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24-07-30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12篇)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1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背景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使全体公民都能得到可获得性、非歧视性和可接受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使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均等化、普遍化、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角度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的内容看,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既有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也有面向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为强化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推动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的国有化,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或均质化,这是均等化概念的最初体现。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基本卫生服务的概念。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11月14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标志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003年的SARS事件直接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卫生资源投入分配不均等现状。因此,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障碍分析

(一)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有人认为,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是首要问题。贾金忠等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政府对卫生投入的现状分析,发现各县卫生事业经费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乡村两级的卫生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也有学者对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的预算支出比农村高,财政明显偏向于城市,因为江苏实行城市偏向型的财政政策。此外,疾控机构的经费保障和保障标准不统一,也是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均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二)各级政府职责不明确。政府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时的职责不明确,应当在制度构建、投入和监管方面体现政府的主导趋势。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宣讲,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并健全投入、考核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性工程,各级政府之间的科学分工是落实该任务的基础,只有明确各自职责才能保证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进行。

(三)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内缺乏一部系统的、全面的卫生法律法规。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范,根据本辖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和条件,制定适宜可行的管理方案,规范九大项目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使基层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存在的挑战

(一)从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来看,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从根本上制约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国际经验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以公共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为基础和实现手段的。我国长期以来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分割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在城乡、地区之间存在严重不平衡。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实行非均衡供给制度,东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差距非常大,基于户籍制度的资源分配体制也给不同人群之间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水平造成梯度差距。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些地区采取一些基于户籍制度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无一例外都只免费向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提供,流动人口、外地户籍人口无法享用这些“增值服务”。政策固然是提高了地区内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和服务水平,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是有违“均等化”的设计初衷和基本价值理念的。

(二)从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是制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瓶颈。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难点在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这也是未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突破点。这些地区本身存在机构、人员、基础设施和设备等资源“先天不足”,一些农牧区地广人稀,居民的地理可及性非常差,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特殊难度。

(三)人民群众的预防保健和主动寻求健康服务意识尚不成熟。我国居民的寻医行为尚不成熟,预防保健意识没有在全人群中得到普及,一些人习惯于有病不医,或者不认为“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是保持个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因应就诊而未就诊的人口占37.6%,其中对未就诊的原因的回答中,经济困难原因占19.3%,而自感病轻占到36.4%。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不愿意主动寻求医疗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际上要达到的效果是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是可以获得的,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全体公民的地理可及性、经济可及性和资源可及性,关键在于解决经济、组织、社会文化上的限制服务利用的障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应当在减少地区和人群差距、加强机构和人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持续改进,以促进均等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改进建议

为了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要把保障与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明确地表达了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政治主张。基本公共卫生对社会成员的可及性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二是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当充分估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作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有重要的作用。健康公平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程,维护公众健康,对促进社会公平意义重大;三是要努力减轻疾病经济负担。经测算,2005年我国疾病直接经济负担为9,753亿元,间接负担约13,853亿元,两者合计占当年GDP的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是达到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可持续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四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保障社会成员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樊继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61.

[2]于香情,李国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然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30.2.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2

依据合肥市卫生局、财政局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中心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率达100%,使全体卫生技术人员知晓、熟悉建档的方式方法。全科团队通过门诊随机建档、上门建档、健康体检以及健康讲座等形式,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4931份,同步录入电子档案录入14931份。建档率30.7%。

(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心安排专职人员,按照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和重点人群的分布特点等,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精心选购8种健康教育音像碟片,在门诊大厅和预防接种室循环播放;印制健康教育处方15种,向社区居民发放3万多人次;印刷健康教育宣传册8000份;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4块,出刊13期;利用各种卫生宣传主题日,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0次;同时邀请省中医院专家开展健康讲座13次。实行基本目录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中心组织辖区居民和患者在健康教育室,特邀*****专家,就如何推广使用基本目录内药品,开展专题讲座 2次,引导社区居民改变用药习惯,合理使用基本目录内药品。

(3)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人口数,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建证率100%,“五苗”接种率达过90%,新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

(4)加强传染病预防监测报告工作。中心安排专人负责传染病的上报工作,加强门诊日志的登记管理,通过每日排查,网络直报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30例,报告率、及时率均为100%。同时配合区疾控参与现场疫点处理12起;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8次;在区疾控的指导下,对14名非住院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管理 40次。

(5)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91份,开展新生儿访视 395次。新生儿第一个月访视3次,以后每三个月访视1次。开展生长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和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为产妇建立健康档案22 份,每人提供3次产后访视。并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产后营养、心理咨询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诊治。

(7)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1719份,管理率35.4%。同时为老年人每年开展一次免费体检,并分析影响健康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

(8)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工作,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通过筛查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2156份,管理率38.2%。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 891份,管理率42.7%。每年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四次

以上的随访和健康评估,开展病情咨询、体格检查,在治疗、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供健康指导。

(9)中心康复科对辖区1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按照服务要求,予以规范化管理,督促患者及时、合理、连续性服药,同时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以上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情况汇报,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基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将总结经验,加强全科团队和社区服务站网络化、一体化的建设和管理,切实做好九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篇3

摘 要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体育领域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我国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终身体育的思想培育。本文界定了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阐述了其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机制和对策。

关键词 公共体育 均等化 公平

一、前言

经过近三十年以效率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然而,我国国民福利水平并没有与较高的经济增长相协调,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职能缺位,公共职责没有履行好。这不仅违背了公平正义及帕累托改进原则,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而体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我国深入开展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二期工程及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条例》,体育事业也实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距离具有公平正义性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还相距甚远。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可行性依据。

二、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内涵

根据我国《全民健身条例》和世界各国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定义为: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的生活娱乐需要,能够按照全国一般和一致的标准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要准确的理解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定义,笔者认为应认识到一下两点:其一是指为了满足全体公民基准的体育健身服务需要,政府运用公共资源,为其提供相关的体育服务及体育器材等产品和服务;其二是全体公民享有均等的体育健身机会和服务过程,而不应在公共体育方面存在身份、年龄、性别等歧视性规定。

