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践(通用11篇)
重庆实践 篇1
重庆地处内陆、城乡差距巨大、经济形态复杂, 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缩影。作为一种国家战略, 重庆将在实现自身腾飞的同时, 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重庆的发展将贡献有益的思想、创新和模式, 其发展经验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解决“重庆问题”的实质是落后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所谓“重庆问题”, 就是重庆区别于其他地区而具有的不同矛盾、特殊市情的总和。
“重庆问题”既具有普遍性, 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是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重庆问题”的实质是落后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是一种国家使命和历史责任感的体现, 也是重庆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逻辑起点。
解决“重庆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从国际层面来看,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重庆的现代化路径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第二, 从国家层面来看, 重庆的发展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强劲的活力;第三, 从西部来看, 重庆内陆开放和多形态经济发展与融合都将是西部地区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第四, 从城乡统筹发展来看, 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 将为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和模式;第五, 从人与生态和谐发展来看, 重庆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实践探索, 将为国内外其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重庆实践”的基本框架
“重庆实践”就是指围绕“重庆问题”, 结合重庆独特的地理区位、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及国家战略定位, 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发展范式, 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方式与道路的全面反映。“重庆实践”是立足重庆实际, 着力破解“重庆问题”,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寻求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的新路径, 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重庆实践”是重庆人民的智慧凝结, 并与重庆特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发展任务、客观条件等紧密相连, 反映了重庆发展的思路和状况, 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
重庆实践的核心是解决民生问题。科学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其关键在于“让人民得实惠”。重庆全力打造民生工程, 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 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如“五个重庆”的建设着眼于实现出行的便捷 (畅通重庆) 、生态的良好 (森林重庆) 、身心的健康 (健康重庆) 、生活的安逸 (宜居重庆) 、社会的稳定 (平安重庆) , 为百姓安居乐业创造必要的条件;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公共租赁房建设成为全国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典范;“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着力大幅增加“两翼”农村地区收入水平, 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 培育新农村市场主体, 以便缩小城乡差距。
“重庆实践”的基础是改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重庆实践”的基础在于不断改善社会发展环境, 提升重庆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实施“畅通重庆”, 大幅度改善交通条件, 并通过“大通道”建设, 不断改善重庆的交通区位条件;通过“内修精神外洗脸”为重庆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即一方面通过“唱读讲传”活动, 提升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另一方面, 通过“打黑除恶”, 为重庆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为重庆经济发展确立良好的商业伦理。
重庆实践的重点是科学运用政策。“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城乡统筹试验区、保税港区等重大政策, 均是中央为重庆量身定做的, 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在获得这些政策以后, 重庆积极思考, 锐意进取, 努力解读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之道, 争取政策效应完全发挥。积极实施“部市合作”战略, 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重要的桥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初具雏形, 有效汇聚全国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种种经济要素, 力求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最优组合;充分运用保税港区等优惠政策, 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 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产业基地。
“重庆实践”的动力是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重庆实践”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体制机制, 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重庆着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 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重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方面, 重庆创造性地实施了“八大投”模式, 将原来以政府出面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投资集团向社会融资为主的市场化方式,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的良性投资格局;在区县发展体制方面, 重庆市对区县大幅扩权和大力扶持, 每年给予每个区县2500万元工业园区发展基金 (2010年起增加至3000万元) , 通过区县联动发展、推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 重庆率先打破原有的户籍制度, 并配合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 至2012年前要实现300万农民进城, 到2020年实现1000万农民进城,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重庆实践”的示范意义
“重庆实践”彰显的示范意义, 那就是在较大的行政区范围内, 基于重庆现行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利益分配格局和现行体制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 不断突破现行的一些条条框框, 探索解决难题的突破口, 为国内外类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和实践模式。其示范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破解城乡统筹难题。重庆是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大舞台, 必须不断破解城乡统筹发展难题, 建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存在的难题, 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尚不多见。京津沪三个直辖市, 城市化程度很高, 其城乡统筹的示范意义不具有典型性。而重庆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积极探索, 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破解内陆开放难题。内陆地区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开放区位, 开放资源相对缺乏, 这导致内陆开放一直是困扰内陆地区发展的难题。“重庆实践”的探索, 将有助于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 在国家层面形成一个政策的洼地, 吸引大量的人才、资金和产业进入内陆。因此, “重庆实践”提出的内陆开放经济发展模式, 必将为其他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破解多层次、多格局协调发展难题。重庆是多层次、多格局经济形态地区协调发展的实验平台, 必须不断破解具有复杂经济形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 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多层次、多格局的经济形态的协调发展, 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在城乡统筹实验的过程中, 重庆市已经在“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尝试。因此, “重庆实践”在复杂经济形态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 必将为国内兄弟省市、国外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深刻启示。
破解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难题。重庆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实验模板, 必须不断破解欠发达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然而, 重庆深处内陆, 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 思想意识相对封闭, 实现现代化谈何容易?因此, “重庆实践”中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 将为国内和国际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值得借鉴的实践参考。
重庆实践 篇2
实践报告是进行实践后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
这次报告主题是社会实践,在通过寒假的一个月时间中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了去多的道理与体会。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社会的生存法则。
我在妈妈的店里工作,让我明白了大人们赚钱养家的辛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所花的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我们却从不知道父母赚的每一分钱是多么的珍贵啊!可从小就不用为这些烦恼的我们却从不珍惜,大方的挥霍着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重庆实践 篇3
关键词:(中)关键词公共服务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5-0107-06
收稿日期:(中)收稿日期2012-11-12;修订日期:(中)修回日期2013-05-27
基金项目:(中)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2年软科学课题“重庆市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职能转型研究”(cstc2012cxrkxA10002)。
作者简介:(中)作者简介周宗社(1973 -),湖北秭归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口与经济、经济理论与政策。
正文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时代变迁,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为该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动态性的贡献。在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结构、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等发生较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需要动态地伴随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唯有如此,社会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高水平需求才会得到满足。
一级标题一、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二级标题1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机构建设情况
根据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的统计,2010年重庆市共有区县级生殖健康服务中心40个,乡镇服务站829个。其中,中心乡镇站301个,普通乡镇站528个,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8573%(不包含区县政府所在的街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分别是:区县服务中心6750%,中心乡镇站7870%,普通乡镇站3370%。
二级标题2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设备配置情况
按照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配备的基本设备主要有:视听电教设备、临床检测设备、手术及临床相关设备、信息设备和药具及其他设备等。表1列出重庆市计生服务机构的部分技术设备、宣传设备和信息设备的情况(其中,技术设备是要开展计划生育基本项目的技术服务所必需的设备)。数据表明全市设备配置区县服务中心要好于乡镇服务站,中心乡镇站好于普通乡镇站;相对工作最需要的常用诊疗设备普遍配置不足;信息化建设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数据还显示,全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宣传设备不足;宣传设备不足,宣传效果则会受到制约,老百姓对于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知晓率就要打折扣。
二级标题3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情况
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重庆市人口计生生殖健康服务机构分级设置标准》(渝计生委[2004]113号文),城区中心站人员配置不得少于15人,农村区县服务中心人员配置不得少于25人;中心乡镇站人员配备应在5名以上,普通乡镇站人员配备应在2名以上。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试行)》(国人口发〔2008〕57号),县级服务中心人员配备原则上不少于20名,中心乡镇站不少于7名,普通乡镇站不少于4名,技术人员应占在岗人员的80%以上。
(1)服务人员总量状况。2010年,重庆市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在岗人员3262人,编制人员3486人,在岗人员与编制人员的比例为9357%,数据显示,重庆市区县服务中心在岗人员数超出编制人员数,中心乡镇站和普通乡镇站在岗人员数低于其编制数。这表明乡镇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没有全部在服务站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其中一部分是借调到同级政府机构工作,一部分是借调到上级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工作,数据也反映了部分乡镇服务站人员只出不进,在岗人员呈现减少的趋势。
(2)依法持证人数情况。从重庆市全市“执业证资格”取得情况来看,2010年全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共有技术服务人员2585人,其中持证人数2108人,占8155%。执证人员当中,执业医师754人,占2917%;执业助理医师739人,占2859%。从全市持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情况来看,2010年持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的人数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比例为8173%(见表2)。
(3)专业技术职称情况。2010年重庆市全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共有技术服务人员2585人,无职称人员739人,占2860%,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60%,中级职称人员占1333%,初级职称人员占5360%,数据显示全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专业技术人员中,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八成以上,专业技术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见表3)。
一级标题二、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的特点
二级标题1服务机构综合职能建设得到加强,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有效推动服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顺应人口计生发展的大形势,明确服务机构“四位一体”的职能定位,在保证实现“避孕节育为重点的生殖保健综合服务”这一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为加强基层服务机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重庆市将乡镇服务站收归原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区县达到11个。
在运行机制上,各地积极探索,永川区、南川区采取“大站”带“小站”的方法,实行两级捆绑、三级联动的运行机制,铜梁县的分散循环孕检模式,黔江区购买服务模式,奉节县、万州区管理服务相融合的“一站式办公,一体化服务”运行模式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在拓展服务方式上,探索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模式,永川区、忠县开展的家庭保健服务,江北区、荣昌县开展的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等,都是为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方式所做的有益探索。
二级标题2区县级服务机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区域龙头作用凸显
