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问题

2024-09-24

一体化问题(通用12篇)

一体化问题 篇1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众多学者观点不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城乡一体化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 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 合理布局, 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则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 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 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 缩小二者的贫富差别, 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而生态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 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虽然各观点和侧重点不同, 但是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最主要的应该以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为基础, 这是实现城市和乡村融合的基石, 是众多学者所阐述的一体化的保证和前提, 因此城乡一体化应是涉及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 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支援乡村, 乡村服务城市, 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 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城中有乡, 乡中有城, 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生活, 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和实惠, 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大多数人认为是我国在实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有专家提出取消实行新农村政策, 因为要实行城乡一体化, 农村便会发展到城市, 实行新农村建设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更会阻碍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于是便产生了城市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矛盾的争论。笔者认为,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根本原因在于此观点没有认清楚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更好地和谐发展, 不仅仅包括城市, 也涵盖农村的发展。

1. 实行城乡一体化, 农村不会消失。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无农不稳, 吃饭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无论如何实施, 我国也不会没有农村和农业, 城市也不可能代替农村, 城市和农村是一定同时存在的。

2. 城乡一体化要以农村经济增长为基础。

如果农民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 不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单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城市的反哺不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只有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 在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配合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施行, 使农民收入水平基本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的各种隐形负担才会消失, 才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3. 新农村的建设会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步伐。

新农村建设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 农民素质的提高, 也包含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这样一个新的农村环境, 无论在经济、素质、环境、生活、生态都和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相一致, 新农村建设直接起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由此可见, 实行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二者不矛盾, 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对于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原因, 众多观点比较统一,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过于贫困, 城市和乡村发展极不平等造成的, 因此, 围绕着城乡差距过大又产生若干的争论。

对于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 吴敬琏认为是体制造成的“机会不平等”;孙立平认为是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侧重于城市改革, 而忽略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樊纲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体制和改革的问题, 虽然也有腐败、收入分配不公、社保体制不完善的原因,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几亿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 因此才有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恶性循环;厉以宁则认为城乡不平等的根源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笔者赞同厉以宁的观点, 所谓城乡二元体制, 是指在国家主导下, 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对社会资源区域间 (城乡) 分配不均的制度, 它体现在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体制和现象。

1.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 在资源分配和占有上, 农民名义上虽然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主人, 但对全民所有制的资源基本上没有支配权, 也基本上没有获取过应得的收益, 这种体制使城乡差距扩大。

2.由于体制上的不平等造成制度上的不平等, 使二元结构制度化。国家在财政分配、物资分配、投资分配、知识分配、医疗分配、文化分配等方面都是向城市倾斜, 对农村关注较少, 工资、征地价、教育卫生等方面政策也不同, 这就使农村发展失去了政策性保障, 在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国民待遇, 更大大拉大了城乡差别。即便国家对农村地区加强重视, 也加大了对农民负担的减免, 但是总体上农村贫困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

因此, 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 也只有破除掉这个二元体制, 才能实现城乡经济平等和谐发展。

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在实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有些人过于强调公平而忽略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而有的过重于依托市场的效率力量而忽视了农村经济起飞的客观困难, 这样的路径和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城乡发展存在差异化, 但是更要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省 (市) 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探索更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 承认差异化, 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 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我们要认识到城乡差异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会趋向流动到城市中去, 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让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 它必然扩大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差异化首先要求城市和农村要各自发挥自己的分工作用, 要明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 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以引领我国产业进步、技术进步;同样, 农村应当保证发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安全功能, 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发展安全, 实现农村支持城市。

2. 城市反哺农村, 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 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我们在效率促进资源配置的同时, 要兼顾公平。对于城市和工业, 要反哺支持农村和农业, 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国家也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手段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贫困农村和地区的发展, 加大城市和工业的带动力度, 带动农业产业的转移, 增加农民的收入。

3. 农村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等边缘地区, 只有通过强化自身特色, 实现差异化发展, 才能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升自身在区域中的地位。农村的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更加丰富和独特, 是城市所缺少的, 农村实现差异化发展, 更多的是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率的要求, 应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城乡形态、景观风貌上的特色, 达到对区域性特色资源的独特吸引力, 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4. 重视特色小城镇发展。

特色小城镇一般是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 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比一般的小城市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 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因而发展城乡一体化, 在众多的差异化路径选择中, 发展特色的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减少和消除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可知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在承认城乡差异化, 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的基础上, 城市反哺农村, 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农村更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 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 带动周边农村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二元体制,差异化

参考文献

[1]王景新, 李长江, 曹荣庆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2]潘旭明, 苏力, 李一鸣.城乡一体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J].生态经济, 2008 (7) .

[3]李才.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技, 2009 (6) .

[4]郭蕊.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 2009 (2) .

[5]赵东龙.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 2010 (2) .

[6]胡云.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一体化问题 篇2

1.城乡一体化的背景„„„„„„„„„„„„„„„„„„„„2 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2 3.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3 3.1现存体制机制不健全„„„„„„„„„„„„„„„„„„„3 3.2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各方面表现明显„„„„„„„„„„„3 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3 3.2.2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3 3.3.3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较大„„„„„„„„„„„„„„„„4 4.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4 4.1转变观念,做好城市规划„„„„„„„„„„„„„„„„„4 4.2加强城乡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 4.2.1建设城乡一体化市场„„„„„„„„„„„„„„„„„„5 4.2.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5 4.2.3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5 4.3改革不合理户籍制度„„„„„„„„„„„„„„„„„„„5 5.参考文献„„„„„„„„„„„„„„„„„„„„„„„„5 城乡一体化问题与思考 摘要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但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内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对策,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背景内涵二元结构对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但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借鉴经验,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农村的大幅度落后的影响不仅限于农村,城市的经济升级和产业爬升也受到了落后农村的拖累,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刻不容缓。城乡一体化为合理解决城乡发展和提高城乡人民整体水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与收入。因此,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谓“城乡一体化”,即“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上世纪80 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才逐渐受到重视,就其具体内涵和定义来说,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至今也没有权威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解释。社会学者、经济学界、生态学界以及城市规划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探讨,譬如社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依据经济规律,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等。

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涵义,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也不意味着变乡为城或变城为乡,城乡一体化应当包含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等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协调城乡关系,即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协调城乡之间的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简单而言,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等等各方面实现整体性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3.1现存体制机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造成的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结构,人为地把我国分割成市民与农民相区别、城市与农村相互隔离的社会。在城乡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这种二元制度深入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法律等各个领域。同时在公共财政体制、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3.2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各方面表现明显 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扩大,2007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 :1,绝对差距达到 9646 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世界银行在一个报告中指出 36 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 2 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 2/3 或更多一些,中国的实际情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比例。2003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622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3 左右。

3.2.2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由于长期以来受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城市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体现了很大的不平等性。特别是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资源要素,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农村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工业化对城镇化推动作用不足,小城镇发展进程不快。城乡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分配等方面,二元结构特征还比较明显,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大型动力供应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3.3.3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较大

在社会发展方面,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的教育和公共设施投入,几乎完全由财政投入,而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极其有限。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城市开发建设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在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方面,更是城市和农村两重天。近几年来,旧城改造热火朝天,绿化高标准,街道成倍地加宽,住房面积成倍地扩大。而在广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尤其是在偏远山区,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亟待解决。

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但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借鉴经验,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4.1转变观念,做好城市规划

政府决策者要认识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城乡发展规划要力求科学合理,协调发展。要从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具有方向性、实践性,加强规划队伍建设。认识到城乡一体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要服务海外服从于区域一体化。4.2加强城乡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2.1建设城乡一体化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现代物流网络,在城乡之间架起区域发展的桥梁。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精细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整体上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4.2.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宣传力度,多渠道向农村传递信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4.2.3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地区差异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对农村落后地区公共卫生投入。4.2.3改革不合理户籍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已是一段时期重要的社会现象。生活工作城镇化,但身份却没有城镇化,人为地约束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改革现有户籍政策,使农民的身份也进城,实现城乡人口合理、自由的流动,并为进城农民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 程水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 高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5).[5]钱德元.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6]陶群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J].经济前沿,2009.[7]王玉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服务型社区构建[D];燕山大学;2012年.[8]维普资讯网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间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深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提高东亚各国经济效率,促进东亚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升东亚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水平,提高中国综合实力,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

