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产业

2024-10-07

民用产业(共7篇)

民用产业 篇1

1 沿革和现状

国防工业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重大行业,是国防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工业为军队研发和生产各类武器装备,为巩固我国国防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剩余的生产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提供各类民用产品。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缓和,军工产品生产任务骤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保军工,同时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国防工业系统大力发展民用产品生产,企业产品结构和生产能力都作了很大调整。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的发展,提出国防工业要在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同时,“积极发展核电”、“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支线和干线飞机”及“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强国”的发展战略,为军民结合型高技术民用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防工业民用产业标准化是随着本行业民用产业的发展而逐渐起步和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有民品生产,但很少自行研发和自己制定标准,基本沿用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80年代以后,随着民用产业在国防工业系统内地位和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并在经济全球化、国际技术合作和贸易日益广泛及加入WTO的大背景影响下,民用产业标准化被提到重要位置并得到全面发展。

国防工业系统民用产业的标准化一开始便具有军民结合的特点。民品生产大量借用军工产品生产的资源和标准,军工产品研发生产要求优先采用适用的民用标准和资源。目前,现行有效的23,000多项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包括国防工业用国家军用标准、核、航天、航空、船舶和兵器等行业标准)中,适用于军民结合型高技术民用产业发展的标准约有11,000多项,占总数的50%。其中:

核电方面,目前约有标准40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约占25%,行业标准约占75%,基本能满足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核电机组建设的需要。

民用航天方面,可用于宇航领域的标准约为3,500余项,基本满足了前一时期民用航天发展的需求。

民用航空飞行器方面,适用于民用航空器研制生产的标准约有5,400项,基本能满足小型航空器发展的需求。

民用船舶方面,目前约有标准2,10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450项,行业标准1,700余项,基本能满足常规船舶设计、建造和管理的要求。

民爆器材方面,目前共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约120项,能较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工业炸药、雷管和各种爆破器材的需要。

2 作用和效果

多年来,民用产业标准化在支持民用产品特别是高技术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售后服务、行业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支持型号工程的重要技术基础

高技术民用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协作配套关系复杂的近代新型产业。高技术民用产品的研发大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提高研制效率、降低风险和经费等方面看,都需要有大量各类标准的支持。例如:仅嫦娥工程一个系统,研制需要采用的标准约2,000~3,000项;发展一种干线飞机大致需要标准近万项。标准化成为高新技术民用产品型号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对新型号的开发成功作出了贡献。例如:绕月探月工程在工程中心领导下,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和实施标准要求,编制了涉及12个方面的管理文件,5,000多页的工程用标准汇编,为嫦娥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持。再如:载人航天一期工程中,在型号总师领导下,对各阶段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策划,编制了《载人运载火箭标准化大纲》,制定了载人飞船、火箭放行准则、质量保证要求、工序交接管理等几十项标准,保证了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民用航空方面,“十一五”期间开展了标准体系顶层规划研究,结合ARJ21支线客机项目、C191大型客机项目,完成了ARJ21急需标准的制定研究工作。

2008~2009年间与商飞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规划标准体系,全面支持了大型客机可行性研究、建立工作分解结构、供应商管理等工作。

船舶工业标准成为支撑多种船型开发建造的重要依据,例如:液化天然气船设计建造采用船舶工业标准1,000余项,液化石油气船设计建造采用船舶标准800余项。

2.2 市场准入的门槛

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由于其军民结合的特性,要广泛利用社会上的民用资源,是一个开放的产业;又由于其高技术性质,其产品要求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承担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一定资质。而标准正是衡量产品能否进入市场,企业能否参与研发生产的基本依据。

例如:民用飞机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和航线,必须满足相关部门颁发的适航条例要求,取得相应适航证书。而适航条例对于飞机的设计、制造、取证试飞等各种事项的具体要求都以引入条例的大量标准为依据,贯彻实施相关标准成为适航取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民爆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修订的一批国家标准,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一大批规模小、效益差、无法满足新标准要求的生产企业,政府将不发给生产许可证而被淘汰出局,从而提高了我国民爆行业的整体水平。

2.3 安全的保证

高新技术民用产品因为其为“民”所用的特性,决定了它的高安全性要求,如:核电建设和运行、民用飞机研发和维修、载人飞船、民爆器材等都把保证安全放在第一位。服务于各行业的各类标准就为保驾安全提供技术层面具体的依据,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外对复杂民用产品的安全性一般都通过法规条例和技术标准两个层次的文件来进行管理。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专门指出,“要抓紧制定核电建设的法规和标准”。法规、条例从安全管理的层面上对责任、程序、基本要求等作出原则规定。例如在民用航空领域,各种适航条例都是各国政府或区域机构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在船舶和航海领域,则有国际海事组织颁发的海上安全公约,国际航道航行规则及国际知名船级社规范的技术要求。而技术标准则在其下一个层次,在技术方面作出具体的、详细和便于操作的规定。

民爆行业是高危行业,在制定相关行政法规的同时,标准起到了更直接和更多方面的安全保证作用。目前制定的WJ9048—2005《民用爆破器材安全评价导则》、WJ9049—2005《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管理规程》等一批安全标准,对工艺、设备与设施、作业场所、运输与储存、试验与销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事故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对规范企业管理,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4 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手段

节能、减排是人类生存的保证,是全社会包括国防工业系统的社会责任,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纳入行业、企业标准的规划是国防工业标准化的重要任务。航天行业重视节能、环保工作制度和标准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排放量值要求、车间环境中肼类物质卫生标准和相应检测方法,为推进剂的使用、排放、检测,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造船行业引进《73/78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船舶NOx和SOx等废气和废水排放要求,并结合国情制定和贯彻了一批国内相关技术标准。

核电行业目前已制定9项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

现在国防工业大部分企业都在认真研究,创造条件积极贯彻实施ISO 14001环境标准,为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绿色生态环境尽一份义务。

2.5 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

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可以促进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能发挥标准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中的推动作用、保护作用和仲裁作用,对提高我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积极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进行研究并回复意见及投票,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反映我国意见和立场,维护基本权益,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现在船舶工业对口的ISO/IEC国际标准已有70%被我国不同程度地转化。航天行业积极参加国际航天标准化活动,掌握美国NASA、欧州ESA和ECSS以及国际航天最新标准,促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这些都为实现国内标准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为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桥梁作用。

3 不足和差距

国防工业系统的民用产业标准化工作还刚刚起步,特别是对高新技术民用产业的发展要求而言,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标准不足、缺口很大

