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绘(精选12篇)
施工测绘 篇1
1 绪论
所谓测绘, 就是采用地面实体为参照物, 在图纸绘制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图表。一般情况下, 对某块地皮进行开发过程中, 都需要经过测绘工程师的精准测量, 并且是要根据地势情况以及地貌特点来绘制地形图, 这样设计工程师才能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规划, 规划到决策以及设计出效果图。日常中, 我们经常外出旅游所使用的地图和旅游图纸, 以及交通工具都是需要的, 这些图文都是经过测绘工程师测绘出来的。测绘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随处可以看到, 测绘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很多。
2 建筑施工中测绘技术主要内容
建筑的测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测绘要求精准并且比例很大的地图。通过采用建筑技术来进行测绘, 可以较快完成了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结构以及建筑物周围的道路和房屋的具体位置。测绘工程师通过对于内部业务的数据分析以及外务事物的细致观察。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该地块的测绘, 并且可以以数据的模式将这个建筑物位置表现出来;2这个测绘可以为建筑物的施工放样作为基准, 这个主要作用是在设计好的建筑地图上设计以及需要施工进行标示。但是在实现对各个方面进行测绘之后, 可以实现测绘产生的数据在实际施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测绘产生的数据也要跟其他相关条件结合才能产生其威力, 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3测绘用于建筑物的沉降以及建筑物的变形作用。在对建筑物实行测绘过程中, 有必要对建筑物进行观察以及监测, 时刻观察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以及上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建筑物的实时观察, 进一步确保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未能及时纠正, 进一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
3 建筑施工中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检查过程松懈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测绘领域的发展也非常快, 可是实际存在一些客观原因, 测绘领域还存在未知的问题, 比如实际测绘不安标准执行, 测绘以及检查单位都是同一批次的人员, 他们长时间工作在一起, 批次之间都相互理解, 则在实际测绘中即便出现小的差错, 相互之间由于之间的情谊, 也不好意思提出, 还有个别的测绘人员对于测绘技术掌握不牢靠, 都认为小问题将不会引起什么大变动, 因此对这些都不急于重视。其实他们不知道建筑工程整个过程资金庞大, 就是一个小问题也可能引起很多的损失。
3.2 测绘技术人员专业不够
测绘工作是个非常专业的技术活, 需要掌握专业技能非常强的人员来操作, 另一方面也要求要具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来完成, 由于实际操作中, 个别工程师的技术不到家, 对测量结果草率处理, 对实际建筑测量数据处理不到位, 导致测绘结果与实际不符合。在一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电子技术也在测绘领域有很大的应用, 很多先进的电子设备被引用到测绘领域中, 可是建筑施工中多数建筑公司都忽略对于测绘工程师在这方面的培训, 导致工程师跟不上设备更新, 使用不了先进设备, 这些直接导致就是没有很好使用先进设备导致对测绘结果测量不准。
3.3 建筑企业对资源的配备不够质量控制不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测绘技术也跟着很快发展。对于当今先进技术使用到测绘领域, 在测绘单位引进先进策划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举措可能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实际成本规划。在一方面很多建筑企业的领导层还没有意识到现代先进设备能为企业的测绘带来效益, 所以, 很多建筑企业不愿意投入大笔资金在现代设备上, 就会导致建筑内部测量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还有个别的质量管理人员对于实际测量中管理疏忽以及现场操作人员不负责等原因, 导致无法实际实现对建筑测绘的实际测量, 所以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果就是测绘出来的数据根本无法使用。
4 优化建筑施工中测绘技术的对策
4.1 增强对工程测绘数据的检查力度
首先, 在对图像数据进行检测时, 测绘工程师或许因一些不起眼的错误, 导致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延误, 在实际处理图像数据工程中, 测绘工作人员就要认真地对图像数据进行一一对照来绘制, 不可以因自己的疏忽导致工程的延期施工;其次就是, 在对关键数据检测过程中, 检验员要对于每一个数据进行可靠记录, 只有将这些数据记录好, 才能对整个测绘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保障;第三方面, 对于风格检测进行中, 不同的软件测绘平台产生的测绘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 不同的软件平台采用的记录符号也不尽相同, 这些都是测绘数据处理过程中引起不当的原因,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就要实施对不同要素进行分类应对, 这样由于不同软件出现的数据差异问题实现解决, 为后续的风格任务转换提供帮助。
4.2 对监管部门人员的选拔和技术人员的培养
现实竞争是残酷的, 但是也是优胜劣汰的最好验证, 现实中有失败, 也有成功, 失败与成功是相辅相成, 只有实施竞争体制才能找到真的人才。要完善对管理部门人才的录用制度, 进一步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采用培训手段或者采用一些激励手段来实现对管理层的管理, 来提高管理层的工作热情, 进一步保障测绘数据的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这个建筑测绘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建筑测绘是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 再者是引进设备量大且多难操作, 只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培训, 才能保证他们在实际操作的准确率, 严格按标准来执行操作, 这样的工作程序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还能保证工作质量。
4.3 完善建筑测绘质量体系。
在建筑测绘中, 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尤为关键。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可以确保它采用科学的角度去系统分析工作流程以及管理的有机结合, 并且可以随时获取准确信息来判断、修改、储备、发送, 最后以指令的形式来输出, 采用对建筑测绘质量管理体制的关键要素问题, 达到对现有的控制状态的改变, 最终实现对需求质量的保障。只有质量体制的保障实施顺利以及确保履行国家标准测绘体制, 进行科学合理制定适合自身的建筑测绘体制, 并且在实现对质量体制建立后, 要科学合理来管理, 确保体系在内部的科学运作。测绘质量体系在建筑企业内部不断完善的同时, 也要确保质量体系在施工中的执行, 这最关键要保证测绘质量的措施主要为:对于目前的测绘系统进一步完善。具体的措施为:对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制定相应的适合具体工程的测绘标准, 从而在多方面保证测绘质量的不断提高。
5 小结
科技的不但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推进了建筑工程的进步。当引入一些新型测绘设备时, 要求测绘工程师马上熟悉这些设备, 面对工程测绘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及时解决。本文我在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做了以上总结, 因知识水平的限制, 这只是本人一些粗浅的认识, 希望可以为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摘要:任何东西有其积极的作用,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虽然测绘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是常常会因为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影响到建筑施工。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总结、思考、探讨, 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探讨建筑施工中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测绘,技术
参考文献
[1]武超.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 2016 (08) .
[2]李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问题分析与探讨[J].民营科技, 2016 (08) .
[3]张波.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理念在的应用[J].智能城市, 2016 (08) .
[4]郭明深, 杨子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16) .
[5]马锋.消防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16 (30) .
[6]姜雅欣, 刘一峰.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探究[J].科技展望, 2016 (25) .
[7]吴乾富.BIM系统在工程施工安装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6 (31) .
[8]庞艺峰.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现代园艺, 2016 (14) .
施工测绘 篇2
1地籍测绘
1.1地籍测绘基本精度要求(P104)[掌握]: 1.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本精度要求
(1)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 1/45000。
(2)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2.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1)解析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精度要求见下表
表5 解析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2)图解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精度要求见下表 图解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3.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地籍图的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见下表 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表
1.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P105)[熟悉]: 1.地籍首级平面控制测量
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等级分为三、四等或d、e级和一、二级。
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建立,一、二级地籍平面控制网也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
已有的国家二、三、四等三角点和国家b、c、d、e级gps点可直接作为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已有的三、四等城市平面控制点(含gps)和一、二级城市平面控制点(含gps)可直接作为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
根据调查区域已有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情况,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方法加密二级以上的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也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等方法加密一、二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加密各等级平面控制网点时,应联测三个以上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点。2.地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1)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2)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3)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点。1.3界址点测量(P105)[熟悉]: 1.界址点测量方法
(1)解析法。解析法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
主要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内外分点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gps测量方法等,可根据界址点的观测环境选用不同的方法。(2)图解法。
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2.日常地籍测绘中的界址点测量
(1)界址点的检查。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日常地籍测绘,在增设新界址点前,应利用原有宗地草图测绘数据及界址点坐标,检查原界标是否移动或丢失。检查结果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如果对原测量数据有把握肯定是明显错误的,或经分析这是由于原测量精度低造成的,则以新测量数据为准。(2)界址点编号
未废弃的界址点使用原编号,废弃的界址点编号不应重复使用,新增界址点点号,在地籍子区内的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3)界址点恢复
已损毁的界标,可根据已有界址点坐标成果,现场采用放样方法恢复界址点,界址点放样的精度应符合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4)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界址测量
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时,可预先准备好放样数据,测设新界址点的位置,设立界标;在分割双方及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也可现场先设置界标,然后解析测量界标的坐标。
1.4地籍图测绘(P106)[熟悉]:
地籍图是用来说明和反映地籍调查区域内各宗地的分布、境界、位置和面积的,经过土地登记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地图,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1.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和图廓要素。地籍要素包括地籍区界线、地籍子区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图斑界线、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含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和宗地顺序号)、地类代码、土地权利人名称、坐落地址等。2.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测绘地籍图的方法有全野外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成图和编绘法成图等。3.宗地图制作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以宗地为单位根据实地调查的地籍数据编绘而成。宗地图与地籍图上的内容必须统一。宗地图的内容:
①宗地所在图幅号、宗地代码;②宗地权利人名称、宗地面积及地类号;③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界址边长;④宗地内的图斑界线、建筑物、构筑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⑤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线;⑥相邻宗地权利人、道路、街巷名称;⑦指北方向和比例尺;⑧宗地图的制图者、制图日期、审核者、审核日期。1.5面积量算与汇总(P106)[掌握]:
面积量算是指水平投影面积量算或椭球面面积量算。
