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案登记制(精选6篇)
行政立案登记制 篇1
一、立案登记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诉权理论
行政诉权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在不能自行解决因行政职权的存在和行使而引起的行政争议时, 依法请求法院提供司法保护和帮助的权利, 包括起诉权、对不予受理裁定的上诉权要求合法裁判的权力。司法解释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 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对案件登记立案基于保护当事人的起诉权的诉权理论。起诉权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首要权利, 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最终的救济途径, 因此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解决行政争议至关重要。立案审查制将行政争议挡在行政诉讼程序之外导致立案难, 不仅是对诉权的漠视, 更会损害司法权威, 因此新行政诉讼法实行立案登记制, 做到有诉必立、有案必理, 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 二) 司法便民
行政诉讼不仅解决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行政争议, 也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当行政相对人诉诸法院诉讼程序时, 立案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立案难成为司法便民道路上的屏障, 不仅不利于行政争议的解决, 还会导致信访的压力。司法便民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以往立案审查制让人民群众普遍体会到立案难。从每年的行政诉讼案件总数和上访人数的巨大反差表明以行政诉权为核心的行政诉讼制度设计上存在供给不足, 主要存在两方面: 一是受案范围限制过于严格; 而是相对人胜诉率低且撤诉率高。立案审查制度不符合法治的要求, 基于司法便民, 立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立案登记制度的实施正是解决立案难的问题, 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司法的便利。
二、接收诉状、登记、立案之间的关系
有观点认为登记代替审查, “登记= 立案”; 还有观点认为“登记= 出具收据”; 再有一种观点是登记立案是两个司法行为, 登记针对的是诉状, 立案针对的是起诉, 在当场立案情形下, 登记立案一并完场; 当场无法立案的, 登记与立案分别进行。
从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看, 笔者认为不应该把登记和立案对立起来, 登记针对的是立案。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司法解释规定,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从这两条规定看, 只要起诉符合起诉条件就必须立案, 立案采取的方式是“登记”。“对于起诉状必须一律接收, 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此款规定了作立案或不予立案的裁定的时间, 并没有采用“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登记立案”。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一款只说应当“立案”, 第二款补充说当场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登记立案”, 若当场不能判断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为什么说立案而不是登记立案呢? 笔者认为, 立法者眼中的登记立案并不代表不审查, 因此留出七日的时间查查; 若写登记立案, 不免让人生疑, 仅仅是登记有必要七天时间吗? 所以, 立法者作如此规定是为了消除此种疑虑; 法律规定“七日内决定立案”本意就是要审查, 若写“登记立案”, 则“登记”与“审查”相矛盾。综上分析, 登记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诉状, 接收诉状仅仅是立案前的一个举措, 登记并非是针对诉状, 登记是立案的有且唯一的一种方式。
三、立案登记制关于“审查”问题的研究
由于新的行政诉讼法对“审查”没有详细的规定, 导致实践中的作法不一。有法院仅是对行政相对人递交的材料和诉状直接登记立案并没有审查; 有的法院则会对材料及诉状进行一定形式的审查。
立案审查制对起诉条件实质审查, 造成了立案难; 立案登记制度首要目的是解决立案难的问题, 因此立案登记制不能再进行实质审查。新行政诉讼法规定, 当场能判定符合起诉条件的登记立案; 不能判定符合起诉条件的, 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可见留出七日的时间为了进行起诉条件的审查, 但又不能像以往实质审查, 那么只能理解为“形式审查”。依笔者之见, 形式审查即表面的直观的审查, 形式审查又可分: 一是对诉状的形式审查, 审查材料是否齐全, 诉状内容是否完整; 二是起诉条件的形式审查, 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立案登记必须符合起诉条件。起诉条件的审查关键在于“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根据”、“受案范围”、“利害关系”四个方面的审查, 其中一个审查不当将陷入实质审查的怪圈。好在司法解释对“具体的诉讼请求”做出了解释, 形式审查一目了然, 但对其他三个方面司法解释并没有相关的规定, 如何做有别于立案审查的形式审查而不陷入实质审查的怪圈是立案登记制面临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春业.论行政诉讼的立案等级制度-兼评新行政诉讼法相关法条[J].北京社会科学, 2015 (11) .
[2]孙洪涛, 鲍俊红.法经济学考证下我国行政诉权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J].河北法学, 2015 (2) .
[3]张文忠.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与法院立案等级制度载[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15 (5) .
[4]薛刚凌.行政诉权的价值[N].法制日报, 2000 (9) .
