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黄瓜

2024-11-26

苦味黄瓜(共5篇)

苦味黄瓜 篇1

我国黄瓜的种植面积十分广阔。黄瓜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畸形瓜和苦味瓜, 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产量, 降低了黄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 把握好黄瓜生长不同时期的温度、湿度和肥水供应, 就基本上能够杜绝畸形黄瓜的发生。

1 畸形黄瓜的防治

1.1 弓形瓜的防治

弓形瓜是一种瓜型弯曲, 形似弯弓的畸形黄瓜 (图1) 。弓形瓜是瓜条在生长过程中, 因为受到机械阻碍或者高温影响而产生的畸形瓜。根据弓形瓜的产生原因, 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治。

1.1.1理顺瓜条, 消除阻碍在黄瓜的生长中, 要经常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瓜架、吊绳、茎蔓阻挡黄瓜的生长, 要及时理顺瓜条, 清除阻碍物, 使黄瓜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垂直向下生长。如果发现瓜秧下部结的黄瓜将有接触地面的可能时, 可以用吊绳把瓜秧稍微向上吊一些, 使瓜条在生长中不触地, 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机械阻碍而产生弯瓜。

1.1.2适当控温, 防止高温黄瓜是典型的喜温蔬菜, 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2℃, 当棚室内的温度高于35℃时, 黄瓜就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失调, 造成弯瓜, 因此, 当棚温达到35℃以上时, 要及时打开通风孔, 为棚室通风降温。

1.1.3纠正弯瓜, 减少损失在黄瓜生长过程中, 当发现有弯瓜出现时, 如果能够及时进行纠正, 也可以减少损失。具体的方法:在弯瓜形成的中早期, 用吊绳拴上一块小石头, 吊在弯瓜的下部, 在石头的重力作用下, 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 就可以把弯瓜吊直。

1.2 钩子瓜的防治

钩子瓜是一种黄瓜的瓜条弯曲成半圆以上的畸形瓜 (图2) 。钩子瓜的发生, 大多是因为干旱和缺少肥料。

1.2.1加强肥水管理由于黄瓜的生长量比较大, 因此, 在黄瓜的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一般在采收根瓜后, 每5 d就要浇1次水, 防止植株缺水, 黄瓜的栽培中施肥量也比较大, 在结瓜盛期每7~10 d就要追肥1次, 可以施用尿素150 kg/hm2, 一般在严格的肥水管理条件下, 很少会出现钩子瓜。

1.2.2钩子瓜纠正在钩子瓜出现早期采用一定的补救措施, 就可以纠正钩子瓜的畸形。由于钩子瓜是由瓜条的生长速度过快造成的, 因此, 可以采用减缓瓜条生长速度的方法纠正钩子瓜。具体方法:用一根牙签扎在钩子瓜的瓜蔓上, 这样可以减少植株对瓜体的营养供给, 从而减缓了黄瓜的生长速度。然后, 为黄瓜浇一次水, 过几天瓜条就可以伸直了, 这时候再把牙签拔出, 黄瓜仍然能够正常生长。

1.3 尖嘴瓜的防治

尖嘴瓜是一种瓜条尖端变细, 形成尖嘴的畸形黄瓜 (图3) 。尖嘴瓜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授粉不完全, 以及黄瓜生长早期施肥不足。

1.3.1加强授粉尖嘴瓜形成的一个原因是, 有一部分雌花没有受粉, 果实中不能形成种子, 造成果实尖端营养不良。因此, 在黄瓜开花期要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 具体措施是加强人工授粉, 使黄瓜的雌花授粉完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在黄瓜开花期引入蜜蜂, 利用蜜蜂加强授粉工作, 可以大大减少尖嘴瓜的形成。

1.3.2重施底肥, 加强早期施肥黄瓜生长早期, 如果氮肥供应不充足, 就会使植株的茎蔓生长细弱, 在黄瓜结瓜期细弱的瓜蔓不能为瓜条输送充足的营养就可能产生尖嘴瓜。因此, 在进行黄瓜种植时一定要施入充足的底肥, 一般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中可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10 5000~15 0000kg/hm2。另外, 在黄瓜定植后可以追施尿素, 施用量是300~375 kg/hm2, 可以增加植株早期的营养供应。