水平投影面积的量算与汇总按照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标准执行,椭球面面积的量算与汇总按照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标准执行。1.面积量算的项目
(1)县级行政区面积、乡级行政区面积、行政村面积、(2)地籍区面积、地籍子区面积、(3)宗地面积、地类图斑面积、(4)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等。2.面积量算方法
(1)解析法。解析法是根据直接在实地量测得到的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求得土地面积的一种方法。解析法面积量算包括坐标解析法和几何图形计算法。这是目前地籍测绘普遍采取的方法。
(2)图解法。在一定比例尺的图上(地形图、地籍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和方法,量算地块的图上面积,然后换算成实地面积的方法称为图解法。
凡是直接在图上测算面积(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和方法),均属于图解法面积量算。3.宗地面积计算与变更
(1)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坐标法或几何要素法计算宗地面积。
(2)面积变更采取高精度代替低精度的原则,即用高精度的面积值取代低精度的面积值;原面积计算有误的,在确认重新量算的面积值正确后,须以新面积值取代原面积值。
(3)变更前后均为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如原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满足精度要求,则保持原宗地面积不变。
(4)变更前为图解法量算的宗地面积,用变更后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取代原宗地面积。
(5)变更前后均为图解法量算的宗地面积,两次面积量算差值满足规定限差要求的,保持原宗地面积不变;两次面积差值超限的,应查明原因,取正确值。
(6)对宗地进行分割,分割后宗地面积之和与原宗地面积的差值满足规定限差要求的,将差值按分割宗地面积比例配赋到变更后的宗地面积,如差值超限,则应查明原因,取正确值。4.面积汇总统计
面积量算完成之后,要对面积量算的有关资料加以整理、汇总。面积计算与汇总的结果均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报表的类型包括:(1)界址点成果表。内容包括界址点号、坐标。输出范围为宗地、地籍子区。
(2)宗地面积计算表。内容包括界址点号、坐标、边长,以及宗地的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输出范围为宗地、地籍子区。
(3)宗地面积汇总表。内容包括地籍号、地类代码、面积。输出范围为地籍子区、地籍区。
(4)地类面积统计表。内容包括输出范围内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的各类面积及汇总结果。
输出范围为地籍子区、地籍区、区(县)、市。面积统计汇总是在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和内业数据建库工作的基础上,以县级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各级数据汇总,数据汇总分为地市级汇总、省级汇总、全国汇总。
通过汇总获得市(地)级、省级和国家级不重不漏的各级行政区域面积和各土地分类面积。
1.6地籍总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P107)[掌握]:
地籍总调查成果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的“三检一验”制度,三检即:
(1)作业员的自检、(2)作业队(组)的互检、(3)作业单位的专检
(4)一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验收。1.地籍总调查成果的内容
(1)地籍总调查成果包括文字、图件、簿册和数据等。
(2)文字资料包括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3)图件资料包括地籍工作底图、地籍图、宗地图等;(4)簿册资料包括地籍调查外业记录手簿、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与平差资料、地籍测量原始记录、地籍调查表册、各级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资料等;2.检查验收的内容 6条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验收的内容有:(1)地籍区、地籍子区的划分是否正确。(2)权源文件是否齐全、有效、合法。
(3)权属调查确认的权利人、权属性质、用途、年限等信息与权源材料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4)指界手续和材料是否齐备,界址点位和界址线是否正确、有无遗漏,实地有无设立界标。
(5)地籍调查表填写内容是否齐全、规范、准确,与地籍图上注记的内容是否一致,有无错漏。
(6)宗地草图与实地是否相符,要素是否齐全、准确,四邻关系是否清楚、正确,注记是否清晰合理。地籍控制测量检查验收的内容有:
(1)坐标系统的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2)控制网点布设是否合理,埋石是否符合要求。(3)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可靠。
(4)施测方法是否正确,各项误差有无超限。(5)各种观测记录手簿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6)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规定。(7)资料是否齐全。
界址测量与地籍图测绘检查验收的内容有:10条
(1)地籍、地形要素有无错漏;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籍要素与地籍调查结果是否一致。
(2)观测记录及数据是否齐全、规范。(3)界址点成果表有无错漏。
(4)界址点、界址边和地物点精度是否符合规定。(5)地籍图精度是否符合规定。(6)图幅编号、坐标注记是否正确。
(7)宗地号编列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重、漏。(8)各种符号、注记是否正确。
(9)房屋及地类号、结构、层数、坐落地址等有无错漏。
(10)图廓整饰及图幅接边是否符合要求;地籍索引图的绘制是否正确;面积量算方法及结果、分类面积汇总是否正确等。3.检查
(1)自检。自检比例为100%。
(2)互检。互检的检查比例,内业为100%,外业可根据内业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但实际操作的检查比例不得低于30%,巡视检查比例不得低于70%。
(3)专检。专检的检查比例,内业为100%,外业实际操作的检查比例不低于20%,巡视检查比例不低于40%;专检除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外,还应检查全检记录、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工作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4.验收
(1)验收组先进行成果抽检和质量评定。内业随机抽检5%~10%,外业实际操作的抽检比例视内业抽检情况决定,但不得低于5%,根据抽检情况进行质量评定。
如果问题较多或较严重,质量评定为不合格的,要求作业单位整改后再申请验收。(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不合格,不予验收,退回整改后再申请验收:
①作业中有伪造成果行为的;②实地界址点设定不正确比例超过5%的;③控制网点布局严重不合理,或起算数据有错误,或控制测量主要精度指标达不到要求的;④界址点点位中误差或间距中误差超限或误差大于2倍中误差的个数超过5%的;⑤面积量算错误的宗地数超过5%的。
(3)验收组应出具验收报告和存在问题的书面处理意见。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数据准确、结论可靠 验收报告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存档。
案例样题
背景:我国某县为了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本次地籍调查工作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同时,做好日常地籍调查及变更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项内容:一是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二是日常地籍测量。本案例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日常地籍测量工作。
该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要求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算宗地面积。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日常地籍测量时,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该地籍调查区总面积约734km2。全测区的地形类别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86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该地区各级行政界线资料。
(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3)该地区最新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
(4)变更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统计台账。(5)该地区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6)该地区城镇地籍调查的调查档案。(7)各个时期的土地登记发证资料。(8)其他相关资料。5.比例尺及分幅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
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cm×50 cm 矩形分幅。[问题] 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 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 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参考答案] 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1)界址点的检查。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日常地籍测绘。
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两种。
检查结果满足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的,保留原测量数据。
(2)界址点编号。日常地籍调查时,未废弃的界址点使用原编号,废弃的界址点编号不应重复使用,新增界址点点号,在地籍子区内的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3)界址点恢复。已损毁的界标,可根据已有界址点坐标成果,现场采用放样方法恢复界址点,界址点放样的精度应符合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4)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界址测量。
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 日常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有:界址点坐标册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宗地面积变更、面积汇总表及统计表变更等。
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
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相同。地籍测绘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基本地籍图测绘、宗地图编制、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共七项工作。
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相同
(1)地籍控制测量,包括地籍首级控制测量及其加密、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两项主要工作。
(2)界址点测量,包括界址点位置的确认和野外界址点测量两项主要工作。(3)基本地籍图测绘,包括基本地籍图测绘和基本地籍图的编制两项主要工作。(4)宗地图编制。宗地图一般用32开、16开、8开纸,从基本地籍图上裁切获取,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1∶1000、1∶2000等。
(5)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
(6)成果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检查、基本地籍图检查、界址点检查、宗地图检查以及面积计算检查。(7)成果整理与提交。①技术设计书;②地籍平面控制成果 ③基本地籍图;④宗地图;⑤界址点成果表;⑥宗地面积计算成果和面积汇总表;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2.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内容(P111)[熟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路线与内外业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进行。其工作内容包括:(1)资料准备、(2)正射影像数据制作、内业解译判读、(3)外业实地核实测量、(4)内业编辑、面积计算、数据成果检查(5)成果整理与提交等。
2.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基本要求(P111)[熟悉]: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基本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是以完成被调查区域的土地权属调查工作为前提的,因此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工作,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条件。2.对航空摄影的要求
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中,不同比例尺dom与摄影比例尺的对应关系表
表5.2.1 不同比例尺dom与摄影比例尺对应关系
4.对调查数据精度的要求(1)以明显地物为界线的,界线与同名地物在dom上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2)不以明显地物为界线的,界线与同名地物在dom上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1.0mm。
2.3资料准备(P112)[掌握]: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资料准备工作,主要需要准备的专业资料如下:(1)县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地区市、区(县)建成区土地权属调查成果。(3)该地区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4)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5)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6)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7)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等。2.4正射影像数据制作(P112)[掌握]: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采用的基本工作底图一般以dom为主。相关比例尺的要求:
(1)农村:比例尺以1∶1万为主,(2)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以1∶5万为主,(3)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采用1∶2000或1∶5000,(4)城镇土地调查1∶500。2.5内业解译判读(P112)[掌握]:
内业解译判读:根据dom影像纹理、空间和色彩特征对影像上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信息进行判读、判译和判绘,最终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内业原图。
土地利用现状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 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对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和内业解译判读主要有以下3项(地类线状图斑)基本技术要求 1.地类判别基本原则(1)地类判定应在该区域土地权属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
(2)地类唯一性,即不允许同一图斑同一时点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地类。(3)空间垂直交叉重叠的,应只能按某一层地类认定。(4)平面交叉分布,按主要地类认定。2.线状地物调查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
