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的利与弊

2024-11-30

结构化面试的利与弊(精选9篇)

结构化面试的利与弊 篇1

阿里巴巴上市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上市公司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讨论。一种典型的双重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发行A、B两级代表着不同投票权的股票,一般A级股票为普通股,B级股票的投票权为A级的十倍、甚至百倍,目的在于打破同股同权的桎梏,实现对公司控制权的长期掌控。目前,国务院未对双重股权结构做出特别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制度中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探索仍在继续。

1 阿里巴巴上市事件回顾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涨幅38.07%,收盘价93.89美元,市值2314.39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此次上市将推动阿里巴巴跻身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行列。事实上,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然超过Facebook,成为了仅次于Google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根据IMF公布的2013年国家GDP排行榜,阿里巴巴以2314.39亿美元的市值居于巴基斯坦(No.43)和伊拉克(No.44)之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财富王国。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于2013年7月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并正式启动在港上市程序,预期十月份挂牌的阿里巴巴却最终选择下一年在美国上市,究其原因在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问题。从阿里巴巴的角度,其合伙人制度要求董事会的多数席位由合伙人提名,这是合伙人无法放弃的对公司控制权的要求,同时与市场监管异常严格的美国相比,在香港上市更加符合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从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角度,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打破了同股同权的规则,赋予了合伙人特殊的表决权,违反了“一股一票”的公司治理精神,但是阿里巴巴的在港上市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输送,是块不可多得的大“蛋糕”。说到底,阿里巴巴能在香港上市便是规则为利益的让步,而最终选择在美国上市则是遵循规则的无奈之举,是一场内部控制权与外部控制力的博弈。

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5月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IPO招股说明书披露,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中软银持股34.4%,普通股数797,742,980股,为集团最大股东;雅虎持股22.6%,普通股数523,565,416股,为集团第二大股东;马云持股8.9%,普通股数206,100,673股,其中204,197,496股为马云间接持有;蔡崇信持股3.6%,普通股数83,499,896股;高管CEO陆兆禧、COO张勇持股均未超过1%。尽管阿里巴巴一再否认提议采用双重股权结构(Dual Class),事实上阿里巴巴的合伙人仅以一成多的股份获得了超过50%的表决权,可以认为其合伙人制度是一种非典型的双重股权结构。

2 双重股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双重股权结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发轫于美国媒体公司、报业公司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于1963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挂牌上市。作为家族企业的代表,股票的上市发行意味着其产权的公众化(Go Public)过程,理论上谁投资的多谁说了算,因此面临着家族控制权失控的风险。那时美国的传媒界专家表示,家族控制下的传媒产业能够产生多样化的传媒文化,于是在舆论的作用下,上市公司Bylaw的合法性得到了相关法律的认可,双重股权结构的设立成为了众多报业钜子的不二之选。

以纽约时报公司的上市为例,其A级股票表决权受限、上市流通,拥有绝对多数表决权的B级股票的大多数则交由奥克斯·苏兹贝格家族控制、流通受限。纽约时报公司的Bylaw还规定,B股的表决权涉及董事会成员的构成以及公司的重大决策,任何企图改变此种双重股权结构的做法必须得到董事会8名成员的6票以上赞成方可实施。道·琼斯公司的Bylaw则规定B级股票的每股投票权十倍于A级股票,班克洛夫家族那时控制了道·琼斯公司64%以上的B级股票,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

直到2004年Google公司的IPO打破了双重股权结构的采用局限于家族企业掌控的上市公司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采用双重股权结构。随着Facebook和阿里巴巴的加入,双重股权结构反映了互联网巨头在新时代为自身量身打造的公司治理模式。尽管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尽管香港证券交易所无法接纳如此的股权安排,伴随着上市公司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双重股权结构的演化仍在继续,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代表的非典型双重股权结构还将引致许许多多类似的股权安排。

3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与弊

相对而言,双重股权结构打破了单一股权结构的同股同权原则,而股东平等原则要求同股同权原则,股东平等原则是表决权领域的必然体现(刘俊海,2008)。具体的,同股同权要求每一股份代表完全相等的表决力,股东享有的表决权与其所持股份的表决力成正比。尽管如此,许多国家并未对同股同权做出强制性规定,加拿大、巴西、德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就允许上市公司在章程中对发行股票的级别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级别股票在投票权、表决权等方面的差异做出规定,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股权安排被称为双重股权结构。

3.1 双重股权结构的特征

同股同权原则下,有多少表决权,就有多少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因此拥有多数控制权的股东被称为控股股东。而在双重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下,多数股东所持股份或投票权重极小、或表决权力受限,本文在这里将这部分股东称为外部股东,指代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但是控制力不足的股东,并将那些掌控公司绝对控制权的股东称为内部股东。

(1)外部股东所持股份表决权受限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要求,董事会的多数董事由28名合伙人提名,股东只能否决合伙人对候选董事的提名,否决的同时合伙人提名新的候选董事。在对合伙人的权力限制方面,合伙人的选举需要得到全体合伙人75%的投票支持,同时合伙人的罢免需要得到全体合伙人51%的投票支持,二者无需经过股东大会的审议。

(2)内部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方案是不利于股东的,候选董事提名的特别条款意味着合伙人可以通过反复提名威胁董事会的正常运转,逼迫股东就范。而合伙人的产生和罢免,更像是内部股东的暗箱操作,外部股东似乎已经丧失了对公司的影响力,可见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已经和合伙人的永续经营权绑定在了一起。合伙人方案从根本上杜绝了经营权随股权变动的波动,直接表现为内部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3.2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端

