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状态

2024-11-05

综合状态(共10篇)

综合状态 篇1

0 引言

基础模型数据质量是影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各类应用实用化水平的关键因素。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作为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块,是反映和提升基础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为电网在线分析和辅助决策软件提供比遥测数据更准确、完整和合理的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状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对其他应用有着很大的影响[1],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是反映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在提高状态估计结果精度方面做了一些研究[2,3,4,5,6,7,8],如不良数据的检测和辨识、抗差状态估计、参数辨识与估计、PMU混合状态估计等。但实际上由于无法知道设备的测量真值,如何对状态估计结果进行合理评价,是进行状态估计研究和完善状态估计应用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对于状态估计结果评价的研究不是很多, 文献[9-10]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提出了在真值未知情况下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指标;文献[11]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和零注入失配量的状态估计精度评价准则;文献[12]针对给定的系统,提出了线性函数、平方函数、平方和函数、平方和对数函数、平方和指数函数等不同的评价函数;文献[8]中,状态估计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元素为状态估计误差的方差,用来衡量状态估计的精度;文献[13]用估计误差方差与测量误差方差相比较,当估计值误差方差小于原始测量误差方差时,说明状态估计起到了滤波的效果。以上研究只是针对状态估计的某一方面所做的研究,而影响状态估计结果准确性有很多因素,如电网模型(拓扑关系、设备参数、模型完整性)、量测数据(遥信、量测坏数据、数据时间不同步、测量精度、冲击性负荷)等,当前缺少对状态估计结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当前状态估计结果评价的现状,以影响状态估计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基础,提出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以选择的四个典型的指标为例,并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反映电网模型数据存在的问题, 并指导电网模型数据的完善。

1 状态估计评价现状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颁布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14]和《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用化验收办法(试行)》[15]中规定了考核状态估计的两个指标:遥测估计合格率和电压残差平均值。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作为同业对标考核的一项指标,该指标主要由估计值和量测值的残差、量测类型基准值、合格门槛 (有功功率≤2%,无功功率≤3%,电压≤0.5%)决定的,这一评价准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国、分、省三级调度的基础数据和基础模型的整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运行和应用水平。现在国家调度控制中心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数值已经很高,某些省调在某个断面数据质量比较好时,实时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能够达到100%。

理论上评估状态估计值的合格率和精度,应该用状态估计值与真值的误差,但量测真值无法获得, 实际上,只要在没有坏数据和模型错误的情况下,用正确的状态估计方法在计算收敛时,所得到的状态估计值就是可信且可以使用的[16]。

实际上,影响状态 估计结果 精度有很 多因素[17],如电网模型(拓扑关系、设备参数、模型完整性)、量测数据(遥信、量测坏数据、数据时间不同步、测量精度、冲击性负荷)等。因此单一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评价指标可能会导致出现合格率指标很高但估计结果却严重偏离系统真实状态的情况[11],不能完全满足后续应用对状态估计结果多方面的需求,不具备对合格的数据再进行细化区别的作用,无法反映出电网基础数据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更多反映的是状态估计对电网模型和电网数据错误的粗纠偏功能。

本文通过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说明了多指标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出电网存在的模型数据问题,为完善电网基础模型数据和提升状态估计结果实用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持。

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是从影响状态估计结果精度的因素出发,从多个角度对状态估计计算结果的精度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按照给定的目标,对状态估计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全面的分类和排序的过程[18]。

2.1 综合评价的指标选择

与以往的只单一考虑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的评价相比,综合评价指标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模型完整性、参数准确性、遥测准确性、遥信动作正确性等因素对状态估计结果精度的影响,将评价目标分成不同侧面的子系统,再细分为更具体的指标, 形成多指标体系。评价子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既能反映系统某一方面的特征,又能一起全面反映评价目的。

将影响计算结果精度的因素分为模型、数据、管理等类,而每一类再进行细分,如模型类有拓扑关系、模型参数、模型完整度,数据类有遥信、量测坏数据、数据时间不同步、测量精度等,管理类有调度所属关系,主要考虑外网或者模型上下级的影响。

状态估计评价层次性结构如图1所示。

2.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评价指标的优化目的是理清各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完成对单项评价指标逻辑测验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测验。

对于状态估计结果的综合性评价,主要关注以下两个基本原则:辨识性和冗余性。辨识性是指统计评价指标在区分各评价单位某一方面价值特征时的能力与效果,故又称为“区分性”,是为了能够区分不同地区的基础模型和基础数据的水平,如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受合格率门槛的影响,容易出现多个地区具有同样的合格率,区分性就不高,而状态估计遥测准确度、区域目标函数相对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的区分能力就高些;“冗余性”是表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交叉重叠程度的指标,其计算通常可采用相关系数或相似系数、关联系数等公式, 如母线功率平衡率和支路首末端功率平衡率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指标交叉重叠,冗余性越好表明各指标越独立,就能够从更多角度来反映基础模型和基础数据所存在的问题。

3 状态估计典型评价指标

3.1 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

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是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考核的一项指标,其公式定义为:

式中:RYCGJ为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N为相应范围内的遥测总点数,包括坏数据;Na为遥测估计合格点数,为遥测数据估计值误差小于由量测类型决定的合格阈值的点数。

3.2 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

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表征了区域内状态估计值和量测值之间的偏差程度,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越低,状态估计结果越准确,其公式定义为:

式中:Ja为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xi为N维状态估计值向量的元素;zi为N维量测值向量的元素; σi 为N维量测误差标准差向量的元素。

3.3 母线功率不平衡度

母线功率不平衡度为输入母线的功率与输出母线的功率之差,不仅可以反映测控装置、互感器等是否准确可靠,也是评价供电量和用电量是否平衡的重要指标。而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状态估计严格满足母线功率平衡,因此母线功率不平衡对状态估计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母线功率不平衡度的定义为:

式中:M为计算母线的数目;Sij n为第j条计算母线的输入功率;Sj out为第j条计算母线的输出功率;Sj N 为第j条计算母线的基准功率,由电压等级决定。

3.4 遥信动作正确率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遥信拒动或遥信误动的现象,成为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遥信动作正确率反映的是远动装置、开关辅助接点、信号传输通道等方面的问题,定义为:

式中:Nrf为开关拒动次数;Nun为开关误动次数;Nop 为总的开关动作次数,为遥信正确动作与误动、拒动次数的总和。

遥信动作正确率表征了开关遥信状态和设备量测的同步性,开关遥信的拒动或误动都会造成状态估计拓扑错误,进而影响状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遥信动作的正 确性保证 了状态估 计计算模 型的正确性。

4 指标权重设置

各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19,20]。AHP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形成判断矩阵P,然后求出判断P的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则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校 验,如果校验通过,则指标权重分配合理,如果校验不通过,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计算。

则状态估计综合评价的结果可记为:

式中:wi为根据判 断矩阵确 定的各评 价指标的 权重;yi为各评价指标的结果;n为评价指标个数;y为综合评价的结果。

另外,为了排除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同及数值量级差别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先对评价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向量规范法[21]实现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式中:j为不同的指标序号;i为每个指标下的不同地区的指标值序号;yij* 为无量纲化之后的指标值。

5 实际电网算例分析

为了更加直接地展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实际系统应用的情况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本文选取了某调度中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某一个状态估计结果断面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本节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反映出电网模型和数据所存在的问题,将所选取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均取0.2。

表1中状态估计有功遥测不准确度、状态估计无功遥测不准确度、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为极小型指标,取值越小越好,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和遥信动作正确率为极大型指标,取值越大越好。通过极大型一致化处理和向量规范法无量纲化处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求得各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标值。

通过表1的统计信息可以看出,本次状态估计结果遥测合格率中C地区最高,但是其有功遥测不准确度也是最高的,说明C地区具有比较高的遥测合格率但有功估计却是最差的。统计C地区所有有功量测点的遥测不准确度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量测的不准确度小于0.01,实际上分析不准确度发现,其中一个量测的不准确度高达474.84,此量测所在母线的有功不平衡量为87 MW,有功量测不平衡解决后,遥测合格率变化很小,但是有功遥测不准确度降到了0.005,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降到了2.89。

A地区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最低,有功和无功的遥测不准确度不是最高的,但是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比其他地区大得多,因此A地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量测上,特别是量测导致的母线功率不平衡。将A地区比较大的几个母线功率调整平衡以后,状态估计有功遥测不准确度下降到0.015,无功遥测不准确度下降到0.003,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下降到10.672,说明仍有功率不平衡的母线存在。

D地区在有功遥测不准确度和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都比C地区好的情况下,遥测估计合格率仍然比C地区低,表明了无功估计对D地区的遥测估计合格率影响比较大,问题主要集中在无功量测和电压量测上。同时发现,从综合评价指标上来看,D地区要比C地区的数据质量水平高,但D地区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却比C地区低,表明了状态估计有功遥测不准确度和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指标在增加电网基础数据质量水平的区分度上的有效性。

综合以上分析,单纯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状态估计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遥测不准确度、母线功率不平衡度和遥信动作正确率,为状态估计准确度的评估提供更高的区分度, 更能反映出电网的模型和数据的问题所在。

6 结语

现有的状态估计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分析结果不够全面,本文以影响状态估计结果精度的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标的选取遵循辨识性和冗余性的原则。以选取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母线功率不平衡度和遥信动作正确率四个典型指标为例,并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状态估计结果精度评价上的有效性,能够反映出电网所存在的模型和数据的问题,通过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来指导对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提升。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完善指标集以全面地反映状态估计结果精度,实现对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评估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是反映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结合目前状态估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以影响状态估计准确性的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多角度考虑了影响状态估计的因素,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需要遵循辨识性和冗余性原则。文中以选择的四个典型性指标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验证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状态估计结果精度评价上的有效性,能够反映出电网模型数据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状态估计,综合评价,基础模型数据,层次分析法,辨识性,冗余性

综合状态 篇2

2、不要着急短时间之内解决问题

有些同学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在短时间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学习的切入点,来提升自己的复习效率,并坚持下去。

3、认清考试的有限性

要学习的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有限的。当我们取得了某一阶段的分数后,就要做到有效积累,不要让分数降低。只要方向是对的,只需做到持之以恒就OK啦!

4、利用资源解决问题

生活和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心里会给自己增加无形的压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心中的问题,减轻心理负担。可以利用学校老师、同学、甚至外面高质量的辅导班等等这些资源帮助自己,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资源。

综合状态 篇3

【关键词】脊柱侧弯;综合护理;手术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82-02

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的某一段长时间向身体中线的侧方突出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驼背、下肢不等长、优势手,对患者的形象与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手术矫正是治疗脊柱侧弯的主要方法,有助于患者脊柱形态恢复正常。手术在为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应激源给患者生理与心理带来了影响,术前出现紧张、焦虑、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这会直接影响预期治疗效果[1]。因此,术前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改善其术前状态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对我院34例脊柱侧弯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脊柱侧弯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X线光片与CT证实为脊柱侧弯,根据术前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4±2.8)岁;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分别有16例、18例。观察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4~14,平均年龄(9.0±3.4)岁;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分别有14例、2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脊柱侧弯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协助检查、安全指导、术前指导与术前准备等。观察组患儿术前给予综合护理,包括:①强化心理干预:让母亲陪伴患儿,将其安排在同龄患儿的病房中。用温和眼神、亲切的话语与患儿进行交谈,友好地触摸患儿,消除其心中的恐惧感。对患儿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积极鼓励患儿,增强其勇敢意识,家长可在一旁协助护理人员,通过讲故事、向别处观看的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有助于疼痛的降低。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通过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与必要性,以取得其配合。②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使用儿童语言并结合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绘制一些带有卡通图片的、富有童趣的宣教册,让患儿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采用动画的模式向患儿讲解手术体位、麻醉方式与手术经过等,给予患儿安慰,消除其心中的顾虑与紧张,积极鼓励患儿,帮助其建立手术的信心。③加强术前指导: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患儿的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对于独立性强的患儿,可多对其进行表扬与肯定;对于较依赖的患儿,多陪伴、多安慰。

1.3观察指标

进入手术室后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以及焦虑程度。采用焦虑程度视觉模拟尺对患儿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价,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 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患儿低,其焦虑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患儿,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脊柱侧弯可影响患儿的外形,使胸廓变得狭小,导致患儿身体发育不良,还可对心肺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截瘫。尽早手术是治疗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领悟能力较差,会对手术產生害怕、焦虑、恐惧的负性心理。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促进机体分泌促肾上腺素与皮质醇,对麻醉与手术带来风险。

近年来,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要求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时,还应注重对患者身心的护理[2]。综合护理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发展、延伸而来的一种护理模式,有研究[3]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助于护理行为的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使护理工作更具目标性,降低了发生护理差错的风险。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要低,且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丽慧[4]研究报道一致,这是由于在对脊柱侧弯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对患儿行为、感情、认知方面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鼓励、转移注意力、肢体语言等方式,提高了患儿的配合度。同时与家长沟通,让家属能够理解、配合各项操作,参与到患儿的治疗中;通过对患儿进行手术认知干预,让患儿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5]。

综上所述,对脊柱侧弯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手术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毛玉兰,郭岚峰.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53-1854.

[2]经惠薪,傅巧美,陈文月等.全程护理在脊柱侧弯行人工假体钛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69-2171.

[3]李正兰,海涌,宋建东等.前后路分期矫形术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弯的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8):639-640.