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的司法困境 篇2
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实行立案审查制。当事人的起诉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第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第二,有明确的被告;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民事诉讼理论上这些条件被称为“实质要件”。另外,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起诉的形式上的条件,即,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的人数提出相应的副本,书写如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按照我国民事诉讼立案制度的要求,只有原告的起诉经审查符合上述“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前提下,法院才能受理。而且,与此相配套,法院内部还设有专门负责对案件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进行审查的立案庭。立案庭的职责就是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则会在7日内予以立案,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则会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给当事人释明,如当事人不接受,法院才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某些案件可能会在立案之后才发现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则会作出驳回起诉裁定。
审查立案制能够阻止那些不属于法院主管、受诉法院管辖、原告不适格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从而可以防止因为原告的滥诉而给法院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为原告的滥诉给被告带来的损害,保证了审判的实效性。但不可否认,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其一,从诉讼原理上来说,法院审判权行使的时间起点应该始于诉讼程序启动之后,而审查立案制却要求法院在立案阶段即诉讼程序还未启动之时就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展开审理,这种诉讼之前开始的审理程序不仅在其正当性和正义性上存在疑问,还会进一步使真正的庭审程序陷于虚化。此外,法院对实体问题的审理应该遵循辩论原则的要求,给予当事人双方充分陈述和辩论的机会,法院据以审查的诉讼资料应该来源于双方当事人。而按照审查立案的制度设计,关于起诉条件的审查,法院只需单方面听取一方当事人的意见,而不是在双方充分辩论的前提下判断有关起诉条件的事项,这无疑违反了程序正当性和正义性的基本要求。其二,对于应否受理民事起诉,法院不仅要审查“形式要件”,还要对原告是否适格、案件是否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受诉法院是否有管辖权等实体问题进行审查,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审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程序,将其置于短暂的起诉审查阶段显然并不合适,尤其在此阶段,法院据以审查的依据仅仅只有原告提交的有限的诉讼资料,审查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不可避免会将一些本应受理的案件拒之门外,也就发生了我国司法实践中“起诉难”的现象。此外,我国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和法院内部对结案率的绩效考核压力也迫使法院对立案的审查更加严格,甚至开始出现人为控制立案,从而减少立案数量,提高结案率的情况,“起诉难”现象进一步加剧,甚至逐渐发展成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社会问题。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要求改革法院立案制度,将审查立案制改为登记立案制,对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权。2015年1月30日,最高法院发布《民诉解释》,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登记立案的具体程序。为使登记立案改革落到实处,最高法院还专门制定了《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立案登记制随即在全国法院普遍推行。
二、立案登记制的司法现状
单从字面上理解,登记立案似乎意味着起诉即登记,登记即立案。但从最高法院《民诉解释》第208条的规定来看,登记立案并非普通民众理解的起诉就会登记,登记就是立案。从《民诉解释》第一款规定来看,法院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后,对当场能够判定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从《民诉解释》第二款规定来看,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存在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并向当事人释明,当事人补齐相关材料后,法院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民诉解释》第三款规定,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
显然,在立案登记制下,法院受理案件仍然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就是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条件,即上文所述的“实质要件”,所谓登记,也仅仅是对当场能够判定符合起诉条件的予以登记并立案,对于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只是接收其起诉材料,登记并非立案,法院仍须在7日内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由此可以认为,司法改革推进下的立案登记需要审查的内容与立案审查制并无实质性的改变,审查的程序也基本不变,现行立案登记制本质上与立案审查制并无二致,不同的只是在法律文本上更加强调当事人的诉权保障,法院的释明须更加具体,对当事人的救济措施更加可行,也就是说,立案登记制改革其实侧重的是对司法实践中违法不立案、拖延立案等司法不当行为进行遏制,并未触及我国立案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
三、立案登记制的改革走向
既然现行立案制度的缺陷主要在于在起诉的条件中设置了实质性条件,并要求法院把是否满足该实质性要件作为受理的法定条件,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对这种实质审查进行淡化甚至是去“实质化”,即法院在立案阶段的实质审查向形式化审查转变,只对实质要件进行形式上的核对,如果形式上符合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就应当接受当事人的诉状,当场予以登记并立案。形式化审查的合理性在于案件只有在登记立案后,诉状送达给被告,在双方当事人攻击防御的争议局面形成之后,被告才可能对原告的起诉提出抗辩,法院也才能以中立者的身份对案件作出裁判。但问题又回到了本文的起点,我国立法规定的起诉条件严苛,在起诉审查中需要判断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案件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等问题,仅仅是一般性的“核对”是难以完成的,立案审查要做到“去实质化”实际上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否则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就如同被虚置,没有立法依据的司法行为显然与程序正义的理念背道而驰。