线状地物宽度不小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3.图斑调查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现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居民地)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 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 mm2。
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2.6外业实地核实测量(P113)[掌握]:
外业实地核实测量:4项工作
图斑范围的核实确认新增及变化地物的补测和判绘地类核实确认数据整理。1.图斑范围的核实确认
图斑范围核实确认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内业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图,对内业判读的各个图斑的范围进行核实和确认。其中:
内业已认定、直接标绘上图的图斑界线,需经外业核实确认;内业不能够确定的图斑界线,需经外业实地调绘上图。2.新增及变化地物的补测和判绘
新增及变化地物的补测和判绘就是在外业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实地与dom影像不一致的地方,确定为新增或变化地物,并对其进行补测和判绘。对新增变化地物的补测可采用gps、全站仪等全野外测绘的方法进行实地补测,补测的原始数据需保存,补测的内容应做好记录。
对新增变化地物的判绘是根据相关地物的位置关系,确定新增及变化地物的图上位置,并判绘上图。
补测和判绘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限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3.地类核实确认
地类核实确认就是对所有经外业核实或补测判绘后的图斑进行地类调绘,4.数据整理
外业调查结束后,调查底图应完整标绘全部调查信息,主要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及补测图斑以及编号和注记等。
2.7内业编辑(P113)[熟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内业编辑工作包括四项工作: 数据编辑图形编辑数据接边图幅整饰 1.数据编辑
数据编辑的要求就是确保数字化采集的各类地物和图斑的精度符合要求;所有线状地物和面状要素的边界线要连续;面状要素的面要封闭,不允许有重叠和裂缝;各要素图层编码符合要求。2.图形编辑
图形编辑的要求就是要使所有线状地物、面状要素的线型、符号填充、颜色表达等符合要求;各种注记的字体、大小、颜色等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数据接边
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不同图幅之间的图形应严格进行全要素图形与属性数据的接边。当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0.6mm,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2.0mm时,直接按照影像接边,否则到实地核实后再接边。4.图幅整饰
图幅整饰要求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相关规定进行图幅图廓整饰,形成最终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成果图 2.8面积计算(P114)[掌握]: 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
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坐标解析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斑面积,图斑地类面积按下式计算
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田坎面积+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
线状地物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3.田坎面积计算
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
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2.9数据成果检查(P114)[了解]: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数据成果检查内容包括空间参考系、精度与完整性、逻辑一致性、表征质量和附件质量检查等。1.空间参考系
空间参考系主要涉及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地图投影共三个方面。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采用的地图投影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成果图分幅是否正确。2.精度与完整性检查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精度与完整性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采集、补测的线状地物和图斑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相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成果数据的接边是否符合要求,各个要素是否齐全无错漏。3.逻辑一致性检查
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内容有:数据的组织存储、数据格式、数据文件完整和数据文件命名是否符合要求,线的连续、面的封闭是否满足要求,空间拓扑关系、各个要素图层是否符合要求等。4.表征质量检查
(1)注记检查。权属单位、行政区域、具有方位作用的主要地理名称是否标注。
(2)图幅整饰检查。内容包括图幅比例尺、图幅编号、内外图廓及经纬度注记、公里坐标格网、影像日期、坐标系、高程系、地图投影及分带、接图表、调查人及日期、检查人及日期等是否齐全完整。5.附件质量检查
附件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元数据、原始调查图件及土地调查记录手簿、新增地物补测原始记录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检查(检验)报告、技术总结等。2.10成果整理与提交(P115)[了解]:(1)技术设计书。(2)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3)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
(5)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6)新增地物补测原始记录数据。(7)元数据文件。
(8)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检验报告。
案例样题
土地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项内容:一是土地权属调查;二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目前,该地区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现已基本结束,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主要技术依据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现有成果资料
(1)县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地区市、区(县)建成区土地权属调查成果。(3)该地区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4)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5)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6)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问题] 1.制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
2.根据案例,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
[参考答案]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整体工作主要包括 资料准备、正射影像数据制作、内业解译判读、外业实地核实测量 内业编辑、面积计算、数据成果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 共八个环节,其流程如图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八个环节:(1)资料准备
需要的资料包括:①县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②该地区市、区(县)建成区土地权属调查成果;③该地区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资料;④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⑤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⑥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⑦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等。(2)正射影像数据制作
该环节是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准备工作底图。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的基本工作底图一般以dom为主。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为主,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可采用1∶5万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可根据需要采用1∶2000或1∶5000比例尺,城镇土地调查宜采用1∶500比例尺。(3)内业解译判读
内业解译判读是指根据dom影像纹理、空间和色彩特征对影像上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信息进行判读、判译和判绘,最终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内业原图。(4)外业实地核实测量
主要工作包括图斑范围的核实确认、新增及变化地物的补测和判绘、地类核实确认和数据整理。(5)内业编辑
主要包括数据编辑、图形编辑、数据接边和图幅整饰。(6)面积计算
主要是完成各种图斑与图斑地类面积的计算工作。(7)数据成果检查
数据成果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精度与完整性、逻辑一致性、表征质量和附件质量等检查。(8)成果整理与提交
施工测绘 篇3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绘技术;施工;运用
工程测量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测绘学中重要的分支。随着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工程测量事业的发展,空间技术、电子技术为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加强对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发展及其实际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工程测量测绘技术的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快速发展,GPS测量技术、地面测量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都发生了重要的发展,在工程领域中也大力推广。GPS测量技术能够获得连续的地理三维坐标,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静态接收卫星信息、动态三维坐标是GPS重要的功能,能够改善通视效果。影响提取测量测绘技术是三维信息技术基础,在公路、铁路工程中具有重要的运用,还能够降低工程难度,提高工程质量。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测量测绘技术不断完善,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现代化技术发展中,测量工作标准化、数字化处理技术、自动化数据处理技术等称为新时期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工程测量测绘数据必须精确,一单发生偏差,容易误导工程建设设计方向,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工程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工程测量测绘技术革新,从数字化采集与处理、自动化发展等方面入手,不断的提升测量测绘精确性,为提升工程投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2.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在施工中具体运用
工程测量测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环节中,很多施工工序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不同工程施工需要不同的测量方法,为建筑企业施工提供安全、质量保障。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在施工具体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地面测量,而地面测量仪器是进行地面测量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广电测距仪等,通过这些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能够提升测量的精度,保证工程测量准确性。传统的工程测量程序较为复杂,加上测量工具落后,很难保证测量的精度,而采用专业的地面测量仪器,能够简化测量程序,降低测量难度。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为工程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工程施工测量中重要的技术,而工程地形图、工程图是测绘技术的主要工作方向,测绘技术工作周期较长,对测量人员体力、脑力都具较高的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专业的软件系统,结合了数控技术以及野外采集功能。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利用专业的测绘技术,获取相关的工程数据,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数字化测绘技术集数据收集与处理功能,保证工程数据的精确性,为工程施工提供质量保障,同时建立专业的信息库,为后期施工检测等提供数据支持。
2.3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所谓的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测量设备,利用数字成像技术,将测量、拍摄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模拟分析,得出成像资料。可以说,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测量难度较大、地形复杂的工程区域使用,能够对工程垂直、水平位置进行客观评价,保证建筑物施工安全与质量。
2.4地图数字信息技术运用。数字信息系统是现代工程测绘技术的基础,测绘信息数据基础上进行模拟处理,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库资源,保证工程测绘信息的有效性,减少测绘开支。其中,利用全球定位技术收集相关的地质测绘信息,及时的了解测绘区域中的地质情况、地理环境等,保证采集到的信息真实有效。工程信息遥感技术时效性强,测绘方法十分便利,能够实现对空间信息的同步观测,是工程测量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实际工程项目测量环节,对测量结果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没有大比例、高清晰的地图,不妨进行地面数字测图,这也是数字化测绘的一种常用方法。配合相应的辅助技术,可将地图的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2.5 RS技术应用。RS技术将航空摄影技术与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项关键的遥感技术。该项技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兴起,但在工程测量方面属于新的技术形式。该技术为工程测量测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为建立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依据。通过遥感技术,为大面积测绘工作提供便利,实现了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同步观测,提高了数据综合性,在工程测量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2.6数字地球。与传统测绘工程相比,数字地球是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复杂庞大,科技含量和综合性能较高,涉及内容广泛,无论哪个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作业,因此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包括空间技术部门、信息科学部门、地球科学部门等。测绘是信息学及地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对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测绘工作者在工程测量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重要的空间信息,并对空间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形成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信息源,客户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即可获取重要的信息。