区县级生殖健康中心相对而言建设规范、设备配置好、人员素质高,对乡镇服务站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和监督指导作用。截止到2010年年底,县级服务机构平均建设面积1880,95%的机构拥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53%的机构拥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人员拥有医疗卫生执业资格率达到9527%,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数比例达到4604%。拥有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基本设备的服务站有33个,发挥了各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龙头作用,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永川区、渝北区、南岸区、开县等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注重能力建设,开展以避孕节育为重点的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公共服务职能定位明确,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特色突出,不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区域龙头作用凸显,成为区域内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首选单位。
二级标题3通过项目推动,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的“民心工程”和“国债资金”项目建设,使得重庆市区县级建站率达100%,68%的生殖健康中心获新改扩建;乡镇级建站率达878%,40%的服务站获得国债资金改扩建投入,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建站率已达到50%。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统一了标识标牌,提高了装备水平,规范了科室布局,建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既符合医学标准,又能体现温馨、舒适、科学、安全,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机构,为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级标题三、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出现的新情况
二级标题1流动人口集聚地区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状况凸显
自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区域内外人口流动渐趋活跃,区域内外的人口向重庆市大、中城市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如何让流动人口享受到完整、均等化的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基层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如何做到使属地群众方便、可及、有效地获得国家基本项目提供的免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政府和相关部门须给予高度重视,统筹考虑、积极谋划、运筹帷幄,结合实际围绕改善民生和提高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职能,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新时期条件下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需求[1]。
二级标题2服务体系总体投入滞后于发展的需要
部分设备配置不到位,导致手术常规基本要求难以达到,其他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服务体系开展手术服务都应严格按照《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进行操作,其中最基本的安取环手术术前需要检查白带和血常规,这就需要显微镜、血细胞分析仪这些基本设备。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区县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设备配置基本没有问题,但乡镇服务站设备配置不到位问题严重。此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除了基本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工作,还具有宣传教育、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职能,按照国家设置标准,在设备配置中还应包含信息设备和宣传设备。“十一五”期末,重庆市区县中心都配置了计算机,626%的乡镇服务站配置了计算机,327%的服务站能够使用PIS系统,133%的服务站有放像设备。其他宣传教育设备配置也不到位,其作用难以发挥,老百姓的计生政策知晓率将受到极大制约。
二级标题3免费服务补助标准没有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动态提高,部分基层服务机构因经费制约而只能勉强维持运行
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所界定的服务项目,目前重庆市在制度安排上只落实了国家要求的免费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计划生育手术和孕环情检查,不包括宣传教育、信息咨询、优生指导、入户随访、生殖保健和药具发放以及人员培训等。以2009年为例,重庆市乡镇服务站供给划生育手术18万余例,其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327万人次,仅按每例手术50元和每人次服务2元计算,则需要政府提供免费补助经费3554万元,实际上乡镇服务站只获得2217万元的免费经费补助。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基层服务机构只能维持简单运行[2]。
二级标题4伴随人口形势的变化,传统服务对象服务量减少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30多年来,重庆市当初最为迫切的人口数量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重庆市的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素质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育龄群众自主选择、知情选择服务的空间不断扩展。但是服务对象仍局限于已婚育龄妇女,因此,全市近年传统服务机构避孕节育服务对象总量不大,服务供给量减少。
二级标题5人力资源配置与社会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对称
重庆市少部分区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结构比例不尽合理,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高级专业人才偏少,总体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与社会的现实需求不对称。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越低,其专业技术服务供给能力就越低。基层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流动人口相对集聚的地区,对计划生育专业技术服务的需求相对更高,但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基层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地区的服务需求与专业技术配置是不对称的[3]。
一级标题四、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转型的实践及探索
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是与民生更加紧密相连的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原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计生民生”作为工作导向,部署了全市人口计生的重点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和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
二级标题1新时期视野下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理念
结合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所具有的社会性、长期性、前瞻性、科学性、公益性等特点,新时期视野下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理念包括如下内容:①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是以健康为导向而非疾病为导向、以生活为导向而非问题为导向的前置性指导性服务和预备性公用知识普及教育;②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规范化表现为群体服务所需适宜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规模化服务后所能产生的人口数量和素质变化的人口发展良好效应;③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服务方式为提供主动服务、人际滋养、预备知识与预警信息;④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类别为“避孕节育基础性服务、生殖健康普遍性服务、优孕优育专项性服务和家庭保健拓展性服务”。
二级标题2结合动态发展的实际,做好顶层制度设计
2011年重庆市在推进公共服务职能落实上,采取了高层部署推进、优化服务职能、以项目为载体和以科技为支撑的方针,重视技术指导的工作设计。
围绕已设计明确的四项公共服务职能所涉及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技术(方式)和服务人员,以建立市级培训指导平台、数据监测平台和临床技术平台为载体,以国家免费基本项目为载体,从管理的角度,设计了技术指导的四个工作模块和工作内容:一是设计完成了指导落实四项公共服务职能所需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规范》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服务系列培训课程》相关制度;二是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为重点,从上岗培训和岗位培训入手,开展了一系列人员培训;三是质量控制,通过片区技术指导协作组和市级专家组,实施现场质评、室间质评和档案抽查;四是信息管理,通过开通重庆市科技服务信息化工程平台、建立信息上报规范、指定信息专管员,指导基层服务数据实时录入、数据质量抽查、定期统计分析和信息通报。
二级标题3构建“市级技术协作组”及“四大片区技术协作组”平台,促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通过成立“重庆市片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协作组”,加强全市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指导、新技术引入推广评估、服务质量控制以及技术人才培养与能力测评,整合市县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专家资源,扩大技术交流与合作,结合基层需求,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技术和服务水平。
(1)重庆市市级技术协作组工作职责及内容。负责对片区间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负责对各片区的技术培训;负责创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信息沟通,增强片区间和片区内的凝聚力,形成交流、合作、研讨的氛围;负责协调各方力量,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建立评估体系,开展技术评估、服务质量检查、人员能力测评等;负责组织技术引入和推广。
(2)重庆市各区域片区技术协作组工作职责及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各片区每三年推选一个片区常务组长单位,确定联络员,协调该片区各项活动,组织推荐下次活动执行组长单位。定期开展活动:按照年度活动计划,各片区定期召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交流会、研讨会、现场观摩会,使片区成员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促进提高。整合片区资源:将片区成员单位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进行整合,联合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效地达到资源共享,使片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围绕服务需求,利用技术引入与推广,构建“专项技术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县乡两级技术人才。建立定期交流制度,保障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突出重点建设,发挥服务供给能力强的服务机构的示范效应及辐射带动效应。通过重点建设,使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设备及装备水平上升一个台阶,硬件要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通过重点建设,集约现有资源,避免过去那种“遍撒胡椒粉”而导致的力量分散、能力不强的不利局面,从而使人力资本素质得到实质性、突破性的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与社会对人口计生的高水平需求相对称;通过重点建设将使新的乡镇中心服务站及先前的区县生殖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供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得一批实力强、服务供给能力强的服务机构的示范效应及辐射带动效应在各自的区域内得到有效发挥。
(4)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拓展的新探索。总结、提炼具有创新能力的基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机构在推进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和体系建设中的创造性成果,为“顶层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结合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伴随个体生命周期历程,围绕不同结构的家庭类型,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生命的维护、生命质量角度,研究解决家庭面临的与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需求相关的问题;多途径宣传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品牌产品。让社会各界可识别,让群众能知晓、认可、接纳、跟随、依赖,满足家庭发展的需要。
(5)加大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研究水平,主动、积极融入社会大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计生系统内存在对行业前景预期疲软的现象,社会对人口计生事业的习惯性偏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期内存在是在所难免的。为此,培养系统内拔尖专家、加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会摆脱社会上因不了解人口计生对于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形成的不利局面。随着时代变迁的加剧,人口问题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口问题,在我国,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而人口计生系统在提高人口素质、提供准确人口数据、健全社会网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此,加大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研究水平,结合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来思考人口计生问题,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比较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级标题五、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二级标题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把实现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目标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切实加强领导。
二级标题2健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重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完善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机制,确保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发挥其正常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按项目为城乡人口计生服务对象免费提供,经费标准按单位服务综合成本核定,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根据分级支付的原则,市级财政给予相应的经费安排,区县政府要切实负起支出责任,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
二级标题3强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制度
人口计生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不同层级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履行职责、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有效落实和群众真正受益。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考核情况应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1] 周宗社,童琦,简丽,李彤重庆市人口计生乡镇服务机构改革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1)
[2] 同[1]
[3] 周宗社,童琦,忽新泰,刘 俊,何 杨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1)
重庆实践 篇4
一、“户地双改”的理论分析框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入, 当下中国的“农村居民”人群已经逐渐分化为这样两个群体。一类人因为向往城市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愿意进城打工, 并且凭借自身能力能够在城市生活下去的一部分人群, 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通过在城镇打工而获取的工资性收入, 我们一般称这类人为农民工。这一称谓, 深刻地反映了他们身份上的两面性和矛盾性:一方面, 他们的“出身”是农民, 是庄稼汉, 是乡下人;另一方面, 他们的“职业”又是产业工人, 是生活工作在城市的打工者;又或者说, 他们干的是城市产业工人的活, 享受的却是农村庄稼汉的福利, 他们渴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但现实的一切细节又在提醒他们固有的“农民”身份。而另一类人又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压根不想去城市打拼, 而主动选择乡村生活, 愿意在家务农;另一种是向往城市生活, 也曾经为此奋斗过, 但因为自身的能力问题或者其它原因而最终不能在城市生活下去, 不得不被迫回乡务农。不管是哪一种情况, 总之他们最终选择了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经营性收入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们称之为留守农民。 (1)
二、“户地双改”重庆实践的表观特征
1.重庆实践之户籍制度改革
(1) 转户权是自由的, 落户权是受限制的。
