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仪器

2024-06-14

测绘仪器(精选12篇)

测绘仪器 篇1

测量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定测两个方面。测定是通过测绘理论和测绘仪器, 把地球表面的形状、大小缩绘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得到各种相应的空间数字信息, 供国防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科学研究使用;定测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把图纸上规划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1 测绘仪器的发展历程

测绘仪器是伴随着测绘科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1400年, 埃及就有了地产边界的测量, 在公元前3世纪, 中国人就知道天然磁石的磁性, 并有某种形式的磁罗盘, 公元前2世纪,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中有叙述大禹为治水而行进行的测量工作。所谓“左准绳, 右规矩”说明在古代就有了简单的测量工具。使用这类仪器测量, 劳动强度大、速度慢、精度低。公元1730年, 英国西森研制成第一台游标经纬仪, 随后陆续出现了小平板仪、大平板仪以及水准仪等。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光学玻璃度盘, 用光学转像系统的度盘对准位置的刻划重合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这一理论就形成了光学经纬仪。光学经纬仪比早期的游标经纬仪大大提高了测角精度, 而且体积小, 重量轻, 操作方便。可以说, 从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是光学测绘仪器时代, 此时测绘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到了20世纪60年代, 随着光电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的发展, 1963年FENNEL厂研制出第一台编码电子经纬仪, 从此常规的测量方法迈向了自动化的新时代, 到了20世纪80年代, 电子测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从当初的编码度盘, 又发展到了光栅度盘测角和动态法测角, 随着电子测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测角精度大大提高。

早在1943年, 瑞典物理学家贝尔格斯川采用光电技术在大地测量基线上从事光速值的测定试验获得成功。接着与该国的AGA仪器公司合作, 于1949年初步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白炽灯作为光源的测距仪, 迈出了光电测距的第一步, 尽管这种仪器体积大, 笨重, 耗电大, 精度低, 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多年向往的光电测距技术, 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竞相购买仪器, 引进技术, 从而促进了光电测距技术的迅速发展。

1960年美国人梅曼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第二年就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与第一代光电测仪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测程远、精度高, 而且可全天候观测。1963年瑞士威特厂开始研究砷化镓 (Ga AS) 发光管测距仪, 1963年定型生产第一台红外测距仪, 进一步促进了测距仪向小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 前德国OPTON厂和瑞典的AGA厂, 在光电测距和电子测角的基础上, 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全站仪, 进一步促进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1990年瑞士徕卡公司根据GACHER和MULLER等人的研究成果, 生产出第一台数字水准仪NA2000。NA2000水准仪首先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处理标尺的影像, 并以行阵传感器取代测量员的肉眼进行读数。这种传感器可识别水准标尺上的条码分划, 并用相关技术处理仪器的测量信号, 自动显示与记录视线高和视距, 从而实现了水准测量自动化。

1973年12月, 美国国防部批准建立新一代导航系统, 简称GPS, 它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为陆、海、空三军提供精密导航, 还用于情报收集、应急通讯和卫星定位等一些军事目的。GPS整个发展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即原理可行性论证阶段, 系统的研制和试验阶段, 最后为工程发展和完成阶段。直至1994年7颗GPS试验卫星和分布在6个轨道上的24颗工作卫星已全部升空到位, 并正常工作。实践证明, GPS定痊技术完全可以取代常规的测角, 测距手段, 相对定位精度可达cm级以下, 长距离的相对精度可达10-8, 甚至更高。

1852年法国物理学家付科提出地球自转在陀螺仪上产生效应的设想。无需进行任何天文观测和地磁观测, 只要由陀螺观测就可以得出任何地点的子午线位置。直到20世纪50年代, 才研制成液浮式矿用陀螺罗盘仪。20世纪60年代工, 在矿用陀螺罗盘仪的基础上发展成陀螺经纬仪。20世纪70年代, 由于自动控制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并引进陀螺经纬仪, 研制出自动化陀螺经纬仪, 如瑞士的GGI型。

激光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 首先用在测距仪上, 由于激光有许多其他光源不可比的优越性, 在测绘界广泛应用。如激光指向仪、激光投点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和激光打印机等。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光、机、电技术的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测绘仪器的发展, 先后出现了许多专用的电子测绘仪器。如电子倾斜仪、回声测深仪、管线探测仪、海底地貌探测仪、电子伸缩仪、重力测量仪、电子气压测量仪等。回顾测绘仪器的发展, 可清楚地看到, 测量仪器从早期的测绳、罗盘仪、游标经纬仪已发展到目前的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以及各种专门测绘仪器, 推动了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2 测绘仪器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测绘仪器发展到如今, 全站仪、数字水准仪、激光类仪器、GPS以及专用电子测绘仪器等已是测量的常规仪器,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这些常规仪器的精度和自动化, 智能化程度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精密测量和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等高新科技研究的需要。必须加强新型的高质量的测绘仪器研制。展望未来, 测绘仪器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发展。

2.1 提高现有 (常规) 仪器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测角、测距、测高、定向、定位和绘图类仪器, 与早期的简单工具和后期的光学仪器相比有许多优越性, 但其精度、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自动排除外界各种干扰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往往是通过多余观测或重复测量来保证精度和稳定性。劳动强度大, 作业时间长, 已不太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已有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对仪器进行更新和改造, 不断提高仪器的性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可望将来测量结果能像照相机一样, 一次性就能达到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 减小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2.2 研制新型的测绘仪器

利用各种传感器各信息传递系统, 研制出新型的全站仪、水准仪、GPS、绘图仪和遥测控制仪器以及自动测定微小信息变化的仪器。可望不久将会出现全站型测量机器人, 可完成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测量工作, 不用人工具体操作, 凭着测量人员的大脑和思维自动进行工作。比如可自动测量珠峰和海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3 研究人类未知的新的测绘类仪器