总结:工程测量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但同时也给工程测量测绘人与提供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工程测量测绘技术正向着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但还必须加强技术开发与研究,不断的融入新的技术知识等,为工程测量测绘奠定基础。
测绘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在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方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般来说, 施工放样的精度随着工程的性质、建筑材料和结构、施工方法等因素而发生改变。建筑物的放样是根据施工控制网来进行的, 其精度要求可根据测设对象的定位精度及施工现场的面积大小, 参照有关测量规范加以规定。
假设设计允许偏差为U0, 测量工作中的允许偏差为U1, 施工允许偏差为U2, 构件加工制造允许偏差为U3 (如果还有其它重要的误差因素, 则应增加项数) , 若假定各工种产生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抵消, 则按误差传播定律可写出:
Uundefined=Uundefined+Uundefined+Uundefined (1)
式中只有Uo是己知的, U1、U2、U3都是未知数。这时常采用假定各未知数的影响相等, 即“等影响原则”进行计算, 然后把计算结果与实际作业对照, 必要时作适度调整 (即不等影响) 后再计算, 如此反复直到误差分配比较合理为止。
假定
U1=U2=U3 (2)
则
undefined
由 (3) 式求得的U1是分配给测量工作的最大允许偏差, 需把它缩小K倍才得中误差Mf, Mf可作为制定测量方案的精度依据。现实T程中, U1、U2、U3三种偏差实际上不一定按偶然误差规律出现, 所以这时在计算中误差Mf时, 宜把K值取得稍大一些, 如K=2-3时, 则
undefined
2 施工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 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 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了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则为细部测量的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应用, 是地面测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子经纬仪具有自动记录、自动改正仪器轴系统差、自动归化计算、角度测量自动扫描、消除度盘分划误差和偏心差等优点。全站仪测量可以利用电子手簿把野外测量数据自动记录一下来, 通过接口设备传输到计算机, 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测量数据的自动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 还可以把由微机控制的跟踪设备加到全站仪上, 能对一系列目标自动测量, 即所谓“测地机器人”或“电子平板”野外直接图形编辑, 为测图和工程放样向数字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激光水准仪、全自动数字水准仪、记录式精密补偿水准仪等仪器的出现, 实现了在几何水准测量中自动安平、自动读数和记录、自动检核测量数据等功能, 使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激光准直仪和激光扫描仪在高层建筑施工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仪器。
国产JDA系列多功能自动激光准直仪, 具有6种自动保持精度的基准, 可用于高层和高耸建筑的轴线测控;滑模测偏、测扭、水平测控;构筑物与设各安装放线控测;各类工程测平, 结构变形观测等。陀螺经纬仪是用于矿山、隧道等工程测量的另一类主要的地面测量仪器, 新一代的陀螺经纬仪是由微机控制, 仪器自动、连续地观测陀螺的摇动并能补偿外部的干扰, 观测时间短、精度高。
2.1 全站仪的应用
全站仪是指在一个测站上能同时完成角度和距离测量, 并且立即可以计算、显示出待
定点的坐标与高程的仪器。
由于全站仪一次观测即可自动获得水平角、竖直角和倾斜距离三种基本观测数据, 而且机内还具有较强的计算功能, 测量时, 仪器可以自动完成平距、高差、坐标增量的计算并显示在液品屏上。
配合电子记录手簿, 可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输出测量成果, 使测量工作大为简化。
2.1.1 全站仪的几种测量方法
(1) 后方交会测量
如图l所示, 全站仪安置在一待定点上, 观测两个以上己知点的角度和距离, 并分别输入各已知点的二维坐标和仪器高、棱镜高后, 全站仪即可计算出测站点的坐标。
(2) 对边测量
如图2所示, 在任意位置设站, 分别瞄准两个目标棱镜并观测其角度与距离, 全站仪即可计算出两目标点间的平距、斜距、高差和坡度;若全站仪在已知点上设站并且正确设置了后视、则还可计算出两目标点构成的边的方位角。
(3) 悬高测量
如图3所示, 要测量某些不能设置棱镜的目标的高度时, 可在目标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安置棱镜, 并输入棱镜高hl, 瞄准棱镜并观测后, 再瞄准被测目标, 全站仪即可是显示被测目标的高度H。
2.1.2 全站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作为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测量仪器, 全站仪了具有与光学仪器同样的要求外, 还应注意:
(1) 运输仪器时应有防震垫, 或由专人保管, 以防动和冲撞。
(2) 旋转照准部时应匀速旋转, 切忌急速转动。
(3) 没有滤光片时不要将望远镜镜头对着太阳, 以免损坏内部电子元件。
(4) 全站仪若出现故障, 应立即停比使用, 并将电池取下, 找专业人员维修。
(5) 应尽量避免在潮湿的下雨天使用全站仪。
(6) 高温天气作业时, 为保证仪器的使用寿命, 应给仪器撑伞以遮挡阳光直射。
(7) 长期不用的仪器应定期通电, 一般一月一次, 约一个小时, 电池应定期充放电, 以保证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8) 为保证全站仪的精度, 作业时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棱镜组, 并正确设置好仪器的各项参数,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激光铅垂仪的应用
激光铅垂仪足一种供竖直定位用的专用仪器, 适用于高层建 (构) 筑物的竖直定位, 它主要由氦、氖激光器, 竖轴, 发射望远镜, 水准器和基座等部件组成。能够使测量人员快速地进行放样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高层建筑竖直定向施工中, 可在定向部位的底部的中央设置仪器井, 将激光铅垂仪同定安置在井中, 进行投点时, 在工作平台上中央安置接收靶, 仪器操作员打开激光电源, 使激光束向上射出, 并调节望远镜调焦螺旋, 使接收靶得出晴晰的接收光斑, 然后整平仪器, 使竖轴垂直后, 当仪器绕竖轴旋转时, 光斑中心始终在同一点或画出一个小圆, 在接收靶处的观测员, 记录激光光斑中心在接收靶上的位置, 并随着铅垂仪绕竖轴的旋转, 记录下光斑中心的移动轨迹, 其轨迹一般为一个不圆, 小圆的中心即为铅垂仪的投射位置, 施工人员可根据此位置定位。
3 结语
现代的建设工程施工中, 测量是一项重要工作, 是各施工阶段中的先导性顺序, 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因此, 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是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奇峰.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 (05) .
[2]李明.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0 (26) .
施工测绘 篇5
A.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加权平均值 B.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算术平均值
C.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最小值 D.单位成果质量得分的最大值
50.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检查项中,属于“地理表达”质量子元素检查内容的是()。
A.要素关系 B.注记配置 C.符号配置 D.几何异常
51.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单位成果质量评定等级为良级的,其质量得分S的分值应为()。
52.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原图内的地物要素变化率为()时,宜进行修测更新。
A.5%-30% B.10%--40% C.15%--50% D.20%--50%
53.根据《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下列事项中,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范围的是()。
A.公开或泄露会使保护国家秘密的措施可靠性降低或者失效的 B.公开或泄露会削弱国家局部军事防御能力和重要武器装备克敌效能的 C.公开或泄露会对国家军事设施、重要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的 D.公开或泄露会对国家安全警卫目标、设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
54.根据《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使用基础测绘成果申请条件的是()。
A.有明确、合法的使用目的
B.申请的基础测绘成果范围、种类、精度与使用目的相一致
C.符合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及政策
D.有相应的测绘资质
55.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储存环境要求是()。
A.温度选定范围为-5oC—0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15%--25%
B.温度选定范围为10oC—15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25%--35%
C.温度选定范围为17oC—20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35%--45%
D.温度选定范围为20oC—23oC,相对湿度选定范围为35%--45%
56.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磁带应当放在距钢筋房柱或类似结构物()cm以外处。
A.5 B.10 C.20 D.30
57.测绘工程费结算的主要依据是()。
A.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 B.测绘工程产品价格
C.测绘合同 D.测绘工程成本预算
58.按照《测绘合同》示范文本,乙方向甲方交付全部测绘成果的时间是()。
A.测绘生产工作完成后 B.测绘成果验收通过后
C.测绘成果整理结束后 D.测绘工程费结清后
59.根据《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下列关于管理者代表职责,权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60.根据《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质量手册必要组成部分的是()。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材料
61.下列项目目标中,不属于测绘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目标管理内容的是()。
A.成本目标 B.工期目标 C.质量目标 D.投资目标
选 D
62.根据《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三维建筑模型数据组成部分的是()。
A.空间几何数据 B.影像纹理数据 C.相关属性数据 D.地名地址数据
63.根据《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下列地图质量差错中,属于大错误的是()。
A.符号(等级)、注记(字体、字号)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关系不清
B.重要专题内容的分区、分类、分级等出现重大科学性的差错
C.普通居民地符号、注记的差错
D.境界线综合不当,描绘变形超限
64.根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下列测绘生产成本费用中,不属于直接生产成本的是()。
A.期间费 B.运输费 C.材料费 D.工资
65.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设计审批依据的是()。
A.设计策划文件 B.设计输入文件
C.设计评审报告 D.设计验证报告
66.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项目设计书组成要素中 属于“设计方案”内容的是()。
A.已有资料情况 B.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C.引用文件 D.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67.下列单位中,负责测绘技术设计文件审核的是()。
A.承担测绘生产任务验收的单位 B.测绘任务的委托单位
C.承担测绘技术设计任务的单位 D.承担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
68.在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配置生产设备资源时,下列测绘仪器设备中,通常不会选择的是()。
A.全站仪 B.水准仪 C.GPS测量系统 D.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69.测绘单位为实施测绘下跪门质量管理进行质量管理岗位配置时,质量检查员岗位分()级设置。
A.1 B.2 C.3 D.4
70.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测绘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主要决定因素的是()。
A.工作内容 B.项目工期 C.合同价款 D.技术要求 71.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测绘生产进度拖延直接原因的是()。
A.进度计划编制的失误 B.生产实施过程的失误
C.进度监控方法的变化 D.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7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测绘生产质量控制基本依据的是()。
A.技术标准和规范 B.项目合同文件
C.技术设计文件 D.技术总结文件
73.根据《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下列关于测绘生产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下工序有权退回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上工序产品
B.关键工序,重点工序应设置必要的检验点
C.不合格品经返工修正后应重新进行质量检查
D.过程检查完成后应及时编写质量检查报告
74.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在人员稀少,条件恶劣地区乘车作业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作业车载货不得超重 B.加固作业车可单车作业
C.作业车应有双备胎 D.气压低时作业车应低档行驶
75.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下列常见病中,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不必一经发现即立即采取治疗措施的是()。
A.紫外线灼伤 B.感冒 C.高原反应 D.冻伤
76.根据《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认定内容的是()。
A.生产单位合法性 B.数学基础符合性
C.数据资料完整性 D.数据内容符合性
77.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下列技术人员中,对技术总结编写质量负责的是()。
A.技术总结编写人员 B.技术总结审核人员
C.技术设计编写人员 D.技术设计审核人员
78.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任务安排与完成情况”应在技术总结的()部分说明。
A.概述 B.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C.成果质量说明和评价 D.上交成果及其清单。
79.下列关于测绘技术总结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用户合理使用成果提供方便
B.为测绘单位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C.为测绘技术标准制定提供资料
