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精选10篇)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篇1
2006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号文件中提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改革以教师或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大量具有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并且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遭遇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近些年石油石化工业在新疆得到迅猛发展,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新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场对石油、石化专业类高技能人才存在着很大的需求。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体系,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院在“坚持为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石油,面向社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要;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办学指导思想下,坚持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为石油石化行业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学石油、爱石油、干石油“的技能型人才。
1 高职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研究国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2005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高等职业院校人培养模式的主导模式与核心理念。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成功模式和有效的实践经验,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即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其中至少有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即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2]。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企业和学校在双方互利互赢的前提下,将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目的,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企业、学校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与课堂教学获取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校与企业为主体进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学校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能快速、准确的找到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标准,以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
2. 1 开发 “校企共育、教训融合” 的教学模式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
“校企共育、教训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共同培养,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确立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教训融合”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即从初学者、有能力者到熟练者的发展历程,确定“知识与能力结合、讲授与实训融合”的教学内容。
2.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核心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新疆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确定石油化工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通过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为培养目标同时兼顾职业发展规律,参照石油石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学习领域,依据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和认知规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 - 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理论 -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了《石油化工流体输送单元操作》、《石油化工传质单元操作》、《炼油装置工艺操作与控制》等6门理 - 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性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该课程体系分为实训、实践和实习。实习主要在合作企业中进行,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践性课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3 构建 “双师型” 师资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保障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都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主要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3]。依靠石油石化行业,发挥“校企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学院教学及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利用新疆石油石化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人力资源优势,石油加工生产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是从石油石化行业上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学习教学任务,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鼓励专任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向“双师型”发展,通过选派教师下厂锻炼、培养等途径,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4]。
2. 4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根基
由于石油石化行业的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易腐蚀等生产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将企业中的实际生产过程、设备、装置等搬迁入到学校。教育家施奈德说过,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工程师,就得为他提供当一名工程师的机会。校外实训基地就为高职院校解决了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根据石油化工生产特点,综合考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重点建设了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单元操作实训基地和综合生产仿真实训基地。引入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校企共建5个校外实训基地,保证100% 的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在合作企业重点建设综合生产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性课程体系的主要场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融学生实习、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和职业资格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校中有‘油’,‘油’中有校”的人才培养环境。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院的石油加工生产技术专业为新疆石油石化行业输送了大量综合职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途径。但是石油加工生产技术专业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在运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方法与手段不够完善; 2部分理 - 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岗位实训课程,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继续加深基于工作过程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力度,深入开发实践性课程; 3为了在真实生产环境下,培养学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操作的职业能力,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的需求,需进一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形成良性 互动的共 享共建、共赢 共进的新 机制[5]。
摘要:随着新疆石油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懂石油化工生产专业技术的高技能型人才。本文依据本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共育、教训融合”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不足。
关键词: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N].
[2]何红华,何云剑.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9):47-49.
[3]刘春玲,杨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内涵发展路径[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4(1):112-114.
[4]孙爱荣.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及途径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6.
[5]杨卫国,王京,王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9):39-31.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篇2
化工卓越11-2班徐向东
生产实习是我们近距离接触石化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生产工艺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在这二十四天的生产实习中,我们了解了京博石化的生产规模,组织架构,催化裂化生产车间的相应工艺,设备,流程。通过与师傅的沟通交流对各个流程的基本原理,工艺管线的进出料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爬塔我们对塔设备上的各部件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并熟悉了各设备上相应部件的作用。对催化裂化以及气分装置这一套工艺流程有了很大的认识,受益颇多。通过中控室的操作界面,我们还可以很好的了解到整个催化裂化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案,以便更好地熟悉整个工艺流程。
