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院

2024-09-19

测绘学院(精选9篇)

测绘学院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大学作为文化教育的基地, 必须首当其冲。高水平二级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独特的文化, 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灵魂。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 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程, 积累了厚重的工程文化。作为黑龙江省内唯一设有测绘学科的院系, 秉承“测以博立、绘以精达”的院训, 培养和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工程师, 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个性和特色的文化特质。

一、廓清工程文化的内涵

(一) 文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 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 (刚柔交错) ,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 “文”与“化”才合成一个整词, 如“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 (《说苑·指武》) , “文化内辑, 武功外悠” (《文选·补之诗》) 。这里的“文化”, 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 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 在汉语系统中,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 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 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 “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新华字典: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 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二) 工程

18世纪欧洲创造了“工程”一词, 原义是兵器制造、军事目的的各项劳作, 后来扩展到如建筑屋宇、制造机器、架桥修路等很多领域。《辞海》中的解释为“一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二是人工改造物质世界的建造活动的产物;三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多种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或者过程”。在现代社会中, “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工程的狭义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 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 (或某些) 现有实体 (自然的或人造的) 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 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 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三) 工程文化

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在工程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分支文化, 是一种与工程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文化。文化是基础, 工程是平台。在工程管理中, 进行工程文化建设是凝聚工程团队,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促进工程成功完成的重要保证。加强工程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导向作用, 不仅有助于降低事故发生, 更有助于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

二、开展工程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 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

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之间具有互动、双向、密切的联系, 高等教育对文化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高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学院文化建设良好, 不仅发扬光大了大学文化, 也是对大学文化的拓展充实, 是为学校和学院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二) 观工业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现代理工类院校的教育突出问题就是注重实践, 轻视人文, 而这种长期以来的错误认知, 导致学生普遍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和人文修养不够。因此, 已经深刻认识教育是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备的教育,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才是工程教育的真正内涵。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化的精神诉求, 渗透在各学科之间, 包括存在于理工科的学习体系之中。

3.文化建设是增强二级学院办学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个文化成熟、高水平的二级学院, 必定是一个具有正确、稳定、先进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学院, 硬件也许不是最过硬, 但办学软实力肯定最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学院, 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加强二级学院的文化建设具有文化兴校、文化强校的意义。

三、测绘工程文化育人的实践

(一) 教育基地———工程文化育人的平台

建设工程文化教育基地, 丰富工程文化建设载体。长期的办学历史, 不仅留下许多测绘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还形成了许多测绘的技术和方法、测绘人的精神作风, 这些都是测绘工程文化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展示和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 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测绘工程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测绘工程文化教育展室、测绘工程文化教育长廊和工程文化博物馆测绘工程厅。这些教育基地展陈了60年发展中在办学中积累的珍贵历史史料, 积淀的深厚文化资源, 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陈列了教师编写的教材、发表的论文、制作的教具、模型及实习中原始的记录等。虽然现代的仪器取代了过去手工的方式, 但是展示了测绘人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展览还设计了多媒体演示、情景互动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使参观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素养、人文关怀、审美情趣、职业道德等的熏陶和感召, 让学生受到包括工程知识在内的文化熏陶, 培养学生对工程文化的自觉意识, 唤起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恪守职业操守的精神。通过了解测绘技术、感受测绘精神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资源, 扎实开展工程文化育人活动。

通过加强工程文化教育研究、工程文化基地建设、营造工程文化环境、开展工程文化活动、加强工程文化传播、加强工程文化课程建设等六项措施, 全面推进“工程文化教育深化工程”, 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还必须熟悉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 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 创新的精神, 健全的人格, 高雅的审美情趣,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能够担负起一名工程师对于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使命, 承担起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以及坚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的责任。

(二) 课程建设———工程文化育人的源泉

以立项形式开展了工程文化系列课程建设, 逐步形成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工程文化课程群。挖掘本专业、本学科的文化内涵, 编写工程文化教育讲义或教材。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挖掘各类课程的文化功能, 增加专业课的工程背景内容。一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更新教学内容;二是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将测绘工程文化作为专门的课程加以建设, 渗透测绘科学与工程的历史、优良传统和文化, 认识测绘工程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培养科学思想、方法和求真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以及人文思想和文化修养, 求善求美的价值追求的人文精神;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测绘工程文化内涵, 把工程文化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三) 校企合作———工程文化育人的途径

1. 走近国际公司, 感受企业文化。

在工程文化教育中, 着力于探寻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融合的建设运行机制。目前, 测绘工程学院与瑞士徕卡、日本拓普康、美国天宝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技能竞赛、对学生和教师的技术培训等活动, 深刻的感受跨国公司先进的企业文化。

2. 加强校企合作, 进入工程环境。

坚持走校企合作进入真实的测绘工程环境, 参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是开展测绘工程文化育人的最有效途径。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项目, 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 还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生产环境, 将专业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使其身临其境感受测绘工程文化。

3. 丰富第二课堂, 开展工程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工程文化活动, 搭建提高大学生工程文化素质的平台。按照“系列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建设思路,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每年举办“测绘被暨测绘科技活动月”品牌测绘工程文化活动, 学生参与的热情度非常高, 每年参与率达到60%以上, 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1届。与徕卡、适普等高科技公司合作举办学术报告会、新产品展示会, 并且举办了“徕卡数字水准测量技能竞赛”“拓普康杯全站仪测绘技能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在第二课堂开展工程文化育人, 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培养。

杨叔子老先生曾说“科学是立事之基, 人文是为人之本。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 一打就垮;然而,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没有人文精神, 就会异化, 不打自垮”。在今后的发展与建设中我们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测绘人的精神, 凝聚师生力量, 促进学院形成科学发展的文化氛围, 培养我们的学生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还具有丰厚的工程文化精神, 成为时代所需的人才, 真正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连成.工程系统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2 (8) .