有关专家和学者预测, 目前人类对宇宙和地球的规律和奥秘的认识与了解还不到5%, 其中95%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测绘学科也不例外, 将要研究人类目前未知的测绘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可能利用纳秋技术、网络技术、宇宙环境、空间信息以及特殊的技术, 研制新一代的定向, 定位, 绘图等多维、智能性的测量仪器。可望不久测量仪器可代替人的大脑和思维, 实现测量定位, 定向, 信息采集和成图一体化, 成果多元化, 施工放样和微小变量监测与灾害预测自动化, 实现测绘科学现代化。

摘要:测绘仪器百测量之本, 伴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 测绘仪器从早期的测绳、罗盘仪、游标经纬仪发展到目前的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以及各种电子专用仪器。大大推动了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测绘仪器的发展进行回在与展望。

关键词:罗盘仪,游标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趋势

参考文献

[1]宁津生.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宁津生.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杨俊志.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M].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5.[3]杨俊志.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M].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5.

测绘仪器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目前,我单位共有南方基站电池6个,每次测量时需使用3个(基站1个,手薄2个),由于测量任务较重,电池充电频繁,导致电池老化,单块电池在电池满电量的情况下每次使用时间仅2--2.5小时左右,开机调试15分钟左右,到开始测量约半小时,导致使用南方测绘仪器的有效测量时间约4小时/天。在离市区较远的县市,离完成测量任务仅差半小时的现象经常发生,往往需要进行充电,往返折回2小时来弥补。

基站电池续电不足主要影响有两点:首先,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影响信号稳定及发射距离,数据固定时间会相当长,制约了工作进度;其次,基站在未知情况下电量耗完,即便基站不移动,等更换电池重新开启基站后,需重新设置,数据重新校正。手薄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测量。

因此,希望院领导能支持我们的测量工作,支持新购置基站电池4块、蓄电瓶1个及充电设备、测量背包2个、触摸笔2个、镜片贴膜3个的建议,以便更好的保护仪器、提高测量效率,更好的为设计做好基础工作。

测绘仪器 篇3

关键词:测绘学 信息化测绘 数字化测绘 进展研究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测绘事业应从以前的模拟测绘发展到了数字化测绘,而目前正在往信息化测绘方向发展。我国要想构建一个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智能化、社会化、空间化、实时化、服务网络化以及处理自动化为特征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测绘体系,其必须要对其进行认真地研究,在准确地掌握该测绘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推动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一、信息化测绘技术的重要性

测绘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活动中一项基础服务型的行业,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我国科学研究、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各个应用领域,据相关资料显示,人类生活中各项活动的信息获取都离不开其自身空间位置的明确,假设把相关信息依附在这些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具体的逻辑平台中,能够实现不同空间位置信息的发掘和交流。基础地理信息作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具体核心内容,因其具有广泛的基础创造性,现已经发展成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应用战略的需求和信息社会中活力发展点的内容之一。提出信息化测绘这一概念,是针对我国当前现代化测绘的社会需求以及发展形式所提出的,所谓信息化测绘主要是指在数字化测绘的建筑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在完全网络化运行的条件下,有效、实时地为社会各类用户提供相应的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一种测绘方式,信息化测绘方式不仅涵盖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所有特点,同时还具有一些数字化测绘技术所不具备的特征。信息化测绘体系将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以及数据库的建设,从静态生产转化为实时更新与动态变化监测,由原来的基础设施升级和改造成为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功能公共使用的设施,从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到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这一过程,是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变革历程。

二、从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进程及其目标的确定

(一)发展进程

简单來讲,数字化测绘体系是将空间数据的相关资源和3S技术作为其具体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网络存储技术,从而实现采集获取详细的数据、处理加工及其对其的应用管理等数字化的进程,其获取产品的形式也从以前的传统纸质地图转变成现代的4D产品。信息化测绘技术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延续,不管是从具体技术层面还是从其相关的生产流程方式来讲,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能满足当前的科技发展规律。

当前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是通过获得的实时多源空间化数据信息来作为系统的支撑,其技术手段主要为大规模自动智能化信息管理存储的模式手段,使其成为一个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产品模型。信息化测绘技术能够利用便捷和快速的相关网络安全设置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部门提供相应的多元化、人性化信息服务。

(二)目标的明确

设置信息化测绘技术系统最终目标是不管人们在任何时候或者任何地点都能充分地享有其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地理服务信息。其具体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三维、地心、海陆天为一体的一种动态测量框架,使其能够快速、无缝地控制空间测图。

2.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综合、多层次地理观测平台,该平台涉及到海洋、航空、陆地、低空以及卫星等各个领域,同时该地理观测平台还应该具有微波和激光等不同空间领域的高精度实时影像截获能力。

3.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有效处理信息化测绘数据一些关键的技术系统,其主要的关键技术为新型多源观测数据的处理系统,以此能够分析和解决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难点,使其成为一种处理观测数据的先进技术。

4.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以此达到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测绘软件,以此提升地理信息的个性化智能服务能力,丰富地理信息内容的模式,促使其成为一种各个领域一体化的服务工具。同时,还应对有关的网络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和数据模型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在符合网络大环境下实现多维时空信息高效、智能的传递。此外,还要健全空间信息集成的相关规范标准,通过突破各个核心应用,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可供发展的信息集成硬件具体平台。

三、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

根据上述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测绘技术在服务保障能力上需要进行相应地提升。在信息化测绘体系中,对其相关的战略任务应该进行有效地规划,促使其在各项系统工程建设中能够有效地实施,是当前测绘行业的首要任务。

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为以下几点:第一,提升服务保障层级,信息化测绘技术能够使测绘服务系统相对应的层次有效地体征,在明确测绘技术系统辅助地位的时候,利用测绘的支撑作用来强化和推动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第二,变化服务保障模式,测绘技术体系模式的改变主要有后续服务模式的转变、空间信息应用模式的转变等。第三,提升了服务保障质量,其主要表现在产产品服务的优化以及不断增值,使得相关空间数据信息的信息内容和质量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对空间信息现势性的改变尤为明显。此外,还加强了其服务保障的效果,确保了各保障服务的有效、及时和合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测绘作为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基础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特别广泛地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在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事业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测绘。

参考文献:

[1] 鹿庆龙.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31-31.