(1)保障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企业层面,双重股权结构常见于家族控制的企业和被少数人控制的集团公司。Ronald J. Gilson(1997)就曾总结出两类热衷于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Question marks和Cash cows。Question marks属于发展十分迅速的公司,但是这类公司在初创期缺乏大量的资金,因此IPO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目的便是在获取直接融资的同时防止创始人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Cash cows属于已经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一般情况下,Cash cows所处的行业趋于成熟,收入增长稳定且市场份额较高,但是投资双方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因此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目的在于提高内部股东的话语权,杜绝外部股东观念与管理层理念冲突的危机化,进而形成“一言堂”的公司治理局面,从而保障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2)促进行业整体的持续、稳定、有效发展

行业层面,以纽约交易所和NASDAQ的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企业多集中在传媒、互联网和高科技三大行业,同样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还有部分特大型的制造业企业,如福特公司等。美国经验表明,大多数科技型企业的创始人对自己的企业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们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要求,因此他们也更青睐双重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双重股权结构能够促进科技型企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双重股权结构能够保证企业的长期目标不因利润的短期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在长期目标的实现基础上形成一个行业的领先水平,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1985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被解除职务,在追求短期利润的新领导者的领导下,苹果股价大跌、亏损严重。双重股权结构带来的权力集中能够为领导层带来极大的自主创新热情,进而带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帮助企业创新成长的角度促进行业整体的持续、稳定、有效发展,从捍卫企业长远利益的角度促成行业整体的长期进步。

(3)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市场层面,尽管双重股权结构在亚洲的资本市场上并不多见,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双重股权结构却很常见。目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62家上市公司拥有双重股权制度,占比约2.6%。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日趋成熟,具有开放程度较高、政府干预较小、信息披露详细和监管机制周全的特点,资本市场本身具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接近于强势有效市场。尽管双重股权结构违背了“同股同权”的现代公司治理精神,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我们可以将双重股权制度看作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意思自治。双重股权制度的良好运作能够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并从正面反映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其中包括投资者的理性维度、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维度、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维度、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维度以及法治环境的诚信建设维度等。我国的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投资者不够理性、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信息披露有盲点、金融监管不到位以及诚信道德缺失等现象也一直存在,尽管双重股权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我国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仍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目前还不宜引入双重股权结构。

3.3 双重股权结构的弊端

是否在国内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双重股权制度,是否为特定行业设计双重股权的公司治理模式,基本上取决于两点,一个是发展的价值理念,另一个是股东的利益保护。双重股权结构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存在的道德风险可能会侵害外部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笔者认为,应当对双重股权制度可能存在的合理弊端提供制度上的补充,其中包括加强对内部股东行使特殊投票权行为的监督,以及制订有利于外部股东,尤其是针对中小股东的救济制度。譬如,建立外部股东的代表诉讼制度,对滥用特殊投票权的内部股东进行监督和提出赔账主张,必要时还可以申请法院剥夺其内部股东的权利;丰富中小股东的合理收益机制,令中小股东的股份拥有优先股的分红权利,并且承担的责任适度轻量化,同时要求大股东承担相对较高的责任,从而实现风险和收益、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性推进,公司治理的国际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结构的选择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其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模式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同样要求同股同权,同种类的股份具有同等级的权利。但是,一些研发能力很强的科技型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中,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创始人可能会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尽管双重股权结构会为投资者的保护带来负面作用,但是它能够切实保证我国科技型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不旁落。因此,公司法、证券法在未来修订的时候,可以考虑为双重股权结构留下适当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我国制度设计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摘要:阿里巴巴上市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上市公司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讨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作为一种非典型的双重股权结构,引发了作者对双重股权结构的研究。在厘清双重股权结构的发轫与发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的概念,旨在区分双重股权结构对投资者的制度性分割,并就双重股权结构的特征展开论述,剖析双重股权结构的利与弊。作者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引入双重股权结构还为时过早,但是在接下来的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过程中,可以考虑为双重股权结构留出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双重股权结构

结构化面试的利与弊 篇2

学习成绩会下降,某些青少年因迷恋某明星而痴狂,以致于耽误了学业、花费了家中的钱财、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有极端者上演轻生的悲剧„„

加布里埃尔说,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一些人因为追星而妨碍名人生活或者产生强迫症倾向就说明过度追星的坏处。曾有研究发现,崇拜名人会降低一个人的自信心,因为无止境地向往和追求超出自己生活现实的生活方式最终可能导致一个人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能力太差。还有些人会患上“名人崇拜综合征”,其症状是偶像崇拜完全令其难以自拔,就像酒鬼和瘾君子对酒精或毒品上瘾一般。

追星族们因为对明星偶像的崇拜,于是“爱屋及乌”,对他们的生活习性、爱好、穿着,甚至宠物都盲目地摹仿、追求、喜爱起来。比如他们刻意摹仿明星们的发式、衣着,到处打听明星们的嗜好,自己也学着去做。有一个少年听说某明星不爱吃某种菜,自己也就不再吃。这种盲目摹仿,并不利于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误入歧途,那就危害到少年的道德品质了。

弊端之一:为了追星、听歌,耽误了学习,这是追星的第一大害。少年期的孩子,如同一块干海绵,正处于吸取知识营养的最佳时期,而“追星族”们把本应该用来学习、做作业,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阅读有益的书报的时间,都用来听了歌。上课也沉醉在自我编织的“追星梦中”,学习被冷落了,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有的学生竟然为了得到一个明星的签名而不惜旷课,在大街上等候,这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弊端之二:不少少年,为了追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半宿半宿地听歌,整天昏昏沉沉地幻想,明显影响了少年正在成长发育的身体的健康,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些人把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当成自己的恋人,害起单相思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弊端之三: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们一心追星,就难免有不法之徒混水摸鱼了。让坏人混水摸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追星之弊

1.追星导致盲目崇拜;