D.为测绘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80.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关于质量问题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验收判为合格的批,测绘单位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不需要复查。
B.过程检查、最终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改正,直至检查无误为止
C.验收工作中,当对质量问题的评定存在分歧时,由测绘单位总工程师裁定。
D.经验收判为不合格的批,要将检验批全部退回测绘单位处理,再次验收时不需要重新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2个或以上对,最少有一个错)
81.根据《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入库前检查的依据包括()。
A.数据库设计中对数据的技术要求 B.数据生产技术设计书
C.数据生产技术总结 D.数据生产的数据检查报告
E.数据库测试报告
82.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下列文件中,属于测绘技术设计文件的有()。
A.项目设计书 B.专业技术设计书 C.设计评审意见
D.设计审批意见 E.技术设计更改单
83.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下列内业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有()。
A.配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B.按消防规定配备灭火器具
C.划设专门的吸烟区域 D.保持安全出口和通道畅通
E.配备专人管理和检修用电设施
84.编写专业技术总结时,下列文档资料中,应当在“上交测绘成果(或产品)和资料清单”中说明的有()。
A.测绘项目合同 B.项目设计书 C.专业技术设计书 D.专业技术总结
E.质量检查报告
85.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单位成果质量评定为不合格的情况()。
A.单位成果中出现A类错漏 B.质量子元素质量得分小于60分
C.高程精度检测粗差比例超过5% D.平面位置精度检测粗差比例超过3%
E.相对位置精度检测粗差比例超过3%
86.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下列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错漏中,属于B类的有()。
A.基本定向点残差超限 B.像点量测误差超限
C.内定向超限 D.控制点的布设不符合要求
E.高程多余控制点误差超限
87.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下列关于公开地图比例尺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中国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00万
B.省、自治区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50万
C.直辖市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25万
D.辖区面积小于10万平方千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20万
E.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图比例尺不限
88.下列标准中,属于2000版ISO9000族标准核心标准的有()。
A.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B.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C.ISO 9002 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D.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国土测绘中的测绘技术分析 篇6
关键词:国土测绘;测绘技术;RTK
国土测绘中的测绘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朝向精确、精准的方向发展。我国通过测绘技术管理国家土地,优化土地的应用。测绘技术应该科学的测量国土土地,规范国土的范围,以免由于测绘不准确而引发纷争。国土测绘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在测绘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国土测绘的水平,体现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重要性。
一、国土测绘中的RTK技术
RTK是国土测绘中的新技术,主要以GPS技术为基础,实现精准测绘。RTK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准确的精度,还能有效控制误差范围,提升国土测绘的水平。着重分析国土测绘中的RTK技术,如下:
1、控制测量
国土测绘中的传统测绘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测绘误差,增加国土测绘的压力。RTK技术的操作简便,控制能力强,其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城市测绘、土地测绘等。RTK技术中,测绘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测绘结果,根据RTK的实际情况,实行准确的测绘,降低人力测绘的工作压力。RTK技术在国土测绘中,测绘人员可以随时观察测绘数据,待获得符合标准的测绘数据后,直接停止即可,大大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工作负担。
2、地形测图
RTK在地形测图中,只需要一位测绘人员进行操作,不需要大规模的测图操作[1]。首先测绘人员将RTK仪器安放在被测的国土地点,仪器在1s内就会收集地貌信息,包括地貌中的碎石信息;然后测绘人员在仪器中输进特殊编码,就能得出所需要的测绘数据,传统地形测绘还需要进行点间通视,而RTK可以直接获取测图信息,有效节约的测绘信息;最后测绘人员在仪器上接入外界设备,如电子手薄,导出RTK收集的地形图以及各项测绘数据。RTK在国土测绘的地形测图方面,已经应用在航海、铁路等多个领域。
3、用地测量
RTK在国土测绘中辅助用地测量,属于一项精准的测绘技术。国土测绘中涉及到多方位的信息,通过RTK测量用地,同时规划出国土用地的具体情况。RTK能够根据国土测绘的需求,测量各个用地范围的界限,也可以采取动态化的用地测量,标记国土用地的坐标,合理控制RTK在国土测绘中的精度,有利于提升测绘技术的应用效率。
综上所述,RTK技术在国土测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改进测绘技术的应用,跟上现代技术的发展速度,体现了RTK技术测绘的优势。RTK技术提升国土测绘的精准度,属于一项效益较高的测绘技术。
二、测绘技术在国土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管理是国土测绘的主体,各类先进的测绘技术对国土测绘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体现出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由此加强土地管理的力度。分析测绘技术在国土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如下:
1、地籍测绘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需要进行精确的测绘,根据国土土地的具体情况,划分土地之间的界限,按照土地管理的具体资料,先登记国土土地的信息,再为土地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保障地籍测绘的准确度[2]。土地管理对地籍测绘数据的需求度较大,必须利用测绘技术收集土地管理的需求信息,促进地籍测绘的准确应用。
2、划定土地使用范围
土地管理中的国土测绘,需要具有土地使用权的群众参与测绘技术,以此来保障国土土地管理的实践性,防止超出使用权的界限,防止发生土地纠纷问题。土地管理中的地籍测绘,该应具备详细的测量行为,存储测绘数据并为后期土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以便土地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免土地开发冲击使用群众的基本权益。
3、国土测绘预测
国土测绘预测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土土地的整体特点明显,测绘技术使用前期,需要全面了解土地的情况,统一预测土地管理的下一步测绘工作,通过测绘预测,在土地测绘前期规划测绘技术,明确测绘技术的工作内容,提前分析预测出的测绘工作是否具有可执行的价值,如果证实该项目确实具备测绘的必要,才能执行土地测绘,尽量精简测绘技术的步骤,避免影响测绘的效果。测绘技术的实践性较强,土地管理中先进的测绘技术存有本质性的改变,不仅仅是表现在精度和准确性方面,更是具备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测绘依据,协助土地管理完成决策。
4、土地测绘的控制
土地管理的最后阶段,收集测绘技术的各项信息,根据国土测绘的过程,整理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数据资料。土地测绘控制阶段的文件资料,大部分需要交由监管机构处理,监督土地管理内的工程建设,保护国土土地。土地测绘的控制阶段,测绘技术趋于成熟,其在土地管理中存在极大的价值,提升土地管理的水平。
三、国土测绘中测绘技术的发展
国土测绘中的测绘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类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需要达到科学的标准,规避测绘技术中潜在的细微误差,促使国土测绘的结果更加准确[3]。根据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状态,提出此项技术的发展建议。
第一完善测绘技术,国土测绘中的新技术越来越多,诸多技术并未达到成熟的状态,国土测绘的过程中还需完善此类技术,强化新技术的实践性。国土测绘单位还需进行全方位的新技术管理,提倡技术的实践应用,改进测绘技术中的不足点。
第二推进测绘技术的创新发展,全方面、多角度的应用在国土测绘中。具有创新价值的测绘技术,能够为国土测绘提供标准的测绘服务,既可以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又可以完善国土测绘,发挥创新测绘的作用。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土测绘面临一系列的压力,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准度,才能保障国土测绘的稳定性。国土测绘中比较常用的是RTK技术,用于规范国土土地管理中的测绘,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站在国土测绘的角度分析,测绘技术需要具备准确、可靠的优势,才能达到国土测绘的标准,以免出现测绘误差。
参考文献:
[1] 张静.国土测绘中的测绘技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08:390.
[2] 王东红.浅谈新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8:195.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绘问题探讨 篇7
一、施工前测量工作的重点
(一)交接测量控制点。
进场后,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好相关勘测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给定的测量控制点,经三方确认无误后,施工单位将按照建设单位给定的控制点在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在今后各个方位均可引入校定的施工控制网。重点保护好原始测绘点,并以其控制网作为定位放样的参考依据,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及主要控制要素点是设计图纸的一部分,是开展施工测量工作的依据,因此现场认领各控制原始点及时组织好签署交接手续,并按合同的要求对其各点位进行有效保护,保证控制点位保留期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并形成资料上报监理单位复检归档。
(二)编制好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随着施工测量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及现代专业测量仪器的普及,测绘人员并不像过去只靠设计单位提供的轴线控制点或定线控制点简单地测量放样,已转化为在设计单位所交部分控制(平面、高程)柱基础上,认真分析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场地区域内综合编制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合理建立施工控制网。因为做好详实的技术方案,确定好控制网的合理精度,直接影响到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纵向、横向的连接精度。为配套工程项目做好扎实的坐标尺寸、距离等可靠数据。为此掌握好测量工程中,任何引起放样定位出现偏差和误差原因,将在方案中应十分注意,论述清楚,并能够利用学到的测量知识加以校正,认真做好测量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测量方案了解工程的全过程,使测量工程达到可操作性、适应性、计划性、时限性、预见性。在方案中,通过对施工的精度和限差以及偏差矫正的计算分析决定采用什么测量方法,以保证达到该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在方案中为达到此目的,重点编制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整体建筑物及构筑物周边环境描述要完整真实,各相关建筑群体设计图纸要求的测量精度指标;二是原始测算点依据要明确,工程设计数据的来源要讲明,控制网基准系统要清晰准确;三是把编制本方案的设计图纸依据,包括测绘勘察给定的文件,交接时办理相应手续、编号,建设单位的指令文件提供要清楚;四是对设计文件给定的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网的具体精度转化为控制网内计算数据,包括指定的使用仪器精度,在方案中主要把平面控制设计精度、高程控制测量设计精度、放样精度应详细编制在方案中。经过各级部门的审批,合格后才能进行实地布设控制网,才能做到施工测量的控制管理。
(三)认真熟阅设计图纸。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测量人员必须翔实设计图纸内容。在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尤其与施工测量工作相关数据,要认真阅读,重点是各建筑物、构筑物平面位置,线位关系、标高,关键是地下构筑物及配套工程与市政网络的高程及距离尺寸等等。对图纸标注不明确或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整理,形成文件上报监理单位,提请设计单位予以澄清。
二、施工放线的测量
(一)确保测量资料与工程同步。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控制网建立后,采用方格控制网比较实用。简单的讲是依据控制点(平面、高程)通过测量仪器(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准仪)将测量施工方案把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据,释放到施工现场,为预防在放样中使用测量数据有偏差,因此必须保证施工测量所使用数据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要认真对待。其方法是每道工序实施前,必须要求对此项检验批文件先行,其检验批所对应的主控项目。尤其是数据、尺寸、精度要一一核实无误后,经批准方可实践操作。其优点有:一是确保自检内容明确,检查内容具体;二是时为相关单位复检提供了可靠数据,资料文件先行,重要的意义就是对测量工作的有效的控制管理,偏差校正在先,保证其对于修建的各种构筑物起到准确控制作用。
(二)做好各阶段的施工测量工作。
只有保证了各阶段的施工测量工作,才能够谈其他的建设工程。顺利进行测量控制网,施工放样,验收测量,包括沉降检测在内的变形测量,其精度都是确保施工线路、建筑物结构等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施工测量专业控制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认真地做好各阶段的施工测量工作,才能避免由于测量的失误给建设工程造成不可逆性的重大损失。在长期的测量工作中,采用施工方格控制网应用于各阶段测量施工中,比较实用,自检也比较方便。采用此施工测量方法,必须在测量方案中对该工程整体施工过程统筹考虑,实践中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统,尽量将其坐标轴与建筑物主轴方向一致,这样可大大减少设计点位的坐标计算。为了充分利用施工方格控制网,在布设时尽量做到和总平面图相匹配。惯例上看,建设单位很难提供较准确的地形图资料,这样就需要测量工作人员采用以总平面图布置时已明确的拟建建筑物定位法,实地现场放样,对放样成果必须坚持“有放必复”“有复必报”测量成果之制度。由于测量产生的误差的原因很多,为此坚持“有放必复”是非常重要的,要想避免放样出现偏差,就必须分析能够造成偏差的原因。概况起来主要是:一是视距读数误差;二是竖直角测量误差;三是标尺倾斜误差;四是大气折光误差。不管是观测仪器的结构不十分完善所造成的误差,还是人身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出现的误差,只要坚持“有放必复”的制度,就能减少人工观测的误差和仪器不准而出现的误差。
施工测绘 篇8