[2]王文福.测绘工程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1) .

[3]马新莉.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 (2) .

测绘学院 篇2

——测绘工程学院举办道德讲堂

2017年5月24日19:00测绘工程学院在JX6103举办主题为“弘扬高尚道德情操 唱响时代最强旋律”的道德讲堂活动。正常活动分为“七个一”。

“唱一首歌曲”:开讲前,组织与会人员学唱道德建设的主题歌曲——《感恩的心》;

“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师生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最美丈夫”夏占海);

“学一点儿礼仪”:讲授一点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和中华民族——《金正昆讲礼仪》;

“诵一段经典”:组织师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道德——《道德经》;

“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广大师生身边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开封市敦复书院院长王英杰的道德之路;“作一个承诺”:全体或个人根据自身情况主动做出道德承诺——做一个文明测绘人;

“作一番点评”:由广大师生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我境界——分团委书记做活动点评;

“送一份吉祥”:围绕主题,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和祝福——祝福大家学业有成。

图1 2017年6月15日,测绘工程学院道德讲堂在JX6103举行

图2 2017年6月15日,测绘工程学院道德讲堂之诵读经典

测绘学院 篇3

一、毕业生能力素质基本评价

对于毕业生工作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 单位比较肯定, 而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安心度稍微差一些。对于毕业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单位评价认为很好的均只有50%左右, 这说明学生的沟通能力上还需加强。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所学专业能力, 单位评价认为很好的均接近70%, 而动手操作能力只有46.15%的单位认为很好, 还有7.69%的单位认为一般, 这说明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很肯定, 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会稍差一些。对于毕业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认为很好的均超过70%, 但是团队精神稍有欠缺, 管理能力只有40%的单位认为强, 说明毕业生的管理能力相比于其他能力属于最差的。

二、影响能力素质的因素

毕业生普遍认为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专业实践、教师教学、教师为人对其影响最大;而对其毕业后帮助最大的为专业知识, 其次是计算机知识和社团活动;这说明学院职业技术培养和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十分出色, 同时也说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教师不仅在教学上, 也通过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发展。

参加工作后, 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强化的则是专业知识, 其次是计算机知识, 而文案写作知识也是急需强化的重点。

测绘局系统的校友认为, 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其工作有一定影响;规划局系统的校友则认为, 毕业后专业知识和文案写作能力的加强属于同等地位;国土系统校友则表示法律知识才是其首要需要加强的, 其次才是计算机知识、公关礼仪、文案写作能力。

现在的测绘行业单位对于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及计算机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同时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也反映出现在测绘行业正在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与IT行业也开始交叉。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专业知识, 计算机知识以及文案写作知识的需求非常大, 而这些知识都有一定的欠缺。

三、对综合培养情况反馈

数据显示, 对于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基础、教学水平, 单位评价认为很好的均超过了70%;认为学术氛围, 实践教学效果很好的接近70%。对于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学管理水平, 均是60%左右认为我院很重视, 30%认为我院重视, 还有10%认为一般, 单位对于学院这两项比较肯定, 但还需加强。

毕业生对于母校的综合教学水平都表示肯定, 一方面说明学院的教学对于他们的发展有促进, 各行业内的毕业生均表示在校学习的技能在工作中都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但也有校友对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主要集中在职业发展、学术熏陶、思想熏陶、人文修养、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培养等方面。

对于学院教学, 超过80%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38%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应当在校企合作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培养64%的毕业生认为应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62%的认为创新精神应当加强培养, 超过50%的人认为学生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还有团队协作精神都应该着重培养, 其次是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和持续学习能力。

毕业生还就加强就业指导、加强教学设施 (如实习场地) 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

四、对课程设置的反馈

单位对于课程设置安排认为很合理的不足10%, 认为合理的达到55%, 还有32%的认为一般, 这说明用人单位认为我院课程设置安排尚有欠缺。而对于课程设置更有发言权的毕业生中大部分 (超过60%) 认为学院课程体系评价是合理的, 少部分认为是基本合理, 极少部分认为不合理, 说明学院的课程体系设计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生和大部分工作岗位的需求, 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之处。

毕业生对于学院课程安排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分配上面, 近45%认为理论课安排太多而实践课程安排太少, 另外的意见就集中在课程的开设上面, 这对学院课程开设和理论与实践的分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五、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思考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 是联系教育理论的具体教育实践的“桥梁”,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如果不能主动学习, 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根据调研数据和分析, 我们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出一些思考。