2.追星导致买海报、磁带、光盘等,浪费钱财;

3.追星导致把心思花在了偶像身上,没有注意学习。

追星的利

追星,能够让我们学到如何展示自我,如何在历尽坎坷后重建自信,重建个人品牌。学到如何做人,学到如何把自己的美好一面展示给大家。学到他们的美好品质,因为在他们展示给我们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真实的东西。不要听信那些八卦的新闻。不要追求得到他们的弊端。他们的弊端只有娱乐媒体才能搞出来,而大多数都不是真实的。

追星,利大于弊,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成为明星的潜质供我们学习。不管是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气质,还是他们做展现出来的才华,更或者是他们一路走到明星行列所经历的各路曲折。想想他们为什么能够当上明星,是因为他们都很丑很抽象么,或者是因为他们生出来就是明星的料吗,更或者是一些人所谓的包装出来的吗?也许那有,只是少数,但是我们也为何不想想公司为什么肯花钱在他或者她身上包装而不在你身上————这里你可能会说是因为他有机遇,但是机遇毕竟是极少数,是他们的优点值得我们崇拜使然啊。

也许有些辩友会拿为刘德华自杀的那些Narrow Minded 人,我承认那是弊端,但是那只是少数,少得可以在沙漠里看见绿洲了。也有可能一些Stupid 辩友会说那些为追星逃学啊,旷课啊,写情书不写作业啊等等的什么的,但是我又要说了,那不只是少数同胞,而且是及其幼稚的行为。你看到过一个班或者学校里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是那样追星的人吗?你觉得那些幼稚的同学还会在他们成熟的时候做那种幼稚的事么?那个时候,他们只是会觉得那是一段美好的体验,将终身回味。所以也没什么好弊端的。

所以利大于弊就显得理所当然了。“追星”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爱好。因为在“追星”的过程中,你会对那些明星产生敬慕,从而与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他们敬业爱业的精神以及刻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总之一句话,“追星”有利也有弊,关键是要看你怎样适当的分配和安排时间。追星应该要取其精华,要正确追星,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追星之利

1.追星有利于树立远大目标;

2.追星有利于向自己偶像学习,有动力;

“情景再现”的利与弊 篇3

“情景再现”并不是一个创新的举动。从电视诞生后, 随着电视专题节目、专栏节目的大量制作传播, 它就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表现手法。在新闻传媒专业教科书上, 对专题片、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在相当一个历史阶段内, 绝大部分人认为“情景再现”是艺术范畴的表现手法之一:只在电视小品、电视散文中使用, 在电视专题节目、新闻节目、纪录片中禁止使用此类表现手法。

自从电视台把收视率作为考评编导、制片人的基本标准以后, 有些电视人为提高收视率用“情景再现”开始制造情节、再造故事, 甚至到了不知道是在看专题节目还是在看电视剧的地步。2008年, 河北电视台在拍摄“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温德军”时, 摄制组看到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反映温德军的一部专题片《一定要找到你》。这部片子在表现温德军二十多年前当长途客车售票员抢救平山县一位孕妇的故事时, 大量使用了“情景再现”, 而为了如实地记录温德军的人生历程和高尚品德的形成过程, 河北电视台在拍摄《草根商人的慷慨情怀———温德军的故事》时, 没有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在他讲到上述历史事件时, 编导采用的是回忆、老照片、当年的村庄、老旧的房屋、弯曲的小路、已经长大成人的当年孩子的对比照片、已近中年的孩子的母亲讲述等一组镜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回忆当中, 仍然感人地展现了温德军的高风亮节。温德军在讲述中几次动容, 几次哽咽难声。摄制团队制作这个片子时强调的是采访的深入和细节的真实。用生活中常见也是他常做的事表现温德军不计名利,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的高尚情怀, 尽管没有使用“情景再现”, 但节目在播出时同样收到了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令人担忧的是, 近几年“情景再现”不仅在纪录片中偶尔出现, 在不少社会专题、科学专题节目中也开始泛滥。“情景再现”成了离不了的表达方式, 到了不“再现”就难以讲故事的地步。而最危险的是它在民生新闻类节目中的使用, 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度的降低并败坏了社会风气, 致使作假成风, 假新闻层出不穷。

“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专题片、新闻中的出现一般多为表现手法的作假, 在事实真实性上的造假还不多。有的情感故事类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地步。风靡全国的交友节目几乎没有一对青年是在真正谈对象, 大部分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言辞越激烈, 行为越出界, 思想越诡异越受制片人欢迎, 真正想借此机会找对象的是没有机会的。河北台有一档旅游选秀的节目, 据编导说作秀人员是百里挑一, 专挑那些言语越位的另类者。因为他发现, 越能煽忽, 话语越苛刻, 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为了收视率也只能这样了。这种为了表演而表演的节目, 打着真人真事的幌子, 追求的是无原则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享乐主义, 最终颠倒了是非曲直观念, 在观众中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情感故事类节目, 说到底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的缩影, 因而编导在处理这类节目时必须特别谨慎。石家庄电视台三频道的一档情感故事类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可说是“情景再现”登峰造极的代表作, 它最大的问题是打着真实的幌子欺骗误导观众。节目中许峰的字幕表明“儿子”是住在石家庄四中路的人, 而四中路一带正在进行拆迁, 父亲也是那儿的一个老住户。虽然并没具体到哪门哪号, 但人们不会怀疑他们的真实身份。看完这个节目, “儿子”许峰的嚣张、忤逆、不孝、不廉基本上都占全了。善良天真的观众自然难免怒火中烧, 直到“儿子”上街人人喊打时才知受到了蒙骗, 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大闹剧。