根据《转户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 此次户改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这与城市规划中“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一思路是否真的科学合理还有待商榷。基于此原则, 对于农村居民的转户条件, 《转户实施办法》针对不同的落户地相应地作了具体规定。比如, 对于想在主城九区落户的农村居民, 需满足如此条件之一:购买商品住房;务工经商五年以上, 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投资兴办实业, 三年累计纳税10万元或一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 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而对于想在远郊31个县城落户的农村居民, 需满足如此条件之一:购买商品住房;务工经商三年以上, 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投资兴办实业, 三年累计纳税5万元或一年纳税2万元以上的, 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而对于只想在乡镇落户的农村居民, 则本着自愿原则, 可就近登记为城镇居民。由此可见, 在“重庆户改”条件下, 农村居民的进城门槛已经基本破除, 换言之, 任何一个普通重庆农民都可以依据自我意愿选择转户进城或者不转, 而不需受其他外在因素的阻扰。但是转户之后, 在何处落户, 是成为主城居民还是县城居民, 抑或是乡镇居民, 就主要由其个人财产的多寡来决定了。简言之, 转户是自由的, 但落户是受限制的。从政策制订者的角度出发, 一是担心转户农民扎堆落户主城, 稀释主城区本已紧俏的公共配套和资源;二是可以避免“贫民窟”的出现, 并进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2) 既定制度框架下的“流程再造”。
“重庆户改”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承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 它只是放宽或者说是破除了农民转户进城的门槛条件, 但城乡之间的这道户籍制度的“门”仍然存在。重庆为何没有选择直接打破这扇门, 直接实现户籍制度的一元化?其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户籍制度区分的不仅仅是“城里人”或“乡下人”的“身份”, 更是其背后所依附的包含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换言之, 户籍制度及其所衍生的“差别化公共服务”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以重庆的地方财力尚难以对全市域范围内的所有户籍居民都实行无差别的、全覆盖的、均等化的、同质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二是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 农民在转变户籍成为城镇居民之后, 他就不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因此,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方能享受的相关财产权益——主要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地承包经营权——他也理应不再享有。放弃农村的财产性权益, “裸身进城”去享受城市里现有的、且并不算太丰厚的公共服务, 这将是影响农民是否选择转户进城的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可以想象, 如果原有权利 (主要是土地权利) 不受到损失, 又能享受城里人的各项福利的话, 他们肯定是有很大的转户热情的。反之, 如果在转户过程中其原有农村财产性权益会受到损失的话, 农民就会权衡“失”与“得”之间的利害关系, 进而最终放弃转户进城的机会。
(3) 转户农民享有土地权益的自由处置权。
如前所述, 在现行制度环境下, 进城农民工在面对是否转户的抉择时, 会有一个“得”与“失”的算计, “得到”的是城市人的身份, 以及当前只有城镇户籍才能享受到的优质公共服务, 而“失去”的可能是农村的财产权益, 主要是与农村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利。而“民族性”中对土地的强烈“拥有感”和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价值的升值预期, 以及当前经济条件下城镇居民公共福利的低水平, 将会使得进城农民工在“得”与“失”的抉择中更趋向于保留农民户籍的“合理理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 从一开始就强调转户农民在转户之后可以继续保有其农村土地的权益, 这是对现行户籍制度的创新, 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只有解除了转户农民的“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 才能让这些进城农民工放心地转户进城。正如重庆户改所描述的那样:农民在转户进城之后, 会享有与城镇居民同质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同时, 对于农村土地权益有三个选择:一是继续保留其原有土地;二是将土地流转出去, 进而获得租金或分红;三是将土地退还给集体经济组织, 三选其一, 由农民自由处置。
2.重庆实践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 以“地票”为核心的建设用地流转设计。
“地票”的整个制度框架设计涉及到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复垦。按照规划和复垦整理规程, 在农民自愿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前提下, 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专业复垦为耕地。二是验收。复垦产生的耕地, 经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部门严格验收后, 对复垦产生的耕地质量和数量进行把关, 确认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地票”的来源。三是交易。“地票”从本质上是可交易、可流通的建设用地指标, 并不是特定的土地“实物”, 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布票等购物凭证没有实质区别, 就是城镇建设用地使用人 (或单位) 取得建设用地的基本资格, “地票”交易的主体没有严格限制, 但交易活动必须在农村土地交易所内进行, 购得的“地票”可以纳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增加等量城镇建设用地。四是使用。在地票落地使用时, 则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 办理征收转用手续, 完成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后, 按“招拍挂”有关规定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对“地票”交易总量, 市政府根据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经营性用地需求情况等合理确定。关于“地票”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 重庆在对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确权颁证之后, 量化了农民的使用权和集体的所有权各自的比重为85%和15%, 因此“地票”增值收益也按照此比例分配, 使得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在价值上都得到实现。
(2) 以“三权抵押”为主体的土地资本化设计。
所谓“三权抵押”是指农民利用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和林权到金融机构进行抵押, 获取贷款, 发展农业生产。根据相关资料, 农民的个人金融贷款余额仅占全社会信贷余额总规模的千分之三左右, 比例极低, 这与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重, 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严重不相符合。农民的融资难, 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可靠的抵押物, 农民手中的三份资产 (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 都是集体资产, 农户只是拥有经营使用权, 且这种权能极不稳定 (如征地、地块调整等) 、不明确 (无凭证、数量不清) ;二是抵押风险高, 农民用以抵押的农地和宅基地都是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 是农民的“命根子”, 一旦投资失败, 无法偿还贷款, 就面临“无立锥之地”的困境, 进而带来社会动荡的风险。基于此, 重庆在“三权抵押”贷款的制度设计中, 就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的难题进行制度安排。首先, 根据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 明确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也是物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从法理上为“三权抵押”扫清了障碍;其次, 借助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大调查工作, 完成了对“三权”的确权颁证, 使得农民有了抵押凭证;再次, 从数量上量化了集体所有权和农民使用权的比重分别为15%和85%, 明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比例关系;最后, 由政府出资30亿元成立了“三权抵押”风险补偿基金, 为“三权抵押”贷款风险托底, 并且规定“三权抵押”产生的坏账由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共同承担, 各自承担1/3的风险责任。
(3)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的农用地流转设计。
众所周知, 小农经济存在着诸如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市场风险大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改革越来越深入的今天, 小农经济已经与现行经济运行体制愈发不相符合。以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为例, 单个农户在确定下一年度生产何种农产品的时候, 其决策的依据主要是当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当前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高, 那他下一年度就会生产这种农产品或者扩大其现有生产规模, 以盼来年有更好收入。但做出同样决策的不止是这一个农户, 而是千千万万的农户, 他们都采用这一决策逻辑, 做出了相同的判断, 这样到来年收获时, 由于无数农户的同样选择, 使得这一农产品的供给增加很快, 甚至远远超过市场的正常需求, 这就必然使得收购价格下跌, 出现“谷贱伤农”的景象, 比如今年内蒙、甘肃等地出现的“土豆滞销”。另一方面, 如果某一农产品当前的价格很低, 那么农户就没有生产的热情, 很多农户就会退出, 改为生产其他农产品, 甚至放弃农业生产, 进城打工。这样由于供给的减少, 使得下一季的该种农产品出现供给短缺, 造成价格暴涨, 比如最近持续的“猪肉涨价潮”, 西方经济学的蛛网理论已经很全面地解释了这一周期性经济现象。不管是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或者暴跌, 甚至滞销, 都不利于实现帕累托最优。改变现有的小农经济模式, 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可以让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 实现生产的规模化, 这有利于农业机械设备、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生产的规模化必然带来产业化, 而产业化发展可以提升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甚至可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式生产。
三、“户地双改”重庆实践的内在机理:两个分析视角
1.视角一:重庆实践之“要素”统筹
在城乡二元对立由来已久且日渐严峻的现实语境下, 重庆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设计并不是简单地追求以消灭农村为目的的“农村城镇化”, 或者以消灭农业为目的的“农业非农化”, 毕竟, 城市和农村有着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 按照城乡发展的“双线理论”, 在认清城乡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制订差异化的发展, 并不会拉大城乡差距, 反而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重庆为例, 自设立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以来, 结合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及产业升级转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外部契机, 结合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 在城市和农村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在城市, 重庆确立了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和以物流、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战略。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三要素的配合。首先是劳动力。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因此, 重庆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破冰, 计划在未来十年让10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里人, 这就为相关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资本。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土地资源的紧缺, 加之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开始内迁, 源源不断的资金伴随着企业投资转变为产业发展的资本。最后是土地。产业投资离不开土地的承载, 而对建设用地指标化管理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重庆通过“地票”制度的创新, 在区域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 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复垦, 实现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加, 以满足相关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需要。
同时, 在农村, 通过对农村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的研究, 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三要素的配合。首先是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的大背景下, 留守农民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来源, 而未来农村有效劳动力资源的短缺, 也是促使农业从现在的小农经济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推手。其次是资本。一方面, “地票”交易在给城市输送用地指标的同时, 也给农村输送了土地的级差收益, 这是远高于正常的征地的土地收益, 是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实现载体;另一方面, 通过“三权抵押”, 农民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用手中主要资产——土地, 在金融机构获取抵押贷款, 作为农业发展的资本金。最后是土地。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道路, 离不开土地资源的集中化、规模化和成片化, 通过土地流转, 农民可以将手中的土地集中到专业合作社, 开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 对于已经完成转户进城的农户家庭来说, 他们可以将在农村的土地 (主要是农地和宅基地) 退回给原集体经济组织, 并获得相应的补偿, 这部分退出的土地就可以被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转户农民不愿意退出其在农村的土地权利, 那他也可以将闲置的“留守土地”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 并获得土地租金收益。
2.视角二:重庆实践之“人”的统筹
正如“户地双改”理论分析框架中所阐述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群体已经分化为城市农民工和留守农民这样两个群体, 而统筹城乡的基本理念就是让这两个群体的人各自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不同的环境中, 依靠不同的发展路径,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选择进城的城市农民工群体而言, 如何在城市中实现就业、有稳定的居住场所、享受到必须的基本公共服务, 这是其能否在城市生存下来, 实现安居乐业的最关键的问题。基于此, 重庆抓住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会, 大力发展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培植微型企业发展, 实现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充分就业, 在城市有工作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充分条件。其次, 重庆通过大规模修建公共租赁住房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 低廉的租金 (10元/M2) 、稳定的租约 (三年一签) 、完善的配套, 以及五年后可按成本价购买房屋使用权等优惠条件, “居者有其屋”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最后, 对于进城打工满三年, 且有稳定居所的农民工,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由农转城, 进而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质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 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终完成。
同理, 对于那部分选择留在农村的“留守农民”, 充分的就业、改善的居住条件、全覆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充分就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现就业;二是增收。重庆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将“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转变为现代农业下的农业产业工人, 而农民也通过将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其收入来源由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住方面, 重庆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国土整治, 以及“地票”制度创新, 将原本分散居住的农民, 实现集中居住, 统一规划修建农民新村, 改善“留守农民”的居住条件, 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财产素质。最后, 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在重庆, 凡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月可领取养老金80元) 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实现农村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翠湖博士论坛.关于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西部论坛, 2010, (06) .
[2]闫加友.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伦理困境与必然选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7) .
[3]刘有斌.行政伦理视角下的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探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4]吴帮帮等.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转市民意愿研究[J].当代经济, 2011, (01) .
[5]黄志亮等.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探索[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2) .