立案登记制的初衷在于最大程度地接受当事人的诉求,使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能够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彻底解决“起诉难”的问题,保障人人享有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权利。而起诉作为一种诉讼行为,其实质是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对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属于法院裁判的范围、是否属于受诉法院管辖、当事人是否适格、诉讼请求是否成立等应该是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后才予以审理的问题,单纯地启动诉讼程序才是起诉的功能定位,没有必要将上述实质要件置于立案阶段进行审查。也就是说,对原告起诉条件的设定应当尽可能简化,只要起诉状载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以及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等足以确定当事人和诉讼请求,能够使诉特定化的必备条件就可以,因为这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基本前提。当然为了平衡公正与效益价值,防止无意义的诉的发生,对于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与诉讼请求的关联性也应当明确化,只要通过诉状的记载能够初步判断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的合理性即可。这些事项并不复杂,因而法院完全可以不经双方当事人辩论仅凭原告一方提交的诉讼材料即可做出是否予以登记立案的判断。如果原告的诉状中没有记载上述事项,法院可在释明后要求当事人予以补正。
摘要: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审查立案制度所设定的起诉条件与法院判决的实体要件混同,导致实体审理程序的前移、庭审虚化,并造成了“起诉难”的社会问题。而立案登记制在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上对立案审查制并无实质性改变,破解该困境的出路在于立案审查限于形式化审查,并在立法上祛除起诉的实质要件,仅设定满足程序启动的形式要件。
关键词:民事诉讼,立案审查,立案登记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曲昇霞.论民事诉讼登记立案的文本之“困”与实践之“繁”.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03)
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的挑战与完善 篇3
关键词: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挑战,完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要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 做到有案必立, 有诉必理, 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最高人民法院于4 月15 日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 以下简称《规定》) 。由此, 我国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正式进入了立案登记制时代。立案登记制更加强调对当事人诉权的保障, 同时有利于促进法院公正、高效司法。但是, 立案登记制的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 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立案登记制面临的挑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通报,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 全国法院收案数大幅上升, 人民法院实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庄严承诺, “立案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解决。 (1) 但同时, 立案登记制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一) 民事诉讼法典规定滞后
虽然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规定》等都对立案登记制进行了规定, 2015 年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这些规定也进行了回应, 但由于民事诉讼法典修改在前, 并未也不可能超前对起诉条件进行修改, 因此民事诉讼法第119 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仍体现出实质审查的特点。其中规定的四项条件中的第一项 (2) 及第四项 (3) 条件仍是实体要件。立案登记制的目的不在“登记”这种方式, 而是降低起诉受理的门槛, 回归起诉的本意。而现行《民事诉讼法》由于未来得及修订, 仍将起诉条件规定为实体要件, 这就造成了法律规定上的不和谐。
( 二) 司法资源更加紧张
当前, 司法人手不足使得司法者疲惫不堪, 也使得司法效率低下。实行登记立案后, 大量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人民法院案件受理数量大幅增加, 一方面说明立案登记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但另一方面, 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会造成原本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加紧张。加上法官员额制改革, 办案法官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 法院受理案件数量的增加, 无疑使法院面临着成倍的压力, 司法资源更加紧张。
( 三) 恶意诉讼、虚假诉讼增多
立案登记制相较于立案审查制, 在过滤案件的功能上较为弱化。因此, 不排除存在一些当事人, 利用起诉条件的放宽进行恶意诉讼, 以谋取不当利益。此外, 一些群众对登记立案的范围存在误解, 甚至出现了一些很“奇葩”的立案要求。
二、完善配套措施, 从容应对挑战
( 一) 完善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条件的规定
目前民事诉讼法第119 条对于起诉条件的规定与立案登记制的要求相悖。因此, 有必要对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进行修改, 将所有要件都改为形式要件。 (4) 登记立案时的审查只需审查形式要件, 诉状符合要求即应当登记立案。对于实体要件的审查放在立案登记后的第二阶段, 两个阶段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能, 即降低了起诉门槛, 又不减少审查。
( 二) 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1. 做好案件分流工作
立案登记制实施后, 法院新收案件大幅增长, 但并非所有案件都最适合进行司法救济。因此, 立案前仍有必要对当事人就诉讼风险、案件主管、管辖等问题进行释明。防止当事人提起不必要的诉讼, 浪费司法资源。应坚持立案前的分流工作, 分流出不应进入诉讼的纠纷。
2. 完善立案服务措施
依托网上立案等信息化手段, 可大大提高立案效率。深圳宝安区推出全国首家24 小时自助法院, 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各类诉讼服务, 是一个很大的创举。自助服务终端操作区可实现立案诉讼材料扫描上传、缴费、查询案件信息、庭审公告等功能, 这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的好方法, 值得推广。
( 三) 加大对违法滥诉行为的惩治力度
立案登记制实施后, 随着案件受理数量增多, 恶意诉讼也相应增多。对于这类现象, 首先应当严控入口, 法院在立案过程中, 应着重进行诉讼诚信的宣传和提示, 警示潜在的恶意诉讼当事人。同时在第二阶段审查中, 严格审查各项实体要件, 尽量避免这类诉讼进入审理程序。一经发现, 应对相关当事人进行处罚。其次, 加大惩治力度。在立案登记制的实施过程中, 应重视对违法滥诉行为的惩治, 探索恶意诉讼惩治机制, 保证立案登记制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云闯.立案登记制看上去很美[J].商事争议, 2015 (4) .