京博石化生产车间分为8个炼化车间,4个化工车间,原料气和材料车间各一个,我们所在的炼化六车间为催化裂化车间,主要包括140万吨催化装置,30万吨气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主要为蜡油,常渣,焦化蜡油,M100,加氢蜡油,主要产品是90#汽油,4#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油浆,催化干气。气分装置主要原料为液化石油气,产品为丙烯,液化气,液化气B,MTBE。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由于汽轮机轴震,导致催化裂化装置被迫停工,但停工检修并未发现故障。引起汽轮机组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如汽轮激振,转子热变形,摩擦震动等。汽轮激振主要是由于叶片受不均衡的气体来流冲击引起,同时轴封也可能发生气流激振现象,这是可以通过确定产生激流的工作状态,采用减低负荷变化率和避开产生气流激振的负荷范围的方式来避免,这有可能是导致此次事故产生的原因,在检修过程中并未发现转子变形,可排除这个故障原因。在炼化六车间共有两台汽轮机,他们都是通过回收高压蒸汽的热能转换为动能驱动电机工作,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催化裂化装置能量的目的。实习期间发生轴震而被迫停工的汽轮机是将3.5MPa的蒸汽转换为1.0MPa的蒸汽来提供电机的动力。另一台则是气分装置的,它是将1.0MPa的蒸汽转换为0.3MPa的蒸汽并入管网。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来自锅炉的蒸汽经过喷嘴喷射带动汽轮机叶片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在实习的时候,我有幸亲生经历了一次汽轮机的开机工作,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波折,但最终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汽轮机还是平稳的运行起来,在此过程中,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它的开机操作及注意事项。在开机前,首先经过
了一段时间的暖管,避免由于突然高温使设备材料所受应力过大,造成设备相关部件损伤。我自己简单总结了一下操作步骤,简述如下:
(1)开启主气门,疏水门排掉管道中水,排水是因为有水凝结在内,会导致告诉气体携带水冲击汽轮机叶片造成气蚀,损坏叶片。
(2)将汽轮机切除至手动状态,依次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机,复位,启动按钮(目的是使控制器停止后,再次启动进入新的开机状态),但实际操作时,重复几次,汽轮机都无法启动,最后确定为汽轮机手自动标签贴错,导致几次重复操作均在自动状态下进行,故无法启动汽轮机。
(3)将调速气门阀杆拉至全开位置,逐渐启动主气门,通过调节手阀使汽轮机转速升至800r/min,而后稳定20min(同样是起到一个暖机的作用),再转动到1200r/min,最终转速在3000r/min左右。
(4)至此,开机的操作已基本完成,在调节手阀的同时要开启汽轮机排气阀门,但由于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并且操作人员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导致排气阀门未开,使汽轮机憋压,进出口压力相等,汽轮机转速急剧下降,1.0MPa的蒸汽直接经过放空阀外排,产生很大的尖叫声,使现场气氛十分紧张。
最后在设备员检查时才发现该问题,经过一番处理,终使汽轮机运转正常,经过这次事件,我总结出一个团队的重要性,要想顺利的办好一件事,就必须相互合作,拥有很好的默契感,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一件事,同时在化工行业,大家可以彼此约定一个手势,这样在高噪声的条件下,大家也能够知道彼此的意思,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保证,京博石化催还原料为进口的常压蜡油,焦化蜡油,减压蜡油,由于其性质变化范围大,因此要求装置有较强的原料变化适应性,同时结合石化公司的产品定位以及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节产品方案。
催化裂化装置充分考虑了装置内的节能降耗措施,并与下游装置和相关系统的用能实现动态优化耦合,从而大幅降低装置运行成本,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创造了条件。
本设计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
(1)反再釆用同轴式两器结构。该两器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灵活方便、两
器差压适应范围大,抗事故干扰尤其抗催化剂倒流能力强,同时还具备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2)再生器采用单段逆流贫氧高效烧焦工艺,在恢复催化剂活性的同时,最大限度 地保护催化剂活性,降低装置剂耗。
(3)再生器取热系统采用内、外取热器优化的方式。通过确定装置适宜操作范围,合理设置内取热器负荷,减小外取热器设备规格,从而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
(4)主风一烟气系统优化流程和配置,通过回收高温烟气的能量,降低装置能耗。
(5)对装置内冷、热工艺物流进行传热优化配置,减少热能传递、转化环节;对装置内高温热源遵循逐级利用原则,充分回收利用;通过与下游装置用能的优化耦合,尽量多回歧利用装置的低温余热;合理配置机泵、并恰当釆用变频措施,降低装置电耗。通过以上措施,可大幅降低装置能耗。
(6)装置大量釆用干式空冷;装置后冷器根据不同要求和特性,冷却用循环水部分采用二次用水,这些措施既可降低装置循环水用量,又可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沉降器顶防焦蒸汽环管采用专利的覆盖阻焦结构,以减轻沉降器顶和上部的结焦趋势等,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催化剂从进入提升管至离开沉降器汽提段的整个过程均处于较为理想的环境之中,有利于改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为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提供保障。
催化裂化装置对能量的合理配置除了使用汽轮机外,还有一个主要的措施就是使用烟机来回收高温烟气的能量,催化裂化装置的烟气经过三级旋风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烟机,经烟机做功后再进入余热锅炉,另一部分直接进入余热锅炉用以产生3.5MPa的高温蒸汽以推动汽轮机或作其他工艺用蒸汽。目前,国内设计制造的大型轴流式主风机安全运行性能和长周期性能均较好,烟机由于运行工况较为复杂,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切除维护的情况,本装置的备用主风机由电机驱动,在主风机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备机启动,使装置正常生产,在催化裂化车间采用了以下一些措施来优化风机运:
(1)通过优化平面布置,使主风机出口至再生器的主风管线和由烟气集合管至烟机的烟气管线距离短,拐弯最少,通过确定合理的输送管线管径和气体线
速,以降低主风-烟气输送系统管线的压降。
(2)再生器采用烧焦强化措施,在保证再生效果的前提下,使再生催化剂藏量最小,从而降低主风通过床层的压降。
(3)三级旋风分离器采用大处理量、低压降的单管,降低再生烟气通过三旋的总体压降。
通过以上措施,使主风烟气系统压降可控制在较合理的水平,以提高烟气轮机能量回收总量和回收效率,通过主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分馏部分的操作压力,回收热量,降低能耗。
催化裂化装置包括反再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等辅助措施。在实习过程中对反再系统印象最深。爬了两次反应再生塔,每次爬塔的感觉都不一样,对反再系统的认知也不一样,第一次爬塔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对反再系统的某些主要部位有了些许印象。在第二次爬塔之前,我首先对照着中控室的操作界面将整个流程图描绘下来,并且搞清楚每一股物流所走的物料及不同物料的作用,之后我又找师傅单独带着我去看了一遍,师傅对比着我的图和现场的装置给我做了讲解,并且给我指出了所画的流程图与实际装置有哪些不符和错误之处以及在维修和装置整改过程中,装置有哪些比较大的变动以及所作变动的原因,这让我对反再系统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对比图纸,师傅给我指出外取热器的内部结构长什么样,通过汽包来实现循环水汽化带走外取热器中的热量。师傅还给我看了沉降器中检修时拍的照片,其中的伞帽是用来喷射蒸汽以吹扫掉催化剂上的油气。在京博石化,提升管的终止剂经历了从粗汽油到酸性水再到焦化汽油的转变,他们通过不断的与生产实际比较,对装置做着不断地改进。个人感觉,在学校老师能够交给我们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但是想要获得创新,想要技术和设备上得到提升,我们还是需要企业里的人去做,他们对设备更加了解,对他们的改进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按照需求来寻找解决方法,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只有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相互沟通,那些有才能的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催化剂回收方面,一方面为了减少催化剂的损耗,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催化剂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四级旋风分离系统。在这过程中,我还看了塞阀,滑阀,集气室等设备,并且了解了各种阀的动力来源,结合他们检修时的照片,我对整个反应再生系统的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看了一下他们检修时设备内部结焦的照
片,我似乎看到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如何研究性能更加良好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如何减少催化剂的结焦将是我们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这对我们整个炼油行业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很有用的。
气分装置主要包括汽油液化气脱硫醇,溶剂再生脱硫以及气体分馏装置。脱硫醇装置的原理是将硫醇与氧气作用,在活化钛箐钴的作用下,将硫醇转化为二硫化物,通过脱硫醇及干气液化气脱硫化氢,让我们很好的熟悉了脱硫的工艺以及现场的布置,通过化工安全设计大赛,我们对气分装置的工艺有了很好地掌握,但是我们所做的设计与现场的布置及装置又有所不同。通过对气体分离装置的观察,我明白了每个装置的名称及其各自的功能,在催化裂化停工后,其他后续的加工装置也相继停工了,在气分开工后,出现了液化气脱硫不合格的现象,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四种,原料,操作人员,设备原因,工艺参数,鉴于原材料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另谋出路。这时我们京博采取的便是加强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内外操及当班领导间及时沟通,共同商量好的对策,共谋实现脱硫合格的目标,并且及时分析了操作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他们采用通过改变氧化风,新鲜抽提油的流量来实现预期的效果。起初他们通过增大氧化风的流量,期望能够促进硫醇氧化反应的进行,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随后又通过降低氧化风的流量,增大新鲜抽提油的流量,是反应产生的二硫化物即使被带走,这时抽提油中的硫化物含量大大提升,最终脱硫效果远超预期。在此期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个事件,我总结得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没有奏效的情况下,我们要及时转换思路,另辟蹊径,这样我们才能够提高办事效率,这也正是我们发挥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好场合,不仅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也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的好方法。
这次生产实习,我对催化裂化车间有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对整个车间的装置和能量利用这一块,这次实习让我对催化剂的循环以及热量的综合利用产生了很深刻的印象,在整个厂区通过催化裂化产生的烟气,干气,蒸汽实现不同级别能量之间的利用,以实现能量的合理配置。现在市场上丙烯价格比较贵,所以京博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的目的是多产丙烯,所以京博石化通过添加丙烯助剂来增产丙烯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石油加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改进
如何提高石油钻探机械加工精度 篇3
关键词:石油钻探;机械;加工;提高精度
1.机械加工精度的定义及其相关参数
1.1机械加工的精度
