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均等性

2024-06-12

公共服务均等性(共6篇)

公共服务均等性 篇1

摘要:2006年中国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但目前国内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还未形成统一定论, 尤其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类型及实现模式方面。在此情况下, 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用教育的投入均等化和产出均等化指标进行评价, 以此分析适合中国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式。主要结论:一是认为目前中国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不仅未实现均等化, 教育均等化水平在地区间还有扩大的趋势;二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难以实现公共服务的产出均等化, 应以首先实现投入均等化, 然后再逐步促进产出均等化;三是应加快建立评价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言

中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其结果是地方政府财力逐步削弱, 尤其是基层政府财政困难程序进一步加大, 地方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也进一步扩大。为弥补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促进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行转移支付制度, 且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提出以来, 中央和地方采取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早日实现, 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也是公共财政的要求, 是公共财政职能的具体表现。

一、文献综述

目前中国理论上对“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均等化目标等问题均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2007) 指出: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载体, 是一个包括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内容在内的具有公共性质的体系。均等化要求公共服务能够公平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所有社会成员能够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这也是间接地对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运行结果的公共性程度的要求, 但“均等化”是要将差距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均化”。安体富、任强 (2007、2010) 则指出, 公共服务属于服务范畴, 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国家机关通过直接提供劳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向居民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服务。所谓基本公共服务, 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在不同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最低层次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 或者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终极目标是应当使人与人之间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黄云鹏 (2010) 指出现阶段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基本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是保障一国全体公民不论其民族、性别、收入及地位差异如何, 都能公平地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追求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强调的是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与权力平等, 是最低标准的均等和最终结果的相对公平。马国贤 (2007) 指出当前世界各国均等化模式各有不同, 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人均财力均等化, 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 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 欧盟和加拿大采用该方法。二是公共服务的标准化, 是指中央和上级政府对公共服务颁布设备、设施和服务标准, 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专项转移支付的模式, 美国采用该模式。三是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 (即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应) 简称最低公平, 该理论将财政中的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 解决了财政资金转移支付中的一些难题。马国贤认为第三种模式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

由此可见, 虽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目标还没有统一认识, 但普遍同意一个国家的国家应均等地有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与权力。马国贤教授总结的三种均等化模式仅是实现“均等化”途径的差异:第一种是通过人均财力均等化实现均等化目标, 第二种则是强调公共服务项目的产品均等化, 第三种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笔者认为, 无论是从财力视角还是产品视角, 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国民福利进行, 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虽然三种模式的目标指向是一样的, 三种不同模式下评价均等化水平有不同的方法:第一种可以通过人均财力指标, 第二种和第三种则是通过评价各公共服务项目的人均产品数量及质量, 两者的差异仅是“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两者项目类别上的差异。从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角度看, 第一种是从公共服务的投入进行评价, 后两种则是从产出角度。

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

中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是中国财税体制的重要转折点, 在其后的1995年, 中国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政策, 目的是促进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所以, 本文就1995年以来中国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考查, 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评价。

(一) 投入水平变化情况

说明:1995年云南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0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未能找到相关数据, 故未能列出。

由表1可得到中国、云南省1995年以来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投入方面,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未能实现, 云南省与全国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首先, 人均财政支出指标1995—2009年间, 全国人均财政支出增长10倍, 而云南省仅增长7倍, 云南省增长速度、增长额都较全国落后。其次, 中国预算内教育经费2008年较1995年增长841.82%, 而云南省该指标2009年较1996年间仅增长544.58%, 增幅小于全国。最后, 1996—2008年全国人均教育经费由136.59元/人增长到786.86元/人, 增长476%;而云南省人均教育经费为139.13元/人增长到621.47元/人, 增长347%, 增幅落后于全国水平。