1、地缘利益的推动

东亚各国地理位置临近,地缘连接紧密,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比较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共同面对巨大的外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压力时,东亚各国都在不懈努力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和保证地缘利益,通过提高其集体竞争能力来与区外势力相抗衡。

2、东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东亚地区经济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日本为领头雁、“四小龙”居中、东盟殿后的“雁队”。这种雁形分工模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区域性国际分工体系,在日本、“四小龙”、东盟之间已形成了“产业阶梯”,即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四小龙”接收日本转移出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盟及中国沿海地区接收“四小龙”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通过产业转移,东亚经济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但也因此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环锁链。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持,为“10+3”财长会议准备的课题“东亚贸易、投资和金融一体化”一文中,钟伟等人曾利用 1978~2002 年数据对东亚代表性国家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所示 :

从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中国以外,日本、韩国以及东盟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经济发展紧密的关联性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3、东亚区域内贸易增加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东亚地区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新的分工模式,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东亚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表 1.1 和表 1.2 对比了 1997 年和 2003 年东亚区域内进出口占各国进出口比重:

通过对比 1997 年和 2003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东亚区域内贸易占各国进出口比重,除韩国和日本之间有小幅下降之外(下降幅度不超过 2%),其余国家间进出口占各国进出口比重有所增加,尤其东盟内部国家之间、中国同韩国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以及日本对中国出口占其国内进出口比重都有大幅度提升。2003年,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占该地区总体贸易额的 54%,这一比例接近欧盟 64%的水平,同时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46%的水平。区域内贸易的扩大必然导致对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强大的动力。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类型选择: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基础的经济一体化类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制度性约束性不断增强,成员国的经济主权甚至政治主权不断弱化。由于东亚国家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经济主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弱化,这就使得东亚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能过早选择自由贸易区之外较高级的一体化类型。同时,从静态效率分析来看,自由贸易区优于实行统一关税的其他一体化类型。

1.自由貿易区与关税同盟的比较分析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区适用原产地原则,即只有原产于区域内的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对从世界其余地区的进口,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有权决定各自的关税税率。而关税同盟则要求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

自由贸易区实行原产地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贸易偏转,但实际上自由贸易区不可能真正避免贸易偏转的发生。在原产地原则的限制下,贸易偏转以“间接贸易偏转”( Indirect Trade Deflection )的形式出现。这种偏转不可能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原则加以限制或消除,反而有可能加大从区外国家的进口量,最终带来全球的福利增加。关税同盟则通过设定统一关税消除了贸易偏转发生的可能性,但这样会给区外国家带来新的贸易壁垒。所以,自由贸易区相对于关税同盟来说更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福利的增加。对此,罗布森(Robson )运用自由贸易区两国模型做了分析 。

图 2.1 和图 2.2 描绘了一种给定产品在 H 国与 P 国的供求曲线。Pw为世界供给价格。一体化之前,P 国关税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包括关税在内的价格为 Tp。图中:三角形 a 代表贸易创造(生产效应);矩形 b 表示以伙伴国产品替代原先的进口(贸易转向)所构成的额外费用;三角形 c 是 H 国消费效应,为正;三角形 d 是 P 国消费效应,为负;三角形 e 表示 P 国生产效应,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并且主要是针对关税同盟而言。罗布森分两种情况对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作了如下假定: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只在各国国内而不在国家间自由流动;运输成本忽略不计;关税是贸易管制的唯一形式,为了方便研究,假定通常只考虑从量关税;价格能准确反映生产的机会成本;贸易收支平衡(出口等于进口);资源被充分利用。

(1)第一种情况(图 2.1)中,假设 H 国和 P 国需求情况相似,但是 H 国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而 P 国供给曲线具有相对弹性和竞争力,当产出超过 L〞时,其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 Pw。

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前,P 国在 Tp的价格水平下产出并消费数量为 M 的商品,该国关税排除所有的进口。H 国生产 L 而消费 N,其差额 LN 则以价格 Pw从最低的来源进口,也就是从世界其余地区进口。如果H国和P国组成自由贸易区(2.1a),价格为Tp时的区内供给(OM+OL′)显然小于该价格水平下的区内需求(M+N′),但是其额(L′N′)却小于该价格水下P 国的供给能力。在排除了成本最低的供给来源的自由贸易区内,P 国将以价格Tp供给 H 国市场 L′N′(=L〞M)数量的产品,剩下相当于 OL〞数量的产品留给国内市场,P 国过剩需求(L〞M)则以价格 Pw从世界其余地区进口。此时,一体化之后自由贸易区内存在一种单一均衡价格,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前两个成员国价格中较低的那一个。

可见在 H 国,生产效应 a(瓦伊纳的贸易创造)加上消费效应 c,将超过贸易转向成本 b。贸易转向成本和原先的关税收入之间的差额,表示从国库向消费者的内部转移,而不是共同体实际收入损失。在 P 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同以前一样,价格水平也相同,但是政府收入将增加如阴影部分的矩形所示的数量。它表明 P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世界其余地区而言,其出口显然将比以前更大(L〞M>LN),因为 P 国供给转向满足 H 国需求。自由贸易区显示,两国、而且很可能世界其余地区的状况都有所改善。

这种结果可以和下面 H 国与 P 国组成关税平均化的关税同盟(图 2.1b)的结果相比较。此例可见,价格为 CET 时同盟供给将大于需求,因此共同外部关税将仅仅形成价格上限。均衡价格将是供求相等时(TM〞=US)的 Pcu。而且,虽然其贸易创造效应小于自由贸易区,但是贸易创造(生产效应 a 和消费效应 c)显然超过贸易转向 b。

两种选择方式的首要差异将是针对 P 国的。关税同盟情况下该国消费者将承受以 d 来表示的消费损失。尽管其生产者会得到净收益,但是仍将出现以 e 表示的负生产效应。自由贸易区情况下,该国不存在任何生产和消费效应的损失,但政府收益比关税同盟使 P 国增加的净收益还要多。而且,关税同盟排除了与世界其余地区的贸易。

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单纯着眼于静态效率分析,可以说,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一种次优方案。二者间区别主要在于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原则无法阻止的间接贸易偏转。

(2)第二种情况不同于前者,将考虑自由贸易区内产品价格差异。此种情况下仍假设 P 国供给具有相对竞争力和弹性,但同时假设该国无力满足 H 国需求(图 2.2)。

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假设两国都实施排他性关税。P 国生产和消费 M,H国生产和消费 N。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图 2.2a),P 国无力在价格水平 Tp上满足来自 H 国的额外需求,因此自由贸易区内 H 国均衡价格将为 PFTA(L′N′=OM′)。同时,P 国价格不可能超过可能从世界其余地 E 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 Tp,因此区内存在两种均衡价格。

此例中,H 国将仅承受贸易创造效应(a+c)。P 国不会出现消费或生产的任何额外成本,但是该国会得到相当于阴影部分的政府收益增加,这表示其国内收入的增加。

如果 H 国和 P 国组成关税同盟(图 2.2b),共同对外关税将发挥作用,供给和需求将在这一水平上大体持平,同盟内价格比自由贸易区略高。 H 国存在贸易创造。相应地,P 国则因以较高价格向 H 国出口而受益,但这以用 d 和 e 表示的生产和消费负效应为代价。

和第一种情况一样,在第二种情况中,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次优的。假设不考虑特定的市场条件,这一结论似乎广泛适用于关税平均化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2.东亚经济一体化类型应选择自由贸易区

从上文对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比较分析可知,成员国可从自由贸易区获得关税同盟更多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对此也曾经指出,自由贸易区可以使进口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的损失,这样就可以获得区域外低成本供应来源。自由贸易区还具有比其他一体化类型更加灵活等优点,比如可以避免成员国之间合作过程中贸易和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困难,为成员各方扩大商品市场创造条件;有利于因地制宜,按照相邻的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按照双方可接受的标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有利于避免一体化进程中成员国经济受到不必要的冲击。因此,东亚经济一体化应选择自由贸易区形式。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阻力