特别是高新技术民用产业大部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现有标准还存在滞后、市场适应性差等问题。例如:核电行业,现有标准中能满足第三代核电站建设标准数量还很少,核安全、设计、设备制造、检验相关标准严重缺乏;航天领域,适用于高分辨率对地观察系统建设宇航标准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民用航空方面,大型客机研制所需顶层标准严重缺乏,部分技术领域标准处于空白状态,整体数量不能满足大型客机需求;民用船舶方面,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标准缺口较大;民爆行业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随着环境、节能降耗、安全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民爆标准的质量、制定速度、涵盖的广度都显现较大差距。

3.2 现有标准还不能与国际标准很好接轨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进入国际经济贸易大循环,标准化也开始进入与国际标准化体系的加速融合阶段。但必须承认,国防工业标准化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变革,还相对滞后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标准化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尚未接轨,现有标准考虑产品设计研发多,考虑国际贸易少。

3.3 缺乏整体性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

“十一五”以前,军民结合型高新技术民用产业的标准化曾有过目标的设想和初步规划。由于机构改革、主管部门的不确定性,目前,整体性战略研究和相应的目标及规划显得不明朗。

4 今后政策和任务

进入新世纪,标准在经济建设、国际贸易、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已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标准战略已成为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军民结合高新技术民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和体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对国际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贯彻中央提出的发展以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民用产品及其标准化是今后国防工业系统光荣和长期的使命,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关于国防工业系统军民结合高科技民用产业今后的发展,2007年11月曾在北京召开了有近千人参加的“中国国防工业标准化论坛”,会议以“促进军民结合、引领产业发展”为主题进行了高层次、高水准的交流探讨。论坛收到论文240多篇,有90多位领导和专家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上作了演讲,他们对国防工业系统民用产业标准化今后的政策和任务进行了广泛研讨。

4.1 坚持军民结合方向,建立军民沟通、协调机制

坚持军民结合发展我国高新技术民用产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的标准化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军用标准化成果,包括现有国家军用标准和军工行业标准,高技术民用产业的核心技术与武器装备采用的技术具有相通性;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标准资源,包括现有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标准化涉及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方面,标准的制定要与有关部门及大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协调。国防工业系统在工作上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相关的沟通机制,包括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报和协调机制、标准制修订过程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通过互联网公布标准制修订计划和项目申报、公布标准草案的内容并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利用招投标方式确定标准项目承担单位等。

此外,还应主动参与国家标准化工作,使国家标准能够全面反映国防工业系统发展民用产业的要求。

4.2 建立并完善适应高新技术民用产业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定步伐

高新技术民用产业的标准体系从总体上说刚启动,不完善,这对国防工业民用产业标准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可以在约束比较少的基础上进行标准体系发展的规划。这个标准体系的构建应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商用飞机公司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标准、世界标准、市场标准、实践标准”的要求,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2.1 要满足高新技术民用产业发展的需要

例如:核电产业要规划核电运行的安全要求,核电站建设设计和建造,确保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方面的标准;民用卫星发展要完善高分辨率对地观察系统方面的标准,规划卫星平台系列标准,简化卫星平台设计方面的标准;在民用飞机方面要规划规范民用飞机研制行为,确保产品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方面的标准;在民用船舶建造方面,要利用标准来推广先进的船舶建造技术,满足各种国际公约和规范的要求。

此外,先进材料、先进工艺的应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标准,通过标准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规范化、工程化应用。

4.2.2 能适应市场经济、技术合作和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而且还需要进行全球性合作。经济全球化、产品推向市场就需要有适应市场的标准,要占领市场,标准必须先行。为此,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情况,研究制定与产业发展模式相适应、能促进国内外技术合作和贸易的开放式标准体系。

4.3 高技术民用产业标准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航天、船舶等高科技行业的消费者和供应链已覆盖全球。现在世界经济大国都把占有标准制高点作为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我国过去的国际贸易,由于标准和国际不接轨,仅此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为了支持高新技术民用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国防工业要在认真履行入世协议中的各项承诺和义务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TO规则框架下、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国际贸易秩序的标准体系,跟踪国际标准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起草,要争取在我国国防工业系统设立更多的ISO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要发挥我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4.4 与专项重大科技工程相结合,建立工程标准化工作系统

进入21世纪,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任务非常繁重,核电产业要在引进国外技术、吸收再创新基础上发展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航天产业要建立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需求的卫星应用体系、高分辨率对地观察系统,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投入使用;民用航空方面,ARJ21新支线客机实现批量交付,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公务机等进入研制阶段,大型客机项目研制要启动;民用船舶产业要求年产量占世界份额25%以上,年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出口120亿美元,形成4~5家进入世界十强的造船企业。

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标准化必须与专项工程相结合。一方面,在专项工程中开展标准化工作,贯彻实施先进标准引领先进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发挥标准化对工程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推进工程发展;另一方面,标准离不开技术的发展,通过吸收和固化工程中产生的创新技术,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加速标准的发展。

这方面,我们将借鉴武器装备研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把标准化工作贯穿于专项工程的全过程,建立专项工程的标准化工作系统,为专项工程做好标准化规划、组织和监督工作。更要发动专项工程的研发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使他们成为贯彻实施标准的主体。

过去武器装备研制的长期实践证明,标准化与专项工程相结合的做法既支持了专项工程的研发,又发展了标准化本身,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4.5 积极推进产品认证

高新技术民用产品大都是复杂的系统,要大量采用社会上提供的通用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等通用资源。由于高新技术民用产品技术复杂、使用条件严格、安全性要求高,对这些通用资源的要求又要高于一般民用产品。为了满足高技术产品的要求,缩短采购时间,国防工业系统要推行产品合格认证制度,即以相关产品标准规范为依据,对以上通用产品的首件制品进行考核试验,并对批量生产产品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查,将合格认可产品编入合格产品目录(QPL),作为选择供应商和订货的根据。

推行产品认证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实施标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风险、减少研制费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规范市场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借鉴国家在强制性产品认证方面的成功经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要求,加强产品认证制度的探索和推进工作,通过产品认证,颁布合格产品目录,为军民结合高技术民用产业选用符合标准的配套产品提供便捷,为社会各界参与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平机会。

5 结语

“军口”和“民口”的标准化都拥有大量资源。过去它们为国家、社会做了大量工作,做出很大贡献。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它们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国防工业系统相对比较封闭。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和国际上日益广泛的交流,封闭的局面逐步改变。今天,《中国标准化》推出专栏介绍国防工业民用产业的标准化概况,这为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标准化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今后国防工业标准化更好地向民口学习。为此,我们都很重视和珍惜这次机会,并企盼今后开展更广泛、更深入和更有成效的合作。