[6]梅哲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深入学习实践 篇5
电子公文专用章 黔江学组办„2009‟23号核收: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第三期处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第二批各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第三批各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 为了引导和帮助全区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理清全区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根据《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关于在全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黔江委发„2009‟8号)和《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举办处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通知》(黔江学组„2009‟5号)精神,定于2009年4月16日-18日举办全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期处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地点
区委党校办公楼底楼阶梯教室。
二、培训对象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名单附后)。
三、报到时间和地点
报到时间:4月16日上午8:00-8:20;报到地点:区委党校办公楼底楼。
四、培训方式
培训主要采取专题报告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授课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培训内容
结合全市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发3号文件、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和区委二届四次、五次全委会精神,集中研讨助推黔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化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努力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渝东南扶贫开发示范区、民族地区统筹发展先行区、武陵山经济协作前锋区建设凝聚智慧和力量。
六、有关要求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活动,积极做好组织参训工作,确保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学习。
2、本次培训实行对号入座方式的考勤制度,各参训人员不得无故请假、迟到或早退。如有特殊情况(如生病、出差等)确需请假的,须由单位出具书面假条,报区委组织部批准同意后,另换本单位其他领导参训。
3、区委党校要落实专人负责研讨班的考核、管理工作,作好教学的相关准备;并负责组织好小组讨论及讨论综述材料的整理和报送工作。
附件:第三期处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参训名单
2009年4月14日
主题词:干部培训科学发展观研讨班通知
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第五指导检查组; 送: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4月14日印
(共印100份)
雾重庆 夜重庆 辣 重庆 篇6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代诗仙李白在乘船离开峨嵋,顺江而下,向渝州进发的途中,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意境优美的诗句。诗中的渝州即如今的重庆。
云笼雾罩的湿润、麻辣美食的火爆,两江环绕的秀美、山城相合的错落……重庆在山水相连、险峻相伴的独特地势衬托下透露出复杂的美感。左临嘉陵江、右依长江,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高水低、居高临下,回峦旋峰、自成天险。难怪清末名人张之洞用“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的词句来描述这巴渝山城的磅礴气势。但重庆的气质,又不是一味的硬气。两江相夹之地空气潮湿,加上地表起伏不平和周围高山屏峙,雾气自然凝积。于是,在拥有“山城”这个硬气的名称同时,“雾都”又成为重庆的另一个代名词,云雾为高山平添了几分柔媚。
山城和雾都的身份,正是重庆“特色”的来源,它们成就了重庆特有的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
来到重庆,恐怕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山城特殊的建筑形式。当地有俗语言:“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楼在岩上建,车在山上奔;门多隧道多,桥美壮山城。”整个重庆市依山而建,街道随山势铺延,高楼临崖壁而建。在这里,好多几十层的高楼,你可以从大厦顶部直接行至外围地面,因为有天桥平行通往与楼等高的山腰;在这里,楼的高度绝不是用多少层来衡量对比,因为一栋十层高楼海拔绝不一定比与它相邻的五层楼高。重庆城就这样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地盘踞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而重庆人的生活,也就在上上下下中日日向前。曾有诗人有感于重庆的山坡,留下了“生活就是爬坡”的深得于当地人心的感叹。而梁实秋先生的美文:“‘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皮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更点染了重庆城在坡上、坡在屋中的居境奇趣。
因了这山城的别具一格,重庆的交通也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久而久之,山桥相连、洞路相通,就形成了现在洞、城、桥、山处处相连的一大特色。洞多、桥美,加之多雨多雾,山色隐隐、水岸相融,“雾重庆”更显朦胧多情。难怪唐代婉约派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抒发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怅然之情,想必此景此境更易令人动情。
雾重庆、雾重庆,重庆的雾似乎天天都存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重庆最多时有两百多天白雾加身。或薄薄淡淡,似雾似幻,一连数天雾气迷蒙;或浓雾突起,遮天蔽日,整个山城似乎都消失在白雾之中,只剩下人声、车声、汽笛声在雾海中浮荡。身处雾都,白天你可以雾里看花,隐隐约约让你看不透;晚上你可以雾里看灯,虚虚幻幻让你看不清。身处雾都,在雾中看景、在雾中漫步,人似乎都飘飘然如入仙境了。
重庆的美,不仅仅藏在雨中雾中,夜色中的重庆又是另一番滋味。
“天下夜景在渝洲,此景只应天上有”。不览夜景,未到重庆,古今重庆的名胜景观,不少都与夜景相关连,如“字水宵灯”“沙坪学灯”“凌虚飞渡”“龙门浩目”“双流合璧”等。重庆城市建筑依山叠起、大街小巷沿山而上,璀璨的灯火自然也分布的别致而精彩。每当夜色降临,万家灯火高低辉映,与漫天星汉齐争高低,灯星相映、星灯相连,似灯沿山脊而上至天,又似星顺山势而下至凡间,极为瑰丽;而两江之中百舸相争,流光溢彩。桥面之上灯车流动,宛如游龙。山上的灯和水中桥上的灯动静相映,夜重庆就在这动与静之中活泛起来,灵动起来,辉煌起来。
旧志载:“重庆两江交汇,凿崖为城,沿江为池。入夜万家灯火,层见叠出,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这山城夜景自古就非常有名,雅号“字水宵灯”,为清乾隆年间“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然后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形似古篆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重庆又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埠,白天人流如潮,夜晚华灯绽放。两江水被灯火映照,熠熠生辉。文人们便给重庆的夜景取了一个雅号“字水宵灯”。清人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宵灯”更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
在重庆,赏夜景有三大去处:南山上的一棵树观景台,可谓“隔岸观火”;鹅岭公园上的瞰胜楼,身临其境纵览两江;朝天门“两江游”游船,环绕扬子嘉陵,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立体饱览山水之城。
登高远望,高楼大厦身披灯火静静矗立,五彩霓虹竞相闪耀点亮夜空,灯火沿街串成条条银龙。两江江畔波粼闪闪,港口码头灯火通明,水中夜航船舶明丽如水上浮宫。远处近处、山上山下、城里城外、天幕苍穹、江面水中,整个一片灯的世界、灯的海洋。夜重庆,就在这流光溢彩的世界中愈发光亮。
雾重庆,夜重庆,还有一个辣重庆。
都说“湖南人不怕辣,云南人辣不怕,川渝人怕不辣。”辣,是重庆饮食中最主要的味道和精神。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重庆菜的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红油、糖醋、鱼香等各种味型,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重庆菜属于川菜系,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还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数不胜数。
最能体现重庆菜麻辣特色的,是集川味麻辣之大成的重庆火锅,令人一吃难忘。
重庆的“老火锅”可不是外地随意仿照的那种火锅,而是依照重庆“老火锅”的传统配料制作,而且火锅底料至少使用了数年乃至数10年之久。这样,不仅“麻、辣、烫”的主旋律十分突出,而且火锅的风味鲜香醇厚,回味悠长。能有这样味道最重要的是选料严格,花椒要选七八月的“伏椒”,色红、香气浓郁、麻味十足;干辣椒要选用色红艳、肉厚、水气少、香辣味正的为佳;豆瓣酱以四川郫县出产的为正宗;豆豉则以四川永年的“陈年豆豉”为好。其他的配料如冰糖、黄酒、老姜也均为上乘。此外,牛油也是火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并视为川味火锅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重庆,火锅店随处可见,有的可摆百张桌面,场面之大令人惊叹。数十上百人穿梭其间,百多只火锅热气腾腾,红油清汤相得益彰。屋内辣气、水气腾腾,被麻辣到极致时,来瓶山城啤酒降降温,定能感受冰与火的双重刺激。
重庆菜的辣是出了名的,重庆人的不怕辣也相当出名。一样的麻辣火锅,外地人吃的火烧火燎,更有人一进门就被水汽辣到未上桌就败下阵来。重庆人却吃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大把大把的花椒辣椒根本不放在眼里,似乎只有如此的鲜香猛辣才是人间美味,直看得不耐辣的外地人瞪眼咂舌。重庆人能吃辣,跟当地气候有很大关系。多雨多雾,自然湿气尤重,而吃辣椒可以驱寒除湿,预防湿寒气候带来的疾病,可谓食以养身。
重庆实践 篇7
作为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 重庆肩负着重要的国家战略使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特别是直辖1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探索, 一种独具特色的重庆发展模式正在形成;重庆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还面临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因此, 认真总结、提炼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 形成重庆实践科学发展的模式, 以更好指导重庆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框架、内涵和特征
(一)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框架
我认为,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定位【“314”总体部署】×用好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三峡移民政策+“三区”政策+重庆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 +……】×发展载体【“一圈两翼”+三个“区” (城乡统筹试验区、保税港区、两江新区) +“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部市合作+引智引资+……】×激发活力【解放思想+“干”字当先+“读唱讲传”+“三进三同“+“打黑除恶”+……】×创新体制机制【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林权改革、干部绩效考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定位”、“用好政策”、“发展载体”、“激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这五个基本内核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组成。五个基本内核属于不同的层面, “科学定位”是中央将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重庆发展定向导航, 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一幅崭新的宏伟蓝图;“用好政策”属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层面, 加快、率先实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发展载体”是为实现重庆发展目标, 而量身打造的实践平台或工作抓手;“激发活力”是围绕发展目标,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意在充分激活更多的资本、技术、知识和管理在内的要素、潜力和资源, 为重庆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五个内核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 而是互为倍增关系, 共同放大, 是构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基础。
第一, 科学定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 开启了重庆科学发展新境界, “314”总体部署为重庆的发展定向导航, 明确了率先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 把重庆建成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和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等目标。
第二, 用好政策。用好政策属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层面, 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基于重庆独特的战略地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国务院的[2009]3号文件, 城乡统筹试验区、保税港区、两江新区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政策都是中央为重庆量身定做的。
第三, 发展载体。重庆结合自身实际, 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等原则, 继续推进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扩大内陆开放、部市合作、产业优化升级、科教兴渝、资源环境保护, 着力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宜居重庆, 在西部地区努力探索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新路。
第四, 激发活力。重庆的发展, 不仅要外练经济的“筋骨皮”, 更要内练思想文化的“精气神”。为了激发广大市民的斗志, 调动建设的热情, 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确立美好的发展目标, 以美好的发展愿景激励全体市民;二是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 意在打破重庆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桎梏;三是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干”字当先, 意在提升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 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市委通过了有关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开展了“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市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五是“三进三同”活动、“大接访”活动, 使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六是“打黑除恶”活动, 净化社会环境, 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 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的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流转集约利用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等, 特别是通过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 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重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
近年来部分市内外专家学者围绕重庆发展问题、发展理论、发展经验, 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重庆发展的方式和模式问题。但总的说来, 专家学者关注的仅仅是某个单一的行业、现象、经验、问题, 还缺少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成果;据我对市委市政府有关文献的检索和互联网的查新, 发现还没有正式提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因此, 我提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并建议市委市政府及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和运用。
发展模式是全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方式、方法与道路。重庆独特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及国家战略定位, 在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为重庆的科学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是重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立足重庆的特殊市情, 以率先在西部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的, 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目标、战略、内容、措施等。它包括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行政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模式及重庆人的发展模式等。当然, 这一发展模式也将会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赋予新的内涵。
研究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就是要总结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审视发展中的优劣势, 剖析发展中的得与失, 揭示重庆未来发展的趋势。它有助于探索重庆发展的成功经验, 挖掘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 逐渐形成和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的模式, 使重庆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成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
(三)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特征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具有四个突出特征。
