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精选12篇)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1
本系统采用B/S结构, 利用ASP技术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如交互式的动态网页, 包括使用HTML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 上传与下载等。以Windows 2003为网络操作系统平台构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
1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设计思想。
(1) 实用性:要为网上教育提供方便。 (2) 操作简单:本系统应适用于不同水平的使用者, 同时系统不应太复杂和烦琐, 因此要求系统的操作尽可能简单易行。
1.2《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功能模块。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有以下模块组成:课程资源管理、教学活动管理、个人空间管理和系统功能管理, 如图1所示。1.2.1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讲义、电子教案、视频课件等, 教师将相关的内容上传到网上, 供学生浏览、下载。同时还包括与课程相关的公告、通知等信息, 每日一贴、与课程相关的文章等。1.2.2教学活动管理。课程作业管理:根据计算机作业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可自动批改的原则, 建立五种课程作业模式:章节作业、实验报告、综合作业、章节自测和综合训练。其中章节作业和章节自测是选择题形式, 学生做完后自动出成绩;实验报告是填空题形式, 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 在文本框中填入内容, 然后提交, 老师进行批改, 批改后可作为考试的内容;综合作业:作业类型包括汉子录入、Windows文件操作、Word排版、Excel制表、Powerpoint制作, 是操作题形式;综合训练以大作业的形式为主, 实现课程作业的发布、课程作业的提交、批改等功能。课程答疑:应用非在线答疑的模式,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课程论坛, 形式上采用文字形式, 要求对于学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参与的讨论全部需要经过审核才可发布。考试管理:包括题库管理、试题组卷、学生考试、教师判卷、试卷分析等功能。1.2.3个人空间管理。学生个人空间:包括个人的资料、网站短信、网站收藏、个人文件、学习笔记等;教师个人空间:包括教师简介、网站短信、网站收藏、个人文件、教研活动、班级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审核回答问题等。1.2.4系统功能。任课教师管理、课程资料管理、课程题库管理、考试设置、考试管理等。
1.3 功能设计。
1.3.1学生用户的主要功能。 (1) 浏览、下载课程资源。在进入《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后, 不需要登录即可浏览该课程的资源。如课程学习、课程作业、课程公告、课程已回答的问题等。 (2) 系统登录。系统为每个学生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为该学生的学号。 (3) 学生个人空间:个人资料管理、我的问题、我的短信、我的收藏、我的文件、学习笔记等。 (4) 课程作业的提交、查看。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五种作业:章节作业、章节自测、实验报告、综合作业、综合训练, 每个学生能够在课程作业系统中看到布置的作业列表、自己作业的提交情况及教师对作业的批阅情况。 (5) 课程考试。1.3.2教师用户的主要功能。 (1) 系统登录。 (2) 学生管理。教师登录系统后, 能够在教师空间页面看到自己本学期所教班级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班级进入, 并对其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 (3) 回答并审核问题。系统为教师提供回答问题和审核学生论坛的功能。每个教师优先回答所带班级的学生问题, 并对学生参与课程论坛所发的帖子进行审核。 (4) 批改作业。 (5) 教师个人空间:个人资料管理、教学日志、我的短信、我的收藏、我的文件等。1.3.3管理员的主要功能。 (1) 系统登录。 (2) 课程资源维护。 (3) 教师信息维护。 (4) 题库维护。 (5) 系统维护。 (6) 考试设置和考试管理。
2 数据库的设计
本系统使用SQL Server 2000做为数据库, 主要包括:管理员教师表、学生表、学生班级表、选择题库表、填空题库表、综合作业题库表、选择作业总表、选择作业明细表、填空作业总表、填空作业明细表、综合作业总表、综合作业明细表、考试设置表、学生考试总表、学生考试明细表、课程资源表、课程公告表、每日一帖等。
3 技术难点:无组件大文件上传的实现
在该网络教学平台中大文件的上传是必不可少的, 像教学资料中教师的课件、教师讲义等一般都有5M以上, 而做为B/S模式的教学平台, 其提供的一些命令无法实现这些文件的上传, 现在有一些好的组件可以轻松实现, 例:ASPUPLOAD就是一个优秀的上传组件, 但这些组件很多是收费的, 而且在系统安装以及使用上有一些不便, 通过对各种组件的介绍以及ASP上传文件实现的方法的研究, 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并且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得以广泛的使用。除了在上传教学资源使用, 而且可以在学生提交综合作业、综合训练大作业时使用。下面是其实现的部分ASP代码。
通过以上代码不但实现单个大文件的上传, 而且也实现了多个大文件的上传。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模式及技术手段,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校园网的通用网络教学平台, 该教学平台不但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还提供强大的后台维护系统轻松实现教学网站的建设, 使得不需要专业的网络知识就可以很快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宣小平.ASP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2
摘要:基于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内容,该文首先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案例,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097-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但是因为全国各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开设存在差异,所以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良莠不齐。同时,学生在中学和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一般重视操作而轻视理论,多数高校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部分常用计算机软件,但是对于重要的理论知识却是知之甚少。基于以上问题,高校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操作与理论的高度统一,便成为了他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1.1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
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指的是构建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为网络教学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必要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诸如国际教育开源软件Moodle、sakai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教育开源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等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教育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系列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在全国超过300所高校当中投入使用。
1.2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高校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展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大量的信息存储空间与多样化交流方式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极强的信息存储能力,教师可以上传大量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下载和使用。同时,在网络平台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站内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交流,便于学生和老师开展对该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合理使用以上功能,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2)学生的学习组织安排更加自由化
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不会受到时间因素、地域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学习自测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3)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发放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为学生进行针对性作业布置等,同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自带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课时选择情况、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情况、日常作业成绩、所学习的知识章节、自测成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方便的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并由此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难点,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4)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专业需求、学习水平开展分批次的教学活动。科学运用自主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独立探究学习,并对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按照课程安排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教师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实验和网络教学的系统化整合。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2.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例谈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需要参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师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选择性。
2.1专题材料的提供
除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当中所要求的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等方面的要求之外,教师还必须要按照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自身专业有关联性的教学材料。对于每个专题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软件、教程、自测、练习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整体浏览相关材料,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帮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设计任务作业
上文讲到,高校新生因为在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作业或任务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有层次性。比如教师在作业的安排上,可以分成基础作业、拓展作业两种层次。其中,基础作业涵盖绝大多数知识点,并且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合理的结合。该类型作业主要是让班级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性计算机理论有深入的认识,作业安排量适中;拓展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征所布置的开放性作业。