[2] 宁津生,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

[J].测绘科学,2007,32(2):5-11.

[3] 杜彩云.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探究[J].

广东科技,2012,21(13):167-168.

[4] 申岩.“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及英译[J].中

国科技术语,2011,13(5):49-51.

测绘仪器 篇4

1 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1.1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是经过航空摄影、野外控制测量、外业调绘、控制点加密等工序, 以直接生成城市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和直接获得地物的三维坐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 其具有影像重叠度大、影像分辨率高的特点, 从而使城市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 遥感卫星技术

近年来, 随着遥感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逐步提高, 遥感卫星技术已成为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发射合理分布的卫星星座,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将达到优于lm的空间分辨率, 并且每隔3~5 天即可提供与反映城市动态变化的详实数据。同时, 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还同时具备了同轨立体成像的能力, 从而可形成无明显时间差的立体覆盖, 保证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获取的准确与可靠。

1.3 数字化扫描技术

数字化扫描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仪, 将城市地图上的模拟空间信息快速转换为数字信息, 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建立GIS空间数据库时, 输入操作简单、快捷、经济, 有利于城市空间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与动态化。

2 城市三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2.1 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技术是利用数字影像原理以及摄影测量原理, 并引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技术、影像匹配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得到拍摄对象的几何信息以及纹理信息。通过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所得到地面高程信息、拓扑信息, 是当前城市三维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1 优势互补, 长期并存

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构成空间对地观测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两大系统各具优势, 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 互为补充、不可替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 航天遥感器的分辨率和几何精度日益提高, 中、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地形图要素的测绘和更新、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三维可视化制图等越来越多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今后, 航空与航天遥感将会进一步优势互补与长期并存。

2.1.2 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发展

当前, 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朝着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的信息快速获取和自动化处理方向发展。建立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实时、自动化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发服务将成为我国空间遥感的发展目标。基于多线阵的立体测图技术、传感器建模技术、有理多项式等天地一体化的几何精度改善技术等将有突破性进展, 卫星影像不仅可用于地表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更新, 而且可实现无地面控制的三维信息的提取和地形测图, 并将形成相应的技术体系。

2.2 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扫描技术 (LIDAR) , 又可细为机载/ 空载激光扫描系统和地面扫描系统两个方向。其中,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它主要包括了激光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 (INS) 等, 在进行航拍时, 由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 (经纬度) , 然后由惯性导航系统 (INS) 测量飞机的仰俯角、侧滚角和航向角, 由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地形。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集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 可同时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 获得地表的数据, 从而可自动、快速获取地学编码影像和大比例尺的二三维高程图。地面激光扫描仪则可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虚拟现实和模拟可视化、施工监测等诸多领域, 具有快速、灵活、高精度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2.3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是一个基于多传感器与多技术所集成的综合系统。典型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主要包括了绝对定位传感器 (GPS) 、自包含内部定位传感器 (INS) , 以及数据采集传感器 (CCD相机) 。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它可用于城市车辆导航、公路及铁路等道路网测绘、人工物测绘、机动交通监测等多种领域。目前, 车载移动测绘系统还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 距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该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数据获取方式, 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 加强团队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很多的问题体现了出来。测绘工作一直就是年龄结构老龄化的, 新鲜的血液非常的有限, 对于新的技术非常的排斥, 这样就导致发展受到阻力。一些新的人员进入了企业慢慢的感觉不能够发挥作用, 很多的转行业, 或者调离部门, 这样专业人才越来越少, 这样的情况太可怕了, 对于行业的发展很不利。

企业应该加强团队建设, 建立定期培训的模式, 尤其对于新员工应该更多地进行关爱。组织培训模式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以前很多的培训工作被认为是一种休假的放松模式, 应该改变这样的模式, 针对于培训进行考核, 考核的成绩直接的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这样能够促进大家认真的学习。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年轻人, 针对于学习好的应该进一步加强培养, 作为未来企业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今天竞争的对象, 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的突破, 也就不会有公司对于市场的控制, 人才战略将影响深远。

4 结论

各种信息化测绘技术及测绘体系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为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从而有力保证了城市发展管理与宏观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发展就是一个探路过程, 上面这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大家一定有了进一步认识, 我相信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向前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摘要:城市建设在当今市政工作的重点内容, 但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城市建设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改进, 但是目前的城市测绘信息化方面的工作显得非常的突出, 这一全新的体系与测绘体系之间的研究是一大热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写了这篇文章, 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探讨, 从发展的角度、遇到的问题、未来的方向等等方面,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测绘,信息化,测绘技术,测绘体系

参考文献

测绘仪器年检申请报告 篇5

《测绘计量暂行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承担测绘任务的单位和个体测绘业者,其所使用的测绘计量器 具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测绘计量检定机构或测绘计量标准检定合格,方可申领测绘资格证书。无检定合格证书的,不予受理资格审查申请。必须经周期检定合格,才能用于测绘生产,检定周期见附表规定。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测绘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教学示范用测绘计量器具可以免检,但须向省级测绘主管部门登记,并不得用于测绘生产。

在测绘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内,可由使用者依据仪器使用状况自行检校。

地籍测绘和房产测绘相关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 GIS技术;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一、城市地籍测绘、城市房产测绘概述