第一, 典型性。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 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 重庆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缩影, “重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国务院3号文件将重庆改革发展提升到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 加快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 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探索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路子, 加快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 努力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有着重大意义。
第二, 统筹性。重庆的发展既有别于内生型的“苏南模式”, 又有别于外向型的“深圳模式”。重庆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市带动农村犹如“小马拉大车”的状况未根本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仍然是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些现状决定了重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最关键的是要搞好城乡统筹, 并以此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这也造就了重庆区别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如果重庆能够把统筹城乡试验搞好搞活, 其经验就能推广到全国各地。
第三, 开放性。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并非是一种封闭的发展路径, 而是一种具有强烈开放性的发展路径。它主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重庆的区位优势;通过建立内陆开放高地, 实现重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通过全民思想解放, 形成内陆开放高地的群众基础。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发展模式中, 统筹兼顾重庆市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源、要素和市场, 物质、信息和能量得以有效交换并已发挥作用, 为重庆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四, 发展性。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既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发展任务、客观条件等紧密相连。因此,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完善, 也必将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与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相比,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 体现了全面、综合、系统的特征, 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践行和系统总结;是立足重庆实际, 着力破解“重庆问题”,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寻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新路径。这一模式凝结了重庆人民的智慧, 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发展任务、客观条件等紧密相连, 反映了重庆发展的思路和状况,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
二、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阶段
回顾重庆的发展,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 探索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7年。1986年, 邓小平同志冒雨视察重庆, 要求各级干部打消思想顾虑, 打开重庆对外开放的思想闸门。重庆率先进行了国有企业“五自主、四放开”等改革, 重庆自此迈上了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轨道。1997年成立为直辖市以后, 重庆市在发展过程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具体的工作内容、切实的工作举措。1998年, 江泽民同志交办给重庆“四件大事”, 为重庆直辖市建设和发展点题。
第二, 形成阶段。从2007年到2009年。2007年, 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 勾画了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同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至2009年,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以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宜居”的五个重庆为活动载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说, 重庆的发展已经从国家战略、制度设计、工作安排的角度形成了独具重庆特色的发展模式, 这标志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雏形。
第三, 发展阶段。进入2009年以后, 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的[2009]3号文件, “五个重庆”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胜利, 都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重庆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重庆科学发展模式也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重视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的建议
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应该在观念上固化、内容上完善、操作上拓展, 为此, 我建议如下:
第一, 高度重视, 形成共识。改革开放尤其是直辖以来, 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重庆下一步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也因此而初具雏形。总结和提炼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将在解决“重庆问题”以及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进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重庆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更广泛的范围形成共识。
第二, 梳理归纳, 不断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作, 积极推动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在实践上的不断完善和理论上的不断自觉, 是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理论诉求, 也是各级各地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梳理归纳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不但要挖掘出重庆特性、凸显亮点, 总结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使其在重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 从各个层面多维整合, 充实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第三, 深入研究, 多元宣传。要突破思维定势, 科学运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将实践和宣传结合起来, 围绕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和宣传活动, 提高各级官员及广大民众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架构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第四, 调动资源, 整合力量。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工作, 涉及到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 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要依托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内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等部门, 整合各类专家和实践工作者。要立足重庆实际, 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 充分调动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研究和运用工作更具深度、广度和效度。
第五, 应用推广, 指导实践。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要服务重庆的发展, 要围绕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重庆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在运作程序上, 可以采取“先行试点, 典型引路”的方式,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按照重庆科学发展评估体系进行考核, 进而由点及面、全面推广。
重庆实践 篇8
2006年, 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馆, 通过资源整合, 成立了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
一、丰富文物藏品, 注重博物馆的研究开发
(一) 文物征集:
博物馆不仅对现有文物藏品加强保护与利用, 更注重文物藏品的补充与征集。
在2003-2006年, 博物馆派出人员先后赴上海、杭州、南京、安庆、北京、成都、广西、广东、江西、等地, 开展文物征集工作。 (表1)
(二) 研究开发:
博物馆以业务人员为主成立了党史研究部、统一战线研究部、历史研究部三大研究机构, 提出了符合博物馆发展研究的基础性方向。研究专著、研究论文、文物技术报告、纪实性文学、网站、电视片、舞台剧、展演剧、专题片将成为博物馆基础性研究表现的主要形式。
(三) 人才培养:
博物馆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专业人才是博物馆生存、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红岩联线党委切实提出《红岩联线重点人才培养实施计划》的方案。在经费、任职、收入待遇上给予优先的政策。博物馆现有研究生6名, 本科111名, 大专118名、中专10名。其中, 研究员4名, 副研究员5名, 高级职称13人, 中级职称36人。
二、新建及调整基本陈列, 丰富博物馆的教育内涵
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拥有15个主要展览陈列馆, 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及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里革命烈士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狱中斗争的革命历史为主线, 以13个遗址陈列馆与两个新建陈列馆为主体, 以大量的历史文物、历史照片、文献史料与声、光、电等高科技陈列手段结合运用, 真实再现了八年抗战的历史画卷及斗争场景。2000年底落成的《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馆, 是西南地区首座大型的现代化陈列馆。拥有大型的艺术景观《红岩启示录》、2000多张历史照片、数百件珍贵文物、多媒体影视厅、6台触摸屏及各种统计图表十余副, 运用了伟人蜡像、艺术场景、大型声光沙盘模型、多媒体影视等多种高科技展示手段。
三、多元化的宣传教育, 扩大博物馆影响力
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 不断在宣传形式上探索:1、做好日常服务接待工作。2、精心策划组织重大节日、纪念日、黄金周的主题活动。3、与部队、学校、社区开展共建活动, 创办“红岩班”16个、“周恩来班”13个。4、为在“清明”、“五四”、“七一”、“11.27”等重要节日, 前来祭奠、入团、入党宣誓仪式等活动的学校、部队、机关团体提供场地、音响及服务设施。5、开设专家、学者咨询日, 在主要景区为观众提供讲解、咨询、答疑服务, 了解观众的需要。6、开展多种特色讲解形式有单点景点讲解、全程式讲解、专题式讲解、导游式讲解等, 7、增设情景剧表演。8、2007年红岩联线推出红岩文化全程游, 红岩魂车队。9、《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英烈展览》, 走遍了全国大江南北, 创下了全国巡展之最。10、《红岩魂、中国魂、民族魂》报告会, 被誉为“精神文明的使者”。《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 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演出1000余场持续引起轰动。11、对外承接展览制作, 扩大了红岩文化宣传的覆盖面。12、开设《红岩论坛》诚邀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实地讲授。13、开办了《厉华说红岩》专辑, 利用媒体传播红岩文化。
四、整合资源, 拓展博物馆的覆盖面
博物馆为了拓展发展空间, 做到优劣互补, 红岩联线主任厉华提出:整合资源、提高利用率是“红岩联线”扩大“资本”的战略之一。近年来, 在对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还对重庆市内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现已形成了10个分馆为枢纽, 以16个区县红岩文化站为基点的联点成线博物馆群和爱国主义、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红岩联线在全市范围内共建“红岩文化室”16个, 创建“红岩班”16个、“周恩来班”13个, 陈列部在2003年将工作重心向市场化转移, 先后在全国各地承接展览工程。
五、完善组织机构、成就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内设机构15个处室, 分为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产业部门。 (表2)
红岩联线在2007年完善了法人治理框架。 (表3)
红岩联线人员职数共有事业编制305人, 其中在职职工289人, 离退休职工80人。
红岩联线党团及民主党派统计情况
(一) 联线党委 (共计:195人。)
党委委员5人。党支部:9个, 党员:195名
(二) 联线团委 (共计:83人。)
团委委员5人。团支部5个。团员数:83
(三) 联线民主党派 (共计:13人。) (表4)
(四) 红岩联线纪律委员会
现有纪委委员7人
(五) 红岩联线理事会
现有理事会成员27人、理事长1人理事会秘书2人
(六) 红岩联线职工代表大会
现有职工代表27人
重庆实践 篇9
1“涪陵速度”的表现
过去的“涪陵现象”是国企改革成功的范例, “涪陵速度”则是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全面增强。其含义绝非一个简单的“快”字, 而是“快”与“好”的有机结合, 呈现的是速度与效益相得益彰的积极成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涪陵速度”的表现:
1.1 狠抓项目建设, 综合实力提升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不局限于某一单项指标, 而是由GDP的增长、城市环境的嬗变、城乡发展的协调以及老百姓腰包的鼓胀等多方面的细胞构成的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基本环节在于项目。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 经济发展才有依托、有路径, 工作才有抓手, 增长才有后劲, 才能获得实力保障,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从2007年开始, 涪陵区先后开展了“项目推进年、重点项目建设年、项目攻坚年、项目突破年、项目拓展年”活动, 以项目带投资, 以项目促发展, 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狠抓项目建设, 推动涪陵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宏观经济数据展现出的“涪陵速度”让人惊叹:从2006年到2011年, 涪陵区GDP由185.3亿元增加到557.3亿元, 增长2倍, 年均增长20.3%, 在全市占比由4.4%提高到5.6%。人均GDP由2342美元增加到8228美元。工业总产值由210亿元增加到901.6亿元, 增长3.3倍, 年均增长33.8%, 在全市占比由4.7%增加到6.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6.8亿元增加到130.3亿元, 增长1.8倍。进出口总额由2.4亿美元增加到14.2亿美元, 增长5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3.5亿元,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7.08亿元增加到31.4亿元, 翻了两番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19643元和6858元, 年均增长13.5%和19.2%, 收入比由3.65:1缩小为2.86:1。
1.2 统筹城乡发展, 结构布局优化
田忌赛马, 胜在布局。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与突破, 也必须要解决好生产力布局、空间布局、人口布局和社会资源布局等问题。
“涪陵速度”, 多方齐发力、全局共振兴。五年来, 涪陵区始终坚持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 着眼长远, 谋划布局, 基本完成了城市布局、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布局和商贸旅游业布局, 以城乡的统筹发展来实现又好又快的“涪陵速度”。城市布局方面, 五年城市建设总计投入达354亿元, 形成老城、新城组团发展格局。城市建成区新增13.8平方公里、达47.7平方公里, 城镇常住人口新增11.4万人、达62.4万人, 城镇化率57.6%。锦绣洲广场、白鹤森林公园、大剧院等拔地而起, “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和“环保模范区”等称号荣耀涪陵。李渡新城骨架基本完成, 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3座跨江大桥和2条城市隧道顺利建成, 形成了5桥5道连接的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工业布局方面, 形成了“三个园区、两个基地、六个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李渡、龙桥、白涛园区建成19平方公里, 实现工业产值481.7亿元, 占涪陵全区工业总产值53.4%。获批国家级西部唯一船舶出口基地, 船舶工业迎来又一个发展机遇。农业林业布局方面, 青菜头种植面积从2006年底的46万亩发展到70万亩, 产量从95万吨增长到146万吨, 对外鲜销从无到有、销售量近40万吨, 百年榨菜走出发展新路子。林权主体改革工作完成, 成立了西部首家林权交易所, 投入22.84亿元推进森林工程建设, 营造林76.38万亩, 建成市级森林城市。引导城市资本45亿元推进城乡统筹, 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32.5%。商贸旅游业布局方面, 着力打造南门山百亿商圈, 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家居建材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投用, 华润万家、横店集团、建玛特等企业入驻。白鹤梁列入全市六大精品景区, 提速大武陵山景区建设。
1.3 紧抓扩大开放, 发展后劲增强
