛网膜下腔,待产妇脑脊液回流通畅,注入1.8~2.1 m L 0.5%布比卡因,将腰穿针退出,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进行10 min的腰麻之后,观察产妇阻滞情况,酌情追加2%盐酸利多卡因于硬膜外,调整药量,将麻醉平面调节到T6之下。为了术中、术后麻醉方便,以及麻醉组织时间的延长,要选择硬膜外留管。比对组的130例产妇,在成功穿刺后,直接置管,并进行5 m L 2%盐酸利多卡因以试验,观察不良反应情况,酌情追加8~10 m L 2%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1.3 监测指标:

在产妇进入手术室后,要对产妇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心电图等进行连续监测;对注药后与切口区痛觉消失之间的时间间隔,即麻醉起效时间进行测定;测定感觉阻滞程度;采用Bromange法进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的测定;采用Apgar进行新生儿出生后1 min评分;对麻醉过程中麻醉用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进行用量记录;观察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情况,牵拉不适感,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6.0统计学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感觉阻滞程度、MAP、Apgar评分、Bromage评分比较:观察组分别为(6.23±2.16)min、(130.51±24.71)m L、(20.35±8.41)mg、(4.82±0.35)分、(13.60±2.99)k Pa、(8.51±1.42)分、(74.25±16.41)分;比对组分别为(9.83±3.71)min、(158.85±22.82)m L、(43.28±6.27)mg、(1.34±0.43)分、(13.28±3.02)k Pa、(8.42±0.23)分、(54.35±14.26)分。两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观察组的168例产妇中有4例出现寒战,2例出现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比对组的130例产妇中,出现头痛1例,恶心呕吐3例,低血压2例,寒战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1.54%。

3 讨论

剖宫产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羊水早破、胎儿宫内紧迫等严重并发症,但是,为了确保剖宫产术的顺利进行,关键在于麻醉[1]。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点,麻醉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纯的硬膜外麻醉,虽然术中出血、不良反应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麻药用量大,阻滞不完全概率较高。对胎儿窘迫的剖宫产者,为快速娩出胎儿,在阻滞还尚未完善时即开始手术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横切口剖宫产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因其用药剂量小、阻滞完善、起效快、镇痛、肌松效果满意、并发症少,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已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中,两组孕妇所用麻药量、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药物不良反应、阻滞效果、Bromage评分等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可见,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镇痛效果快速,肌松效果良好,麻醉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摘要:目的 对剖宫产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298例单胎足月孕妇,ASA分级均在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16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130例孕妇,设为比对组。观察两组孕妇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药物不良反应、阻滞效果、母婴健康情况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pgar评分、MAP之间,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所用麻药量、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药物不良反应、阻滞效果、Bromage评分等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镇痛效果快速,肌松效果良好,麻醉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剖宫产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疗效

参考文献

[1]赵泽宇,王茜,李志全,等.椎管内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Z].第二届全球华人麻醉会议(GCCA2012)第五届全国青年麻醉学科医师学术论坛[C].2012:166.

麻醉疗效 篇8

关键词:腹部手术,腹腔镜,麻醉方案,不良反应

随着微创理念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普遍,表现出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的优点,获得患者好评。但在实际手术操作中,建立人工气腹会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不同,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了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男28例(56.0%),女22例(44.0%);年龄20~76岁,平均(48.5±2.3)岁;疾病类型:胆囊炎12例,胆结石8例,肠梗阻6例,子宫肌瘤10例,异位妊娠4例,其他10例。在试验组中,男24例(48.0%),女26例(52.0%);年龄19~78岁,平均(47.8±3.1)岁;疾病类型:胆囊炎10例,胆结石6例,肠梗阻7例,子宫肌瘤12例,异位妊娠7例,其他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有针对性地比较。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依据《外科学》[1],患者年龄18~80岁,经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满足手术和麻醉指征;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②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麻醉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支持,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变化。麻醉方式如下:①对照组:行静吸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诱导选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1 mg/kg、3μg/kg、0.1 mg/kg、1 mg/kg。然后气管插管,和麻醉机相连接。麻醉维持阶段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吸入异氟醚,并间断性应用维库溴铵,剂量按照0.05 mg/kg计算。②试验组:行硬膜外阻滞+静吸全身麻醉,患者穿刺点选择在L9~10间隙,向头侧置管3 cm备用,输注3 m L利多卡因(浓度2%),无脊麻征象后再输注4~6 m L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确定麻醉平面后按照对照组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阶段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利多卡因、吸入异氟醚。两组患者在术毕前30 min停止使用肌松药,术毕前15 min停止使用麻醉药。