在教学阶段,以医学院校为例,教师根据医学专业的特征,选择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涉及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计算?C的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可能需要针对病例开展数据分析处理,所以在针对Excel的操作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素材进行演示,如公式的应用,数据图表化处理、数据分析等进行多次演练和讲解。
又如在针对Flash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MRI扫描图、心脏循环系统、红细胞运动以及膝跳反射等医学常见生理现象动画的制作,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使用Flash的有关理论与技巧。
教师在针对学生Dreamweaver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案例“健康从心开始”网页的制作作为考试内容。就学生对网站的日常维护、超链接的使用、网页的制作、视频材料的添加、?W页的布局设计等方面对学生开展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能够独立制作出一个主题网站。教师在全班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凭借网络平台观察学生的网页制作情况,并及时记录学生在此次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一次检测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将计算机课程和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在自己所学习的技能专业当中,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巧。
2.3组织开展专题讨论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互动性和交流性强的特征,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就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发起讨论和交流,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这一优势,能够有效处理当前高校课堂当中所普遍存在的大班级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被严重压缩的问题。
2.4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成果检测
在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针对考试部分的设计工作效果始终不是很好,对考试内容的设计基本上都是对知识点的考试,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职业有所帮助。而是用网络平台这一媒介,便能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过程中有效融合学生自身专业,让教师为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的量身定做。这样不但有效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了考察,而且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对自己今后职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考试一般要求学生必须要规定的时间当中在课堂内完成,按照学生的整体操作状况进行评分,让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
2.5成果展示评价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网络教学平台还有一个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统计。因此,教师可以充分使用这一功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肯定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并要求学生对作品开展互评。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3
【摘 要】分析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带动和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上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字】应用技术大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191-02
近年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数量每年都是几何式高速增长,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许多毕业的学生除在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行业和机关外,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的需求。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平台设备陈旧落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网络设备在使用两三年后,就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不少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从购买到使用的时间很长,甚至还没有真正使用在教学上就已经在技术和应用方面落后了。以这样的实验平台培养的学生容易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模拟实验平台替代真实的网络工作环境现象严重
不少高校为了减少设备投入,往往简单的使用模拟软件开发仿真实验环境给学生学习,这样就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的网络工作环境。同时模拟软件开发的实验环境在功能上还无法达到真实设备的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里的许多重要的原理,复杂的功能都无法在模拟实验平台上完成学习。同时过多地使用模拟实验环境,使得学生远离计算机网络的真实运行环境,会造成学生的真实网络工程经验的缺失。
(三)实验内容跟不上社会的需求
不少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基础本来就参差不齐,如果实验平台的实验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必然会让许多学生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从而会使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毫无兴趣。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思路
(一)设计符合实践教学所需的真实计算机网络环境
使学生在网络实践时由原来只在某一个实验室开展,变成同时在多个实验室进行。因此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原有的计算机类实验室以及校园网络中心在教学功能上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根据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需要的真实网络实验环境。
(二)使用VMWare虚拟技术搭建虚拟网络实验平台
虚拟化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在计算机网络里目前主要使用网络设备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盘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四种。VMWare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在主系统的平台中,如同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可以进行自由切换,并且任何一个操作系统用户皆能进行虚拟分区、配置等相关虚拟化操作,同时又不影响实际硬盘里存储的数据,用户甚至可以通过网卡、网络设备将几台虚拟机连接为一个局域网。正因如此,充分利用VMWare虚拟技术搭建的实验平台非常适合学习和测试。
(三)利用Packet Tracer软件,建设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实验平台
在实验平台中,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网络模拟环境。学生可以在可视化的仿真界面和灵活方便的配置直接使用拖曳方法组建网络拓扑,并能查看数据包在经过计算机网络时被相关软硬件处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能观察并了解整个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对网络运行各种参数、细节进行重复或再现,从而使学生更直观高效地学习相关网络技术。
(四)建立实践过程和效果并重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的。这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包括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之间互评。重视课程实践过程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每个实践环节都加以重视,而不是只重视课程终结性评价,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学习课程上。经过课程的考、评、鉴结合的测评手段,促使学生学习相关课程达到预期效果。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实验资源库的建设
(一)校企共建实验内容
专业教学内容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而往往很多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跟不上社会的要求,如何解决“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这个问题,就必须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校内与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深度融合的教育平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多层次深度的校企合作,学校获取到社会需求什么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合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平台,让学生真正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学了有何用处”,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使合作双方有双赢的局面。经过校企深度的合作,双方之间都能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各有所需,从而解决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方面的矛盾,大大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建设教学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网络设计、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合理地引导学生参加教学实验内容建设,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二来可以掌握哪些学生对哪些技术更感兴趣,从而适当地调整教学实验内容,让人才培养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三)建立共享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平台
目前计算机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移动智能手机在学生当中已经普及,专业教学资源和实验平台不应该只在专业实验室才能使用。因此,要充分使用现有的网络和手中的移动电子设备,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把需要课外才能更好完成的实验任务或者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到教学资源平台上,这样在开放的网络下,学生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没有差异的享受相同的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为学生提供辅导、解答、批改等课外教学工作,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的具体步骤
(一)前期调研
向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里举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的兄弟院校学习,学习他们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调研情况,编写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报告。
(二)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到企事业单位调研,掌握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分析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在进入社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通过分析结果来指导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平台建设,搭建什么样的网络环境,构建在课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技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对课程内容设计、实验平台搭建、仿真实验开发及实验效果评价制度等提出具体要求。
