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框架(共4篇)
主题框架 篇1
摘要:<正>主题学习是围绕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全面掌握专题知识的学习活动,可以较好地促进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加强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汲取,对更好地开展主题学习、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有诸
主题学习是围绕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全面掌握专题知识的学习活动,可以较好地促进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加强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汲取,对更好地开展主题学习、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有诸多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形式单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退化等,都阻碍了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现代教育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加强主题学习框架下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深入理解主题知识,开拓自身视野,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及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依托课本,做好课内阅读引领
教材选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在主旨、选材、写作手法等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作为主题学习的根本,依托教材中的学习要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珍珠鸟》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在其主题学习的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准确描述及恰当创设意境等细节的学习,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文中,作者善于抓住细微点进行准确描绘,从而呈现出特有的美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独特韵味,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意境。
师:同学们朗读本文后,文中哪些生活细节体现出了美的意境?
(生进行自主探究后展开互动)
生:文中的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但在作者笔下有一种特有的情调。
生:“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多么温馨的情景与画面呀,看出小鸟非常信任作者,透露出作者观察之细致。
生:我通过阅读发现其中一处写得很妙,“它蹦到桌面上,歪着头看我”,非常可爱滑稽的场面,越读越感觉有趣味!
……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探究出这么多细节来,非常好!请你们再次朗读来品味其中的奥妙。
(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片段。师引导注重语言的运用。)
师:同学们在阅读中探究出本文的语言运用技巧了吗?
生:文中语言朴实,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如对鸟的称呼上用“小家伙”,后来写“小嘴儿”等,拉近了人与鸟的距离,显得有亲切感。
生:在对小鸟的动作描绘时比较准确,如写小鸟活动中“飞、落、站、撞”等动词,表现了小家伙活泼、调皮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因喜爱而进行了长时间的关注。
……
师:同学们在阅读中对语言分析很准确,在写作中也要仔细观察,准确描述才能展示出特有情趣,让文章呈现亮点。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朗读时留意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尤其是一些并不起眼的细节,是怎样通过准确描述将意境展现出来,给读者一种特有的美感,从而深化主题知识学习,掌握技巧,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二、活动激趣,搭建主题阅读平台
研究表明,由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外界因素可以较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方面的主题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如开展“读书让我快乐”“安徒生童话故事会”等活动,既能促进综合学习活动的开展,又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如我选择以“读书中最感动的故事”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让学生把阅读中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展示出来。可以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也可以是课余时间自由阅读获取的,学生根据准备内容自由组成小组,确定一个故事主题,看哪个小组的展示最为精彩。
师:上周让同学们各自准备了最难忘的阅读故事。现自由组成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故事最令大家难忘。
第一组:我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亲情”,王晓同学代表汇报。最为难忘的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近期阅读了一些与抗震有关的报道,废墟中托起孩子的双手、撑起爱的身躯等,无不展示着爱的伟大,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教育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感悟亲情,奉献孝心……