东亚仍然处在国家民族主义的时代,是国家性民族主义较强烈的地区。东亚民族主义是东方民族主义的一种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及经济模式,其自身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历史时代的要求相互交融,形成了各异的民族主义。东亚民族主义对东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东亚民族主义对地区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东亚的民族主义包涵强烈的民族意识,非常看重国家主权,过于强调本民族国家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强调自我利益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开展。

东亚地区宗教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在东亚地区的抬头。由于东亚宗教的多样性,各国国内的民族及教派摩擦容易引发政治冲突,极端主义则会激发更广泛的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东亚地区认同的形成,影响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宗教极端主义在东亚虽然表现得还不是那么激烈和广大,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會影响到东亚整体的行动,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隐患。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四个不同的发展层次:最上面一层是日本,它属于世界上总产值及人均产值量最高的国家之列;第二层是那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及地区,最有名的是“四小龙”;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紧随其后,属第三层次;最后的是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属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确定的特别贫困的国家。

东亚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开放市场的程度和步伐存在重大分歧,这些分歧影响了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由于东亚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行必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东亚走向繁荣,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东亚地区自身利益。应该用一种多样而又渐进的方式,分阶段、务实性地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要遵循五大原则,即互利互惠原则、渐进式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市场相互开放原则,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吸取一些经济组织的非制度约束的经验,采用适当的一体化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分阶段实现。

五、结束语

总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东亚各国的经济利益。中国作为东亚重要的经济、人口大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全球各国间的贸易联系日趋密切,我国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呈上升趋势,东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尤为密切,它们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扩展中国与东亚经贸合作领域,增强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因而符合我国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它所能提供的广阔市场和投资机会也已经成为拉动东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该合作过程中中国发挥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离开了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则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东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只要东亚地区按照既定原则有步骤、有秩序地积极推动地区经济、金融、高新技术、政治等方面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一个富有竞争力、崭新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将在新的世纪里产生,这将有利于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平衡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学君. 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障碍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 , 2006,28:12-13.

[2] 钟耿涛. 东亚货币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金融经济, 2006,12:23-25.

[3] 龙永图.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能够学到什么?[J]. 经理人 , 2004,10:88.

[4] 王蕤. 专业化分工:效益的源泉[J]. 运输经理世界, 2005,4:6.

[5] 涂和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 政策, 2001,9:77-79.

[6] 田春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J]. 世界经济,1996,12:101-104.

[7] 王勤.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J]. 东南学术, 2004,S1:127-130.

[8] 宁留璞.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的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16:60-63.

[9] 郭静.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展望[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9:19.

[10] 乐文磊. 论全球化下的APEC——兼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56-58.

基于城乡一体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篇4

所谓的城乡一体化, 主要描述的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城乡一体化就是将我国的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 将工业与农业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统一作为整体来进行考虑, 对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整体性研究, 并且通过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和政策上进行调整, 来促进城市与乡村在区域规划、市场构建、产业发展、保护环境、政策实施等方面的一体化。并且以此来对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进行改革, 以求实现城市与乡村在政策方面的平等、产业方面的互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一致, 最终让农村人口可以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等条件的文明和实惠, 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现状是:城市经济大多已经实现现代化, 并且以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则比较落后, 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 在道路建设、通信、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比较完善, 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比之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提升。这种现状既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结构上存在的突出矛盾, 也是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根本原因。因此, 实现向城乡一体化结构的转变显得迫在眉睫。

2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来源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来源可以从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与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两个发面来阐述, 而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立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目标属于共产主义目标。他们认为, 在人类历史中,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依存;第二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分离与对立;第三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从其他方面来说,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正逐步地走向和谐, 城市与乡村正逐渐向具有平等生活条件的城乡一体化状态发展。马克思曾经在共产主义理论中提到:消灭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城市规划立场。“田园城市”这一设想是城市规划立场的核心, 这一设想是由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 这一设想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用地占总土地量的1/6, 而永久绿地和农业用地占5/6。霍华德用成婚来比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 城市和乡村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总体的最有效状态, 也就是用城乡一体化来取代城乡分离的社会形态。

(3) 城市发展立场。城市发展立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城市理论学家芒福德, 他曾表示:“城市与乡村不可能完全的分割开来, 二者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要在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性上进行比较, 只能说二者的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加重要”。芒福德希望构建一个大规模的区域化统一状态, 因此他倡导建造更多的城市中心, 并且将现有的城市中心与新建立的城市中心相结合, 构建一个区域整体以使整个区域整体发展。这一想法涉及到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生活, 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

国内学者对于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改革开放后期开始, 到1980年代中后期截止。1983年, 我国苏南地区最先使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 当时的苏南地区工业发展迅速, 在乡镇地区产值已经超过了农业产值。因此, 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交往日益密切, 城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也在逐渐地缩小。到了1984年, 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决定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逐步地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网络性经济区域。自此以后, 我国多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参照中心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共同发展这一概念。

第二阶段自1980年代末期开始, 到1990年代初期截止。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范围扩大化, 开始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推进。部分落后地区共同保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 是中国独特的地域类型。邵继华曾经在《北京郊区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一文中提到, 北京郊区将以城乡一体化为总体战略目标来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 一直持续至今。1990年代中后期, 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在理论方面进行探索, 分阶段讨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各方面内容。在研究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 并不再仅仅拘泥于这一概念, 而是从具体的内容上着手, 确实地研究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确切的问题。总的来说,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局限于表象, 而是纵深到更具体、更现实的问题中。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我国虽然地域广阔,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资源有限, 因此大城市的数目并不会太多, 加之被孤立的大城市对于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有限, 急需中小城市在其间作为引导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早先就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概念, 他指出, 如果人们只是单纯地集中力量来发展都市, 那么结果必然是造成城乡二元对立。农村缺少资源来进行自我发展, 而城市控制的过多资源又造成生产上的过剩, 这种发展的结构性失调将长期得不到改善。

(2) 关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现如今, 科技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 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减少, 由此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大城市迁移, 而大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饱和, 由此带来的就业、医疗、生活压力不容小觑。

(3) 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资源水平的不协调, 农村的教育投入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教育水平差异很难得到弥补。

(4) 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城市由于经历了工业化的洗礼, 生态环境已经远远落后于乡村地区。面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体化发展, 城市的污染必然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过渡到广大农村地区, 因此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影响深远。

4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个单一指标可以衡量的概念, 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 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而对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建议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

4.1 城乡经济一体化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使农村从家庭经营走向市场经营。现阶段的农村, 生产经营的主体仍然是农户, 虽然农户也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经济职能, 但是由于农村家庭经营规模较小, 使得农户面对市场时, 呈现出严重的不规范性和弱质性。这是一种缺乏必要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表现, 而农户之间又存在着信息滞后和彼此之间的模仿, 这种经营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以及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等措施的提出, 可以极大地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成立农会、农协, 并且发挥其中介组织作用, 在产中、产前、产后各环节由农协进行市场指导, 减少农户的经营风险, 增加农民收入。

4.2 城乡社会一体化

我国的城市居民自初次就业开始, 基本已经获得了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一系列保险的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范围中覆盖面广泛, 广大城市居民都可以从中受益。而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 目前只拥有极低层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虽然在最近几年中,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都参与了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保障力度低、保障范围小、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社会保险领域, 农村地区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进展。因此, 我国为了统筹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制定了到2040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自2006年到201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参照和执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 大概要求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 基本实现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此阶段的目标是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多种试点机制, 并且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在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

第二步是自2010年到202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向统一协调发展的转变。在这一阶段, 要随着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缩小, 积极推动各项保障制度的一体化改革, 努力实现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最低限度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步是自2020年到204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完成城乡统一。这一目标的实现持续到21世纪中叶,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 城市与乡村之间社会保障程度的差距将得到彻底地改善, 在这一时期内, 国家将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4.3 城乡文化一体化

首先, 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起能够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的评估体系。

其次, 我国应当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要将当地政府实施的针对农村区域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归入到政府预算中, 并且保证政府的投入可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长, 进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在资金获得一个长久的保障;二是要坚持以农村居民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坚持“三贴近”原则, 生产出更多符合广大农村居民价值观的公共文化创作;三是要实现重心下沉, 优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结构。

再次, 创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二是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三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丙章.中原城市群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研究[D].河南大学, 2009 (5) .