1. 专业教材。

有丰富的例题和实际操作步骤的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条件。但目前采用的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侧重理论讲解, 而缺乏例子的演示和实际操作步骤。这与我们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 对现有的专业课教材增加一个对应的实验教材, 该教材应由主讲老师编写, 可充分体现主讲老师的教学思想。如果该专业课与计算机有联系, 应添加相应的专业课。

2. 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基本上都采用“PPT模式”。很多理论课的老师讲课都较为枯燥。因此, 应适当提升课程实习的比重, 实习应该在机房或相应的场地进行。

3. 课程设置。

测绘工程专业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 课程较多较难, 所以本科阶段的课程横向纵向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一、大二的专业课程多, 课程负担重, 虽然为高年级的创新性实践性学习保证了时间, 但学生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主动学习, 容易产生“消化不良”。测绘工程专业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紧密, 以计算机知识为例, 从毕业生的反馈中, 我们看到, 实际工作对于编程要求较高, 但学生动手编程能力普遍较弱, 这无疑与课程的设置有较大的关系, 仅仅通过几门编程课很难解决学生的编程问题, 其他专业课都应该加以配合, 要形成一种氛围。

4. 课程设置的“博与专”。

我国很多大学从招生开始, 就是严格的分专业、分系定向。这样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窄, 他只能接受一些很专门的技术知识, 用于应付它这个行当里头一些最基本的操作要求。最后到专业化的时候, 学生们学的东西又非常专, 非常精,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测绘工程专业教育相比于国际较高水平 (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测绘专业) 也显得比较专、窄。德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并且具有相当宽的专业知识学习, 其专业课程设置更宽更广, 其专业必修课基本涵盖了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所有方向必修课。学生除了学习我国认为比较传统的工 (测) 、航 (测) 、大 (地) 、制 (图) 的专业课程, 还要学习生态学、地质学、地籍测量等方向的课程, 其专业选修课则更加偏重于学科研究方向知识, 符合学生通过选修课及毕业设计确定从事专业方向的思路。由于其课程设置的原因, 其本科毕业生所学知识相当于国内硕士研究生学的知识, 而我国的硕士研究生阶段更是以研究方向专长培养见长, 由此可见, 我院乃至我国测绘专业学生专业知识面与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课程设置在“博与专”的问题上还有调整的空间。

5. 实践性教学。

测绘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环节尤为重要。实践性教学要与专业基础相结合, 同时应该更进一步拓宽学生可供学习的专业口径, 拓宽专业方向, 合理搭建专业平台, 在偏重理论的同时,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的基础上,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争取各类资源积极与企业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形成辐射各地各相关行业的实践教学网络。可以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对于测绘行业的了解, 通过在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实践接受企业文化以及创新理念的熏陶, 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 完成学生向企事业单位合格员工的转换, 让学生对行业、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摘要:文章基于针对数十家测绘行业单位的百余名管理者和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 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在信息化测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并结合单位和毕业生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意见反馈, 试图为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课程体系,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调查

参考文献

[1]汪志明, 郭际明, 花向红.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J].测绘通报, 2009, (6) .

[2]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测绘通报, 2007, (11) .

测绘学院团委2012年工作总结 篇4

2012年,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贯彻“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以育人为根本目标,不断深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深入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院共青团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一、认真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推优工作。

1、为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使教育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学院团委狠抓青年团员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在各个团支部内举办了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特色团日活动。召开了三次团支部大会,在会中明确了各个团支部班委的职责和肩上所担任的重任,要求各团支部投身到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中去。

2、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开展推优入党工作,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是共青团组织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发挥推优入党工作,为团员青年搭建好展示平台,学院团委制定了推优入党操作程序,引导带领团员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使优秀青年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今年有64名优秀团员青年通过院团委被推优,共有45名团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广泛开展主题教育。

3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观看雷锋题材电影、希望工程“一元捐”、学习雷锋先进事迹、阅读雷锋日记、上街为留守老人义务维修家电等活动,掀起了学院学雷锋活动的热潮。4月份,组织我院团员青年参加红歌会,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红歌赛中,经过初赛,我院选拔出较高水平的同学参加到学校的比赛中,最后我院合唱队获得三等奖。举办纪念建团91周年暨五

四表彰大会。5月份,利用“世界无烟日”,在校园里宣传吸烟的危害。6月,开展“让爱传递”明星片派发活动。9月,在喜迎十八大召开之际,开展“党旗飘扬、青春起航”主题活动、举办“喜迎十八,培养青年学生良好地读书习惯,举办“回顾辉煌历程、喜迎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板报、海报比赛、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引导培养青年学生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举办形式新颖、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团委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实际,确定了“测绘技能大赛”、“我的青春我做主”两个品牌活动,并获学校团委立项。为了扩大测绘学院测绘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院组织举办了测绘技能大赛暨江苏省测绘技能大赛的选拔赛,学院有30%的同学报名参加。最后有十二位同学脱颖而出,获奖并参加了江苏省测绘技能大赛。最后两组八人获得省级三等奖。为了让2012级新生更好地融入测绘学院大家庭,感受学院的良好氛围。学院举办了“我的青春我做主”系列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品鉴·青春”青春故事座谈会,品鉴青春给每个人带来了对青春的全新理解,青春,是多样的。(2)“一站到底”知识竞答活动。学院在丁家桥教学楼302隆重举办了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活动“一战到底”,该活动模仿江苏卫视知识问答型节目《一战到底》并在其基础上做了些许改动,题库题目大部分改为与专业知识挂钩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3)团支部风采大赛户外活动。院团委在丁家桥校区篮球场举办团支部风采大赛户外活动,其中有多项团体活动,如:拔河,跳长绳。通过这些团体活动,展现了学院同学的风采,加深了各班的凝聚力。另外,我院团委指导学生组织举办了各类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1)、第三届“新生辩论赛”;(2)、第三届“我的青春我做主”系列活动;(3)、迎新篮球赛;(4)、第一届“测绘学院科技文化节”;(5)、志愿者服务月活动;(6)、测绘技能大赛;(7)、学院本科生论坛;(8)、宿舍文化节;(9)、丁家桥校区的迎新晚会。学