“情景再现”既然闹得沸沸扬扬, 那么, 还能不能在电视节目中使用这一手法呢?答案是不能全面否认, 但要把握使用原则。

新闻消息类节目中不得使用“情景再现”手法。新闻专题类节目确有需要使用的, 必须标注“模拟场景”字样, 不得以新闻报道的节目形态, 如主持人介绍、记者采访、演播室访谈等形式讲述虚构或演绎的故事。

情感故事类节目必须确保细节真实, 不得虚构故事情节或进行想象演绎, 由演员或当事人表演再现发生过的故事情节, 必须标注“情景再现”字样。

访谈类节目在当事人拒绝接受采访时, 不得由他人冒充当事人参与节目讲述, 有当事人在场时, 未经当事人同意, 不得使用“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的手法表现当事人的经历。

涉案涉法类节目不得采用“情景再现”手法展示犯罪细节、破案细节和暴力、血腥场面, 不得由当事人参与“情景再现”的表演。

全部由演员表演的故事, 须在节目名称的画面上标注“栏目剧”字样, 并在开始和结尾处出现演员表。栏目剧不得采用新闻报道节目形态, 以免造成受众误解。

追星的利与弊 篇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电视、广播、电脑等媒体已经越来越普及了,通过这些传媒,我们认识和了解许多的影星、歌星、笑星、体育明星等星。自然而然,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追星一族”。学生追星,是利是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谈谈我的看法。

“追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有些时候,追星还是有利的。疲劳的时候听听他们的歌,可以缓解劳累;不高兴的时候看看他们的专辑、视频,可以让心情开朗;无聊的时候也可以看看他们的海报上灿烂的笑容,可以让自己变得轻松愉快。

在大人眼中,偶像是幼稚的、低俗的。小孩子或许不应该有偶像,就算有,也应该是雷锋叔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样的伟人。但我不同意,难道新时代的“明星”就比不上旧时代的“伟人”吗?今天,我就要在这里大声宣布:“追星,不仅仅是喜欢,更是为了学习他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但作为学生,我认为追星应该有目的的追,不能盲目地追。

现在有很多人追的“明星”是2010届快乐男声的第三名——武艺,我就是他的“午饭”。武艺,是一个很腼腆、很低调的男孩。有些人喜欢他,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而是去发现他的努力,让他的努力成为自己的动力,把这动力运用在学习中去。还有许多人在追体育明星,比如,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亚运会110米栏的冠军得主----刘翔,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黯然退赛,然而,他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最后又重新站在最高的领奖台。

有些时候,追星却又是不良的。有些人疯狂买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海报、唱片以及专辑,不惜自己仅有的钱;有些人听说自己喜欢的明星要巡回演唱,自己宁可掏光钱包也要跟着去。“追星”成为了时尚,我们班许多同学是随着“潮流”这股风飘动。他们每天都会叽里呱啦的说一大堆永远也说不完的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轶事,追看电视剧,这些都影响了学习成绩。有的“追星族”还有更加极端行为。你们还记得那个疯狂追求刘德华的女孩杨丽娟吗?她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供她多次赴港寻刘德华。甚至到香港参加刘德华歌友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自己的偶像合照。最后,杨丽娟的父亲由于杨丽娟疯狂地“追星”的行为而跳海自杀。

“明星”是青少年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青少年是需要榜样的,这一点不容置疑。然而,“明星” 是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我们就会去学习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重合为一,另外,在追星的过程中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能盲目地去追星,去效仿某些人,有的明星在光环的后面也有许多的缺点,我们要学习的是明星们那种奋发进取、不屈不饶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去。

浅议中学生追星利与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明星们通过一些现代的手段,层出不穷,有不少的明星已经成为了我们崇拜,羡慕的偶像,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好奇心强,因此,中学生们也掀起了“追星”的热潮,称今后要成为明星等等!但是

在中学生的生活中,追星是很非常普遍的,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他人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我个人认为,明星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正确地“追星”可以让我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许多中学生以“星”做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使中学生们的发展有方向,有目标,这样,有利于自己身心,使之不会盲目前进;“追星”的过程中,也使中学生们获得了成功的“秘诀”及成才的方法,利用这方法,推动着中学生们的前进,我们还能从明星身上看到自我实现的希望。但是,如果我们太过于沉迷与“追星”,对于正在求学的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崇拜明星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应该学习明星好的一面,学习他们的勤奋,尽快让自己成熟起来,当我们感觉到不在需要明星的时候,或许我们已是别人所崇拜的明星了。

在追星有利的同时,不能避免的是过度追星,乃至上瘾,这种现象,轻者倾家荡产;重者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直至自杀,有不少的实例可以证明,例如:大连,一名正处于青春期,富有活力的少女,因其母亲没有给她买自己崇拜的偶像张国荣的CD碟,因为过渡悲伤而自杀;温州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四川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自贡市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一年级女生代某“偷走”家里的1000元巨额后,突然失踪;19日下午6点至昨日中午1点,其家人发动100多人,在自贡和成都到处寻找。原来,代某失踪是为了送价值200元的花瓶给在成都演唱的F4。几天不吃早点攒钱去看某“星”的演出等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追星族中走火入魔而不能自拔的典型,据统计在100名中学生中,有83名追星,其他人不追星。可见,追星正是从这是起挂起狂潮的,若不能有效节制的追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个人认为,正在初中的我们,学习是最重要的,青春时期使我们的黄金时期,是定格我们一生的时期,若我们这个时候,不努力勤学苦练,而把大量的钱财,精力和时间投入的追星中,岂不是荒废自己?我建议现在把精力投入学习,今后在追星也不迟呀!所以,鄙人认为,初中生追星的弊要大于利。

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的利与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汽车业逐渐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近日,有人将进口车与国产车进行比较,大谈进口车的优点,国产车的缺点,而有些人则在进行相反的评论,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每个人都有他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当我们喜欢时就多看几眼,或者大加赞美一番,当我们不喜欢时可以离开或者少说几句,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写出来的文章要客观,不能带有任何个人情绪。下面就让我来看一下进口车与国产车的区别吧!