1、城市地籍测绘。所谓的地籍就是对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积以及权属和使用状况等方面进行记录的主要载体。通常情况下都是形成册子或者是簿子的类型。另外,地籍测量时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在测定土地的过程中,需要找好相应的界限、权属以及面积。具体来说,地籍测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建立、地籍修测以及地籍平面的控制等等。在经过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地籍要素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必须通过缜密地计算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论。城市地籍测绘的特征。测绘地籍图时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对地形平面位置的测量。相对而言,比例尺的选择与所选土地的价值和质量是分不开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则选择使用较大的比例尺,反之则选择较小的比例尺。实施地籍测绘的主要方式就是依照我国这方面的规定对有关土地执行相应的行政职能。城市地籍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2)测定测区内地表面的图形及其上覆盖物的儿何位置;3)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坐标值和权属范围的面积值;4)调查不动产(土地、房产)的权属资料,权属位置及拥有的土地编号,土地利用现状,不动产类别、等级以及税收等有关的地籍要素;5)进行地籍测量的动态监测,及时地对地籍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重测、修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测晕成果资料的IF确性与现时性;6)根据国土整治、开发与规划的要求,所进行的有关地籍测绘的工作。

2、城市房产测绘。利用先进的测绘仪器、测绘技术等对房屋建筑物或者与之相关的构筑物进行调查和测量,掌握房地产的区位位置、数量、所有权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的绘制,这样的技术被称为房地产测绘。众所周知,房产测绘主要涉及的就是城市建设中的房产问题,其中包括房屋和用地的相关信息,房产的产权以及产籍管理等等。在具体的房产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到的是房产开发的相关费用以及征收的税费等问题。另外,还应该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内容和方式来对相应数据资料进行控制和明确。城市房产测绘的主要特点以及优点与合理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其平面图所测绘出的地理位置相对而言是比较准确的;房产图也能够较直观的展现房屋与周围建筑物有关要素的总体特点;权属界限和用地界限的有着较清晰的分界线;其中所囊括的内容也较多,主要有测量控制点、房产的综合管理等几个方面;按照区域内建筑物密度的不同,通常选用的比例尺也有所不同,譬如l:500或1:1000等。进行城市房地产测绘主要目的是为房地产管理与城市规划提供参照。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调整分配土地资源以及房屋用地。

二、城市地籍测绘、城市房产测绘的主要用途

1、城市地籍测绘的主要用途。由于城市地籍测绘工作中所需要的就是宗地界址点的相关坐标以及地籍图,这样才可以对具体的位置进行确定,进而做好定位工作,地籍图中的主要因素就是用于土地管理的权属管理,同时还可以提示国家对土地的行政职能。地籍图的主要功能还是对土地的经济属性以及附属物的位置进行选择。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可以明确地对地形和地貌的特点进行描述。还涉及到不动产的管理以及有偿转让土地的相关内容。所以说,对城市地籍测绘工作进行明确,还可以有效的解决相关的民事纠纷的问题。

2、城市房产测绘的主要用途。具体来说,城市的房产测绘工作是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城市房地产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城市房屋规划工作在其中。也是是应用于土地的权属管理方面,充分行使国家对土地的行政职能。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土地的利用和规划情形以及所含的社会经济属性,寻找出宗地上面的附属物,简略地描绘地形等。地藉图为征税、有偿转让土地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有效的途径,针对于房地产民事纠纷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国家的土地资源管理。

三、当前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技术

1、GPS测绘技术。GPS技术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标志,其能够根据测量地籍的实际要求,对该地区的地理坐标和数据进行采收。运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的过程中中,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并可以实现对无控制基准点和基站通式等偏远地区的精确定位和计算,有效克服了地籍测绘的视线限制。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运用,直接性的使地籍测绘工作的进度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实现了有原来了控制网到当前的自由设置点的转变,并且能够在不同需求下对各设置点位的距离和长短进行调整,进一步实现了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的精细化飞跃。

2、数字摄影测绘技术。数字设计测绘及时在自动成图技术的作用下使得成图的质量以及精度和速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获得较为精确的地籍数字数据。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的优点,在对以往的航空摄影技术优点继承的基础上,对航空摄影技术的缺点进行了有效的规避,测量出的地籍图信息更具实效性和几何特征,比较适合我国的大地理环境和大面积测绘,有效的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实现了测绘工作测绘效率的提升。

3、遥感测绘技术。遥感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使得地籍测绘工作更具简便性,不需要大量的测绘人员进行野外测量作业,在遥感技术基础上,获得了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遥感测绘技术与传统的野外测量相比,其测量的范围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并且能够实现对静态和动态影响的瞬间成像,使人们对于当前的生存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大力提升了影像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地籍测绘费用成本的节约。

总之,城市地籍测绘、基本地形测绘以及房产测绘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彼此之间互惠互利,携手共进。将三者的功能与优点进行结合,互补共存,同时将其进行类别整理和保存,有效的利用测量所得资料,以此来提升有关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晓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刘健.关于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

[3]汤志华等.房产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测绘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7

1 仪器设备的配置

尽可能配备比较实用先进的测量设备, 但仪器设备的使用并不是越先进越好, 而是要考虑到实用性, 还要根据本单位的作业需要来购置仪器设备。要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的各种功能来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测量成果。

2 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对于现在一般项目全站仪配置较多,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对项目测量仪器的调拨, 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间要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野外作业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 注意安全, 防止事故, 工程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整理归还, 由设备管理员放回原处。凡因责任事故和有意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 均应追究责任, 按规定办法赔偿。

3 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3.1 测量仪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购置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正确和准确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规范要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 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对于新购仪器、工具, 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 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 从初级到高级, 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 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 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使用设备。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作业人员必须配合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常规检验校正, 使用过程做好维护, 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 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 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仪器应保持干燥, 遇雨后将其擦干, 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 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 仪器档案等制度, 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 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当测量仪器设备出现下列情况时认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 零点漂移严重, 测量结果不稳定, 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 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 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 影响测量质量时, 必须申请报废。设备管理科对全项目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 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 技术档案齐全。