改革是激发创新的不竭源泉, 开放是加快发展的永恒动力。在实施全方位、高水平、大开放战略的舞台上, 在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的征途上, “涪陵速度”体现出的是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切实增强。近五年, 涪陵区以更大力度、在更宽领域、从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 以大开放促进涪州大发展。通过大力抓好投资环境软硬件建设, 改善开放环境, 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招商引资不断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园区的招商平台和产业集聚效应, 三个工业园区引进区外项目125个, 形成1500亿元产能。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范围, 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户、中国500强企业15户、10亿元以上项目57个。在对外开放的传输通道上, “四高四铁”对外大通道基本成型, 黄旗集装箱码头等建成投用, 龙头港物流园区也已启动建设。涪陵至上海“五定” (定港口、定航线、定船期、定运时、定船舶) 班轮开通, 使涪陵又多了一条快速通江达海的外运线路。在区域内部方面, 公交改革完成、二级公路收费取消, 乡镇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均达100%。开放的发展环境中, 非公经济日趋活跃, 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51.1%提高到63%。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形成了高效的政务服务, 优化了便捷的开放环境。2.5万平方米行政服务中心建成, 即时办结率达86.9%, 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进场交易金额和节约投资居全市前列。工商分局获外资企业授权注册, 海关、检验检疫等区域性开放服务机构达17家, 涪陵海关完成进出口总额21.2亿美元。人才吸纳能力增强, 五年引进各类人才5937人。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1.4 坚持民生为先, 生活水平提高
国以民为本, 民以生为先。民生决定民心, 民生关乎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牢牢抓住民生问题, 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和谐,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务, 更是理政治国的根本。
“涪陵速度”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速度”, 更蕴含民生工作的“温度”。涪陵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 提出“10+3”民生实事和“12+3”共富措施, 并扎实落实。每年重点推进五大民生工程, 全区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70%。五年来开工176.13万平方米保障房建设, 建成6983套。累计新增城镇从业人员5.24万人, 帮助指导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3.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投入3.7亿元实施小学生蛋奶等关爱工程, 每年筹资6000万元以上开展“六节”慰问, 资助贫困生上学形成常态。中心医院外科大楼投用, 完成中心医院内科大楼、中医院迁建主体工程, 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个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27个, 标准化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利润实现全覆盖。免费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22项,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6.2%。五大保险基金征收19.66亿元, 年均增长48.9%。连年提高职工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2%, 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建成农民新村35个、巴渝新居4531户, 改造农村危旧房7283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6.7万人。投入扶贫资金9.5亿元, 减少贫困人口4.26万人。五年完成移民投资29.14亿元, 搬迁安置移民3.3万人, 顺利通过国家四期移民验收, 一批三峡后续重大项目提前启动。
1.5 攻克发展难题, 基本解决障碍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性。因而必须从全局上和整体上把握住发展的基本方向, 明晰发展目标, 对发展面临的障碍和难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制定攻克发展难题的方案,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落实到位。这是不断推进改革、解决发展障碍的必由之路。
“涪陵速度”提振了经济发展的效率, 也以强有力的冲击波破解了发展的难题。涪陵区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 着力深化改革, 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激发全区的活力和创造力。乡镇街道建制调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及体制调整顺利完成, 李渡新区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完成109户国企改革任务, 安置职工3.1万人。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25.97%降至2.04%,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由99.9亿元增加到315.4亿元, 银行综合授信达834亿元。“涪陵榨菜”成功上市, 园区建设债券和产业基金等获批。新增城市用地35平方公里。理顺水电气管理体制, 基本缓解电力供应瓶颈。处置“四久” (久划不拆、久拆不完、久拆不建、久建不完) 工程15个113万平方米。投入10亿元集中解决11万历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修建拆迁安置房161万平方米。推进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化, 各级干部接访走访群众110万人次, 筹资3.1亿元解决群众诉求2.1万个, 信访量连年下降。
1.6 坚持两手齐抓, 巩固政治保障
抓好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 这是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核心内容。党的建设, 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 关系到经济建设速度的快慢。在认识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上, 必须明确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追求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发展中, 一定要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涪陵速度”, 既体现在经济建设的强度上, 也彰显在党的建设的力度中。涪陵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的先导作用,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 展开解放思想、“四比”、“扬长克短、不甘人后”大讨论等活动, 深化认识、凝聚人心, 为“涪陵速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涪陵还抽调1851名干部创新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活动, 以“新社教”活动这一新颖载体, 在广阔农村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文明大提高的学习教育浪潮, 化解了矛盾纠纷近3000件, 清理规范集体资产4.7亿元。党群共建扎实推进, 党的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得以强化, 干部考察评价制度和奖惩考核办法也进一步健全完善, 2批50个处级职位公选火热展开, 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人才提供了舞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 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在“涪陵速度”的经济效益显现中, 涪陵人民的精气神也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一同提振。涪陵加大对改善教育条件、文化条件的投入,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每年开展百名孝顺儿女等“三百”评选活动, 涌现出周波、周鑫、杨德碧等全国模范, 道德高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百姓生活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2“涪陵速度”产生的原因
“涪陵速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以改革创新为主线, 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践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积极的、长远的发展观, 同时也是求实的、辩证的发展观。“涪陵速度”就是通过对科学发展的实践来实现的。
2.1 推进新的创业, 加快涪陵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
战略上的高瞻远瞩, 决定着战术上的决胜千里。一个地区的发展, 其长远的全局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实施的方针和策略具有关键作用。只有以宏大全面的视野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宽阔襟怀, 着眼长远、善谋大局, 才能为地方的长足发展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战略支撑, 才能以科学发展的智慧谋划良策, 做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文章。“涪陵速度”的形成与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涪陵人民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取得了涪陵第一次创业的辉煌成就。2007年, 涪陵进入第二次创业的奋斗历程。当时的涪陵, 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球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技术梯度转移, 对涪陵吸引更多生产要素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和重庆市支持库区的一系列政策, 以及涪陵被定位为重庆市重点发展的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为涪陵带来了政策、资源的支持, 有利于涪陵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而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1小时经济圈”这一重大机遇, 使涪陵能够融入重庆核心经济区域, 由重庆的卫星城市变成主城区的一部分, 更是成为推动涪陵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和积累为涪陵继续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可喜成绩和大好机遇的同时, 涪陵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各区县发展竞争异常激烈, 特别是各主城区发展优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 涪陵发展速度明显需要加快;经济总量不大且结构不合理, 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发展后劲需要增强。另外, 农业基础薄弱, 国企改革滞后, 基础设施与大城市建设不相匹配, 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矛盾突出, 困难群众较多, 移民安稳致富任务也十分艰巨。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当时的涪陵区委、区政府理性分析, 提出了未来五年建设的总体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等发展新机遇,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加快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 奋力推进新创业, 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为把涪陵建成工业优势突出的大城市而奋斗。概括起来, 就是“推进新创业, 加快工业化, 建设新农村, 建成大城市”。
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事物运动规律的客观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 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推进新创业, 加快工业化, 建设新农村, 建成大城市”这一总要求, 以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立足点, 继承和发扬涪陵第一次创业的优良传统, 积极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精神, 锐意进取, 真抓实干, 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力求实现新的跨越。
城市发展坐标的确立和战略的取向极大影响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社会的开拓前行。而在发展坐标的时空域境中, 如何一一圆满实现要达成的目标, 则需寻求细化的最优方案。涪陵的“推进新创业”, 有明确的举措。推进新创业, 要在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 实现“一个建成、六个翻番、三个提高”的目标。一个建成, 即把涪陵建成50万以上人口、工业优势突出的大城市。六个翻番, 即在2006年的基础上, 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过去四年翻一番、实际利用内外资比过去四年翻一番。三个提高, 则是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新创业, 还要按照“两基地、一枢纽、两中心”的战略定位, 把集中力量打造“一城、两线、三园、四基地”作为五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一城”, 即把李渡建成拥有10万以上人口的新型工业城区;“两线”, 即把滨江路打造成集精品楼盘、餐饮、旅游、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江经济带, 把南门山打造成与大城市相称的商业中心;“三园”, 即把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建成全区招商引资的平台和新型工业基地;“四基地”, 即做强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全市最大的优质丝麻生产加工基地, 建成三峡库区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庆主城区的菜篮子供应基地。推进新创业, 还尤其强调了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方式,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核心, 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抢抓新机遇, 推进新创业, 涪陵明确提出了坚持城乡统筹方略:一是坚持走工业强区之路,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强化“三农”工作,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快城市建设, 增强区域集聚辐射功能;四是坚持改革开放, 创新体制机制;五是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心全意改善民生,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方面, 涪陵提出了要坚持以民生为先, 着力构建和谐涪陵;积极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构建人文涪陵;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着力构建法治涪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着力构建文明涪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着力构建生态涪陵。在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 固本强基提高执政能力方面, 涪陵提出了要围绕提高执政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委的领导;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围绕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巩固执政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规范执政行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提高执政效率, 加强作风建设;围绕创新执政方式, 加强制度建设。
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涪陵速度”能够以全盘并进之势创造涪陵过去五年发展的辉煌, 上述战略思想和务实举措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2 坚持发展第一要义, 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也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对于位于西部地区的涪陵而言,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发展。涪陵区牢固树立率先发展的意识, 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的工作主题, 带动投资, 促进发展。2007年至2011年, 涪陵持续开展“项目主题年活动”, 资源向项目聚集、政策向项目倾斜, 逐步完善了建设三大园区, 推进十大专项, 改善五大民生, 实施百项工程的“3151”项目工作格局, 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涪陵速度”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正在于此。
2007年, 涪陵启动实施“项目推进年”, 拉开“项目年活动”的大幕, 开始新一轮创业征程。“项目推进年”活动着力抓好十二大专项任务 (包括李渡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龙桥工业园区3个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等9个专项的项目引进和投资) , 滚动推进100项重大工程。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的原则, 坚持以大招商促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强力推进十二大专项任务和百项工程, 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带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 涪陵努力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 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 再掀项目建设新高潮。“重点项目建设年”投资77.5亿元, 重点建设三大园区、十大专项和百项工程, 努力破解重点项目建设在资金、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 牢牢把住重点项目建设的规划布局、工程质量等主要关口, 科学、有序、高效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09年, 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考验下, 涪陵区委区政府攻坚克难, 实现目标求突破, 开展了“项目攻坚年”活动。“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3151”工作格局开展, 加快发展三大工业园区, 着力推进十大专项工作, 扎实搞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市政建设等五大民生工程, 滚动实施百项重点工程,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2010年, 在“十一五”规划收官之际, 涪陵区加快项目建设, 实现目标求突破, 开展了“项目突破年”活动。“项目突破年”活动继续按照“3151”工作格局开展, 加快建设三大园区, 积极推进十大专项, 着力改善五大民生, 全力实施百项工程。紧扣“快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这一中心, 力争在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市扩容和提升城市形象、招商引资以及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迈上新台阶, 努力做到了“好字当先、快中取胜”。