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方面做了阐述;国务院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二期工程全面开展,并于2009年8月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国家和政府在努力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城乡发展失衡等因素,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事权、财权不对称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逐渐向中央上移,地方财权逐渐缩小,这使得地方财政日渐困难。这样形成了财权过于集中在中央,事权过于下放到地方的畸形现象,如在体育事业方面,地方政府要负担大量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如体育场馆、器材),却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使地方财政负担过重,这势必会影响到地方在体育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以江苏省为例,2010年江苏省的体育事业经费支出为125430.52万元,用于体育支出为62081.46万元,但真正用于全民健身工程的体育支出不足50%,而这么少的经费要用到全省各个县市,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经费短缺已经成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

(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困难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困难主要表现为:公共体育服务主要是各级政府提供,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数量不足、对象有限及结构失衡;另外,公共体育服务也面临供给制度缺位。以湖北省为例,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3123个,平均1812个人拥有一片体育场地;各类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为54040285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0.9平方米,而这些体育场地基本位于城区的学校、机关单位等。

(三)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发展策略存在缺陷

根据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分散化原理”,最具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中央政府提供全国性公共服务。我国本应采用这种发展策略,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央体育行政部门除了负责全国体育事业的规划和指导外,还同时负责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及执行奥运战略。而地方政府也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及执行全运战略以为自身利益着想,这样就逐渐忽视了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从而也难以推动惠及全民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这更加不利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力分配机制

笔者认为,为了更早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财政制度,改善预算分配结构,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公共体育服务项目,调整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分配格局,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另外,鉴于农村的体育事业发展更落后,应更多增加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量。

(二)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及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当前社会上与体育公共服务项目有相似点并且具有非营利性特征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而且这些组织大多具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具有自发性等优势,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帮助,这样有利于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另外,应当尽快把体育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同时建立严格的体育公共服务问责制。

参考文献:

[1]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2] 陈艳林.湖北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J].经济生活.2012.1.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4

1 项目内容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 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 开展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 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具体要求是:在孕12周前为辖区内孕产妇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 开展孕产妇健康状况评估和保健指导, 在孕期为孕妇免费进行血常规检查3次, 尿常规检查3次, 肝功、表抗、肾功检查各1次, 梅毒和艾滋病检查1次, 产前检查5次, 产后访视2次。

2 项目实施步骤

2.1 加强宣传摸底, 提高12周建册率

发挥我区卫生计生一盘棋优势, 密切配合, 在加强入户随访、摸底、宣传和新婚登记“四送”服务等环节的基础上, 重点做好预防出生缺陷的一级干预工作, 宣传告知其愿意接受并得到应有的服务。辖区妇幼保健院妇幼专干主动与计生专干做好沟通, 及时掌握本辖区内孕产妇底数, 进一步推动此项目向纵深发展;确保早期建册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2 做好项目全程服务, 提高系统管理水平

区内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由区妇幼保健院负责, 农村户籍的孕妇由所辖街道的乡镇卫生院负责, 各建册单位在给本辖区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同时, 还要发放《孕产妇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卡》, 持有该卡的区内户籍孕产妇可以自愿选择辖区内有资质的产前检查单位做孕期检查, 产后访视工作由区妇幼保健院承担;涉农街道的孕产妇所有免费服务均由所在街道的乡镇卫生院负责。

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 免费为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提供孕期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向孕产妇索要《孕产妇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卡》, 各单位设专人负责该卡的统计上报工作, 区内各相关单位于每季度将本院数据上报区妇幼保健院, 妇保院于收到报表后一周内报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局基妇处。按照标准, 给予补助。血常规每次补助9元, 尿常规每次补助5.4元, 肝功、表抗、肾功每次补助12元, 梅毒和艾滋病每次补助21元, 产前检查每次补助15元, 产后访视每次补助6元。

各单位在为孕产妇提供免费健康管理项目之外, 如遇特殊情况需额外增加检查项目者, 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孕产妇自行承担检查费用。

3 保健措施

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医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医院要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结合孕产妇系统管理, 高危妊娠管理常规等工作, 更好地为全区妇女和儿童服务。

3.1 组织保障

3.1.1 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局基妇处, 主要负责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3.1.2 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

3.1.3 各医疗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3.2 措施保障

3.2.1 规范服务管理

各单位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建立孕产妇抢救、转诊的绿色通道。进一步细化孕产妇保健服务规范, 定期开展检查、考核、评价、信息统计上报等工作。

3.2.2 提高服务能力

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的单位应具备资质及检查所需的基本设备。从事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在实施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中, 要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作为产科门诊病历ā用, 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

3.2.3 强化人员培训

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要结合《孕产妇健康管理常规》, 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孕产期保健适宜技术培训和业务管理。各级妇幼保健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方法和工作流程, 熟悉危重孕产妇转诊常规及剖宫产指征。对本辖区的孕产妇要给予专项技术指导, 确保服务质量。

3.2.4 加强信息管理

完善全区妇幼保健信息网络, 提高孕产妇保健信息管理水平。区级妇幼保健院要负责信息的统计、汇总、分析、上报。

3.2.5 营造宣传氛围

各单位要大力开展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宣传, 为开展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每个单位都要有宣传板和宣传单, 向社会公布服务单位和设立咨询电话, 使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能够及时获取健康服务的信息和服务内容, 主动到有资质的单位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免费服务。

4 监督管理

区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办公室要对项目服务实施情况进行经常的检查督导及效果评价, 确保项目的全面顺利完成。

5 服务要求

5.1 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机构应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5.2 从事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 (含乡村医生) 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5.3 按照国家有关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

5.4 加强与村 (居) 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 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5.5 加强宣传, 告知服务内容, 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 提高早孕建册率。

5.6 将每次随访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上。

5.7 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 (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 , 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6 取得成效

6.1 通过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工作, 大大提高了孕产妇早孕建

册率, 从而督促孕产妇定期做好产前检查, 提高了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

6.2 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明显缩小。

6.3 减少了孕产妇死亡和围生儿死亡, 防止了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摘要:通过对全区孕产妇免费实施保健服务, 做好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顺利实施。

关键词:孕产妇,免费,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5

均等化发展

摘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医改政策,阐释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背景及含义,并介绍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新医改 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背景及含义

(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公平、不平等现象,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隐患,如我国的基本卫生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提供水平不断拉大,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改革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有损于社会和谐,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改善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2009年国务院出台新医改方案,第十九条规定:“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显然,在我国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时期,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改善民生、激发社会创造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含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公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执业、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包括:计划免疫、妇幼保健、院前急救、采供血以及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

2009年国务院出台9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包括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二、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绩

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保障标准大幅提升,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人员编制普遍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益明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具体如下:

(一)公共卫生投入逐年加大

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职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投入标准逐年提高,国家规定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为15元,2011年增加到25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010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左右。2012年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总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00元左右。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2010-2011年,中央投入88.3亿元,支持了544所精神卫生防治专业机构建设。2011年,中央投入56.2亿元支持2150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能力建设;投入42.9亿元支持县级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投入8亿元支持结核病、职业病、麻风病及市级急救能力建设;投入16.4亿元支持农村急救体系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网底”功能得到强化。据卫生部调查,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从改革前的每个1-2人,增加到现在的4-5人

(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多,效果明显

新医改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截至2011年9月底,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已达到4.33亿人;5900多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220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了管理服务;817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获得了免费健康体检。

(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深入人心

青少年、孕产妇、乙肝病毒携带者、贫困白内障患者、地方病患者„„这些最需要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却往往也是低收入群体。国家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两年多来,我国实施七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迄今累计受益群众达1.9亿人。免费为6773万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104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使患者重获光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2456万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了补助;免费为1174万名和123万名适龄农村妇女分别进行了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免费为2122万名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建设1246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比2008年提高7.7个百分点;对3644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实施了干预措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3%下降到7.9%。

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2012年我国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改善管理水平,改革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二是全面落实基层医改各项政策,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加强基层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拓展深化城市大医院改革,大力推进便民惠民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办医。

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均等化进程中依旧面临着很多很现实的问题:

(一)公共卫生服务的界定与范围相对狭隘

在我国,对公共卫生概念的界定力图与国际接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公共卫生定义: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曾光等专家学者指出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基于国情,我国规定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从内容来看,覆盖面过于狭窄。瑞典的公共卫生概念则宽泛得多,包括一切与全民健康问题有关的事业和工作:社会保障、临床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疾病康复服务。而且查体、保健、咨询、预防免疫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在社区医疗中心完成,由市级政府独立负责该部分的经费预算、财政税收、分配和管理协调。美国1994年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监测健康状况,判断和调查社区的卫生问题和公害,宣传、教育使居民能关注卫生问题,动员社区合作和活动,执行保护健康和确保安全的法律和条例,保证卫生保健费用的供给,对保健问题新的观察及创新的解决方法的研究等。可见,西方新公共卫生超越了保健范畴,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其决策对健康的影响并承担起健康责任。健康促进政策包括立法、财政措施、税收和组织改变等。这种协调行动使健康、收入和社会政策更趋平等。虽然我国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以及公共卫生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但公共卫生服务界定范围与内容相对狭窄,更多地强调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本身,在实际操作中也更多的只是涉及卫生部门的事情。因此,各级政府对这一公共事业重视不够,是造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中遭遇瓶颈的根本原因。

(二)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城乡差距表现突出

在医疗机构、医疗设施,人员数量、人员质量以及人均医药费用等方面,城镇和农村差距依旧明显。2010年末,全国新农合参合率96.3%。乡镇卫生院占全国医院、卫生院63.3%;村卫生室占全国卫生机构69.3%。就农村卫生机构与其所覆盖人口而言,城乡差别似乎不存在,但这并非意味着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有根本好转。进一步分析可看出,200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7541.9亿元,占GDP 5.15%,其中城市占67.2%,农村占32.8%;人均卫生费用1314.3元,城市是农村的3.87倍;乡镇卫生院床位100万张,仅占全国22.9%;乡镇卫生技术人员仅占全国16.5%。可见,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均等化在我国实现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落实不到位,挤占现象严重

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事业。作为成本低、效果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一直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明确提出,新增政府卫生投入要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及干部任期限制,本应由公共财政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在多数地区没有到位,尤其在县乡、农村更为明显。由于基层政府对公共卫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致使农村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其一,缩减或占用公共卫生经费。“基本药物零差率”要求乡镇卫生院取消基本药物加价,“以药养医”现象得到一定抑制。但因基层卫生机构为非全额拨款单位,在取消药物利润时,由于财政补助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导致不少乡镇卫生院负债经营。有的就通过缩减或占用公共卫生经费来维持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其二,以“人头费”弥补经费不足。普及和免费服务是使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缩小、实现逐步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工作基础。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国家人均补助25元(俗称“人头费”,包括特定人群免费体检和健康档案等)。基层应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足的方法之一就是吃“人头费”,如采取虚假填写村民健康档案方法获取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其三,“以医养防”。由于中央政府在下放事权的同时没有下放相应的财权,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的一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不少处于亏损状态。一些乡镇卫生院用于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公益性支出要依靠卫生院微薄的业务收入。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只是按服务人口平均补助,并未细化到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一些服务项目人均25元是不够的(如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项目,其费用高于检查的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总和)。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卫生机构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

四、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建议

(一)扩大服务覆盖广度,提高公众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在加强弱势群体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方面,一是要不断加大对老人、中小学生、孕产妇、农村妇女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医疗救助力度。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标准在现有基础上要逐年按照适当比例提高。二是要建立法定传染病免费医疗制度,对患有重点传染病的特殊群体,建立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关怀、救助措施,重点突出基层一级的职责。三是关注“人户分离”人口,发挥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联动作用,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均等享受。特别要提高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经费,逐步实现其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标准的目标。四是坚持农村卫生倾斜政策,进一步提高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

(二)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的倾斜力度。

在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集中于省市一级,而县乡一级在财政自给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对公共卫生的资金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为了尽快缩小中部地区城乡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对县乡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议各级财政根据自身的筹资能力和辖区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在预算安排中明确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的增长要求,必要时可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的重要功能,一是继续加强中央财政对中部各省纵向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并在基于“因素法”安排的资金中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二是鼓励东部发达省市加强对中部地区,尤其是部分落后县市的公共卫生人、财、物力的对口支援工作;三是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充实基础政府财力,强化农村基本公共卫生财政投入的保障性。

(三)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和公众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议。迄今为止,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相对比较完善,但公众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往往以各种量化指标,从政府的理想预期出发,没有把公众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标准。建议建立和完善公众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对公共部门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和品质。与此同时,要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跟踪反馈制度,明确对公共卫生服务活动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规范问责操作程序,健全社情民意沟通渠道,扩大公众在公共卫生服务问责制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朱晓丽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年04月

2、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综述 吴晶 新华网 2011年12月24日

3、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陈志勇 中国改革论坛网 2012年10月22日

4、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蔡玉胜 《社会工作》 2010年04期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6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务之急