从历史上来讲,造车先进的国家例如德国、美国和日本造车技术都有近100年的历史,技术相当成熟,一些主流技术中国是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除了技术以外,工艺也比同级别的国产要细腻。中国工业与国际相差至少二十年,所以为了更进一步与世界同步便产生了合资品牌,而作为生产大国的中国一直在进步着,只是不太明显而已,总之中国的造车之路还很遥远。

最显著的区别还是价格上的差距。中国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对进口车实行了关税政策,所以,有国外引进来的进口车再加上关税之后价格就会上涨。与国产车相比较,就会比国产车高出很多。

从生产工艺上来讲,国外车型因有百年的历史,各个配件、装饰、制造工艺等都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而国产车虽一直在进步着,但为达到世界级的层次。但是国产车相对来说是针对国人的需要开发研制,在设计时会更多的考虑国人的需求,虽然硬件条件不足但出发点却让人很欣慰。

从维修服务方面来讲,由于进口车是从遥远的国外进口而来,在维修时要选择指定的地点和指定的人进行维修,而且有些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所花费的时间也不确定。国产车则有选择的条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维修点和服务人员。

总的来说,进口车和国产车各有利弊,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因人而异,看大家的喜好而已,有些人就愿意花高价买辆放心的进口车,而有些人则愿意支持国产车,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上网的利与弊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上网的利与弊作文

随着网络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其中,其中我们青少年更是占了一大部分。

就拿我们学校为例吧!在离我校不远处开了间网吧。从那以后便时不时地看见一些很明显是学生的人在进进出出,国家那“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的禁令对此形同虚设。放假的时候更甚,更有甚者在夜间的时候翻墙出去,通宵达旦地玩游戏、看电影。第二天干脆连课都不上,直接回宿舍睡觉了。

很多人上网大都是为了玩游戏。短时间有玩一下可以放松心情。但长时间地沉迷于游戏的话就会对人体有害了。由于长时间地保持着一个姿势会使体内血液循环不良,使人感到四肢麻痹,站起来时双眼发黑等不良症状。在游戏的过程中会随着角色所在的不同环境对人的心情也会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群站PK的时候(或和别人比赛的时候)心情会特别的激动,大起大落,承受能力差点的或许会当场晕过去,甚至是死亡。

另外玩游戏时屏幕上的色彩闪烁不定,也会对人的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那些通宵达旦的人所受到的伤害更大。

我自己也曾试过通宵达旦地上网,除了感觉到很累之外,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在回家的时候差点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特别危险。要是不小心走到路中间的话后果更不堪设想。回到家后睡了一天也没恢复过来。由此可知,通宵上网对人的精神上有多大的伤害。

其实网络本来是为了芸芸众生而产生的,基本意在于方便人们的工作。但现在却逐渐发展到多方面了。暴力、色情、情悬等等不良的作息在不断地蚕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人民的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现象。

让我们合理地利用网络,不要沉迷于网络之中,毕竟网络中再美的东西都是虚设的,而我们却要生活在现象里。

让我们拒绝“泡吧”!

议论文范文:电脑利大于弊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将21世纪带入了信息时代,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人们从网络上接触四面八方的消息,方便人们的才出行,利于日常生活,渐渐地,网络扎根于千家万户。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我认为网络电脑是有大益处的。

其一:通过互联网,人们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在百度上随时浏览新闻,北约、伊拉克发生了哪些大事;美国的债务危机如何化解,网络全部会给你答案。后天阴有雨,不宜出行,航班取消,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第一手消息,订购航班不出家门。

其二:装上摄像头,开通视频聊天,“天涯若比邻”不再是虚幻。比起电话,人感亲切到视频聊天更使人感亲切。网络交易,开通视频,在家轻松赚钱,家变办公室。闲得无聊时,QQ影音给你最逼真的视觉感受,当红大片,不用上电影院,在家轻松浏览!

其三:购物不出家门。进入淘宝网,选好商品,快递送到,检验之后,付款取货。网上炒股,掌握股市动态,涨了之后,牛遍全市。

其四:网上看书,不费钱,不用跑腿,各种书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作家原著、新作,随时了解。名人的童年故事,政治人物的风云历史,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网上书城更是一大创举。

试想,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网络,仿佛鸟儿失去了双翼,狗失去了嗅觉,狼失去了爪子和獠牙。人类陷在一个无知的世界,黑暗,空虚,想见远在异国他乡的亲朋好友,只能坐飞机或者火车去。

失去了电脑,世界将会黯然许多。

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篇5

隐性采访, 主要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 通过偷拍、偷录或隐瞒记者身份等方式, 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一般说来, 隐性采访是在常规的显性采访不奏效的情况下采用的, 借助隐性采访可以减少采访过程中的障碍和干扰, 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可以更加清晰地洞悉是非曲直。比如, 央视“江西高考替考案”“金华火腿”“地沟油”事件等都是隐性采访的成功案例, 为我们揭开了我们看不到的一面, 同时也鞭挞了当地一些监管部门的不作为行为, 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当然, 隐性采访并不是无限度的, 而应该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这是值得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注意的。

2 隐性采访的利与弊分析

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应的, 是显性采访的补充形式。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 隐性采访既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也存在一些弊端。