2011年, 涪陵开展了“项目拓展年”活动。“项目拓展年”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渝委发[2010]37号, 以下简称《决定》) 精神, 加快推动“双百”大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决定》指出, 到2020年, 涪陵区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 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涪陵发展上升为重庆战略。涪陵抓住机遇, 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涪委发[2011]2号) 明确提出了50项重大政策、10项重点规划、197项重点项目, 将贯彻落实《决定》项目化、责任化, 也提出了“项目拓展年”活动的核心内容。“项目拓展年”活动继续按照“3151”工作格局开展, 并与涪委发[2011]2号文件全面结合。
五年的“项目主题年”活动大力提速涪陵经济发展, 成效显著。
一是“千亿级园区”已具雏形。围绕建成“千亿级园区”的目标, 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园区发展平台不断夯实, 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建成投用李渡园区环二路、环三路等“五纵五横”园区道路, 曾银大道、PTA连接线、白涛至山窝等园区道路, 三个园区骨架基本形成, 形象显现。蓬威石化、攀华集团、华峰集团等百亿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加快建设, 带动了全区工业的加速发展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医药食品、化工化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重要材料、清洁能源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2011年, 六个优势产业实现产值714.5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92.2%。
二是专项工作和民生工程成功突破。围绕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每年突出十个专项工作和五个民生工程, 重点推进, 重点突破, 成效明显。五年来, 先后实施了南门山商圈、滨江路开发、旅游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市政建设、江东江北防洪堤、物流园区等26个重点专项建设。城乡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健康保障、农户万元增收、关爱工程等13个重点民生工程。南门山、滨江路等片区开发基本成形,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职业教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江北堤防工程基本完工, 江东堤防工程完成水下施工, 龙头港物流园区全面建设。医疗、就业、住房、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民生工程扎实有效, 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面进一步扩大, 保障房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项目建设推动有力。五年来, 通过实施百项重点工程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689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 累计建成重点项目98个, 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82个。其中长江二桥和三桥、乌江二桥、南北快速通道、黄旗集装箱码头、龙头港物流园区等一批交通物流项目相继竣工投用或开工建设, PTA、攀华薄板、建峰合成氨、华兰生物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锦绣洲广场、大剧院、白鹤森林公园、涪陵海关、社会福利院、职教中心、中心医院病房大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基本建成或建成投用, 金科世界走廊、攀华未来城、金科廊桥水岸、中慧第一城、高笋塘步行街等一批城市项目相继拔地而起。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 有力地带动了涪陵经济社会的发展, 涪陵的面貌显著改善。
四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五年时间里, 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涪陵区新改设了区投资促进办, 先后在杭州、深圳、北京、上海、青岛、成都等6个城市设立驻外招商机构, 充实了招商队伍。五年来, 全区新签招商引资项目1073个, 到位资金504亿元。其中攀华集团系列薄板、汽车板、码头、船队等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 华峰集团己二酸等项目投资将达到100亿元。香港来宝、德国伍尔特、美国波士顿电子、东方希望、攀化集团、华峰集团、南方集团、美心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
2.3 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着力加强民生工作力度
民生为先, 民生为重, 民生为要。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本质。“以人为本”, 就是要改善人的生活条件, 满足人的需要,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 尊重和保障民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 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涪陵区委、区政府坚持民生为先, 紧扣民生需求, 加大民生工作力度, 在提速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着力提升涪陵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民生工作成为“涪陵速度”形成的核心动力。
为出台改善民生政策具有可靠依据, 2008年, 按照涪陵区委主要领导的要求, 重庆社会科学院涪陵分院和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于2008年5月对涪陵区人民生活状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由重庆社会科学院涪陵分院承担的“涪陵人民生活状况调查”课题报告依据对涪陵区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调查, 揭示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 尤其是城乡困难群体生活状况, 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报告显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但在城乡之间,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在收入、住房、就业、上学、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涪陵民生工作的实际, 涪陵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涪陵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为着力点, 加快宜居宜业环境建设。近三年, 累计投入了186.34亿元实施“十个一”工程, 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和环保模范城区, 城市建成区达47.7平方公里。太极大道、滨江路先后入选重庆最美大道“十强”。新增城区商业设施29万·, 金科世界走廊商业体基本形成。
涪陵投入22.84亿元, 推进城市、农村等五大森林工程建设, 着力实现经济、生态、民生共赢。森林覆盖率44%, 顺利通过市级森林城市创建现场验收。占地2200亩的三峡生态屏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成投用, 成为中西部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育苗基地。新建的浙江广场公园、李渡城市森林公园等为百姓带来更多天然的氧吧。南沱镇睦和村被评为“中国生态文化村”。
近三年, 涪陵累计投入148.37亿元实施畅通工程, 促进各项资源要素的流动,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建设改造城市道路59.4公里, 完成江南主城道路“白改黑”12.41万平方米, 开工建设农村公路960公里, 乡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100%、100%、69%。为生产要素集散、涪陵形象提升、市民出行更便捷奠定了基础, 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健康, 是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主体的健康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百姓健康的体魄和精气神也关系着一座城市的蓬勃健康发展。三年来, 涪陵投入35.15亿元实施健康工程, 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医疗、体育设施和文化条件。“百名孝顺儿女”等评选活动深入人心, 道德高地建设富有成效。
三年来, 涪陵投入19.54亿元实施平安工程, 提升群众安全感, 把涪陵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城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3%, 建成各类应急管理专家队伍8支, 应急救援保障队伍462支。平安工程为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安全保障。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了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10件民生实事, 涪陵在全面贯彻市委“民生10条”的基础之上, 结合涪陵实际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公交‘双改’和农村客运发展、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发证”等3件民生实事, 形成“10+3”民生工作格局, 资金总投入超过150亿元, 人均投入1.4万元。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超过70%, 近两年达75%。百万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继“民生10条之后”, 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12条措施, 涪陵围绕“12条”, 结合实际增加“推进三峡后续工作、加快水利建设、加强人才和科技创新”等3项措施, 通过促进就业创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措施加快共同富裕进程。
2.4 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 是立足全局整体, 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协调, 是立足事物之间具有普遍联系这一客观规律, 强调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发展的相互适应性、均衡协调性。可持续, 是立足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强调发展的连续性、持久性。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 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涪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持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 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起来,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克服片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倾向,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使“涪陵速度”的形成有了重要保证。
经济发展方面, 涪陵坚持走工业强区之路,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为依托, 以重点企业为龙头, 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 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 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是衣食父母”、“企业无小事”的理念在全区形成了共识, 引导和支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加强集成创新, 鼓励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 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培养壮大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政治建设方面, 涪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和谐有序的政治局面。加快建设法治城市, 为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法制保障。
文化建设方面, 涪陵着力构建人文涪陵。长期实施“科教兴涪”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基本建成了重庆市中部区域性教育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整合科技资源, 实施“科技兴涪创新工程”, 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平台为基础、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科学、健康、文明的风尚引领涪州百姓生活。
社会建设方面, 涪陵着力增强区域集聚辐射功能, 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 认真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推进江南城区和李渡新区“双城驱动”。围绕天蓝、地洁、水清、人和的目标, 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涪陵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对耕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和三峡水库的保护利用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建设方面, 涪陵不断推进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注重强素质提能力、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反腐败正风气,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正成为发展的领头羊、工作的主力军、困难的主攻手、民心的凝聚者、群众的贴心人, 为涪陵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5 做到统筹兼顾,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们看待事物的发展也需用系统的观点。要发挥整个系统的最佳功能, 就要统筹兼顾, 对系统的组成结构予以充分考虑, 对各内部要素进行合理协调, 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衔接,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学会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事物之间、事物各要素之间产生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不是仅仅依靠某个局部地区的发展、某个行业的壮大, 而是要各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就是要以宏大视野、长远目光, 运用系统方法, 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涪陵是个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欠发达地区, 要实现经济社会全局的科学发展, 统筹城乡是关键。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赋予了涪陵“418”战略部署, 即:四个重要定位, 一个总体目标, 八项战略任务。四个定位, 即:重庆重要经济增长极、重庆重要工业基地、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一个总体目标, 即: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力争到2015年, 城市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 城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7%以上, 人均GDP超过8万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 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0%左右, 人均GDP超过16万元, 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八项战略任务, 即: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打造百万人口现代化宜居城市;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培育壮大现代服务经济体系;打造渝东地区科技人才高地;打造和谐稳定新库区。“418”战略部署为涪陵发展导航定向。统筹城乡发展, 涪陵重任在肩。
近年来, 涪陵下大力气抓好城乡统筹, 缩小三大差距, 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 为“涪陵速度”的形成提供了强力支撑。这些举措具体, 包括促进就业创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发展微企、新创市级小企业基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完成筹备村镇银行, 推进“三权”抵押融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建成农民新村、巴渝新居, 改造农村危旧房;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增农村沼气池, 新、改建农村厕所;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新村及配套产业园, 落实100个机关事业单位、100个企业、100个社会团体、1万名机关干部对口帮扶, 减少贫困人口;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关爱农村空巢老人两大“关爱行动”, 实施小学生蛋奶、义务教育贫困生爱心午餐、留守儿童和贫困生节日礼品等关爱工程, 受益学生8万人;每年开展“六节”慰问, 给困难群众送去猪肉、大米等物资;提高“五保”集中供养标准, 新、改扩建敬老院, 新增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打造标准化敬老院;发挥公有经济作用, 成立13个大型国企集团, “五险一金”全覆盖;加快保障房建设;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加强收入分配调节, 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镇以上中心校全部实现寄宿制, 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利润;加强场镇建设, 增添便民设施, 四个中心镇全面实现“五个一” (即一个综合性市民广场、一条绕城公路 (过境道路改道) 、一座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 (站) 、一座简易污水处理厂、一个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六个有” (即有“一个完善的镇级卫生服务体系、一个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一所福利院或敬老院、一个品牌连锁超市、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汽车客运站”) , 新增行政村通宽带;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配合编制三峡后续实施规划, 提前启动实施江东堤防、江北护岸工程、移民生态工业园等重大项目, 全面建成三峡生态屏障涪陵育苗基地, 改造移民培训中心、培训移民, 新增移民就业或转移就业;发展水利事业;大力引进人才和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费用占GDP比重1.72%;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博士、硕士等优秀人才, 培养农业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 选派大学生、志愿者等服务农村基层。这些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举措增强了城乡资源的科学组合, 促使资源良性流动, 形成了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合力。