1.4 黄瓜大肚瓜的防治

大肚瓜是黄瓜的瓜条先端或中部极度膨大的畸形瓜 (图4) 。形成大肚瓜的原因主要是肥料供应不平衡和浇水不合理。

1.4.1平衡施肥当黄瓜的植株缺少钾肥或者氮肥过量就有可能产生大肚瓜。解决的方法:在黄瓜的坐瓜后期不用或少用氮肥, 必要时增施钾肥, 一般在植株叶片上喷施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 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1.4.2合理浇水黄瓜开始坐瓜后, 如果前期缺水, 后期供水过多, 也会造成大肚瓜。解决的方法:进行科学浇水, 一般在黄瓜的坐瓜期可以每5 d浇1次水, 使黄瓜可以均衡地吸收水分,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大肚瓜的产生。

1.5 蜂腰瓜的防治

蜂腰瓜是黄瓜的瓜条两端膨大, 中间变细的一种畸形瓜 (图5) 。形成蜂腰瓜的主要原因有植株衰弱、水分供应不足, 以及施肥量不足。

1.5.1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黄瓜苗期管理不良会产生瘦弱苗, 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从而增加产生蜂腰瓜的几率。培育壮苗的主要措施:1选择优质的黄瓜种子;2施足底肥;3在黄瓜苗期要严格控制温度, 白天25~30℃, 夜间10~20℃;4保证黄瓜苗期有充足的肥水供应。在黄瓜栽培管理过程中, 只要做好上面所说的苗期管理工作, 就能够预防蜂腰瓜发生。

1.5.2肥水供应不足黄瓜是喜肥水作物, 在植株生长期, 如果肥水供应不充足, 植株长势不良, 在结瓜期就容易产生蜂腰瓜。黄瓜的肥水管理, 一是在黄瓜定植后, 要浇一次缓苗水, 这次浇水要浇足、浇透, 才有利于缓苗。二是在黄瓜坐瓜期, 除了每5~6 d浇1次水外, 还要每隔7~10 d追1次磷酸二氢钾, 用量为150 kg/hm2磷酸二氢钾。

1.6 黄瓜佬的防治

黄瓜佬指的是黄瓜瓜条生长成小香瓜似的畸形瓜 (图6) 。黄瓜佬的形成是由于植株中下部的两性花发育而成的。避免形成两性花的措施:在黄瓜育苗时, 适量补充磷肥, 一般可以喷施1 500倍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可以基本上杜绝黄瓜佬的产生。

2 苦味黄瓜的预防

苦味黄瓜 (图7) 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针对苦味黄瓜 的产生原因, 可以采取相应的 措施进行预防。

2.1 选用优质杂交的黄瓜种子

苦味黄瓜的形成受黄瓜品种的遗传因子控制。在目前现有的黄瓜品种当中, 绝对没有苦味素的黄瓜品种是很少的, 只不过是有的品种产生苦味素相对比较少, 食用时感觉不到苦味而已, 因此, 在选择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品种时, 要考虑选择既适合保护地栽培, 又要苦味小的品种。

2.2 合理施肥

冬春茬黄瓜要增施磷钾肥、少用氮肥, 可以在黄瓜结瓜期每5~7 d根外追施0.3%磷酸二氢钾1次。

引起黄瓜苦味瓜的一个原因是栽培中氮肥使用过量, 磷、钾肥使用不足, 即与施肥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 在黄瓜栽培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平衡施肥。如果偏施氮肥, 而磷钾肥不足, 就会造成黄瓜植株徒长, 坐果不整齐, 从而导致侧枝、终枝上长出的黄瓜容易出现苦味儿。

一般情况下, 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上遵循5∶2∶6的比例原则, 因此, 要求在黄瓜苗期的时候,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防止植株徒长。随着植株的生长, 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 等到黄瓜开花结果时候, 再加强氮肥的供应。另外, 再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来增加养分。

2.3 适时浇水

由于黄瓜根系入土比较浅, 不能吸收深层水分, 因此要求耕层有充足的水分。同时, 黄瓜的叶片大而薄, 蒸发量大, 则要求保护地空气湿度大, 以减少蒸发。在黄瓜生产上, 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特点, 及时供给生育所需要的水分, 以保持植株组织的膨压、植株体温的稳定及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浇水应该做到少量多次, 水温不能过低, 尽量采用恒温水或者膜下小水暗灌技术, 严防因植株体内水分的亏缺而间接影响酯酶的分解, 以避免黄瓜苦味素的形成。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定植后蹲苗不能过度, 否则根瓜容易变苦。