(四)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主要完成课程内容的设计、实验平台的搭建、仿真实验的开发及学习评价制度的建立。
(五)总结整改阶段
总结整改阶段主要对本课题相关任务进行检查、修改、完善,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平台搭建。
【参考文献】
[1]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
[2]罗红.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得以全面推进。目前在我国各层次教育中,网络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然而,根据我们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的调查研究,目前高职学院在网络教育方面还存在如下急需解决的问题。(1)教育信息化程度低;(2)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稀缺;(3)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4)自主学习资源不足;(5)缺乏教学活动设计(6)缺少评价与反馈。
计算机应用作为我院的重点专业,是培养现代化实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之路,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制高点,以研究带动应用,在应用中促进新的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促进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实现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基于上述背景,在我院承担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开发》项目支撑下,开展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的目标为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特点,研究传统课堂教学不可实现的需求,开发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教学平台,探索出有效的网络教学方法和模式,形成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为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由网络教学平台软件系统和网络课程开发和实践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3、网络教学平台软件系统开发
3.1 网络教学平台软件系统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软件系统由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实时多媒体教学/会议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等三个子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3.2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通用的基于W e b的信息上传、管理、下载、显示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提供Web界面,可以实现专栏动态创建,专栏内提供树型文件目录结构文件管理框架,支持普通文件目录、文本文件目录、超链文件目录的动态创建与删除,支持文件的上传、浏览、下载、删除;支持目录属性的修改,进一步提供用户注册管理,实现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用户级别控制用户对系统功能的使用及对系统各种信息的访问处理。使用该系统,网络内容提供者可以对内容进行维护,实现自我设计、组织、分布内容的功能,确保内容更新快速,减少中间环节。
3.3 多媒体教学/会议系统
该系统采用组播技术以减少网络流量,确保系统运行流畅。系统主要功能有:文字交流、语音交流、白板绘画、同步浏览、屏幕及幻灯片的发送与接收。该系统可以作为控件嵌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增强平台的实时交互能力。
3.4 试题管理及考试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来存储试题,进行试卷生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知识点重点,试卷在考试前自动生成。试题库适用对象分为老师和学生两大部分,老师可以浏览试题、录入试题、题库导入及导出、试卷生成。学生可以向老师推荐题目,可以进行课程测试。
上述各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做到界面友好、清晰、直观、操作简便、功能丰富,帮助信息全面,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方便。
4.网络平台课程开发与实践系统
网络平台课程开发与实践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网络课程实施方案突出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特色,针对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合理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课程开设实施方案,根据各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子系统用于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电子教案,建立充实课程的相关案例。网络教学虚拟教室和实验室子系统用于创建课程的虚拟教室和实验室,集成信息化教学和实验的各个功能、各种方法。基于网络平台课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已有评价方法的分析,根据教育评价理论,利用计算机技术统计、量化评价结果,实施评价活动,形成一种综合的评价平台,该平台将建立在一个资源库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学院网络教学的发展特点,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先进的教育教学评价理论,更适合评价网络课程,规范高职网络课程的建设。
5、结束语
本文以《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为依托,在调查研究和现实需求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了适用于高职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已成功地在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旭.高校网络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18-119.
[2]罗清,罗宇.网络应用系统服务器集群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7):37-40.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5
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开展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云文市﹝2009﹞16号文件精神,县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及使用自查汇报。提高网吧监管能力,有效利用当代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浏览不健康信息等现象,明确各项管理需求,通过监管平台的建设对网吧实施日常监督和管理。
为切实做好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市场股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二是组织动员到位。及时召集全县所有网吧业主召开了工作动员会议,认真传达省市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工作汇报《县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及使用自查汇报》。三是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人员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在全县范围内指导网吧场所安装了监管平台软件,8月底我县21家网吧计算机都安装了监管软件,并实现与省、市监管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四是建立台帐制度。坚持每天对监管平台进行1-2次查看,根据情况复制监控记录,对监控不到或者擅自断开的及时通过电话询问情况,并建立了请假制度,明确各网吧业主在对经营场所进行装修、计算机升级、调试等必须写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实施;对营业期间停电及时通过电话请假;五是通过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监管,并适时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违法行为,做到整治一次规范一项,整治一次规范一行,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目前我县的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对网吧上网经营情况进行了全程监督,逐步规范了我县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秩序。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常停电给我县的监管工作带来了监控难度,影响了展示率和在线率;二是经营业主服务水平不高,法律、法规意识不强,时间观念淡薄,影响了展示率和在线率;三是违规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6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108-01
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理论的不断涌现和更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已普遍建立,网络教学的优势已逐渐显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因此,教师如何能够合理地开发、设计、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并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一、 搭建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师讲授、讨论、作业、实验、考试和教材六大要素。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时间吸收老师讲授的内容;并且教师过多的讲授势必限制了学生自我实践的空间,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知识,而很难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教学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统计、分析、预测和管理,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进行协作学习以及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所以考虑将网络环境引入到教学当中去,从而形成“课堂讲授+网络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有益补充和拓展。
应用型高校计算机课程本身就要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而案例教学恰恰能够将实践环境最自然地引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教师通过一个个贴近实际办公的综合案例,将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教师受到教学课时、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影响,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很有限。借助于网络平台,使传统信息存储状态和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教育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网络知识负载能力巨大,除了利用网络存储知识容量,还可以随时把最新的知识补充进去。可以说网上教学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文本、图形、视频、音频等多种类型的素材,也可以将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课件与学生分享。教师可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外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满足那些想多学知识的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计算机学科来说,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只依赖课堂时间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远程教学功能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选择浏览不同的教学视频,既可以达到课后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补充。