民用产业 篇2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2010年发展报告

西安航天基地之约——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开幕

西安航天新能源产业基金和陕西航天红土创业投资基金正式签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芮晓武与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主 任赵红专共同揭牌

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

我国注册资本最大的影视动漫公司落户航天基地

2010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

西安航天基地绿色人行道LED景观节能灯

中国卫通中心规划图

西安航天基地入区企业隆基公司2000吨硅片项目投产当年实现销 售收入10亿元

航创广场

改造后的330KV高压线

2010年是西安航天基地各项工作大提升、大跨越之年。

“城市提升”战略力促航天城建设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彰显着国 际化大都市独有的航天高科技魅力;“产业提升”战略切实推动了航 天城朝着既定的“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服务升级、创新 升级”这条以“市场配置、创新引领、产业吸引、园区承载”为主要 路向的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大道”快步迈进,一个“独具航天特色的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建立;“经济提升”战略进一步夯实航天城 驾驭经济发展的整体能力,萌生了航天城包容性增长的内生动力,也 有效提升了航天城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支撑能力。

西安航天基地的开发建设,是国家赋予西安的战略任务。作为国 家大力发展以民用航天高科技为主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基地,航 天城经过四年的探索,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今,携多年厚积之势,中国民用航天产业话语策源地之利,在太空经济时 代来临的前夕,航天基地的“大提升、大跨越”把我们带进了中国航 天“陕”时代。

1、“城市提升”战略,更加注重民生

核心提示:济世安民,是航天基地发展建设的恒久梦想。航天城 “城市提升”战略的主体是群众,惟此这样的“城市理想”也便获得 了终极关怀的意味。

四年前,少陵古塬风起云涌,一群志在产业报国、实业惠民的航 天人踏上了这方风水宝地。四年后的今天,沉寂千年的少陵遗梦幡然 甦醒,一座大美航天城在少陵古塬上傲然崛起。

2008年,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的活动安排和部 署。进入2010年,西安航天基地加大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力 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六七八九十”工程战略,全面凸显 提升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航天基地把城市建设 管理提升年活动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治理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 为本、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来抓。

在提升年工作开展过程中,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实 行“承包责任制”,分别带队,既提高区内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又调 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举全区之力,在城市价值 兑现的原则下,成功收获航天城“城市提升”战役的全面胜利。

“四城联创”工作喜获佳绩。2010年,西安航天基地通过了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考核并获得通报表彰,圆满完成巩固创卫成果检查、创 建国家园林城市考核、创模迎检及多次扬尘综合检查。辖区“餐 饮业提升服务水平百日行动”硕果累累。航天基地在广泛宣传的基础 上,制定各类长效管理机制、聘请辖区主要单位及学校负责人为餐饮 提升服务水平整治监督员、组织各相关执法部门对辖区餐饮店面多次 进行综合执法、对餐饮整改达标单位进行授牌、奖励等形式多种的工 作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保障了基地餐饮业 提升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双十乱”百日整治工作获得广泛好评。航 天基地管委会高度重视“双十乱”整治工作,成立“双十乱”整治办 公室,制定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制度,整治成果显著,获得了包括辖区 市民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好评。

城市建设管理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打好这样一个战役,必须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在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西安航天基 地结合“餐饮业、双十乱、建筑垃圾清运秩序”整治等活动,扎实推 进四城联创工作,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航天基地积极开展市 政设施集中整治工作,全年完成人行道及无障碍设施修复改造4.8万平方米,刷新围墙1万平方米,清理野广告2000余条,清运垃圾4000 余方,拆除违法户外广告8处,新建改建公厕7座、消防栓接口5个,安装交通标志牌20块,增设电子眼监控系统25处,投入1000万元,购 置环卫、公安、交警等专用车辆和工具,在建工地出入口冲洗设备全 部安装到位,神舟一路、航天中路被评为“双十乱”治理示范街。为 提高市政管理水平,西安航天基地强力推进道路管网建设。完成了航 天大道、神舟二路等12条道路的建设及航天南路、神舟六路等23条道 路及延伸段道路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全年新修道路11公里,管网敷设 35公里,随行安装LED路灯700余套。完成了陕西史上迁电压等级最高、里程最长、跨度最大的330KV高压线迁改工程及20KV配电网报批、10K V旧线路迁改、110KV慧谷变电站主体建设等配电网建设,为推进项目 开工建设提供了条件。

正是以提高支撑能力为目标,以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抓手,西安航天基地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为基地“城市提升”战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产业提升”战略,更加注重低碳

核心提示:产业报国,经济匡时。西安航天基地航天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生命科学和 生物医药产业等一条条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经济产出的低 碳产业链条迅速成型,并日益凸显着绿色增长的动力。

关于西安航天基地的经济发展范式,现在可以认定的是:一个“ 独具航天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建立。而西安航天基地的“ 经济提升”战略,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从“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数字航天繁区”发展定位的 确立,到“四节约一环保”发展理念的形成,西安航天基地在园区规 划、技术创新、产业锻造等领域,切实走出了一条低碳之路,其“低 碳竞争力”的凝聚、壮大,促进航天基地实现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服务升级、创新升级,也实现了与“包容性增长”发展理 念的高度同构。

西安航天基地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点,以提升民用航天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引领,走“集群化、特色化、市场 化、生态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 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 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 始终坚持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积极探索带动区域经济 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一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西安航天基地确立 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打造产品的低 碳竞争力的核心发展战略。从建区之初,航天基地就致力于大力引进、发展各类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产业,建设相对完整的高技术低碳 产业链。经过四年的发展,现在的西安航天基地,已经实现了节能、环保、低碳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具有鲜明低碳特征的半导体照明新光 源产业,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在西安航天基地大都已经实现了从产业规划到产 业布局的跨越。

在大西安整体产业布局规划中,有着优越地理位置,良好生态条 件的西安航天基地迅速抢占了“低碳之路的入口”,率先实现了以“ 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布局。卫星应用产业在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产业高地态势。新能源、新光 源产业在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产业链建设上,取得巨大成绩。数字航天产业依托西影、航天领域的大公司,也已经 占据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西安航天基地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以 打造一流投资环境为基础,内生发展与“引进来”相结合,扬长避短,重点突出,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着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碳产 业集群;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开放与投资、土地、环保等各方面和 各类型的鼓励和引导政策及各种便利化措施,吸引各类低碳技术的研 发应用,支持低碳产业、低碳生产环节在西安航天基地内大力发展; 鼓励低碳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园区内的全面推广;最终,这样一 条“低碳”之路,必将使得西安航天基地成为具有航天特色的低碳经 济排头兵,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天产业新城!