[2]李益松, 李志平.立案登记制的影响与应对措施[N].人民法院报, 2015-3-25.
[3]张卫平.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法商研究, 2015 (3) .
[4]张化冰.立案登记制的五个问题[J].贵州法学, 2015 (1) .
论我国的立案登记制度改革 篇4
首先是司法过程中的立案难、起诉难问题。改革之前, 我们实行的是立案审查制。事先的实质性审查将开庭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提到了立案阶段, 使很多案件以不符合立案条件而进入不了立案程序, 从而把一部分案件排除在外。例如法院系统考核机制关注结案率, 有很多法院为了提高结案率, 设立门槛对提起诉讼的案件进行限制, 出现立案难存在的“不收材料、不理会、不给裁定”的局面。
其次是由于立案难而引发的上访、信访事件。近年来上访事件不断, 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法院的立案审查制度阻碍了当事人的司法救济途径, 使得当事人告状无门, 从而对法院的司法救济丧失信心, 寻求别的救济途径。于是上访、信访事件频频发生, 把政府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归宿, 政府舆论压力较重。
二、立案制度改革内容
在今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已于4月15日公布, 并将自5月1日起施行。概括来讲, 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法院对诉讼要件不再进行实质审查
实践中, 在现行的立案审查制下, 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 受制于普通公民对法律程序的认识水平, 再加上法院存在的“案多人少”矛盾, 立案审查制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应当由法院受理的案件被挡在了门外。实行立案登记制后, 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 而是仅对起诉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 对符合法律规定一律接收诉状, 当场登记立案。这在客观上扩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围, 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
(二) 禁止法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根据《意见》, 对于当事人诉讼请求, 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 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 法院应当及时释明, 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 反之法院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 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这样的规定对解决立案难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也成为改革的亮点。
(三) 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登记立案
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 也就是一审案件和最初提出申请的案件, 对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等, 法律另有规定, 不适用登记立案的规定。在阐明立案登记范围的同时, 意见也明确了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 包括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或是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等案件。
(四) 法院“有案不立”将被追责
《意见》指出, 要加强对立案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监督, 强化责任监督。要全面清理和废止各种立案“土政策”, 法院不得擅自提高门槛法院立案, 否则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五) 加大违法滥诉的制裁力度
《意见》提出, 要依法惩治虚假诉讼,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或者冒充他人提起诉讼, 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 并予以严厉的处罚和制裁。同时, 要依法制裁冲击法庭、扰乱立案登记工作等违法行为, 维护立案秩序。
三、立案登记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案多人少”, 法院压力大
预计立案审查制度改为立案登记制度后, 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短时间内会骤然上升, 尤其是各基层法院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伴随而来的就是法院人手不足, 案件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当事人不能及时得到司法救济。因此, 随着案件数量的大幅度增长, 法院应当相应提升诉讼服务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大力推行网上登记立案平台建设, 让当事人更加方便地行使诉权,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司法资源。