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前者判定标准如下:优:呼吸循环稳定,肌松效果满意,没有应激反应或牵拉痛;良:呼吸循环基本稳定,肌松效果欠佳,存在轻微应激反应或牵拉痛;差:呼吸循环强烈波动,肌松效果差,存在严重的牵拉痛。后者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体动等,做好相关记录。②观察麻醉期间的心率(HR)、血压(MAP)指标变化,其中T0为麻醉前,T1为麻醉后,T2为建立气腹后,T3为术毕。③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

结果

麻醉优良率和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对照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麻醉期间心率、血压指标比较:T1、T2、T3时刻两组的心率、血压明显变化,其中试验组T2、T3时刻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麻醉苏醒时间比较:试验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目前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方案包括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等,麻醉要求患者具有稳定的呼吸循环,减轻术中操作带来的应激反应,保证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促使手术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提供有利条件。

全身麻醉最大的缺点是在气管插管、拔管时患者的血压、血糖容易升高,会诱发脑血管意外事件,部分患者因个人敏感性会出现呼吸和意识恢复慢、脱机困难等现象。连续硬膜外麻醉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具有起效快、恢复快的特点,但麻醉平面大、对患者造成的刺激明显,患者术中容易出现低血压、躁动、阻滞不全等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不易接受。相比之下,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兼具两种麻醉方案的优点,一方面能够获得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有利于手术操作;另一方面减少了对患者造成的刺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在建立气腹后、术毕的心率和血压指标更为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为8.1 min、12.7 min、17.0 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仅8%,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计薇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效果更佳,表现为呼吸循环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推荐优先选用。

注:和T0相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1387-1388.

麻醉疗效 篇9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48-01

胆囊切除术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但手术需要麻醉配合和建立气腹,对麻醉深度?用药的半衰期有很高要求,为提高麻醉效率,用新型μ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短效麻醉,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1例,按麻醉用药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56岁,平均47.2岁;体重37~86 Kg,平均65.4 Kg;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35~60岁,平均50.3岁;体重41~83 Kg,平均62.2 Kg;入选患者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正常,无滥服镇静剂史,无长期嗜烟酒史,无试验药物过敏史,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常规依托咪酯插管诱导,接麻醉机后观察组输注0.2 μg/Kg瑞芬太尼+5 mg/Kg丙泊酚,对照组输注2 μg/Kg芬太尼+5 mg/Kg丙泊酚,术中腹内压保持10~12 mmHg,機械通气保持潮气量12 mL/Kg[1],间断注射卡肌宁维持肌肉松驰度,如果出现收缩压上升超过基础值30%?心率超过90次/min?流泪等浅麻醉征象,分别追加0.6 μg/Kg瑞芬太尼或1 μg/Kg芬太尼,60s完成注射;如果收缩压降低超过基础值30%,静注5 mg麻黄素,心率<55次/min,注射0.5 mg阿托品[2]?手术结束前10 min开始缝合时,停止麻醉,待肌力恢复?保护反射活跃,拔除气管插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前?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完全苏醒时间?OAAS清醒程度评分?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OAAS镇静评分标准:5分完全清醒,反应迅速;4分反应迟钝?语速慢;3分有反应,语言不清;2分轻推有反应,不能言语,半昏睡;1分轻推无反应,昏睡?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2分无感觉,3~5分轻微感觉,6~8分疼痛,9~10分难以忍受[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状态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评分分别是(4.11±0.08)分?(2.00±0.47)分,对照组分别是(2.08±0.48)分?(3.67±1.37)分,t分别是2.012,0.5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无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呼吸抑制,3例术中躁动,发生率17.24%,χ2=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建立CO2气腹会引起腹内压增加等应激反应,导致心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生命体征波动,故要求麻醉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伤害性刺激?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半衰期长,可控性差,易在体内积蓄,影响麻醉效果?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效镇痛药,起效快?术后苏醒快,镇痛效应是芬太尼的3倍?在体内,通过血液或组织液分解代谢,输注时间长体内无蓄积,不影响肝肾功能,停药后10 min内可完全代谢[4],故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低,说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静,刘桂秀,崔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3):51-52.

[2] 王晓山,叶卫东,易云飞.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43-44.

[3] 刘志松,尹洪峰,刘晓飞,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107-108.