3.2 测绘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主要体现在野外作业过程中, 在作业过程当中, 为了仪器的安全, 要规范操作, 而且仪器要有专人负责操作, 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仪器设备, 以免损坏仪器设备。

仪器开箱前, 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 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 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 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仪器在箱中取出前, 应松开各制动螺旋, 提取仪器时, 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 另一手握持支架, 将仪器轻轻取出, 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 应及时合上箱盖, 以免灰尘进入箱内, 降低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仪器箱应放在测站附近, 以免丢失, 另外仪器箱作为仪器设备的一部分, 也应该爱护好, 不得坐人, 踩踏和重压。如果一台仪器失去了仪器箱的保护, 可能这台仪器的寿命会降低不少, 而且会影响测绘成果的精度。安置仪器时根据场地所在位置, 尽量选择地势平坦, 干扰较小的位置, 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 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 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 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 不可过松或过紧。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 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 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 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 箱盖吻合方可上盖, 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野外作业工程中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时, 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严禁将望远镜镜头直接对准太阳, 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极管。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 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遇到雷雨风雪等恶劣条件天气时, 最好不要从事野外作业活动, 如果一定要从事外业活动, 也要加强安全保护工作, 要保证仪器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在野外作业过程中仪器设备要小心轻放, 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 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等支撑的牢固性, 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设备, 防止意外发生。作业过程中转站时, 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再进行移动设备。测量工作结束后, 先关机卸下电池, 镜头盖盖好后装箱。仪器长途运输时, 要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 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 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 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

4 仪器管理奖惩办法

测绘仪器设备的管理也不仅仅是设备管理员的事情, 也是整个单位职工的事情, 作为一个单位, 要制定严密的仪器管理制度, 也要实行合理的仪器管理奖惩办法。对测量仪器的管理, 由单位设备管理科制定检查评比办法, 对维护仪器成绩显著的个人给予奖励。

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违反测量、计量法规, 弄虚作假, 不严格执行测量规范和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由于操作失误, 或对测量仪器管理不严, 保管不善, 造成损坏, 影响正常使用, 视情节轻重, 给予责任人处罚。作为项目负责也要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测绘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 来确保测量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测绘仪器发展到如今, 全站仪、数字水准仪、激光类仪器、GPS以及专用电子测绘仪器等已是测量的常规仪器,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以后的仪器是越来越先进, 越来越精密了, 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了。总之, 为了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确保测绘成果的正确和精确, 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确保工程的顺利按时完工, 更好地为我们工程建设服务。我们必须要加强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 规范野外作业的仪器操作。

摘要:测绘仪器是测量作业的生产工具, 重视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减少仪器的损坏率, 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 提高野外作业的工作效率, 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测绘仪器 篇8

1 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及作用

1.1 信息化测绘的内涵

测绘学科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测绘立足于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测绘设备以及仪器的创新, 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1]。信息化测绘是在网络环境中为使用者提供各项测绘信息服务,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测绘学科中的实现, 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测绘技术进步的需求。

1.2 信息化测绘的作用

目前, 大部分人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对空间位置进行定位, 而这就需要测绘技术进行空间定位, 例如智能手机中的许多APP都有空间定位功能, 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当地的地理位置、时事新闻以及天气预报[2]。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要依靠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完善, 因此, 推动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 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意味着仍需推动测绘技术的发展, 也说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

2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2.1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之间的理论关系

数字化测绘能够及时利用通讯技术实现信息资料的实时交流, 信息化测绘就是利用这一特征实现测绘信息的共享, 以便进行后期的存储、加工、计算、绘图等一系列工作。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是建立在测绘理论的基础上, 两者有相同的标准。信息化测绘是将测绘结果以信息资料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实时传递, 并将后续存储、加工、计算、绘图等工作在网络环境中进行, 以统一的标准实现测绘信息的有序、规范交流。信息化测绘能够使数字化测绘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时效性。

2.2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关系

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以数字化测绘技术为测绘方法。数字化测绘以地面三角坐标测量以及距离测量为主要功能, 能够实现微距离定位测量。例如, 传统测量中野外测量工作主要使用平板仪、纸质绘图方式,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被数字化测绘技术取代, 自动化、数字化测绘能够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为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差异

3.1 信息采集方面的差异

数字化测绘的主要特征为对输出结果上的数字化, 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 能够利用传统的信息数据, 同时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因此, 数字化测绘对于信息采集技术的要求并不高, 只需要满足输出结果数字化的要求。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信息采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化测绘是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数据采集, 能够保障采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 并以此提高测绘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2 信息产品方面的差异性

数字化测绘是利用自动化测绘技术, 在局域网络的环境下实现对信息产品的生产, 其适用范围比较小。信息化测绘同样是应用自动化测绘技术, 但是在全网络环境下实现对信息产品的生产, 其能够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所以, 信息化测绘是将充足的信息资源整合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4 提高信息化测绘发展的策略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多个领域、多种学科以及多种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逐步向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 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普及, 加快了民用的推广进度。随着测绘学科的不断完善及发展,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以及用户对空间地理位置的需求, 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是必然选择。

4.1 提高信息化测绘服务质量

现代数字化测绘正在不断向信息化测绘转变, 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 但目前仍有不少问题存在, 需要明确测绘技术的辅助作用, 突出测绘技术的积极影响, 强化测绘技术的积极效益。信息化测绘服务质量的提升, 有助于促进测绘学科的长远发展, 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4.2 优化信息化测绘服务保障模式

随着数字化测绘不断向信息化测绘发展, 使得服务保障模式得到一定转变, 也就是被动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但是, 信息化测绘学科的服务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主动服务模式, 而是在空间信息技术模式、产品售后服务模式、产品提供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优化和调整。信息化测绘是立足于数字化测绘的技术上, 通过全网运行模式, 向社会及用户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功能, 能够实现测绘产品转变为地理空间信息资料、将静态生产转化为动态监控以及实时信息资料更新、并且将数字化测绘的局域网转化为全网环境, 拓宽了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 能够实现其在更多领域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宁津生, 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 2013, 32 (2) :5-11.