(二) 违法诉讼泛滥
因实行立案登记制度, 只对案件进行形式要件的审查, 在扩大受理范围的同时, 也可能会被一些人不法分子利用, 例如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 或者冒充他人提起诉讼, 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虚假诉讼等, 这不仅会浪费司法资源, 而且会破坏法院立案秩序, 也不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这类情况一经发现, 法院都应驳回其请求, 并给予司法处罚。
(三) “有案不立”问题严重
不仅案件数量的增加会加大法院的压力, 而且现实中司法系统会以结案率作为考核标准, 施加给法院更多的压力, 会使得“有案不立”、“年底不立案”等情形更加普遍, 需加强法院内部监督, 确保改革得到全面落实, 故若发现以上违法行为的, 应对有关责任人和主管领导,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尽管在《意见》中对以上问题都有相应的规定, 但我们明白问题必然会发生。因此, 在《意见》正式实施中, 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及时纠正偏差, 确保实现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行政立案登记制 篇5
关键词:恶意诉讼,立案登记,防御
一、引言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 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觉醒, 对于纠纷的处理不再是羞于诉讼。然而这种意识的觉醒及不断强化所带来的是欲望滥觞,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滥诉、利用诉讼欺诈或者损害他人权益的现象。恶意诉讼已经对司法权威和威信造成恶劣的影响, 需要予以规制。2015 年, 为了保障公民的诉权人民法院将立案审查制转化为立案登记制, 那么立案制度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恶意诉讼行为人机会。因此, 本文以恶意诉讼为研究对象, 探讨如何在立案登记阶段去防御恶意诉讼, 进而在源头上抑制恶意诉讼行为的出现, 净化诉讼,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恶意诉讼的内涵
对于恶意诉讼的内涵, 学界并没有给予权威的界定, 那么对其的界定, 是认定恶意诉讼行为的关键, 也是司法实践中处理恶意诉讼的核心。学界对恶意诉讼的解读, 根据角度的不同, 有学者从实体法方面来解读为恶意诉讼是指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理由, 主观存在故意损害他人权益的恶意, 导致他人在诉讼中受到损害而提起诉讼的行为。[1]有学者从程序方面, 将恶意诉讼定位在多元解决纠纷机制的基础上, 指出恶意诉讼的主观状态是恶意的, 通过制造一个无法律或者事实根据的诉讼, 使得他人受到损害或者获得不公正的判决。[2]综合而言, 本文中的恶意诉讼指的是诉讼中的一方或者是双方当事人主观上恶意的去欺骗法院, 进而利用诉讼程序来实现打击对手的目的或者是利用法院裁断中有关权利、事实部分的认定, 来获取对方、第三人或者其他的不正当的利益的行为。那么恶意诉讼的情形应该有两种: 一种是一方利用诉讼实现欺诈损害对方当事人的权益; 一种是双方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此来损害第三人的权益。
三、立案登记阶段中的恶意诉讼
立案登记制度存在体现了其便民的特点, 但是该制度也会因起诉条件的降低引发恶意诉讼的问题。那么我们对立案登记阶段中的恶意诉讼进行探讨, 以及立案登记制度对恶意诉讼的作用。
( 一) 立案登记阶段中的恶意诉讼表现形式
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内, 立案登记主要起作用的部分是起诉及强制执行。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之前, 对于恶意诉讼规定主要是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112、113 条中。按照这两条规定恶意诉讼类型为: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后, 运用诉讼、调解和仲裁等形式去逃避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或者侵害到其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解释之后, 扩充了这些内容, 即增加执行异议之诉妨碍执行的情况。那么从程序法角度来看, 这些规定中的恶意诉讼情形是符合立案登记阶段, 但是内容上是却不完备, 无法规范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恶意诉讼类型。法条所规定恶意诉讼的主要表现就是双方当事人是事前串通好的方式提起的。但是司法实践中还有一些当事人采用编造协议, 虚假不存在的事实及理由去诉讼, 进而达到侵害他人的权益的目的。比如, 在知识产权中, 运用司法程序确认驰名商标, 再利用媒体炒作达到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目的, 而且专门针对某个产品去人为的制造一些纠纷进行起诉的案件是比较常见。比如, 针对某个侵权案件, 涉及到产品的时候, 就利用产品生产到流通到使用的环节, 将这些环节分开, 从而利用法院管辖权限进而分开起诉, 导致在法院重复立案。
( 二) 立案登记对恶意诉讼的作用