2.4 防止损伤根系

种植过程中, 如在移栽、搭架绑蔓以及中耕除草的时候, 伤到根系, 黄瓜伤根后就会造成植株代谢不平衡, 很容易产生苦味素, 从而导致黄瓜出现苦味瓜。因此, 实施护根育苗, 防止定植时散坨伤根, 深耕土壤防止伤根过重。

2.5 合理控制室温

冬季应该把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30℃。低温、高温会导致黄瓜苦味瓜的增加。在黄瓜生长期间, 如果地温低于13℃, 植株的根系生理活动将会受到明显的阻碍和抑制, 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会大大降低, 从而造成植株缺少养分和水分, 就很容易形成苦味瓜。而地温在30℃以上持续时间比较长, 特别是超过35℃, 致使叶片同化功能减弱, 光合产物消耗过多或营养失调, 黄瓜也会出现苦味。因此, 在生产中应该注意黄瓜大棚冬春季节尤其是晚上的采暖和保温, 通常采用黄瓜定植覆土盖膜、聚氯乙烯无滴膜扣棚、夜间盖草苫子等技术;当光照过强, 棚温过高的时候, 应该注意采用遮阳网或者用水浇灌喷洒等措施, 以调节好温度, 避开黄瓜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2.6 保证光照时间

冬季增加光照, 要经常清洁棚膜, 增加大棚内的透光率, 及时揭盖草帘子, 保持充足的光照。

3 结语

畸形黄瓜和苦味黄瓜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进行防治的时候, 必须找出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还要按照黄瓜各生长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

摘要:畸形黄瓜和苦味黄瓜严重影响黄瓜果实的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总结了黄瓜种植过程中易出现的弓形瓜、钩子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黄瓜佬等畸形黄瓜以及苦味黄瓜的防治措施, 旨在为我国黄瓜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畸形黄瓜,苦味黄瓜,防治

黄瓜苦味防治技术 篇2

1 精心选种

在黄瓜将要成熟时, 取表皮层部分品尝, 一定要选择苦味物质含量极低的优良品种留种。一般叶色深绿的品种比叶色浅的品种更易发生苦味瓜。因此, 在栽培上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选择苦味稍轻、抗逆性较强的优良黄瓜品种种植, 如津杂2号、津杂4号、津春3号、津优2号、长春密刺、津研4号等。

2 合理施肥

在生产上要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肥不足, 特别是氮肥过量造成植株徒长, 坐瓜不整齐时, 在侧枝、弱枝上结出的瓜易出现苦味。在开花结果期应平衡施肥, 氮、磷、钾比例为5∶2∶6, 同时应配合根外追肥。在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各喷1次稀土微肥, 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提高含糖量1~2个百分点。在盛花期和盛果期用尿素7.5kg/hm2, 对水2 250kg拌匀后喷施, 不仅能增加黄瓜产量, 还能改善黄瓜品质, 尤其是甜脆度明显提高。在黄瓜花期前后喷2~3次新型分裂抗生素通微1号, 能使黄瓜增产25%以上, 提高坐果率30%左右, 提高含糖量1%~2%, 而且还能改善黄瓜品质。氮肥过多或磷、钾肥过少时, 就会使植株生长失去平衡, 不仅坐果不好, 而且还会增加苦味, 黄瓜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总量不大, 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甚至比谷类作物还低, 但它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的速度却较快。黄瓜对有机肥很敏感, 增施有机肥对黄瓜增产有明显的效果。在黄瓜的生产过程中追施化肥是必要的, 但务必要注意到黄瓜幼苗对土壤肥料浓度是十分敏感的, 施肥过量会造成“烧根”, 以至死苗。