第二组:我们小组选定的主题是“师生情”,李飞代表发言。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中,都会有整日为我们忙碌的老师身影,他们为了学生的成长,有时忽略家中孩童,有时无暇顾及父母,甚至不去关心生病的自己,这种奉献精神永远不能忘记……
第三组:我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信念”。近期阅读了关于全国励志少年郭金雳同学的事迹,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用弱小的肩膀挑起重担,积极面对生活,这种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本节通过阅读活动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将阅读中感悟较深的故事尽情展示,从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激发阅读的热情,增强阅读兴趣,为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
三、归纳总结,注重阅读方法积累
好的方法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阅读也是如此。教学实践中要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如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拓展阅读、略读、浏览、精读等,并养成自主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加强阅读方法运用。
如在进行《海伦·凯勒》主题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高贵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并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利用课下时间拓展阅读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名篇,加深对本节主题内容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黄果树瀑布》主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朗读优美散文的方法。首先从整体上通读课文,理解作者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中的见闻与感受,抒发了大自然勃勃生机给读者带来的美感。接着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对瀑布进行了详尽描绘,内容全面细致,写法灵活生动,这里要让学生进行精读,反复阅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细细品读出其中的内涵,感受黄果树瀑布流露出的无限生机。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精读文章的方法,为以后自主阅读提供了保障。
对于一些了解性知识,要通过浏览或略读的方式提高阅读的速度。课标准明确提出高年段的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实践中要训练学生加强理解与运用。如在《天火之谜》主题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再复述课文内容,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重复朗读,以便提升学生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词等,尤其是在自主阅读不方便向教师请教时,工具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指导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难题的习惯,教给学生正确使用词典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通过工具书自主解决,从而提升阅读的质量与速度,为培养阅读兴趣与养成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围绕主题学习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主题知识的深入理解,在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积极创设平台加深阅读感悟,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网络化制造的研究框架与未来主题 篇2
近年来, 网络化制造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变化, 通过分散资源的快速整合和跨地域的协同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企业在分布式环境下的深度合作成为可能, 通过人机融合和信息集成, 来实现制造活动整体效率的提高。在这两个主要方面的推动下, 经济活动越来越呈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并逐渐形成了以敏捷性、协同性、多样性、集成性等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制造环境, 如图1所示。
网络化制造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已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领域视角对网络化制造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但网络化制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分散化的研究还未形成集体统一的认识, 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 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趋势。因此, 本文对网络化制造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 对网络化制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划分, 并对网络化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力求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2 网络化制造
网络化制造概念的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Besant教授在1990年提出了分布式制造系统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 网络化制造概念就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出现而被提出并加以研究, 虽然在名称上各不同, 但实质上正在走向一致。