由此, 从投入视角考查, 中国“教育”这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未能实现, 不仅如此, 云南省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投入水平与全国相比有扩大趋势,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第一, 教育作为一国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之一, 虽然近年来中国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 但在中国教育事业投入为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然而, 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财力减弱, 使经济较发达、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增长;而经济较落后、实力较弱的地方政府则无力承担教育事业投入, 致使教育事业投入地区间差距扩大、教育均等化难以实现。第二, 政府间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区间政府财力差距, 但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用途, 地方政府可根据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地使用, 所以一些地方政府为促政绩会将转移支付资金投向到对地方经济增长有明显刺激作用的方面。第三, 教育事业虽然有较多的专项转移支付, 但专项转移支付还规定地方政府自行配套一定的转移支付配套资金, 这对财力较弱的地方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剧地方政府的困难程度, 无力筹集配套资金的地方政府只能以举借债务或是挪用其他款项的方法, 进一步使其财政情况恶化。而财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则可以轻松地配套资金, 实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有效配置。

以上几项原因不仅未能有效促进教育事业的均等化实现, 反而加剧了地区的发展差距, 使不公平现象更加突出。

(二) 产出水平变化情况

产出方面, 云南省与全国教育产出指标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首先, 各类学校在校生数均有上升, 但是云南省高校及小学在校生数、在校生增长小于全国水平, 中学在校生数、在校生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1995—2009年, 中国高校、中学、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增加6 547人、449人、162人, 增长率分别为237.47%、67.72%、82.23%;云南省高校、中学、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增加4 475人、607人、93人, 增长率分别为226.35%、109.27%、49.47%。其次, 云南省各类学校每个老师负担的学生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1995年, 中国普通高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每个老师负担学生数分别为7人、16人、23人, 云南省相应数据为7人、16人、25人;至2009年, 中国普通高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每个老师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7人、16人、18人, 云南省相应数据为16人、17人、19人。

由以上产出指标看, 中国实行转移支付以来, 云南省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 中国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没有恶化。但是, 在分析以上数据的同时, 还应该将各指标、指标背后隐藏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分析问题:第一, 在分析时段内, 全国各类学校在平均校生人数增长额、增长率均大于云南省水平, 这其中除了国内地区间人口因素外, 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由于东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 对于国民更有吸引力, 于是吸引了较多的国民迁往东部地区居住或就业。尤其是高校在校生人数全省增长率高于云南省水平, 在高考中, 大量云南省的优质生源通过高考去到东部地区大学就读, 而本地高校却难以招收到本地优质生源。所以, 各类学校平均在校生人数指标恰恰反映出云南教育条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而更能说明云南省与全国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在扩大。第二, 在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云南省各类学校平均每个老师负担学生数却与全国水平保持一致, 说明云南省各类学校专任老师数增长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体现出云南省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扩大。

结论及建议

由投入、产出两类指标看, 云南省教育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1995年以来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与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是相悖的。所以, 有必要从投入、产出两方面来促进国家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同时, 这需要从理论、观念开始, 到政策实践都有一个调整转变过程。

第一, 建立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体系。当前中国理论部门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模式等问题都未形成定论, 致使实践部门在推行均等化政策、促进均等化实践过程中都难有指导。例如, 在转移支付的实践中, 有的省区认为应追求投入、人均财力均等化, 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难以实现公共服务的产出均等化的;而另一些地区则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以产出均等化为直接评价标准。由于中国目前还缺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导致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政策措施会有差异, 从而难以评价各地的政策效果, 进行横向比较。所以, 本文认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中的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建立一个均等化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体系, 以便实践部门对政策效果及均等化进程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 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第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 投入是手段, 均等化才是真正目标, 但在国家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由于经济资源的限制, 应首先保证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 在公共服务的人均投入上都还难以达到均等化的情况下提公共服务的产出均等化是没意义的, 也是无法实现的。比如本文中分析的, 云南省教育公共服务的产出现状已经达到均等化水平, 但分析数据背后的现象及教育质量等更深层次的产出结果时, 云南省教育均等化水平实际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不断扩大的情况。所以, 在现有资源限制情况下, 单纯地提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是无意义的, 而应从投入均等化开始,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产出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安体富, 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 2007, (8) :48-53.