3 科学灌水

浇水次数少、每次浇水量大会使水分供应不平衡, 黄瓜也易产生苦味。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 水温不可过低, 严防因植株体内水分的亏缺而间接影响酯酶分解, 以避免黄瓜苦味素的形成并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特别应注意的是, 定植后蹲苗不应过度, 否则根瓜易苦。待50%根瓜坐住, 结束蹲苗开始浇催瓜水, 每摘完1次瓜浇1次水, 浇水的原则为膜下浇, 隔行浇, 小水勤浇, 不大水漫灌, 并看天、看地、看作物, 根据实际情况浇水, 浇水时要以水带肥。尿素和二铵每次施225kg/hm2, 有条件的加硫酸钾或草木灰75kg/hm2撒在水沟内。在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较少的情况下, 植株会产生生理性干旱, 黄瓜就会产生更多的苦味素。另外, 黄瓜根系入土较浅, 不能吸收深层水分, 同时黄瓜个大且皮薄, 蒸腾量大, 故要求空气湿度大, 以减少蒸发。因此, 应合理灌水, 在高温天气用灌水来调节小气候的湿度, 并保持土壤耕层中有充足的水分。

4 避免低温或高温

当气温或地温低于13℃时, 细胞渗透性降低, 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 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抑, 这时黄瓜就会产生较多的苦味素;另外, 当棚温高于30℃, 且持续时间长, 致使叶片同化功能减弱, 光合产物消耗过多或营养失调, 黄瓜也会出现苦味。因此, 应尽量增加温棚设施的增温保温性能, 尤其是晚上的采暖和保温, 通常采用黄瓜定植覆土盖膜、聚氯乙烯无滴膜扣棚、大棚四周挖防寒沟等技术;棚温过高时, 应注意采用遮阳网或用水浇灌喷洒等措施, 调节好温度, 避开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5 合理密植

定植过密, 满架后植株繁茂相互遮荫, 光照不良, 遇阴雨天, 会导致黄瓜苦味加重, 病害加重, 产量未达到高峰就回落下来, 难以实现丰产丰收。温室黄瓜的栽培密度一般为5.55~6.30万株/hm2。采用早期密植后期稀植的栽培方法。按宽行60cm、窄行40cm、株距25cm挖穴栽苗, 边栽边浇水边封穴口, 并覆盖地膜。

6 避免光照不足与中耕伤根

日光照射可影响黄瓜苦味的形成。春季低温寡照时期, 特别是连续阴天, 黄瓜的根系受伤或活动受到障碍时, 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少, 光合作用减弱, 干物质积累少, 瓜条生长缓慢, 往往在根系和下部瓜中会积累更多的苦味素。光照过强, 棚温过高时, 应注意采用遮阳网或用水浇灌喷洒等措施, 以调节好温度, 避开黄瓜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采用防尘、防老化的聚氯乙烯无滴膜, 并注意及时插架、绑蔓和摘心, 以达增光增温、提高坐瓜率与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减少苦味瓜发生的目的。在分苗、铲耥、土壤过旱时易伤根, 使黄瓜苦味加重, 起苗时应尽量少伤根, 分苗应用塑料营养钵或纸口袋, 栽培应尽量采用垄作地膜覆盖栽培。若不扣地膜, 铲地时应前期稍深, 后期稍浅, 苗眼处稍浅, 离苗远处稍深。早春为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发育, 经常进行深中耕, 中耕伤根较多, 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减退、植株营养状况不良, 造成黄瓜品质下降, 使黄瓜苦味增加。

7 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止大棚黄瓜苦味七招 篇3

尽量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 因为叶色深绿的黄瓜, 其苦味素含量较高, 应选择叶色较浅的品种。

2、控制适温

当气温或地温低于13℃时, 细胞渗透性降低, 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 黄瓜易出现苦味;大棚温度高于30℃且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黄瓜发苦。因此要尽量增强保护设施的增温保温性能, 应控制适温22℃左右, 避开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3、少施氮肥

氮肥促使叶色浓绿, 应少施。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施厩肥时不要混杂鸡粪, 因鸡粪含氮量高, 易使黄瓜味变苦。

4、平衡施肥

黄瓜开花结果期应平衡施肥, 氨、磷、钾比例为5∶2∶6, 同时应配合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稀土微肥, 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各喷1次;叶面喷施尿素溶液, 在盛花期和盛果期每亩用尿素500g对水150kg搅匀后喷施;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 在黄瓜花期前后喷2~3次细胞分裂素。