3、“经济提升”战略,更加注重包容

核心提示:“德莫高于博爱人,政莫高于博利人”。践行“包容 性增长”理念,确立经济文明规则,重塑城市居民幸福本源,确保实 现航天城发展成就惠民报国的宗旨。

把经济体比作不停旋转的巨大陀螺,现在看来很是贴切。在这样 的主流认识里,陀螺在上升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将无法适 应这种上升的一切都甩出去。在西安的经济地理版图上,已然崛起的 航天产业新城无疑正是这样一只巨硕的陀螺,所不同的是,它插着一 双“航天翅膀”。

确切地说,西安航天基地正处于一个以产业为核心的连锁式上升 的进程中。主导产业日益做强;支柱产业渐趋做实;新型产业(低碳)业已找到最佳突破口。在这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的商业模式 和新的生活方式已经以“革命”的样态给我们实施了一场洗礼。现在,我们可以看见清晰的未来——一个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

西安航天基地的经济发展特征显著,在发展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航天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暗合了“包容性增长”的尊贵原则:充分分享 发展成果。在这样一个“航天梦”里,我们看到了因发展机会平等导 致的参差多态而造就的民众幸福本源。

这是一个怎样的经济发展特质呢?

经济增速快。仅2010年,航天基地各项经济指标均在大幅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全区利润和、进出口 和利用外资等重要数据增幅都在6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航天基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0年,航天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9亿元,超出计划 的11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比增长4.2倍。产业结构合理。四年来,航 天基地已建成项目2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个,占已建成项目 的81%。产业聚集效应突出。航天民用产业快速聚集。包括中国航天 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民品产业化项目在内的多家航天企业的 各类航天民品产业化项目的集聚建设,使得航天民用产业集群在航天 经开区已具规模,为振兴陕西省航天装备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凸显。隆基硅2000吨单晶硅片项目、神光新能源 25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中电投10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的相继 建设,航天基地已初步形成从多晶硅制造-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到光 伏电站建设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基地通过与西 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新型半导体器件研发中心,与美国应用材料 公司及法国大型集团的合作,其半导体照明产业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 的新突破。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特色鲜明。航天基地服务外包园已建 设,预计可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年实现服务外包销售收入4亿元人 民币,创汇4000万美金;同时,航天基地已成为陕西省发展服务外包 的重点区域,将主要发展数字航天为特色的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 产业效力显著。在“高新产业兴区”的方针指导下,航天基地集中力 量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并大力培育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 作。截至目前,已帮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从国家、地方政府申请项目 资助突破2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个,建设省级工程技术 试验室4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主创新型试点企业2个,省级重点 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军民结合示范园区及升级孵化器各1个。总部经 济初显端倪。目前全球第三大、亚太第一大信息产业通路商联强国际 集团——联强国际区域5C科技总部、全球最大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陕 西海升果业——海升公司总部、陕西省内最大的外资水泥生产企业尧 柏水泥——尧柏水泥总部等一批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企业总部落户航 天基地,将对航天基地外向型发展,多元化吸引外资产生重要推动作 用。

截至2010年11月底,航天基地已提前一个月圆满完成市政府各项 经济指标。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4%,同比增长56.8%;完成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4.4亿元,完成 全年计划的122%,同比增长52.5%;实际利用内资6.4亿元,完成全 年任务的106.7%,同比增长26.9%;实际利用外资1659.3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62%,同比增长48.1%;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491万元,完成预算的160.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3个,完成全 年计划的100%。预计12月底,基地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8.1%;完成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5.5亿元,完 成全年计划的131.4%;实际利用内资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3.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00万元,完成预算的195.9%,为基地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四年来,西安航天基地依照 “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 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 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的建设方针,加强产业整合升级,提高自主创新,引导优势产业项目集聚,丰富产 业链条,多元化吸收引进外资,积极促进国际合作,高效利用资源,注重人财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具备航天特色优势,内外结合,带动辐射能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已经成形成势。

4、“未来提升”战略,更加注重实效

核心提示:未来的西安航天城将是一座大美之城,开放、包容!未来的航天城,绿意盎然,曲水流觞;灵性迥异;活力无限!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西安航天基地将紧紧抓住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以及西 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以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 中心为主线,坚持“航天产业立区、高新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 的根本定位,按照国际化标准,紧紧围绕“三六”方针,即:“六大”(大产业、大服务、大融资、大招商、大交通、大组团);“六高”(高效率、高标准、高环境、高投入、高知度、高投资),“六强”(科学创新能力强、辐射力强、产业关联度强、人才支撑能力强、组 团聚合力强、管理提升能力强),加快推进“两区(一期规划核心区 和二期扩展区)一带(陇海铁路西线和关中城镇连绵带,即:关天经 济区带)三辐射(西北、西南、中部的辐射区)”空间发展态势,大 力培育和发展五大产业体系(民用航天产业、新能源新光源产业、数 字创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实现错位发展,突出 航天特色,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中国卫星应用之都、统 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到2015年,航天基地总收入达700亿元,财政收入达7亿元,年均增速分别在35%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亿美元;建成区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城市化率达到60%,区域辐射带动力显著 增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实施标志性项目,加 大专业化园区承载,着力打造三大百亿、两大五十亿、两大十亿产业 组团。到2015年,培育形成民用航天产业集群规模达400亿元;新能 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200亿元;服务外包与创意产业集群 规模达50亿元,其他产业规模达50亿元,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占比超过 50%,培育形成以航天民用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产业链。规模企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航天基 地将引进和培育形成百亿元企业集团3户,50亿元企业集团6户,10亿 元企业集团8户,包装推介3户优势企业上市融资,规模以上企业增加 到100户以上。

2011年,西安航天基地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换,提高对外开 放水平,着力培育参与国际合作能力,巩固和扩大应对金融危机成果,努力实现“十二五”目标。未来的西安航天城将建成中国的“卫星之 都,光伏之城,低碳芯城”。这里将建成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航天 高科技产业园区;将建成中国西北创新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 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将建成西安市南部物流中心、国际化医药产业基 地、世界级康健医疗中心、西安南部区域休闲娱乐中心;将建成西部 低碳生态宜居新城。在大西安战略的统领下,未来的西安航天基地,必将确立新坐标,实现新突破,构建新格局,形成新合力;必将引领 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必将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提成园区承载力为基础,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航天产业作