石油钻探机械加工精度主要是指零件在加工后表面的实际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几何参数能够与图纸要求的几何参数达到的符合程度。理想的几何参数是指平均尺寸,表面几何形状是绝对的圆柱、平面和直线等,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是绝对的平行、垂直和对称等。而石油机械加工的加工误差就是指实际几何参数与图纸要求的几何参数之间的偏离数值。
1.2机械零件的几何参数
石油钻探机械表面层的几何形状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表面加工纹理和伤痕。表面粗糙度(加工机械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指加工表面上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其程度高低的评定主要是依靠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有时也可依靠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十点平均高度Rz;表面波度主要是由石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频振动引起的介于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和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之间的误差,是一种周期性几何形状误差。要想消除表面波度在石油机械加工中引起的质量问题,就必须提高石油机械加工的工艺;表面加工纹理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方法以及其切削运动规律的不同而在机械表面生成不同形状和方向的切削加工刀纹;机械的伤痕是指在零件表面偶尔出现且随机分布的加工缺陷,如气孔、裂痕、划痕等。
2.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在机械加工中任何环节的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将影响到机械零件的质量,因此在整个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因素能影响到机械加工的精度。经过对整个石油钻探机械加工的过程进行细致详细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加工原理、计量器皿、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夹具引起形变、刀具等。
2.1机械加工原理
机械加工原理是指加工机械零件所用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直接指导着加工的整个过程,理论依据的不同将会很容易引起机械零件加工时产生的形状误差。因此理论依据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加工需要进行选择。
2.2机械加工中的计量器皿
机械加工中的计量器皿规格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计量器皿的使用达不到合格就会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产生很多影响,如在示值稳定性、回程和灵敏度等方面产生较大的缺陷。而且机械加工中的计量器皿的使用是造成零件加工精度降低最直接原因。
2.3机械加工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石油钻探机械加工过程中最难避免的误差就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存在有很大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者的因素(读数能力、判断能力、测量经验等)引起的误差。
2.4机械加工夹具引起的形变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夹具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定位和夹紧加工零件,在批量生产零件的过程中夹具被广泛地应用。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如果夹具的夹力产生一些变化将会对加工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往往此种因素产生的误差相对是比较小的,可以忽略。
2.5刀具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刃口质量会对机械零件的微量切割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精密车削、磨削以及研磨等加工时,刀具的刃口质量都会影响到切去金属层的最小厚度。
3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
3.1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误差
3.1.1提高加工人员的熟练度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工人对整个生产加工工序的熟练程度进行一个合理的分工,适合每个工人的岗位,要做到人尽其用。然后在根据生产的需要不断调换工人的生产岗位,使工人能在日常的生产构成中不断提高自己对生产加工工序的熟练度,同时积累工作中的经验。这样既能降低了加工误差,保证了加工零件的质量,同时又能使新员工的压力得到降低。
3.1.2加工人员的作息时间要严格管理
机械加工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活,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员工能够全神贯注,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保证机械零件的质量。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的好坏是引起误差的重要因素。对加工人员的作息时间进行严格的管理,能够确保工作人员的睡眠时间,从而使员工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误差。
3.2机器设备方面的提高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器设备是保证生产的基础,同时设备的好坏将会引起很多方面的误差。针对机器设备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可以采取以下的几个措施:可以选用精度较高的轴承,同时适当提高箱体和主轴制造的精度;选择刀具的材料要根据零件的特性,同时合理选用刀具的集合参数,适当选用冷却液、切削液;提高机械设备的刚度;控制好环境温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很多程度上都能减小生产中的误差。
3.3材料方面的提高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材料质量的选择与控制也是非常必要,刀具和切削用具的选择也要根据材料的热力学性能等进行选择。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中要严格控制避免厚度不均情况的出现。
3.4测量方面的提高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测量非常容易造成误差,测量方法的正确使用能有效地减少误差的产生,主要的方法有:减少原始误差、补偿原始误差、避免环境因素对误差造成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寻找出发生误差的原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或避免相应的误差就属于减少原始误差。误差补偿法是通过人为制造新误差来抵消原存在误差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保留各加工设备间的放置距离,避免互相干扰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适宜环境。
4.小结
石油钻探机械加工的精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机械工件加工的质量。因此要想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机械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加工精度。分析出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并在以后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断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降低影响因素,从而保证石油钻探机械的质量。
5.参考文献
[1]杜彦明, 李胜. 如何提高机械加工精度[J]. 2011 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 2011.
[2]魏佳. 如何提高机械加工精度[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2 (15).
6.作者简介
超声波技术在石油加工中的应用 篇4
1 超声波在石油加工领域的应用
1.1 破乳脱水和脱盐
超声波因具有空化作用、机械作用等,在破乳脱水、脱盐等领域显现出优势。在不加破乳剂的前提下,原油经超声波处理后,含盐质量浓度不大于3mg/L,含水质量分数不大于0.3%,完全达到工业标准(如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要求脱水、脱盐后含盐质量浓度不大于3mg/L,含水质量分数不大于0.3%)要求,每年可节约一定量的破乳剂,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2]。
谢伟等[3]提出了新型破乳脱水和脱盐过程——超声-电脱盐法。研究发现,采用电脱盐工艺,可将原油的初始含水质量分数由3.21%降至0.65%左右;而在超声波的辅助作用下,可使含水质量分数进一步降低到0.13%,远低于工业指标,说明超声波明显提高了破乳脱水和脱盐效果。
超声波降低了W/O体系的稳定性,促进微小液滴的聚集;提高超声温度和功率有利于水与盐的脱除,但是超声功率密度并非越高越好,存在超声功率阈值和最佳值[4]。超声功率密度过低,无法使水滴聚集;过高,空穴现象严重,反而使水和盐溶解于油中,不利于二者的脱除。在超声频率为10kHz,超声功率密度为0.38W/cm2,超声时间为5min,超声温度为80℃的条件,脱盐率和脱水率分别为87.9%,92.6%,达到炼厂要求,超声处理效果优于电脱盐效果。
若先加入破乳剂后再用超声波对原油进行脱水,在超声功率为57.5W,超声时间为6.2min,超声温度为100℃,沉淀时间为1h的条件下,脱盐率和脱水率分别为84.0%,99.8%,处理效果最好[5]。由此可见,超声波破乳脱水和脱盐效果明显。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陕西永坪炼油厂200万t/a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电脱盐单元中,通过技术改造,脱盐指标达到厂家要求(不大于3.0mg/L)[6]。该技术可以完全替代破乳剂,投资回收期短,是一项无污染,零排放,低能耗的绿色环保型技术。
综上所述,超声破乳脱水和脱盐效果明显,但在针对不同原油进行处理时,最佳超声条件相差较大。因此,探寻适用范围较为宽泛的最优超声处理条件是未来超声波在脱盐、脱水技术应用中的关键。
1.2 含油污水处理
处理含油污水是解决当今石油污染的重要课题之一。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开发超声波催化氧化难降解的石油有机物成为关注的焦点[7]。超声波对污染水体的降解机理主要是空化作用及化学效应,通过自由基反应、化学键断裂、高温裂解等反应,使难降解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或相应的无机物,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8]。
采用US-Fenton超声-氧化-混凝法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9]。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500W,H2O2质量浓度为6.0g/L,含Fe2+质量浓度为400mg/L,pH值为3的条件下,可将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由4799mg/L降至1195mg/L。
李书光等[10]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含复杂成分的石油污水深度处理中,并探讨了在超声波作用下,诸因素对污水COD去除率(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η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存在最佳超声功率;随超声时间的延长,η逐渐降低;随溶液pH值的提高,η逐渐降低;随溶液温度升高,η也逐渐降低。超声波处理含油污水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氧化特性,在最佳超声条件下,处理石油污水的效果明显。
采用Fenton法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11]。将H2O2,FeSO4加入染料废水中,对混合液体进行超声波振荡,在相近η的条件下,超声波处理效率高,消耗的H2O2,FeSO4及酸较少,从而可以减少污泥生成量,降低操作成本。
超声波作用于TiO2光降解有机污染物,与紫外线单独照射相比,采用前者可加快光催化速率,提高有机污染物水杨酸的分解速率[12]。当超声波和紫外线联用时,光解效果更佳。
因此,超声波处理石油污水可以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耦合,如超声降解联合(电)化学氧化、光催化降解(吸附)技术等。
1.3 改善油品品质