2.1 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

隐性采访的核心就是让被访者尽可能地表现出日常状态, 使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 带有画面的隐性摄像则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这能够更加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 尤其是在批评性报道中更具有显性采访达不到的效果。比如, 黑龙江电视台的《真相》栏目记者曾经曝光过一家餐馆使用地沟油的事件, 记者就是以服务生的身份潜入到这家饭店, 经过几天的暗访, 终于掌握了这家饭店收取、使用地沟油的证据, 并且曝光了餐馆使用自来水勾兑色素香精制作果汁的事实, 并偷偷录了像。至此, 这家餐馆的丑恶行径被完全揭露开来, 受到了法律严惩。可见, 如果不是采用这种隐性采访的方式, 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获得真相, 也就难以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此外, 隐性采访还是显性采访的有效补充, 是满足大众知情权和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途径。比如, 今年广受社会关注的“江西高考替考案”就是隐性采访的典型案例, 通过记者的隐性采访, 我们了解到了令人震惊的高考替考的各项流程, 我们讶异和指责在高考如此庄重的场合下部分不法分子的“狸猫换太子”之举如此猖狂。因此, 隐性采访可以深入挖掘更多的客观的新闻素材, 可以避开一些戏剧化的虚假陈述, 最大限度的还原事实真相, 将真相曝光于大众舆论中, 利于实现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 同时还可以为执法部门提供第一手证据资料, 甚至可以成为执法部门执法的有力证据。

2.2 隐性采访的弊端

隐性采访的弊端可以从新闻工作者、被访者、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对于新闻工作者, 隐性采访本来作为一种公开采访的补充形式, 但在现实社会中, 部分新闻工作者将窥探别人隐私作为乐趣, 不顾道德与法律打着隐性采访的幌子肆意暗访, 甚至以此作为不良收入的来源, 这就容易滋生浮躁心理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

对于被访者而言, 隐性采访容易侵犯被访者的人身权利, 如果记者的法律知识比较欠缺, 就容易在隐性采访中侵犯他人或企业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基本权利, 甚至产生与被访者的经济纠纷。因此, 在隐性采访中, 新闻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谨慎行使。

对于社会而言, 隐性采访的存在容易导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防备心理的加深, 人们之间的相处都带着面具, 那么,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诚信危机。隐性采访其实是“以隐窥隐”, 即用隐蔽的方式窥探别人的隐私, 这是当前偷窥文化膨胀的一大原因。

3 对于隐性采访的理性思考

当前, 我国尚未明确制定专门的新闻法, 隐性采访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尤其是涉及到普遍的社会价值、重大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人物等时, 隐性采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件的真实情况, 如一些贩假造假问题、乱收费问题、坑蒙拐骗问题等批评性或揭露性报道, 因为如果使用显性采访, 根本达不到效果。但是, 隐性采访也有很多弊端, 并且涉及到法律与道德层面的问题。因此,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隐性采访应当给予严格控制, 非重大新闻事件、非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非经领导批准、非公开场合发生的、非监督公务行为一律不允许使用隐性采访的手段。

此外,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明确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这就说明, 现阶段我国还是不提倡隐性采访的, 隐性采访还应该是有所约束的。因此, 在使用隐性采访时, 记者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同时要提高媒体领导和记者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 加强行业自律, 引导隐性采访健康有序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隐性采访作为显性采访的补充形式, 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作为新闻工作者, 我们要正确认识隐性采访的利弊, 学会理性处理好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之间的关系, 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秉承为社会服务的从业理念, 谨慎运用隐性采访。

参考文献

[1]韩冬.电视隐性采访的原则和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7) :84-85.

[2]赵亮.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浅谈隐性采访与培养新闻采编策略[J].新闻传播, 2015 (13) :107, 109.

浅析“网络谈心”的利与弊 篇6

一、“网络谈心”的内涵

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网络谈心”的确切定义。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NBCC)将网络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或网络视频等设备进行远距离的同步、实时或异步、非实时互动的过程[1]。有学者认为,“网络谈心”是通过网络为载体,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采用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视频、网络语音等手段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过程[2]。“网络谈心”的任务和目的,是以正确的理论基础、高尚的精神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二、“网络谈心”的优势

“网络谈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快捷性和广泛性上,还表现在匿名性、安全性,省力性等方面。

第一,“网络谈心”具有便捷性和广泛性[3]。“网络谈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电子邮件、QQ聊天、校内BBS,只要身边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随时随地可以向心理辅导老师咨询,解决了时间、空间上的问题。心理辅导老师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上网进行答复。可以说“网络谈心”是既方便,又快捷的心理咨询方式。

第二,“网络谈心”具有匿名性和安全性。来访大学生在“网络谈心”的过程中以虚拟身份登录,使其可以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网络平台上表现真实的自己,客观具体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

第三,“网络谈心”具有省力性。即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较之传统的谈心方式,心理辅导老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服务。

第四,“网络谈心”具有可以反复整理、阅读的特性。“网络谈心”采用文字聊天形式,有存档记录,可供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反复多次阅读,有助于其整理和分析问题。

三、“网络谈心”的局限

“网络谈心”也有自身特有的局限。

第一、信息的不完整性。“网络谈心”安全性和匿名性的特征使学生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同时也带来一部分的虚假信息。通过文字形式或者E-mail进行沟通,缺乏对来访学生的行为观察,造成心理辅导老师的“误诊”。

第二、咨询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常常会出现掉线、病毒入侵等问题,可能使咨询中断[4]。

第三、技术水平、网络环境等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网络谈心”需要心理老师与来访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上网条件,还要有一定网络知识和电脑水平。另外,由于网络是公开的,网络黑客不断传播病毒、盗取数据、破坏网站,一旦被他们窃取了许多保密信息,后果将不堪设想[5]。

第四、后期回访的艰难性。有些学生带有明显的试探性和不确定性,网络又存在本身的虚拟性,造成心理辅导老师在第一次心理咨询后难以再联系到他们。

四、总结

“网络谈心”是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来的针对学生心理咨询的新模式,为高校心理咨询打开了新的局面。其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有其特有的劣势。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充分发挥其优势,尽量避免和改进其劣势,帮助来访大学生优化个性、发展能力,让其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健全的人格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 2007, (5) .