[4]王丽慧.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侧弯患儿术前手术状态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582-1584.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于本院诊断有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1 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5 例、女26 例; 年龄30 ~ 73 岁、平均年龄64. 3 岁; 其中包括脑梗死42 例, 脑出血9 例; 左侧瘫痪29 例, 右侧瘫痪22 例。并选择前期于本院诊断为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0 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1 例、女29 例; 年龄30 ~ 75 岁、平均年龄63. 6 岁; 其中包括脑梗死40 例, 脑出血10 例; 左侧瘫痪28 例, 右侧瘫痪22 例。诊断标准为: 符合脑梗塞、脑出血诊断标准 (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 此外符合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的标准, 符合改良的Ashworht痉挛评定标准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为: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神经功能缺失的总体评分为15~ 30 分, 其中15 ~ 20 分的患者为轻度, 21 ~ 25 分的患者为中度, 26 ~ 30 分的患者为重度患者; Brunstrom脑卒中 ( Brunstrom stroke, BRSS) 恢复级别为II ~ IV级; 改良Ashworth对痉挛的瘫痪肢体肌张力位于0 ~ 3 级之间; 年龄< 75 岁, 患者的病程≤6 个月。排除标准为: 排除非脑血管病变原因导致的偏瘫痉挛症状患者; 排除具有神经肌肉病变史的患者; 排除关节畸形患者; 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患者, 排除重度感染、认知障碍及病情危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之间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康复训练, 具体为每次训练40 min, 10 次/ 周, 共治疗1 个月。

1. 2. 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策略, 具体为: ( 1) 首先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 为痉挛解痉汤, 处方内包含: 木瓜15 g, 黄芪80 g、白芍15 g, 生地20 g, 海风藤30 g, 鹿角片20 g, 玄参25 g, 水蛭10 g, 虻虫10 g、丹参15 g, 地龙10 g, 炙甘草15 g, 川芎15 g, 全蝎3 g。1 剂/ d, 通过用200 m L水煎之后, 口服, 2 周为1 疗程。 ( 2) 同时给予针灸疗法: 取穴位于痉挛非优势侧, 具体为上肢: 大陵神门、手五里、手三里、外关、曲池、天泉、合谷、尺泽; 下肢: 委中、血海、太溪、承山、阴陵泉、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照海、伏兔、中封。针法用毫针深刺痉挛非优势侧穴位, 留针10 ~ 15 min, 1 次/d, 7 次/周, 治疗1 个月[2]。 ( 3) 此外应用中药浸泡, 处方为: 桂枝20 g, 伸筋草30 g, 白芍50 g, 透骨草30 g, 汉防己30 g, 乳香15 g, 杜仲30 g, 鸡血藤60 g, 红花30 g, 片姜黄30 g, 泽兰叶15 g, 冰片3 g, 炙川乌30 g, 苏木30 g。加水煮沸后持续沸腾15 min, 给予痉挛部位浸泡或熏蒸30 min。熏蒸方法为: 用汽疗仪专用煎锅煎煮, 蒸汽送入治疗舱, 舱内的温度保持在30 ~ 40℃ , 患者每次熏蒸治疗20 min, 1 次/ d, 持续6 ~ 7 次/ 周, 治疗1 个月。 ( 4 ) 推拿疗法: 具体为以点、按、揉、滚为主要手法, 给予患者头面部、上下肢以及背骶部施行。

1. 3 评价标准患者生活能力使用巴氏指数评定, 共10 个项目, 每个项目以0 ~ 15 分不等进行计分, 总分< 40 分为严重功能障碍, 40 ~ 60 分为中度功能缺陷, > 60 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运动能力使用Fulg - Meyer评估量表, 进行7 个项目的检查, 每个项目以0 ~ 2 分3 个级别进行计分, 总分0 ~ 14 分, < 14 分则说明运动功能有障碍, 评分越低, 则表示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

1. 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选择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 检验方法选择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的方式表示, 选择 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 此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见表1。

a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b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 2 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比较治疗前, 两组患者运动能力之间无差异 ( P > 0. 05) , 经过治疗, 均有所恢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ulg -Meyer积分升高更多,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见表2。

a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b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 3 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显效和好转人数均多于对照组, 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见表3。

a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脑卒中又叫做脑中风, 为一类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且多具有较严重的后遗症, 包括偏瘫、认知功能障碍、失语、运动机能受损甚至是全身瘫痪等, 给患者及家庭均带来严重的负担[3]。在康复过程中, 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偏瘫痉挛状态。因此本文探讨了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 此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均有所恢复,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ulg - Meyer积分升高更多, 且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显效和好转人数均多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痉挛的疗效。

综上所述,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通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痉挛的疗效, 改善了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在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患有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 在现代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并选择前期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0例, 作为对照组, 仅给予一般常规的现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程度。结果:患者生活能力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ulg-Meyer积分升高更多, 上肢、下肢痉挛缓解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痉挛的疗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法,偏瘫痉挛状态

参考文献

[1]孙媛, 蔡春茜, 赵建国.偏瘫痉挛状态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5) :613-617.

[2]刘民.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14) :89-90.

综合状态 篇5

成因: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各方面的压力过大。如这些压力来源于自己、家庭、老师等。

表现:在考前复习过程中,情绪不稳定,一些考生焦虑、烦躁、学习计划实施不了等。

调整策略:考前保持适宜的紧张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压力过大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遇到这样情况的考生应该给自己的一个心理的暗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除此之外要学会向自己所信赖的人倾诉,同时吃一些能缓解心理压力的食物:

Vc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草莓、洋葱、菜花、菠菜和水果等都含有Vc。

胡萝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记忆力。

柠檬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此外一些生冷、油腻、过硬的食物,处于紧张状态中的考生应少吃这些食物,因为紧张情绪势必影响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反而让学生更加紧张。还有要适度的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悲观失落的心态:

1.成因:主要是信心不足,一些学生由于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特别是最近一次考试不尽人意,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对高考恐惧感,正式这样的感觉导致悲观失落的情绪。

2.表现:意志消沉、让自己处于一种压抑状态,缺少自信心,对自己不信任,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等。

3.调整策略:对自己要客观、全面的评价,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要求任何事情都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不用因为偶尔的一次失败而否定自己。我记得我高中时候,教室前面那行标语:一些限制,都是从人的内心开始的。因此不要时常在内心限制自己,高考是将来时,有很多的变数,怎么就觉得自己不行?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其实我发现一些学生其实是很有水平的,就是太在乎每一次考试了,结果每一次考试都考不好,要相信努力终究会有回报的,处于这样心理状态下的考生,有很多在平时都是努力学习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因此在考前这样的学生要学会寻找自己的优点,增强信心。

三、盲目自信的状态:

如果说学生处于盲目自信的状态,那么这样的学生很大可能在高考中会败得很惨,我觉得就目前来看,有很多学生处于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我也遇到这样的学生,并且不是少数,问他们在什么地方存在不足的时候,他们总是觉得没有什么具体的地方还存在不足,可是他们的分数在那里明摆着,甚至字迹都在那里明摆着的,就把自己看得完美化了。

成因:由于性格的缺陷,偶尔获得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特别是最近一次考试,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较“理想”就觉得高考一定会比这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表现:一些学生对高考盲目乐观,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在考前过于放松,使得自己良好的应试状态消退等。

调整:我一直说,高考和平时的模拟考试不一样的,无论是场景、氛围、还是阅卷还有试题的质量,都是不一样的。一些学生如果过于盲目乐观,一旦在考试中出现异常,就会打乱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一败涂地。过去的一些事例证明:平时模考很好,高考败得很惨的人很多。因此要不时的告诫自己:骄兵必败!