[2]王博.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进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1 (19) :105-106.

测绘仪器 篇9

信息化测绘这一新概念是根据我国现代化测绘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所提出来的, 信息化测绘的基本含义是建立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下, 进行实时有效地向社会各类用户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信息化测绘具有数字化测绘的全部特征。但是, 信息化测绘又同时具有数字化测绘所不具有的一些特征, 例如: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功能取向应由测绘产品生产转化为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建设将由静态生产转化为动态变化监测和实时更新;体系的基础设施 (包括测绘基准体系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等) 应由原来的供专业使用升级改造为满足社会公共使用;信息共享中的安全和产权问题应由无序的或不规范的状态走向遵循信息共享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等等。虽然, 在我国目前对信息化测绘这一概念尚未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正式术语定义, 但对于这个概念的上述基本内涵和特征还是能够达成广泛的共识。可以说, 信息化测绘是我国测绘事业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本文从测绘学科及两个子学科 (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方面论述了测绘学科的信息化跨越过程中的新发展。

我们首先从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方面说明这一学科的最新进展,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现代图像信息的一门学科。

它作为图像信息学科, 主要是由摄影测量、遥感和空间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视觉等交叉组成。而其研究和利用的对象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非接触传感器, 获取模拟的或数字的影像, 然后利用解析和数字化手段提取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并同时在空间信息系统中数字地加以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 最后通过可视化和符号化技术来这类产品, 并将所形成的需要的产品按照供地学和非地学两个不用的领域加以合理的应用。这一学科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航天遥感测绘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我国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的一种处理平台。这一技术是基于DGPS/IMU组合导航技术和LIDAR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摄影测量手段。其主要有以下三个技术方面的应用:第一, 航空数码相机的应用技术 (航空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不增加飞行成本, 但是却能增加大重叠度影像获取能力, 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影像匹配及三维重建的精度和可靠性, 并制作真正射影像) ;第二, 稀少或无地面控制的卫星影像对地定位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方法已经广泛用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几何处理中, 大量研究集中在稀少控制点和无控制点条件下如何提高影像的平面和高程精度) ;第三, 数码城市建模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这一技术是利用低空飞行平台作为传感器载体, 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可以旋转的平台上, 分多条航带拍摄城区影像, 再结合地面车载或手持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进行整体处理, 生成建筑物立面影像拼接图等产品) 。

航天遥感测绘技术主要是用于获取航天遥感数据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五个遥感卫星系列, 并开始组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球进行观测, 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陆地、大气和海洋进行立体观测和动态的监测) , 同时这一技术可以提取遥感影像信息, 并可遥感影像同时与GIS的集成化处理这些影像以及进行遥感数据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我国开展了目标辐射特性、大气传播模型、反演方法和辐射定标以及在INSAR和DINSAR方法、成像光谱仪数据处理、遥感中的空间推理、专家系统和数据挖掘、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等领域的遥感数据处理的基础研究) 。

第二个是大地测量学。这一学科是基于测绘学和地学领域的基础性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重力场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和方法。而目前, 大地测量学已经与地球科学以及和空间科学形成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学科, 同时这也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军事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前沿的学科。

首先, 大地测量学是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主要是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提供空间位置、高程以及重力等方面的计算提供数据方面的依据。这一体系是由相应的参考系统及其相应的参考框架构成。大地测量参考系统和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是空间位置计算的数据依据, 而国际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采用地心坐标系。

第二, 地壳运动监测与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表可观测的覆盖面也随着扩大, 观测结果的精度也相应的提高, 研究对象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球大部分地区。目前我国的地壳运动监测与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去的了如下一些成果:建立了中国大陆的二维DFEM模型;得到了五个主要板块的绝对和相对板块运动参数;求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及其水平应变率场。

最后是地球重力场理论研究与大地水准面的精准化。目前我国建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多采用卫星重力法, 一是利用同一低轨上两颗卫星的相互跟踪, 测出星间距离变化量, 反演地球重力场的位系数;二是在低轨卫星中装有重力梯度仪, 直接测出卫星轨道上的重力梯度, 以此求解位系数。

信息化测绘, 作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 我国的测绘体系正从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克服了种种的不利因素, 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推动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测绘。

参考文献

[1]张燕平.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综合评述, 2007, 31 (2) .[1]张燕平.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综合评述, 2007, 31 (2) .

[2]宁津生, 陈俊勇, 李德仁, 刘经南, 张祖勋等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2]宁津生, 陈俊勇, 李德仁, 刘经南, 张祖勋等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测绘仪器 篇10

1.1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卫星授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它的硬件是由环球通讯卫星和接收装置组成, 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导航与时间信息。随着地球的数字化进程, 微电子技术和GIS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卫星导航、定位的理论已趋成熟, 同时各个领域都需要掌握对空间资料的处理和利用的基本技术, GPS将作为通用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科研和民用领域。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基础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 工程测量更不可缺, 而传统工程测量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工程精度要求。

1.2 地理信息技术 (GIS)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 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 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 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 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 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 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1.3 遥感 (RS) 技术

遥感 (RS) 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 得到快速的普及, 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 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1.4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全站仪, 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 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 (斜距、平距) 、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 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全站仪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测量领域。电子全站仪由电源部分、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组成。