在室温、常压及超声频率为24kHz的条件下,对减压渣油进行超声波处理[13]。研究发现,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超声空化作用可提升渣油品质,得到沸点更低、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且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15~90min),渣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
经超声波处理后,重柴油释放出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等气体,在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振幅为50mm的条件下,效果最佳,重柴油的黏度降低5%,品质得到提高且处理后的性质仍然稳定[14]。
超声波处理原油可以降低油品黏度,改变原油的流变性。经超声波处理后,原油沥青质质量分数和黏度明显降低,降黏率达到50%以上[15]。不同油品经超声波处理后降黏、改变流变性等的程度不同,但是处理效果均显著。李小强等[16]在研究超声波对重油热反应影响时发现,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降黏率提高;当超声时间为2h时,降黏率可达24%左右。桑玉元等[17]根据超声波可降黏的特性设计出全自动、大功率超声波乳化超稠油降黏输送装置,并申请了专利。
应用超声波技术可改善油品的黏度和流变性,主要与沥青质的性质和含量有关。用超声波处理阿拉伯原油时发现,当超声时间一定时,超声温度越高,降黏率越大;但超声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在一定超声温度下,当超声时间约为10min时,降黏率最大[18]。由于这几种变化趋势的相似性,可认为原油黏度和流变性的变化主要是由超声处理引起沥青质分子减小、沥青质分子结构和分布状态发生变化所致。
超声波处理导致原油流变性的不可逆变化,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超声波改变了沥青质的结构和存在状态所致。但也有观点认为,在超声波处理过程中,尽管黏度大幅下降,但是这种不可逆变化并不明显,且原油流变性与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并不明显,即超声辐射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并非由沥青质引起[19]。
1.4 脱硫
超声波脱硫技术主要是应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以及化学效应。原料中的硫化物在超声波作用下发生C—S断裂,转变为中间烯烃、烷烃、芳烃和硫化氢。利用超声波处理重柴油时发现,超声波将含硫高的重油大分子转化为低硫小分子的汽油和柴油,并促进重柴油中的硫脱除、转化,脱硫效果显著[14]。
超声波脱硫技术常与其他技术耦合,如SulphCo超声波氧化脱硫技术[20]和超声-催化-氧化脱硫方法[21]。采用前者对不同硫含量的柴油进行氧化脱硫处理,含硫量均能降到10μg/g以下。后者优选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为氧化剂,磷钨酸为催化剂,四辛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剂,通过对柴油硫化物的氧化和相关氧化物砜类的溶剂萃取,得到低硫含量的柴油,效果显著。对后者进行改进后发现,只需7min便可使脱硫率达到99%以上[22]。
1.5 对沥青质的作用
超声波可使Athabasca沥青的黏度下降15%,原因是超声波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沥青质聚集体的分裂[23]。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重油,当超声时间低于1h时,原油中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且部分大分子发生了裂化反应[16]。研究了超声波对阿联酋原油中沥青质的影响,当超声时间超过10min时,可以减少沥青质的聚集沉淀,降低沥青质分子直径和聚集体体积,从而提高原油在碳酸盐贮油岩中的渗透率,提高开采效率[18]。Rabbani等[24]建立了一种对沥青质诱导油藏损害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降低沥青质对油藏的损害程度,沥青质的分布和结构参数在改变碳酸盐贮油岩渗透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可将超声波技术用在重油贮藏的关键部位(如罐口、井口等),减少因沥青质引起的堵塞问题,验证了Gollapudi的推断[25]。
超声波处理可以减少沥青质的沉淀,油品品质不同,超声波最佳处理条件也不同[26]。采用超声波处理减压渣油时,可使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40%[13],在超声波处理前30min内,沥青质质量分数下降迅速,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缓慢或基本不变。经超声波处理后,减压渣油中的沥青质分散更为均匀,同时促使部分沥青质向可溶质转变,改善了渣油品质。
超声波还可通过化学效应作用于沥青质,但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影响。在超声波作用下,沥青质于甲苯-水乳液中反应,其环烷结构发生脱氢和裂化反应,加入还原剂后,促进了环烷结构的裂化反应[27]。当加入溶剂处理沥青质时,发现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48%,比没有溶剂时下降了8个百分点,原因可能是在溶剂条件下,超声波的空化作用诱导产生了自由基反应或C—C,C—S断裂反应,使沥青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13]。
2 超声波相关理论
石油加工领域主要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和化学效应。超声波破乳脱水、脱盐,改善油品品质和流变性等,主要是利用了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力、机械作用产生的扰动等,改变油品的基本物理性质,促使相关物质的分散、聚集等。
超声波处理石油污水、脱硫等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化学效应及空化作用、机械作用对化学效应的辅助作用等,促使物质分布状态发生改变,并通过高温、高压、扭转力和摩擦力,促使C—C,C—S断裂。当用各种添加剂辅助超声作用时,效果更为明显。
超声波处理对层状物造成的不可逆影响是物理作用的结果,没有发生化学反应[28]。超声波对沥青质的处理作用可以分为2类:(1)超声波对沥青质的分散作用,即物理作用;(2)超声波引发沥青质的反应,即化学作用[29]。超声波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沥青质的分子结构,破坏了沥青质单元间的缔合结构,促进了沥青质向可溶质转化;另一方面超声波促使难以断裂的沥青质分子聚集缩合,形成更大、更复杂的分子。李小强等[30]关于超声波对重油热反应影响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
超声波对油品处理的化学效应,主要有以下2种认识:(1)没有添加其他介质时,超声波提升重柴油品质是链引发机理[13],空化作用产生的能量可以引起自由基反应、共价键断裂和缩合,超声波作用促使C—C,C—A(A为杂原子)断裂,使重柴油向轻质油转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自由基引发的聚合,生成更大分子;(2)加入水、甲苯等介质时,在一定超声波条件下,可促使质量分数为35%的沥青质转化为柴油和胶质组分,此时沥青质发生了脱氢反应和裂化反应,前者约占82%,后者约占18%[31];当通入氢气后,脱氢反应得到抑制(仅占57%),而裂化反应占43%。进一步研究认为,上述现象是由于超声波促使沥青质中环烷烃脱氢和裂化,生成了芳香烃和链烷烃的缘故。脱氢机理和裂化机理可能是有介质时超声波处理的主要反应机理。
3 超声波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3.1 面临的问题
理论不足 超声波在石油加工应用中的理论研究仅停留在基本理论方面,对于超声作用在不同领域中具体的应用效果,还缺乏热力学、动力学等的理论支持。这一点在超声波对沥青质作用中体现尤为明显,缺乏有效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超声设备不匹配 目前已有的超声设备仅有2种形式(槽式和探头式),种类有限,很难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超声波实施工艺技术存在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各领域的应用要求。
应用领域窄 目前超声波技术得到实际应用的领域非常有限,考虑到超声波独特的性质,相信会在石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关键性突破。
3.2 发展趋势
深入理论研究 继续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和完善超声波产生化学效应的机理模型,总结超声波处理的作用规律。
改善油品品质 超声波可改变油品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品的品质,从而减少重油的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结焦量,提高轻质油收率。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效果显著。
开发设计反应器 (1)在现有的超声波设备的基础上,完善和开发节能高效的超声波反应器;(2)开发适用性和实用性强的反应器,适应超声波在未来多行业的应用需求。
技术耦合 将现有超声技术与已有的多种成熟技术耦合,综合各方面技术优势,使超声波独特的性能和显著的处理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优化超声处理条件 探讨并明确超声处理条件(温度、时间、功率、频率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或优化超声波处理条件的最佳范围。
摘要:从超声波对石油加工处理的应用效果方面总结了超声波在石油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声波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超声波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超声波在石油加工领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超声波的应用必将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篇5
一、概述
四川某石油设备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钻采设备研究、设计、制造、成套和服务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总部占地面积400余亩,员工2000多人,已经具备年产100台套石油钻机和500台钻井泵的生产能力。
目前该公司总部拥有多个大型仓库,包括:原料库、配件库、装备库和劳保用品库,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仓库也将不断地扩建才能满足企业物资存放需要。
为了能规范仓储物资管理,提高库房管理工作效率,该公司最终选择了精诚EAS-WMS仓储物资管理系统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以使企业向生产制造柔性化和管理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市场应对的实时性和灵活性,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库房管理水平、提高库房管理工作水平。
北京精诚软件公司凭借多年WMS条码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经验,专业的咨询和软件实施服务团队,与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是精诚EAS-WMS软件在机械加工行业的又一典型案例,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共同促进民族产业发展而携手前进。
二、需求分析
该公司在WMS仓储物资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如下:
1、条码批次/唯一化管理:该公司在仓储物资条码管理系统采用条码按批次和唯一化管理的混合模式,对于便于唯一化管理的物资采用条码唯一化管理,一件物品对应一个条码;对于不便唯一化管理的物资,采用批次条码来管理。
2、智能货位管理:要求入库时通过扫描物资条码能列出能存放该物资的具体货位号,出库时能通过分析同类物资在库时间长短根据先入先出原则自动作出出库物资货位的选择。
3、虚拟货位管理:即对于一些特殊的物资,在入库时,我们不能按正常物资那样存放到指定货位,而只能存放到库房的一定区域。因此要求系统对于用来存在这些特殊物资的区域(非货位)进行编号管理,相当于货位的概念。在此类特殊物资入库时,系统能自动判断其应该存放的区域,在出库时,能自动指导库管人员到指定区域去办理出库操作。
4、出入库管理:能按设定的工作流程快速完成物资的入库、出库操作,包括:物资采购入库、生产退料入库、产成品入库、生产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售后出库等。要求能进行各种查询分析,提供各种报表。在入库时,按编码规则生成并打印物资条码,完成对物资条码的粘贴,同时需要相当部门完成相关操作(如采购到货单据的制作,验收移交清单的填报等)。出库时,根据相应部门流转过来的单据(如领料单、销售发货单等),系统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出库单,并能指导操作员到相应的货位去完成出库扫描操作。