[2]安体富, 任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47) :3-12.

[3]谷成.基于财政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J].财贸经济, 2010, (6) :40-45.

[4]黄云鹏“.十二五”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7) :9-13.

[5]马国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 2007, (10) :77-749.

[6]田发.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J].当代财经, 2010, (4) :28-34.

[7]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58) :2-36.

公共服务均等性 篇2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问题;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命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可以看出,我们党十分重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引导资源流向农村,推动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城乡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

我国还处于研究公共服务问题的初级阶段,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也没有达成一致认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并非是“产品”本身,而是具有消费性质的服务。由此,公共服务应具有公共产品的“享有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用不可分割性”的特点。从服务的特性来看,公共服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服务,是基本服务,公共服务中包含的基本内容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应被每一个公民公平享有。2.公共服务是公众化的服务,并不只是服务于特定人群或少数人群,公共服务并不是用来满足个别需要,而是满足立于社会现状的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将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的,其执行具有强制性。3.公共服务的内容广泛,既包含所谓的物质服务,即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燃气、水、交通工具等,又包含非物质服务,如教育、医疗、法律等。

(二)城乡公共服务的内涵

城市公共服务指的是城市居民共同享有的,满足城市居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医疗、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

农村公共服务指的是农村居民共同享有的,用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是指包括环境保护、农村发展战略、国防安全等在内的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相对而言,准公共服务并不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与排他性,其涵盖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农村信息通讯、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有线电视等。

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

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生活状况亟待改善,因此,国家的政策倾向更着重于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只有加快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与供给,减弱农民长期以来社会地位的劣势,尽可能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均等化”是相对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既不是完全的平均化,又能不失公平。一方面,受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在人文、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若一味追求一致而忽略农村发展的真正需求,反而达不到公共服务应该起的作用。

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职能体现。公共服务是为社会整体提供的相对平等的服务,这一特性决定了公共服务需由政府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职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有三个原因: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公平问题在这一时期尤为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相对落后等这些矛盾需要得到解决。长期以来政府制度的偏向导致城市的发展优于农村,政府有责任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数量。新时期国家要求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这一转变意味着政府将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用于公共服务的建设。

三、城乡公共服务的现状

(一)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投入非均等

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都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投入的非均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截止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35%,才刚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城乡卫生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等。城市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比乡村健全,各大型医院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医疗人才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城市。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远高于农村,农村新生儿患病率、传染病传染率等均高于城市。

(二)城乡公共教育非均等

教育问题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城乡教育的非均等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仍显不足。农村在办学条件、学校设施、教师管理等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城市享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如电子化的授课设施、实验室设施等,而农村学校大部分仍然是黑板授课,城市教师的高学历水平远高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机构更是多如牛毛,是农村远远比不上的,由此造成农村居民上学难、入学率低、文盲程度高等问题是公共教育不均等的重要体现。

(三)城乡社会保障服务的非均等

社会保障的非均等包括医疗保险非均等、养老保险非均等等。2009年正式确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后,农村医疗费用的报销比率大大增加,但是与城市相比较,报销比率仍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远高于农村。从养老保险上看,政府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2011年,农民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养老保险参保的覆盖率为23%,而城市养老保险覆盖率约为70%,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将成为社会保障服务的突出问题。

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20世纪后期,由于国家“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导致这种结构不断固化,影响农村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数据调查显示,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140,两者相差近一万,农村经济的落后造成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教育跟不上,社会保障无法健全等都是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就制度方面而言,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区分人为地将城乡进行了分割,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需要办理各种证明,而非农业户口却可以享有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与福利,这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和身份上的不平等。如在就业时,现有的规章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具有优先的就业权,这对农村居民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此外,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非制度的筹资,费用的主要承担人是农民自己,税费改革后,城市的公共服务中加入了市场供给的部分,尽管2006年后一系列政策减轻的农民的负担,但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未完全建立,农村的公共服务缺乏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不平等导致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问题