近年来, 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 不管是政治、文化还是经济的发展速度都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 而建筑行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先行业, 所以它的发展更是处于瞩目的地位。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施工技术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这成为了人们探讨的重点问题所在。特别是对于刚刚被建筑业采纳的测绘技术, 它的应用是我们国家建筑业发展的又一个起点, 它能够进一步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当然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测量中, 人们对于测绘技术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而目前在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依然做的存在很多的不足。面对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 怎么样去更好的改进测绘技术的运用, 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也是促使建筑行业走向另一个发展高峰的关键点。
1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述
要了解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 首先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详细的概述, 建筑行业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精确的测量, 以下是我们作出的论述。
1.1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面对建筑行业这个比较精细的行业, 它的测量技术的掌握是人们施工的关键, 在建筑工程中测量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 在施工之前要建立具体精确的施工体系;第二, 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建筑物的的具体落实方位进行仔细的测量;第三, 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必须去合理的安排施工机械的摆放位置;第四, 在工程完了以后的测量, 要对所作出的成果进行检验, 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结束;第五, 在施工中必须要对施工建筑物周围的建筑进行精确的观测, 从而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碰撞。
1.2 建筑工程测量的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繁琐但是重要的事情, 因此要求就比较严格, 首先第一步就是必须对所要施工的建筑的具体方位进行一个具体的定位, 从而更好的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 也是为了能够保证以后的测量工作能够被更好的联系在一起, 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的最开始的一步,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他决定了施工的成败, 此外它也是竣工之后工程师进行验收的主要内容, 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施工的效率。因此, 在测量之前, 施工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严格的督促, 尽可能的把精度提高, 从而保证施工尽快完成。
1.3 建筑工程测量的特点
1.3.1 技术难度较大
建筑施工与其他工程相比而言, 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首先在测量的时候受天气、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再加上有的建筑物它的高度是十分高的, 这就给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同时测量的结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误差就比较大另外, 高层建筑物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有的造型是十分奇特的, 那么在修建的过程中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大, 再加上在高空测量的难度本身就比较大, 这就给测量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最后就是在摆设测量仪器的难度也较大, 对于建筑物的不同态势, 就必须要安装相应的先进测量设备来安装测量仪器。
1.3.2 精度的要求较高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因为建筑物的修建是要被人们使用的, 那么它的安全性必须被保证。这就使得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对建筑物的方位、落脚点、与其他建筑物的间距等都进行高度精确的测量, 只有这样施工才能更加顺利, 也就是说建筑工程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比较高。
2 现代测绘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 GPS (全球定位系统) 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GPS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 它慢慢的被人们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 它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建筑施工的定位, 从而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它可以免除人工进行测量所受到了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 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测绘技术, 它的应用对于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2 GIS和RS技术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在当前我们国家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建筑施工中, 不仅仅是定位系统, GIS和RS能够更好的对建筑施工进行监控和测量, 这对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此对于它的施工技术的改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特别是测绘技术的引进, 它不仅仅提高了建筑行业施工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这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领欢.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5) .
[2]沈春光, 郑成娟.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09 (18) .
[3]马琛.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08) .
[4]王丹.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J].测绘通报, 2003 (04) .
[5]王超, 雷成威, 郑伟.浅论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0 (26) .
施工测绘 篇9
水利施工工程建设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非常重视,每年都有较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马[1]。水利施工工程是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在位置相对偏僻的地区,施工工程中的测绘技术的控制点很难准确找到,相关设备也相对较少,这使得水利工程的测绘数据获取难度非常大[2]。虽然我国近些年不断对水利工程测绘技术水平进行拓展,但是在具体施工中,水利工程建设经常面临着测绘手段单一等更为严峻的挑战[3,4]。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因地貌、地形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初步设计的测绘方案在具体实施中需要进行适当修改与完善,才能在实际的施工中得到更好的测绘结果。因此,水利施工工程测绘技术是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测绘设计中,工程地理位置、测量技术、测量范围等参数都可直接影响到水利施工工程中测绘的结果,这些条件都是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准确度和时间的重要参数,且测绘的设计管理也直接影响了测绘结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6],为我国水利工程中测绘过程中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
现阶段水利工程测绘过程的定位技术基本满足了我国对水利工程的测绘要求,但目前水利工程中的定位测量主要用的是载波相位时差分原理[7],受水利工程自身结构及测量中随机噪声误差的限制,测距码差分GPS仅可满足m级动态定位需要;载波相位测量噪声误差远低于测距码,在静态相对定位中已实现较大的精度,但对测绘数据进行求解需进行长时间的静止观测,数据需事后处理,这限制了该方法在动态施工测绘定位中的应用。现阶段水利施工的定位测绘原理是通过接收机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将观测数据及测站坐标信息传送给用户站,同时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闸门、渠道、堤坝等建设[8]。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测绘设计行业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都有明显提高,已成功实现CAD化,一些软件还要求提供地面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支持[9,10]。建立测绘、设计、施工、后期管理一体化的数据链,减少数据转抄、输入等中间环节,是水利工程测绘设计内外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影响水利测绘设计技术发展的瓶颈所在[11,12]。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测绘技术,对施工现场位置及测量时间的精度要求都很高,在现阶段测绘设计的实施中,由于定位测量大多对静态的测量精准度高,对动态的测量易导致水利工程测绘过程的定位测量精准度降低、效率下降且操作繁琐等问题。
为此,本文以长沙水利施工工程中的测绘过程为例,提出一种优化的定位技术对长沙水利施工工程中的测绘过程进行动态测量。由于长沙的水利工程大多建设于偏远的深山中,地形相对复杂,植被覆盖也较多,所以可进行定位的控制点相对较少,相应的定位仪器在测绘过程中的安置也有很大的难度,这些不利因素为长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麻烦。新提出的优化定位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其通过对长沙水利工程的环境及地理位置进行相关评估,建立定位技术优化测量模块,可得到合理化的设计测量方案,从而改善水利工程测绘的精准度及工作效率低的弊端。仿真试验表明,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的优化定位方法,在现有的工程定点定位中,可有效解决测绘过程的精准度低及操作繁琐等问题,提高定位测量的精准度并使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化的降低,为国家的经济及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 现阶段水利工程测绘过程的定位测量技术分析
1.1水利工程及水利工程的定位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因其污染小、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工程主要的工作包括对各种水工结构物,比如水坝与河海堤防、给水管网与集水管网,生态永续以及洪水等提供科学的管理。其中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的定位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推广则有待进一步开展,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特有的地形及环境条件,例如工程区域常位于深山峡谷,对可见卫星信号的接收有困难,以及对水利工程测绘过程的定位精度存有疑虑、对目前定位技术的进展了解不够等。利用实时相位差分技术(RTK)通常在几分钟内就很容易达到±10~±20m的定位精度,完全可以满足水工建筑物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因此,在静态环境条件允许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应采用实时施工测控,在整个施工区域内,选定2~3个定位固定点作为施测系统的基准点,在施工期内进行连续观测。
从目前水利工程中测绘过程的定位精度来看,通过采用必要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定位测量过程进行优化,定位精度达到±1~±2mm是不困难的。因此,只要环境条件允许,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定位技术配合一些改进方法,对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将有积极意义。在三峡大坝早期围堰合拢时,定位实时测量技术曾在合拢口形态和水文特性的测量中得到应用,但其实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型水电工程施工规模很大,构筑物繁多。因此,传统的测绘过程中定位作业任务重,内容复杂,需要一支较大的队伍承担此任务。通常,施工测绘必须建立多级控制网。逐级布设的控制网精度损失严重,受各种构筑物建设环节及位置所限,布网较困难。此外,控制网定期检查和复测的工作量也很大。
1.2现阶段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的定位技术分析
现阶段的定位技术主要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施工测绘过程中主要采用距离交会法,在现阶段的定位测量中,通常采用固定坐标测量技术及三维定位技术来进行准确测量。在固定坐标与三维定位坐标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来满足测量控制的要求,从而改进观测效果。其现阶段定位原理如图1所示。
其中,G1、G2、G3为定点采集信号。在施工项目中待测点为Q,设置定位接收机的参数,使其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多个信号点,通过对测绘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来取得卫星信号与施工现场信号接受点的距离。
现阶段的定位测绘技术,必须要考虑定点之间的比值、点间的检测数值以及测量线与线之间的角度等相关参数,而在测绘过程的定位设计过程中,许多参数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定位测绘技术设计的工作量相对较小,而且定位控制的设计的灵活性也相对较强。
2 长沙水利施工工程中测绘过程的优化定位技术研究
2.1长沙水利工程定位技术的特点
长沙水利工程中,用优化的定位测绘方法对动态测量进行准确测绘检测,首先需要双频动态解求整周模糊度,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定位坐标,根据给定的坐标转换参数,给出任务要求的坐标系内坐标,最后对坐标的精确度进行评定。提出的优化定位测绘技术中,考虑定位技术的优点是不用考虑地点、时间、地理条件、气候等客观问题的影响,其可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勘探、设计、施工和检测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优化定位测量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定位与控制工作的进行,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的时间。在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优化定位技术相对于常规测量的主要优势有:
1测站间无需通视。在水利施工工程测绘过程中,针对测量的条件,测量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点位相互通视会直接影响测量的效果,增加测量的难度,尤其是在线控制中,定位测量无需测站间相互通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点位,使得选点工作更加灵活方便。
2测量时间减少。随着定位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在进行定位测量检测时,对测量的准确性及时间定位要求较多,需要提高测量的时间,加大工作的效率。
3测量操作简单。定位测量系统中,自动化的程序越来越多,使得操作高度智能化 ,测量检测人员只需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后开机,接收机即可进行自动测量及检测并且记录。