5、临时出入库管理:对于由于采购部门不能及时制作采购到货单的物资入库,要求采用临时入库管理;同时提供该类物资的临时出库管理。要求能提供临时出入库的物资的统计汇总和查询功能。临时入库也要求能完成物资的条码生成打印操作,在系统中也能做到条码批次或唯一化管理。
6、仓库盘点管理:由于目前该公司采用的是人工盘点,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要求新系统能够在盘点管理上能尽量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盘点准确率。
7、库龄分析:对于在库物资提供库龄分析报表可供查询,并且在物资出库时要求系统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根据库龄分析数据自动选择出库物资。
8、工作提醒:由于某些业务单据处理不及时往往会造成整个业务链停滞不前,所以在系统中应该增加工作提醒功能,按预先设定工作流程,业务单据流转到某一用户处,在该用户登录到系统时,系统自动弹出待处理业务提醒,用户根据提醒即可顺利完成业务处理。
9、与ERP的数据接口:目前该公司使用的是用友的U8系统,WMS系统从ERP系统中获取物资基础资料信息,在物资条码管理系统中完成的出入库业务及库存数据,在ERP中能够查询到相关数据及处理单据。
三、系统功能
配合该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度,实施仓储物资管理系统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条码物资管理系统可分为前后两期来分别完成,一期项目定义为总公司仓库进行试点,重点完成出入库管理、临时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智能货位管理等,能够实现基础的数据采集和出入库管理,实现库房特殊业务的管理;二期项目将针对该公司各分公司仓库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条码化改造,最终实现全公司物资条码化追踪管理。一期项目必须考虑预留ERP系统的接口,同时为二期条码化管理预留接口,为实现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奠定好基础。
1、智能货位管理: 在基础资料建立时,对每一个货位可存放的物资进行预先设定,同时对每一类物资可以放置的货位也作预先设定,即将物资与货位进行双向关联。这样,在进行物资入库时,只需要扫描物资条码,系统就能自动查找可以存放该物资的货位,并且将这些货位中空闲的货位列表显示出来,用户可从中选择一个货位存放该物资。
同样,在物资出库时,只要导入出库物资资料,系统即可查找出哪些货位存放该物资,并能根据物资在库库龄分析,按库龄时间长短进行排序,让操作员能快速选中库龄时间最长的物资,完成出库操作手续。
传统的货位管理只能做到事后记帐,即物资存放在哪个货位在系统中记录,出库时按其存放位置去取货出库;精诚软件在该项目上提出的智能货位管理理念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WMS系统的一大热点。
2、物料出入库管理:(1)物资入库
供应商送货后,由仓库检验员验收,并在系统中开具“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实物验收清单由系统传递给库管人员和采购部,采购部根据订货合同和“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制作“采购到货单”,系统将由采购部制作的“采购到货单”传送给库管人员,系统只有在“采购到货单”和“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同时齐备时才允许进行正常入库操作。
对于“采购到货单”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系统提供特殊业务处理功能,就是允许库房管理处进行临时入库操作,即只要有“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即可办理临时入库手续。在完成入库手续前,仓库管理员先用扫描枪扫描要入库的物资条码(没有条码的要先给物资生成并打印条码),采集完后,把扫描枪跟条码管理系统连接并导入条码信息,系统会提示存放货位;
选择物资明细和入库仓库,就可以“生成入库单”并把物资明细导入到“材料入库单”里,就可确认入库,保存相应入库单据。
(2)物资出库:物资出库包括三种情况:生产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和售后出库。生产领料出库:
由生产车间在系统中开具“领退料单”,经生产部审批后,传送到库房管理处审核,审核完成后生成“材料出库单”,并根据库龄分析将最早入库的物资进行出库处理。
在完成审批手续后,仓库管理员先用扫描枪扫描要出库的物资条码,采集完后,把扫描枪跟条码管理系统连接并导入采集的条码,完成材料出库手续。
销售出库: 由销售部在系统中制作“销售发货单”,经销售部领导审批后,系统自动将单据传送至库房管理处,库房管理处领导审批后,系统自动根据库龄分析将最早入库的物资出库,提示库管人员物资存放货位,生成“销售出库单”。库管人员根据系统提示,找到相应出库物资,用条码扫描枪对出库物资进行条码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导入系统,完成物资销售出库手续。售后出库:
售后出库由售后部在系统中制作“售后发货单”,经售后部审核后,传送到库房管理处,经库房管理处审核,办理售后出库。出库流程基本与生产领料出库一致。
3、仓库盘点管理:我们在仓库盘点操作上,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完成:在手持扫描终端上选择盘点操作,然后用手持终端逐一扫描库存物资,完成后再将采集的条码信息导入系统,进行盘点操作。系统会根据库存信息与采集到的条码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列出盘亏盘盈物资明细,确认后即可生成仓库盘点统计表,对所有盈亏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经相关权限的用户确认盘点数据后,系统会更正实际库存数据。
4、临时出入库管理:临时出入库管理主要指对于那些实物入库但手续未完成的物资管理。在系统中提供提供一个虚拟的临时库区用于存放临时入库物资,同时系统提供临时入库物资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和对于临时入库且已出库物资的查询功能。在入库手续完备后,系统对临时入库物资提供补办入库手续,并从临时库中将相应的数据转入正常入库。
5、查询统计:
本部分功能主要有:
(1)在库物资明细表:查看某仓库某物资的当前库存明细信息;(2)在库物资汇总表:查看某仓库某物资的当前库存汇总信息;(3)采购入库流水帐:所有采购入库单的单据汇总信息;(4)临时入库物资明细表:查看临时入库物资明细信息;(5)临时入库物资汇总表:查看临时入库物资汇总信息;(6)业务出库流水帐:所有业务出库单的单据汇总信息;(7)生产领料流水帐:所有生产领料单的单据汇总信息;(8)生产退料流水帐:所有生产退料单的单据汇总信息;
(9)入库、出库单汇总:查看某时间段内采购物资的流动情况;
(10)生产领料、退料单汇总:查看某时间段内在生产线上的物资的流动情况。各种统计表均提供了组合查询和自定义表格式的功能。
6、库龄分析管理:系统根据入库时间,自动将同类物资按入库时间进行排序。系统提供库龄分析统计表,同时提供按在库年限的查询,此功能主要是为物资出库提供依据,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在出库时优先选择库龄时间较长的物资出库。
7、工作督办功能:我们根据以往实施OA系统、DRP系统的经验,同时结合该公司在某些业务环节由于办理不及时造成出入库业务不能及时办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此套仓储物资条码管理系统时,在系统中增加一个待处理业务提示的工作督办功能。用户在登录到系统时,在用户界面上将给出待办事宜的提示信息。用户只需要点击相关的提示信息即可处理相关的业务。这样,用户只要登录业务系统,就能及时处理相关业务。
除此之外,系统还提供了生产退料入库、销售退货入库、采购退货出库、数据导入导出(EXCEL、TXT格式)等业务功能。
四、实施效益
该公司实施条码仓储管理系统后,将规范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操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解决目前该公司实物临时入库管理混乱的问题。条码系统将解决目前货位管理不够之智能化的问题,实现入库出库智能选择货位的功能,提高物资出入库的效率。
所有业务单据均是在系统中处理和流转,减少纸质单据的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条码系统将解决目前仓库盘点依靠人工清点的问题,提高盘点效率和准确率。条码系统使用业务单据的关联管理,减少业务单据的重复录入,有效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精诚仓储物资条码系统引入OA中的“待办事宜提示”,有效进行工作提醒,解决业务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通过数据接口的开发,使条码系统能与其他业务系统实时交换数据,有效保障用户前期投资。系统引入了BOM表,通过物料计算(MRP)生成生产领料单,这为今后MES系统预留了接口。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篇6
一、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按照股份公司统一专业管理的要求, 生产经营执行产销分离的策略, 因国际石油价格的复杂性, 中国石油的内部定价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 作为中国石油下属西北地区其中之一的石油加工生产厂, 生产经营模式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一个生产厂的利润并非股份公司的整体利润, 而是集团效益的一小部分。随企业利润产生的国家和地方税收分成, 让驻地企业面临诸多不利税收风险。
二、石油加工企业现有组织架构、生产经营模式和定价机制
1. 石油加工企业现有组织架构。
如图1所示, 在石油加工生产环节中, 总公司下设A、B、C企业, 均为独立纳税的一般纳税人。
2. 石油加工企业现有经营模式。
A企业为原油加工生产企业, 加工原油生产各类原料油和成品油;B企业为中间加工生产企业、从A企业采购原料油进行生产, 向C企业销售;C企业为产品销售商贸企业, 向社会销售代理商销售, 最终产品流向消费者。
3. 石油加工企业现有定价机制。
在上述经营模式下, A企业的采购价格由总公司根据国家成品油价格委员会调控价格进行采购, B企业的采购价格由A企业的各项生产成本、税收成本、市场综合因素合成, 最终也由总公司价格委员会指导定价, C的采购价格类似B企业。在这样一个价格链中, 从总公司的角度观察, 销售价格是以市场为导向, 但目前的定价方式中, B生产企业往往牺牲成为资源配送企业, 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市场环境里, 没有利润就意味着企业无价值生产, 如何保证石油企业内部利益关系分配, 调动生产经营中各企业的积极性, 以保证持续稳定的市场供应, 是集团公司内部定价机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三、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在上述的集团公司经营模式下, 总公司的定价机制, 影响着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 以及对应三大税种产生的附加税、资源税等, 各项税收在中央和当地的分成, 影响当地税收的增减和地方建设的步伐。如果企业收入很高, 税负、利润很低, 将不符合企业正常发展结果, 在纳税风险评估时, 大企业跨国、跨区域经营、关联交易较多的特点, 就会成为税务机关的稽查重点, 遭遇反避税调查、跨区域协同调查审计。因此, 合理的定价机制是企业生存和价值体现的必要条件。
四、完善定价机制及降低涉税风险的建议
1. 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的作用。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原油加工企业会出现暂时性困难, 总公司要继续考虑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 平衡好内部利益关系, 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 保证市场供应。
2. 考虑相关行业价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铁路、公路货运价格:据铁路、公路运输成本增加的情况, 考虑对偏远地区石油加工企业的影响, 本着完善价格联动机制的原则, 总公司运输企业可以合理调整运价, 合理分配成员企业之间的利润。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 设备维护、仓储、租赁、添加剂、包装物的成本, 很多与中间企业的生产量成正相关性, 如果不能合理定价, 中间生产企业只能越生产越亏损, 无利润的企业经不起市场检验, 将会被市场淘汰。
3. 降低成员企业的涉税风险。
石油加工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篇7
近年来, 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提高, 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2.5%。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多以到岸价计算, 这其中包含原油的国际运费, 而这部分成本并未计入调查企业的物流成本。从调查企业的情况看, 2009年我国石油加工行业物流效率虽然有所提升, 物流成本偏高, 运输、仓储传统环节占比较高。
石油物流规模大
2009年我国原油产量达1.9亿吨, 进口量达2.0亿吨, 进口量同比提高13.9%。原油加工量达3.7亿吨, 其中, 柴油1.48亿吨, 汽油0.7亿吨。按照调查企业销售总额与货运量比值推算, 石油加工企业货运量达到11.6亿吨, 这其中也包含了企业销售过程中的二次配送。 (二级配送主要是指油品从省级石油公司经过市级、地县级石油公司, 直至加油站, 最终被消费者消费的过程, 同时还包括由配送中心直接供社会终端用户消费和由批发中心向社会经销商批发的过程。