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更加完善,一方面,城镇政府财政方面较为充裕,政府外的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比较高,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比农村大;另一方面,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由来已久,其各方面体系,如教育、医疗、社保等均比较健全。而在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几乎全部由政府承担,乡村政府财政困难,公共服务本身具有非营利性,而政府对于其他非政府团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激励措施,使得农村很难实现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此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这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明显的政府偏向性,政府更愿意投入短期性的公共服务建设以提高自身业绩,使得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决策时,并没有把农民真实需求考虑在内,如农民可能更需要政府解决交通问题,政府却在这时进行“家电下乡”的活动,政府和农民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再者,在农村,农民承担部分公共服务建设费用,公共服务反而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受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认识到公共服务的重要性,由此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建设并不热情。这些原因均造成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不了乡镇居民的基本需求。

五、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办法

加总括段然后再分述,对策办法里边的二级标题从文章里面再提炼一下,用自己的话。!

(一)宏观政策

1.城乡二元化改革

要想改善城乡的二元结构,政府应该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首先应使城乡公民享有同等的劳动及社会保障,摆脱户籍对城乡居民造成的待遇差,从根本上消除权益的不平等,然后逐步取缔户籍制度,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优先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

2.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良

针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够的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的全面化,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事先城乡统筹,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真正列入到国家的发展制度中,将政府财力向农村倾斜。

(二)微观措施

1.建立农村向上反映供给问题的体系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应实行“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建立有效的农民与政府沟通渠道,如设置一些表决会,由全体农民对公共服务各项态度进行意见发表,从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优供给。

2.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关系,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评价机制

公共服务供给薄弱部分原因是由各政府之间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脱造成的,各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管理的职责及范围,特别是乡镇政府,需要提高其组织性,减少重复设置等问题,另外,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评价机制,可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有助于政府落实公共服务的责任。

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篇3

:薛耀洁(1987-),女,汉族,河南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政货币与政策研究。

房京坤(1989—)女,汉族,山东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政货币与政策研究。

袁丹(1990-),女,汉族,陕西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政货币与政策研究。

摘 要: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和伦理的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阅读了相关学者研究后,主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实施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面临的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成因;对策建议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究竟是什么?我国学术界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对于公共服务的内涵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多数学者都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是指政府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并体现公正和公平原则的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例如,安体富,任强(2007)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 或者说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人与人之间所能够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大致相同的。这就意味着, 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政府应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对基本物质和服务的需求, 并使人们享受到相同的权利。通常所说的公共服务大致包括了公共医疗、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1]。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英国的改良主义学家霍布森1902年出版了《帝国主义》一书,该书中他提出了经济学研究应该以社会福利为基本点的命题。霍布森认为经济学应当挖出社会经济制度运行当中财富的分配所遵循的规律,并提出了如何对财富的分配进行改进以解决目前经济制度下财富分配不平等的方法。霍布森的这一思想对福利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庇古有很大影响,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经济学中的鸿鹄巨著之一《福利经济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福利概念:收入分配均等化和国民收入极大化。庇古认为,公众福利的增加不仅仅在于增加总体的国民收入,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情况。庇古的国民收入均等化思想奠定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具有启示性意义。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

多数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施行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是解决目前中国诸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例如,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

首先, 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这主要体现在:第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其次,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在公共品供给失灵与“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市场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领域调节的不理想,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就必须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

再次,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社会矛盾和缩小发展差距的现实要求。改革開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共物品短缺和公共服务的不到位问题突出。各级政府应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以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非均等化的成因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对公共服务投入比重偏低以及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 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上呈现出短缺的格局。2、地区之间的非均等化。3、城乡之间的非均等化[3]。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突出的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非均等化的教育资源分布。第二,非均等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非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第四,非均等化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二)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4]