四、最佳应试状态:

成因:一些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不断的分析自己的失败的原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根据考试时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状态,因此这样的学生无论是模考,还是在高考中,都能比较客观冷静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就很容易保持最佳的应试状态。

表现:能适应任何试卷中的任何题型,信心足、斗志高。并且在考试中能构建普遍联系,答题做到尽善尽美。

保持策略:用自己探索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但是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一味的觉得自己的状态好,就埋头苦干,抓紧时间复习,结果可能会影响这样的状态的。科学饮食、用脑,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任何一次挑战。

<<<返回目录

高考前心理调整方法

考前焦虑怎么办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在感到焦虑的时候可以找几件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去做,比如跟家里人讲讲学校发生的趣事等,这样整个家庭的氛围也就变得轻松愉快。或者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家务、跑跑步、打打羽毛球,来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焦虑的情绪,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心理状态。

失去信心怎么办

我们出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牢靠,还存在着知识点的空缺,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尽可能的把基础知识掌握牢靠。同时应该自我暗示,为自己加油鼓劲,提醒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参加高考。

注意力难以集中怎么办

当我们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时,最好是先放松一下,不要再继续的去看书了,这个时候继续看书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率。先适当的放松一下,调整一下心理状态,再回去学习,这时候你的注意力应该比之前强很多。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复习过一疲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注意力就难以集中。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题做一做,或者是复习一下基础的知识。建立自信,我们的状态会比之前好很多。

<<<返回目录

高考前怎么调整心理状态

正确对待模拟考试

每个学校在高三的时候都会进行模拟考试,一是让学生找一找高考的感觉,再一个就是检验一下近期的学习成果,很多同学在模拟考试的时候没有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把模拟考试看到太重了,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模拟考试并不能代表我们高考的成绩,我们要做的是把模拟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然后去解决。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模拟考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正确对待紧张

很多人觉得出现紧张情绪就是不好的,其实这是不对的。适度的紧张会激发我们的潜能。不好的是过分的紧张。过分的紧张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所以稍微有一点紧张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

正确对待高考

很多人都把高考当成决定命运的考试,其实高考只能算是一次重要的考试,不一定就会决定我们以后的命运,我们要把高考当成人生当中的一个历练,抱着这样的心理,我们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高考。

增强自信心

只有强烈的自信,才能在高考中高水平的发挥。我们平时要多笑,这样有助于培养自信。不要总是跟别人攀比,放大自己的弱点。做好自己,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去跟别人比。

排除不良情绪

在高考复习期间,成绩的高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不如意的地方是很正常的。要学会正确的去对待,当自己不好的心理的时候,要学会自己把它排除掉,我们压抑自己会对学习造成很大影响。

综合状态 篇6

近年来,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使得电力系统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脆弱性[1]作为该范畴中的新兴理论已被不少学者所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和统一的分析标准。从元件运行状态及电网结构角度分析电网脆弱特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献[2,3]基于能量函数方法考虑系统电压模型及无功负荷模型,定义了当前系统到电压崩溃点的脆弱安全尺度,分析了发电机无功出力极限变化与电压崩溃的联系;文献[4]在定义了母线隔断率、负荷损失率、负荷削减期望及系统稳定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四者的系统脆弱性评估指标;文献[5,6]分析了电网的小世界特性在连锁故障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指出较短平均距离及较高聚类系数等小世界特性是发生连锁故障的原因所在;文献[7]基于小世界拓扑模型分析,给出了电网结构脆弱性评估算法,验证了小世界电网对关键点的强依赖性;文献[8]提出了基于电网运行状态和拓扑参量的二维平面拟合的脆弱分析方法,该方法对电网脆弱线路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缺乏直观的脆弱强度表达及严格的数学基础。

上述文献及大量研究成果表明电力系统作为实时非线性复杂网络系统,元件(拓扑模型下为节点或线路,统称为单元,详细拓扑化原则参考文献[5,6,7],这里不再赘述)的脆弱强度不仅与运行状态(P,Q,V,θ等)有关,而且与其网络结构紧密联系。其中,结构特性是电网固有的属性,一旦网络结构确定,外界的影响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弱点[9]。然而,鲜见有兼顾两脆弱因子的评估算法,目前的算法大都为单一考察角度的方法,这些算法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电网的脆弱特性及强度。

针对上述问题及研究现状,本文在给出了状态脆弱性及结构脆弱性的准确定义及新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两脆弱性的综合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模型特点如下:①结合复杂网络理论的单元状态脆弱强度;②考虑负荷经济因子的单元结构脆弱强度;③结合状态脆弱强度与结构脆弱强度的综合评估模型。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1 电力系统脆弱性

电力系统脆弱性是用来描述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或各种随机因素的作用下,系统承受干扰或故障的能力及系统不能维持正常运行的可能趋势及其影响。其中,系统承受干扰的能力及其受影响的程度是电力系统脆弱性的2个重要衡量标准,缺一不可。

从已有文献来看,按研究角度的不同,主要有状态脆弱性研究及结构脆弱性研究这2个方面。虽同为脆弱性研究,但研究机理及方法却大不相同。状态脆弱性是研究状态变量偏离正常状态或距离临界值的程度,研究方法以裕度计算、灵敏度分析及能量函数分析为主;而结构脆弱性则是研究某一单元在其网络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即该单元退出后对电网的影响程度,研究方法以复杂网络理论及小世界网络理论为主。

2 状态脆弱性及其模型

状态(指元件或单元的运行状态)脆弱性是指系统在遭受扰动或故障后,元件状态变量发生变化(如电压下降或呈现下降趋势),并可能向临界值(电压崩溃点)逼近的特性。该特性反映的是从稳定向临界失稳的过渡过程,是对当前系统状态安全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反映,即2个重要衡量标准中的“承受干扰的能力”。分析方法与传统稳定分析方法比较接近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Δ=|α(t)-α|ρ=|α(t)-α||α0-α|μ=Δαt(Δft)-1=ΔαΔf(1)

式中:Δ为绝对脆弱强度,是状态变量当前值α(t)与临界值α临界的裕度大小;ρ为相对脆弱强度,是当前裕度与初始安全裕度的百分比;μ为灵敏度脆弱强度,是状态变量变化与参考函数变化的比值(如母线电压变化与母线功率变化之比)。