立案登记阶段可以有效的收集当事人的信息, 该信息也会成为判断案件是否是恶意诉讼的重要的基准。其实每一个案子在法院立案后, 被告的形象将会在法律上被评价, 被告方如果要计算自己的损失也是从收到登记开始。那么立案登记所收集到信息也会成为以后被侵害一方对恶意诉讼行为带给自己的损失进行维权的重要证据。这些都可以说明登记立案对于恶意诉讼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经常有当事人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不服, 为了达到的自己的目的不断去诉讼。还有一些当事人利用法院的管辖权限, 特别是某类型案件可以被多地法院管辖, 从而去多地法院立案, 典型的重复立案。那么针对这种恶意诉讼, 除了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不进行受理外, 就是利用立案登记信息将重复诉讼的内容排查出来, 那么法院之间在立案信息达到共享, 就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性立案的出现, 有效抑制恶意诉讼的行为的出现。
四、立案登记在恶意诉讼防御中的适用
从美国法律中对于恶意诉讼行为的规制来看, 当事人可以采用侵权诉讼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而, 我们可以确定恶意诉讼是一种侵权。我国在解释中规定, 申请执行的人因为被执行的人和案外人之间恶意串通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遭受到损失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救济。从该解释我们可以发现, 受到损害的申请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赔偿。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 立法界也是将恶意诉讼的定位为侵权。这和美国是一致的。那么面对恶意诉讼所造成的侵害行为, 确定该行为的起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律是不对思想进行处罚的, 那么只有出现侵害行为才可以确定, 但是在侵害行为完成了再去救济和计算损失的话, 对于被侵权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立案登记的存在的成为判断侵权行为是否着手的关键点。那么对于恶意诉讼侵害通过诉讼来请求赔偿, 是作为新的诉讼来存在的。在这个诉讼中, 原来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则是原告, 被执行的人及串通的第三人就是被告, 假设成立了共同侵权行为, 则判断对方是否实施侵权行为的时候就是其提起审查执行异议的申请抑或是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时间。从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 执行异议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提出之间是由一定的因果关系和顺序的。那么执行异议的提出等内容都可以在立案登记中得到体现。为了避免出现问题, 执行部门在收到执行异议的申请、执行异议之诉的时候应当及时和立案部门联系, 并报请立案部门对此信息进行登记, 并且做出驳回执行异议的裁定的时候将裁定的相关理由、材料转到立案部门进行备案。这样就可以确保恶意诉讼行为得到应有的制裁, 也可以确保恶意诉讼被抑制, 减少恶意诉讼案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汤维建.恶意诉讼及其防止[A].陈光中, 李浩.诉讼法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45.
行政立案登记制 篇6
关键词:立案预登记,运行现状,制度规范
2012年底, 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的先行调解制度, 有利于加强当事人诉权保护, 有利于从源头有效化解涉诉纠纷”, 各地法院纷纷发文推行立案预登记制度。该制度预期是在法院受理起诉时, 将部分适宜诉外解决的矛盾通过先行调解、另行联动协调处置等处理方式来进行引导分流, 其针对对象是民商事立案。立案预登记符合目前“大调解”政策和多元纠纷解决模式的提倡, 对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其作为审前程序, 具有暂缓正式立案的特点, 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异化, 需规范起来。
1 困境中寻找平衡:制度价值考察
受制于法院“案多人少”困境, 更是由于司法独立及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的无法实现, 立案预登记通过将大量案件进行诉前分流很大程序上起到了案件分流、节约司法资源的效果。
1.1“案多人少”命题的真伪
中国正处于举世瞩目的经济与社会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纠纷涌入了法院, 而法院的人员却未有大量增加, 这造成了目前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我国法院的审执结数量从1978年的61万件, 增长到2012年的1200多万件, 是1978年的20倍。而法官人数仅从1978年的6万余人, 增加到目前的21万余人, 是1978年的3倍多, 但与案件增长幅度相比, 显然不成比例。
然而, 一些学者却认为“案多人少”是个伪问题, 理由有:一是根据上述统计数据, 直接以案件总数除以法官总人数, 得出我国法官年人均办案量不足58起的结论。二是与欧美国家的法官年人均办案相比, 认为我们法官人均办案量偏低。如2004年美国50个州地方法院收案总数为4519万件 (包括刑事、民事、家庭纠纷和未成年人案件, 不包括交通案件) , 而当年美国地方法官共有27861人, 人均年处理案件数大致在1600余件, 这远远高于中国法官人均办案量。