石油加工行业物流费用率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 2009年石油加工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7.2%, 比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低2.6个百分点。若按调查的石油加工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水平推算, 2009年我国石油加工企业物流费用约为1445亿元, 一吨油消耗的物流费用约为173元。
石油运输、仓储成本高
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 在物流成本构成中, 运输成本占55.1%, 占比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从运输方式看, 油品的2009年油品管道、水上运输占比有所提高, 同比提高3.9和6.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道路运输占比下降, 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相比道路运输, 管道运输更为经济, 运费率仅为道路运输的20%。管道运输比例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运输成本。
仓储成本占14.3%, 同比提高了6.1个百分点。油品仓储具有专用性, 油库、加油站等仓储设施造价较高, 导致油品仓储收费价格较高, 企业仓储成本居高不下。
利息成本占5.5%, 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由于油品自身的单价较高, 库存需要较大的资金占用, 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利息成本。
目前, 我国石油加工企业物流仍以传统的储运为主, 包装及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务相对较小, 包装及配送成本占5.5%和1.1%, 所占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管理成本占16.7%, 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 加之石油加工企业人均报酬水平相对较高, 管理成本较高。
物流效率有所提高
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 2009年石油加工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据此推算, 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石油加工企业物流成本比2008年节省166亿元, 石油加工行业物流效率有所提高。
石油加工行业物流效率提升, 一方面, 得益于近年来输油管道、油库等物流设施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石油物流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 2009年委托代理货运量占货运量的比例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增速高于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7.8个百分点。
2009年调查石油加工企业物流成本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运行态势 篇8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01.46亿元,同比增长29.8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02个百分点。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销率延续三季度下降趋势。1~11月,该行业产销率为98.2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8个百分点。受需求不足影响,该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下降,去年12月价格指数为103.92,比上年同期降低8.37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5.06点。从2007年以来,受原油价格高涨影响,炼油行业亏损急剧增加。在当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后,下游需求也锐减,行业的迅速减亏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2008年1~11月,该行业累计亏损额达1259.69亿元;其中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706.21亿元,同比增长515.57%。
一、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01.46亿元,同比增长29.8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0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总计为11477.23亿元,同比增长28.3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7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25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80.8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2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11月末,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57.17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37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141.90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9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92327.8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548.58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50941.97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042.07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产销率延续三季度下降趋势。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20970.09亿元,同比增长2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95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20599.93亿元,同比增长28.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 0.0 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2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829.15亿元,同比增长5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91个百分点。
2008年4季度,受需求不足影响,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下降,去年12月价格指数为103.92,比上年同期降低8.37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5.06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成本费用提高。去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2205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518.85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21138.97亿元,同比增长43.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37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5.86%,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29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251.35亿元,同比增长16.3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64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3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474.31亿元,同比增长19.2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15%,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40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87.21亿元,同比增长71.6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5.80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85%,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0.13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从2007年以来,受原油价格高涨的影响,炼油行业亏损急剧增加。在当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后,下游需求也锐减,行业的迅速减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亏损额达1259.69亿元;其中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706.21亿元,同比增长515.5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71.63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亏损面为20.7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1个百分点。
(六)行业运营绩效
成长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9.8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28.3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7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9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96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毛利率为-1.6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8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6.0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4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7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19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0.9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53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29.8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6.25个百分点。
偿债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1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6个百分点, 产权比为1.7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0个百分点。
经营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81.2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06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7次;产成品周转率为25.49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1次。