三、 建立多种形式网络教学互动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互动只存在于教学课堂上,多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学生对这种一成不变的问答方式早已厌倦,所以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很难调动学生自我思考的学习积极性。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将教学互动的形式更多元化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教学互动。教师借助课程论坛、教学微博、邮件系统与学生建立非面对面的互动,使教师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及时回答学生疑问;学生通过网站论坛交流讨论、作品互赏、分享成果进行生生互动,构建协作学习平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通过在线测评、学习日记、实验指导等进行人机互动,使计算机、网络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课堂内外的学习问题得以解决,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沟通增加,感情加深,进而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四、 开展网络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1. 开展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实践
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能很好地解决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学用脱离的问题。而网络教学平台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理想平台。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我们首先展示案例并分析案例中的问题,然后围绕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阅读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基本理论,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学习到了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而快捷地完成知识答疑、经验交流以及分享心得等。以我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例,在交流模块中提供了课程论坛、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博客等多种交流方式。交流模块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自自行组建讨论组进行问题讨论。这种交流方式让同学之间即有相互竞争,又有相互合作。学生之间相互比一比,学习好的得到一种成就感,获得学习的动力。差一点的产生了压力,去改进自己的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追求更高的进步。学生在竞争过程中,胜不骄,败不馁,他们在品尝到来之不易的成功之后,往往会投入更多精力,向更高的成功目标迈进。学生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学习中的亲密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而且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强信念。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7
1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存储方式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要处理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可分为2大类:非数值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 使用二进制表示数据, 二进制数既可以表示汉字, 也可以表示字符或数量值以及其他内容。由于代表的数据不同, 二进制数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存储实际上就是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 (bit) , 主要是由数字1和0组成的, 数据的下一单位是字节 (byte) , 简写为“B”, 一个字节是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的。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中, 基本的单位是字节。由此可见, 对信息进行解释需要使用字节。1个整数占2个字节, 1个汉字国际码占2个字节, 1个ASCII码占1个字节。字长值必须是1个字中包含的二进制的位数。因此, 由于计算机的不同, 也会具有不同的字长。常用的字长有64位、32位、16位和8位。如果1台计算机用16个二进制表示1个字, 则该计算机的字长为16位, 该计算机就是16位机。要对计算机的性能进行衡量, 字长是一个良好的标准,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 则说明其性能越好。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主要用来存储数据信息, 包括光盘、软盘、硬盘和内存。在这些存储设备中, 仍然是以字节为单位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存放的。每个计算机的内存容量都不同, 这是由计算机系统配置的主存总字节数决定的。使用MB和KB两个度量单位对内容容量进行计算, 同时, 计算机还具备外存容量, 即光盘、软盘和硬盘, 其用GB、MB作为度量单位对外存容量进行计算。目前, 高档微型计算机的外存容量已经达到了几十吉字节。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 信息数据的数量越来越多, 整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人工记录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 比如错误率较高、效率较低等, 且还会占用较大的数据空间、信息数据容易被丢失或损坏, 不利于数据的更新。因此, 需要对传统的数据管理进行有效改进, 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存储技术不仅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备份和录入平台, 还能使信息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计算机存储技术不仅能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录入, 还能对数据进行逻辑管理。因此,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3 计算机存储技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存储技术已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得到了应用, 企业利用计算机存储技术进行内部管理, 主要是对员工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管理, 从而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 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 对计算机存储技术也有着不同的需求, 导致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计算机存储技术能有效管理企业的员工信息和内部信息, 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因此, 在设计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时, 绝大多数都采用E-R模型的形式。
在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 E-R模型非常重要, 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这是因E-R模型能准确分析用户的需求。通过分析E-R模型, 能对不同的需求进行表格分离, 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的需求点。在计算机的存储技术开发中, 普遍运用了E-R模型, 这是因为E-R模型能有效进行实体之间的联系, 并具有关系集和属性, 进而形成严格的结构逻辑关系, 最终可连接不同实体的附属关系, 使E-R模型更加完整。可用椭圆形表示E-R模型中的属性, 用菱形块表明关系, 用矩形框表示实体。
图1是某中学向社会招聘教师的E-R模型。在该模型中, 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即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实体关系为“1-N”, 学校可以同时向社会招聘多名教师。
4 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设计过程
4.1 设计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需求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需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阶段, 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技术的基础设计和开发阶段。这是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先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 才能保障后续的设计和开发不偏离正确的轨迹。因此, 在进行需求设计分析时, 要正确地整理用户的需求, 并对用户需求中的每一个具体需求和细节进行完善, 从而使设计出的信息技术存储平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用户的要求。
4.2 具体设计和开发过程
在需求设计中主要是对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此时, 用户需求尚处于模拟阶段。所谓“模拟阶段”是指这些需求还没有具体的定义。在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设计中, 程序设计人员需要最终定义这些抽象的概念, 并解析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定这些需求之间的关系。此外, 存储平台的概念理解和设计非常重要,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归纳和总结用户的整体需求, 对具体的模型进行抽象比较。
同时,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应用和开发流程中的其他环节有:计算机存储技术的维护、物理实现和逻辑设计等。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中, 这些流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开发和应用计算机存储技术
在计算机存储技术的每个设计阶段, 都具有不同的核心内容。在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开发过程中, 计算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存储功能。计算机的存储技术比较简单, 主要是使用录入界面录入数据, 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存储。在数据存储的过程中, 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后才能存储。
在计算机存储技术的使用中, 完成数据的录入后, 还要注意存储录入的数据。在使用计算机存储技术进行存储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汇总, 并进行相应的备份。在整个计算机存储技术中, 数据的存储功能发挥了核心作用。如果数据的存储功能出现问题, 则整个计算机存储系统将难以正常运行。在计算机中,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避免信息泄露, 一般都将存储的文件设置为不可读。因此, 在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存储中, 要对管理员的权限和个人信息进行设置, 从而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避免数据信息丢失, 进而对企业和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6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 产生了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信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必须重视计算机存储技术, 通过计算机存储技术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在计算机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 要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设计概念逻辑, 从而使计算机存储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人员应积极创新、不断努力, 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储平台的开发和利用, 从而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白凤娈.浙江中控ECS-700DCS与All Link数采终端数据采集的设计与实现[J].河北企业, 2013 (02) .