2.1 网络化制造的定义
目前, 网络化制造的概念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 不少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和理解,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化制造会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
(1) 目标导向型定义。以网络化制造要实现的目标为导向进行概念界定, 如范玉顺 (2003) [1]认为, 网络化制造是企业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制造全球化的挑战而实施的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 (企业群体) 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
(2) 技术导向型定义。以实现网络化制造的技术为导向进行概念界定, 如刘飞等 (2003) [2]认为, 网络化制造的实质是网络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结合, 是基于网络的制造企业的各种制造活动及其所涉及的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的总称。
(3) 内容导向型定义。以网络化制造的主要内容为导向进行概念界定, 如严隽琪 (2001) [3]认为, 网络化制造是以制造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及制造业的网络应用服务为主要内容, 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系统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
(4) 过程导向型定义。以网络化制造实现的过程为导向进行概念界定, 如国家科学技术部认为, 网络化制造是以敏捷制造为思想, 采用网络技术, 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灵活有效的企业动态联盟, 来实现资源高效重组的新模式。
(5) 其他相似性定义。1973年Harrington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CIM) ;20世纪80年代末美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里海大学共同提出了敏捷制造 (AM) ;1998年张曙提出了分散网络化制造 (DNM) ;2000年刘飞等提出了区域网络化制造 (RNM) ;2004年叶作亮等提出了制造网格 (MGrid) , 2008年Newman等研究了全球化制造 (GM) ;2010年李伯虎等提出了云制造 (CMfg)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几种定义虽然存在导向上的差异, 但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主要包括:1) 强调信息网络技术的重要作用, 即网络化制造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协调和运作, 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制造资源组织集成起来, 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2) 强调网络化制造的目的, 即缩短产品周期和减少研制费用, 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力和核心竞争力,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3) 网络化制造与技术进步、时代发展等相结合。
2.2 网络化制造的类型
网络化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 跨越企业间的空间差距, 实现信息、知识、资源等的共享,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推出高质量产品, 提高整个制造网络的竞争力, 表现为空间上的高效整合、性能上的迅速响应、结构上的高度开放和过程上的并行运作。网络化制造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复杂的网络化制造可能包含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表1所示。
3 网络化制造系统
网络化制造系统是研究网络化制造的基础, 确切的说, 实现网络化制造就意味着构建一个制造网络, 网络作为由节点与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体系, 至少包含两个实体, 这样的体系被抽象的称为为网络化制造系统, 而其中包含的实体则被称为网络化制造子系统。
3.1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内涵
Lee等 (2003) [4]从企业交互的角度对网络化制造系统进行了阐述, 认为网络化制造系统是为地理分散的用户提供企业信息和知识交互的平台, 不仅要对分散不均的企业制造系统进行集成, 同时也要对网络中的各种工作流、信息流等进行重新设计。
范玉顺等 (2004) [5]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对网络化制造系统进行了定义, 认为网络化制造系统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需求, 并且指出根据企业需求和应用的不同, 其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形态和功能也不尽相同, 但其本质都是基于网络。
Wang等 (2005) [6]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对网络化制造系统进行了分析, 认为网络化制造系统是由作为节点的企业和企业间的供求关系链路相互交织形成的动态系统, 提出建立一个混合式Petri Net网络模型来描述动态的网络化制造系统。
Raj等 (2010) [7]从系统特征的角度对网络化制造系统进行了研究, 认为网络化制造系统就是以灵活性和快速性为特征的制造系统, 并对采用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困境以及实施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网络化制造系统是研究和实行网络化制造的基础, 上述概念虽然存在一定差异性, 但基本上是从三个方面对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内涵进行理解, 一是注重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结构;二是注重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特征;三是注重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功能。网络化制造系统就是在相应技术支持下, 基于信息网络来实现企业的交互与共享。