院团委为了拓宽同学视野,增强与外界的交流,组织了多场讲座、报告会。

2、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一年来,学院主动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坚持“强化专业技能素质,提升创业实践能力”的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收到较好成效,取得一定成果。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机制健全。我院不断完善创业教育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着力推动着创业教育不断地深化、发展。今年4月,学院成立“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由学院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各系主任等任委员;各系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系主任担任小组长,积极组织和调动专业教师专门负责开展创业教育工作。

(2)创业教育列入学院人才培养体系

“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素质已列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实施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写进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以及历年《学院工作要点》中。

(3)彰显专业特色,创业教育活动生机蓬勃

学院于2012年9月成立“测绘学院就业创业协会”。由系主任和分团委老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实践。依托校内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及有工作经验和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员、学工干部担任学生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开展实践教学,举办创业讲座、学术报告、论坛等。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研究。以两个专业为基础,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团队。2010年,学院恢复重建于2005年成立的“南京工业大学GIS学生自主研习社”,配备专门场地、组建学生团队,重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研习项目。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自主开展课题研究、项目研发、全国各类专业创新创业竞赛,通过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的创业教育。2012年学社主动承担了由学院申报的校级重点创新课题《贫困生评价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任务。

四、把握现实需求,竭诚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1、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学院组织了多支社会实践团队和小分队,其中被学校团委确定校级团队一支,院级多支。我院学生赴安徽金寨等地进行社会实践,得到当地学校的认可,被当地媒体多次报道。

结合学院特点,学院成立了校外实践教育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学生校外生产实习项目、岗位的落实与实施以及实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形成学院、专业系、学生工作紧密配合的管理模式和分工运行机制,使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落到实处,有力地保证了学生暑期生产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地加快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先后与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南京设市房屋安全鉴定处、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州市测绘院、盐城市勘察测绘院、等多家效益好、技术先进的企事业单位和校友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建设起一批质量较高、条件完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为学生暑期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7月6日,学院53名学生奔赴以上单位进行生产实习。这是测绘学院首次有组织、规模大、地点分散、内容丰富的学生暑期生产实习,历时50余天,于8月26日圆满结束。

2、服务人才培养,狠抓本科生创新能力建设。

学院为了更好地培养而来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出台了《测绘学

院关于鼓励本科生科技创新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中来。学院提出,力争让所有同学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参加一项竞赛或者参加一次科技创新活动。

2012年,我院组织30余名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有4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6人次获得省级奖励。学院组织同学参加学校本科论坛,共有3组作品晋级决赛,获得二、三等奖各一项。

五、抓好团学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团委

本学期初,学院团委指导学生会、团总支、科协进行了换届和招新工作。指导各级学生组织加强规范建设。学联每周举行学联部长以上干部例会制度,通过会议传达学校团委和学院党政对学生组织工作的部署,同时学生组织通过会议能够规范的做好各项工作,并做好会议记录。学院团委指导学联修订了《测绘学院学生联合会工作规程》(拟稿)。

学院团委组织各级学生干部进行理论学习,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我院学生干部做关于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等讲座,开拓了学生干部的视野和提升了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

回首过去一年的工作,在校团委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鼓励下,在同事的帮助下,学院团委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进取,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力争把工作做到更好。

共青团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委员会

测绘学院 篇5

所谓现代学徒制, 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 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 它是现有管理体制下的一种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通过为校、企、生提供共存的时间和空间, 创造三者自适应、同获益的机会, 该机制的基础是校企合作, 互利共赢。

二、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现状

早在2011年, 江西省新余市开始试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各高职院校积极展开了试点工作。目前, 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已经开始制定工作任务书并按计划开展实施, 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存在“学校热, 企业冷”“学生学习, 工作时间难以固定安排”、“学生在外工作期间管理困难”等几大问题。

三、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顺利开展的核心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 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和重视度是最基本的保障条件。目前我国测绘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不动产登记项目在我国的全面开展, 各测量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快速增加, 因此我院地籍测绘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 企业对地籍测绘专业毕业生需求大, 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够减少企业培训新进员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2) 专业与企业开展的生产项目匹配度高。 (3)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受益。 (4) 有2015级“定制班”培养做基础。