同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相比, 全站仪增加了许多特殊部件, 因此而使得全站仪具有比其它测角、测距仪器更多的功能, 使用也更方便。这些特殊部件构成了全站仪在结构方面独树一帜的特点。

2 当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2.1 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在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等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 现代测绘技术深入到各个阶段。勘测施工的坐标框架即控制网的建立, 已由GPS定位代替传统的三角测量。目前除大范围 (400km2以上) 控制测量以外, GPS定位从表态定位后处理向实时动态定位方向发展。目前除大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土石方验收, 采用安息字水淮仪测定挖填深度、测量坡度外, 还有三维近地激光影像扫描、GPS-RTK实时测图与工程放样、航空摄影和卫星摄影测量等方法可进行实时的工程进度管理, 还可以辅以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到手段, 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现代测绘技术能够快速地获取这些数据和信息, 图和DPS测图技术进行竣工图的测绘, 并按数字工程的要求进入三维可视化、网络化GIS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以作为工程验收评估和今后长期安全运行的原始依据。

2.2 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应用

城市地下管线, 尤其是排水管道的施工与管理, 与现代测绘技术密切相关。目前, 大中城市都有由数字测图技术或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建立的城市数字进行。全站仪、数字水准仪现已成为排水管道施工及城市河道改造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为了避免城市地面的开挖, 安装排水管道越来越多的使用顶管技术。在地下管道顶管施工中, 使用自动跟踪全站仪可以开发出自动引导测量系统, 控制顶管掘进的位置和方向, 从而实现掘进的自动化。

2.3 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测绘地籍图以及权属界址点, 由于RTK技术采集精度很高, 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 可及时、精确地获得地籍图。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 RTK技术可以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 确定土地应用边界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在土地应用动态检测中, 也可应用RTK技术。应用这种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升检测的速度和精度, 省时省工, 真正实实际时动态监测。包管了土地应用情形调查的实际性。

2.4 在通讯工程中的应用

在通讯工程的实地测量时, 要对采资料有明确的认识, 首先要按着设计规划所提供的线路走向图和路杆明细表等材料进行透彻分析, 并按着施工规范要求, 对线路施工测量的方向和偏移量进行相比, 要测量时要注意偏移的误差, 减少横线路偏移的情况发生。现场测量时采用连续载波差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设立基准点后用GPS进行线路测量。基准点要设立GPS接收机、电台、电池等设备。流动站由GPS接收机、流动电台、GPS天线, 测量控制器等构成。在测量时要对GPS测量的方法进行规划, 对测量的数据要进行处理和总结, 此中包括, 基点的选择、观测标记的创建, 数据间的传输等。

参考文献

[1]洪立波.现代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现状[A].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C].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3.

[2]周德标, 潘文琴.工程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1.

[3]潘庆林, 刘继宝.当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 2004, 4.

[4]段志华, 杨晓明.测绘新技术促进土木工程测控技术自动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21.

测绘仪器 篇11

关键词:房产测绘技术;测绘质量;控制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新开发居民小区的增多,医院、学校、商店等城镇主要建筑的发展等,各类开工项目的建筑面积,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建立健全项目房产数据库,不断加以规范,国家先后制订了针对房产测绘技术、方式、施工操作要求的法规,明确了房产测绘的标准和原则,尤其对商品房测绘特别制定了实施细则,确保人民群众的权益不受侵犯。

1.房产测绘技术的发展

当前,无论城市的规模扩大,还是小城镇建设加快;无论生活小区,还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各类建筑都要在统一、科学的规划下进行,所以,房产信息的综合管理非常必要。因此,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指导和开展房产测绘工作,一方面建立翔实全面的房产档案数据库,另一方面不断开展房产测绘与相关项目关系的研究,建立健全城市和小城镇房地产信息的管理系统。测绘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高科技等在市场的定位越来越稳固,对房产的拆迁、产权登记、交易等诸多方面的服务,日臻完善;对城市发展规划趋势性的研究功能,也不断丰富。

2.强化测绘监管,提高测绘质量。

房产全部信息的社会应用十分广泛。涉及产权的确定、物业费契税的征收,以及拆迁补偿等很多领域。测绘对象有的是一个单元楼层或多层,有的是整栋楼房,进行正式测绘之前,有必要参考测绘项目的占地情况数据,项目设计、建造情况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精心制作测绘预案,科学安排测绘顺序,先整体,后部分,做到测绘工作得心应手,数据全面,形成体系。

一是数据必须精确。如何确保房产测绘数据的准确呢?那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产测量规范》的要求,严格职业道德规范,不能因为请求测绘人的要求,对数据的精确度的取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有的测绘是对原有数据的核准,有的是新增数据,有的是主体数据,有的是局部需要,无论哪种情概况,测绘数据都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保证较高的真实性,精确性。

二是精心制作测绘预案。为了搞好测绘,首先要对测绘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充分掌握测绘对象的建筑类型,结构设置,比如,房产施工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竣工测绘数据等。其次,根据掌握的各种数据编写施工设计书。按照法规要求的操作规程和行业通用的数据要求,选取起算数,确定测绘标准。第三,根据测绘对象的位置、周围环境、高程度和规模大小,设计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测量安全。

三是测绘外业数据的侧重点。实施建筑物的外业数据测绘,根据测绘对象的不同,在测绘技术上也应有所调整,如果建筑物的单层需要测绘,要注意外墙勒脚数据的测绘,一般指的是建筑外墙地面以上,窗台以下保护外墙的部分,是为防止雨水上溅墙身,以及防止受土壤中水分的浸蚀,而做的防潮层。外业实测对外墙勒脚的外围水平数据,做到充分考虑。如果是多层建筑,外围实测需要主体数据和顶层数据以及部分结构变化的数据。