5、灌溉磁水

在水泵出口处安装磁化器, 使灌溉水磁化。磁化水浇灌能阻止苦味素在瓜条里积淀, 避免苦味产生。

6、棚内熏烟

在幼苗2~3片真叶时, 棚内放淡烟 (燃烧稻草、秸秆等) , 密闭2~3昼夜, 可使雌花增多, 多结壮瓜, 减少苦味素积淀。

7、防止伤根

我国黄瓜苦味的研究进展 篇4

近年来生产上为延长黄瓜的供应时间, 保护地栽培发展迅猛, 随之而来黄瓜果实苦味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相关方面详细的研究起步较晚, 直到2000年以后, 才有理论研究的相关报道, 并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实验室, 涉及领域狭窄。为此, 概述我国黄瓜苦味的研究进展, 希能为后续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1 黄瓜苦味产生的原因

我国对黄瓜苦味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生产中黄瓜栽培出现苦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上。综合多个生产研究报道, 引起黄瓜出现苦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3,4]。

1.1 品种遗传

黄瓜苦味的产生首先是品种原因, 是遗传因素所致, 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 其表达载体是一种苦味物质——苦味素 (共有14种) 。黄瓜植株中的苦味素主要为B和C, 它存在于黄瓜的各个部位。一般在黄瓜的果梗肩部居多, 先端较少。从现有黄瓜品种资源来看, 除部分水果黄瓜品种外, 各部分均不含苦味素的黄瓜品种很少, 只是存在表达部位和量的差异。

1.2 环境条件

1.2.1 温度

极端温度 (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 均可引起黄瓜的苦味产生。在早春栽培时, 若着果期地温低于12℃, 且持续时间较长, 或结果期温度高于32℃ (特别是超过35℃) , 均会造成苦味黄瓜的产生。

1.2.2 光照

定植密度过大、棚室栽培下遮盖物遮阴时间过长、连续阴雨天等, 均可造成光照不足, 有利于苦味素形成。

1.2.3 水分

黄瓜对水分的要求规律是“前控、中足、后少”。但在根瓜产生前, 如过分控水, 造成土壤干旱, 则瓜的苦味就会很明显。

1.2.4 肥料

为增加产量, 生产中氮肥施用过多, 磷钾肥及微肥不足, 会加重苦味素的形成, 黄瓜易产生苦味。

2 抑制黄瓜苦味的对策

黄瓜的品种、种植的生态条件、植株的营养状况、生活力的强弱等均影响黄瓜苦味的发生。在外界条件较恶劣时, 苦味素更易形成与积累, 因此在栽培上应保证黄瓜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平衡进行, 可预防或减少苦味的发生。

2.1 选择优势品种

选择无苦味、苦味轻的黄瓜品种, 从根源上杜绝苦味的发生。从黄瓜叶色上看, 应选择叶色稍浅的品种, 而深绿色叶片的品种苦味素含量较高[5]。

2.2 合理施肥

在生产上要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肥不足情况的发生。在开花结果期应平衡施肥, 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 必要时也可采用叶面施肥的办法补充养分[6]。

2.2.1 叶面喷施多元素微肥

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叶面喷施多元素微肥各1次, 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提高糖分1~2个百分点。

2.2.2 叶面喷施尿素液

在盛花期和盛果期1 hm2用尿素7.5 kg对水2250 kg搅匀后喷施, 不仅能增加黄瓜产量, 还能改善黄瓜品质, 尤其是甜脆度明显提高。

2.2.3 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

在黄瓜花期前后喷2~3次新型分裂抗生素通微一号, 能使黄瓜增产25%以上, 提高着果率30%左右, 提高含糖量1~2个百分点, 改善黄瓜品质。

2.3 调控温湿度

保证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均处于适宜的温、湿度下, 避免土壤水分忽多忽少, 在冬季注意保温, 夏季适时遮荫降温。

2.4 合理调节光照

光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可降低苦味素的含量, 因而在黄瓜种植中, 应该合理密植, 增大受光面积。在温室中种植黄瓜时, 为增强光照, 可在棚内张挂铝聚酯反光幕, 也可及时更换透光性差的旧薄膜, 采用防尘、防老化的聚氯乙烯无滴膜, 并注意及时插架、绑蔓和摘心, 以达增光增温, 提高坐瓜率和产量, 增强抗病能力和减少黄瓜苦味的目的[7]。