四、地籍测绘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

我院测绘工程系经过走访调研多家省内测绘公司, 最终确定与沈阳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国源分公司) 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经过多次协商确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 确立地籍测绘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与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坚持招生与招工融合, 推进招生与招工互通。第一届2016级现代学徒试点班实行招生即招工, 校企共同负责培养,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制三年, 学生在校学习并进入企业做带薪学徒。

(二) 制定高职测绘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培养模式, 贴紧测绘行业的发展,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为目标,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三) “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 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能力模块。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 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 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四) 开发“校企二合一、教学做三合一”模式的“基本技能+顶岗项目”实训体系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 (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 , 在学校以学习理论以及基本的技能为主, 在企业以“企业体验”为主, 采用一师多徒式。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 (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 , 以“项目实训”和“跟岗实训”的形式进行, 本阶段采用校企轮换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 , 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企业师傅全程指导, 对学徒进行综合评价。

(五) 建立“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的现代学徒制评价模式

设立由企业代表、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组成的“考核委员会”, 负责组织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以及技能鉴定。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由于在实行过程中涉及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等诸多方面的利益主体, 所以, 我院地籍测绘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但之所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目的就是在不断的实施过程中, 克服困难、开拓思路、积累经验, 最终找到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现代学徒制“广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李祥.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6 (1) :121-124.

测绘学院 篇6

1 报名时的果断决定与目的

2010年5月初, 我院建筑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接到了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出的“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预报名的通知, 由于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开办历史较短, 在刚接到报名通知时也犹豫过是否参加比赛, 教研室组织专业课教师认真研究了竞赛内容、竞赛组织与参赛资格等相关内容, 分析了工程测量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特点, 最后果断的决定要参加此次比赛并争取良好的成绩。此次竞赛的内容分别为: (1) 数字测图技能竞赛; (2) 四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 (3) 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技能竞赛。我们仔细分析了专业课的授课内容与实训环节, 工程测量专业分别在一、二年级开设了测量学基础、全站仪应用技术、数字测图技术、工程测量等专业课, 而这三项内容的内外业工作分别是这些课程中的重点实训与计算内容, 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及课程设计中就对这些项目做过重点讲解与培训, 所以学生在这几个方面是具备基础知识与实操能力的。另外, 我们还想通过参赛达到如下目的:

(1) 在全国测绘教育事业飞速发展, 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日见成效的大好形势下通过参加测绘职业技能竞赛能有效的促进我院工程测量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

(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 让我院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与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在这个交流教学与技能的平台中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 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及团队意识和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

(4) 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实现良性互动;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往, 及时了解测绘科研部门、生产单位的需求状况,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 参赛前的艰辛训练与准备

在预报名后, 我们分别对自愿报名参赛的几十名学生进行了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 综合分析了各个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 最后从工程测量专业二年级测量专0805班确定了四名参赛学生人选。在学生期末考试、教师阅卷工作全部结束, 7月16日学校正式放暑假的第一天开始, 辅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就开始了紧张的赛前训练, 首先准备了全部仪器设备并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及检验校正, 笔记本电脑进行了南方CASS地形图绘制软件、EXCEL电子表格等相关软件的安装及检查, 给学生借阅了C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等相关规范, 布置给学生内业计算要复习的内容及习题。我们辅导教师列出了详细的为期15天的实训计划, 具体到每天的教师辅导学生实训内容、学生自己练习及自学内容, 辅导教师检查实训成果及作业内容。我们将总体训练时间分为三段, 前五天时间的训练地点是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南校区院内, 实训内容是整个校园的数字测图工作, 步骤分别是先用全站仪导线做图根控制, 进行导线点坐标的计算, 然后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图根点的高程测量, 在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符合精度要求后, 用全站仪进行全院地形图的数据采集, 将数据传输到笔记本电脑后应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绘制地形图。我们第一阶段的实训工作暂时不做计时要求, 主要要求保证作业精度, 熟练作业方法, 内外业记录计算要求, 熟悉数据传输及软件成图。第二阶段的实训地点选在了呼和浩特市乌兰夫公园, 分单项展开实训, 要求学生模拟比赛, 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条件下尽量提高作业速度, 注意每一个细节, 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分别做了两个闭合环, 每条导线长度均约1.5km, 三四等水准测量分别在同一条约2km的路线连续多次作业, 反复比较精度及速度。数字测图分别选了乌兰夫纪念馆及中心湖两块做了数据采集及成图, 每幅图幅面积约600m2。第三阶段训练期间, 大赛组委会给各个参赛队发来了“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实施细则及评分表”“《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 辅导教师给每位参赛学生对其中的每一个条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讲解, 说明具体注意事项。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13页)

快进入8月份的呼和浩特的气温是全年平均最高的时候, 日均气温都在20℃以上, 但我们全体辅导教师及参赛学生能不畏酷暑, 克服困难, 合理安排实训时间, 认真完成每一个实训项目, 为正式参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竟赛中的激烈角逐与成绩

为期15天的赛前实训结束后, 辅导教师和学生休息调整了一天时间, 又整理、清点及检查了参赛要带的仪器设备及电脑, 建工系的领导亲自给辅导教师及参赛学生进行了赛前动员, 强调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比赛项目, 要配合默契、和谐有序的完成比赛, 要多向兄弟院校的学生学习及交流经验, 要适应环境及有很好的应变能力。最后对参赛学生寄予厚望, 鼓励他们争创佳绩。