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目前,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外,农村还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突出矛盾: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因此,尽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具备条件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总体上已具备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基础与条件:一是我国公共财力及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万亿元左右,增幅达24.7%,有比较充足的经济力量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积弊和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和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推行,为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央日前明确提出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变革。三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以及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强烈期盼,使农村理所当然成为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国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及公共安全服务等。目前除国防、外交等公共服务具有城乡均等化意义外,其它众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明显失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均衡分配的制度基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结构,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享受同等政策。二是协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加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逐步建立城乡可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前不久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这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惠农政策,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后还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重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认真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必须按照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和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一是适应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使其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中央已明确提出今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提高。此外,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合理调整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有力的可持续的财政支持机制,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十分必要。首先应依据公共产品公益性涉及的范围,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级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效益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

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再分配和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调节和保障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就必须强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重点向县乡级倾斜,提高县乡基层政府财力,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7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西方发达国家为强化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 并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 推动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的国有化,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或均质化, 这是均等化概念的最初体现。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基本卫生服务的概念[1]。

2005年10月11日,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10月11日,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11月14日,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中, 首先强调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标志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均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地区间支出结构失衡, 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2]。因此统筹区域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为切实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的现状, 实现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的目标, 2009年4月6日,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迈出重大改革的步伐, 新医改方案在我国正式实施, 而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新医改的应有之义[3]。

2003年的SARS事件直接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卫生资源投入分配不均等的现状[4]。因此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客观需要。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属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畴。它包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客体”和“理念”3个方面的概念。

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

当时国家可供给能力综合选择确定。我国专家、学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体的解释存在分歧, 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方面:即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在众多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中, 一般认为吴三通[5]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义较有代表性, 即:“依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政府利用可支配的公共资源, 满足全体公民最集中、最迫切和最低水平的公共需求”[6]。

冯显威[6]从权利和内容的角度出发, 指出从保障公民的权利看, 人人享有的健康权是相同的;从服务的内容看, 应根据公民的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而言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提供的, 社会性、基础性的纯公共产品。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涵盖11类43项, 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等[7]。

2.2 均等化的内涵

“均等化”并不是指绝对平均, 而是强调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存在差别的前提下,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保障所有国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 强调“底线均等”[8], 即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

沈楠[9]认为, 均等化是指政府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 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管永昊[10]提出, 均等化核心在于为每个人提供大体上平等的竞争机会。常修泽[11]认为均等化的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以及结果应该大体相等, 社会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过程中应尊重某些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2.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根据罗尔斯提出的“最大最小”原则,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要在坚持平等自由原则的基础上, 承认公共服务在群体间可以存在差异, 且这种差异必须对弱势群体最为有利, 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有助于社会最弱势群体状况的改善。其次要遵循平均原则, 即基准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应该平均, 是底线完全平等[12]。王惠[13]认为,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保障所有城乡居民都能免费享有安全、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此来缩短城乡居民享有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 尤其是应该有效保障乡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保证他们不得大病[13]。周毅等[14]指出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角度看, 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相同, 包括城乡均等、区域均等、群体均等;从服务内容看, 要根据居民健康需要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确定, 医改导向是惠民为民。

综上所述, 尽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处的层次与要求应该是不同的, 但具有相同的基本原则, 它是政府为保证所有公众拥有最基本的健康生存权与发展权而作出的施政导向。

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情况

3.1 国外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措施及经验

《加拿大卫生法》规定, 所有居民有免费享受必要医疗服务的权利。而必要的医疗服务, 包括几乎所有的医院、医生和诊断服务以及省医保计划提供的初级保健服务。澳大利亚政府认为, 既然各州和地方居民按照相同的个人所得税法纳税, 那么他们所享用的公共服务水平就不应该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 通过王芳、刘晓曦的分析,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卫生服务的提供基于人群的健康需要, 而不是支付能力, 即“相同的需要, 相同的可及”, 面临更多健康危险或收入更低的人群应该得到更多的服务[15]。

印度和我国同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自1947年独立以来, 印度政府就建立了几乎全免的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体系, 国民健康费用大部分来自政府支出。1949年, 印度通过的第1部宪法中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张勇[16]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角度通过对英国、德国和印度的经验分析得出, 首先国家应该制定一部基本法律作为保障。

3.2 我国部分地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实践

一项政策要实施推广时, 首先必须保证群众有良好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在封苏琴等[17]针对常州市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理论的认知和总体态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中, 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认知不足, 不同人群的认知有差异, 认为需要强化居民对政策内涵的理解[17]。

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制定指导政策, 提供政策保障;通过预算管理、经费补贴等形式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的投入等。并且为了突出均等化的理念, 基本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本地户籍与外来人口、不同类别人群之间的均等化[18]。

各项目提供有序开展。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人群和疾病特征可以划分为针对全体人群、重点人群和疾病预防控制三大类。李永斌等[19]对全国36个城市 (区) 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普查, 结果显示:3年来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数、重点人群保健服务和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取得实效。社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基本稳定, 免疫接种 (尤其是计划内免疫) 及康复服务量增长明显。周春雨[20]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为例探究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该区区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实施方案, 包括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制度、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服务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等方面。孙琰[21]通过对当前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认为目前徐州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取得新突破。但在重大疾病全面预防控制工作和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应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 服务数量稳步提高,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

4.1.1 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

有人认为, 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是首要问题。贾金忠等[22]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政府对卫生投入的现状分析, 发现各县卫生事业经费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乡村两级的卫生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也有学者对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城市的预算支出比农村高, 财政明显偏向于城市, 因为江苏实行城市偏向型的财政政策[23]。此外, 疾控机构的经费保障和保障标准不统一, 也是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均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24]。

4.1.2 各级政府的职责不明确

政府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时的职责不明确, 应当在制度构建、投入和监管方面体现政府的主导趋势[25]。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宣讲,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并健全投入、考核机制[2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性工程, 各级政府之间的科学分工是落实该任务的基础, 只有明确各自职责才能保证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进行。

4.1.3 服务供方存在问题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方存在问题较多。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不足问题;其次, 由于服务体系不完善, 服务质量较差, 且不能保证公平性, 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较差, 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这严重影响了服务的供给质量[27]。李银才[28]指出, 医疗机构行为日益趋利化, 多元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是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4.1.4 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 国内缺乏一部系统的、全面的卫生法律法规。因此,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范, 根据本辖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和条件, 制定适宜可行的管理方案, 规范9大项目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 使基层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13]。