民用产业 篇3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国内民用直升机保有数量为207架。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向横向拓展,国内民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呈大幅增长态势。2014年民用直升机采购量为141架,增幅为32% ,居亚太地区首位,交易金额约为30亿元,对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引致需求达到100亿元。

国外市场的经验数据表明,人均GDP达1. 3万美元时,每百万人拥有直升机数量为6架,美国现拥有民用直升机数量21715架。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民用直升机保有量为574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经济较发达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基准市场,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实现人均GDP 1. 3万美元的发展目标,预期该地区的民用直升机的市场需求量约为1200架; 西部直升机的需求为东部地区的25% ,约为300架,国内民用直升机需求总量为1500架左右。以市场上需求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2吨级直升机作为均值计算,每架机价值约为2000万人民币,市场容量约为300亿人民币,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带动将达到1000亿元。

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振兴中国航空产业,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0年底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低空空域开放政策。政策放松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容量被撬动,通用航空产业蓄势发力,势必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新增长点。 2013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明确了通用航空任务审批和管理的部门与流程,简化了使用自有机场及在自有空域内飞行的审批程序,对该领域内的飞行经营活动,如飞行培训、飞行训练、飞行体验和空中游览等项目的市场开发产生积极影响。2014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对后续低空空域改革做出了系统性部署,在沈阳、广州、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飞行管制分区进行真空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二、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 通航市场环境不完善

2010年我国低空开放至今,国内仅有少部分地区实现低空空域开放,并没有连成片,通航机场数量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与国外成熟的通航市场相比,我国的营运环境也有较多不完善之处,申请空域或航线批复手续复杂、费用标准不透明,飞行申请涉及民用、军用空管多个部门,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在欧美国家,民机起飞提前1小时申请航线就可以得到批复,而在我国则需要提前几天甚至几周申请,极大地增加了通航公司的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了民用直升机产业市场容量的扩张。

2. 研发体制不健全

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处于领跑者地位的国外直升机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研发体系,内容覆盖预研、设计、制造、销售等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流程。而国内的直升机研发体系是基于国家用途的直升机研发经验而形成的,基本能满足国家用途的直升机研发需求,不太适应民用直升机研发的需求。随着我国民机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加,时有借鉴国外直升机公司的先进经验, 包括一些研发体系文件,但受体制约束尚未形成一套覆盖全寿命周期的民机研发体系,有关研发体系的应用研究也十分缺乏。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用直升机公司都不具备自主研发的实力,如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西科斯基飞机有限公司、唐山安沙特、青岛勃兰特利、西安西捷飞机有限公司、席勒( 中国) 飞机有限公司、四川蓝天直升机有限公司、九江红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俄直升机技术( 青岛) 有限公司和中欧飞机有限公司等,大多是合资企业,主要是从事改装和维修服务,虽然计划生产国外成熟的直升机机型,但目前只是国外直升机公司的代工工厂,尚不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更不具备研发能力。国内唯一具有完整研发能力的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沿用着计划经济下的体制,从直升机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对资源分配、经费安排都预先指定了详细的计划,这些指令性计划将设计创新、生产流程圈定在固定范围之内,难以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去综合优化每一环节,也难以对全流程实施适度合理的成本控制。除此之外,中航直升机公司下属的设计所与制造厂都是独立法人,拥有独立的人事权与财务权,制造厂考虑如何节约成本,设计所考虑如何完善基本设计工作,厂所各自为政,总公司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反而缺乏话语权,在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上存在诸多矛盾,难以从一个更高、更宏观的层面上统筹解决,产学研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迟迟未能形成。

3. 市场竞争压力大,资金投入不足

国外直升机公司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市场。截至2014年,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已占有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份额的40% ,随着中国买家对轻型单引擎和轻型双引擎旋翼机的优先采购,这一数值在未来将增加到60% ,继续挤压中国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空间。面对国外成熟直升机公司的强大压力,国内民用直升机产业的资金投入显得捉襟见肘,除AC352直升机项目外,其它型号的研发资金基本是单位自筹。以中航直升机公司为例,由于民用直升机在研发、制造环节存在着厂所分离的体制性障碍,产品销售收入为主制造厂所有,在国家投入不足、 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的约束条件下,设计所很难自筹大笔资金持续投入民机研发工作。由于研发投入的匮乏,使得国内民用直升机产业想在短期内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变得十分困难。

4. 重取证轻市场,缺乏整体营销战略规划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体系,企业沿袭了过去的习惯与做法,对产品还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对获取型号合格证投入较大的关注和精力,对市场开发研究较少,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户观与成本观,对用户的信息反馈反应迟缓,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对成本控制观念淡漠,对市场开拓缺少整体销售战略规划,导致许多订单落入国外竞争对手中。国内企业销售手段单一,通过航展展示的方式或被动地等待客户上门,缺乏灵活的营销手段对潜在的客户进行产品推广,缺乏多元化销售渠道及销售策略,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心理及公共关系等方面赢得顾客的合作与支持上还缺乏经验。例如,销售直升机产品首先必须对产品非常熟悉,其次必须对客户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顾客的营运情况、飞行计划、飞行时间表、驾驶员以及公共关系、 财务状况等,才能按客户的需要定制合适的机型,通过解决客户的各种疑难问题来获取市场口碑,促进产品销售增长。截至目前,这些执行标准国内的直升机企业很难做到。

在缺乏直升机技术先发优势的前提下,国内直升机公司零部件寿命及可靠性需有较大提升,价格上需要对用户进行一定的让步,售后服务要更加贴近用户的心,这样才能与国外直升机公司进行竞争。事实上,由于售后服务人员的编制、薪资的许多管理权限并没有下放到售后服务部门,直升机企业的售后服务队伍通常是临时组建的,在人员调配上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难以对个人技术服务能力做有针对性的长期培训,在提升售后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工作熟练程度上困难较大,造成系统协调难度大、问题反馈的时间人为拉长、解决问题不及时等弊端。由此引发客户投诉,会直接损害公司的整体形象, 进而动摇客户对国产直升机的信心。

三、促进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在符合WTO准则的提前下加大政策保护的力度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从起步到现在,仅仅二十余年,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直升机产业相比,尚属于幼稚工业,应当在不违背WTO准则的前提下,运用与幼稚工业保护有关的政策条款展开扶持,如增加政府采购,并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及出口退税; 设立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本行业; 对有潜力的民机项目、新技术研发给予经费支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直升机产业的发展经验,将我国直升机产业做大做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为波音公司、罗宾逊直升机公司提供免费信息,以便于企业决策,并采取投资抵减( 用于减免销售税等) 、研究发明抵减( 研发投入抵减税收) 、制造性财产税抵减、提供可免税的工业发展基金( 投资人可获得接近免息的长期贷款) 、提供雇员培训补助等措施,为直升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法国政府为支持欧洲直升机公司( 现更名为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 的发展,曾给与了大量长期的无息贷款,为欧洲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扶持、培育民用直升机产业,适当的政策支持才能激活民用直升机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促使其像高铁一样成为具备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增添新亮点。