3.2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结构
网络化制造系统作为实现网络化制造的载体和单元, 一般从客户需求开始, 以满足客户需求结束, 包含客户、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和各种业务网络系统三个主要部分, 实质上是一个产品信息的“制造”过程, 即从产品信息的收集到最终产品信息的物质表现, 制造管理 (包括协同管理、运作管理等) 贯穿于网络化制造系统运行的始终,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复杂多样的客户需求推进了网络化制造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为满足客户需求, 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知识共享, 通过有效的与其他网络化制造系统合作, 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网络化制造系统的资源交换是创造价值的基础, 网络化制造就是通过对网络化制造系统内的现有资源和从其他网络化制造系统得到的资源进行整合、共同创造价值而实现的。
4 网络化制造的研究现状
基于网络化制造的研究文献国外大约出现在1993年, 而国内大约出现在1995年, 此后关于网络化制造的研究文献不断增加, 并且形成了丰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为网络化制造的研究及其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 理论框架方面
陈新等 (2003) [8]在分析网络化制造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 对网络化制造类型进行了划分, 构建了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层次结构, 并对其运行管理策略和运行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周航滨等 (2003) [9]通过分析信息集成协议, 对跨企业网络化集成的相关理论及基本框架等进行了研究;Kuehnle (2007) [10]通过假设分析, 从信息通讯技术的角度对制造业的未来范式和发展轨迹进行了预测, 尤其是在网络化制造对社会的影响这一方面, 为制造业及其研究做出贡献;宋豫川等 (2009) [11]提出了一种网络化制造平台的集群模式, 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 构建了网络化制造平台集群的结构框架, 使迅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成为可能。
4.2 关键技术方面
陈新等 (2001) [12]对网络化制造中的制造链模型、多边协商、异地监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杨海成等 (2004) [13]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迅速展开, 网络化制造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 详细阐述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同时也对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罗乐等 (2009) [14]通过对产品协同开发过程进行的严格语义定义、程序结构构建和流程运算, 建立了面向产品协同开发的主体设计模型, 并建立了多主体仿真系统;张晓东等 (2010) [15]在多Agent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品开发过程的多主体仿真模型, 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的多主体仿真系统, 并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4.3 资源集成方面
赵小惠等 (2002) [16]对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与传统制造资源集成进行了比较分析, 通过从宏观角度对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进行的层次研究, 提出了制造企业资源集成的层次框架, 并对制造资源集成进行了宏观数学建模;范玉顺等 (2002) [17]提出了需要通过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来实现先进网络化制造模式, 并设计了满足企业整合需求的集成支持系统;Jackson (2011) [18]通过回顾整理文献, 分析研究了信息系统支持和推进交互记忆系统的因素, 并将信息管理功能集成到交互记忆系统程序模型中, 实现信息集成管理;刘骄剑等 (2013) [19]通过建立网络化制造过程的知识集成模型, 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化制造过程的知识集成及推送方法。
4.4 管理配置方面
张智勇等 (2002) [20]对网络化制造系统中的资源快速集成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分散的网络化制造系统资源的快速集成, 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合同网协商策略, 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下网络化制造系统任务的动态配置管理;Ktenidis等 (2004) [21]通过网络化制造的支撑环境, 摆脱其距离、时间等因素限制, 促进合作伙伴进行产品的协同开发与制造, 实现管理配置;徐青青等 (2006) [22]对物流网络资源进行了分析, 强调了物流网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并从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服务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实现的瓶颈问题和配置策略;Blettner (2011) [23]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下资源配置的差别, 对通过改变资源分配和管理定位来应对企业的外部冲击进行了阐述, 并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例, 证明了实现管理配置的优越性。
5 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制造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支柱产业, 而网络化制造作为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模式, 在网络经济下产生, 并且随着全球制造网络化的不断加深而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网络化制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1 网络化制造的模式转化