3.健全测绘质量的监督管理

一是形成长效机制。完全依赖行政主管部门对房产测绘的监管,其公正、公平和技术水平,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要把市场的测绘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用市场供给与竞争,对房产测绘产技术和质量实行监管,形成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房产测绘的长效机制。对现有的房产测绘机构,一方面严格其市场准入门槛,经常审查其作业资质。另一方面,结合不同场合,对从业人员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充分利用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对房产测绘中发生的丑陋现象,及时曝光,严厉处罚,形成良好的从业风气。

二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搞好内部管理,是提高业务质量的有效保证。具体到房产测绘工作,主要抓两大重点:第一,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测绘设备。计算机、多媒体、卫星定位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捉襟见肘,而且从数据的采集,综合计算、系统分析方面,更是遥不可及。因此,测绘水平的提高,关键取决于设备的先进性。测绘硬件或软件的配设,必须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第二,卡死责任,责、权、利明晰。设备再好,再先进,如果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好,操作技能不娴熟,测绘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此,要根据测绘施工的不同环节,量化责任分工,提高技术要求。

三是发挥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对房产测绘的监管和制约,能够有效克服社会测绘机构因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对测绘质量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用盲区。另一方面,狠抓监管队伍的作风建设,这样才能确保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

4.结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几年,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新开发居民小區的增多,医院、学校、商店等城镇主要建筑的发展等,各类开工项目的建筑面积,与日俱增。在目前楼市低迷,房地产业库存增加,房产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购房户为了确保货真价实,更加注重掌握房产的全方位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精准性。十分重视房产测绘质量,但愿本文能对业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鞠志强,赵亚男. 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的控制[J]. 科技传播,2013,09:62+59.

[2]顾曙红. 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的控制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285.

[3]路兵兵. 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的控制[J]. 江西测绘,2014,03:45-46.

[4]邢春霞,王宇慧. 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的控制研究[J]. 科技风,2015,12:196.

测绘仪器 篇12

1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重要意义。

由于测绘事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一项基础性的服务行业, 因此在对其进行研究时, 要保证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以及经济建设等, 这也是测绘事业发展的根本意义。根据相应的调查研究,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离不开相应的空间位置, 而测绘事业的发展也更好的为人们的空间信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和逻辑平台, 从而促进空间位置信息的发展和交流。而空间的信息数据是以空间的各项基础设施为基本内容的,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信息社会中活力发展点的重要内容。根据信息化测绘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 我国的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是根据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来的, 而所谓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也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 通过对数字化测绘的研究和转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并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可靠的测绘数据的一项新的测绘方式。新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不仅包含了信息化的各项特点, 还综合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所有优势, 并且有着数字化测绘技术所没有的一些独特的资深优势。通过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研究, 能够有效的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变与革新, 同时也为社会设施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条件。

2 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转变的过程以及目标的确定

2.1 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转变过程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体系中能够将空间数据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和存储, 从而实现对空间信息数据的应用和处理, 其中数字化测绘的产品形式也逐步的从纸质的地图转变为新型的4d产品。在数字化测绘应用的过程中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逐步的衍生出来的, 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应用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化, 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也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

目前, 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应用在对多源空间化的数据信息来进行采集, 其中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更为智能化的信息管理和存数, 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信息产品模型, 能够更为有效的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安全的信息服务, 因此可以看出, 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转变过程也是科技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 同时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2.2 目标的明确

设置信息化测绘技术系统最终目标是不管人们在任何时候或者任何地点都能充分地享有其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地理服务信息。其具体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2.2.1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建立三维、地心、海陆天为一体的一种动态测量框架, 使其能够快速、无缝地控制空间测图。

2.2.2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建立综合、多层次地理观测平台, 该平台涉及到海洋、航空、陆地、低空以及卫星等各个领域, 同时该地理观测平台还应该具有微波和激光等不同空间领域的高精度实时影像截获能力。

2.2.3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有效处理信息化测绘数据一些关键的技术系统, 其主要的关键技术为新型多源观测数据的处理系统, 以此能够分析和解决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难点, 使其成为一种处理观测数据的先进技术。

2.2.4 测绘技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进行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 以此达到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测绘软件, 以此提升地理信息的个性化智能服务能力, 丰富地理信息内容的模式, 促使其成为一种各个领域一体化的服务工具。同时, 还应对有关的网络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和数据模型基础理论进行研究, 在符合网络大环境下实现多维时空信息高效、智能的传递。

3 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

根据上述文中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当前的测绘技术在服务保障能力上需要进行相应地提升。在信息化测绘体系中, 对其相关的战略任务应该进行有效地规划, 促使其在各项系统工程建设中能够有效地实施, 是当前测绘行业的首要任务。

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为以下几点:第一, 提升服务保障层级, 信息化测绘技术能够使测绘服务系统相对应的层次有效地体征, 在明确测绘技术系统辅助地位的时候, 利用测绘的支撑作用来强化和推动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第二, 变化服务保障模式, 测绘技术体系模式的改变主要有后续服务模式的转变、空间信息应用模式的转变等。第三, 提升了服务保障质量, 其主要表现在产产品服务的优化以及不断增值, 使得相关空间数据信息的信息内容和质量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对空间信息现势性的改变尤为明显。此外, 还加强了其服务保障的效果, 确保了各保障服务的有效、及时和合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信息化测绘作为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基础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特别广泛地前景, 但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在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进程中, 我们必须要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 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事业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测绘。

参考文献

[1]鹿庆龙.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5) :31-31.

[2]宁津生, 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 2007, 32 (2) :5-11.

【测绘仪器】推荐阅读:

地形测绘07-15

测绘07-21

测绘关系05-12

山区测绘05-25

测绘法规06-21

测绘面积07-31

测绘遥感08-08

地质测绘08-08

测绘要点08-22

勘察测绘08-25

上一篇:玉米品种选择下一篇:设施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