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问出精彩

2024-11-08

让学生问出精彩(共3篇)

让学生问出精彩 篇1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 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甚至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形象地说, 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往往就像投入水池中的一颗石子, 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 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 令学生入情入境, 欲罢不能。然而, 回顾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味数学课堂中呈现的那些“迷人景象”:情境创设“百姿千态”、动手操作“百鸟争先”、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 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 激动不已。透过“浮华背后”, 来审视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 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中却存在着不少误区, 隐藏着诸多低效或者说是无效现象, 值得我们思考。下面用两课例说明:

无效课例一:问题过大, 缺乏梯子辅助

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年级《圆的面积》时, 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 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 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在“转化”这一环节上处理得非常好, 通过四次转化 (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 , 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接着, 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此时, 学生面面相觑, 无所适从。

在该课例中造成学生无所适从的原因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大, 不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 而且时机也不恰当。在实现转化以后, 其实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将问题分割成三个小问题: (1) 圆的面积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 (3)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这样的提问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

无效课例二:观察偏颇, 缺乏数学眼光

一位老师在执教二年级《认识乘法》时, 为了创设情境, 投影打出情景图后, 问道:小朋友们, 仔细观察一下, 你看到了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 学生1:图中有小鸡还有小白兔在野外玩;学生2:图中有大树和草地;学生3:图上还有小桥、流水;学生4: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呢……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 五六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而老师也不着急, 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 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 俨然成了语文说话课。其实在新版本的教科书上, 我们经常对情景图这样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学生总是说不到点子上呢?是这幅情景图有问题吗?其实该课例中的情景图本身没有问题, 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问题。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让他们会不自觉地像语文课中的看图写话那样去观察, 而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进行观察, 所以出现上述对话是很正常的。

实际上,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低效提问”现象还有很多, 比如提问关注了优等生, 而忽略了后进生, 又如提问关注教师问学生, 而忽视了鼓励学生问老师等。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提问实效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既要有“生活味”也要有“数学味”, 同时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于事先预设一个适宜的问题。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适宜的问题呢?要注意三点:

1.创设情境, 问在学生兴趣点上。

2.分析学生, 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

3.研究教材, 问在学生有疑难处。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 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条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 可以比较艺术地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 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学生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果然, 讨论的气氛很热烈, 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总之, 课前精心的预设, 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二、注重问题提问技巧, 提高提问实效

周恩来总理曾精辟地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 不进行基本训练, 不掌握技巧, 是不行的。”提问也是有技巧的。下面两个技巧, 我以为是比较重要的。技巧一:增加等待。如果老师在提出问题后, 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大大提高, 精彩, 源自等待。技巧二:适当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比如教学《倍数与因数》,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这样去教:师:请找出2的倍数。生1:2、4、6、8。师问:你是怎样找的?生1:我是这样找的, 2的1倍是2, 2的2倍是4, 2的3倍是6, 2的4倍是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师追问1: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 (这里的横向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发散性。) 生2:10、12、14、16。生3:18、20、22、24。师追问2:找得完吗?生:找不完。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生1:无数个。生2:无限多。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生:2最小的倍数是2, 2的倍数有无数个, 没有最大的倍数。 (后面几个问题是纵向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教师从横向、纵向两个不同向度的系列追问, 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效果非常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学中的“追问”, 这实际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有意生成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不浪费教育资源, 并将其利用到最大化。

课堂提问貌似简单实则复杂, 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 课堂活动的生成性和变化性, 使得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 只有诚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老师们, 请关注课堂提问, 让我们问出“学问”、问出“精彩”, 让“小提问”创造“大智慧”!