普遍认为把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国外引进的设备和不太在乎的环境成本等加在一起就是中国制造业, 其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并且利润较低, 因此提倡产业升级, 向服务业转型。但是,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 是其他经济的基础, 若制造业逐渐减退, 那么虚拟经济则很难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影响到就业等社会问题, 因此, 要建立先进发达的制造业模式, 实现网络化制造向网络化制造服务的转变。此时, 网络化制造不再是简单的为了产品而进行的资源整合, 为了生产而进行的异地协作, 而是为了发现客户需求而进行的针对性服务,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的主动性生产, 上下游一体化, 企业边界变得模糊, 网络化制造不再是简单的制造网络, 而是通过跨行业边际和跨业务竞争来创造服务价值, 实现品牌效应, 完成产业升级。
5.2 网络化制造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单指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的创新, 改进现有生产流程或服务方式也是技术创新, 同样的产品, 其生产成本更低、制造质量更好, 这和技术关系不大, 因此, 网络化制造的技术创新不再单单强调先进的制造技术, 更要注重制造本身, 网络化制造实质上也是网络化制造的技术创新。其实, 网络化制造向网络化创造的转变, 就在于网络化制造本身, 不能再将其看作简单的组装加工, 而是要通过制造本身来创造高附加值, 尤其是对技术含量较高和应用服务性较强的产品, 会留给制造商更高的利润空间, 因为从产品的设计、成型到大规模生产, 需要精益合理的生产流程和完善系统的产品服务, 由于制造商独特的生产流程和服务方式使客户的实验室产品变成大众消费品成为可能, 并且迅速的成为可能, 这就是其独特优势和高附加值所在, 这也就是网络化制造的技术创新, 因此, 网络化制造的技术创新会向具有更高附加价值的高端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服务方式上进行发展。
5.3 网络化制造的社区价值
所谓社区价值是指在社区信用体系下通过人与人互动产生的价值, 是关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客户是社区价值的核心。企业出于自身考虑, 把客户进行划分, 建立具有共同需求、共同价值观的圈子, 并且用客户吸引客户, 使圈子不断扩大, 此时, 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是一点对多点, 而是客户之间的多点对多点, 在制造网络中形成一种隐性网状契约。网络化资源的价值在于有多少人使用, 而企业的价值在于有多少资源可供使用, 网络化制造的社区价值在于这两方面, 同时会把每个个体的价值放大, 大量聚集的个体拥有超过个体能量的群体智慧, 从而整体形成一种裂变式的价值, 此时, 网络化制造的社区成为利润区。因此, 企业业务不再简单的是产品和服务, 更多的是建立自己的社区, 通过社区活动, 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互动和信任的共同体, 并且可以重建自身的权力网络, 这样的隐性组织会使企业在透明化时代获得新的社会资本和价值。
5.4 网络化制造的大数据时代
网络化制造的大数据时代, 就是指生产、制造、消费等行为在大规模产生、记录、分享、挖掘、分析、解读数据的时代, 其核心是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变革, 海量数据通过对比汇总, 利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挖掘出其中的隐性关系, 经过反馈而被使用, 云计算使得大数据时代真正成为可能, 此时, 网络化制造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数据的竞争。在信息特权和信息霸权消失的透明时代, 数据比客户更了解自己, 更知道自身的需求, 拥有客户需求就拥有了别人想要却没有的资源, 这是继土地、资本、人力之后一种新的蕴含巨大能量的资本。因此, 网络化制造在把多个独立单元联合成遵守共同法则的组织外, 每个单元的独立性关键则在于其能否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客户显性需求后的隐性需求挖掘出来, 并针对这些隐形需求提供优质、超乎预期的服务, 这将是利润价值的来源。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 总结并提出网络化制造的相关定义及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框架, 并对网络化制造的类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划分, 着重从模式转化、技术创新、社区价值、大数据时代四个方面对网络化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并指出挖掘客户需求将是网络化制造模式升级的关键。
主题框架 篇3
1.教师心声: (1) 我的学校体育生活; (2) 走进名师;我与书的故事。2.教育策略。3.点子下载:器械上保护学生的技巧;或选择跳箱内容的依据、方法与技巧 (可以从不同学段, 或男、女生等角度进行思考、阐述) 。4.点点新意:上好武术基本功的方法和策略。5.聚焦大课间: (1) 大课间活动中班级自主活动介绍 (侧重于内容、形式和组织方法的介绍) ; (2) 大课间开展的经验介绍。6.特色展示: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经验介绍, 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方法、内容的介绍。7.博客在线:各期评出的优秀博文;“草根争鸣”内容总结, 教师观点 (多角度) 摘登。8.回音壁:品评2010年1月~10月《中国学校体育》各期刊发的文章。
2011年第2期:最佳投稿日期 (2010年11月21日~12月20日)
1.教师心声: (1) 我的学校体育生活; (2) 走进名师;我与名师的故事。2.教育策略。3.点子下载:中长跑教材搭配方法;或选择跨拦训练内容的依据、方法与技巧。4.点点新意:上好武术基本功串联的方法和策略。5.聚焦大课间: (1) 大课间活动场地安排介绍; (2) 大课间开展的经验介绍。6.特色展示:同上。7.博客在线:同上。8.回音壁:品评2010年1月~11月《中国学校体育》各期刊发的文章。
2011年第3期:最佳投稿日期 (2010年12月21日~1月20日)
1.教师心声: (1) 我的学校体育生活; (2) 走进名师;我与专家的故事。2.教育策略。3.点子下载:游泳教材搭配方法;或选择车内胎进行训练的依据、方法与技巧。4.点点新意:上好武术套路的方法和策略。5.聚焦大课间: (1) 大课间活动进退场安排介绍; (2) 大课间开展的经验介绍。6.特色展示:同上。7.博客在线:同上。8.回音壁:品评2010年1月~12月《中国学校体育》各期刊发的文章。