从数学表达式可以看出,Δ,ρ,μ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缺点。Δ在“程度”反映上存在缺陷。例如具有同样大小500 V裕度的500 kV母线与10 kV母线来说,脆弱程度明显不同;ρμ虽能较好地反映程度问题,但此类基于百分比或灵敏度的强度指标存在无法区别相同ρμ大小的单元间主次关系的问题,即两重要衡量标准中的“重要程度”区别。上述问题也是传统稳定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即通过解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对系统当前运行状态进行判别。如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中,通过比较故障切除瞬间的系统总能量与临界能量,判别系统稳定状态;电压稳定中,通过计算奇异值大小或负荷裕度的大小,判别电压稳定状态。此类结果往往只是对稳定状态是与否的判别或裕度绝对大小的计算,缺乏对每个元件主次的区别。从实际电网运行角度考虑,对于系统操作人员来说,最关心的应是那些运行状态差、逼近临界状态速度快,且发生故障后影响严重的元件。这也是脆弱性辨识的主要目的。而往往系统中运行情况最差的元件不一定会是造成影响最严重的;而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往往又不是运行情况最差的。如何计算各元件的脆弱强度并加以区别对待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引入复杂网络理论[8,9]中的参数——介数,作为单元状态脆弱权重,对相同Δ,ρ,μ大小单元进行区别。在复杂网络理论中,介数的大小反映了节点的吞吐量、访问量、通行能力以及节点在网络中的活跃程度。对应到电网中,则反映了节点对电能的输入量、输出量、承载能力及节点在电网中的活跃程度。定义单元状态脆弱强度为状态脆弱强度倒数与单元介数的乘积:

{Δi=BiΔi=Bi1|α(t)-α|ρi=Biρi=Bi|α0-α||α(t)-α|μi=Biμi=BiΔfΔα(2)

式中:Bi为单元介数。

不难理解,此处采用介数作为权重的意义在于:对“活跃”单元的脆弱强度进行有效放大,即具有相同脆弱程度的单元,其中活跃者更脆弱,因为其影响面更广,程度更深。将Δ,ρ,μΓ统一表示,则单元状态脆弱强度Γi′为:

Γi=BiΓi(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复杂网络理论诞生发展于社会网、因特网等,该类网络与电力网的最大不同在于:网络中每个节点既是人际关系或信息的发出者,也是接收者或传递者,即每个节点都可能产生新的人际关系或信息;而电网中,电能由发电机产生,其他元件不产生新的电能。拓扑模型下表现为电能由发电机节点输出,其他节点为电能的传输(中继)或接收(消耗)者。因此在介数计算中,需对其中的最短路径定义进行修改。定义如下:在电网中,最短路径为连接发电机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边数之和最小的路径。介数仍为单元被最短路径经过的次数。

3 结构脆弱性及其模型

复杂网络理论,特别是小世界网络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对研究电网结构脆弱性及电网大规模连锁故障传播的内在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5,6,7,8,9]。结构脆弱性[10,11]是指网络中某一单元或某一些单元退出或相继退出(连锁故障模式)后,网络保持其拓扑结构完整并正常运行的能力。一般可选取一定的评估指标,考察这些单元退出后,对网络造成的影响,即2个重要衡量指标中的“系统受影响的程度”。在复杂网络理论及小世界网络理论中,常见的评估指标有:最大连通域G、网络冗余性R及网络负荷损失量Q。考虑到电网的规模性,同一电网中不同负荷节点的经济性有所差别,即单位负荷损失造成的损失有所不同,由此提出了基于负荷经济因子的网络负荷损失经济性后评估指标Mk:

Μk=iΩεiLi(4)

式中:Mk为单元k退出网络后造成的损失;εi为节点i的负荷经济因子;Ω为网络负荷损失节点集合;Li为节点i负荷损失。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示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为某一大型电网简图,其中G1~Gn为电网中发电机节点,L1,L2,…,Li,Lk为电网中的负荷节点。

在该网络结构中,负荷L1和L2是具有相同结构特征的两节点,即线路l1和l2及节点L1和L2具有相同大小的介数。如果L1和L2负荷大小一样,则无法区别。因此,采用负荷经济因子进一步细化各节点结构脆弱强度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考虑以下问题:如果网络中单元m与单元n退出后所造成的影响程度相等,即M值大小相等,如何对两者脆弱强度进行辨识?由此,考虑引入结合单元运行状态强度进行辨识是合理的。

4 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

从前面分析可知,单一地从运行状态或网络结构角度考察电网脆弱强度势必存在不足。在单元状态脆弱强度Γi′中引入介数作为权重便是结合了结构因素,而采用经济性后评估指标Mk可以进一步细化结构脆弱强度的差别。由此,本文提出结合元件状态脆弱性与结构脆弱性的电网脆弱评估模型:

Vi=ΓiΜk(5)

式中:Vi为网络单元i的脆弱值。

Γi′中的脆弱强度(Δ,ρ,μ)类型与状态变量α(t)(P,Q,V,θ等)类型可根据不同评估目的进行选择。当然,变量类型还可以是上述变量的组合构造,如能量函数等。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是一种新的脆弱评估思想及评估模型通式。

5 算例

以IEEE 14节点系统(见附录A图A1)为例,选择节点电压V为评估状态变量,采用脆弱强度模型ρ′。系统初始电压V0值、某一时刻t电压Vt值及计算系统鞍结分岔值(SNB)见附录B表B1。根据前文最短路径定义,计算各节点的介数值,并根据式(2)计算状态脆弱强度ρ′值(见附录B表B2)。将结果与相对脆弱强度ρ及其他常见指标——V-Q灵敏度与无功裕度关于无功负荷灵敏度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对比表1中数据可知:

1)对比第2列、第3列数据,其中节点7,14排序有较大变化。分析如下:节点7作为PV节点8接入网络的唯一路径的连接节点,在获取节点8较好的电压稳定保障的同时,即无功备用充裕,也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网络“活跃度”,即表现为唯一路径,因此在本文模型中排序有了较大提升;而节点14作为网络远端负荷,当负荷发生变化时,其电压变化会比较明显,如负荷加重时,电压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因而其ρ值、V-Q灵敏度及无功裕度关于无功负荷的灵敏度值较大,表现出在第3列~第5列中排序靠前。然而该负荷位于网络远端,“活跃”程度相对较低,表现为该节点退出网络后,对电网造成影响不大,进而在本文模型中排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对比第2列与第4列、第5列数据,其中节点4,14排序有较大变化。节点14已进行了分析;节点4作为发电机节点与负荷节点间的主要连接点之一(在电网中,一般为高压输电线路的升压端),担当着网络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一旦发生故障,对系统影响严重,加之较高的相对脆弱强度值,进而ρ′高,符合实时电网特征。

考虑各节点负荷经济因子εi(见附录B表B3),基于MATLAB中PSAT[12,13]工具包进行仿真计算。考虑连锁故障模型,计及线路越限情况,以初始线路有功潮流的10%为上限,不计系统隐性故障,假设所有保护装置都正确动作,根据式(4)、式(5)计算各单元Mk值(见附录B表B4)及脆弱值Vi(见附录B表B5),将结果与表1排序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

分析对比表2中数据可知:

1)对比第2列、第3列数据,节点12排序发生了一定变化。原因在于:当节点12退出网络时,所引发的系统连锁故障损失Mk值如附录B表B5所示,较节点10,11,14大,进而排序有一定提高。验证了基于经济后评估的结构脆弱指标的有效性。

2)对比第2列与第5列、第6列数据,在考虑了元件结构特性的本文模型下,节点4,5,9,7排序靠前。节点4,5作为发电机与负荷的主要传输路径,表现为变压器支路(在实际电网中一般为高压输电线路)的升压端。一旦发生故障,都会对网络造成严重影响,排序靠前是合理的。而在其他模型,相对脆弱强度ρV-Q灵敏度、无功裕度关于无功负荷灵敏度中,节点10,14虽其自身运行状态表现较为脆弱,排序靠前,但其退出后对系统造成影响不大,进而不是系统操作人员关心的重点,排序应该靠后,表明了其不合理性。

综上所述,算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元件的脆弱强度不仅与运行状态有关,而且与其网络结构紧密联系”的结论,即元件的脆弱值大小应该是对自身运行状态(传统稳定分析方法)及在网络中重要程度的反映,单一从某一角度进行衡量是不完整的。将传统稳定分析方法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综合考虑电网运行与结构两脆弱因子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因此本文提出的是一种新的评估思想与模型。

6 结语

本文提出了结合元件运行状态和网络结构特性的电网脆弱评估模型。在传统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脆弱性概念,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对电网进行脆弱评估。其中,电网与其他网络的区别是应用复杂网络理论的难点,亦是重点。从模型的辨识效果来看,通过介数对单元状态脆弱强度的有效放大作用及经济性后评估指标进一步细化区别了各单元的脆弱强度,提高了模型的辨识精度。由此对系统中那些担当角色重要、影响面广、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严重损失且自身脆弱强度薄弱的环节进行准确定位,为电网的脆弱性评估及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摘要: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元件的日益复杂,使得电网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在已有脆弱性研究基础上,给出了状态脆弱性及结构脆弱性的准确定义及新评估模型;提出了结合两脆弱因子的评估思想,即在考虑元件运行状态的同时,兼顾其网络结构特性,由此建立了可基于不同运行状态变量以获取不同脆弱评估目的与结果的评估模型通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基于不同状态变量对电网进行脆弱性评估,且对电网中的薄弱环节有较好的辨识能力及较高的辨识精度,可为电网脆弱性评估及电网运行维护提供参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综合状态 篇7

1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分析了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工作质量的因素,分别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选取不同的工作指标构建综合化评估体系,以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效率。

1.1 技术层面

从技术层面分析问题,不仅能明确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性能,还能让相关工作人员总结经验,从根本上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在性能方面,可以将设备分为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等。不同部件的运行情况和电网的运行状态不同,所以,要分别分析它们。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电能表计量性能,电能表元器件性能和输出、控制等诸多内容。CT与PT二次回路周期检验实测值也是可以反馈运行质量的,而主要评价方向是负荷性质和频率波动等。这样做,不仅节省了不必要的电压指标内容,还加大了剩磁高压漏电流对其的影响。在可靠性方面,主要工作是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历史运行情况,并根据其实际运行状态来反馈历史错误,明确变化趋势。可靠性指标包括家族缺陷事故记录和历史误差2项,所有的指标都下属了电能表和CT等,要对这些环节进行科学的评估。不同部件对计量装置造成的影响是也不同的,所以,可以设立一些具有差异性的权重系数来完成工作,反映出历史误差造成的影响。家族缺陷事故记录主要考虑的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批次计量装置在不同计量点的历史数据。这个指标反映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厂家的生产水平。也许会因为元器件的选择或厂家生产能力等多种原因使得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能计量装置存在同样的技术缺陷。

1.2 管理层面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主要工作是明确电能计量装置中各部件的配置及其实际工作情况等,进而对装置进行全面性评估。在工作过程中,工况环境比较倾向于对外界环境影响的评估,明确突发性电网环境可能会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造成的影响。在部件配置方面,可以将电能表分为二次回路和具体的子指标。电能表评价内容包括错误接线、封闭性问题和表性选择等。同时,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还增加了二次绕组专用指标和二路回路的评价内容。对于次截面面积及其封闭性,工况环境会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设备安装、线路工程等方面的指标。

1.3 重要性层面

在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时,主要方向是分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对象的重要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需要以计量和对象来划分,实现不同形式的管理。对计量对象的关注程度不同,则对计量装置实际配置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电能计量装置的种类比较多,所以,需要采取设置重要性指标的形式明确计量点的运行状态和计量点的运行顺序。比如,2套位于A点和B点的计量装置,在评估其状态时,可以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获取到相同的结果。但是,因为A点类别要明显超过B点,所以,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在相同条件下,A点的重要性远超过B点。因此,需要关注A点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设定重要性指标,使其参与到评估过程中,影响估值,进而提升综合评估质量。

2 综合评价

从当前的工作情况看,影响电能计量装置日常运行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并且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界限也不够明确,部分指标比较模糊,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在环境温湿度和外界电磁场干扰等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工作目标是将模糊教学作为基础,综合模糊变换工作原理和相应的隶属度原则来考虑被评价对象的属性等,明确等级和类别评定方式。如果要采取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可以对比不同的工作方式,明确不同要素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从层次分析的角度来看,模糊综合评估首先要通过AHP来明确权重矢量,之后通过专家决策明确模糊评价矩阵的情况,再全面预算评价,提升模糊综合评价工作的质量。

2.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定量、定性相互结合的工作模式,是一种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该工作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逻辑关系处理被评价系统,将评价指标作为有序层次结构来看待。文中提到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工作原理就是按照该方式构建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相同层间,不同指标对应的指标影响权重也是不同的。这也从根本上反馈出了不同指标可能对上次指标产生的影响权重也是不同的,存在指标大小不一的情况。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模糊综合评价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工作原理也是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该评价方法隶属度概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高精度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定性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以解决指标量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m=4级法,从正常、注意、异常、严重这4个状态分析问题。在正常状态下,不仅可以表示出电能计量装置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限制,还可以让装置继续呈现出正常的运行状态。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电能计量装置单项方面的问题。如果实际检验结果证明装置没有超出标准的限制,则依然可以继续运行,但是,要加大监视力度。如果经过检验发现异常状态已经超过装置的承受范围或者接近标准限值,则必须对其进行监视,适时排查。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代表了装置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检验。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综合评价模糊的矩阵问题。对隶属函数来说,可以统计实验数据,采取人工处理等方式评价不同指标,进而提升评价质量。

2.3 周期检验

当前电能计量工作装置检测内容中包括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单位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稳定性也有所改善,准确性也比前些年要好。所以,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周期性检验可能会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并且现场施工作业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可以在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延期检验或者提前检验电能计量装置,减少周期检验需要付出的人力和物力等,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同时,这样做还可以提升装置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而电能计量装置作为提升电力企业工作效率的基本工作装置,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综合评估了指标体系,然后分别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重要性层面进行分析,全面论证了综合评估工作方式。之后分别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周期检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3个角度阐述了详细的检验策略,希望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瑛颖,杨华潇,肖冀,等.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05):76-80.