在定位技术的应用中,对于水利工程的测绘控制,首先需要遵循定位技术的相关操作规范,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在测量管理中相近的定点需要进行进一步测量,这种操作能够提高定位控制测量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在测量参数逐渐增加的的前提下,其检测能力将会不断地下降。定位测量的数据处理包括基线解算和网的平差两个部分。数据测量的质量和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只有在数据处理后才能反映出来。
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测绘过程中,定位测量技术因此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例如,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小浪底工程等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都用到了定位技术。定位技术的动态测量中,选点是关键,点的定位对于保证测绘结果的精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选点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和了解有关测区的地理位置、标架、标型的完好状况等,这都是做好选点的关键。
2.2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定位技术改进措施
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的定位技术需要配合施工控制的实际测量,水利工程的重要测量点选定可分为三个等级。在施工范围外选择关键控制点,根据所需要的控制点,组成不同类型的定位点控制网,对这些控制点分别进行定位检测和内业平差处理,最后得到在不同的定位点控制网中控制点的坐标和点位精度,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定位点控制网的距离参数。
在长沙的水利工程测绘过程设计中,需要边点混合式的布网,边点混合式是在边连式和点连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测量点设计形式,在相邻同步图形之间存在公共基线或者是公共点。边点混合式具有边连式的可靠性优点,同时也具有点连式快速移动的优点。在此网型中,也可以一个或多个流动站单独测量,在内业中剔除无关的基线。其边点混合式分布图如图2所示。
在长沙水利施工工程的测绘过程中,水利工程定点测量技术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很高,可采用载波相位时分差技术进行改进,使得对控制点的定位误差非常小,只有0.4~1.4cm,测量技术的精度有4cm+0.3%,并且使用定位测量技术观察站间,可单独测量管理,不需要通视,在传统的测量手段中一定要维持检测站间较好的检测环境,但改进后的定位测量技术就可以忽略这个条件,以最小代价进行计算,为水利工程提供方便。
在测量之后,还要进行重复基线检测,重复基线是指对同一条基线在不同的时段进行观测得到的结果,规范对重复基线较差有严格的规定。当其较差满足规范规定时,说明基线的测量和解算合格。在长沙水利施工工程测绘过程中的定位优化测量中,关键因素是精度和效率两项,掌握这些测量点并且在联系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和工程项目测区的特点之后选取定位优化测量的网型和方法,会更切合实际,也会显得更加容易。
3 仿真实验
定位技术测量工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测量点和监测点的准确度上,这与常规测量有很大的不同。在移动测量点的定位测量工作中,要做到在正常点位进行测量,监测点在不同的测量点上进行实时检测,并安置在系统中心的上方直接对中,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平整;在有风天气中,应将无线进行三方向固定。将新提出的定位优化测量技术以长沙水利设施为例应用到仿真试验中,建立定位测量优化仿真模型,对水利施工工程测绘过程的定位测量技术进行仿真试验。
在相同的长沙水利施工工程测绘过程中,对定位测量技术设计进行比较,将新方法与传统的定位优化前的方法的定点动态测量法精准度进行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对定位技术优化前、后的测量精准度进行比较,新方法比传统方法的定位测量精准度高且更加的稳定。
在相同的长沙水利施工工程测绘条件中,对定位技术改进前、后的测量技术进行比较,新方法与传统方法测量的工作效率比较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对定位优化测量技术测量的工作效率进行比较,新方法比传统方法的定位测量效率更高,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保证。
结论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施工工程的测绘过程设计、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伴随着机遇与挑战,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更广阔的时代。通过对现阶段水利施工工程测绘过程中的定位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对定位点网络设备定点定位进行管理,对测绘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优化研究,本文提出长沙水利施工工程中的定位优化测量技术,通过对长沙水利工程测绘过程的分析评估,建立优化的定位技术模型,描述了长沙水利施工工程中加强对定位测量技术的研究的过程。仿真试验证明,改进的定位测绘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对改善当前测量工作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很有帮助,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摘要:目前,水利施工工程中测绘过程的定位措施在测量管理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测绘过程的优化定位技术,并将其应用到长沙水利施工工程的测绘过程中。根据新技术,在基准站安置1台GPS接收机,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将施工现场数据实时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数据后,实时计算出最优的节点数量和网络组成,并以最小计算代价计算三维坐标,以此为水利工作人员提供精确的样本和准确的数据。仿真试验表明,以长沙水利施工工程中的测绘数据为例,优化定位技术能够有效合理地对水利工程测绘过程进行优化,不仅减少了测绘的工作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测绘精度,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进而促进了水利工程测绘过程中定位技术的发展。
施工测绘 篇10
1 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1.1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是经过航空摄影、野外控制测量、外业调绘、控制点加密等工序, 以直接生成城市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和直接获得地物的三维坐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 其具有影像重叠度大、影像分辨率高的特点, 从而使城市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 遥感卫星技术
近年来, 随着遥感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逐步提高, 遥感卫星技术已成为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发射合理分布的卫星星座,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将达到优于lm的空间分辨率, 并且每隔3~5 天即可提供与反映城市动态变化的详实数据。同时, 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还同时具备了同轨立体成像的能力, 从而可形成无明显时间差的立体覆盖, 保证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获取的准确与可靠。
1.3 数字化扫描技术
数字化扫描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仪, 将城市地图上的模拟空间信息快速转换为数字信息, 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建立GIS空间数据库时, 输入操作简单、快捷、经济, 有利于城市空间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与动态化。
2 城市三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2.1 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技术是利用数字影像原理以及摄影测量原理, 并引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技术、影像匹配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得到拍摄对象的几何信息以及纹理信息。通过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所得到地面高程信息、拓扑信息, 是当前城市三维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1 优势互补, 长期并存
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构成空间对地观测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两大系统各具优势, 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 互为补充、不可替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 航天遥感器的分辨率和几何精度日益提高, 中、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地形图要素的测绘和更新、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三维可视化制图等越来越多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今后, 航空与航天遥感将会进一步优势互补与长期并存。
2.1.2 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发展
当前, 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朝着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的信息快速获取和自动化处理方向发展。建立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实时、自动化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发服务将成为我国空间遥感的发展目标。基于多线阵的立体测图技术、传感器建模技术、有理多项式等天地一体化的几何精度改善技术等将有突破性进展, 卫星影像不仅可用于地表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更新, 而且可实现无地面控制的三维信息的提取和地形测图, 并将形成相应的技术体系。
2.2 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扫描技术 (LIDAR) , 又可细为机载/ 空载激光扫描系统和地面扫描系统两个方向。其中,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它主要包括了激光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 (INS) 等, 在进行航拍时, 由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 (经纬度) , 然后由惯性导航系统 (INS) 测量飞机的仰俯角、侧滚角和航向角, 由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地形。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集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 可同时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 获得地表的数据, 从而可自动、快速获取地学编码影像和大比例尺的二三维高程图。地面激光扫描仪则可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虚拟现实和模拟可视化、施工监测等诸多领域, 具有快速、灵活、高精度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2.3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是一个基于多传感器与多技术所集成的综合系统。典型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主要包括了绝对定位传感器 (GPS) 、自包含内部定位传感器 (INS) , 以及数据采集传感器 (CCD相机) 。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它可用于城市车辆导航、公路及铁路等道路网测绘、人工物测绘、机动交通监测等多种领域。目前, 车载移动测绘系统还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 距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该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数据获取方式, 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 加强团队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很多的问题体现了出来。测绘工作一直就是年龄结构老龄化的, 新鲜的血液非常的有限, 对于新的技术非常的排斥, 这样就导致发展受到阻力。一些新的人员进入了企业慢慢的感觉不能够发挥作用, 很多的转行业, 或者调离部门, 这样专业人才越来越少, 这样的情况太可怕了, 对于行业的发展很不利。
企业应该加强团队建设, 建立定期培训的模式, 尤其对于新员工应该更多地进行关爱。组织培训模式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以前很多的培训工作被认为是一种休假的放松模式, 应该改变这样的模式, 针对于培训进行考核, 考核的成绩直接的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这样能够促进大家认真的学习。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年轻人, 针对于学习好的应该进一步加强培养, 作为未来企业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今天竞争的对象, 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的突破, 也就不会有公司对于市场的控制, 人才战略将影响深远。
4 结论
各种信息化测绘技术及测绘体系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为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从而有力保证了城市发展管理与宏观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发展就是一个探路过程, 上面这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大家一定有了进一步认识, 我相信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向前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摘要:城市建设在当今市政工作的重点内容, 但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城市建设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改进, 但是目前的城市测绘信息化方面的工作显得非常的突出, 这一全新的体系与测绘体系之间的研究是一大热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写了这篇文章, 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探讨, 从发展的角度、遇到的问题、未来的方向等等方面,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测绘,信息化,测绘技术,测绘体系
参考文献
施工测绘 篇11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地质测绘与勘查;技术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广泛普遍的应用,并在根本上提高地质测绘效率,究其根本,在于其将各种高新技术进行了综合,如传感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接下来,笔者将对现代测绘技术的主要组成,种类及其分别应用,优势以及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进行逐个研究。
一、地质测绘技术概述