各栏目要求:
1.教师心声:
以教师真实的想法及情感故事为主。
注意:“教师心声”分为两个部分, 您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撰写。第一部分“我的学校体育生活”, 要求围绕“教书育人”的故事展开, 可以是对教学、训练、裁判、读书、写作、生活、兼职等方面的记录, 也可以是您与学生、领导、家人、同行等人之间故事的回忆。第二部分, 您需要在给定命题的限定下进行撰稿。 (1) 强教必先强师。2011年第一季度, “教师心声”栏目将目光锁定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之上。走进名师, 探寻名师的成长历程, 以此解读成就一名优秀教师需要哪些品质、素养、能力、机遇等。文章重在记录名师的奋斗历程, 从细节处彰显名师的教育理念及人生观、价值观, 给广大体育工作者以启示。 (2) 读书不仅在于拓宽视野、丰富底蕴, 甚至能改变人生轨迹。有此经历的教师可将“我与书的故事”说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名师、专家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 有时, 通过一次培训、一次讲座、一次谈话便有幸与他们结缘, 并由此有了某种依靠或是力量。写下你与他们的故事, 让更多的同行认识到积极主动地结识名师与专家, 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2.教育策略:
以在教学与训练中可以体现教师教育智慧的故事为主, 以案例形式表述为佳 (可以针对教育、教学、训练、比赛、管理等各个方面展开) 。
3.点子下载:
以教师在教学、训练与管理中的创新思路、方法、技巧, 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主。
4.点点新意:
上好武术课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撰稿提示:可以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有限场地的规划与利用、 (有限) 器材的利用等角度展开思考和撰写。
5.聚焦大课间:
(1) 要有针对性, 结合优秀大课间的效果, 以开展与管理的思路和活动的组织、班级练习方法和场地安排为主, 针对实例可配相应的活动照片; (2) 以组织、开展大课间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摸索出的规律、要遵循的原则为主的借鉴性强的文章
6.特色展示。
可以从建设特色学校、开发学校特色项目的思路、管理经验、开发方法、特色项目的开展方法等角度阐述。
7.博客在线:
采自《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论坛中的优秀文章, 及每月定期讨论话题的总结;并分为“精彩博文”和“草根争鸣”两个栏目 (注:各期“精彩博文”名单详见本刊博客, “草根争鸣”讨论主题详见本刊博客圈) 。
8.回音壁:
以广大读者对本刊各期内容的欣赏、评价, 以及针对具体文章的理论思想与实践方法所撰写的读后感, 所提出的自己的思考、建议、实践方法为主。
投稿要求:
1.投稿标题中要包含投稿期数、栏目名称、文章题目等信息, 例如“2011年第1期一线话题 (教师心声) :走进名师”, 这将有助于稿件及时得到审理。
主题框架 篇4
(主题:让体育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享受)
2008年第7期:最佳投稿期 (2008年5月10日-2008年5月25日)
1.“一点心声”:我与残疾学生的故事;2.“点击课改”:教学热点问题研讨;3.校本课程:校本培训;4.“点子下载”:教育策略案例;5.“点子中标”:队列队形教学的有效方法;6.点点新意 (球类) :篮球;7.阳光操场
2008年第8期:最佳投稿期 (2008年5月26日-2008年6月20日)
1. 我当班主任的故事;2.教学热点问题研讨;3.校本培训;4.教育策略案例;5.队列队形的花样有效编排;6.足球;7.阳光操场
2008年第9期:最佳投稿期 (2008年6月21日-2008年7月20日)
1. 我与班主任的故事;2.教学热点问题研讨;3.校本课程的开发;4.教育策略案例;5.学生裁判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法;6.排球;7.阳光操场
2008年第10期:最佳投稿期 (2008年7月21日-2008年8月20日)
1. 我与家人的故事;2.教学热点问题研讨;3.校本课程的开发;4.教育策略案例;5.学生做游戏的热情调动方法;6.羽毛球;7.阳光操场
2008年第11期:最佳投稿期 (2008年8月21日-2008年9月20日)
1.我带学生训练的故事;2.教学热点问题研讨;3.校本教研;4.教育策略案例;5.中长跑兴趣教学有效方法;6.乒乓球;7.阳光操场
2008年第12期:最佳投稿期 (2008年9月21日-2008年10月20日)
1.我成为名师的故事;2.教学热点问题研讨;3.校本教研;4.教育策略案例;5.课堂教学机智的发挥方法;6.民族传统球类;7.阳光操场
说明:
1.各个小栏目稿件的相关要求:
“一点心声”:以教师自己的真实情感故事为主;
“点击课改”:以亲自经历或看到的课例所产生的感想, 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为主;
“校本课程”:以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具体实例为主;
“点子下载”:以教师在教学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为主, 以案例形式表述为佳;
“点子中标”:以具体的运用方法介绍为主。
“点点新意”: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 以技术动作形成规律为依据、教学效果明显的实用型技巧为主。有条件的作者请配数码照片。
“阳光操场”:以提高学生体质为目标, 以活动开展如活动计划、活动策划、以运动会的创新做法、以具体的比赛与练习方法介绍、以围绕中考体育考试的一些典型做法、以教师在教学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等为主。
2. 请大家围绕主题, 按表中的时间段投稿, 稿件上方注明姓名、地区、单位全称、邮编、常用联系电话和第一作者的身份证号码, 一律采用网上采编系统ht t p://211.151.93.227投稿, 请在标题上注明“一线话题”栏目。因本栏目是按时段集中审稿, 所有稿件都回复“延期”, 如您同意, 请务必不要点击“同意延期”, 否则会造成重复投稿;如您不同意, 可发电邮到zgxxty_lb@vip.163.com栏目组信箱, 我们可帮您撤稿。每期录用的稿件, 在《中国学校体育》网上主页上公布, 话题已过期没有录用的稿件, 可自行处理。
3. 有关咨询事宜, 欢迎您登录h t t p://zgxt.chinajournal.net.cn《中国学校体育》网上主页, 在“交流园地”栏目中发表您的意见或建议;还可打电话:010-66093855或发信至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8号院上地科技大厦4号楼602杂志社[邮编:100085]与栏目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