4.2 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及建议

4.2.1 健全与完善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不同的转移支付政策具有不同的适应条件, 那么具体选择哪一种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应根据政府不同阶段的目标以及地方政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29]。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均衡地方财力的有效方式, 专项转移支付更具针对性和确定性, 分类转移支付相对灵活, 兼具两者的优点, 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言, 可适当考虑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和推进横向转移支付。

4.2.2 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

多数学者认为, 政府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 需完成3个结构性调整:首先, 要稳步提高政府的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其次, 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再其次, 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要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等建设[30]。

4.2.3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目前,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 严重阻碍了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只有全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和“量”, 即丰富服务内容, 扩大服务覆盖面, 才能实现全民均等化。有学者认为, 需要转变医疗职能, 将精力投入到基本卫生服务上, 实现居民享有体系健全和水平较高的卫生服务, 同时要加强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13]。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8

一、加大欠发达地区投入, 建立交叉合作机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重要前提。国外众多国家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中国在建设中应当学习国外经验, 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一) 要推动欠发达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

欠发达地区是需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首要地区, 考虑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而在卫生投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央应当加大对其政策倾斜力度, 增加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补助额, 优先保障欠发达地区人群基本卫生服务需要。

(二) 要在区域间和城乡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国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和资源配置明显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地方政府应该着手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卫生资源匮乏较明显的地区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和卫生资源充裕的地区进行横向配对, 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状况良好的城市地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状况较差的农村地区进行纵向配对, 从而实现在医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组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先进带动后进”和“城市带动农村”。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交叉合作机制,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目前, 中国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监管还存在标准不明、力度不强等问题。中国应当要借鉴国际经验, 健全已有的监管机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一)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立法工作, 使各项工作的实施与考核有法可依。

中国目前还欠缺一部统领公共卫生事业全局的法律, 应当加快《公共卫生法》的立法进程, 弥补目前卫生法律体系的缺失, 提升中央与地方之间、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二) 要强化过程管理。

一方面, 要加强对各地均等化建设的纵向管理, 包括加强对各地建设方案的审核、对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估等, 及时发现不利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诸多问题并着手加以解决。另一方面, 要加强部门间、地区间的横向交流, 分享均等化建设经验以获得更多的可行建议。

(三) 要加快建立科学的民主监督和绩效考核制度。

一方面, 要形成有效的第三方监督, 建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或民主评议制度, 发挥舆论和群众的作用, 加强信息反馈, 尽可能地加大公共卫生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 要形成有效的激励制度, 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在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 并明确规定工作开展出现错误后的惩罚标准。

三、加快确立严格的转诊制度,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组织保证, 我们应当吸取国外在医疗卫生体制建设上的经验, 加快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 要通过立法建立严格的分级医疗和转诊制度。

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机构分为三级, 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角色模糊、职能重叠的现象, 严重浪费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应当尽快建立严格的双向转诊制度, 突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使各级医疗机构能各司其职, 减少服务的重复和滥用, 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 从而将卫生服务资源分流到更需要的地区和人群。

(二) 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要建立以城市社区卫生中心 (站) 和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为主体, 以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范围, 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整合, 从而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可靠的后备力量。

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基层卫生人员, 是居民享受基本卫生服务面对的一线人员, 他们的服务能力直接决定了居民基本健康的享有程度。因此, 应当借鉴国外在卫生人力保障上的经验, 加强基层卫生管理者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 特别是社区基地的实践培训, 以加深他们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服务规范的认识, 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形成专业知识充沛、专业技能过硬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地说,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制定鼓励人才到基层的政策。

一方面, 可以鼓励年轻学子到基层服务。例如, 医学本科毕业生, 若到需要的基层工作满一定年限, 经考核合格, 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就可以由省级财政和接受地财政分摊返还。另一方面, 可以对离退休卫生人员进行返聘, 充实基层卫生人力。

(二) 制定培养高层次全科医师的政策。

可以在应届医学本科毕业生中进行选拔, 将其送到高层次全科医生培训高校进行培训, 并在学费补助和以后工作中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学生学成后必须先在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一定年限。

(三) 加强基层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与考核。

一方面, 卫生管理机构应该建立一系列激励措施督促基层卫生人员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 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相关管理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对专业人员技能的考核, 保障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五、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动员全社会参与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公益性的特点, 因此, 要学习国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验, 从健康宣教与服务推广入手, 在群众中树立公共卫生观念, 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使民众能主动参与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中。

(一) 要合理选择教育内容。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公共卫生问题就有所不同, 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也就不同, 必须对各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选择各地最需要的卫生知识进行教育。

(二) 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推广和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的解读。

要让各地民众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 掌握服务提供的信息, 帮助民众更好地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获益, 提升民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满意度。

(三) 要重视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让大家真正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生命观和“生命健康”、“疾病预防”等重要的卫生观念, 才能真正提升民众健康素养, 从根本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需要借鉴国际经验, 需要多方联合参与, 需要从制度、法律、机制等多方面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全面努力。本文所提出的建议只是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分析中国实践后提出的一点浅见, 还需进一步探索。

摘要:本文提出了几条有利于提升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策略:加大欠发达地区卫生投入, 建立交叉合作机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监督管理机制;确立严格的转诊制度,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动员全社会参与。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事业

参考文献

[1] .王芳, 刘晓曦, 邱五七, 许侠.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3 (5) :57 ~62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9

1 扭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基层”的错误观念

首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能替代“公共卫生服务”。必须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对于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完善规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和深远意义 ;妥善处理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整体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关系。目前,由于经济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原因的限制,将其中的11个项目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优先落实,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并不意味着基层卫生机构能够忽视项目以外其他应承担的常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满足程度,应将百姓迫切需求的、现有的部分常规项目,如重大疾病防控相关的疾病病因、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干预等相关项目逐步纳入。在逐步扩大范围过程中,须严格按照全流程规范的理念实施到位。

其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能等同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由卫生系统内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卫生监督(简称“卫监”)、妇幼保健(简称“妇幼”)、基层卫生(简称“基层”)和医政等部门、机构从不同层面的共同配合参与,也需要卫生系统外的社会其他相关部门(如教育、宣传、财政、公安等部门)共同配合。必须明确疾控、卫监、妇幼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与落实的主干,基层卫生机构是项目的具体实施操作机构。