[2]郑迎凤, 李莺.网络计算机存储技术加密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设计与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3 (01) .
[3]孙晓伟, 毕晓清, 吴洪越.基于DOM和VBA的Word文档数据交互式抽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 (02) .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8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判断人才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准之一。因此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教育网络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教育资源能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优秀资源的共享可以大大推动教学资源的提高。因此教育资源的建设必然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丰富的资源, 也就无法构建起理想的教学环境, 而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 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水平。
2.网络教学平台模式的设计方案
2.1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实现网络化教学, 首先必须有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 所以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的必备条件。首先, 支撑教学和学习的平台软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而这种资源更需要优化和加以建设。其次, 对资源的分析和组识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 网络教学平台要便于教师和学习者动态维护、管理和使用资源。
基于上述思考, 就一门课程来讲, 我们将资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告发布平台。
发布课程的安排信息和教学通知。
2.教材
教材应该包括两类:一是纸质教材, 二是电子教材。纸介质教材应是整门课程内容的核心, 即主教材。主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包括符合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信息的载体, 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主教材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进行组织, 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突出学科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体现以基本理论为主以及支持学生终生学习的教育思想。
电子教材应包含教师用书和学生的实验指导书。教师用书用来支持教师教学, 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实验指导书用来支持教学实践。电子教材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更新, 其内容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时调整和更新。再考虑到学生的经济状况, 将电子教案放到网上供学生下载使用。总之, 电子教材应以加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 强调学生的能力素质, 体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
3.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是为教师在多功能教室进行课堂教学服务的课件, 也可以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在制作电子教案时, 要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按教材的知识单元进行组织, 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 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
4.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是可以单独运行的教学软件, 在内容上主要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仿真等多种媒体技术展示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学习难点和重点, 拓宽纸介质教材的知识, 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主要目的, 一是辅助教师实现教学, 二是辅助学生自学, 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5.在线测试系统
在线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学生平时的练习。学生可以利用在线测试系统进行自我测评, 以检验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运行平时测验, 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 以调整教学策略。
6.素材库
素材库是根据教学资源按照其知识点框架来组织建设的。在素材库中对每一个知识点提供各种媒体素材, 如资源说明、历史资料、知识点文本叙述、案例教学、动画演示、图片展示、所属知识点等相关资料。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方便教师组织教案、学生按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 以及数字化学习素材的统一管理、查询和浏览。
2.2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技术
教学平台采用了先进的J2EE技术, 基于MVC模式对系统数据的组织进行有效优化, 功能结构更趋于于合理。基于XML文件的功能数据描述, 系统功能组织更加合理, 而且更有利于扩充和维护。特别是系统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结合起来, 便于系统的维护。基于XML建模有很多的优势, 最明显的优势是:
(1) 数据描述的一致性。Web应用程序一般都要求信息呈现的形式要多样, 内容要丰富, 功能的切换要灵活。这就要求在数据的表示和功能结构的组织上寻找更有利的方法。XML为数据描述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不但简单易读而且可以标注各种文字、图像甚至二进制文件, 只要有XML处理工具就可以轻松读取并利用这些数据。
(2) 容易组织功能结构。在开发web应用软件时很在的困惑就是组织功能结构。为了方便学习者进入相关的知识内容或访问所需要的功能, 要设制超级链接和导航按钮。为此, 软件制作者要花费很多精力, 由于缺乏对组织机构的分析, 导致软件功能不够完善, 设计过分烦琐。利用XML设计web应用系统, 首先将着眼点放在组成要素上。其次由于处理XML文档的方法有很多, 很容易生成树形结构在内的各种导航。因此XML的软件便于组织功能结构和扩充功能。
2.3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从资源的角度设计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如下图所示:
3.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
大学计算机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其需要借助web开展教学。
(1) 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网络技术的应用等, 基于web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用网络学习网络",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认识, 有利于其操作技能的培养,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教学主要是在以局域网为主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多由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内容自行实践或练习。传统的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由于课时安排等原因, 前后间隔时间较长, 很容易造成学生一听就懂, 但一用就忘的现象。基于web的环境下具备针对性的数字化资源, 学生可以及时巩固知识。
(3) 学生数量众多造成课堂中老师很难兼顾个人, 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答疑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而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因此对课程的需求不同, 课堂讲授还必须按部就班, 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资源,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性地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
(4) 课程内容多课时较少, 课程不能完成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学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课时和课程内容的限制又没有时间开展课堂交流, 致使部分学生学习举不够高。不管会与不会都只能坐在那儿听, 没有选择的权利, 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水平较高的学生有点浪费时间, 水平较低的学生负担较重, 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 长久下去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小结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实际教学主要突出了三个转变:教学内容从单一纸质介质教材向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转变;教学模式从单一模式向混合模式的转变;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数字教学资源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计算机技术更新快和授课对象水平差异, 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培养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来讲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 教师要经常上网回答学生的问题, 数字资源要不断更新和维护。对学生而言, 首先要掌握上网的技术, 对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增加负担, 另外学生要花费一定的课余时间来浏览网络资源, 才能真正发挥数字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移芝, 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5。
[2].杨树林, 关于教学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7。
[3].肖晓飞, 基于Web的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7。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9
1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
网络化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学校具备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那么, 支撑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教学平台软件就是一种必须的资源, 而这种资源更需要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和建设。就一门课程来讲其需要具备公告发布平台、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在线测试系统和素材库六个方面的资源。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上, 其公告发布平台是对课程安排信息和教学通知进行发布;教材中的纸质教材作为主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 所讲解的内容以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主, 电子教材用来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 以体现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为主;电子教案为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课程服务的课件, 同时也可以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使用, 其设计要紧跟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组织和设计;网络课件一方面来辅助教师对教学的实现, 另一方面来辅助学生自学的实施, 其在内容的设计上要以文字、动画、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为展示的基础;在线测试系统可以用于学生日常的练习中, 以对教学的策略进行调整;素材库是从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来组织和建设的, 学生可以从中按照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