2010年, 涪陵区义和——蔺市片区被重庆市确定为全市城乡统筹改革发展集中示范点之一。涪陵区坚持以点促面, 点面结合,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加快集中示范点建设, 涪陵区提出了一个基础, 两个导向, 三个集中, 五个突破的“1235”发展思路推动集中示范点城乡统筹发展, 把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城乡统筹发展。集中示范点以“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条件”为目标, 大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坚持发展产业先行, 兼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收入, 在产业联动发展、农民增收、土地股权化、土地集约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新社教”活动是涪陵区近20年来首次开展的面向农村广大群众的大规模学习教育活动,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 涪陵区积极探索实践, 农村发生可喜变化, 但广大农民群众观念相对落后、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涪陵区“新社教”活动围绕“农民学新知、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抓好“五项学习教育” (形势学习教育、政策学习教育、法制学习教育、技能学习教育、文明学习教育) , 办好“七件惠民实事” (加强便民设施建设、规范三类资金管理、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办证) 。活动面向各乡镇街道所辖村 (社区) 的全体农村居民, 重点抓好学习教育, 面向各村 (社区) 党组织、村 (居) 民委员会班子成员, 村 (社区) 群团组织和集体经济 (合作经济) 组织负责人, 村 (居) 民小组组长, 重点抓好素质教育。城市社区居民的学习教育活动, 围绕“建设和谐文明新社区”的主题,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新社教”活动较好地实现了村民素质有新提高、为民服务有新成效、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基层组织有新活力、干群关系有新改善的“六新”工作目标。
3 结语
“涪陵速度”是涪陵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果, 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涪陵的生动体现。它蕴含了高速发展的效率, 也体现了涪陵人不甘落后、勇于开拓的进取风貌。“涪陵速度”可以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拓展性——既可以拓展到各个领域, 又可以成为地区的精神, 为不断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提供经久不息的强大动力。
2012年, 涪陵区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6年, 实现“一个建成、三个突破、六个翻番、五个更加”。“一个建成”, 即:建成“双百”现代化大城市主体框架, 城市人口达到80万人, 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三个突破”, 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突破95%,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3年, 实际利用内外资累计突破1000亿元。“六个翻番”, 即:GDP超过1200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80亿元, 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5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5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均实现翻番。“五个更加”, 即:通过五年努力, 使产业更加兴旺、城乡更加秀美、文化更加繁荣、民生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展教实践与探索 篇10
1 科普是优良传统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创办时间较早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她的前身是1930年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重庆北碚创建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抗战时期由西部科学院联合内迁北碚的以中央地质调查所为代表的十余家著名学术机关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具有重视科学传播的优良传统,在卓有成效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深情关注科学传播和民众教育。
该馆是国内最早公开展出恐龙化石和国宝“大熊猫”的机构,在民国时期除免费开放本馆陈列外,还创办了《博物》墙报向市民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在“科学节”(重庆北碚当局把“端阳节”更名为“科学节”)活动期间,科学家走向街头宣传科学知识。
2 老馆时期的科普实践
新馆开放之前,由于老馆展示和活动空间的限制,该馆采取“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方式,完善科普设施,做好博物馆开放工作的同时,利用馆藏资源积极筹划设计巡展和展教活动。尤其是免费开放以来,该馆在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实践,不断创新教育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境外办展,促进文化交流。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出境办展的博物馆。从1981年的中日国际文化交流的恐龙展开始,迄今已成功在日本、美国、法国、荷兰、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举办展览近30场次,为促进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8年,以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为契机,该馆又首次将以大熊猫、金丝猴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特色动植物展览推向境外,该展览先后在香港、韩国等地展出。
2)流动展览,拓展科教渠道。该馆策划的恐龙展、动植物展、矿晶展的不同主题的展览和配套活动,先后到厦门、广州、佛山、乌鲁木齐、杭州等其它城市展出。近年来积极探索和实施送展到区县、学校、社区、军营、商场,甚至街头,使博物馆形象灵活多变地推送到观众的视野中,引发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关注和参与。
该馆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一中、珊瑚中学等10余所共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基地、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举办“展览进校园”的同时,带领学生参加重庆市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环球自然日等活动,获优异成绩,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3)专题教育,扩大科普影响。每年结合“科普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增进社区、学校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掌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 新馆阶段的展教形式探索
3.1 依托场馆,加强阵地建设
当前的科普工作主要是依托场馆、围绕展览、以展陈的深度解读为切入点开展活动,尤其是实现讲解员队伍向科学辅导员队伍的华丽转型。一是依托常设的展品,做有特色有亮点的科普资料研发,进一步提升展览的趣味性、互动性;二是依托建立的实验室、工作室或自然教室进行实践科学资源,一类面向学生,一类面向公众;三是依托小型可移动展藏品资源进行建设,做成主题或系列送给学校,做出品牌效应的科普流动展览。
3.2 馆校联合,创新合作机制
一是全面了解学校教学的内容,做好课本研发、科普教材编写工作,充分利用场馆资源,让学校课程与博物馆教育联动起来,让课本知识能在博物馆参观和实践过程中的得到检验;二是继续发挥学科部门和科研人员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开展展教活动资源征集与实践,不断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库》及《流动博物馆展览项目库》,形成展教教活动资源的规范化、系统化;三是加强教师科普的培训,学校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充分结合,从“创造需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网上博物馆、博物馆专家远程教学,通过网络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设计开发,探究教育新形式、新方法,扩展“馆校结合”的渠道。
3.3 社会办馆,整合教育资源
博物馆提供的是一个公共的知识探索平台,社会资源的加入,必将弥补人力物资的不足,也为科普形式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一缕清风。如与影像公司合作,引进热门、经典或原创的自然题材影片、科教片,实现多功能厅放映功能;与区少年宫等艺术培训机构合作,策划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科普剧目;与少儿频道合作推出科普讲座,业界专家学者发声的咏霓科学讲堂以及弘扬科学、文化、艺术结合实践的作孚文化讲坛;与策划机构开展战略合作,设置与学校课程相关的互动、研究项目,开展自然教学实践活动等,相信会使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得到切实的推进。
参考文献
[1]陆建松,厉樱姿.我国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东南文化,2011(1):9-15.
[2]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东南文化,2010(6):9-16.
[3]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3.
[4]单霁翔.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新时期中国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光明日报,2010-11-05:7.
重庆实践 篇11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加大了节能服务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实行税收扶持政策;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颁发了《电网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方案(试行)》,规定了电网企业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原则上不低于经营区域内上年售电量的0.3%、最大用电负荷的0.3%[1];2012年7月,《“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被列为五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并明确了发展的目标。节能服务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合同能源管理概述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Contract,简称EMC)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基于这种机制运作、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被称为“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国内简称EMC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是EMC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3种基本类型:
1.1节能效益分享型
EMC公司提供项目的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合同规定节能指标和确认节能量(或节能率),合同期内EMC公司与能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能耗企业所有,能耗企业的现金流始终为正。
1.2节能量保证型
能耗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EMC公司提供全过程服务,合同除规定节能指标和确认节能量(或节能率)外还规定如在合同项目期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由EMC公司赔付全部未达到节能量的经济损失;能耗企业向EMC公司支付服务费和EMC公司所投入的资金。
1.3能源费用托管型
按合同规定标准,EMC公司为能耗企业管理和改造能源系统,承包能源费用;合同规定能源服务质量及其确认方法,不达标时,EMC公司按合同给予补偿;EMC公司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能耗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承包额)的减少。
2重庆大足配网节能项目运作模式
2.1运作环节
该项目从启动到完成主要经历的环节如图1所示。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4个环节:
2.1.1节能诊断
节能诊断阶段包括能效诊断、节能潜力评估和节能措施的可行性研究,是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需完成:查清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点,提出对策;对拟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2.1.2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设计
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设计阶段由EMC公司按照与客户商定的拟改造对象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设计。具体确定改造的规模、实施地点、设备的选型、工艺改造技术、工期进度等,并预测能达到的节能量和由该节能改造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
2.1.3项目实施
节能改造项目的设备和材料采购、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均由EMC公司负责组织完成,客户仅需配合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2.1.4节能量监测及确认
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节能量监测手段和计算方法,作为双方结算的依据[2]。监测的执行应由双方共同主持,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第三方节能量监测与评估,最终达到各方认可节能量收益的目的。
2.2实施模式
重庆大足配网节能项目由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与重庆大足供电公司以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进行本项目的设计、融资、实施改造、运行管理,重庆大足供电公司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及合同期满后的资产接收工作。该项目效益分享期为4年,合同期内,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分享95%的节能收益,以收回其投资成本,节能收益分享款按季支付,合同期满后,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将设备资产无偿转让给重庆大足供电公司。
该项目从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两方面开展一系列的节能服务工作,主要涉及配电网能效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集抄表计改造、10kV联络点加装计量装置、重载/过载老旧配变改造、100kVA及以上容量变压器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配变经济运行装置建设等方面。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实现综合节电量1210万kW·h,年节约标准煤3993t,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583.2t[3]。
3项目风险及应对策略
尽管国家为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办法,但其发展进度相对缓慢。合同能源管理运作的风险按照主客观因素主要分为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6类。
3.1政策风险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应该积极了解当下国家及地方各项优惠政策、奖励申报流程和要求等,按照国家要求开展项目实施工作,以保证项目本身能够满足国家财政奖励条件。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应汇聚各方信息,统一指挥调度,合理确定本项目的目标和战略。并应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设计本项目的实施方案,以保证项目在寿命周期内能满足用能单位的节能要求。
3.2技术风险
本项目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选择国内外技术先进、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经济环保节能型设备,以有效规避本项目的技术风险。
3.3市场风险
主要体现在设备成本变动和能源价格变动方面[4]。应在合同中约定设备价格、节电量的计量方式、计算标准和结算电价,以及双方的应有义务及权利,以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及长期稳定运行。
3.4经营风险
在项目运营期,应利用设备的通信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巡检管理机制,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平稳运行。合同是约束双方行为的重要文件,也是保证双方利益的有力保证,是项目顺利运营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签订合同,可以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
3.5财务风险
加强资金管理,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应了解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积极申请财政奖励资金,合理运用优惠条件,以确保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分析国家相关金融政策,在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的同时,选择财务费用较低的资金筹措方案,与银行约定合理的还款方式,从而减轻项目的还款压力,降低财务风险。
3.6信用风险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和重庆大足供电公司均有良好的银行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本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在技术上先进、在经济上可行,既能为国家及地方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又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盈利需求,实现各方多赢。
4结语
【重庆实践】推荐阅读: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4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大纲 ok07-06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4 课程实习大纲(行政管理)ok10-07
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重庆中考满分作文06-06
重庆“两翼”05-21
重庆文化05-27
重庆武隆05-29
重庆职教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