[2]张淑敏, 刘辉, 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9) .

[3]朱磊.城乡一体化理论及规划实践——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J].经济地理, 2000.

[4]黄伟雄.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J].经济地理, 2002.

[5]王业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以广西为例[J].商业时代, 2012.

[6]陈鸿彬, 王兢, 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 2010 (4) .

[7]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5.

[8]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理管理, 2004.

[9]洪银兴, 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篇5

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肃州区就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深入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做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肃州区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战略性。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抓工业带农业,抓城镇带农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城镇建设规模迅速扩张,初步搭建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9平方公里,近20%的农村家庭进城买房、购车、上学,城镇化率达到56%。7个建制镇和一批中心村的开发建设顺利启动,规划区面积突破10平方公里,在聚集生产要素、承接人口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工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催生了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酒泉工业园区快速崛起,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过300户,带动就业2.6万人,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龙头,煤电能源、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生化制药、建筑建材等为补充的新型工业体系,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三是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农村产业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路子,逐步拉长

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农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1%以上。城乡资源共享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农村扩散,工业与农业联动共赢的格局逐步形成。四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教育布局调整,87%的初中学生实现进城就读,44%的农村小学生实现集中寄宿就读;完成了16所乡镇卫生院的扩容改造和设施配套,先于城市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城乡文体事业协调发展,农村文化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全面向农村延伸。五是传统体制机制正在突破,拓展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工作谋划机制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决策共识;财政投入体制突破传统结构模式,用于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年加大;社会管理体制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开始探索城乡精细化管理并轨的路子。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能与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城市重建设轻管理,农村重管理轻建设,进行决策和安排工作时,很少能考虑到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二是宏观法律

政策框架尚难突破。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大部分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针对土地使用权、农户宅基地、住房以及城乡户籍制度方面的规定,均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三是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解决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享机制问题,有利益不能共享,有风险不能同担。四是城乡民生保障难以公平。社会事业公共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受各级财力所限,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过低,而且农村诸多保障标准明显低于城市。五是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步伐缓慢。规划管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不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

今后肃州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大力推进“三抓三促、三集中三延伸”,抓城镇促农村,抓工业促农业,抓集中促延伸,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市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向全体农民延伸,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及中心村延伸,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工农联动,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富强生态和谐文明幸福肃州建设。总体目标是:在全省提前五年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格局,率先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小康房普及率达到70%以上,小城镇及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达到目前农业县城的水平。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城乡基本实现社区化管理,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无差别、均等化。

今后主要探索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城乡工业园区化发展。突出抓好“一区三园”建设,即酒泉工业园区、东洞滩光伏发电产业园、明沙窝煤电能源产业园和热电建化产业园,积极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城镇及中心村规模化扩张。高度重视农村小城镇及中心村的规划布局,重点围绕“一城三镇”(酒泉城区、上坝、清水和金佛寺),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扩大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三是城乡劳动力技能化培训。下功夫促进劳动力从引导培训向技能培训过渡,提高培训针对性,做到按订单、按热点行业、短缺工种选择培训,强化技能鉴定,促进劳务输转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是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积极探索“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利益联接机制,培育一批土地流转、金融互助、信息服务型的农民合作组织,通过集中资源的办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是土地承包经

浅析目前中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 篇6

关键词:内外贸一体化;形成障碍分析;解决措施

一.引言

内外贸一体化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表述,之所以称其为内外贸一体化主要是与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内外贸分割开来的体制与实施机制做对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从中国自身来说,无论是从政府政策倾斜方面还是市场经济主体经济行为方面都在朝着内外贸一体化这个方向努力着,从之前的内外贸分割管理到如今的理念政策重视,中国在历史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然也不能忽视现存的各种问题,这才是逐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之道。

二.中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意义

1.中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国际环境不甚理想,反映到商品贸易方面,中国实行内外贸分割管理并且分离实施,在内贸方面,出于我国的性质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实行国内配给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主要考虑的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在外贸方面,一切经济行为都是出于换回更多的中国国内缺乏的生产原料的目的,因此,内外贸被分割开来,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21世纪初,出于大力引进外资和赚取外汇的需要,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得比较突前,此时,内外贸分割管理有助于中国国内企业暂时躲避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积蓄实力,并且国家还可以进行外汇创收,此时在企业方面最重要的特征是有的企业只有内贸经营权,有的企业只有外贸经营权,在政府方面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同的政府机构分开管理内外贸,原国家经贸委负责内贸部分,原国家外经贸部负责外贸部分,人为地将二者割裂开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政府也认识到了内外贸分割问题的严重性,而微观层面上企业的经济行为也为政府做出政策上的调整提供了实践依据,这一切促成了2003年商务部的组建,“这标志着从组织上内外贸分割管理体制的终结”①,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2.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对内外贸实行分开管理确实符合当时的需要,这种体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体制出现了很多问题,毕竟,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还是内外贸一体化方式,它有着许多内外贸分割体制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和重大意义。

首先,作为企业来说,内外贸一体化意味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享有更全面的决策考虑和依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内销权和外贸经营权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如果实行内外贸一体化,那么企业就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企业做内贸或做外贸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而不用人为给企业加上约束条件,这也有助于企业实行多元化方向经营从而减少风险;

其次,这也有助于政府管理,原来的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内外贸是从中央自上而下实行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各个地方政府也按照中央一级实行部门设置,这造成了行政机构设置过多,又由于按照不同原则方式进行不同部门的管理,造成了行政交易费用的提高和行政效率的低下,但是实行内外贸一体化之后,政府可以按照一个标准进行管理,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再加上几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对于精简机构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国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的阻碍因素分析

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的巨大经济效应已不用再赘述,但是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滞后,当然我们应当承认中国在此方面取得的极大进展,也应当承认内外贸一体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很长的一段历史进程,但是在此对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因素进行浅析也是有助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

首先,从市场方面考虑,我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两个市场的有机结合,作为中国目前来讲,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目前连内贸一体化完成得都不是很理想,即中国目前在国内统一市场的培育和满足国内需求来讲完成得远远不够,国内市场分割严重,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流通网络,这对于企业扩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来增强企业实力,奠定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及接受国际市场的挑战的基础是极大的妨碍因素,“无论什么时候,国内市场都是基础,都是根本”②,因此,从整体方面考虑,目前阻碍中国内外贸一体化最大的因素就是没有在形成国内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这极大阻碍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其次,从市场经济不同的参与方来讲,我认为由于企业在满足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在经济行为中肯定是趋利避害的,因此,企业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程是绝对会积极参加并且尽可能改进自己的经营方式的,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有时候经济行为是要靠政府调控和企业自身经济决策来共同决定结果的。因此,目前阻碍中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因素主体还是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做的还不够,具体来说,之所以阻碍政府决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机制障碍。商务部的成立在组织体制上终结了内外贸一体化分割管理体制,这是巨大的进步,但是这只是在中央层面上,中央的改革在地方执行上可能并不完全有效,有的地方政府仍然有经贸委、外经贸委和商务厅的机构,这极大影响了中央政策的落实、地方内外贸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和地方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效果;

2.思想观念障碍。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但还是不免受到之前长时间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的束缚。之前提到的商务部的组建对于内外贸一体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其组建不久,因此,以商务部为代表的政府机构仍有可能受到之前老思维的束缚,在具体行政决策上仍然客观上维持着内外贸分割的局面;

nlc202309011538

3.体制障碍。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有待完善,具体来说中国目前不光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还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影响,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所以实际上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是根本不会存在内外贸一体化这个命题的,因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内贸外贸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国内市场分割严重,流通企业无法正常经营,这极大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成型,从而严重阻碍了内贸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阻碍了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

4.法制障碍。目前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平心而论行政方面的调控还是多了一些,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进程中,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在外贸方面的立法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国内商品流通方面的立法就严重滞后了,“这些年仅出台了一部《拍卖法》和一个生猪屠宰管理方面的条例”③,因此,亟需立法部门和商务部出台有利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尤其是统一内贸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法可依对于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效率提高有极大帮助。