[2]郑晓明.试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的必要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 .

[3]李雪平.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 .

[4]周海谦.网上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及现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心理学》, 2002, (1) .

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篇7

1. 直销的定义。

直销是无店铺的经营方式。直销员在固定零售店铺以外的任意场所, 通过讲解和实验将产品直接推销给目标群体。其实质是运用人际关系营销策略开发客户, 通过直销代表或现实的客户再去影响其周围的人群购买产品。

2. 直销的特点。

零阶渠道。产品由厂家直销顾客, 中间无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等渠道。

多层次奖金计酬。这是全世界直销业的主要奖金制度。在我国直销员从自身销售业绩中获取报酬外, 还可以从销售团队的销售业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

直销员是公司最忠实的消费者。据调查直销员 (以业绩考核为准) 消费的产品占公司总销售额的大半以上, 他奖酬的一部分是其消费产品的惠利。

直销会议。直销公司通过产品说明会对直销人员培训产品知识以及销售技巧;利用业务推荐会大力宣传公司形象, 吸引更多新直销员加入团队;激励直销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会议是通过旅游、与公司高层领导对话、心得分享等形成的大型会议。

无店铺销售。上门销售是产品直销的主要形式, 工作地点、时间以及对象都不固定。

3. 直销与传销的区别。

在海外直销与传销本质上并无区别, 但在我国直销与传销有着天壤之别, 传销是非法的代名词, 是直销扭曲后的衍生物。根据我国《禁止传销条例》规定, 海外的多层次直销也属于传销。直销与传销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4. 产品直销的发展现状。

尽管直销公司申请直销牌照需要满足众多严格要求, 但目前我国产品直销公司已达到上百家。产品直销的主要方式有上门推销、目录直销、电话直销、邮购直销、互联网直销以及厂商自设机构销售。直销是工业品分销渠道的主要方式, 随着科技手段的完善, 消费品直销渠道也在迅速发展。我国《直销产品范围公告》表明, 现阶段我国只有以下五大类消费产品允许采用直销渠道, 分别是化妆品、保健品、保洁用品、保健器材及小型厨具。直销在我国快速发展, 但仍然面临着文化冲突、社会质疑以及失衡的利益心态等挑战, 要想我国直销业健康发展, 就要在认清产品直销利弊的基础上, 选择其合适的发展模式。

二、产品直销的好处

1.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

(1) 产品直销交易过程方便快捷。直销员所做的不只是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合理退货以及技术指导等服务, 一对一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更加放心满意。此外面对面销售有助于消费者充分了解并识别适合自己的产品。 (2) 产品直销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面对面销售有助于直销员探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掌握其消费形态, 便于公司开发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直销产品价格统一, 有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时避免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损失。

2. 从直销员角度分析。

(1) 产品直销有助于抵制假冒伪劣商品、提高产品质量。直销员是最重要的产品把关人。因为他们都是直销公司的忠实会员, 没有质量保证的商品没人去购买和推销。 (2) 团队计酬是直销的根本, 也就是直销员的业绩与团队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种方式架起了新老员工间沟通的桥梁。在产品直销过程中, 每位老员工都会竭力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员工, 并引导新员工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汲取精华, 激发了员工的销售积极性, 团队销售能力快速增强。 (3) 产品直销运用的就是人际关系营销策略, 因此产品直销对直销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直销公司为员工提供系统科学的培训方式, 让员工掌握产品直销技巧的同时要求员工个人素质也相应提高。因此产品直销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

3. 从企业角度分析。

(1) 节约成本, 缩短销售时间。直销模式借鉴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理念, 产品由工厂经直销员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模式以数学指数递增的爆炸式增长速度推动产品的认知度, 口碑宣传快速把产品打入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中的管理费用, 有效控制成本。 (2) 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的售后服务, 取得了消费者对产品直销这种方式的青睐度和支持度;加上销售的路径比较短, 有利于引导消费者识别自己所需产品, 实现个性化的销售目标。 (3) 各个层次的消费者可以十分便捷地与直销员面对面沟通, 及时反映产品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便于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同时也助于企业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开发出更加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占领市场空档, 扩大市场份额, 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 产品直销方式对销售地点和时间没限制, 只需要在销售网点的区域内招募直销员, 进行短暂的培训就能迅速打开市场。直销员直接对市场产生影响, 便于直销公司对产品质量和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 从政府角度分析。

(1) 产品直销可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直销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行为, 人员需求量大, 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陆对直销员的素质要求低, 免经验, 免学历, 可兼职, 年龄不限, 是多数人可为的职业。而且这是个低风险, 低成本, 弹性大, 易发展, 高回报的职业。此外, 产品直销的收入增长幅度与经济的发展是反向的关系, 即经济越不景气的时候产品直销越可能保持增长, 为社会创造财富。 (2) 《禁止传销条例》的颁布有效遏制了传销分子的的欺诈行为, 保护了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为产品直销道路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市场氛围。随后出台的《直销管理条例》规范了产品直销方式, 对产品直销加强监督管理,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证直销公司以及直销员的利益。这一次条例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产品直销的扶持态度。

三、产品直销的弊端

1.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

(1) 直销产品价格一般很高, 消费者支付能力有限, 存在经济风险。 (2) 直销商为冲业绩, 夸大产品功效, 消费者存在功能风险。 (3) 我国直销业还不成熟, 市场运作还不规范, 直销市场鱼龙混杂, 消费者容易上当受骗。