企业景气指数。2008年4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制造业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70.30,低于上年同期34.50个百分点,比同期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低25.70个百分点。
投资情况。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投资增速趋缓。去年1~12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 831.62亿元,同比增长29.4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9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低1.20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9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二、行业热点问题
(一)政策动态
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实施。随着去年下半年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调,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及降低成品油价格的呼声日益强烈。去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根据《方案》,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因此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将汽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480元调整为5580元,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070元调整为4970元,每吨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450元调整为5050元,每吨降低2400元。
成品油税费改革正式实施。去年12月18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除了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以外,还包括对广受关注的“燃油税”进行改革。《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由于消费税在价内征收,征收时不再提高成品油价格。此次出台的成品油税费改革摈弃了公众一直猜测的推出“燃油税”这一新税种的方案,改为价内提高消费税而取消相应其他收费的方式,节省了改革成本,将改革的影响降至最低,能较好的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石化规划的核心内容大致涵盖炼油、化工及新材料的鼓励方向,对金融、财税政策都有涉及。该规划会涉及到对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特别是商业储备)的原则性意见,可能会对炼油项目建设在资金上实行支持,一部分项目将实行政府贴息贷款形式。
(二)项目动态
中石化岳阳炼化项目开建。去年10月中旬,中石化岳阳地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在长岭分公司生产装置区开工奠基。建成后中国石化总投资将超过145亿元。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中,预计投资78亿元的巴陵石化特色化工发展总体规划, 已经中石化集团公司讨论通过。项目以化工型炼油和煤气化为基础,发展精细化工,做精做强做优锂系聚合物、己内酰胺与环己酮、环氧树脂三大传统核心业务,积极探索油煤化一体化发展,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为五改七建一配套,目前部分改造项目已在实施中。
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投产。去年10月27日,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负责人表示,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5%,年内可以投产。其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开始土地平整工作,炼油部分预计2011年可以投产。中海油惠州大亚湾炼化一体化特大型生产基地正在形成。中海油三期2015~2020年规划将再建200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十二五”前后,加上中海壳牌80万吨/年乙烯扩容到100万吨/年,惠州大亚湾基地将拥有40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规模,形成华南地区特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江苏首条成品油管道投产。去年11月15日,江苏省目前最大的成品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石化苏州成品管道暨苏州通桥油库投油一次成功,结束了江苏省成品油调运无管道的历史。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及江苏省重点工程之一,由江苏石油分公司、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成立的联合项目组统一负责项目的建设,浙江石油分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管线全长76公里,其中苏州境内51公里。成品油管线起点为浙江嘉兴,终点为江苏苏州,管道采用多品种的成品油密闭顺序输送工艺,输送汽油、柴油两大类五个品种,管线年设计输送量为250万吨。新建的苏州通桥油库为该管道配套油库,占地147亩,一期工程储罐容量为14万立方米。
中石化北海炼油20万吨聚丙烯项目开工。去年12月16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工。这一项目总投资达41.5亿元。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于2008年11月21日, 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项目建设主要包括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0万吨/年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5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和2000吨/年硫黄回收装置等,配套建设1台65吨/时锅炉和一套12兆瓦抽凝发电机组等相应的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系统。将与该项目同时建设的还有涠洲岛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300万吨原油商业储备工程等。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丙烯18万吨、液化气32.4万吨、93号国Ⅲ汽油66万吨、车用柴油80万吨、溶剂油6万吨、船用燃料油43.5万吨等。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8亿元。
我国煤制油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去年12月22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这标志着中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重大突破,对国内替代能源研究和煤基合成油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潞安集团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为核心技术,是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延续项目。首次正式出油的是示范项目中的钴基固态床合成装置,标志着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从锅炉、空分、气化到煤气净化装置全部建成,为下一步铁基浆态床合成油装置投料试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工艺主装置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三、行业发展趋势
(一)预计国际油价2009年将在低位盘整
展望未来,原油期货价格在短期内再度冲高的可能性不大,美国深陷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明显的阴影,世界经济增速的下滑直接压缩了原油期货市场炒作的想象空间。
随着经济衰退影响日渐加剧,国际能源署及OPEC下调了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至8650万桶/天,下调幅度为0.6%;另一方面,OPEC也正计划大幅削减原油产量,以阻止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跌,有机构预计OPEC将减少原油产量200万桶/天(2008年10月份OPEC原油产量为3200万桶/天)。我们认为,目前的国际油价水平已处于长期底部区域,2009年国际油价将在上面两种力量之间寻求平衡,预计将在40~60美元/桶的低位盘整。
(二)行业2009年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
随着近年国内炼油能力趋紧,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加大了炼油能力建设力度,不仅立足于现有中型装置的改扩建,还新建了一批大型炼化项目,项目将于今后几年陆续投产,预计仅2008年我国就将新增炼油能力4500万~5500万吨/年。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新增6000万吨/年以上,达到4.6亿~4.8亿吨的水平。经济增速下滑,短期国内炼油能力需求下降,而炼油能力这两年又集中释放,到2010年,我国炼油能力将有2000万~4000万吨的过剩。
中国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运行报告 篇9
1. 增长分析:行业工业生产下降速度有所放慢
2009年一季度, 原油加工及炼焦行业同比仍有较大下滑, 但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有所减小。其中主要是石油加工业工业生产下降速度有所收窄, 稳定了行业整体的下滑速度, 炼焦业的同比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继续有较大幅度的扩大。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完成4156.42亿元, 同比下降18.17%, 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减小2.18个百分点。其中, 原油加工和原油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0.31%, 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缩小2.82个百分点。
炼焦业下降速度有所扩大。一季度, 炼焦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7.04%, 比前两个月扩大1.7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 炼焦业行业下滑明显, 主要是上年同期的过热增长, 行业增长基数较大, 导致2009年的同比出现下滑。
增加值方面, 一季度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5.4%, 下滑幅度较大。
2. 产量分析:原油加工量下降速度减慢, 焦碳产量仍有小幅度下降
2009年一季度, 全行业原油加工量完成8212万吨, 同比下降4.46%, 比前两个月缩小2.47个百分点。成品油中, 一季度汽油产量累计完成1687万吨, 同比增长7.51%, 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5.42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提高0.46个百分点;煤油产量累计完成301万吨, 同比下降0.34%, 比前两个月缩小2.52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完成3011.9万吨, 同比下降7.06%, 比前两个月缩小2.34个百分点。润滑油产量同比下降19.49%, 比前两个月扩大5.26个百分点。燃料油的产量同比下降26.42%, 下滑幅度较深。炼焦业产品产量同比继续下降。一季度全行业累计焦炭产量完成7401万吨, 同比下降5.93%, 比前两个月缩小0.39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化焦炉生产焦炭6294万吨, 同比下降6.89%, 比前两个月扩大0.79个百分点。
二、销售增长情况
1. 工业销售产值:原油加工业销售产值降幅缩小, 炼焦业下降速度扩大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销售产值同比继续大幅度下滑, 其中原油加工制造业同比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有所减慢, 而炼焦业销售同比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继续扩大。