另外,虽然政府相关行为的亟需改善是主要方面,但绝不能说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就没有要改进的地方。作为企业来讲,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对于市场信号反应不灵敏,决策不严谨和出现偏差是导致一些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无法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作为行业协会来讲,在行业自律监督和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服务咨询等方面仍然做得不够,这些方面也促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四.促进中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分析完若干阻碍中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因素之后,有必要对每个因素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措施方面的建议。

1. 针对企业和行业协会方面的建议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加快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招募高水平商业人才,积极在国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然后进入国际市场接受挑战;行业协会要在行业自律、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建立企业同企业间和政府同企业间的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

2. 针对政府方面的建议

2.1立法。政府应该在充分调研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有关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尤其是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及以后的监管和必要的宏观调控,旨在建立具有统一规范和统一秩序的国内市场,另外通过相关法规也可以使国内企业同国外企业公平竞争,有利于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要素和产品,两个市场的规范和有机结合才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2.2管理方面。在管理方面,政府应该逐渐摒弃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充分完善商务部的统筹规划职能,保证地方行政部门职能同中央保持统一,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交易成本,打破以地方保护主义的落后行为方式为基础的市场分割和流通障碍。政府还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流通企业,培育龙头流通企业的目的是使它们在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有竞争力,从而带动产品和要素的国际间流动进而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

五.结语

就目前阶段来看,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最主要还是国内统一市场培育问题,只有在国内统一市场统一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分别完成产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而针对目前中国还不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政府完善相关职能和进行必要的调控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恰当的宏观行为毫无疑问会带给企业理性的微观行为大有裨益的帮助。(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王晓东 吴中宝著 《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9年1月第一版 135页

②黄国雄 《统一认识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国际商业》 2006年1月

③王晓东 吴中宝著 《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9年1月第一版 136页

参考文献

[1]王晓东 吴中宝著 《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9年1月第一版;

[2]黄国雄 《统一认识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J] 《国际商业》 2006年1月;

[3]谭祖谊《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框架及其运行机制》 [J]《商业研究》2011年4月;

[4]黄茉莉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商科人才的培养》 [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3月;

[5]陈秀莲《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一个从流通企业角度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08年12月;

[6]于培伟 《关于内外贸一体化的再思考》 《浙江经济》 2004年24期;

[7]盛守一 《关于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障碍和对策思考》 [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4月;

[8]邓仕燕 《论加快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2月;

[9]彭化 《内外贸一体化的微观实现模式》 [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二期;

[10]储敏 《内外贸一体化的演进及完善对策》 [J]《北方经贸》 2006年6期;

[11]蔡珍贵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和对策》 [J]《商业时代》 2006年11期;

[12]贾辰豪 《内外贸一体化考察商务部智慧》 [J]《特别关注》第289期

成本会计一体化教学问题探析 篇7

成本会计是高校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对其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精准地掌握这门课程的核算方法和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掌握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为深层次的会计核算好铺垫。首先, 要了解工作中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内容, 正确选用合适的成本计算公式, 拥有成本核算的相关能力和水平。其次, 若要熟练运用成本会计课程的相关理论, 则参加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只有把理论用到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所在。

二、经研究发现目前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成本会计教材中公式及核算方法过于繁多, 学生难以掌握和消化

经研究显示, 该课程需要记忆的公式多, 易混淆, 在选择核算公式和方法的时候学生无从下手。特别是生产过程中费用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 特别是些细小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学生们无法准确掌握。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不同的特点, 目前教学中只是单独讲解各钟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讲解过程中单一方法的核算运用学生很容易把握, 但结合复杂环境下的相关信息, 选择何种方法、如何运用, 学生便会出现头脑混乱。

(二) 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守旧, 手段相对落后

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成本会计这门课应用性强, 对于不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多年来, 成本会计教学一直采用最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三) 成本会计考评目标不合理

成本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以来, 我们习惯在教室里抽象地讲解成本核算的内容, 学生无法真实地感知完整的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 这对学生来讲都是较为被动。最后导致学生将所有精力放在期末考试中, 为考试而学习, 以该科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作为该科考核的标准。忽视了学生们上课学习的表现和动手能力, 离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胜远。

(四) 教师团队素质尚需提升

目前在校的大部分教师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法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深造。这会使教师在缺乏实际成本核算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教学的需求, 最终导致在课堂上拿着课本照本宣科, 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 重点解决学生对问题解决和处理能力

对于该学科成本核算多、公式复杂、公式选择困难等问题, 作为教师不应该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把所有的公式记下来。而应用发展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使学生可以准确掌握理论知识, 并且可以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快速的寻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完善整个核算过程。只要可以理解整个核算过程, 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及公式的选择的能力上会有所提高。因此,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更多的运用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动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优化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模式

首先广泛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 通过大量的图片投影、视频等先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建立和运用会计实验室模拟教学系统, 成本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必须配套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利用现代模拟技术, 营造一个仿真的生产成本核算环境, 让学生在该环境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模拟会计成本核算。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还应配备一套成本会计核算实训资料, 按照成本会计每一章节业务流程让学生动手完成相应实训模块操作, 实现课堂教、学、做为一体。从材料投入到最终完工成本的核算, 每个环节必须环环紧扣, 让学生加强各个环节成本核算间勾稽性的理解, 有利用学生对产品成本核算完整、全面、系统地理解。

(三) 完善成本会计考核评判方式

期末考核方式与日常授课方式息息相关, 大多数院校对成本会计的考核成绩均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 忽视了学生们上课学习的表现。但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们领会知识的真实状况。因此,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该科目考核。闭卷考试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部分掌握情况, 但是真正的掌握该学科并非只掌握理论部分, 实践操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因此, 能否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亦是综合成绩的一部分。在最终成绩评定上, 应包括实践操作成绩和期末测试结果, 尽可能全面公正的评判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提高专业团队教师业务水平

随着经济步伐的加快, 成本会计核算中的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核算方法等都会有变化, 而教师所学的知识体系如果不及时更新, 则很有可能和实际脱轨。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 高职院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深造环境, 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 例如通过参加学术研讨和教学观摩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同时, 学院也要根据专业教师的实际教学状况有计划地将教师分期分批送往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实践观摩, 掌握成本会计岗位核算的技能方法。

参考文献

[1]曹婷.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J].商业会计, 2014.

[2]孟芳, 候颖.成本会计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 2011.

[3]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 2009.

一体化问题 篇8

一、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沈本两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必然要求。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展现活力后, 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三省。辽宁在环渤海经济圈内,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和沈阳经济区的城市经济一体化、国际化与集群化是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大势所趋, 沈本旅游业必须走一体化发展道路。

2.旅游业本身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 既与资源、要素等旅游供给的区域性有关, 也与需求的区域性相关。由于沈本旅游资源互补性、旅游活动的空间连续性, 区域文化内涵的相对一致性, 使区域旅游合作同样是必要的。

3.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 支持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战略思想, 使“振兴东北”获得了“国策”地位。“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 突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随着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等区域规划在实践中的展开, 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局面。

4.一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要靠两三个城市带动。珠三角靠广州、深圳两城市带动, 长三角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 环渤海以北京、天津为龙头, 辽宁依靠沈阳等中部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 沈本旅游一体化条件最为优越。

二、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合理性

1.沈本具有旅游资源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本溪是“山水城市”, 旅游业在经济区具有主角地位。沈阳是“文化古城”, 沈阳的满清文化和冰雪旅游更具特色。两者组合成主题鲜明的大旅游景区后, 两地旅游资源才真正叠加成一体, 如果再将周边城市资源进一步整合, 其功能会更有效发挥, 并产生影响较大的旅游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2.市场定位存在层次性。首先, 可将沈阳培育成本溪第一客源市场。其次, 相互交换客源市场。互设客源集散点, 形成相互协调、统一连动的大市场。再次, 拓展更广泛的大市场。

3.旅游宣传和整体推销上要求系统性。旅游者外出旅游并不关心他感兴趣的旅游地的行政隶属关系如何, 希望的是“顺游”周边地区。联合宣传促销有利于区域整体形象的形成和整体优势的发挥, 加大宣传效果和营销力度, 区域旅游合作在旅游宣传上有充分理由, 也是合作的重要理由。