1、公共服务型政府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用于公共领域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突出表现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人力投入严重不足。另外,我国政府职能转型滞后,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还未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

2、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不完善。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对于分税制改革在全国的顺利推行与平衡各地区之间的税后财力差距作用巨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制度设计上的弊端也慢慢体现出来[4]:第一, 转移支付形式繁多, 相互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第二, 税收返还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行。第三, 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过小。第四, 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过大, 且运行不规范。

3、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界限不清,基层政府陷入财政困境。

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不规范,事权不清。与此同时,政府间事权的“正三角”和财权的“倒三角”状况造成了基层财政困境的窘况。目前,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由县乡等基层财政来承担。

五、对策建议

(一)尽快从目前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为“公共服务型政府”[5]。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 从经济意义上讲, 就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 也就是说政府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 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政治意义上讲,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 政府应该确保社会运行建立在有民主、平等和安全的制度环境之上; 从社会意义上讲, 政府要从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出发, 提供充足和公平的公共服务, 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6]。

第一,将目前种类繁多的转移支付项目整合,削减为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两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逐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规模。由于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唯一具有均等化支付意义的转移支付形式,因而是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必然选择。第三,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目前的税收返还体制不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应采用较为温和的方法,替代以一般性转移支付或者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逐步将该种转移支付形式取消。第四,将转移支付行为法制化。由于目前国内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导致转移支付制度缺乏严肃性和规范性。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条例。可以说, 法律责任是保障法律实施的最重要的实体内容之一。

(三)财权与事权相适应,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

明确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管理责任,延展政府间收入划分的覆盖面,保证各级政府行使事权时财力充足。第一,将非税收入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的税源。例如,规范土地等资源类收入的管理,以及明确资源类收入的归属等。第二,配合政府间具体支出责任的划分,改善中央与地方之间收入的分配,逐步将预算外收入纳入到预算管理等。(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蓉敬. 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 资料通讯 ,2007,(5).

[2] 刘德吉.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J]. 上海经济研究,2008,(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启示 篇4

摘 要: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各地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与做法,对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与归纳,无疑有利于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从而让广大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成果。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工作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0)05-033-03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基本的社会正义,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一定阶段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现阶段,在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诚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那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

二、各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自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之后,北京、浙江、海南、广东、江苏、杭州、成都、重庆、厦门、青岛、济南等地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与做法。其中,海南、浙江、广东还相继出台了全省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行动指南和计划方案,为当地政府具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其他地方虽然没有出台系统的文件,但却在一些专项领域做出了鲜有的成绩,亮点纷呈。如北京市朝阳区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做法,江苏昆山以财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做法,浙江杭州以“打造和谐社会、共享品质生活”为目标的实践和探索,以及成都、重庆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任务的做法等等。根据实地调研和具体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尽管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和做法还有差异,但仍存在很多共性,总结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一)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职责。综观各地实践,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已经达成共识,即把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促进人类发展紧密相连,看作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一以贯之,成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如济南早在2008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其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公开承诺为群众办好12件实事,2009年又提出为民办9件实事,挺进民生工作的力度前所未有。借鉴各地经验,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真正落实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应成为今后各项改革的逻辑起点。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合理科学界定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民生工程成为各地重点和亮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都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来界定本地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以民生工程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亮点,真正做到了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如北京,将基本公共服务划分为基本教育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服务等八个方面。杭州则以“打造和谐社会、共享品质生活”为目标,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海南和浙江两省更是重拳出击,在远景规划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七大、十大民生工程,为实现全面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莫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如表一:

(三)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建设作为各项改革的首要目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消除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各地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都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首要任务而予以高度重视。其中,成都、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如重庆,为实现城乡统筹,采取了打破户籍制度,使农民工进城享受市民待遇、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建立以公平、公正为指向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多种办法。成都则在城乡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科技与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此之外,北京、济南、吴江、顺德等地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此方面也提出了相关的举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具体化、标准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俗话说得好,工欲普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是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武器。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各地在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上都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路子,值得借鉴和推广。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市朝阳区的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做法。在深刻把握中央精神以及具体任务的基础上,北京市朝阳区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大原则,即人本原则、标准原则和成本原则,其中尤以标准化作为整个工程的核心,贯穿始终。其主要精髓就是对所有任务目标都进行量化和标准化测算,努力做到使人人都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江苏昆山则采取了以财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做法,通过在财政支出以及财政体制机制等方面做文章,有力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他地区如南京的以“政府之手”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圳罗湖区的强化第三次分配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改革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制度创新确保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通过公共财政、社会组织、企业与家庭的合作,发挥和体现财政资金的公益性价值,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各地均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革的契机,积极探索,在制度创新方面推出了不少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如浙江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最终责任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了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杭州、海南

等地则在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纷纷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如表

二、表三)。北京则重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体系,仅在基础教育一项上就制定了10余件规范性文件,有力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均等化。除此之外,在以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各地也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浙江就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措施,以此来确保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共享成效。

三、几点启示

尽管各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做法各有不同,且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但从各地的经验和做法中,我们仍然不难得出如下启示,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以政府主导、民生为重、城乡统筹、制度保障为基本原则,使人民群众都能真正地、平等的享有公共服务。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显现,这就更需要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民生为重。解决民生问题,应当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切入点。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目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这些民生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故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以民生问题为重点。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是当务之急。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城乡差距扩大,与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直接相关。因此,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应自觉贯彻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更加关注农村建设,并且把城乡统筹作为我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核心环节,以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间的均等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广州市农村的全面进步。

(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表面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但实质上是一个政府职能转换、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因此,公共财政作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实现职能的经济基础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公共财政稳固强大,才能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注释:

①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通知(粤府(2009)153号)。

②让人人享受平等服务――北京市朝阳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纪实[N].中国财经报,2008年7月28日。

③昆山财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昆山市财政局。

④⑦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08)51号)。

⑤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调研[M].济南市政府调研室社会调研处,济南政报,2009(12)。

⑥⑧杭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杭州市财政局课题组。

北京社区公共服务趋向丰富与均等 篇5

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指为了满足社区成员需求而由政府直接提供或引导社会力量提供的社区服务项目或服务设施。此次调查中,社区公共服务包含的内容有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文化体育教育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社区环境美化服务、社区便利服务、社区就业服务和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等7个大类、23项具体服务内容。

供给:内容丰富但不同项目提供程度差距较大

社区公共服务内容与时俱进,基本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更多地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对社区的需求也应运而生。2000年、2006年,我国曾先后出台了《关于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亦与时俱进,取得积极进展,最显著的表现之一就是公共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最初的仅能提供社区治安、医疗和就业等基本保障服务到更加关注全体社区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而提供的绿化美化服务、便民商务服务,再到为满足居民精神需求而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活动、教育培训活动等,社区公共服务已经覆盖了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居民生活的主战场。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网络信息服务的覆盖率迅速增长,已成为社区公共服务的新亮点。

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社区公共服务普及率较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社区绿化美化服务、治安服务、群众体育健身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群众文化服务、便民商务服务、老年人(残疾人)优待服务和网络信息服务”等9个方面,表示社区提供这些服务的被访者占全部被访者的比重均在五成以上。其中,“社区绿化美化服务、治安服务和群众体育健身服务”的覆盖率位居前三位,选择提供这3项服务的被访者占全部被访者比重分别达到72.9%、71.6%和70.4%(见图1)。

分功能区看,四大功能区提供程度较高的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基本集中在上述9项内容,且呈现均等化特点。例如,表示社区提供“群众体育健身服务”的被访者比重均在70%左右;提供“便民商务服务”的比重均在55%左右,不同区域提供程度基本均衡(见下表)。