我们两名辅导教师及全体参赛学生于8月5日抵达了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8月8日, “拓普康杯”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技能大赛在云南省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园内隆重举行, 竞赛组委会特邀宁津生院士担任仲裁委员会主任, 有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56名选手参加比赛。大赛以《高级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 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竞赛项目包括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和数字测图三个项目。

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 我们学院的每位选手都全力以赴, 取得了“苏一光杯”水准测量三等奖、“南方杯”数字测图三等奖及团体三等奖的较好成绩, 大赛闭幕式于8月10日举行, 在颁奖典礼上宁津生院士对本次比赛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希望选手们以后继续保持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测绘精神。

4 参赛后的经验教训与收获

参赛结束后, 告别了美丽的昆明世博园与兄弟院校的教师及学子们, 我们返回了呼和浩特, 说不上是满载而归, 但也见识很多、收获颇丰。从我们辅导教师的角度出发, 通过这个交流教学与技能的竞赛平台, 重在总结经验, 探索如何进行测绘工程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以身作则, 争取培养出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精神、具有高超而精湛技能的新型测绘人才。争取拓宽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能力。从参赛学生的角度来说, 通过参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赛可以调动整个专业的学生学习测绘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技能水平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及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 为以后从事测绘行业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测绘学院 篇7

1 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1.1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是经过航空摄影、野外控制测量、外业调绘、控制点加密等工序, 以直接生成城市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和直接获得地物的三维坐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 其具有影像重叠度大、影像分辨率高的特点, 从而使城市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 遥感卫星技术

近年来, 随着遥感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逐步提高, 遥感卫星技术已成为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发射合理分布的卫星星座,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将达到优于lm的空间分辨率, 并且每隔3~5 天即可提供与反映城市动态变化的详实数据。同时, 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还同时具备了同轨立体成像的能力, 从而可形成无明显时间差的立体覆盖, 保证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获取的准确与可靠。

1.3 数字化扫描技术

数字化扫描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仪, 将城市地图上的模拟空间信息快速转换为数字信息, 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建立GIS空间数据库时, 输入操作简单、快捷、经济, 有利于城市空间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与动态化。

2 城市三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2.1 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技术是利用数字影像原理以及摄影测量原理, 并引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技术、影像匹配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得到拍摄对象的几何信息以及纹理信息。通过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所得到地面高程信息、拓扑信息, 是当前城市三维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1 优势互补, 长期并存

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构成空间对地观测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两大系统各具优势, 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 互为补充、不可替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 航天遥感器的分辨率和几何精度日益提高, 中、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地形图要素的测绘和更新、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三维可视化制图等越来越多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今后, 航空与航天遥感将会进一步优势互补与长期并存。

2.1.2 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发展

当前, 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朝着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的信息快速获取和自动化处理方向发展。建立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实时、自动化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发服务将成为我国空间遥感的发展目标。基于多线阵的立体测图技术、传感器建模技术、有理多项式等天地一体化的几何精度改善技术等将有突破性进展, 卫星影像不仅可用于地表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更新, 而且可实现无地面控制的三维信息的提取和地形测图, 并将形成相应的技术体系。

2.2 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扫描技术 (LIDAR) , 又可细为机载/ 空载激光扫描系统和地面扫描系统两个方向。其中,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它主要包括了激光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 (INS) 等, 在进行航拍时, 由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 (经纬度) , 然后由惯性导航系统 (INS) 测量飞机的仰俯角、侧滚角和航向角, 由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地形。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集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 可同时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 获得地表的数据, 从而可自动、快速获取地学编码影像和大比例尺的二三维高程图。地面激光扫描仪则可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虚拟现实和模拟可视化、施工监测等诸多领域, 具有快速、灵活、高精度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2.3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是一个基于多传感器与多技术所集成的综合系统。典型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主要包括了绝对定位传感器 (GPS) 、自包含内部定位传感器 (INS) , 以及数据采集传感器 (CCD相机) 。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它可用于城市车辆导航、公路及铁路等道路网测绘、人工物测绘、机动交通监测等多种领域。目前, 车载移动测绘系统还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 距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该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数据获取方式, 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 加强团队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很多的问题体现了出来。测绘工作一直就是年龄结构老龄化的, 新鲜的血液非常的有限, 对于新的技术非常的排斥, 这样就导致发展受到阻力。一些新的人员进入了企业慢慢的感觉不能够发挥作用, 很多的转行业, 或者调离部门, 这样专业人才越来越少, 这样的情况太可怕了, 对于行业的发展很不利。

企业应该加强团队建设, 建立定期培训的模式, 尤其对于新员工应该更多地进行关爱。组织培训模式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以前很多的培训工作被认为是一种休假的放松模式, 应该改变这样的模式, 针对于培训进行考核, 考核的成绩直接的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这样能够促进大家认真的学习。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年轻人, 针对于学习好的应该进一步加强培养, 作为未来企业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今天竞争的对象, 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的突破, 也就不会有公司对于市场的控制, 人才战略将影响深远。