[2]程瑛颖,吴昊,杨华潇,等.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模糊综合评估及检验策略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2(12):1-6.

[3]杜卫华,曹袆,厉达.状态评估技术在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上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3(10):2107-2110.

[4]范洁,陈霄,周玉.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智能分析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3(11):4-9.

[5]陈鹏.浅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121-122.

综合状态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入选病例满足以下条件: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1];基础疾病排除缺血性心脑血管性疾病、血栓或出血性疾病、消化道溃疡、肝功能异常;所有准备入选病例在服溪黄草前28 d开始不能使用对血流、血液成分有影响的各类药物, 开始前7 d查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签名自愿接受本治疗方案。

1.2 一般资料

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住院患者100例, 根据性别、年龄、病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Ⅰ组和Ⅱ组, 每组50例, 另设健康对照组 (Ⅲ组) 50名。3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Ⅰ组和Ⅱ组均用溪黄草5 g加凉开水60 mL, 保持50 ℃~60 ℃浸泡1 h后饮服, 连服28 d。Ⅰ组每日服1次;Ⅱ组每日服2次, 上午、下午各1次。Ⅰ组和Ⅱ组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查肝肾功能, 有异常者立即停药, 退出观察, 补充新的符合入围标准者。Ⅲ组为对照组, 不服任何药物。3组病例均于治疗前1 d、2个治疗组治疗后第29天查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内皮素 (ET)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140) 、D-二聚体 (DD) ]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

1.4 检测方法

1.4.1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

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各4 mL, 分别置于1/10体积的2%EDTANa2抗凝试管用于检测血浆GMP-140和0.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试管用于检测血浆ET、VwF、DD, 每管2 mL, 3 000 r/min离心10 min, 收集上层血浆, -7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浆中的ET、VwF、GMP-140、DD。ET试剂盒由美国TPI Inc公司提供。VwF、GMP-140、DD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1.4.2 前炎性状态标志物hs-CRP检测

清晨空腹静脉采血3 mL, 分离血清。采用自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使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太原市川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内、组间比较进行U检验。

2 结 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前与Ⅲ组比较ET、VwF、GMP-140、DD、hs-CRP均升高 (P<0.01)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ET、VwF、GMP-140、DD、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Ⅱ组治疗后ET、VwF、GMP-140、DD、hs-CRP与Ⅰ组比较均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可通过胰岛素抵抗或中心性肥胖形成血栓前状态。胰岛素抵抗或中心性肥胖可导致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 、纤维蛋白原、组织因子和凝血因子Ⅶ升高, 一氧化氮 (NO) 生物活性减弱、血管内皮损伤,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减弱, 使血小板活化。因此, 胰岛素抵抗或中心性肥胖通过影响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等促进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的形成[2]。本研究通过测定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ET、VwF、GMP-140、DD等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与其他研究结果[2]相似。

代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以C-反应蛋白 (CRP) 升高为特点的前炎性状态, 无论从尸检还是活体标本上都证实了激活的炎症细胞导致冠脉粥样斑块破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 CRP水平与组织损伤程度成正相关[3]。代谢综合征合血液hs-CRP水平与患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可以作为预测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标志物[4]。本研究通过测定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hs-CRP,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前炎性状态, 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4]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ET、VwF、GMP-140、DD、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提示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有改善作用。Ⅱ组治疗后ET、VwF、GMP-140、DD、hs-CRP比Ⅰ组均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溪黄草不同剂量对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的影响程度不同, 但每日5 g与每日10 g (分2次, 每次5 g) 差异不大。肝肾功能治疗后未见有异常者, 提示溪黄草5 g每日1次或2次服28 d对肝肾无毒副反应。中药溪黄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 属于民间习用草药, 药用全草, 具有清热解毒、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肝炎、胆囊炎、痢疾、肠炎等症。溪黄草5 g加水60 mL, 保持50 ℃~60 ℃浸泡1 h的水溶性成分为谷甾醇、胡萝卜苷、Nodosin、Lasiodonin、Isodocarpin、ot-葡萄糖[5]。其水提取液对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羟自由基与衰老、肿瘤、辐射损伤和细胞吞噬等有关, 它可以通过电子转移、加成以及脱氧等方式与生物体内的多种分子作用, 造成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物质的氧化性损伤, 使细胞坏死或突变, 羟自由基清除率是反映药物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指标[6]。

溪黄草5 g每日1次或2次服28 d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有改善作用, 无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Scott M, Grundy James I, Cleeman S, et al.美国心脏协会/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指南概要[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 2 (4) :8-11.

[2]朱筱琦, 钟远.代谢综合征与血栓前状态[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7, 27 (6) :412-414.

[3]Pousada J M, Britto MM, Cruz T, 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Spanish migrants to B razil:Unexpected result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 72 (1) :75-80.

[4]谢洪智, 朱文玲.冠状动脉病变与代谢综合征及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6) :527-530.

[5]刘斤秀, 高慧敏, 王智民, 等.溪黄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 2007, 9 (8) :10-11.

综合状态 篇9

要确定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就要有合适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研究制定终端设备状态检修评价方法和评价导则,形成实施终端设备状态检修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多维度状态评价体系,从而指导开展终端设备状态检修工作。

1设备状态多维度影响因素分析及作用机理

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健康状态的多维度影响因素,揭示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检修历史等因素影响终端设备健康状态的作用机理,研究影响终端设备状态的关键因素。

研究和分析各类终端设备状态检修所需监测信息,确定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影响因素分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检修历史四个方面。其中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因素主要有终端设备硬件自检信息(包括电源插件、CPU插件、遥测插件、遥信插件和遥控插件的在线状态信息)、直流电源状态和终端设备回路状态(包括遥测、遥信和遥控回路状态信息);时间因素主要涉及设备新旧程度和设备运行年限;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检修历史涵盖了家族缺陷、检修次数以及故障发生的历史记录。

2设备状态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内容具有点多、面广、要素复杂的特点,其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紧密结合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整体效果。从SMART准则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多维度影响因素,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

(1)客观性(真实、准确、一致)。

评价指标应能够真实地反映特定的考察对象,可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揭示其实际情况;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准确,统计口径无歧义,指标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系统性(全面、重点、规范)。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运行看作一个整体,在突出重点、把握问题主要方面的前提下,其体系结构应覆盖智能配电网终端设备运行的各个关键环节;评价指标的分类、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调查表式等应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3)实用性(方便、可靠、可比)。

评价指标应以方便计算为基础,所需数据应能和电网目前的统计指标相衔接;评价指标要有可靠的数据渠道,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方便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断面下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运行情况的对比,突出导向性效果。

(4)科学性(无交叉、无重复)。

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具体指标的概念应该明确,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要合理,尽可能避免指标间的相互交叉,以免造成重复计算和综合评价误差。对某些难以完全避免交叉的指标,应遵从避轻就重的原则确定其归属,将其划分到最能反映该指标特性的类别之中。