2 创新机制,确保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一高效

2.1建立以疾控为主导的协调机制

现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1个项目主要涉及疾控、卫监和妇幼3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中疾病防控有8个项目,具体实施还涉及医疗、财务、规划不同条线之间的协作。因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中,应加强项目推进的统一领导,建立和不断完善以疾控为主导,卫监、妇幼、基层、医政等多条线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由分管疾控、卫监、妇幼、基层、医政等相关条线领导参加,并由分管疾控工作领导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就政策、规划、方案、制度、规范方面协调各个条线,统筹指挥、统一协调 ;在各个条线相关的职能处(科)室间成立一个由疾控牵头的协调工作小组,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协调,以及项目开展的目标、职责、分工、督促、评价等工作 ;在具体开展工作的业务机构之间,形成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龙头、疾控机构为主导的,覆盖辖区所有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的三位一体模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图1)。

2.2 完善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

2.2.1建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统一目标、统一指挥,明确职责、明确分工、明确考核指标、明确保障机制。即在协调小组和工作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围绕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总体目标,从全流程的角度明确应开展的工作内容、各方的职责与分工 ;明确项目落实效果的考核指标 ;对参与项目开展的各方设置适宜的经费投入水平,在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的基础上,形成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划拨项目经费予基层卫生机构的支付制度,划拨依据为对服务项目开展结果的质控与评估 ;同时着力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队伍的素质。

2.2.2建立责权一致的分工机制。按项目管理原则,明确项目责任部门及其职责、任务,将项目推进相关的计划制定、组织与管理、实施执行、技术指导与培训、效果考核评价等工作通过协商明确分工,并签订责任协议。例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应做到 :(1)制定项目的工作计划与方案 ;(2)负责项目开展中的组织、管理与过程监督 ;(3)对基层、医疗等机构进行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 ;(4)制定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开展考核评估等。

2.2.3完善信息报告共享机制。按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搭建基于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网(涵盖医疗、公共卫生、基本药物、新农合等),规范完善项目执行、评价信息的定期报告、汇总、反馈制度,实现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管理、预防接种服务等业务工作信息的共享 ;同时将社区基层、疾控、卫监、医疗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信息统一纳入系统管理,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共享。

2.3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明确合理的经费投入标准和分配流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据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运用经济学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思路,测算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总体经费投入水平 ;在此基础上,按照各相关部门间的职责任务与分工,明确经费投入在各方之间的比例与分配流向,为各部门和机构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经费保障,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课题组前期曾界定了包括疾病监测与报告、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爱国卫生和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共7个类别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1]。通过系统收集样本地区上述服务项目的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和其他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等资源消耗数据,明确了要全流程完成上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人均投入74.54元(按照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下同),远高于现有的人均35元的投入水平(表1)[2]。按照开展服务中基层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卫监机构、妇幼机构间的分工与职责,测算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水平为46.75元(占62.7%),对疾控机构的投入水平为11.00元(占14.8%),对卫监机构的投入水平为4.03元(占5.4%),对妇幼机构的投入水平为12.76元(占17.1%)。即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经费水平中,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应占62.7%,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应占37.3%(疾控机构占14.8%,卫监机构占5.4%,妇幼机构占17.1%)。

(单位 :元,按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

3 科学合理的流程再造,形成中国特色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3.1 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

各时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当遵循三级预防的理念、按照业务流程的逻辑性、职责任务的一致性、现实与发展的科学性,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也就是围绕总目标形成分层、分阶段的,可具体落实到某个或某几个机构或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按照“三级预防”和“全流程”的理念,形成一个有序的、能够反映特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貌的工作框架。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是将来拓展的项目,都应当按照上述理念和思路来界定工作开展的目标和内容。

3.2 确定项目的各方职责和分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分工,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流程步骤,据此才能对各个部门或机构的职能与定位进行合理分工,并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依据项目的总目标,明确特定任务的目标 ;其次,明确达成该目标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怎么做,即工作内容和方法 ;第三,明确工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前后顺序,形成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步骤 ;第四,明确达成目标以及完成这些工作内容需要哪些部门或机构的协调和配合,即所谓的各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

3.3 设计项目的质控指标和考核指标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还需按照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加强项目的监管和评估,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以及时了解和把握工作的进展状况和效果。

一是实现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每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内容设立关键控制节点、统一记录工作过程的格式文书,并建立相应的质控指标,通过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与理想标准或要求的对比,加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与监督,随时掌握和了解项目实施状态,为相关部门提供动态信息和决策依据[3]。

二是进行终末的绩效考核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后,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客观评价该项工作的结果和所取得的效果,明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和指导该项工作的主要依据,为后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例如可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拨付和下一年度预算编制与安排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指标 :(1)阶段性结果指标,反映各项工作质量、数量和频率要求的完成程度 ;(2)终末结果指标,反映各项工作对辖区内被服务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程度,如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健康结果指标的变化。

4 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制度

要加快和完善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制度的设计。以需求定规划,并建立省市县三级的培养机构,加大力度,力争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健全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队伍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做法和技术要求,以适应工作需要。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工作,鼓励和引导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充实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各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结合深化医改的要求和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调整岗位设置,建设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的人员队伍。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建立由公共卫生、医疗等各方面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指导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技术指导、综合督导和考核评估工作。

基层卫生机构要建立由公共卫生、全科医师、护士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团队,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供全方位、规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保证服务效果,实现预防与控制疾病、保障百姓身体健康的目标。

摘要:在剖析我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职责不明、协调不力和保障不足等问题基础上,形成了推进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策略思路:一是扭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替代“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同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错误观念。二是创新机制:(1)加强项目推进的统一领导,建立以疾控为主导,卫监、妇幼、基层、医政等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2)完善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3)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合理的经费投入标准和分配流向。三是科学合理的流程再造,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各方的职责分工,加强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队伍的培训机制。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策略思路

参考文献

[1]王颖,王汉松,崔欣,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类别和项目的界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20-23.