其实, 司法界实务人士都知道“案多人少”矛盾在法院是确实存在的, 且单靠法院自身难以解决。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大, 案件分布不均衡, 面临“案多人少”困境的法院, 主要是京粤江浙沪等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如江苏省各级法院2012年受理案件已经突破百万, 较2007年增长43.21%。全省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41.30件, 个别基层法院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达455.17件。其次, 由于诉讼模式的不同,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虽年立案量巨大, 但其通过诉前或审前对案件的分流引导, 真正进入庭审阶段的案件只有其收案量的10%, 大量纠纷在审前就通过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或简便程序化解了。
1.2 立案预登记与诉前分流
我国立案庭因实质审查使“立审分离”的原则得不到贯彻, 一定程序上混同了立案和审理, 并使得诉讼便民咨询与纠纷引导成为一项与审查立案同等重要的工作重心。诉前分流的渠道有: (1) 没有被告参与而依职权作出不予受理的口头决定。 (2) 经双方当事人参与并同意的解纷尝试。在上述两种情形下, 达成实体协议的案件均可能了结纠纷, 因而不必再予立案;未达成协议的, 原告请求重新启动起诉审查程序的, 则进入正常的实质审查程序。那些经简单审查后予以立案并进入法院调解途径或速裁程序的简易处理, 属于诉后分流, 不在此讨论之列。
在目前我国民事纠纷占法院纠纷90%比重短时间内无法降低的情况下, 立案预登记作为一项民商事立案诉前分流措施, 暗含着在立案便民咨询之后, 为保障当事人诉权与监督立案审查权, 对诉前分流进行登记, 并随时跟进这些案件的处理, 力图将这些纠纷矛盾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模式消化掉, 减轻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
2 变形与异化:运行现状分析
立案预登记因其抑制直接立案的特点, 在实际运行中也成为了一些法院一些部门打着“诉调对接”、“ADR解决机制”的幌子对其进行滥用通过人为选择案件来达到提高业绩的目的, 造成了新一轮的立案难。
2.1 立案启动难与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作为一种准司法判断行为, 立案自由裁量权是指立案法官在审查起诉时,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 对案件的主体适格性、管辖依据等进行审查, 并决定是否受理。由于立案审查受理行为排除对方当事人的参与, 封闭性过强, 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性严重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自由裁量权被滥用。人民法院如何审查起诉, 为什么受理, 为什么不受理, 都不公开原因, 立案自由裁量权极易被滥用。
滥用体现在立案预登记, 就是把一些案件隐形在“登记”环节, 让审判人员从中自由挑选, 认为可以审结的才拿来立案, 不能立案的便装进“登记”这个口袋, 制造出审理效果形势大好的假象。而对如土地纠纷、职工下岗等涉及面广、敏感性强、社会关注高的案件, 虽然法院通过预登记搁置立案的方式消除了法院的风险, 但是纠纷与矛盾并没有实际解决。另外, 当涉及到法院业绩考核、年底未结案数量等方面上, 预登记极易被法院拿来做延缓立案的方式, 通过先行调解拖时间, 让大部分案件都过一遍调解, 挑选简单案件进行裁判, 导致一些疑难、复杂案件难以及时解决, 造成新的涉诉信访的产生。
滥用立案自由裁量权亦不利于保护当事人诉权。诉权是当事人进入审判程序解决纠纷的基础, 符合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当事人, 都有权到法院起诉, 有管辖权的法院也必须受理。立案法官则通过运行立案自由裁量权审查起诉, 在当事人无滥用诉权的情况下, 对所诉纠纷分类并受理立案应是理内之意。
2.2 执行立案预登记的盛行
执行立案预登记因其可以粉饰执行实绩, 在一些地区法院颇为盛行。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对执行立案进行预登记, 查证执行对象有无执行能力, 如有执行能力且可以执行, 则进行正式立案;如无执行能力无法执行, 则通过预登记归档, 待执行对象有执行能力时再予执行。
实际上这是对立案预登记的曲解, 立案预登记的目的是通过诉前分流化解矛盾、减轻审理压力, 其针对对象是占审理案件数量90%以上的民商事纠纷。执行权是法院通过强制措施使得执行对象履行义务、保障司法权威的方式, 法律设置了申请期限和案件执行期限, 目的就是要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请求权, 执行人员及时有效作为, 防止案件久拖不结。执行预立案登记采取“以结定收”, 让大量案件滞留在登记环节的做法, 规避了立案监督和案件流程管理监督, 等于钻了业绩考核的空子, 导致新的执行难。
2.3 诉累增加与矛盾激化
当事人将纠纷诉至法院, 在符合民事诉讼法立案受理条件基础上, 期望通过司法裁判, 在法律上一次性解决其纠纷, 裁判内含的最终解决原则符合当事人的预期。无论分流引导到哪个解纷方式, 如解决不成, 当事人还是要把案件提到法院起诉, 在时间、金钱上耗费颇多。很多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 他不知道“预立案”与正式立案有什么不同, 认为反正法院接受了申请, 就是一样的效力。等到当事人弄明白“登记”是怎么回事时, 已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待到要求正式立案, 还不知道原来的材料在哪里。这不但增加了当事人诉讼成本, 也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由于现实中某些法院出于维稳考虑对一些某些敏感案件或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案件受理的限制, 虽进行了立案预登记, 但是纠纷并没有得到解决, 只是争议被搁置了, 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 容易产生涉诉信访及对抗性事件。