三、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主体、领域和机制

1.合作主体界定———三位一体 (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体。沈本两地政府是推进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政府层面的合作是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企业是旅游经济运行的主体, 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而加强企业相互间的合作, 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 形成有机的旅游产业链。非政府组织是两者的桥梁和纽带, 其可以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开展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

2.合作所涉及的领域。成功的区域旅游合作需要不同的主体在各自的领域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区域旅游合作所涉及的领域有三大类:一是旅游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制度、政策、法规领域 (这部分靠政府的有效合作) ;二是旅游资源、客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供给方面 (这部分靠旅游企业的有效合作) ;三是协调利益关系和规范行业行为 (这部分靠非政府旅游组织的有效合作) 。当然这三类的合作又是相互关联的。

3.合作机制的分析。政府推动机制:就是以行政力量来推动区域分工协作, 在增进区域整体利益的同时实现各自利益的扩张。市场调节机制:是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推动力。法律保护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文融合机制:沈本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同等因素可以降低合作成本, 减少合作阻力。

四、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方向的选择

1.健全三大主体, 形成多元合力。政府要归位———首先, 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和营造环境。例如:加大投入, 改善基础设施;制定政策, 打破地域界线;新开、增开航班和旅游专列;建立统一的金融结算系统和统一的卡式票据系统等, 提高可进入性, 争取更多的游客。其次, 为非政府旅游组织的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非政府旅游组织为区域旅游合作献计献策。企业要到位———旅游企业是投资、运营、利益和风险的主体, 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引擎。沈本旅游一体化最终要落实到旅游企业间的合作上。例如:可以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可以构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对旅游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允许旅游车辆跨区域经营。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互补。非政府旅游组织要补位———政府给予适当的职能和权限, 发展区域旅游协会, 当好桥梁和纽带, 成为区域合作的推动力。

2.转换主导机制, 增强共赢激励。推动区域合作, 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逐步实现由行政主导机制向市场主导机制转化, 通过市场经济法则, 来驱使旅游企业突破行政区划开展更广泛的分工与合作, 在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 两地政府部门既是行政主体, 又是合作主体, 其旅游经济一体化行为必然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因此, 在一体化发展战略中, 要重点塑造和树立合作价值观。具体做到:联手整顿市场秩序, 建立区域内跨城市的重大旅游投诉处理和联合执法检查机制, 联合处理违规、违法旅游经营行为;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并规划旅游资源招商引资;建立相对固定的协调机构和统一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旅行社对等待遇, 允许组团社直接将游客送往景区;成立合作组织, 负责制定、组织、策划、落实宣言提出的各项任务。区域旅游合作是互动行为, 而互动的基本条件就是对合作行为的激励和对非合作行为的约束。

3.拓宽合作领域, 延伸产业链。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要站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高度, 使合作向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方向推进。即形成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大东北、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将区域旅游合作内容逐步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连锁经营、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信息平台、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结算、投诉体系等领域全方位地拓展, 构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

一体化问题 篇9

2002年11月4日, 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中, 中国和东盟同意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由此展开。2005年7月, 中国——东盟货物贸易降税计划启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 推进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加速了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 必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1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

(1) 有利于提高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包括贸易投资部门自由化目标, 还把政治目标作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内容。因此,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 使中国和东盟睦邻互信的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 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和支持。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不仅会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 还会提高双方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2)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日本经济的衰退使得“东亚奇迹”风光不再, 东盟各国迫切需要对内调整产业结构, 对外加强经济合作, 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加入WTO所提供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东亚经济的复苏带来了希望和挑战。东盟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困境, 必须加强同中国的合作。

(3)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世界大部分国家在采取积极措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 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既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缘条件加快自身的发展, 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中国与东盟也只有融入经济一体化之中, 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而提高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2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第一, 政治体制的多样性。东亚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多种多样的, 当今世界的基本政治体制类型都可以在东亚找到。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是人民代表制的国家:中国、越南、老挝, 三国都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是议会共和制国家:新加坡;三是总统制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是君主制国家: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文莱;五是军政府国家:缅甸。政治的多样性会使各国的决策有着复杂的考虑, 对采取的措施产生不同的影响, 甚至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磨擦, 阻碍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第二,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盟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又有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如老挝、柬埔寨等。这使得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 极大地限制了各成员国相互协调经济政策的余地。一些东盟国家担心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 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会涌进东盟市场, 对东盟国家的一些工业造成冲击, 他们需考虑如何处理好促进区域内贸易与保护本国产业的关系。在这种情况, 东盟各国可能会依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来运作和发展, 从而会对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加不少的困难和障碍。

第三, 文化差异较大。东亚各国民族众多。东北亚以东方文化为主。东南亚则长期受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国文化、西方宗教和文化等外来宗教和文化强烈的影响, 所以其文化是多样的。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看, 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方的儒家传统文化。中国、越南和新加坡3国, 以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主;东南亚大陆北部的4个国家: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 地理上它们连成一体, 均是以佛教为主的国家;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和马来半岛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3国, 它们的居民则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教人口最多的国家;菲律宾则是一个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方式是有较大差异的。加上上述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差异, 中国同东盟各国要相互了解和理解, 达成共识, 一致行动, 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四.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贸易结构雷同, 贸易依存度较低。中国和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国与国之间、国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产业阶层及总体发展水平类似, 产品存在同构性, 基本处于相同的国际分工阶梯之中, 使得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来看, 双方的贸易依赖度还相当低。并且目前双方贸易还都处于低水平状态, 多数产品仍为初级产品, 科技含量低。

第五, 来自外部的因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启动, 使日本感到近40年来在东南亚的经济主导地位将受到威胁。日本希望通过构建日本与东盟的合作框架, 包括日本式的自由贸易区方案, 建立更广泛的紧密经贸关系, 来平衡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 美国对东盟各国事务的插手, 势必也将影响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向东亚转移生产技术和开放本国市场, 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试图通过扶持中国周围的中小国家经济增长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近年来, 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提出要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加强经贸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东盟有些国家感到自己处于中心位置, 存有中国不满足其要求就与其他国家谈的心态, 要价过高。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到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

3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首先,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 东盟国家已经逐步意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以及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东盟国家因出口受阻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 对中国出口的持续增加对这些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 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与东盟的经济联系, 表现出极大的诚意。2001年中国主动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的可能性。2002年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 中国率先向东盟开放自己的市场, 包括农产品市场, 这对东盟国家来说是重要的机遇。中国还决定减免越、老、柬、缅等新成员国的部分或全部债务, 并宣布从2004年1月起, 向老、柬、缅大部分对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这样可以减少它们对华贸易逆差, 也是中国帮助东盟新成员经济发展和支持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具体行动。这些均表现了中国对于加强双边合作,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极大诚意。

最后,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可望进一步挖掘。中国与东盟之间尚未建立一种密切的产业分工, 目前双边贸易的基础主要是一般性的资源互补, 随着产业分工与交流的发展, 有可能形成双方在某些产业方面的联合发展优势, 比如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等, 这都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竞争力。

4 推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4.1 循序渐进, 多渠道、多形式推进

目前, 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不断推进的同时, 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在推进。日本——东盟经济合作谈判于2003年3月正式开始后, 9月3日双方经济部长会议便就谈判日程和自由化方式达成了框架协议, 10月8日, 在“10+1”会议上正式签署了《日本——东盟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由此, 双方就经济合作的目的、基本原则、实现框架性经济合作的措施、先期实施措施、自由化、最惠国待遇、协商、时间表等, 进一步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根据该《基本框架》, 双方将于2004年初正式开始进行商品、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谈判, 2005年将正式开始进行经济合作协定的谈判, 并争取尽快达成协议, 在2012年前开始自由贸易。

这样, 在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 东亚各方应充分利用每年“10+1”和“10+3”的机制和渠道。

4.2 进行货币金融改革推进统一货币

当前, 中国与东盟之间在货物和服务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已经明显加快。但是金融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滞后无法满足货物和服务的一体化。金融货币一体化的障碍依然存在。在金融开放的外部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 中国可以借助与东盟业已存在的良好的经济关系, 试行金融部门的自由化。推进人民币在自由贸易区内成为结算货币, 可以自由兑换。

2000年5月, “10+3”财政部长会议在泰国清迈达成《清迈协议》, 所涉及的金融合作内容主要有:

(1) 充分利用“10+3”的组织框架, 加强有关资本流动的数据及信息的交换;

(2) 扩大东盟的货币互换协议, 同时在东盟与其他3国 (中国、日本和韩国) 之间构筑双边货币互换交易网和债券交易网;

(3) 研究如何将“10+3”各国的外汇储备用于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 以稳定亚洲区域内的货币市场。目前, 东盟10国已全部加入东盟多边货币互换协议, 中、日、韩3国已经分别相互缔结货币互换协议, 中、日、韩3国与东盟成员国缔结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工作也在分别进行之中。这为今后建立东亚乃至亚洲货币同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发行和使用亚元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终将要走的一步, 东亚各国应该在《清迈协议》的基础上, 成立由各国官员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进行货币金融改革, 研究进一步货币合作, 制定一个长远规划, 到时机成熟时即发行和使用亚元。

4.3 推举东盟牵头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大国, 哪个出面牵头, 都不容易为各方所接受。东盟牵头的好处有一是东盟一体化进程已有一定的经验, 而更重要的是调动东盟国家的积极性。近几年, 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框架有一些重要特点, 那就是:

(1) 东盟一直奉行吸引大国注意和大国力量在东南亚平衡的战略;

(2) 中国和东盟、日本和东盟的关系不断深入;

(3) 正是由于这一点, 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和东盟三边互动关系在形成。

中国、日本和东盟三边互动是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特征, 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更加均衡, 中日之间相互制约但又相互联系。东盟居于中日两国之间, 中日多了一条间接联系的桥梁。这如同一个三角形, 缺了那一边都不行。现在, 中国东盟和日本东盟这两边都在加强, 中日这一边缺了一些。但中日关系中的“东盟因素”迟早将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比如, 中日也逐步走向自由贸易关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 将对亚洲经济的发展, 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就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进程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兰丹丹.论东盟贸易政策体系及实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2]朱辉.东盟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闻哲.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货币合作[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查菊红.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海大学, 2007.

一体化问题 篇10

一、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管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所谓“占补平衡”就是指对于耕地进行开发的负责人, 开发多少土地, 就必须同时开垦多少土地, 并保证其质量相当。但是, 很多土地开发负责人偷工减料, 为了达到其建设项目继续能得到占用地扩充, 及时拿到政府的审批文件, 往往不考虑补充耕地的质量, 随便乱开垦土地, 导致开发出的土地质量难以达到其征用的土地质量, 对土地的生产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 有的土地开发负责人甚至一边开发整理, 一边抛荒。这样不仅对原有的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还造成开发资金的浪费。

(二)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管理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从长远的利益出发, 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对其的需求能力, 长此以往的保证土地的持续发展。然而, 由于土地开发投资力度大, 投资周期长, 很多开发负责人急功近利, 减少投资力度, 缩短投资周期, 不考虑被开发区域的各种环境因素和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比如, 在土地整理开发中, 只重视政府文件中提出的田地的整改, 而没有考虑对河流、山坡等生态环境的规划, 长期以往, 最终会导致该区域环境恶化, 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缺少对土地的专业管理

土地开发和管理涉及到很多学科, 很多行业的专业技术, 如农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林业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等。而土地开发负责人为了节省投资成本, 土地开发管理中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持。

(四)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的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为了实行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 政府在土地开发管理投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政府的的投资来源主要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农业重点发展基金以及国家补贴等等。但是光靠政府的力量会显得太单薄, 对实现土地开发管理还有一点的资金困难。

二、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的对策

1) 土地开发管理必须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前提, 不仅要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 还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结合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实现投资单位和农民共同利益的发展。这就要求投资单位开发高质量的耕地, 不仅保证自己项目的拓展,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的经济效益,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才能给土地带来新的生命力。

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质量, 人类不能生存, 就更不用谈什么城乡一体化建设了。因此, 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在对土地开发管理时, 要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林业规划等等都结合起来,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规划。不仅要搞好城乡的基础建设, 还要重视农业的基本建设, 将农业融合到城乡建设中, 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的统一。

3) 建立专业技术的土地开发管理团队。土地的开发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必须要求从事这行工作的人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然而, 在大多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缺乏这么一支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队伍来保证土地开发和管理的质量。为了保证土地开发管理的高质高效, 急需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利用先进的技术应用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同时建立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规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 保证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4) 实现土地开发主体多元化, 同时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拓宽投资渠道。为了能够筹集社会上各方面的资金, 建立高效、具有市场化机制的筹资手段, 利用土地开发管理后续产业的高效益和高回报来吸引社会上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土地开发管理中来。因此, 在现代化社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开发和管理不仅要体现政府的行为体制, 还要兼顾市场竞争, 做到增地、增效和增收的目的, 共同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目的。虽然三者的看待角度不同, 目的不一样, 但都是以土地为介质, 实现三者的共同利益的结合点。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 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 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2) 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后, 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将已经报废的工矿企业用地、废弃的学校用地都置换成城乡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体的改革管理, 新增的耕地可以直接用于农用地转用指标。

3) 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建立统一的土地收购整理机构, 先征收集体土地, 被政府用地储备, 并制定相关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实现城乡土地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统筹。

四、小结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 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 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要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保证农民权益, 才能更好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实现城乡互动, 协同发展。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 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这对于复杂多变的农村环境来讲, 将会给农村土地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开发一定要以保证农民利益为前提, 搞好土地权属管理, 合理利用土地,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治淮主编.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谢俊奇吴次芳主编.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一体化问题 篇1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义务教育 非均衡发展 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依然存在不均衡的状态,例如:城乡收入差距、充分就业差距、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等等的差距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城乡经济發展不均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我首先就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中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现状

1.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

我们国家实行以政府办校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在教育经费方面,大部分地区主要实行以中央财政拨款,多种渠道筹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由于经费所用之处较多,对义务教育的分配,特别是对公共经费的支出是少之又少。这就严重妨碍了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校规模及发展速度,导致严重的义务教育地区性差异的形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依然不足,2011年,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700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900元。由此可见,教育经费的不均衡问题不容忽视 。

2.城乡师资配置差距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呈现出教师资源的聚集与短缺的不均衡的发展态势。首先从教师的量上来看,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教师基本饱和甚至出现超编现象。其次,从教师质的方面来看,教师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状况。此外在不同区域及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从事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例如,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很多教师的收入比白领都高,而在贫困落后地区,由于受当地政府财政的制约,教师工资水平不但很低,甚至有时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也不能及时全额发放到手中。这就必然导致优质教师资源的单向流动,即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从而导致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3.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

当前,城乡之间教学办学条件差距依然较大。与城市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农村中小学生寄宿交叉,学生宿舍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将原旧教室改成学生宿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计算机配备严重不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远低于城镇学校,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与此同时,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也很落后,例如:体育场面积不足,质量不高,器材简陋等等。可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的确存在较大差距,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如下。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

1.义务教育倾向“城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我们国家不外乎包括城市和农村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和农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如同唇亡齿寒一样。我们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人们长期认为城市优于农村,国家的政策、财力都倾向于城市,从而也导致在义务教育中“城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严重影响了城乡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其次,农村的义务教育‘城市取向’的观点认为城市就是比农村先进,结果农村义务教育日益惨淡,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还有增长的趋势。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取向’的价值观念一直存在,如每个农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后都可以实现“鲤鱼跳农门”。

2.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以城市开始,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不管是高技术产业还是手工业,都快速的发展起来,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而农村经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长,不过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然而,据统计,3.1: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可见城乡经济发展极其的不平衡,直接导致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

3.城乡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调节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落后性。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教育经费本来应该全部由政府提供,可是我国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制度,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几乎由县、村来提供,因此教育费附加和额外费用收入都强加给农民,而城市的教育一般由政府直接投入或由有钱人投资兴办,这样远远优于农村。据了解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承担,9%由县级承担,11%由省里负责,而中央担的责任少而又少,因此根据省、县的贫富来决定了。富裕的省县乡在教育投入方面就投入的多些,贫困的省县乡在教育投入中就少了,城市的教育通过省里经济的发展就带动了,因而,城乡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影响着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4.人们日益追求优质教育