麻醉疗效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7.24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手术前30min均对患者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在进入手术室后即开始实施HR、ECG、NIBP、SpO2等系统监控,同时建立静脉通路并且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则对患者进行诱导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mg/kg,手术中以瑞芬太尼6~10μg/(kg·h)对患者进行持续的静脉输注以维持患者的麻醉,并且依据具体的情况间断给予患者维库溴铵。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则对患者进行诱导用药芬太尼0.2mg/kg,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手术中对患者进行0.8%~2.0%异氟醚的麻醉维持。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追加维库溴铵用来维持肌肉的松弛,并实时控制患者的呼吸,两组患者的其他常规用药均保证相同,在手术结束前30min,对患者停止输送维库溴铵等维持肌肉松动的药物。两组患者开始缝皮时便停止所有麻醉药物,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洗肺,并给予患者1mg的新斯的明和0.5mg的阿托品以解除残余肌肉松弛药物的作用。当患者的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并且能够睁开眼睛,呼吸保持平稳,HR>12次/min,SpO2>95%时,则用吸痰器将患者口腔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充分吸出,患者充分吸氧后,则将气管导管拔出,将患者送回病房。两组的手术时间为90~100min。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完全苏醒前,依旧对患者实施HR、ECG、NIBP、SpO2等的监控,观察患者在术后的各种现象。

1.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同时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对两组患者的HR、ECG、NIBP、SpO2等进行监控,对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患者定向力恢复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比较和分析。同时对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如:躁动、高血压、心动过速、呕吐的例数进行详细记录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98.76min,麻醉时间为112.34min,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99.01min,麻醉时间为111.75min。两组患者手术中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推出手术室后均进行常规监护,结果见表1。两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比较

在苏醒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监护,如表2所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高于观察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常常需要对患者先进行全身麻醉,进而对患者插管并控制呼吸,但是,据笔者所知,插管控制呼吸和二氧化碳气腹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配合运用阿片类药物来预防可能出现的心血管不良反应[3]。与此同时,腹腔镜手术拥有创伤小、时间短等特点,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在选择麻醉药物的时候,需要选用一种安全、短效、在体内无残留而又能够在手术中深沉麻醉患者达到手术的可控性的麻醉药物,用以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平稳性、深沉性和手术后麻醉的快速苏醒,生理的各种反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异氟醚是一种吸入性的全身麻醉药,用它进行麻醉后,患者苏醒时主要通过肺将其进行排出,但仍然有一部分会经肝肾进行代谢,长时间的吸入异氟醚则会在人体内产生蓄积的作用[4]。而瑞芬太尼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短效的阿片类药物,其结构中具有的丙酸甲酯键很容易被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的水解代谢,据研究表明,瑞芬太尼的代谢率不会受到酶浓度和肝肾功能的影响,而且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瑞芬太尼在效应室和血液之间平衡时间短,静注后能够迅速起效,1~2min内便达到峰值。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失快、重复用药无蓄积、镇痛作用强等优势,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十分适用于在临床上进行输注给药,因为不论其输注的时间有多长,在停药后,瑞芬太尼的药效都能够迅速的终止,因此不需要考虑患者术后生理机能恢复延迟的问题,因此,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将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静脉麻醉带了更广阔的前景[5]。通过本文发现,运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运用异氟醚进行麻醉的患者;其次,手术后苏醒过程中,患者运用瑞芬太尼麻醉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异氟醚组,由此可见,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在腹腔镜手术的运用上明显优于异氟醚。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麻醉诱导迅速、麻醉过程平稳、消除快、无蓄积、不依赖肝肾功能、苏醒迅速、清醒质量高、可控性强等优点,非常适用于临床上麻醉输注给药,无论输注时间多长停药后药效能很快终止,而且手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无延迟[6],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腹腔镜麻醉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恢复定向力的时间都远远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异氟醚吸入麻醉,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有着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瑞芬太尼,腹腔镜,异氟醚,麻醉

参考文献

[1]廖少玉,廖惠晓.不同药物对腹腔镜麻醉的疗效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24-125.

[2]李子明.全麻术后瑞芬太尼与异氟醚对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意识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36):137.

[3]吴晓蕾,郭杰,张丽红.不同麻醉药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循环改变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387-389.

[4]季丽平.不同药物对腹腔镜麻醉的疗效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81-82.

[5]谈海军,邹志民,朱永安,等.瑞芬太尼与异氟醚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3):49-50,53.

【麻醉疗效】推荐阅读:

疗效试验05-12

初步疗效05-13

疗效对比05-19

护理疗效05-31

药品疗效06-02

疗效满意06-12

疗效机制07-10

疗效评估08-11

疼痛疗效08-12

疗效随访08-14

上一篇:关键性措施下一篇:中考数学的有效复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