2. 加快推进直升机产业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推进直升机产业市场化改革,给予行业龙头企业充分的财务权和人事权,促其转型为真正的、自负盈亏的实体企业,以产业重组的方式将人为割断的产业价值链接续完整,解决研发与生产、销售分离所带来的矛盾; 充分调动国内、国际资源,切实降低由沟通不畅所产生的高昂交易成本,推动民用直升机产业长足发展。在民机项目管理上,借鉴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企业通过市场选聘人才,建立专业、稳定的民用直升机设计、制造、适航管理、委任工程代表和制造工程委任代表团队; 建立满足市场要求的专业营销团队; 建立满足国际标准的综合后勤保障化团队; 建立包括试飞员、试飞工程师和机务在内的专业试飞人才队伍。改革薪资考核奖励机制,使员工报酬与市场业绩、企业绩效相匹配,使管理层的报酬与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一致,才能有效激励人力资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缺乏技术先发优势的约束下,唯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协同发展,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零部件寿命及可靠性,做好售后服务的同时给予消费者一定程度的让利,才能依靠本土市场的发展与国外直升公司展开竞争。

3. 逐步完善民用直升机研发体系

融合各种资源,建立健全民用直升机产业的研发体系,内容覆盖基础研究、预先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并积极运用于型号研发中。引导企业不断完善设计保证体系,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中国民用航空局( CAAC)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和欧洲航空安全局( EASA) 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能够被CAAC、FAA和EASA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支持体系、运营与维修体系。引导企业按照适航要求制定系列研发程序文件、建立自己的核心数据库,并加强组织管理、设计控制、制造过程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确保企业在全寿命周期内向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与保障。依托 “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以大项目为牵引,逐步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官产学研金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直升机产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

4. 引入新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众所周知,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也出现过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通过联合研制,或将设计图样以及生产线销售给亚洲国家的方式,解决民机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西科斯基公司在20世纪末研制S - 92直升机,也曾联合许多国家一起研制,这样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又可以开拓新市场。当前国内直升机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问题,政府应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以 “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引导、带动民间资本有序地进入民用直升机产业;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将设计图样和生产线向潜在国外市场推售,积累民机发展资金; 鼓励企业以军民联合或国际合作的方式研发民用直升机,降低研发风险、分摊研发费用。在个别民机项目上,还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金组建新的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以技术入股, 按照投入比例参与利润分配,不仅可以缓解民机研发经费问题,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促进民用直升机产业健康发展。

5. 建立健全供应商评价体系

高效运作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是增进民用直升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应综合考虑供应商公司的基本资料、质量体系、管理团队、员工数和生产设备、认证等因素,对供应商采取评级管理。对民用直升机面向全球实行公开竞标采购,统筹国际国内供应商资源,适当地引入一些国内民营企业,扩展供应链的选择范围; 建立健全供应商数据库,依据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财务和技术等各方面的监控和全寿命周期的追踪管控; 不断完善供应商激励机制,推动供应商持续改进,目标一致,不断挖掘产品对用户的核心价值,努力缔造用户、供应商与设计所、制造企业“共赢” 的繁荣局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直升机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面对通航环境、研发体制、资金投入、重取证轻市场以及营销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幼稚工业保护、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民机研发体系、建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用直升机产业,幼稚工业,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于翔,王霞.开展直升机融资租赁业务促进航空应急救援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10(10):30-32.

[2]刘颖,张敬峰.中航工业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3(7):37-38.

[3]姜夔生,金击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航空工业发展长远方针[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5(3):16-22.

[4]汪本强,江可申.中国航空工业企业融资机制的演变路径与资源易得性[J].软科学,2010(4):112-129.

民用产业 篇4

公告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是西安市政府派出机构,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基地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地总规划面积86.68平方公里。

因工作需要,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城管执法分局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现就有关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执法队员50人(队员40人,队员兼司机10人)应聘条件:①高中以上学历,普通话标准、年龄20-35岁;②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③热爱城市管理工作,执行力、组织纪律性较强;④具有较强的沟通及协调能力,富有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⑤工作严谨、作风优良、个人素质较高,无违法、违纪记录;⑥警校毕业、复转军人或有驾驶经验者(持C1照以上,驾龄3年以上)优先。

二、招聘程序及相关要求

招聘程序: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录用。

报名时间:2月20日-2月24日,每天9:00—12:00,14:00—17:00。报名方式:应聘者现场报名,不接受电话报名或传真报名。

民用产业 篇5

一、卫星导航民用产业化前景分析

卫星导航具有全空域、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可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 有的还可提供通信功能, 其应用几乎涉及到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民用方面,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应用设备也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在民航、交通运输、通信、电力、环保、水利、气象、防灾减灾、石油和能源安全等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1]。

自上个世纪中期起, 世界范围内已经先后建立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中国的COMPASS等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扩展和完善, 促使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向多元化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快速提升, 适用范围迅速扩大。同时, 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涉及芯片及零部件制造、终端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及相关增值服务等, 能有效地渗透到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已经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第三个发展得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市场自1993年GPS系统启动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993年~2009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市场产值由5.1亿美元增长到660.0亿美元, 增长了130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5.52%;其中前7年中 (1993年~2000年) 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约53%。

国内外普遍认为,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甚至是最大的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制造国和消费国。以占卫星导航应用主导地位的车载导航产品为例, 截止到2010年底, 全国1002.4万台的卫星导航仪保有量相对于超过70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而言, 仅有14.3%的装配比例, 远远低于日本的80%和欧洲的59%[2]。中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 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 也拥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汽车产销市场, 所以, 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二、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现状分析

从2003年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对民用领域试用开放起, 北斗系统开始在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尤其是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 北斗一号系统成为抗震救灾和指挥保障的重要手段。我国研制的大兴安岭森林防火信息系统、湄公河船舶调度管理系统和郑州铁路局铁路机车到站报点系统等北斗系统应用示范工程,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3]。但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相比, 北斗的应用还相当有限。主要表现在:

1.北斗系统民用不充分。

北斗系统注册在线的终端用户不足设计容量的1%, 卫星资源闲置严重。该系统的“快速定位、双向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功能, 特别是双向报文通信功能未得到充分应用, 该系统在许多民用领域中的用途还未被认知。这种现状与该系统作为世界上第三个投入实际应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地位很不相称。

2.北斗系统民用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近些年来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998年后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但北斗系统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 整体规模不大, 据赛迪公司统计, 2010年, 北斗系统产业整体规模达60亿元, 仅占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6%左右[4]。

三、制约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发展因素分析

目前, 制约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和相应具体问题有三个方面:

1.终端价格。

北斗系统目前的有源定位技术体制决定了其用户终端设备能收能发, 虽然应用优势明显, 但是也使用户终端制造成本增加。加上产业化初期终端用户少, 终端设备产量小、关键元器件依赖进口等, 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终端设备价格在市场上无法与GPS 系统形成竞争优势。

2.支持政策。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北斗系统要发展壮大, 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北斗系统投入运营的前几年, 我国缺少对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国家级政策, 影响了企业和科研部门对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投入, 用户终端设备开发滞后。此外, 政策缺位导致北斗系统应用推广和宣传力度不够。

3.市场结构。

目前国家没有北斗系统民用开发规划和应用市场准入机制, 市场上完全是无序的自由竞争。中国从事北斗系统产品生产和研发的企业约200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较少, 且分布在十几个省市, 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一些企业自发投入不少资金开发北斗民用终端以期早日抢占市场, 但真正获得成功、设备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家只有少数几个。也有一些企业在产品技术质量还不成熟的情况下, 采用低价竞争的方式抢占市场, 结果实际运行故障频发而用户服务跟不上, 影响了北斗系统健康发展和推广应用。

四、以创新示范应用推动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当前,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处于关键的发展转折时期和最佳成长期, 具备大力推进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的有利条件。第一, 北斗系统完成建设, 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实现GNSS的兼容互操作可交换功能;第二, 卫星导航与无线通信进入一体化融合发展阶段, 出现集定位、无线通信和互联网于一体的应用;第三, 人们对导航与位置服务的认知度和依赖程度迅速提高;第四, 终端和运营服务相结合的产业模式逐渐形成。这一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对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以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上海的卫星定位导航应用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早, 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 已初步形成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目前, 上海正在积极推进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项目, 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 实施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本文结合上海实际, 提出以创新示范应用推动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5,6]:

1.完善政策, 营造良好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环境。

国家政策引导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美国政府曾两次以总统令的形式, 颁布国家关于鼓励GPS应用的政策, 对GPS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也可以以创新示范应用为契机, 完善北斗系统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政策、产业化政策等, 引导和扶持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

2.搭建平台, 综合服务于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

为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 需要进一步加强北斗主系统和配套系统的建设力度, 加快芯片、用户终端、导航电子地图等关键组件的开发和技术创新。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北斗系统技术创新, 离不开政府搭建的技术研发平台、融资平台等专业化平台, 为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应用示范提供专业服务。同时, 在一些关键领域, 还需要政府组织进行重大技术攻关。

3.应用示范, 典型带动发展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

政府应选择若干有北斗导航系统应用需求, 又有信息化基础, 且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如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 实施典型示范工程。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管理、人民生活带来便利,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北斗系统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上海正在推进的“上海智慧城市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综合示范项目。该工程包括应用公共基础与应用服务两个层面的建设任务。公共基础层面主要是构建多源位置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 在多个方面发展北斗系统民用, 一是建立重点车辆监管服务系统, 建立涵盖危化品运输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公交车、集装箱物流等的北斗卫星定位服务管理系统, 提升城市运输安全、公共交通信息准确化服务等能力;二是建立大众位置服务应用系统, 建立个人乘用车、大众商业消费、特定人群 (老人、儿童及社会矫正人员等) 等的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系统, 促进现代创新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与行业应用, 依托工程中兼容北斗的多模GNSS地面增强网络建设, 研制生产分米级、厘米级和毫米级兼容北斗的测量终端设备, 在工程测绘、土地监察和灾害监测等专业应用领域推广应用;四是推动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建设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北斗大众产品 (模块) 检测认证中心, 逐步形成北斗产业集聚区, 支撑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宝, 巨涛, 张春泽.充分研究行业需求大力发展北斗产业———中国卫星践行北斗导航产业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航天, 2009, (5) , 21~26.

[2]张文星.“十二五”规划促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提速[J].数字通信世界, 2011, (2) , 27-30.

[3]周露, 刘宝忠.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 2004, 29 (4) , 12~16.

[4]唐金元, 于潞, 王思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现状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 2008, 33 (2) , 26~30.

[5]陈建成.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应用关键在政府政策[J].卫星应用, 2007, 15 (2) , 18~25.

民用产业 篇6

1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特点

(1) 产学研合作实力雄厚, 优势突出。首先, 表现为入住基地企业优势突出。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主体, 已在基地注册入住企业主要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6所、新加坡朝光置业有限公司、西安国家航天产业新能源基金。军民两用技术科技含量高, 在市场处于垄断寡头地位, 产品利润率高。其次, 西安历史地理环境好, 高校众多, 人才培养规模大, 着重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 每年都向基地企业、科研部门输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基地与多所著名高校有产学研合作关系, 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最后, 科研机构科技力量力雄厚, 科研成果多, 创新优势逐步显现。

(2) 产学研合作范围广, 方式多。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航天产业立区, 高科产业兴区”为发展战略, 重点发展民用航天产业, 大力发展以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打造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链, 努力培育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基地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项目有:民用航天产业、半导体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支柱产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方式有: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共同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共建实验室、共建企业等。

(3) 基地优势逐步显现。基地产学研合作各方通过建立新型经济技术实体, 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组织资源和组织形式, 提高了基地创新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保证了创新所需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稳定供应和有效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业合作进入市场竞争机制, 自身实力和特有优势都得到长远发展, 通过产学研合作优化了基地生产力要素的配置组合, 增强了系统整体创新功能。

2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障碍

(1) 政策环境障碍。产学研合作是各自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 牵涉面广、涉及各方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从总体上看, 我国产学研合作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有利于推动、引导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扶持产学研合作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力度还不够。就基地而言, 政府对产学研合作认识不足, 还未出台专门的相关配套措施, 导致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泛性、主动性不够。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侵权行为和无形资产流失时有发生。