4 结论

各种信息化测绘技术及测绘体系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为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从而有力保证了城市发展管理与宏观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发展就是一个探路过程, 上面这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大家一定有了进一步认识, 我相信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向前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摘要:城市建设在当今市政工作的重点内容, 但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城市建设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改进, 但是目前的城市测绘信息化方面的工作显得非常的突出, 这一全新的体系与测绘体系之间的研究是一大热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写了这篇文章, 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探讨, 从发展的角度、遇到的问题、未来的方向等等方面,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测绘,信息化,测绘技术,测绘体系

参考文献

测绘学院 篇8

1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1.1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经过航空摄影、野外控制测量、外业调绘、控制点加密等工序,以直接生成城市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和直接获得地物的三维坐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其具有影像重叠度大、影像分辨率高的特点,从而使城市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遥感卫星技术

近年来,随着遥感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逐步提高,遥感卫星技术已成为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发射合理分布的卫星星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将达到优于lm的空间分辨率,并且每隔3~5天即可提供与反映城市动态变化的详实数据。同时,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还同时具备了同轨立体成像的能力,从而可形成无明显时间差的立体覆盖,保证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获取的准确与可靠。

1.3数字化扫描技术

数字化扫描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仪,将城市地图上的模拟空间信息快速转换为数字信息,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建立GIS空间数据库时,输入操作简单、快捷、经济,有利于城市空间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与动态化。

2城市三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2.1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

通过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所得到地面高程信息、拓扑信息,是当前城市三维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优势互补,长期并存

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构成空间对地观测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大系统各具优势,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不可替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遥感器的分辨率和几何精度日益提高,中、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地形图要素的测绘和更新、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三维可视化制图等越来越多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今后,航空与航天遥感将会进一步优势互补与长期并存。

(2)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发展

当前,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朝着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的信息快速获取和自动化处理方向发展。建立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实时、自动化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发服务将成为我国空间遥感的发展目标。基于多线阵的立体测图技术、传感器建模技术、有理多项式等天地一体化的几何精度改善技术等将有突破性进展,卫星影像不仅可用于地表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更新,而且可实现无地面控制的三维信息的提取和地形测图,并将形成相应的技术体系。

2.2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扫描技术(LIDAR),又可细为机载/空载激光扫描系统和地面扫描系统两个方向。其中,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它主要包括了激光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在进行航拍时,由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经纬度),然后由惯性导航系统(INS)测量飞机的仰俯角、侧滚角和航向角,由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地形。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集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同时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获得地表的数据,从而可自动、快速获取地学编码影像和大比例尺的二三维高程图。地面激光扫描仪则可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虚拟现实和模拟可视化、施工监测等诸多领域,具有快速、灵活、高精度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2.3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是一个基于多传感器与多技术所集成的综合系统。典型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主要包括了绝对定位传感器(GPS)、自包含内部定位传感器(INS),以及数据采集传感器(CCD相机)。车载移动测绘技术,它可用于城市车辆导航、公路及铁路等道路网测绘、人工物测绘、机动交通监测等多种领域。目前,车载移动测绘系统还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距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该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数据获取方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人才问题

测绘工作,融入了更多地科学技术,很多方面与传统领域发生了改变,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讲是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一领域不够重,发展的比较缓慢,这方面的人才也不够重视,这样就导致了专业型人才短缺,以及不够专业的等问题,对于行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的企业遇到了相似状态,面对于这样情形,企业在不断的实践,目的就是为了消除问题,很多企业通过高薪纳才,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企业很难留住这批引进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很难起到帮助,导致了企业的资金以及规划方面的浪费。怎样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很重要,必须要解决,才能够带动行业的前行。

一些企业通过不断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内部人才的培养。聘请专业讲师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这样能很好的促使大家都对于相关知识的消化。但是,员工对于培训一直有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培训仅仅是一种形式,企业之所以开展是为了给大家看,在实际的工作还要依靠经验说话。这样的心理必然使得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面对于这样的情形,企业一定要处理好,可以通过学员考试,把考试的成绩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家的认识,这样能专心的学习。针对于成绩长期优异的,进一步的培养作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人才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技术的动力源于人,人才的培养是为了企业的未来。

结束语

测绘学院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前的测绘科学已经逐步向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测绘是根据测绘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提出来的, 主要采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下, 采用信息化技术为用户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技术, 从而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测绘信息。信息化测量技术主要采用地理空间综合服务进行测量管理, 将静态建设数据库转化为动态监测与实时更新, 并且采用局域网技术实现实时有效的地理空间综合服务, 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为用户提供开放性的测绘信息, 促进测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1 信息化测绘技术重要意义

测绘是一项基础性的服务行业,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与经济建设, 采用信息化技术, 能够提供更为高效的测绘服务, 为需要测绘服务的客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基础与逻辑平台, 促进空间位置信息的发展与交流。空间的信息数据是以各项技术设施为基础的信息服务, 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发展能够为需要测绘信息的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 而且能够综合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从而确保测绘信息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变与革新, 为相关行业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条件。