3 黄瓜苦味性状的遗传研究

黄瓜苦味遗传规律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很晚。顾兴芳等[8]利用3种不同苦味类型的纯合材料, 通过对其亲本、F1和F2分离后代的观察, 对黄瓜苦味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显示:控制黄瓜植株营养器官苦与不苦的基因Bi和bi在后代表现为独立遗传, 不受控制果实苦味基因Bt的影响, 纯合基因型bibi对Bt存在隐性上位作用;当为杂合状态Bibi时, 即使控制果实苦味的基因Bt不存在, 果实也会出现苦味, 但苦的程度较含Bt基因的轻, 出现苦味瓜的比例也低。

4 黄瓜苦味相关基因的研究

黄瓜苦味的遗传机理较为复杂。目前, 报道的控制苦味的基因有Bt/bt、Bt-2/bt-2、Bi/bi、Bi-2/bi-2四对。在发现无苦味素黄瓜植株突变体以前, 所有黄瓜材料植株中都含有苦味素。为寻找完全无苦味的黄瓜材料, 国内外均针对几对苦味基因展开了研究工作。

4.1 黄瓜苦味基因Bi的研究

在我国首先开展的是关于营养体苦味基因 (Bi) 的研究。2003年, 国艳梅[9]采用AFLP技术, 建立了与黄瓜苦味基因Bi/bi紧密连锁的DNA遗传标记, 找到了2个有效引物, 分别是:E-AT+M-CTC (简称E4M6) 和E-TA+M-CTA (简称E5M5) , 为苗期准确筛选完全无苦味素的黄瓜材料提供便捷途径。

随之而来研究逐步深入。池秀蓉[10]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 将256对以往试验证明对黄瓜较为适用的AFLP选择性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发现Eoc RI-TG和Mesl-GCT两个有特异条带的引物组合, 最后将其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 该标记命名为SC87。马永硕对黄瓜营养体苦味基因Bi进行了克隆与功能解析[11], 找到了黄瓜营养体苦味基因Bi的候选基因Csa680, 并采用异源表达系统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充分验证了此基因即为Bi基因。

4.2 黄瓜苦味基因Bt的研究

果实苦味是影响黄瓜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 世界各国黄瓜育种家都十分重视黄瓜无苦味果实的选育工作。已有报道表明控制黄瓜果实苦味的基因为Bt和Bt-2两个, 且表现为单基因显性独立遗传。关于果实苦味基因的研究, 我国起步更晚, 最早的报道见于2006年顾兴芳的研究[12], 该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获得了与黄瓜果实苦味Bt基因连锁的2个显性AFLP标记:E23M66-101和E25M65-213, 在DNA分子水平上鉴定了黄瓜材料的苦味。

随后, 张圣平完成了Bt基因的初步定位[13], 并进行了与黄瓜果实苦味Bt基因紧密连锁的插入缺失 (Indel) 标记筛选[14], 得到与Bt基因连锁距离为0.8c M的Indel标记Bt-In Del-1, 验证分析表明, 该标记检测的正确率达到94.8%。

5 调控苦味基因转录因子的研究

关于黄瓜苦味基因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为了进一步从调控的角度揭示黄瓜苦味形成的分子机制, 张慧敏等[15]进行了调控Bi表达的转录因子的寻找, 为后续黄瓜叶片苦味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打基础。该研究最终找到了Cs ERF转录因子, 属于AP2/ERF家族, 其可能为黄瓜中次生代谢物响应环境 (干旱、冷诱导等) 条件变化的一种诱导型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6 小结

苦味黄瓜 篇5

1 形成原因

1.1 畸形瓜

一是弯瓜。弯瓜是瓜条生长时不能伸直造成的, 植株生长旺盛时少, 生长后期植株老化时多。形成原因:绑蔓、支架阻碍了黄瓜正常垂直生长, 根瓜由于距地面近尤其易出现弯瓜;光照、温度、水分管理不当造成光合产物不足或输送受到抑制而出现弯瓜;定植时根受损伤, 浇水不透, 又未跟上缓苗水, 故缓苗前期易发生;阴天骤晴、养分缺乏、高温干旱、结瓜前不缺水、结瓜后期缺水等, 花发育不佳导致子房弯曲, 幼瓜随之弯曲。二是尖头瓜。黄瓜为单性结实弱的品种, 故一旦开花期雌花未受精, 则难以形成种子, 营养物质不会向果实运输, 造成其尖端营养不良, 而形成尖头瓜;植株生长早期和果实膨大后期肥水供应不足, 植株生长势弱, 茎杆纤细而坚韧, 果实发育不良, 也会产生尖头瓜。三是大肚瓜。黄瓜雌花受精不完全, 仅瓜的先端产生种子, 导致出现特别肥大的先端果肉, 呈大肚瓜头;后期田间管理若放松, 植株生长变弱或者土壤缺钾、氮肥过量, 都容易形成大肚瓜。四是细腰瓜。细腰瓜瓜条中部极细, 若被纵切可见变细部分龟裂的果肉, 空心、整果发脆。棚内水肥供应不良, 果实内同化物质累积不匀;高温干旱持续, 导致生长变弱, 极易出现细腰瓜;缺硼或感染黑星病, 也会形成细腰瓜。