2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个系统, 其是在基于B/S模式的交互式系统中建立的, 其系统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此网络教学平台在角色上具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种类型。其中系统中的管理员主要是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系统管理, 其管理的内容包含着教学信息、学生信息、教学资源信息和试题库资源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由教师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 在这一网络平台上进行在线答疑、教学管理等, 而学生在首次登入此系统平台时, 其一项必须而又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要进入到分层次测试页面进行测试, 在测试完毕后, 系统就可以根据教师预先设定的分层测试页面和学生的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 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这一网络教学平台正常顺利的应用。在此网络教学平台中, 学生不仅可以在线进行学习, 还可以在线提交和测试作业, 在遇到问题时还可以和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 使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
3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施是在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建立学习模式——评价教学成果——提交成绩这五个步骤中逐步实施的[2]。首先, 每一位学生在进而学校后, 通过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分层测试, 此时系统会将学生的测试成绩存入到系统平台中的数据库中, 然后, 再根据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分层参数自动的分层。通过实践发现, 这一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和传统的上机分层测试相比较, 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力气, 还有效的提高了分层的效率, 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在分层工作完成后,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施可以针对学生的层次来实施不同的教学设计[3]。按照教学资源的难度可以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然后从教学平台中对每一个教学资源都作出相应的层次标记。那么, 学生在首次登入这一平台进行学习时, 系统平台就可以根据学生在测试后的层次指标来选择相应的层次教学内容。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等都有所不同, 此时系统可以将学习在学习中的不同表现都记录下来, 并根据这些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自动的调整, 这样就避免了班级是学生教学一层不变的弊端。
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建设的, 那么, 在其学习模式上不仅有协作的学习模式, 还具有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 教师可以在此平台上提供多个学生需要协作才可以解决的作业, 然后由学生在此平台中进行谈论和交流。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有所不同,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此时, 通过讨论和交流,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 以达到共同学习和协作的目的。在网络教学平台上, 教师作业的布置不是直接进行的, 而是通过布置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的问题来让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自主的学习。在完成报告后,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讨论和交流板块, 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总结, 而这一模式的实施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学生学习完成后,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 教师是根本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作出详细的记录的。但是, 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施, 在此平台中增加一个记录学生学习信息的板块, 这样就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基于此, 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对“教”和“学”评价系统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一模块的建设, 首先需要在平台中增加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板块, 将系统中教学资源的学习次数、学习进度、学习快慢等记录到访问系统中, 将其作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那么, 在期末学生总结和评价时, 就可以综合的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作出总结性和过程性的评价。
计算机基础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中自动提交成绩的实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成绩提交模块在与其对接后有效的实现成绩的自动提交。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好评价后, 系统根据学生考试和平时成绩可以自动的作出总体的评价, 并提交到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 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准确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撑, 还需要各方面的协作。而这种新教学方法的实施, 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只有对数字资源不断的更新和维护, 经常上网对学生的问题予以解答, 学生只有熟练的掌握网络技术, 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对网络资源进行浏览, 这样才能够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优势发挥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才能够使现代的教学体系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晓瑜.利用Blackboard构建“信息检索课”远程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图书与情报, 2009, (05) :67-68.
[2]伍丁红, 王茜.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公共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124-125.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10
关键词:Packet Tracer,VLAN,路由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类专业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然而近年来本专科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招生规模的扩大,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无法完全满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该文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平台,在公共计算机机房进行本专科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或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问题。
1 Packet Tracer简介
Packet Tracer是一款非常优秀的Cisco网络设备模拟软件,本是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开发,可以模拟CCNA的实验及部分CCNP的实验。由于Cisco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提供商,在网络设备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我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材中网络设备基本上以Cisco的设备为蓝本,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Packet Tracer提供的模拟网络设备及线缆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图,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
2 Packet Tracer构建实验平台
2.1 网络拓扑结构图及IP地址规划
这里,我们以VLAN划分及路由实验为例,演示通过Packet Tracer构建实验平台来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这个实验主要演示交换机VLAN划分以及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最终实现全网互通,即相同VLAN主机间能够相互通信,不同VLAN主机间也能够相互通信。在Packet Tracer中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中,交换机Switch0以太网0/1、0/2、0/3端口分别连接Multilayer Switch0以太网0/1端口、PC0、PC1,交换机Switch1以太网0/1、0/2、0/3端口分别连接Multilayer Switch0以太网0/2端口、PC2、PC3。四台主机的IP地址及所属VLAN规划如表1所示。
在Packet Tracer绘制的网络拓扑机构图中,双击主机图标,选择Desktop选项卡,双击IP Configuratioin图标进入主机IP地址配置界面。在这里可以对主机的IP地址等参数进行配置,PC0的IP地址配置如图2所示,其它主机按规划配置相应IP地址。
2.2 二层交换机VLAN划分
在Packet Tracer绘制的网络拓扑机构图中,双击交换机Switch0进入配置界面并进行配置。根据规划,新建VLAN 100、VLAN200,将0/1端口配置成trunk模式、将0/2端口划分给VLAN 100、0/3端口划分给VLAN 200。Switch1的配置与Switch0相同,配置如下:
2.3 三层交换机VLAN路由配置
在Packet Tracer绘制的网络拓扑机构图中,双击三层交换机Multilayer Switch0图标进入配置界面并进行配置。根据规划,新建VLAN100、VLAN200,将0/1和0/2端口配置成Trunk模式,进入相应的虚拟VLAN接口配置网关。配置如下:
2.4 网络连通性测试
最后,我们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PC0与PC2同属于VLAN 100,因此从PC0能够ping通PC2;PC3属于VLAN 200与PC0不在同一个VLAN,但由于我们在三层交换机上做了VLAN间的路由,因此从PC0也能够ping通PC2。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与实验预期结果相符,从而完成实验。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一个相对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演示通过Packet Tracer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平台,在公共计算机机房进行本专科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当然,使用Packet Tracer构建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平台并不能完成所有计算机网络实验,比如网线制作实验、网络安全相关实验、服务器配置相关实验等。因此,Packet Tracer构建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平台只是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一个补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在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容振邦.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3).