2 测绘信息进展

2.1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以及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量、希求形状以及大小的理论与方法, 当前大地测量学已经与多种学科较差, 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以及军事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信息测绘技术包括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球动力场理论以及地壳运动检测等多种技术, 这些技术进展具体如下: (1)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是为地理空间信息提供空间位置、高程以及重力等方面的起算依据, 主要有大地测量参考框架以及参考系统构成。近十年来我国的空间观测技术不断发展, 而且已经建成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参考框架精度化, 将200国家重力基本网作为重力基准; (2)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GPS系统主要是美国为了军事政策发展起来的系统,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逐渐像信息化发展, 实现精密单点定位, 利用国际GPS卫星以及事后精密星历作为起算数据, 从而确保GPS测量精度, 实现2-4dm级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测量, 并在较大区域内建立多个坐标已知的GPS基准站, 对该地区实现网络覆盖与实时定位; (3) 地球动力场理论研究, 当前的地球动力场模型包括卫星重力法, 对地面观测的卫星轨迹进行观测, 从而测出星间距离变化量以及总理梯度, 以此求解位系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前的地球动力场已经可以达到大地高与精密化检测, 精密度可以达到cm级别; (4) 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 当前的地标研究已经由局部发展到全球, 我国的地壳运动监测应常态化, 并且建立了中国大陆的二维DFEM模型, 得到实测板块运动模型GVMI, 为地壳运动提供数据依据。

2.2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发展

图像信息科学是由摄影测量、遥感以及空间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视觉系统等较差而成的学科, 采用传感器获取模拟的影响, 采用数据恶化解析的方式表达空间信息数据, 为客户提供可视化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已经着手建立新一代摄影测量处理平台, 采用高性能刀片式计算机系统对摄影测量进行专一化管理, 提升数字摄影测量的生产效率。当前的摄影测量技术与GPS导航系统相结合, 实现定点摄影成像和无地面控制的高精度对地直接定位, 从而获得真实的耳标信息, 与遥感影像以及其他技术提供依据。航空数码相继的应用能够提升影像匹配以及三维重建的精度与可靠性, 采用低空飞行的平台作为传感器载体, 将数码相机与可旋转平台相结合, 从而进行多条航带进行拍摄, 这种摄影方式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摄影与无地面控制的卫星影像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当前高光谱影像技术、GIS技术等与航天遥感测绘相结合, 为地表测绘提供依据, 为天气、海洋、环境等进行灾害监测, 为国土普查、环境保护等提供数据依据。

2.3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发展

传统的手工制图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测绘需求, 将信息化技术与地图制图相结合, 实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与网络化, 信息化的地图制图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数字化方式的地图制图生产, 地图制图和出版的数字化与一体化成为中国地图制图生产的基本手段, 增强了地图制图的科学性, 而且重视的应用数字模式, 达到建筑工程的亚毫米级检测精度, 并且对空间信息进行连续、实时、自动化监测, 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与管理; (2) 工业测量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要求对产品的设计、模拟、生产自动化进行管理, 并且以全站仪、摄影仪等方式形成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提升工业现场的精密测量以及自动化水平; (3)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 地下管线测量技术是对地下管线的状态进行探测的方式与技术, 非金属管探测技术能够弥补常规地下管线的不足, 充分的整合地下管线的信息资源, 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 (4) 移动测绘技术, 车载道路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采集道路信息, 而且该技术精度高、更新速度快, 能够满足道路信息的发展需求。

2.4 海洋测绘学

海洋测绘技术是对海面水体和海底进行全方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 从而为海洋生产提供信息支持, 海洋测绘的信息化发展包括以下内容: (1) 海洋大地控制网, 当前我国利用GPS已经建立岛岛、陆岛大地控制网, 并且与深海技术相结合, 构建水下大地控制网的建设与管理, 将无缝垂直参考基准与海洋大地控制网结合, 能够对海洋进行精密测量, 以实现海洋的全方位管理; (2) 海道测量技术, 采用海洋多波速测深与海底水下机器人技术, 能够对深海的情况进行认识, 以实现水下目标识别与管理, 与双频GPS技术相结合, 能够显著的提高水深测量成果的精度; (3) 空基海洋测绘技术, 采用遥感图像版提取技术等能够提升图像信息的精度, 并且提高基线解算质量的人工选星的基线处理效率; (4) 海图制图技术, 采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海图制图的精度, 并且在浏览器中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存储与集成信息, 建立海图档案系统, 提升海图信息的准确度。

3 结语

信息化测绘技术作为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基础事业, 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信息技术与测绘技术相结合, 能够对多元空间化信息进行采集, 并且实现智能化建设与管理, 形成新型的信息产品模型, 对于海洋、航空、低空意思微型等领域实现高精度化实时管理, 为未来发展提供信息依据。信息测绘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事业的发展, 为测绘需求提供数据信息, 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测绘。

摘要:测绘学科已经从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变, 而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测绘技术已经不断发展, 使当前的测绘科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对于测绘学科以及其下的子学科的信息化过程进行探讨, 对于测绘学科的进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测绘,数字化,信息化,工程测量

参考文献

[1]李德仁, 苗前军, 邵振峰.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 (03) .

[2]张凤龙.试论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科学与财富, 2013 (05) .

上一篇:集市和超市下一篇:底层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