[2]王颖,姜庆五,汤善健,等.全国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投入标准测算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3):5-7.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10

1 主要做法

1.1 强化政府责任, 健全协调机制

区委、政府高度重视,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管理新格局, 有力推动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进程。政府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重要考核目标, 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 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领导小组, 负责全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年初, 区政府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和乡镇 (办事处) “一把手”召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会, 安排布置工作任务, 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工作责任落实, 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 专题研究此项工作, 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现场指导抓管理, 靠前协调解难题。

2.1.1制定相关政策, 确保措施到位区委、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区委办、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区级领导联系乡镇, 区级部门挂包医疗卫生机构制度》、《巴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巴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委托代理核算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 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机构的体制机制的转换, 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作用。

2.1.2加大投入, 扩增编制区政府决定, 对乡镇、社区医疗卫生单位缺编的人员实行“五公开”的方法进行公开招聘, 分配到缺编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区财政局、区卫生局下发了《关于编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预算的通知》, 按照“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将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并按政策解决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等费用。加大了财政投入, 壮大了服务队伍。1.1.3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区人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上划管理的通知》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 (含村医补助) 统一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管理, 从而在人力、资金、管理上得到保障, 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1.2 强化职能, 夯实工作责任

区政府成立了公共卫生均等化领导小组, 区长任组长, 分管副区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 下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 负责领导、组织各项任务的落实、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区疾控中心负责具体推进各项工作, 负责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监管、绩效考核。乡镇卫生院负责日常工作外, 指导、协助村卫生站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1.3 强化目标责任, 落实工作任务

区人民政府与各乡镇、部门、区卫生局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书, 明确规定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的内容、标准、目标, 完成时限工作要求, 考核办法、奖惩措施等。

1.4 强化管理, 规范服务项目

区卫生局印发了《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实施意见》、《巴州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巴州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手册》、《巴州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流程图》、《巴州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细则》、《巴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试行) 的通知》等一系列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相关文件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辖区工作考核内容, 考核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 充分体现公共卫生的公益性, 使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显著提高。

加强乡 (镇) 、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六统一”的措施, 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分配激励机制, 基层医疗机构转变工作作风, 改革工作运行机制, 努力实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 扎实推进, 服务到位, 成效显著

2.1 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全区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深入农村村社、社区居民家庭院户对居民进行体检, 广泛收集居民健康基本信息, 分析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及危害因素, 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干预方案, 2011年居民建档率达98.48%。

2.2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1) 全区共印刷各类宣传

资料二十种, 十五种影像资料; (2) 抓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设有健康教育室, 并设有影像设备, 每个卫生院在院内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2~3个, 专人负责定期更换, 并且有记录、日期、照片等; (3) 积极开展主题卫生宣传活动, 紧紧围绕“3.24结核病防治日”、“世界卫生日”、“预防接种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卫生下乡”等活动, 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声势浩大的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 (4)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农村、社区、学校定期开展健康方式、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肠道传染病等专题讲座, 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 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

2.3 免疫规划工作扎实开展

全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规范门诊和合格门诊占89%, 儿童建卡、证率达100%, 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6.8%。

2.4 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

严格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和网络直报工作, 法定传染病无漏报、迟报、瞒报、谎报, 报告率及时率均达100%, 无甲乙类传染病发生, 丙类传染病较2009年显著下降。

2.5 孕产妇系统管理得到规范

儿保工作切实加强,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9%, 新生儿访视率达99.3%, 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8.6%, 新生儿童疾病筛查率达98.9%,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8.9%。

2.6 老年人保健有效落实

201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6%, 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血糖、血脂、B超、肝肾功能、心电检查。对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2.7 慢性病管理效果显著通过义诊和健康体检等

途径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筛查, 对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 规范管理率达86.8%。

2.8 重性精神病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规范化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 2011年全区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率达83.8%。

2.9 扎实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及爱国卫生服务

对全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饮用水供水单位、公共场所进行了定期监督监测;对全区从事公共场所食品经营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 对查出患病者调离了工作岗位。

2.1 0 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区卫生局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制定了各种卫生应急预案, 开展了应急演练, 培训了应急队伍, 创建了“四川省卫生应急示范区”。

3 强化检查督导, 严格考核奖惩

结合区实际, 建立指导基层工作管理档案和督导手册, 实行划片包干, 深入乡 (镇) 、村、社区开展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综合督查、指导, 及时反馈督导意见, 督促整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每半年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一次考核, 并将考核情况上报区人大、政府领导。

区人大、政协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和督查, 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从而提高了指导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使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区疾控中心根据半年和年终考核结果上报区卫生局, 区卫生局依据考核结果, 按方案兑现奖惩。

4 体会

强化政府领导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关键。政府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组织领导和体系建设, 保证必要的人员和经费投入。

强化职能, 分工合作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根本, 在政府的领导下, 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安排部署, 明确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自的职责, 区疾控中心承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培训、检查、监督管理、考核评估等职能。

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措施, 区卫生制定了规范的服务工作流程, 操作要求, 考核标准, 并对应考核实行奖惩, 从而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编辑:温冬爱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要求取得明显成效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防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等,其最终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实现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标。

针对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就此对某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家出台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13年4月,扩展细化到11类,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该项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密切相关,成为基本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依据《省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意见,逐步加强了本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到强化宣传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建立考核制度,强化绩效考核等项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即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本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本县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本县健康教育工作项目方案》等13个工作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纳入年度卫生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管理,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工作目标等,宣传培训上,利用有线电视、标语、宣传栏、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强化培训和指导等,还制定了本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标准,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和督导检查,促进了该项工作均衡、健康、有序开展,到2012年底,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辖区内人口数:296218,

建立档案室、档案数:154026,老年人体检数:15404,管理高血压病人数:13613,管理糖尿病病人数:5840,发放健康资料数:380000,随访高血压患者:55601人,糖尿病病人:22720人;设宣传栏:123个,宣传挂图:1000张;产妇建档数:1623人,建档率100%。0-1岁儿童建档数1621人,建档率100%。

2 该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社会全响应,将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根据该县这项工作的开展,属于初期阶段,目前应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为:

2.1 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由于社会经济和保健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然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渐进过程,具有长期性,但更存在一定的紧迫性,为此,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克服认识不足的问题,并且面对问题和困难,需要加强调研,创新举措,主动积极,加大力度,充分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提升进展效果。

2.2 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这一机制包括明确的年度目标、协调的各方联动、及时足额的经济保障、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规范的绩效考核办法等项环节,由于该项工作属于初级阶段,一些环节还尚薄弱,如各方协调联动环节,一方面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够,如建立居民信息平台时需要公安、卫生、计生、统计、社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参与,但尚存在各自的信息平台缺少整合,不能共享,各部门工作配合上缺乏互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联动不够,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各自所有,相对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该项工作的职能不完全明确和具体,很大一部分工作仍然由各医院承担,势必造成深入社区、细化、程序化的工作环节不到位,建立系统的健康档案工作存在人力上、信息上和服务上的许多不足。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间缺少联动,宣传不到位,居民认知度低,互动性差。