因此,建立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在线实时和离线录入信息相结合的状态评估方法,如图2所示。在线方式通过收集终端设备自身实时自检信息、状态信息,及时反映设备的健康状况;离线方式通过采用巡检记录和检修历史数据,反映终端设备时间历史状态和家族性健康状态。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更准确地评估终端设备健康状态。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状态应按照设备实现其特定性能的状况进行划分,区分状态等级,并给出对应状态的检修策略。

(1)良好状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性能完全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设备不存在设计、原理等固有缺陷。

(2)正常状态:设备运行工况较好,性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巡视检查未发现异常。

(3)注意状态:指在评价周期内,设备无重大缺陷,技术状况和性能不影响系统安全运行,通过某些信息反映装置、终端设备回路或因一次系统暂态影响,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保护设备。

(4)异常状态:指检验或检测保护设备结果存在技术性能不良,会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即动作不可靠或有可能误动作等。

(5)严重状态:运行中保护设备工况表明,随时会发生装置拒动或误动,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构建设备状态多维度综合评估模型

通过建立多维影响因素与多维评估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对象维度及现象维度构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综合评估模型。为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做出判断,需要对表征设备状态的测量值与相应的标准作比较,同时还应给出相应的状态阈值,即报警阈值。

(1)在线评分:在线评分标准,依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数据模型,结合实际现场运行经验适当调整数据模型中的参数值,再根据装置提供的模拟量或统计信息的实际值计算得到。

(2)离线评分:离线评分标准,依据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际现场运行经验进行适当调整,再根据定期检查、试验和巡检的实际情况计算。

(3)综合评分:综合在线评分和离线评分结果,对两者以在线评分权重占比60%、离线评分权重占比40%的方式得到综合评估结果,以准确反映设备的健康状态。

(4)评价结果: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评价状态结果分为良好、正常、注意、异常、严重异常几类情况,对注意、异常、严重异常或运行中出现异常的设备应及时进行跟踪评价,对评价结果为异常和严重异常的设备应有专题的状态评价报告,并提出检修和诊断性项目的建议。

4结语

通过各种状态信息建立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多维度评估体系,主要任务是要弄清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包括采用各种测量、分析和判断方法,结合设备的历史状态和运行状态,为设备的状态估计和运行维修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深入推进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强化设备运行监视和状态分析。研究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技术,研发精益化运维软件及设备,提高日常配网设备检修工作效率、降低检修错误率,进一步提升配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对于保障社会安定、减少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慧利,袁美瓷,王春霞,等.浅谈电气自动化下二次设备状态调试、检修[J].信息系统工程,2011(10):95-96.

[2]王晓亮,董海鹰,任伟,等.基于信息融合的750 kV电网二次设备状态评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25(1):40-46.

[3]孙月琴,卢金滇.电网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电网技术,2002,26(1):67-69.

[4]陈晓东,范运挺.阳江县级电力调度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的建设模式分析[J].广东电力,2002,15(6):37-38.

[5]杜刚,刘迅.电气自动化下二次设备状态调试、检修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3):3.

[6]吴福保,徐石明,赵勇,等.CDPD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0):45-46.

[7]朱发国,孙德胜,姚玉斌,等.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线路故障定位优化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15):42-44.

综合状态 篇10

关键词:高血压,睡眠质量,老年人,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尤其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 严重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有研究表明, 老年高血压病人存在较严重睡眠障碍[1]。睡眠障碍不仅导致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记忆力减退、心烦、易怒等, 严重的还将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 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2011年7月—2013年7月对我科住院老年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 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科住院老年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100例, 男56例, 女44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排除精神疾病所致的睡眠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60岁~80岁。对照组男26例, 女24例;年龄60岁~82岁。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2.1. 1 应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和需求以及影响老年高血压病人睡眠状况相关因素。

1.2.1. 2 心理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病程长、病情反复, 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对病人及家庭经济造成冲击, 环境的改变、血压控制不理想、担心疾病的预后等原因均可引起病人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影响睡眠。此时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与经济支持, 会使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 最终导致严重睡眠障碍。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应主动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 向其讲解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与病人共同商定治疗方案, 并听取病人的意见, 充分考虑病人的经济状况。发挥病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特别是家属的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与病人沟通, 为病人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 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1.2.1. 3 环境干预

住院环境也是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直接因素, 老年高血压病人住院期间, 由于环境的陌生, 夜间治疗与护理及病房噪音而产生紧张感, 直接影响到病人睡眠, 在临床工作中尽可能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与条件, 帮助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 减少病友相互干扰, 加强病区管理, 控制噪声。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建议医生调整治疗、用药时间。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干扰。在夜间巡视和交接班时动作要轻柔, 以减少病人被动觉醒的次数。

1.2.1. 4 认知干预

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治疗及睡眠障碍的原因, 讲解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性及睡眠障碍对血压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的影响。进行睡眠卫生教育, 纠正病人在睡眠认知上的偏差, 消除病人对睡眠障碍的过分恐惧和药物依赖心理, 帮助病人提高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

1.2.1. 5 行为干预

病人的饮食、运动、行为各方面给予正确指导教育。帮助病人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多摄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可食用改善睡眠的食物, 嘱咐病人晚间少饮水, 睡前排尽小便, 以减少夜尿次数, 减少起床频率。避免晚餐食入量过多, 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控制卧床时间, 减少白天睡眠时间, 尤其是减少午睡时间, 只有睡意时才上床, 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 上床15min~20min仍不能入睡, 则应起床活动。每天下午组织病人进行降压操的训练。睡前40℃左右温水泡脚1h同时进行足底按摩。上床后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2], 以达到全身松弛状态, 从而改善睡眠。

1.2.2 睡眠评价指标[3]

入睡困难:上床30min内不能入睡, 夜间觉醒多于2次, 清晨早醒 (比平时提前2h) 白天感觉疲惫。无上述情况发生计0分, 每周发生1次计1分, 发生2次计2分, ≥3次计3分, 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 得分0分~3分为优, 4分~7分为良, 8分~11分为一般, 12分~15分为差。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睡眠质量的意义

睡眠质量的好坏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睡眠不足可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 出现情绪紧张, 脾气暴躁, 焦虑, 抑郁等情况, 使小动脉血管处于持续性收缩, 不仅造成血压不稳定或处于升高状态, 而且还会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睡眠质量, 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提供综合有效护理干预, 改善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这对于血压的控制, 发挥降压药物的疗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2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睡眠质量

有研究显示, 76%老年高血压病人存在较严重睡眠障碍, 且与环境、生理病理、心理、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有针对性地对病人提供心理干预、环境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睡眠状况, 提高降压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丽君, 熊琼, 张丽忠.老年高血压病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11) :4-6.

[2]李巍, 秦延京.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2 (1) :136-138.

上一篇:蠕变性防水材料论文下一篇:高三数学专题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