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提供程度差距较大,供给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社区公共服务内容虽日渐丰富,但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提供程度差距较大。调查显示,社区提供的托老(残)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就餐送餐服务和早教服务提供程度最低,表示社区提供这4项服务的被访者占全部被访者比重分别为15.6%、15.8%、16.4%和19.2%,覆盖率均不足二成(见图1),与提供程度较高的绿化、治安等服务项目差距较大。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提供程度较高的社区绿化美化服务、治安服务和群众体育健身服务,仍有近三成的居民表示社区并未提供此类服务。这既与社区开展此类公共服务时的宣传力度不足、百姓知晓度不高有关,也说明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需求: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同小异”

大同——共性需求特征明显

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意向较为一致,最需要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治安服务、环境综合治理服务”3个领域,需要社区提供这3项服务的被访者占全部被访者的比重分别为35.5%、21.8%和21.5%。其次为“急救保健服务,群众体育健身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残疾人)送餐就餐服务,法律、消防安全和应急服务,居民转诊服务等”,需要社区提供此类服务的被访者占比在10%~20%之间(见图2)。

小异——不同区域居民需求点各异

除上述共性需求外,不同功能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有所差异。城市功能核心区居民对“便民商务服务”需求更强烈,希望社区提供该项服务的被访者占比为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城市功能拓展区居民对“群众文化服务”需求更强烈,希望社区提供该项服务的被访者占比达1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城市发展新区居民对“社区绿化美化服务”需求更强烈,希望社区提供该项服务的被访者占比达10.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生态涵养区居民对“教育培训服务,就业咨询、就业介绍服务”需求更强烈,希望社区提供这两项服务的被访者占比分别达到10.3%和10.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和3.8个百分点。

根据此次调查反映出的目前北京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现状与居民需求特点,建议在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上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需提供;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广泛听取民意,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社区问题;鼓励和引导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让居民成为社区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作者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编辑:单之卉 / 邮箱:szh@bjstats.gov.cn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发展;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21-01

引言: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基于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二零一零年七月,胡锦涛在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但实际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均等化现状并不理想,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在任何国家中都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总称,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方面[1]。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影响着国民综合文化素质,影响着国家综合实力[2]。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核心力量。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旨在保障全体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但实际上,由于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分布、建设都存在不平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距离均等化仍有一定距离。

二、我国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近些年颁布了诸多政策法规,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且取得了一定显著成效,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几点来分析我国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平衡。二零一零年后,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财政投资总量、比例、增长速度等都有明显提高,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实际上,财政投资却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城乡投资差距较大,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财政投资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乡镇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投资政策不完善,基层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由于财政投资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均衡,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结果不均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滞后,质量低下,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权利。

(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体制不完善。由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晚,相关体制并不完善,文化事业职能部门不健全,管办、政事、政资不分,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职能交叉、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公共文化机构法定职责和功能更是模糊。这给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了难度,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进程缓慢,更没有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审核,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均等化发展目标。

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想要实现均等化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措施:

(一)强化财政均等化。想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要先实现财政投资均等化,财政投资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国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调整城乡投资比例,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进行投资,以满足乡镇地区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分布的均衡,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离不开法律法规支持,已有许多国家建设了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如日本、美国、英国都在宪法中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国也应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法律地位,构建相应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能与职责,发挥政府力量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

(三)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与评价体系。想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进程,应制定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最低标准,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构建相应评估、考核体系,对全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分布、发展、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与考核,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实现,使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真正成为硬任务、硬指标。

结束语: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我国虽然一直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在均等化方面。因此,我国应积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均等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春妍. 内蒙古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12(17):112-122.

[2]何义珠,李露芳.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3,06:17-20+43.

[3]李熙莹. “三圈理论”视角下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13(11):119-124.

作者简介:姓名:奕伟刚(1985.04-);性别:男,籍贯:浙江省上虞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现有职称: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上一篇:中职校档案电子化管理下一篇:制冷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