3 对接中纠偏:流程规范动态追踪
为使立案预登记制度真正起到分流纠纷、提高司法效率的作用, 就必须完善其运行机制、对接机制并对立案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和考核, 而如像执行立案预登记此类弊大于利的司法机制则应予取消。
3.1 完善运行机制
(1) 立案审查权的限制。有权力即有义务。建立立案阶段法官个人负责制是限制立案审查权的较好方式。在立案审查过程中, 法官既然享有自由裁量的权力, 那么也应设置相应的责任, 这种责任应由法官个人来承担, 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现在全国法院盛行的法官考核机制, 包括对立案庭法官的考核即是应用这一制度的一个反映。特别是对于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 应当要求立案法官必须充分说明理由,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立立案执法档案。
(2) 全程跟踪的建立健全。立案预登记是一套完整的制度, 而不是对案件一登了之。必须进行流程控制, 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对做了什么、该做进行管控与提醒。如纠纷不能得到调解, 须立案受理, 保护当事人的诉权。
(3) 绩效与考核的改进。由于实行立案预登记, 立案法官的工作更忙了, 往往一个案件调解完毕后当事人来确认调解协议需要再立一个案, 而且责任又很重, 在绩效和考核上给予激励是需要的。激励可以是物质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另外增加临辅人员进行协作也是有必要的。
3.2 对接诉外纠纷解决模式
(1) 诉前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数据显示, 诉前调解是解决诉前分流纠纷的最主要方式。调解机构有法院调解窗口、镇街地方调解委员会、司法局、派出所、政府部门等多个机构。对于调处完毕的纠纷, 符合人民法院处理范围的, 引导当事人自愿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经过严格把关后, 纳入人民法院案件管理体系;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 不收取任何费用, 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2) 联动协商机制的建立健全。实践中, 一般有两类纠纷会与党政机关等法院外组织产生联系:一类是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 引导群众到有权机关申请处理;另一类是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的, 但法院暂时不宜处理或处理了也无法做到案结事了的, 需要其他机关的协助配合。联动协商机制主要是指在第二类情形下, 法院与所涉机关部门的协商解决制度。
我国作为一个非自治型法治国家, 对于社会效果的过度强化及目前司法制度与司法能力的有限性, 通过联动协商以至于真正解决纠纷是十分有必要的。
联动协商机制可以通过突发事件联系机制、责任部门管辖划分、定期的多部门联席会议、司法建议书及时反馈跟进机制等方式进行, 具体的内容还需在实践中深化改善。
3.3 取消执行立案预登记
执行立案预登记的设计初衷是法院针对占执行案件20%左右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 (包括虽有财产但不宜、不能执行的情形) , 从工作方法出发, 通过立案时的预登记从而减少积案、提升执行效率、缓解执行压力。
但执行立案预登记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缺乏法律依据, 使案件处于流程管理监督之外。《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法院自收到执行申请书七日内须进行立案。执行预登记则完全规避了这个规定, 使得后续的执行审限、强制措施等都无法在时间上掌控。
二是掩盖实际执行效果, 打乱正常执行秩序。预登记使大量案件处于立案和执行状态之外, 这给不作为预留了很多空间。同时执行工作中后续工作的启动必须以执行案号为内容, 预登记号不能也不应成为执行工作的启动点。虽然预立案在“执行结案率、未执结率、执行周期”等指标表现优异, 但是实际上是弄虚作假, 反映不了执行工作的实际, 到头来影响案件质量。
综上所述, 在目前应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有程序终结这一法定结案方式的情况下, 执行立案预登记弊大于利, 预登记的做法极易产生弄虚作假、掩盖真实情况的现象, 取消执行立案预登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傅郁林.中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J].法学家, 2011, (1) :108.
【行政立案登记制】推荐阅读:
立案登记制供给侧改革07-01
最高院登记立案制度的规定08-28
立案07-02
立案的程序07-26
公安局对报案不立案或乱立案,该怎么办08-20
刑事立案审查研究08-16
立案实务培训心得09-20
刑事诉讼立案条件05-12
立案需准备的材料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