现在知识时代,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逐性很大,因此产生择优质学校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现在经济时代,优质教育学校的待遇也会提高,一些教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因此逐渐流向城里,乡村中的教师日益减少,从而也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下面我来说几点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

1.更新观念,摆脱“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束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们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如果意识形态不正确就不能正确引导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城乡二元结构”在人们思维意识里面深深的扎根了,严重影响着方方面面。摆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思维的束缚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目前,加速农村教育发展是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而“城乡二元结构”是构成我国目前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根源。

2.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从来源和分配上做起

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主要靠经济,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首要目标。经济支撑着方方面面的发展。如果城乡义务教育要想取得均衡发展,那么经费的支撑是特别的重要,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是教育经费的来源;二是教育经费的分配。

首先,从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方面来看,我们国家主要实行国家拨款与社会各界力量出资相结合。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一方面是由政府决定的,各级政府要实时保证教育经费总量的法定增长,力争与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而另一方面,在国家财政基本能供应教育经费的情况下,要广开财路,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坚持以“两条腿走路”为办学体制的方针,实行民办与公办并举。其次,从经费的分配上来看,实行面向全体和个别倾斜相结合。针对个别学校,政府应适当加大教育经费分配投入的力度和比例,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起到一定积极的效用。

3.在师资建设上,建立四种机制

今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强调,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而师资建设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建立四种机制。第一,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第二,实行定岗聘任制。第三,提高培养制。第四,建立长效机制。同时,需要完善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制度及额外补贴制度。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等等,使农村教师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中与城市教师平等,减少后顾之忧。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教育是否能够均衡发展也是被衡量的一个指标,因此,必须大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阶段就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因此就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未雨绸缪,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徐同文. 城鄉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王丽娜.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研究——以鲁西南A县为例[D] 大连理工大学,2013

[3] 余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3

[4] 刘利民.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 中国农村教育,2013.3

[5] 尹玉,葛少虎.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路径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2013.8

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分析 篇12

机电一体化是指电子技术、电子化软件与机械装置相结合的系统总称, 用以优化和实现机械装置信息处理、动力、控制等功能。近些年来, 随着各个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完善, 其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就机电一体化系统而言, 它融合了多种技术,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接口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等, 通过确立系统功能目标, 指导各功能单元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 有利于降低系统能源消耗、提高系统可靠性、拓展系统使用功能, 这些种种为系统功能最优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本质的角度上讲, 可将机电一体化视作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 另一方面是产品。以技术而论, 机电一体化不是几种技术简单结合到一起而形成的, 它是以诸多技术作为前提, 并在基础上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由此获得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技术。除此之外, 它与机械电气化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别, 这些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机械电气化是对传统机械技术的延伸和拓展, 而机电一体化是对传统机械技术的变革和创新, 它的诸多新功能完全可以替代机械装置的原有功能, 如自动调节、控制、信息处理、检测、保护以及自动记录存储等功能, 这些功能也促使了机电一体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现代化。

2 机电接口技术的类型特点分析

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角度上讲, 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接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业内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可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等同于接口设计, 这一观点也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得了验证。接口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机电技术, 其主要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模块的有效连接, 通过接口的连接作用实现系统中各类信息数据与能量传递的交互, 进而为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提供技术保障。大体上可将机电接口技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2.1 人机接口

所谓的人机接口具体是指操作人员与机电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根据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 可将人机接口分为输入和输出两类。

2.1.1 输入接口

利用该接口可以向机电系统输入各种相关的控制指令和参数, 以此来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输入接口主要包括控制开关、键盘和拨码码盘等设备。

2.1.2 输出接口

借助该接口能够向操作人员反映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参数等信息。输出接口主要包括LED显示屏、状态指示灯、微型打印机、发光二极管等设备。

人机接口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 专用性。通常情况下, 人机接口的设计方案都是按照产品的实际要求进行确定, 可采用控制开关作为二值性的控制参数, 而对少量的数值参数则可采用拨码码盘, 如果系统要求输入的控制指令与参数相对较多, 则可采用行列式键盘;其二, 低速性。由于人机接口的工作运行速度比控制微机低很多, 所以在设计人机接口时, 必须对速度匹配方面的问题予以充分考虑;其三, 高性能。机电结合最大的优势在于机械系统的各种功能获得了进一步强化, 这使得整个机电系统具有了高性能的价格比。为此, 在对人机接口进行设计时, 输入与输出设备的选择应当遵循小型化、微型化和质优价廉的原则。

2.2 机电接口

所谓的机电接口具体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机械装置与控制微机之间的接口。根据信息传递方向的不同, 可将机电接口大体分为传感器接口和控制量输出接口两类。

2.2.1 传感器接口

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传感器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模拟量作为输出信号的, 如检测位置用的差动变压器、温敏电阻、检测温度用的热电偶等等, 而控制微机则属于数字系统。

2.2.2 控制量输出接口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大部分被控制对象都需要以模拟量作为控制信号, 较为典型的有交流和直流电动机变频调速器等, 而计算机系统是数字系统。

2.3 智能接口

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接口技术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智能接口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种接口全部都是利用软件来控制完成的, 可将其归属于现代化技术的范畴。

2.4 动力接口

这种接口主要应用于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与系统动力源之间的连接, 具备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的重要作用。为满足驱动系统的运行需要, 动力接口必须提供足够大的动力, 因此需要在接口处通过更大的功率。动力接口具体包括以下几类:气动、液压、直流电和交流电等等。

3 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3.1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接口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中应用接口技术, 不仅可以连接各个子系统模块, 而且还可以实现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对提高系统性能、促进技术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连接各子系统模块。想要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统一控制, 就必须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 也就是说, 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是实现统一控制的前提。通过接口技术, 可以为子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提供一个可靠的途径, 当这些子系统相互连接到一起之后, 操作人员便可以利用开关执行装置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控制。

(2) 人机接口的应用。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运作时, 操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求对接口进行手动操作, 这种接口就是人机接口。人机接口由输入和输出接口构成, 在操作人机接口时, 操作人员只要在硬件输入系统中输入相关指令, 系统便会自动生成对应的信息数据, 并将信息数据传送到各个子系统模块中, 输出与信息数据相应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 为监控系统运行提供依据。所以说, 人机接口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需求。

(3) 提高系统输出信号质量。在以往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由于接口技术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从而造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输出信号质量和显示数据质量偏差。随着接口技术的不断改进, 将其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在提高信息数据输出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操作人员不仅可以对输出的信息数据质量加强控制, 而且还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对输出的信息数据中的运行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监控。

3.2 接口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可以说接口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这一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 换言之,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接口技术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为此,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运用接口技术时, 必须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

(1) 技术人员在运用接口技术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连接时, 应当充分考虑接口技术与机电系统的匹配性问题。只有合理选用接口技术, 才能使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若是选用的接口技术与系统不匹配, 则会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造成影响。

(2) 无论任何技术在研发和应用过程中, 均需要通过严格的调试, 在确保技术可靠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 才允许应用到预设领域, 当然接口技术也不例外。尤其在技术人员运用接口技术完成各个子系统的连接后, 应当及时对该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进行测试, 与此同时还要重点测试各个接口的运行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解决问题, 从而充分发挥接口技术在系统中的作用。

(3) 人机接口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较为常用的接口类型之一, 这种接口是按照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人工调整的接口, 换言之, 人机接口具有可调性。为此, 技术人员在运用接口技术时, 要对机电系统的生产能效予以充分考虑, 并以此为依据对接口高效、稳定运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接口技术是关键性问题。近年来,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步向智能化、系统化、绿色化、微型化方向发展, 更彰显出了对接口技术进行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未来一段时期, 应当将重点放在对接口技术的完善上, 并对接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 这对于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从机电一体化的简介入手, 对机电接口技术的类型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研究, 能够对促进接口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接口技术,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斐.直流电机计算机控制综合平台数据采集与接口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12 (03) .

[2]许勇.邹慧君.基于接口匹配的机电系统概念设计功能求解[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9 (06) .

[3]徐章锁.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03) .

[4]王成勤.李威.孟宝星.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 2008 (08) .

[5]武文佳.基于Solid Works&Lab VIEW的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05) .

上一篇:苏醒拔管期下一篇:馆员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