让学生问出精彩 篇2

学生“展示”,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文/许 媛

摘 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动力效能。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展示;方法意义

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我们学校也以独创的“261”教学模式而声名鹊起。在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261”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展示”:学生分组完成教师的任务,把题目的解答先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向全班同学进行解题思路分析,之后教师点评。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活动方式,也是数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历程。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展示”,就是让学生经过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后,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清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说出问题的答案和延伸,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自我展示”把学生从“被动听”推到了“主动说”的地位,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群言堂”,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全面达成数学的教学目标。

“自我展示”活动保证了学生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符合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旧知,获得了新知。为保证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展示的.内容教师要计划好,安排好,不能太随意。教师要充分备好课,想学生所想,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以及从容面对各种随机情况。(2)教师要多通过自己的思维来示范,否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效果就像是被教师灌输。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先从感悟到模仿,再而掌握运用。(3)展示的内容要有参差性,难度先易后难,程序先课本后课外,知识先点后面,数量先单一后成批,广度先封闭后开放。这样安排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及时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信心。(4)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全面参与进来,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

数学自我展示活动,是教师创设机会让学生品尝数学学习成功感的良机,给学生创设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机会,使学生在“展示”中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解题认知链,养成反思的习惯。学生“自我展示”为师生数学交流提供了平台,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让他们自觉地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加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扩大数学教学的交互性,进一步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充分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新课改教学理念。抓住教学契机,开展“自我展示”教学活动,让学生洋溢灵动,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方家鸿。数学“说题”活动的过程与方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04)。

[3]殷伟康。学生“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数学教学研究,2010(07)。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杜桥中学)

让学生问出精彩 篇3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呢?

一、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人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就卖力;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就不乐意做,甚至敷衍了事。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缺乏兴趣和爱好是无法下笔的。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与兴趣。

二、重视实践,鼓励学生深入生活。

常言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使学生有“米”下锅,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1、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写作增添素材。

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瞬息万变,抓住这些,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是“审视”,也需要投入,诚心的积极认真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形式上的参与,更是心理距离的缩短,思想情感的融通和语言行为的协调。

2、深入思考,感悟生活,让作文升格。

思考就是感悟,感悟包含了体验、咀嚼、顿悟。深入思考,才能不断问为什么,从而让小事情表现大主题,小人物也可以表现得很丰满,小角度可以展现全局,小细节可以尽显本质,也就是说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

3、走出课堂,调查研究,“觅食”于丰富的社会生活

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可以获得写作灵感,触发写作动机,提高感悟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重视阅读,广闻博览,提高语言修养与人文内涵。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他的知识面、信息量、认识事物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写作技巧的掌握等等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和提高,大多来自于我们广泛的大量的阅读。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多读有较高品位的文学作品,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人文内涵。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留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构思的,作品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作家是如何锤炼语言?,然后再把精彩的章句画下来熟读背诵,这样日积月累,提起笔来也就会顺手多了。除了抓紧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语文老师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增加知识,把已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勤练笔,在多写多练上下功夫。

天才出自勤奋,天道酬勤。仅仅靠生活的经历还是不够的,学生从小要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要让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我们不能把作文训练仅仅限制在课堂里,搞封闭式的训练。光靠在课堂里,按照教材编排的七、八次作文训练,那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因此,我们还重视激发学生在课外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把作文作为一件乐事,勤写勤练。如通过在班里办班报、鼓励学生为学校广播站写稿件,开展读书报、评书报、剪书报评比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即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自觉地写日记、写观后感、读后感,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征文比赛,为少儿读物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收集信息等途径,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勤练勤写,让“巧妇能为有米之炊”,从而使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五、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一、构思要奇

作文,首先要别出心裁。当多数人普遍注意到某一主要方面时,你可以从另一方面把被掩盖的问题提出来,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题目要新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要靠题装。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收到标新立异、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拟题时可巧妙的运用一些修辞、比喻、拟人、反问等。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题的作文,有的学生作文题目是《鱼与水的对话》,使呆板枯燥的文题变得生动、形象、鲜活有趣。还可以借鉴学过的课本,例如以“成长”为题的作文,有一位学生用《别了,电视机》为题,成功的借鉴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法,来写自己升入中学后,随着课程的增多,不得不和电视告别的过程,题目新颖,引人入胜。

三、面孔要亲

有些学生作文不是太严肃就是居高临下,拉大了自己与读者的距离。我们写作文应该给读者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又智慧的面孔,让人读起来,感觉似曾相识,犹如邻家大姐。这样的文章,才会让人倍感亲切,换句话说,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

四、感情要真

作文要写真实情感。要想写出真情实感,必须学会自己观察、体验、感悟,亲身经历自然界中的人、事、物、景,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有灵气,才能真正打动别人。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只要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勤写多练,写作就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就一定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而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上一篇:煤炭营销策略下一篇:多方安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