[2]吴刚.Cisco Packet Tracer在网络教学中的特殊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1(4).
[3]吴宇,郑华,何裕.基于Packet Tracer的仿真网络实训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11
关键词:网络教学 计算机技术基础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7-0076-02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后继学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后开设的另一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一般院校都采用“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或“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学生的第二门通识计算机课程。Visual FoxPro 6.0以其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一直以来被多数大专院校用于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
目前高校已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能够将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媒体引入计算机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信息量,也改变了传统的板书式的教学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然而,多媒体教学方式针对计算机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在某些方面仍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为多媒体教学过程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过程仍以听讲为主,多数时间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其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同一个班的学生接受能力不一,有些甚至差别较大,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再者,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节课的信息量往往较大,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消化。因此,需要探索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充分利用各学校的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不足,采用多种方式完成教学过程,也是势在必行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一个好的网络教学平台既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又要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师(管理员),应该能很容易地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并能方便地通过此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对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测试内容,并能方便地通过此平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互动与交流。在进行计算机技术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设计时,根据对该课程多年的教学积累,找出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的不足,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突出网络教学的优势和对传统教学的弥补,设计出符合网络教学模式的助学型网络教学平台,并以此为依据规划确定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网络教学平台共分9大功能模块,根据系统需求,系统中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1.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模块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试大纲、学习方法几个子模块。“课程简介”部分总体介绍了这门课的基本情况,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先修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模块为学生自学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提供依据;学习方法模块为学生学习本课程方法等给以指导,并提供该课程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目。
2.视频教学
“视频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模块)依据教学大纲,参阅了国内外最新的数本参考书,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视频教学文件。视频教学文件既可作为学生的复习教程,也可以为进度快的学生提供自学教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照顾到进度慢的学生也可以兼顾到进度快的学生,而且学生可以随时来到虚拟课堂进行学习。通过视频教学文件,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与巩固知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3.实例教学
“实例教学”模块将实例和知识点恰当地结合,做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综合例子,将一个阶段的知识点融合到例子中,便于学生将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能学以致用并提高对软件的综合应用水平。通过课件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对实例进行更新操作,新添加的例题将显示在最前面,便于学习者掌握最新例题。
4.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模块由若干个典型的实验组成。每个实验都有实验目的与要求、相关知识和实验步骤与内容,便于学习者根据实验向导自主进行实验。每个实验根据教学和知识点的连贯性进行设置,通过实验学生能将知识点贯穿起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5.练习测试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网络测试突破传统考试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通过对数千道题的精心筛选,有针对性地对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组织了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形成一个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的题库,用于学生进行练习、自测和考试。传统的测试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另外单从试卷上也很难体现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不能体现学生软件操作、设计程序的能力,还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且,计算机考试即使有上机试题,也很难保证考生的试题不一样,另外由于机房等原因不能保证所有的考生同时进行上机考试,不能保证试题的保密性和考试的公平性。而网上考试主观题和操作题都在网上进行,并且试题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每个考生的试题都不一样,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减少了作弊现象。如果是平时学生进行自我测试,登录测试系统后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试题数量、难度、题型和考试时间等信息的定制。测试(考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阅卷并给出正确答案、用户答案和用户每题得分、总分等信息,减少了教师批改试卷的工作量,也便于学习者进行自测。
6.工具箱
该模块收集了Visual FoxPro 6.0常用的命令和函数,并介绍了命令和函数的详细使用方法,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查阅。
7.作业上传,习题下载
除了在线测试外,系统还提供了一些习题、模拟试题,供学生下载。教师(管理员)可以通过课件管理模块对习题进行添加、删除等更新操作。学生可以将作业通过本模块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阅,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说明与答疑。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纸质作业方式,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答疑,学生都可以看到,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8.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模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为教师答疑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传统的答疑方式在高校比较难以开展,学习者可以将问题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网站,其他人可以对问题进行回复或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互动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可以跨越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学习与交流,教师还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员(教师)经过二次登录可以进入管理界面,可对论坛进行综合管理,如设置论坛的标题、删除帖子、封杀违规用户、发布论坛消息等等。
9.课程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实例教学”“习题下载”“练习测试”模块中的习题进行更新,也可以对“课程介绍”模块中的参考资料进行更新,该模块还可对用户进行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校园网的建立与使用,网络教学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学习平台下,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复习与答疑,进度快的学生可以往后面章节自学;学生通过测试模块还可以随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测试与检验,并且在此平台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与互动。构建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必需的,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是信息时代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凤梅.网络教学中的知识转化与知识创造[J].现代教育技术,2006(5).