(2) 产权体制障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缺乏共同参与竞争、技术创新、研发生产的思想与意识, 没有真正发挥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协同作用。在闭塞的产权体制影响下, 基地内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体系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内部联系较弱, 没有发挥协同效应。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 各单位、各部门之间职责任务交叉重叠、界定不清, 且运行封闭, 自成体系, 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少, 科技资源严重分离, 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例如, 基地军工航天资源优势相当突出, 但与地方相对独立, 自成体系, 造成了有些研发活动的重复进行, 导致科技资源浪费以及与当地经济发展创新体系的脱节。

(3) 社会传导机制障碍。产学研合作的效用机制障碍主要是指基地内科技优势大, 科技存量足, 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用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产学研合作发展虽然快, 但实际效益差。其主要原因是:首先, 高校、科研院所尤其是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拥有大量学科及高级人才, 但高校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 成果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 加上投资能力有限, 中间环节脱节, 产品难以与市场接轨, 常常难以形成产业化局面;其次, 科技成果转换机制不成熟, 市场不完善, 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果实的动力和压力。军工成果和科研机构的产品技术含量高, 市场适应力较差, 市场需求的科研运行模式还未得到普及。这些社会机制问题阻碍科研成果的“技术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 产品难以实现产业化, 导致科技与经济相分离。

(4) 动力机制障碍。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动力机制障碍体现在3个方面:其一是指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由于企业技术生产方式、制度环境以及资金等问题, 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动力机制, 普遍技术支撑力不足, 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低, 对科技成果的风险承受力弱, 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其二是指在“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战略指导下, 军工企业内部存在的动力机制问题。军工企业的特点是开发研究项目技术含量高, 市场价值低, 企业生产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 没有自主创新动力机制, 许多技术成果有不计成本开发的习惯;没有形成一条将技术商业化的途径, 缺乏从长远战略高度考虑企业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缺乏敢于在军民转化和军地合作中实现创新的企业家群体。其三是指军企向民企转变的中间体内部动力机制障碍, 一些军工企业虽然进行了改制与重组, 转变为公司制企业, 但由于很少触及产权制度和结构的改革与调整, 不能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军工企业产权制度和结构单一问题突出,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则很难使军工企业真正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为真正的法人主体参与市场创新竞争。

(5) 合作机制障碍。产学研合作机制障碍主要是指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不完善。在基地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涉及民营企业、军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 各方都处于不同的系统, 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既希望推进产学研合作, 又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单位的利益, 因而常常会产生矛盾冲突, 如利益分配问题, 成功归属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等。例如, 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的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利益是高校谋求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 知识是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要投入, 因此知识产权必然成为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时谋求控制的战略重点。因此, 企业在谋求关于知识产权的正式契约安排时必然会与高校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冲突, 进而影响产学研合作关系, 形成种种矛盾和冲突。

(6) 资金不足障碍。产学研创新合作中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产学研创新合作的项目中, 很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如民用航天产业、半导体器件、新材料等, 风险大, 投入高。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来说, 其自身并不具备转化资金的能力和实力;对于企业来说, 其面对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 往往对很多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 或者对大多数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企业愿意承担部分风险, 但不愿或无力承担全部风险, 希望国家、省市通过有关政策, 吸引补偿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介入共同承担风险。目前基地的科技经费主要来源是政府, 但政府的创新投入与基地强大的科技实力相比差距较大, 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远远不足, 金融机构对创新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乏力, 这些都导致产学研合作项目从基础性研究到中间实验产业化之间存在金融支持不足问题。

3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科技产业产学研合作提升途径

(1) 营造产学研合作创新环境。 (1) 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加速促进科技成功快速转化。政府应做好各项宏观方面的工作。给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应有的自主权, 根据市场导向, 制定和调整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通过相关措施,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结合, 逐步增加对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投入。 (2) 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在组织机构方面, 改变条块分割,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相脱离, 研究开发、中间实验和成果的产业化隔离的状况。 (3) 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政府应通过示范增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军工领域对中介咨询机构的了解和需求, 并通过相关措施促进地方企业、高校、军企和科研机构使用中介服务。

(2) 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产权体制。只有通过产权体制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和创新体系中的障碍。 (1) 产学研合作创新, 由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完成。三方共同参与产学研技术创新开发, 获得创新收益, 并根据产权组成进行利益分配。 (2) 树立高校面对市场不断创新的观念, 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 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 及时把握技术活动的前沿, 改善同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 为争取科研经费创造条件。

(3) 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社会传导机制。 (1) 产品认证制度等。军工企业是一个以研究为主、生产批量少的组织体系, 可以通过建立军工企业孵化器, 鼓励年轻的研究人员创办自己的企业来实现军地合作创新。 (2) 创建军地产学研联合, 人才互补模式。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 知识面广、善经营的技术开发人才奇缺。对军工企业来说, 关键是缺乏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科”“企”双方如能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将有利于双方发展。

(4) 改革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1) 加强以市场需求为拉动力, 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改革。 (2) 企业内部动力机制的改革。产学研联合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依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 不断取得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 (包括新产品生产技术) , 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教师和科研人员有了企业作为科研成果的中间实验基地和产品孵化器, 也调动了他们参与产品开发、科研立项的积极性, 也缓解了高校、科研机构经费不足的现状。共同利益成为推动产学研联合的巨大动力。

(5)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建立长期稳定、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1)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表现在权力价值、技术价值、合同价值、竞争价值和市场价值5个方面。 (2) 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包括:道德风险、利益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共担, 风险收益平衡”。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受利益分配的影响,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 确保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利益, 激励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6)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投资机制。 (1) 寻求多元投资主体,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多元投资主体中,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银行贷款为支撑, 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资体系。 (2) 风险投资要有完善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是影响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应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动, 鼓励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 (3)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在投资前或运营中对科技成果特性进行评估, 预测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是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关键。

摘要: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在产学研合作中有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本文借鉴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相关理论成果,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发展现状为切入点, 对其“寓军于民, 军民融合”的产学研合作方式、表现及其发展中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了完善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的途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障碍,路径

参考文献

[1]朱恪孝, 姚聪莉.西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王文奎, 李华, 杨玫.西安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8) .

[3]张旭娟.西安市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18) .

合资开发民用船舶雷达及民用通讯 篇7

俄罗斯“礼花”军工科研生产有限公司 (简称“礼花”公司) 建立于1942年, 拥有近70年军工生产历史, 是俄罗斯舰艇雷达和无线电通讯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长期承担俄国防部对外武器出口任务, 拥有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和研发团队, 其产品销往欧亚多个国家。

受金融危机影响, “礼花”公司试图寻找更多途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有意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在民用领域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该公司有意同中方相关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开发民用船舶雷达、民用通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

上一篇:科学计算与工具软件下一篇: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