2.3 服务能力上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服务能力问题也是一方面因素,目前,该县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由于专业人员少,机构设置有限,大部分工作由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承担,具体工作中存在人员少、基层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等实际问题,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的制约因素。

3 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扎实推进并落实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最切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

3.1 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组织保障。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更好地强化部门协作,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卫生、财政、人口、计生、公安、社区、媒体等部门的信息通报和交流协作,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形成多轮驱动、合作互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即制定总体目标,分解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在各部门间、各医疗单位间建立共享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管理动态化。

3.2 预算服务经费,落实经费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纯公共产品,需要公共财政的有力保障,该县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财力保障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开展好工作,必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这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的重要前提,财政部门应建立足额年度项目经费年度预算,并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以便更好地落实服务项目,逐步将此项工作深入开展起来。

3.3 提高服务能力,落实基础保障。

全面提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大服务主体的能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一是增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力和应急能力,加大投入保障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增强服务能力,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改進服务质量等,切实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加有效落实。

3.4 强化服务项目指导,落实业务保障。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12

1 研究背景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自2009年实行以来,已取得很大进展,截至2011年9月底,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已达到4.33亿人;220多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了管理服务;817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获得了免费健康体检;5900多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2]。截至2013年3月,各级财政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已累计投入1300多亿,2015年我国人均卫生服务经费已升至40元,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虽然已全面铺开,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经费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人力资源短缺等。

PEST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卫生领域中,比如在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我国慢性病防治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应用[3,4],但应用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尚属首次。本文通过PEST分析法对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推进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推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PEST分析

2.1 政治环境分析

2.1.1 相关政策文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行工作。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了有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内容。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提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概念,明确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并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纳入新医改2009-2011五项重点工作,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

2015年4月26号,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调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近几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断增加,2015已达到40元;同时,不断增加新的卫生服务项目,已达到12类45项。

2.1.2 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有一个较好的的法规政策环境,但仍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缺少一部统领卫生全局的《公共卫生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项目的实施做出详细规定的法律[5],制度上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同时,专项法规政策缺失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6]。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总体经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第二大经济体,人口众多,卫生服务总量需求大,卫生总费用投入基数大,但在卫生费用占GDP比例、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及人均卫生经费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对较低,见表1。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公共卫生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1年我国政府卫生总费用支出为7464.18亿元,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照2011年每人25元的标准为325亿元[1]。

注: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2.2 经费投入与使用的问题

《意见》明确提出项目的经费由中央将对各地给予补助,地方各级政府要足额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经济较好,卫生服务经费相对容易筹集,而中西部地区财力有限,对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同时,专项资金是由中央政府拨款给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再由地方部门拨款到相应的机构,导致经费并不能一步到位,这对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专款资金的使用政策也未得到落实,存在基层负责人员由于对政策了解不透而“不敢用,导致资金滞留”以及“敢用、乱用,导致资金亏空”的现象[8]。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群体性的特点,受益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9]。我国居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已经不满足于当前的卫生服务现状,对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从被动服务演化成主动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提升,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需要。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10]。

2.3.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不平衡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执行实施效果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我国民众总体健康水平。

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差异,使得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东中西部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对其公平性有影响。

2.4 技术环境分析

2.4.1 基层人员提供服务能力有限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素质普遍不高,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服务队伍本科以上占比为6.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20.0%,远低于全国医院人员的34.2%[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基层卫生服务队伍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而基层医疗队伍学历不高,且以初级职称为主,甚至存在无医学教育背景和无任何职称,影响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任务。

2.4.2 仪器设备落后以及绩效考核缺乏

当前基层设备仪器的落后也是制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农村地区使用的仪器设备多是上级机构不使用的。同时,一些基层地区欠缺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机制,即使部分地区建立考核办法,仍缺少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

3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3.1 政治策略

3.1.1 强化政府作用

国内外经验表明,无论市场力量多么强大,都不能解决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问题[11],政府在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公共产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供给,政府必须提供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财力保障,政府应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明确政府职责,明确各级政府财权事权[13];要求各部门互相配合,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3.1.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目前,我国尚缺少一部统领公共卫生事业全局的《公共卫生法》,可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补助应向经济薄弱的地区倾斜,保证卫生工作经费投入公平性;建议国家出台专项政策,如基层医疗补偿,经费使用管理、目标考核政策等。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工作,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纳入该法中,使得其实践有法可依。

3.2 经济策略

3.2.1 保障卫生经费投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顺利实施的前提是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提升卫生经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人均卫生经费,现人均卫生经费为40元,低于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投入资金[14];国家财政投入应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偏远地区经费投入,对执行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更应给予经费补助。

3.2.2 完善经费管理制度

完善经费的专项管理制度,对经费的管理使用进行严格监督;建立相应的经费奖助惩罚体系,使得当年的经费使用效果与次年的经费拨付挂钩。

3.3 社会策略

3.3.1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城乡以及不同地区间合作机制,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践状况较好的城市地区和状况较差的农村地区进行配对,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和卫生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与卫生资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对接;从而使得卫生资源充裕、组织建设与管理体系完善、医疗技术精湛的先进地区带动卫生资源不足、管理不规范、技术落后的后进地区[5]。

3.3.2 提高群众健康意识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应采取灵活的宣传方式。通过大众传媒等传统宣传方式,对年龄稍长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众号等新兴方式加大对年轻人宣传力度;在社区农村建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全面加强健康教育,以此来提升健康意识,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以及疾病预防的健康理念。

3.4 技术策略

3.4.1 加大基层卫生人力投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主要依赖卫生人力资源,加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鼓励本科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对在基层服务过的医学生实行优惠政策;返聘退休医务工作者来充实基层卫生人力;建立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制度,鼓励他们学习专业领域的新方法、新知识[5]。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福利待遇,留住人才。

3.4.2 改善技术设备与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进一步完善基层设备,提高基层服务人员设备使用能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仅对机构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基层卫生服务服务人员工资收入[15]与机构财政拨款、政府工作绩效挂钩;同时,对实施情况较好的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奖励。扭转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等作为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上一篇:动画理念下一篇:广西桑蚕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