[2]王玉珍.谈网络教学的功能及优势[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有了新的变化, 对学生的自学方法的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个重点内容。 在校园网的发展基础上为师生提供了丰富文化资源以及创造空间, 在教学时空层面也得到了有效拓延。 在此发展背景下, 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设计就有着其重要性, 这也是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
1 网络教学平台的特征及关键技术分析
1.1 网络教学平台的特征分析
从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来看, 其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体现,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促进的, 其在教学的内容上多面向全体性的, 在实际教学的时间延续性以及空间无限性的特征上体现的较为明显。 网络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平台的使用能够多种形式进行并不会受到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打破。另外就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平等性特征, 在这一平台的应用下能够进行个别教学方式的应用, 可在线对学生实施教学, 在网络双向传播及学习交互性基础上让师生平等的参与到教学当中, 从而构建出一个平等化关系[1]。 再有就是差异性特征, 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的差异性应用, 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1.2 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技术分析
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技术层面, 其主要是采用了J2EE技术, 在MVC模式下能够对系统数据组织实施了优化处理, 在功能上就相对比较合理化。 另外在XML文件功能数据的描述下使得系统功能组织也就更加合理化, 并且在维护以及扩充方面也能够更为方便, 尤其是对实际教学的大纲以及教学设计等都能够系统化的结合, 所以在数据的描述上就能达到一致性。 WEB应用程序对信息形式要求是多样的, 在内容上以及功能上都比较优良, 需要数据的表示以及结构组织能找到更有利的方法, 而在XML功能下就能进行简单标注文字图像以及二进制的文件, 这样在数据的读取上也就更为方便[2]。 另外, 能够对功能结构容易组织, 在WEB应用软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通过XML设计的系统能够将着眼点放在组成要素上, 对文档处理也比较多, 这样在树形结构的各种导航也比较容易生成。
2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结构及设计
2.1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结构分析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结构而言还比较复杂化, 其中在C/S结构方面这是20 世纪80 年代后形的系统结构, 并在诸多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得到了应用。 在这一系统中的客户机能在微机的作用下进行实现, 并能作为是服务器资源, 在用户要求上客户端能满足就会有结果, 不然就要服务器的参与。 不过这一系统结构还有着一些弊端, 主要就是在开发的成本上相对较高, 不利于推广, 在移植方面也较为困难, 对于系统的安装以及维护升级等都比较困难, 这一系统的结构图如下所示[3]。
再有就是B/S结构, 这是特殊的C/S结构, 其有着三层结构, 在表现层方面主要就是来为用户提供直观可视化的图形界面的。 而在服务器应用层是对用户请求进行相应的, 然后再提供给用户请求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相应操作, 数据层则主要就是大型关系数据库, 主要是存储相关的信息, 例如教学以及管理和资源信息等, 这也是整个系统数据的保障。 三层B/S模式主要是通过单独一层对任务工作加以完成的, 其中在二层模式中的事务处理模块从客户机任务当中分离出来对客户机的负担就有着减轻。 这一结构在系统升级层面相对比较简单化, 维护也就相应比较容易, 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通过这一系统架构的跨平台和易维护等特征优势, 将其作为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平台的架构就有着实质性作用, 根据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 在校园网基础上构建这一架构的网络平台, 从成本上来说也能得到相应程度降低, 可多人员及多地点和多方式的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从而对教学资源的应用共享等就比较方便[4]。
2.2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设计
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在模式上主要有完全网络教学以及课外辅助网络教学和作为教学内容组成部分的网络辅助教学这几种。 其中的完全网络教学在教学和答疑辅导以及考试都基本是在网络上进行的, 是通过远程教育的模式。 再者就是课外辅导网络教学是不对正常课时占据基础上进行的网络辅导, 也是在网络基础上进行的, 最后就是教学内容为组成部分的教学, 是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得到结合, 一方面是老师进行讲解内容, 然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网络作为辅助工具进行问题的解决。
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设计过程中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 主要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操作以及维护上也要能方便化实现。 对系统的设计要能够按照总体的目标进行, 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成登录模块及上传下载模块和网上课堂模块等几个重要模块内容。 其中在登录模块主要有注册、身份验证登录等子系统, 用户注册是对学生而言的, 教师以及管理员进行手工分配, 学生加入到教学平台之后再进行登录只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
在教学资源的模块, 也就是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收集以及浏览、编辑的功能, 在这一系统作用下学生也能对学习资源加以完善化。 对于教学资源模块能够分成三层结构设计, 主要有底层搜集制作基础素材以及中层集成模块和上层整合资源, 对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库是相对独立的, 并能为教师提供多方位以及不同网络教学环节所使用的素材[5]。
另外, 在上传下载的模块层面其主要是对一些需要的资源进行上传下载, 从类型上主要能够分为几种类型, 体现在营造工作情境所需要的文字图片以及动画课件等文件资料, 再有就是课堂教学所需要的资源以及课外参考资料, 还有就是学生的作业任务。 在这一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老师或者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上传, 对教学资库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丰富, 还有就是 老师和管理员进行资料的上传为其它用户提供帮助, 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共享作用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然后还需要对资料进行审核, 在合理性标准层面不仅要能有主观评价因素, 还要根据系统类型标准作为重要依据, 并按照相应的流程加以审核。
对于网上课堂模块主要是为教学的内容进行提供的平台, 实施有效的课程管理, 学生在这一模块系统下能够进行在线学习。
3 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也比较重要, 在这一系统平台下能够加强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 在教学的融洽性方面将得到良好的呈现。 教学过程中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也能得到有效打破, 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会有进一步的水平提升。 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 希望此次理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晶.浅淡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方式革新[J].福建电脑, 2013 (08) .
[2]刘萍.试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J].考试周刊, 2014 (28) .
[3]伍丁红, 王茜.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公共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2) .
[4]张顺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络化分级教学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0) .
【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论文】推荐阅读:
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07-13
先进通信计算平台论文11-08
电大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10-21
计算机网络系统优化论文06-09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论文10-27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及撰写要求5则范文09-11
计算机防火墙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论文11-28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分析论文07-26
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22