2. 从直销商角度分析。

(1) 直销业虽然是和自己竞争, 但每月固定的业绩考核让刚进入直销业的人很有压力, 许多直销商为了冲业绩, 在家囤积产品或者低价出售, 对个人及整个市场经济都有危害。 (2) 我国直销业还不够规范, 直销和传销在人们脑海里的定义模糊, 很多直销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甚至被打击和怀疑, 增加了直销商的精神压力, 打击其销售积极性。

3. 从企业角度分析。

(1) 产品价格过高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直销的模式虽然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 但是有些公司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和调动直销商的积极性, 常常抬高产品的价格, 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产品望而却步, 这不利于直销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2) 局限性强。直销模式下, 商家只能在一定销售区域内进行产品的销售活动, 工作的范围不能随意扩大, 并且持续时间不易过长, 否则会给厂家带来很大的经济和人员负担。销售区域的局限性, 不利于开拓和维护市场。 (3) 在销售费用方面, 直销模式人员花费较大, 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物力和财力支持, 稍微周转不力, 可能会影响整个产品直销链的顺利进展乃至直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 受传统观念影响, 消费者更信赖专柜和大商场的产品, 对直销产品持怀疑态度, 产生抵触心理, 直销产品难以打开市场。

4. 从政府角度分析。

(1) 可能导致政府税收下滑。为保证商家的正当利益不受损害产品直销持续时间短, 因此很多发票手续等都是不够完全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政府税收的减少。并且产品直销交易过程隐避, 有大量现金交易, 对税收部门和国家财政的监管造成困扰。 (2) 部分直销商为了冲业绩不惜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销售产品, 这种及恶性削价竞争的手段会造成市场混乱, 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之, 产品直销虽然只是传统店铺销售的一个补充形式, 但从现代经济发展来看, 它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品直销我们只能因势利导, 不断摸索经验。要规范直销业的健康发展, 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产品直销观念, 健全直销法制。笔者给出以下建议:一是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政府尽快成立中国直销协会, 将产品直销行政监管的部分职能按国际惯例转移给行业自律。二是出台完善的直销法律, 整顿我国混乱的直销行业。三是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结合信息化时代特点, 实现产品直销电子商务化。四是提高民众产品直销意识树立正确产品直销价值观。五是相关学者加强产品直销学术研究, 为政府, 企业, 消费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刘金章.直销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2:40-43.

[2]李斌, 于支伟.中国直销全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3

[3]王万军.直销协会联盟眼里的直销本质.中国直销网http://www.zxw114

[4]刘伟.我国直销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18-27.

[5]郑之辉.产品直销的利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 (07)

[6]张宝森.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J].哈尔滨市党委党校学报, 2002 (05)

[7]刘伟.我国直销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18-27.

建立“药品银行”的利与弊 篇8

1“药品银行”有利之处

1.1 杜绝浪费, 避免流出

建立“药品银行”初衷即为杜绝药品浪费, 避免药品流出。各病区将多余药品存入“药品银行”, 待需使用时再从“药品银行”支出, 方便取用。在该方案施行之初各病区积极配合, 使收支出现收入同比增长31.36%, 而支出仅占19.19%的情况[1]。

1.2 保障药品质量

规范药品储存条件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2], 各病区将多余药品储存于药房, 储存条件优于病房, 且由专职养护人员负责药品养护, 药品质量得到保障。

1.3 账目清楚

“药品银行”台账反映病区每月存取金额、药品明细汇总及存取账单打印等, 账目清晰利于管理。

2“药品银行”存在的弊端

2.1 工作量庞杂

需设专人管理, 医院各病区存入药品须逐个检查效期与内外包装情况等, 药房若人员紧缺, 倘再抽调专人管理, 难以保障其有效运转。

2.2 监管力度难以保证

若存取过程中缺乏监督, 个人交易常难于避免, 不利于“药品银行”运作。

2.3 参与者积极性不高

医院须设立奖励机制, 因随时间推移, 若无奖励机制, 参与者积极性降低, 存入“药品银行”药品量下降, 而支出增长, 则建立“药品银行”无实际意义。故医院应作适当奖励, 提高参与人员积极性, 做到院、药、护三方满意。

参考文献

[1] 陈华彪.“药品银行”模块的建立及运行探讨[J].中国药房, 2013, 24 (9) :802.

“楼中店”经销的利与弊 篇9

“利”有八点:

1.租金便宜, 普遍低于门市房, “楼中店”30平方米大约年租金为3万-5万元。而同样面积门市房约要8万-10万左右。

2.“楼中店”设备齐全, 不需装修, 摆上货架即可营业, 方便随意, 安全简单。

3.工作人员少, 老板+1名员工即可。

4.店内货色鲜明, 针对性强, 时尚新潮, 极吸引楼中办公的白领阶层, 又以女性为主, 且商品价格又较低。

5.购物方便, 电梯上下, 十分快捷, 白领人士随时可前往, 省时、省力、省车费。

6.客流虽不大, 但靠口碑相传, 可引客上门, 形成人气, 也可网上宣传, 结合发放单页传单, 省去了广告费用。

7.“楼中店”“视客如金”, 服务礼貌、周到、体贴, 工作人员又会唠家常, 顾客就像回家一样, 有亲近感, 因此, 很受欢迎。

8.“楼中店”可办会员及折扣券, 优惠多多, 固定了忠诚客户群, 随着时间的延长, 盈利可观。

“弊”有三点:

1.一般不允许退货、换货, 购物品质缺乏保障。

2.“楼中店”基本无购物凭证、发票之类, 一旦出现问题, 维权问题难以解决, 易引起纠纷。

3.由于“楼中店”“养在深闺”偷税、避税、漏税的情况易被查处。

结论:

上一篇:应用自主学习能力下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