一季度,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037.92亿元, 同比下降19.47%, 比前两个月缩小3.27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21.54%, 比前两个月缩小4.07个百分点;炼焦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8.85%, 比前两个月扩大2.62个百分点。
2. 进出口分析:行业出口交货值下降速度继续扩大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出口同比仍然呈现大幅度下降, 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继续扩大。一季度全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完成61.64亿元, 同比下降32.98%, 比前两个月扩大4.743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6.67%, 下降速度比前两个月扩大2.85个百分点。炼焦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下降69.7%, 比前两个月扩大7.56个百分点, 炼焦业的出口严重萎缩。
2009年一季度, 成品油累计出口量为417万吨, 同比增长15.7%, 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7.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累计出口63万吨, 同比大幅度增长113.3%;煤油出口量为118万吨, 同比下降6.3%。柴油出口量87万吨, 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他燃料油出口量135万吨, 同比增长10.6%, 与前两个月相比明显回升。
进口方面, 2009年一季度全国累计成品油进口量896万吨, 同比下降3.5%, 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2.9个百分点。进口品种方面, 汽油进口1.5万吨, 同比下降80.1%。煤油进口规模是143万吨, 同比下降1.4%;柴油的进口规模为46万吨, 同比下降72.6%。其他燃料油进口量达到611万吨, 同比增长12.5%。
三、市场价格分析
2009年4月末, 国内市场0号柴油价格平均为5409元/吨, 比3月底上涨19.22%;国内市场90号汽油价格平均为6075元/吨, 比3月底提高10.39%;20号燃料油价格为3292元/吨, 比3月底提高5.24%。
四、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亿元, 同比增长5.9%, 投资增速比前两个月大幅度下降了13.7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
五、企业经营情况
1. 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大型企业的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7.93%, 比前两个月缩小3.2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68%, 降幅不大;小型企业增速较快, 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27%, 比前两个月提高1.15个百分点。
2. 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篇10
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通常是指机械在几何和材料性能两个方面的质量。
1. 在几何方面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
在几何方面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主要是指机械加工后几何形状误差, 这种误差存在于界面处—机械的最外层表面与周围环境间之间。几何形状的误差包括宏观和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两个方面, 同时还包括介于两种误差之间的一种特殊几何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是指波长与波高的比值大于1000的误差, 常见的有圆度误差, 平面度误差等;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指波长与波高比值小于50的误差, 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也被称为不平度或表面粗糙度;特殊几何误差, 即介于宏观和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之间的特殊误差, 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几何形状误差, 这种特殊几何误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波度 (波长与波高的比值) , 波度的分布范围主要在50~1000之间。其中引起波度的主要原因是加工系统的振动。
2. 在材料性能方面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
石油机械加工材料性能方面的质量主要指在经历机械加工之后, 机械零件表面在层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和一定深度上基体的性能相比发生的改变, 这个发生变化的表层又被称为机械加工变质层。在材料性能方面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的加工硬化
在石油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零件的塑性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这些塑性变形往往会引起机械零件中晶格的扭曲、畸变, 更严重会使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等。引起这些晶格级别的改变往往就会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 从而使机械零件的硬度增加 (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表面层金属硬度HV;硬化层深度h;硬化程度N。
(2) 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
在石油机械加工过程中有可能使金属表面层的金相组织产生变化的因素是切削热的作用, 从而影响到石油机械零件的整体质量。而这种作用的影响最明显的呈现如在磨削淬火钢的过程中, 磨削热的作用会在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引起马氏体的分解等。
(3) 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残的余应力
残余应力在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切削力、切削热的综合作用引起的, 这些作用会在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引起金属晶格产生变形, 甚至使表层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 最终在石油机械零件的表面层形成残余应力。机械零件表面层的残余力会严重影响机械加工最终的质量。
二、石油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石油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表面完整性) ,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1) 石油机械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
石油机械零件表面层的几何形状:表面波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加工纹理和伤痕。表面粗糙度 (加工机械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是指加工表面上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评定其程度高低的主要依据是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等;表面波度主要是由石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频振动引起的特殊几何误差, 即介于宏观和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之间的特殊误差。要想消除表面波度在石油机械加工中引起的质量问题, 就必须提高石油机械加工的工艺;表面加工纹理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方法以及其切削运动规律的不同而在机械表面生成不同形状和方向的切削加工刀纹;机械的伤痕是指在零件表面偶尔出现、分布随机的加工缺陷, 例如表层的气孔、裂痕、划痕等。
(2) 石油机械表面在物理力学方面的性能
石油机械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石油机械表面层的加工冷作硬化。
②石油机械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
③石油机械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三、石油机械加工精度的本质
石油机械加工精度的定义:石油机械零件表面的实际尺寸、形状和位置等的几何参数在加工后与图纸要求的几何参数相比所能达到的符合程度。石油机械加工精度所追求的是机械零件的几何参数能够到达平均尺寸, 机械表面几何形状能够到达绝对的圆柱、平面和直线等, 以及机械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能够达到绝对的平行、垂直和对称等。在生产加工中实际与图纸要求之间的偏离数值就是石油机械加工的加工误差。
四、影响石油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石油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原始误差是对加工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因素。
1. 石油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的原始误差
在加工工艺系统中最大的加工误差能够产生是在加工表面法线方向与原始误差方向重合时, 而能产生最小的加工误差是在加工表面法线方向与原始误差方向垂直时, 此时产生的误差通常可以忽略。影响石油机械加工精度最大的方向被称为误差的敏感方向。当原始误差的方向达到和误差敏感方向一致时, 就会对石油机械加工精度产生最大的影响。
2. 石油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加工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对加工及精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工原理误差;②调整误差;③机床误差;④刀具误差;⑤量具误差与测量误差;⑥装夹误差与夹具误差。
3. 石油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影响加工精度因素的控制
在石油机械加工过程中, 能够减小工艺系统产生的精度影响的措施主要有:①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②合理设计零部件结构, 尽量减少连接面数目, 同时也要合理匹配各个环节装备的刚度, 合理选择加工机械零件结构和零件的截面形状;③提高连接表面的刚度;④加工中合理采用辅助支撑;⑤加工总合理采用装夹及加工方式。
小结
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观察分析, 寻找出影响着石油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 同时不断研究出控制影响因素的方法与技术。在随后的生产中加以应用新的技术与方法达到有效控制误差,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 生产制造出可靠的石油工业应用机械, 保证石油机械在使用中的质量与寿命。
摘要:石油机械加工质量的本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机械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着石油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 主要存在于加工工艺的系统误差、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以及工艺系统的磨损等因素。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出影响着石油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 同时找出更好的控制手段, 从而更好地使石油机械加工的工艺得到提高, 最终达到保证石油机械加工的质量。
关键词:石油机械,加工质量,因素,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吉年, 石启军.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简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