1.2 苦味瓜

黄瓜中的葫芦碱易引起苦味, 一般果梗和果肩部最容易出现, 其决定于品种的遗传特征, 一般叶色深绿的苦味素多, 苦味瓜多;同时也受到栽培条件的影响, 偏施氮肥、缺乏磷钾肥, 结果期缺钾肥而氮肥过量, 导致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受到影响, 微量元素及钙镁缺乏, 造成了生理障碍, 形成苦味瓜;长期低于13℃的地温, 干燥盐度过高的土壤, 均会导致根系发育不全, 从而使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被抑制;持续30℃以上的棚室高温, 或过高夜温, 引发碳水化合物大量被消耗, 却很少被积累, 造成植株营养失调、大量消耗, 从而形成苦味瓜;定植密度过大, 光照不足, 减弱了光合作用, 累积的干物质变少, 苦味会加重。

2 防治措施

2.1 畸形瓜

一是弯瓜。尽量保证温度稳定在13~30℃, 湿度稳定, 防止发生生理性干旱[2,3]。一旦天气高温高湿, 用牙签扎瓜条弯曲部位的黄瓜蔓, 再浇1遍水, 翌日瓜条即可伸直, 此时再拔出牙签, 黄瓜将会正常生长。黄瓜坐瓜期, 除去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外物, 使其正常伸长。为避免发生弯瓜, 可于黄瓜开花前3 d涂抹0.01%~0.10%的2, 4-D, 以开花当天处理最佳。二是尖头瓜。宜选择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 结果期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注意小水勤浇。黄瓜开花期通过放蜂、人工授粉改善授粉条件, 并施含氮量高的尿素等肥料, 确保矿质营养充足运达果实, 从而有效减少尖头瓜。三是大肚瓜。生长期做到均衡供水, 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避免过度干旱或大水漫灌;创造良好的开花授粉条件, 采用人工授粉和棚内放蜂措施;植株钾肥缺乏且氮肥过量时, 可施硝酸钾、草木灰等防治, 尤其要确保钾肥供应充足, 或用0.3%磷酸二氢钾液喷施植株叶面, 维持植株旺盛的植株长势。四是细腰瓜。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注意养分平衡, 特别是坐果期肥水供应充足, 防止偏施某一元素, 增施有机肥;补施硼肥30~45 kg/hm2, 或叶面喷0.1%~0.2%硼砂[4];也可在开花初期采用0.05%~0.10%2, 4-D激素喷雾, 促进瓜果长直。

2.2 苦味瓜

种植黄瓜应提倡:一是科学密植, 大小垄行。一般宽行80 cm, 窄行60 cm, 株距30 cm, 宜定植6万株/hm2左右。二是合理施肥。幼苗期控制氮肥用量, 避免植株徒长, 随植株不断生长, 适当增加氮肥用量, 开花结果期, 加大氮肥供应量。按5∶2∶6的比例适量施用氮磷钾肥, 同时配合根外追肥。三是控制温度。温度控制在13~30℃, 避免黄瓜苦味增加, 尽量人工调节好温度;在黄瓜花期和盛果期采用根外追施、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糖氮液 (尿素1.5 kg/hm2、红糖3.0 kg/hm2、米醋2.25 kg/hm2对水225 kg) 。不仅能增加黄瓜产量, 还能改善黄瓜品质, 明显提高其甜脆度。

参考文献

[1]刘勇勇.“春马铃薯、黄瓜、秋马铃薯”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1) :48-49.

[2]武秀梅, 李玉芬, 史军, 等.温室黄瓜栽培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3) :122.

[3]田斐, 樊治成, 盛金.低温下黄瓜花粉生活力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3) :57-59.

上一篇:实施检验下一篇:对甲醇合成工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