地质测绘实际上是服务于现代的地质勘查工作的一种测绘工作,它开展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前中后期,目的是为地质图提供高质量,能满足地质勘查测算,地质点的展绘的测绘工作的总称,测绘得到的图形数据在地质勘察的应用如地质特征点的放样与复测,矿山开钻前钻孔点位置的测设,收孔后钻孔点坐标的复测等,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地质调查和矿产侦查能得以顺利进行,此外,它有利于地质勘查的成果图件能得以顺利编制。按地质测绘工作开展顺序依次为,适用于矿区的大小的控制测量总体设计,矿区控制点布设,矿山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根据测绘数据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根据需要展绘特征点的平面坐标或高程点等,根据工程大小以及进展情况,勘探网测量、井下测量、贯通测量等测量工作也会在地质勘查测量的过程中涉及。此外,地质测繪也包括勘探线坡面测量与勘探坑道测量,乃至于钻孔定位、测设与复测等。近些年来,随着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工作实际需要,与地质有关的测量工作也涉及地质点定位与矿区勘界等地质勘查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地质测绘发展的一个重要分界时间点,在这之前由于地质勘查的工具的局限性,用于测绘的仪器主要有经纬仪,平板仪,测距仪,光学,机械仪器等,坐标的计算与测点在图纸上的展绘均为不易。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以GP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方法在测绘中得到大量应用,缩短了测绘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得益于此,地质勘查测绘的效果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二、现代测绘技术的组成
现代测绘技术出现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两种划分。作为现代测绘技术的一个重要构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引领测绘技术迈向现代化,数字化测图成为现代测绘的主要方式,对测绘而言,加宽了其使用领域,提高了其应用价值,加大了其功能齐全度。与传统技术相比,现代测绘中的科技含量较高,但这并非意味对传统技术的全盘抛弃,而是对其进行改进,使之在进行测绘工作时更加简单高效,传统和现代的方法和工具在测绘工作中相辅相成。在信息技术之后,空间技术的诞生成为现代测绘技术获得新突破的标志。现代测绘中得到大量应用的GPS和GLONASS两大卫星定位系统使得空间定位技术走向精准化,同时也为地质测绘提供了便利,也为相关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三、现代测绘技术的种类
1.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是一种全球性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地面粗略或精确坐标的技术。以操作简单易行,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快捷而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测绘既可用于大范围的控制测量也可用于小范围大比例尺的精密测量。与传统测绘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测绘中的时效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保密性等方面。在地质测绘过程中利用GPS接收机和手簿就能快速准确的定位和获取或采集测绘数据,如地质点或者孔位的平面坐标或者高程等,在开阔的高山地更能体现空间定位技术的便捷和高效,它能使测绘数据及时的利用,也使得全天候测绘成为可能。通过假设基站等方式,保证了测绘数据精准和可靠。地质测绘领域普遍认可现代网络通讯与全球卫星定位两大技术的相互融合,因为其融合更具发展空间。
2.遥感技术
在测量中,遥感技术的利用可以实现空间探测地面事物。其科技原理是基于不同物体对波谱的不同放映做出反馈,从而做到对地面不同物体的有效识别。作为一种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除了地质领域,遥感技术同时也在水文,资源环境,以及气象等领域获得应用。通过将卫星遥感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更快速精确收集地址空间与环境信息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和无人区测绘。
3.地理信息技术
作为一种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球的资源状况与环境状况均有较好的反映。将计算机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结合,并加上现代科技方法的处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当前,我国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趋于完善,数字地图上的特征点、线、面被赋予对应的属性,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和检索,实现系统的多样化与智能化。
四、现代测绘技术的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1.空间定位技术(GP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GPS在传统测量学与导航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前者中包括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环境与气象监测,工程变形观测等。后者则包括海陆空三区交通,以及航天测速与运动目标的监控和管理。除此之外,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均有赖于GPS的应用。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GIS作为一种现代测绘的高科技技术,是多种高科技术的结合,无论是空间数据信息的存储到应用过程,还是可视化平台均被涵盖其中。以上技术通过长距离通信手段和ES系统的结合,便能集成GPS实时动态技术,从而使实时导航,实时定位,实时监测与实时分析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测绘工作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也将使测绘工作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目前,GIS技术不仅在我国多种行业得到普及和应用,更是在我国地质勘查领域贡献突出,其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质测绘的发展。
3.遥感技术(R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RS用于测绘技术主要是依靠提高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率,获取更高精确度来获取地面信息。地面影像的实时获取能在地质勘查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多有关资源,气象,环境等方面的宏观信息。同时,RS数据还可对GPS定位遥感信息进行查询。
五、现代测绘技术的优势
1.定位更为精确
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现代测绘技术的地理定位功能显然更具优越性。由于现代测绘技术大多是与网络技术互相融合,在进行空间定位后通过网络技术将其迅速传送至网络系统中去,所以相较之传统技术,现代测绘技术拥有更短的定位时间以及更高的准确性。如此一来,地质测绘人员只需极短的时间,便能对地理位置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后续工作的快速开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2.信息化管理实施更为便利
在地质测绘中,最重要的两项任务是自然地理要素勘察与测定地表人工设施数据,如形状与大小类的参数。此类要素的测定关系着规划部门能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信息地理测绘中地形图这一形式则能较好呈现城市的整体概貌。因此,现代测绘技术对城市信息化管理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六、现代地质测绘技术目前所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实际地质勘查经验来看,测绘技术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可能降低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还会影响整个地勘行业的发展。基于此,立足于如何同时结合多种技术的结合应用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测绘技术的精确度等方面的思考则极有必要。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朝着这方面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与突破。空间技术逐步发展为多制式兼容空间定位技术,定位系统已基本实现多国卫星兼容。适合我国地理环境的定位导航系统也处于完善和发展过程中。GPS,GIS,RS的普及与推广相互影响和促进,其产业规模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地质测绘业也隨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结语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代测绘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势必也将带动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从而为整个地质勘查领域奠基坚固的技术支撑基础。现代测绘技术在促进各项地质测绘工作进展的同时,也需要做到不断深化,并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改进不足之处,改善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国家地质工程事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青岳,陈永奇.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发展方向[J]现代测绘,2003(6).
[3]赵序森,李欣桐.地质工作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2(08).
[4]王余飞,杨红波.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2).
施工测绘 篇12
1 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及作用
1.1 信息化测绘的内涵
测绘学科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测绘立足于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测绘设备以及仪器的创新, 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1]。信息化测绘是在网络环境中为使用者提供各项测绘信息服务,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测绘学科中的实现, 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测绘技术进步的需求。
1.2 信息化测绘的作用
目前, 大部分人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对空间位置进行定位, 而这就需要测绘技术进行空间定位, 例如智能手机中的许多APP都有空间定位功能, 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当地的地理位置、时事新闻以及天气预报[2]。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要依靠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完善, 因此, 推动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 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意味着仍需推动测绘技术的发展, 也说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
2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2.1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之间的理论关系
数字化测绘能够及时利用通讯技术实现信息资料的实时交流, 信息化测绘就是利用这一特征实现测绘信息的共享, 以便进行后期的存储、加工、计算、绘图等一系列工作。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是建立在测绘理论的基础上, 两者有相同的标准。信息化测绘是将测绘结果以信息资料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实时传递, 并将后续存储、加工、计算、绘图等工作在网络环境中进行, 以统一的标准实现测绘信息的有序、规范交流。信息化测绘能够使数字化测绘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时效性。
2.2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关系
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以数字化测绘技术为测绘方法。数字化测绘以地面三角坐标测量以及距离测量为主要功能, 能够实现微距离定位测量。例如, 传统测量中野外测量工作主要使用平板仪、纸质绘图方式,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被数字化测绘技术取代, 自动化、数字化测绘能够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为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差异
3.1 信息采集方面的差异
数字化测绘的主要特征为对输出结果上的数字化, 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 能够利用传统的信息数据, 同时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因此, 数字化测绘对于信息采集技术的要求并不高, 只需要满足输出结果数字化的要求。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信息采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化测绘是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数据采集, 能够保障采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 并以此提高测绘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2 信息产品方面的差异性
数字化测绘是利用自动化测绘技术, 在局域网络的环境下实现对信息产品的生产, 其适用范围比较小。信息化测绘同样是应用自动化测绘技术, 但是在全网络环境下实现对信息产品的生产, 其能够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所以, 信息化测绘是将充足的信息资源整合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4 提高信息化测绘发展的策略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多个领域、多种学科以及多种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逐步向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 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普及, 加快了民用的推广进度。随着测绘学科的不断完善及发展,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以及用户对空间地理位置的需求, 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是必然选择。
4.1 提高信息化测绘服务质量
现代数字化测绘正在不断向信息化测绘转变, 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 但目前仍有不少问题存在, 需要明确测绘技术的辅助作用, 突出测绘技术的积极影响, 强化测绘技术的积极效益。信息化测绘服务质量的提升, 有助于促进测绘学科的长远发展, 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4.2 优化信息化测绘服务保障模式
随着数字化测绘不断向信息化测绘发展, 使得服务保障模式得到一定转变, 也就是被动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但是, 信息化测绘学科的服务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主动服务模式, 而是在空间信息技术模式、产品售后服务模式、产品提供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优化和调整。信息化测绘是立足于数字化测绘的技术上, 通过全网运行模式, 向社会及用户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功能, 能够实现测绘产品转变为地理空间信息资料、将静态生产转化为动态监控以及实时信息资料更新、并且将数字化测绘的局域网转化为全网环境, 拓宽了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 能够实现其在更多领域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宁津生, 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 2013, 32 (2) :5-11.
[2]王博.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进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1 (19)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